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安全的概念范文

时间:2024-01-23 15:53:43

经济安全的概念

经济安全的概念篇1

【关键词】耕地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耕地是人类生存之本,耕地的问题多少都与人口、粮食、能源、资源和环境等五大问题相关[1,2],已涉及到人类方方面面,引起相关专家、研究机构的重视。耕地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作为耕地资源安全的核心内容,目前研究关注程度较低,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指标体系的建立上,指标选取较为片面,缺乏系统性。二是学者多是从粮食安全的保障角度,对耕地资源安全状况进行分析,无法从本质上揭示耕地资源的安全问题。为科学地评价区域耕地资源的安全状况,本文从耕地资源安全的概念模型入手,分析耕地资源安全的运行机理,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耕地资源安全评价模型,探索更科学的耕地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一、耕地资源安全的概念

目前,国内外对于耕地资源安全的研究较少,大部分都集中在耕地资源数量、质量变化、粮食安全、土壤质量评价等方面,缺乏科学的、统一的定义。在耕地资源安全概念、内涵的研究[3,4]上,多数学者是以资源安全的概念为基础进行相关分析和定义的。资源安全的概念是源于地缘政治,是不可再生资源——石油安全的范畴,多指能源安全,只要限定在供给安全的范围。耕地资源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不可再生资源,但是土壤,作为构成耕地的主要性能的部分,是可再生资源,尽管再生的速度较慢,但远快于化石能源,且其具有可重复利用的特殊属性。因此,以资源的安全为基础,演绎解释耕地资源安全的概念或涵义并不妥当。

综合国内外有关耕地资源安全的相关研究,尝试构建耕地资源安全的概念模型,是指耕地资源及其上生物群落的良好运行,能够满足人们或社会发展对耕地资源的合理需要。即,在人类的外力作用下,耕地资源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不断进行地输入输出,以维持耕地资源安全系统的良好运行,持续满足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在人类作用下以自然因子驱动的耕地资源安全自然子系统的健康运行状态;在人类作用下以人文因子驱动的社会经济子系统的健康运行状态,或耕地资源安全社会经济系统的健康运行状态。

二、区域耕地资源安全的运行机理

耕地资源系统的外界环境包含因素很多,但基本来讲,就是四大因素:人口、社会、经济、环境,耕地资源系统与这四大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耦合,构成了区域人口-社会-经济-环境-耕地资源的复合系统[5]。所谓的机理是指,机器之间的相互作用。耕地资源安全的运行机理则是指在分析耕地资源利用的过程中,耕地与人口、社会、经济、环境之间四大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探索耕地资源安全运行的基本规律,掌握耕地资源利用的程度和方向,促进耕地资源安全系统持续、良好、健康发展,以实现耕地资源的永续利用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区域耕地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1、设计思路

从耕地资源安全运行机理判断出耕地资源安全系统是一个复杂的自组织系统,各个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直接作用于整个耕地资源安全系统。研究耕地资源的安全,要从耕地资源安全系统所受的内外作用力和系统内外各种信息流、物质流、能量流着手。因此,从这个角度出发,以物理学与系统学中正、反作用力与正、负反馈的逻辑思维,全面分析在耕地资源安全系统运行过程中,由人的活动而引起的社会、经济、环境、科技、政治、管理水平等外力,对于耕地资源系统产生的正负作用,作为判断耕地资源是否安全的依据。

2、设计方案

耕地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框架采用菜单式指标类型体系,由目标层、准则层、因子层和指标层四个不同层次构成(表1)。目标层反映出耕地资源安全系统的总体状态,准则层反映了耕地资源安全系统所受社会力、经济力、环境力以及资源力等,因子层反应准则层的状态,指标层则具体描述各类作用力的影响指标。本文构建的耕地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框架近似一个具有指导性框架,指标的选取应因地制宜,各区域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取,制定适合本区域的耕地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1)社会力。主要包括人口对耕地的压力,管理调控能力、科技水平对耕地的保护力度,主要有人口增长率、粮食自给率、耕地保护意识普及率、三废处理率等指标。

(2)经济力。主要从耕地经济效益、发展压力两个方面评价耕地资源的安全状况,指标选用了单位面积耕地产出增长率、单位面积耕地收益增长率等持续性的指标,更合理地体现耕地的经济收益状况,还选取了建设占用耕地面积的衡量在经济发展中耕地压力。

(3)环境力。主要包括耕地负荷力、耕地抵抗能力两个方面,从单位面积农药、化肥、农膜负荷等方面考察耕地的负荷情况,从粮食产出稳定性指数,耕地结构性指数等评价耕地资源安全的抵抗力。

(4)资源力。从耕地质量、耕地数量两个方面评价耕地资源安全状况,主要包括资源总量、储备情况和土壤侵蚀模数、地表起伏度等指标。

四、总结

本文所设计的评价指标体系从耕地资源安全的概念出发,以系统运行机理为基础,涵盖了社会、经济、环境、资源四个方面的,克服了目前耕地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框架构建中忽视对社会、环境方面评价的情况,结果更为合理,为当前或今后的土地管理、土地规划目标的制定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 国家土地局保护耕地专题调研课题组,近年来我国耕地变化情况及中期发展趋势[J].中国土地科学,1998.1(1).

[2] 贾绍风,张豪禧.我国耕地变化趋势与对策再探讨[J].地理科学进展,1997(3).

[3] 赵其国,周柄中,杨浩.中国耕地资源安全问题及其相关对策思考[J].土壤,2002(6).

[4] 张士功,纪纯,邱建军,唐华俊.中国耕地资源安全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2005.21(12).

经济安全的概念篇2

一、认识发生原点:国家、国家主权与国家安全

研究“国家安全”,最不能会回避的基本概念首先是“国家”和“国家主权”。

现代意义上的“国家”概念,是商品经济条件下产生的认识。与自然经济条件下的“国家”不同,在这里“国”(state)并不是“家”(family)的放大形式,而是“生活在地球表面特定部分、在法律上组织起来并具有自己政府的人的联合”[1]在这里,人是国家组织的基础单元。

在中世纪,神及君权神授的观念占支配地位。“国”是“家”的集合体,君主是家长的集合和放大,因而,现代国家观念在中世纪难以形成。真正并具有人本意识的国家观念,出现在中世纪欧洲王权衰落和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这一时期,欧洲出现了如英国的洛克、霍布斯,法国的孟德斯鸠、卢梭,美国的潘恩等一大批杰出的思想家。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提出这样的看法,即:国家是社会个人和社会团体为共存而相互契约的结果;契约是社会每个个人自然权利相互让渡后的结合,这种结合的最高的表现是人民主权;国家主权是人民主权的外观形式,是一国人民的自然权利的最集中的表现。从自然法的原则中派生出人的许多自然权利,人权是人的自然权利的总和,它包括人的生存权和不妨害他人的发展权。国家主权是社会个人自然权利的集合体,也是全体国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的集合体。换言之,全体国民的生存权与发展权相互依存并作为不可分割的两部分统一于国家主权的概念之中。尽管他们在对国家起源和对主权的认识上有所差异,但他们的上述理论对后来国家观念及作为国际法基础理论的关于“国家基本权利”理论原则的形成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根据国际法,国家所享有的必需的最为重要的权利是国家基本权利,由于国家享有这些权利才被承认为国家。“哲学上的理论是,国家参加国际社会是基于它们的基本权利得到承认和接受。国家主权的观念的发展增强了这种理论。”[2]

在国际法中,国家主权是国家的最基本的属性,也是国家自然权利。由此便引申出国家其他四方面的基本权利:一、独立权;二、平等权;三、自保权;四、对内最高管辖权。这四大权利实际上分为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独立权和平等权是国家主权的国际存在并发挥相应作用的必要前提,是国家主权在国际关系中的最基本的体现;自保权是国家主权在国际关系中的安全保证。对内最高管辖权是国家主权的国内体现。这几方面权利缺一不可地支撑着国家主权的完整存在[3].

综上可见,“国家”、“国家主权”是“国家安全”概念发生的认识原点。主权中的“自保权”与由此引申出的“国家安全”概念之间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国家安全的最高目标是保卫国家主权,而保卫国家主权的最高表现则是保卫国家的生存权和发展权。由此推理,“国家安全”──不同于“公共安全”──就不应当是一个涉及社会个体安全的概念,而应当是一个只涉及国家及国家主权安危的概念:“国家安全”也不仅仅是国家主权中自保权存在的一种状态,它更是国民集体要求保卫自身生存和发展安全权利即自保权的合理延伸。

二、认识发展动力:生产力发展“国家安全”概念变化

迄今为止的人类历史,经历了各种发展阶段,但就其经济形态而言,却只经历过两种形态,即自然经济和市场经济。不管历史怎样发展,社会如何更迭,其经济运动并未超越这两种经济形态。

自然经济是一种以自给自足为动力和核心目标的经济形态。它的主要特征是其生产产品不是为了交换,而是为了满足生产者或经济单位本身的需要。在原始公社时期,生产力极低下,劳动者通过“损有余而补不足”式的平均分配使人类自身再生产得以延续。自然经济的最显著的优点是其经济活动并不需要过于复杂的劳动和劳动工具。简单的劳动和粗陋的劳动工具与自然对象进行最简单的物质变换,就会产生出人类所需要的生活用品。其次,自然经济所具有的自给自足的性质,使得这种经济结构在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中具有极强的稳定性以及随之而来的极强的生存力,这种能力使世界各民族,尤其是落后民族得以渡过一次又一次的灾难。也许正因此,处于自然经济形态下的弱小国家利用其地理优势,一次又一次在持久战中拖垮了强国的入侵。

但同时也应看到,自然经济又是一种只具备生存功能而不具备发展功能的经济形态。由于自然经济的生产目的是为了自给自足而不是用于交换,是为了获取产品的使用值价而不是价值,因此这种经济很难形成价值积累,其生产的扩大也只是对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占有规模的外延扩张,而不是价值积累和扩大。与此相应,整个经济只有在消费与生产保持大体平衡的条件下才能进行,一旦这种平衡因生产的扩大和财富增加及随之而来的两极分化而打破,这个社会也就随之解体并发生混乱。人类从母系社会到父系社会再到私有制社会的历史演变,其内在规律就是这样。《荷马史诗》所描写的及世界各民族都经历过的“英雄时代”就是这种历史规律的早期反映。

只要有人类的经济活动,不管其形态如何,就必然有财富及敛财欲的增长。同是聚积起来的财富,但在不同的经济形态中,却会对社会稳定造成不同的后果。自然经济的自给自足的天性使其不具备将聚积起来的财富转化为资本的功能,这使得剩余劳动在商业流通中形成大量货币资本无法为生产领域吸收,当这些货币资本不能有新的投资和增值领域时,它便会通过购买生产资料(在古代农业国,这种生产资料就主要是耕地)的方式迅速转向生产资料领域,使原来已形成的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稳定结合,遭到破坏性解体。不管什么社会形态,当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结合的稳定性遭到破坏,社会的解体也就随之发生。一部中国古代史大体上就是这样的历史:经济繁荣来得愈快,社会动乱来得也就愈快。动乱造成生产和消费两方面的破坏,破坏使生产和消费再次回到其最原始的即一无所有的起点。

无疑,正是自然经济才使人类存在得以保障;同时也正因如此人类发展受到束缚。自给自足,特别是自给自足的小农业经济天然具有的排斥发展的特性,使经济的发展异化为破坏小农业自身的手段[4].在这种经济形态中,国家力量表现为国家对产品使用价值而不是对价值的占有量,其经济量的扩张──在农业国度中──也主要表现为土地和人口(劳力)的外延扩张。不断扩张陆权(而不是扩张海权)和不断扩张土地以使失去土地的农民再次获得土地,这是自然经济条件下避免整个社会内乱的主要方式,由此产生的人们对国家安全的认识必然是以重生存轻发展的认识;由此引发的对国家──特别是农业国家──主权及自保权的认识也多局限在防止属于自己的使用价值即土地、人口等而不是价值及其商贸运输线不受侵犯的方面。

取代自然经济的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最早起源于一般意义上的物物交换“市场”。不管什么样的生产力水平,也不管什么样的经济形态,也不管什么地域发生的生产力,它们都不可能生产出劳动者所需的一切,这样便产生了人类最初的交换和由此产生的最原始的“市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劳动产品有了剩余,市场交换的范围进一步扩大,由此便发展出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有了货币,便有了通过交换致富的可能,于是便发展出专门经营商品的商业活动。但这时的商业行为,还不属于商品经济的范畴,这时的市场也不属于市场经济的范畴,它" 们只是自然经济并附属于自给自足的经济目的的经济行为。然而,随着交换及由此获取的财富进一步扩大,商人的力量也随之扩大。手握巨大财富的商人便开始根据市场需求,将手中单纯为了生息的货币反转过来投资新的产业,将原来自给自足的经济活动改变为以满足市场需求为目的的活动。随着这样的活动获利增多,社会经济便由自然经济转向市场经济,自给自足的生产便转为商品生产,投入生产过程中的货币便转为资本。

资本主义是市场经济的特定阶段。与自然经济相比,资本主义经济将发展纳入其经济活动的目标,原来自然经济条件下生产与消费的稳定结合被资本分裂开来;市场竞争使生产的目标从原先只为生产者自身需求转移到为国内,继而为国际市场的需求。需求的多样性,决定了市场和投资的多样性。在市场竞争中,谁先获得更多的投资机会,谁也就获取更丰厚的利润;谁能赢得更多的利润,谁也就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市场经济的规则,与自然经济相比正好相反。自然经济中生产的扩大表现为对使用价值的占有量的扩大,市场经济中生产发展则表现为对价值的占有量的扩大;在自然经济中生存是发展的绝对前提;而在市场经济中生存则是发展的相对前提。在前者,国家生存系数高低是衡量国家安全的主要尺度;在后者,国家发展和可持续性发展能力更是考量国家安全的主要尺度。

当国家经济进入市场经济的快车道后,利润成了企业追求的绝对目标。为此,较早进入市场经济的国家,在最初往往是通过最大限度压低国内消费来使企业利润最大化,结果导致国内阶级矛盾激化。为了实现在不降低利润率的前提下缓和国内矛盾的目的,这些国家便开始向外扩张。“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了世界性的了。…这些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来自极其遥远的地区的原料;它们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同时供世界各地消费。旧的、靠国内产品来满足的需要,被新的、要靠极其遥远的国家和地带的产品来满足的需要所代替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5]世界性的消费需求,给市场经济国家的生产带来巨大的发展。民族经济的发展将因此日益依赖世界市场和世界经济的发展。于是,世界市场──而不仅仅是国内市场──也就成了市场经济国家发展的必要前提;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国家安全”的概念,也就成了一个与发展相联系的世界性的概念;人们对“国家安全”的认识,也就从传统的“保家卫国”即从保卫国家本土生存的概念,转变为保卫国家世界性发展的概念。

三、认识的异化:资本全球化进程中的世界霸权与国家安全

自从资本登上历史舞台,世界就发生了迅速的变化。资本先把本来在自然经济中统为一体的国内生产和消费,分裂为对立的两部分并通过压低国内消费以追求利润最大化。当国内消费被压低到劳动力不能维持自身再生产的正常水平,从而由此产生的国内矛盾已不可调和的时候,资本就开始追求海外市场,并用从海外获得的大量利润回流,缓解国内矛盾。与此同时,世界也就开始了资本的全球化进程。率先进入市场经济的国家,为避免国内经济和政治危机,便要不断地创造可获高额利润的海外市场。这样世界便分为资本中心地区和资本外围地区。外围地区在遭到外来资本冲击并为资本中心地区提供利润回流的进程中不可避免要给这一地区带来市场经济的新因素;新因素会造成新的革命即市场经济需要的民族民主革命和随之而来的经济市场化改革运动。

在资本主义历史上,英国是资本主义最初的中心。但最先品尝资本全球化冲击的是今天已进入七国集团的法国。

经济安全的概念篇3

计量经济学是一门运用回归模型分析数据的方法论学科,本科阶段的初级层次计量经济学课程的主要内容涵盖计量经济学数据、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回归估计量的理论,异方差、序列相关等。根据计量经济学理论和方法的发展,将计量经济学的阈限概念具体可归结为以下3组概念:第一,回归假设。回归假设是为分析回归结果引入的合情合理的假设,在不同数量的假设下能够得到回归系数估计量的不同性质。回归假设是整个回归方法的基础,一切回归有关的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都和回归假设紧密相关,同时违反回归假设的情形也是计量经济学理论发展的重点,因此回归假设是计量经济学的阈限概念之一。第二,回归系数估计量的无偏性、有效性和一致性。无偏性、有效性和一致性是评价估计量的基本标准,回归系数估计量的无偏性、有效性和一致性是回归理论的核心,整个初级计量经济学的理论最终都归结为回归系数估计量的这3个性质,同时,这3个性质又与回归假设紧密相关,故回归系数估计量的无偏性、有效性和一致性是计量经济学的阈限概念之二。第三,异方差。异方差是违背回归同方差假设时的回归结果表现,无论对于横截面数据还是时间序列数据,异方差的出现是回归分析的常态,因此对于异方差的检验和修正是初级计量经济学的重要内容,也是经济金融实证研究中需要关注的基本问题,故异方差是计量经济学的阈限概念之三。以上三个阈限概念是学生掌握计量经济学理论的关键,同时在概念上具有紧密的联系,下文将基于此探讨计量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方式。

2基于阈限概念的独立学院计量经济学教学注意事项

由于独立学院的教学方式主要强调理论与方法的应用和实践,因此基于阈限概念的独立学院计量经济学教学的总体原则仍立足于阈限概念的理解与实际运用,具体地,需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为了突出3大阈限概念,在首节导论课即向大家提出3大阈限概念,在介绍回归分析的原理和方法时,详细的说明每个假设的用途,使学生理解每个假设的目的和本质,进而在回归估计量三个性质的教学中把握无偏性、有效性和一致性的具体条件,并明确理解异方差这一违反假设的情况。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以充分的时间介绍三大阈限概念及其联系,从而建构整个计量经济学的知识和方法体系。第二,运用软件展示阈限概念的具体应用。独立学院的计量经济学教学应完全从应用性角度出发,运用软件展示计量经济学概念、原理和方法。对于3大阈限概念,可用40%左右的时间解释概念产生的原因与本质,而60%左右的时间结合典型例题讲解如何运用计量经济学软件如Eviews解决具体的回归分析建模和假设检验问题。第三,通过尝试撰写学术论文强化阈限概念的综合运用。撰写实证性的学术论文是进行计量经济学方法综合训练的较好途径之一,可以通过让学生从选择题目开始,通过收集数据,建立回归模型,参数估计,假设检验以及进行可能的异方差和序列相关检验和修正等等来感受计量经济学解决综合问题的方法和程序,通过写作论文的方式加以体现,然后交流讨论,以深化对计量经济学阈限概念的理解。计量经济学教学经过以上三个方面的具体设计,帮助学生牢固掌握计量经济学的阈限概念,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基于阈限概念的独立学院计量经济学教学实践

以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为例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是一所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导向的独立学院,也是我国建立最早、最有名的独立学院之一。计量经济学课程是浙江大学城市学院金融学专业的必修课程,在大三上学期开设。浙江大学城市学院的计量经济学课程以提高学生建立回归模型能力为教学目标,基于Eviews软件进行教学,每周教学学时为理论(教师讲授)与上级实验(学生练习)各2学时,特别注重学生对计量经济学阈限概念的理解与掌握。因此,研究浙江大学城市学院的计量经济学教学对研究独立学院计量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具有借鉴意义。浙江大学城市学院的计量经济学教学内容为传统的初级计量经济学教学内容。教师在讲授回归假设时着重解释回归假设的设立目的与合理性,并通过软件讲解回归假设的验证,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回归假设。在回归系数估计量的无偏性、有效性和一致性教学中,通过详细分析三个性质所依据的不同假设,使学生理解三个性质所应具备的条件从而掌握线性回归估计量理论。特别地,专门安排约10学时左右的实验课进行计量经济学论文撰写与分析的交流,要求学生自选题目,收集数据,建立回归模型,进行估计并检验异方差、序列相关以及模型设定问题,写作小论文并在课堂上展示交流。为评价教学效果,选取2010级学生1个教学班共24人进行满分为5分的教学满意度打分,学生对计量经济学课程全部项目的满意度均达到97%以上,总体平均满意度超过99%。由此可见,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应用统计课程的教学效果非常成功。

4结论

回归假设、回归系数估计量的无偏性、有效性和一致性和异方差是计量经济学课程的三大阈限概念。基于阈限概念的计量经济学教学在于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运用软件展示阈限概念的具体应用以及通过尝试撰写学术论文强化阈限概念的综合运用。浙江大学城市学院计量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实践分析表明本文提出的基于阈限概念的计量经济学教学方式对独立学院的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具有很好的适用性及学生满意度。

经济安全的概念篇4

关键词:生态经济;核心概念;基本理念;运行规则

随着人类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生态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日益受到广泛关注[1],学界“基于生态经济视角”的研究日益增多[2]。然而,对于生态经济有关核心概念与研究范畴却鲜有人认真梳理。为此,笔者从生态经济的核心概念、主要生态经济理念和生态经济基本运行规则展开探讨,为进一步深化生态经济理论研究和实践提供借鉴。

一、生态经济核心概念

自20世纪60年代鲍尔丁先生提出“生态经济学”概念至今,人们对于“生态经济”及其核心概念并没有形成一致的认知。主流观点认为生态经济是指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运用生态学等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充分挖掘可利用的资源潜力发展经济和生态高效的产业,建设体制合理、社会和谐的文化及生态健康、景观适宜的环境,力求生产发展与环境保护、自然生态与人类生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高度统一和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基于此,笔者认为生态经济核心概念主要有三个,即生态经济系统、生态经济平衡和生态经济效益。三者在生态经济研究和实践中密切关联,其中生态经济系统为载体、生态经济平衡为动力、生态经济效益为目标。(1)生态经济系统。生态经济系统是由生态系统、经济系统和技术系统构成的复合系统(图1),其中生态系统即是生物群落与其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反映生态经济系统的自然再生产过程;经济系统即是生产、交接、分配和消费等环节所构成的相互制约的统一体,反映生态经济系统的经济再生产过程;技术系统是指各级种类技术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反映生态经济系统中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之间的联系方式。生态经济系统不是生态系统、经济系统和技术系统的简单堆砌,三者相辅相成,互相影响。在生态经济系统中,生态系统决定着自然生产力(潜在生产力),是经济生产力(现实生产力)的基础;经济系统决定着经济生产力,支配着潜在生产力能否转化成现实生产力;技术系统则决定着自然生产力转化成经济生产力的方式,决定着潜在生产力转化成现实生产力的效果。在生态经济系统中,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之间存在着物质、能量和价值的循环与转换,而技术系统则是实现这种循环与转换的平台和转换器。(2)生态经济平衡。生态经济平衡作为生态平衡与经济平衡结合的一个范畴,既是检验生态经济系统中生态与经济协调的信号,又是推动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动力。生态经济平衡具有普遍性、相对性、动态性和可控性。正确把握生态经济平衡的这些基本属性,对分析和解决生态经济系统中可能出现的生态经济问题具有重要意义。(3)生态经济效益。生态经济效益是包含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复合效益,既包括人们投入一定劳动消耗后所获得的有形产品,也包括获得的各种对人有用的无形效应。在现实生产中,生态经济效益有时是生态和经济两个效益的整合,有时则是两者的离散。显然,提高生态经济效益不仅要充分发挥两者的整合效应,而且要防止两者离散效应的产生。

二、主要生态经济理念

生态经济观是人类对生态经济问题的总的认识或观点。生态经济观是基于生态学和经济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对人类经济活动、生态与环境交互影响与运动变化规律的理性认知。主要的生态经济理念包括生态经济生产观、生态经济产值观和生态经济财富观。(1)生态经济生产观。从经济学角度看,生产是通过一定生产关系联系起来的人们利用自然资源生成物质财富的过程。而从生态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生产则是人们为了提高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在保护生存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前提下,以一定的生产关系联合起来,通过合理地改造自然,创造物质财富、精神和人口的过程[3]。坚持生态经济生产观,不仅要关心怎么样生产,还要关心怎么样消费及消费与生产之间的有机联系;不仅强调经济再生产过程的高效持续发展,也要关注自然再生产过程的良性循环。(2)生态经济产值观。经济学中的产值一般是指用货币表现的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有效物质资料的价值。而从生态经济学角度讲,价值则是用环境效益表现的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有效物质资料的价值。显然,生态经济价值观强调应把劳动价值区分为有益和有害两类,相应地产值也有无效和有效之别。生态经济价值观认为,并非所有抽象劳动或社会必要劳动对消费者和社会都是有益的,当它的载体即某些具体劳动或使用价值造成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时它就是有害的,因为它最终还要由社会抽象劳动创造的价值来补偿。同样,记入总产值中的某些产品,如果其生产过程造成环境污染,则这类产品的产值是无效的,因为清除它生产时所造成的环境污染需耗费产值。因此,生态经济价值观的核心要义是应从现行统计产值中扣除其中由于环境污染、自然资源退化和管理不善等因素引致的经济损失成本,从而得出真实的产业财富总量。(3)生态经济财富观。西方经济学家一般认为财富就是指物质财富,马克思则在此基础上对“财富”的概念进行了拓展,认为财富包括物质财富、货币财富和能力财富。现代生态经济学家对其概念赋予了新的内容,认为财富是物质生产产品、精神生产产品、人口(后备人口和就业人口)等现存财富和未被开发的自然资源等潜在物质财富的总称,或者说是自然资本、生产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总称。生态经济财富观的最大特征在于不仅把劳动者的生产经验、技术及后备人口、就业人口视为国民财富的一部分,而且还将未被开发的自然资源等潜在物质财富也看成是国民财富的有效组成部分。2015年9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明确提出,要树立自然价值和自然资本的理念,自然生态是有价值的,保护自然就是增加自然价值和自然资本的过程,就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就应得到合理回报和补偿[4]。这一论断蕴涵着深刻的生态经济财富观,即财富是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方式高效持续集聚和拥有的物质财富、精神财富和自然财富的总和,标志着生态经济财富观在我国成为主流的财富观。

三、生态经济基本运行规则

基本经济法规则是经济运行必须遵循的根本性规律,是经济正常运行、运作必须遵守的科学法则。生态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经济形态也具有自身的一系列运行规则,基于生态经济核心观概念及主要理念,经济运行一般须遵循以下三个基本规则。(1)人类利用自然而又受制于自然。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先后经历了适应、改造和协调三个阶段。实践表明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是人类经济发展的永恒主题。大多数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不合理地改造和利用自然必然带来自然灾害,最终制约人类经济的发展。人类在改造和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必须尊重和保护自然;人类对自然资源的索取必须保持在自然资源可承受的限度内,也就是说人类必须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实现经济高效持续发展。人类要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强化生态经济意识,改正自然资源利用上的错误思想和行为,包括掌握好自然资源利用向度,把握好自然资源利用效度,改革不合理的生产和生活方式。(2)经济发展与生态维护辨证统一。实现生态经济系统有效运行,经济是主导,生态是基础,技术是手段,其中经济主导和生态基础两者间存在对立统一的关系。一般而言,发展经济是引导人们对生态利用和保护的方向和强度,但生态基础作为经济发展的支撑条件,对经济发展方向和进程始终产生着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发展经济必须从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高度制订经济发展的目标和计划,并借助技术进步来推进目标和计划的实现。这里的技术进步主要包括生产技术、生产工艺、装备设施和营销手段的生态化进程的加快和效用的提高。(3)经济有效与生态安全兼容。经济有效性是指人类在发展经济增进福利的过程中,需要最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以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生态安全则是指人类在发展经济过程中应该保护生态环境,使自然资源能继续存在并不断再生,以实现生态经济协调发展[5]。在以往经济活动中,人类为了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重视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利用而忽视自然资源的再生和生态环境的维护,致使经济与生态的矛盾日益恶化,甚至生态灾难频发。从生态经济视角看,人类在发展经济过程中所采取的技术措施合理不合理,关键看是否能兼容经济有效性和生态安全性,兼容就合理,否则不合理。生态经济强调利用资源发展经济的要求应是有效而不是最大,并以维持生态环境安全运行为阈限。总之,人类要现实经济社会永续、和谐发展,就是要站立于生态经济系统的高度,在动态过程中统筹生态、经济和技术的作用方式,从整合与离散两个方面综合分析生态、经济和技术的作用效果;既要关心怎么样生产,还要关心怎么样消费及消费与生产之间有机联系,在强调经济再生产的持续高效的同时要关注自然再生产过程的良性循环;要强化生态经济财富观,即财富是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方式高效持续集聚和拥有的物质财富、精神财富和自然财富的总和;要增强生态经济意识,掌握好自然资源利用向度,把握好自然资源利用效度,从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高度制定经济发展目标,并借助技术进步来推进目标任务的实现,同时强调利用资源发展经济要以维持生态环境安全存在和运行为阈限。

参考文献:

[1]许新桥.生态经济理论阐述及其内涵、体系创新研究[J].林业经济,2014,36(8):48-51.

[2]赵海兰.基于生态经济视角的畜牧业规模化养殖研究[J].黑龙江畜牧兽医:下半月,2014(7):26-28.

[3]谢海涛.基于生态经济视角的水环境保护博弈与对策[J].中国科技纵横,2013(10):20-20.

[4]牛文浩.基于生态经济视角的我国农业发展研究[J].中国物价,2012(12):74-77.

[5]褚艳宁.生态经济视角下“资源诅咒”向“资源福祉”的转化[J].经济问题,2015(2):31-34.

经济安全的概念篇5

[关键词]幕墙结构;概念设计;重要性;意义和重点

中图分类号:TU318 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2306-1499(2014)07-0193-01

建筑幕墙在我国的应用还未有30年,不过这短暂的二十多年也使其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诸多问题,从业人员对幕墙结构概念设计缺乏一定的认识,因此,在施工中偶发工程事故,笔者经过多年实践经验,就幕墙结构概念设计进行研究分析。

1.建筑幕墙结构设计的重要性

幕墙结构设计作为建筑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设计原则主要有几点,从这里来看建筑幕墙结构设计的重要性。

(1)国家的经济政策。我国幕墙设计相对国外起步比较晚,但从设计基础与设计原则分析,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都将幕墙设计的安全性放在首位,由此可见,幕墙设计安全性的重要性。常见幕墙技艺规范有建筑荷载规范、玻璃幕墙技术规范等,此类规范均满足经济、安全设计的基本原则,从而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

(2)从幕墙设计到施工,建设标准的首要前提就是确保幕墙结构稳固,具备较高的安全性能。国家对幕墙施工图纸进行二次审核时,公共利益与结构设计安全都是重点审核内容不容忽视。在验收时应将工程安全因素放在检验首位,除此之外也不可忽视了幕墙建设的质量。建设人员应了解到建设无小事,建筑物是人们办公、休闲和居住的主要场所,如果发生安全事故,其所带来的经济影响与社会影响非常巨大,建设人员应吸取安全事故教训,严格把控工程质量关。幕墙设计工作作为工程建设的重要施工环节,必须强化质量管控水平,确保工程质量符合广大群众的要求。

2.幕墙结构设计的意义

首先设计人员应明确了解概念设计为何物,简单来说概念设计指的是凭借设计人员的实践经验以及幕墙力学关系,在不经大量数值计算的前提下便对幕墙结构细节设计或整体设计环节有一个大致的掌控,其次,在概念设计实施过程中,设计人员用估算方式开展设计工作,利用这种方式同样能够设计出比较合理的方案。除此之外,估算算出数值后能够提供后期精算数值,给后期精算工作提供有利的参考依据,是设计人员验证计算器所得数据精确性的主要参考依据之一。因此,幕墙结构概念设计对幕墙整体设计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幕墙设计方案是否成功需要看幕墙结构设计的方案选择是否具备科学及合理性。结构对幕墙而言非常重要,因结构差异会致使幕墙产生不同传感力和承受力,从而影响幕墙建设的稳定性及质量。与此同时,建筑幕墙设计的差异也会造成设计成本的差异,因此,设计人员在设计时首先应综合考虑方案的选择,优选及符合施工质量需求又符合工程成本需求的设计方案。笔者认为,设计人员一方面应充分了解工程建设条件、幕墙结构特征及材料质量等特点,另一方面也应与其他设计人员进行互动交流,集百家之长优选最合理的设计方案。

计算工作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在结构设计过程中计算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数值是否具备高度精准性不仅影响设计人员选取结构设计方案,同时还影响工程建设质量和施工安全,所以,在对数值进行计算时我们必须要谨慎对待。结构设计的计算工作不是不仅有数值计算,同时还应结合计算简图开展工作,及时计算期间谨小慎微,但如果选择的简图不合理也会给计算工作带来误差,因此,应选择合适的简图配合幕墙结构的设计。

随着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已经愈加成熟,21世纪后,计算机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必须可少的设备,计算机数值计算已经逐步取代了传统的人工计算,成为社会快速发展的必然趋势。首先,我们应选择口碑好、信誉好、技术成熟且质量过硬的软件,其次,计算机计算得出的数值还应进行再次核准,该工作需专业的设计人员凭借自身经验进行校对和分析,找出计算机计算的漏点问题,从而确保计算结果准确无误。

构造措施的选择必须科学合理,连接节点设计必须符合工程建设需求,因其直接关系结构整体建设质量的可靠性与安全性,所以,在设计幕墙结构时必须十分重视结构连接节点设计问题,坚决杜绝漏焊等问题的发生。

3.应综合考虑幕墙结构的重要步骤及因素

幕墙结构设计时应考虑的因素分析。

其一,建筑人员提出幕墙整体分格处理方案及面板布局;

其二,询问客户与建筑人员对幕墙设计有无特殊的要求,比如设计时建议选取哪类结构类型,应选取哪类建设材料等;

其三,因幕墙类属于主体结构外,因此必须十分了解建筑物主体框架的布局,使主体框架与幕墙能够完美的结合在一起;

其四,应根据使用条件、受力特点和预算资金等因素优选科学的结构类型。

其他问题。幕墙结构设计时需注意的其他问题有以下三点:其一,幕墙结构设计过程中应虚心接受来自设计部门的专业性意见,应强化与结构设计工作者的交流和沟通,尽可能的于设计前期将整体工程预测及把控工作做好,以防设计不当给工程后期建设带来的严重影响。其二,虽然在设计时结构幕墙对美观性的要求较高,但是设计人员必须明确了解幕墙美观不代表一切,应在确保建设安全的前提下提高设计的美观性才是设计人员应该关注的工作重点,坚决不能因一味追求设计的美观而忽视了工程建设质量。因此,笔者认为幕墙结构设计工作必须严格按照我国幕墙设计规定进行,优选结构类型保证幕墙建设安全。其三,由于幕墙工程属于建筑物主体结构的外部结构,因此其不用承受建筑主体的荷载,但这并不是说幕墙设计过程中就不需要考虑建筑主体的需要,设计人员应了解一旦建筑主体发生了形变现象,幕墙结构的安全性同样会受到严重威胁,所以,设计幕墙结构时设计人员应将建筑主体形变问题考虑进去,从而杜绝因各种因素导致的幕墙结构安全事故发生,确保项目设计质量与建设质量,提高项目建设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总结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结构设计人员的工作量,但也正是因为结构设计人员过分依赖于计算机,使得很多结构设计问题频繁出现,结构设计人员对概念性设计的认识愈加模糊,该问题必须引起相关人员的高度重视,结构设计人员应清楚的了解个基本分体系与整体结构间的关系,从而将概念设计更好的应用于设计工作中,如此才能确保设计的安全性与经济性。

参考文献

[1]张国鸣.浅析幕墙结构概念设计及玻璃挠度计算的重要意义[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1(01):39-41+45.

[2]黄江陵.建筑幕墙结构概念设计及其要点[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3(10):70.

[3]杨建华,张剑锋,王清友.幕墙建筑结构概念设计及其要点[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3(12):95.

[4]魏佳强.探讨幕墙建筑结构概念设计及其要点[J].门窗,2013(07):63-64.

经济安全的概念篇6

关键词:自主创新 创新 技术创新与国家创新体系

在金融危机袭卷全球,“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热潮在全国上下奔涌之时,由于相关的理论研究和政策文件对“自主创新”缺少本源意义上的完整表述,导致对这一概念的诠注与解读至今仍然处在“盲人摸象”、“各取所需”的状态。为了形成对此问题讨论的共同平台与基础,避免学术争论与政策研究中出现“鸡同鸭讲、各唱各调”的混乱现象,更好的推动“自主创新”国家战略的贯彻与实施,笔者认为有必要对“自主创新”这一概念的背景、内涵及外延进行重新讨论和界定。

一、“自主创新”的相关概念:创新、技术创新与国家创新体系

正确的理解“自主创新”,首先需要明确与之相关的三个概念,即“创新(Innovation)”、“技术创新(technology Innovation)”和“国家创新体系(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简称NIS)”。

“创新”一词源于古拉丁语“Innovore”(即“更新,创造新的东西或改变”)。1912年,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J.A.Schumpeter,1883~1950)在其著名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次赋予了“创新”以现代意义上的经济学内涵:即“创新”是指生产函数或者供给函数的变化,是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的组合”,是企业家最重要的职能和经济发展与变革的内在驱动力。熊彼特还曾反复强调:“创新”可以基于“发明”或“试验”,但只要“发明”或“试验”“还没有得到实际上的应用,那么在经济上就是不起作用的。”创新“根本不一定必然是任何一种的发明,”如果将创新等同于发明和实验,不仅“是不适当的,并且还可能引起莫大的误解”。

熊彼特之后的“创新”研究,形成了两条相对独立的研究路线:一个是以曼斯菲尔德(EdwinMansfield)、卡米恩(Modon.I.Kanmlen)、施瓦茨(Nancy.L.Schwartz)、门斯(G.Mensch)和斯通曼(P.Stoneman)等为代表的,以技术创新和技术扩散为主体研究内容的“技术创新经济学”,另一个是以戴维斯(Lance.EDavis)、诺思(Douglass.C.North)和拉坦(V.W.Ruttan)等为代表的以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为主体研究内容的“制度创新经济学”。2004年,在《加强发展中国家的创新:一个概念性框架》一文中,世界银行知识与发展部研究员奥博特(Jean.EricAubert)综合了上述二派学者的观点,明确的指出:“创新”这一概念不仅包括“技术创新”,即新技术产品或服务在经济领域的扩散;相应地,“创新”还包括“非技术形态的创新”,如“组织创新”。奥博特还对“技术创新”的全球化背景给予了特殊的重视和关注。他认为,“技术创新”在全球化的视角下可以有三种不同的形式:一是“技术采用”,即创新的方式是针对全球或地方的技术改进及采用;二是“技术改进”,即创新的方式是在对现有技术进行调整的基础上参与竞争;三是“技术创造”,即创新的方式是在全球的意义上进行技术的设计和生产。

“国家创新体系”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产生的一个新概念。1985年,丹麦学者郎德沃尔(Bent-AkeLundvall)在《产品创新:用户――生产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一书中,融合了德国经济学家李斯特的“国民经济体系”和熊彼特的创新思想,首次提出了关于“国家创新体系”的概念。随后,费里曼(C.Freeman,1987,1988)、艾德奎斯特(C.Edquist,1988)、郎德沃尔(1992)、麦凯尔维(M,McKelvy,1991)、纳尔逊(RlNelson.1993)、帕特尔和帕维特(Patel&Pavitt,1994)、波特(M.Porter,1995)等人分别从各自的研究领域进一步拓展和丰富了“国家创新体系”的概念。与学者们的研究相呼应,1994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其成员国内启动和开展了长达数十年的“国家创新体系项目”的研究,出版了大量的工作论文和国别以及综合性分析报告,使国家创新体系的概念进一步从理论研究走向政策实践。此后,世界银行(WB)、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UNCTAD)、欧盟(UN)等国际组织在也都相继采用了“国家创新体系”的概念。

尽管由于“国家创新体系”本身的复杂性及国别特征(Nation-spe-cific Factors),因而其至今尚未有明确和统一的定义,但我们仍然可以将其内涵大体归纳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国家创新体系是由政府、企业、大学、研究院所、中介机构等为了一系列共同的社会和经济目标,通过建设性地相互作用而构成的复杂机构网络。其主要目标是启发、引进、发行与扩散新技术,创新是这个系统变化和发展的根本动力。

(2)国家创新体系的效率,取决于技术的生产者、传播者、使用者和政府机构之间的功能定位是否恰当,各主体之间的联系是否广泛与密切。因此,国家创新体系是一种有关科学技术植入经济增长过程之中的制度安排,其目标是形成科学技术知识在整个社会范围内循环流转和应用的良性机制。

(3)任何一个国家的创新体系都是政府产业政策、科技政策,教育与培训,资源禀赋,制度框架,历史文化和地理环境等“国家专有因素(Nation-specific Factors)”的内生结果,是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形成的,因而具有独特性和路径依赖性。这些特点及路径依赖将直接影响、制约着国家创新资源整合的方式、产生着国家创新资源整合中的特殊问题。国家不同,国家创新体系的结构与特点也各不相同,因而不存在国家创新体系的最优模式。任何国家的经验,对其它国家只有借鉴意义,而无法直接照搬。

(4)国家创新体系在传统上仅由国内参与者构成,但是,随着全球化,特别是研发活动的全球化,开辟了一个可以进行资源流动和学习的新渠道,国家创新体系的界限、构成以及主要参与者的互动作用发生了变化。在一个更大、更复杂的跨国家关系中分析创新过程,越来越成为世界各国保持国家竞争力和经济持续增长的核心。

上述由“创新”到“国家创新体系”概念的演进,标志着人们对“创新”的行为、过程及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认识已经发生了质

的变化。“创新”不再是一个简单的从新思想的产生到科研机构的开发、中试,再由生产部门生产、营销部门营销的线性过程;它是企业内的研究开发部门、生产部门和营销部门,以及企业与企业外的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及其它企业互相作用的结果。不仅如此,政府、市场、金融、法律、文化等因素也都是影响创新的重要变量。因而,对创新效率的考察,必须从系统整合的角度出发,寻求创新资源的最优配置及创新制度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二、“自主创新”的特殊涵义:重构“中国的”国家创新体系

基于上述概念和认识,我们至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重新讨论和界定“自主创新”的基本内涵和战略意义。

首先,“自主创新”中的“创新”二字表明,“自主创新”不仅仅是从发明创造到商业应用的经济过程,而且还是多种机构和组织相互作用的社会过程。是一个既包含“技术创新”也包括“非技术创新”在内的经济学概念。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但又强调非技术因素对创新活动的影响,“超越技术”(beyondtechnoIogy)是“自主创新”的重要特征。

其次,“自主创新”中的“自主”二字表明,技术不仅是经济的,也是政治的,一个国家只有技术独立,才有经济独立,才有政治独立。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且正在加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

中国决不能依靠“他人”建立经济社会发展的技术基础。要赶上世界先进的国家,增强国际竞争力,就必须调整“知识分配力”,提高国家创新体系的能力,建立振兴经济必备的技术基础,走独立自主,不依赖于“他人”的技术进步道路。

再次,在“新技术实际上把国际化的世界放在你的桌子上,不管你的桌子在哪里”的今天,中国不仅需要有意识的摆脱由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创新网络体系”的制约,保持中国在“全球创新网络体系”中“独立自主”的地位,而且更需要主动的谋求与国际社会的合作,以最有效的方式与跨国公司的“全球创新网络”以及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创新体系相连接,并在与跨国公司的全球创新网络以及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创新体系的重叠和互动中,使中国这一“迟到的工业化国家”迅速的接近世界范围内“海量的知识和技术”,并利用其“后发优势”缩短与先发国家间的技术差距。

最后,在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条件下强调“自主创新”,也是国家通过政策手段弥补市场失灵,国家创新系统效率低下,激励科技发展,引导科技发展方向,使科学技术从经济过程的“外生变量”转变为经济过程的“内生变量”,促进新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的战略安排。

与上述内涵和意义形成较大反差的是,目前国内对“自主创新”影响力最大、流行最广的定义,是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的“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一界定为“自主创新”。这一界定,虽然正确的指出了“技术创新”是“自主创新”的核心内容,且“自主创新”不是“关门创新”,也不是“自己创新”。但是,由于该定义不仅抽掉了“自主创新”中的“自主”二字,将具有特指含义的“自主创新”泛化为一般的“技术创新”,与世界银行知识与发展部研究员奥博特在《加强发展中国家的创新:一个概念性框架》一文中提出的“技术创新”的概念完全雷同;而且还将“非技术创新”排除在“自主创新”之外,使“技术创新”与“非技术创新”在“自主创新”中的有机联系和互动作用被人为的分解和割裂。其结果,不仅有可能会使“自主创新”的国家战略在理论上产生诸多的歧义与纷争,而且还有可能会在政策实践中误导国民:或以为“自主创新”只是科技教育部门的事情,或者将“自主创新”仅作为企业、部门和地方政府“技术创新”的政治口号,甚至于还有可能将“自主创新”当成新一轮的“超英赶美”“”运动。事实上,目前国内轰轰烈烈开展的“自主创新”运动,已经或正在出现上述问题和征兆。正因为此,本文认为有必要对“自主创新”的定义进行限制,将其从泛指变为特指,以强调“自主创新”的中国含义和国家意志。即“自主创新”是指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国家有意识的调整“知识分配力”、重构国家创新体系的技术路径(技术发展的主动权和主导权)的国家战略;同时也是将国家创新体系能力的提高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社会可持续发展、国家安全和政治独立的重要保障的长远筹划和谋略。

综上所述,“自主创新”虽然源于“创新”,但又不等同于“创新”。“创新”是一个西方经济学名词,滥觞于1912年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的《经济发展理论》,而“自主创新”则肇始于2005年的“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是国家综合分析世界科技发展大势和我国所处的不发达历史阶段,以及实现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或者说,“自主创新”是一个在经济、科技全球化的条件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转型挑战的特定背景下提出具有浓烈“发展”色彩的“中国概念”。对“自主创新”概念的理解,我们不仅要从这一概念的源起上正本清源,更最重要的是,要从国家战略上进行阐释,在某种意义上,后者比前者更重要,它远远超过了学术概念本身。正是在上述意义上,“自主创新”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学概念,更是一个超越经济学概念之上,具有重大政治和战略意义的国家意志和国家行为。也正因如此,在“自主创新”战略的实施过程中,要始终如一的贯彻“自主创新”的国家意愿,坚持不懈的提升“自主创新”的国家学习能力,持之以恒的探索“自主创新”的“国家特色”。

本文作者:

经济安全的概念篇7

【关键词】绿色化学;制药;西药;应用

绿色化学是基于传统化学的基础上形成的,它的出现是以创新为基础而非遵章守旧,是利用可持续发展策略为指导形成的一种综合性技术理念。这一技术在当今社会发展中无论是工业还是商业上,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也发挥出重大的经济价值。但是在应用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认识到它的重要性,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入手,以其基本设计策略实现功能的最大发挥,从而为西药研发工作的开展提供技术指导。

1.绿色化学概述

1.1绿色化学背景

绿色化学的研究是基于化学理论和研究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它使得我们的衣食住行各个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在医药治疗方面更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突破。它在给我们带来重大的社会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使得整个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威胁和污染,严重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健康。自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至今,人们对于自身健康问题的逐渐重视和对环保、节能生活理念的提出,以各种新技术、新方法为主的生产模式逐渐受到人们重视,也使得整个制药生产技术发生了深刻的变革。

1.2绿色化学分析

1.2.1绿色化学含义

所谓的绿色化学主要指的是在化学生产的过程中以无毒、无害的原材料为主,以催化剂、融合剂为核心选择出具备高选择性、高转化率且不产生或者少产生副产品且不对环境造成污染的一种工作新技术,它的应用是通过采用新的合成和反应方式,从合成反应入手、以优化改进反应流程为目的来减少能量损耗的一种现代化技术手段,从根本上消除环境污染问题。

1.2.2绿色化学研究内容

绿色化学在应用的过程中注重安全这一概念,因为这一概念不仅是针对人类的健康,还包含了人体生命周期、生态环境、动植物生长的具体影响,但是就整个工作的开展进行分析,其在工作中所需要研究的问题包含了以下三个方面:

(1)原子经济性。

原子经济性概念是最早由美国人提出的一种新概念,它的应用最为关键的内容在于如何引导人们有机的去完成各项事件,同时以原子经济性为主的应用流程主要是概念中如何确定上合计成分,是利用原理转化产物为基础,以有效的选择性为核心进行工作的,但是这一选择并非是单纯的选择要求,更多的是注重高度和经济性的选择,尽可能的在工作中利用各种原子材料。因而,我们可以看出在整个管理工作中,绿色化学是否能够得到有效的落实其关键在于原子经济性能否得到有效的控制。

(2)手性合成。

当今世界本身是一个手性世界,其中构成生命体生物分子绝大部分都是以单纯的一种形态存在的。而生物活性作为手性化合物中的重要组成,无论是药物还是其他的受体部分,都是以手性的方式相互促进和推动的。因此,药物的两个相对应的体系在参与认识作用方面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意义。近年来,现代化药物化学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它也成为了人们身体健康和生态平衡的指导性理念。

1.3绿色化学的发展前景

1.3.1呼吁绿色经济

在生活方面,人们在目前的生活和生产中已经离不开绿色消费、使用绿色产品,处于近年来各种食品安全和医药安全问题的出现,以节能、健康、高质、安全为主的生产体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绿色经济便是基于这种社会背景下提出的发展新流程,它的出现为我国经济发展指明了新方向,也为社会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技术参考。

1.3.2绿色科技观是根本

在当今社会发展中,以新技术、新理念的发展历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它在应用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呼吁协调发展,使得其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都得到了有效的解决,也使得整个工作流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应用

2.1原子经济性

“原子经济性”的概念是1991年美国著名化学家Tr0st提出的。他提出在合成设计中经济地利用原子,避免使用保护基团及离去基团,这样就不会产生废物而对环境友好。Tr0st认为,合成效率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选择性,一是原子经济性,即原料分子中转化成产物的原子可占的白分比。一个有效的合成反应不但有高度的选择性,而且必须具备较高的原子经济性,尽可能地利用原料分子中的原子。原子经济性“是绿色化学的基本原理之一。

2.2手性合成

人类周围的世界是手性的,构成生命体系的生物大分子的大多数重要的构件仅以一种对映形态存在。生物活性的手性化合物,例如药物,与它的受体部分以手性的方式相互作用。因此,药物的两个对映体以不同的方式参与作用并导致不同的效果。因此开发单一对映异构体的手性药物已经成为国际上制药工业的发展趋势。现在越来越多的药物、食品添加剂和香料由全合成制备。通常,这些化合物是通过在合成过程的最后一步对其相应的外消旋混合物进行拆分而获得。这样很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从绿色化学的角度讲,就是原子经济性较差。因此,催化的不对称合成,即手性成成为有机化学研究的热点和前沿。未来的合成化学必须是经济的、安全的、环境友好的以及节省能源和资源的,即要达到100%的选择性和100%的收率,只产生目标产物而不产生废物。实现催化剂的高效率和高选择性是实现不对称催化反应的实用性和工业化的关键。通过不对称催化不但可以提供医药、农药和精细化工所需的关键中间体,而且可以提供环境友好的绿色合成方法。

2.2.1不对称催化氢化

不对称催化氢化是第一个在工业上使用的不对称催化反应。早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孟山都(M0nsant0)公司就成功地应用不对称催化氢化合成了用于治疗帕金森病的L一多巴。Pai等设计合成了手性配合物。

2.2.2不对称催化氧化

1980年Sharptess报道了用手性钦酸醋及过氧叔丁醇对烯丙醇进行氧化,成功地实现了不对称环氧化的过程,这一方法的出现促进了实验有机合成和工业有机合成的发展。

2.2.3酶催化拆分异构体

心血管病药物心得安的药效主要在于(s)一异构体(R)一异构体则可以用作一种避孕药物。为了分别得到单一异构体,Lag0s等发展了酶催化的方法。最近,丛方地将脂肪酶PSL器赔固定化生物反应来代替酶粉应用于该中间体的拆分。结果发现其催化活性是同质量酶粉活性的l0倍,得到了95%的(R)-1一氯一3-(1一萘氧)一2一丙醇,并进一步合成、结晶得到99%.的手性(S)一心得安盐酸盐。

3.结束语

随着绿色化学成为化工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无毒无污染的合成技术。包括环境友好的“洁净反应介质的研究和发展成为绿色化学的重要研究内容。 [科]

【参考文献】

[1]陈利群.绿色化学与制药研发和生产的可持续性[J].中国药业,2009,18:6.

经济安全的概念篇8

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高层剪力墙结构优化

中图分类号: TU208 文献标识码: A

1、结构概念设计的概念

建筑工程的概念设计是指一个先于建筑工程的初步设计,是以获得功能优越、造型美观、技术先进以及能获得较好经济效益的总体方案为目标的设计阶段。建筑工程的概念设计一般有建筑方面的概念设计和结构方面的概念设计两大部分,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协调、相互结合。在建筑工程的概念设计里,要求在环境的布局和治理、建筑的空间和形式、结构的体系和材料、构筑的方法和效益之间协调一致,做到“功能、结构、美观、建造”的统一。

结构概念设计的前提,是对地区规划和自然环境、建筑意图和使用功能需要的理解,以及对资金状况、材料来源和建造条件的了解。

结构概念设计的成果,是初步确定结构的总体方案(指主要承重体系)、相应的分结构体系(指屋楼盖、基础等)以及它们间的关系(含主要连接方法)。

结构概念设计的主要手段,是对力学概念、材料性能、结构体系和建造技术的娴熟运用,同时还要有审美的眼光、工程的意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在概念设计过程中,要进行整体的考虑,全面的比较,快速的估算,综合的评价和果断的选择。

结构概念设计所需的时间,既可能在短期内完成,也可能要经历一个反复比较的进程,甚至要进行一些模拟试验;它们都要摆脱设计作品的一般化。

结构概念设计的目的,是在初步设计前为所设计的工程项目设想一个概念性的总体方案,使今后的设计、施工和使用都能够做到“又好、又快、又省”。

2、概念设计在我国建设工程中的地位

我国现行建筑工程的程序如图1所示。初步设计以前的“构思设计”,以及在综合地合理处理规划、建筑、结构、设备、施工诸方面关系后所形成的“总体设计方案”,是概念设计的成果。它为完成初步设计提供了正确的概念和思路。因而可以认为,概念设计既是设计的灵魂,也是整个建设过程中的灵魂。

①概念设计与初步设计的关系

初步设计文件应包括以下三方面:

(1)设计说明―含设计依据、设计规模、设计范围、设计指导思想和特点 (对总体布局、选用标准和结构选型的综合叙述)、总指标(占地面积、建筑面积、能源和主要建筑材料消耗量、概算等)。

(2)设计图纸―含区域位置图、总平面图、建筑平立剖示意图、竖向布置图。

(3)结构设计―含结构设计总说明(自然条件、安全等级、使用荷载、抗震烈度和其他特殊要求)和结构设计主要内容的说明(结构选型、地基处理、基础型式、材料选用、构造处理等)。

由此可见,概念设计的深度以能够进行上述初步设计的需要为前提。对结构的概念设计来说,则要按照长期安全使用的要求,建筑设计的需要,技术经济的可能,以及结构受力的分析,巧妙地做到以下几点:

―确定主体结构的体系(和其相应的楼盖、屋盖、承重结构和基础结构系统);

―选择主要的结构用材料;

―考虑关键部位的构造措施;

―合理地建议先进的施工技术。

图1我国现行建筑工程建设程序示意

3、结构概念设计的原则

结构概念设计的原则,是人们根据对建筑理论、力学、结构、材料以及施工技术和管理知识的认识,对建筑、结构和设备功能需求的理解,对设计、施工和使用实践的领会,在总结长期工程经验的基础上所制定的一些基本要求,对做好概念设计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①全面考虑原则(也称三维构思原则)

在做结构概念设计时,首先要对其所涉及的各个方面作全面的考虑。它包括建筑、结构和施工等方面的综合考虑,以及整体、局部和它们间关系方面的考虑。这3个方面的考虑构成了结构概念设计时的三维构思。

建筑方面指空间、尺度、联系等使用要求,采光、通风、防火等功能要求,美学、形式、风格等美观要求。

结构方面指所选择结构体系、型式的可靠性、经济性和新颖性,结构整体和关键部位受力、变形的合理性,以及结构所用材料在长期使用环境下的耐久性等。

施工方面指取材的现实,成型的可能,做法的合理……

做好上诉考虑,也就注意了使用、功能、美观、技术和经济方面的需求。

②功能协调原则

结构概念设计时,应尽可能做到建筑、结构、设备和施工手段的功能协调,以便取得尽可能大的效能和尽可能多的效益。如:

在结构和建筑功能协调方面,要做到建筑体型和结构体系相协调,建筑使用和结构布置相结合等。

在结构和设备功能协调方面,有设备系统和结构布局是相应的,设备路线和结构构件是相通的,设备部件和结构构造是相配的等:

在结构和设备功能协调方面,有设备系统和结构布局是相应的,设备线路和结构构件是相通的,设备部件和结构构造是相配的等;

在结构和施工手段综合协调方面,如在做现浇混凝土结构时,将模板作为结构构件的组成部分:在安装预制构件时,将施加预加力手段与构件连接方法相一致,考虑构件受力元素和受力状态与施工过程中的做法相一致等。

③实际出发原则

概念设计时必须从实际出发处理所遇到的各种问题。例如认真考虑当地固有的自然条件(如气候、建筑地段、地质条件等)、当地历史形成的人文条件(如文化背景、已建建筑物等)、当地当时的资源条件(如资金、原材料、设施等)。因而:

(1)概念设计前要对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和分析;

(2)概念设计时所取的各种条件要符合当地当时实际可能;

(3)所做的概念设计方案必须充分满足未来使用时的实际需要。

4、剪力墙结构体系概念设计的优化

①剪力墙结构体系基本概念

钢筋混凝土框架一剪力墙结构体系(以下简称为框一剪结构)由钢筋混凝土框架和钢筋混凝土剪力墙两部分组成,框架的梁柱为刚接,框架与剪力墙可为刚接,也可为绞接。框架结构的层抗推刚度上下比较均匀,在水平地震作用下其变形曲线为剪切型,即层间侧移越往下越大:而剪力墙的层抗推刚度底层很大,越往上急骤变小,其变形曲线为弯曲型,即层间侧移越往上越大。所以,把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布置在一个结构单元中,用平面无限刚的楼板把两种结构连系成一整体,可以起到互相取长补短的作用。层数较多的纯框架结构,在水平地震作用下,往往由于层间位移较大引起非结构构件甚至结构构件的破坏。但在纯框架结构中加入少量剪力墙,可以大大改善结构的抗震性能,减小震害。但是,剪力墙越多,结构的抗侧移刚度越大,结构重量越大,因而结构吸收的地震能量也越大(见图2)。故剪力墙的抗震作用随着剪力墙的增多而减小,甚至多到一定数量,剪力墙再增多时,其抗震作用不会再提高,反而使结构的造价提高。在结构概念设计阶段,简捷、正确地确定框架一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最优数量,可避免重复、烦琐的结构刚度调整计算。因此正确选择剪力墙刚度,确定剪力墙最优数量是一个很切实的问题,也是目前工程届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因而,如何搞好框一剪结构设计,将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安全使用与技术经济指标的高低。既要使结构满足抗震要求,又要使结构的造价最省,是设计者应追求的目标,也是结构概念设计所致力于解决的问题。

图2剪力墙数量与基底剪力关系

②剪力墙的布置

⑴基本原则

一般情况下,剪力墙应在纵横两个方向同时布置,并使两个方向的自振周期比较接近。在非抗震设计的条件下,也允许只设横向剪力墙而不设纵向剪力墙,这时,纵向风力全部由纵向框架承受。

剪力墙的一般布置原则是“均匀、分散、对称、周边”。均匀、分散是要求剪力墙的片数多,每片的刚度不要太大,也就是说布置很多片短的剪力墙;并且在楼层平面上均匀布开不要集中在某一局部区域。

对称、周边布置是对高层建筑抵抗扭转的要求,剪力墙的刚度大,它的位置对楼层平面刚度分布起决定性的作用。一方面,剪力墙对称布置可以避免和减少建筑物受到的扭矩。另一方面,剪力墙沿周边布置可以最大幅度地加大抗扭转的内力臂,提高整个结构的抗扭能力。

⑵剪力墙的平面位置

一般情况下,剪力墙宜布置在下述的各个部位:

1)竖向荷载较大处。这样可以获得三点好处:①较大重力荷载引起的较大地震作用,可以直接传到剪力墙上;②剪力墙承受很大的弯矩和剪力,有了较大轴向压力来平衡,可以减小墙体的拉应力,并提高墙体的受剪承载力:③可以避免使用较大截面梁、柱的框架来承担较大的竖向荷载。

2)平面形状变化处或楼盖水平刚度剧变处。这样可以消除地震时在该部位楼板中引起的应力集中效应。

3)楼梯间、电梯间以及楼板较大洞口的两侧。

⑶剪力墙最大间距

在框架一剪力墙体系中,剪力墙是主要抗震构件,承担着80%以上的地震力;框架是次要抗震构件,仅承担20%以下的地震力。要保持框架一剪力墙体系这一结构特性,以剪力墙为侧向支撑的各层楼盖,在地震力作用下的水平变形就需要控制在很小数值范围以内,使框架的侧向变形与剪力墙大致相同。因此,剪力墙的间距一般不应超过表1中的数值,否则,就需要通过空间分析来考虑楼盖水平变形所引起的框架剪力增值。

表1剪力墙间距(L)和楼盖长宽比(L/B)的限值

在实际工程中,剪力墙间距一般在2. 5B及30m以内。原则是建筑物越高,抗震设防烈度越高,间距取值越小。有30m长的一段无剪力墙的自由布置空间,完全可以满足建筑功能的要求。

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与经济的蓬勃发展,特别是城市建设的发展,高层建筑在我国得到了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不仅建筑面积、层数、高度有了明显增加,而且建筑外形与结构型式也越来越复杂。然而传统的设计方式己难以设计出满足当前人们需要的优秀建筑,探寻一种新的设计方法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罗福午,张慧英,杨军,建筑结构概念设计及案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2]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02,J186-2002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3]蔡隆俊.框一剪结构抗震剪力墙数量的确定[J]广东土木与建筑,2000 (6)32-34.

上一篇:年度综合计划范文 下一篇:推动绿色低碳发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