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农业合作社的必要性范文

时间:2024-01-30 11:32:06

建立农业合作社的必要性

建立农业合作社的必要性篇1

一、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建立的必要性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要加快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既要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但更重要的是要完善我国的农业生产体制,建立一个良好的农业生产经营机制,引导农民自发的组织起来,创新农业生产经营模式,走自主化、高效化、集约化的农业发展道路。从我国目前的农业生产形势来看,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建立是非常必要的。

1.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建立,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增加农民收入。

目前,社会化大生产要求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内部分工越来越细,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建立,就是要以专业化的生产、服务和销售方式,来组织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以适应千变万化的市场需求,实现小生产和大市场之间的有效对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只有这样,农民才能够按照市场信息,有计划地组织农产品生产、运销、减少市场风险,既有利于农业产业化的稳定发展,又有利于城市农副产品的稳定供给。从而降低了农业生产的成本,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益,最终增加了农民收入。

2.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建立,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专业化程度,减少资源浪费。

在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体的生产经营模式下,农户是最基本的农业生产单位,占有和掌握了大量的农业生产资源,大量的农机具、畜力等农业生产资源在全年的大部分时间里被闲置,甚至报废,这种生产资料的分散和闲置造成了农业资源的极大浪费。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建立,就是要组织各种专业技术服务队,服务于农业生产,如水利灌溉队、农田机耕队、病虫害防护队、农作物收割队等,还可以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结合当地实际,组建种植、养殖、机械、加工、建筑、运输等各类企业,实现专业化协作、产业化经营和优质化服务,减少农业资源的浪费,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

3.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建立,有利于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在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下,广大农户由于受思想意识和认识水平的局限,再加上信息来源渠道不畅,最新的农业科研成果很难运用到农业生产活动中,造成农产品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也低,农民增产不增收。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建立,就是要以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名义,加强与科研单位的合作,引进新品种、新技术,示范带动农民,推进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大大提高了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4.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建立,有利于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了优势产业规模的形成。

农业生产与工业及其他产业的生产有所不同,受地域性、季节性和农民认识水平的影响较大,产业结构调整的难度最大。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建立,就是要求各地专业合作社,要立足于当地特色优势产业,优化配置和组合产业相关的品种、技术、资金,实行产、供、销一体化经营,引导带动周边农村,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促进新产业带的形成和产业规模的扩大。通过培训、技术指导、生产资金担保等服务,引导和吸引社员以及周边农户发展特色农业,建立各具特色的核心示范中心,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特色农业生产基地,促进了当地特色产业规模优势的形成,创出了自己的品牌,有效地提高了土地产出率,增加了农民收入。

5.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建立,有利于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二十多年来,由于国家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不足,加上农村基层组织占有和掌握的农村经济资源十分有限,因此,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从根本上讲,还是要依靠农业自身的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实力的增强。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建立,就是要从根本上解决目前农村集体经济空壳的问题,即“建一个组织、兴一个产业、活一方经济、富一个集体”,才能够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要求和标准,去加强和改善农村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6.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建立,有利于促进了政府职能转变,强化了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乡、村两级的政府职能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建立,就是要充分利用其信息、技术、销售等有机结合的服务功能,区域性、专业性和外联市场、内联农户的特点,充分发挥龙头企业与农产、农产与市场的桥梁纽带作用,形成了合作各方优势互补的服务机制,解决于社区性集体经济组织统不起来,农民单家独户又办不好的事。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有效地在政府与农户之间架起了桥梁,成为政府落实农业产业政策、实施市场宏观调控的重要载体,为实现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业宏观调控与服务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二、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建立的基本模式

在全国范围内,各种类型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迅速发展起来,从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组织形式上讲,主要有三种基本模式:

1.农民专业协会。农民专业协会是农村改革开放以来农民自愿结合的经济组织,通过某一项产品共同开发、生产、经营,或就某一产品的生产技术进行交流、推广和学习,而形成的专业性组织。农民专业协会拥有140多种不同专业,按行业划分可分为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养殖、瓜菜、林业、农产品加工和其他,共7大行业。拥有专门知识的农民组成的农民专业协会,在生产性投入、生产技能、专业知识等方面都更有优势,其产品的质量、品种、产量都更具有市场竞争力。

2.村级经济合作社。村级经济合作社是由从事同类或者相关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按照加入自愿、退出自由、民主管理、盈余返还的原则进行共同生产、经营、服务活动的“民办、民管、民受益”的互经济合作组织。是在经济发达地区一些原村一级集体经济组织的基础上,社区内的农民进行分工,成立专业化的生产组织。在山东、广东、江苏、福建等省区,原有的集体经济与组织基础较好的村社,实行村内的分工,形成了村级经济合作社,在村内逐步组成了种植、养殖、机械、加工、建筑、运输等各类村办企业,使村内每一成员参与一项专业性生产活动,这种村内的分工与专业化生产,提高了每个农民的专业化生产技能,提高了村集体的经济实力,增加了成员的收入,也有利于改善生产条件,有的村镇还成为某一产业的专业村。

3.贸工农一体化企业。近年来,一些原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为了拉长产业链条、拓展生产经营范围而介入了农业生产,出现了一批贸工农一体化联合经营企业。这类企业利用其资金、技术、科研、管理等方面的优势,一开始就把农业专业化生产提高到较高水平上,对农民进行一定的专业技能培训,或者使其成为企业员工,或者按要求向企业提供初级产品,然后,对农产品再进行专业化程度更高的精加工和深加工,这样,即保证了原材料的来源渠道和产品质量,又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并使农民特别是纯农户分享到农产品加工、运销过程中所获得的后续收益。

三、对建立和完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建议和思考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在我国广大的农村迅速发展起来了,但它毕竟是在新的农业生产形势下出现的一种新生事物,还存在着法律地位不明确、发展能力不强、管理制度不够规范、政府支持力度不大等一系列问题。因此,为了我国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健康有序发展,现提出如下的建议和思考:

1.健全法律法规制度,营造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健康发展的政策环境

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是在新形势下出现的一种新型的农民合作互助形式,它必将对我国未来的农业生产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国家和政府有关部门必须尽快制定和出台至在鼓励和保护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健康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在法律上要明确界定各级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性质、任务和地位。具有经营性质的企业和村级经济合作社要在工商部门登记为合伙企业或有限责任公司,成为法人实体,承担法人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不具有经营性质的农民专业协会要在民政部门登记为社团法人,从事非赢利的技术服务、信息咨询、经验交流等活动。政府职能部门要尽快制定相关政策,支持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建设和发展。

2.建章立制,加强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规范化管理

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无论以何种形式存在——农民专业协会,或者是村级经济合作社,也无论其规模大小,都毕竟是一个组织体系,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都必须建立起必要的规章制度,以确保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健康有序发展。政府的有关职能部门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要制定和出台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建立的规范和要求,提出建立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体系的原则和目标,构建出适合当地特点的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体系,并就该组织体系中的运行机制、利益分配机制、监督保障机制和政府在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中的职能定位等问题作出相关规定;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也要根据其自身的特点.制定自己的组织运行章程.以确保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正常运行;拓展融资渠道.加大对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投入争取各级财政对专业合作组织的扶持;提高专业合作组织的积累能力,逐步建立起专业合作组织自身的积累发展机制。

3.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为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创造更多的生存空间

我国农村的发展并不只是农业的发展,而是一个以农业为主体,兼有工、商、建筑、邮电通讯、教育、服务等多行业并存的社会体系。因此,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空间是非常广阔的,为此,应该按照完整的社会体系,来规划和设计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思路,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适时地进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并且,我们也深信,随着城市空间的拉大和小城镇建设步伐的加快,会有很多新兴产业将不断地转移至农村,也必将接纳和吸引越来越多的农民,所以,也必将为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创造更大的生存空间。

4.要加强指导和培训,引导农村专业合作组织适度协调发展

建立农业合作社的必要性篇2

1.白城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工作现状

白城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工作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截至2010年末,白城市已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127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是2009年末的2.2倍。但通过调查,全市只有一些规模大、实力强、效益好、运作规范的农民合作社注重财务管理工作,建立健全了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账目,60%以上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在财务管理方面只做流水账,没有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试行)》相关要求规范操作。有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注册后,就处于休眠状态,连最基本的服务功能都没有发挥。造成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工作水平低下的原因,除农民专业合作社自身管理能力较弱外,与相关部门重视支持不够、没有强有力的改进措施不无关系。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工作的现状,已形成较为尴尬的局面,严重影响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质量。

2.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

2.1对财务管理工作没有从思想上给予高度的重视 从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实际运作情况看,财务管理工作没有受到农民专业合作社本身的足够重视。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在财务管理方面思想意识淡薄,观念落后,又对财务知识比较欠缺,意识不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畏难情绪,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政策信心不足,既怕政策有变,又怕相关部门强加干涉,导致在实际管理中只注重抓生产经营服务,而忽视财务管理工作。

2.2发展资金严重不足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市场经济中的弱势群体,在成立之初吸纳的股金有限,同时又是一种非赢利性的组织,对外交易量少、盈利少、自我积累能力相对不足,而且通过申请银信部门贷款的方式来拓展业务的难度也相当大。狭窄的资金筹措渠道和有限的资金积累,限制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生产经营规模,切实影响了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财务管理的积极性。

2.3收益分配机制不健全 由于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参与合作社管理程度不高等因素的影响,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社收益分配制度不健全,盈余返还的比例制定不合理,甚至对盈余返还制度不知情。更有一些农民专业合作社对成员不进行利润返还,从而违背了办社宗旨和相关法规,成员的利益受到极大侵害。农民专业合作社收益分配体制机制不健全,是造成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不到位的根本原因之一。

2.4缺乏必要的财务监督机制 有些农民专业合作社根本没有制定财务管理制度,有的虽然建立了财务管理制度,但是执行不到位,未形成完整的约束体系,从而造成财务管理的混乱局面。同时,有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没有或无法建立内部审计部门,即使有内部审计部门,也很难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缺乏必要的财务监督。另外,农民专业合作社外部审计监督主体尚不明确,农经管理部门不能发挥主导作用,造成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外部监督缺位乏力,强化途径比较狭窄。

3.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工作的对策

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已势在必行,必须采取行政、法律、政策等综合措施来推进,确保“十二五”期间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工作迈上新台阶。

3.1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相关政策宣传 宣传国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方针政策,让广大农民专业合作社相信党的政策,让农民吃上定心丸,增强发展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自觉性,主动规范财务管理。充分利用阳光工程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训和合作社辅导员培训机遇,让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员认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重视好、监督好合作社的财务管理工作,把财务管理工作当做合作社进一步发展壮大的重要举措来抓。有计划地培训农经干部,增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工作的指导能力。

3.2奠定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的物质基础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大多数成员是农民,农民是最现实的一个社会群体,只有农民专业合作社给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才能调动农民参与合作社的积极性,由于目前发展资金不足,许多农民专业合作社被动放弃良好的产业项目,没能较明显地带动农民增收。提高合作社发展资金实力,关键要靠合作社自己。农民专业合作社要增强合作社内部融资能力,积极开展资金互助业务。农民专业合作社还要充分利用好国家及省扶持合作社的各项优惠政策,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或有效贷款,来提高合作社外部资金筹集能力,学会借力发展,增强市场竞争力。解决发展资金不足问题,才能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强财务管理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3.3建立完善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机制 从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客观形势看,只有进一步明确农经管理部门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的主体地位,解决好机构编制和经费问题,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才能可持续地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各级政府要借鉴推行“大学生任村官,加强新农村建设”的管理模式,安排大学生到农民专业合作社担任财务管理人员,解决财务管理人才严重匮乏的现状。社会各界要切实认同并发挥农经管理部门的职能优势,建立农经管理部门定期审计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的工作制度,强化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发展监督指导力度。农民专业合作社要借助各种社会力量,依法建立健全财务会计账簿,并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试行)》建立财务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监督制度,定期向农经管理部门上报财务报表和相关统计资料。

建立农业合作社的必要性篇3

[关键词] 农村专业合作组织 生产经营方式 农民专业协会 村级 经济 合作社 贸工农一体化 企业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农产品的短缺经济 时代 已经结束,农业市场化水平在不断提高,农业增产已经不能实现农民的增收,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在逐渐减弱;资源配置分散,生产资料浪费严重等 问题 更加凸现出来,与日益发展的 社会 化大市场存在很大的不适应性。因此,补充和完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是时展的迫切需要。近年来,在一些省份建立起了多种形式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按照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把农民有效的组织起来,形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新形势下我国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的一种新的尝试。

一、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建立的必要性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要加快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既要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但更重要的是要完善我国的农业生产体制,建立一个良好的农业生产经营机制,引导农民自发的组织起来,创新农业生产经营模式,走自主化、高效化、集约化的农业发展道路。从我国 目前 的农业生产形势来看,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建立是非常必要的。

1.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建立,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增加农民收入。

目前,社会化大生产要求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内部分工越来越细,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建立,就是要以专业化的生产、服务和销售方式,来组织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以适应千变万化的市场需求,实现小生产和大市场之间的有效对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只有这样,农民才能够按照市场信息,有计划地组织农产品生产、运销、减少市场风险,既有利于农业产业化的稳定发展,又有利于城市农副产品的稳定供给。从而降低了农业生产的成本,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益,最终增加了农民收入。

2.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建立,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专业化程度,减少资源浪费。

在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体的生产经营模式下,农户是最基本的农业生产单位,占有和掌握了大量的农业生产资源,大量的农机具、畜力等农业生产资源在全年的大部分时间里被闲置,甚至报废,这种生产资料的分散和闲置造成了农业资源的极大浪费。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建立,就是要组织各种专业技术服务队,服务于农业生产,如水利灌溉队、农田机耕队、病虫害防护队、农作物收割队等,还可以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结合当地实际,组建种植、养殖、机械、加工、建筑、运输等各类企业,实现专业化协作、产业化经营和优质化服务,减少农业资源的浪费,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

3.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建立,有利于促进农业 科技 成果的转化,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在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下,广大农户由于受思想意识和认识水平的局限,再加上信息来源渠道不畅,最新的农业科研成果很难运用到农业生产活动中,造成农产品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也低,农民增产不增收。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建立,就是要以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名义,加强与科研单位的合作,引进新品种、新技术,示范带动农民,推进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大大提高了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4.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建立,有利于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了优势产业规模的形成。

农业生产与 工业 及其他产业的生产有所不同,受地域性、季节性和农民认识水平的 影响 较大,产业结构调整的难度最大。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建立,就是要求各地专业合作社,要立足于当地特色优势产业,优化配置和组合产业相关的品种、技术、资金,实行产、供、销一体化经营,引导带动周边农村,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促进新产业带的形成和产业规模的扩大。通过培训、技术指导、生产资金担保等服务,引导和吸引社员以及周边农户发展特色农业,建立各具特色的核心示范中心,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特色农业生产基地,促进了当地特色产业规模优势的形成,创出了自己的品牌,有效地提高了土地产出率,增加了农民收入。

5.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建立,有利于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二十多年来,由于国家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不足,加上农村基层组织占有和掌握的农村经济资源十分有限,因此,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从根本上讲,还是要依靠农业自身的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实力的增强。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建立,就是要从根本上解决目前农村集体经济空壳的问题,即“建一个组织、兴一个产业、活一方经济、富一个集体”,才能够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要求和标准,去加强和改善农村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6.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建立,有利于促进了政府职能转变,强化了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乡、村两级的政府职能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建立,就是要充分利用其信息、技术、销售等有机结合的服务功能,区域性、专业性和外联市场、内联农户的特点,充分发挥龙头企业与农产、农产与市场的桥梁纽带作用,形成了合作各方优势互补的服务机制,解决于社区性集体经济组织统不起来,农民单家独户又办不好的事。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有效地在政府与农户之间架起了桥梁,成为政府落实农业产业政策、实施市场宏观调控的重要载体,为实现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业宏观调控与服务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二、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建立的基本模式

在全国范围内,各种类型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迅速发展起来,从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组织形式上讲,主要有三种基本模式:

1.农民专业协会。农民专业协会是农村改革开放以来农民自愿结合的经济组织,通过某一项产品共同开发、生产、经营,或就某一产品的生产技术进行交流、推广和 学习 ,而形成的专业性组织。农民专业协会拥有140多种不同专业,按行业划分可分为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养殖、瓜菜、林业、农产品加工和其他,共7大行业。拥有专门知识的农民组成的农民专业协会,在生产性投入、生产技能、专业知识等方面都更有优势,其产品的质量、品种、产量都更具有市场竞争力。

2.村级经济合作社。村级经济合作社是由从事同类或者相关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按照加入自愿、退出自由、民主管理、盈余返还的原则进行共同生产、经营、服务活动的“民办、民管、民受益”的互助性经济合作组织。是在经济发达地区一些原村一级集体经济组织的基础上,社区内的农民进行分工,成立专业化的生产组织。在山东、广东、江苏、福建等省区,原有的集体经济与组织基础较好的村社,实行村内的分工,形成了村级经济合作社,在村内逐步组成了种植、养殖、机械、加工、建筑、运输等各类村办企业,使村内每一成员参与一项专业性生产活动,这种村内的分工与专业化生产,提高了每个农民的专业化生产技能,提高了村集体的经济实力,增加了成员的收入,也有利于改善生产条件,有的村镇还成为某一产业的专业村。

3.贸工农一体化 企业 。近年来,一些原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为了拉长产业链条、拓展生产经营范围而介入了农业生产,出现了一批贸工农一体化联合经营企业。这类企业利用其资金、技术、科研、管理等方面的优势,一开始就把农业专业化生产提高到较高水平上,对农民进行一定的专业技能培训,或者使其成为企业员工,或者按要求向企业提供初级产品,然后,对农产品再进行专业化程度更高的精加工和深加工,这样,即保证了原材料的来源渠道和产品质量,又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并使农民特别是纯农户分享到农产品加工、运销过程中所获得的后续收益。

三、对建立和完善 农村 专业合作组织的建议和思考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生产的 发展 ,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在我国广大的农村迅速发展起来了,但它毕竟是在新的农业生产形势下出现的一种新生事物,还存在着 法律 地位不明确、发展能力不强、管理制度不够规范、政府支持力度不大等一系列 问题 。因此,为了我国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健康有序发展,现提出如下的建议和思考:

1.健全法律法规制度,营造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健康发展的政策环境

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是在新形势下出现的一种新型的农民合作互助形式,它必将对我国未来的农业生产产生积极而深远的 影响 。因此,国家和政府有关部门必须尽快制定和出台至在鼓励和保护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健康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在法律上要明确界定各级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性质、任务和地位。具有经营性质的企业和村级 经济 合作社要在工商部门登记为合伙企业或有限责任公司,成为法人实体,承担法人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不具有经营性质的农民专业协会要在民政部门登记为社团法人,从事非赢利的技术服务、信息咨询、经验交流等活动。政府职能部门要尽快制定相关政策,支持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建设和发展。

2.建章立制,加强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规范化管理

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无论以何种形式存在——农民专业协会,或者是村级经济合作社,也无论其规模大小,都毕竟是一个组织体系,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都必须建立起必要的规章制度,以确保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健康有序发展。政府的有关职能部门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要制定和出台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建立的规范和要求,提出建立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体系的原则和目标,构建出适合当地特点的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体系,并就该组织体系中的运行机制、利益分配机制、监督保障机制和政府在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中的职能定位等问题作出相关规定;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也要根据其自身的特点.制定自己的组织运行章程.以确保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正常运行;拓展融资渠道.加大对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投入争取各级财政对专业合作组织的扶持;提高专业合作组织的积累能力,逐步建立起专业合作组织自身的积累发展机制。

3.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为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创造更多的生存空间

我国农村的发展并不只是农业的发展,而是一个以农业为主体,兼有工、商、建筑、邮电通讯、 教育 、服务等多行业并存的 社会 体系。因此,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空间是非常广阔的,为此,应该按照完整的社会体系,来规划和设计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思路,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适时地进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并且,我们也深信,随着城市空间的拉大和小城镇建设步伐的加快,会有很多新兴产业将不断地转移至农村,也必将接纳和吸引越来越多的农民,所以,也必将为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创造更大的生存空间。

4.要加强指导和培训,引导农村专业合作组织适度协调发展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与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农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农民负担监督管理等关联度大,政策性、技术性、群众性强,各级农业部门的支持、指导、协调和服务工作都必须始终坚持尊重农民的意愿和选择,做到支持不包办、服务不干预、引导不强迫,避免急躁冒进、一哄而起、归大堆。要培训一支高素质的业务辅导员队伍,指导建立健全内部规章制度,实施民主管理,完善自律机制,增强服务功能。 总结 推广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成功经验以及热心为民、乐于奉献、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优秀带头人,引导广大农民积极参加、共同办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参考 文献 :

[1]唐宗昆:农村生产组织形式创新的障碍 分析 .农业经济,2008.01

[2]马 锟:我国农村合作经济发展的分析与思考.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07.05

[3]冯 岳: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生产的组织化程度.福建 理论 学习 ,2007.09

[4]侯保疆: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轨迹及特点.农村经济,2007.03

[5]张治平: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思考.甘肃农业,2006.12

建立农业合作社的必要性篇4

关键词:农业生产资料;监管模式;比较研究

新农村建设中,要想实现农村的和谐发展,真正做到以农民为本,以农业为基,以农村社会和谐为最终目标,必须加大对农业生产资料的监管力度,务必做到以下几点:第一,保护农民利益。农业生产资料包括农药、兽药、种子、肥料、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农机及零配件和渔机渔具,这些农业生产资料事关农民的切身利益,农资的质量、数量、价格、服务的高低直接影响农民的利益;第二,建立生态绿色农业,保护农业弱质产业的发展。农业生产资料的供给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决定农产品的质量,因为农业生产资料的好坏影响初级农产品的质量。

比如,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它的质量高低会大大影响动物的肉质的好坏;第三,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对农业生产资料的监管关系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因为农业生产资料如一些农药、兽药、种子、肥料、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等的使用,会对自然生态产生影响,可能会影响到生物种类、质量、数量等,甚至会导致生物的变异,危害生物伦理和生物种的多样性;第四,实现食品安全的源头控制。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是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比如非典、禽流感、苏丹红等都与食品有关。而食品安全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包括从农田带餐桌整个过程,很多食品安全问题是农业生产资料质量不合格或不正确使用导致的。所以,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必须反思、重构以往的监管模式,加强对农业生产资料的有效监管。

一、动态契约理论——从传统社会契约论到动态的社会契约论

传统的社会契约论构建了“政治国家——市民社会”的两元架构,随着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变化,两元架构下出现了“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现象,于是社会对社会结构提出了新的需求,动态的社会契约论也就应运而生。动态社会契约论包括两层内涵:一方面,人们将部分权力让渡给某个者——即政府(国家)。由于社会情形的变迁,又将部分权力让渡给第三部门组织;政府为了保障人们的安全、自由、正义、公平、秩序、效率,也将一些人们让渡的权力,让渡给第三部门组织。另一方面,第三部门——社团既是其成员缔结契约的结果,又是人们与政府缔结契约的结果,因此在其社会与契约关系中,根据社会地位(角色)即身份不同,分别施加不同的影响,即保持人们交易过程中的“校正公平”。动态的社会契约论以新自然法思想与社会连带主义思想为底蕴,弥补了社会契约论的不足与契约自由的流弊,构建了从政府、个人的二元社会主体结构到政府、社会第三部门、个人三元社会主体结构,并且形成了三元互动结构下权利形态:第一,以人们手中掌握的不断缔约能力——即宪法上规定的结社权,不断对政府(国家)施加压力,迫使各国政府不断改善,满足社会公共需求;第二,使公共利益的单一代表制(政府)转化为公共利益的多个代表制(政府、社团、个人),形成公共利益代表者的有效竞争机制;第三,社会第三部门主体藉此取得合法权利,能够增强其成员收集信息的能力,强化其判断力。社会动态理论的确立,从自然法、契约论的角度论证了公共产品供给主体多元化的合法性和合理性,是政府主体监管、社会第三部门主体监管、市场主体监管进行合理的产权配置的理论基础。农业生产资料监管作为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它的供给主体可以是政府主体,也可以是社会第三部门主体和市场主体,使它们在三元互动格局进行有效的竞争,并形成对农业生产资料监管的多元监管模式。

二、监管模式比较——三元主体下农业生产资料监管模式分析

2.1主导型监管模式:政府监管成本收益的“弱相关、不规则相关”

新农村建设中,对农业生产资料的监管,关系到农民利益的保护,关系到绿色生态农业的建设,关系到弱质农业的发展,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和谐、可持续发展以及食品安全源的控制。所以对农业生产资料监管这一(准)公共产品领域,政府作为社会公共利益的主要代表,政府公权力是必须涉入的,运用政府公权力在立法、执法、司法、法律监督方面具有天然的成本优势。因为政府农业生产资料监管立法权、执法权、司法权是一种纯粹的公共产品,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它的资产专有性程度高,提供替代产品供给的成本代价高昂,并且很难获得法律上的权威性;若由私权利主体在农业生产资料监管立法、执法、司法方面供给,它的经济成本、社会成本是巨大的,不能发挥政府供给的规模成本优势、政府公信力优势,也必将造成社会监管成本的增加。

由于政府的理性经济人假设,可能出现政府监管失灵、低效问题,导致政府供给公共产品的社会成本增加。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第一,对农业生产资料监管的产权难以界定清晰,而产权不清晰容易导致信息不对称,政府官员在缺乏有效的激励制约机制下,很容易被农业生产资料利益集团“捕获”,可能出现权力异化、出租和寻租,出现政府监管行为与监管收益的“弱相关和不规则相关”的现象,导致政府监管行为违背社会的公共利益;第二,政府对农业生产资料监管的单一供给模式,农民对监管制度没有可选择性,政府在没有相应竞争压力的情况下,缺乏制度创新的动力,致使行政监管的效率低下,不能及时满足社会对农业生产资料监管需求,出现制度需求和制度供给的不均衡。在新制度经济学看来,在制度供给和制度需求不均衡的情况下,增加整个社会的交易成本;并且农业生产资料监管直接关系地方经济利益的得失,使得地方政府对新制度抵制、修正,阻碍新制度的实施,社会资源会产生巨大的浪费;第三,政府监管的成本巨大,导致政府不愿意或者没有能力有效监管。因为农业生产资料的技术性、专业性很强,而受监管主体在技术上往往拥有信息优势,政府要想对受监管主体有效监管,必须在相关的技术、专业、行业投入巨大的人力、财力、物力、精力,直接增加政府监管的组织成本。甚至,政府考虑到财政预算,监管的成本收益,不愿意提高监管能力;第四,政府监管行为的单方性、强制性、刚性,导致行政监管行为的不易接受性,受监管主体可能会对监管行为不服,导致监管执行困难,增加行政的执行成本,也会引起不必要的争端,增加社会的诉讼成本;并且政府行为的单方性,信息不能在政府、受监管主体和农民消费者之间有效沟通,致使制度供给的非合意均衡,出现“零和博弈”和“负和博弈”,政府监管达不到“帕累托最优效果”。

2.2基础型监管模式:农民监管成本收益的“强相关、非正相关”

农业生产资料企业的投资者、生产者、经营者、农民都可以成为农业生产资料监管的主体,其中农民与农业生产资料供给利益关系最大,所以主要分析农民监管模式。农业生产资料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他们的监管行为和监管收益是“强相关”,他们对农业生产资料监管的动力最强,呼声最大,他们通过各种渠道对相关主体施加压力,通过公民的投票权、结社权推动国家、第三部门的监管,他们是农业生产资料监管的基础力量;农民代表的利益主体最广泛,利害关系最明确,他们可以通过购买指数对受监管主体的经济利益进行影响,使受监管主体认识到农业生产资料质量关系到自身的经济利益、利润;农民也可以通过诉讼等法律方式实现对受监管主体的监督,加大受监管主体的机会主义行为的成本,使他们在巨大的经济成本压力下规范运作。

虽然农民监管行为和收益“强相关”,但不一定必然促成“正相关”。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农业生产资料供给者具有明显的信息优势,他们和农民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农民获得农业生产资料信息的成本高昂,也不可能在购买农业生产资料时收集所有相关的信息;另外农业生产资料信息具有专业性、技术性特点,普通农民也不具有收集、分析、判断的能力,并且信息收集、分析、处理的成本巨大;农业生产具有周期性,隐患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发现,如果这也需要农民自我鉴别,不具有可操作性;农民提起农业生产资料诉讼,面对的是实力雄厚的企业,农业生产资料质量的举证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农民在举证方面也很困难,增加了农民的诉讼成本;农业生产的战略地位,一旦发生事故,社会危害后果不堪设想,这些都论证了农民对农业生产资料监管的社会成本巨大,不具有可操作性,不利于保障农民的基本权利。

2.3主体型监管模式:第三部门监管成本收益的“强相关、正相关”

第三部门是指,以供给准公共产品为主要取向,不以盈利为主要目标,不具有强制性,实行自愿和自治式运作,独立于政府主体和私人主体之外的民间组织机构。[3]它具有以下特征:第一,准公共性,它的设立是为了实现和维护以社会整体利益优化,主要供给准公共产品,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既没有私人主体的唯利性,不象政府那样具有超市场性;第二,非强制性,即完全用政府机器的强制力量来开展活动,也就是说,它主要是靠自愿和自治的方式来运作;第三,民间性,即它在法律地位上是不能是政府的附属物,在人员任免上不能是政府编制,在业务活动上不能是政府命令或包办,即它必须同时既独立于政府部门之外,又独立于私人部门之外,以保证它的管理规范、公平、公正,平衡协调政府和私人之间的关系,使它的管理更有可执行性,可接受性,促成监管行为与收益的“强相关”;第四,专业性,农业生产资料的信息具有较高的技术性、专业性,而且受监管者总是具有信息优势,需要第三部门具有专业性,能在相关的专业、行业、领域提供专业的服务,平衡各主体之间信息不对称的矛盾。并且第三部门是公益组织,它代表相关利益群体的公共利益,能更好的协调政府、受监管主体和公众的利益关系,促使第三部门的监管行为与监管收益“正相关”。

第三部门所具有的特征,使它对农业生产资料监管时具有公正性、互动性、可接受性、专业性、参与性和开放性,降低具体农业生产资料监管的社会成本。第一,第三部门具有民间性和准公共性,可以通过参与机制,运用利益代表和利益表达的方式来影响国家立法,降低农业生产资料监管的立法、执法、司法成本。第三部门的参与,促成了政府、受监管主体、农民之间的互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信息不对称,使国家在进行农业生产资料的立法时,充分考虑了其他监管主体和利害关系人的利益,增加了国家对农业生产资料监管立法的科学性;第二,第三部门在提供技术、质量、性能和标准方面的专业、中立、公正,提高了农业生产资料监管的权威,增加受监管主体对监管行为的接受程度,使农业生产资料监管的规定利于执行,减少了农业生产资料监管的执行成本;农业生产资料监管立法的科学完善,执行的可接受性,减少了监管方面的纠纷,减少了不必要的诉讼成本,减轻国家司法资源的压力;第三,降低社会的交易成本。第三部门具有开放性、互动性、多元性和参与性,可以在政府、消费者、受监管主体之间搭建了信息平台,农业生产资料信息低成本的向公众公开,消费者易于收集、分析、判断农业生产资料信息,相关主体在较低的信息成本下进行交易,降低了农业生产资料交易的契约成本,增加消费者对农业生产资料的信心指数,提高消费者的消费信心,增加社会的经济收益;第四,降低农业生产资料监管制度的供给、变迁、创新的成本。由于政府、第三部门、消费者共同参与对农业生产资料的监管,势必出现有效的竞争格局,在巨大竞争的压力下,增强了供给主体的创新动力;三元监管主体之间是合意均衡,信息合理高效流动,监管制度更易于实现相对均衡,加快制度变迁的周期,降低农业生产资料监管的制度变迁成本。

三、监管模式整合——政府主导下多元农业生产资料监管模式的构建

3.1政府主导下多元监管模式:监管成本收益的“协调、可持续正相关”

通过对以上三种农业生产资料监管模式的比较,可以构建出一种政府主导下多元监管模式,它是一种整合政府资源、社会资源、个人资源的综合性监管模式,是以政府监管为主导、以第三部门监管为主体、以农民监管为基础,合理配置农业生产资料监管的权力,实现制度供给和需求的相对均衡,以降低社会监管成本,实现监管行为与收益“协调、可持续正相关”。

政府主导下多元监管模式是对已有的监管资源的有机整合,而不是三者的简单组合,它能产生巨大的社会收益,我们对之进行成本收益分析:第一,降低对农业生产资料监管的立法、执法、司法成本。政府主导下多元监管是三元社会主体合理互动的结果,国家在进行农业生产资料监管立法时,充分考虑了其他监管主体和利害关系人的利益,第三部门和农民对立法的积极参与,农业生产资料信息在国家、社会、个人之间顺畅流动,增加了国家农业生产资料监管立法的科学性,实现监管收益的“协调正相关”;第二,降低社会的交易成本。政府主导下多元监管模式在国家、第三部门、农民之间搭建了信息平台,农业生产资料的信息低成本的向农民公开,农民消费者易于收集、分析、判断相关信息,利益相关主体在较低的信息成本下进行交易,降低了农业生产资料交易的契约成本,增加农民对农业生产资料质量的信心指数;第三,降低农业生产资料监管制度的供给、变迁、创新的成本。由于三元主体共同参与对农业生产资料监管这一公共产品的供给,这样在数量上增加了公共产品的供给,即增加了社会的总收益,三元主体的竞争,有利于形成有效的竞争格局,在巨大竞争的压力下,供给主体必将提高供给的质量;三元监管主体的合意均衡,信息合理高效流动,监管制度更易于实现相对均衡,促使监管收益的“可持续正相关”。

3.2路径选择:政府主导下多元监管模式的具体构建

3.2.1加强政府在农业生产资料立法、执法、司法方面的监管

新农村建设是在政府主导下进行的,对农业生产资料的监管也离不开政府的主导作用。第一,强化农业生产资料企业的市场准入标准。建立严格的农业生产资料企业市场准入制度,从源头上制止不合格的农业生产资料进入市场,是确保农业生产资料质量防护网的首要防线。我国法律应该明确农业生产资料经营企业具备的生产、储存和检测条件,对农业生产资料企业的立项、技术状况进行实质性审查,强化农业生产资料企业的社会责任;第二,整合我国农业生产资料相关的法律体系。我国目前对农业生产资料监管的主要法律法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农药管理条例》、《兽药管理条例》和《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等,缺乏统一的农业生产资料基本法,这些法律停留在行政管理层次,很多规定有交叉、重叠、矛盾、空白,并且不具有操作性,导致无“法”对农业生产资料供给者违法行为进行制裁;第三,加大受监管主体的违法责任后果。农业生产资料企业是有限理性的,具有经济人思维,具有机会主义倾向,他们在进行农业生产资料的供给时,拥有的信息成本优势,如果对违法后果的预期成本低于违法收益,他们它会尽一切努力实现自我利益最大化,不惜损人利己,公然违背法律和社会整体利益。所以必须加大它的违法责任后果,不能仅仅停留在罚款层次、行政处罚层次,而要给予相关责任人刑事处罚,能力处罚(禁止它从事农业生产资料生产的资格),对违法企业的商誉给予降级惩罚,使它在巨大经济、法律、社会舆论的压力下克制机会主义行为。正如孟德斯鸠所言“虽然欲望可能会促使他们做坏人,然而利益却阻止他们这样做”。

3.2.2健全与农业生产资料相关的第三部门的组织体系

新农村建设中,必须大力发展农业生产资料相关的第三部门,为新农村建设、农村的和谐发展提供组织保障。第一,提高农业相关的第三部门法律地位。目前我国农业相关的第三部门数量有限,不能满足新农村建设发展的需求,并且法律地位不高,往往没有完全独立的法律地位,在人事、业务、财务上受行政机关很大的限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第三部门将成为农业生产资料监管的主体,政府也要把具体的农业生产资料管理权限回归第三部门,使他们拥有准公共权力,保障它们的独立性、权威性、公正性;第二,建立体系完整的农业相关的第三部门。农业相关的第三部门是农业生产资料监管的主体,必须建立完整的组织体系,即建立制定农业生产资料标准的机构、农业生产资料的检测机构、农业生产资料的风险评估机构、农业生产资料信用评估机构、农业生产资料的信息收集、分析、披露机构,各机构分工合作,相互配合,共同实现对农业生产资料的监管。第三,加强对第三部门监督和约束。由于我国的文化传统和社会现实,第三部门常常出现“先天不足”和“后天失调”的现象,可能被一些食品利益集团“捕获”或者沦为政府的“附属机构”,丧失它应有的公正性、公益性和独立性,所以我们要建立对第三部门的监管约束机制来保障其利益协调功能的实现。我们对第三部门的监督约束主要包括外部监督机制、第三部门的同行互律机制以及第三部门组织的内部自律机制。wWw.gWyoO

3.2.3确保农民市场活动主体的权利,建立农民消费者监管的利益驱动机制

新农村建设关键是调动农民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必须保障农民的市场活动主体地位,建立农民对农业生产资料监管的利益驱动机制。第一,确保农民个人的知情权、选择权、公平交易权、依法诉讼权等。无论是政府主体的监管,还是相关第三部门的监管,都必须保证农民的知情权、选择权、公平交易权、依法诉讼权,这样才能客观上推动政府主体监管和第三部门主体的监管的实施;另外,农民利益受到侵害,也最有动力对政府和第三部门施加压力,比如,向政府部门反映、消费者协会投诉或者向人民法院,来促使他们履行监管义务,实现对农业生产资料的依法监管。第二,建立农民监管的利益驱动机制。农民消费者也是经济人,是市场中的弱势群体,在维护自己的权利时也要考虑成本收益,尤其是对抗实力强大的农业生产资料企业,所以政府要建立利益驱动机制,用利益来引导农民的行为,提高农民监管的动力。政府尽量提供充分的农业生产资料质量、价格、性能信息,以克服信息不对称,促使农民有能力进行更有效的监管。减轻农民在农业生产资料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延长时效,提高受监管主体对农民的民事赔偿标准,使农民愿意维护自己的权利。第三,建立农民监管的利益保障机制。无论是法律上规定的农民消费者权利,还是建立相应的利益驱动机制,其目的都是最终实现农民消费者的利益、保障消费者的利益。所以我们要建立相应的利益保障机制,建立农业行业相应的社会保险、企业赔偿和国家救助等制度,使农民消费者的利益能够得到制度的保障,实现农民消费者对农业生产资料的持续性监管。

参考文献:

[1]郑少华.动态社会契约论:一种经济法的社会理论之解说[A].王全兴.经济法论丛[C].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27-28.

[2]杨龙,王骚.政府经济学[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4:126-128.

[3]王建芹..第三种力量——中国后市场经济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145-146

[4]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M].张雁译,商务印书馆,1982:145.

[5]李长健.论农民权益的经济法保护——以利益与利益协调机制为视角[J].中国法学,2005(3):130.

[6]何增科.公民社会与第三部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78-79.

建立农业合作社的必要性篇5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制度化

中图分类号:D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11-0036-02

基金项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社科专项“陕西发展现代农业的法规政策研究”(2011RWZX04)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以下简称《合作社法》)颁布实施五年来,农民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合作社”)的发展成绩斐然,数量和入社农户稳步增长。截至2012年3月,在工商部门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55.23万家,入社农户4300多万户,带动的农户达4000万户以上,参加合作社农户的收入普遍比非成员同业农户高出20%以上[1]。但《合作社法》在促进合作社发展过程中暴露出自身的诸多不足,本文将从制度层面剖析我国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完善建议,以期促进合作社的健康、有序发展。

一、《合作社法》的不足

1.鼓励制度难操作

鉴于合作社在提升农民组织化程度、提高农民抵御各种风险能力、引导农民参与市场竞争等方面的优势,世界各国政府总是采取各种措施支持、鼓励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我国《合作社法》中明确政府在推进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过程的主要职责定位为“指导、扶持、服务”六个字;全国各地也在此基础上相继出台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和许多财政扶持政策以保障该条款的落实。但这些看似“目的明确、责任清楚”的规定在现实中却面临诸多不适:主管部门不明、扶持资金分散、税收优惠难觅芳踪;所谓的“社会服务”犹如“水中花、镜中月”。在某种程度上,该条款的政策导向意义大于实体制度的构建。以该法第七章“扶持政策”中对合作社的财政支持、金融放贷、税收优惠等内容为例。该章各条文仅仅笼统规定“部门对合作社的扶持义务”,但并未明确那一级的什么部门该对合作社的扶持承担具体负责,更未提及该部门应于履责应承当的法律责任。这种高度概括性规定在实践中常遭遇“踢皮球”的尴尬:看似所有相关部门均有责,但却无任何一部门担当,《合作社法》预设的众多优惠与豁免难以落实。

《合作社法》中有关金融扶持制度也存在难于操作问题。一方面,政策导向性规定仅对政策性银行有效,商业金融机构基本不受其约束,合作社的融资渠道被大大压缩;另一方面,引导性政策对政策性银行在实践中的拘束力非常有限:据2008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9省107个获得财政部支持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调查表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营运资金中,仅有9.25%为金融机构贷款,国家对合作社的金融优惠政策难以实现[2]……同时,在农业生产、加工、流通、服务和其他涉农经济活动中,财政专项资金并没有有效用于信息服务、教育培训、技术推广、农业标准化、农产品质量标准认证、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和市场营销等服务等方面;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保费用、经管管理费用方面的补贴也不到位……

2.运营制度不规范

内部运营制度不规范是合作社发展过程中暴露出的又一弊病。研究表明,我国多数合作社尚未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经营管理模式,民主管理意识淡薄,运行程序简单[3]。在经济水平欠发达的西北地区,这一问题更加突出。以陕西省为例,运行较规范的合作社大约约占现有合作社总数的50%,运行不规范的约占40%-45%,还有5%~10%的合作社登记后没有开展实质性的经营服务活动[4]。其原因,主要是合作社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合作社的运行仅依靠《合作社法》和地方政府的行政指导意见,而缺乏自身的运行管理机制。内部运营制度不规范严重影响合作社运行效率,缺乏系统的章程和组织规范,理事会、监事会职责不清、会员权利义务不明等问题普遍存在;加之大多数合作社规模小,实力弱,合作社对社员所提供的服务大多集中在提供农用物资等低端环节,仅有少数可以延伸到产品销售、技术培训、等较高层次,合作社的功能远未得到发挥。

3.民主管理制度不健全

民主管理是合作社“民办、民管、民受益”性质的必然要求,但是我国分散经营的小农户缺少资金和生产技术,又没有营销能力更无法抵御投资入股风险,允许部分农村能人、大户和部分涉农企业,成为发起人、创办合作社,管理合作社不失为务实的明智之举。事实上,没有能人、大户以至公司企业的加入和带动,很多合作社就很难组织起来更被说运转;以陕西省合作社发展较好的眉县为例:截止2010年5月,眉县123个行政村,共累计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社130家,其中以经营大户牵头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97家,以村级经济组织牵头成立专业合作社26家,以乡镇供销社创办的有7家。[5]但对于加入合作社的大户、企业而言,要是不能多持股、按股分红,他们也无参与合作社的必要。问题是,若企业、能人牵头成立合作社后,利用自身的资金、市场、人才优势,形成不平衡的出资结构、治理结构和分配结构,并实际掌控合作社运营,由此在企业或能人与成员之间形成单纯的买卖关系,而非合作关系,这显然有悖于成立合作社的初衷,合作社的民主管理自然无从谈起。尽管合作社内部精英垄断有其现实性,但合作社“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经济组织”的性质需要建立各项民主管理制度与之匹配,否则合作社的发展将背离其初衷。建立真正的民主管理是合作社未来发展的必然要求。

4.配套制度不完善

合作社的健康发展需要一系列配套制度的支撑,但目前一些基本的制度尚不完善,加剧其生存困难。首先是合作社的身份问题。据《合作社法》的相关规定,合作社具有社类似法人的地位,实践中也是参照法人标准来规范合作社的设立、登记成员、组织机构、财务管理、合并、分立、解散和清算等事宜,但“类似法人地位”与“法人地位”毕竟不同。目前,合作社作为税务登记主体尚无统一的税务登记名称,根据工商部门的税务登记调查,合作社常见的登记名称主要是有限责任公司、集体企业、合伙公司等,更多的向公司和企业的形式靠拢。该做法符合法律要求,但却与合作社自身身份不符,还容易造成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作异位,因为合作社是“自组织”并非“纯盈利性的法人组织”。合作社的身份问题还会产生连锁效应:合作社的产品通过“农超对接”完成异地销售,进入大中城市的连锁超市,若无全国统一的合作社产品专用发票,势必会影响该超市企业增值税的缴纳甚至税收减免进,而影响合作社产品销售市场。伴随着身份问题的还有金融机构不予开立账户、银行不予信用贷等更为棘手的问题。

缺少专业人才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面临的另一难题。发展现代农业,需要全民掌握现代农业知识和技术而非个别的专家、技术员、管理员。但我国各地的人才引进政策都还未将合作社的人才需求涵盖在内。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过程中的上述问题并非截然分开,而是经常交织在一起、互为因果的。比如因为资金紧张和缺少专业人才,多数合作社不设专职会计,改由内部成员兼职,从而导致账务管理、民主监督等的不规范。鉴于合作社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上述诸多问题,笔者认为必须修改合作社法的相关内容,代之以更具时效性的激励和约束条款,以确保合作社健康有序的发展。

二、完善相关制度,营造良好法制环境

1.合理利用农业补贴制度,积极引导合作社规范运营

各种补贴制度是政府对合作社引导和扶持的集中体现,作为WTO的成员国,我们首先要确保针对合作社的引导和扶持必须符合《反补贴措施协定》规定。鉴于我国目前各地激励措施各自为政的状态,且其中不乏违背WTO《反补贴措施协定》甚至触及WTO透明度原则的做法。因此,我国学者必须深入研究《反补贴措施协定》相关内容,尤其是绿箱政策的相关规定,为地方各级政府灵活运用《反补贴措施协定》各项制度进言献策,确保补贴制度合法。

在补贴形式方面,注意借鉴发达国家的做法。例如:美国政府给予农业合作组织各种形式的直接或间接援助,如向农业合作组织提供研究、管理和教育援助,农场主合作组织能够享受到合作银行提供的低于市场利率的贷款等;在日本,政府对农协的补贴条件比其他法人更加优惠,日本农协进行的获得政府同意的农产品加工项目的厂房、设备所需投资,50%由政府提供[6];法国政府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从财政、税收等方面,对农业合作社的发展予以支持和鼓励[7];德国巴伐利亚政府每年对农业各类投资和补贴约50亿马克,其中12%用于农业行政支出,8%用于农业科技开发,70%用于农户补贴,其余10%用于支持包括合作社在内的各类农民经济组织[8]。这些发达国家对农业合作组织的支持扶助既符合WTO自由贸易政策的要求又满足本国农业发展的需要,这是我们应该好好借鉴的地方。在明确政府给予合作社的各种补贴措施中,还必须积极防范由此产生的权力寻租,防患于未然 。

在制度设计方面,建立配套合作社税务制度是当务之急。《合作社法》第七章明确“农民专业合作社享受国家规定的对农业生产、加工、流通、服务和其他涉农经济活动相应的税收优惠”;地方政府应该建立与之配套的实施细则,确保合作社真正享有这些税收优惠。同时安排一定额度的专项资金,用于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各项服务通过上述政策、措施的改进,为合作社健康发展提供稳定的财政支持。

2.建立健全合作社内部管理制度,保障合作社及所有成员的权益

任何一个规模化发展的机构组织都需要产权明晰、管理民主、分配公平的现代管理措施制度。合作社建立完善的产权制度、民主的管理制度势和公平的分配制度势在必行。在合作社的产权制度方面,应当明确:财产的最终归属权应为合作社成员所有,但形式上则由合作社组织依法依章程占有、使用和收益。在合作社的名称、住所、社员出资、业务范围、法定代表人发生变更后,以及社员数量变化、章程修改后,应依法申请工商变更登记,变更登记情况应同时在当地农业部门备案,确保合作社及其社员的合法权益。在民主管理制度上,健全合作社会员大会制度和表决机制,保障成员监督权的行使,确保合作社真正成为“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农民自主组织,而非受个别精英控制的营利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目的就是增大成员的经济收入,提高防范风险的能力。所以农民专业合作社应当对全体成员负责,保护成员的利益,并通过自身的资格不断使成员利益的最大化。

三、设定最低注册资本,增强其抵御风险能力

《合作社法》对合作社的注册资金没有规定最低要求,同时又规定合作社对于债务只承担有限责任,其立法意图就是降低合作社成立门槛,为让合作社的城里创造条件。殊不知,“财力决定能力”,如此“护短”的做法只能成为合作社发展中的绊石:没有最低资本限制的合作社的法律责任承担能力必将被严重质疑;该规定必然导致与合作社有业务往来的机关、社团等面临的商业、金融风险倍增。因此,设定合理的合作社的最低注册资本金额,赋予合作社必需的法律责任能力,这是确保其正常运营的基本条件。

四、建立人才培养机制,为合作社发展积蓄力量

现有的人才引进模式无法满足合作社发展的需要,应该在现有的引进人才基础上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合作社教育,就是“以合作社的发展为目的所进行的关于合作意识、合作社知识、合作社经营管理等方面知识和经验的教育培训”,合作社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农民的合作社知识和合作意识,还会针对性的教育培训出具备专业的管理知识、丰富的经营经验和较强驾驭市场能力的合作社经营管理人员,从而建立起合作社人才智库,为合作社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从国外合作社教育的经验来看,合作社教育不仅是合作社自身的内在要求,也是合作社良性发展的重要保证。

五、结语

合作社是实现农村经济规模化、产业化经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更是改变农民弱势地位,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国家应积极促进合作社的发展。合作社的发展肯定是一个持续壮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尤其是发展的早期亟须明确、肯定的规范引导。为此我们应该通过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相关制度的不断完善,确保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有序地发展。

参考文献:

[1]乌云其木格.在《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五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J].中国农民合作社.2012,(07):3-5.

[2]曹苏.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法律思考[J].商业研究,2011,(01):164-168.

[3]刘洁,祁春节.我国农业合作社制度创新的动力机制及完善对策[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1,(02):67-70.

[4]陕西省农业厅.陕西探索合作社人才引进机制[J].农经工作通讯,2010,(16):23.

[5]元莉华,韩涛.蔬菜滞销,为专业合作社打开“一扇窗”[N].陕西日报,2011-05-26.

[6]吕旺实,龙艳萍,韩玲慧,等.支持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财税政策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08,(07):38-58.

[7]邵战林,尼合迈提.霍嘉,周莉荔.政府行为在国外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中的促进作用及其对中国的借鉴[J].经济研究导刊,2008(13):38.

建立农业合作社的必要性篇6

一、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永葆先进性,必须强化“想干事”的意识,增强使命感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强化“想干事”的意识,是实践党的宗旨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表现,是实践党的先进性的具体行动,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客观需要。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高屋建瓴作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生动体现,顺应潮流,合乎民意。贯彻落实党中央的战略部署,在新农村建设中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要求我们农村基层组织和广大党员在新农村建设中牢固树立“想干事”的意识,发挥好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同时,建设新农村,也为实践共产党员先进性提供了广阔舞台。强化“想干事”的意识,就要求我们树立强烈的使命感,以发展农村经济社会事业,确保农村社会政治稳定为己任,把先进性教育活动中焕发出来的热情和干劲,倾注到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去,把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体现到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中去,带领广大群众共建幸福生活,开创美好未来。

二、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永葆先进性,必须强化“会干事”的意识,锤炼真本事

“工欲善其事,先必利其器”。“有本事”是党员的立身之本,“有本事”又是“会干事”的基础和前提。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光有为人民服务之心,没有为人民服务之能是不行的,要想真正靠得住,充分显示先进性,必须强化“会干事”的意识,要有真本事。在农村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其根本要义就是要使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必须强化“会干事”的意识,不断增强真本领,锤炼真本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先进性,才能发动和带领群众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在广大农村培养和造就一支“会干事”的队伍,必须从三个方面着手:一要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中,选准配强配齐“会干事”的班子。实践好、推广好党员“三卡”管理模式,以党员“三卡”管理为抓手,构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把具有带头致富能力和带领群众致富能力的“双带”型党员和政治素质强,发展能力强的“双强型”干部选进基层组织中来,尤其要把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群众威信高的能人选拔为党支部书记。二要注重提高党员素质,培养一支“会干事”的党员队伍。要落实“教育好、发展好、管理好”的要求,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把农民中的优秀分子发展为党员,从增量上优化党员结构,要重视做好后进党员的教育转化工作和“两不党员”的处理工作,从存量上改善党员素质。要特别重视“双培”工作,放宽视野,把农村致富能手中的优秀分子培养成党员,把党员致富能手优先培养成村组干部,建设一支朝气蓬勃、奋发有为、充满生机与活力,具备能力与威信的党员队伍和村干部队伍。三要着眼于全面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注重提高基层党组织领导发展的能力,着力提升“会干事”的本领。教育引导广大农村党员和基层干部努力增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要求的四个方面的本领,包括提高科学发展、致富群众的本领;提高执行政策、依法办事的本领;提高化解矛盾、促进和谐的本领;提高艰苦奋斗、务实创新的本领。教育农村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村级党组织集中力量抓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心,进一步转变发展观念,明确发展思路,加快发展速度,提高发展质量,实现农村经济社会事业又快又好地发展,使他们在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中体现先进性,在科学发展、又快又好地发展中体现先进性,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乡村繁荣和谐稳定中体现先进性。

三、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永葆先进性,必须强化“干成事”的意识,开创新业绩

在新农村建设中保持先进性,就是要增强为民办事观念,强化“干成事”的意识,通过开展切合实际的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做好关心农民生产生活的各项工作,努力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干成事”首先要有一个切合实际的科学规划。坚持发展为重的原则、统筹协调的原则、切实可行的原则,紧密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五大任务,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二十字方针,制定一个既立足实际、又量力而行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精心勾画出社会主义新农村“新村貌、新产业、新生活、新风尚、新组织”的“五新”特征,最终目标是要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干成事”要突出抓重点,找准切入点。全国目前有50以上的行政村没通自来水,6的行政村没通公路,2的村庄没通电,6的村庄还没有电话,60以上的农户还没有用上卫生厕所,有近7000万户农民的住房需要改善,1.5亿农户需要解决燃料问题,6000万农村人口还在饮用有害水。据卫生部估计,全国农村人口中40到60看不起病或因病致贫,这些表明当前农村基础设施严重不足、社会事业发展滞后。这不仅影响到农民生活质量,而且直接影响到农村发展。基于农村公共产品短缺的现状,当前,新农村建设要以大力发展“灯塔经济”为切入点,也就是说要重点加强以提供公共服务为目标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公益事业建设。要坚持“县为单位、村为基础”的原则,从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入手,加快乡村道路建设,继续完善农村电网,发展农村 通信广播,解决农村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问题,围绕“五改三建”(改水、改厨、改路、改灶、改厕;建好沼气池、建好农舍、建好庭园)搞好科学规划,加强路道、村庄、农田、山林等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美化村容村貌;结合扶贫开发,实施好“退人还山”战略,为生存条件差或基本不具备生存条件的农民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加快学校布局调整和中小学危房改造,巩固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改善农村文化生活,逐步建立村级图书室、体育运动场,开展丰富多彩的农村文体活动;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逐步建立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干成事”要有一个科学的机制。必须围绕“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思路,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制度设计,建立一个“民有所呼、必有所应,民有所难、必有所助,民有所求、必有所为”的长期为民办实事、做好事的长效动力机制;建立一个“党政引导、村组自治、部门服务、资源整合”的运行机制;建立一个“政府补助、部门帮助、社会赞助、群众自助相结合”的投入机制,探索一条“着力点小、切入点实、着眼点远”的新农村发展路子,确保农民收入有新的明显增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有新的明显改善,农村社会事业有新的明显发展,农村体制改革有新的明显进展,农村现代文明有新的明显进步,农民素质有新的明显提高。实实在在在新农村建设中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建功立业,让先进性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交出一份人民满意的答卷。

四、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永葆先进性,必须强化“能共事”的意识,形成向心力

同志指出:团结出凝聚力,团结出战斗力,团结出新的生产力。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保持先进性,农村基层组织的领导班子必须强化“能共事”的意识。“能共事”关键要加强党性修养。党员要自觉加强党性修养,自觉增强党性,切实提高政治履责能力、经济履责能力、团结作战能力,克服个人主义,培育团队精神。个人的力量再大,不过是沧海一粟。要“干成事”,就要“能共事”,要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依靠集体智慧,依靠集体领导,群策群力。“能共事”关键是“一把手”要当团结的模范,要做搞好团结的有心人。“一把手”要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增强领导班子的团结。“一把手”要带头发扬民主,坚持批评和自我批评,多交心通气,营造一种讲大局、讲团结、讲风格、讲原则、讲奉献的和谐气氛。每个班子成员都要懂得尊重人,不唯我独尊;要懂得信任人,既要合理分工,又要团结协作;要懂得关心人,善察他人冷暖,与人为善,主动改善人际关系。“能共事”关键要懂得宽容人。要能宽容同事中不同特点的人,要能宽容与自己有过怨恨的人,要能宽容同事的不同意见,要能宽容非原则性的小事。美国著名学者戴尔·卡耐基说过,“庸人表现出顽固自负,生性伟大的人都愿意握手认错,提议从头再来。”尊重、宽容同事,诚实地对待同事,必须落实到支持同事的行动上。同事之间的相互支持,不仅是实现组织目标的前提,而且是领导集体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基础,支持是一种力量,支持是一种品德,领导者多一份支持,就多一份力量,多一份魅力,多一份融洽。这样才能在新农村建设中凝聚人心,形成合力,把方方面面的积极性调动起来,真正树立农村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的先进性形象。

五、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永葆先进性,必须强化“不出事”的意识,增强责任心

建立农业合作社的必要性篇7

关键词:农村合作经济;模式;现代农业

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广大农民群众为了提高组织化程度,共同组建的一种“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受益”的新型经济合作组织。它在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农业产业发展水平,提高农业和农民组织化程度,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完善乡村治理结构,推动基层民主管理,改变乡村习俗,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都发挥着日益显著的作用。

一、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的模式

据中国农业部统计,全国已有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40万个,其中比较规范的合作组织有14万个,带动农户总数的4000万户左右,占全国农户的22。6%。涉及到农村的经济的众多门类,主要分布在蔬菜、水果、养蜂、家禽、渔业养殖、稻米等生产领域。

在实践中,各地因地制宜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根据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依靠的不同动力源,我们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分为两类4型。即:来自内部动力,或农民自发型(能人领办型);来自外部动力,或政府推动型(项目引导型、企业带动型)。

1.农民自发型。由一人或数人发起,多人或多户自发参与,组成的“农户+农户”模式的专业协会或合作社, 这种模式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完全是由农民自发组成、自愿参加所建立的,农民的主体性是这种协会的主要特征。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领袖人物的觉悟和管理的需要,逐步地在外部专业人士的帮助和指导下建立起符合该组织的《章程》和相关制度等,以此架起了农户通往市场的“桥梁”。

2.政府推动型。在农村经济改革中,一些集体经济为适应城市化和就业市场等新的经济体制的改革,而实行的转型与当地农民建立起“政府+农户”模式的“官办”合作经济组织。这种模式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主要靠行政的手段“自上而下”地组建形式,农民以户或组连带土地整体加入专业协会或合作社,政府推动型的专业协会或合作社,有政府的支持和外部专家的指导, 得到了来自政府或政府职能部门(主要是农、林业等涉农部门)给予的政策优惠、资金支持、技术服务和市场保障等一系列支持,具有一定的经济规模和实力,市场经营能力较强。农民能从合作经济组织中得到较多的经济收入等。

3.项目引导型。其“专业协会+农民”模式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接受国际援助项目的参与式理念,建立的农民专业协会得到一定项目资金的资助和项目专家的指导。由于这类农民专业协会是由国际或国内项目资助,强调“以人为本”的理念,以贫困农民为主体,通过强化民主意识和赋权来提高农民自主管理、自我约束的能力;以农民自愿参与为内在动力,“自下而上”地发起并建立起专业性合作经济组织。在专业合作组织中,培养“主人翁”意识,让农民能够充分地了解自己在组织中所扮演的角色。一些专业合作组织具有一定的经济规模,还在协会以下建立有相关企业,引导农民由农田、山场逐步地走向“工厂”,由家庭走向市场,在协会与市场的互动中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

4.企业带动型。企业带动型“公司+农户”模式的合作经济组织,其合作关系建立在农业发展的商品性生产的过程中,当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时,应用低成本介入的方式与急需解决生产资金、技术、和产品销路的农民建立起的一种在事实上不平等的“合作伙伴关系”。企业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通过与农民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以合作经济组织的形式与农民开展有限的合作。企业通过支持农民参与前期的生产或加工环节,以便取得产量稳定、质量达标的成批量原材料或初级产品,形成了“市场 企业 基地”产业化链条。

二、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基本判断和对策

纵观我国农村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历程,我们大致可以得出如下判断:

合作组织的发展速度较快;合作组织的创建大多以农村能人大户牵头组织为主;合作领域大多限于种植业和养殖业;合作组织的服务内容以农资供应、农产品销售和提供信息服务为主;合作组织成员多是源于乡镇范围以内。

与此同时,合作组织的辐射范围有限;发展不够规范;相关的立法支持缺位。

发展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必须着力解决如下问题:

一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把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作为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增收的的方向性和战略性举措来抓。认真宣传贯彻《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政策法规,进一步做好教育和引导工作,提高基层干部对发展合作经济组织重要性的认识,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加入合作经济组织的积极性,形成全社会支持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良好氛围和舆论环境。

二是加强规范管理,促进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有效发展。在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中大力开展了三项建设。一是组织内部建设。建立健全规范的组织机构,理事会、监事会分工明确、各负其责、有条不紊。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完善协会章程、财务管理、理事会职责,社员大会或社员代表大会等内部管理制度,使合作社(协会)的各项工作有章可循,遵章办事。二是加强对合作经济组织负责人的教育管理。每年定期举办培训班或外派培训,对负责人和财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以增强经营管理能力和自律意识。三是开展诚信经营教育。以问题食品做警示教育社员,从田间到餐桌严格管理、监督。同时,积极申请国家农产品质量认证。

三是选准当地优势产业和特色产品。政府要引导、提倡大力提倡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形成了诸多专业村,如蔬菜、水果、养猪、奶牛、运输等,这些专业村,生产形成了规模,销售形成了优势。二是帮助群众选准创办合作经济组织的骨干力量。乡镇的“七站八所”,特别是农口部门,有为农服务的经验和优势。由他们领办,启动快、效果好。农村干部群众威信高、带动能力强,由他们牵头创办合作经济组织是一种有效形式。

四是推进“三社一化”,拓展供销社为农服务新领域。探索“农合联依托供销社起步、供销社借助农合联发展”的途径,加快“农民专业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三位一体新型农村合作组织建设,以“三社一化”(即基层供销社、专业合作社、村级综合服务社和农村现代经营服务网络化)建设为工作着力点,强化了供销社服务三农的基础和实力。

参考文献:

1.孟建国 《着力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J]《全国商情》 2008年第8期

2. 佚名 组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 推进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发展[EB/OL] zjnews.zjol.com.cn/05zjnews/system/ 2009年11-12/2009-07-16

建立农业合作社的必要性篇8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改革 “路径依赖” 市场机制 监管模式 组织模式

农村信用社一直被当成中国农村金融的主力军。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在政府的主导下,中国农村信用社走过了一个以市场为取向的制度变迁过程。但是,20多年农村信用社制度演进并没有改变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状态。因此,如何有效地深化农村信用社的体制改革,是近年来金融理论与实务部门关注的焦点。

2003年由中国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起草的《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下称《方案》)的浮出水面标志着中国农村信用社的深层次改革的开始。《方案》的出台引起了国内各种媒体的密切关注和经济学界、金融学界、法学界的广泛讨论。我们认为,当前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必须正视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群众性金融合作组织”的“路径依赖”问题,着眼于服务“三农”问题的解决,着力于建立农村金融的市场机制,兼顾地域差别、因地制宜选择监管模式和组织模式。

我国农村信用社的基本性质是“农村群众性的合作金融组织”。这正是当前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中“路径依赖”问题的基本方面。当前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路径和模式的设计,必须立足于“农村群众性金融合作组织”的基本性质,着眼于服务“三农”问题的解决。

解决信用社的经营困难和历史亏损、不良资产等问题只应是阶段性目标,而非最终改革的目的。农村信用社改革乃至农村金融体系的建立必须以逐步满足我国农民不断增长的金融服务的需求、服务于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村全面小康为大目标。农业的产业化、市场化,要求农村的劳动、资本、土地、技术等生产要素市场化;但是相对而言,资本是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农村地区、农业发展的最稀缺资源,是要素瓶颈。事实证明,农村信用社已成为最好的联系农村地区和农民群众的金融纽带。截止到2002年末,我国的农村信用社法人机构为4万家,各项存款1.98万亿人民币,各项贷款1.39万亿人民币,存贷款规模均据全国金融机构第四位,是全国法人机构最多、从业人员最多和城乡分布最为广泛的金融机构。在金融支农方面,农村信用社发放的“三农”贷款达到5563.6亿元,占全国金融业支农贷款总额的80.8%,对乡镇企业贷款占到74%。

当前农村不仅面临着金融资源的严重短缺,而且资金还在向城市倒流。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对农村金融实行市场化改革,而非只是对农村金融机构进行商业化。

从1990年开始的农村金融商业化做法未能解决农村资金短缺问题,反而加剧了农村资金的短缺。以邮政储蓄为例,央行支付给邮局储蓄高于商业银行转存的固定利率,通过这一高利差的鼓舞,邮政大量吸储,目前邮政储蓄的存款中有65%来自农村,成了分流农村资金的一个“抽血机”。事实上其他在农村金融机构也存在“抽血”的问题,比如信用社和商业银行,它们在农村发放贷款占吸收存款的比例都很低。由此导致的农民“贷款难”,将在农业结构调整、农民脱贫、发展农村教育、维持农业生产及保障农民基本生活等方面带来严重的后果。

金融机构为什么不愿意在农村放贷?是农民的信用度太低,还是农村的利息回报不高?答案是否定的。经济学家茅于轼的金融试验证明:给农民贷款的风险其实并不大,并且规模虽小却是有钱可赚,关键是看怎么通过管理如提高利率来解决。当然,根本的解决之道应该是打破金融业的准入限制,即对整个行业进行市场化,而非仅是让已有的农村金融机构进行商业化经营。目前我国金融资源是严重短缺的,而金融业又正是市场化程度最低、准入限制最严的行业之一。应该加大民营经济在金融业部门的比重,发展地方性金融,构建有效的市场化金融行业规范,而不是仅仅用行政手段来安排。

另外,农村信用社改革还要充分考虑加入WTO后对我国金融业的竞争和挑战。从长远来看,在兼顾各地区需要与可能的前提下,农村金融机构体系必须实现多样化。必须建立包括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信用社、商业保险公司和证券机构在内的多层次机构网络;提供包括存贷款、证券融资、证券交易、财产、人寿和再保险及支付结算等中间业务在内的多样化金融工具;在机构设置上,为了避免形成独家垄断格局,以保持竞争性,要充分考虑未来几年电子信息和通讯技术在我国农村广泛运用的可能性。

农村信用社监管模式

当前,在农村信用社的监管模式上有以下思路:一是“合并模式”,即根据农信社主营目标的最后界定,如果继续以商业性金融业务、特别是以存贷款为主,则并入农业银行,如果以支持“三农”为主,则并入农业发展银行;二是“联合重组模式”,即实行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的捆绑式重组,让农业银行来控股农信社;三是“单一重组模式”,即仅对农信社进行重组,以地(市)或县(市)为单位建立独立的农村合作股份制银行;四是“单一社体制模式”,继续坚持现存的农信社的乡级单一社机构格局,通过清产核资、加强管理和给与若干优惠政策,帮其摆脱困境;五是“权力下放,多元模式并存”,把组织模式的选择权下放到地方和信用社自身,由各省、地、县根据自身实际,选择或重组为商业银行,或合并为县、地统一法人,或并购其他类型金融机构,或独立保留,或并入其他类型金融机构。

我认为,第五种思路更为合理。具体来说,农村信用社将从原来的人民银行代为管理及指导,改为地方省级政府管辖、省级政府与国家银监会分工协作,各司其责。(1)省级政府督促信用社贯彻执行国家金融方针政策的作用,引导信用社坚持为“三农”服务的经营宗旨;指导本地区信用社加强自律性管理,督促信用社依法选举领导班子和聘用主要管理人员;帮助信用社清收旧贷,打击逃废债,查处信用社各类案件,建立良好的信用环境,维护农村金融秩序稳定。地、市级不再设立联社或其他形式的独立管理机构。(2)国家银行监管机构承担对信用社的金融监管职能: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相应的监管规章制度和办法;对审批机构的设立、变更、终止及其业务范围做出规定;进一步做好信息统计和风险评价,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查处;做好审查高级管理人员的任职资格等等。

地方政府的角色定位

上述“权力下放,多元模式并存”的农村信用社监管模式选择,显然这并不仅仅是一种中央政府暂时摆脱风险和负担的权宜之计,而是出于建立地方金融管理体系考虑和整个银行业的改革和创新。

既然信用社的管理和监管要求地方政府担负相应的责任,那么信用社改革就必须采取分散决策的战略。如果不能让地方政府对信用社的改革模式进行选择和决策,而始终采取由中央政府统一决策的模式,显然不符合权利与义务对等的原则。分散风险应该与分散决策相结合,否则,难以真正达到风险分散的目的。地方政府要负担起信用社未来的管理和监管,一个基本的前提是:过去的不良资产和累积亏损如何解决。中央政府必须对当前信用社近4000亿元的历史亏损和呆坏账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地方政府才具有改革信用社、建立新的管理和监管体系的基础。

基于上述农村信用社主要为农户服务、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基本性质不发生变化的前提,决定了地方政府还必须扮演扶持农村信用社的的角色,政府对农村信用社的扶持就是支持农民、农业和农村。

关于农村信用社的组织模式选择,理论上的研讨较多,主要有三种典型的思路:一是坚持合作制;二是实行股份制改造;三是办成股份合作制农村金融企业。

有观点认为,农信社改革中合作制与商业化难以兼得,应该实行股份制改造。合作制在中国缺乏历史和现实的基础,“正规的合作金融从来就没有真正存在过”,并且合作制存在产权不明晰的问题,农村信用社已经现实地走上了商业化经营的道路;同时,股份合作制难以有效解决所有者缺位问题,也难以克服合作制金融组织发展中面临的固有弱点,即因社员“退社自由”引起的信用社资本实力下降而可能暴露的经营风险。

股份制商业银行机制在促进产权明晰、强化约束机制等方面具有优势,但出于商业经营利润的考虑,对于作为弱质产业的农业和农村中小型企业必然产生金融支持不足的后果,难以取得“利润最大化”目标与“支农”义务之间的均衡。所以,股份制商业银行模式更适合工业化程度较高而支农任务相对较轻的经济发达地区。

反之,股份合作制把合作制的互助与股份制的现代企业制度结合起来。一是扩大了股本来源范围,有利于扩大资本实力;二是顾及了农户、农村个体及私营企业等农村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体现大多数入股金额少的小股东意志,从而从股权结构、治理架构上确保了改制后的农村信用社不偏离服务“三农”的方向,能够达到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目标;三是避免了农村商业银行因追求利润最大化而对弱势产业--农业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因此股份合作制对中国大部分农村地区而言均是一种可行的金融制度安排。

当然,实行股份合作制后,由于自然人股东众多,股本小而股权分散,存在参与监督的成本归自己而监督产生的收益却归所有股东的现象,这样陷入股份制企业发展历史上一个没有解决的难题:事实上的所有者缺位。

上一篇:小学文言文的教学范文 下一篇:小学英语学科教学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