平面设计方案范文

时间:2024-02-18 17:42:53

平面设计方案

平面设计方案篇1

[关键词] 进港航道 平面布置 优化设计

中图分类号:U6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0-0269-01

我国社会经济不断稳定发展,出港航道的建设要求进一步加强。采用港区共用航道出港需要进行交通管制。确保航行船舶能力保持安全距离,并可以配合辅助船舶完成护航。船舶进出港进行航行的过程中会对港区巷道交通产生较大的影响,为此,结合港口航行实际情况,形成港口巷道平面布置设计与优化方案。

1 航道选线制约性因素分析

1.1 平面限制因素

(1)水下浅滩暗礁

暗礁或者浅滩都可能会对船舶行驶造成安全隐患,为此,需要完成必要的地质勘测,对浅滩以及暗礁位置进行开挖或者巷道设计,确保可以有效满足航行需要。

(2)岛屿、国境线以及通航限高区

对岛屿以及国境线等区域需要设置特殊要求,航行的过程中应当综合考虑,尽可能进行避让。

1.2 水动力因素

巷道平面布置设计的过程中应当确保水动力环境产生的影响,进港传播航行速度相对较低,尾斜浪会造成船舵发生变差,驾驶员不易掌舵,应当避免免受±30°范围内的尾斜浪。工程海域潮流集中可以表现出更强金的往复流。

1.3 泥沙输移因素

人工开挖巷道淤积产生是因为港口附近沿岸泥沙输送造成的,航道选线也应当与潮风潮谷前后历时长等有关,为此,主流方向产生的夹角需要能够控制在20°范围内。

2 巷道选线原则

2.1 巷道布置也必须保持整体性,与总体港区规划等之间相互协调;

2.2 充分满足相关规范的需要;

2.3 确保船舶航行安全的前提下,有效利用自然水深情况降低航道疏浚量;

2.4 航道也应当将风、浪等因素充分考虑在内,降低航线与强风等之间产生的夹角,确保航行安全性提升。

3 航道布置方案

结合航道选线原则以及平面约束影响因素,同时综合整体规划设计、水深情况以及部分岛屿及临时性海洋倾倒分布情况,确定了多个航线方案。

A北线方案1:

航道口门到港区部分的实际水区航程为15km,这当中包括H1-H2段航段轴线为281°~101°,实际航段长度为13km。H2-H3段轴向范围为350°~170°。

A北线方案2:

航道口门到港区部分的实际水区航程为14km,航段轴线为287°~107°,这个方案中的船舶主要设计在了防波堤外侧的位置上。

中线方案1:

因为北线方案当中H1-H2的轴线实际方向能够达到327°-147°,此航段当中形成的长度为11km。

中线方案2:

因为北线方案当中H1-H2的轴线实际方向能够到327°-147°,此航段当中形成的长度为5km。

南线选线方案:通过沿海推荐线路到港区范围内的行距能够达到39km,这当中H1-H2的轴线方向走向能够达到50°~229°。H3-H4航段轴线产生的实际走向范围在20°-199°之间。

4 与平面限制因素之间的关系分析

4.1 主航道影响分析

北线方案当中需要能够结合部分主航道以及航线交叉线,这样对主航道通航的线路产生影响。中线以及南线设计方案会偏离主航道,为此对通航环境并不会产生影响。

4.2 对A航线岛屿限制水域之间关系分析

北线、中线以及南线方案当中设置的航线主要在岛屿限制水域的范围之外。

5 工程量因素分析

北线方案航道实际水深状况相对更好,航道只是需要对布局进行疏浚,因此工程量相对较少,中线方案中会穿过浅区,南线方案中进港位置则需要进行开挖,航道疏浚实际工程量相对更大,其中南线方案中实际航线可能更长,为此,需要设置更多的浮标。

总之,北线方案实际需要的工程量相对更小,前期实际投入不多,但是船舶的适航性能力不强,项目建设之后交通管制相对更高对主航道产生的影响也因此相对更大。南线方案整体上并不会受到泥沙扩散产生的影响,且相对限制水域之间的距离更远,但是航线相对更长。中线方案需要穿越多浅水区域,因此疏浚工程相对较大。通航水域均在限制水域之外。

结束语

综上所述,进港巷道平面设计以及优化需要综合多方面的影响因素,并坚持航道选线方面的重要原则,形成合理性方案。同时也需要关照不同方案设计、水域平面制约因素以及水沙动力环境等多角度完成综合比较,并最终形成可以满足经济性、安全性以及合理LNG传播选线方案。下个阶段能够充分结合实际情况完成验证,进一步实现优化布置。

参考文献

[1] 陈哲淮.小港池海港波浪条件与平面布置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2.

[2] 郝忠毅.长兴岛30万吨油码头平面布置与码头结构方案优化[D].大连理工大学,2012.

[3] 宁武.贵港枢纽货运量规模及二线船闸平面布置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3.

平面设计方案篇2

关键词:有轨电车;车辆段;出入段线;物业开发;总平面;方案设计

Abstract: According to urban rail transit plan of FoShan, introducing proposal area conditions of Huandao depot and relation between depot and station, within outer controlling conditions around the depot area and commercial development, combined with the tram characteristics,general plan of Huandao depot was analyzed and designed.

Key words: Tram; Depot; Entrance & Exit Depot Line; Commercial Development; General Plan; Scheme Design

中图分类号:U491.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工程背景

南海区新型公共交通系统试验段工程线路全长14.305km,其中地下线3.278km,高架线9.553km,地面线1.184m,敞口段0.291km。全线共设车站14座,其中地下站4座,地面站2座,高架站8座,换乘站4座。

在贵广、南广、武广线以南、广珠西高速公路以东、环岛南路以北,规划泰山路以西设置环岛车辆段,控制中心设于车辆段内。

试验段是南海区新型公共交通系统的第一条线路。本线与既有广佛线无联络线,且广佛线夏南车辆段所检修车辆的制式与本线不同,不能满足本线配属车辆的检修需要。根据线网规划,为满足本线配属车辆的检修以及运营的需要,环岛车辆段定位为本线的厂、架修段,并作为路网性的厂、架修段。

2 段址概况

经全线踏勘及对沿线地块的用地规划情况进行深入调查,同时结合地形条件,最终确定车辆段选址在三山片区环岛地块。车辆段段址位于广珠西线高速公路以东、港口路以西、武广高铁以南、环岛南路以北地块内,北侧为绿化隔离带,西侧为教育用地,其余为商住用地,另段址内规划有泰山路南延段。用地范围较为规整,段址最长处约1.8km,段址最宽处0.64km。段址内主要为苗圃与农田,有少量民房,并有宽约10m的河涌纵贯横穿整个场区,高压走廊纵贯段址。用地范围内基本无管网分布。

图1 段址概况

3 出入段线方案

环岛车辆段由泰山路站接轨。泰山路站为地上高架二层侧式车站,车辆段出入线直接从正线的两侧通过渡线引出,综合考虑物业开发方案,并满足出入段线限坡要求,均可引入至车辆段内。

图2 出入段线示意图

4 物业开发分析

为合理规划用地并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在满足运营要求的前提下,通过资源共享优化车辆段的规模、对车辆段进行综合物业开发是十分必要的,为此结合段址及周边市政条件对物业开发方案(上盖开发、高架开发、白地开发等方案)进行了重点研究。

上盖开发方案是在车辆段检修厂房上方设置两层结构板(一层为车库夹层、二层为上盖开发大屋盖),大屋盖上进行物业开发,在运用库与检修库两侧设置天井开口,在拉大线间距的同时,运用库东西两侧设置高层落地开发建筑。本方案工程投资适中,能够有效利用土地,且交通流线组织能合理组织。

高架开发方案车辆段高架于场地之上,车辆段下方用地用于物业开发,交通组织与规划路网相结合;车辆段上方进行上盖物业开发。车辆段高架层与物业开发高架层出入口均采用坡道与城市道路衔接,且独立设置。该方案优点是开发规模大,能够最大程度利用土地资源,但工程投资很大,且车辆段及上盖开发部分交通组织流线复杂。

白地开发方案是车辆段各建筑单项均设置在地面上,不进行上盖物业开发,在车辆段用地范围之外用地进行落地开发。车辆段设置独立的出入口与落地开发分隔。该方案工程投资低,建设周期短,但开发规模小,土地利用率低,配套设施(停车位、商业配套等)设置非常有限。

综合比较以上方案,推荐上盖开发方案。

5 总平面布置方案比较

根据规划部门的要求,结合段址用地条件及物业开发方案,对总平面方案进行了研究。

5.1贯通式方案(方案一)

该方案车辆段沿东西方向呈贯通横列式布置。月检库、停车列检库合设为运用库,油漆库、吹扫库、静调库、定临修库合设为联合车库。运用库、联合车库均为贯通式。

段内由北往南依次布置试车线,洗车镟轮库、调机库与工程车库、材料线与材料堆场、运用库、联合车库。

停车列检库按每线四列位设计,月检库按每线三列位设计。运用库与联合车库并列布置,在咽喉区设牵出线1条,以满足运用库与联合车库间调车的需要。

综合维修中心设于段址西侧,物资总库设于综合维修中心东侧、材料堆场西侧。

调机与工程车库布置于洗车库的南侧,调机与工程车库南侧布置一条材料线,并设置材料堆场。

在入段线靠近车辆段咽喉处设置在线检测间。

洗车库与不落轮镟库合设为洗车镟轮库,洗车线和镟轮线均设计为贯通式,可满足车辆进段洗车和镟轮的要求,作业方便。

综合办公楼设于段址东南侧,办公楼内设有控制中心、培训中心、车辆段办公、公寓、食堂、浴室等设施。

段内设试车线一条,根据段址地形条件和车辆段与综合基地总体布局,试车线布置于车辆段北侧,有效长为870m,可满足高速试车要求。试车线通过联络线与运用库东侧咽喉区相连。动调试验间设于综合维修中心北侧。

车辆段的出入口设有2处,分别设于车辆段东端及北侧。段内道路呈环状布置,主要生产办公房屋周围均有道路,能满足生产、生活和消防的要求。

此方案出入线线路长度为734.366m,车辆段占地面积约22.19ha。

图3 贯通式方案

5.2尽端式方案(方案二)

该方案车辆段沿东西方向呈尽端横列式布置。运用库、联合车库均为尽端式。

段内由北往南依次布置试车线,运用库、联合车库、材料线、调机库与工程车库。运用库与联合车库并列布置,物资总库设于联合车库咽喉区东侧、出入段线南侧,综合维修中心设于物资总库东侧。

调机与工程车库布置于联合车库的南侧,调机与工程车库北侧布置一条材料线,并设置材料堆场。

综合办公楼设于综合维修中心东侧、出入段线南侧。

段内设在线检测间、洗车库与不落轮镟库、给水加压站、门卫及试车线等设施,同方案一。

此方案出入线长度约为1000m,车辆段功能占地面积约18.44ha。

图4 尽端式方案

5.3 总平面方案比选

表1 方案比较表

方案

项目 推荐方案 比较方案

土石方 填方467114.21m3、挖方0m3 填方345111.80m3、挖方0m3

铺轨长度 10.22km 9.07km

道岔组数 50组 37组

用地规模 22.19ha 18.44ha

段型布置 运用库、联合车库贯通布置 运用库、联合车库尽端布置

洗车线型式 贯通布置 贯通布置

试车线长度 870m 870m

通过以上对两方案各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方案二工程量相对于方案一少,但在运营方面,方案一由于采用了贯通式布置,使列车出入段作业与调车作业分开,有效减少了相互间的交叉干扰,使段内运营调度的灵活性大为增加,且可实现车辆在段内调转车头作业;在功能布局方面,方案一较方案二布置更为集中,各生产部门在管理上、工作的联系上更为方便、快捷。综上所述,方案一较方案二优越,故推荐方案一。

推荐方案特点如下:

(1)平面布置形式符合地形条件,充分利用地块布置线路,联合车库及运用库呈贯通式布置,头部和尾部均可以进出车,列车进出无往返走行,节省作业时间,且可实现段内调转车头作业。在运营调度上工艺流程顺畅,作业方便;

(2)段内主要调车作业可避免与列车出入段作业的交叉干扰;

(3)运用库的布置靠近出入段线,列车出入段走行距离较短,节省运营成本;

(4)出入线向正线左右线发车更便捷灵活。

(5)段内分区功能明确,主要作业流程顺畅,相互间干扰较小;

(6)车辆段和综合基地生产、生活房屋高度集中,有利于生产管理、物流管理和调度指挥,减少管理层,充分提高生产效率;

(7)总体布置紧凑,用地较省,利于物业开发。

6 总结

根据规划及本工程特点,结合段址周边各种外部控制条件,在考虑物业开发的基础上,利用有轨电车特性,对环岛车辆段总平面布置进行详细分析,推荐方案总图布局合理,总平面布置紧凑,工艺流程顺畅,运用检修设施分区明确。

参考文献:

[1]GB 50157-2003.地铁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

[2]佛山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0~2015).

[3]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佛山市南海区新型公共交通系统试验段工程初步设计文件.佛山,2012.

[4]张雄.论地铁车辆段总平面设计的特点及其优化[J].铁道工程学报,1999,3.

[5]肖中岭. 地铁车辆段及综合基地物业开发模式探析[J]. 都市快轨交通,2010.6.

平面设计方案篇3

现代平面设计工作经过一代代的发展,在众多平面设计师的努力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当前,平面设计的风格越来越多样化,平面设计工作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同时,随着文化水平的提高,大众对平面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大众需要的不仅仅是基本设计,而且还需要体现出文化内涵。

土家传统图案的特点

土家传统图案是最原始最生态的,代表着土家人对自然的崇拜、对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的期盼。生动的图案反应了土家人生活的点点滴滴,其本身具有鲜明的特色。

1. 形式多样性

土家族传统图案种类繁多,据不完全统计,其图案种类已经超过100种,另外,土家族的图案内容覆盖范围也比较广泛,有花、鸟、虫、鱼、兽,这些图案总体上代表着美丽、美好、活泼、吉祥、安康、愉快、幸福等意义,是土家人为未来生活的憧憬。

艺术源自于生活,生活对艺术有一定的反意识作用,土家人的图案艺术灵感源泉就在于日常生活,比如,土家人日常生活里及其常见的椅子,都是他们美丽图案的重要来源。长期生活在深山中的土家人,他们与动物、植物密切结合在一起,所以在他们的图案中,可以随意发展各种栩栩如生的动物形态、植物形态,随着历史和时代的发展,土家的传统图案都展示出其独特的形式多样魅力。

2. 具有审美特征

土家族图案最重要最突出的特征就是贴近自然,具有古朴、典雅的作风,他们的图案不是束之高阁的艺术品,而是真正源自于劳动、源自于民间的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土家族最主要的载体---土家织棉,就是土家族妇女长期辛勤劳动的结晶,土家族妇女既要劳动又要织布,他们的图案产品并没有经过精雕玉镯,而是在随意之中完成的,所以这些产品最具有率真、质朴的优良风格,最能体现土家人的生活特征。

土家族的图案都是对生活的高度概括和总结,是源自于生活的最真实的体现,土家族的图案设计者大多是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他们用的是最简单的工具,最唯美的设计元素、最朴实的设计理念,在这种条件下,土家族却将图案设计的丰富多彩,色彩鲜艳,给土家人平淡的生活增添了几分快乐祥和之气。

土家传统图案与平面设计的融合途径

土家传统图案对当代平面设计有着重要的借鉴和指导作用,对此,现代设计者可以在创造观念上、表现形式上和表现手法上与土家传统图案密切融合起来,为当代平面设计工作增添几分优质色彩。

1. 创造观念上的融合

土家传统文化带给当代设计者的启示,首先应该是观念上的,土家传统图案自然而富有生命力,平凡而具有亲和力,因此,这一点是与当代平面设计工作相融相通的,

一方面;土家传统图案中自然因素与当代平面设计工作是相融的。土家族生活在深山中,他们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其图案反应了对自然的热爱和憧憬,这种重视自然、亲近自然的特征,完全可以被当代平面设计工作所吸收接纳,因此,平面设计者要在产品设计中多一些自然因素,借用自然的优秀素材和设计理念,设计出具有自然风格的产品来。

另一方面;土家传统图案中的与时展的因素是平面设计工作者必须要考虑的重要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土家族人开始走出大山、开始运用现代科技条件来引导自己的生活,土家族人带着自己返璞归真的原始气息,逐渐的走向社会。对此,平面设计工作者要密切注意到这方面的变化,可以设计出健康、环保、返璞归真的产品来,同时要密切注意保护自然,从人类的长远发展的角度去设计产品。

2. 表现形式上的融合

表现形式上的融合与思想观念上的融合是同等重要的,对此,平面设计师可以在土家传统图案的基础上,更多的在表现形式上突出创造性。

一方面;土家传统图案带给平面设计工作者取之不尽的形式。土家图案在造型上是生动优美的,这种民间传统的文化,以其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为当代平面设计工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形式来源。如在当代平面设计工作中,对设计图纸、产品外在包装等方面都有很强的借鉴作用。

另一方面;土家传统图案是当代平面设计创造的源泉。土家族的图案种类繁多,是几千年土家人共同智慧的结晶。因此,当代平面设计工作者可以把这些智慧的结晶应用到其设计工作中去,再根据现代人的喜好对其进行修改、包装,创造出符合大众需求的产品来。

3. 表现手法上的融合

表现手法上的融合也是促进土家传统图案与当代平面设计工作相结合的重要手段。

一方面;土家传统文化与当代平面设计在表现手法上兼容并蓄。土家图案古朴自然、简洁大方,当代平面设计同样讲究自然、大方、简洁,因此,二者之间存在着天然的共性,对于平面设计工作者来说,在土家图案中找灵感,可以因为添加了现代元素而显的更有生机和活力。

另一方面;土家图案的古朴自然正在当前平面设计工作所提倡的。一件好的平面作品,应该是简洁大方而又充满自然韵味的,土家传统图案正是具备了这一基本品质。因此,这就要求平面设计工作者要以土家传统图案为蓝本,结合现代元素,对产品进行简洁、大方的设计,使消费者不但容易辨认和理解,更在无形之中达到了二者之间的完美融合。

平面设计方案篇4

关键词:地域文化元素;黎锦;平面设计教学;民族化;本土意识

风云变幻的20世纪,现代设计的理念使得设计语言和设计风格趋同化,从而引起设计界反思,如何在“失去”的同时,使得民族文化的精华得以传承。西方包豪斯时期建立的设计体系,是现行艺术设计体系基础,而国内平面艺术设计界对民族传统图案与之相关的文化艺术经典研究稀缺,使得西方现代平面构成理论成了现代设计的唯一标准,从而使设计就是西方舶来品的观念深入人心。而黎锦艺术中体现的原始风格和现代艺术设计中追求的“回归”却不谋而合,这些特质为黎锦图案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运用打下良好基础,正是这种情况下,黎锦图案重新引起了设计界的关注。古拙的意象,神秘的寓意,原始的幻想,热情的浪漫,使得黎锦图案艺术充满了生命的激情与热力。黎锦装饰图案数千年沿袭和传承下来的深厚文化背景和底蕴,充分体现了黎族人民丰富的视觉想象力和联想力,具有丰富的文化信息和潜在商业价值,在新时期的平面艺术设计中加以利用,将会更丰富现代平面艺术设计元素。

一、黎锦图案与现代平面艺术设计的互通关系

海南地域文化艺术元素中,最具开发与传播价值的元素就是海南黎族织锦。黎锦图案的构成有非常巧妙而纯粹的色与形的组织与排列,使之产生强烈而丰富的艺术效果,而对抽象形式的强调,极具时代特色的符号,与现当代的平面艺术设计作品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从黎锦图案中提炼出具有地域特点的图形符号并通过解构、重组加以运用到平面艺术设计中,与现代设计中所倡导的“少则多”艺术设计理念不谋而合,黎锦中的每一个图形、每一块颜色,都使传统黎锦图案与现代平面设计之间,搭起桥梁。将这种传统文化元素的神韵传承到现代设计中,会得到真正的具有现代意义的设计作品。

在现代设计中,处处可见对于形式美感和构成秩序的追求。形式美感是设计理念的基本传达手段,而黎锦图案中的形式感与程式化是主要的构成形式。图案造型中有大量的三角形,菱形,方形,平行形等几何抽象元素,通过构成法则将其重新组织,其中有重复、有排列、有对比、有发射、有夸张、有变形、有打散重构,使其显得厚重、古朴的同时,又不乏平面设计的精美,这些黎锦图案使现代平面艺术设计内容得以不断充实,并散发出独特的气息。

“夸张”是平面艺术设计中重要的构成法则,而在反映客观物象真实的基础上,进行夸张与变形,也是黎锦图案构成的重要形式之一。黎锦图案通过夸张变形来谋求强烈的视觉冲击与现代平面艺术设计中通过夸张变形增强艺术感染力,目标是一致的。黎族哈黎抱怀人的日常生活用被中的“撞纹”运用动和静的夸张变形手法,画面充实,节奏协调。图案构思大胆,造型简洁,具有独特的现代风格。黎锦制作精巧,图案花纹精美,配色调和,善于运用明暗间色,青、红、黑、白等色互相配合,色彩鲜艳,富有夸张和浪漫色彩,产生形色对比强烈的艺术效果。

德国哲学家W.沃林格认为,在艺术创造中,除了情移的冲动以外,还有一种与之相反的冲动支配着,这便是“抽离的趋势”。而包豪斯的现代设计理论建立,使得抽象主义在现代平面设计中发扬光大。黎锦图案中,运用抽象的表达方式也是其艺术特征之一。例如润黎的黎锦图案把“祖宗柱”绣于上衣后背中心位置,“祖先人形纹”被安排在上衣正中间显眼位置。“祖先”的形象被设计成抽象外形,一间三角式茅屋,三角中央有抽象V字人形纹,在人形纹的腹、双腿、双臂等又套着体型较小的V字人形纹,小的V字人字纹中又套有更小的V字人形纹,层层叠加,环环相扣,又构成一幅饱满的复合抽象图形,如成千上万的人手拉着手,寓意祖先牵着子孙后代的手护佑着他们。在黎族人取意为:房子――父亲――儿子――孙子,代代相传。

现代设计中的要诀之一就是“象征性”,黎锦图案中体现的“有意味的形式”与现代设计不谋而合,对现代平面设计意义重大。

二、海南黎锦图案元素在现代平面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黎锦的种类主要有统裙、上衣、裤料、被单、头巾、腰带、挂包、披肩、鞋帽等。黎族人对黎锦图案的提炼组织遵循一定的“构成”规律,这些写在黎族人心里的构成规律,使得黎锦图案对现实的抽象、几何化的提炼、色彩平面化的组织都体现了黎族人的审美意识。

平面艺术设计将不同的基本图形,按照一定的规则在平面上组合成图案,也可以用手绘方法创作。主要在二度空间范围之内以轮廓线划分图与地之间的界限,描绘形象。在现代平面艺术设计行业内,设计师们无时无刻不在寻找“灵感”,将黎锦图案元素融入到现代平面艺术设计中,能激发设计师从应用的角度来探究视觉语言的个性化表达,能打破只通过点、线、面抽象要素来研究视觉组织规律的思维惯性,丰富平面艺术设计创作方法,展现独特的艺术风格。

民族艺术与现代艺术的融合无疑是设计潮流的体现。应用传统元素可以为现代平面艺术设计创造出多种多样的门类,从而产生新的视觉语言,黎锦元素在平面艺术设计中可以应用到网页设计、包装设计、DM广告设计、海报设计、平面媒体广告设计、书籍设计、刊物设计、VI设计等等。例如黎锦坊,在黎锦家居用品开发和黎锦婚庆博览会等商业艺术设计行为中,大量运用黎锦图案,使之走在时代前列。

要想体现“设计的核心内容就是文化”,需对黎锦文化的艺术精神进行深入研究,将具有东方民族内在艺术精神的特点以当代性的形式展现在世界艺术当中。将黎锦应用到现代平面艺术设计中,可以是黎锦元素的重构再应用,可以是黎锦风格的现代表现,可以是黎锦的再搭配。总之是将黎锦艺术运用到平面艺术设计中的同时不失其原本属性甚至能有独特的风格、味道、功能!

随着时代的发展,国际设计界开始越来越重视民族地域元素和符号的使用。如今在世界各地知名度假酒店中广泛运用正是说明它在设计中所处的位置极其广泛的使用基础。“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只有从民族地域文化元素提取并吸收精华,才能体现文化特色,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就展现传统文化及当代性的主流文化。

参考文献:

[1]海南省民族研究所.海南民族研究――越过山顶的铜锣声[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

[2]海南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国家战略与国际旅游岛建设――海南省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海南:会议论文,2009.

[3]海南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10当代海南论坛文集[c].海南:会议论文,2010.

项目名称:海口经济学院校级资助项目。

项目题目:现代艺术设计中海南黎锦图案应用的视觉表现研究。

平面设计方案篇5

关键词:几何图案;平面设计;视觉传达;图像语言

在视觉传达高度发展的现在,我们对图像语言的依赖越来越深。图形在设计中的基本功能也就是传达信息,而几何图案作为所有图像中最简单、基础、抽象的一种,在信息交流时代的今天,为我们开创了一个新的交流方式。几何图案的运用无处不在,在企业商业形象设计、印刷、绘画、书籍装帧、包装设计、广告宣传、海报设计等与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艺术形式中,都少不了几何图案的身影。这样的艺术表现形式带给我们的更多的是一种简洁明快的视觉享受。

1几何图案的基本概念

在日常环境中,随处可见的物体形态很多都是几何形,我们经常看到的是由点、线、面等基本元素组成的几何图案。几何的概念来源于数学,可是在艺术设计中却有了全新的诠释。在平面设计中,几何图案一般以抽象图形为主,运用点、线、面以及矩形等图形元素,组成具有审美效果的图像,也有把几何图形与自然界形象相联合,构成半抽象的图形。20世纪,当代美术经过蒙德里安之手,使几何图形的抽象造型艺术到达了顶峰。蒙德里安擅用冷抽象手法,永远都把装饰性的东西排除,始终强调对事物本质的体现。所以他把图画做成了单纯的形状。他用垂直线与水平线在画面上做各式各样的分隔,形成无限变化的图案形式,应用黑、白、灰、红、黄、蓝几大纯色,置于方格的空间内进行各种色块的搭配,从图案的变化中寻求整体平衡。将自然的形与色还原为最基本的语言,再利用这些简单的几何语言进行创造,探寻出平面艺术中质朴的美。在西方现代美术史中,美术大师们对几何形的钟爱也非常明显,从塞尚的静物色彩,到毕加索的人物绘画,我们都能看到几何图案在大师手中呈现的魅力。在现代平面设计中,无论是招贴,还是标识设计,几何图案也一直受到设计师的青睐。今天,在我们常见的艺术设计中,大量设计借助几何图案来表达——我们住的房子,使用的生活器皿,都是由几何形的简单表现概括出来的。我们通过几何形来感受事物,用几何图案来展现思想,表达情感。

2几何图案的视觉表现形式

几何图案的组成元素离不开点、线、面。点、线、面作为一种简单自然的表现手法,在平面设计中一直作为其构成的基本表现要素。点,作为造型的基础,是线的开始和末尾,是线与线的相交。点可以出现在任意位置,由于它的不稳定性,造就了向中心运动的视觉感,在画面中组合出客观上并不存在的空间。线在造型表达中,是点的活动轨迹,是面与面的交界转折。线条与其存在空间的背景,以及相互之间的距离和方向均较易表现出空间感。通过多组线条的疏密层次变化,都可以表现出透视的效果。面的表现形式多样,是线的运动轨迹,或为方,或为圆。面具有长、宽的空间层次。组合排列的面也能表现透视和空间感。点、线、面的独特魅力使几何图案在平面设计中创造出了各种特点鲜明、情感丰富的视觉效果。人类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开始用几何图案来记载发生看到的事物,用几何图案来装饰彩陶可以算是几何纹饰艺术的起源。这样几何图案艺术的演变发展是来自于人类对自然的感悟,也是人们活动实践的结果。从早期使用简单的线条描绘或规则或随意的几何图案,再到逐渐表现出不同艺术形态的有机组合,质朴的艺术美感引导出了人类艺术装饰史上第一个灿烂辉煌的石器时代。文艺复兴时期用科学分析造型艺术从而产生了透视学。在平面的二维空间里,我们使用距离、视角等透视原理来表现空间感,通过对艺术主体色彩的变化来体现远近关系,从而营造出三维立体的空间效果。几何图案的透视分割作为纯粹的空间展现形式,在没有色彩、明暗的情况下,一样能够表达空间的概念。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三维空间效果表现,几何图案提供了很大帮助。

3几何图案在平面设计中的创意运用

如今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网络进入千家万户,交互界面设计成为平面设计中的一项新兴强劲产业。网页设计、手机界面设计等历经种种风格变换,但不变的宗旨仍旧是通过友好的界面设计提升用户体验。如何在保留功能性的同时,创造出更为美观的媒体界面?新兴的扁平化设计应运而生,成为一种潮流趋势。人们抛弃繁复的3D效果标识,转而偏向简洁明快的纯几何形态设计,这正体现了几何图案的运用优点。扁平化设计也是几何图案为平面设计带来的新的发展方向,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在一些强化创意的平面设计中,几何图案的运用也是最常见的。日本NHK电视台曾经为了宣传电视台的企业形象,推出了一个名叫“多摩君”的玩偶。没想到多摩君很受欢迎。这个玩偶拍出的广告之所以会这样成功,这与它的外在形象是分不开的。多摩君是用一个长方形来表示整个身体,张大嘴巴的形象特别生动,牙齿也是用三角形来表示的,简洁大方。而这样的一个简单的几何图案组成的形象也让观众们记忆深刻,很容易就产生内心的情感共鸣。日本现代艺术家草间弥生也是将几何图案的美运用到了极致。她著名的作品就是运用圆点这一简单的几何图案,创造出一个个全新的视觉异象世界。独特的表现形式给观众一个简单纯粹而又强大的视觉震撼。最能打动人心的,往往就是最本质的东西。简单重复堆砌出的几何图案拉近了作者与观众的距离。人们可以从她的作品中感受到她将幻觉转化为图案,用作品传达自我身份的认同和对艺术永无止境的追求。

4结束语

平面设计作为视觉传达设计,其任务是寻找一切可以加强和扩大受众注意的方法。加入几何元素的平面设计给对象赋予更多的直观性和表现力,使人们能够在更为便捷、快速的环境下进行感受并产生共鸣。几何图案作为一种基础的结构形态,具备无限的衍生设计可能。在不断创新和发展的现代平面设计中,几何元素凭借其传统艺术美感与生动直观性帮助设计师让多元化的设计发展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薛艳红.设计的视觉语言[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2]吴国欣.标志设计[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

[3]康定斯基.康定斯基论点线面[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平面设计方案篇6

吉祥图案的艺术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装饰性吉祥图案是以人们的想象力为基础,经过长期的实践,遵循一定的审美规律重新组合、塑造而成的,具有装饰性的艺术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艺术构思方面,注重审美表现形式;二是在构图方面,重视多种适合纹样的设计。吉祥图案的装饰性不是简单的元素的拼凑和堆积,而是体现在对整体设计形式的把握上,整个图案在视觉效果上既简洁、提炼又能够完整地表达寓意。

(二)象征性象征是利用象征物和被象征内容在一定经验条件下的某些联系或类似来使被象征内容更为强烈和集中地突显出来的一种表达方式。它产生在人类对社会和自然关系的想象力的基础上,是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关系的一种总结。吉祥图案在设计上通过运用象征性的手法,能够深刻地表达图案的吉祥寓意和文化意蕴。例如,给长辈祝寿时可把绘有“龟鹤延年”图案的礼物送给长辈,这寓意老人长寿。

(三)形式美传统吉祥图案具有形式美的艺术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对称与均衡。通过对图形进行等形等量的配置,从视觉上达到一种等量和等形的力的平衡状态。如传统吉祥图案中象征大吉大利、宝聚财丰的双龙聚宝盆图案,它通过两条龙各自盘旋于聚宝盆两侧形成轴对称图案,在视觉上能给人以均衡稳定的印象。二是对比与调和。对比的手法能够使比较对象的特点更为突显出来,调和是一种合理的配合。在吉祥图案中运用对比与调和能够使图案更为精巧。如四喜人纹图案,它通过巧妙连接两个娃娃的头、身、手、足,从而让人在上下左右四面都能看到四个娃娃,来表达四方童子并至、子孙绵延万代的寓意。三是节奏与韵律。节奏是规律的重复,韵律是节奏的变化形式,在吉祥图案中通过有效运用节奏和韵律来对图形的点、线、面及各形式要素的关系进行设计处理,可以使图案在造型上更具美感和秩序感。如在吉祥图案中以动、植物及文字为元素组成的二方连续纹样和四方连续纹样,充分体现了节奏和韵律的美感。四是变化与统一。变化与统一是图案设计的要素,吉祥图案在设计、造型、色彩、构图上需要不断的变化最后达到统一的整体效果。如寓意飞黄腾达的“鱼”在上方“祥云”中跳跃,下方以“水纹云纹”围绕“龙门”的“鱼跃龙门”图案,即体现了变化和统一的和谐之美。

二、吉祥图案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运用

(一)借鉴吉祥图案的外在形式在现代平面设计中,以吉祥图案为设计的核心元素,对图案的造型进行分析,了解图案的艺术文化内涵,结合如切割错位、变异等平面设计的基本方法,根据时展及设计要求把吉祥图案进行重新组合和构建,在艺术上进行创新加工,借助吉祥图案的意蕴,可以使设计出的作品富有时代感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1.传统吉祥图案的运用在现代平面设计中运用意纹、回纹、水纹、太极八卦、中国结等中国传统吉祥符号可以使设计作品内涵更为丰富,内容更为成熟丰满,文化性和社会性更强。如中国移动通信的标志,它是以中国吉祥图案回字纹为基础而设计成的三维立体空间图案,寓意通讯网络的四通八达。标志中融入中国移动英文CHINAMOBILE中的两个首字母“C”和“M”,通过线条组合成相互拉在一起的两只手的图案,体现了企业的服务性质。又如中国联通的标志,采用佛教传说中的宝物“八吉盘长”(即中国结)作为设计的原形,来寓意企业的长久安稳和信达畅通。

2.图像元素的运用传统吉祥图案是一种具有典型文化内涵的图形和纹饰,人物、植物、动物、图腾等形式的图像都包含在吉祥图案的内容中。在现代平面设计中巧妙融入这些富有民族文化内涵的元素,通过对吉祥图案的图像元素进行借鉴,对传统造型中的元素加以改造和提炼,可以使设计风格更具时代感和民族个性,使设计作品更具特色和审美价值。

(1)意象图形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运用龙和凤等图腾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也是传统吉祥图案中应用得比较广泛的设计元素。把这些元素融入到现代平面设计中可以使作品更具文化意蕴。如香港凤凰电视台标(图1)就是一个极具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特色的设计作品。由一凤一凰两只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代表着喜庆、吉祥的神鸟组成,通过两鸟共用一冠盘旋在一起振翅飞翔的造型,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和企业以华人为服务对象的特点,使得品牌立意高远。又如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的标志(图2),也是借助凤凰的图形来寓意吉祥、安全的。图1图2图3(2)具象图形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具象图形是源于传统吉祥图案中对现实存在物象的表达,通过这些元素来传达吉祥的寓意。如中国银行标志,它是以中国古代钱币为原型结合汉字“中”字而设计的。标志简洁流畅,能体现出银行的行业特征,使人们看到钱币就能自然联想到银行,富有极强的时代感和文化内涵。又如北京奥运会火炬上的“祥云”图案(图3),“祥云”是古代人以自然界变化的云为元素来表达祥和如意愿望的一种图案,北京奥运火炬以红为底色加入“祥云”图案,体现了设计的内涵和文化价值。(3)抽象图形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盘长、云雷纹、水纹、回纹、太极八卦等抽象元素也是富有吉祥寓意的吉祥图像设计元素。如北京王府饭店标志,它是由几何图形构成,以中国“方胜盘长”吉祥纹样为基本形,经变化穿插构成垂直和水平且对称的经纬直线。图形中间的“王”字反映了建筑的位置,对四角处的线条进行断开,形成“井”字,在提示饭店位置的同时也蕴含了客源如井水一样源源不断的吉祥寓意。

(二)借鉴吉祥图案内在的寓意吉祥图案是一种表达人们美好愿望的独特艺术形式,它在外形上具有巨大的审美价值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同时其内在的吉祥观念以及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寓意也是极富魅力和吸引力的。形式是内涵的表达方式,外在形态是内在涵义的外化和物化,二者是相辅相成的。把吉祥图案的吉祥意蕴融入到现代平面设计中,以传统吉祥图案内在涵义为的基础,扩展思维,树立新的艺术设计理念,传承吉祥图案的神韵,可以使设计出的作品既符合时展要求又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三、结语

吉祥图案在中国历经了几千年的发展,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文化内涵,它以广泛的题材、丰富的内涵和多样化的形式成为现代平面设计中主要的艺术表现形式。在现代平面设计中设计师只有把传统吉祥图案中的吉祥符号、精神元素与现代高科技的表现方式有机结合在一起,才能设计出艺术性民族特色更为突出的作品,体现出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审美价值。

平面设计方案篇7

我国民族文化历史悠久,在长久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民族特色元素,比如灯笼、青花瓷、瓦当、戏剧脸谱等,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这就为平面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艺术创作空间。尤其在当今社会,人们的审美品位不仅越来越高,也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因此,若要提升我国平面设计的发展潜力,使我国平面设计艺术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光彩,就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运用民族特色元素,例如内涵丰富的民族图案、多种多样的民族色彩、独具特色的汉字元素、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元素等。进而增强平面设计作品的视觉效果,提升平面设计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带给受众丰富的艺术体验。

图案元素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图案一词是由日本传入我国,图案教育家曾明确指出,图案是建筑美术、实用美术和装饰美术方面,对结构、形式和色彩的事先设计,并在综合考虑生产、工艺材料、经济、用途等方面的情况下,制作成装饰纹样的方案。我国的民族图案具有悠久的历史,凝聚了我国各民族劳动人民的智慧。在平面设计中合理运用民族图案,可以提升平面设计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例如,我国著名平面设计师在设计一个纸坊的广告时,就综合运用宣纸的竹纹变化和传统手造纸的毛边,形成一种松散的意境,展现种文人特有的自由不羁的生活态度。再如,一些设计师在平面设计中运用青海地区土族盘绣图案,五瓣梅、富贵牡丹、太极图、云纹等,不仅可以增强平面设计作品的饱满度,形成浑然天成的气势,还能够传达吉祥祝福的寓意。

文字元素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汉字特有的含义美与形式美展现了我国民族文化特有的意蕴,是汉民族的文化结晶,在平面设计中,许多设计者都将汉字最为种特殊符号加以运用,合理应用汉字的点线面等元素,并通过夸张、抽象和拉长等手法,形成独具特色的艺术特征。比如,我国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使用的会徽章“京”字就是合理运用了汉字艺术。这个“京”字经过设计处理,被抽象化为一个“奔跑的人形”,正体现了奥运精神。同时,从形象上看,这个“京”字又富有动感,传递出一种生命不息运动不止的精神,启发人们积极向上。再如,201 1年上海世博会在设计会徽时,也根据书法意蕴,将“世”字设计为三个相互拥抱的人形,正体现了“欢聚、理解、沟通、友好”的会议精神。

色彩元素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视觉效果对平面设计非常重要,因此,色彩作为重要的视觉元素对平面设计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我国各民族受风俗习惯、历史渊源、心理需求等方面的影响,对色彩的选取和偏好都各具特征。赤、黑、青、白、黄等颜色是我国的“五行色”,每种颜色都具有丰富的意蕴,在平面设计中根据设计理念和需求合理运用这些颜色,可以有效增添平面设计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增强作品的视觉效果,引起受众的注意。例如,青海地区的藏族图案就独具特色,采用高纯度的红色、绿色、蓝色、黄色,形成一种古朴深沉、鲜亮纯正的原始美感,带给受众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藏族图案甚少选取复色、或间色,常运用饱和度较高的颜色调和或者加强对比。在平面设计中可以借鉴青海地区藏族的这种颜色选取与搭配技巧,将褐色、白色、黑色作为背景色彩,在此基础上运用绿色、红色、蓝色和黄色进行图案装饰,在增强画面色彩对比的基础上营造统一和谐的色彩氛围,使作品色彩丰富,但又不会落入窠臼,给人“艳俗”之感,传递出种热情、动感的独特美。

文化元素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平面设计方案篇8

由于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对方盒子建筑早已厌烦了,因此越来越的造型优美的别墅建筑也如也后春笋般地出现了。甚至普通住宅楼也方盒子变成了斜坡屋面、造型女儿墙啦。但对于斜构件的设计及构造做法,规范、手册里所提较少,且根据常用结构分析计算软件PKPM系列软件所提供的资料来看,该软件对这部分的处理,是需要设计人员自行处理的,所以,作为一个结构设计人员,搞好这部分的设计、构造,也是非常重要的。

二、结构方案

坡屋面的做法一般有两种,一是顶部直接做成斜板,该斜板兼作屋面板(此方案后面简称方案一);二是先做一层水平板做屋面板,倾斜部分按造屋面造型做(此方案后面简称方案二)。这两种方案,前者结构造价相对低,但屋面保温、隔热及防水做法较为麻烦。后一种结构造价相对较高,但屋面防水、保温隔热便于施工;同时砖混结构在地震区结构层数达到规范规定的上限、总高度也将超过规范的规定时,可采用此方案,但超出屋面部分的面积不得超过顶层的30%,且高度不应太高。在框架结构中,这两种结构方案,均可以在斜坡的最低点处设置水平框架梁(方案一该处无屋面板,方案二有屋面板),然后采用梁托小柱支承倾斜部分。在柱网尺寸不太大的时候,方案一可不设置水平框架梁,但对框架柱的设计应充分考虑三角拱结构对框架柱顶产生的水平推力。

三、斜坡屋面构件的设计计算

设计计算包括抗震验算和静力计算两部分。这里先说抗震验算。结构方案采用方案一时,抗震验算时顶层层高可取顶层倾斜屋面顶点高度的2/3作为该层的结构高度;结构方案采用方案二时,抗震验算时作为屋面造型部分的仅以屋面荷载作用在顶层屋面板处,不单独作为一个质点考虑。

接下来在说说静力计算问题。

四、倾斜构件的构造要求

1、钢筋板的钢筋的构造

由于倾斜构件,尤其是屋面板,我们通常是双向双层配筋的,这样做虽偏于安全,可也实在浪费。事实上,倾斜板也可按水平板一样构造,只不过负弯矩筋的长度应按规范规定、按板的斜长计算。对于跨度较小的折板,其构造可按下附图F构造:板厚 ;荷载可按 ,计算跨度可按 计算。

对于跨度较大的板,转折处应加设梁,其构造可按下附图G构造:板厚 ;荷载可按 ,计算跨度可按 计算。

2、防止开裂的构造

当屋面板跨度很大,屋面现浇板长度又大时,应适当考虑加设抵抗温度收缩的钢筋,或按如下方式加强构造:

①、顶层屋面板下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并沿内外墙拉通,房屋两端圈梁下的墙体内宜适当设置水平钢筋;

②、屋面保温(隔热)层或屋面刚性面层及砂浆找平层应设置分隔缝,分隔缝间距不宜大于6m,并与女儿墙隔开,其缝宽不小于30mm;

③、在屋盖的适当部位设置分割缝,间距不宜大于20m;

④、当现浇混凝土挑檐或坡屋顶长度大于12m时,宜沿纵向设置分隔缝或沿坡顶脊部设置分割缝,缝宽不小于20mm,缝内应用防水弹性材料嵌;

五、结束语

上一篇:公司安全管理细则范文 下一篇:财务会计岗位实习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