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对培养计划的意见范文

时间:2024-02-06 11:30:24

导师对培养计划的意见

导师对培养计划的意见篇1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实践教学;改革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是教育部2010年启动的一项重大教育改革计划,对于传统的人才培养观念和培养模式提出了挑战,以期得到有效的创新。“如何培养合格的卓越工程师人才”成为各高等院校,尤其是国家和地方上第一次获批“卓越计划”的高等院校和专业必须考虑的首要问题。

按照“卓越工程师人才计划”推行的理念和总体要求,大多数高等院校设计了3I(Initiative,Industrial and Integrative)特质人才培养模式[1-3],即分别从专业的基础知识、专业能力和品德素质三个方面着手培养。专业能力的培养对实践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而且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也充分展现了专业基础知识、专业能力和品德素质等综合素质。因此,实践教学的改革在卓越工程师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

1 “卓越工程师”的内涵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的有关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实施引导工程教育的改革方向,让工程教育回归工程。该希望对我们的教育寄予了很大的期望,希望“卓越计划”培养的学生除了具备相应的工程技术和专业能力外,还应具备追求卓越的精神和态度,能够真正地服务企业和社会。其中,“让工程教育回归工程”包涵了深刻的意义,尤其对实践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美国工程与技术鉴定委员会(ABET)EC2000的十一条毕业生能力标准和欧洲工程师协会联盟(FEANI)制定的十六条欧洲工程师业务能力标准都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可见,实践教学是整个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的重要过程和主要组成部分,是体现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效果的关键因素。

教育部、、财政部、文化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和联合印发了《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该《意见》着重强调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提出要强化各实践教学的环节,深化实践教学方法的改革,力求实践教学工作有新的突破。针对“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意见》对高等院校提出了五点要求:首先,各高校要根据学科、专业分类制定实践教学的标准,提高实践教学在课程总学时的比重;其次,要求加强实践教学的管理,着实提高实验、实习、实践和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和教学效果;三要,支持高等职业学校学生参加企业技术改革、工艺创新等各种实践活动和过程;四要,各高校组织有经验的专业教师和实验员编写一批优秀的实验指导教材;五要,加强思想政治等理论课程的实践教育环节。针对“深化实践教学方法的改革”,《意见》指出,各高等院校要把加强实践教学方法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作为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重点推行基于问题、基于项目、基于案例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加强综合性实践项目的设计与应用;另一方面,个高等院校还要加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鼓励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创新性实验和创业模拟活动。

2 “卓越计划”的实践教学特点分析与改革探讨

“卓越计划”具有三个特点:行业、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学校按照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三个特点虽然从不同的侧面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要求,但都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提出了要求,突出了实践教学在整个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由此可见,实践教学环节在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了真正的提高,才有可能实现“卓越”培养的目标。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实践教学的含义很广泛,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课程实验、实习,还包括社会实践、学生各类竞赛、校企合作实践、创新创业活动等多种实践方式。

以本校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为例,本专业的实践教学包括了课程实验、课程见习、医院实习、社会实践、学生竞赛、创新创业等多个方面。在“卓越计划”的驱动下,本专业的实践教学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对专业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这一方面进行了改革与发展。比如我们专业课程实验学时和实验类型的大幅度变化,和与企业合作共同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与职业素养方面。下面对本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的方面进行探讨与分析。

2.1 课程实验的改革

课程实验是实践教学的基础,是不可缺少的一个实践环节,课程实验的效果与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后续实践教学的效果和整体水平。在《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规定,要求个高等院校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和提高各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质量。因此,本专业在2015级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过程中,对最基本的专业课程实验教学进行了尝试,大幅增加了专业课程的实验实践学时,使实验学时在课程总学时的比重大大提高,一般都在30%以上,有些课程的实验学时比重接近50%。比如本专业的《电路分析》课程的实验学时占总学时的37.5%,《电子制作课程设计》课程的实践学时比例超过了50%。

其次,为了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水平,根据《意见》的规定按要求制定相应的实验实践标准和指导材料,本专业在新的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下,修订了课程教学大纲和实验教学大纲。在实验教学大纲中,除了增加专业课程的实验学时和实验项目数之外,还提高了设计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的比例,以真正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应用专业知识的能力。

2.2 校企合作

企业深度参与高校人才培养是“卓越计划”的突出特点,也是工程教育的本质要求,企业深度参与高校的人才培养过程是“让工程教育回归工程”的有效手段。由于企业拥有真实的实践环境、先进的设备和技术、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因此,企业对卓越工程师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校企合作是实现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林健教授针对国内外的校企合作的情况展开了分析,并提出了参考的校企合作的方法与指导意见[4]。本专业从2012年开始与本省一医疗器械公司进行合作办学,开办卓越工程师班,为企业和社会培养真正的医学工程技术人才。

2.3 学生创新创业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要求各高等院校进行教学与考试改革,扩大小班化教学,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探索非标准答案考试,破除“高分低能”的弊端。除此以外,我们国家还将探索将学生期间、获得专利、自主创业等活动折算为相应的学分。

《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中要求各高等院校:设置灵活、合理的创新与创业活动学分;建立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探索将学生大学期间开展创新实验、、获得专利以及自主创业等活动折算为相应的学分,将学生参与教师的课题研究、项目性实验等学习认定为课堂学习;为有意愿有潜质的学生制订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计划,建立创新创业档案和成绩记录单,客观记录、量化评价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的真实情况;优先支持参与创新创业的学生转入相关专业学习。教育部“十二五”期间也开始实施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其内容包含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三大类。

本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学生积极参与专业教师的科研课题当中,成立了电子制作兴趣小组、科研实训小组,建立了科研实训室;学生还积极参加校级、省级和国家级的创新创业项目;有些学生在校期间自主创业,取得良好的效果。

3 改革效果c意义

本校2015级开始采用新的培养方案,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在新培养方案中大大提高了专业课程实验实践学时的比例,一些基础课程的实验学时也有一定的增加。经过1年的应用之后,调查学生对新培养方案中课程设置的意见和建议,发现学生对实验学时的增加比较满意,他们能够能直观、形象地理解所学的理论知识,并增强了自己动手操作、动脑思考的机会。新的培养方案中,学校对一些公共课程进行了全面改革,以前没有实践课的增加了实践机会,原来实践学时不多的增加了实践学时,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比如思想政治课在以往主要是理论讲授,枯燥无味,学生没有一点兴趣,现在增加了实践学时,学生将有更多的机会去参观博物馆、革命纪念馆等具有教育意义的地方;暑期也有更多的机会、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去,学生更早地走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

本校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 “卓越班”已经开展了4年了,目前该“卓越班”的办学效果良好、进展顺利,报名参加该班的学生越来越多。通过几年的摸索,该“卓越班”已基本稳定,该班学生就业情况良好,社会评价高。

在创新创业计划的推动下,本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学生获得了校级、省级和国家级项目的资助,学生表示在动手能力、创新思维、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各方面均有所提高。生物医学工程专业09级的一名学生在学习期间自主创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学校乃至全省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在卓越计划的推动下,本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对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计划的有效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菁华,周军,岳爱臣,等.“卓越计划123模式”的创建与实践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3):47-52.

[2]何金保,骆再飞,廖远江.基于“3I”特质的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的探索[J].大众科技,2015,17(187):121-122.

[3]陈庆梅,付昕,张国龙.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3I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科技视界,2016,5(164):17-24.

导师对培养计划的意见篇2

关键词:中小型会计师事务所 人才培养 人性化管理

1 中小型会计师事务所人才培养中的问题

首先,中小型会计师事务所人才理念落后,难以培养员工的忠诚度。由于中小型会计师事务所人才理念比较落后,对人才的培养和管理不能适应事务所发展的需要,企业对员工的培养缺乏正规而长远的培养规划。多数企业对员工进行的培训当作福利或者是支出而不是投资,进而不愿为员工培训“买单”,降低对培训的投入,从而造成了员工的技能不能得到及时更新,缺乏发展空间与安全感。

其次,中小型会计师事务所对人力资源缺乏有效管理。中小型会计师事务员工人数较少,流动性较大,由于事务所业务的紧急需要,对于人员的招聘、录用、留用、解聘基本上都是几个合伙人作决定,并没有正规的程序。中小型会计师事务所对人力资源缺乏有效管理,导致了对于员工任用的盲目性,这既使他们的能力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也会给事务所的工作带来不利的影响。

再次,中小型会计师事务所缺乏人才培训体系。中小型会计师事务所人员构成比较复杂,水平参差不齐,而且大部分都是非注册会计师。目前,注册会计师行业培训大都针对的是中小事务所合伙人和注册会计师,但这部分人在规模不大的事务所里面人数较少,而更多的员工得不到相应的培训机会。中小型会计师事务所实习人员较多,在校生、毕业生、具有注册会计师职业规划的新手等等,这些实习人员理论和事务经验比较欠缺,由于缺乏正规的培训计划,他们往往不能很快的融入到新工作。

2 中小型会计师事务所人才培养机制的建立

首先,企业要塑造良好的人才培养环境,改变人才培养理念。事务所是典型的知识型企业,其核心就是知识,而人既是知识创新的主体,又是知识的载体。因此,对人的管理是知识型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管理做到以人为本,应该认识的人力资源管理不是简单地“管人”,更重要的是关怀人和重视人。因此,企业应该改变用人理念,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实行人性化管理,通过服务员工来换取员工的忠诚服务。

其次,企业在人才培养中要考虑“双赢”,激发员工的动力。在对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上,组织的首要任务是动态地创造职业发展空间,以空间激发员工自我发展的动力,以机制促进组织与员工和谐发展,以培训作为员工发展的阶梯。通过培训晋升是职业发展中对员工最有效的激励方式。对员工进行职业发展规划时,除以个人工作业绩为基础外,还应综合考虑员工的技能和职业道德水平。以工作业绩作为晋升的惟一依据,很可能做出不恰当的晋升决定。

再次,创新培训方式,构建完善的培训体系。

第一,对新员工的帮扶。进入事务所的员工都要经历实习阶段,由于新员工对于会计实务不熟悉,这就需要老员工的帮扶。为此,中小型会计师事务所可以采取“一对一”或“一对二”的帮扶活动,一方面可以帮助新员工较快进入工作状态,也可以加强事务所内部的交流和融合。在帮扶方面,事务所不仅要指导新员工的实务操作,也要引导他们自我学习和提高。

第二,加强在职培训工作。做好会计师事务所的工作都必要要求员工有专业的会计、审计知识,而就职于中小型会计师事务所的员工大多没有注册会计师执业资格证书,因此,对于他们来说,加强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是职业规划的必经阶段。为了加强在职培训工作,一方面应当呼吁行业协会开展针对非注册会计师员工的培训,另一方面,会计师事务所可以利用业务淡季时为员工开展讲座或业务经验交流会,主讲人可以是主任会计师、优秀员工或者高校教师。这样就能做到信息交流,知识分享,相互学习,共同发展。

第三,提供员工培训平台和机会。事务所作为知识性企业,所需要的员工应当接受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训练,而高校里财会专业的学生又需要到会计师事务所去实习和提高。这样,会计师事务所和高校就有了相互合作的动机。高校在会计师事务所设立实习基地,一方面这样学校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事务所可以作一定的人才储备。而且,高校可以为事务所的员工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这样的合作是“双赢”的。

最后,正视事务所人才的流失。知识型员工具有较高的流动性。知识型员工由于占有特殊生产要素,即隐含于他们头脑中的知识,而且他们有能力接受新工作、新任务的挑战,因而拥有远远高于传统工人的职业选择权。一旦现有工作没有足够的吸引力,或缺乏充分的个人成长机会和发展空间,他们会很容易地转向其他公司,寻求新的就业机会。所以,知识型员工更多地忠诚于对职业的承诺,而非对企业组织的承诺。对于员工的离职,事务所应当保持一种宽容和支持的态度。

3 关于中小型会计师事务所人才培养的思考

虽然早在2005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就印发了《关于加强行业人才培养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在2007年财政部发布了《全国会计领军(后备)人才培养十年规划》的通知,以及2008年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印发了《关于规范和发展中小会计师事务所的意见》的通知,这些通知对于会计师事务所的人才培养作了详细的指导和规定,但其中的主要意见都是针对注册会计师以及会计领军人才的培养,而在中小型会计师事务所里这部分是少数,而大多数员工还没有达到注册会计师水平,那么如何全面提高中小型会计师事务所人才质量,加快发展,不仅要呼吁注册会计师协会协调相关资源加强指导,更重要的是中小型会计师事务所要从自身的角度出发,思考和制定这种准注册会计师人才的培养体系。

参考文献

[1] 德斯靳,曾湘泉.人力资源管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01).

[2] 赵伟,任冀湘.知识型员工培训[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7,(06).

[3] 郑国怪.企业激励论[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4] 宋太平.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m].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

[5]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关于加强行业人才培养工作的指导意见..cn/news/shownews.asp?id=467,2005-07-11/2009-04-20.

导师对培养计划的意见篇3

关键词:卓越计划;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8-0124-02

一、背景

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增强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教育部于2010年6月正式启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方案”(简称“卓越计划”),以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国际化工程技术人才[1]。被誉为“工程师的摇篮”的哈尔滨工业大学成为首批61所“卓越计划”试点实施高校之一。2011年,热能动力工程等21个工科专业成为“卓越计划”试点专业。为实现建设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发展相适应的大学校区的奋斗目标,保持与校本部一致的人才培养模式,威海校区于2015年正式启动“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工作。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原为内燃机专业,创建于1988年,由哈尔滨工业大学与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联合办学,旨在按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培养汽车工业领域高级人才。2015年更名为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是目前威海校区的特色专业和主导专业之一。在“卓越计划”的背景下,如何继续发挥该专业的特色和优势,培养新型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是非常值得探索与实践的。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能源与动力专业主要致力于内燃机的设计及制造、传统能源的利用及新能源的开发,是一门工程性较强的专业,学生主要的就业方向为汽车制造厂、发电厂、内燃机厂、锅炉厂、大型机械厂等。据专业近5年的就业统计数据显示:本科生毕业后进入汽车企业及电力企业从事产品制造及工程设计等工作的比例约为60%,从事本专业科研工作的比例仅为8%。由此可见,目前社会能够提供的科研工作岗位非常有限,从而造成了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严重脱节。为了加快推进“卓越计划”的进展,培养新型合格工程技术人才,能动专业培养方案的改革已迫在眉睫。

二、培养目标

本着“卓越计划”的“面向工业界、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工程教育理念,同时遵照哈尔滨工业大学“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的基本思路:弘扬传统、与时俱进,科研支撑、校企联合,强化实践、突出特色,面向世界、培育英才。威海校区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结合专业特点,以“夯实基础,突出特色,注重能力”为基本原则,强化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工程实践能力、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创新能力及组织管理能力,培养具备动力机械及系统研发技能和应用技术,能在工业、国防等领域从事动力机械及工程研发、新能源开发利用、系统优化设计、应用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三、培养模式

1.“3+1”嵌入式校企联合培养。在“卓越计划”的宏观指导下,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结合目前的实际情况,采取“3+1”嵌入式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不是孤立的3年校内学习和1年企业实践,而是逐步融合、相互交叉的校企嵌入式联合培养。前3学年,培养方案将传统的双学期制改为三学期制,每学年的最后4~5周为小学期。小学期主要安排卓越专项选修课程、企业认知实习、制造工艺课程设计、生产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通过总量控制,最终实现校内学习累计3年,校外实践累计1年。这种多形式、多层次的嵌入式实践环节,能够循序渐进地增加学生对专业的感性认识,体验和感知本专业对知识、能力、素质方面的要求。

在整个实践环节中,企业学习阶段是核心和关键的部分。在此,学生主要完成以下三方面的任务:一是生产实习,实习岗位主要在企业的培训部门和生产车间,了解并分析实习单位主要产品的开发方法和生产流程。二是综合设计,在生产车间和产品开发部门进行内燃机或锅炉制造工艺设计及相关课程设计。三是毕业设计,根据企业的具体设计、改造、开发、攻关等任务,学生参与其中,选择某一子任务为毕业设计题目,严格坚持“一人一题”的原则,实现“真题真做”,且同一选题五年内不得重复使用。毕业设计要求由校企双方共同负责进行过程管理和考核,包括立项、中期检查、结题和毕业答辩,所有考核环节均在企业中进行,并由校企双方共同组成考核小组和答辩委员会。

2.双导师制。“双导师制”是“卓越计划”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优先聘请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担任专业课的主讲教师,同时从企业聘请兼职教师来校任教。大中型企业的工程师具有丰富的工程经历,并掌握较先进的工程技术,是补充“卓越工程师”培养教师队伍的主要资源。本专业长期以来一直与国内知名企业进行长期的科研和教学合作,其中包括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沈阳航天三菱汽车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山东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威海华能电厂、上海锅炉厂等企业,目前已聘请3名具有教学经验的高级工程师补充“卓越工程师”教师队伍,担任相关专业课的教学任务。同时,加大专业教师企业培训强度,根据课程设置和学科发展规划,有计划指派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年轻教师到企业带薪工作,直接参与企业的科研、生产和管理活动。

四、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的改革与重组是落实“卓越计划”各项改革和创新的基本点。根据能动专业的工程师培养要求,改革传统的、陈旧的教学内容,增加新兴科学技术和工程应用知识,建立适应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知识体系,为此增加了卓越专项选修课程,融合学科基础课程,减少专业基础课数量,增设专业选修课。具体课程学分、学时学分分配见表1。

五、评价考核

考核评价体系的缺乏和不科学会使卓越工程师培养质量难有科学标准和保障,会导致人才培养质量的参差不齐[2]。因此,考核与评价机制的建立必须以学生实践能力评价为主体,注重对学生的工程能力、组织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国际视野等方面的达成度的评价,这需要学校、企业及社会多方面共同参与完成。

实践环节的评价是考核评价体系的重中之重。实践环节总成绩由四部分组成:生产实习、工艺设计、专业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各部分的成绩由学校和企业指导教师的综合评价。企业指导教师对学生的综合评价由企业指导教师组织企业技术人员对学生在企业实践培养期间的平时工作表现、工作能力、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该项成绩占各部分成绩的30%;报告(包括图纸、毕业论文)占各部分的40%;答辩成绩(答辩委员会由校企联合组成)占30%。最终实践总成绩按百分制计。

六、结语

为培养符合“卓越计划”要求的合格工程技术人才,本文针对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提出了一些改革措施和探索。实际上,培养计划的改革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学校、企业和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目前,由于该专业“卓越计划”刚开始实施,还需要在实践中逐步探索、检验并完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EB/OL].教高[2011]1号,2011.

导师对培养计划的意见篇4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实施;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0-0266-03

一、引言

创新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长期以来,我国政府始终强调创新的功能和作用,突出创新水平的提升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从“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到“建设创新型国家,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再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已成为关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决定民族前途命运的重大战略问题。

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与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高等学校和高等教育肩负着重大历史使命[1]。如何深化高等学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我国教育部门以及各高等学校必须面对的重要现实课题。2007年,教育部公布了“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总体安排及“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相关文件,提出实施“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并将该计划列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在于探索并建立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倡导以本科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性实验改革,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在校园内形成创新教育氛围,建设创新教育文化,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实验能力。目前,该计划已在全国120所高等学校实施,为我国高等学校教学改革、人才培养以及国家创新能力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成为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所提出的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内容、方法及教学手段的重要举措[2-4]。

与此同时,各省和许多高等学校也相继制定并出台了相关管理办法,并实施了省级和校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进一步扩大了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覆盖范围,对促进形成创新教育氛围,鼓励更多的大学生参与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社会实践等创新活动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在各等级、各类型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也存在若干问题。为评估项目实施情况,笔者设计了“关于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调查问卷,并以西北大学为例,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问卷调查与访谈,通过调查结果分析,总结了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实施特点和存在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为该类项目的顺利开展,以及更有效地发挥其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思路和借鉴。

二、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实施特点

通过前期的调查发现,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开展主要集中在大三和大四高年级学生中,因此,问卷的调查群体主要针对这两个年级的学生展开。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60份,收回160份,有效问卷数为100%。

发放的调查问卷,以大三学生为主,占调查总数的53%;大四学生由于面临就业、考研和毕业等事宜,项目开展相对较少(见图1)。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覆盖面非常广。在调查对象中,参与过创新项目的学生几乎达到一半(49%)(见图2),而项目主持人占调查总数的比重达1/3左右(33%)(见图3)。由此可以看出,大学生对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参与热情较高,以团队形式参与为主,在学校内基本形成了创新的教育氛围。

在调查对象所申请的项目中,研究内容与本专业相关的占总数的93%(见图4),表明专业问题导向是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研究内容和研究方向的焦点。从资助率来看,调查对象中有64%的项目获得各类型资助(见图5),其中国家级项目占17%,省级项目占19%,校级项目占63%,院级项目占2%(见图6)。项目的资助率较高,但国家级和省级项目的要求较高,申请难度相对也较大,而校级项目所占比重最大,突出反映了西北大学在大学生创新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中的投入力度,这也是西北大学本科生培养方案中创新实践培育的集中体现。

通过进一步对未申请项目和未获资助学生的深入调查,发现未申请的原因主要集中在没有兴趣和缺乏好的选题两个方面(见图7),这说明应进一步培养大学生开展自主研究的兴趣,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学生认为所申请项目未获资助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申请书不够成熟,二是选题的创新性不够(见图8),基本反映出了大多数学生对其未获资助的原因还是有较为客观的认识的。

三、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结题情况的调查发现,尚未结题的项目占调查总数的75%,而仅有1/4的项目已经结题(见图9),这对已经成为大三和大四的学生来说,结题的时间较为紧迫。在对结题成果形式的调查中发现,一半以上以论文为主要结题形式,占调查总数的58%,其他成果形式包括研究报告和设计方案(见图10)。

通过对指导教师指导情况来看,副教授是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指导教师的主导群体,约占总数的40%;讲师占29%;教授占25%(见图11)。指导教师以副教授和讲师等年轻教师为主。对指导教师指导次数的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指导教师较为认真负责,指导超过5次以上的占调查总数的48%,3~5次的占38%(见图12),体现出指导教师对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重视程度。然而,仍有14%的项目在开展的过程中,指导教师的指导次数仅为1~2次,这说明应继续强化部分指导教师对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重视程度。

通过进一步的调查发现,在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开展过程中,缺乏数据资料和与结题成为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最大困难(见图13)。这主要反映出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学生对数据资料的获取程度较困难,从侧面反映出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仍有待提高。缺乏数据资料只是一个表面现象,其本质上是科研能力不足,学生还没有彻底掌握前期研究的资料和数据的收集方法以及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有些项目在前期论证过程中忽视数据采集的难度,对项目实施的可行性预判不足。二是与结题困难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科研能力不足的问题,在与部分学生的访谈和交流过程中,会深刻感受到是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实施过程中普遍面临的较为突出的压力。除此之外,团队合作能力差也是问题之一。部分项目在研究过程中,往往只是项目负责人在单独开展研究,其团队作用并未充分发挥,但指导教师的作用得到了学生的广泛认可,大多数学生认为指导教师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发挥了较大的作用,承担起了应有的责任。

四、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实施的优化对策

通过对项目实施情况及未来改进对策的调查与访谈,总结了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实施的优化对策。

首先,加强过程管理,定期督查项目进展工作。项目立项后,相关管理部门应该加强过程管理,通过中期检查和进展汇报及时跟进项目进展情况,保证学生按期完成项目,避免临近结题时为拼凑成果而大量抄袭的现象出现。另外,注重过程也是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突出强调的主要方面,制定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和项目结题成果要求,改变只将论文作为项目结题的唯一成果形式,重视项目实施过程中大学生在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方面的收获。

其次,提高责任意识,提升教师的指导力度。进一步提高指导教师的责任意识,将对学生的指导贯穿于选题论证、项目申请、调研方案设计、具体研究、项目结题等整个过程中,但同时也要注意其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部分学生的项目源于导师科研方向,这些学生往往能较好地完成项目,但自主创新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提高,因此,一定要避免学生成为导师项目的“工作者”,而要使其成为“思考者”和“创新实践者”。

再次,强化团队合作研究,提升项目实施质量。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已经形成国家级、省级、校级三级体系(甚至还有院系级),资助力度与覆盖面得到提升,但部分项目由于团队合作不够,导致实际参与项目研究的学生仍较少。因此,应进一步强化项目的团队合作研究,真正做到项目覆盖面的扩大和更多学生的参与。另外,对项目选题与申请严格把关,突出项目的创新性、探索性和可行性,既可提升项目质量,又可保障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得到良好的创新锻炼。

最后,深化基础培育,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在日常的教学和科研等多方面开展持续性工作,结合教学改革质量工程项目,针对不同的专业性质和特征,深入研究如何改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进而提高其对科学研究和发明创造的参与度。同时,学校要营造创新文化氛围,搭建项目学生交流平台,定期开展相关活动,以提高学生对科研的兴趣与关注度。

参考文献:

[1]岳晓东.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之我见[J].高等教育研究,2004,25(1).

[2]赵希文,李旦,朱宁.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与高校课程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08,(12).

[3]王祖源,毛骏健,吴淤人.实施“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体会[J].中国大学教学,2007,(9).

导师对培养计划的意见篇5

大家好!

今天,我们召开__师范大学__年“国培计划”顶岗实习启动大会,就全校顶岗实习工作进行动员和部署,并对第二届学生教学技能竞赛优胜者进行表彰。在此,我谨代表学校党委对省教育厅各位领导亲临学校指导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谢!对在第二届教学技能竞赛中获奖的老师和同学表示衷心的祝贺!向学校所有为“国培计划”付出辛勤劳动的各学院、各单位师生表示衷心的感谢!

刚才,__校长对今年“国培计划”顶岗实习工作进行了全面动员和部署,省教育厅碧海厅长的重要讲话又对进一步做好“国培计划”顶岗实习工作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希望大家认真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借此机会,我再讲三点意见。

“国培计划”是教育部、财政部于__年开始启动实施的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项目,是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一项重要举措。这一项目的有效实施,旨在为全省农村中小学培养一批在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中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的骨干力量,对于加强我省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维护社会公平,推动教师教育培养模式改革,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国培计划”顶岗实习密切了师范院校与基础教育的联系,促进了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是师范院校更好地服务基础教育的重要纽带,也是推动教师教育改革,强化师范生实践教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力举措。__师范大学作为省属重点大学,承担着引领__基础教育改革,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责任。因此,全校上下必须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用扎实而富有成效的工作,确保“国培计划”各项任务有序推进、健康发展。

今年是“国培计划”实施的第二年,也是学校“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去年实施的“国培计划”顶岗实习,我们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同时也总结提炼了很好的经验,为进一步做好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今年“国培计划”顶岗实习的规模进一步加大,要求也进一步提高,在给我们带来更大机遇的同时,也使我们面临新的更大挑战。为此,我们要牢固树立精品意识、质量意识,抢抓深度参与基础教育改革、加快学校科学发展的历史机遇,进一步巩固和深化我校教师教育特色,从而更加有力地推动__师范大学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希望所有参与工作的学院、单位和同志们,充分发扬“团结一致、坚定信心、脚踏实地、攻坚克难”的优良传统,举全校之力谋划和推动,促进项目实施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希望负责具体项目实施的部门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增强服务意识,统筹规划、精心组织、科学管理,切实把“国培计划”顶岗实习工作做精、做大、做强、做实,做到让参与师生受益、让学校放心、让政府认可、让人民满意。二是强化责任意识,真正把实施“国培计划”顶岗实习作为服务基础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平台和重要抓手,进一步巩固和强化学校教师教育特色,不断推动学校教师教育改革取得新成效。

实施“国培计划”不仅是推动学校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有利契机,也是对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社会能力的一次全面检阅。各学院在实施“国培计划”项目的过程中,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顺应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新期待,主动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要求,切实找准“国培计划”项目实施的着力点,充分发挥师范大学实施“国培计划”项目的示范引领作用,充分展现师范大学服务基础教育的雄厚实力,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与使命感,扎实做好“国培计划”各项工作,努力为__基础教育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与顶岗实习的同学们,“国培计划”为你们搭建了提高教育实践能力、了解基础教育、服务基础教育的实践平台,为你们提供了一次丰富人生阅历、接受社会检验的机会。在你们的学生时代能有这种实践平台和到基层一线去经风雨、长才干、作贡献的实践机会是非常难得的。因此,希望你们要借助这个实践平台,抓住这种实践机会,积极投身于顶岗实习的社会实践,在基础教育一线磨砺意志、砥砺品质,在实践中发现新知、运用真知,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增长才干、贡献力量,为将来走上社会、成就事业打下坚实基础。同学们,你们肩负着全校师生的殷切期望和顶岗实习学校的殷切期盼,相信你们一定能够不负重托,不辱使命,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良好的精神状态,满腔热情地投入到顶岗实习工作中去,在顶岗执教中“顶得上”,在独立施教中“显才干”,在社会评价中“获好评”,充分展现当代

大学生的精神风貌,以实际行动为母校增光,为人生添彩。最后,祝“国培计划”顶岗实习取得圆满成功!

导师对培养计划的意见篇6

众所周知,高效的管理及运行机制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功的重要保障,本文将尝试总结归纳“卓越班”班级管理特点,分析“卓越班”班级管理难点,在此基础上,重点探索以卓越人才培养为目标如何切实提高“卓越班”管理质量,为“卓越计划”的顺利实施提供管理力量支撑。 

一、“卓越班”班级特点归纳 

班级是大学生学习、生活及开展各项活动最基层的组织形式,也是学校教育管理学生最基本的单位,那么,与普通自然班级相比较,“卓越班”具备哪些独特性?客观全面地归纳独特性,是进行“卓越班”有效管理模式研究的前提和基础。 

1.学生素质不同。《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指出,“参与卓越计划的学生,可从校内各专业、各年级中遴选”。按照这一原则,各试点院校基本上都制定了各具特色的卓越工程师班学生选拔管理办法,对同一专业所有学生进行遴选,将成绩优秀、沟通能力强、心理素质好、对工程师也有浓厚兴趣的学生聚集在一起成立试点班。可见,学生需经历层层选拔才可进入“卓越班”,综合素质高于自然班级。 

2.人才培养目标不同。“卓越计划”主要目标是“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优势,增强我国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本科卓越型应用人才“在知识结构上,强调深厚的专业理论基础、宽广的专业知识面;在能力结构上,强调培养实践能力、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在素质结构上,体现责任心、道德感、心理素质、意志品质和专业特色等”。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各试点院校要“按照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而普通自然班级,按照专业原有传统培养标准培养工程人才。 

3.人才培养方式不同。“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是“卓越计划”的特点之一,高校和企业共同制定培养目标、共同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共同评价培养质量。按照《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要求,“本科及以上层次学生要有一年左右的时间在企业学习,学习企业的先进技术和先进文化,深入开展工程实践活动,参与企业创新和工程开发,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按照要求,“卓越班”一般采取3+1的人才培养模式,最后1年在企业实践学习,而普通自然班级按照学校单方制定的培养计划开展学习,大学四年基本上都在学校渡过,实践学习环节明显偏弱。在校期间,“卓越班”采取小班教学方式,配备优秀的教师,采取多样化、个性化的教学方式授课,教学效果佳,并且多采取导师制,在学习上进行“一对一”的跟踪辅导,而普通自然班级大班教学,采取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诸多院校由于师资力量有限并没有为学生配备学习导师,教学效果得不到保证。 

4.班级稳定性不同。“卓越班”班级成员处于不断变动之中,按照遴选办法,不符合标准和条件的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会被调整到自然班级,与此同时,普通班级优秀的学生会经过申请、面试、考核等一定的方式补充进入“卓越班”。这样一来,“卓越班”班级始终处于动态之中,稳定性较之普通班级比较差。 

二、“卓越班”班级管理难点分析 

如上所述,“卓越班”与普通自然班级相比较,具有诸多独特性,这些独特性一方面有利于卓越人才的成长和培养,另一方面也给“卓越班”班级管理带来了一系列的难题。 

1.共同目标难以真正确立。从“卓越计划”的人才培养理念来看,卓越计划顺应了时展的要求,无疑是科学合理的。但是在现实教育中,“卓越计划”的实现,需要政府、企业、社会、教育界、家庭、学生个体在内的大系统多方努力、共同协作才能够完成,绝对不仅从大学开始,也不是大学四年教育所能一蹴而就的。本人从事江苏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13机械设计制造专业“卓越班”班主任工作,在实际工作中发现,由于多方面育教的缺乏,大学生并不明确从事工程工作的意义,对“卓越计划”一知半解,学习动力不足,从业规划欠缺,虽然热情有余,但是相当一部分学生还不能自觉把卓越工程师作为自己职业的目标和发展方向,卓越人才的培养目标难以在班级中形成共识。 

导师对培养计划的意见篇7

关键词:卓越;法律人才;教育模式;创新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15-0133-03

根据教育部、中央政法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和司法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与法律事务部门人员互聘“双千计划”的通知》(教高[2013]8号)(以下简称《“双千计划”的通知》)和《教育部中央政法委员会关于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教高[2011]10号)文件精神(以下简称《若干意见》,各高校进行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已经满三年。回顾四年的卓越法律人才教育,有诸多问题值得反思,本文从笔者所在学校省级应用型、复合型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基地实施情况,对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教育模式加以思考。

一、如何完善卓越班的x拔机制

河南科技大学是在2013年首次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学校决定采取单独编班的培养模式,那么,依据什么标准从新生中选拔和独立编班?该校从2013级以来实施了两套选拔和独立编班的办法:第一种方案是根据新生外语入学摸底考试成绩确定个初选名单,加上学院的面试成绩后进行排序从中择优选出了30名学生;第二种方案是在2014级高考招生简章中单列出卓越班计划,直接录取30名学生。思考认为,这两种选拔模式均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种选拔模式中,单独根据外语成绩决定一个初步入选名单有可能将那些法学专业素养高的学生排除在卓越班之外。事实上,在河南科技大学2013级卓越班培养过程中,确实有三四名学生专业课成绩差强人意,在一年学习后不得不被调整出卓越班。第二种选拔模式也存在一些问题,在2014级招生过程中,由于考生和家长对卓越班性质不太了解,结果招录的学生成绩普遍低于大班的学生。2015级卓越班招生又走向另一个极端,优质生源几乎全部挤入到卓越班,竞争非常惨烈。两种极端情况引起了学校的反思,学校在2016级卓越班招生中又回到原点,采取进校后选拔的模式。究竟哪种选拔模式更科学?笔者认为,首先需要对何为“卓越法律人才”加以准确定位。

《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卓越法律人才的培养要“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主题”“以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为重点”。这说明,卓越法律人才的培养要在素质教育的基础上,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职业教育的功能[1]。笔者认为,卓越法律人才,应当是发自内心热爱法学事业,秉持权利义务理念,立志法律工作,有较高法学专业理论素养和职业技能的人才。只有把法律当作自己真挚热爱的事业,才会有学习的动力。卓越法律人才未来的职业选择非常宽泛,既可以从事理论研究,也可以从事法律实务工作。但是,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法律职业精神是不变的核心。因此,从这个标准出发,入校后在新生中选拔组建卓越班将更为科学。这种模式能够将那些真正热爱法学,并且具有学习潜力的学生挑选出来。因此,卓越班入班的面试环节就非常重要。要想选出热爱法学事业的学生,我们就需要在面试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知识面、逻辑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团队精神以及实践能力等。

二、采取何种教学培养机制

当前,在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过程中,学校定制施教,专门制订了《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单独设班,小班教学,遴选副教授以上职称或者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授课,并制定了相关的教学和学生管理配套措施,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在运行中既有优势,也对整体法学本科教育带来一些负面影响,详细论述如下。

(一)单独编班的问题

一般说来,各高校法学专业学生上课的传统做法是大班上课,数百名学生编成一个教学班采用大课堂式、灌输式、讲述式的授课模式。这种做法节约了教育成本,但是不利于师生互动沟通。大班上课的模式,显然距离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的要求有差距。为此,该校为了贯彻执行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的方针、政策和基本原则,采取了单独开班的教学模式,旨在创新摸索卓越法律人教学方法和路径。多年来,单独编班人数在30人左右,采用讨论式、问题研讨式、体验式的教学模式。小班教学能够指引学生“像律师那样思考”(think like a lawyer),注重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和逻辑,更多引入问题教学、辩讨教学、案例教学、法律诊所教学和模拟法庭教学[2]。教师在教学中与学生的沟通交流更加直接、更加畅通,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和积极性大大高涨,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速度和质量都有明显的提高。

单独开班的教学模式,是我们探索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方法的试验田。但是,这势必会对大班上课的法学本科教育带来影响。大班的学生对这种教学资源的分配表示不满,希望也能分享卓越班那样的教学改革成果。面对这种呼声,我们正逐渐将卓越班培养模式实施于普通法学本科教育。例如,在为卓越班学生配备校内学业导师的同时,也为大班学生指定校内学业导师;并且加大研讨式教学的力度,增强学生法学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等等,这也使得卓越班具有实验的性质,是对法学本科教学模式的创新探索。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的经验,应当惠及整个法学本科教育。

(二)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新要求

围绕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教育目标,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必须有所调整,这是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的前提。与普通法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相比,卓越人才培养方案要在保障本科法学教育内容的系统和完整性基础上体现以下特点:

1.注重学生基础素养的培养。法务能力特色之处是要处理各类利益冲突和矛盾,法律人才必须具备较高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具有现代的社会信息处理能力和分析能力;要具有较强的沟通、交流和公共关系处理能力。为此,我们在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意增加了书法、礼仪、普通话、演讲与口才等课程,强化学生知识复合交叉。

2.注重学生实务职业能力培养。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目标之一是应用型人才,为此,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重点强化学生司法实践能力、法律思维能力的培养,增设了法律职业伦理、法律实务示范指导、法律方法等课程。尤其是,我们充分发挥“双千计划”实务专家的优势,让有丰富实务经验的法官、检察官走进课堂、言传身教,感受和学习实务专家的法律思维、职业道德。

3.加大学生专业能力培养。相较于普通法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我们在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方案中针对学生专业能力培养从难、从严要求。为此,我们要求给卓越班上课的教师必须达到高级职称或者具有博士学位;同时,专业课程要体现专门性、研究性的特征,引导学生知识向纵深方向发展,培养学生较强的法律思维能力和法学研究能力,具备运用法学专业知识解决复杂理论和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设置

卓越法律人才的培养目标应当更加注重“复合”的专业素养、通识教育、综合素质与能力,其知识面应当更广,能够成为通识基础上的职业法律人才,即,要具有其他人文学科知识的通识和法学基础知识的通识[3]。因此,为了贯彻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实现其培养目标,卓越法律人才教育课程也必须做相应的调整,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制并实施课外素质拓展计划,从而提高法律卓越班学生的综合素养和专业技能,强化学生的应用能力与实践能力。

1.综合素养拓展方面:(1)课内方面,培养计划专门为卓越班开设书法训练、普通话训练、计算机操作等课程,以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表达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2)课外方面,举行礼仪知识讲座与训练,定期举办话剧表演、演讲比赛、辩论赛、志愿者服务等活动,锻炼和提高学生语言应用、思辨、品德等素养。

2.专业技能拓展方面:(1)课内方面,人才培养模式中专门为卓越班开设法庭辩论技能训练、法律方法运用、职业伦理等课程,以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和实践应用能力;(2)课外方面,开展法律诊所教学,定期与司法实务部门合作开展疑难案件讨论,组织卓越班学生现场观摩并回答提问;定期开展法庭进校园活动,组织卓越班学生现场观摩庭审;组织卓越班新生到监狱、法院、检察院参观学习,增强其对司法实务部门的感性认知。

上述课程的设置,大大拓展了法律职业素养相关能力,学生的思维方式、逻辑性和思辨性、法务实践能力得以大大提升。

(四)探索建立双导师制度

当前,法学教育中一个普遍问题是师资不符合“双师型”要求,即校内的专业教师虽具有深厚的法学理论功底,但普遍缺乏一定的法律实务经验。应用型、复合型卓越法律人才的培养教师来源不能仅局限于纯理论或纯实务的人才,而应当是兼具理论修养与实践能力的师资[4]。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我们探索建立了双导师制度。所谓双导师制度,就是为每名卓越班学生配备一名实务部门的专家和一名校内教师,从法学理论和法律实务双重角度指导学生的学习。具体做法是这样的:我们充分利用丰富的校外实践教学资源,将一大批优秀的法官、检察官和律师等法务骨干请进校园,受聘为卓越班学生的教师,每名实务专家亲自承包指导1―2名学生法律实践,这些学生有机会跟随导师亲自参与案件办理。为了强化对校外导师的管理,我们制定了《校外导师聘请与管理条例》,明确其权利和义务。

同时,为了提高学生法学理论的学习,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师生之间联系与沟通,强化教学管理水平与效率,学院制定了《关于法学卓越班实行校内导师制度的规定》的教学管理文件,对法学卓越班学生从大二开始安排指定校内指导教师,遴选具有副高以上职称或具有博士学位、教学效果良好、认真负责、师德优良的19位教师担任卓越班导师,每位指导教师最多指导2名学生,最少指导1名学生,实行精细化、一对一、全程长期指导培养,对学生三年学习过程中的选课、学习疑惑、学习方法、各种考试、论文写作、科研项目申报、法律人的品德养成等事项进行进行全方位固定式长期指导。

三、如何更好地落实“双千计划”

根据《“双千计划”的通知》和《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设置有省级和国家级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的高校应当与实务部门互派高校法学专业骨干教师和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法律实务部门专家到彼此单位任职和工作。“双千计划”实质是强调和深化法学理论教育和法学实践的联系,培养一批既具有深厚法学理论功底又有创新法学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来自实务部门的专家如何在高校工作和任职?这涉及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为实务专家安排课程的问题。一般说来,与一般法学本科培养相比,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教学计划中均设置了一定比例的实务方向课程,例如法庭辩论实务等,这些课程主要就是为实务专家而设置。因此,我们为每位挂职教师每学期安排不少于20个学时的课程,上课采取两种模式:一是专题讲座方式,实务专家侧重从实务方面研讨案例,与学生讨论。这些案例都是实务专家自己办理的案件,这些问题的阐释能进一步强化学生职业素养、提升解决重大、疑难、复杂案件逻辑思维能力。二是采取实务专家与理论课教师共同上一节课的模式,理论课教师讲理论,挂职教师针对理论讲实务。

第二,如何强化实务专家管理和落实其待遇问题。在管理方面,我们制定“双千计划”管理制度,主要内容包括《省级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基地“双千计划”实施方案》《省级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挂职教授聘用协议》和《省级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挂职教师管理办法》等。在这些文件中,就实务专家的职责、期满后考核要求、相应待遇等问题做了详细规定,这些措施的完善能真正促进发挥“双千计划”实务教师的作用。

总之,应用型、复合型卓越法律人才的培养教育仍然处于探索阶段,各种制度的效应还需要时间的检验。但是,只要我们有明确可行的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教育目标,就应当在法学教学计划、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方面创新思维,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 夏锦文.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的基本问题探讨[J].中国大学教学,2013,(12).

[2] 陈胜国,刘力.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的新思考――以学生工作应对为视角[J].时代法学,2015,(4).

[3] 王文华.卓越法律人才培养与法学教学改革中国大学教学[J].中国大学教学,2011,(7).

导师对培养计划的意见篇8

当今时代,随着以经济为基础、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人才资源已成为关系国家竞争力强弱的基础性、核心性、战略性资源。时代呼唤人才,发展需要人才。人才已成为各行各业发展的共同渴求,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是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实现社会主义各项建设目标的必要保障。我国历来十分重视人才工作。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央确立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国策,使大批人才走上了经济建设的各个领域。200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要制定和实施人才战略”。200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专门一章提出“实施人才战略,壮大人才队伍”,首次将人才战略确立为国家战略,将其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布局之中,使之成为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02年,面对中国加入WTO后的新形势,直面经济全球化和综合国力竞争,为保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健康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下发了《2002-2005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首次提出了“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对新时期中国人才队伍建设进行了总体谋划,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方针、目标任务和主要政策措施,对此前提出的国家人才战略进行深化和系统展开。2003年12月,中共中央下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突出强调,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党和国家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并进一步明确了新世纪新阶段中国人才工作的重要意义、全面部署了人才工作的根本任务,制定了一系列有关方针政策。2007年,人才强国战略作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大基本战略之一,写进了中国共产党和党的十七大报告。2010年,《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我国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内的人才发展做出了总体部署。党的十以来,就人才工作做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强调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提出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把人才工作抓好,让人才事业兴旺起来。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进入了全面推进的新阶段,各级各类人才积极奋进,将社会主义各项建设不断推向前进。

会计人才是国家人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力量,是会计建设事业的重要内容。长期以来,财政部高度重视会计人才培养工作,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人才强国战略,扎实推进会计人才建设工作,取得了显着成绩。2010年,为落实人才强国战略,全面提升会计人才工作总体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财政部制定了《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统筹推进会计人才队伍建设。截至目前,我国已有1660多万会计人员,总会计师超过20万人,培养会计领军人才1132人,为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但是,我国虽然是一个会计人才大国,还不是会计人才强国。总体上看,会计人才培养偏重财务会计人才,高端会计人才相对不足,尤其是管理会计人才更为匮乏,无法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管理会计人才的大量需求。

针对这一现状,《指导意见》积极适应会计人才队伍建设需要,提出大力推进管理会计人才队伍建设,推动我国由会计人才大国迈向会计人才强国,促进经济社会蓬勃发展。

(二)加强管理会计人才队伍建设是适应单位加强管理会计工作的需要

随着我国扩大对外开放和实施“走出去”战略,我国企业必须与国外企业同台竞技,不仅面临来自市场、技术等方面的竞争和冲击,更面临管理战略和模式方面的挑战。同时,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单位只有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充分挖掘管理潜力,才能实现自身持续发展。在此背景下,单位对管理会计人才的渴求程度日益迫切。引入或培养一批熟悉国际市场、成本管理、资本运作、预算管理、风险管控、战略规划,信息技术等,能够深入参与和支持单位决策制定的管理会计人才,源源不断地释放管理会计在提高内部管理水平,增强价值创造能力等方面的巨大潜力,积极应对国际国内环境挑战,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不断提升竞争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单位的迫切现实需要和必然选择。不少单位已经在积极加强管理会计人才培养,如,2014年以来,总会计师素质提升工程培训课程中加大了管理会计知识内容,广大总会计师积极报名,踊跃参加,努力提升自身管理会计能力水平。

(三)加强管理会计人才队伍建设是适应管理会计发展的需要

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是推动会计工作转型升级的重点所在,那么加强管理会计人才队伍建设就是管理会计人才培养转型升级的重点所在。同时,在管理会计体系建设中,人才建设是关键,是其他各项建设的依托,理论体系、指引体系、信息系统、咨询服务发展等管理会计各项工作都需要由管理会计人才予以实施。

当前我国管理会计人才匮乏,难以有效支持单位管理高层的经营决策,难以为管理会计其他各项建设提供人才储备,难以将管理会计推广应用落到实处。长期以来,单位管理者对管理会计重视不足,会计人员的工作重点主要在财务会计方面,局限于记账、报账,不能较好地为单位提供决策参考。大部分科研 院校的会计专业主要侧重于财务会计领域,管理会计课程体系和师资队伍建设尚未完善,管理会计人才培养力量比较薄弱。与了解到的美国具备一定规模的企业中90%的会计人员从事管理会计工作、75%的工作时间用于决策支持的情况还存在一定差距。

因此,《指导意见》将人才培养作为关键,就是要切实改变当前管理会计人才的局面,培养大批适应改革需要、能够勇挑改革重任的管理会计人才,将管理会计其他各项建设落到实处,带动管理会计整体发展,将管理会计应用推向纵深发展,为打造中国会计工作“升级版”储备人才资源。

二、推动建立管理会计人才能力框架,改革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和注册会计师考试内容

(一)目前会计相关考试基本情况

人才能力框架是对要成为合格人才应具备什么能力、什么知识结构所做的系统梳理和科学概括。建立人才能力框架,是通过开展会计相关考试等方式,系统提升会计人才能力,并对人才进行水平测试和评价的基础。在国际上,市场经济发达国家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了这方面的工作。从1967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职业知识框架”,到2003年国际会计师联合会的“成为胜任的职业会计师”,再到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和英国皇家特许管理会计师公会的管理会计人才能力框架,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在涉及注册会计师、管理会计师、财务分析师、内部审计师等多个职业领域时,都对职业能力框架做了大量的研究和实施工作,为其进行相应的认证考试大纲设计、考查等级设定、考试教材编写、会员后续教育等人才培养工作,提供了基础。

在会计从业和职称领域,我国在对不同级次会计人员能力框架进行系统完善的基础上,构建了会计从业资格、初级、中级、高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等不同级次的会计人才评价制度。其中,会计从业资格被设定为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应当具备的知识、能力的起点标准,要求掌握必要的会计基础知识和基本财经法律法规,遵守会计职业道德,具有基本的会计电算化操作技能等;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被设定为能够独立处理一般会计业务的能力水平,要求较为系统地掌握会计实务原理和专业知识,熟悉财务管理的基本原理以及基本的财经法律制度等,考试包括初级会计实务和经济法基础两门科目;中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被设定为能够独立负责并组织开展某一领域会计工作的能力水平,要求较为系统地掌握最新的会计准则制度,熟悉并能正确执行有关会计等财经法律制度,熟悉财务管理理论和方法等,考试包括中级会计实务、经济法、财务管理三门科目。高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被设定为能够胜任大中型企业的总会计师或财务总监,能够独立领导和组织开展本单位财务会计工作的能力水平,要求系统掌握经济、财务会计理论和专业知识,熟悉并能正确组织执行财经法律制度,具有较高的政策水平和丰富的财务会计工作经验等,考试包括战略制定、资金管理、成本管理、预算管理、业绩评价、内部控制、企业合并、金融工具等内容。在注册会计师领域,我国在对注册会计师能力框架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构建了注册会计师考试制度,作为取得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资格的必备条件。注册会计师考试分为专业阶段考试和综合阶段考试。专业阶段考试主要测试专业知识能力,要求具备注册会计师执业所需的会计、审计、财务、税务、相关法律、组织和企业、信息技术以及其他相关知识,考试包括会计、审计、税法、经济法、财务成本管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六门科目。综合阶段主要测试考生是否具备在职业环境中运用专业知识,保持职业价值观、职业道德与态度,有效解决实务问题的能力,其中包括在国际环境下运用英语进行业务处理的能力,考试分成试卷一和试卷二,各50分,试卷一以鉴证业务为重点,内容涉及会计、审计和税法等专业领域,试卷二以管理咨询和业务分析为重点,内容涉及财务成本管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和经济法等专业领域。

(二)推动建立管理会计人才能力框架并改革相关考试内容

通过上述考试、测评等方式,我国对会计人员、注册会计师能力进行了较为有效的评价,培养和选拔了一大批专业人才。自1992年设立以来至2013年底,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已培养初级会计师326万人,中级会计师146万人,高级会计师近12万人。自1991年正式创立到2014年6月30日,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已培养注册会计师超过20万人,其中,在会计师事务所执业的注册会计师达到98927人,约占总人数的49.45%。

但是,已有考试和人才能力框架中,财务会计内容相对较多,管理会计内容相对不足,没有通过考试把管理会计能力完整体现出来,没有把大批合格的管理会计人才培养出来,不能满足单位对管理会计人才的急切渴求,不能满足拓展管理会计咨询服务对管理会计咨询服务人才的大量需求,有必要对管理会计人才能力框架进行专门研究,为管理会计人才培养奠定科学基础,有必要健全和完善现行考试内容,提升会计人员综合素质。因此,《指导意见》明确要求推动建立管理会计人才能力框架,完善现行会计人才评价体系,推动改革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和注册会计师考试内容,适当增加管理会计专业知识的比重,就是要从管理会计人才能力框架出发,系统研究合格的管理会计人才所需的能力和知识结构,为下一步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提供方向指引,就是考虑到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和注册会计师考试在我国已运行多年,相对比较成熟,因此选择改革现行考试这一更具操作性的现实路径和可行选择,以尽快达到培养一批管理会计人才的目的。

不同层级的会计人员对管理会计的需求有所不同。对于总会计师层面而言,更关注战略决策、全面预算、风险管理等内容;对于会计经理层面而言,更关注信息分析、成本管理、绩效评价等内容;对于一般会计人员而言,更关注管理会计工具方法的具体应用。这些不同的诉求应在各类会计考试中有所体现。初级会计资格考试侧重于成本核算、成本管理等;中级会计资格考试侧重于管理会计工具方法的应用;高级会计资格考试侧重于考核战略决策能力等管理会计综合应用能力;注册会计师考试侧重于为单位提供管理会计咨询服务所需能力的考查。初、中、高级会计 资格考试和注册会计师考试全面布局,分层设计,有助于提高考生专业能力和会计管理工作胜任能力,培养能够为单位创造价值的合格会计人才。

三、将管理会计知识纳入相关工作

会计人员和注册会计师继续教育是为保持和提升专业素质、执业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等,对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人员(会计人员)和注册会计师的继续教育,内容主要包括会计及审计理论、政策法规、业务知识、技能训练和职业道德等。经济业务的不断创新,要求会计人员和注册会计师不断更新知识和能力,继续教育是会计人员和注册会计师更新知识、加强学习的重要手段。管理会计重在实务应用,管理会计人员更需要在工作中不断充电,以积极主动地适应实务发展需要。因此,《指导意见》提出,将管理会计知识纳入会计人员和注册会计师继续教育,就是要保障其管理会计知识更新和能力提升,持续发挥会计在单位价值创造中的应有作用。

大中型企事业单位总会计师素质提升工程,是财政部为提升大中型企事业单位总会计师(含行使总会计师职责的财务总监)的能力素质,促进我国大中型企事业单位进一步提高现代化经营管理水平和国际竞争力,从2013年起对相关人员实施的一项大型培训工程。会计领军(后备)人才培养工程是财政部于2005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严格选拔、培养会计领军人才的一项重要工作,是《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所列的会计人才队伍建设重大工程之一。总会计师是单位行政领导成员,组织领导本单位的财务管理、成本管理、预算管理、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等方面的工作,参与本单位重要经济问题的分析和决策;会计领军人才是高级会计人才中能够发挥引领和辐射作用的高端会计人才。他们是管理会计工作在单位得以有效实施的中坚力量。《指导意见》要求,将管理会计知识纳入大中型企事业单位总会计师素质提升工程和会计领军(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先急后缓,逐步推动管理会计人才能力框架的全面贯彻落实,力争在3-5年内,在全国培养出一批管理会计人才。

四、鼓励高校加强管理会计人才培养

目前我国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包括学历教育、资格考试和在职培训三个层面。高校作为会计人才培养的重要力量,应当积极秉承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宗旨,将教育活动与实践需求对接,适应单位对管理会计人才的迫切需要,加大管理会计人才培养力度。

当前,高校在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方面做了一些工作,有一些积极尝试。如,中央财经大学在本科阶段即专门建立了管理会计系,每年招收学生50余人,通过专业培养、组织学生到实习基地参加实践教学等形式,目前已培养了管理会计专业的本科生200余人。上海财经大学等一批高校加强管理会计课程开发,将管理会计作为会计教学的重要内容,并在研究生阶段设置了管理会计研究方向,向学生传授管理会计知识,在一定程度上为单位提供了管理会计人才储备。但是,总体而言,目前我国高校中有的管理会计研究比较薄弱,已建立的在师资力量等方面也相对薄弱,掌握管理会计知识和技能的学生供给不足,无法满足单位对管理会计人才的大量需求,培养的管理会计学生距离合格的管理会计人才也还有一定差距。

因此,《指导意见》将鼓励高校加强管理会计人才培养,作为培养管理会计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相关高校应按照管理会计人才能力框架,为高校管理会计人才培养设定合理正确的培养目标与方向,设计能够真正培养管理会计人才的课程,并逐步加大管理会计课程的比重,推动形成管理会计课程体系;应探索和完善管理会计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并通过外部引进、内部培养等多种方式,加强管理会计学术人才的培养,打造专业精湛、联系实际的管理会计师资队伍和研究团队。鼓励高校在研究生阶段设置管理会计方向,有条件的还可以在本阶段即开设管理会计专业,从而推动管理会计学科体系建设,更为系统地培养管理会计人才。鼓励高校与企业合作建立管理会计人才实践培训基地,为高校学生提供实践培训机会,使高校培养的管理会计学生更好地满足单位实际需要的同时,也为单位提供大量潜在管理会计人才,帮助单位提升管理会计工作水平,实现管理会计人才供需双赢。

五、探索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的其他途径

《指导意见》提出,“探索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的其他途径”,目的在于为未来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拓展预留空间。在《指导意见》的起草、意见征询和相关调研过程中,社会各界对于当前是否应当建立我国的管理会计师考试认证制度,意见不一。多数意见认为,在国外,美、英等国通过推行注册管理会计师考试认证,培养了一批管理会计人才,为单位加强管理会计应用,提高价值创造力做出了重要贡献,得到业界的广泛认可,我国也应建立专门的管理会计专业组织,推行管理会计师考试认证制度,以更加系统地培养和选拔管理会计人才。也有意见提出,目前会计人员相对于其他专业人员而言考试负担已经较重,不建议单独设置管理会计师考试认证制度,仅在现有考试中增加管理会计相关内容即可。

我们对此进行了认真研究,认为目前是否建立我国的管理会计师考试,应当基于对未来和现实的综合考量。从长远来看,推行管理会计师考试值得研究探索,但是,考虑到国务院正在清理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取消国务院部门设置的没有法律、法规或国务院决定作为依据的准入类职业资格,取消国务院部门和全国性行业协会、学会自行设置的水平评价类职业资格,确有必要保留的,经国务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批准后纳入国家统一规划管理,为提高稳妥性和可行性,《指导意见》既为未来发展留出空间,又充分考虑现实情况,从改革现行考试内容等入手,将管理会计与现有会计专业技术资格体系和注册会计会计师考试进行有序衔接,并提出探索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的其他途径。

六、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之间的依存度不断提高,中国扩大对外开放、实施走出去战略,都需要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立足国情,借鉴国际,是会计工作取得成功的一条宝贵经验。在管理会计领域,国际上一些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在管理会计理论研究、标准建设、实践应用、人才培养等方面积累了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也值得我们吸收借鉴。

因此,在管理会计体系建设中,相关各方不能“闭门造车”,而是应当以开放的胸襟和国际视野,积极拓展管理会计对外交流的平台和载体,广泛参与管理会计国际交流与合作。既要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理念和方法,取长补短,为我所用,也要通过交流宣传中国管理会计发展,提升我国在世界管理会计界的话语权和影响力,采取引进来与走 出去相结合的方式,大力推动管理会计人员、学术、实践经验、理念、工具方法、信息化应用、咨询服务模式等方面的全面交流与合作。

上一篇:金融政策研究范文 下一篇:小企业贷款新政策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