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教育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4-01-24 17:42:07

论小学教育的重要性

论小学教育的重要性篇1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问题;作用

一、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开课情况分析

农村中小学艺术课的开课率较低,即使开课大部分也只是局限于唱歌和图画。少数学校,即使有了专业艺术教师,也存在艺术教育课程被严重挤占现象。艺术课由文化课替代。

(二)艺术教师情况

农村中小学艺术教师配备情况远低于城镇学校,师资严重缺乏且多为兼职,专职和专业的艺术教师甚少。

(三)艺术办学条件

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总的来说:农村不如城镇、美术不如音乐、小学不如中学。大部分农村学校没有画架、画夹、颜料、纸笔等美术教学用品,音乐教学设施也很简单不完善。

二、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的重要性

(一)使中小学生的感性思维得到发展

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就像一对孪生兄弟,它们是完整理想人格的构成要素,统一于一个整体中,它们都要通过教育来发展完成统一。感性是内心的、来自心灵内部;理性是逻辑判断的、来源于大脑的思考。像小学语文、数学、自然等基础课程重视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重视学生的智力发展,对理性思维的考察是从逻辑的、思维判断的角度去评价,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中小学生只是智力和思维得到了发展,在考试中可以得到很高的分数,但他们失去感性的理解,不懂得审美,不懂得欣赏生活。而艺术教育本身就是注重对生活的观察,锻炼学生的感性思维,培养学生发现美的眼睛。素质教育时代我们必须注重对学生德、体、智、美全面培养,中小学生没有发现美的感性思维又怎能更好地全面发展呢?所以,艺术教育对中小学生非常重要。

(二)艺术教育可以启迪中小学生的智慧

智慧不等于智力,智力可以通过考试来评价,而智慧是指对待生活的态度,智慧是不可通过测试来测量的。在艺术教育中蕴含着在实践中处理现实问题的智慧,而这种智慧是很难通过学习理论知识获得的,智慧对于学生以后的工作、生活也有着积极的影响。一个人的智商很高并不代表他的智慧就很高,智慧有时比智力还重要,智慧的增加可促进智力的发展,而智力的提高并不代表智慧会增高,甚至会压制智慧的成长。艺术教育恰恰就可以使人增长智慧,如:文学戏剧作品、美术写意作品和音乐舞蹈作品等作品都体现着深刻的智慧。

(三)艺术教育可促使学生人格的完善

在艺术教育中无处不蕴藏者生活的真、善、美。艺术教育能使中小学生懂得感恩,使人善良因善是艺术的品格之一,无论是在艺术创作还是欣赏中,艺术作品都能引起人的共鸣。艺术教育还可培养主体的爱美心,有了爱美心就会产生爱德之心和爱智之心,这样就有助于建立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和谐关系,使学生懂得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进而使自己成为一个心灵高尚的人。

三、结语:

农村中小学由于各方面配备不齐全,使艺术教育不能全面开展,在素质教育时代,使得农村学生与城镇学生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十分不利于农村孩子的发展。在经济发展不断提高的同时,农村也应共享改革成果,农村艺术教育问题必须引起各界的关注和帮助,我们期待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李进平.贫困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问题及对策[j].教育革新,2009(10)

[2]苏海英.如何加强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 [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0(01)

[3]许中伟.缓解农村中小学艺术师资紧缺矛盾之我见[j].艺术教育,2007(02)

[4]郭小利.农村地区中小学艺术教育师资之忧思[j].中国教师,2006(10)

论小学教育的重要性篇2

【关键词】舞蹈教育;素质教育;美育;中小学 ;重要性

一、前言

舞蹈教育在对学生素质培养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积极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它所具有的教育、审美、认识等诸多功能也是不言而喻的。我们对学生进行舞蹈教育,并不是为了让学生都成为专业的舞蹈家,而是把它作为素质教育中美育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培养学生的审美力、艺术鉴赏力,使他们能在更高境界上认识生活,认识世界、认识未来。舞蹈不仅能塑造和展示人体美!同时也是用人的肢体动作来表达或再现人类对真、善、美的追求!中小学生正处于各方面全面发展的旺盛时期,经过舞蹈课的训练, 他们的气质、情感、涵养、风度、形貌、言谈、举止等方面都会比一般人更高雅一些。走进舞蹈世界, 学生能充分体会到人体语言的美妙,内心的体验上升为人性的自然流露, 青少年应有的活力得到尽情的展现。在中小学认真实施美育教学,大力开展舞蹈教育,对于落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舞蹈教育在中小学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1.具有美育的作用

美育是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美学观念和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活动。在中小学素质教育中,舞蹈教育的美育作用主要体现在:

(1)舞蹈教育塑造了学生的外在形体美。优美体形既源自先天条件基础,又由后天长期系统的舞蹈训练决定。舞蹈教育的任何舞种的训练都离不开形体训练。通过形体训练可去掉生活中的各种不良姿势和习惯,逐渐形成挺拔、匀称、完美的体形。

舞蹈基本功训练,包括发展柔韧、力量、速度、灵活、平衡、耐力等内容。发展柔韧的训练,通过伸拉肌肉韧带及其他软组织的方法,提高肌肉、韧带的伸展性、弹性、关节的灵活性。关节灵活性的提高使人的动作舒展、优美协调,从而使姿态优美动人。 长期的柔韧拉伸和力量训练可使附着在骨骼上的肌肉、韧带等得 到拉伸,变得纤长而有弹性,使人体主要运动肌肉的弹性和力量得到提高,增加肌肉的横断面,减少肌肉上覆盖的脂肪,使其匀称而有线条,从而增加美感。

科学化、规范化的舞蹈训练有助于儿童少年的身高增长和身体各围度的均衡发展,可以使身体变得挺拔,克服弯腰驼背等一些不良的身体姿态,增进人体美。身体内的一些脂肪在舞蹈训练中作为部分能源被消耗,运动又会使肌肉量增加,长期的舞蹈训练能够降低体重,保持苗条匀称的体形,具有活生生的、流动的人体美。

(2)舞蹈教育塑造了学生的内在人格美。舞蹈艺术的美是审美经验的物态化产物,以经过提炼、规范、加工,有组织、有节奏的人体动作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构成舞蹈的美。人体动作是舞蹈艺术的精华,它讲究形体美、线条美、姿态美,给人们以美的享受。它培养着学生健美的形体、端庄的仪态举止,进而影响学生的心灵世界。

舞蹈教育的形体训练是一种身心合一、灵肉一致的协调训练,在接受各种舞蹈训练中,人的心灵也受到美的熏陶,不觉地获得优雅的风度和气质,形成内在的人格美。

舞蹈教育潜移默化地塑造了学生内在人格美。舞蹈教育不同于思想品德教育的说服和教育,也不同于智力教育的概念和推理,更不同于体育教育中的体能发掘。舞蹈教育通过蕴涵丰富情感内容的舞蹈艺术形象的直观展现,感染、启发、教育学生,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意识,使人变得更高尚。

学生在学习舞蹈的同时,也接受着文化的熏陶。例如学习蒙族舞,学生着重体会那种豪迈的气质;学习朝鲜舞,体会那种含蓄内收的神韵;学习维族舞,体会那种乐观幽默的态度,参照舞蹈作品的艺术形象以及所感悟的高尚境界与情操,进行自我剖析,认识自己,教育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

舞蹈教育就是这样一项塑造人的工程,它塑造学生的形体美,教学生求真向善尚美,气质文雅而富有活力与魅力,实现着对学生人格美的塑造。

2.具有德育的作用

德育指的是人格教育和情感教育,而舞蹈教育对中小学生的个性生理心理特征和品德的形成培养具有重要作用。舞蹈能促进中小学生人格的态度特征、意志特征、情感特征和理解特征的形成与发展,诸如诚实、正直、自尊、自信、自制等。舞蹈的节律、姿态、动作能够塑造健美的形体,培养端庄的举止,净化整个心灵世界。舞蹈注重形、神、意的协调统一,以节律、姿态、动作的完美结合赋予舞者外在与内在独特的美感、气质和魅力。这一切都赋予了舞蹈独特的德育教育效果。

舞蹈表达的自然美、形象美、情感与精神世界的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与人生观,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荣誉感、进取心等优秀品德,舞蹈艺术通过审美实现着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舞蹈教育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世界,认识了各个国家、民族的历史及风土人情等,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如藏族舞蹈《洗衣歌》,通过对作品的理解,用舞蹈动作表现受压迫的藏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翻身做了主人,欢天喜地为亲人洗衣裳的情景,激发学生对党,对人民和生活的热爱之情。如藏族舞蹈《酥油飘香》,通过女孩们劳作时的情态和体态来表现了全新的藏族女性形象,全新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军民关系,使学生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有一个全新的认识。激发学生对党的热爱和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热情友好。

一个集体舞蹈演出成功,需要每个演员相互合作,共同努力。按学习迁移规律,在舞蹈排练中形成的集体荣誉感可以迁移到班集体、校集体,甚至民族和国家的集体荣誉感上去,舞蹈教育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观念。

寓教于学、寓教于乐和自我教育,符合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舞蹈教育的德育功能是以学生自己参与、自己感受、自己体验的形式,在潜移默化中实现,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长期积累,不断熏陶,反复陶冶,日积月累,舞蹈教育的德育就可实现。

综上所述认为,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与繁荣,社会文化的需求日渐提高。舞蹈的功能不仅仅是一种舞台表现艺术,已成为一种文化手段,渗透在各层次的文化活动与教育活动中,娱乐性舞蹈广泛普及。舞蹈教育不仅具有德、智、体、美四种功能,而且还能在“寓教于乐”中极大地催化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各项生理和心理素质,在素质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小学开展舞蹈教育,在实现美育的目标和德育的功能,让学生身体健康,体型优美,学会审美、开发智能、锻炼体能等有重要的不可缺少的作用。在普通中小学开设舞蹈课,舞蹈教育进入中小学校园,是我国素质教育发展的必然。

参考文献:

[1]邵美琴.《谈中小学舞蹈教育中鉴赏能力的培养》

[2]陈柳英.《让舞蹈真正走进中小学课堂》

[3]邢果.《舞蹈艺术教育与完整人格的培养》

[4]杨建中.《对舞蹈教学中几个问题的思考》

[5]吴晓邦.《舞蹈艺术》[C] . 第4 辑.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6

[6]隆荫培,徐尔充.《舞蹈艺术概论》[M]. 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

[7]燕国材.《素质教育论》[M] .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

[8]吕艺生. 《舞蹈教育学》[M].上海:上海一音乐出版社,2000.14

[9]扬仲华,温立伟. 《舞蹈艺术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10]安峻汝.《试论舞蹈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论小学教育的重要性篇3

论文摘要: 艺术教育是中小学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多年来,由于重视度不足,艺术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中没有获得应有的位置。相当多的学校仍然没有开设这门课程,认为艺术课程可有可无,忽视了艺术教学在教育中的价值。 

 

艺术不仅是好的,而且是必须的。著名教育哲学家哈里•布劳迪(harry broudy)提出了如下问题并对此做了极具说服力的评述,那就是:“在普通教育中艺术的作用是什么?”他指出:如果艺术对均衡教育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那么,把艺术纳入到中小学教育的成规课程就不应该是问题。如果艺术只是学校“紧张”功课之余提供给儿童的一种“有趣的”或“好玩的”东西,那么,布劳迪说,艺术在学校的课程中就不会有他的位置。艺术和美是天生的,人的本质上对艺术和美有一种好奇和感动。从人类行为学的角度观察,儿童早期对艺术便产生某一种认知。艺术是美好的,它伴随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用它永恒的魅力——艺术之情对人的心灵产生直接的、深远的碰撞,使人心理健康、心灵纯洁、行为高雅。 

加德纳认为,艺术教育所培养的包括语文(话剧中的表达能力、视觉艺术作品集的推介展示)、数理逻辑(室内设计、建筑艺术所需的数理)、音乐能力、空间感(如环境设计,构图)、机械动感(如舞蹈)、人际关系(话剧或音乐会的合作、交流)、自我反省(因艺术无标准答案,要求创新与完美便须不断反省改进)、自然触觉(如质感、配色、调和)等。他认为全面的教育应该是开发每个人身上的这些智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潜能。而艺术学科提供了开发这些智能的基础,是发展这些智能的重要学科。它的作用表现在如下几点: 

1.艺术教育能够健全学生的人格 

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以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艺术教育能培养审美能力,色彩、旋律、线条等满足心灵愉悦的符号揭示事物之间的各种内在联系,使人对事物产生积极接近、热衷探索的态度。古今中外,施行艺术教育的目的都在于发挥艺术的这种功用,使人不知不觉地从小就培养起对美的爱好,并且培养起融美于心灵的习惯,进而养成自由而高尚的情操。 

2.艺术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缺少美的生活单调乏味。但人的审美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从小培养起来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受到的美育是有限的,有计划的引导儿童参加艺术实践活动,可以更有效地促进儿童对美的感受力、理解力的发展,因为在艺术教育中,教师在引导儿童欣赏的美是更集中,更典型的美,即艺术的美。儿童在美术活动中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美的印象和感受通过各种艺术手段具体表现出来的,这不仅加深了他们对日常生活感受到的美的理解,而且发展了对美的表现力。儿童在不断变化的艺术实践活动中,不断地追求美、探求美、理解美和表现美,因而,受到良好的美育。 

当艺术课程被人们重视的时候,它似乎又变成了一种形式。成人价值像一双无形的手在指引着社儿童艺术学习的目的和方向。在这种价值的作用下,传统的科学与艺术教育中,存在着许多问题:第一,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的地位不平等,艺术教育的价值被忽略;第二,切断科学教育和艺术教育的关联性,各行其内容和目标;第三,将科学和艺术教育视为知识的灌输和技能的训练,忽略了其对心灵的作用。首先,艺术教育的目标不仅仅只是知识灌输,它关注的是人性的本质。

爱因斯坦深有体会:“我相信直觉和灵感。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则概括了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其次,科学教育和艺术教育是密切关联的。“对于相当多的社会大众而言,科学知识是一种自己不熟悉的和未能同化的异己力量,科学经验则是一种专业性的间接经验。于是,在表象建构和经验模式之偏倾式塑造和概象建构与认知模式之单向性塑造的基础上,不少大众(尤其是情知意素质能力正处于敏感可塑造状态和跳跃性发展之关键阶段的青少年学生),便形成了以间接经验和抽象概念为主的思维结构,缺少必需的亲身体验和感性积累,缺乏情感对间接经验和知识元素的活化和融合,于是导致以逻辑推理为主的单级式思想模式。”情感同知识的分离,导致儿童创造性思维的弱化。最后,艺术教育的目的也不仅仅是技术的训练和知识的吸收。在这种成人价值影响下,艺术教育的不平等性、孤立性、机械性严重影响了儿童思维的发散性、开放性。艺术教育是科学教育的基础,科学教育反过来又影响着艺术教育。艺术教育和科学教育相辅相成的作用才能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对儿童发展的意义概括为以下几点: 

1.有助于拓展儿童的感受力 

传统教学中,灌输知识和技能成为了主要教育目标。儿童在这种封闭式的灌输体制下,感受力逐进退化和模糊。长此以往,他们的思维变的狭隘,内在把握世界的能力则进一步退化。艺术教育和科学融合的教育则能拓展儿童的感受力,开发他们的大脑潜能。他们在这种融合模式下,儿童不仅被要求发现事物的外在特征,同时唤起对事物的直观感受。 

儿童情感发展的源泉来自于丰富的想像力,艺术渗透的教育能使儿童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冰冷的客观知识难以调动起儿童积极的情感反应。我们会发现不少科学家诸如:牛顿、爱因斯坦等人对艺术表现出浓厚的热情。艺术是科学研究的助推器,艺术的美好激发了他们的想像力、创造性,产生了对生活,对自然的热情。正是这种艺术与科学的高度融合造就了伟人的诞生。 

2. 有助于学生智慧潜能的开发 

感性认识是人们对外部世界直接的感官感受,对事物的产生直接的、表面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经过思考、推理来认识事物的本质。感性和理性的平衡依赖与艺术教育和科学教育的融合,使得他们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把握事物的客观规律。我们可以从这个简单的几何三角形来看到一些问题。三角形特定的形状和结构储存在于大脑记忆系统,我们凭借感官经验很难发现图形的不合理性。视觉经验欺骗了我们的客观认知,对事物产生错误的判断。只有通过大脑理性的分析、判断来获得事物的真理性。感性能力与理性能力在这里发生了交融和碰撞,在这里启迪着智慧的迸发。正因为如此,艺术教育和科学教育结合是相当重要的,因为它培养的是人的智慧发展不可缺少的感性能力。 

只有高度重视艺术教育的重要作用,使其在普及中提高,在实践中创新,才能使我们学生的潜能不断得到开发,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发挥,综合素质得到有力提升,为促进人的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培养完美人格打下坚实基础。艺术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艺术教育是科学教育的基础,是通往真理之路的纽带。只有肯定艺术教育的作用,才能全方位地提高学生艺术素质及其他品质。因此,艺术教育是中小学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参考文献: 

[1]埃尔•赫维茨,迈克尔•戴.儿童与艺术[m].湖南美术出版社,2008,8. 

[2]张厚粲.心理学[m].南开大学出版社. 

论小学教育的重要性篇4

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受教育者通过积极的认识、体验、身体力行,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自我修养能力的教育活动。简单来说,德育就是教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活动。我国的学校德育大致包括三个组成部分:道德品质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具体到行为上即是对学生吃苦耐劳、勇敢坚强、遵纪守法、热爱集体等品质的养成培养。

2. 德育与学校体育的关系

2.1 德育是学校体育的基础,能指导学校体育的发展。

现阶段的中小学生身体素质普遍下降,已经成为事实。当然,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很多,如家庭成员结构、社会环境、小学体育教学本身等。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的养成教育――德育,此因素从表面上看,似乎与小学生健康、学校体育没有什么联系。其实不然,懒惰;自觉性低;纪律性差;组织性、集体性、体育意识薄弱都是造成小学生体质下降的主要原因。可见思想品德教育对于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性,德育养成是学校体育教育的基础。

2.2学校体育渗透德育教育,是德育教育的实践场地。

小学体育教育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它的教学形式、内容与其它学科都有明显的区别。它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组织性、纪律性,要求学生有团结协作的精神和较强的集体主义责任感。它的某些项目能培养学生不怕苦、不怕累的拼搏精神。这恰恰是小学德育教育在体育课中的具体反映。所以,从这一角度看,体育教学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学校体育中渗透着德育教育。

3.体育教师在德育教学中的作用

体育教师作为知识传授的主体,在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在德育教学中,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烙在学生的心里,给他们直接的视觉和思想冲击。营造有利于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学习环境、优化课程进程、突发事件德育教育、课外活动安排、教师自身素质的影响等教师作用的体现都会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养成,综合素质的提高。

3.1营造有利于学生思想发展的学习环境。

学习环境是一种对学生情感、认知、个性、道德、价值观产生深刻影响的隐性课程,它包括物质化的环境和人际关系的精神环境。

3.1.1物质层面。教师应在学校已有体育物质环境基础上,根据学生思想情感发展的需要和教育要求,精心优化田径场、篮球场、排球场、风雨操场等设施,包括田径场周围的标语、橱窗、绿化、体育专用宣传画廊等,充分发挥物质环境对学生思想发展的陶冶作用。

3.1.2精神层面。体育教师应发挥主体地位,起到表率作用,真诚地关心和热爱每一个学生,尊重和维护学生的基本权益,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可进行模范评比,以及体育明星、冠军事迹讲座,等等,在学生心中树立偶像参照物,规范其品德行为。

3.2优化课程进程。

体育教学中的每一个项目都有其适应学生学习的规律,体育教师应该找到其内在规律,制定科学的课程目标;挖掘和合理利用教材中思想教育因素,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制定合理的教学内容,合理的体育游戏可以激发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补充适宜的教材内容,扩展学生的思想境界。

3.3课外活动安排。

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能满足学生的各种需要,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精神生活,促进学生个体身心的健康发展。

3.3.1教师应根据学生思想情感和个性发展的需要,对学生的在校课外活动加以规划。一是精心设计和组织好活动,规划好活动的内容、方式等;二是指导学生的自由活动和交往。学生在大型活动如运动会中会培养诸如团结、友爱、坚强等精神,而在自由活动中可以养成独立、自信等可贵的品质。

3.3.2教师应指导和优化学生的课间十分钟活动,提高课间十分钟对学生情绪调节、情感交往、审美等方面的教育功能,避免在课间找学生进行训诫性谈话,提倡教师和学生进行思想情感交流。

3.4教师自身素质的影响。

教师是德育教学的主体,也是影响学生德育发展的主要因素。教师素质的高低决定德育效果的好坏。要想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让学生对体育课认识更为全面,体育教师就应当从自身做起,让学生从内心佩服自己。因此,作为一名体育教师,除了具备一名普通教师的基本素质和过硬的学科技能外,还应该继续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文化具有教化、劝善的功能,文化的熏陶可以加深人们对人生意义、生命价值的认识。体育教师只有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在学生面前才能有说服力;也只有这样,体育教师的内在气质才能在学生面前有所展示,才能成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榜样。

4.结语

德育和学校体育教育相辅相成的关系决定了体育教师在德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体育教师要在自己的岗位上体现上述作用,在体育教学实践中真正体现德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2]陈永洪.浅谈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读写与杂志,2007,(7).

[3]郭培杰.中学体育教改的几点思考[J].教学与管理,1995,(4).

论小学教育的重要性篇5

近年来,由于教育科研政策的推动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要求,中小学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兴趣和热情得到较好激发,中小学教育科研已从“精英化”“以骨干为主”逐渐向“群众性”“普及性”转变。教育科研也成为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中小学教师通过“申报教育科研课题”“主持或参与课题研究”“组织或参与专题研讨”“提炼和发表成果”“转化和应用成果”等形式来开展教育科研活动,在教育教学实践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的基础上,也形成了较为丰富的教育科研成果。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主要指中小学教师应用教育科研的理论、方法和手段,选取某一特定的教育教学问题或研究主题开展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活动,并形成的具有一定学术价值或应用价值的成果。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的产出、成熟和价值体现一般需要经过“研究与实践”“提炼与表述”和“转化与应用”等三个主要阶段。在实践工作中,我们发现许多中小学教师在教育科研成果的“提炼与表述”阶段显得无从下手、力不从心,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教育科研成果自身的价值和影响力。因此,本文对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成果“提炼与表述”方面的现象、特点以及主要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就提高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提炼与表述”水平提供一些建议,希望能对中小学教师开展教育科研活动有所启发。

一、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的主要特点

一是教育科研成果过程性资料丰富。教育科研成果过程性资料主要指在课题研究和教学实践活动中产生的过程性、阶段性的资料。教育科研成果的过程性资料是教育科研成果及结论获得的事实依据、重要源泉和有力支撑。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成果的过程性资料主要包括文献分析类、问卷调查类、观察类、访谈类、研究对象案例类、活动记录类等,也包括与研究和实践相关的教学设计、教学案例、教学反思、学生作业、学生成绩、学生成长档案等方面的资料。中小学教师在开展课题研究和教学实践探索过程中普遍比较注重保存和整理过程性的资料。

二是教育科研成果表达形式多样化。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可分为文本性成果、制度性成果、成长性(或实践性)成果和技术性成果四大类。文本性成果主要指论文、著作、课程资源、研究报告、教学案例、教学反思、教育叙事等方面的成果;制度性成果主要指学校教育管理、教学管理、学科组管理、班级管理、科研管理以及研究共同体等方面相关制度的建立和机制形成的成果;成长性(或实践性)成果主要指学校发展、教师专业成长、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等方面的成果;技术性成果主要指教育教学软件、电子资源库、音像产品以及专利技术等。由于教师科研水平评价的需要以及扩大研究成果影响力的需要,中小学教师逐步提高了成果公开发表的意识,在形成教育科研文本性成果尤其是科研论文、研究报告等方面的成果后,一般会积极争取在报刊、文集上公开发表。

三是教育科研成果个性化特征较为明显。中小学教师形成的教育科研成果大多是基于实践经验的总结、提炼、反思和升华,并主要在更新教育教学理念、解决实践问题、探索教学策略、建构教学模式、设计教学方案等方面形成教育科研成果。这些成果既与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密切相关,也与教师个体的教育教学理念、实践能力密切相关,教育科研成果具有较为明显的个性化特征。

二、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成果提炼与表述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小学教师在开展课题研究、教学实践探索、教育科研成果申报、成果公开发表等方面都需要对教育科研成果进行提炼与表述。教育科研成果“提炼”是指对教育科研过程中的零散的、个别的、复杂的研究素材进行整理、归纳、分析,以获取具有一般性或特殊性的规律和结论。教育科研成果“表述”是指对教育科研过程中获得的规律和结论用恰当的载体和方式进行有效呈现,以便交流和推广。教育科研成果的提炼与表述是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的重要环节,教育科研成果“提炼与表述”的效果直接影响着教育科研成果的质量和影响力。有不少在实践中被认为是好的教育理念、工作经验、教学策略、教学模式等成果却因为提炼与表述得不够科学、规范、准确、新颖,而在各级各类教育科研成果奖和教学成果奖的评选活动中落选,这是甚为遗憾的。目前,中小学教师在教育科研成果提炼与表述方面的主要问题如下:

1.过程性研究资料归纳分析不到位

中小学教师在对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和教学实践过程性资料的整理归纳分析中“不到位”的现象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缺乏研究主线的引领,没有围绕“研究问题以及推动问题的解决”这一条主线来对研究过程性资料进行整理归纳,以致归纳分析不能紧扣主题,较为零散和杂乱。另一方面是在众多研究过程性素材中,教师缺乏对研究素材价值性和相关性的正确判断,也缺乏对研究素材的取舍能力。个别教师在整理研究素材时,容易把其他与研究问题价值性和相关性较低或离主题较远的素材也纳入分析范围,从而使得出的研究成果及结论与主题不对应。

2.成果及研究结论的内在逻辑性欠缺

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成果及研究结论的内在逻辑性欠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研究行为中依托的理论理念、方法技术在研究成果及结论的分析过程中找不到相关踪迹,其研究成果及结论的获得过程缺乏合理性的过渡分析和说明。二是部分研究成果及结论在用图形或表格呈现时,各组成要素及其诠释缺乏逻辑性。部分教师比较喜欢用程序图、框架图、关系图等形式来对教学策略、教学模式、指标体系等方面的成果进行简化,但这些图表往往经不起科学性和逻辑性的推敲和分析。三是研究报告类的成果中“问题———理论———概念———目标———内容———思路———方法——过程—结论—成果”之间的对应性和一致性不明显,个别教师容易在研究过程及研究成果的分析中偏离原有研究问题。

3.成果及结论缺乏关键性事实资料的支撑

教育科研成果及研究结论要有充足的事实及数据资料来支撑。这一要求也是各级各类教育科研成果奖评选和鉴定的主要指标之一。但中小学教师在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和实践探索中得出的结论大多数是基于对实践经验的总结,不重视提供事实性资料及相关数据予以支撑。有的教师在问卷调查中只提供简单的数量统计数据而没有深入分析;有的教师在验证学生得到认知发展时只提供学生成绩的变化表,这显然是不够的;有的教师为迎合研究成果和结论的获得及其正确性,擅自修改、杜撰相关研究数据,这也应引起重视。

4.成果表述形式的规范性不够

中小学教师都希望自己的教育科研成果能够得到权威专家的肯定和认可,也希望自己的科研论文、教育叙事、教学反思、研究报告等方面的成果能在期刊、报纸上公开发表。但很多教师未必都能如愿。其中,成果表达形式的不规范是主要原因之一。科研论文、教育叙事、教学反思、研究报告等都有自身的写作规范,但个别教师不重视,不遵守相关要求,随意改变文本结构以及表述的顺序和形式,追求个性,这也就难以获得报刊编辑部教师的关注。其他如参考文献各要素及信息不齐全,引用他人观点成果不注释、行文结构排版不合理等问题在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论文类成果中仍较为常见。

三、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成果提炼与表述能力的对策

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对推动学校创新发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以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重要的作用。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的质量水平是评价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实效性的重要指标之一。而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成果的提炼能力也影响着教育科研成果的质量及其影响力。目前,教育科研成果“提炼与表述”能力已成为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发展中需要重点破解的瓶颈问题。因此,无论是作为教育科研主管部门、中小学校还是中小学教师个体,都应重视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的提炼与表述能力。而要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成果的提炼与表述能力,也需要教育科研主管部门、中小学校以及中小学教师个体的共同努力。

1.教育科研主管部门方面

(1)开展教育科研成果提炼与表述专题培训。近年来,教育科研主管部门已着手开展教育科研系列培训,较好地提高了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理论和实践水平。其中,在培训课程中也安排了“教育科研学术规范”“教育科研成果表达”“教育科研论文写作”“课题研究报告撰写”等专题培训。但这些专题培训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一般性的、常规性的知识介绍偏多,实际操作能力指导类培训偏少;二是涉及教育科研领域的综合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文本表达能力等专题较少,很少能深入具体案例进行细致的指导,以至于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成果的提炼与表述能力整体提高较为缓慢,效果不明显。因此,教育科研主管部门要重点设计和开发教育科研成果提炼与表述的理论类和实践类专题培训课程,并以实践指导类为主,以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成果提炼与表述的实际能力。

(2)加强教育科研成果提炼与表述方面的指导效果。教育科研主管部门在建立教育科研成果发掘、培育、指导、转化、推广和应用系列工作机制时,要把教育科研成果提炼与表述的专题指导作为工作要求之一,并强化实际指导效果。由教育科研主管部门牵头的教育科研成果提炼与表述指导活动主要以教学成果提炼与表述指导、课题研究成果提炼与表述指导以及科研论文和著作类成果提炼指导为主要形式,主要以跟踪辅导式实践指导为主。

(3)构建教育科研成果交流学习平台。教育科研主管部门要建立教育科研成果评价标准和评审规范,并在教育科研专题网站中建立教育科研成果推介栏目,及时推广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也为教师之间在教育科研成果提炼方面相互学习、借鉴和参考搭建资源共享平台。

2.中小学校方面

(1)及时为教育科研成果提炼与表述专题指导活动提供支持。中小学校要制定相应制度或办法,支持教师在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和教学实践探索过程中与同行及教科研机构建立合作指导关系。同时,学校主管领导要及时发现教师产出教育科研成果的潜力和发展空间,多渠道寻求专业力量的指导。

(2)建立学校教育科研成果分享研讨平台。学校主管部门要在学校层面、学科层面、年级组层面、课题组建立多种形式的教育科研成果交流研讨平台,让教师在相互交流、学习和研讨中推广应用教育科研成果,也有助于发现教育科研成果及结论中的不足,及时修改完善。

3.中小学教师方面

(1)重视教育科研成果的提炼与表述。中小学教师要加强对教育科研成果提炼与表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要把成果的“提炼与表述”作为对研究问题的二次研究,深化对研究问题的认识,在实践检验中反思不足,以进一步修改完善研究成果及结论。

(2)加强相关理论和方法的学习。其中包括学习和掌握教育科研成果各种文本表达形式如科研论文、著作、课程、教育叙事、教学反思、研究报告的主要结构和具体要求;并重点结合教育科研领域学习综合分析方法、逻辑思维分析方法、写作方法与技巧等。

(3)遵守教育科研规律和学术规范。在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教学实践探索和教育科研成果提炼中要尊重研究素材,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如借鉴或引用他人观点和成果的需要注明。

(4)围绕研究主线分析研究素材。要以研究主题及相关问题为核心,明确提炼与表述的目标和形式,围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采取策略———解决问题的效果”对研究素材进行归纳分析,甄别研究素材,舍去价值性和相关性较低的素材。

(5)为研究结论和成果提供充分的事实及数据支持。中小学教师在形成新的教育科研成果及研究结论时,要深入思考成果及结论的科学性、合理性和价值性,争取提供多方面的事实性资料和数据予以支撑。

(6)规范表达科研成果和研究结论。中小学教师在提炼教育科研成果和研究结论的全过程,都要用心思考教育科研成果及结论的主要名称、各主要组成要素以及各要素的内在逻辑关系。教育科研成果及研究结论在规范表达的基础上,也要体现一定的创新性。

(7)在推广应用中完善教育科研成果。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成果和研究结论应在学科组、学校乃至更大范围内进行交流、推广和应用,以及时发现问题,并在教育科研成果及研究结论的表述和诠释中予以完善。

论小学教育的重要性篇6

关键词:小学教育;教育性质;讨论;

作者简介:何洪涛(1951—),男,吉林延吉市人,延边大学师范学院副教授。

一、小学教育性质的历史认识

关于小学教育性质的认识,在我国教育史上曾有过“小学教育是启蒙教育”、“小学教育是国民教育”、“小学教育兼有双重任务”等不同提法。

从历史上看,古代社会把小学教育称为“启蒙教育”,把就学儿童称为“蒙童”,其教材也称为启蒙教材,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称为“蒙学课本”,《千家诗》称为“蒙童诗”。古代社会国民平均受教育程度很低,识字的人不多,儿童只有到学校由教师传授才能学到“识文断字”的启蒙文化。如果从这一角度看小学教育确有启蒙的作用,因此把小学教育称作“启蒙教育”是有道理的。但是从时展的角度看,当今时代家庭教育、幼儿园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随着家庭教育尤其是幼儿园教育的发展,启蒙教育早在小学教育之前就已经开始了。我国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奠基阶段”即确定了幼儿教育的启蒙性质。幼儿园教育的内容包括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其程度都是“启蒙性”的。上述事实和文献说明启蒙教育已经由小学教育提前到幼儿教育阶段,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把小学教育称作“国民教育”始于中华民国。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西方文化的传入和民众的呼吁,迫使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度兴办学堂,将原有的私塾、书院、县学、州学、府学、国子监等改称为初等小学堂、高等小学堂、中学堂、大学堂等。民国初年(1913年),国民政府教育部训令将学堂改为学校,监督改为校长,1914年大总统申令:“初等小学四年为义务教育年限”,为体现这一精神,初等小学校改称“国民学校”。至此,“小学教育为国民教育”的思想得到体现。但是由于政局不稳、时局混乱,公立小学校虽一时按照义务教育的精神实行免费读书,甚至校服都由学校供给,而在全国范围内却无法实施普及性的义务教育,因此民国时期的“国民教育”只是一种政治口号和幻想而已。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的小学教育事业有了空前的发展,从课程设置到办学条件、师资培养、教育质量等多方面都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关于小学教育的理论研究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在回答小学教育性质这个问题上还需要更深入的讨论,尤其是对当今时代的小学教育。1963年中共中央颁发《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在“总则”中提出:“小学的教导任务,是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劳动后备力量,和为高一级学校培养合格的新生。”这就是“小学教育兼有双重任务”提法的权威表述(1978年教育部重新颁布修改后的《条例》,这部分内容亦未作改动)。其实“双重任务”并未正面回答小学教育的性质是什么,只是提出了小学教育的两个基本作用。也有学者认为小学教育是“使受教育者打下文化知识基础和作好初步生活准备的教育”[1]。这种观点仍没有摆脱“双重任务”的命题范围,它忽略了小学教育的义务性和公民素质教育的特性,而这一点是当今时代小学教育本质属性的重要表现。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辞典》尚未收入“小学教育”这一词条,但是有“基础教育”的解释可作为参考。辞书说“基础教育亦称‘国民基础教育’,对国民实施基本的普通文化知识的教育,也为继续升学或就业培训打好基础的教育。一般指小学教育,有的包括初中教育。学习年限为5年、6年至9年。它经常同普及义务教育相联系。”[2]这个解释未能把小学教育同初中教育截然区别开来。

综上可见,教育史上对小学教育性质的不同认识和阐释,说明“小学教育”是一个历史性的概念。上述论断分别阐释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小学教育性质,但是当今时代小学教育的性质应该如何认识和界定,这些论断尚未揭示,或者未全部揭示,因此对当今时代的小学教育性质还需要深入研究和探讨。

二、小学教育性质的再认识

如何认识当今时代的小学教育?如何界定小学教育的性质?笔者认为应考虑以下几个基本因素:

首先,小学教育是与学前教育相衔接的学校教育。当今时代的小学教育与以往任何历史时期的小学教育都有着很大的不同,其中之一就是当今时代的小学教育已经不是“零”起点的学校教育,而是在学前教育的基础上对儿童实施初等教育的教育机构。恰恰因为这一点有的教育家把学前教育称为“前初等教育”。[3]它说明在小学教育之前已经有了对学前儿童实施教育的机构和教育内容,小学教育已经不再是首先承担儿童启蒙教育的机构,我们的初始教育已经自觉地从儿童阶段前伸到幼儿阶段,随着学前教育的发展,这种“前初等教育”的作用会越来越明显。因此,在界定小学教育性质时应把握这一时代的新变化。

其次,要考虑小学教育的教育程度和教育内容的特性。小学教育是对儿童实施初级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知识的学校教育。“初级”是就其教育程度而言,概念虽嫌模糊,但可做约定俗成的理解。“人文素养和科学知识”是对小学教育内容的全面概括。“人文素养”在前,“科学知识”在后,意在强调小学阶段培育小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性。从某种意义上讲,儿童时代人文素养的培育要重于科学知识的教育。这是因为好的思想、好的观念、好的品质和好的行为习惯关键在于儿童阶段的培养,一个人在儿童时代确立了良好的人文素养对他一生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再次,要把握儿童阶段心理成长的特殊性,小学教育应该注重儿童的心智开发和培养。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智力开发集中在婴幼儿时期和儿童时期。布卢姆的研究证明,一个人的智力开发从胚胎期开始至17岁基本完成,其中胚胎期到4岁可完成智力开发的50%左右,5~7岁可完成30%左右,剩余20%在8~17岁之间完成。[4]由此可见智力开发的教育做得越早收效越大。目前我国的婴幼儿教育(即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还不够发达,尤其在智力开发方面作的还很不够,发展不平衡。而小学阶段(7~12岁)几乎是智力开发的最后时期,如果小学阶段还不能够自觉的发挥这方面的教育作用,那么就会给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笔者还有一个设想,一个人的智力开发是需要有知识的增长做伴侣,而小学阶段是儿童从出生以来接受知识最丰富的时期,那么,小学阶段的智力开发应该价值更高、比例更大。因此小学阶段注重儿童的心智开发和培养就成为界定小学教育性质必须考虑的因素。

此外,小学教育性质的界定应把握小学教育对儿童终身发展的重要价值。小学教育是为儿童的终身发展提供基础的教育。儿童是“未来社会的公民”,这就意味着今天的小学教育是创造未来的教育,它应该把着眼点放在培养未来社会的合格公民上。“终身发展”,是应未来学习型社会的要求而提出。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后逐步形成的世界性的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思潮[5]提醒人们:今天的小学教育必须从小学生一生发展的需要出发,选择一个人生存与发展最需要、最适合儿童接受的教育内容和最需要培植的基本素质,抓住儿童阶段——这个“教育的黄金时期”[6]对小学生进行培养和教育。当然,小学阶段为儿童终身发展奠定的基础应该是,也只能是“全面”的、“初步”的。“全面”是指德智体等几方面都要得到发展,同时也包括个性发展、心理品质、思维品质和人文意识的培养;“初步”是儿童身心发展条件所决定的。儿童思维的发展还处在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还有很大的具体形象性特点,认知能力还处在“具体运算”阶段,[6]社会意识和社会经验还很薄弱,因此,其人文教育和科学知识教育只能是“初步”的。

综上所述,小学教育是在幼儿教育的基础上对儿童实施初级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知识的学校教育,它注重儿童的心智开发和培养,为儿童的终身发展提供全面的、初步的基础教育。简言之,小学教育是为打造未来公民素质的初等教育。

三、讨论小学教育性质的实践意义

研究小学教育的性质对于把握小学教育的实践和其他相关问题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由上述关于小学教育性质的讨论可以看出,当今时代的小学教育应把握以下几个基本问题:

一是对小学教育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应该给以足够的重视。小学教育的特殊地位和作用从本质上讲并不在于学习多少科学知识,关键在于道德修养、思维品质、文明意识的培植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一个人如果在童年时代没有公德意识、群体意识、人文意识,没有敢于质疑探索的精神,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那么他一生的发展是很有限的,甚至是很危险的。俗话说“从小看大,三岁看老”就是告诫人们重视儿童教育的至理名言。因此教育工作者和全社会都应该对小学教育的特殊地位和作用给以足够的重视,应该从“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的哲学高度去认识小学教育。

二是能够本着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理念从事小学教育。虽然说“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理论对各级各类学校都适用,但是对小学教育来说显得更突出、更必要。小学教育具有基础性,是基础教育的基础阶段(现阶段的基础教育不仅包括小学教育、初中教育,还包括高中教育、学前教育),同时小学教育更具有发展性,因此小学教育工作者应该从小学生要打好全面基础,从小学生可能发展和应该发展的角度去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有了这种理念,小学教育的实践者和理论工作者才能够找准工作的重心和重点,才能更好地发挥小学教育的功能。

三是有利于小学教育阶段的课程设置和教材建设的研究。根据小学教育的性质可以看出,传统的小学教育课程单一,内容缺乏人文性和时代性。根据当今时代小学教育的特点和作用,小学阶段需要丰富多彩的课程内容,综合课程和活动课程应占较大的比重,科学知识的教育应广泛而带有启蒙性和引导性,人文素质的培养不仅要体现在书本上,而且要体现在环境建设和教育管理上,尤其要在实践活动中培植小学生的人文观念、提高人文修养,要让小学生从小就有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目前的新一轮课程改革就是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实践着。

四是有利于师范教育的有关理论和实践的探讨。小学教师的学历要求、培养规格、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材编写、教学形式和方法,甚至包括培养小学教师的师范院校的体制构成、教师队伍建设、办学条件的标准、图书资料的馆藏方向和特点等,都可以从小学教育的性质中找到必要的理论根据。

论小学教育的重要性篇7

一、课程设置

在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体现了“四性一体”的要求。所谓“四性”:一是体现基础教育学习的完善性;二是建立合理的学科课程体系,体现高等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共性———大学普通教育(即开设“通识教育课程”),通识教育课程包括基础文化课程、基本技能课程、教育类课程。课程设置充分体现小学教育的特点,要求学生掌握小学教育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三是体现高等师范专业课程设置的个性———“教师教育”或“双专业教育”(即专业课同时开设“体育专业课程”与“教育专业课程”);四是体现小学体育教育专业的特性———“综合培养、有所侧重”课程培养模式。“一体”即按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化要求与职业特点,在六年课程体系中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于一体,即:整合学科专业课程、重视通识教育课程、拓宽教育专业课程、强化教育实践课程,适应了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需要,着眼于培养全科型小学教师。从课程体系来看,一师范体育系课程是由通识教育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限选课程、专业任选课程、实践教学课程、专业辅修课程六大部分组成。其中通识课程,包括文化课程(高中所有科目文化课程)、教师技能课程(普通话训练、教师口语、音乐基础、基础钢琴、形体舞蹈、美术基础、小学实用美术、书法、体育与健康、计算机操作、现代教育技术等)、教育课程(小学生心理学、小学教育学、小学教育心理学、小学课程与教学论、教育研究方法基础、中外教学思想史、综合实践活动设计与指导、小学班级管理、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育法规学)、实践教学课程(入学教育、军训、社团活动、俱乐部、课外文化活动、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教育专题调查研究、社会实践、毕业论文等)。其中通识课程占总学分的58.8%,专业课程占16.5%,选修课程占9%,实践课占15.9%。第一师范体育系初中起点六年制小学教育专业(体育方向)教学计划表从课程结构的课时分配比例上看,通识教育课程、学科专业课程、教育实践课、选修课程程的学时比为:8:3:2:1,通过通识类课程、学科类课程与教育类课程的综合,着力于学生基础知识教育的积累,同时注重学生教育教学素养和教学研究能力。一师范体育系教育实践活动主要有体育实践课、技术动作分析课、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各类小体育竞赛组织工作、裁判工作、常见运动创伤的处理与预防知识咨询、常见体育教学实验与研究的设计、典型的小学体育教学案例分析等,通过这些实习活动有利于使教师做到体育专业理论知识与运动技能相统一;教育理论知识与小学体育教学实践相统一;教育研究与小学体育教育活动相统一,不断提高教师自我创新,自我探究的能力。

二、初中起点六年制本科学历小学体育教师培养模式的策略建议

1优化课程设置,增加课程的科学性与实用性初中起点六年制小学教育专业(体育方向)课程的安排与一师范体育系培三年制、四年制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课程设置没有明显区别,没有突出其培养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的特殊性。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1教学资源有待优化整合通识类课程、教育类课程授课教师来自于学院各个系部教师,对于六年制课程任课教师应设置相应的“教学部”统一管理:对课程有机编排,对教学计划统筹安排,注意交叉学科的资源整合调整,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复和教育资源的浪费,保证教育类课程教学的有序衔接。教育类课程的开设,应考虑教师技能形成的特殊性,遵循集中编排、避免重复、相互协调、递进提升的方式[4]。1.2专业理论课时偏少,不能覆盖小学体育教育的理论知识体系,开课顺序有待调整教学计划仅开设了6门与体育教师职业相关的课程,不能涵盖体育基础理论知识,而且学专业学科构建不能反映农村小学体育教育专业理论知识系统化的特点,不利于学生职后的发展,建议增加《体育史》、《体育伦理学》、《体育营养》课程,以增加学生专业基础知识的积累。开设的《学校体育学》、《小学体育教学论》针对学生学校体育授课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课程,应在调整到大学三年级(这个阶段学生具备完善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结构)开设,教学计划中把《学校体育学》放在大二第一学期,而且六年制的课程计划与一师范体育系培养三年制、四年制课程计划没有太大区别,学生用书相同,不能体现初中起点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的培养特点。2加强师资建设学科授课教师深入中小学基础教育(尤其是农村基础教育)不够,基本上都是从理论角度传授教育理论知识,缺乏知识的实用性。因此,初中起点六年制本科学历小学体育教师在培养过程中应加强与中小学学校,特别是农村小学的沟通与合作,创造更多机会让学生了解小学体育教学的现状与中小学学校体育前沿发展动态;同时只有注重教师培训与学历的提升,全面提升系部教师的专业素养,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农村小学体育教师。3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教育实习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能够有一理论联系实践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使他们不再仅仅只是从受教育者的角度来理解教育、教学,而是从教育者的角度来理解教育、教学,来感受教师这一角色,为将来更好、更快地进入角色打下基础,因此小学体育教师的实践性知识获得尤为重要。如体育实践课、技术动作分析课、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各类小体育竞赛组织工作、裁判工作、常见运动创伤的处理与预防知识咨询、常见体育教学实验与研究的设计、典型的小学体育教学案例分析等,通过这些实习活动有利于使教师做到体育专业理论知识与运动技能相统一;教育理论知识与小学体育教学实践相统一;教育研究与小学体育教育活动相统一,不断提高教师自我创新,自我探究的能力。4注重学生师德培养,实行人性化管理初中起点培养本科学历农村小学教师是第一师范就初中起点免费培养农村小学教师采取的培养模式,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免交学费、住宿费等一切费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的压力相对较小,而且体育专业的学生性格外向、容易冲动,正确的引导管理就尤为重要。因此,要对学生实行人性化管理,尤其是在强化师范生从教思想、职业道德修养方面,同时也要加强对学生的励志教育,增强学生从事农村教育事业的决心和信念。

作者:钟小燕石岩单位: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体育系湖北大学体育学院

论小学教育的重要性篇8

关键词:中小学体育教师;科研能力;解决策略

体育教师针对自身教学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进行科学合理的解决,并将其转变为系统的理论知识,这种能力称为体育教师的科研工作能力。教师的个体科研工作能力作为衡量其综合教学水平的参考指标,对现阶段学校教育工作开展的科学合理性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引作用。我国自1978年以来,对学校体育进行了一系列的深化改革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此过程中体育科研的主力军主要以专业体育院校的教师为主,而作为一线体育工作者的中小学教师在体育科研中所占比例较小。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和教育活动的实践者,中小学教师的知识水平和科研能力,直接影响了我国基础教育的水平,而中小学体育教育作为教育领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整体的教育水平对全国体育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的作用。体育教师科研能力的提高不仅可以提升现阶段中小学体育教育的整体教学质量,并且对我国更好的开展中小学学校体育工作,培养青少年儿童终身体育思想具有重要的推进作用。因此,对现阶段中小学体育教师的个体科研能力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如何有效的提升其个体科研能力并提出相对应的改进策略,实现体育教师理论知识的提升。

1中小学体育教师科研现状

通过在电子期刊网(中国知网)上进行高级检索,以“体育”为主题进行跨库检索,对中小学体育教师在2010-2015年中的科研情况进行整理(见表1)。搜索来源主要以期刊、国内会议、专利、特色期刊、国际会议、年鉴和学术期刊7种类型为主。

从表1数据可以了解到,搜索文章总计298926篇,中小学体育教师发表的文章43440篇,占搜索到的全部体育类相关文献中的14.53%。其中年鉴和专利所占比例最小,而发表在期刊、特色期刊以及学术辑刊上的论文分别占总体比例的9.87%、39.1%和13%。中小学体育教师在近五年所参加的科研会议上发表的科研论文为566篇,占近五年体育主题会议的9.65%。以上数据直观的显示了中小学体育教师现阶段的科研成果的发表状态,而科研成果的发表是衡量科研工作能力高低的方法之一,科研论文是否发表在核心刊物,是对其科研能力及论文质量高低的另一个评判标准。从体育学科核心期刊中遴选出中小学体育教师近五年发表的论文(见表2),以便可以更为直观的了解中小学体育教师在核心期刊所发表的论文情况,了解和掌握现阶段体育教师的个体科研能力。体育学科核心期刊主要参照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目录(2014-2015)中的体育学学科标准进行遴选。

由表2数据可知,中小学体育教师近五年内在体育学科核心期刊发表的论文数总计55篇,占其总体比例的0.85%。其中以北京体育大学学报所数量最多,发表13篇;以武汉体育学院学报数量最少,发表0篇。

结合表1和表2数据进一步分析可知,中小学体育教师近五年来在期刊及特色期刊发表的论文数分别占近五年期刊数总体比例的9.87%和39.1%,而在核心期刊所发表的论文数量却只占各类期刊总体比例的0.13%,从中可以了解到现阶段中小学体育教师所发表的论文数量较多,但是论文级别整体较低,论文质量及所作科研的可借鉴价值不是很高,间接说明中小学体育教师现阶段科研能力不高。教师的科研能力体现着自身的科学探究创新能力,由于中小学体育教师在我国体育教师队伍中所占比重较大,并且这一时期的体育教育直接关系到学生体质健康的发展,因此,针对中小学体育教师科研能力不足这一现状进行探讨和分析,并对此提出相应的建议和策略,为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引。

2中小学体育教师科研能力不足的原因

2.1内在因素

2.1.1体育教师自身理论知识占有量导致的科研能不足体育教师科研能力欠缺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体育教师自身理论知识的不足。从体育教师自身而言,多数人认为,体育实践重于理论,导致自己在获取理论知识时产生心理上的倦怠,而这种倦怠,直接导致科研能力的不足。另外,大多数教师是高水平的退役运动员或各高校体育专业毕业生,在之前的训练和在校学习过程中,专业技能的培养占据了大部分时间,相对的也就造成了体育从事者在技能训练和理论学习上的精力不均,造成理论知识薄弱。另一方面,由于运动员和体育专业学生接受体育训练的时间较早,并且技能训练占据了其大部分的时间,中学教育系统性的培养遭到破坏,导致其文化基础较为薄弱,理论知识较为贫乏。造成了运动员或体育专业学生普遍存在缺乏相对应的系统理论知识学习的情况,导致其在工作中不能真正的做到以理论知识促进技能的提高,也不能应用理论知识来解决学生在课堂中的问题或自身在教学中的不足。体育科研工作不仅需要体育工作者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更需要将科研工作与教学工作相结合,真正做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此外,体育教师文化知识基础薄弱也是导致其科研能力欠缺的因素之一,即使能够发现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但却不能将其上升为理论研究的形式表现出来,这也是体育教师群体在科研工作中的一种缺憾。

2.1.2对体育学科传统的思维定势导致教师科研积极性降低中小学体育教师作为体育教育的一线工作人员,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做出大量的示范动作,对于技能的掌握也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在传统观念认知看来,衡量体育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方法主要以体育教师自身技能水平的高低为标准,理论水平掌握程度的多少则被看作是无关紧要。现阶段绝大多数的体育教师依然持有“体育以技能为核心”的观念,认为理论知识水准的高超远不如技能动作水平的高超受人认可。因此,体育学科一直处于技能占主导地位的状态,体育学科中的理论发展也较为缓慢。体育教师作为体育参与者中的一员,在“重技能,轻理论”的观念指导下,导致体育教师理论知识水平掌握程度较低,科研意识淡薄,对待科研的态度始终呈现片面性、曲解性,不能正确地认识科研工作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造成部分体育教师认为体育与科研二者之间没有直接的关系,自己的工作任务主要是体育教学而不是体育科研。这对体育教师参与科研工作,提升个体科研能力造成了极大的阻碍。另一方面,出于对体育学科的传统思维定势导致体育教师较少的去考虑改变现状,反复执行较为低下的工作。而科研工作在外界认知中需要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和职业声望,或者只有社会的主流学科才有资格开展的一项工作,因此外界对体育和科研二者认知的差距给体育教师造成的压力使得许多体育教师望“研”却步。

2.1.3对体育学科地位的认识偏差引发教师职业倦怠

出于人们对体育教师存在“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刻板认识,学校教师和学生家长在应试教育的巨大升学压力下过度追求升学率,以身体锻炼为主的体育学科一度被列为学校教育体系中的“副科”,学科地位低下。因此对于中小学教师来说,不论是在整体教师队伍中的职业声望还是在社会中的大众认同感都比其他学科教师要低。学科地位低下间接造成学生、家长以及教师对体育学科的重视程度不够,而体育学科地位低下则直接影响了体育教师在工作中的自我认同感,挫伤其工作积极性,造成中小学体育教师的消极怠工。体育教师受学科地位低下的影响,在对待课堂教学、在职继续教育、体育科研等工作的开展上积极性大大降低,造成以体育教师和学生为主的课堂群体对体育学科未能树立正确的认识,平时忽略对体育科研资料的收集与积累,导致体育教师对科研工作的关注与了解甚少,个体科研敏感度和科研工作能力降低。

2.2外在因素

2.2.1体育信息实时传输性差

在体育信息建设方面,政府管理部门对硬件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远比对软件开发和体育信息收集整合的投资建设要大。从而导致硬件设施建设充足,软件开发却相对缺少,造成体育信息传输的衔接性大大降低,信息的收集整合严重缺乏,不能满足对体育教师的需求。我国现阶段中小学体育在体育信息传输上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体育信息资源整合的实效性落后,由于缺乏对体育前沿信息实时动态的掌握与了解,造成体育教师在科研理论和教学实践的结合上存在着严重脱轨,只能依照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此外,由于中小学体育教师之间开展的交流活动也比较少,造成体育信息的流通性较差,不能对其进行有效的整合,尤其是经济欠发达的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几乎处于信息闭塞的状态,体育信息的整合和共享几乎不能有效涵盖欠发达地区,造成绝大部分的体育教师缺乏对最新体育动态的了解,无法对科研工作进行有效的组织和展开。

2.2.2科研氛围差科研氛围对于科研工作具有较大影响,体育教师群体普遍受“重技能,轻理论”思维定式的影响,造成体育教师对体育科研工作的认识不到位,体育科研工作的开展较为缓慢。此外,由于学校缺乏对中小学体育教师系统的科研培训造成其知识更新速度慢,教学结构改善不明显,中小学体育教师不能用正确的科学方法进行科研工作,教学中的实践无法科学转换成理论指导,做出的科研成果没有很大的可供参考价值。而对于刚参加工作的青年中小学体育教师来说,他们虽有着强烈的科研意识,对科研工作在教学中的重要性也有着深刻认识,但由于缺少可供利用的体育设施、科研资料查阅整合较为困难以及科研工作缺乏科学的纠正指引等客观因素的影响,都不同程度制约了青年中小学体育教师的科研工作积极性。另外,“同工不同酬”是目前存在于中小学体育教师学校教育工作中较为普遍的问题,中小学体育教师在学校教育中不仅课程任务繁重并且还要组织课间活动、课间操等课余锻炼,科研工作的开展受到时间限制、薪资待遇低以及科研经费缺少等方面的影响。体育教师科研工作不仅受到人文设施环境影响,还受到工作待遇环境的影响,这些对科研工作的进行具有较大的阻碍。

2.2.3科研评价机制不科学体育教师的科研工作能力作为对其教学综合评价的指标之一,对体育教师参与科研工作具有相对的推进作用。但是在现有的教师评审工作中依旧存有评审的不足之处,例如有的教育管理部门工作不负责,过分注重职称评审的外在工作,对评审的内在工作关注较少,导致体育教师开展科研工作时只注重论文数量的发表,曲解科研工作的意义,造成体育教师在科研工作的开展上缺乏主动积极性,不能正确的认识对待科研工作,发表的科研论文缺少可借鉴价值,不能更好的深入指导体育教学实践工作。此外,青年体育教师在高校浓厚的学术氛围培养起来的科研习惯使其成为体育科研工作大军中的新鲜血液,而在学校教育的评职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资历一直作为评审的一个重要标准,评职制度的“论资排辈”压抑了青年体育教师的科研积极性,导致其在科研工作上很难做出成绩。由于体育教师在这种不科学的评价机制下,将只是当作工作晋升的工具之一,从根本上扭曲了教师对体育科研的认识,从而导致中小学体育教师科研论文质量较低、可鉴性较差、科研工作进展缓慢等问题的产生。

3提升中小学体育教师科研能力的对策

3.1理论和技能同步提升,加强教师理论知识学习

体育学科要实现长远发展必须要转变体育教师对体育所保留的传统认知,不断加强体育教师的理论学习,实现理论指导技能,技能丰富理论的同步提升。体育教师注重自身运动技能提高的同时还应注重加强体育学科理论知识的学习,逐步提升体育教学水平并加强对科研工作的认知。使体育教师在不断的学习中逐渐认识到理论知识的重要性,改变以往的传统认知,真正做到体育教师的理论和技能同步提升。此外,体育并不是单一的技能指导型学科,体育教学过程中要牵涉到多门学科的综合运用,体育教师有必要加强对文化理论知识的学习与把握,及时更新自身专业知识,为今后的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提升对体育科研的自信。体育教师还应多关注一些高质量的核心论文期刊,将其理论和教学实践能高效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使体育科学理论来高效指引体育教学,改变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所存在的定势思维,加强对体育科研的认识,平衡体育教学中技能和理论二者的关系,使体育教师逐渐变为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3.2提升中小学体育学科地位,加强对体育的重视

提升体育学科地位使体育学科得到应有的重视不是在短时间内就可以实现的,需要各方面的努力和支持。为提升体育学科现有地位,我国对现有学校体育工作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体育地位的提升不仅需要学校管理层切实执行教育部门所制定的学校体育政策,将有关政策全面落实到学校教育以及体育教学实践中,还需要我们对所制定的制度措施进行不断的监督和反馈,及时进行有效调整,以保证工作的科学合理性,真正做到行之有效的帮助中小学体育教师科研工作的开展。体育学科地位的提升不仅要求有制度政策的保障,教师还应该做好学校日常体育工作,充分运用学校的已有资源提升体育学科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此外,像日本的应试教育也很严重,但是学校体育工作并没有得到松懈,我们完全可以向国外学习他们较为成功的经验,指引现阶段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

3.3广泛开展交流合作,提高信息传输效率

信息的有效传输需要体育教师之间不定期的进行交流合作,以此达到对体育信息的有效整合。这种交流活动不应该仅限于本校体育教师的交流,也不是某个学校和某几个学校的单独行为,而应该是一种有相关部门牵线,多层面,多渠道的交流活动。本校内的交流活动可以在各个学科间共同展开,从而开阔体育教师的视野,吸取其他学科的优势,转化为自身的发展动力。此外校与校间,市与市间,省内,国内,甚至是国外的交流活动都是十分重要的,通过这样广泛的交流活动,教师之间可以互动有无,共同进步。另一方面,交流活动的形式不应该是单一的面对面式大家坐在同一间房间里的交流,而应该是多种渠道的。例如通过网络,特别是微博、微信这种形式,不但省时省力,更提高了交流的效率。通过广泛开展交流活动,使体育信息的传输渠道更为宽广,有效把握科研信息的实时动态,提升体育教师的科研动力。

3.4提高体育教师的工作待遇,创设良好的科研氛围

“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体育教师科研能力的提升不仅要靠自身的努力,相关部门还应该进一步提升其应有的薪资待遇并给与提供相应的物质保障,缓解因参与学校日常管理而带来的工作压力,重视体育学科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使体育教师能够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到科研工作中。除了对体育科研的物质支持外还应对体育教师进行不间断的在职继续教育科研培训,提升体育教师的理论知识水平,及时更新体育教师自身知识结构,做到理论与技能的良性成长。除此之外,国家还应对学校教育中的体育设施进行一定的投资修建,使体育教师可以具备良好的场地进行教学,使体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以理论指引技能,以技能转变理论,真正做到理论和技能的相辅相成。而对于刚就业的青年教师来说,则应该多鼓励他们在教学中发现问题,为今后科研工作的开展积累科研资料。另一方面,学校管理部门还可以组织优秀教师成立学科科研小组,对教师的科研工作进行及时的纠正指引,以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

3.5建立科学的评审制度,端正体育教师教学态度

建立科学规范的评审制度对体育教师科研动机有一定的激励作用,严格评审教师的论文质量,在注重数量的同时也更加注重质量,使体育教师的科研理论可以直接运用到体育教学实践,提升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水平。在对体育教师进行职称评定时,由同一地区不同校际间的部门领导对参评教师进行评审,以体育理论教学、体育科研、运动技术讲解示范等教学能力成绩的叠加为参考标准,避免出现评审过程中的诸多不公平现象,端正体育教师的教学态度。学校领导对于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的审评管理应该平等对待,避免出现对学科间进行所谓的“主科”“副科”之分,加强对体育科研的认识。对取得一定科研成就的教师加以肯定或奖励,并将适合学校本身的科研成果在校园范围内加以推广,为体育教师提供一个宽松的科研空间。此外,学校不光对教师进行评审,还应该对学生进行不定期的考核,由校领导或同一地区不同校际的部门教师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更利于学校教师了解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现状及现阶段体育课的教学质量,端正体育教师教学态度。使中小学体育教师及时发现教学实践过程中的问题,将教学实践转化为科学理论,间接的提升体育教师的科研工作能力。

4结语

上一篇:安全生产读书心得体会范文 下一篇:小学国防教育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