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读书心得体会范文

时间:2024-01-24 17:42:07

安全生产读书心得体会

安全生产读书心得体会篇1

一是平安校园。建设平安校园是师生人身安全的需要,也是教育教学良好秩序的需要。要保证校园安全,首先校园周边要综合治理,以保证校园不受来自校外的不法侵害。学校要加强与公安、消防、街道办等单位的联系,疏导求援,形成第一道防护线。其次学校内部要管理有方,形成道道安全防线。一要制度健全,教育到位。例如,要做到安全“八必讲”:开学必讲,集会必讲,施工必讲,运动必讲,实验必讲,实习必讲,出行必讲,放假必讲。二要责任到人,落实到位。校长是安全第一责任人,为做好安全工作,学校还要指定一位校领导协助校长具体负责安全制度的实施,安全隐患的排查、分析和排除。年级和班要设安全监督员,要保证制度落实不留死角,情况沟通准确及时,隐患排除迅速彻底。三要做好评估,奖惩到位。随时对校园安全工作进行检查、验收和评估,总结经验,吸取教训,鼓励先进,鞭策后进,不断改进安全措施和手段,人防、物防、技防要探索新思路、采用新方法。

二是书香校园。学校是传承人类文化的场所,书籍则是传承人类文化的媒介之一。教师在校园里教书,学生在校园里读书,校园里应该书香四溢、书声朗朗。因此,学校要建好图书馆、阅览室,要有一定量的涉及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等的藏书,让师生有书可读,有好书可读。鼓励和引导教师和学生明确读书的意义,养成读书的习惯,形成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读书滋养人、改变人、塑造人、提高人,关键的一点是,在校园里养成的良好的读书习惯和学会的读书方法会伴随人的一生,会让人一生受益无穷。

三是文明校园。学校是文明建设的窗口。文明校园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方面的要求。其中,精神文明是校园文明的重点。第一,抓好科学文化教育,目前我们的教育在这方面做得较有成效。第二,抓好思想道德教育,特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深入人心。我们办的是社会主义教育,教育过程中应该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四是绿色校园。绿色校园的标志是绿化、环保、健康。第一,做好园林绿化工作。把自然美和艺术美融于校园环境之中,创造赏心悦目的绿色空间,美化环境、陶冶情操,同时也能在遮光、滞尘、降噪、制氧、调节温湿度、维护生态平衡、改善环境质量等方面起到作用。第二,培养环保意识。在绿色校园的创建过程中,师生亲自动手栽花、种树、浇水、施肥、打理枝条,可以亲近自然、亲近绿色,了解植物,掌握习性,可以培养师生爱护自然环境的意识。第三,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绿色象征着生命,因此健康也是绿色校园中的应有之义。要注意引导师生适当增加户外有氧运动,注意食品卫生。教师要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学生要学会自我心理调节。

五是和谐校园。和谐是对立事物之间在一定的条件下具体、动态、相对、辩证的统一,是不同事物之间相辅相成、互利互惠、互促互补、共同发展的关系。和谐校园是指校园建设中要注意学校中人与人、人与己、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有机统一。第一,人与人要和谐。不仅要求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学生与学生要和谐,还要求学校与社会、家庭保持和谐的关系,以赢得社会、家庭对学校工作的支持。第二,人与己要和谐。教师德才兼备,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师生身心和谐统一。第三,人与物要和谐。师资和设施要根据需要合理配置,师生与自然环境要协调一致。第四,物与物要和谐。设施建设、自然环境要有利于教育教学及其各项活动的需要,有利于提升学校办学水平,有利于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安全生产读书心得体会篇2

图书馆的性质决定了读者在管内享有充分的权利,即读者平等,自由地利用管内资源,满足自身的需求。但任何权利都是相对的,是要受到限制的,享受权利的同时必然需要承担义务,世上没有绝对的权利和自由。下面将从权利、义务的角度具体解读图书馆内读者的权限。

一、读者权利

读者权利是读者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是读者为了获取知识、了解信息、愉悦身心、促进个性发展所享有的自由、方便地阅读和利用文献资料的权利。

(一)自由利用图书馆

图书馆对公众获取信息的自由应当予以充分的尊重与保障。读者获取信息自由在图书馆已经形成共识,国际组织曾发表声明支持读者获取信息的自由和权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在1949 年发表的《公共图书馆宣言》中称,自由地利用图书馆信息是人类的一种基本权利。2002 年国际图联发表的《格达斯哥宣言》和《IFLA》因特网声明,对读者信息获取自由又做了进一步的明确和阐述。自由利用图书馆的权利是任何社会成员,不管其自身条件如何,图书馆要放宽对他们的种种限制,让他们自由选择和充分利用图书资料。当他们认为需要或适当的时候,有权利得到图书馆提供的服务。

(二)平等利用图书馆

平等利用图书馆意味着读者利用图书馆获取信息的资格是平等的,即读者不因种族、民族、性别、年龄、职业、收入水平、身体条件、生活环境、家庭背景等的不同而受到不同的对待。正如《公共图书馆宣言》所宣告的“每个人都有平等享受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权利, 而不受年龄、种族、性别、、语言或社会地位的限制”。美国图书馆协会1995 年发表的《美国图书馆事业发展12 条宣言》指出:“图书馆是改变社会不公平现象的基地图书馆应不论贫富等级,向社会所有人平等地提供资料”。读者平等原则体现在利用图书馆的权利上都是平等的,平等反对特权,反对歧视,任何人都没有权力剥夺他人利用图书馆的平等权利。这并不是意味着所有读者在实现权利毫无差别。由于读者的需求不相同,这就要求我们要在平等原则的基础上,承认读者权利的差别性,以区别服务不同的读者。

(三)免费利用图书馆

图书馆是社会公益性事业,“公益性”是因为图书馆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图书资源(包括馆藏资源、馆舍、技术设施及其他物品)是一种公共物品,是社会公共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的职能就是保护人类文化遗产、开展社会教育、传递文献信息、开发智力资源。因此,图书馆必须提供免费的公共信息服务,一切以赢利为目的的收费都是不正当的,也是对读者权利的侵害。

(四)充分尊重权

读者在图书馆内享有获得尊重和礼貌对待的权利。读者的阅读自应该得到尊重,读者的文献信息和服务方式的自由选择权应该得到尊重,读者的人身、财产受到尊重和保护,读者的个人隐私得到尊重和保护。

(五)享有知情权

读者有权对图书馆规章制度、图书馆文献收藏情况、图书馆服务内容、图书馆工作流程、设备操作方法、图书馆专业知识等进行了解和咨询,并有权接受有关的培训和教育。图书馆有义务将以上信息通过各种形式公之于众,并对读者进行相应的指导,解答相关的咨询,也有义务将图书馆收藏的文献信息以目录、索引和公共查询系统等方式公之与众。

(六)合理使用权

读者享在馆内阅读文献和借出使用文献的权利,有查询、检索文献的权利,有使用相应设施、设备的权利。读者有自主选择文献信息和服务方式的权利。

(七)安全保障权

安全保障权主要是指读者在接受图书馆服务期间, 享有其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 图书馆有保障读者人身和财产安全的义务。图书馆有责任在消防建筑、环境卫生、防尘防疫等方面采取预防保护措施, 确保读者在人身、财产、安全、防疫等方面不受威胁。读者在人身和财产安全遭到损害时, 图书馆要积极处理, 及时采取补救措施。读者人身和财产权利因图书馆的过错受到损害时, 有权要求图书馆赔偿。

二、读者义务

读者在享有图书馆权利的同时, 应当履行读者相应的义务。

(一)爱护馆内财产

要爱护馆内的书籍、文献资料,保护资料的完整性,不损毁,不丢失所借阅的资料,按时归还。对仅供阅览的图书, 不能为了自己方便或为了达到自己长期占用的目的, 将图书东塞, 更不能将书中有用的章节、图表、插图等据为己有。对馆内的公共财产,如桌椅板凳,书架等要保护,不得破坏。对于电脑等查询设施要按照操作规程使用。

(二)尊重他人

要尊重馆员的工作,不乱放书籍,对于取阅的文献资料即使放回原处,既方便他人取阅,又避免了重复劳动。目前, 图书馆普遍采取开架、开库借阅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极大地方便了读者,但这种管理模式造成乱架、错架严重, 增加了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这就要求读者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即将阅毕的文献放回原处、保持图书完整等同时尊重馆内其他工作人员,要礼貌待人。

(三)遵守规章制度

自觉维护图书馆公共秩序,爱护馆内的环境卫生,将垃圾及时放到垃圾箱。在馆内不大声喧哗,不吵闹,不影响他人的学习。听从工作人员的合理提醒,敢于指出危害公共利益的不良行为。

高校图书馆作为高等学校的职能部门, 肩负着对读者的教育责任。图书馆应开展相应的知识讲座, 加强教育, 强化读者权利意识, 让学生读者真正认识到自己的权利与义务,充分参与到图书馆中,从而发挥图书馆的最大能效。

安全生产读书心得体会篇3

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第四次提出“全民阅读”,用词从过去三年的“倡导”升级为今年的“大力推动全民阅读”。推广全民阅读活动将是公共图书馆未来工作的一项亮点和重中之重。

“品牌”通常使用在商业市场上,其目的是识别某个或某群销售者的产品或劳务,并使之同竞争对手的产品和劳务区别开来。图书馆创建全民阅读活动品牌,就是通过一系列创新性的阅读活动,形成具有差异性和区别化的服务模式,打造具有独创性的公共图书馆核心价值,从而增强全民阅读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将阅读的良好氛围推广至全社会。

2 “安全常在我心中”品牌创立的原因

在“全民阅读”热潮不断高涨的时期,中小型图书馆不应该再局限于自身场地有限、人员及经费不足的缺陷,要加大力量打造本馆特色的全民阅读活动品牌,使其成为一项长期、稳定的阅读推广内容,切实做到将品牌深入群众的心中,使品牌活动成为自身区别于其他同类图书馆的招牌口碑。

天津市河西区少儿图书馆根据少年儿童的心理发展需求,立足馆藏资源,开展内容丰富、贴近孩子的科普阅读推广活动,向他们介绍科学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经过四年来积累的多种经验,本馆形成了以强化少年儿童安全教育工作为核心的科普阅读推广工作,活动品牌命名为“安全常在我心中”,品牌创立的原因旨在提高少年儿童面对意外事故的应急处理能力,帮助他们树立安全意识、掌握安全知识,提高自保和自救的能力。也是倡导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加强科学普及”的规定,不断提高少年儿童的科学文化素质。

3 “安全常在我心中”品牌创立的实践经验

3.1 举办主题书展,推广科普阅读

利用河西区少儿图书馆丰富的科普书籍资源,每年编制“百种科普新书推荐书目”,在安全教育图书之外,也推出包含数理化、动植物知识、健康教育等其他科普类的图书,让学生在课余时间愿意走进图书馆借阅科普书籍。还通过多媒体设备传播科普知识,每年均开展几场安全防护知识短片专场放映,小读者通过观看视频内容,加深对火灾危害、野外危害和交通事故的认识,激发出他们到馆外阅读和学习安全知识的兴趣。

3.2 制作安全教育展牌,设计安全知识问答

河西区少儿图书馆制作安全教育系列宣传展牌,在学校、消防队、馆内巡回展出,供师生和读者观看;同时制作安全教育折页免费向少儿读者发放。其内容由河西区少儿图书馆和河西区公安消防支队复兴门中队两家共同制作,保证了宣传?热莸淖既沸院妥ㄒ敌裕?也促进了图书馆和消防队的合作,共同传播科普知识、普及科普理念。

3.3 与消防中队合作,开展阅读交流会

河西区少儿图书馆在消防中队开展“强化安全意识 提高避险能力”主题书展,组织消防员和学生开展安全图书阅读会,使同学们有机会与消防员面对面交流安全知识、相互分享阅读心得。携手共同阅读、共同交流,安全知识给军民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

3.4 与学校合作,学生实地体验火灾逃生和演出科普剧目

河西区少儿图书馆在专家的帮助下自导自演科普剧目《安全常在我心中的》,并邀请南湖小学的学生参与其中,于2015年科普月的活动中演出该剧目,学生在活动中亲身体验,加深了学生对安全危害的认识,有利于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4 “安全常在我心中”品牌创立的启发

在“安全常在我心中”这一活动品牌的创立和实施过程中,我们受到了几点启发,可供以后同类型的阅读推广活动品牌借鉴,从而调动广大民众的阅读热情,营造全民阅读的良好氛围。

4.1 确保安全教育的专业性,树立品牌口碑

我馆希望通过“安全常在我心中”这一活动品牌,推出知识性、专业性、实用性强的图书、展览和讲座,加深少年儿童对安全教育的认识,了解逃生自救的基本方法,让更多的少年儿童意外伤害事故可以预防和避免,成为全社会安全工作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4.2 广泛争取社会合作,大力推广品牌活动

一个品牌的推广,仅靠单方面的运作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吸引多方主体参与,扩大阅读推广的社会影响力。“安全常在我心中”品牌的推广就是依靠图书馆与社会机构、学校的互相配合与协作进行,一方是安全知识的输出者,需拥有强大的专业知识和实战经验,我馆现与消防队有过多次友好的合作,未来可与交警大队、医学院等机构合作交通安全、身体健康等方面的安全教育推广;另一方是安全教育的接受者,我馆的服务对象是少年儿童,这就需要学校加入配合,使品牌深入进学生群体。

4.3 避免宣传形式单一,将品牌形象烙印在读者心中

阅读活动品牌想要保持长久旺盛的生命力,就需要运用多种形式、内容丰富的阅读方法。传统的纸质书阅读方法在“安全常在我心中”品牌活动中仅占到25%-30%的比例,这就需要品牌组织者利用馆内资源,策划多种形式的阅读推广,如表演安全知识书中的小故事、有奖知识问答等方式,这样既扩大了学生自学安全知识的范围,也方便品牌能走出图书馆,向更多区域传播自己的形象。

4.4 聘请品牌代言人,充当讲解员和志愿者

安全生产读书心得体会篇4

【关键词】图书馆;读者不良行为;心理分析;控制措施

图书馆读者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在实施阅读过程中,往往会有“梁上君子”和某些不良行为的产生。这一现象在图书馆中比较普遍和严重,它对图书馆、图书馆员及读者自身都带来了人为的负面影响。就图书馆读者不良行为的表现形式、产生的原因和控制措施等进行分析,希望引起读者和图书馆双方的重视。

1.读者不良借阅行为的表现形式

(1)不良的破坏。读者的某些行为使图书馆的环境恶化,财产遭到破坏和丢失,不同程度地给图书馆造成损失。包括:破坏和盗窃公共设施;损坏和盗窃各类文献,如:盗窃、裁剪、污损、涂画、“开天窗”等;污染环境,如:吸烟、随地吐痰、乱扔杂物、弄脏书架、墙壁等。

(2)不良的违规行为。读者在图书馆查询、借阅文献都应该遵守规定,维护图书馆的正常工作秩序,不良的违规行为打乱了这种正常合理的工作秩序,会严重影响其他读者对文献的利用,也给图书馆工作人员增加了工作量。包括:不按期还书,他人代借;随意放置书刊及目录;超量限阅书刊;扰乱他人的正常阅读,如:喧哗、攀谈、打电话等。

(3)不良意识的行为。读者由于自私的心理而产生的不正确的想法,如不及时发现制止,将会给图书馆造成损失或派生出其它类型的不良行为。包括:借书不还,据为已有;抱着侥幸心理“偷梁换柱”,私藏图书等。

2.产生不良借阅行为的原因

2.1读者心理因素

不良的借阅行为来源于不良的阅读心理。心理学认为,需要、动机、行为之间有着内在的、不可分割的联系。人的一系列行为是由动机推动的,动机是行为的内在依据,动机又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通过对一些借阅者的心理分析,可以认为他们的一系列行为主要都是在以下几种动机推动下形成的。①“贪欲心理”与“垄断心理”。在读者当中,有少数思想不健康的读者在扭曲的“知识占有欲~知识垄断”的驱使之下,屡屡发生一些违章行为。例如,偷拿书刊、偷撕书页、给书刊“开天窗”等现象。通过分析处理这类违章问题,发现这类读者在行为发生前的动机多是强烈的“占有欲望”在作怪。这些人如果教育、引导不当则还会再有“下一次”,并会越陷越深。在行为完成之后,多数人会在“道德”和“良心”上产生自责心理,感到后怕、后悔,并表示决不再犯。但也有少数人则是对自己违章行为的“成功”表示庆幸,甚至成为惯性偷书刊者,这对图书馆和其都将造成极大的危害。对于这一类读者,一定要在按章处理的同时,进行帮助教育和正确的引导。②“错觉心理”与“无意心理”这两种心理与有意的不良行为的读者不同,他们在书刊上的批批画画、圈圈点点,甚至发生弄脏、弄破等不良借阅行为,不是出于故意污损书刊的动机,而往往是由于行为上自我监督、自我约束力差,再加上部分读者情感强烈、容易激动的特点,在阅读过程中常常表现出较盲目的随意性及“忘乎所以”的精神状态,从而忘记自己这种行为属于“越轨借阅”。也有个别读者错把馆内书刊当成了自己的,一旦他们清醒过来后,多数人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对自己的行为感到懊悔和内疚。这是一种典型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差的表现。

2.2图书馆管理问题

图书馆内部的诸多问题是引发读者不良行为产生的客观原因。包括:制定的规章制度不健全,开馆时间不合理,导读不及时、不详细,借阅效率低等,都会使读者产生不良行为;各种防范措施是否得利,如:防盗设备是否完善、是否安装电视监控设备、建筑设计是否合理,以使其对读者的不良行为加以防范与控制;工作人员工作态度消极,业务素质差,责任心不强,致使读者的逆反心理,不愿意与其合作,不甘心服从管理,因而引发读者不良行为的产生。

3.控制读者不良借阅行为的措施

3.1加强对读者的教育和引导

产生乱架、丢书、损书等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读者素质较差,行为具有随意性,缺乏自觉遵守公共秩序和道德观念。图书馆应利用各种形式引导读者如何利用图书馆以及宣传图书馆有关的规章制度,指导正确的借阅方法,及时纠正那些不符合制度要求的不良行为。①采取多种形式,加强爱书护书的宣传。爱护书刊不仅是馆员的责任,也是读者应尽的义务和起码的道德修养。图书馆要积极利用多种形式向读者进行黑板报、宣传窗、网站等介绍一些伟人,先进人物读书爱书的故事,在书库或书架两侧贴上醒目的警语牌,给读者创造一种爱护图书,遵守借阅规定的氛围。②加强读者信息反馈。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不同层次的读者座谈会,直接听取读者意见和建议;开展问卷调查,从中及时了解读者的要求动态,以便及时改进和改善服务工作,把读者摆在主置,有利于增强主人翁意识,调动他们利用图书馆的积极性,通过双向交流,得到读者的理解和支持,树立良好的形象和声誉,更好地为读者服务。③对不良行为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和手段。综合运用导读、心理暗示、批评教育、纪律约束、处罚等各种管理手段,以疏导为主,批评教育与处罚相结合,形成读者遵守图书馆的规章制度,主动自觉维护借阅秩序的良好局面。

3.2改善图书馆内部管理制度,提高服务水平

安全生产读书心得体会篇5

书签也不只是一帧普通的宣传出版商的卡片,它可以唯美、华丽、经典,如一杯上好的清茶,散发出怡人的清香,也可以如一件艺术品,让阅读者爱不释手。小小书签也可以做成一份优雅的事业……

一段旅行催生一个创意

2010年4月24日,成都书博会。五号馆东北则一间8平方米的展厅里,人头攒动,几个操着重庆口音的女孩忙得不亦乐乎,老板肖薇更是笑语盈盈招揽顾客。有好事者凑上前一睹究竟,火爆兜售的不是什么畅销书,而是小小的书签。

典雅华丽的立体金属书签,温馨时尚的韩版书签,清凉雅致的草本书签,包装精美的书签礼盒,还有现场DIY的超可爱型安全套书签……简直就是一个琳琅满目的书签乌托邦,吊足所有读书人的胃口。

调节阅读者的心情,让读书成为一种时尚。接受记者采访时,27岁的重庆女孩肖薇说,这是她经营书签的愿景,而最初的创意来自于一次旅行。

2008年8月,26岁的肖薇在重庆一家主营地产广告的公司上班,做网页及动漫设计。一次假期,她来到向往已久的周庄,逛街时买回好几个发簪,晚上,回到木质结构的小客栈,借着灯光细细端详。她喜欢一切设计感的东西,朴素宁静的古银,簪杆素洁,镂空的淑女坠子,散发着记忆的味道。

肖薇从小就有DIY情结,7岁时就用旧书包鼓捣出像模像样的垃圾箱,偷来木匠小叔的油漆,在家里的旧家具上大胆涂画……曾如此不安分的姑娘,长大后却要跟随万众一致的步调,肖薇想多可惜呀。她依在窗边,继续阅读村上春树。

没翻几页就困得打盹,肖薇信手将一支发簪隔在当前页面,当做书签,想不到恰如其分。不足之处,露出的坠子跟页面平行,不小心会撞进书里伤及无辜,肖薇转眼一想,如果将坠子跟簪杆垂直,坠子正好伏在坚硬的书脊,不就是一款时尚新颖的书签了。

肖薇枕着奇妙的书签构想,进入梦乡。

回到重庆后,肖薇没有忘记此事,空闲时,便伏在书案上,煞有其事地画起书签草稿。

一周后,肖薇设计出一套“城市风情”书签,共六支。此时,她还发现了自己创作的立体金属书签还有两个实用的功能,可作为信拆,亦可作为女孩子们的发簪,肖薇将设计图合成实物图,发到几个读书群中。

“美女,你是在哪里买到的,好好看哦?”“材质细腻,做工精巧,完美无瑕!”……群友们的溢美之词,激动播放。

看着大家如此喜欢,肖薇决定制几套,送给要好的朋友,可当她好不容易找到可以生产的厂家时,却遭到不屑和冷遇,“只做几套,开机都嫌麻烦!”

“我家也没开商场,凭什么大量生产!”肖薇嘟哝着悻悻而回。

晚上,肖薇在QQ群里诉苦,大家纷纷声援她,并愿意每人订购一套书签,肖薇一统计,竟有50个人订购,每套6支,论数量也有300个,肖薇根据簪子的价格估价,每支15元,全套90元。这下,她心里有底了,小厂长总该不嫌开机麻烦了吧!

阅读伴侣,享受书签

这笔意外之财不由让肖薇的脑瓜活泛起来:大多数读书人喜欢用书签作读书标记。它像汉字一样,既是最实用的常物,又可以上升为精美的艺术品。有人把书签比喻成书的情人,书的主人的书童。当人读书读累了,顺手把书签放入书中,让书签代替人的位置,忠实地守护着书中的命运;当人捧起书的时候,将书签轻轻取出来放在一边,她就脉脉含情地陪伴着读书人。

超越平庸传统的纸片书签,采用现代设计理念,给书签赋予特别主题和情感内涵,于是,肖薇萌发做书签生意的想法。

接下来,肖薇又委托生产一批“城市风情”书签,将其拍成图片,挂在淘宝网上兜售,接连几天都无人问津,网店也显得空荡单薄。

两周后,肖薇再次登录网店时,意外地发现一条来自杭州的留言:“妹妹,你的宝贝已不新鲜了,价格比它家还贵!不过你的设计充满灵气,希望多开发新品,偶会喜欢滴。”

网友的留言让肖薇顿感“山外青山楼外楼”,她随即百度一下,果然,相同创意及造型的金属书签,已被广东、浙江等地的商家批量生产,并在网上兜售。

细心的肖薇很快发现,这些厂家的主营业务是钥匙扣等小五金,书签只是附带产品,并没有将精力投到这上面,产品单一,缺乏设计感,惟一的优势就是价格,既然前辈已验证了这个市场,肖薇决定另辟捷径,以创意和品种取胜。

半个月后,她相继设计出爱情物语、国风古韵、京剧脸谱等三个系列的金属书签,爱情物语里有代表幸运的四叶草,国风古韵里流淌着国画等古典元素的韵律之魅,而京剧脸谱更是妙趣横生,以花木兰为代表的“脸谱”突出明艳绝美的色彩。所有书签全部采用精钢打造,镜面效果完美无瑕,可以牢牢钩住书,漂亮的挂件更显时尚,手柄部分还可以当做信拆或裁纸刀。

两个月后,书签的销量大增。

那段时间,肖薇忙得昏天黑地,下班后就匆匆赶回家发货,周末转几趟公交车去厂家订货,经常忙得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当然,她的努力没有白费,2009年2月,月盈利已达到2000元,同时网店出现了一颗蓝光闪闪的钻石。

这时,肖薇决定不再疲于奔命地在公司和家之间奔波,辞职,缓一口气,全心全意做书签生意。

2009年4月的一天,肖薇接到西南大学一位同学的电话,她说自己来自农村。小时候,捡到一张树叶,会小心翼翼地把它夹在书本里,树叶干了,也被压平了,成了一枚别致的小书签。她想请肖薇以叶子为题材,帮她设计一款书签。

肖薇被这个怀旧的女孩子打动,她答应下来。

线上线下,书签乌托邦

这次的设计让肖薇大动脑筋,她完全抛却了金属书签的那一套,以叶子为原材料进行设计。肖薇专程去合川的钓鱼城采撷了春夏之交变黄的大叶榕叶子,再将树叶烘干。接着,设计一张卡片,正面空白,背面或是图案,或是个性话语,空白处放入树叶,再加以塑封,配以各种色彩的吊坠,一款新颖的书签便出炉了。

买家收到书签后,非常满意,并给肖薇带来一大单子生意,西南大学的数百名同学都订购了这种草本书签。肖薇推陈出新,以银杏、枫叶、玫瑰花瓣、栀子花瓣等为材质,设计出草本系列书签,深受各大高校学子的欢迎。

2009年11月,肖薇的实体书签店在瓷器口古街开业,加上网店销售,每月利润突破万元。有天,店里进来几位西装革履的先生,肖薇心里偷乐着,因为这个族群的人都不是个性化商品的上帝,怎会登门造访呢?

果然,这伙人醉翁之意不在酒,他们是一家大型企业的,想做一套广告书签发给客户,既具有礼品功能,又要突出公司的文化内涵。这是一个600套书签的大定单,肖薇和她的同伴加班加点才“啃”出来,不过收益也非常不错。随后,一些学校,企事业单位的经营者也陆续找到肖薇,要求定制符合公司文化的书签。肖薇的书签进入了大客户时代。

2010年初,在朋友的建议下,肖薇远赴西安,参加在西安曲江会展中心举办的一个连锁加盟展会,展会上人气很旺,她花3000元租下一间不足8平方米的展厅,出乎意料地赚了8000元,还有人主动提出加盟的意愿。

肖薇正积极调整书签实体店的产品线,她意识到经营书签,利润低,过于单一,打算将人文类畅销书、藏书票等图书关联产品组合起来,将实体店升级,然后和有意向的投资者合作,迈出连锁加盟的步伐。

安全生产读书心得体会篇6

一、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朗读有了兴趣,心理活动有了指向,就会增强学习的内驱力。学生朗读兴趣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故事激趣。在朗读前,教师可讲一些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播音员以及身边熟知的成功者通过练习朗读获得成功的故事,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二是创设情境激趣。如采用挂图、幻灯、多媒体课件、录音、录像、编演课本剧等手段,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容易激发学生朗读的欲望。三是主动的范读引路。学生认真听了教师的范读,受到启发,情感产生共鸣,从而自觉模仿,对朗读产生兴趣。四是采取激励机制。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要善于聆听,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优点,哪怕是一个词、一句话,只要读好了就应该对其给予适当的表扬。这样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中就会树立起信心,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学生朗读的兴趣就会越来越高。

二、创设情境,调动学生朗读的兴趣

小学朗读是学习语文的开始阶段,有感情地朗读对儿童来说还很难。这就需要教师通过激发学生“学”的兴趣来激发“读”的兴趣。直观、生动的事物是学生最感兴趣的,也最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要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乐于读书,并且读出感情,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他们才会对所读的内容产生兴趣,产生读书的欲望。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地运用一些多媒体、音乐、图片等方式来渲染语文情境。如在学《滥竽充数》一课时,我为学生找来了《滥竽充数》的动画片。当学生们心情愉悦全神贯注地欣赏这部动画时,我取消了播放的声音,然后提出:“谁能为这部动画片配音?”这样一来,学生朗读的劲头立刻被调动了起来,跃跃欲试地想来配音。又如,在学《林海》一课时,为了给学生创造良好的朗读氛围,我通过互联网给学生找了很多关于大兴安岭的美丽图片,把它们做成课件。当讲到大兴安岭的“岭、林、花”时,看到大屏幕上那些美丽的画面,学生都不禁赞叹:“太美了!”“真想亲自去看一看!”这时,我便因势利导,提问:“你们谁能带上想去的心情把大兴安岭的美读出来?”然后,我为学生播放优美舒缓的钢琴曲作为背景音乐,让他们仿佛置身于美丽的大兴安岭之中。通过这种朗读情境的创设,每一位学生都变得想读、乐于读书了。

三、让学生在朗读中读出自信

教师应营造民主的课堂气氛,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现代的教育观,要求教师把民主带进课堂。教师在课堂上要充分尊重学生,讲究教学民主,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读书氛围,使学生打消怕读错的顾虑,消除紧张的情绪,变得敢于读书、乐于读书。所以,在组织朗读课堂教学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把握好课堂组织,积极培养和调动全体学生的参与意识,让每一个学生都读起来,在读的过程中感觉到快乐。这方面可以根据朗读课文的内容,设计不同的朗读形式,如男女单读、小组分读、男女分读、全班齐读、领读、角色朗读、教师参读等等,这样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也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朗读是学生全员参与行动,能使每个学生都有朗读的机会,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再加上教师适当的指导和鼓励,可以帮学生树立并提高自己朗读的自信心。这一点对于学生学习其他课程和身心的成长都十分有利。朗读中培养的学生的团队精神、协作精神、自信心和凝聚力,对于学生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今后的发展都有十分长远的意义。

四、教师要重视朗读,加强指导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应重视朗读,教师的朗读要起示范作用。教师要以自己精彩的朗读打动学生的心,唤起学生朗读的欲望。这就需要教师有过硬的朗读水平,教师富有感情的朗读多了,学生才会读出丰富的情感,教师也才能正确地指导、点拨学生,从而激发起学生朗读的欲望。教师要精心指导学生使用普通话,正确发音,清楚响亮,不读错字,不丢字,不添字,不唱读,不重复字句,不读破句子,在正确的基础上,做到流利、有感情地读,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朗读时教师要让学生做到眼到、心到、口到。叶圣陶先生把有感情的朗读叫做“美读”,“设身处地的、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务期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心灵相通”。然而,真正能读出感情来并不容易,教师需在朗读技巧上作必要的适当的指导,如停顿、轻重、缓急、语气等等。但这些指导不可能课课皆有,次次具备。因此,教师要精心选择朗读训练点,每次训练有个侧重点,锤锤敲打,锤锤有声。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因此,我们语文教学应“读”占鳌头,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书,让他们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抒情,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

安全生产读书心得体会篇7

1975年6月4日,第四期读书班学员和教职员工组成200人的队伍,浩浩荡荡路经天津蓟县到达河北省遵化县。由于路途较远一天打不了来回,故决定用两天时间,除参观原计划的西铺生产大队外,另外增加了“万里千担一亩田、青石板上创高产”的沙石峪生产大队。

西铺生产大队的前身是王国藩领导的“穷棒子社”。1952年,河北省遵化县西铺村共产党员、村干部王国藩,把村里最穷的23户农民联合起来办起了一个初级社。社里仅有的一头毛驴,还有四分之一的使用权属于没有入社的村民,因此人们把他们叫做“三条驴腿的穷棒子社”。面对冷嘲热讽,王国藩不予理睬,带领23户农民发奋努力,依靠“三条驴腿”,从上山砍柴换农具做起,使生产得到迅速发展。第二年,合作社社员就发展到83户。没几年,粮食亩产从120多斤增长到300多斤。王国藩合作社的名气越来越大。

“穷棒子社”的创业之举深深地感动了。他写按语说:“遵化县的合作化运动中,有一个王国藩合作社,23户贫农只有‘三条驴腿’,被人称为‘穷棒子社’。他们用自己的努力,在三年时间内,从山上取来了大批的生产资料,使得有些参观的人感动得下泪。我看这就是我们整个国家的形象。”

王国藩历任西铺乡高级社主任,遵化县建明公社社长,遵化县革委会副主任,唐山地区革委会副主任,河北省革委会常委,中共遵化县委第一书记,中共河北省唐山地委书记;被选为第一届全国劳动模范,第二届、三届、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九届、十届、十一届中央委员。1960年3月30日,亲自接见了王国藩。王国藩的事迹被选入当年的小学课本。他的名字在国内家喻户晓,成为全国人民心目中的英雄。

作为时代风云人物,王国藩的生活却非常俭朴,始终没有改变农民形象,也没有改变自己的农民身份。他到中央读书班学习,穿的仍然是那身农民的装束:黑色对襟上衣,黑色土布裤子,老伴做的黑布鞋。从1967年开始,及至担任了一系列高层领导职务后,他仍然不脱离农村,不脱离生产,不拿工资而记工分。

王国藩在读书班的学习讨论中少言寡语,但在介绍自己的生产大队时却如数家珍,滔滔不绝,讲得有声有色。学员听后,大多数觉得“受教育很深,上了一堂最生动最实际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课”,但也有少数人提出不同意见,引发了两种思潮的碰撞。

一是如何看待生产队之间收入差别的矛盾。据王国藩介绍,20年来,西铺生产大队通过改良土壤、兴修水利、改进技术管理、开展多种经营等措施,增产效果显著,当年的工分值达到2元,比其他生产大队高出1元左右。对于这种差别,多数学员认为是正常的,属于生产力发展范畴的矛盾,解决的办法是搞好“传学赶帮带”,使后来者居上。但也有部分人认为这是“资产阶级法权”,属于“阶级斗争”范畴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是“无产阶级艰难的任务”。这种观点的根源来自的歪论。学员参观遵化前两个月,《红旗》杂志1975年第4期发表了《论对资产阶级的全面》一文,给“左”倾思想较重的一些人提供了理论武器。他们拿着“资产阶级法权”的帽子到处扣,把全民所有制与集体所有制之间的差别、生产队之间自然条件的差别、生产经营收入的差别,统统说成是“资产阶级法权”。多数学员特别是绝大多数部队学员,不赞成他们的说法。

二是如何看待王国藩在“”中的一段经历。6月4日下午,王国藩带领学员参观一片被改造的农田时,在一棵大树下即席介绍了西铺生产大队的发展历史。其中提到,“”初期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的一帮造反派跑到西铺村,扬言王国藩领导的生产合作社是“假典型”,王国藩是“走资本主义的当权派”,煽动社员搞所谓“揭发”。经过一番折腾,实在无法找到“假典型”和“走资派”的事实根据,就说王国藩是“慈禧太后亲戚的后代”,胡搅蛮缠,连续围攻王国藩好多天,搞得无法生产和工作。得知这一情况后,于1967年2月5日利用陪阿尔巴尼亚贵宾视察沙石峪生产大队的机会,去西铺才给王国藩解了围。对王国藩的这段经历,在学员中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反应。大部分人认为,王国藩“顶住一小撮极左分子妄图把‘穷棒子社’砍倒,把西铺大队打成‘假典型’的罪恶企图,捍卫了的革命路线”,表示钦佩。但少数人却认为,这是王国藩“对‘’不满,不能正确对待造反派”的表现,表示反对。

“办的读书班”引发调查取证风潮

1976年10月粉碎“”后不久,除铁道兵以外的所有单位和部分地方单位,纷纷派人到总政治部调查取证,刮起一阵调查“中央读书班”学员的风潮。仅我接待过的就有上百批,被查证者达146人。为什么凡是到“中央读书班”学习过的干部几乎都要被查证呢?原来,军队某领导机关在揭批“”罪行的大会上以及会议总结、简报等文件中,将“中央读书班”改称为“办的读书班”。读书班的名称问题为什么会引来全军性的查证风潮呢?我们看了下面这个故事就不会觉得奇怪了。

1985年,军队整党接近尾声。福州军区某集团军王军长在1973年当师长的时候曾入“中央读书班”第二期学习,回部队后一直风平浪静,顺利发展。没有想到,在1985年底写整党材料时遇到了麻烦。在集团军党委会上有人提出,王军长曾经读过“办的读书班,但在整党材料中没有交代这段历史”,因此不投通过票。当时,我的胞兄刘政(某集团军原参谋长,1988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被全军整党办公室派往南京、福州军区“整党调研组”任组长,参加了王军长的这次整党“过关”会。眼看会议陷入僵局,他忽然想到我曾在“中央读书班”工作过,就打电话问我:“你参加过的那个读书班,性质到底是怎么确定的?”

我告诉他:“请你们查看《邓小平文选》第12页《加强党的领导,整顿党的作风》一文的题解,题解对读书班的性质有明确的说法。”于是,党委会上很快有人找来《邓小平文选》,打开一看,题解说:“这是邓小平同志对中央读书班第四期学员的讲话。”这下子参加会议的人们才统一了认识,通过了王军长的整党材料。

说起对“中央读书班”学员的调查取证,真是五花八门,一言难尽。找我们查证者,持什么样调查动机的都有。概括起来看,可分为三类:一是持客观态度。因为领导机关宣布了,读书班是“办的”,所以应当到总政治部问问情况。持这种态度的是,你怎么说他怎么听,不带任何框框,这是多数。二是想让你多说“好话”。比如某野战军有位副政委,有人说他在读书班期间与、七林旺丹单独合过影。我写证明材料说:“我没有看见过和听说过××与一起照过相。七林旺丹与××不是同期学员,不可能在读书班合影。”取证者不太满意,恳求我写得“肯定一点,就说没有照过”,我表示我不能保证在我的视野和听觉以外发生的事情。第三种情况是带着倾向性搜集材料。不按他的意图说事,就反复提问,甚至纠缠,表示不满。这里不妨举两个例子。

有一位研究所的政委参加过第二期读书班的学习,粉碎“”后成了被审查对象。1977年11月19日和12月17日,研究所两次派人到总政治部调查这个政委在读书班学习时的情况。其中,除了几件“大事”,比如关于去公安部工作的问题、是否听取过有人对他学习情况的汇报、他在学习中是否联系过本系统的实际、是否接见过他所在的工作小组等等,这些问题在当时的政治氛围下进行查证是形势所需,非查不可。但是,调查人员反复查问的另外一件事情,就使人有种“鸡蛋里挑骨头”的感觉了。他们问,1973年10月6日读书班开学那天晚上,叶副主席点到这个政委的名字时,“问过他什么问题没有”?对他和他所在的研究所“作没作过什么指示”?其目的很明显,如果问过什么问题、作过什么指示,他回去没有传达,那就会给他扣上“目中没有叶副主席”、“封锁叶副主席的指示”的大帽子。因为粉碎“”以后,是全党和全国的第二号人物,军内很多单位把对待的态度作为区分大是大非的标准之一。这个研究所的调查人员,无疑是想在对学员“点名”的这个“鸡蛋”里,挑到一点“骨头”来。

读书班第二期学员中有一位海军航空兵师的师长,性格开朗,谈吐幽默,善于同人交往。1977年12月24日,海军政治部派人到总政治部集体了解海军曾进入读书班学习过的12个人的情况。我和一起到读书班办公室工作的王复初干事经领导审核同意,向海军介绍了包括这位师长在内的12个人的学习情况,并提供了12人所写的“学习小结”打印件。但是,这个航空兵师的调查人员并不满足。1978年1月7日,来人进一步查证,列了10多个问题的调查提纲。我和王复初对其中6个我们知道的问题作了明确回答,并写了书面证明材料。1月14日,该师的调查人员又来到总政找到王复初干事,查问他们师长“跟庄则栋是否一起照过相”。来查证者是这个师的一名副师职干部,我们从他1月7日的查问中就感觉到这个人有急于将师长整下去并取而代之的图谋。我们回答说:“庄则栋当时是世界乒乓球冠军,国家体委主任。还曾到读书班找他谈过工作。且不说我们不知道他俩是否一起照过相,就是慕名与庄则栋照了张相又算得了什么问题?”最后,这位查证者悻悻地走了,以后也没有再来。

到公安部参加整顿和破案工作

由于公安部是机关,加上时任公安部革委会主任、党的核心小组组长的李震意外死亡,所以公安部的事情让大家感到十分神秘。在读书班学员参加该部工作的问题上,三年之内两次成为各方面关注的焦点。第一次是1973年10月读书班组建赴公安部工作组时,受到读书班办公室和学员党支部的高度重视,对去公安部工作的学员和工作人员是经过严格筛选才确定下来的。第二次是1976年粉碎“”以后,读书班学员去公安部的事情又成了一些单位清查工作的重点。部队去公安部的9名学员都不止一次地被查证过。地方学员中几名去公安部工作的学员,如广东的梁锦棠、辽宁的王景升、北京的张世忠等,也有人找我调查过他们的情况。我作为行政工作人员,奉命跟随学员工作小组去过公安部十几次,听过公安部党的核心小组对整顿工作和破案工作的介绍,也听过学员工作组向党的核心小组的两次汇报,对面上的大体情况了解一些。这里把当时大家都感觉十分神秘而又非常重要、必须调查清楚的若干情况略述一二。

“学员去公安部是谁交代的任务?”这是每个查证单位共同提出的首要问题。学员去公安部事先并无计划安排,是李震死亡以后临时增加的任务。这项任务,从当时的表象看是直接交代的,但是若干年后李震之死的结论定案后,人们才知道它是最后拍板的。过程是这样:1973年10月29日吃完晚饭,学员在上晚自习前,很多人逛商场去了。这时突然跑到读书班,要值班的同志立即通知各小组24个召集人到小礼堂集合。我走进小礼堂时,看见已坐在一张桌子前等待。人到齐后,他开口第一句话就说:“李震掉了!”大家听了都很震惊,一个个屏住呼吸全神贯注地听他继续讲。他说:“这个事要保密,你们不要记录,不要外传。李震百分之九十九是他杀。中央对李震很信任,重大案件都交给他办,这是政治上的最大愉快,所以他不会自杀。”他还说,李震“死前情绪没有异常,死后现场被破坏了”,等等。他说这些话的倾向性很明显,就是一口咬定李震是他杀的。最后,他要求从读书班学员中“划一部分人到公安部去”,参加公安部的整顿和破案工作。

说完就从礼堂出去坐车走了。走后,办公室的两个负责人和两个党支部的领导成员立即开会,研究选择赴公安部工作组的名单。名单确定后,从第二天开始这部分学员就不再去原来的工作单位了,而是在家里待命准备随时出发。然而一直等了半个多月,直到11月16日才有了消息,开始进入公安部。

当时大家都很纳闷,原先急急忙忙亲自跑到读书班下达任务,可是前往公安部的第十四组组建起来后却半个多月没有动静,谁也猜不透是什么原因。若干年以后,被点名调往公安部参与主持破案工作后留在公安部工作的杨贵发表文章,披露了一个情况才让大家搞清楚事情的原委。杨贵说:“在11月16日的政治局会议上,汇报了派往公安部工作的人员名单。看过名单后说:‘都是工人和部队的同志,我看还是让熟悉地方工作的杨贵同志去吧!’”原来,这半个多月是等向政治局和汇报呢。得到政治局和认可后,学员便于当天进入公安部。这就是说,第十四组去公安部过程的正确表述应当是:“派学员去公安部,开始是到读书班布置的,最后是政治局和通过批准的。”过去,曾经把第十四组学员说成是“被派去公安部”的。这样就把他们与挂上了钩,使他们在政治上受到牵连,在运动中被反复查证,在精神上增加了不必要的负担,应当向他们道歉。

提到上述问题,不能不说说在处理学员问题上的另一件事情。第三期读书班开学不久,学员中的福州军区副司令员王建安上将身体不适,我带医生去宿舍看望,一量血压,高压200多,低压100多。医生说:“王司令的血压太高了,危险性很大!”我与办公室主要负责人商量,建议赶快将其送医院检查治疗。但是王建安不愿住院,提出退学回福州或到总参招待所休息。办公室主要负责人便给的廖秘书打电话,让他请示怎么处理。过了一天,廖秘书回电话说,报告了,总理指示:“王建安不要回福州,也不要去招待所,有病可住301医院治疗。”这件事同样说明,读书班涉及学员的较大问题时,是不能一个人说了算的,他得向总理请示报告。在清查“”时,有的单位对的权力估计过高,把“中央读书班”改称“办的读书班”,就是这种心态的产物。

“去公安部学员的名单是怎么确定的?”这是各单位查证工作中的又一个重点问题。查问这个问题的目的,是要搞清楚他们单位被查证的对象与“”一伙人有没有瓜葛。

从军队学员中抽调组建第十四组的工作,是读书班总负责人、中央组织部的牛树声会同总政治部在读书班办公室工作的四位同志一起研究的。当时研究时,在桌子上摆了三种学员名册:一是简历名册,二是学习编组名册,三是原来参加工作的分组名册。几个人在这三种名册之间翻来覆去查看,所考虑的因素主要有三点:一是在四个学习小组之间抽调要均匀,三个小组各抽2人,一个小组抽调3人;二是在13个工作小组中,从部队学员人数相对较多的9个小组中各抽1人;三是所抽对象尽量是政工干部,并且头脑比较灵活、反应比较敏锐。别看区区9人,挑选、搭配起来还真费了一番周折。

“学员去公安部后干了些什么事情?”10月29日深夜,两个党支部讨论通过所抽调的18位学员名单后,前往公安部的第十四组宣告成立,确定了两名牵头人:中央候补委员、第十三军副军长张英才,中央候补委员、北京新华印刷厂革委会副主任、北京市总工会副主任张世忠。下面分编为9个小组,每组由军队和地方各一名学员组成,规定进入公安部后以小组为单位活动,个人不得单独行动,不得随便表态,不得暴露公安部的秘密。待命半个多月后,11月16日牛树声亲自将第十四组送到公安部,首先在会议室互相介绍了双方的有关人员,然后公安部党的核心小组的同志向学员介绍了李震之死的有关情况,并带领大家察看了李震的办公室和死亡现场。

读书班学员进入公安部之前,李震案件的侦破工作已经开始。参加侦破工作的,除公安部本单位的人员外,还有从广州、天津、上海、北京借调来的侦破专家。由于竭力坚持“李震是被阶级敌人谋杀的”,所以对一些与李震有关系的人员都进行排查,要求每个人说清楚李震死亡前后几天自己在做什么、都和哪些人有过接触、发现过什么可疑现象,等等。公安部机关上上下下都非常紧张。学员在调查研究中开始听到的基本上是“他杀”的声调,后来张英才参加了主持的一个会议后,回来给大家打招呼说:“对于李震的死,以后不要说死了,他杀、自杀两种可能性都有。”这以后,学员们听到的就是两种声音了。

12月30日,读书班学员撤出公安部时,李震死因尚未能作出结论。以后从杨贵发表的文章看到,他和技侦专家经过艰苦细致的反复论证,李震自杀的结论无可置疑。粉碎“”以后,中央正式批准了公安部破案组关于李震自杀案件的报告。

上海组学员到总政治部“放火烧荒”

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李德生在动乱岁月――从军长到党中央副主席》一书提到:“‘放火烧荒’,在总政治部的火很快点起来了。专门派了参加中央读书班学习的上海金祖敏、周丽琴、万桂红、单文忠等人进驻总政治部,直接参与批林批孔运动。”“中央读书班”上海组个别学员进驻总政治部搞“批林批孔”,从事先的阴谋策划到进入后的不正常活动,鬼鬼祟祟搞了好多见不得人的名堂。1976年粉碎“”后,我多次予以揭露,但由于受种种复杂因素的干扰,没有能够充分曝光。他们在总政的“放火烧荒”中暗中搞了些什么活动一直是个谜,我当时所揭露的只是从外表上看出来的四个问题。

一是上海组进驻总政,是在背后阴谋策划的。第二期“中央读书班”开学不久,中央组织部按照有关方面的决定,开列出本期学员参加工作的10个单位,让办公室提出各小组分配所去单位的意见。3月18日晚办公室研究时,大家的一致意见是依照学习小组和所去单位排列的对应顺序确定。与上海组相对应的单位是总参谋部,与总政治部相对应的是沈阳组,这样上海组就分到了总参谋部。19日上午,办公室总负责人王桂冀找到我说:“老金(金祖敏)提出,他们小组参加工作的单位变一下,改去总政。”我说:“这个组去总政不合适吧。他们组有十二军副军长任保俗,现在总政正在揭批李德生和他老婆曹云莲,最近政治部主任李宝琦(总政原组织部长)也被揪回总政参加运动去了。他们都是十二军的熟人。过去搞,工作队有熟人都要回避,上海组也应当回避吧?”王桂冀听后说:“是吗?那给老金说说吧。”不一会儿,王桂冀从金祖敏住的学员楼回来了,对我说:“老金说了,任保俗只是个组员,不负责全组的工作,去总政没关系,还是按他的意见办吧。”当天下午,学员支部召开支委和小组长联席会,金祖敏宣布各小组参加工作的单位时,把10个组工作单位的分配都说成是“办公室建议”,明目张胆说假话。

二是排斥异己,将陈再道、任保俗赶出第四小组。任保俗回避总政运动本来是我首先提出的,目的是将我不同意上海组去总政作为一种方法,来表明我对上海这帮人的政治态度,根本就没有打算能够阻止他们的图谋。果不其然,3月28日晚上,金祖敏在几个小组召集人“碰情况”的会上突然提出,他们组的陈再道、任保俗总政熟人多,工作不方便,建议调整。我心想:“不是说不妨碍吗?”王桂冀也只好无奈地打电话请示中组部郭玉峰,郭表示同意。经办公室研究确定,任保俗调到天津蔡树梅小组,陈再道改去总参政治部参加那里的“批林批孔”运动,归孙玉国小组领导。

三是违犯保密规定,拒绝上缴去总政工作的笔记本。各小组学员参加工作的笔记本都是专门编号发放的,事先明确规定,工作完毕要统一收回缴保密室登记处理。但是,上海组去总政参加运动的笔记本一直不上缴,保密员王长顺向我反映,我让他催缴。催了几次还是拖着不缴,我便将情况反映给王桂冀。不知道王桂冀是怎么给上海组说的,不久王长顺告诉我说,“四组的笔记本他们自己销毁了”。这里面如果是光明正大、没有鬼的话,怎么能违犯保密规定“自己销毁”呢?

四是参加总政运动的工作报告,违犯规定径送。各学习小组参加运动的工作报告,规定所写内容办公室没有过问的权利和义务,但是向中央呈送时,应一律通过办公室的机要室登记,然后通过机要交通上送。其他各组都是这样执行的,唯独上海组对参加总政运动的几次报告都搞得十分诡秘,既不在机要室登记,也不通过机要交通上送,都是他们自己秘密地单线直接送给,很不正常。

粉碎“”后,上海市委、安徽省军区等单位派人到总政治部调查周丽琴、万桂红、单文忠、王乐亭等人到总政治部“放火烧荒”的问题。总政“清查办公室”每次都不例外地批上“请刘岩同志接待”。我每次都只能重复我从外表上看出来的上述四个方面的问题。“”在总政“放火烧荒”的主要目标是整李德生、田维新等人,我是跟李德生从军委办事组到总政工作的,人家把我划在“李德生线上”是尽人皆知的事。担任上海组教学工作的中央党校教员周养儒、王儒化就曾听金祖敏说过,“刘岩根本没有资格来中央读书班工作”。事实上正是这样:他们每次到总政机关,所依靠的都是少数“左派骨干”,根本不与广大机关干部接触;我是人家的对立面,他们与我格格不入,处处设防,背后搞了些什么名堂,我怎么可能知道呢,只有“左派骨干”知晓。然而,“批林批孔”运动中的“左派骨干”,一部分人在揭批“”时仍然还是骨干分子,如果彻底清查上海组到总政“放火烧荒”的问题,势必“拔出萝卜带出泥”。这是上海组到总政治部“放火烧荒”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清查的根本原因。

了两件涉及的“玄乎”事

我参加“中央读书班”办公室工作期间,是中共第九届、十届中央政治局委员。按政治局的分工,她不管读书班的事情,也从来没有到过读书班。但我却干了两件涉及的“玄乎”事。

第一件,向组织提出吹捧巴结的××学员不宜提拔。1974年1月25日,第二期读书班学员行将结业时,在中央直属机关两万人(包括读书班学员)的“批林批孔”动员大会上,声嘶力竭地喊叫:“孔孟之道有三纲五常,其中一纲就是对着我们妇女的!”1月27日,在政治局接见读书班学员的会议上,她把两天前叫嚷“孔孟之道……是对着我们妇女的”的起因抖搂了出来。她在会上宣布,河南省唐河县有个女初中生(张玉勤),因为外语考试不及格,遭到批评,想不通投河自杀了。她说女孩子是被“孔孟之道和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的回潮逼死的”,高声呼喊“我要向全国控诉”!

1974年3月,第三期读书班开学后,“张玉勤事件”的余波尚未过去。部队学员中有一个特种兵师的政委,从第二期学员那里得知的上述表演后便投其所好,注意搜集积累《内部参考》上登载的关于全国妇女“受迫害”的资料,准备在妇女问题上做文章。为了讨好,他对读书班中的妇女学员进行了专门的调查统计,在“学习小结”中写道:“这期中央读书班17名女同志中,有11名中委和候补中委,其他有省、市团委书记和各级负责同志。”同时在小结中不惜篇幅、不厌其烦地引用全国各地所谓“迫害妇女”的事例,比如:“有个生产队,妇女因婚姻不自由,一条绳子吊死三个”;“湖南省汉寿县一个‘铁姑娘小组’,因得不到同工同酬受歧视,九人集体自杀”;“吉林省发生一起严重的拐骗贩卖妇女的案件”,等等。他别有用心地写道:“如果这种陈旧的东西发生在上层,它对革命的危害就更大。”影射之意,昭然若揭。更为离谱的是,他超出了当时“”的舆论调子,吹捧说,“批林批孔”运动这个革命烈火“是敬爱的同志亲自点燃的”!

我看了他的这篇小结后感到很不正常。作为一个部队的师政委,党和军队的很多事情不去写,偏偏在妇女问题上做文章,明显是为了讨好,图谋得到的青睐。所以,读书班结束后,我便将这篇“奇文”交给总政干部部的领导同志过目,目的是引起部领导对这个人的注意。1975年8月,全军调整领导班子,这个师政委不知是什么人提名,被破格提升为某兵种副政委。我得知这个消息后,在命令尚未公布之前,带着他的“学习小结”找到新上任的总政干部部部长梁济民,说:“请你看看这篇东西。这个人品质不好,企图通过写学习小结吹捧和巴结上面的什么人(当时不敢直呼的名字),这样的干部不宜重用!”梁部长接过“学习小结”,答应看看。第二天,他将材料退给我说:“军委和党中央已经批准这批干部的任免,不好改变了。”

第二件,主张退回在天津的讲话材料。1974年6月底,读书班机要室莫明其妙地收到天津市委寄来的150份在天津的讲话材料,经过查问,原来是读书班办公室值班员擅自向天津市在读书班学习的学员要的。天津的这位学员虽然是中央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天津市委和市革委会的领导成员,但她是名纺织女工,是以劳动模范的条件进入领导层的,缺乏机关工作经验,糊里糊涂地转述了索要讲话材料的电话。事情的过程是这样:她和邢燕子等天津的学员收到市委寄给她们有关在天津讲话的材料后,到读书班值班室给天津市委打电话(整个读书班只有这一部能打长途的电话),告知在天津讲话的材料收到了。值班员在一旁插话说:“也给读书班其他学员每人要一份吧。”天津的这位学员不假思索地把值班员的话顺口传了过去,并说是“读书班办公室要的”。

7月2日,事情的原委搞清楚以后,我向办公室总负责人提出:“年初‘一•二五’大会上批林批孔动员的讲话录音和材料,不准下发(其中有的插话)。在天津的讲话我们要来发给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员,就等于是通过我们这个渠道把的讲话材料发到全国了。所以我觉得读书班绝对不可以干这种事情。”总负责人问:“那怎么办呀?”我向他建议,将办公室有关人员召集起来开个会,指出值班员擅自向天津学员要材料是错误的,要他作出检讨,并向天津的学员说明情况,收回索要材料的意见,把材料退还天津市委。但是,总负责人顾虑重重,说:“这可是件大事,得请示王副主席确定。”于是,他向办公室作了报告。

7月3日,读书班办公室总负责人告诉我,办公室回话了,答复是:“请读书班办公室定。”在这里耍了滑头:5个月前的批示在案,他不敢公然违背“最高指示”,同意给来自全国各地的100多名学员散发的讲话,但骨子里又希望扩散“”的东西,如果读书班办公室决定发了,以后万一出了问题,他可以把责任推给下面。

安全生产读书心得体会篇8

关键词:图书馆;助读环境

要让更多的读者走进图书馆,就必须努力营造一个优雅、宽敞的学习环境。我们通常所说的环境是某一主体周围的一切因素的总和,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中被人为改造控制下的部分,称人工环境。这里我们主要探讨的是图书馆的人工环境对阅读学习的影响。良好的环境能使人身心愉悦、舒畅、安逸,提高阅读和学习效果。大自然赋予我们多彩的世界:起伏的山峦、辽阔的草原、澎湃的大海、缤纷的花朵、五彩的飞禽、叮咚的泉水、徐徐的清风等。我们不可能把它们照搬过来,只能做一些周围小环境的营造。

1 营造良好的图书馆空间环境

1.1 图书馆的位置

图书馆是以为普通大众服务为主体的,馆址尽可能选择在交通方便、环境优雅的地方,最好位于一些城郊结合部的园林建筑区,而不能安置于商业闹市区,避开喧嚣的环境,才能让读者有一个方便安静的读书环境。但同时还要考虑不能太偏僻,如果太偏僻就难以吸引读者。

1.2 图书馆的建筑形式

图书馆是体现一个城市文化积淀、文化水平、城市品味的标志性建筑。图书馆的建筑造型应具有鲜明的文化个性,优美的造型,强力的视觉冲击力,才能充分吸引读者。所以图书馆的建筑是绝对马虎不得的。坐落在著名塞纳河畔的法国国家图书馆,以四角矗立着四座书本形巨大建筑物向世人昭示法兰西的文明;美国国会图书馆基石般的凝重象征着对文明的追求;与风光秀丽的紫竹院公园相接的我国的国家图书馆,以浓郁的民族风格的建筑群显示了中华文化的博大与精深。由此看来在图书馆建筑的表现形式上,优美的建筑是通过空间轮廓的委婉、刚直、曲线。产生轻重缓急的空间韵律,利用山、水、光、声、色等造成绚丽多姿、丰富多彩的视觉空间,让读者产生无限的遐想,让图书馆吸引读者的外部形象功能得到更大限度的发挥。所以建一座图书馆,不仅仅是建一座容纳历史与文明,为当代人所利用的库房学堂,而且也是为后人留下一座建筑的经典和一笔丰厚的文化遗产。

1.3 图书馆与周围的空间环境

图书馆的建筑必须有良好的空间环境,而且是与四周环境取得和谐。首先,图书馆不能建在狭窄、拥挤的地方,否则会使读者感到压抑、闭塞、不通畅,影响读书学习的情绪。图书馆的建筑应该是开放性的,建筑周围应安排一定面积的绿化带。营造出多层次、多形状的丰富的自然空间,让到馆读者仿佛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中,解除了他们身心的疲惫,更加投入到忘我的学习氛围之中。

当读者在图书馆经过长时间的阅读和写作后,不可避免地在大脑中产生视觉和身体疲劳,然后他们将在馆外休息和散步, 以缓解疲劳,实现心理上的转变。看到的户外环境景观,树木,道路、绿化、色彩缤纷的花朵、美丽馆的身体造型,以及一些读者反映的主题景观,雕塑和其他装饰,既增加了建筑友好的感觉,还可以使读者有一个好心情,行走其中,欣赏环境,留下来,观赏,打盹,等,这美丽的景色,无疑会让人感觉图书馆文化的魅力,融入自然。无论是在户外,或向窗外看,室内气质良好的户外环境,能给人快乐的感觉。这种温暖和安静的环境甚至可以吸引外人到文化宫。深圳图书馆的北、南、东南和西南湖周围的荔枝公园,绿色的水,风景宜人,建造了五彩釉展馆,湖之间,其反映在公园的人工湖,形成别致的园林建筑。人们在花园里的知识图书馆,还可以读到花园景观。

其次,通常还要考虑的就是草坪、花圃、雕塑、小品、庭院。人工造景虽有一些雕凿的痕迹,但也可巧妙地使人工之美纳入天然之美。让荷塘、喷泉、假山、亭榭、树木、竹林过滤掉外界的喧闹,使空气清晰,为读者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获得情绪的调剂和精神享受。

1.4 图书馆的内部空间环境

图书馆内部空间环境是读者利用时间最长的地方,对读者影响也最大。宽敞明亮的室内环境给人一种开朗、宁静的心绪。传统的内部空间是一个房间、一个厅堂、一个院落,或方或圆,形成一种静态空间形式,它给读者一种内向、安宁、静穆而沉稳的空间感,以利于读者平静如水的心境形成。相对于静态的动态空间环境,它的基本特征是外向、连续、流通、渗透、穿插与模糊。如长长的拱廊给读者一种规整的节奏感与庄严感,一种精神上的超越与升华。如果,我们把阅览室的阅览桌、椅、书架、报架统一采用冷色调的奶黄、浅灰、淡绿,就会显得高雅、宁静;在清洁明亮宽敞的阅览室内把家具组合成长方形、圆形、椭圆形、品字形等,会显得方便、富于幻想和创意;室内摆放有绿色植物和鲜花等,形成一个立体绿色世界视觉空间;在读者较为集中的大厅,高悬一条馆训,或名言警句,或读书指南,都会让读者置身于一个良好的助读环境中。

当读者进入图书馆,看到的是清新、宽敞明亮的阅读大厅,进入阅览室,喜欢游泳的海洋知识,看到操场,图书馆有一种置身在森林中清新的感觉,充实感和丰富的感觉。读者在这个安静、明亮和清晰的阅读环境研究,帮助他们清楚,保持能量的浓度,提高阅读的质量能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通过对建筑空间动与静的启示,把园林空间亦动亦静的艺术引入阅读环境中,对读者的思维不无益处。读者的思维因空间而在变化、运动中,在这种状态下更多地感知了空间传递的信息,使读者在知识的摄取中多一些情趣,在学海的寻觅中更多一分清新。

2 营造良好的光照与色彩环境

2.1 光线对阅读的影响

阅读的第一过程是人的眼睛的活动过程。人是大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人眼天生就适应了白天的自然光线。在光线很低时,人的视力也很低,随着光照的提高,人的视力也会提高,但照度过高则会导致令人不适的耀目效应。当光照不足时,整个神经中枢系统和机体活动受到抑制。长时间在劣质光照环境下学习,引起眼睛局部疲劳和全身性疲劳,就会影响学习效率。光照不足还会分散读者的注意力。过强或过弱的光线对学习都有不良影响。一般来说,在阅读普通印刷品时,以40―100烛光的光线对学习有宜。就光线的方位而言,在阅读平面材料及书写时,光线宜来自后方,最好是左后方;在观察立体的物体时,光线宜来自左侧或右侧,同时保证光线与视线成直角,以突出材料的主体感;就光线的种类来说,宜用白炽灯而不是日光灯。因此,图书馆在阅览室、学习室等的设计上要加大采光度,充分利用自然光线。照明的亮度要适中,以人眼舒适为度。

2.2 色彩与阅读环境

人类在进化过程中懂得了识别色彩。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对色彩感性认识的经验。环境色彩的变化会影响到人的情绪变化。例如,橙黄色与红色的调子让人联想到火、血液,会使人情绪热烈,容易亢奋;绿色与蓝色的调子让人联想到草原、森林与大海,会使人有一种安宁、平静的心境。色彩对人心理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曾有人做过这方面的训练,把一间餐厅,墙壁涂上不同的颜色请顾客光临。第一天的餐厅是黑色的,几乎没人来;第二天是红色的,顾客寥寥无几,即使有人来,没坐几分钟也就走了;第三天是淡绿色的,结果高朋满座,顾客用餐后,还闲坐长聊,久久不肯离去,因此,图书馆的室内阅读环境应当选择使人舒适、安逸的色调,如淡黄、浅绿、浅蓝、乳白等,营造一种宁静、典雅的学术环境,吸引读者进入深邃广博的知识天地。绿色可以让读者联想到草原,蓝色联想到蓝天等等,营造出宁静的室内环境的同时,用绿色的植物,多姿的盆景或鲜艳的花卉点缀其间,墙上以适当的名人名句及壁画进行装饰,使读者在阅读环境中舒缓身心,解除眼睛疲劳,同时,以丰富的想象空间,畅游知识海洋。

3 营造图书馆良好空气环境

3.1 阅读、学习和空气

阅读,室内空气流通和卫生环境对于每一个阅读工作的人是非常重要的,新鲜干净的空气是维持生命最基本的元素。人们进入图书馆阅读活动实际上是大脑过程的知识理解、思维和记忆的活动。生物体的生长、更新和所有的能量功能活动,必须从长远来看,营养物质的氧化,还会导致水和二氧化碳。人类的大脑是一个有机体的活动和二氧化碳的排放,因此,呼吸空气是阅读活动的必然过程。足够的氧气在空气中提供了高质量的动作电位的大脑,因此,保持学习环境空气清新,对循环学习效果起着积极的作用。

3.2 植物与空气的关系

植物在生长过程中,要通过光合作用来制造营养物质。而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吸收水分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生产碳素化合物,排出氧气的过程。自然界的植物数量越多,产生的氧气就越多。

除了植物吸收二氧化碳排放出氧气外,还可以吸收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氟化氢。植物叶子也可以吸收空气中的灰尘,净化空气。在室内放一些抗污染的花草,可以达到清洁空气的作用。如常春藤可以“吃”苯,吊兰能“吞下”室内甲醛、一氧化碳、天南星苞片能吸收苯、三氯乙烯。如果一个十平方米的卧室里有一种抗污染植物,这将大大有利于空气净化。

现代的住房都是钢筋混凝土的材质,这类材质使得空气湿度大大低于正常标准。有些人会在房间内感觉憋闷,原因是室内的氧气不足,负离子稀缺。当室内打开电视或电脑的时候,负氧离子会迅速减少。

目前,西方流行低针叶树放置在阳台上,他们可以让室内充满了树木感,也具备室内环境的清洁和杀菌作用。如果房间里摆放一些盆栽柑橘、吊兰、迷迭香、桃金娘科植物,空气中的细菌和微生物就会大大减少。一些相对容易养的花草,我们通常可以在花卉市场以很便宜的价格买到,它非常适合使用在图书馆,博物馆,家居等一些环境当中。

3.3 图书馆的环境绿化

图书馆的环境绿化相当重要,能提供给读者一个清新宜人的读书环境,更加激发他们的读书热情。

绿色图书馆不仅美化环境给人以美的享受,还可以减少读者的眼睛疲劳。心理学认为,在缺乏任何绿色的生活环境中,人们往往会感到抑郁和焦虑,情绪不稳定,所以我们引入绿色室内空间环境设计,改变室内环境。绿色是大自然的颜色,它是生命与活力的象征,绿色植物不仅可以吸收大气中的灰尘提高室内环境质量,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对协调人与环境的关系具有积极作用。

一个充满希望的绿色阅读环境可以让读者有一个积极和愉快的心情,可以充分发挥出学习潜能,提高学习效率。以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例,开辟了一万多平方米的建筑的绿色地带。前面的主入口的绿草地常年开放,草坪灯沿着河岸在常绿树木蜿蜒开去。在花园里种了一些常绿桧柏,配备了碎石桩的艺术效果,古朴典雅有趣。

上一篇:乡镇八五普法工作总结范文 下一篇:论小学教育的重要性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