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金融政策体系范文

时间:2024-02-07 11:41:34

绿色金融政策体系

绿色金融政策体系篇1

绿色金融是指金融机构从环境保护的角度重新调整经营理念、业务流程和经营政策,将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的潜在风险、成本和收益充分融入日常金融业务处理中,从而支持绿色经济增长,保护生态环境。绿色金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绿色金融主要是指绿色信贷。广义的绿色金融除了包括环保部与人民银行等部门在2007年联手推出的绿色信贷、绿色证券、绿色保险外,还包括绿色基金、绿色债券、绿色信托等。绿色金融体系是指通过贷款、私募投资、发行债券和股票、保险、排放权交易等金融服务将社会资金引入环保、节能、清洁能源、清洁交通等绿色产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制度安排和相关基础设施建设。

一、新常态下绿色金融发展的重要性与迫切性

当前,我国进入了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

一是增长速度由高速向中高速转换。但中高速的经济增长仍然是发展绿色经济的有利时机。

二是产业结构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转换,增长动力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产业主要位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过去30多年我国走的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的经济发展路子,目前依靠要素驱动的经济高速增长模式已难以为继。面对世界科技创新和产业革命的新一轮浪潮,面对企业主动转型、创新意愿的明显加强,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需要转换。

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需要绿色金融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需要绿色金融互动,金融业信贷模式转型更需要绿色金融引领。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破解资源环境约束、保障和改善民生大背景下,牢固树立绿色发展观念,发挥金融杠杆在绿色发展中的调节和支持作用,促进社会整体合理地把经济运行有效控制在资源和环境的承受范围之内,改变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模式,使环境破坏得到恢复和修复,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

二、绿色金融国内外实践

在绿色金融理念下,金融部门在经营决策中,将影响环境的潜在因素考虑在内,纟综合评估环境风险并将其纳入金融风险管理中,实现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重目的。绿色金融通过对环境风险的核算,将企业生产和项目实施过程中产生的对环境的负外部性与其融资成本、融资难易程度紧密挂钩,使绿色产业和项目相对拥有融资优势,引导资金流向绿色、环保行业,并带动其他资源(包括土地、劳动力)优化配置。在一些国家,绿色金融的制度女排和绿色金融产品的实践已有几十年的经验,由此推动的绿色投资对这些国家的经济结构转型和可持续发展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2003年“赤道原则”的出台,确立了判断、评估和管理项目融资中的环境与社会风险的一个金融行业基准,为金融机构推进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提供了可参照的一般准则。世界各地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正在尝试依照“赤道原则”开展绿色信贷,与绿色保险和绿色证券相关的制度设计和产品实践也越来越成熟。

兴业银行是我国唯一一家实行“赤道原则”的银行,其他金融机构在实施绿色金融过程中开展了诸多探索,绿色金融相关政策指引也相继出台。我国2003年正式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5年发布《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2009年正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从法律的高度将发展循环经济确立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2012年发布了《关于落实环保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通知》等文件,加强宏观信贷政策指导,积极发展“绿色信贷”,建立健全金融支持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2015年底发布了关于发行绿色金融债券有关事宜的公告,为金融机构支持绿色产业开辟了债务资本市场融资渠道,并引导各类投资者加大绿色投资、履行社会责任。

三、基层金融机构绿色金融发展的现实约束

近年来,伴随绿色经济产业快速发展,基层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金融业务实现了业务领域、业务数量、业务管理等各方面的突破,以绿色信贷为主的绿色金融业务稳步发展。但由于绿色金融涉及业务广、政策联系紧等情况,基层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实践过程中还存在金融生态环境欠佳、绿色金融长效机制不完善、外部合作交流缺失等诸多制约因素。

(一)产业发展的结构性问题与金融生态环境难以改善并存。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在所有制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相对滞后,经济永续发展的原始积累较少,对资源能源的依赖性较强,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仍然存在,制约着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以甘肃省平凉市为例,“十二五”末,三次产业结构由“十一五”末的21.8:46.9:31.3调整为26.2:29.7:44.1。从产业结构看,全市煤电独大的风险依然突出,原材料工业占比大的现状短期内难以改变。农业龙头企业少、产业链条短,整体效益不高。第三产业总量偏小,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融合不够,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低。从产权结构看,非公经济总体规模小,增加值占比仅为43.6%。从产品结构看,新产品开发不足,知名品牌、精深加工、高精尖产品少,附加值不高,市场占有率低,对经济增长的支撑能力弱。

(二)绿色发展的融资机制不健全与绿色金融配套政策较滞后并存。平凉市经济发展的融资手段,主要是依靠银行加大对循环经济发展的信贷投入,给予利率优惠,以及限制对污染企业的授信等间接金融手段,直接融资一直处于低位,截至2015年末,平凉市共成立融资性担保公司26家,通过融资平台完成直接融资56亿元,推荐在甘肃省股权交易中心和上海股权交易中心挂牌的企业52家,完成直接融资5亿元,直接融资量占当期银行贷款总量的13.3%。而在经济发达国家,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比例一般为70:30。这反映出平凉市企业资金需求过度依赖银行贷款,直接融资工具使用率低以及风险投资的缺乏,极大地收窄了循环经济发展的融资渠道。现阶段我国的绿色金融政策主要是限制对“两高”企业及项目的信贷投放,而鼓励、补贴性政策落实不到位,绿色金融战略安排和配套政策还需完善,如环保政策和法律体系不完善,对绿色金融政策执行效果还未与货币政策工具、监管和税收进行有效结合,金融机构开展绿色金融的成本较高、积极性不足,制约了绿色金融的发展。

(三)信息沟通渠道不畅与绿色金融评价标准缺失并存。环保信息作为金融机构评价企业环境风险的依据之一,是金融机构开展绿色金融业务的重要信息之一。金融机构对不属于国家监控范围的企业、项目的环保违规信息,只能通过实地调查等方式获得,在绿色金融激励机制尚未完善的情况下,这种信息获取方式的高成本显而易见。绿色金融涉及节能技术以及污染物排放量、能耗及循环利用能力的计量等各项标准,目前国家制定的标准多是综合、原则性的,对业务准入标准、环境风险评级标准以及绿色金融政策执行标准等不够明确具体,对融资主体或项目涉及污染影响、生态影响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等绿色因素还缺乏一致可比的评价标准和方法体系,导致各金融机构在发放贷款时难以量化环境风险,难以制定比较细化的内部实施细则,影响绿色金融政策的有效落实。

四、绿色金融发展的理念

(一)坚持金融先行的理念。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社会经济资源配置的重要枢纽,作为金融资源配置重要主体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顺应经济金融的发展趋势,把握绿色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绿色改造对金融需求日益强劲的现状,抓住传统产业节能减排升级改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兴起的机遇,抢抓国家建设“一带一路”等战略机遇,实施金融创新驱动,加快金融改革创新步伐,实现金融向“新常态”的转变,建立完善与经济新常态相适应的新体制、新机制,满足经济新常态对金融的多样化需求,创新推动绿色金融产业发展。

(二)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的理念。一是社会融资总量增长要与经济发展相适应。新常态下,发展仍然是第一要务,保持信贷和社会融资适度合理增长,避免大起大落,始终应成为金融的“新常态”。二是优化社会融资结构要与经济发展的本色需要相适应。利用金融手段鼓励通过科技创新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保护生态环境,提高新能源、节能减排和智能电网等产业贷款比重和市场份额,优化金融资源、信贷资源配置,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满足重点项目、重点行业、支柱产业和薄弱环节的融资需求,始终应成为金融的“新常态”。

(三)坚持绿色发展视角下精准操作和管理的理念。经济新常态下,对金融精准操作和精细化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精准发力贯彻执行好稳健的货币政策,分类调控稳定融资总量,确保经济不减势;定向调整、实施金融精准行动计划,服务实体经济和扶贫开发,确保经济量增质更优。要细化客户和服务标准,细化操作流程和内部管理,适应新常态客户的新变化和管理的新要求,加快培植未来的优质客户群和利润增长点,支持低碳产业做大做强、形成集群优势,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培育新动力。

(四)坚持金融安全底线思维的理念。一方面,通过强化金融法治建设,深入推进金融监管部门依法行政,金融机构依法放贷,前移风险控制关口;另一方面,加强宣传引导和协调配合,建设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长效工作机制,逐步形成稳定的经济环境、完善的法制环境、规范的制度环境、良好的信用环境和协调的市场环境。始终保持底线思维的理念,强化风险防控,建立健全化解风险的体制机制,提高风险防控前瞻性和敏感性,守住防范新常态下金融风险发生的底线。

五、绿色金融健康发展的路径选择

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是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运用金融手段推动绿色发展,建立绿色金融体系势在必行。

(一)增强绿色金融政策的导向^生。充分利用财政政策的引导功能以及货币政策配置金融资源的比较优势,通过财政贴息、税收减免、风险担保补偿基金等财政政策工具,以及运用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再贷款、再贴现、常备借贷便利、短期流动性调节等货币政策工具强化对金融机构实施绿色金融政策的引导,以立法的形式明确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的职能定位、财政出资比例及后续资金补充机制等,探索商业银行出资模式以及担保金补充方式,构建可持续的资金来源渠道,逐渐形成以贷款贴息为主、财政补助为辅、财政股权投资基金等多元化导向体系,推进创新性金融制度安排,发展绿色金融债券,促进社会资金逐渐向绿色环保产业和项目倾斜,引导和激励更多社会资金投资于生态保护、环保节能、清洁能源、清洁交通、循环经济等绿色产业,支持以排放权、排污权和碳收益权等为抵(质)押的绿色信贷,推动发展碳租赁、碳基金、碳债券等碳金融产品,使绿色金融成为金融机构业务新增长点,成为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助推器。

(二)注重绿色金融与其他产业的协调性。根据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协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用国内外公认的企业和产品的绿色评价标准和方法,推进企业环境标志认证和绿色企业认证,通过政府推动,发布绿色项目申报指南和绿色产品信息库,为金融机构开展绿色金融奠定良好的基础。金融机构要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到自身愿景、发展战略、信贷文化、产品服务等各个环节之中,结合绿色发展战略和业务发展特点,制定完善绿色金融政策和制度,完善绿色信贷实施细则和信贷审批程序,加强绿色金融业务各个流程的管理,在产品创新、尽职调查、审查审批、授信、贷后检查等各环节落实绿色金融要求,拓展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同时,强化企业层面的绿色生产和绿色销售,积极引导企业在产品设计上融入绿色理念,鼓励企业实现绿色产品包装,培育绿色产品销售市场,建立要求上市公司和发债企业披露环境信息的制度安排,建立健全企业从项目设计到产品开发设计、生产经营、销售服务的全过程绿色管理体系。

(三)推进绿色金融评价标准的规范性。完善的法律制度、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有效的监督机制是推动绿色金融发展的强大动力。为规范绿色金融的实施,应加快绿色金融的标准化建设,尽快建立绿色金融统计制度,制定切合实际、可操作性强的环境风险评估标准,为“绿色信贷”评贷审贷提供技术支持,并在此基础上强化对金融机构开展绿色金融业务的监督,督促金融机构履行绿色发展社会责任。在环境风险评级、绿色金融统计口径等方面,制定系统、量化的标准,以此建立环境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绿色金融政策执行效果指标体系,使其与信贷调控、货币政策工具、监管指标、政府的奖励以及税费减免等挂钩,推动绿色金融政策和制度的落实,增强执行力。

(四)提高生态信息的共享性。及时有效的绿色环保信息是金融部门开展绿色金融的前提。一是应建立金融机构与质检、环保、工商等部门的信息共享、有效反馈的多边信息沟通机制,通过企业环保信息平台和企业征信系统等方式,规范信息共享程序,同时加强彼此间的合作和交流,加大金融机构相关人员绿色环保知识的培训,保证金融机构和相关部门的信息对称和共享。二是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将环保信息纳入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将企业环保守法情况作为项目评估的审批权限,确保信贷资金的绿色化和安全性。三是定期召开银行业金融机构和发改委、环保等部门联席会议,及时通报政策信息,披露环境违法企业,建立信息共享机制,确保信贷资金流向体现绿色发展理念。

绿色金融政策体系篇2

从宏观角度看,绿色金融是指金融部门从环保的角度重新调整金融经营理念、管理决策、业务流程、产品结构,将与环境条件相关的潜在收益、成本、风险融合于日常金融业务中,以金融的资源配置功能引导资金加速进入绿色经济,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侧重于强调绿色金融的政策效能[1]。从微观角度看,绿色金融是金融机构在信贷政策、信贷对象、信贷条件、信贷品种上将绿色产业作为扶植重点,建立环保融资机制,通过专项融资规模、利率优惠、损失分担、低碳金融等金融激励措施,强化对环境保护以及污染治理项目的倾斜性支持;通过金融工具或信贷方式的组合搭配,建立有效的绿色信贷体系,扩大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等低碳项目的融资来源,相对强调绿色金融的市场效率[2]。相应而言,绿色信贷则是以商业银行为主体的金融机构依据国家的环境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对从事循环经济生产、绿色制造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企业或项目提供信贷扶持,对污染企业或项目投资实施限制的一种新型金融服务模式。

(一)绿色金融的主要特征

绿色金融模式除了符合金融运行的基本要求,在市场定位、客户结构、产品结构、战略决策等方面还具备支持绿色经济发展,服务经济转型升级的主要特征。

1.绿色金融以绿色利润为追求目标。区别于传统金融业务以项目盈利状况为最终落脚点,以“盈利性、安全性、流动性”为经营目标的运营模式,绿色金融不以单一利润为导向而是追求“绿色利润”目标,在借贷行为或零售业务经营中更注重环境保护、污染治理和资源节约。绿色金融通过运用利率杠杆、行业政策、绿色考核等手段,充分发挥金融在帮扶企业降低能耗,节约资源,扭转粗放经营模式上的功能,进而实现良好生态经济效益和环境反哺金融业的良性循环[3]。谋求长远经济效益与维护生态环境的统一,最终促成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是绿色金融运营的目标。

2.绿色金融以生态环境为决策变量。绿色金融的本质在于正确处理金融业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突出金融支持绿色经济发展,强调人类社会的生存环境利益,以特定金融体系支持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以及绿色经济。一方面,区别于传统金融的业务筛选,绿色金融将生态环境要素纳入金融业务的核算和决策之中,通过对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程度的计量权衡项目的遴选。另一方面,绿色金融将生态环境变量纳入金融政策指引之中,通过在金融信贷领域建立环境准入门槛,以金融杠杠的强制约束迫使企业将生产环境成本内部化,通过对项目遴选的客观限制提升企业的主观环境保护意识。

3.绿色金融以绿色政策为行动指引。从金融运行的政策指引看,传统意义上的政策性金融是国家特定政策的简单执行,通过纯粹技术性的、辅的资金配置,以放宽或收紧、顺通或阻碍信贷的办法实施资源短缺、生态平衡、环境污染等问题并不被金融配置所涉及。随着国家经济与金融体制改革的整体推进,金融机构的商业化逐利动机日渐凸显,金融机构政策性被弱化。绿色金融的崛起弥补了传统政策金融的空白。绿色经济政策被融入到金融业务、金融理念与管理流程之中,将资金配置到绿色经济、环境保护之中是政策调控与市场调节最佳结合方式。

(二)绿色金融服务经济升级的机理

金融机构将环境保护理念纳入金融服务范围,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具有资源配置、环境风险控制以及对企业和社会环境与经济行为引导方面的基本功能。在良性产业结构下,金融支持绿色经济发展,促进经济螺旋式上升,其主要作用机制如下:

1.资金形成机制。持续的资金投入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外部动力,但单纯依靠大量投资堆积所产生的高成本、低质量、低效益与可持续发展主旨相背离。绿色金融运作以有效的投资项目评估筛选机制引导资金合理流向,通过对污染产业的限制,促使“高污染、高排放、高耗能”产业及时退出,从而在短期内为“高加工度、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产业腾出大量开发资金,加速绿色产业的形成和发展,促进产业优化升级,促进经济转型发展。

2.资金导向机制。绿色金融资金导向功能主要体现为坚持“有保有压,区别对待”的倡导机制与矫正机制。一方面,金融机构通过对资金流总量和方向的把控,为结构调整创造先决条件,通过改组“高污染、高排放、高耗能”产业,淘汰落后企业,鼓励资源节约、绿色环保产业,支持绿色企业。另一方面,针对产业外部性导致的单一市场投资激励不足问题,通过利率优化、法律咨询、市场规划辅导等优惠政策或配套服务激励企业参与环保的积极性,反之实行惩罚性措施对授信企业或项目进行严格的绿色管理。

3.金融催化机制。绿色金融催化是整个产业结构升级中的核动力。依据信用创造理论,信用作用不仅是通过媒介转移资本,还能通过各种金融技术手段加速资本的形成。绿色金融在信用催化作用下,选择具有明显绿色效益、时代超前性以及广泛扩散效应的产业项目进行投资,促进经济转型发展中资源节约和使用效率的提高,催化绿色产业结构体系的构建与调整。

4.校正补缺机制。绿色经济存在的外部性以及信息不对称性使得市场失灵现象同样不可避免的出现在资金配置上。绿色金融将国家产业政策融入到金融体系运作之中,从社会合理性、宏观效益和长期发展规划出发,准确把握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创新金融工具,支持投入大、回报期长、资金不足的绿色产业及基础设施项目,充分发挥绿色金融对于市场调节的矫正补缺作用,激发产业创新活力和发展后劲,统筹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二、绿色金融主导经济增长的现实困境

我国绿色金融正处于起步调整阶段,绿色金融主导的经济增长遭遇到现实困境,需要社会各界重新审视发展绿色金融过程中所暴露出的问题。

(一)绿色支持政策重设计轻效能

近年来,绿色金融理念在国内受到高度重视,我国环保总局联合银监会、保监会、证监会等金融监管部门不断推出“环保新政”,尤其是中国银监会的《绿色信贷指引》,对国家重点调控的限制类以及有重大环境和社会风险的行业实行有差别、动态的政策,指导金融机构明确绿色金融工作方向与重点,加大对绿色低碳循环经济支持,但绿色金融仍未形成规模,政府的多数绿色支持文件重政策设计忽略绿色金融服务效能的推动,带有不确定性。第一,现有绿色金融政策以倡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绿色经济的信贷投入、限制对污染企业的授信为通常形式,原则性、综合性色彩明显,并未出台以市场利率为核心的绿色信贷政策或信贷执行测评工具,多数金融机构还停留在绿色金融公益性领域阶段,并未将其纳入内部的长期发展战略。第二,国内“绿色度”统一由环保部门界定,对于企业环境污染状况识别、跟踪、监督能力不足,风险级别监测水平较低,信息与沟通机制不完善,对企业“绿色度”的测评 统计时效性较差,不能适应银行信贷审查的具体要求,影响绿色金融政策的执行效果。第三,绿色金融的特性和绿色经济的外部性问题,传统的方法比较难以评估。在评估制度缺失的情况下,国内绿色信贷综合评价标准不一,各家金融机构关于绿色信贷数据类型多样,指标混乱,政府部门难以精确统计绿色金融质量,对绿色金融效能的实施与监控力度有限[4]。

(二)绿色产业发展重投入轻效用

新能源产业重投入轻效用,发展方式存在不可持续性。绿色产业只注重中间环节技术设备与新型材料的投入,而忽视终端市场的开发利用;企业依靠资源投入和产出数量扩张形成过度竞争;绿色产业资本和品牌的有效集中度不高;技术和资本密集型的绿色产业难以形成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

(三)绿色金融服务重风险轻成效

基于降低信息管理成本、分散风险、发现未来价值的考虑,金融机构特别是商业银行资产项下选择多以风险小收益稳定的项目为主,对绿色经济项目的未来现金流以及担保品充足性要求高。主要是因为:一方面,绿色融资项目存在风险—收益的不对称性,项目期限长,管理成本高,涉及外部性,合格担保品少,使得以商业银行为主体的金融机构出于风险的考量,金融机构持续介入的后劲明显不足。另一方面,虽然大部分金融机构已接受绿色金融理念,审慎看待绿色融资各个环节中存在的风险,但并没有从人员组织、运行流程、信息处理等方面建立自身系统内部的环境风险管理体系,无法全面推行绿色金融执行体系。从经济的、短期的、微观的角度看商业银行的选择也许合理有效,但从社会的、长期的、宏观的发展前景看,可能导致产业缺乏创新活力、绿色经济发展后劲不足以及社会经济结构失衡等问题。

三、绿色金融服务经济升级长效机制构建的重点

(一)优化绿色金融顶层架构机制

顶层设计是绿色金融改革发展的首要问题,优化绿色金融顶层构架,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主导作用是绿色金融体系建设的关键。

1.树立金融服务绿色价值观。筑牢绿色思想根基、摆正利益观是绿色金融体系建设的前提。一方面,要引导金融机构从思想上认识到“环保指标”是其降低金融决策风险的可靠保障。通过在税收上给予金融机构绿色环保信贷优惠,促使金融机构与绿色思想、绿色经济对接,并付诸于具体的行动之上,以金融服务承担对社会、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任。另一方面,要引导企业明确市场定位,把握环境风险,实施必要的税收优惠或直接补贴等措施,帮扶企业创新引进环境保护利益模式,整合环境高风险行业采用节约型、可循环或可再生的资源利用方式;反之,对环境污染的企业或项目实行惩罚性税收。最终实现金融系统与生产系统共同营造绿色金融长效利益机制。

2.完善绿色金融制度建设。第一,构建绿色金融政策及法规体系。落实《绿色信贷指引》,进一步明确绿色金融项目准入标准、环境风险衡量标准、信贷成效评估标准、政策实施监督标准。确立绿色金融的法律地位、重点任务、主要目标和保障措施,初步构建起保障绿色产业发展和金融信贷工作顺利结合运作的配套政策与法规。第二,完善绿色金融监管评价体系。制定实施绿色金融评估体系和奖惩体系,统一绿色金融质量评价指标,规范评估方法,加强非现场监管和现场检查,定期对金融机构实施绿色金融的情况进行全面综合评估,视商业银行对环保企业或项目的支持情况给予经济补偿,对支持环境违法违规企业或项目融资的给予经济处罚,确保绿色金融政策落实到位。第三,完善“绿色度”测评制度。建立企业项目环保信息库并由国家统计部门、环保部门配合纳入人行征信系统,优化绿色信息通告机制,以保障面向商业银行、投资者、企业、公众、环保部门的环境信息通报真实、及时、全面、系统。

(二)实施绿色金融市场运作机制

从运行模式特征看,绿色金融是在一般金融体系原有运行机理的基础上,将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重新组合,有效地利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形成一整套融入绿色元素的创新管理机制。准确把握政府管理和市场调节的边界,明确职责分工,建立一套以市场机制为核心,集有效竞争机制、激励机制、风险分担机制为一体的管理体系,是我国绿色金融集聚长期可持续发展后劲的外在保证。

1.完善资金的市场配置运行机制。在绿色金融政策性定位的基础上,结合绿色可持续发展目标,调整资金供给结构,将以国家财政为后盾的政策性资金与加入绿色元素的商业性资金同时交由市场配置,对不同环境及社会风险的贷款规定不同的资本占比要求,实施绿色资本专业化管理。依据市场化信贷运作规律进行产品价格定价,采用价格竞争手段对符合绿色信贷标准的环保客户、环保项目给予优惠利率,放大信贷支持绿色经济的杠杆效应,推进绿色经济市场化发展。

2.建立支持对象的市场遴选机制。建立市场竞争式的绿色金融支持对象遴选机制,以优胜劣汰的竞争引导资金流向绿色经济领域。一方面,鼓励金融机构全程参与“绿色度”测评工作,适度将绿色项目的遴选权与测定权转向市场,根据申请金融服务的企业或项目“绿色度”及其面临的环境风险大小,实施对应的信贷原则与管理要求。另一方面,重点支持市场效益好、自主创新能力强、产品市场前景广的节能环保重点工程或重点项目,严格执行高污染、高排放领域信贷标准,对不符合国家节能环保标准的污染工艺、落后产能建设项目以及市场淘汰的产品不予提供信贷支持。

3.转变绿色金融风险的共担机制。打造在市场经济环境里各种主体风险共担的绿色金融可持续发展机制。在信用担保的具体运行上,完善政策性担保与商业性担保并行分担机制,安排政策性支持机构承担限定比例风险,民间资金和商业担保机构以股份形式承担风险,培养市场运行机制内生的激励约束。

(三)打造绿色金融专营运作机制

1.明确市场定位与优化客户结构。创新金融支持绿色经济服务模式,更要从信贷结构调整上寻求突破。客户结构决定金融机构的业务结构与利润结构,客户结构的优化与金融理念的提升、经营模式的转变和业务结构的优化共同促成绿色金融战略转型。首先,金融机构需要综合考察绿色经济发展态势以及金融市场发展动态,根据自身资本实力和服务方式以及在市场中所处的位置,有针对性地提高对绿色客户群体的重视程度,强有力地打造出绿色金融商品品牌形象,确立绿色金融服务市场定位。其次,在日趋严格的资本监管标准下,按照绿色信贷的标准优化调整信贷结构,争取充足的资本承载绿色企业或项目的融资需求,对客户结构进行调整,夯实绿色客户基础,克服客户结构和业务结构失衡的风险。

2.设置绿色金融专属组织与产品。结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实际,设立“绿色金融服务中心”专营机构,依据国家环境信息平台,建立绿色项目准入机制,借助外部环境评估机构力量,确保金融行为符合绿色环保信贷政策标准,将业务重点定位于国家产业政策鼓励的节能环保、新能源、低碳行业等领域。另一方面,进一步整合相关资源,开发设计个性化的融资产品,为企业提供标准化贷款、投资理财、财务顾问、结构化融资、融资租赁等金融服务。同时,加强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合作,共同开拓直接融资手段,开发利用基金托管服务,并购贷款业务、分离交易业务、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等多种信贷产品,积极支持符合国家节能减排和环保要求的企业和项目[5]。

绿色金融政策体系篇3

【关键词】绿色金融;创新;发展

一、发展绿色金融意义

1.绿色金融含义

绿色金融(Green Finance)是一个新兴概念,又称环境金融(Environment Finance)或可持续性融资(Sustainable Financing),包含四方面的含义:一是把其作为金融是环境经济的一部分,研究如何使用多样化的金融工具来保护环境和生物的多样性。二是指金融业在贷款政策、贷款条件、贷款对象、贷款种类和方式上,将绿色产业作为重点扶持项目,从信贷投放、投量和期限及利率等方面给予优先政策。三是指金融部门通过金融业务的运作来体现可持续发展战略,从而促进环境资源保护和经济协调发展,以此来实现金融可持续发展的一种金融营运战略。四是将绿色金融作为环境经济政策中金融和资本市场手段,如绿色保险、绿色信贷等。

从我国绿色金融的发展实践看,绿色金融的基本内涵就是从金融和环境的关系入手,将生态观念引入金融,依靠金融手段和金融创新影响企业的投资取向,进而影响经济取向,改变传统的金融增长方式,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降低消耗、增加效益、改善环境的金融增长新模式。

简单地说,绿色金融是指在金融部门实施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政策,通过金融业务运作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并实现金融可持续发展的一种金融发展战略。通过市场化的方式解决问题,突破采取行政管制方式解决环境问题的传统做法。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金融体系,不仅要把西方发达国家的绿色金融发展的市场经验“拿过来”,而且需要建立一整套机制设计,综合利用市场、金融、财政税收等手段,实现环境资源优化配置,更好地整体推进绿色金融的发展。

2.发展绿色金融意义

当前发展绿色经济需要金融业的支持。作为优化社会资源配置的重要工具和方式的金融业,对各行业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导向与促进作用。金融业如何实现服务创新推动绿色经济发展,对促进经济社会和金融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金融工作,大力推进金融改革与发展,金融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金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明显提升,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平稳较快增长。

二、发展绿色金融策略

为配合十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进一步推行绿色金融发展,促进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等绿色经济的发展,探讨绿色金融创新路径。

1.加大舆论的宣传与引导力度

在发展我国绿色金融的过程中,要注重舆论的宣传与引导,加大对环境问题的宣传力度,正确引导社会公众形成绿色消费理念,形成全社会理解支持绿色经济的氛围;同时还要充分发挥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体的监督作用,使得金融机构支持绿色经济的行为与社会形象挂钩,推动金融机构积极践行绿色金融原则,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支持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的氛围。

2.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应把绿色金融创新作为支持绿色经济发展的切入点,从理念、制度机制、产品和方式、绿色金融规则和标准制定等方面进行创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强生产经营管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市场机制的作用是通过价格的涨落吸引相关市场主体参与交易。这种机制本身具有的激励机制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因此在发展我国绿色金融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市场化的思路、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其机制的设定必须具有足够的激励性,能够吸引企业、金融机构主动参与相关交易,这样才能调动相关主体的积极性并采取切实可行的举措。

3.政府的大力支持是推动绿色金融发展的保障

从西方发达国家的现实情况看,政府的支持和引导对于绿色金融的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推波助澜的作用。绿色金融是世界金融发展的方向,必将是继互联网技术之后世界金融新的增长点和推动力。要为绿色金融的发展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英国、日本等国绿色金融的发展,政府的大力支持起到了“加速器”的作用。

目前,我国绿色金融的发展就面临着有效激励不足、配套措施和机制不完善、资金供求矛盾突出等一系列突出问题,因此政府和相关部门综合运用财政、税收、金融等手段迫在眉睫,在信贷政策和产业政策等方面给予扶持,积极引导社会资源向节能环保产业流动。中国银行业要积极探索银行类绿色基金理财产品、绿色资产证券化、绿色交易CDS等结构性金融工具,提升对绿色经济发展的支持服务能力,积极参与国际绿色金融规则的制定,并且设法制定符合中国现阶段实际的绿色金融标准,只有采取切实有力措施支持绿色金融的发展,才能在全球绿色金融体系中拥有更大的参与权、话语权和主动权。

三、发展绿色金融应注意的问题

1.要完善风险控制机制

为了防范产品创新、信贷结构调整等可能带来的风险,金融机构必须根据现实特点分析薄弱环节和风险隐患,有对性地制定风险控制措施,建立完善风险控制机制。深化绿色金融创新,是责任,也是机遇。银行业应积极推进业务转型,实施绿色信贷政策。“赤道原则”是目前全球通行的绿色信贷政策,按照赤道原则的标准和要求,实施绿色信贷政策,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发挥信贷杠杆作用,全力服务绿色经济。根据赤道原则,如果借款方不愿意或不能够遵守赤道原则文本中所提出的社会和环境政策、程序,银行将拒绝为其项目提供贷款。与此同时,营造良好社会环境,促进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紧密结合,共同推动绿色金融发展。

2.需要加强与国际金融机构合作交流解决融资问题

将国际上金融机制成功经验引进国内,加强在金融服务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首先,要加强与国际金融组织的合作,如在世界环境保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世界银行、国际金融公司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金融组织,争取与之成为合作伙伴,并在开展能效项目融资合作的同时,积极扩大合作。其次,要加强与跨国银行的合作,在投资入股中资金融机构的大型跨国银行中有不少已经接受赤道原则,在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方面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可以考虑将金融服务作为今后中资金融机构与境外战略投资者之间开展技术合作的重点领域,虚心学习和吸收全世界先进的金融机构在促进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领先经验。

3.健全绿色金融发展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

发展绿色金融要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制定绿色金融发展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构建绿色金融发展组织机构,加快绿色金融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建立针对地方政府和企业的绿色金融考核制度,制定和实施绿色金融认证制度。

首先是完善绿色金融创新的激励政策。推行科技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绿色金融产品开发人员的技术入股、专利入股和持股经营政策,以奖励在绿色金融创新方面有突出贡献的人才。放宽入股比例限制,加大奖励力度,使收入与岗位技能、工作业绩以及经济效益挂钩。

其次,实施促进绿色金融技术创新的采购政策。实行政府“绿色金融”采购,政府购买和使用符合绿色金融认证标准的产品和服务,弥补市场机制不足,保护、激励技术创新,创造市场空间,实现绿色金融技术创新的有效扶持。

再次,对生态环境造成直接影响的各项行为活动建立征收生态环境补偿费制度。如针对各类矿产资源的开采、能源开采、森林砍伐、草原的过度使用、地下水资源的过量开采、地表水资源的开发、土地开发等开征生态环境补偿费。

最后,加大对绿色金融发展的财政支持力度。政府要运用财政政策积极引导鼓励扶持绿色金融的发展开发,促使绿色金融产业竞争力的提高。财政可成立担保公司,制定绿色金融产业发展的担保管理办法,以担保方式促使银行向绿色金融企业贷款。同时,增列绿色金融发展支出预算项目,使政府预算支出成为绿色金融发展资金的根本保证。对企业绿色金融投资项目在贷款额度、贷款利率、还贷条件等方面给予优惠,对企业投资于防污设备给予税前还贷、加速折旧等形式的支持,对绿色金融融资给予税收优惠或财政贴息等。要建立政府绿色金融发展投资增长机制,通过立法形式确定一定时期内政府绿色金融发展投资占GDP的比例或占财政支出的比例,明确规定绿色金融发展投资增长速度要略高于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

四、结论

综上所述,发展绿色金融是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举措,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金融机构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和趋势。从环境保护和企业盈利视角看,金融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意义重大。发达国家有关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金融学术研究已经深入开展并取得了切实成效,已行动起来实践绿色金融发展战略。国内,有关绿色金融学术研究刚刚开始,随着18倡导的大生态文明建设,绿色金融研究将会有星火燎原之势,伴随着金融业的深度参与,绿色金融可持续融资会在中华大地生机蓬勃发展。首先营造全社会的绿色文化,加强全社会对绿色价值的认同感,增强环境责任感。同时,应借鉴发达国家绿色金融研究和实践的优秀成果,并结合我国绿色金融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研究和具体的实践。

参考文献:

[1]李岚.借鉴国际经验加快我国碳金融发展的政策建议[J].金融经济,2010(7).

[2]Carbon Finance:the Financial Implications of Climate Change. John Wiley &Sons Inc. Sonia Labatt and Rodney R. White.

[3]王留之,宋阳.略论我国碳交易的金融创新及其风险防范[J].现代财经,2009(6).

[4]李岚,靳斯慰,唐小惠.加快绿色金融创新生态文明贵阳会议“绿色金融创新与发展论坛”举行[N].金融时报,2012-7-30(001).

[5]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办公室课题组.绿色金融:国际经验、启示及对策.[J].浙江金融,2011(5)20-25.

绿色金融政策体系篇4

关键词:商业银行;绿色信贷;法律规制

中图分类号:D923.9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3-0158-02

一、践行绿色信贷政策是现实需要,具有紧迫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猛,但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针对生态环境急剧恶化态势,1995年中国人民银行发出《关于贯彻信贷政策与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金融部门在信贷工作中落实国家环保政策。2007年国家环保部、人民银行、银监会三部门联合提出绿色信贷政策。2010年银监会又《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和《项目融资业务指引》进一步规范银行的业务行为,推行绿色信贷政策。

二、绿色信贷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落实绿色信贷的积极性和行动力不强

商业银行是商事主体,这一性质使其在落实绿色信贷的积极性和行动力大打折扣,要向公司股东负责、谋求经济利益等经营宗旨注定银行自利性与绿色信贷公益性存在难以调和的矛盾。目前我国石油、电力、钢铁等高污染、高能耗行业具有较高的投资回报率,虽然是粗放型经济行业,存在众多环境、社会问题,但却是各银行竞相争夺的客户资源,而绿色信贷对两高企业贷款的严格限制与压制无疑与银行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目标背道而驰。另外,商业银行经济利益至上的传统价值理念和银行业竞争的白热化也弱化了商业银行落实绿色信贷政策的积极性和行动力。

2.缺乏统一的法律实施标准,银行执行难

目前商业银行在践行绿色信贷时并无统一的法律实施标准,特别是欠缺与绿色信贷配套的环境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绩效评价标准和行业环保绩效评价指南等技术性标准。由于法律实施标准的缺位,造成银行在接受企业或个人贷款时,即使能够获得比较完整的环保信息,授信审查时也只能凭借简单的定性依据做出判断,审查标准不一,随意性强。例如中国人民银行的《关于改进和加强节能环保领域金融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规定:“金融机构应依据国家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规定和环保部门通报情况,严格贷款审批、发放和监督管理,对未通过环评审批或者环保设施验收的项目,不得新增任何形式的授信支持。”可以看出操作过程中商业银行对企业耗能排污状况的审查只能凭感觉决定是否给予贷款支持。目前国家对绿色信贷中涉及的相关标准没有具体法律规定,商业银行也就无法按照统一的标准制定内部配套细则发放贷款。

3.商业银行绿色金融产品少,缺乏创新性

我国绿色信贷政策由政府推动,具有很强的行政管理色彩,无论扶持性的还是限制禁止性的均缺少市场机制支撑,这种政府主导性使得商业银行大多被动践行政策,更不要说在推行绿色信贷政策中起决定性作用。特别是国家扶持性的信贷资金主要是国家开发银行单一渠道实施,缺乏商业银行的参与与竞争,商业银行推出的金融产品集中在对“双高行业”的贷款限制以及对环保产业的资金支持,并无其他金融产品,缺乏创新性。我国商业银行没有开展碳金融衍生品创新,也无推广低碳生活的绿色信用卡、绿色租赁和绿色存款等相关绿色产品。

4.环保信息沟通不足

2006年人民银行和原国家环保总局联合下发《关于共享企业环保信息有关问题的通知》,决定将企业环保信息纳入企业征信系统,并从2007年4月1日起正式展示在企业信用报告中,同时要求各金融机构在办理、管理信贷业务时,把企业环保守法情况作为审办信贷业务的重要依据。2007年人民银行在《指导意见》中强调要加快完善企业征信系统等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与环保门的沟通和合作。虽然在国家层面和一些省市已经建立环保部门和银行监管和授信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机制,但环保部门信息更新针对性不强、时效性不够,影响了银行绿色信贷的执行效果。企业的环境状况是动态的,而且企业的贷款行为很多不是一次性的,每次贷款应该根据当时企业的环境污染状况来进行审核,如果信息沟通不畅,一些“改邪归正”的企业就得不到贷款,绿色信贷政策的实施也是不充分的。

5.缺乏监督和制约机制

中国绿色信贷在政策设计上有一定强制性特点,但具体执行中更多呈现出自愿性特点,强制力不够,根源在于缺乏监督和制约机制。因此,银行在执行绿色信贷政策时还是更多从银行的商业利益考虑,对一些界限不清,短期难以暴露问题的企业仍给予信贷支持。缺乏监督和制约机制也造成各银行在绿色信贷政策的贯彻执行上存在很大的差异,挫伤了认真贯彻执行绿色信贷政策的银行的积极性。

三、商业银行践行绿色信贷的法律规制

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起以《中国人民银行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和《商业银行法》为主体,以《金融违法行为处罚办法》、《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等行政法规和其他部门规章为重要组成部分、以金融司法解释为补充的中国银行业监管法律体系。从现实需求及发展看,三部法律对节能减排形势下出台的绿色信贷政策的支撑和保障不够充分。

1.明确将信贷补贴纳入绿色信贷法律体系中

由于节能环保项目公益性强、见效慢、回报低,各国普遍通过政府政策性银行的介入给予节能环保项目直接低息贷款,或通过商业银行的参与来发放低息贷款的方式支持绿色信贷的实施。我国政府通过贴息等政策激励商业银行积极开展绿色信贷业务,但这些政策性规定的强制力和约束力太弱,使政策变为无实际用处的装饰。

目前我们有必要借鉴世界先进国家的成功经验,如英国的《家庭节能法》、日本的“环境评级贴息贷款”、德国的“对环境项目的金融补贴政策”等,对商业银行实施绿色信贷政策进行信贷补贴,用具有国家强制力的法律保障这一政策的有效落实。

商业银行按照低于市场利率的优惠利率为企业提供绿色信贷,国家财政可对按照市场利率计算的利息额与实际贷款收到的利息之间的差额给予补贴,保证商业银行的正常盈利水平。法国政府每年都组织巴黎国民银行、农业信贷银行、里昂信贷银行等进行绿色贴息贷款的利率投标,由利率最低者获得发放贴息贷款的资格。居民如果通过绿色信贷购买绿色产品和服务,可享受折扣或较低的借款利率,其差额部分由政府对消费者进行补贴。

2.统一绿色信贷环境风险评价指标,避免商业银行执行难

商业银行实施绿色信贷政策时存在着随意性,没有统一审核标准。存在贷与不贷的模棱两可时,银行往往很难做出决断。统一绿色信贷环境风险评价指标能够使商业银行审核贷款时有章可循,可避免银行贷款的随意性,保障绿色信贷的高效实施。

在我国银行业监管法律体系中,绿色信贷环境风险评价指标可规定在《商业银行法》第四章贷款与其他业务的基本规则一章,作为商业银行贷款业务的基本准则。也可由人民银行或银监会制定单独的部门规章,具体规定商业银行贷款的环境风险评价指标。评价指标关乎商业银行贷款的发放质量和绿色信贷政策的实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规定在《商业银行法》中更为适宜,使之作为商业银行贷款的基本准则,切实推动商业银行践行绿色信贷政策。

3.鼓励商业银行绿色金融产品创新

目前商业银行对绿色信贷政策的应用只限于加强贷款项目的环境审核,在市场稳定的情况下,商业银行为保证利润还不会更积极地调动更多资金参与节能环保领域。世界各国商业银行与绿色信贷政策相关的金融产品开发,是以国家的优惠政策为基础的。如德国信贷扶持政策,不仅很好地处理了国家、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客户之间的项目利益,还运用多种融资金融产品开发和销售手段推进对温室气体减排具有显著效应的绿色金融政策,取得良好的成效。因此,我国推动商业银行开发绿色金融产品应当借鉴国际经验,由国家实行优惠政策鼓励商业银行绿色金融产品创新。

当前各银行开发的绿色金融产品,如欧美国家各大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普遍参与炭交易的金融服务,纷纷开展排放额度和排放许可的交易与经济业务,达到了银行盈利和温室气体减排的双重目标。如加拿大城市银行推出了一项“清洁空气汽车贷款”套装产品,为客户提供3%~4%的优惠贷款利率。这些金融产品的创新,大大推动了绿色金融事业的发展。

4.完善政府、银行、企业的信息沟通机制

一是环境保护部应定期或不定期向人民银行、银监会、金融机构通报环境违法企业名单。通报时企业名称要规范,要将其组织机构代码证号一并通报,这样利于金融机构准确确定环境违法企业,并有效避免环境违法企业可能在违法曝光后更名注册逃避信贷制裁。

二是银行总行要与环保部建立定期沟通渠道,加强双方互利合作。各分行也应与当地环保部门增强沟通,争取环保部门的支持,加强日常信息交流,建立健全环保合规信息沟通协调机制。

三是建立网络信息交流系统。建立政府、银行、企业网站,将有关的文件、经验材料和数据资料等信息网络共享,同时从庞大的信息数据库筛选收集有关的信息资源,对其进行开发、优化和整合,使三者联系变为多向的直接交流和互动。此外,还要进一步完善信贷登记咨询系统,确保录入数据准确和查询的双向畅通,使信息交流系统更好地发挥作用。

5.建立绿色信贷实施的监督和制约机制,强化商业银行的法律责任

我国《商业银行法》作为商业银行基本法,其对商业银行的法律责任规定不明确,对践行绿色信贷政策的法律责任更是无从规定,只有在违背第74条第3款、第7款和第8款(三)违反规定提高或者降低利率以及采用其他不正当手段,吸收存款,发放贷款的;(七)违反国家规定从事信托投资和证券经营业务、向非自用不动产投资或者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投资的;(八)向关系人发放信用贷款或者发放担保贷款的条件优于其他借款人同类贷款的条件的)需要承担相应法律责任,这对商业银行从事绿色信贷业务的法律责任有一丝参考作用。对此,有必要在《商业银行法》法律责任一章中规定银行的环境污染连带责任。通过这一法律规定,规制银行向“双高行业”发放贷款,迫使银行主动承担环保责任,充分发挥其在绿色信贷中资金导向的无可替代功能。因此,必须对现有商业银行相关法律规定进修必要的修改,建立健全绿色信贷的监督和制约机制,为绿色信贷政策的实施提供有力的法律后盾。

另外,应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21、23条规定中明确规定银监会对商业银行环境风险的监管,制约商业银行的贷款行为。

参考文献:

[1]曹明德.生态法新探[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绿色金融政策体系篇5

绿色金融宏观经济经济效益

一、低碳经济背景下绿色金融发展的理论

关于绿色金融的内涵主要有两种代表性观点。其一指的是金融业在贷款政策、贷款对象、贷款条件、贷款种类和方式上,将绿色产业作为重点扶持项目,从信贷投放量、期限及利率等方面给予第一优先和倾斜的政策(和秀星,1998);其二指的是金融部门把环境保护作为基本国策,通过金融业务的运作来体现“可持续发展”战略,从而促进环境资源保护和经济协调发展,并以此来实现金融可持续发展的一种金融营运战略(高建良,1998)。

按照绿色金融概念的界定,绿色金融包含了两个要点,其一是对环保产业(绿色产业)的资金支持,其二是自身业务运作中体现“可持续发展”战略。

二、绿色金融与经济增长相关性分析

通过excel散点图以及相关系数进行分析筛选,认为污染治理投资可以作为绿色金融相近的替代指标进行后续的分析。实际上绿色金融支持低碳、环保产业,其中有大部分资金用于污染治理的投资,因此,污染治理投资可以作为绿色金融理想的替代性指标。同时,选用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经济增长的指标。通过选取1990-2009这20年的样本,分析绿色金融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

1、协整分析及格兰杰因果检验

在指标选取上,仍使用GDP作为经济增长指标,以同期污染治理投资总额(记为INV)作为绿色金融指标。为消除异方差现象,对GDP,INV进行对数变换,记作Ln(GDP)、Ln(INV)。

(1)平稳性检验

在进行协整分析之间,首先对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结果如下:

(2)协整分析

用最小二乘法对Ln(GDP)与Ln(INV)进行协整回归,得到以下协整方程:

通过各变量t检验、方程的F检验、DW检验以及残差项的平稳性检验可以得出Ln(GDP)与Ln(INV)存在协整关系。

根据模型参数系数推断,1单位绿色金融的投资,约可带动0.50单位左右的经济增长,这说明绿色金融发展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与此同时,协整方程变量的系数小于1,表明绿色金融发展并不是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或者说绿色金融发展仍没有完全发挥其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这与我国绿色金融尚处于起步阶段的现实情况是相符的。

(3)格兰杰因果检验

检验结果显示,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Ln(GDP) 与Ln(INV)存在单向因果关系,即绿色金融发展是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原因,而经济增长不是促进绿色金融发展的原因。事实上,考虑到我国绿色金融相关法律法规、机制、标准的不统一和不完善,绿色金融很难成为市场自发的行为,一开始更多地依靠政府的支持和引导,因而要使经济增长自发地促进绿色金融发展,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三、我国发展绿色金融的政策建议

绿色金融要发展不仅关乎金融业,还需要政府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其中,政府的主要职责是引导者和保障者,一方面要对绿色金融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条件和优惠,另一方面要创建良好的法律和制度环境。金融业是绿色金融的主体参与者,需要从金融业社会责任出发推动我国绿色金融发展;也要进行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创新,实现绿色金融和社会效益的双赢。非政府组织和社会公众既是绿色金融的参与者也是监督者。各组织机构和社会公众应相互合作、共同努力为我国绿色金融发展做出贡献。

对政府而言,应制定切实追求可持续的目标,并建立绿色金融的法律法规和机制,同时加快建立绿色金融标准,制订符合中国特点的绿色金融管理指南,此外还应加强与金融部门的沟通配合,建立完善环保信息共享机制。

对于金融体系而言,各机构应认真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抓住机遇,甄别风险,提高经济效益,同时开拓金融创新,丰富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

对其他组织及社会而言,目前我国的非政府组织(NGO)己经广泛活跃在科技、文化、环保等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以“绿色良友”为代表的NGO组织已经具有一定规模,为人民群众参与经济、文化、社会生活提供了重要途径。在践行绿色金融业务中,可充分发挥NGO组织的推广和监督作用。

此外,要推动我国绿色金融的发展,必须不断提升金融业和社会公众的认识水平,因此需要加强对绿色金融的宣传。因此,应加大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和环境法制的宣传力度,弘扬环境文化,倡导生态文明,以环境补偿促进社会公平,以生态平衡推进社会和谐,以环境文化丰富精神文明。

参考文献:

[1]郑良芳.构建绿色金融思考与建议.武汉金融,2008(3).

[2]孙琼,王静.绿色金融与金融可持续发展.财经研究,2008(6).

绿色金融政策体系篇6

绿色金融的定义及内涵

绿色金融的定义

绿色金融有两层含义:一是金融业如何促进环保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另一个是指金融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前者指出“绿色金融”的作用主要是引导资金流向节约资源、技术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引导企业生产注重绿色环保,引导消费者形成绿色消费理念;后者则明确金融业要保持可持续发展,避免注重短期利益的过度投机行为。

根据2016年8月31日,央行等七部委的《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绿色金融定义为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的经济活动,即对环保、节能、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领域的项目投融资、项目运营、风险管理等所提供的金融服务。

绿色金融的内涵

迄今为止,对于绿色金融的内涵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但主流观点认为绿色金融内涵是金融部门根据可持续发展原则关于强调环境资源对于人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制约和制衡作用的内容,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政策,将环境、生态指标纳入金融可持续发展体系,在投融资的决策过程中要考虑潜在的环境影响,把与环境条件相关的潜在回报、风险和成本都要融合进金融企业的日常业务中。识别和重视环境风险以确保信贷资产的安全,同时在金融经营活动中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及环境污染的治理,将资金调剂到这些与人类生存密切相关的环保产业、生态产业,通过对社会经济资源的引导,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以未来的良好生态经济效益和环境反哺金融业,以此来实现金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这种观点充分考量了金融在投资决策的过程中要考虑潜在的环境影响,同时,也充分考虑了社会责任对于金融企业经营的重要影响,并凝练出了绿色金融的核心――“通过金融业务的运作来体现可持续发展战略”,这种观点也与国际上的研究观点相一致。

由此可见,绿色金融的重点在于利用最优金融工程来解决全球环境污染和温室效应的问题,它的核心就是保障人类社会生存环境的利益,旨在让金融企业树立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平衡的理念,最终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和谐统一发展和金融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国际经验借鉴

德国

德国是最早开展绿色金融业务的国家之一,其政府通过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对环保企业进行大力扶植,构建绿色环保机制,来推动绿色金融的发展。由德国银行牵头制定的“赤道原则”现在已经在德国金融体系成为行业标准,在贷款项目的审理批复过程中,金融体系严格按照“赤道原则”的标准对业务进行分门别类,以行业EHS Guidelines为评判准则,对于审批的贷款进行综合的考虑,并给出相应的降低风险和管理理念的研究理论。

德国在绿色贷款方面处于国际领先地位,主要特点有三:一是政府部门参与绿色贷款业务,其不仅是金融界的合作对象,同时也是政府部门的执行机构和环境事业的融资部门,利用政府影响力,有力推进绿色金融业务发展;二是绿色金融产品自由化。德国出产的绿色贷款方面的产品不会因为政府参与而受掣肘,产品以公开公正为原则,在大众了解全部信息的情况下,对产品进行招投标,而政府仅提供利息补贴和执行相关管理制度。三是环境保护部门对企业有绿色环境认证制度,以此判定企业是否有资格获得相应的贴息补贴,从而保障政府的补贴政策可以精准的用于环保领域。

美国

在绿色金融领域,另一个先驱国就是美国,其在资源消耗以及环境污染方面取得了很多先进经验。首先,美国商业银行的管理模式不是传统的股东管理模式,而是相关利益人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可以让更多主体参与者加入到规则制定中来,从而兼顾各方利益。其次,美国法律体系健全,能够有效协调政治、企业以及金融机构三者的管理,通过健全的法律规定促使商业银行在公益性项目中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再次,美国政府利用多项政府支持政策来推动绿色贷款行业的发展,同时,搭建完善的信息传输和保障体系,规避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各项问题,保障绿色金融的可持续发展。最后,完善的法律体系有效地规避不良资产的产生,促使银行在放贷过程中,充分考虑自身的责任和利益,在有力推进绿色金融发展的同时,保障自身的稳健发展。

波兰

波兰在推进绿色金融的道路上另辟新境,利用环保银行来专项推动,该银行主要业务涉及三方面:一是为波兰的环境保护事业融资。二是对于一些比较先进的环境保护项目提供资金贷款支持,涉及的行业包含环保领域的方方面面,比如水、大气、固废等。三是为本国的环境保护项目做技术咨询工作。以上三项工作内容都是由专业人士和银行工作人员共同参与,该银行同中国商业银行一样,有很多下属分支部门,但其不仅可以为环保企业提供更长久期限、利率更低的贷款,同时可以利用专业人士为环保企业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其内部有专家评审团,这些评审团包含经济学家以及环保领域的权威技术专家,评审团对每个申请贷款项目进行评价分析,分析其贷款效益、偿还能力以及资金对环境保护方面的作用等。通过全方位的分析,在加上政策标准的规范,评审团会给贷款企业提供贷款资金、贷款期限以及贷款利率,保证绿色信贷业务专业化。除此之外,波兰环保银行积极与国际组织合作,将他们先进的管理理念与世界接轨。该银行虽然是以盈利为目的,但是他对于波兰经济转型期间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银行和波兰的环保政府部门,主要是国家环保基金会以及省环保基金会关系良好合作紧密,所以波兰环保银行不仅仅起到了融资的作用,它对于波兰的环境保护工作的推进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现状

我国绿色金融发展起源可以追溯至2007年,银监会《节能减排授信工作指导意见》,同一时间,银监会与央行、国家环保总局联合了《关于落实环保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标志着金融业开始迈入绿色发展道路。2012年2月,银监会《绿色信贷指引》,进一步强化了银行对环境和社会风险的管理,加速了绿色金融的发展。2015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明确提出构建绿色金融体系,推广绿色信贷,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加大绿色信贷的发放力度,明确贷款人的尽职免责要求和环境保护法律责任;加强资本市场相关制度建设,研究设立绿色股票指数和发展相关投资产品,研究银行和企业发展绿色债券,鼓励绿色信贷资产实行证券化,并支持设立各类绿色发展基金。这一方案的提出,充分打开了绿色金融市场,为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2015年7月,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发行了首单中资企业绿色债券,3亿美元三年期绿色债券,获得了来自全球66个机构投资者账户近5倍的超额认购。2015年10月,中国农业银行在伦敦市场发行10亿美元绿色债券,3年期息率为2.125%,5年期息率为2.75%,获得亚洲和欧洲近140家投资机构的超额认购。2015年12月,继中国人民银行正式推出绿色金融债券后,浦发银行、兴业银行、青岛银行分别获得发行绿色金融债券的行政许可,核准额度共1080亿元。截至2016年5月,浦发银行、兴业银行、青岛银行已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成功发行绿色金融债券490亿元。中国银行继2015年成功为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行中资企业首单境外绿色债券后,2016年再次在国际债券市场为吉利汽车发行境外绿色债券。近期,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获得中国人民银行批复同意在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不超过30亿元人民币的绿色金融债券,主要用于支持金砖国家、其他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绿色产业项目。中国银行作为新开发银行的全面战略合作伙伴,担任了本次债券发行的独家牵头主承销商及簿记管理人。

综上看来,随着绿色金融上升到国家战略,我国商业银行也逐步推动和投入到绿色金融的发展进程中,并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但相较于国际上发达国家绿色金融发展情况,从产品种类、法律保障体系以及绿色金融发展机制等方面,还有一定的差距,需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取长补短。

我国绿色金融发展对策

构建引导激励机制。我国绿色金融尚处于发展初期,加之宏观经济形势仍处于下行周期,不良风险频发,使得商业银行在发展绿色金融过程中持有谨慎、保守的态度。为促进商业银行更好地参与到绿色金融中来,一方面,政府需要出台相应的鼓励性、补贴性的优惠政策,如税收优惠、贷款贴息、财政补贴、信用担保,适当降低金融机构绿色金融业务的相关要求等。除此之外,政府还可以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对节能减排项目进行补贴和奖励。另一方面,金融机构需要树立先进的绿色金融理念,立足于长期可持续发展,充分考量自身的社会责任,将绿色发展的理念贯穿到自身发展的各个环节,同时构建相应的绿色指标体系,促使员工开展绿色金融业务,促进绿色金融的发展。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从国际发达国家开展绿色金融的先进经验来看,要保障绿色金融的稳健发展,必须从法律层面构建完善的保障体系。利用法律手段,明确规定环境污染者必须承担的责任,提高其违法成本,同时,对环保企业,利用引导激励机制,基于扶持获奖励,以此来调动金融机构参与绿色金融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此外,还应充分借鉴国际先进理念,与国际标准接轨,促使绿色金融朝着有力的方向前进。

健全综合化产品体系。随着G20峰会上绿色金融理念的提出,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股票、绿色发展基金、绿色保险、碳金融等创新金融产品不断涌现出来,绿色金融发展逐步走上正轨,绿色金融产品也呈现综合化态势。目前,绿色金融仍主要针对企业提供绿色信贷,未来将拓展外延,将其拓展到个人消费领域,以培育社会大众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为绿色金融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在企业层面,可以从能效融资、清洁能源融资、环保金融、碳金融和绿色装备供应链融资等方面入手,在拓展融资来源的同时,加快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的创新。此外,绿色金融的发展重心将从绿色信贷向绿色债券倾斜,以此弥补绿色信贷市场的不足,重视碳金融市场的发展,创新开发适合我国的碳金融产品系列。

搭建信息共享平台。作为绿色金融发展的核心主体,环保部门和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程度决定着绿色金融发展的情况。因此,必须搭建信息共享平台,将环保部门、金融机构置于平台之上,促使信息共享形成有效地信贷资源配置,保障节能环保项目能够及时得到信贷支持。同时,配套绿色金融数据库,将环保、金融等相关信息予以汇总,从而畅通平台各方的信息流。此外,还需构建绿色金融发展智库,将经济学家、环保学家等多领域人才纳入到智库中来,利用智库的专业性来对信息进行细致剖析,从而提高信息的准确性和决策的有用性,以此来提高金融机构贯彻落实绿色金融政策的效率,保障环保企业、项目的信贷需求。

绿色金融政策体系篇7

关键词:绿色金融政策;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证券;先行先试权

中图分类号:D9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217(2010)02-0125-04

一、“两型社会”建设与绿色金融政策

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试验区的启动,对于长株潭城市群和湖南的经济建设是一个巨大的战略性机遇。两型社会的建设,只有建立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两型产业,才能达到在经济利益发展的同时,同步实现环境保护效益和生态平衡效益。这种目标的达成,既需要市场经济主体主动采取各种措施来建成两型产业,也需要政府通过各种命令一控制型(Command-and Control)的管制措施来强制企业符合两型产业的要求,更应该通过市场激励机制来促使企业向两型产业的转变,而绿色金融政策,正是一种具备这种功能的市场激励机制。

“绿色金融”(green finance),也被称为“可持续性金融”(sustainable finance)或“环境融资”(enyironmental financing),主要指从环保角度重新调整金融业的经营理念、管理政策和业务流程,从而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体而言,绿色金融是指金融部门将环境保护这一基本政策通过金融业务的运作来体现“可持续发展”战略,从而促进环境资源保护和经济协调发展,并以此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金融营运战略。目前,在绿色金融领域中影响最大的是“赤道原则”(the Equator Principles),它是根据国际金融公司和世界银行的政策、指南建立的旨在判断、评估和管理项目融资中的环境与社会风险的一个金融行业基准,以增加银行业的社会责任,改进压力越来越大的环境和社会问题。绿色金融政策的基本内涵是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以建设生态文明为导向,以信贷、保险、证券、税收以及其他金融衍生工具为手段,以促进节能减排和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为目的的宏观调控政策。2007年以来,我国环保总局等机构,相继出台了“绿色信贷”、“绿色保险”和“绿色证券”等政策,掀起了旨在保护环境的“绿色金融”的政策风暴。这些绿色金融政策的出台,强化了政府和企业的环境保护与节能减排的责任,对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由于两型社会与绿色金融政策都旨在实施环境保护与节能减排,二者在目标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因此,绿色金融政策对于促进两型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工具性价值。

二、我国绿色金融政策的体系构成

从我国的发展实践来看,作为环境经济政策的绿色金融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一)绿色信贷政策

金融机构依据国家环境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对从事循环经济生产、绿色制造和生态农业的企业或机构提供贷款扶持,并实施优惠性的低利率;而对污染生产和污染企业的新建项目投资贷款和流动资金进行贷款额度限制,并实施惩罚性高利率的政策手段。“绿色信贷政策”是指致力于引导和促进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向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方向发展的信贷政策。我国绿色信贷政策的出台,始于2007年中国人民银行的《关于改进和加强节能环保领域金融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及环保总局、人民银行和银监会联合的《关于落实环保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标志着绿色信贷政策全面进入到我国环境保护与污染减排的主战场。同年11月,中国银监会又印发了《节能减排授信工作指导意见》,对绿色信贷政策的实施做了进一步的规定。

(-)绿色保险政策

绿色保险即“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是以环境污染事故对第三者造成人身和财产损害所依法应承担的赔偿责任为标的的一种责任保险。2008年环保总局和保监会联合了《关于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标志着我国开始建立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根据该《意见》要求,将对生产、经营、储存、运输和使用危险化学品企业、易发生污染事故的石油化工企业和危险废物处置企业,特别是近年来发生重大污染事故的企业和行业开展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试点工作。这是继绿色信贷政策之后,环保总局推出的第二项绿色金融政策。

(三)绿色证券政策

绿色证券政策是指以上市公司环保核查制度和环境信息披露制度为核心,通过调控社会募集资金投向,遏制高能耗和高污染行业过度扩张,防范资本风险,并促进上市公司持续改进环境表现。2008年环保总局的《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环保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标志着我国开始建立绿色证券政策。该意见要求对从事火电、钢铁、水泥、电解铝行业以及跨省经营的“双高”行业(13类重污染行业)的公司申请首发上市或再融资的,必须根据环保总局的规定进行环保核查。环保核查意见也作为证监会受理重污染行业IPO申请的必备条件之一。

当然,绿色金融政策的体系范围,还应包括绿色税收、绿色采购、绿色风险投资、绿色发展基金等制度,它们是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应逐步予以关注的经济政策工具。

三、我国绿色金融制度的规则分析

当前,我国绿色金融制度尚停留在试点和政策的层面,内容还不完整,效能也难以充分发挥,要发挥绿色金融政策保护环境的作用,应当逐步完善其规则内容。

(一)绿色信贷制度

环保部门和有关机构的绿色信贷指导意见,初步建立了绿色信贷政策的基本框架,但在具体的操作层面,还有一些规则需要完善。

1 建立环保与金融机构的信息沟通机制。环保部门应逐步把环保认证、环保奖励等企业环保信息提供给金融机构,金融机构再把这些信息纳入企业信息数据库。在金融机构方面,应尽力完善企业征信系统和企业信息数据库,为信贷审查提供良好的信息条件,而银行在办理管理信贷业务时,应审查企业信息数据库中的企业环保信息,并把企业环保核查信息作为信贷的重要依据。

2 制定涉及基本环境风险的“绿色信贷指南”。环保部门和银行机构在借鉴国外“绿色信贷指南”经验的基础上,应建立和完善我国有关基本环境风险的金融信贷指南和细则,必须结合国情完善绿色信贷风险审核的规则和标准,为国内的企业和金融机构提供参考。“绿色信贷指南”的制定,应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设置指标:第一,建设项目授信的环保要求。建设项目或者新建项目必须满足“三同时”制度的要求;第二,建设项目授信的产业政策要求。对允许类的新建项目,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积极地提供信贷支持,对限制和淘汰类的项目则不能提供支持;

第三,企业生产经营要达到环保要求。根据企业是否遵守环保要求,对贷款企业实行分类管理,不同类别企业实行有差别的授信政策。

(二)绿色证券制度

我国虽在绿色证券的具体内容构建上取得了重要进展,但还没有建立完善的制度规则,应从四个方面改进。

1 企业上市融资的环保准入与核查标准。证券监管部门在企业股票上市发行审核时,应将环保核查作为一项重要的准入指标进行考察,对那些环境友好型企业,则应当优先鼓励其进入资本市场融资,同时,对于中小型企业在创业板市场上市融资的,同样应建立相应的准入机制,鼓励中小型环境友好企业在创业板市场优先上市融资。已经上市的公司申请再次融资的,也要经过环保核查环节的审查,以确保融资资金流向绿色产业。但是,目前只有重污染行业的IPO申请环节才需要环保核查意见,而没有涵盖所有行业的上市申请;另外,对于已经上市企业的再融资行为,也没有环保核查的要求。因此,证券监管部门与环保部门应制定一套具有可操作性的审查规则。

2 上市公司的环保核查制度。目前,在环保核查对象、核查内容以及核查程序等方面,已有一些具体规定,但仍然还存在着需要完善的地方。首先,关于核查信息公开的问题,仅规定了对环保总局进行核查的结论予以公示,对于由省级环保部门负责核查的信息是否也应当进行公示未作规定。本文认为所有上市公司的环保核查信息都应当予以公开;其次,目前的环保核查是由环境保护部门进行,核查公信力不足。应当允许社会公众对公开的环保核查结果进行举报和监督,公众参与和舆论监督是确保环保核查真实性的重要基础;再次,由于对上市公司的环保核查涉及到新制度的创立,其仅仅由效力层次较低的部门规章加以规定,显然无法保障该制度的实效性,因此,应对其进行专门立法,以法律的形式来保障其实施。

3 上市公司的环境信息披露制度。目前,我国信息披露制度的组成包括首次信息披露(招股说明书、上市公告)、定期报告(中期报告、年度报告)和临时报告(重大事项报告)三部分。但是,在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制度中,尚未包含有环境信息的强制披露要求。在《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环保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明确了上市公司重大环境事件的临时报告制度,这表明我国环境保护部门要求上市公司把环境信息作为信息披露的内容来对待。因此,证券监管部门应修改有关法律法规,以保障环境信息披露制度的实效性。

4 上市公司的环境绩效评估制度。上市公司的环境绩效是上市公司披露的重要环境信息之一,因此,科学地确立上市公司的环境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是环境信息披露制度成败的关键。在这方面可以借鉴国外成熟的经验,如ISO的环境绩效评估标准,它包括企业内部的环境绩效指标(EPI)和企业周围的环境状态指标(ECI),其中前者(EPI)又分为管理绩效指标(MPI)和操作绩效指标(OPI)。

(三)绿色保险制度

我国的环境保险制度的建立,要立足我国国情和经济发展水平,同时借鉴发达国家的有益经验。我国的环境责任保险制度应在以下方面加以考虑:

1 环境责任保险费率的设置。在保险公司对污染程度不同的企业收取统一保险费率的保费时,造成清洁生产企业与污染企业要同等保险,即意味着污染较大的企业并不需要付出更多的保险费,这可能导致清洁生产企业的逆选择行为,因此,需要对它们实行差别保险费率,从而在制度上刺激和引导企业采用环保技术和清洁生产。

2 环境责任保险模式的确定。在世界范围内,主要有三种环境责任保险模式:一是以德国为代表的强制保险与财务保证相结合的环境责任保险制度,二是以瑞典为代表的单一强制保险制度;三是以任意保险为主,强制责任保险为辅的责任保险制度。第一种模式范围窄,金融机构不愿参与,第三种模式是建立在发达的保险市场基础上的,基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和企业风险防范意识较差等原因,我国应采取强制性责任保险模式。

四、绿色金融政策的立法路径及法理基础

把绿色金融制度具体落实在“两型社会”的建设之中,需要在“两型社会”试验区内对绿色金融进行区域性立法。

区域性立法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1)绿色金融政策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表现为一种法律形态的激励机制,能够使“两型社会”试验区内的企业有一个稳定的预期和固定的行为模式,避免了经济政策的易变性和短期性,从而有利于“两型社会”建设中的可持续发展最终目标的实现。(2)我国目前的绿色金融政策,在总体上有局限性,并不能对“两型社会”建设起到完全激励机制的效应,例如绿色证券政策主要针对那些具有重大环境污染风险的上市公司和准备上市的企业,而不能影响到那些不具有重大环境污染风险的企业。绿色金融的理念,只有在“两型社会”试验区内通过“先行先试”立法模式来实现,反过来,这种创新型金融立法又有利于推进“两型社会”的建设。

(一)绿色金融政策的立法路径

绿色金融政策法律化的路径,简单来说,就是把绿色金融政策转化为绿色金融法律。绿色金融政策上升为法律后,可以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通过对行为的激励以及对利益的调整而实现法律对社会的调控功能,以及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当然,政策转化为法律,应该遵循立法的正当程序,按照《立法法》的相关规定来进行立法。把绿色金融政策转化为绿色金融法律,在法律化的表现形式上,至少有两种形式可以选择:“软法”或“硬法”。所谓“软法”是指原则上缺乏法律拘束力但有实际效力的行为规范。在法律表现形式,“软法”主要指“促进型立法”;“硬法”多指权利义务明确对应的“管理型立法”,强制性规范较多,且违反强制性规定后的法律责任占主导地位。而“软法”或“促进型立法”中,法律主体的责任主要是道义责任、社会责任,法律责任相对弱化,倡导性规范相对较多,强制性规范较少。

我国环境保护国策与节能减排战略的实施,迫切需要金融业配合,通过环境金融政策工具来激励企业践行环保社会责任;我国“两型社会”的建设,就是要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社会,绿色金融制度,是推动“两型社会”建设的一个比较妥当的激励机制,二者在目的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与契合性。我国目前的绿色金融政策符合“促进型立法”的特点,因为绿色金融政策并不完全是一种强制性规范,在更多意义上是一种倡导性规定。我国绿色金融政策法律化的最佳形式应是“促进型立法”,因此,由绿色金融政策转化为“软法”或“绿色金融促进法”,是我国绿色金融政策法律化的合适路径。

当然,由于时机并不成熟和实践经验不足,目前要求制定全国性的“绿色金融促进法”并无太大的可能性。但是,绿色金融政策转化为法律还有两种可能的路径:一是采取分别修法的形式,即对《商业银行法》、《证券法》或《保险法》等进行修改时,加入绿色信贷制度、绿色证券制度以及绿色保险制度的内容,即

“金融法的生态化”的法律化路径。但这种立法模式,在目前似乎也不太现实,理由在于我国绿色金融政策还处于试点和摸索阶段,缺乏绿色金融制度实施的实践经验,而我国在立法上采取的“成熟一个制定一个”的立法策略,因此这些制度要进入各个金融单行法的可能性并不太大。因此,对于绿色金融政策转化为法律而言,可能性最大的一种路径,就是在“两型社会”试验区中,通过省级人大制定“绿色金融促进条例”,这是一种比较好的立法策略。

(二)绿色金融政策法律化的法理基础

在“两型社会”综合试验区中,通过省级人大来制定“绿色金融促进条例”,既具有现实性和必要性,也具有正当性与合法性。如前所述,绿色金融制度与“两型社会”的目标完全一致,都致力于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同时,推行绿色金融制度,有利于建成“两型产业”从而促进“两型社会”的建设,因此,制定“绿色金融促进条例”,有利于在“两型社会”综合试验区内推动“两型社会”的建设。另外,在“两型社会”建设中通过“绿色金融促进条例”,来推动绿色金融制度的实施,也是在“两型社会”综合试验区进行金融制度创新的一种途径,是践行金融创新理念和权限的一种积极措施。当然,这种金融创新理念应具有正当的法理基础。

那么,通过“绿色金融促进条例”来实施金融制度创新的正当性何在?笔者认为,其正当性的法理基础,在于“两型社会”建设中“先行先试权”与“先行先试”立法模式。“先行先试权”的本质是改革创新,就是要突破成规的限制,通过推行创新型的制度来对现行的体制、机制及制度进行改革。可见,通过制定“绿色金融促进条例”来推行绿色金融制度,也是“两型社会”中的“先行先试权”一种制度实践。“先行先试”立法模式是以适应性价值为核心的“变革性立法”模式和以安定性价值为基础的“自治型立法”模式的结合体。它有两个特点:一是“先行”要求通过“立法先行”的方法,发挥法律的指引功能,调整相应的社会关系,而达到对社会某种秩序的追求。“立法先行”是主观判断的产物,其变量多来自外部,是通过立法这项制度安排适应社会现实的变革性活动;二是“先试”则要求依赖“试错先行”的方式,发挥实践对理论的检验作用,通过在特定领域和时空背景下的试验获取一定的“地方性知识”,然后将其扩展,使其更具普适性。“试错先行”是客观性经验的获取,其变量更多地发端于实践本身,是通过检验立法的实效而进行的自治性活动。具体到“两型社会”建设中的绿色金融制度,“先行先试权”要求首先是“立法先行”,即通过地方人大制定“绿色金融促进条例”来实施绿色金融制度。此外,它还要求以“试错先行”的方式来推行绿色金融制度,在绿色金融制度的实践过程中获取有益的经验与措施,一方面使绿色金融制度的法律规则更加完善。另一方面,为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绿色金融制度提供实践经验和理论支撑。

五、结论

绿色金融政策体系篇8

关键词:构建新农村;农村绿色金融服务;机制和体系

一、对绿色金融服务体系理念的理解与认知

为了能够促进国家更好的进行绿色转型,最主要的就是构建绿色金融体系,它是运用市场化模式和其产业政策进行探索的。目前,我国的金融服务机构已经初步形成,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增强,环境的污染治理也在逐步完善,金融部门在考虑了这些潜在的环境因素下,通过业务发展和融资的决策过程,金融政策和产业政策的相互配合、协调,这就是绿色金融服务体系。对于耗能高和环境违法多的企业进行资金控制,为了实现其可持续发展,促进低碳、生态经济的有效发展,对农村绿色金融要有更深的认识。第一,农村绿色金融指的是金融机构在农村金融的发展中,本着从保护农业环境资源的利用上,靠着运作金融业对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有效的进行推动和实施。第二,农村绿色金融在其金融机构的信贷业务办理过程中,对有利于农村节能、生态资源可循环利用的关联产业等等优先对它们进行财务优先的方式,促进它们的及时发展。第三,农村绿色金融与传统的金融不同,它需要在政府的推动下才能够得到有效的实施,才能把它的部分政策性特征表现出来。最后,虽然农村绿色金融能够实现财务的可持续发展不违反市场的潜在规则,但传统的金融模式已经深入民心,绿色金融市场的需求就必须得到更多的关注,才能有效的推动其发展。

二、对农村绿色信贷服务需求的探讨

我国现代化农业发展越来越深入,各个水平都在持续的上升中,农业的生态保护力度也在不断的加强加大。由于农业资源开发过快、农产品使用过多等等问题导致了环境污染出现问题,导致生态系统的不平衡。因此,要想促使农业绿色金融服务中的农业绿色信贷服务在农村的有效发展,总结出以下几点。

(一)对生态循环在农业发展中的有效推进

为了能够促进农业资源的循环利用,多采用全面节约型的农业技术,通过农业生态资源循环的模式,对农业的废弃物实现零排放。

(二)在农业生产中出现的环境污染及治理情况

一方面是提前防御病害虫的入侵,针对此进行有效的绿色布防、监控和使用农药残留少、寒毒量低的农药和较为先进的洒药机械;另一方面对水产养殖的池塘、畜禽养殖场按照标准进行生态化修复、标注化改造及建设,对畜禽类的养殖污染的排放进行合理的控制,通过较为完善的治理设施,大大的减少其总和养殖所造成的农田的污染及养殖的污染。

(三)农业的修复与建设、生态保护及如何提升生态功能的情况

为了能够控制多品种生物的减退速度,保护生物的多样性,首先要修复其农业生态环境,对野生的动植物加大保护力度;其次水土流失方面采取综合治理,做到增大林木范围,对灾害早早的预防;再次就是像草原、湿地、湖泊等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和维护,加大保护措施,尽可能的修复农业生态。

三、对农村绿色金融服务机制和体系的完善

(一)使农村绿色金融服务的需求及消费主体得到培育和完善

第一,为了能够更好的培育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构成绿色的农业产业链就要对农村现有的,像供销社、养殖大户、农场等,还有一些龙头企业,对这些企业进行整合,更好的使农业生产的规模越来越大、更加的专业、从而吸引更多的合作伙伴。第二,绿色产品还要经过认证、定价、检测等机制,这样才能使绿色产品的价值得到完美的体现。第三,加强对农村各个区域开展绿色金融教育,使农村企业和居民个人对绿色金融消费意识和意愿通过培育得到明显的提高。最后,绿色农业产业的发展还要有最基本的技术保障,就必须要构建农村绿色产业服务体系。

(二)对农村绿色金融服务供给机制主体的构建及培育的完善

1. 对环境保护机制的加强

在农村金融机构的结构中,所有人员都要有对农村资源、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和社会的强烈责任感,并将其绿色金融的理念在业务中得到发展运用。我们可以通过行业限贷、总量的控制等等措施来避免污染比较大的企业进行贷款,进而有效支持了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2. 建立完善的内部激励约束机制和外部监督机制

由于金融机构对于环境保护的意识不够,因此,造成金融机构没有一个完善的配套制度,更是欠缺符合绿色金融持续发展的约束激励机制。而金融机构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经常进行员工考核和经济利益的诱导,最终影响了环保工作的落实。而政府等职能部门还没有建立一套能够促进绿色金融机构发展的激励机制,那么就无法对金融机构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

3. 建立农村绿色金融服务统计和监测评价的机制

农村绿色金融服务统计和监测评价机制的建立能够防止个别的单位打着农村绿色金融服务的口号做别的用途,因此,要有一套有效的检测评价机制进行监督和管理,以保障农村绿色金融服务能够真正的落实。

4. 制定符合r村金融机构绿色金融发展的战略目标和发展规划

农村绿色金融机构发展的战略目标和规划的建立,能够为有效开展绿色金融提供各个方面的保障。金融企业发展绿色金融这项服务,能够提升金融企业在社会中的形象,赋予了企业责任感,因此获得了社会的认可和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在此基础上也提升了金融企业的品牌价值。

(三)对农村绿色金融政策法规体系和对其支持的体系进行完善

1. 对农村绿色信贷融资的体系进行完善

2015年最新出台的一些建设项目已经纳入到绿色债券支持的项目中,这些项目介入为农村绿色企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同时要想真正实现农村绿色产业稳定的发展,就要建立完善的农村绿色信贷融资体系,利用绿色证券和期货、绿色保险等金融工具为农村绿色企业提供基本性的融资服务和保障,进而提供给农村绿色企业更多的机遇。

2. 建立完善的绿色金融政策法律法规

建立完善的农村绿色金融法律法规可以将农村绿色金融引上正规化的发展渠道,它的一切活动都会受到法律的保护,避免了很多非法行为的可乘之机。并建立绿色金融机构发展风险分担的机制、风险有效转移的机制以及风险补偿的机制,以避免出现绿色金融机构风险和解决风险出现的一些有效措施。

3. 加强并引入农村绿色金融的新政策

如今,政府出台了农村绿色信贷扶持的政策,这个政策对农村环境风险评级标准和农业项目的环保标准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引导,政策中提倡并采取了差别存款准备金和差别信贷等政策,这样就能有效对放款的商业银行的农村绿色信贷的规模进行控制,进而引导商业银行走向农村绿色金融业务的发展道路。

四、结语

随着我国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农业大国,我国农村绿色金融服务已然是我国金融体系很重要的一部分。为了确保绿色金融服务的全面实施,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农村绿色金融服务的机制和体系仍需要不段的创新,相信绿色金融服务体系会使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更上一个台阶。

参考文献:

[1]陈好孟.基于环境保护的我国绿色信贷制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

[2]董玉华.绿色信贷.绿色金融文化与环境内生型绿色经济[J].农村金融研究,2008(02).

[3]李淑芬.对农村信用社推行“绿色信贷”的探讨[J].财经界(学术版),2009(12).

[4]申燕军,刘红志. 从农村资金外流看农村金融改革[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6(10).

[5]田秀丽.绿色信贷激励机制分析[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12(04).

[6]马彦江,王东升.绿色信贷:内蒙古银行业实践、困难及路径[J].华北金融,2013(06).

上一篇:文旅局招商引资工作方案范文 下一篇:简约风格设计特点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