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业环境污染范文

时间:2024-01-25 15:28:27

浅谈农业环境污染

浅谈农业环境污染篇1

>> 农业面源污染成因分析与防治对策 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研究进展 我国农业面源污染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我国某地区大气污染成因分析 我国城市大气污染成因及解决对策分析 浅谈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原因与防治对策 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对策研究 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对策 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 我国农业面源污染及其控制措施 我国农业面源污染及防治对策研究 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综合治理措施 我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技术研究进展 城市缓流水体流域面源污染成因及控制研究 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保障我国农产品安全和农区生态健康 农业面源污染聚类分析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现状分析 浅谈农业面源污染 抓好农业面源污染 我国流域面源污染总量负荷估算技术研究进展浅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新闻办公室.农业转方式取得积极进展 化肥农药利用率稳步提高[EB/OL].(2010-02-06)[2017-03-01].http:///zwllm/tpxw/201512/t20151203_4922342.htm.

[4] 中A人民共和国环境部.公告2010年第13号.关于《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的公告[R/OL].(2010-02-06)[2017-03-01].http:///gkml/hbb/bgg/201002/t20100210_185698.htm.

[5]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部.环境保护部通报东北、华北地区重污染天气过程及应对工作情况[R/OL].(2016-11-05)[2017-03-01].http:///gkml/hbb/qt/201611/t20161105_366943.htm.

浅谈农业环境污染篇2

关键词:农业机械;环保节能;设计

中图分类号:TP2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501054

农业机械的创新发展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加快农业机械环保节能的发展速度,对我国在农业国际上的竞争有重要的意义。现代的农业机械设计,应逐步加强对环保节能方面的重视,从而实现农业机械的发展与创新,为农业的进步创造有利的条件。

1 农业机械的环保节能设计方法

1.1 成本的分析和材料的选择

材料的选择决定了农业机械废弃后污染的程度,因此在设计农业机械时应注意选择污染小的材料,以便于废弃之后可以再利用,从而保证环境的清洁。材料的选择是农业机械环保节能设计的关键,应选择对环境无污染的并且资源丰富的材料,以确保人们生活环境的洁净,提高人们的健康指标[1]。

1.2 加强农业机械的易拆卸设计

农业生产要求农业机械的组件要简单,易拆卸。以便于在使用过程中无论出现任何问题,都可以及时解决,确保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简单化的机械设计,可以节省生产成本和组件材料,实现农业机械节能环保的目的。

1.3 农业机械发动机燃料的选择

发动机燃料的选择是农业机械环保节能的核心所在,清洁能源如太阳能的合理使用,可以降低农业机械对生活环境所产生的污染,避免产生温室效应。

2 农业机械的环保节能设计优势

2.1 农业机械环保节能的生态环境优点

农业机械加强环保节能意识对生态环境具有积极作用,限制农业机械污染气体的产生,提升环境空气质量的同时,增加农业产品质量。如今,农民普遍使用农业机械进行土地的耕种,因此必须注重农业机械的环保节能设计,降低环境污染。例如,在利用农业机械进行施肥的过程中,只有提升环保节能设计,才能有效降低因化肥挥发而造成的周边环境受到严重污染的情况,从而降低农业耕种过程中对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因此,加强机械节能环保设计意识,有助于提高农业产品质量,实现维护生态环境的目标[2]。

2.2 农业机械环保节能的经济优势

农业机械的环保节能设计改善了原有的施肥过程中过度浪费等问题,节约了农业生产成本。新型环保节能农业机械在减少化肥用量的情况下,降低了生产开销,限制了在生产过程中一些不必要的开支。环保和节能是全球农业生产奋斗的目标,因为它使农民的利益得到有效的保障,拓宽了农业生产的发展空间,同时发挥了其在农业生产中的经济优势。

3 农业机械环保节能设计的发展前景和未来展望

为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环保节能在农业机械设计中的应用势在必行。环保节能是人类健康生活的有效保障,也是推动农业技术发展的前提。因此要促使环保节能成为农业机械设计的核心,改善旧的农业机械出现的漏洞,促进农业技术发展的同时,提高农业产品的生产质量和人们的生活质量。国家应对农业机械的创新持肯定和支持的态度,鼓励环保和节能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3]。

环保和节能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内容,在农业机械设计中应将此理念加入其中,使其实现在农业机械设计中的全面落实,充分发挥其在农业机械设计中的优势,从而提升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效益,全面发展绿色食品,为农业生产的未来做好铺垫。

4 结 论

维护绿色环境是全球关注的焦点,也是人类健康发展的基础。要顺应社会发展趋势,农业机械设计就必须注重环保和节能意识,将环保和节能作为农业机械设计的根本,将其运用到机械设计中的每个关键环节,从而确保环境的维护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在农业机械设计中,应强调环保和节能,确保环保和节能在农业机械设计中的应用,充分发挥其优势,从根本上解决旧的农业机械出现的问题,从而促进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并且通过加强环保和节能意识为人们营造出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慧敏.浅谈农业机械的环保节能设计[J].中国农业信息科学院,2011,105(35):150-155.

[2] 张佳丽.浅谈农业机械的环保节能设计[J].黑龙江省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化研究所,2014,315(12):106-109.

[3] 唐永武.浅谈农业机械设计的环保节能[J].广西建工集团海外工程有限责任公司,2015,245(05):138-142.

浅谈农业环境污染篇3

【关键词】水资源污染;现状及原因;策略

水是万物生存的命脉,是孕育文明重要资源因素,更是当今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生态基础。我国的基本水情是:人口基数大,地域广,水资源在时间与空间上分配严重不均匀。2012年初,国务院了《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指出当前我国水资源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水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提出要以人为本,加大力度解决与民众生活关系最密切的水资源问题,着力保障饮水、供水、水生态的安全,以人水和谐为目标,在自然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指导下,采取措施对入河湖排污量实行严格控制,真正保障社会经济长期平稳发展。

1.国内水资源污染与治理现状现状

我国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水资源污染问题,它与水环境、水生态和水灾害一起正在形成足以威胁到国家经济社会安全发展的多重水危机,当然这当中以水污染问题最为严重。有数据表明:国内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500m3,与国际临界值1000m3相差甚远,北方多个城市工厂因缺水而导致生产受到影响,间接经济损失过千亿,南方也有城市出现水资源不足的问题;国内六百座大中城市,半数面临缺水问题,其中108个日缺水量近千万吨。与此同时,水资源的污染问题却不容乐观,随着城市人口数量的迅速扩大,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的对于水体污染的状况日益严峻。有关数据显示:国内在监测的一千二百多条河流中,百分之七十以上已经遭到程度不同的污染,淮河流域八成水段泛黑发绿,状况堪忧;大型淡水湖泊水源水质普遍不高,七成以上有富营养化问题,尤滇池最严重;多数城市和地区的地下水体遭到一定比例的点状/面状污染,而且有日渐加重的势头。

国家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就已着手开展水污染的治理,但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行之有效的治理措施,水污染形势依然严峻。

2.造成水资源污染的源头及治理措施

2.1造成水资源污染的原因有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两种

前者主要是指雨、雪、风、火山爆发等各种自然过程所形成的灰尘进入水资源而形成的水污染,这类污染通过水自身的净化过程基本上都可得以清除。而人类经济、社会生活中形成了各种垃圾、工业废水、生活污水进入水源,直接导致水质严重下降,这就是人为因素,人们所说的水资源污染指的也就是人为造成的污染。

与人有关的因素中以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水源造成的污染为最。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不同种类的工业有害物质,即使是一样的工业企业生成的污水中污染物的含量也会有所不同,除此以外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垃圾与工业废气也可能导致水源污染。

除了工业污染,还有农业生产农药、化肥的用量日渐频繁,多数不能被农作物吸收,残留于土壤与大气,后随雨水进入地表水源,造成污染;另外还有城市中大量的生活垃圾、洗涤、洗浴形成的生活污水进入水源,造成污染。

2.2水资源污染的治理措施

对于水资源污染的防治措施分为工程性与非工程性两种。

工程性措施首先包括点污染源的治理。即对于造成水污染的工业企业分散单项治理;对于不在使用期的坏废水井进行及时封堵,防止污水回灌污染地下水源;大量兴建污水处理工程,集中处理的同时实现水资源充分利用。其次是面污染源的治理。即正确处理人畜排泄物,防止进入河、沟造成地表水源污染;对于设备相对落后的农村工业企业产生的三废物质进行严格控制,适当处理并合理置放,严防直接排入水源;对于化肥或农药使用不当所造成的污染,应该做到提前预防,增强对使用者化肥、农药用量、方法的教育,最大程度减少水资源的污染。最后是线性污染源的治理。即在统筹兼顾的基础上,针对不同污染情况采取不同治理措施,促进河渠线污染治理。由本市范围内城镇废污水形成的线污染,应敦促造成污染的厂家加强污水处理工作,并给予必要的处罚;由于承泄外省市或本省外地市废污水而形成的线污染,应向有关部门交涉,采取限期治理、给予补偿或净污水混泄等措施,争取实现达标排放。

非工程性措施包括:(1)加大宣传,进一步强化公众水资源保护意识。近年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的极大提升,人们对于生存质量的要求明显提高,强烈公众环保意识是时代进步标志。各相关单位和主管部门应当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政府与环境主管部门协同合作,配合执法,以此实现水资源治理与保护制度的切实贯彻。在具体实践中,面对巨大的经济利益的诱惑,仍有部分单位和个人选择牺牲环境,因此最大程度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者统一,这方面的宣传工作还需进一步强化。(2)选用新的节水技术和生产工艺,加大污水治理及循环利用技术的研究力度,以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工业企业的生产成本为目的,达到企业经济收益与环境效益的高度统一。(3)建立健全水资源污染监督与监测系统。对企业废水排污点、河湖支流、地表及地下水进行系统的水资源质量监测,获取实时信息资料,据此制定严格的排污费用明细标准。国内目前虽设置了一些监测点,但是还没有构成互相联接的包括监督、监测、信息存储的完整系统。因此有必要立刻着手采取措施,健全水资源质量监测网,实现对水资源状况的实时监控,实现相关资料的及时收集与调用,为拟定相应的措施做出相关决策提供帮助,保证水环境的健康循环。

3.结束语

水资源污染的治理工作所面临的形势已经非常严峻,相关部门应当以国家《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为指导,从本地实际出发,制定相应的治理策略,为建立节水型社会,保护水生态的平衡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协调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速度与水资源水环境承载力之间的平衡,最大程度保障国家经济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车艳涛,刘伟波.浅谈水资源与环境保护的综合治理[J].科技与生活,2011,(10):206.

[2]邓碧云.浅谈水环境污染治理机制措施的完善[J].科技与生活,2010,(12):195.

浅谈农业环境污染篇4

>> 我国蔬菜大棚种植区农药的环境污染问题及防治对策初探 库尔勒市库尔勒香梨产业存在问题分析 新疆库尔勒市―开展城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锦州市古塔区环境污染状况及对策建议 湖州市南浔区水环境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 盘锦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环境污染问题及防治对策研究 大棚蔬菜种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蔬菜大棚种植存在的问题及防治对策 大棚蔬菜种植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通化市农村的环境污染问题及防治对策 金华市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葫芦岛市近岸海域环境污染风险调查及对策研究 佛山市南海区水环境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研究 惠州市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研究 新疆库尔勒市的香梨产业及建议 库尔勒市非户籍人口定居意愿研究 张掖市甘州区地下水环境污染现状及保护对策 浅谈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及治理对策 城市居住环境污染问题及治理对策探讨 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及对策分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2—3—29。

②化学农药(人们习惯称之为农药)是指经过机械粉碎、混合或稀释制成粉状、乳状和水状的化学农药制剂。包括化学农药杀虫剂、除草剂、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农药原药,化学农药粉剂、可湿性粉剂、乳剂、水剂等混合农药制剂。但不包括微生物农药、生物化学农药。.2012—3—29。

③库尔勒英下乡蔬菜种植基地的蔬菜种植人员99%为外来汉族务工农民,在当地租种土地修建蔬菜

大棚,种植蔬菜为业。.2012—2—26。

④生物农药有五大优势:一是生物农药的毒性通常比传统农药低。二是选择性强,它们只对目的病虫和与其紧密相关的少数有机体起作用,而对人类、鸟类、其他昆虫和哺乳动物无害。三是低残留高效,很少量的生物农药即能发挥高效能作用,而且它通常能迅速分解,从总体上避免了由传统农药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四是不易产生抗药性。五是作为病虫综合防治项目IPMP (Inergrated pestmanagement programs)的一个组成成分,能极大地降低传统化学农药的使用,而不影响作物产量。http: //baike.

/view/54305.htm.2012—3—29。

参考文献:

[1]孙肖瑜,王静,金永堂.我国水环境农药污染现状及健康影响研究进展[J].环境与健康杂志,2009,26(07): 649—652.

[2][3]唐东民,宗贵仪,唐勇.农药在土壤中的结合残留及其生态风险[J].四川环境,2011,30(02):115—118.

[4]丁素明,张晓辛.农药使用的污染因素及控制途径[J].中国农机化,2010,227(01):32—37.

[5]宋宁慧,卜元卿,单正军.农药对地表水污染状况研究概述[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0,26(01):49—57.

[6]孔朝辉,张慧芳.中药中农药残留的研究进展[J].现代预防医学,2008,35(24):4894—4898.

[7]刘冬梅,李雨.农业污染防治的立法思考[J].世界农业,2008,346(02):21—24.

[8]王玉霞等.化学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及生物整治措施[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8,(4):69—70.

[9]邓小云.源头控制: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立法原则与制度中心[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11,38(05):80—83.

浅谈农业环境污染篇5

一、保定市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现状

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保定的乡镇企业发展势头锐不可当。但也带来了一系列环境污染问题,建筑、采矿、造纸等产业排污问题一直得不到有效治理,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使农业面源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近期,保定市的空气质量指数严重超标,长居全国前十,保定的生态环境建设形势严峻。

二、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近几年,我国出台了一系列关于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的政策规定,环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但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根本扭转,环境污染问题依然突出。

1.城乡二元社会结构是农村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

我国长期处于城乡二元社会,随着城乡差距持续扩大,农业生产为追求经济效益而出现了面源污染、过度开采、土地退化、植被破坏、河流及地下水水量减少等问题。

同时,城镇化进程使农村人口大量向城镇转移,而城镇环保基础设施匮乏,造成城镇生活污染不断加剧,城镇污染进而向周边农村转移,造成农村生态环境恶化。另一方面,由于城市产业升级,部分污染企业转移搬迁到农村,这些企业布局分散,经营粗放,片面追求经济收益,而污水、废气直排现象得不到有效治理,造成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形势日趋严峻。

2.农村居民环保意识普遍不强

由于知识水平和生活习惯限制,多数农民在追求利益增长的同时,缺乏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大量使用化肥、农药来抵御病虫害,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从而造成水体和土壤污染,湖泊富营养化,土地板结,农产品污染及质量下降等问题。而且我国大部分地区没有农村生活垃圾的专门收运和处理处置系统,农民生活垃圾处理方式主要以填埋、焚烧为主;或把田头、路边、河道当做天然垃圾箱;生活污水和养殖业污水随意排放到河流和农田里,对农业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威胁。

3.农村环保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我国污染防治工作长期以来重城轻农,对农村环境保护扶持力度较小,难以从财政渠道获得专项建设资金;因其公益性特征,对社会资金又缺乏吸引力。正是农村环保资金的匮乏,导致农村污染治理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农村环境保护科研投入少,科技水平低,缺乏经济实用的环境保护技术,进一步导致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效率不高。

4.农村环境保护法制体系不健全

相对城市来说,农村环保工作起步晚,基础薄弱,环保秩序差。农村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还很不完善,尚未建立起适应农村环保实际需要的法律法规体系,如对于农村养殖业污染、农用塑料薄膜污染等方面的立法还是空白。

三、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对策建议

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有相应的经济、制度、政策和技术等条件与之配套。

1.加大宣传,营造良好环境保护氛围

农村生态环境建设首先要以意识提高为前提。环保部门可以将环保成效与农民收入相结合,开展生态环保知识教育。通过树立典型,打击违法,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项目不予办理等措施,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同时将环境可持续目标加入到地方干部的考核中去,改变唯增长论的政绩观。

2.加强投入,确保资金支持与技术扶持

逐步建立并完善农村生态保护筹资机制,可以通过对污染大户缴纳税金、罚款,社会捐助,民间集资,企业投资等多渠道筹资,加大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管理、监测、科研等机构建设的投资力度,并做到专款专用,提高农村环保资金的利用效率。

大力扶持农村环保科技创新和推广。开发研究资源节约、新能源利用等环保技术,推广成熟的农用技术。如净化污水技术、畜禽粪便和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土壤污染控制技术等,引导农民科学施肥用药,减少农业面源污染;进行废物资源化再生利用,降低污染治理成本。

3.因地制宜,制定切实可行的环境建设规划

首先要加强村庄规划,合理安排工业园区布局。对农村土地进行功能分区,指导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自然资源开发与产业布局。并按企业规模与类型,建设相应的“三废”处理设施。对工艺落后、设备简陋、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限期治理或予以取缔、关闭。

其次要加强农村环境监测体系建设。目前我国许多农村地区未形成环境监测和统计工作体系,在环境监测、统计等工作上存在明显的漏洞和不足,甚至根本没有监测和统计资料,使得农村环境问题得不到准确及时的反映。因此,环保部门应抓紧研究针对农村环境污染特点的监测网络建设问题,逐步建成并完善农村环境监测、检验与预警机制。

4.建章立制,努力走生态农业之路

首先健全和完善农村环保立法。农村环境保护法制建设是保护农村生态环境、走生态农业之路的法律保障。目前已颁布的排污许可证制度、征收排污费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等制度应继续加以完善,尽快制定一些地方性农业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提供有力的法律支持。同时,加强环境执法,重点抓好秸秆禁烧,畜禽养殖以及资源开发的执法监督工作。

其次积极推行生态村镇建设,倡导走生态农业之路。根据当地农村生态环境与产业特色,逐步推进生态文明村镇建设,发挥其榜样和示范作用,引导农村向生态文明转变。积极发展立体种植生态农业以提高资源利用率,推广太阳能、风能、沼气等清洁能源使用技术,促使农业生产向可持续发展迈进。

第三加强农村环保队伍建设。各级环保部门要配备有专业水平的环保专职人员,并定期组织人员培训,提高其业务素质。实行环境保护责任制,加强对农村生态环境的监管,做到农村环保有人管,环境问题有人抓。

参考文献:

[1]构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机制.科技创新导报,2011(11).

[2]浅谈农村环境污染的整治对策.科学之友,2011(12).

[3]浅析农村社区生态环境保护.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3).

作者简介:汤红娜(1978-),女,保定市委党校管理教研室讲师。

申彩虹(1966-),女,保定市委党校管理教研室教授。

浅谈农业环境污染篇6

关键词:招苏台河;污染现状;污染源分布;改善水质措施

1概述

招苏台河是辽河的主要支流之一。招苏台河发源于吉林省四平市山区,在辽宁省昌图县汇入辽河干流。由《2001-2010年吉林省环境质量报告书》[1]可知,吉辽跨省界断面的水质基本为劣Ⅴ类,一直以来处于重度污染。其支流条子河对招苏台河的污染贡献最大。条子河发源于吉林省梨树县孟家岭,经由四平入辽宁[2]。条子河承纳了上游四平市的工业、生活污水后在辽宁昌图县境内汇入招苏台河。

四平市城区污水全部汇入条子河,因此其水质质量直接影响到四平市的水资源利用和开发,对老工业基地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3]。条子河水质污染直接导致四平地区水环境容量降低,很大程度制约了该地区可持续发展,更是导致辽河流域水质污染严重的主要因素之一。针对跨省界河流-招苏台河水体污染严重,以吉林省境内的招苏台河流域为研究对象,针对其水体污染严重、流量小等特点,分析其污染影响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改善水质措施。

目前国内有较多的流域性污染控制方面研究,但多以大江(河)流域为主,如黄河、长江、辽河等。曾对辽河、招苏台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以脑及底泥中氮和磷的分布与释放特征等进行过研究。但其仅从所研究单方面对辽河、招苏台河流域污染状况进行分析,未对其污染控制以及改善水质措施进行简述。

2 污染状况分析

2.1 农业面源对流域污染

农业面源污染是非点源污染的重要方面,其对水质质量下降的贡献越来越显著,当前已受到了高度重视,“十一五”以来各地区政府加大了对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的研究和治理工作。近年来对河流的发源地污染的防治工作,引起高度重视,随着大量工作的开展取得了较好的成果。招苏台河发挥着农业用水及污染物受纳的重要作用,它的污染防治对沿线下游水质质量以及生态环境的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2.2 非点源畜禽养殖业污染对流域污染

多年来我国畜禽养殖业发展迅速,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产业。但是受规模化养殖业发展的限制,畜禽养殖业造成的污染十分惊人。国家对此高度重视,提出全面推进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于2001年颁布《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596-2001)》,并将开展畜禽养殖污染减排列入国家“十二五”重点规划。

招苏台河流域作为辽河的重要支流,其沿岸人口较多,养殖业比较发达。据初步调查,在流域沿岸共有养殖场91家,具有290.55万头(只)养殖量,每年排放粪12.70万吨、尿11.18万吨[4];来源于农村畜禽养殖业的非点源污染成为是引发吉林省招苏台河流域出省境断面长期超标的重要原因。对各方面的影响日益显著。

2.3 沿岸农村生活垃圾自由堆放造成的水体污染

研究流域在吉林省境内长度为103km,流经梨树县梨树镇、郭家店镇、孟家岭镇、十家堡镇等12个乡镇,在喇嘛甸镇六家子村张家桥出境。流域沿岸散落分布多个村庄,其中梨树镇、郭家店镇和十家堡镇分布面积较大。

受目前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技术的限制以及村镇污水收集治理能力制约,沿线的农村生活垃圾及污水均未有效处理直接汇入纳污水体或者直接排放在河道两岸,在丰水期随着地表径流进入河流中,给水体造成严重的污染,成为非点源污染的重要污染源之一。

2.4 点源尾水排放方式对流域污染的影响

吉林省招苏台河流域两个省界断面均与其所在地城镇污水厂排放口距离较近,因此尽管城镇污水厂已进行升级改造且达标排放,对两个断面水质影响仍然很大。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劣Ⅴ类水质质量相比,即使城镇处理污水厂尾水按最高排放要求的一级A标准,处理污水厂所排放的污水污染物浓度也远远高于。该段流域污染物负荷大大超过纳污河流的环境容量。当前流域污染源尾水排放形式均是集中式排放,尾水排放口设置的不合理(集中式),直接导致排放污水初始稀释倍数较低。

目前我国点源达标尾水的排放形式仍是以集中式排放为主,通过河水的流动,爱到稀释自净作用,进而对排放污水中的污染物进行降解,以满足纳污水体的水环境功能目标。随着当前工业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使一部分污染物受纳河流变成了渠系,频频引调补给让河流生态系统简单化和均匀化的河流,加快生态退化速度,使得纳污水体的环境容量和净化能力大大下降。因此,开展污染源尾水排放方式对纳污水体环境质量影响的研究,提高纳污水体的自净能力及改善水体环境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5 流域水量波动对水质的影响

多年来招苏台河流域径流量渐渐下降,90年代以后下降趋势更加明显[5]。丰水期径流量与年径流量的比渐渐减少,2000年以来比值已低于60%。但是废水排入量却递增趋势。流域污径比大大增加,尤其是枯水期,河水基本上是污水。即使所有排放口均是达标排放,其水体水质仍然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V类标准。

招苏台河流域多年平均降雨量约500mm、平均降水量499.6mm,一直以来受干旱困扰。多年流域降水主要集中在汛期(6-9月),占全年的70%左右。流域径流量年内分配也不均,主要为汛期 6-9月,占全年的60%-70%。

流域水量波动较大,但是排放污水量每年来只增不减,要想研究流域污染治理就必须探讨流域水量波动对水质的影响。

2.6 沉积物持续释放污染物对水体污染

沉积物与水体之间污染物浓度经常打破平衡,尤其当水体水质量提高后,一定会发生积物(固相)与水体(液相)之间污染物质浓度重新平衡。除沉积物中溶解性污染物直接溶入水体(液相)外,由于水体流动使沉积物悬浮,而底泥细粒表面吸附的污染物质与扩散到间隙水中的污染物质通过沉积物水界面向上渐渐扩散,造成二次污染,进而影响水质。

参考文献

[1]吉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吉林省环境质量报告书[R].长春:吉林省环保厅,2001-2010.

[2]陈冰.浅谈条子河、招苏台河水污染给昌图县人畜饮水带来的危害[J].环境保护科学,2009,35(1):45-47.

[3]葛淑芳,朱晓娟,沈万斌,等.条子河四平段水污染特征及成因分析[J].环境保护科学,2012,38(6):22-26.

[4]张爱丽.吉林省招苏台河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模拟与防治研究[D].

长春:吉林大学,2014.

浅谈农业环境污染篇7

Abstract: The survival of human being relays on water. Water environment on the other hand needs the protection of human to finish the cycling. They are interdependent. Protecting water environment,value water resource is equals to protect human. Facing the increasingly serious water pollution situation,combining the work experience,the author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solving of water environment problem and strengthening the plan and management of water resource. The author gives his own opinion on problems in our country's water resource management.

关键词:水资源;水污染;开发利用

Key words: water resource;water pollution;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中图分类号:TV2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1-0189-01

0引言

随着人类的进步和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水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而是人类社会正面临的紧缺资源。坚持人与自然和谐,注重水资源的节约和保护,强化需水管理,建设节水防污型社会;注重发挥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有效治理水土流失;注重水资源开发、配置、调度中的生态问题,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承载力和水环境承载力相协调。这是坚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核心理念。

1我国水污染的状况

1.1 地表水体污染我国污水的年排放总量已达600多亿吨,其中80%以上是没有经过任何处理就直接排入水域的污水。污水排放量的加快,使地表水体环境质量急剧恶化,江河湖海普遍受到污染,全国7大河流经过的主要大城市的河段,大部分水质污染严重,75%的湖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有的已经不适宜作为饮用水源。

1.2 地下水体污染地下水污染的特点“三氮”污染,硬度升高,酚、氰化物、砷、汞、铬、氟等有毒有害物质含量升高。这类物质不易分解,不易沉淀,并且容易被生物体富集转化成毒性更强的有机化合物,对人体健康有严重危害。

1.3降水酸化日趋突出全国已有不少地区降落酸雨,并呈由北向南扩展之势。近年来,全国降水年平均PH值低于5.6,导致酸雨地区城市地下水的PH值也明显下降。水质酸化造成地下水总硬度增加、重金属污染和有机物污染加剧。

1.4 饮用水安全问题日益凸显按照国家卫生部颁布的《生活饮用水水质规范》和国家建设部颁布的行业标准《城市供水水质标准》,我国有近一半的城市居民在使用不合格的饮用水。饮用水安全问题严重威胁到居民身体健康,成为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

2造成我国水资源破坏和水污染的原因

2.1 工业废水污染水在工业上主要是用于洗涤产品、冷却设备、产生蒸气、输送废物和作为生产原料以有稀释等方面,几乎没有一种工业能够离开水。而且工业的用水量非常大,要占人类整个用水量的80%左右,工业废水排放量约占总废水量的三分之二左右。

2.2 城市污水污染随着工业的发展又带来了城市化,大量人口和工业高度集中于一些很小的地区,人们日常生活所产生的生活污水,据统计每人每天约用数百升左右,污浊负荷量为几十克BOD。这些污水除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氨基酸、动植物脂肪、尿素和氨、肥皂及合成洗涤剂等物质外,还含有细菌、病毒等使人致病的微生物。

2.3 农业回流水污染农业上最大用水是灌溉,其中60%-90%蒸发损失,其余10%-40%渗入地下或从地表流走。由于耕种、喷洒农药、施肥等工作,使这种灌溉回流水中含有较高尝试的矿物质、富养肥料的有毒农药,也会使水体污染。

2.4 固体废物污染及其它污染农业废物、工业废物和城市垃圾的数量和种类都非常多,如果转入水中,也会污染水质,这类污染情况相当复杂。

3针对原因采取的对策

3.1 减少耗水量当前我国的水资源的利用,一方面感到水资源紧张,另一方面浪费又很严重。同工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许多单位产品耗水量要高得多。

3.2 建立城市污水处理系统为了控制水污染的发展,工业企业还必须积极治理水污染,尤其是有毒污染物的拜谢必须单独处理或预处理。随着工业布局、城市布局的调整和城市下水道管网的建设与完善,可逐步实现城市污水的集中处理,使城市污水处理与工业永治理结合起来。

3.3 产业结构调整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是有限的,合理的工业布局可以充分利用自然环境的自然能力,变恶性循环为良性循环,起到发展经济,控制污染的作用。关、停、并、转那些耗水量大、污染重、治污代价高的企业。也要对耗水大的农业结构进行调整,特别是干旱、半干旱地区要走节水农业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3.4 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包括农村生活源、农业面源、畜禽养殖业、水产养殖的污染。要解决面源污染比工业污染和大中城市生活污水难度更大,需要通过综合防治和开展生态农业示范工程等措施进行控制。

3.5 开发新水源我国的工农业和生活用水的节约潜力不小,需要抓好节水工作,减少浪费,达到降低单位国民生产总值的用水量。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对于缓解山东华北地区严重缺水有重要作用。修建水库、开采地下水、净化海水等可缓解日益紧张的用水压力,但修建水库、开采地下水时要充分考虑对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3.6 加强水资源的规划管理水资源规划是区域规划、城市规划、工农业发展规划的主要组成部分,应与其他规划同时进行。

4结束语

水是一种资源,取之于自然,用之于社会。过去由于人类活动的规模小,因而水资源相对较丰富,使人们认为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但是,由于经济建设的发展,人类活动的规模的范围扩大,水资源短缺与需求日益增长之间的矛盾日趋突出,无偿采取,用之弃之,既是一种落后的社会观念,也是对资源的一种浪费。人类依赖水而生存,水环境亦需要人类的保护而完成循环,两个方面相互依存。保护水环境、珍惜水资源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参考文献:

[1]张统,高丽丽,买文宁.中国大陆环保产业存在问题浅析[J].国防环境科学及工程技术研究(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8(4):38-41.

浅谈农业环境污染篇8

>> 城市旧公园景观提升改造初探 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理论初探 湿地公园驳岸施工工艺初探 城市湿地公园与文化景观提升 北戴河旅游餐饮业发展策略初探 老公园的改造提升探讨 苏州太湖湿地公园生态旅游开发初探 湿地公园的生态设计保护措施初探 城市湿地公园生态化规划设计初探 浅议旧公园综合改造提升公园景观品质 城市纪念性公园改造初探 湿地旅游营销策略研究―以苏州太湖国家湿地公园为例 游太湖湿地公园 城市湿地公园营造 走进宝应湿地公园 湿地公园赏晚霞 湿地公园画记 西湖湿地公园简介 浅谈临沂人民公园提升改造设计理念 浅谈城市公园改造提升中文脉传承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1、自然地理条件

气候水文条件

北戴河地处暖温带属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区[ 项晶,刘洋,卜梦磊等.北戴河地区鸟类环志及生态调查[J].野生动物调查,2006,27(3):28-31],具湿度较大,气候宜人的海洋性气候特点。

北戴河地区主要由戴河、新河构成水网系统。其中新河位于北戴河地区东部,全长15公里,而北戴河湿地公园位于新河入海口处。

图1-1北戴河湿地公园与新河的区位关系

地形地貌特征

北戴河滨海地区滨海湿地是我国较为典型的砂质海滩湿地分布区[ 许国辉,郑建国.砂质海岸与淤泥质平原海岸的生态型保护研究[J].地学前缘,2001,8(2):20],其主要的湿地类型为砂质海岸湿地、湖湿地、岩石性海岸湿地、河口湿地、浅海水域与人工湿地[ 谷东起,付军,夏东兴.秦皇岛地区滨海湿地类型及其生态脆弱性[J].海岸工程,2005,24(4):35-41]。北戴河湿地公园所在地属河口湿地类型,也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生产力较高的生态系统之一[ 谷东起,付军,夏东兴.秦皇岛地区滨海湿地类型及其生态脆弱性[J].海岸工程,2005,24(4):35-41]。

生物资源概况

北戴河地区因适宜的气候及丰富的地形地貌条件,拥有丰富动物资源,其中鸟类资源最为丰富,其中属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的达68种[ 项晶,刘洋,卜梦磊等.北戴河地区鸟类环志及生态调查[J].野生动物调查,2006,27(3):28-31],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有白鹤、白鹳、白尾海雕等12种。北戴河属于东亚-澳大利亚鸟类迁徙通道中的重要生态节点[ 陶宇,葛岩,金龙荣.北戴河观鸟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1990(2):56-77],是世界著名的观鸟胜地。

植被资源方面,现场植被尚未形成较为稳定的植物群落[ 熊瑶,杨云峰.风景园林规划中的湿地恢复与利用探讨——以秦皇岛海滨国家森林公园湿地园规划设计为例[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5(1):175-179]。现场调研分析可知,植被大体可分为刺槐、紫穗槐等为主的盐生防护群落,海边紫穗槐、桂香柳、芦苇为主的海边沙生植物群落,以及刺槐、杨树、芦苇、碱蓬草为主的盐碱沼生植物群落三大类。

2、北戴河湿地公园面临的问题

近年来,由于人为活动的影响北戴河地区湿地植被受到破坏、水体污染、城市建设用地侵蚀湿地面积等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北戴河湿地公园的所产生的生态质量和生态效益,作为北戴河生态网络系统中的重要节点,其所面临的生态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点。

(1)生态系统不完善,生物迁徙廊道濒临断裂

湿地公园中部被南北向滨海大道拦腰切断,大大降低了新河生物廊道的生态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生态循环与食物链结构[关华.道路建设中的生态问题——应用生态廊道设计降低生态冲击的新观点[J].生态经济,2006(1):112-116],甚至对物种的迁徙和繁殖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滨海大道对湿地公园产生的影响主要有噪音影响、边坡生态基质不良造成的生态复育困难、沿路河川径流水质污染以及道路日常维护及管线维护所产生的人为干扰[关华.道路建设中的生态问题——应用生态廊道设计降低生态冲击的新观点[J].生态经济,2006(1):112-116]几个方面。

(2)水体污染,生态环境恶劣

新河自西向东贯穿北戴河湿地公园,该河主要由雨水径流产生,上游部分用水量也主要以农业用水为主[ 李永刚.浅谈秦皇岛戴河、新河水系连接工程对新河水质的改善[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17]。由于受到上游污水及河道淤积及上游来水不足等影响,新河水质已由原来的Ⅰ类水下降为Ⅴ类水[ 李永刚.浅谈秦皇岛戴河、新河水系连接工程对新河水质的改善[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17],水质问题已经严重危害到该区的生态环境安全。加之湿地公园南侧河道附近结合原有鱼塘改建的三处宾馆所产生的影响又给生态环境已十分脆弱的湿地公园带来新的生态安全隐患。

(3)湿地公园未能充分发挥科普教育功能

现有湿地公园人与自然分割采用铁丝网隔离的方法以期达到鸟类保护的目的,但这种简单分隔的方法只能控制人类进入到保护区域,而简单的消极保护并不能使湿地公园的科普教育功能达到最大化。

二、北戴河湿地公园提升策略

由于环境日益恶化,适宜鸟类生存的环境逐渐呈现单一化、破碎化现象,加之乱捕滥猎现象严重,生物数量逐年下降。作为东北亚鸟类迁移廊道的重要节点与著名观鸟胜地之一,保护该区湿地生态环境并协调人地关系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及珍稀鸟类保护具有意义。以下就从六个方面对北戴河湿地公园的提升改造策略进行阐释。

1、完善系统,建立廊道

生态廊道(ecological corridor)是指具有保护生物多样性、过滤污染物、防止水土流失、防风固沙、调控洪水等生态服务功能的廊道类型[ 朱强,俞孔坚,李迪华.景观规划中的生态廊道宽度[J].生态学报,2005,25(9):2406-2412]。北戴河湿地公园南北纵向被滨海大道贯穿,对湿地公园生态环境产生一定影响。根据现状生态斑块破碎化严重,生态联系较弱等环境问题重点建设新河入海口湿地生物流联系廊道,并采取景观化措施,降低道路产生的负面影响[ 关华.道路建设中的生态问题——应用生态廊道设计降低生态冲击的新观点[J].生态经济,2006(1):112-116],加强东西两侧湿地物质交换。同时,适当调整现有鸟类保护区范围,将位于鸽赤路北侧的鸟类博物馆纳入规划范围。在调整了湿地保护范围之后,东西向生态廊道最宽处为859 米,根据不同生态保护需求与廊道宽度的关系,将新河入海口湿地公园划分为下表三种类型,并针对不同类型控制人为活动对该种类型区域的干扰程度。

表2-1 不同廊道宽度与园林规划设计策略

图2-1利用景观化的手法降低人工设施对湿地公园产生的负面影响

2、控污降污,增强自净能力

新河水源主要以雨水径流为主,而污染源头正是新河上游农业生产所带来的。提倡绿色农业生产,降低新河上游农业面源污染[ 贾蕊、陆迁、何学松.我国农业污染现状、原因及对策研究[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6,8(1):59-63],从源头控制污染,是保证湿地公园水环境质量的必要条件。

其次丰富水体形态增强水体自洁能力,建立完善的水体自净系统,合理布局表流湿地[ 崔丽娟,李伟,赵欣胜,等.表流湿地不同植物配置对富营养化循环水体的净化效果[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1,27(2):81-86]与潜流湿地[ 杨墩,徐丽花,周琪.潜流式人工湿地在暴雨径流污染控制中应用[J].农业环境保护,2002,21(4):334-336]等,能够较大程度改善现有湿地生境。另外适当增加河道两侧植被宽度也能够较高提升水体自洁能力。研究证明,在相似的河流系统中,保证宽度在80米至100米的河岸植被缓冲带可减少50%至70%的沉积物[ 朱强,俞孔坚,李迪华.景观规划中的生态廊道宽度[J].生态学报,2005,25(9):2406-2412]。

图2-2河道两侧保证宽度80米至100米植被示意图

3、防风固沙,稳固海岸

在沿海建立以综合防护林体系为主的人工森林生态系统——海岸防护林,起到阻挡海风、海雾,降低土壤侵蚀程度[ 赵忠宝,何鑫,耿世刚,等.秦皇岛市土壤侵蚀的特点、原因及保护对策[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2(3):28-32],增加降水,调节气候的作用。现场防护林配置基干林带建议以抗海风、海雾的黑松和耐沙的刺槐、桂香柳、旱柳为主。设置宽度为50米的半开敞型林带,林带透风系数为0.5[ 杨学军,郭立冬,唐东芹.基于数值模拟的防护林规划设计探讨[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2010,28(3):204-217]。

4、丰富湿地生境类型,满足多样诉求

对区内河道及地形进行适当改造,使岸线更为丰富,并适当增设岛屿,增大空间异质性[ 贾久满,郝晓辉.湿地生物多样性指标评价体系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0,49(8):1877-1879],同时适当调整植被空间形态,满足不同种类的鸟类对于栖息地的要求。

图2-3湿地公园植被空间规划示意图

植被方面坚持“保护现状生境,重现滨海生态”总原则。尽可能保留保护现状植被,并适当加以梳理,利用本地适种的沙生植被和盐生植被群落[ 曾宪峰.秦皇岛植被概况及植被区系[J].唐山师专学报,1998,20(5):48-49]进行配植,突出滨海植被独特的景观特色。选取沿海适种的沙生草甸、灌丛,辅以乡土天然植物群落丰富现有生境[ 李树华主编.园林种植设计学(理论篇)[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208-212],并以碱蓬群落、芦苇群落及柽柳灌丛进行配植,形成较为稳定的湿地生态系统。另外为满足多种生物种类生态需求宜采用乔灌草复合结构的廊道,并适当增加阔叶树的比例[ 朱强,俞孔坚,李迪华.景观规划中的生态廊道宽度[J].生态学报,2005,25(9):2406-2412]。

最后安全静谧的栖息地是优良鸟类栖息地的必要条件。在鸟类栖息地外侧设置景观化防护缓冲区域,降低人类活动对鸟类的干扰程度。

5、和谐共处,加大宣传教育力度

首先针对游客及市民,建立多样化的生态保护宣传教育渠道,充分利用媒体、节事活动,宣扬生态保护知识及意义,提升全民保护意识,增设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重塑并加强湿地与人之间和谐互惠关系,减少人类对湿地生态系统的物质、空间掠夺和负面影响,施加正面影响,实现人与湿地生态系统的和谐共处和物质交换的良性循环。

另外防微杜渐,杜绝违法违章侵占和破坏湿地生态的行为,对破坏行为制定必要的教育处罚措施。

6、分级保护,适当利用

为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湿地景观,根据湿地生态系统敏感性及受干扰程度,将湿地保护区划分为三个级别,分别为湿地生境核心保护区、湿地生境缓冲区与湿地生境协调区。针对湿地生境保护区应根据鸟类保护区需求、生态廊道宽度、河岸水土保持宽度三个因素,结合现状地类资源确定湿地生境核心保护区的范围。

核心保护区以恢复和再造湿地生境为主,吸引各类野生动物繁衍生息,禁止游人进入。湿地生境缓冲区即湿地展示区,该区将现状鱼塘还原为湿地生境后,以自然景观配置少量木栈道、观鸟屋等非永久性景观设施,允许少量观光活动。作为游人的主要游览区——湿地生境协调区应改造提升现有人工设施和环境,以绿地为主,允许建设少量必要的旅游设施与文化教育设施。

图2-4木栈道及观鸟屋意向图[ 拍摄于香港湿地公园。]

结论

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尚处在探索阶段,本案例作为北戴河区域生态网络建立的示范点,对同区域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在日益脆弱的生态系统面前,人类的开发建设活动在不经意间就会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唯有审慎科学的规划建设,平衡保护、发展与利用的关系才能够降低人为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使资源可持续的造福人类。

参考文献

[1]蔡岩红.40条入海河流断面检测结果出炉——超6成入海河流水质皮肤接触不适[N].法制日报,2012.08.03(006)

[2]俞孔坚.景观生态安全格局途径在生物保护规划中的应用[A].俞孔坚.景观:文化、生态与感知[C].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147-156

[3]蒋琛,于兰军.生态敏感性分析在规划中的应用探讨——以秦皇岛西部滨海地带概念性规划为例[A].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大连:大连出版社,2008.09.01,1-7

[4]贾俊秋.河北:北戴河湿地列国家湿地公园试点[J].燕赵都市网,[2011-03-29]. /detail/2011329/79132.htm

[5]项晶,刘洋,卜梦磊等.北戴河地区鸟类环志及生态调查[J].野生动物调查,2006,27(3):28-31

[6]许国辉,郑建国.砂质海岸与淤泥质平原海岸的生态型保护研究[J].地学前缘,2001,8(2):20

[7]谷东起,付军,夏东兴.秦皇岛地区滨海湿地类型及其生态脆弱性[J].海岸工程,2005,24(4):35-41

[8]陶宇,葛岩,金龙荣.北戴河观鸟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1990(2):56-77

[9]熊瑶,杨云峰.风景园林规划中的湿地恢复与利用探讨——以秦皇岛海滨国家森林公园湿地园规划设计为例[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5(1):175-179

[10] 关华.道路建设中的生态问题——应用生态廊道设计降低生态冲击的新观点[J].生态经济,2006(1):112-116

[11] 李永刚.浅谈秦皇岛戴河、新河水系连接工程对新河水质的改善[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17

[12] 朱强,俞孔坚,李迪华.景观规划中的生态廊道宽度[J].生态学报,2005,25(9):2406-2412

[13] 贾蕊,陆迁,何学松.我国农业污染现状、原因及对策研究[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6,8(1):59-63

[14] 崔丽娟,李伟,赵欣胜,等.表流湿地不同植物配置对富营养化循环水体的净化效果[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1,27(2):81-86

[15] 杨墩,徐丽花,周琪.潜流式人工湿地在暴雨径流污染控制中应用[J].农业环境保护,2002,21(4):334-336

[16] 赵忠宝,何鑫,耿世刚,等.秦皇岛市土壤侵蚀的特点、原因及保护对策[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2(3):28-32

[17] 杨学军,郭立冬,唐东芹.基于数值模拟的防护林规划设计探讨[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2010,28(3):204-217

[18] 贾久满,郝晓辉.湿地生物多样性指标评价体系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0,49(8):1877-1879

[19] 曾宪峰.秦皇岛植被概况及植被区系[J].唐山师专学报,1998,20(5):48-49

上一篇:基层治理计划范文 下一篇:市场监督管理培训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