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化设计的要点范文

时间:2024-02-06 15:19:20

工业化设计的要点

工业化设计的要点篇1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大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中发[*]22号,以下简称《决定》)精神,推动人口计生队伍职业化建设试点工作(以下简称试点工作)的顺利进行,努力建设高素质职业化的人口计生队伍,讲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试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深入贯彻党的*大精神,适应政府职能转变的迫切需要。党的*大报告讲了要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要求。同时,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建设廉洁高效的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的要求更加迫切。顺应形势发展需要,推动人口计生队伍职业化建设并先行试点,以依靠健全的组织体系,有效地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势在必行。

(二)全面落实《决定》精神,扎实做好新时期人口计生工作的根本需要。当前,人口计生事业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压力,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人口发展呈现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按照《决定》讲的加强人口计生队伍职业化建设的要求,加强队伍的制度建设、能力建设和作风建设,提高人员素质,是新时期开创人口计生工作新局面的迫切要求,是全面落实《决定》的具体体现。

(三)稳定机构队伍,提高人员素质,切实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的现实需要。由于对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形势认识不足,出现了机构队伍不稳定、基础工作不牢固、经费投入不足等问题。同时,工作人员的思想业务素质、依法行政水平和管理服务能力与新时期新任务的要求存在着差距;基层工作人员待遇难以落实,岗位津贴难以保障等问题也很突出。加强职业化建设,切实稳定机构队伍,建立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工作机制,更新工作理念,提升服务能力是队伍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满足人民群众享有优质的人口计生服务管理的需要。

二、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大和《决定》精神,以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能力建设为主线,以提高综合素质为根本,以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和完善公共服务管理网络为重点,以培训教育为手段,以生殖健康咨询师新职业为突破口,推进人口计生队伍职业化建设,逐步实现队伍建设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为开创人口计生工作新局面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和智力支持。

目标:5年内初步建立职业标准体系、学科教材体系、教育培训体系、评估认证体系和职业监管拓展体系。10年内基本完成全系统新一轮的全员培训任务;50%受训人员取得国家职业或执业资格。

三、主要任务

(一)统一思想,坚持稳定工作机构、队伍不动摇。在农村综合改革和城市行政区划调整中,确保人口计生机构和人员稳定,不得随意撤并和改变机构性质,按照常住人口规模比例配备人口计生工作人员。实施"强基工程",加强基层服务管理网络建设,选聘优秀人才充实基层队伍,落实村专干的工资待遇。

(二)正确定位,把握职业化建设的规律和内涵。职业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规范以价值观、知识、技能和经验为核心的职业标准,构架以行政管理、科研与技术服务、生殖健康咨询和家庭计划管理以及群众工作"四位一体"的人口计生职业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网络布局。行政管理类要按照《公务员法》的有关规定进行管理;科研与技术服务人员按专业技术职称和执业资格要求为主,辅以生殖健康咨询职业制度进行管理;社区和村组相关人员以生殖健康咨询、家庭计划管理或早期教育职业资格综合服务为主。

(三)规范运作,加快建立职业化建设的五大体系。职业化建设采取试点先行,循序推进。国家人口计生委负责制定职业化建设规划和职业标准,编写通用教材,培训师资,指导试点工作,筹建行业协会和职业资格认证机构。省级人口计生委负责确定试点市、县,制定计划,组织、指导试点工作,落实培训任务,开展本地评估检查。市(地)、县级人口计生委负责试点工作的具体实施。逐步形成规范的职业标准体系、学科教材体系、教育培训体系、评估认证体系和职业监管拓展体系。

(四)突出重点,全面加强综合能力建设。职业化建设的重点是加强能力建设。行政管理队伍要重点提高综合协调能力、依法行政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要通过能力胜任模型研究,结合公共服务的工作需要,制定能力提升方案并组织实施。专业技术队伍要重点提高科学研究能力、技术服务能力和宣传咨询能力。实施三千人才工程,全面推动县乡级技术服务人员进修实习工作,落实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定。群团组织要重点提高社会工作能力和群众工作能力。

(五)突破难点,上下联动推进改革创新。以生殖健康咨询师和家庭计划管理师为突破口,积极推进职业化建设的机制体制改革和创新。加强沟通协调和信息交流,推动试点地区新职业资格认证和职称待遇衔接等难点问题的解决。试点地区要率先启动新职业培训、考试的组织和难点问题协调攻关,推动难点问题的解决。

(六)求真务实,全面提升职业化建设水平。职业化建设在人口计生系统是新生事物,必须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坚持密切结合各地实际,试点先行,探索创新,指导实践,务求实效。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赞成不赞成为衡量工作的根本标准,提升职业化建设水平,实现职业化建设目标,塑造新时期人口计生工作队伍的新形象。

四、加强对职业化建设试点工作的领导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级人口计生委要加强对职业化建设的领导,明确牵头部门和分工协作单位的职责,将队伍职业化建设纳入到事业发展规划中,统筹兼顾,协调推进,确保人口计生队伍职业化建设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二)认真制定规划。要加强职业化建设的实证研究,制定中长期职业化发展战略规划和人才发展规划,明确目标任务,加强组织协调。各省(区、市)人口计生委要制定具体的职业化发展措施和方案,积极组织实施。

(三)加强试点指导。在东、中、西部地区选择不同省(区、市)的市(地)、县开展试点。各级人口计生部门要对试点地区给予支持并实施指导。试点地区要在人口计生事业费中,专门安排职业化建设经费。注意创新示范模式,及时总结经验,加以推广。试点方案另行制定。

工业化设计的要点篇2

[关键词]现代工业体系;工业建筑;结构设计;优化设计

工业建筑是维持工业生产安全平稳进行的重要保障,工业建筑的结构设计对于企业来说至关重要。工业建筑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生产、管理效率。工业建筑结构的合理性缺失必将导致企业增加生产运营成本,无法有效的利用人力物力,使企业发展陷入困境。好的工业建筑结构应该综合企业的生产模式、工艺流程、设备选型、管理方式等,针对企业自身的特点进行结构性优化,实现生产环节的最优化设计,从而降低企业生产运营成本,提高企业利润率。

1工业建筑结构设计

工业建筑结构设计应秉承安全性强、建设成本合理、结构质量高三个基本原则,并严格按照国家的规范标准,结合企业自身生产模式、工艺流程、设备选型、管理方式等进行系统化设计。首先,根据企业对建筑强度的要求,合理选择钢材型号。选用钢材必须通过国家质量检测体系的认证,确保钢结构的强度与质量。在合理选用钢材型号的同时,对钢结构进行防腐防锈处理也是保障其刚度及强度的重要措施。根据所选的钢材型号,对建筑结构进行系统的应力分析,选择对应的焊条,保证其焊缝的结构强度。同时也不能忽视结构附件的性能要求,应按照实际需求及相关规范进行选型配备。此外,还应格外注意对地基的处理,根据建筑结构进行针对性的地基处理,确保工业建筑结构的稳定性与抗震等级要求。

2工业建筑结构设计的优化

2.1工业建筑结构设计优化概念

现代工业建筑结构设计优化概念较之以往有很大不同。与传统工业建筑结构设计优化只重视建筑结构的分析、设计相比,现代工业建筑结构设计优化更加注重对生产模式、工艺流程、设备选型、管理方式等进行多方面多角度综合评价、分析,权衡性能、成本、结构、舒适度等多方因素,确立科学、合理的工业建筑结构设计方案。通过对工业建筑结构设计进行最大程度优化的方式,达到有效提高企业生产效率、管理效率,降低企业生产运营成本,提高企业利润率的目的。

2.2工业建筑结构设计优化中存在的问题

结构优化与建筑美学的矛盾在当前工业建筑结构设计优化过程中尤为突出。通常在结构设计中很难做到对结构强度、建筑性能、实用性与现代设计理念、建筑美学兼顾。过多关注设计理念与建筑美学的优化,会造成设计方案对结构布局、工艺流程的考虑不足,使得优化方案缺少实用性,对工业生产的提升效果不明显,很难得到企业的认可。另一个主要问题是工业建筑结构设计方案中工程造价优化与结构强度优化的矛盾。钢结构的设计除了要保障刚度、强度的同时还要做到兼顾经济合理性。如何在保证设计要求的情况下尽可能优化结构工程造价、减少钢材使用量,也是设计人员在工业建筑结构设计优化中主要考虑的问题。

3工业建筑结构设计优化的探讨

3.1建立工业建筑结构设计优化模型

科学、合理的开展工业建筑设计优化工作离不开一个好的结构设计优化模型。在工业建筑设计优化过程中,针对重点变量进行函数模型的建立,对多种结构参数进行模拟、分析。函数模型的建立与运用有助于实现设计参数的最优化,从而根据实际需要,找出最科学的优化方案。在工业建筑结构优化模型的建立中,针对工程的基础结构、屋盖系统、围护结构三个重要方面进行重点优化,对其进行选型分析、受力分析、工艺分析、造价分析等全面评价,确保优化方案的有效性。工业建筑结构设计优化模型构建的重点在于确定参数变量,根据约束性条件与结构设计的主要影响因素确定模型中的参数内容。参数内容确定后,应根据企业对工业建筑结构设计的优化目的与优化方向选定合适的函数模型,确定最终的优化方案。

3.2完善工业建筑结构设计管理体系

在工业建筑结构设计优化中,常因为缺乏指导性的优化理念与量化标准,使得结构优化方案有很大的变动性,并对设计管理与施工管理造成不利影响。为了保障工业建筑结构设计优化工作的有效进行,满足现代工业建筑结构设计优化的需要,必须完善与之相匹配的管理体系,建立专业的指导思想与量化标准。对工业建筑结构设计的优化活动进行有效的管理与评估,采取针对性措施对优化进行规范管理,根据相关标准规范与思想理念对设计人员的工作进行指导和考核,实现对工业建筑结构设计优化的质量控制。

4结语

工业建筑的结构设计是一项专业性强、内容复杂的工作,对设计人员的专业素养与综合能力都有着很高的要求。必须充分结合企业自身特点,综合考虑生产模式、工艺流程、设备选型、管理方式等进行多种因素,对设计方案的性能、成本、结构、舒适度、建筑美学等多方面进行科学合理的取舍,选择合适的参数变量,根据优化方向针对性选择函数模型,确立科学合理的参数内容,做出最佳的工业建筑结构设计优化方案,实现设计的最优化。

作者:李雷 单位:山东省冶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姚大园.建筑结构设计优化方法及应用[J].江西建材,2012,(03).

[2]王铁勋.浅析工业建筑结构的设计优化[J].才智,2012,(07).

工业化设计的要点篇3

【关键词】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优化

随着我国人们房地产消费的理性化以及建筑市场管理力度的不断增加,现代建筑成本控制管理对投资企业的影响越来越大。房地产是一项投资大、风险高的行业,企业投资必须要有一定的回报率,为了提高建筑工程投资效果,优化建筑工程设计方案,是有效提高工程经济合理的关键。

1、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优化概述。

建筑工程方案设计是依据设计任务书而编制的文件。主要由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投资估算、透视图等四部分组成。是关着国家及地方有关工程横建设政策和法令的基础文件,是建筑工程投资有关指标、定额和费用标准的规定。建筑工程设计方案对建设投资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科学的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优化能够有效降低工程造价10%左右,同时还能够对工程施工成本、施工质量起到简介的促进作用。因此,加强现代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优化对提高投资使用率、提高企业综合市场竞争力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加强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优化已经成为现代工程建筑投资与建设的首要工作。

2、建筑工程设计方案的优化分析

由于建筑工程设计方案对工程投资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加强建筑工程设计方案的优化已经成为现代工程建设的重要工作,是影响投资收益、建筑施工质量与成本控制的关键。

2.1建筑工程设计方案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的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主要是本着对投资方要求负责的理念进行,有关部门仅对图纸等进行简单的审核,这就造成对建筑工程设计方案缺乏必要的考核与评价。而且投资方没有认识到方案设计对投资的影响,仅注重投标价与标底价的差距,没有认识到设计方案的优化对投资的影响。因此导致在投标过程中方案审核不细、概算粗略、要求出图时间紧、刻意压低设计费用。种种原因导致了建筑工程设计方案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设计方案的优化也无从谈起,最终导致工程投资超标的现象屡屡发生。针对这样的情况,建筑工程投资企业必须认识到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优化的重要性,认真审核投标方设计方案,通过对设计方案的优化达到降低工程投资、提高工程造价管理水平的目的。

2.2如何提高我国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优化水平

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优化水平的提高不仅仅是提高投资方对设计方案的认识,还要通过国家主管部门提高监管力度、提高设计监理推广、完善有关法规、强化综合性设计方案优化等多方面工作共同提高我国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优化水平。通过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优化不能够单纯的强调节约投资,应从综合性考虑出发,注重设计的科学性、技术的先进性,以提高设计价值目标为基础、总体效益为出发点,达到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优化效果。

3、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优化重点

3.1建筑工程设计方案的综合优化

建筑工程设计方案的优化以工程功能需求出发,以技术先进性、工程造价严谨性、财务审核规范性为重点,科学的进行设计方案优化。通过对施工技术的先进性的设计,科学的应用现代建筑施工技术,提高工程施工效率,达到降低施工成本、降低投资的目的。通过工程造价严谨性控制,达到工程造价对施工的指导目的,为施工成本控制奠定基础。通过财务审核规范性对工程造价、施工资金使用等进行控制,达到工程投资的科学使用,避免职务侵占、偷工减料等情况的发生。同时科学的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优化还需要对施工过程材料进场数量、进场时间、堆放场地与堆放方法的进行设计优化。通过科学的进场数量设计减少材料进场过多造成的场地占用、资金占用以及材料管理费用。通过科学的堆放场地设计能够有效减少施工过程二次运输费用,提高施工效率。通过科学的堆放方法设计优化能够有效的避免材料堆放不当造成的材料损失。总之,科学的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优化施工对施工全过程各项工作的充分考虑,建立现代化、精细化施工管理,以此达到建筑工程施工设计方案的最终目的。

3.2建筑工程设计方案质量管理部分的优化

建筑工程设计方案的优化对工程施工质量也有着一定影响,因此要加强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中关于质量的设计与优化,以此提高工程施工质量。建筑工程质量设计与优化首先要对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组织架构进行优化,构建以法人为主的、专业技术人员与专家为主导地位的、基础质量管理人员为管理基础的全方位质量管理架构。同时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规章制度体系,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对质量管理与技术管理规程进行具体化与细化,以此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可靠性,做好质量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注重质量管理工作的连续性与全过程管理执行力,为确保工程质量奠定基础。

3.3建筑工程设计方案的质量优化与管理

建筑工程设计方案的质量优化与管理对建筑投资企业与施工企业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是为了提高工程设计质量、满足设计规范要求、达到高标准工程的关键。建筑工程设计方案的质量优化是通过人员优化、项目设计管理优化以及科学的统筹安排来完成的系统工作。设计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基础,并对每个设计人员的专业项目进行整合,是专业人员的强项得到发挥,以此提高设计方案质量的提高。项目设计管理过程要抓住重点与关键点、对项目设计的方案图、施工图、预算等进行重点控制,以此提高建筑工程设计方案质量。设计过程中还要通过优化统筹安排工作、提高设计效率与各环节的交接,对交叉工作进行统筹安排。通过设计工作的统筹安排提高设计工作效率、缩短设计时间。对于工程设计中需使用新技术、新材料的,还要加强对可行性的分析与验证,对比同类工程中新技术新材料使用情况确保工程质量。设计部门或企业还要加强自身设计人员综合水平与素质的优化,通过在职学习、交流等方式提高设计人员的综合水平,有针对性的对专长人员进行培训。

建筑设计方案的优化管理对设计项目的方案有着重要的意义,建筑设计方案的确定不仅仅是为了评选好的方案,优化选取方案不是目的,重要的是在建筑设计方案运行中进行优化管理。当建筑设计方案选取后,按专业部分进行优化、细化、量化而后运行。建筑设计方案优化管理,旨在于打破旧的、固定不变的教条,采取积极地动态管理方法。建筑设计质量的优化管理,在于建筑设计质量的优化与管理。建筑设计质量的优化关键在于建筑设计思想目标的确立,建筑设计思想的优以及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因此,建筑工程设计部门或企业必须注重人才的培养,通过人才培养提高建筑工程设计方案质量、提高优化水平,以此提高企业的综合市场竞争力。

结论

工业化设计的要点篇4

(一)专业基础

目前多数独立学院都是共享母体学校的教学资源,这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节约办学成本。[4]从专业人才的培养角度看,依托母体学校多年积累的丰富的专业资源,可以极大地提高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质量。常州大学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所在化工过程机械学科在1999年就被评为中石化重点学科,2003年被国务院学位办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点,2006年被确定为江苏省重点学科,2010年评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2011年江苏省特色专业良好验收,2012年被评为为江苏省“十二五”高等学校重点专业。拥有江苏省油气井口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州大学化工设备设计研究所、江苏省化工过程机械学科综合训练中心、常州市石油石化装备新技术重点实验室等实践教学资源。2008年成功举办了全国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规范及评估标准研讨会,专业软硬件水平得到教学指导委员会领导及国内专业同行专家学者的好评。良好的专业积累以及较高的专业硬件水平为专业特色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师资力量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特点对教师的工程技术经验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经过多年建设,学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教师队伍结构趋于合理,师资力量渐趋强大,工程经验日益丰富。学校通过如下途径增加教师的工程技术经验:1.引进具有工程应用经历的高层次人才;2.教师柔性进企业,担任技术顾问等兼职工作;3.年轻博士进入企业博士后工作站,与企业直接对接;4.在化工设备设计研究所进行设计训练。通过这些途径使每位专业教师具有半年以上企业工作经验,保证教师具有传道授业的足够的工程能力。

(三)设计资质

本专业拥有化工设备设计研究所,具有A2类压力容器设计资质。设计所人员与本专业教师在教学、设计上打通。设计所人员兼课、协同指导毕业设计,专业教师兼任设计所设计员、审核员等。压力容器最新的标准规范可以及时反映到专业教学工作中,有力地保证了毕业设计的特色建设。

(四)实习基地

江苏省过程装备制造业比较发达,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有中国石化集团南京化学工业有限公司化工机械厂、江苏双良集团、张家港化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江苏金石机械集团、张家港圣汇气体化工装备有限公司、无锡压缩机股份有限公司、南京/江都竣业过程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大中型装备制造企业。这些企业为独立学院专业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教学场所,让学生对过程工业用典型设备和机械(塔设备、换热设备、反应设备、储存设备、压缩机、泵等)的整个制造工艺有了总体的认识,对重要零部件的加工技术有了较深入的了解。通过过程装备使用单位如中国石化扬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金陵分公司、中国石化集团南京化学工业有限公司等的实习,使学生熟悉了石化、化工产品的生产工艺以及过程控制技术,认识了过程装备成套使用技术。丰富的实习基地为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特色建设实施方法

(一)质量保证体系

在专业内涵、师资队伍、实验实施、实习基地等具有良好基础的情况下,需要通过完整的管理体系来实现以强化工程应用能力,熟悉条例、标准、规范为特色的独立学院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图1表示了常州大学怀德学院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的整个实施过程及其质量控制方法。在毕业设计中我们重点突出学生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在师生互选、题目确定、校企合作指导、任务书下达、前期材料审阅、中期检查、成果评阅、答辩等环节均有相应的实施细则,且都在毕业环节质量保证监控体系下运作。

(二)实题毕业设计

基于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显著特点,依托本专业拥有的具有国家A2压力容器设计资质的化工设备设计研究所,借助于化工设备设计研究所的工程设计项目以及教师与企业合作的研发项目,约70%的毕业设计题目来源于工程实际课题。同时,毕业设计要求学生使用最新标准或规范。这样不仅能让学生了解并且会使用有关新标准、新规范,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养成一种规范意识和安全意识。这一点受到用人单位的赞许和欢迎。怀德学院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2007级、2008级和2009级毕业设计题目类型百分比分布情况如图2所示,其中换热设备和储存设备所占比例最大,分别占25%~40%和18%~26%,反应设备和过程流体机械的比例约为10%。题目类型比例与长三角地区装备制造业产品类型比例比较吻合。

(三)因材施教

考虑到独立学院学生学业质量差异大的特点,在毕业设计指导中应该有别于一本、二本专业学生的指导方法,努力做到因材施教、总体提高的目的。独立学院拔尖学生的人数较少(约占总数的5%),其中多数选择读研,这部分学生可考虑研究性课题或具有创新性的工程类设计题目,争取获得省级优秀毕业设计。对于人数居多的学业中等的学生(约占总数的45%~65%),以选择具有工程应用背景的实例设计为宜。在设计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对专业知识、条例、标准和规范的融会贯通,使之成为过程装备企业信得过、用得好的专业人才。对于学业质量不高的学生(约占总数的30%~50%),其毕业设计题目难度要适中,目标要明确。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对容易出错之处,可形成细节指导文稿,这样便于学生对照检查。在设计过程中教师要勤于指导,耐心监督。毕业设计重在培养学生独立完成一个项目的能力,同时提高并巩固机械制图、基本设计、办公软件使用、计算机操作等方面的能力。

三、结束语

独立学院毕业设计的特色建设紧密结合长三角地区过程装备制造业的需要展开,在毕业环节中注重工程应用能力的综合训练,突出培养学生对相关条例、标准、规范的深刻理解与认识,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专业基础和专业知识,成为企业信得过、用得好的专业技术人才。通过几年的实践与完善,毕业设计特色建设的体系及实施方法日趋成熟,毕业生逐年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和好评。

工业化设计的要点篇5

【关键词】电子设计教学;课改背景;课改思路;课改方法

电子设计自动化是现代电子设计技术的核心,是现代微电子技术和现代电子设计技术的有机结合,为现代电子理论和设计的表达与实现提供了可能性,对于现代电子科技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在电子设计自动化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当明确电子设计自动化的重要性以及其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方向,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用现代电子科技课程的教学,必须要对电子设计自动化课程进行教学改革。

一、课程改革的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产业规模、产业结构、技术水平得到大幅提升。近年来,随着电子设计自动化开发工具功能的不断完善,使得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技术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渗透到各行各业,并成为当今电子设计领域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可编程逻辑器件之一,同时使得社会对电子设计自动化的人才需求量也越来越大。

然而在经过企业的专家调研、访谈,毕业生的回访等信息反馈后,发现大家对现在学生的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能力表示遗憾。在实际的电子设计工作中,大部分学生都不能将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等学生在工作中才明白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对以后的发展和复杂数字系统的设计、产品的升级更新的重要性时已经为时已晚。因此,现代的电子设计自动化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要建立一个健全的电子设计教学体系,以解决学生只是学习零碎的知识而用不出来的矛盾与尴尬。为了使我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电子设计自动化教育紧跟社会的发展,改变现今高职与社会脱节的现状,必须要对现有的电子设计自动化专业教学课程进行改革。

二、课程改革的思路

进行电子设计自动化教学课改,必须要明确课程改革的思路。在课程教学改革中,应当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指导思想,引入校企合作、任务领域的开发机制。课程标准修订和课程设计过程中要与企业紧密合作,以企业对新型电子产品设计研发能力的要求为课程核心。电子设计自动化课程改革的思路需要考虑到以下几点:

1、对专业岗位群进行企业调研。在进行课程调研时,要与专业调研相结合,在选取调研对象时应广泛选取不同性质、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进行调研。调研的方法可以采用问卷调查法,通过调研及座谈根据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素质的要求,把所涉及到的职业活动分解为项目,再对工作项目进行分析,获得每个项目的具体工作任务,并对完成此项任务所需要的职业能力作出详细的描述。

2、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设计学习情境实施的教学资料、教学方法与组织。在教学方法上,不拘泥于某几种教学方法,而是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及教师的教学特点,运用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达到教学的目的。在教学组织上,采用模拟项目开发的方式,按照企业管理方式进行项目管理,让学生身为“准员工”体会工作环境和工作过程,强化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组织能力、锻炼学生的合作、沟通能力和责任心。

3、根据行动领域设计学习领域及学习情境。结合电子设备装接工的国家职业标准,确定了“电子设计自动化” 这一行动领域对应的学习领域学习目标与学习内容,再按照学生学习规律与职业成长规律将学习领域划分为5个学习情境,构成5个学习情境组成的学习情境库,方便对不同基础的学生组织教学。

4、融入电子制图员、助理电子设计师职业标准、企业标准、电子设计的主流器件、新技术、新工具等“六新”,结合企业操作技能要求和工艺标准,确定课程标准。然后,根据典型工作任务的特点,将各教学内容进行知识的解构。按照职业成长规律与认知学习规律,以项目的形式,将课程分解为若干学习情景,将之前解构的各知识点重构到相应的学习情景中,真正实现“用什么,学什么”。

三、改革的方法

明确了电子设计自动化课程改革的思路后,就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方法来实施改革。笔者提出以下几点改革方法建议,以供参考。

1、调查研究法。可以成立专门的课程改革团队,深入行业企业一线进行人才需求调研、岗位工作知识能力素质要求调研、学生岗位工作适应性调研、专家访谈、毕业生访谈等,收集课程改革第一手材料,然后进行数据汇总、处理和分析,把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要求与课程改革有机地结合起来,使课程改革与建设方案更加符合社会需要,更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2、探索实践法。探索实践法主要是指在实际的教学组织过程中,按照课程改革方案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特别是提高教学质量的自我监控能力,以实践的方式探索适合高职信息工程类专业学生电子设计自动化课程的教学方式及方法。

3、试点对比分析法。通过试点班级、试点教师实施课改教学,记录课程教学的过程以及出现的问题,主要包括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和课程的参与度,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教师的教学组织是否合理,讲义的内容组织是否合理,教学资料是否充分等;然后进行纵向的历史对比分析和横向的试点与非试点对比分析,找出课程实施中的问题,并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四、课程改革的特色

针对我院的实际教学情况以及设施条件,结合当前社会对电子设计自动化人才的需求,在实行电子设计自动化课程改革时,应当建立起具有本院特色的课程改革体系,因材施教,以使本院学生更好的融合所学电子设计自动化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1、工学结合,“教、学、做”合一。以职业能力为核心、融入职业标准,以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创设“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情境,实行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

2、提出虚实结合、软硬结合、实验室与网上虚拟实验实训结合的新的实践教学体系。充分利用网络的虚拟实验实训室,开展虚拟平台的仿真教学。实现教学资源的校内、校外共享。

3、学习与工作接轨,能力培养贯穿始终。体现课程设计与教学活动的“渐进性、真实性、实用性、先进性”,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实际的工作过程,实现了与实际工作的零距离接轨。

五、结语

工业化设计的要点篇6

关键词:工业设计;竞争力;产业化

近几年,河北省努力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采取一产抓特色、二产抓提升、三产抓拓展的产业结构政策,力促产业上水平、增后劲。一产以发展现代畜牧、蔬菜、果品业三大农业为支柱产业,力促农业增产增效;二产主要是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支持装备制造业整机生产和配套能力建设,延伸石化产业链条,力促一批基地园区和龙头企业壮大规模、提升实力。三产主要是大力拓展河北省的现代服务业,优先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保险两个生产业;围绕打响红色旅游、海洋旅游、冰雪旅游、生态旅游和皇家旅游五大品牌,加快旅游重点项目建设,打造知名旅游目的地;支持一批重大文化产业园区建设。

由于河北省的产业结构升级思路明确、措施得当,近几年河北省的传统优势产业在政府资金支持下开创了一个良好的局面,三大传统优势产业发展态势乐观,钢铁产业、装备制造业和石化工业有了很大提升。其它支柱产业例如纺织服装、现代物流、旅游产业在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后,也积累了比较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市场基础,提高了在河北省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在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逐年加强。但是,与其它省份相比,河北省支柱产业还存在产业技术发展水平低、增长粗放、多依靠低劳动力成本和自然资源生产、产品附加值低的问题。要尽快改变这一局面,继续大力发展支柱产业,积极打造经济高速增长的战略支撑点,需要加大自主创新、技术改造的力度,促使企业实行品牌战略、提高产品附加值,在创新能力、发展后劲、品牌效应、集聚水平、经济效益等方面实现全面提升,达到优化产业和产品结构,进入产业链条中的前端环节,持续增强优势。

一、工业设计推动产业市场竞争能力的提高

工业设计是在技术创新的基础上对工业产品进行系统的、优化的创新设计,创新性是工业设计的第一评价要素。首先,工业设计能够从市场需求出发,通过市场细化、根据用户需要,对品牌准确定位,增加产品种类,改善产品结构,拉长产品链条。其次,工业设计能通过技术创新,整合规划产品的功能、外观、甚至包装,提高产品的设计水平和产品的设计质量,创造市场竞争力强的“好用”、“好卖”的产品。再次,工业设计通过协同设计能够缩短产品开发周期,降低产品设计成本,更有利的是,工业设计可以将产品文化很好的结合,进而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文化层次,从而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产业经济效益。

在新产品开发设计、进入市场整个过程中,制造、设计、销售这三个环节对产品销售的成败影响较大,起到决定性影响的是产品的设计。因为产品是否能引起消费者的重视,取决于产品是否满足了他们的心理需求。而工业设计的创新性能够从市场需求出发,通过改进产品的功能或特性来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在产品设计的过程中,工业设计综合考虑人、生产技术、环境、审美、文化、经济等要素,对各种因素之间的矛盾进行权衡,分析产品造型审美和使用时的易用性、产品的制造成本与经济因素、技术上的最优化与用户的使用习惯等,工业设计就是在协调复杂的矛盾之间找到一个最佳的匹配,让产品满足消费者的需要。所以说,对很多企业而言,工业设计决定着产品是否能被消费者接受,决定着企业投资的失败与否,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工业设计可以被认为是公司内部一个战略资源。

相对而言,河北省的多数企业处于用技术创新制造“能用”产品、甚至模仿抄袭的发展阶段,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仅“能用”产品的销售压力巨大。河北省支柱产业需要利用工业设计创新理念,提升产品的设计水平,提高产品质量,结合本土文化给产品注入灵魂,打造河北省产品新形象,发扬河北文化,建设特色河北。研究以工业设计创新能力驱动河北省支柱产业升级,不仅是提高河北省现阶段工业水平的需要,也是不断提高河北省各行业自主创新能力,发扬河北文化,打造经济强省的战略需求。

目前,河北省的企业和相关部门逐渐提高了对于工业设计创新的认识,在企业发展策略和政府相关政策中越来越重视工业设计的重要作用。但在实际运用中,由于传统设计理念或是人才不足等问题的原因,效果并不理想。有效利用工业设计创新推动河北支柱产业升级是一个值得探讨和学习的过程,我们可以学习借鉴其他省份的有效措施,结合本省特点,制定出可行的办法。

二、工业设计与河北制造产业竞争力提升

(一)工业设计推动河北汽车产业竞争力提升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导致国内各大汽车生产企业技术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汽车企业很难达到在技术上的领先水平。汽车企业要想产品销量遥遥领先,必须加强设计的同时进行技术创新。在汽车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的市场竞争中,创新设计已经成为企业之间竞争中的重要因素,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已经成为汽车企业能否生存下去的关键。据一项“汽车消费者最喜欢的10个项目”市场调查结果表明,价格、外型、节油性能、动力加速性能和乘坐舒适感是大多消费者认为重要的方面。可见,我国汽车消费者的选择和价值判断已发生变化,造型开始受到越来越多汽车爱好者的关注,汽车造型对消费者的影响越来越大。

从目前情况来看,国内汽车企业在硬技术上很难超越国际汽车企业,我们加强汽车企业在软技术的竞争力。工业设计的投入成了新时期汽车产业竞争力优势发展的关键推动力。很多汽车企业像长城、奇瑞都纷纷成立自己的设计部门,或者聘请专业的汽车设计师为他们设计开发新产品。长城汽车拥有300多人的专业工业设计团队,在设计创新方面紧跟国际先进水平,面向欧盟、北美等汽车高端市场,展开先进技术和标准的收集近7000项,获评中国工业设计协会评选的“2013年度中国工业设计十佳创新型企业”。在产品方面,长城汽车秉承“三高战略”,以高科技装备支撑高性能设计,打造高品质产品。长城旗下哈弗H6、长城M4、长城C30等车型屡获行业权威机构奖项,其中哈弗H6被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和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评为“第十五届外观设计专利金奖”,是目前外观设计专利领域的最高奖项。

(二)工业设计推动河北农机制造业竞争力提升

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同样在农机制造业中存在,企业想要让自己的农机产品在市场竞争中获得较大经济利润,必须利用工业设计创新重视对用户需求的挖掘,以最大限度并即时满足用户需求来提高企业产品的竞争力。企业做到这一点必须依赖工业设计的力量。工业设计创新特别重视对用户需求包括用户心理、用户体验等方面的详细研究,能准确地为企业确定产品开发方向,能为企业提供可靠的设计依据。另一方面,工业设计创新比传统产品设计考虑问题更全面,传统的产品设计只关注产品本身,而工业设计创新注重人(用户)的考虑,从人—机—环境等多角度,综合考虑产品功能、造型设计、生产制造等实际问题,能有效改善产品的生产工艺性、使用性能和操作环境,能大大提高产品的综合竞争能力,保证产品设计的准确性。

三、工业设计推动河北文化产业的提升

文化产业被誉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或“黄金产业”,河北的文化产业也会成为决定经济发展的战略性主导产业。信息时代背景下,燕赵文化的发展不能只停留在文化资源的保护上和文化形式的传播上,文化产业的发展能否成为新的经济动力源泉,其关键在于文化的创新再设计。文化的创新再设计必须依靠设计的力量,从文化资源中深度挖掘出成具有时代特征的设计元素,将文化资源打造成具有科技含量的新型文化产业。工业设计的典型特点就是技术与文化的结合,强调文化内涵的创新,认为有了文化内涵的设计才具有灵魂和生命力。传统文化产业发展必须充分结合区域性文化资源和区域城市工业发展状况,遵循市场发展的规律,通过工业设计把文化资源转化成当代文化消费产品,才能构建起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文化产业。例如,利用工业设计的创新性从燕赵文化中开发出多种多样的产品和服务;从本省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开发出游戏、影视、玩具、小饰品、电子配件等衍生产品。例如某届河北省工业设计大赛获奖的一个作品,将吴桥杂技人物动作和书架、烛台非常巧妙的结合起来,包含吴桥文化又具有使用价值。

四、工业设计推动河北旅游产业的提升

近年来,随着人民经济收入的增加、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被看作具有极大发展潜力的“新世纪产业”。河北被认为是全国的旅游资源大省,旅游业发展的物质基础雄厚。丰富多彩的自然旅游资源和红色旅游资源是河北省的旅游产业发展中坚实的物质基础。据统计,2007年,全国共接待入境游客13187.33万人次,实现国际旅游外汇收入419.19亿美元,其中北京市旅游外汇收入为40.26亿元,占全国的10%,河北省只有2.43亿元,占全国旅游外汇收入的0.6%,从数据表明,拥有坚实物质基础的河北省旅游业发展相对落后。从河北和北京的游客旅游消费的构成情况调研结果来看,河北省的游客在购物所占的百分比中明显低于北京。旅游的六大消费要素包括吃、住、行、游、购、娱,旅游中的购物消费是拉动旅游收入的一大增长点,从河北省旅游纪念品开发来看,河北省的旅游购物环境不佳,亟需改进。

河北省的旅游业可以发挥工业设计的力量构建吃、住、行、游、购、娱消费产业链,在任何一个环节都需要创新设计,例如购物和娱乐环节就需要设计大量旅游纪念品和娱乐设施来满足消费者的需要。目前,省内的旅游业比较旺盛,但旅游纪念品的开发比较落后,还存在“泛”纪念品的缺点,能够体现自身特点的纪念品非常少见,另外产品的包装也有待设计水平的提高。娱乐设施更没有和旅游景点的文化结合起来,这些产品的空缺都需要工业设计的创新设计来填补。旅游纪念品即要承载本土文化,又要具有时代特征,鼓励开发具有河北省特色的旅游纪念品是本省文化产业的发展的一个途径。例如,相关企业和文化管理部门、设计机构可以以“河北省旅游纪念品设计”为题目进行全国设计大赛,通过全国设计人才对河北省旅游文化进行再设计,可以从中挑选可行的实施方案,进行尝试。

五、结语

就目前河北省支柱产业发展状况来看,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产业技术层次比较低、消化吸收再创新力度不够、自主研发能力弱、产品附加值低、市场竞争力不足,而工业设计的创新恰恰能从实际出发提高产品附加值,能够促使河北省实现从依靠资源消耗向创新驱动转变,从而有效地推动河北省的支柱产业升级。但目前河北省的工业设计环境还有待于优化,政府和高校、企业应该正确认识工业设计、高度发展河北省工业设计;共同重视工业设计人才的培养,建立良好的工业设计环境,重点发展工业设计专业化生产服务业。重点扶持汽车产业、文化产业、旅游产业、服装产业的升级,来带动其他产业的升级,有效促进河北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经济持续、快速、稳定的发展。

河北省支柱产业的升级主要是要提高政府和企业对工业设计的认识,加大创新设计投资。政府应该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工业设计教育、注重设计人才培养和引进;采取响应措施鼓励企业走自主创新的道路,建设河北省工业设计创新平台,建立省级企业研发机构,扶持工业设计公司,促进高校和企业的合作、加大企业对设计人才的引进力度;尽快突破制约支柱产业升级的重点关键技术,通过实施新产品、新技术开发滚动计划,不断提升企业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的能力和水平,促进河北省支柱产业的升级。

参考文献:

[1]百度文库.河北省支柱产业发展问题研究[DB].

[2]吴庆智,赵莉华.河北省传统优势产业升级路径分析[J].经济论坛,2011(01).

[3]高喜银,宋强.基于产品族DNA的农用车造型设计[J].中国农机化学报,2013(01).

[4]侯亚婧.工业设计对企业产品创新的影响[D].南京理工大学,2012.

[5]舒利香,段鹏程.工业设计在文化产业建设中的价值分析[J].论坛荟萃,2012(12).

*本文系河北省社科联研究项目——以工业设计创新驱动河北经济发展的策略(201304081)。

工业化设计的要点篇7

关键词 信息化技术 内部审计 途径

内部审计工作作为企事业单位内部监督管理的重要手段,对于完善企事业单位治理结构,提高企事业单位管理的规范化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企事业单位管理工作的高度信息化,信息化、自动化的办公管理手段已经替代了传统的管理方式,内部审计对象已经呈现出了明显的信息化特点。因此,在这种形势下必须重视内部审计工作的信息化体系建设,通过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内部审计工作开展过程中,对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方式、实施方法进行改革创新,进而提高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效能,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对于企事业单位的监督管理作用,不断提高企事业单位的整体管理水平。

一、信息技术应用于内部审计工作的作用分析

(1)内部审计信息化是时展的基本要求。在当前形势下,经济发展逐步步入到了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企业在管理形式上已经广泛采用了各种信息化的管理手段,这对于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效率十分有利。因此,对于内部审计工作而言,也应该结合审计对象的这些变化,对内部审计工作进行改革,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内部审计工作中,以实现内部审计工作的变革与完善。

(2)内部审计信息化有助于提高内部审计监督能力。在企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中充分应用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以及存储技术等信息技术,可以极大的提高企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效率,同时还可以拓展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覆盖范围,将内部审计工作范围涵盖到企事业单位管理体系中的各个环节,因而有助于强化企业内部审计监督能力。

(3)内部审计信息化可以大幅提高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水平。通过开展企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彻底的改变了原有的信息数据收集整理、存储传递以及应用分析模式,因而提高了信息的传递以及分析效率,同时能够有效的避免信息失真现象的发生,因而可以借助于信息化技术大幅度提高信息化工作水平。

二、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1)对于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体系建设重视程度不足。现阶段由于部分企事业单位管理部门对于内部审计工作重视程度不足,因而没有为内部审计工作信息化提供充足的资金,导致内部审计工作信息化的软硬件设施不齐全,制约了内部审计信息化工作的顺利开展。

(2)内部审计信息化平台建设不完善。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另一制约问题便是内部审计信息化平台建设不标准、不完善,无论是在内部审计工作的信息获取还是内部审计工作开展流程方面都存在缺陷与不足。

(3)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有待提高。由于内部审计工作信息化对于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的整体能力要求较高,除了必须具备较强的审计业务能力外,还必须熟悉计算机软件的应用操作,但是这正是现阶段部分企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人员需要重点完善的方面。

三、提高内部审计工作信息化的途径研究

(1)提高企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软硬件设施水平,确保内部审计系统的安全性。首先,企业应该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硬件设施水平,为内部审计系统提供所必需的计算机、服务器以及大容量存数设备等硬件设备,此外,为了避免内部审计数据的丢失,可以为服务器配备双硬盘及时备份。其次,应该选择适当的软件系统,重点确保软件系统的选择符合企事业单位业务特点,同时必须满足现行财政法规以及会计核算制度的要求,通过合理的软件系统提高内部审计工作效率。第三,应该重点确保企业内部审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以及保密性,通过采取加密、口令控制或者设置操作权限等措施确保各种财会信息处于安全的状态,避免由于重要财会信息的泄露造成企业的损失。

(2)完善内部审计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对于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应该能够涵盖内部审计工作质量控制标准、内部审计控制程序以及内部审计资料数据库等一系列的内容。首先,企业内部审计工作部门应该对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流程进行整理,并将工作模式在内部审计信息系统内部进行复制。然后,基于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互联网,建设企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在线工作系统,通过这一系统对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各项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判断。第三,应该建立内部审计信息化数据库,以便于审计工作人员及时的查阅,将内部审计工作成果以及工作档案汇集到数据库之中。最后,企业应该建立对内部审计工作信息化的检查控制模块,按照相应的标准以及检查内容,对企业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效率以及工作质量进行系统的检查。

(3)强化对于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人员作为内部审计工作开展的主要执行者,能否将信息化技术运用到内部审计工作之中也取决于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的能力与水平。因此,企事业单位应该重视对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的培训教育。可以重点针对信息化条件下的内部审计技术以及内部审计工作开展,聘请高水平专家进行授课指导,促使内部审计工作人员尽快适应信息化条件下的内部审计工作。其次,在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的引进上,应该综合选择既熟悉审计工作业务,同时具有较强计算机应用能力的人员进入审计部门开展审计工作,进而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信息化水平。

四、结语

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内部审计工作之中,不仅是新时期对于内部审计工作改革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提高内部审计工作力度与工作质量的关键措施。因此,企事业单位管理部门应该充分认识到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性,进而通过增加软硬件设施投入,完善内部审计信息系统平台建设以及提高审计工作人员工作能力等几项措施,确保内部审计信息化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张旭辉.信息化环境下的内部审计技术发展与内部审计管理.财会研究.2009(12).

工业化设计的要点篇8

关键词:工业建筑;空间结构;人性化设计

工业建筑的空间设计关系到内部空间分配,必须采取合理的分配方式,才可符合工业建筑的空间应用。工业建筑属于现代建筑行业的主体部分,建筑单位积极采取人性化的设计方式,体现工业建筑的空间优势。我国工业建筑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建筑单位加强空间结构人性化的设计水平,发挥空间结构的层次设计,而且人性化的设计有效解决工业建筑的质量问题,如:能源消耗、占地面积等,利用人性化的设计方式,发挥工业建筑的空间效益。

一、工业建筑空间人性化设计的意义

人性化是建筑理念的发展趋势,由于工业建筑缺少人性化的生产空间,所以建筑单位将人性化作为工业建筑空间设计的指导思想,合理分配工业建筑的空间布局,符合工作人员的心理变动。人性化设计的意义为:第一,人性化赋予工业建筑一定的空间情感,而情感的定位来源于人们的心理变化和需求,促使工作人员能够感受到重视的思想,主动发挥个人价值;第二,人性化提高工业生产效率,工作人员在面对人性化的空间设计时,激发内心的愉悦感,而不是面对无休止的劳动作业,产生厌烦情绪,从感觉上降低劳动强度,提升工作人员的能力。

二、工业建筑空间人性化的设计模式

工业建筑空间人性化设计充分利用人类的心理变化,抓住关键的设计点,发挥人性化的设计优势。人性与建筑工程学具有明显的融合性,促使工业建筑在满足人性心理需求的基础上,形成系统的工作方式,构建适宜的环境。根据工业建筑在空间人性化方面的发展,分析主要的设计模式,如下:

1、空间人性化设计的基本模式

空间是整个工业建筑的主体部分,同时也是工作人员接触时间最长的地点,遵循人性化设计方式,提出空间设计的基本模式。基本模式最贴近空间设计的人性化特点。因为工业建筑本身存在一定的封闭性,所以空间设计需结合自然环境,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

2、空间人性化设计的扩展模式

空间人性化设计的基础模式比较正式,而扩展模式则是在正式的空间中,增加非正式的元素,缓解工业建筑内快节奏的办公方式。一般扩展模式应用在工业建筑空间设计的过渡区域,为人性化设计提供优质的连接方式。工业建筑内两个或多个独立的空间,如果没有扩展模式烘托,即会显示出突兀、单调的缺陷。

3、空间人性化设计的随机模式

随机模式是工业建筑空间人性化设计的根本模式,利用不确定的模式状态,体现人性化的设计优势。工业建筑内的行为活动非常丰富,随机模式用于补充或延伸空间部分的人性化设计,达到人性化的思想。随机模式在工业建筑空间人性化设计方面,主要应用在人们活动频繁的场所,如:生产车间、办公场所、休息、就餐等场地,适当添加随机模式,划分空间,杜绝拥挤、无秩序现象,促使工业建筑充满生机特点。

三、工业建筑空间人性化的设计实践

1、基于空间人性化的内部设计

工业建筑的内部设计注重自然因素、组合方式等内容的应用,主要在四个方面进行人性化设计,提升空间利用水平,体现空间人性化的设计方式。以某工业建筑为例,分析内部空间人性化的设计实践,如下:

1.1 空间组合

该工业建筑内具有多个空间划分,空间组合成为人性化设计的重要场所。该工业建筑充分展示人性思想,合理设计每项空间领域。其在空间组合上以生产基地、办公区域为主,周围搭配功能空间,用于隔开两大工作空间,如:休息室、餐厅、走廊等,隔断传统“三点一线”的工作方式,避免工作人员处于紧张的工作情绪中,利用人性化的空间消除工作人员的消极思想。该工业建筑的空间组合,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最大化展示人性化的设计途径。

1.2 色彩搭配

色彩是空间人性化设计的一项因素,干预人性心理,色彩能够带动工作人员的心理变化,激发有利心理。工业建筑本身具有单调性,部分工业建筑以灰色为主,降低人员的工作情绪,所以该建筑将色彩应用在空间搭配上,例如:该建筑生产空间大部分为绿色,缓解生产人员的工作情绪,因为部分生产设备为橘红或橘黄色,警示性强,导致生产人员形成强度心理负担,通过对比色绿色,降低心理压力;餐厅以蓝色为主,蓝色属于冷色调的一类,因为就餐人员较多工作人员的情绪容易受到影响,蓝色能够保持工作人员积极的心理状态。

1.3 自然协调

自然环境是空间人性化设计不可缺少的因素,有利于协调工业建筑的内部空间。该工业建筑摒弃传统封闭式的建筑思想,采取半封闭或开放式的空间设计方法,促使工作人员充分感受自然环境的变化,贴近自然生活。该工业建筑最大化采用落地窗设计,通过落地窗既可以提高内部工作环境的明亮度,又可以拉近工作人员与外界自然的距离,而且该建筑内适当摆放盆景,有益于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

2、基于空间人性化的外部设计

工业建筑外部空间的人性化设计主要以环境和空间为主,着重分析人性化的实践设计。

2.1 环境设计

外部环境人性化设计以绿化为主,增强工业建筑外部环境的生命力,解决传统工业环境差、绿化低的缺陷,采用“就地开发”的模式,以生态景观为目标,确保工业建筑有机融合到周围环境内,构成整体环境,工作人员在外部环境内,不会产生独立、个别的思想,达到人性化的设计效果。

2.2 空间设计

空间人性化的实践设计可通过道路实现,道路是工作人员的必经地点,道路的分布方式关系到空间人性化设计的实际效果。目前,工业建筑深入研究空间道路的设计功能,合理利用人性化的设计方式,协调工作人员,以此来彰显外部空间设计的人性化特点。

四、工业建筑空间人性化设计的效益

工业建筑空间的人性化设计,确实存在一定的效益价值,汇总人性化的设计效益,如:(1)经济效益,具有人性化设计特点的工业建筑,本身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推动工业建筑的空间建设,优化人性化的设计方式,改善原有的生产方式,发挥高水平经济生产的能力,最大化提升工业建筑空间设计的经济效益;(2)生产效益,人性化的工作环境,稳定人员群体的工作心理,不会产生消极、厌烦的情绪,由此直接保障生产效益,工业建筑利用人性的生产环境,解决低效生产的基本问题;(3)社会效益,在人性化理念参与下的空间设计,提高工业建筑的社会地位,确保工业建筑能够适应现代生产的发展,明确空间人性化设计的原则和目标,跟上社会发展的速度,创造可观的社会效益;(4)心理效益,心理是工作人员内心变化的特性,工业建筑通过人性化的空间设计,符合工作人员的心理需求,顺应心理变化,利用人性化的设计方式,发挥心理效益,确保工作人员具备积极、主动的工作情绪。

结束语:

建筑单位根据工业建筑的空间需求,采取人性化的设计方式,一方面利用人性化的空间设计,缓解工业建筑的运营压力,为人们营造舒适、人性的办公环境,另一方面改善工业建筑的设计方式,发挥人性化设计的优势,符合工业建筑在空间方面的发展需求。人性化是建筑单位在工业建筑空间设计上提出的新概念,用于解决工业建筑多项空间设计问题。

参考文献:

[1] 黄昱.人性化建筑设计的多维解析[J].华中建筑,2012,(02):90

上一篇:新的财税政策范文 下一篇:防火设计要点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