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教学基本理论范文

时间:2024-01-31 16:59:09

信息化教学基本理论

信息化教学基本理论篇1

关键词: 信息化 会计信息系统 课程体系 教学改革

一、会计信息化课程特点

会计信息化课程是一门讲授计算机在会计领域的应用原理、技术和方法的课程,它不仅是一门会计专业理论、方法与实践相融合的课程,而且是一门融计算机科学、管理学、会计学和信息学等学科为一体的跨学科的综合性课程。该课程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课程内容变革多,更新快。由于边缘性特点,会计制度改革和信息技术进步等因素都会带来课程内容变革;第二,课程实践性极强,课堂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并重,既涉及会计信息系统的理论体系,又必须兼顾当前主流会计软件或ERP的发展水平和实际处理方法;第三,多学科内容的交叉对教师考验极大,教师必须掌握课程的最新技术进步和研究成果,不断充实和完善教学内容。

二、会计信息化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1.课程教学目标定位模糊。

会计信息化课程教学的目标是什么?目前我国各高校并没有形成一致观点。教学目标不一致,会计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内容就存在极大不同。所以,同样的课程名称,定位不同,人才培养目标不同,教学内容就有很大不同。大部分高校在该课程教学中,通常是在主要财务模块应用的基础上,各自有所侧重地将Excel在财务中的应用、电子商务、计算机网络基础及维护、系统开发方法、软件功能模块设计、ERP原理等内容并入该课程中。但是,从学习效果上看,由于各高校的课时、师资等因素的制约,学生没有太多收获。

2.课程体系建设不完善。

会计信息化的前置教育还比较薄弱,课程设置单一,与其他课程缺乏衔接。一般开设的课程有:计算机文化基础、数据库基础、财务软件操作、计算机审计,有的学校甚至更少,会计信息化教学的目标在会计信息化课程的内容中很难体现,对于学生会计信息化能力的培养及提升的实训就更少了,导致学生适应性较差。

3.会计信息化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界限不清。

由于培养目标定位的不准确及对会计信息化理解的偏差,部分高校对该课程的理论教学内容要么侧重于系统开发的原理和方法、功能模块的模型设计、系统的二次开发能力等,还有的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编程技术;要么在很多高校就被忽视,会计信息化课程被定位于财务软件的应用,或者作为其他会计类课程的上机实验,沦为了某种软件培训课程,而忽视了理论的学习和理解。其结果,对于前者,如果学生的选修课缺少数据库系统、软件工程、系统开发等计算机专业知识,以及对企业实际经营活动过程的基本认知,学生就会难以接受,学习效果可想而知;对于后者,忽视理论内容对实践教学的作用,导致其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划分模糊,实践教学内容过于偏重应用,不利于将知识内化为能力、素质的综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

4.教材建设滞后。

会计信息化教材包括理论课教材和实验资料两部分,从目前高校情况看,通常将软件培训资料作为教材,缺乏会计信息化应有的理论内容,或者即便有理论教材,要么专注于系统开发软件设计显得过于深刻,要么偏重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对于学生理解系统原理和设计思路是需要有一定的数据库和网络知识的,先修课程中没有涉及,不利于学生学习掌握;实验资料部分,大多数是财务软件的操作指南,主要是分模块介绍软件功能,对于会计信息化集成化、网络化、智能化特性的内容教材较少涉及,同时,学生在练习时缺乏实验案例、实验任务安排及实验报告的要求,使得实验教学效果不佳,限制了教学目标的实现。

5.教学方法和手段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目前会计信息化教学多采用常规的教学方式,如老师边上机演示边讲授,同时让学生跟着操作演示的操作型授课,或CAI手段,效果并不尽如人意,特别是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大多采用的是验证式实践教学法。学生按实践内容和步骤进行实践操作,最终验证性地考察会计信息处理结果。这种形式的实践对学生要求不高,虽然可以使学生对整个实践的过程获得一些感性的认识或体验,但不能实现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6.师资是制约因素。

会计信息化是相对新兴的交叉学科,其教学在给教师带来较大施展空间的同时,也对教师综合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多数高校从事会计信息化教学的教师主要来自会计、经管类的教师和来自软件与应用数学类的教师,来源背景比较多样,知识结构也比较杂乱。会计信息化是一门以信息技术应用为基础的课程,信息技术发展更新很快,大多数教师信息化知识的培训缺乏,许多新的信息化技术手段是需要打破原有的课程体系,或者开发新课程才能实现。师资的约束是目前制约高校会计信息化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会计信息化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

1.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明确会计信息化教学目标。

应用型高校以培养复合型、综合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但是通过一门课程培养复合型人才是行不通的,只有通过完善的课程体系建设才能实现这一目标。会计信息系统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介绍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原理、技术及应用方法,使学生掌握会计软件及相关功能,能独立完成基本会计核算操作,了解如何组织、管理企业单位会计信息化工作及对会计信息作进一步的加工与应用,了解会计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与原理,为将来使用和维护会计软件、用计算机处理财务管理中的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2.依据会计信息化教学目标,完善课程体系。

本课程应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形式,课堂教学中既要有理论讲授,又要有财务软件操作的实践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要兼顾理论与实践的联系,防止理论教学信息化,实践教学操作化。会计信息化的教学内容既不能偏重理论和系统开发,又不能只注重软件操作,应该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和信息化的知识、手段处理所有会计专业课的问题。一方面在理论讲授中随时结合上机内容,使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另一方面在上机过程中教师随时对上机情况进行点评,结合理论知识,使学生对理论的理解深入化。课程体系的设置可以采用先理论,后实务的方法,具体思路如下:

(1)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制定科学合理的会计信息化理论教学大纲和实验教学大纲,明确理论教学应使学生了解会计信息化的含义,了解会计信息系统规划、分析和设计、实施运行和控制的基本过程,理解信息社会企业的业务基本流程,理解会计信息化的技术环境和平台,理解各子系统(或模块)的工作方式和基本原理等内容;实验教学大纲要满足实验教学目标的要求,根据实验教学大纲,设计科学合理的实验项目、实验教学计划及实验考核评价标准,构建完整的实验教学体系。根据实验大纲设计实验的具体项目,学生根据提供的实验案例数据,通过财务软件的应用完成实验的要求,教师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验账套数据考核评价学生实验的完成情况。

(2)信息技术课程与会计课程相结合

会计信息化技术基础是学习会计信息化课程必须掌握的,学会用信息化手段处理会计和管理工作中的问题是十分必要的。会计信息化强调的不仅是会使用财务软件,是学生数据处理能力的培养,而且应该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和信息化的知识、手段处理所有会计专业课的问题。因此,基础课程设置上应开设数据库原理、Excel的高级应用、网络基础等,会计学理论也是学习会计信息化课程关键和核心,将“会计信息化”课程中涉及的会计业务处理内容与其他会计课程,如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等内容进行整合。

(3)手工实训与信息化实训相结合

可以利用同一套数据先进行纯手工实训,后利用财务软件进行会计核算的电算化实训,或者是设计数据相同的一套资料,既可以进行单项实训,又可以进行综合实训,既可以用于手工操作,更可以利用财务软件进行计算机操作。几项实训采用同一套基础数据,互相印证的同时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通过会计信息化课程体系的学习,深入了解会计的职能与目标,领悟会计工作的本职,将信息技术与专业很好地融合。

3.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一方面立足现实,充分利用所拥有的资源,如实验教学中现存的网络环境及实验软件的功能,构建分布式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模式,推行体验式、开放式实践教学模式,通过学生小组、分岗位实验及岗位轮换等方式,在会计信息系统运行与管理过程中,让学生体验接近和参与企业实际的效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团队精神。另一方面通过与企业、软件公司、兄弟院校等建立互动联系,或者建立校企合作的实验室,或者请企业专家走进课堂,分享会计信息系统的管理经验和应用心得,或者推动学生进入企业实习实训等有效方式,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4.加强师资培养

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取决于会计信息化师资培养,要提高师资队伍的信息化水平,进行有侧重的培养,不断优化会计信息化教师队伍,提高现有教师队伍的会计信息化整体素质,达到会计信息化教育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艾文国.张华.“会计信息系统”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经验与体会[J].中国大学教学,2010,(9):47-50.

[2]许义生.会计信息化与会计教学变革[J].中国大学教学,2010,(9):47-50.

[3]孙波.基于ERP系统的会计信息系统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12):96-97.

[4]占慧莲,钱学明.会计信息系统课程实验教学的发展与改革[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4):103-105.

信息化教学基本理论篇2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一)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全面铺开的需求

20世纪90年代以后,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社会信息化进程不断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是全球范围内基础教育改革的新课题,其核心部分就在于信息技术课程。按国家教育部的部署,从2001年开始用5~10年时间在我国中小学逐步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实施信息技术教育的紧迫形势要求开展行动研究,探索信息技术课程实施的规律。

(二)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实施层面研究的不足

我国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从提出到实施仅仅两年多,加上国际上可借鉴的研究成果不多、研究队伍力量薄弱,造成目前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研究相当不成熟,尤其是实践层面上的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研究几乎处于空白状态。从国际比较研究的状况来看,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研究尚处于初始阶段,特别是实践层面上的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研究远未形成一定的共识研究成果。这种状况对于已经全面铺开的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不仅十分不利,甚至是十分危险的。本课题正是基于对国内外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研究现状的考察与反思而提出的。“行动研究”一词,一方面是指行动研究的方法,另一方面是指研究的着眼点主要就在于实践层面上的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研究。其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课程实施模式、课程评价量规等将成为重点研究内容。通过这些研究尽快改变“行动在先,研究在后”的不利局面。

(三)信息技术教师在职培训与专业发展教师在职发展问题

对于信息技术课程的实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毕竟教师在学校教学活动中的地位是不可代替的。但是我国依据计算机教育理念、目标培养出来的教师,应该怎样才能适应教育改革的要求,承担起教育信息化基层尖兵的责任是一个非常有意义、非常紧迫的问题。目前,我国的几所著名师范大学在这方面做出了许多努力。但是这些研究更多地针对“在职培训”这一理念而并没有关注到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发展层次。此次行动研究的一个重点是希望通过对教师较长时间段内的专业发展状况跟踪,分析专业发展状态变化的原动力,为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建立以及面向专业发展的培训活动设计提供依据。

(四)学校发展、学习环境改善与校长之间的关系

“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以产业信息化带动工业现代化”。在教育领域中,教育信息化也逐步成为教育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基础细胞——学校的信息化学习环境的发展,更是影响信息技术教育乃至整个教育改革结果的关键因素。

(五)目前信息技术课程评价手段单一,状况令人担忧

信息技术课程的评价一直是信息技术课程实施领域中最受关注的方面。不仅在信息技术课程领域,在整个中小学教育领域里,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关于评价的问题。什么样的评价适用于信息技术,什么样的评价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什么样的评价能够改善学生的学习效果,这是信息技术课程实施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六)信息技术教学理论的探索

同所有的学科一样,信息技术学科也应有自己的教学理论。但由于该学科在我国刚刚诞生,因此,学科教学理论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可喜的是,许多研究者开始注意到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论的重要性并积极的它的建立付出努力。但是,现阶段的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论,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对近两年来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经验的总结,并且保留着大量并不适应教育改革的、原有的计算机教育理念。此次行动研究将在研究课程实施的同时,关注信息技术教学理论的发展。

在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历史很短。2000年10月,国家教育部召开了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标志着我国正式在中小学阶段开展信息技术教育。虽然只有两年多的时间,已经形成相当规模的研究队伍,并在信息技术教育的理论研究方面、教师的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培训方面,在信息化教育资源开发与利用方面都有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是,随着信息技术教育实践工作的开展,与课程实施相关的问题也逐步暴露出来。信息技术教师是怎样理解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怎样提高教学质量?如何才能进行有效的评价?如何建立适当的信息技术学习环境?如何促进教师的可持续发展?怎样开发与利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资源?要解决这些问题,仅仅依靠理论层面的研究是远远不够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行动研究》正是针对这些问题而提出的。本课题试图立足于目前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实施环境,依据信息技术教育的规律和特点,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研究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实施的有关问题,特别是实践层面上的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问题,以及促进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解决方案。

二、指导思想

(一)实施层面上的问题要在实践中找到解决的途径

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理论层面上的探讨所不能完全了解和解释的。无论是理论研究的依据、素材、问题的引出,还是理论研究结果正确与否都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从唯物主义哲学的角度来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因此,所有的问题——不论是实践层面上的还是理论层面上的,都必须在实践中研究、检验。

(二)行动研究的对象是实践层面问题,但目的是为了透过课程的实践表象抓住课程设计的本质

课程的一切问题,从表象上来看都体现为实践层面的问题。或者说课程研究者遇到的问题,绝大多数出现在课程的实施这一阶段上。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实施的行动研究,关注的不仅是课程实施这一因素本身,更主要是通过对实施环节的研究寻找、验证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设计的基本规律和基本原理。

(三)信息技术课程的评价是面向过程,面向知识、能力、情感的综合评价

基于信息技术学科实用性强、变化迅速、难以书面表述等特点,其课程评价将通过描述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进步程度这一关键“帧”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活动。这种“进步”将体现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的提高和完善,甚至仅仅是“变化”。通过学生的变化了解变化背后的原因,并通过对原因的分析帮助学生以后的学习。

(四)关注教师的发展,使教师真正能动、自主地参与课程实施和课程设计

本课题在研究过程中强调教师与课程研究者之间的合作,整个研究活动中的许多具体项目更应该由教师设计完成而不是在课程学者的“指示”下完成。

(五)校长

在一所学校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变革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校长通过变更学校的学习环境影响课程的实施作为学校的行政主管,校长对课程的影响,主要是通过调整“学习/教学环境”,间接地通过学生和教师来实现的。因此,行动研究必须关注校长的行为,加强对校长这一学校特殊角色的研究。

三、基本设想主要观点:

①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实践层面上的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研究是现阶段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研究的重点;②通过开展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行动研究探索促进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可持续性发展的模式与方法;③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是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总体目标:探讨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实践过程中,特别是实践层面上的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问题以及解决方案,促进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研究内容与子课题设计本课题分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理论研究、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实践研究和基于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综合研究(分别简称理论研究、实践研究和综合研究)三类子课题。其中,理论研究已经基本确定研究方向。

(一)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理论研究的研究方向

这一类子课题试图从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政策、设计、实施等方面开展理论性的研究,为实践研究和综合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课题研究周期为1~2年)。已确定的研究方向如下:1.信息教育课程设计的基本原理与理论基础2.信息技术教学的理论研究3.信息技术课程评价的理论研究4.信息技术课程政策的国际比较研究5.信息伦理与法规教育的国际比较研究6.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研究7.学校发展与信息化学习环境改善研究

(二)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实践研究

这一类子课题试图从区域发展、教学研究、学校发展、教师发展等视角开展实践性研究,适合基础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作为负责人承担课题研究(课题研究周期一般为2~3年)。主要研究方向(建议):1.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区域性研究。包括区域整体性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实施的行动研究(例如:h省(l市、n区)、区域特色性研究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行动研究(例如:经济欠发达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实施的个案研究)、区域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政策研究等。2.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研究。包括信息技术主题教学模式的行动研究、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评价的质化研究、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的实践研究等。3.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学校推进。包括信息技术课程学习环境研究、信息技术课程的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学校推进策略及模式等。4.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师发展。包括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研究、教师培养研究、教师培训研究等。

(三)基于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综合研究

信息化教学基本理论篇3

摘 要:教育技术能力是高职院校教师的必备技能和基本素质,针对高职院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标准还有待规范。本文从基本和提高两个层次提出了七个维度的标准,从不同角度规范了教育技术能力的标准,为该问题的研究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教师 教育技术能力 标准

课 题:本文为廊坊市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课题《提升高职院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研究》的阶段研究成果,课题编号:130219。

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以及教育信息化的推进,教育技术已然成为高职院校教师的必备技能和基本素质。如何发展教师基于信息环境下的教学设计能力、评价学习的能力、与学生沟通的能力,建构高职院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促进其专业发展,是目前的研究热点。

我国已经制定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但还没有形成一个比较明晰的高职院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高职院校毕竟在教学理念、教学对象、教学手段上都和中小学存在比较大的差异,因此不能直接套用上述标准。所以,构建一套较为完善的、符合我国具体情况的高职院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使教师教育技术的培训更加标准化、科学化、现代化,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改革服务,加快提高教师的教育技术水平,尤为重要。

一、教育技术能力的内涵

关于教育技术的定义曾发生过多次变化。过去,教育技术一味地强调技术的作用,因此为应用技术而应用技术的教学场景时常能看见。如今,教育技术的内涵得到了崭新的演绎,教育技术的范畴扩展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技术的存在是为了达到教学效果最优化。目前学术界普遍认同的教育技术的定义是:教育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有关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它明确地把教育技术划分为理论和实践两部分。同时,教育技术能力的内涵和意义也相当明晰,即为了改善学习、促进教学最优化而需具备的各种理论认知和实践运用的能力。

二、高职院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的主要特点

一般来说,高职院校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除了基础性能力之外,还应具备职业特色,主要包括:教师必须正确认识职业教育的内涵,具备从事职业教育的技能,有培养高职院校学生技能的意识;教师应该具备全面的操作技能,熟练掌握各种专业工具的使用,并能从事相关的科研工作;能融合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具有提升职业技能的能力,可以进行信息化的专业课教学。因此,在制定相关标准时要特别重视这些特点,做到有的放矢。

三、高职院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构建

笔者在参考国内外相关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的基础上,结合高职院校的特殊性,构建出高职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这个标准是开放性的、粗线条的,因此在具体应用时还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细化。高职院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主要从两个层次进行设置,第一层次是基础层次,主要包括必备的教育技术能力,包括四个维度;第二层次是提高层次,是对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包括三个维度。具体的内容如下。

1.基础层次

(1)态度和意识。对教育技术的重要作用有清晰的认识:要积极适应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转化,能结合专业教育不断学习,更新专业理论;具备主动将教育技术引入教学活动的意识:拥有自行设计、开发教学资源、积极参与教学资源建设的意识以及将教育技术能力进行传播的意识。

(2)基本理论知识。具备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能够正确理解教育技术概念、相关的基础理论,明确教育技术面向的应用对象;具备教育技能知识:了解多媒体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的基本原理,掌握文字、图片、声音、视频、动画等多媒体的基本知识,掌握计算机网络基本原理和知识,了解常见教学媒体、多媒体教学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能明确信息化教学的要求。

(3)技术技能操作。能操作不同类型的教育媒体:了解多媒体信息系统的组成,对各个设备会安装与使用,可以熟练操作相关设备并进行有效教学;能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创新教学过程:能管理、获取或开发教学资源,并在教学过程中合理使用,能将有效的信息资源与相关课程进行整合,提高教学效果;能利用教育技术手段创设不同教学环境:快速选择与恰当使用多媒体,能够非常熟悉各种软硬件环境,可以随时根据教学环境需求来选择辅助软件,能有效使用信息技术创设有利于教学的学习环境。

(4)信息化教学能力。教学设计中使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基于基本理论并融合信息技术,创新教学设计过程,使得教学过程中涉及的相关要素合理转化为信息技术。将信息化手段引入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更新思想、转变观念、调整角色,在教学中运用信息化的手段,能合理使用相关的教学模式,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引入信息化教学评价,能对比传统教学并进行反思:明确如何进行信息化教学评价,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养成良好的教学效果评价习惯;及时对信息化技术进行总结与反思;能利用信息化手段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可以及时收集反馈信息,并能正确分析,优化教学方法。

2.提高层次

(1)教师成为学生信息技术应用的引领者和示范者。展示熟练的技术技能和对新技术学习的主动性;示范利用多样化的媒体,与学生、同事进行多种形式的交流;示范利用信息化工具与学生、同事及其他成员进行协作,以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示范和促进已有的和新兴的信息化工具的有效使用,并对信息资源进行查找、分析和评价,从而对研究和学习提供支持。

(2)设计、推动信息时代的学习体验和评估。设计或改编融入信息化工具和资源的学习体验,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新鲜感、积极性和创造性;开发基于信息技术支持的个性化学习环境,设计个性化的学习活动,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风格,满足学生自主发展的需要;针对学习内容和评价标准,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多角度的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并利用评估结果反馈学习和教学情况。

(3)促进和激发学生以及教师自我的学习和创造。支持、促进并示范有创造性的、创新性的思想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利用信息工具进行反思,使学生在不断反思中获得成长;鼓励学生参与探索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并运用信息化的工具和资源来解决这些问题;不断创新教学手段,根据信息化教学的效果,进行科研,并提出合理的改进措施,应用到教学过程中,对教育技术进行创新。

四、小结

教育技术能力是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与成长的助推器。对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进行分析,不但能更有效地培养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而且能够更好地促进教学改革,服务于教育。本文对此标准的研究还十分粗糙,但希望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希望更多的高职院校老师关注此问题,深入进行研究,使得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成为高职教师成长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参考文献:

[1]郑志平.美国新版教师教育技术标准对我国的启示[J].教育与职业,2010(10).

[2]张一春.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的模型建构之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4(5).

[3]李骠.职业院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体系的构建[J].科技风,2014(1).

信息化教学基本理论篇4

1项目管理信息化

1.1项目管理信息化基本概念信息是有用、可识别和能够减少不确定性的知识,由具有一定结构的数据来表达。信息技术是关于信息的采集、传输、接收、存储、转换、识别、控制等应用技术的总称[4]。工程项目在全生命周期会产生各种信息,其复杂程度超出决策者人工处理能力,因此,需要借助信息技术来挖掘以各种数据为载体的工程项目建设与管理信息。项目管理信息化的本质是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对项目整个生命周期中所产生的各种数据,及时、准确、高效地进行一体化集成管理,为项目的关系方提供必要、优质和更加客观的决策和控制信息[5]。项目管理信息化具体而言是具备上述内涵的项目管理信息系统。该类系统由最初实现项目管理基本功能的单机版项目管理软件(如MSProject,P3,梦龙PERT等)发展到实现多项目管理、多用户操作、远程控制、决策支持等功能的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项目管理信息系统[6],马智亮等[7]研究开发并应用于国家体育场项目施工管理的在线项目信息管理系统;李东云[8]构建的上海交大体育馆工程项目管理项目门户网站;纪晓东等[9]利用WebGIS技术开发了可视化的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国外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研究与开发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10,11,12]。2010年上海世博会项目管理是一个典型的,迄今最为复杂的项目群管理。其前期建设阶段由同济大学研发的基于Web的项目管理系统为该项目群成功实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1.2项目管理信息化技术体系由项目管理信息化内涵及其外延讨论可以看出,项目管理信息化不仅是一种理念,更是项目管理科学理论和信息技术应用在工程项目实践中的高效化信息工具平台[5]。项目管理信息化成功依赖于信息技术的支持,支撑项目管理信息化的技术体系如图1所示。在该体系中,数据库技术通过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完整性约束,实现信息数据化、结构化、共享化并保持数据在操作中完整、准确;计算机与网络通信技术实现了信息采集、加工处理、存储和和跨地域瞬时传输;决策控制技术是面向决策支持的智能化管理信息系统不可或缺的支撑技术;另外,考虑项目信息安全性,还应纳入信息系统安全与维护技术。

1.3项目管理信息化对项目管理工程硕士培养的要求项目管理思想和方法在我国推广多年,并广泛应用,但与国外先进企业比,当前国内项目管理总体水平不高。主要是管理理念、方法、手段方面存在较大差距[5]。项目管理信息化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整合项目生命周期管理,从而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益。因此,项目管理工程硕士培养要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项目管理信息化课程教学体系来加强学生信息化意识,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这是项目管理信息化对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

2项目管理信息化核心课程构建

2.1《项目管理信息化》课程地位、目的与结构体系我国项目管理领域工程硕士培养方案常以PMBOK中九大知识领域为依据,设置《项目质量管理》、《项目计划与进度管理》、《项目成本管理》、《项目人力资源与沟通管理》、《项目采购与合同管理》、《项目风险管理》等专业核心类课程。如今需将《项目管理信息化》作为项目管理工程硕士培养课程体系中的一门新的核心类专业课程体系。其设置目标可分二个层次:①使学员深刻理解项目管理信息化本质,树立信息化意识;对信息技术如何重塑项目管理模式、内容和手段有一定认识;使学员能够熟练地利用项目管理信息系统从事项目的全过程管理。②在第一层次的基础上,使学员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能够开发不同功能的项目管理信息系统,或者能够对已有的项目管理信息系统进行二次开发,使其在具备通用的项目管理功能基础上,满足某个项目独特性要求。《项目管理信息化》课程体系应包括信息技术原理、技术与应用三个模块,这三个模块又可细分十项教学内容,共同构成该课程体系,如图2。

2.2《项目管理信息化》课程教学内容根据工程硕士生的在职背景、本科专业背景差异,同时考虑其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我们以《项目管理信息化》课程体系为基础,设计了相应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构成了该课程的教学体系。

2.2.1第一层次目标下的教学内容按照该课程体系,第一层次目标下的课程模块是按照大平台课程设置,也就是所有方向的学员须学习该部分内容。其中:①信息科学基础子模块主要讲授信息基本概念、信息的基本表达方式等理论知识;管理信息系统子模块主要讲授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管理信息系统一般功能结构以及各个功能的信息处理流程等理论知识。②技术模块,按照第一层次目标,我们设置数据库原理及应用、通信技术和信息系统安全与维护三个教学内容。其中,数据库原理及应用主要讲授关系数据库基本原理(包括关系数据模型、关系数据运算、范式等)和SQLServer2000(集成开发环境介绍、T-SQL语言);通信技术主要讲授基本通信原理、现有的通信网络以及Internet、VPN和无线局域网通信的基本知识;信息系统安全与维护主要讲授基于Internet的安全体系、安全协议和安全技术,如防火墙技术,并给出一个基于防火墙的VPN实例。③应用模块强化学员的实践能力,主要安排相应课程内容的上机操作,比如通过基于Web的项目管理信息系统模拟一个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等;实习环节主要安排学员参观长庆油田的数字油田系统运行和ERP系统。按照第一层次目标,该课程体系的教学内容偏重基本理论、应用,不强调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环节。

2.2.2第二层次目标下的教学内容在第一层次目标基础上,我们在技术模块中加入了计算机网络技术、面向对象编程语言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其中计算机网络主要讲授基于企业局域网络和基于TCP/IP协议的Internet,网络拓扑结构和组网技术等基本知识;面向对象编程语言主要讲授一门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如Delphi或VB)。这些教学内容偏重于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分析、设计与开发,主要为我校项目管理工程硕士培养方案中三个方向之一的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学员开设。在第一、二层次目标的教学内容上,我们大量引入具有鲜明石油行业特色的项目管理信息化案例,如本校合作企业长庆油田股份公司的数字油田系统,中石油的ERP系统等。这些案例促使学员非常深刻地理解项目管理、石油工业和信息化三个学科领域的交叉融合,从而增强了学员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2.3《项目管理信息化》课程教学方法Stoyan[14]在项目管理教学研究中,提出了分组学习的教学模式,通过组员教授组员从而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的项目管理教学。Divjak和Kukec[15]针对研究生层次项目管理教学,提出并讨论了实践教学和互动教学两种教学范式,并认为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就是实践中角色扮演学习。国内外大量教学实践表明,以小组为单位,以问题为导向,进行角色扮演学习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习效果。为实现《项目管理信息化》课程体系既定目标,可采用多种教学范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体系,如小组讨论模式、问题驱动模式、案例分析模式、角色扮演等,其中小组讨论、问题驱动和角色扮演属于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的提升,特别地,我们在技术部分教学中主要采用问题驱动与小组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具体体现如下:

2.3.1对于第一目标层次所涉及的教学内容,理论部分可采用传统的课堂集中讲授模式;技术部分采用小组讨论与问题驱动模式;应用部分采用实践中角色扮演教学模式;

2.3.2对于第二目标层次所涉及的教学内容,理论部分亦是采用传统课堂集中讲授模式;技术部分采用研发小组和虚拟现实教学模式,因为这一部分主要达到开发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目的,所以可把学习过程当作一个信息系统开发过程来组织教学。应用部分与第一目标层次相同。

2.4《项目管理信息化》课程教学手段工程管理硕士学员都是受过本科教育并在实际领域工作多年的技术与管理人员,他们熟悉本领域专业知识且经验丰富,但对非本专业的知识和技术接受起来的确有些困难。有鉴于此,首先,我们在该课程体系的教学中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作为课堂授课的主要的教学手段,将枯燥的理论和技术机理通过图片、动画和视频形象且直观地表达出来,同时,通过与他们所从事的专业领域有关的实例,使他们从心理上认可并接受这些新的知识和技术,然后进一步深入了解和理解。其次,充分利用我院已有的专业实验室项目管理沙盘模拟系统和ERP模拟系统作为实验环节教学手段;最后,借助校企合作平台,让学员亲自参与石油企业的信息系统运行管理,以此作为实践环节的教学手段。

2.5《项目管理信息化》课程考核一个完备有效的教学体系中,课程考核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它是衡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成效的重要手段。相应于《项目管理信息化》课程体系两层次目标,我们设置了两层次考核方式。第一层次考核方式又可分闭卷考试、实验报告与实习报告三部分,各占总评成绩的50%、25%和25%;第二层次考核可分闭卷考试、设计报告、实验报告和实习报告四部分,各占总评成绩的25%。除闭卷外,其余以小组为单元进行考核。

3结论

信息化教学基本理论篇5

[关键词]ERP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实践教学 教学手段

一、引言

企业资源计划(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简称ERP,是继MRPII理论与技术成熟后,随着企业管理思想和信息技术发展而形成的新的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ERP从90年代兴起,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它借助于信息技术的企业管理解决方案,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接受。随着社会、企业对ERP各类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许多高校的相关专业相继将ERP课程作为一门专业课程列入了教学计划。目前ERP已经成为我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核心课程。如何使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与专业的培养目标相符合,如何做好此课程的教学工作一直是我们的重要研究内容。在此本文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ERP课程的课程设计及信息化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专业培养目标及ERP课程特点

1.专业培养目标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隶属于管理科学类,它是由原来的科技信息专业、信息学专业、管理信息系统等专业合并而成。本专业培养具有坚实的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知识,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系统工程方法的综合型、实用性的高级人才。在学习期间学生主要学习管理学、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生产运作管理、计算机及信息系统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信息系统开发与实施方面的实践训练,我们学院要求本专业学生在毕业时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掌握现代信息技术、企业管理等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

掌握信息系统的规划、分析、设计和实施流程;

掌握信息资源的采集、整理、存储、检索、开发和利用的基本能力;

具有适应信息化社会需要,不断创新和发展的意识。

因此,无论从专业的构成还是从专业的培养目标及要求都能清楚看到本专业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信息系统的理论知识还要接信息系统实施方面的实践训练,由此看出整合企业管理理念、业务流程、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于一体的企业资源管理系统―ERP必然是本专业的核心课程,ERP课程建设是本专业课程建设的重要部分。

2.ERP课程特点

ERP是指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ERP系统集信息技术与先进的管理思想于一身,成为现代企业的运行模式,反映时代对企业合理调配资源、最大化地创造社会财富的要求,成为企业在信息时代生存发展的基石。基于ERP定义,我们设置的ERP课程主要有以下两个特点:

(1)综合性

ERP是一门新兴的综合学科,它的理论基础来源于管理理论、计算机技术等相关知识。因此它要求学生在学习本课程之前,不仅要学习相关的管理知识,还要学习相关的计算机技术,这样才能更好地学习ERP课程。这个要求也是与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一致的。

(2)实践性

ERP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本课程不仅要求学生掌握ERP的原理,还要通过具体的ERP平台掌握企业运作的全流程,通过实践而更深入地理解理论知识。本课程的难点也在于实践内容的设计,因为我们的学生没有工程实践的经验,如何设计实践内容,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本课程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三、ERP课程教学研究内容

经过多年的教学摸索,结合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培养目标及ERP的课程特点,我们对ERP课程的先修课的设计、教材建设、信息化教学手段及实践环节的设计等方面进行了长期有效的教学研究,这些教学研究内容现已逐步在本专业应用,效果较好。

1.先修课的设计

从ERP课程的综合性特点得知,学生在学习ERP课程之前,必须要学习管理及计算机知识,因此我们根据ERP课程要求,修改和完善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教学计划的相关内容,逐渐形成了一套合理的课程体系,下图是我们设计的本专业ERP课程学习体系路径图。

根据专业教学计划安排,我们为本专业的信息系统应用方向的学生在大三的下学期安排了ERP课程。从上图可以看到学生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已经学习了管理学、市场营销学、财务管理、生产运作与管理、C++、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计算机网络等课程。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管理理论及财务、营销、生产等业务知识,并且具备了计算机知识,这样的知识结构为学生学习ERP课程打下了良好的知识基础,学生不需要在本课程中来弥补管理及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欠缺。

2.教材建设

ERP课程在我们学院的开课历史已有四年,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深感教材对于教学的重要性。我们曾经选用过一些教材,在教学过程中发现这些教材具有理论性较强,对ERP的内容介绍的较全面等优点,但也具有重点不突出、内容全而不具体、同时没有实践内容的设计等缺点。为了更好地满足教学要求,满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的专业培养目标,我们通过学院引入的SAP平台、用友ERP平台,以实际的应用背景为素材,利用我院良好的信息化资源,编写出了真正适合专业培养目标的ERP教材,这本教材已由东北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这本教材的编写既有理论的讲解,浅显易懂;又有结合具体ERP平台的功能介绍,理论联系实际。教材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可读性,体现了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实时性、专业性。

3.实践环节的设计

ERP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在执行教学大纲中,除了完成必要的理论教学外,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1)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实践内容的设计

在课程总体设计时,既强调了理论教学又加大实践教学的设计,通过ERP平台的实际应用,使学生对ERP的理解不仅仅局限于概念层次。另外,为了满足学生需求的多样性,我们在2005年建立了ERP实验室,引进了用友ERP平台。在授课时,我们提供学生一套模拟的企业业务数据,指导学生在这个虚拟企业里学生模拟企业不同的工作岗位,对企业供应链、财务、生产运作的全流程进行模拟实践。这样的实践内容的设计提高了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注重实践教学,建设实践教学基地

我们学院坐落于大连的软件园区,周边有很多的软件企业,通过与他们建立合作关系,学生可以在企业进行课程实习,了解ERP系统的实际开发、应用的过程,这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的效果。

2006年,我们迎来了更大的机遇,东软公司与著名的ERP解决方案商SAP公司进行了战略合作,这极大地推动了学院的ERP课程建设。我们正在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学生量身订造SAP软件知识的学习和实践体系,为中国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提供大量的国际化、专业化人才。

4.采用信息化教学手段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黑板+粉笔”为主导的传统教学模式已受到很大的冲击。信息技术已进入了传统的课堂,多媒体、网络等新技术手段取代了“黑板+粉笔”,将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更加有效。

我们学院很早就开始了信息化教学改革的工作,我们深知信息化教学改革是为了全面落实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改革教学方法。由于我们学生在校期间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因此本课程信息化教学结合了我们学院“笔记本大学”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学院信息化、网络化的教学资源,使教学资源信息化、课程实施过程信息化,逐步形成了具有东软教学特色的立体化课程教学体系。

(1)应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教学资源管理

我们根据课程发展及实际需要,进行了详细的课前、课中、课后的设计。我们开发了ERP课程网站,我们将课程教学要求、课件等相关资源上传到网站,同时网站还设有网上教师办公室,通过这个平台,教师和学生可以随时在课下进行沟通,很好地促进了教学。经过近两年的信息化教学改革,ERP课程已具备了纸版教材、电子教材、教学指导书、案例库、教学PPT、实践平台、教学网络系统等教学资源。当然我们还需继续努力,最终将实现多媒体教材、文字教材、网络课件、网上资源及网络环境于一体有机结合的立体化教学资源管理。

(2)应用信息化手段实施教学过程管理

我们授课时充分利用学院的良好的网络环境,采用多媒体教学和广播教学,摆脱了“黑板+粉笔”的传统教学模式。通过合理、适时、有效地采用多媒体教学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了教学效率。我们在授课时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生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同时实行了启发式、讨论式教学,运用了案例教学、讲练结合等教学方法。如在运用案例教学时,我们针对教学内容,结合案例,设计一系列课堂讨论题目,并且将讨论题目提前发给学生,使学生在课下通过网络资源对讨论题目提出的问题有所思考,在授课时,鼓励学生走上讲台阐述自己的想法。通过案例讨论教学法,使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更加深刻、扎实。这些教学手段的应用,为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结束语

ERP作为新兴的学科在不断地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教学工作者要紧跟时代的的步伐,不懈地进行教学研究与改革。尽管我们在课程建设方面有了一些进展,但还要继续努力,我们将在信息管理与信息专业培养计划的指导下,进一步完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将我们的学生培养成与国际接轨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孙福权王晓煜吴迪王琨:企业资源计划(ERP)[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6

[2]李红:管理信息系统[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3]董雄报李军花均南: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刍议[J].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02,8

[4]贺盛瑜赵卓宁:管理类专业MIS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探讨[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3,7

信息化教学基本理论篇6

关键词:信息化;经济学;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24-000-01

2012年5月,教育部出台了《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意见》,提出“全面加强信息技术支撑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能力,以先进教育技术改造传统教育教学,以信息化促进职业教育现代化”。近年来,不少高职院校在职业教育信息化这一大背景下,运用计算机、多媒体、互联网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结合“学生为主、教师引导”的教学理念,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和创新,并取得了重要进展。

一、高职经济学教学的现状

《经济学基础》是经济管理类各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专业基础课,在教学计划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教学,使学生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经济问题,为今后进一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

(一)课程特点

1.理论与现实有一定距离。经济学的大部分内容都是基于一定的假设,而且是一些理想化的假设,大多高职学生表示这样得到的完全数学化、模型化的理论不能够指导我们的经济生活。比如,在现实生活中,消费者不会根据无差异曲线来进行购物选择,生产者也不会按照成本曲线来进行生产决策。所以,从实用性的角度考虑,高职学生确实没有多高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

2.数学推导和图形分析较多。在经济学的学习过程中,具有较多的数学函数、曲线、图形和方程,对于数学基础较差的高职学生来说,确实感觉晦涩难懂。比如,以“生产成本”一章为例,光是“短期成本理论”,就有七个变量七条曲线需要学生掌握,学生如不能理解其特点,光凭死记硬背,是不能完全掌握的。因此,从学习难易程度来说,高职学生肯定会产生畏难和厌学情绪。

(二)学情分析

1.乐于实践,接受新生事物较快,但目的性较强。一方面,90后高职学生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创造性较强,对于感兴趣的内容愿意尝试和研究,但不感兴趣或觉得与以后就业无用的内容,他们会表现出很大的惰性。另一方面,90后高职学生比较喜欢活泼、有趣的课堂,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进行课内外实践,“学中做、做中学”是他们乐于接受的教学形式。

2.基础较差,对理论学习不感兴趣。大多高职学生中学基础都不好,尤其是数学,有的学生连基本的微积分知识都未掌握,逻辑性强的理论再加上抽象的数理分析,学不懂是共鸣。相反,90后学生却很喜欢贴近生活、通俗易懂的经济学案例和新闻,希望只讲案例不讲理论,自己也愿意收集一些例子进行分享,从日常生活中了解和学习经济学。

二、信息化手段对教学的影响

随着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高职经济学传统的教学模式遭遇挑战,现代化教学手段在完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及丰富教学资源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传统教学方式

在传统的教学中,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教师为中心、学生为从属,缺乏学习主动性。教学地点一般是普通教室,主要通过板书教学的方式,教学资源多来源于书本或生活经验,某些教师仅仅只是照本宣科,根本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虽然有些教学设备较为先进的院校也尝试了多媒体教学,但也只是把多媒体当作课件播放器,把一些抽象、复杂的图形和公式罗列在上,学生自然很茫然。

(二)信息化教学手段

在信息化环境下,课前,通过网络或资源库,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预习和自主学习;课堂上,教师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但不仅限于PPT授课,还应包括合适的新闻、短片、电影等视频资料,以具备足够的课堂吸引力;课后,不同于以往面对面的交流,学生更多地运用邮件、微信、QQ等手段,与授课教师进行探讨。如此教学,既增加了与学生的互动交流,更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思考力,达到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

三、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以《基数效用论》为例

《基数效用论》是消费者行为理论章节的重要内容,为消费者均衡的学习奠定基础。我们希望借助于现代化的信息手段,进行教学创新,以实现教学效果的提升。

(一)教学思路

围绕“网上预习――下发任务――游戏导入――课堂翻转――实际运用――课后答疑――无纸化考试”这一主线,利用多种信息化手段及平台,使学生学习并掌握基数效用论的基本知识,学会做一个理性的消费者。

(二)教学过程

1.课前准备:学生在教学资源库平台上观看视频《水和钻石――价值悖论》,通过发帖交流的方式,预习消费者行为理论的相关内容。教师在QQ群上“换客游戏”方案,学生根据预习情况,了解游戏内容,准备相关物品。

2.课堂教学:学生进行“换客游戏”,自主进行消费决策,对消费者行为有所感悟。教师讲授总效用、边际效用及二者关系,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视频资料:吃面条),消费者剩余(新闻链接:阶梯水价如何影响消费者剩余)。针对课前预习资料《水和钻石――价值悖论》,教师组织学生利用本次课所学内容进行分析。

3.课后评价:学生在教学资源库平台上提问或发帖讨论,教师及时答疑解惑。学生在无纸化考试系统上进行自测,教师收集测试结果并汇总。

四、结束语

在信息时代,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的关系必然将会越来越紧密,也必将成为一种新常态。作为高职教师,我们应紧跟时代潮流,灵活运用信息化手段,不断改革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思维,吸引学生从被动听课向积极参与转变,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文件.教职成[2012]5号《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意见》.

[2]吕超.浅论信息化环境下微观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改革[J].科教文汇,2014(1).

[3]黄学锦.信息技术与经济学课程整合研究[J].教育学论坛, 2014(27).

[4]王寅龙,李前进,李志祥,王希武,林克成.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过程、方法及评价要点探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6).

[5]王欣,杨泽伟.关于职业教育信息化及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探讨[J].职教论坛,2014(5).

信息化教学基本理论篇7

关键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学习理论;“任务型”教学;学习策略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基础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的目标是: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中小学教学方式的根本性变革。它的基本思想包括三个基本点:要在以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化环境中实施课程教学活动;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后成为学习者的学习资源;利用信息加工工具让学生知识重构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一种思想、观念的变革,其理论基础是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Piaget’s Constructive Learning)。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思想是:知识不仅仅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于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由于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另外,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

另一种是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Bruner’s Discovery Learning)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强调的是学生的学习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过程的积极的探究者,教师的作用是创设一种学生能独立探究的环境,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学习的目的是要学生参与建立学科的知识体系的过程,学生应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真正的学习来自个人的发现。

以上两种理论为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信息技术与教学思想的整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关键是教师的教学思想。如果教师固有的教学观点和思想一成不变,教师就会把计算机当作传统教学方法的附属物,不能很好地发挥计算机的独特潜力,只能用它作演示或练习用。具体地来说,要发生四大转变。

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要从知识的讲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活动的导演者;学生地位的转变:学生要从被动听讲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参与的学习主体;媒体作用的转变:把媒体从原来作为教师的演示工具,转变为学生的认识工具;教学过程的转变:把教学过程从传统的逻辑分析讲授过程,转变为让学生通过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意义建构过程来获得知识、培养能力。

三、信息技术与高中英语资源的整合

《英语课程标准》要求:“英语课程要力求合理利用和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给学生提供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内容健康和丰富的课程资源;要积极利用音像、电视、书刊杂志、网络信息等丰富的教学资源,拓展学习英语的渠道;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英语课程资源越来越多的呈现多媒化、网络化。如:有了信息技术的整合就可以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形象、化远为近、化过去为现在,使课程的学习融声音、图象、文字、视频、动画等于一体极大地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提高学习效率。特别是Internet的发展,可以使更大范围的英语资源为教学所用。如: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访问各种英语学习网站、阅览电子书刊、访问虚拟图书馆来进行自主学习;学生们还通过办电子板报、做个人英语网页与中外的学子进行交流。利用信息技术,学生还可以进行网上在线学习或补习。总之,有了信息技术的整合就有了更具人性化的英语课程资源,就能真正打破以教材为中心的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

四、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途径的整合

英语新课程倡导“任务型”教学途径。所谓的“任务型”的教学是指通过学生学习英语知识、运用英语知识来达到“能做某事”的目的。在“任务型”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使用英语完成任务。其教学基本特征是“课堂教学交际化,交际教学活动化,活动教学任务化,任务教学真实化,课外作业项目化,评价方式过程化。”

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多媒体教学与“任务型”教学的整合是极为方便的。从理论上看,“任务型”教学的理论基础是社会语言学、习得与互动理论、人本主义心理学和杜威的实用主义认识论。而多媒体教学的理论基础:建构主义理论也是吸收了上述理论中的合理部分而建立的。他们在教学上有共同的理论基础,都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新知识必须依靠学习主体在自己原有相关背景经验的基础上建构,”都强调“意义侧重(meaning-focused)”。从实现的形式来看,他们都认为教学任务“应在一定的情境下完成”。

信息技术可以为“任务情境”或“问题情境”的创设扫清障碍。因为它能为学生提供一个完整、真实的问题背景,以此为支撑物启动教学,满足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减少知识与解决问题之间的差距;同时支撑物的表征、视觉本质又促进了学习共同体中成员间的互动、交流,即合作学习,驱动学习者进行自主学习,从而达到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目的。合理地应用信息技术于英语教学,还有利于将设计的问题具体化,还原知识的背景,恢复其原来的生动性、丰富性,从而便于学生的“意义”建构。

五、信息技术与英语学习策略的整合

学习策略是指学生为了有效地学习和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和步骤。英语学习策略主要包括:认知策略、调控策略、交际策略和资源策略。

教师可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网上资源,如借用网上的图片、图表、图象等非语言信息进行理解和表达,改进认知策略;在调控策略方面,可培养学生自觉地控制整个学习过程。比如在网上搜寻资料、使用远程数据库和文件、与学伴进行在线交流、获得在线咨询、在线支持。学习者通过问题的解决方式,完成学习目标,在此过程中逐渐掌握对信息进行有效的检索、评价、管理方式和方法,进而改善调控策略;在交际策略方面,我们可鼓励学生上网和美国、英语等以英语为母语的学习者进行交流,以提高他们的英语交际水平;在资源策略方面,我们可以告诉他们一些英语学习网站,扩大其资源范围,让学生感受自我获取知识、自我更新的快乐。

六、信息技术与英语学习方式的整合

信息化教学基本理论篇8

一、教育信息化与语文课堂教学融合的可行性、必要性及基本原则论述

分析当下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大环境可知,教育信息化与语文课堂教学相互融合,其中教育信息化是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方向,而语文课堂教学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分析教育信息化与语文课堂教学融合互动的可行性及必要性,以期明晰教育信息化与语文课堂教学之间的关系。首先,教育信息化与语文课堂教学整合的可行性分析。数字化教学环境建设与教学组织形式丰富为有效整合教育信息化与语文课堂教学创造了可行性条件。其一,数字化教学环境建设为二者整合奠定了基础。近年来,国家网络信息技术发展迅猛,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陆续出现并应用于教学领域,在此技术支撑下,进一步推动物理教学环境与虚拟教学环境相结合,教学环境的智能化发展为教育信息化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落地奠定了必要的技术基础。其二,教学组织形式丰富为二者整合提供了条件。随着教育现代化发展进程不断推进,教学组织形式也在不断开展有益探索,现阶段,越来越多的学校在原有大班授课的基础上增加小组教学方式,实践表明:教学组织由大变小,能更好地兼顾学生发展个性,拓宽信息技术的作用空间,从某种角度来看,教学组织形式的多样化有利于在发挥教育信息化普遍服务的基础上,增加其精准化服务内涵。其次,教育信息化与语文课堂教学整合的必要性分析。一方面,教育信息化与语文课堂教学整合是语文学科特性下的必要举措。相较于其他学科,语文学科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双重价值,立足工具属性视角,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听、说、读、写等教学内容均要服务于当下学习生活及未来职业发展。因此,语文课堂教学应与时代背景紧密结合,基于当下信息化时代背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融入信息化要素是实现语文学科工具性价值的必要需求。另一方面,教育信息化与语文课堂教学整合是突破传统语文课堂教学方式困境的必要举措,分析当下语文课堂教学现状发现,现阶段的教学方式主要针对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展开,即过于注重传授语文学科知识,忽略语文课堂教学的多维价值,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长此以往,不利于学科的持续健康发展。在此情景下,融入教育信息化,不仅是在技术层面优化教学环境、丰富教学方式、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也是在理念层面,回归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由此可见,将教育信息化融入语文课堂教学是突破语文课堂教学困境、促进语文学科持续发展的必要举措。最后,教育信息化与语文课堂教学整合的基本原则。从理论层面进行分析,教育信息化与语文课堂教学整合后会体现出以下三项特征:其一,学习方式的自主性变化,主要表现为对学习资源的自主选择、对学习流程的自主调控、对学习情境的自主创立;其二,学习方法的互动性变化,主要表现为学习信息交流的空间与时间壁垒被打破,在信息技术支持下,不仅同一班级的学生间可以交流学习信息,不同班级、不同学校甚至不同国家的学生之间也可进行信息交流与互动;其三,学习模式的探究性变化,在教育信息化融合下,信息化工具的支撑推动了探究性学习模式的发展,即学生以课堂教学问题为导向,借助信息化技术自主探究学习内容。通过分析以上三项特征可以发现,突出学生主动性与学习边界的开放两方面核心内容。因此,教育信息化与语文课堂教学整合应遵循两项基本原则:一是以学生为主体原则,即强化学生学习的主动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辅导,调动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将学科知识内化为自身素养;二是开放性原则,主要是指语文课堂教学内容与空间的开放,在此需要强调开放性原则与共享性原则的并行,即不仅要依靠信息化教学环境丰富自身教学元素,同时也应向其他学习组织共享自身教学资源,这是构建大教育格局、实现教育公平的应有之义。

二、教育信息化与语文课堂教学整合的路径分析

基于对教育信息化与语文课堂教学整合可行性及必要性的分析,进一步探索二者整合作用的路径,以期为语文课堂教学信息化建设提供思路,充分激活教育信息化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功能,提升语文课堂教学质量。首先,树立正确的语文课堂教学信息化发展观念。对教育信息化与语文课堂教学整合而言,需规避两个认识误区:其一,认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融入调动信息化资源越多越好,在此认知下,虽然能显著推动语文课堂教学的信息化建设,但往往只是教育信息化资源与语文课堂教学的简单叠加,信息化发展成果有形无实,忽视教师对资源的利用能力与学生的接受能力,只求教育信息化的量化,难以有效发挥教育信息化融入的整体效能,不利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其二,完全否定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全盘接受信息化教育理念,这一认识误区与我国教育国情不符,客观而言,教育信息化的融入是对语文课堂教学的补充与优化,并不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全盘否定,国家教育信息化发展及人文素质教育开展仍处于探索阶段,需要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正确引导学生学习过程。由此可见,对于教育信息化与语文课堂教学融合而言,应明确信息化教育资源是服务于教师教学过程与学生学习过程,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即教育信息化融入的本质是服务于素质教育发展。其次,构建语文课堂教学信息化教学环境与教学方式。其一,营造信息化语文课堂教学环境,一方面,改造校内教学环境,目前大部分学校都配备了相应的信息技术设备,如电脑、投影仪、电子黑板等,以此不断推进教学环境的信息化建设;另一方面,基于信息技术支撑,开发线上教学平台,如发展慕课、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在学校教学环境的基础上,拓宽线上教学环境。其二,创新信息化语文课堂教学方式,在教育信息化融合下,语文课堂教学方式要在传统课堂讲解教学方式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如基于信息化教学特征,拓展以下三种教学方式:一是网络自主学习方式,自主型学习方式有利于强化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提升其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二是网络探究学习方式,以问题为导向的探究性学习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创新思维与能力;三是网络协作学习方式,依托信息化技术平台加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交流与互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帮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结构,深化学生对内容的记忆与理解。最后,打造语文课堂信息化教学队伍。对教育信息化发展及语文课堂教学而言,教师都是其中的关键因子,探讨二者整合路径,教师队伍建设自然成为重点研究内容。推动教育信息化有效融入语文课堂教学中,优化教师队伍建设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其一,提升语文教师信息化教学意识,构建现代化教学理念,语文教师应紧抓新时代教育发展趋势,积极响应国家教育政策,以终身学习理念为指导,积极了解、吸收新兴事物与知识,不断提升自身教学理念。其二,学校层面应以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为主题,加强对语文教师的培训,如通过职前培训、校本培训等方式,针对性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进一步保障培训成果,可以将教师培训与教师考核相结合,以此督促教师积极参与培训提升自身教学综合素养。其三,加强政策机制支撑,在教育信息化融合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承担固有教学工作,还要开展教育改革实践工作,因工作压力大,大部分教师只能被动实施教学改革措施,不利于教育信息化的有效落地,因此应出台相关政策制度,完善教师激励机制,鼓励教师专心教研学习,以此推动教育信息化与语文课堂教学整合理论与实践统一,提升语文课堂教学信息化建设实效性。

上一篇:空乘服务礼仪的重要性范文 下一篇:事业单位试点改革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