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机制改革方案范文

时间:2024-01-26 11:30:33

体制机制改革方案

体制机制改革方案篇1

7月18日至19日,全国司法体制改革推进会在吉林长春召开。这是2014年年中以司法责任制为核心的四项改革试点启动以来,连续第三年召开推进会。在司法体制改革两年的时间节点上,此次推进会明确了改革中多项政策的完善方向。

十以来,司法体制改革逐渐提速。继首批7个省市启动试点后,第二批12个省份试点也全面启动。试点是发现问题、完善政策的重要过程。以2014年6月6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上海司法体制改革方案为标志,上海司法体制改革拉开帷幕。问题多,难度大,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作为先行者,担负着为全国司法改革破冰探路的重任,没有先例和经验可循。

两年来,上海法院的试点实践取得了很多突破。近日,最高人民法院数据集中管理平台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法院收案和结案数分别同比上升18.94%和25.42%,其中,上海法院一共收案36.25万件,同比增21.1%,审结34.72万件,结案率达81.39%,为全国各省(区、市)法院最高。

与此同时,上海法院的收案、结案、存案却保持了良性循环,法院在审限内的结案率达到了99.19%。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崔亚东接受《财经国家周刊》专访时说,上海法院按照试点先行、先易后难、于法有据、稳步推进的工作思路,有重点、有步骤、有秩序地推动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阶段性成效

《财经国家周刊》:两年的司法改革实践,上海法院是如何把握改革方向和目标的?

崔亚东:推进司法体制改革,首先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否则就会背道而驰,犯颠覆性错误。上海法院以中央关于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精神为指引,紧扣中央顶层设计和市委、最高人民法院的改革部署,紧密结合上海法院的实际,积极稳妥地推进司法体制改革,为全国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的工作思路。

上海法院确定了以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维护人民权益、实现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为总目标,着力在完善司法体制机制上下功夫,着力在解决影响司法公正、制约司法能力的深层次问题上下功夫,着力破解体制性、机制性、保障性难题,实现上海法院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的现代化,提升司法公信力的改革目标。

《财经国家周刊》:两年来,改革的任务主要是什么?

崔亚东:在推进改革过程中,首先是中央确定的上海司法体制改革五项试点任务,完善司法人员分类管理、完善司法责任制、健全司法人员职业保障、推动省以下地方法院人财物统一管理;其次是最高人民法院《四五改革纲要》确定的65项改革任务,上海高院将《四五改革纲要》细化分解为116项改革任务;第三是服务保障上海工作大局、国家战略实施的改革任务。

《财经国家周刊》:当前,司法责任制改革正处于全面推开的重要时刻,上海在司法责任制改革方面进行了哪些探索?

崔亚东:以司法责任制为核心,推进审判权力运行机制改革,确保审判权依法独立公正行使。

完善审判权力运行机制改革是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司法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孟建柱同志强调:“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必须从司法机关内部做起,从司法权力运行机制改起。要紧紧抓住司法责任制这个关键,扎扎实实地抓好司法改革各项任务的落实。”

上海法院以司法责任制为核心,推进以审判权为重点、以审判管理权和审判监督权为保障的审判权力运行机制改革,构建权责明晰、权责统一、监督有序、制约有效的审判权力运行机制。一是以审判权为核心,建立完善了独任法官、合议庭办案机制,建立独任法官、合议庭审判规则及审判人员权力清单,落实“让审理者裁判”;二是以权责统一为原则,建立完善了独任法官、合议庭办案责任制,建立审判人员责任清单,落实“由裁判者负责”;三是以审判管理权、审判监督权为保障,建立完善了审判权监督制约机制;四是以保障审判权高效公正廉洁行使为目标,建立完善了司法廉洁监督机制。

通过改革,法院司法实践中不同程度存在的审判分离、权责不明、层层审批、请示汇报等行政化问题得到解决,法官的审判主体地位进一步凸显,“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真正得到落实,确保了人民法院依法公正行使审判权。改革以来,全市法院直接由独任法官、合议庭裁判的案件为99.9 %;依法提交审委会讨论案件仅占 0.1%。

敢啃“硬骨头”

《财经国家周刊》:完善司法人员分类管理是4项基础性改革之一,上海法院做了哪些试点?

崔亚东: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立符合职业特点的司法人员管理制度,完善司法人员分类管理制度。上海法院紧紧牵住这一牛鼻子,敢于啃“硬骨头”,动自己的“奶酪”,着力推进人员分类管理改革,建立了人员分类管理制度,实行员额管理;建立了法官助理制度;建立了符合司法规律和职业特点的法官选拔任用制度和晋升机制;建立了符合法官职业特点的职业保障制度;建立了法官日常工作考核和员额退出机制,破除了一次入额、终身入额,能进不能出的难题;建立了一方退出机制等等。

通过改革,法院管理中存在的人员“混岗”、审判资源配置不合理、审判人员职务晋升不畅等问题得到解决,符合职业特点的人员管理制度得以建立:一是审判人员资源配置得到优化,审判一线实际力量明显增强。全市法院首批入额法官2242人,占总编制数的24.9%。配置到司法一线的法官人数比改革前增加了3.2%,主要办案部门的法官实有人数比改革前增加了8%。二是法官与辅助人员配置更加合理,辅助人员比例明显增加。法官与审判辅助人员的比例从改革前倒置的1:0.75变为改革后正比的1:1.75。三是法官队伍结构得到改善,提升了法官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水平。人员分类管理改革完成后,硕士以上学历的比例提高1.4%,平均从事司法工作年限达到22.4年。四是院、庭长办案大幅上升。2015年,全市法院院、庭长办案6.8万件,同比上升51.4%;今年1-6月为6.5万件,同比上升22.6%。

《财经国家周刊》:上海法院探索的经验还有哪些改革和突破值得其他省市借鉴?

崔亚东: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切实维护公民合法权益。上海法院认真贯彻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健全防范冤假错案机制。2016年初,上海法院研究制定了《关于“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的试行意见》,推进庭审实质化改革,保证庭审在查明事实、认定证据、保护诉权、公正裁判中发挥决定性作用;贯彻疑罪从无等法律原则,对于定罪证据不足的案件,严格落实疑罪从无,坚决守住防止冤假错案的底线;落实证据裁判规则,明确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启动条件,完善排除的标准和程序;完善证人、鉴定人出庭作证制度,明确需证人、鉴定人出庭的案件范围,规范证人、鉴定人出庭接受询问的规则;完善辩护制度,充分保障律师的知情权、阅卷权、调查取证权、参加庭审的权利。

建设“阳光司法,透明法院”,构建阳光司法机制,提升司法公信力。推进司法公开,提高法院工作的透明度,是提升司法公信力最直接、最重要、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上海高院是最高人民法院确定的全国司法公开三大平台建设改革试点单位。上海法院以此为契机,以韩正书记关于建设“阳光司法、透明法院”的要求为目标,坚持贯彻“公开是原则、不公开是例外”的原则,以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的“六难三案”等突出问题为重点,完善司法公开制度,健全司法公开机制,打造了审判流程公开平台、裁判文书公开平台、执行信息公开平台等具有上海法院特色的十大司法公开服务平台,向社会公开了65个方面830个信息项,信息2亿条。积极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提升了司法公信力。

推进立案登记制改革,全力破解“立案难”,充分保障当事人诉权。2013年上海市高院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立案工作的意见》,坚决纠正年底不立案或限制立案的错误做法。2015年5月1日全国全面实施立案登记制改革后,上海法院及时研究制定了实施细则,对依法应该受理的案件,做到有案必立、有诉必理,保障当事人诉权。今年6月底,全市法院当场立案率为98.5%,位列全国法院前列。

推进执行体制改革,全力破解“执行难”,及时兑现当事人的胜诉权益。推进执行体制改革是中央、最高人民法院部署的重大改革任务。上海法院确立了“以执行体制改革为动力破解‘执行难’”的思路,制定了《关于开展执行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方案》和《关于开展破解“执行难”专项治理的实施方案》,全面推进执行体制改革,实行执行权与审判权分离,完善执行工作责任制,建立执行警务保障体制机制;全力开展“执行难”专项治理工作,加大执行工作力度,完善执行工作机制,加强执行代管款管理等,力争通过一到两年的时间,在全国率先破解“执行难”顽症,将上海打造成为全国执行环境最好的地区。

此外,在推进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方面,上海法院研究制定了《关于深入推进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的意见》,全市法院均建立了诉调对接中心,以诉调对接中心为载体,积极化解社会矛盾。

在推进跨行政区划法院改革方面,上海于2014年12月28日成立了全国第一个跨行政区划人民法院――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上海三中院成立以来,共受理案件1285件,审结1075件。2016年上海法院继续推进行政案件集中管辖改革试点,指定上海铁路运输法院集中管辖静安、虹口、普陀、长宁等四家区法院的一审行政案件,构建一审行政案件主要由上铁法院审理,二审行政案件主要由上海三中院审理的诉讼格局。通过推进行政案件集中管辖改革,切实解决行政诉讼中存在的立案难、审理难、执行难等突出问题,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在推进知识产权法院改革、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方面,2014年,经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表决通过,在北京、上海、广州设立知识产权法院。2014年12月28日,上海成立了知识产权法院。同时,根据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上海法院还相继成立了自贸区法庭、自贸区知识产权法庭、自贸区海事法庭,加大对知识产权的司法保护力度。

体制机制改革方案篇2

[关键词]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背景;实践做法;思考

[中图分类号]D915.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4)09-0034-05

审判权作为国家司法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中立性、正当性和终极性的权力,对纠纷的裁判具有终局性和权威性,其如何运行,往往代表着依法治国的程度和水平。人民法院是国家审判机关,要维护诉讼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实现公平正义这一司法审判的价值目标。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审判权运行机制,保证审判权及时而又恰当地行使,对于减少涉诉案件,促进社会和谐,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的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总量增长迅速,社会生产力、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有了新的提高,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经济与社会等各个领域都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与此同时,不同的经济与社会组织对现行的司法制度有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现行的司法制度与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需求不相适应也日趋明显。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推进司法改革,从制度上保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由此,拉开了我国历时十五年的司法制度改革序幕。最高人民法院先后出台了三个五年改革纲要,对司法改革进行总体部署和安排。司法人才的积累及素质提升、法律制度的修订和司法程序完善、现代司法理念的培养和对司法规律的理解与接受度都有巨大发展。十几年的改革探索,赋予了法院难得的发展契机,但与形势发展不相适应的诸多因素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严重制约法院自身发展:一是体制性、机制性矛盾始终没有很好解决,法官队伍素质良莠不齐,案多人少矛盾突出,难以突破法院现代化建设的瓶颈;二是为执行、问题所扰,人民法院司法公信力建设受影响;三是审判权容易受到干预,司法审判权独立性不足。在高度行政化、等级化的司法管理系统中,法官难以独立于组织、组织难以独立于上级、上级难以独立于民意。[1]不断升温的“民意绑架司法”现象,给法院公正审判带来压力和影响,极大损害了法治意识形态。

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中指出:“这些年来,群众对司法不公的意见比较集中,司法公信力不足很大程度上与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不合理有关。”也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改革审判委员会制度,完善主审法官、合议庭办案责任制,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对进一步推进司法机制改革做出的全新的、明确的部署和安排。根据2013年10月18日最高法院印发的《关于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试点方案》(下称“最高法院改革试点方案”)的试点要求,本次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如何准确界定审委会、合议庭、独任法官等法定审判主体之间的关系,如何科学划分审判权与监督权、管理权之间的界限,如何在确保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的前提下实现有效的制约监督。[2]葫芦岛中院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准,作为全国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试点单位,今年初在全国中级法院中率先推开了此项改革。

二、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一)以提高审判效率、明确责任为目标,减少管理层级,创新审判组织模式

长期以来法院内部呈现审判主体多重化、审判组织层级化的特点,在人民法院内部,审判员、合议庭、庭长、副院长、院长和审委会都有“审判权”,均是权力行使的主体。而且,这些主体可以对同一个案件享有“同一”审判权。合议庭(独任审判员)审理案件后,要经过审判长、副庭长、庭长、副院长的层层审批,重大案件要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审判组织运行的层级化,增加了案件处理环节,延长了审理周期,降低了审判效率。同时,法院内部层级过多,案件层层把关导致权责配置失衡,责权不分、追责不利,降低了法官风险意识、责任意识。一旦出现错案,因各主体职责不明,责任难以划分落实,集体负责变为集体分责、无人负责。因此,人民法院应如何公正高效行使审判权是改革的核心问题。

(二)以实现“去行政化”为目标,科学配置界定权力,创新审判权运行模式

目前,在绝大多数国家,审判的内部独立已基本上不成其为问题,司法公正也已在诉讼程序设计中基本满足。我国的情况则有所不同,虽然诉讼程序设计基本上满足了公正的要求,但内部独立一直是困扰法官们的一大难题。因此,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解决法院的内部独立问题。换句话说,我国当前的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便成了去除审判活动的“行政化”、促进内部独立为主调的改革。[3]法院内部金字塔式的权力设置模式、官本位的思想使得院长、庭长基于领导地位强调领导权威,强化行政化决策方式,造成机构职责与个人职权混淆,分管领导管人、管案、管事集于一身,审判权、审判管理权、行政管理权界限模糊。审判组织运行的行政化,致使法官、合议庭几乎丧失了对案件的决定权,而那些审批环节的人员未参加审判,却有权对案件处理结论提出指导性甚至指令性意见,违背诉讼法原理上的直接言词原则,形成类似行政首长审批制的管理模式。案件裁判及其他决策过程不公开,缺乏透明度,导致案件审理的神秘化,容易引发当事人暗箱操作的质疑,也易因办案人员与审批领导看法不一致而产生内耗。

为实现审理权和裁判权统一,必须做到“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逐步消除审判权运行机制的行政化问题。葫芦岛中院在改革中重新界定合议庭、审判委员会职权范围和职能分工,规范运行机制,理顺各审判主体之间关系,形成以合议庭为主体的审判权运行模式。

(三)以实现“权责统一”为目标,创新监督管理模式

“放权”不等于放任。如何实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失职要问责、违法要追究的审判权保障监督运行机制,确保各审判组织依法公正、独立行使审判职权,充分调动法官办案积极性,实现法官“权责统一”。过去院、庭长审批和把关的权力运行模式无疑在监督案件质量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那么在法官素质参差不齐的情况下,在取消行政化审判管理背景下,谁来有效监督主审法官和合议庭?如何改变过去评查案件的运动式非常态化和人为主导的非权威性,有效地克服查而不追、追而不处、处而不严等问题?基于以上问题,必须建立适应新的审判运行机制的监督制约机制,从制度设计上预防、监督法官不当行使审判权,将“以人直接管人”转变为“以制度约束人”的监督方式。

(四)以服务审判中心工作为目标,集约化整合行政政工后勤管理职能

法院应以审判工作为中心,综合行政部门应围绕服务审判工作设置职能。长期以来,人民法院存在部门多,职能分散,工作效率不高的弊端。很多具有审判资格和审判经验的法官长期从事辅助、服务工作,大量占用了审判资源。为实现让优质的司法资源从办公室回归法庭,提高办案法官比例,通过导入竞争和淘汰机制逐步把审判权集中到优秀法官手中,葫芦岛中院对行政、政工、后勤管理等部门进行充分整合,将审判管理办公室与研究室职能合并,计财处与技术处职能合并,法官培训分院与法官管理处职能合并,成立司法政务,法官管理、党务及纪律监察,司法事务(财务)三大管理委员会,相关行政事务通过委员会研究、决策。机构职能整合后,更多的优秀法官充实到了审判一线,办案法官人数达到法官总数的80%以上,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审判资源。

(五)以明晰身份定位为目标,探索实行人员分类管理模式

徒法不足以自行。科学而又合理的法官制度是一个国家司法权力运行良好的必要条件。[4]在法院内部,有很大一部分优秀的法官被裹挟进了行政事务中,为服务行政而成为实际的冗员。遵循司法规律,对法院工作人员职业化分工,是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的基础性工作。只有突出法官的主体地位,才能提高法官职业尊荣;只有合理进行人员分类,才能人尽其职。根据工作职责和分工,葫芦岛中院将全院工作人员分为四大类:即法官、司法辅助人员(包括司法警察、司法技术人员、书记员)、后勤行政人员、社会化服务人员。法官根据其岗位不同,分为三类:办理诉讼、执行案件的员额制法官,办理、审判监督类案件同时从事案件评查工作的监督评查类法官,在与审判相关的综合、调研、管理岗位,以本职工作为主,同时办理少数案件的综合类法官。综合法官的设置一是为了合理改变法院内部案多人少的现状,二是由审判委员会委员担任审判长与综合法官组成合议庭审理部分案件,丰富了年轻法官的培养途径,为今后人员交流提供空间。明晰的人员分类,理顺了内部人员关系,为不同岗位法官正常交流奠定了基础,为各类人员搭建不同的发展平台,稳定了队伍,提高了责任心。

三、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推进方法的思考与实践

截至2013年,最高法院“三五纲要”确定的绝大部分改革目标已基本完成,但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一直处于摸索阶段,未得到实质推进。究其原因,法院内部长期固化的思想观念和已经形成的利益格局是改革的最大阻力,无法形成统一的思想认识;最高权力机关、政党、地方行政机关及社会舆论对审判权运行的影响,制约法院发展,没有形成良好的外部条件。为打破固有观念,统一改革认识,获得社会普遍支持,保障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工作稳步推进,葫芦岛中院确定了“科学设计,充分论证,民主决策,果断推进”的总体方针,并在实践中稳步推进改革工作顺利进行。

(一)科学设计、民主决策

2013年10月最高法院《关于审判权运行机制试点方案》文件印发以后,葫芦岛中院党组高度重视,立即在全院不同层面组织学习最高法院试点方案,深刻领会“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的改革精神。从2013年11月份到2014年2月份,用4个月时间严格按照“最高法院改革试点方案”的要求设计了《关于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为了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改革方案在院党组、中层干部、全院干警各个层面进行反复论证和征求意见,先后修改十余稿。在制定改革方案过程中,充分发扬民主精神,让一线法官直接参与其中,表达自身诉求,成为改革的参与者、支持者、受益者,最终在全院上下统一思想,达成共识,形成积极参与改革的良好氛围。

(二)阳光操作、全员参与

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涉及审判权重新配置问题,直接关系到各个部门、广大干警的切身利益,牵一发而动全身,处理不好就可能引起队伍的不稳定,成为改革阻力。葫芦岛中院在人员调整交流过程中严格按照“最高院改革试点方案”和《公务员法》《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的标准、程序进行。在原业务庭庭长转为审判长后,产生了13个空缺岗位审判长,为让更多的优秀法官能够公平地分享改革红利,在空缺审判长选任中引入以能力、业绩、干群投票为依据的公开竞聘。竞聘过程体现了公平、公正、公开的用人原则,虽然有个别原业务庭副庭长没有竞聘上审判长,但也坦然接受。在人员交流中,采取双向选择的方式,既尊重一般法官的交流意向,同时也赋予审判长一定的用人选择权,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法官工作积极性。改革后,全院人员变动比例超过七成,均得到合理有序稳妥安排,得到广大干警的理解支持。

(三)承前启后,系统推进

早在2012年,葫芦岛中院就开始进行诸多改革尝试,一系列改革措施与“最高法院改革试点方案”的要求高度契合。比如,推行院庭长带头办案制度,直接办理重大案件;改进工作机制,推行依法治访,实现动态化解;设立法官专业论证委员会,为案件决策提供参考性意见;改革审委会议事规则,减少上会案件数量,实行预表决制度;探索法官员额制改革,合理调配审判资源。本轮改革在设计思路上和推进方向上充分考虑各项工作的前后衔接问题,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系统性问题,递进式配套推进,保证改革工作平稳顺利完成。

(四)争取支持,稳步前行

葫芦岛中院从改革伊始就积极争取上级法院和地方党委、人大、政府的支持、指导和帮助。在制定试点方案过程,及时向市委、市人大、市政法委、市委组织部等报告改革意向,听取意见。在最高法院的改革框架下,不突破现有法律规定,积极争取在人事任免、法官职级待遇等方面的政策支持,最大程度获取改革资源。改革中,葫芦岛中院对选任的审判长,职级待遇实施“两步走”和“双轨制”。“两步走”是指第一步先按照试点方案完成权力分配和机构人员调整,担任审判长的法官享受本院中层正职待遇。第二步随着改革的深入和配套措施的跟进,再对法官职级待遇逐步理顺。“双轨制”是指对原任的庭长、副庭长,市人大同意暂不做法律职位任免,档案冻结,待司法体制改革后一并理顺。新任审判长因无规定须报人大常委会任命,只将选任情况报省法院备案。组织部门每年对法院正常的职级调整非领导职级晋升,仍按原方式执行。在全面实行省级以下法院人财物统一管理前,最大限度巩固、维护全体法官的切身利益。经沟通,葫芦岛市人大、市委组织部同意对职级待遇改革实施“两步走”和“双轨制”。

律师作为司法活动的重要参与者,其对司法改革中的问题和出路,不乏深刻的见解。作为法律职业共同体的一员,律师与司法制度有着天然的关系,忽视律师群体的意见,意味着忽视了其背后可能代表着的广泛的委托人利益。[5]在改革中,尊重律师的改革意见,建立法官与律师的良性互动机制,重视改善律师的执业环境,加大对律师群体的执业保障力度。同时,为了广泛凝聚共识,形成改革合力,葫芦岛中院与工作关系联系紧密的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司法机关进行沟通,听取意见,落实配套措施,做好工作衔接,与其他司法机关形成相互支持、共同推进的局面,搭建改革推动者和社会各界之间的沟通反馈平台,增强社会参与度和认知度,保证改革沿着正确的方向有序进行。

四、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的阶段性评估

改革犹如小马过河,是老牛说的那么浅,还是松鼠说的那么深,只有自己亲自试一下才知道。任何一项改革都可能会面临复杂局面,存在不确定性和风险性。为此,葫芦岛中院做了大量改革前期准备工作,但在实践过程中,发现改革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复杂,各项工作推进很顺利,没有出现任何大的问题,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新的审判权运行机制实施后的第二季度,主要审判指标、审判组织功能、审判人员状态都呈现出积极变化,在全国范围内引起广泛关注,从外界获得良好反馈,得到领导机关的充分肯定。

(一)审判效率显著提高,案件质量明显提升

通过改革实践,葫芦岛中院月均结案数由改革前的150件左右上升至278件;调撤率由改革前的30%左右上升至40%,其中,副院长、审判长办案调撤率为43.6%,高于全院平均水平3.6个百分点;一审服判息诉率由2013年的66.36%上升至89.4%;投诉率由2013年的15.4%下降至7.94%;案件平均审理时间指数、平均执行时间指数均同比上升。

(二)相关工作机制运行顺畅

评查工作机制效果初显。程序评查合议庭通过评查、查摆、通报等形式及时发现案件的程序性瑕疵,有效提高了案件信息准确性、卷宗和法律文书质量。截止2014年6月份,程序评查合议庭已经对审、执结的872件案件1853册诉讼卷宗进行了程序评查,及时发现和更正了出现的各类程序瑕疵。实体评查合议庭已按照改革要求开始运行,建立了评查案件立案审查和流程管理系统,现已有9件诉讼案件进入实体评查程序。

审判委员会讨论案件数量大幅减少,效率明显提升。2011-2013年葫芦岛中院审委会讨论案件数分别为486件,272件,170件,截止2014年6月份,审判委员会讨论案件数量仅为51件。合议庭共同审核案件审理报告,提升了审理报告质量。预表决制度及合议庭成员共同列席审判委员会,保障了审判委员会掌握案情的全面性和准确度,提高了讨论案件效率。

专业法官会议充分发挥作用。2014年第二季度,各部类共召开专业法官会议12次,讨论案件36件。有效指导了各个部类审判工作,作为案件报请审判委员会讨论的前置程序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内外部评价良好

葫芦岛中院的改革在内部获得了干警的普遍认可。几位副院长表示,原有模式将很多矛盾集中到副院长、庭长身上,有时还为他人背黑锅,本次改革转变了社会对他们“只管案子,不办案子,大权紧握,不愿担责”的看法。副院长、原庭长编入各合议庭担任审判长后,已经适应了工作职能转变,参与审理了部分案件。2014年第二季度,副院长、原庭长担任审判长审理案件904件,占全部收案量的59.2%,较2013年同期院、庭长办案29件实现大幅增长。同时,科学的选人机制,为原副庭长、一般法官提供了公平的机会,证明了他们优秀的审判业务素质。改革中充分尊重审判长、一般法官的改革意见,相关配套制度为法官充分独立行使审判权提供有力保障,获得了广大法官的普遍认可。

(四)人员分类管理和综合部门集约化管理保障审判工作顺利进行

目前我国的法院人员管理模式一直沿用单一的行政化人事管理模式,法官与各类司法辅助后勤人员混为一体,无法突出审判工作的重心,影响了法院工作的效率和长远发展。改革中,葫芦岛中院探索尝试了新的人员分类管理模式,按照不同的岗位职责将一般工作人员和法官重新细化分类管理,将优秀审判资源集中到审判岗位,以此来解决法院内部案件压力大的实际情况。葫芦岛中院具有法官资格的人员134人,改革前业务部门法官86人,占法官总数的64.2%;改革后编入固定合议庭法官93人,占法官总数的69.4%;综合部门办案法官21人,占法官总数的15.7%。办案法官人数达到有法官资格人员总数的85.1%。同时,审判工作的顺利进行必须依赖于司法行政服务工作。葫芦岛中院将综合服务部门重新整合,建立专业化的审判服务保障体系,让法官从繁琐的行政事务中抽离出来,全身心投入到审判工作中,保障审判权高效运行。

综上所述,我国的司法改革是一项长期工作,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是司法改革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步骤。“让审判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是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责权统一的两个方面,要真正实现“让审判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还有诸多问题尚需解决。即要解决宏观层面上的司法体制的问题,中观层面上的司法机制问题,以及微观层面的司法行为规范性问题。应在今后改革工作推进过程中努力探索,科学安排,大胆实践,统筹谋划,循序渐进,注重总结,逐步完善,构建出既符合中国国情,又符合法治国家要求的审判权力运行机制,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法治保障。

参考文献:

[1]廖奕.当代中国司法改革窘境与均衡路径[J].南京社会科学,2014,(3).

[2]龙飞.“去行政化”是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的核心与关键[EB/OL].2013-11-19,中国法院网http:///article/detail/2013/11/id/1146384.shtml.

[3]蒋惠岭.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的背景与内容[J].中国法律:中英文版,2014,(2).

[4]贺小荣.掀开司法改革的历史新篇章[N].人民法院报,2013-11-16.

体制机制改革方案篇3

【关键词】司法体制 法治 顶层设计

司法体制改革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关键举措,其影响的广度和深度不可小觑,围绕“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确保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改革目标,提出了一系列具体举措,笔者认为,理解与分析当前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推进举措,必须把握举措背后的顶层设计问题,冷静、客观地认识和判断当前改革的整体走向,从而更好地把改革落到实处。

一、司法体制改革的法治背景

党在十八届四中全会上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大目标。并且围绕完善司法管理体制、司法权力运行机制、司法监督制约机制、司法保障机制等关人民司法事业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定。

当下司法制度改革已有了良好的先决条件。党和中央重视法治建设,社会法治观念不断增强,司法体制逐渐趋于完善。深层次司法制度改革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要清醒地意识到我国现阶段的司法体制还存在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司法权行实的各种内部监督和制约的机制还未完全形成,司法体制的保障机制还不完善,还存在着种种司法不透明、不严格、不规范的现象。而这些问题,直接损害了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损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所以司法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二、司法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和具体举措

注重“顶层设计”是中央新一届领导集体推进改革的核心思想,司法体制改革的核心特征就是强化司法权力的制度约束与尊重司法运行的内在规律的统一。在尊重司法规律的基础上把“公平正义”作为司法制度的核心价值,把“权利救济”“定纷止争”“制约公权”作为司法制度的主要功能,确保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司法职权作为改革重点优化职权配置。

围绕“顶层设计”,2014年2月2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司法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的意见及贯彻实施分工方案》,明确了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目标、原则,制定了各项改革任务的路线图和时间表。2014年6月6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司法体制改革试点若干问题的框架意见》和《上海市司法改革试点工作方案》,对司法改革若干重点难点问题确定了政策导向,选择上海、广东、吉林、湖北、海南、青海6个省市先行试点,为全面推进司法改革积累经验。2014年12月3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最高人民法院设立巡回法庭试点方案》和《设立跨行政区划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试点方案》。

具体举措列举:实行司法机关人财物省级统筹。不再实行按行政层级分层的保障体制,改由省一级统筹。建立司法机关内部监督制约机制,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完善司法体制,推动实行审判权和执行权相分离的体制改革试点”、“改革司法机关人财物管理体制,探索实行法院、检察院司法行政事务管理权和审判权"检察权相分离”、“落实终审和诉讼终结制度,实行诉访分离,保障当事人依法行使申诉权利”。“完善主审法官、合议庭、主任检察官、主办侦查员办案责任制,落实谁办案谁负责,同时提出明确各类司法人员工作职责、工作流程、工作标准,实行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制和错案责任倒查问责制,确保案件处理经得起法律和历史检验。健全职业惩戒,加强司法活动的内部监督。

三、具体举措评析

实行司法机关人财物省级统筹。从根本上改变了司法机关受制于政府的局面,而远期的目标则是实现司法机关人财物主要由中央统一管理和保障,力图改变司法机关受制于地方的困境。通过规范职业行为,健全职业惩戒来消除源自司法队伍内部的腐败诱因,加强司法队伍的廉洁自律。健全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建立司法机关内部人员过问案件的记录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以上两个方面的规定抓住了根治司法腐败的关键环节和重点人群,以责任倒逼法治队伍内部的廉洁自律具有重要意义。审判执行分离,法院、检察院行政人员与专职审判、检察分离以及“员额制”的进一步实施,法律职业将进一步精细专业,也必将提高效率,更好地保障当事人权利。“办案责任制”明确了审判过程的主体责任,亦强化了审判质量及事后责任有效预防司法不公及司法腐败问题的出现。推进严格司法,特别是改革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事实认定与法律适用是司法审判的两大环节,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则是我国司法审判的核心理念,与此同时也要“健全落实罪刑法定”“疑罪从无”、“非法证据排除”等法律原则的法律制度,更好的保障我们每个人作为“潜在的罪犯”的权利。

四、结语

司法体制改革正以“中国速度”向前发展,改革涉及范围之广,触及层次之深,改革力度之大,都是前所未有的,对未来产生的意义也是深远的。“顶层设计”足以彰显领导层的谋略与睿智,而具体措施体现出的是改革的“决心”与蜕变的“艰辛”。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值得欣慰的是,方向是正确的,各项措施也在有条不紊的进行。我国司法体制改革已进入深水区,挑战与机遇并存,深化改革是唯一的选择。

参考文献:

[1].关于四中全会《决定》的说明[N].人民日报,2014-10-29.

[2]褚国建.当前司法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及其关键举措[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15.

[3]贺小荣.依法治国背景下司法改革的路径选择[J].人民法院报,2014 .

体制机制改革方案篇4

关键词:司法体制;现代化;改革

引言:

所谓的司法体制现代化,是指在原有的司法体制在先进司法制度的影响下进行改良,最终与先进的司法制度持平或者是超越。司法体制的现代化包括两方面:第一是物质条件的现代化,第二是制度的现代化。制度的现代化建立在精神的现代化基础之上,因此推进我国司法体制的现代化,首先要推进物质条件和精神水平的现代化,使司法体制的改良工作有效进行。

一、司法体制现代化改革的途径

(一)积极改革,循序渐进

目前我国国民的法律意识比较低,司法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致使改革工作难以进行。在这种背景下,进行司法体制的现代化改革,必须结合我国的现实国情,循序渐进。

在司法体制改革方面,我们应当反对机械保守的特点,保持积极性,加大改革力度,进行大胆创新。改革的过程就是创新的过程,制度创新是对社会变化趋势的预测,因此在创新时要切合现实条件,不能盲目改革[1]。

(二)统一改革,自上而下

遵循“自上而下”的改革路径具体有以下几点原因:第一是因为在司法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每个司法主体都和其他权力处在一定关系之内,都不能脱离其他权力而独立运行。第二是因为司法体制改革的进程可以是阶段性的,但是改革措施必须要考虑司法系统的整体性,把司法体系的整体纳入考虑之中。第三是司法制度的涉及面很广,必须从全局出发进行合理规划,从上至下地解决实际问题。

二、司法体制现代化改革的具体方法

(一)改革管理体制,保证司法权的独立

1.领导权问题

目前我国司法机关实行的领导体制是,司法机关接收党委领导,而检察机关要接受上级检查机关的领导。这种体制不能保证司法权的独立地位,应该针对这种情况进行管理体制的改革。

首先,应当让地方党委领导直接对上级检察机关的党委进行直接领导。其次,应该以检察机关的领导为主,并具体结合党委的领导,让二者发挥各自领导优势。第三是由党委直接领导省级以下的检查机关。只有完善司法管理体制,才能保证司法权的独立。

2.经费保障问题

地方司法机关的经费主要是来源于政府的财政部门,但是由于司法机关的地方化,很容易造成各个地方经费不一的情况。推进司法体制改革的现代化,必须对经费体制进行改革,保证司法机关的经费问题。

首先,司法机关的经费应该进行专门管理,由国家直接。其次,司法机关的经费也可以采用中央管理的省内管理结合的方式,通过两种方式的结合加强管理。再次,司法机关的经费也可以由地方财政和上级的司法机关共同分担。

3.人员问题

法律是靠人保证实施的,只有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才能提高司法机关的工作效率。目前我国司法机关的人员素质偏低,不能满足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一些司法机关在引入司法人员时没有切实考查人员素质,违反了相关规定,影响了司法机构的人才队伍建设,还有一些司法机关没有及时地撤销素质较低人员的职务,致使司法效率难以提高。针对这些情况,可以进行如下的体制改革[2]。

首先,我国应该实行统一的司法考试,选拔考试合格的人员进入司法机关。其次,司法机关应该对内部人员进行科学编制,在人员选配上保证科学性。最后,司法机关要对司法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提高司法人员的素质,促进司法工作的有效进行。

(二)完善相关机制,保证司法权的公正

1.改善办案模式

目前我国的司法机关在办案时模式不统一,其办案模式具体分为三种:第一是审、诉分离模式,第二种是“双轨制”模式,第三种是“搭档式”模式。推进司法体制的改革,必须要改善办案模式,将其进行统一管理。第一种办案模式,成员之间难以有效协调。第二种办案模式,检察官的积极性不能充分调动。第三种办案模式既能发挥检察官的积极性,又能使各个环节有机配合,因此应当统一应用这种办案模式。

2.处理好检察官和领导的关系

检察官具有行政性质,同时由于检查活动的司法性,检察官也具有司法性,这两种属性决定了检察官的独立地位。如果在改革过程中没有处理好检察官和领导的关系,就会造成权力的交叉,致使权责不明。

首先,在检察官职权以外的问题,应当寻求领导的意见,遵循领导的命令。其次,在检察官职权以内的问题,应该由检察官自己解决。如果领导和检察官自身的意见出现分歧,检察官应当自己处理事务,自己承担责任。

3.加强对主诉检察官的监督

主诉检察官具有很大的自,在实行检察官制度时,如果不对主诉检察官进行监督,很容易在司法过程中出现权力滥用、钱权交易的问题,但是如果监督的力度过大,会影响主诉检察官办案的独立性[3]。因此应当寻求有效措施进行监督体制的改革。

首先,应当建立法律文书备案制。主诉检察官在进行办案时应当把自己的办案过程以法律文书备案的形式记录下来,呈交给上级部门领导进行检查。其次,应当建立案件抽查制度。上级部门领导应该对主诉检察官的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对检察官进行有效监督。

结论: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司法体制也需要进行现代化的改革。相关机构必须探求有效的方式方法,促进我国司法体制的改革,促进和谐社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莫纪宏. 论我国司法管理体制改革的正当性前提及方向[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5,01:27-35.

[2]程凯. 社会转型期的纠纷解决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

体制机制改革方案篇5

一、在改革方向上要把握原则性,正确处理坚持党的领导、依法接受人大监督和确保公正行使审判权的关系。指出:“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是要更好坚持党的领导、更好发挥我国司法制度的特色、更好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凡是符合这个方向、应该改又能够改的,就要坚决改;凡是不符合这个方向、不应该改的,就决不能改。”实践证明,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司法体制改革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坚持党的领导和人大监督,是我国司法体制的政治优势和重要特征,也是确保司法体制改革正确方向的政治保证和攻坚克难的重要保障。因此,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必须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深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确保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不是要削弱党的领导和人大监督,而是要在充分尊重司法规律,广泛借鉴人类一切司法文明和制度文明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我们的司法体制机制,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优越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和体现。所以,中央明确法检两院人财物省级统管后,市、县两级法院、检察院的组织关系保持不变,市、县两级法院、检察院正职仍担任同级党委政法委委员。改革中,各级法院应把思想认识切实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上来,坚持“四变四不变”:即,人事管理体制变,党组织关系不变;司法管理体制变,党委政法委领导统筹政法工作不变;司法责任制变,司法机关维护地方稳定、服务一方百姓的职责不变;司法权力运行机制变,中基层法院接受同级人大监督并报告工作的机制不变,做到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依法接受人大监督,确保公正行使好审判权。

二、在内外联动上要注重配套性,正确处理以审判为中心与优化司法职权配置的关系。四中全会明确了我国诉讼制度改革以审判为中心。按照我国刑事、民事、行政诉讼法的设计要求,这一改革决定了整个诉讼制度要围绕审判程序来构建,整个诉讼活动要围绕审判程序来开展,最大限度地释放审判功能。特别是在刑事诉讼活动中,这一决定改变了“以侦查为中心”,把刑事诉讼构造从“流水线结构”拉回到“正三角结构”,形成侦查是为审判进行准备的活动,是开启审判程序的活动,执行是落实审判结果的活动,三者都要服务和服从“以审判为中心”。而要实现“以审判为中心”,必须优化司法职权配置,健全公安、检察、审判、司法行政“四个机关”各司其职和侦查、检察、审判、执行“四权”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体制机制。一要抓好司法体制改革试点。试点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规范上下级法院审判监督的关系,理顺审判委员会、主审法官和合议庭办案责任制的关系,理顺审判权、审判管理权和审判监督权的关系,使三者互为作用、互相制约。二要充分发挥庭审的决定性作用。严格落实法庭调查、法庭辩论、法庭宣判三个重要环节,坚持严格依法收集、固定、保存、审查、运用证据,推进庭审实质化,真正实现事实证据调查在法庭、定罪量刑辩论在法庭、裁判结果形成在法庭,加强对侦查权的监督和对辩护权的保护,确保侦查、的案件事实证据经得起法律的检验。三要落实“直接言词原则”。要让相关人员站在法庭上直接说话,法庭直接听取证人口头证言,直接听取被告人的口头供述,直接听取被害人的口头陈述或鉴定意见,侦查机关已有鉴定意见且存在争议的,鉴定人员要出庭陈述理由。四要认真落实好中央《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规定》。各级领导和司法机关要形成落实的合力,依法改进党对司法工作的领导,营造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的社会条件和氛围,杜绝司法活动中的权力寻租和司法腐败。

三、在上下协同上要坚持有序性,正确处理顶层设计、政策推动与基层探索的关系。目前,经中央批准,全国第一、二批共有18个省市区正在深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试点。但随着改革不断深入,各项改革措施的关联性、互动性明显增强,必须在设计思路和推进方向上通盘考虑、配套推进、上下协同,正确处理顶层设计、政策推动与基层探索能动有效的关系。要注意做好“三个结合”:一要坚持顶层设计与发挥基层首创精神相结合。凡是涉及司法体制层面的改革,必须坚持自上而下原则。在遵循顶层设计的基础上,积极鼓励基层创新,结合实践先行先试,充分尊重基层首创精神,在具体举措和手段上大胆探索,在实践中检验改革措施是否切实可行,推动改革更具活力,反向丰富和完善司法体制改革顶层设计。拿不准的,要逐级层报,避免打乱司法改革整体布局,引起炒作,造成不良社会影响。二要坚持深化司法改革与巩固现有成果相结合。加快推进试点,把握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和改革难易程度,尽可能积累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地区的试点经验,按照可复制、可推广形成制度和规范,为全国司法体制改革全面开展提供可靠依据。三要坚持有理想和接地气相结合。司法体制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方向越来越明确,目标越来越坚定,要坚决克服传统思维的束缚,突破利益格局,既要有理想,又要接地气,兼顾好当前实际和长远目标,坚持问题导向,突出政策取向,广泛听取人民群众意见,深入一线了解司法实际情况,了解人民群众期待什么,把解决问题、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贯穿改革始终,让人民群众对司法改革有更多的获得感,让社会感到实实在在的改革成效。

四、在激励约束上要强化导向性,正确处理完善司法责任制与健全法官职业保障机制的关系。指出,要紧紧牵住司法责任制这个牛鼻子,推进司法改革。权责明晰的司法权力运行机制,既是改革的重点,也是公正高效廉洁司法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司法机关为完善司法权力运行机制,进行了积极探索,但一些法院不同程度存在司法行政化的问题。例如,审判分离,审者不判、判者不审;案件层层报批,权责不明;上下级法院之间案件行政化的请示,影响审级独立,对司法公正造成损害。因此,中央将强化司法责任制作为司法改革试点的重点内容之一,以完善主审法官责任制、合议庭办案责任制和检察官办案责任制为切入点,突出法官、检察官办案的主体地位,明确法官、检察官办案的权力和责任,对所办案件终身负责,严格错案责任追究,形成权责明晰、权责统一、管理有序的司法权力运行机制。根据中央精神和人民法院司法改革试点情况,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的《关于完善人民法院司法责任制的若干意见》,健全了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失职要问责、违法要追究的体制机制,保障了科学合理地进行司法问责。在合理有效约束司法权力的同时,要切实保障和激励广大法官多办案、快办案、办好案,就要同步推进办案责任制与职业保障制度的实施,确保落实好“四项”职业保障制度:一是要落实好法官职业权力保障制度。通过深化审判权运行方式改革和法官管理制度改革,确保法官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保障合议庭依法独立审判,保证法官享有司法豁免权,使法官的职业权力得到有力保障。二是要落实好职业地位保障制度。法官一经任命录用,非因法定事由、非经法定程序,任何单位、任何部门不得将其免职、辞退或降职处分,保证法官地位和身份的稳定性,增强法官职业的神圣和尊荣。三是要落实好法官职业职级保障制度。认真执行中央确定的法官去行政化职级政策,搞好法官入额和遴选,向基层倾斜,实行与行政职级相对脱钩,提高法官薪酬,确保法官专业化、职业化、精英化。四是要落实好法官职业安全保障制度。当前,法院已成为社会各种矛盾的显示屏,法官的职业风险越来越大,要通过改革预防和制止一切对法官打击、报复、诬告和伤害的行为,依法维护法官的人身安全和合法权益,切实保障职业安全。

五、在继承创新上要坚持科学性,正确处理尊重司法规律与群众理解认可的关系。推进司法改革,既要立足国情和发展阶段,继承和巩固实践证明好的、有效的体制机制和作风传统;又要善于创新,敢于破除制约司法效能实现的体制机制障碍,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改革要坚持科学性,就要尊重司法规律,只有正确地认识、把握、遵循和运用司法规律,才能还原司法作为社会公平正义最后一道防线的本来面目。但改革也是不断扩大共识、凝聚共识的过程,人民群众的理解认可是检验改革成效的根本标准。要坚持尊重司法规律与人民群众监督评判并重,既有序引导人民群众认识司法活动的客观规律,又要让人民群众评说司法改革的实际成效,从而让人民群众对司法改革理解认可。一方面,要推动司法在科学规律的轨道中有序运行,努力实现法律认可的程序正义。深入推进司法人员分类管理四项基础性改革,认真梳理司法活动的客观标准,清理与司法本质无关的考核事项,取消违背司法规律的绩效考核评比,重塑大众对司法行为的理性预期。另一方面,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努力追求人民群众认可的实体正义。要建立健全公众参与的司法改革机制,通过多种方式了解基层群众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处理好改革深度、进度和社会承受程度的关系,增强改革的透明度、公开性,获得人民群众的理解支持。同时,要以改革促进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更加统一,要扩大人民群众司法活动的参与性和亲历性,让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亲身感受司法的必要程序和环节,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六、在手段方式上要注重实效性,正确处理加强审判管理、提高审判质效与推进司法公开、强化外部监督的关系。优化审判职权配置,促进司法公开公正,既是司法体制机制改革的目的,也是司法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手段和根本保障。因此,司法改革中,要善于运用信息化手段,依托审判管理信息平台,细化审判管理,推进司法公开。一是要深入推进司法公开“三大平台”建设,使审判流程公开平台、裁判文书公开平台、执行信息公开平台在审判管理中充分发挥内部监督作用,形成制度化、机制化、刚性化管理。二是要运用大数据加强审判管理,适应“互联网+”时代要求,依托信息化,创新司法统计信息的收集与管理模式,深化司法统计数据的开发利用,建立集成共享的案件信息数据库,完善审判质效评估体系,创新海量数据挖掘分析机制,提升审判质效。三要自觉接受外部监督,全面推进办案工作全程录音录像、生效裁判文书上网,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进一步强化接受法律监督意识,研究完善依法接受检察机关监督的工作机制,全面加强和推进审判监督工作;定期不定期地向党委、人大、政协汇报、通报法院工作,听取社会各界对法院工作的意见建议;优化律师执业环境,充分发挥律师在司法活动中的监督制约作用;依法规范媒体介入司法的行为,积极引导媒体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提高媒体对司法的监督水平,营造健康有序的舆论监督环境。

体制机制改革方案篇6

处理好五个关系 加快促进四个

方面改革

记 者:请问与往年相比,今年的《意见》具有什么突出的特点?

孔泾源: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的第一年,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意见》提出了今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明确了各有关部门的工作责任,是推进今年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的综合性、指导性文件。

与往年相比,今年《意见》在改革任务的提出上,尽可能突出改革重点、体现年度特点,既考虑改革需要和文件的宏观指导性,又考虑改革的推进条件、方案的成熟程度和出台时机,尽可能是当年能够实施或者能够启动的改革事项。

改革工作的总体要求重点强调了五个关系: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处理好加强顶层设计与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的关系,处理好增量改革与存量优化的关系,处理好改革创新与依法行政的关系,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确保改革顺利有效推进。

《意见》具有以下特点:第一,突出了改革重点,部署了四个方面的改革。一是加快促进经济转型的改革,主要是推进财税、金融、投融资、价格、统筹城乡、科技等改革,把改革的红利、内需的潜力、创新的活力叠加起来,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提供体制保障;二是加快促进民生改善的改革,主要是推进医药卫生、收入分配、社会保障、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环保监管和生态补偿等方面的改革,织就覆盖全民保障基本民生的“安全网”,补上短板,兜住底线,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三是加快促进社会公正的改革,构建保障各类企业平等竞争和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制度环境,守护社会公正,努力使人人能够享有平等机会;四是加快促进释放市场主体活力的改革,主要是推进行政体制改革,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第二,体现了年度特点,《意见》提出的改革任务,都是当年能够实施或者能够启动的改革事项。第三,具有可操作性,《意见》对改革任务的选择,充分考虑了改革的推进条件、方案的成熟程度和出台时机。总体看,《意见》方向明、立意新、措施实,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

加大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

力度

记 者:《意见》部署了哪些重点改革任务?如何确保这些任务得到具体落实?在行政体制改革方面,《意见》部署了哪些重点改革任务?

孔泾源:一方面,《意见》确定今年要在行政体制、财税、金融、投融资、价格、民生、统筹城乡、农业农村、科技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大改革力度。包括:(一)抓紧清理、分批取消和下放投资项目审批、生产经营活动和资质资格许可等事项。制定实施严控新设行政许可和规范非许可审批项目的措施,加快出台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二)下力气推动建立公开、透明、规范、完整的预算体制,形成深化预算制度改革总体方案,完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控制措施。削减、合并一批专项转移支付项目。扩大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范围。形成资源税费和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方案。(三)稳步推出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措施,提出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操作方案。建立个人投资者境外投资制度,制定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相关政策,出台扩大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试点范围方案。规范发展债券、股权、信托等投融资方式。(四)形成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方案,支线铁路、城际铁路、资源开发性铁路所有权、经营权率先向社会资本开放,引导社会资本投资既有干线铁路。(五)在保障群众基本生活需求的前提下,建立健全居民生活用电、用水、用气等阶梯价格制度。出善水电上网价格形成机制改革方案。(六)继续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化公立医院改革,整合城乡基本医疗保险管理职能。加快推进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健全保障房分配制度,推进公租房、廉租房并轨。建立最严格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制度,完善食品药品质量标准和安全准入制度。健全环保监管和生态补偿制度。(七)围绕提高城镇化质量、推进人的城镇化,研究新型城镇化中长期发展规划。出台居住证管理办法,分类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完善相关公共服务及社会保障制度。保护农民合法权益。(八)发展现代农业,建立健全农村产权确权、登记、颁证制度,出台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指导意见,提出国有林区改革指导意见。(九)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健全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协同创新政策,整合资源实施科技重大专项,扩大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先行先试政策试点范围,发挥科技在经济发展中的支撑作用。

另一方面,《意见》要求,对已部署并正在推进的国有企业、深化开放、收入分配、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及其他领域的改革,各部门要继续按照职能分工抓好落实。

为确保各项任务能够切实落实,《意见》要求,要认真做好改革方案研究制定工作,扎实抓好改革方案实施和社会引导工作,积极推进各项改革试点工作,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工作,对各项改革重点任务都要按照明确的时间节点抓紧抓好。

行政体制改革是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的关键举措。新一届政府成立后,两次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取消和下放133项行政审批事项。5月13日,国务院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又对国务院机构职能转变工作作了动员部署。《意见》根据《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及其任务分工,作出以下部署:

一是深化政府机构改革。完成新组建部门“三定”规定制定和相关部门“三定”规定修订工作。组织推进地方行政体制改革,研究制定关于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的意见。

二是简政放权,下决心减少审批事项。抓紧清理、分批取消和下放投资项目审批、生产经营活动和资质资格许可等事项,对确需审批、核准、备案的项目,要简化程序、限时办结相关手续。严格控制新增审批项目。

三是创新政府公共服务提供方式。加快出台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推动公共服务提供主体和提供方式多元化。出台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方案。改革工商登记和社会组织登记制度。

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

记 者:我们应该如何认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改革任务的艰巨性、复杂性?按照党的十部署,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是哪些?

孔泾源:正如、总理多次指出的那样,当前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中流击水,不进则退。经过三十多年先易后难的渐进式改革,改革越过了“帕累托改进”阶段,既有利益格局和新增利益预期调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地摆在我们面前,不容回避,也无法回避。唯有披荆斩棘、万难不辞,才可能跨越“攻坚期”、涉过“深水区”,下决心推进一些多年想改而未改的重大改革,补上重大基础性制度建设的短板,解决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促进和保障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创新发展。

应当看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改革攻坚的任务十分艰巨。在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的情况下,协调各方利益和达成改革共识、形成改革合力的难度很大;在改革越来越多地触及现有利益格局和未来利益预期的情况下,涉及深层次利益调整的重大改革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不小的阻力;在社会公众分享改革发展成果的愿望十分强烈的情况下,如何“分好蛋糕”甚至比如何“做好蛋糕”更加重要;在政治、文化、社会体制涉及更深层次重大问题的情况下,推进相关改革需要更加扎实稳妥的操作。

改革是在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的体制“高端”打交道,是一项兼具复杂科学性和高度艺术性的全方位“系统工程”。改革的实施当然要具备方方面面的条件,需要把握好时机的选择、路径的规划、程序的设计、步骤的把握、配套措施的跟进等等一系列“关节点”,但最根本、最要紧、最关键的是要本着对党、对人民、对历史高度负责的精神,抓住有利时机,选准突破口,敢于拍板决策,勇于攻坚克难。

按照党的十确定的“五位一体”总布局,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与经济体制改革相关的重点任务是:

(一)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

(二)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完善重要商品、服务、要素价格形成机制,健全资本、土地、劳动力、技术、信息等各类要素市场。

(三)加快财税体制改革。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完善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公共财政体系。构建地方税体系,形成有利于结构优化、社会公平的税收制度。

(四)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促进宏观经济稳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稳步推进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

(五)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

(六)推进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相关体制改革。加快改革户籍制度、征地制度,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七)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按照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目标,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八)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增强国有公益性文化单位活力,完善经营性文化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发展新型文化业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扩大文化领域对外开放,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九)加快推进社会事业和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着眼于提高教育质量与促进教育公平,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要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加快推进社会管理、社会组织、公共服务相关体制机制改革。

(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完善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初次分配机制,加快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

(十一)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十二)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

体制机制改革方案篇7

在我国,自从实行改革开发政策,虽然我国的档案管理工作有了一定的发展,可是在发展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方面的问题。本文对我国档案管理中遇到的困难进行了分析研究,而且指出了实施档案管理过程中的机构设置和领导机构等等其他内容的问题,同时对我国档案管理机制的改革提出了假设。

【关键词】

档案管理;体制;改革

我国必须要实行档案管理机制的改革,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促使其他许多行政管理领域也随之发展,我国行政管理体系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就属档案管理机制。现在看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整体不断完备,我国档案服务机构的制度及其服务的方式都有了相应的变化。首先分析档案管理机构的设置情况,发现其中的重要内容和难点问题,为我国档案管理体制的革新做准备,给革新工作指引新的方向。档案机制的革新,有利于我国档案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我国曾经多次调整和修改档案管理体制,并且每次都有其重要的意义,可见我国对于档案管理体制的极度重视。

1档案管理含义

1.1档案管理的概念

简单来说,档案管理就是由国家部门或者社会个体在社会活动中记载的某些有特殊意义或特殊价值的历史事件。档案和人类的社会活动是有直接联系的,档案是由社会中的个人或者机构完成的。档案是社会人类活动的真实写照,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多种多样的,所以档案的记录内容也是丰富多彩的。

1.2档案管理体制

国家管理所有档案的制度和体制就是档案管理体制。它是由各级档案业务组织、行政组织机构的设定划分、组织管理的方式办法等等组成的。我国档案管理体制的主要内容可分为:档案指引体制用局馆合一的方式;管理体制的原则采用统一指挥,分级别管理的方式。简单概括就是统一领导、分级管理,这一体质具体又分为三点:(1)实行统一的档案工作和党政档案管理;(2)全中国由上至下每个政府级别都树立自己的档案管理机构,各个级别的领导都要进行统一的管理;(3)依照党中央模式的管理体系和地方行政区把全国的档案实行统一的分级、分类管理模式。

2档案管理现状

2.1档案管理体制的特点

我国档案事业的管理体系不是一下子就能实施完成的,它需要参照别国档案的管理经验,根据各个国家特定的组织机构和形式,多次的进行修改完善,才能完成中国具有特色的集中形式的档案管理体制。分析我国档案体制的具体特点表现为:根据双重管理的模式进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工作机制。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机制的建立需要在集中统一的原则之上。所有的大小档案事物都需要由党中央档案行政管理机构来统一管理,而且每个地方级别的政府部门也应该设立自己的档案管理机构,做好管理各个辖区的行政档案工作,除此之外,他们还应该听从上级档案管理机构下达的工作和事项,上级有监督指导下级的权利,下级有服从领导的义务。

2.2档案机构的调整与改革

在县级以上的行政管理区域设立档案文件管理机构,它具有文件管理、档案行政管理两方面的职能,县级以上各文档局坚决垂直式领导,配置好相关的行政编制,让行政机关行使自己应有的职责,这样可以达到档案和文件统一管理的目的,其实就是我们所说的文档管理一体化。党中央可以建立起文档总局,这一机构直接的由国务院及其党中央领导指挥。

县级以上的行政管理区域还应该设立国家文件档案馆,并且还要建立相关的制度,让它行使它的技术业务指导、询问和整理文本档案的基本职能,它就相当于是人民政府独立的科学文化事业性组织机构。各城市的地区都应该建立起国家文档管理分馆。

公有制经济机构、国家事业机构、事业单位机构设立设立文档信息中心,想要实行文档一体化的管理,就需要综合管理部门、办公厅实施引领,在服从文档管理局统一领导和组织的前提下,根据有关规章制度把有关的文件、档案转交给文档馆,文档管理局必须根据有关法规监督和查验整个单位组织、整个机关。

3档案管理体制改革的建议

我国现在所运用的档案管理体制也不是非常完善的,这应该引起党中央的重视。我们一定要全方位的对档案管理的内容进行改革,这样才能促进我们国家档案事业的发展和进步。因此,档案管理体制的改革对于国家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进行档案体制的改革有利于适应政府角色和职能的转变,可以使管理职能大众化,人人都能享有;在行政运作方法的方面,一定要适应它的转变,当履行管理职能时,可以运用行政管理系统树立效率和服务双重观念来适应政府观念的变化。

4结束语

当今时代,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类不断的进步,档案管理体制一定会不断的繁衍出新问题、新形势和新状况,我们一定要时刻适应时展的节奏,随时肩负起提高管理质量的使命,更好的服务人民、服务国家。

参考文献:

[1]殷丽红.浅谈我国档案管理体制改革[J].科技创新导报,2013(21):188

[2]曾结良.有关我国企业档案管理体制改革的研究[J].广东科技,2013(20):56

[3]商桂君.关于我国档案管理体制改革的探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5):152153

体制机制改革方案篇8

一、创新生态公益林管护机制基本情况

全县生态林面积 万亩,其中集体管护的生态公益林面积为  万亩,涉及  个村,国有采育场管护的有 万亩,全县生态公益林面积占林业用地面积  万亩的  %。

我县在XX年集体林地林木产权制度改革基本完成后,开展了生态公益林管护机制创新工作,在武平县乡镇的一些村,对生态公益林管护实行押金承包管护。今年年初我县认真贯彻落实全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会议和省委19号文件精神,按照“落实主体、维护权益、强化保护、科学利用”的总体要求,开展创新生态益林管护机制的试点工作。坚持因地制宜,从我县各地村情林情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创新生态公益林管护新机制,组织人员制定了《?县创新生态公益林管护机制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根据实施方案要求,选择?村作为创新生态公益林管护机制试点村。在试点过程中坚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尊重多数村民的意愿选择改革形式,落实集体生态公益林管护主体,明确管护责任人,形成责权利相统一的管护机制,使所有村民平等享有承包管护权。做到利益均衡,补偿经费补到村民,使村民从管护机制改革中真正受益。在实施改革过程中,对改革试点方案、管护模式、护林公约及护林员招聘办法等,提交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讨论表决后实施,至6月底,?村的创新生态公益林管护机制试点工作基本完成,通过改革试点,两个试点村生态公益林管护工作由少数几个人管护变为大多数人管护,生态公益林的管护主体作用有效发挥,管护得到明显加强,生态林区秩序明显好转,改革受益农户  户。

二、贯彻落实省、市生态公益林管护机制改革电视电话会议情况。

1、为了学习贯彻落实《?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生态公益林管护机制改革的意见》、《?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创新生态公益林管护机制工作的通知》以及省、市生态公益林管护改革电视电话精神,全面推进我县生态公益林管护改革工作。县长组织召开了由各乡(镇)、县直有关单位主要领导参加的全县生态公益林管护机制改革专题会,认真学习传达省、市电视电话会议精神,要求各乡镇及有关部门提高思想认识,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全面推进生态公益林管护机制改革工作。会上县长强调要按照“政府牵头组织,林业搞好服务,部门分工合作,上下协同推进”的要求,加强改革工作组织和领导,明确指出乡(镇)长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具体落实人,组织各地认真学习省、市文件及?副省长、?厅长和?副市长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抓好改革培训,准确掌握政策,全面把握改革质量,要求林业局在月 日前制定好《?县生态公益林管护机制改革实施方案》报县委、县政府审议。

2、  月  日,我局召集林业各支部、各场站以及林业局机关副股级以上干部召开生态公益林管护机制改革工作会议,会上认真学习了《?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生态公益林管护机制改革的意见》《?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创新生态公益林管护机制工作的通知》文件,并对省、市生态公益林管护机制改革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以及?副省长、?厅长和?副市长的重要讲话精神在干部职工中进行传达。同时要求林业各单位要抓好管护机制改革调研,充分了解各地生态公益林管护工作情况及各村的社情民情,从各地实际出发,准确把握政策,制定切实可行的改革工作方案,并认真加以实施,确保改革工作质量,确保年底完成30%个村的改革工作任务。会议决定抽调  人专门负责开展全县生态公益林管护机制改革工作。

3、各乡镇也相继召开了有关生态公益林管护机制改革工作会议,并提出了生态公益林管护机制改革相关会议精神贯彻落实意见。

4、组织人员开展管护机制改革调研,制定全县生态公益林管护机制改革方案,初步方案将于本月25日制定完成,并提交县委、县政府讨论、审议通过后下发实施。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成立改革工作机构

成立全县生态公益林管护机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制定和完善全县生态公益林管护机制改革实施方案,加强创新管护机制的督导,确保创新生态公益林管护机制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县林业局也相应成立全县生态公益林管护机制改革工作组,成立管护机制改革工作办公室,从林政、林权及林业工作站抽调5位同志专门负责抓好生态公益林管护机制改革各项工作落实。改革工作实行领导成员分片负责制,把完成任务目标落实到人头,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和督导组下乡进村,做好技术指导和政策宣传。

(二)加强宣传力度

通过各种途径广泛开展创新生态公益林管护机制改革宣传,认真组织召开乡、村两级创新生态公益林管护机制改革工作动员大会;对《?省林业厅关于生态公益林管护机制改革宣传提纲》、《?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创新生态公益林管护机制工作的通知》和改革有关问答印成宣传材料,分发到各村各户,让广大群众充分了解政策,调动群众主动参与生态公益林管护机制改革工作的积极性,确保改革工作质量和改革成效。

(三)组织学习和培训

认真做好各乡镇干部职工、村干部以及林业各单位全体干部职工的学习和培训工作,加强对相关政策和法规学习,准确领会有关文件精神,熟悉改革工作程序,用好政策,把好改革质量关,确保改革各个环节依法依规进行,保证改革的合法性,以提高改革成效。县政府将于10月下旬举办一期由乡(镇)主要领导、分管领导、村主干和林业站人员参加的培训大会。

(四)科学选择XX年度改革村

上一篇:即兴演讲的构思方法范文 下一篇:教师师德师风整改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