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场林长制工作总结范文

时间:2024-01-17 10:34:31

林场林长制工作总结

林场林长制工作总结篇1

关键词:森林抚育;森林抚育调查设计;森林抚育施工

中图分类号:S72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333169

1 林场森林资源现状

四合永林场位于围场县南部,境内有铁路、公路,交通方便。地理坐标为N41 o 41′~41o 56′,E117o 34′,总经营面积3657hm2,森林覆盖率87.8 %;活立木总蓄积130501m3;主要树种是落叶松、油松等。

2 森林抚育调查设计

调查内容,包括抚育区划、面积、林分因子、林路及楞场等调查。

调查设计步骤包括:林分踏查。调查前须对林分进行踏查,并采用高分辨率航片和地形图与实地对照相结合的方法,了解林分状况,对小班走向、林龄、林分分布和密度进行初判,从而做出样带的布设和森林采伐作业方式的初步计划。

测量作业面积和标示作业边界。采用分辨率为0.5m的航片结合地形图进行现地调绘,利用地理信息软。在GPS中输入相应的坐标系参数,调整好状态,采集伐区林缘拐点坐标,利用地理信息软件求算面积。在进行伐区面积测量的同时确定伐区界线,用边界树砍号的方式标示。界树内外两侧都要作永久标号,林班界用3点号标示,小班界用2点号标示,细班界用单点号标示。

伐前因子调查。采用抽样调查法,通过细致的踏查了解,根据小班面积,林分分布状况,合理布设调查线。调查一般采用样带的形式,样带的水平长宽为50m×6m,一般避开林缘20m,在林内布设 “M”型样带,样地要贯穿整个林分。对样带内所有树木进行蓄积量测定。同时测出郁闭度、树高等因子。面积抽样比例:主伐、低质低产林改造、更新采伐和低效公益林改造人工林抽样比不低于4%,天然林不低于5%;抚育采伐人工林抽样比不低于2%,天然林不低于3%。

确定采伐作业方式。根据样带调查所得伐前因子以及踏查了解的情况,合理确定采伐作业方式。

林路和楞场的调查设计。将伐区原有林路和楞场进行调查,用GPS定点,在设计图上标识出来。如果伐区原有林路和楞场不能满足作业条件的或没有林路和楞场的,要进行规划设计,并标示于设计图上。根据伐区实际地形结合林路情况确定楞场,然后根据楞场位置设计集材道。对楞场的大小、位置及集材道位置在图上标示,并对楞场和集采道中需采伐的林木进行挂号检尺,计入设计方案。主集材道一般宽不超过2m,支集材道根据伐区实际坡面情况、出材量的大小、采伐木的大小等因素确定,宽度一般为1.5m。

填写小班调查卡片。小班调查卡片中需要在现地填写的内容一定要在现地填好,杜绝丢项。

内业计算。外业结束后,对伐区面积、树种组成、伐前株树、伐后株树、采伐强度、采伐蓄积、保留蓄积、出材量等进行计算。

3 森林抚育施工

3.1 组织管理

加强对森林抚育工作的管理,四合永林成立森林抚育工作领导小组:场长为组长,主管生产场长为副组长,林场班子其他成员及各组室人员为组员。主管生产场长任技术总负责人,负责对全场森林抚育作业地块进行监督、检查,对作业质量、技术、施工安全负主要责任。为了强化施工组织、管理,森林抚育工作实行包片负责制度。

3.2 施工管理

生产组职责。生产组在森林抚育工作中主要担负以下职责:确定伐区,生产组为营林区定出各个作业小班边界,确保作业地块正确无误;负责各项作业的技术指导工作,确保各项作业流程严格按照管局制定的技术要求执行;负责各项作业进行过程中的质量检查和进度督导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要求施工单位整改,确保此项工作保质保量按时完成;负责整个作业过程中的安全生产工作,具体事项包括为作业人员上保险、配发安全防护装备、悬挂安全防护标语及警示牌、为施工作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培训及发放安全生产明白卡。

经销组职责。根据市场行情制定出造材表,确定造材标准;现场督导营林区造材,确保其按照管局要求造材,确保“造长材,造直材、造优材”,禁止出现“长材短造,优材劣造”的情况。然后,营林区职责。营林区在森林抚育工作中主要担负以下职责:根据场部下达的森林抚育施工任务积极组织劳力,确保进度;严格按照生产组下达的技术要求组织施工作业,确保作业质量;施工员必须跟班作业,随时掌握山场施工情况,发现问题要及时向生产股汇报。

包片领导及人员职责。包片领导及人员在森林抚育工作主要担负以下职责:负责检查、监督本营林区生产安全,协助解决本营林区一些实际困难;与营林区主任经常沟通作业情况,研究抓质量、抓进度,负责山场检查及技术指导,对所包营林区施工作业负连带责任。

4 结 论

林场林长制工作总结篇2

吉林省共有国有林场340个,国有林场职工70936人,经营总面积5832万亩。据了解,吉林省国有林场改革采取试点先行的办法,首批将有13个试点县市正式启动改革;2017年第四季度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除四个森林经营局外,林场改革在全省全面推开;2017年初启动四个森林经营局改革,同时完成其他林场改革收尾工作,确保到2017年年底全省国有林场改革主要任务全面完成。

根据《方案》,计划到2020年全省国有林场森林面积增加200万亩以上,森林蓄积量增长5000万立方米以上,森林(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显著提升,富余人员基本安置,国有林场数量整合40%以上。

据财新记者了解,此《方案》是吉林省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国有林场改革方案》和《国有林区改革指导意见》(中发〔2017〕6 号,下称中央6号文件)的具体举措。2017年3月,国家林业局曾下发通知,要求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贯彻中央6号文件。

全国现有国有林场4855个,分布在31个省份的1600多个县(市、区),大多地处江河两岸、水库周边、风沙前线、黄土丘陵、硬质山区等区域。新中国成立之初,为了生产木材和管理森林,分别在东北、内蒙古、西南、西北等森林资源丰富的地区建立起了国有林区。但长期以来,国有林场在满足生产生活需要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日益严重。国家林业局局长赵树丛在解读中央6号文件出台背景时坦言,长期以来,国有林场和国有林区普遍面临着资源管理弱化、基础设施落后、债务负担沉重、职工生活困难等问题,推进国有林场和国有林区改革势在必行。

赵树丛指出,国有林场主要承担保护培育森林资源任务,虽为事业单位却实行企业化管理,经费自收自支,没有明确的支持政策和稳定的公共财政投资渠道;国有林区产权虚置,政事企不分,林区经济发展长期过度依赖森林资源消耗,导致可采资源枯竭、森林和湿地面积减少、自然生态系统严重退化、产业结构单一、经济转型困难,陷入资源危机、经济危困窘境。

中央6号文件出台后,2017年4月,广东省委、省政府率先印发《国有林场改革实施方案》。今年以来,青海、辽宁、海南、黑龙江、河南、内蒙古、广西、陕西等多个省区的改革方案也相继出炉。

阅读延伸:国有林场改革方案

一、国有林场改革的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按照分类推进改革的要求,围绕保护生态、保障职工生活两大目标,推动政事分开、事企分开,实现管护方式创新和监管体制创新,推动林业发展模式由木材生产为主转变为生态修复和建设为主、由利用森林获取经济利益为主转变为保护森林提供生态服务为主,建立有利于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有利于改善生态和民生、有利于增强林业发展活力的国有林场新体制,为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保护生物多样性、建设生态文明作出更大贡献。

(二)基本原则

坚持生态导向、保护优先。森林是陆地生态的主体,是国家、民族生存的资本和根基,关系生态安全、淡水安全、国土安全、物种安全、气候安全和国家生态外交大局。要以维护和提高森林资源生态功能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行最严格的国有林场林地和林木资源管理制度,确保国有森林资源不破坏、国有资产不流失,为坚守生态红线发挥骨干作用。

坚持改善民生、保持稳定。立足林场实际稳步推进改革,切实解决好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确保林场稳定。

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以因养林而养人为方向,根据各地林业和生态建设实际,探索不同类型的国有林场改革模式,不强求一律,不搞一刀切。

坚持分类指导、省级负责。中央对各地国有林场改革工作实行分类指导,在政策和资金上予以适当支持。省级政府对国有林场改革负总责,根据本地实际制定具体改革措施。

(三)总体目标。到2020年,实现以下目标:

生态功能显著提升。通过大力造林、科学营林、严格保护等多措并举,森林面积增加1亿亩以上,森林蓄积量增长6亿立方米以上,商业性采伐减少20%左右,森林碳汇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有效增强,森林质量显著提升。

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通过创新国有林场管理体制、多渠道加大对林场基础设施的投入,切实改善职工的生产生活条件。拓宽职工就业渠道,完善社会保障机制,使职工就业有着落、基本生活有保障。

管理体制全面创新。基本形成功能定位明确、人员精简高效、森林管护购买服务、资源监管分级实施的林场管理新体制,确保政府投入可持续、资源监管高效率、林场发展有后劲。

二、国有林场改革的主要内容

(一)明确界定国有林场生态责任和保护方式。将国有林场主要功能明确定位于保护培育森林资源、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与功能定位相适应,明确森林资源保护的组织方式,合理界定国有林场属性。原为事业单位的国有林场,主要承担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等生态公益服务职责的,继续按从事公益服务事业单位管理,从严控制事业编制;基本不承担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主要从事市场化经营的,要推进转企改制,暂不具备转企改制条件的,要剥离企业经营性业务。目前已经转制为企业性质的国有林场,原则上保持企业性质不变,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实现公益林管护,或者结合国有企业改革探索转型为公益性企业,确有特殊情况的,可以由地方政府根据本地实际合理确定其属性。

(二)推进国有林场政事分开。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快职能转变,创新管理方式,减少对国有林场的微观管理和直接管理,加强发展战略、规划、政策、标准等制定和实施,落实国有林场法人自。在稳定现行隶属关系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区位、规模和生态建设需要等因素,合理优化国有林场管理层级。对同一行政区域内规模过小、分布零散的林场,根据机构精简和规模经营原则整合为较大林场。科学核定事业编制,用于聘用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骨干林业技能人员,经费纳入同级政府财政预算。强化对编制使用的监管,事业单位新进人员除国家政策性安置、按干部人事权限由上级任命及岗位等确需使用其他方法选拔任用人员外,都要实行公开招聘。

(三)推进国有林场事企分开。国有林场从事的经营活动要实行市场化运作,对商品林采伐、林业特色产业和森林旅游等暂不能分开的经营活动,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鼓励优强林业企业参与兼并重组,通过规模化经营、市场化运作,切实提高企业性质国有林场的运营效率。加强资产负债的清理认定和核查工作,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要加快分离各类国有林场的办社会职能,逐步将林场所办学校、医疗机构等移交属地管理。积极探索林场所办医疗机构的转型或改制。根据当地实际,逐步理顺国有林场与代管乡镇、村的关系。

(四)完善以购买服务为主的公益林管护机制。国有林场公益林日常管护要引入市场机制,通过合同、委托等方式面向社会购买服务。在保持林场生态系统完整性和稳定性的前提下,按照科学规划原则,鼓励社会资本、林场职工发展森林旅游等特色产业,有效盘活森林资源。企业性质国有林场经营范围内划分为公益林的部分,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按照公益林核定等级分别安排管护资金。鼓励社会公益组织和志愿者参与公益林管护,提高全社会生态保护意识。

(五)健全责任明确、分级管理的森林资源监管体制。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森林资源产权制度,建立健全林地保护制度、森林保护制度、森林经营制度、湿地保护制度、自然保护区制度、监督制度和考核制度。按照林地性质、生态区位、面积大小、监管事项、对社会全局利益影响的程度等因素由国家、省、市三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分级监管,对林地性质变更、采伐限额等强化多级联动监管,充分调动各级监管机构的积极性。保持国有林场林地范围和用途的长期稳定,严禁林地转为非林地。建立制度化的监测考核体制,加强对国有林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情况的考核,将考核结果作为综合考核评价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主要领导政绩的重要依据。加强国家和地方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监测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管理档案,定期向社会公布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状况,接受社会监督,对国有林场场长实行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离任审计。实施以提高森林资源质量和严格控制采伐量为核心的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制度,按森林经营方案编制采伐限额、制定年度生产计划和开展森林经营活动,各级政府对所管理国有林场的森林经营方案编制和实施情况进行检查。探索建立国有林场森林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利用国有林场森林资源开展森林旅游等,应当与国有林场明确收益分配方式;经批准占用国有林场林地的,应当按规定足额支付林地林木补偿费、安置补助费、植被恢复费和职工社会保障费用。启动国有林场森林资源保护和培育工程,合理确定国有林场森林商业性采伐量。加快研究制定国有林场管理法律制度措施和国有林场中长期发展规划等。探索建立国家公园。

(六)健全职工转移就业机制和社会保障体制。按照内部消化为主,多渠道解决就业和以人为本,确保稳定的原则妥善安置国有林场富余职工,不采取强制性买断方式,不搞一次性下岗分流,确保职工基本生活有保障。主要通过以下途径进行安置:一是通过购买服务方式从事森林管护抚育;二是由林场提供林业特色产业等工作岗位逐步过渡到退休;三是加强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鼓励和引导部分职工转岗就业。将全部富余职工按照规定纳入城镇职工社会保险范畴,平稳过渡、合理衔接,确保职工退休后生活有保障。将符合低保条件的林场职工及其家庭成员纳入当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切实做到应保尽保。

三、完善国有林场改革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

(一)加强国有林场基础设施建设。国有林场基础设施建设要体现生态建设需要,不能简单照搬城市建设。各级政府将国有林场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同级政府建设计划,按照支出责任和财务隶属关系,在现有专项资金渠道内,加大对林场供电、饮水安全、森林防火、管护站点用房、有害生物防治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将国有林场道路按属性纳入相关公路网规划。加快国有林场电网改造升级。积极推进国有林场生态移民,将位于生态环境极为脆弱、不宜人居地区的场部逐步就近搬迁到小城镇,提高与城镇发展的融合度。落实国有林场职工住房公积金和住房补贴政策。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按照行政隶属关系,经城市政府批准,依据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标准和要求,允许国有林场利用自有土地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并依法依规办理土地供应和登记手续。

(二)加强对国有林场的财政支持。中央财政安排国有林场改革补助资金,主要用于解决国有林场职工参加社会保险和分离林场办社会职能问题。省级财政要安排资金,统筹解决国有林场改革成本问题。具备条件的支农惠农政策可适用于国有林场。将国有贫困林场扶贫工作纳入各级政府扶贫工作计划,加大扶持力度。加大对林场基本公共服务的政策支持力度,促进林场与周边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三)加强对国有林场的金融支持。对国有林场所欠金融债务情况进行调查摸底,按照平等协商和商业化原则积极进行化解。对于正常类金融债务,到期后依法予以偿还;对于国有或国有控股金融机构发放的、国有林场因营造公益林产生的不良债务,由中国银监会、财政部、国家林业局等有关部门研究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化解政策;其他不良金融债务,确因客观原因无法偿还的,经审核后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贷款展期等方式进行债务重组。符合呆账核销条件的,按照相关规定予以核销。严格审核不良债务,防止借改革逃废金融机构债务。开发适合国有林场特点的信贷产品,充分利用林业贷款中央财政贴息政策,拓宽国有林场融资渠道。

(四)加强国有林场人才队伍建设。参照支持西部和艰苦边远地区发展相关政策,引进国有林场发展急需的管理和技术人才。建立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用人机制,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适当放宽艰苦地区国有林场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条件,适当提高国有林场林业技能岗位结构比例,改善人员结构。加强国有林场领导班子建设,加大林场职工培训力度,提高国有林场人员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

四、加强组织领导,全面落实各项任务

(一)加强总体指导。有关部门要加强沟通,密切配合,按照职能分工抓紧制定和完善社会保障、化解债务、职工住房等一系列支持政策。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林业局要做好统筹协调工作,根据不同区域国有林场实际,切实做好分类指导和服务,加强跟踪分析和督促检查,适时评估方案实施情况。方案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及时上报国务院。

林场林长制工作总结篇3

20XX年,全市林业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厅的关心支持下,注重规划引领、注重改革创新,聚力“三个发展”,坚定不移地冲刺全省第一方阵,在植树造林、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文明场圃创建、国有林场经营机制改革和林种结构调整等多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森林防火、有害生物防治和采伐限额各项指标得到严格控制,林业总产值连续三年保持全省第一方阵,林业形象进一步树立,为滁州绿色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狠抓植树造林,森林增长工程再战告捷

20XX年新增造林25万亩,占省下达计划20、2万亩的124%;申报创建省级森林城镇9个,省级森林村庄48个,完成森林长廊示范路段新、扩建90、9公里,折合面积1、34万亩;完成集中连片500亩以上特色林(园)129个,面积11、2万亩;“三线”绿化:新建线路绿化长度318、24公里,线路补植46、23万株;新建林带长度268、73公里,折合绿化面积4、98万亩;扩建林带长度47、69公里,折合绿化面积0、8万亩;补植林带长度120公里,补植株数30、51万株;“三边”绿化:新增造林2、57万亩,森林经营和农田林网建设面积1、23万亩;

争取省级森林增长奖补资金7660万元,市县投入2、2亿元,撬动社会造林资金近13亿元。20XX年完成中央财政森林抚育补贴项目31、9万亩(争取中央财政补贴3190万元),封山育林2、87万亩,现有林培育7、75万亩。完成义务植树1131万株。主要做法是:

一是抓“六个结合”。坚持把森林增长工程与美好乡村建设、与创建部级园林城市、与苗木花卉森林旅游、与林产工业发展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与“三线三边”环境综合整治相结合。林业、交通、水利、旅游、农业多部门合作,聚力攻坚,造林绿化实现了由林业部门单兵作战向多部门大兵团作战格局的转变。

二是抓规模造林。几年来,我们不搞简单的植树造林,不搞简单的完成任务,把集中连片500亩以上的特色林(园)作为完成任务的重要载体,抓主抓重抓大。通过大力开展招商造林,奖补资金向特色林(园)、造林大户倾斜等方式,调动各地企业和大户投资造林的积极性。实现由散户造林为主向大户经营企业化管理模式的转变。20XX年春季栽植林苗两用林8、86万亩,其中70%以上都是通过招商栽植的,仅天长市招商发展林苗两用林达到2、51万亩。通过规模造林,造林质量、树种结构、管护水平较以往都提高了新的水平。

三是抓结构调整。在继续发展生态林、用材林的同时,注重发展以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兼顾的木本油料林、以麻栎为主的生物质能源林、以乡土树种为主的林苗两用林。招引一批林苗两用林、木本油料林和经济果木林为主的种植企业示范带动,实现由单一树种造林向多林种合理配置的转变。

南谯区麻栎薪炭林产业已达到20万亩规模,栎炭出口一旦得到国家批准,栎炭价格将翻二番。章广万亩玫瑰园建设进展顺利;全椒县政府出台政策,到2020年发展薄壳山核桃3万亩,计划每年栽植薄壳山核桃5000亩,每亩奖补3000元,分六年奖补到位。对建立采穗圃和保障性苗圃,每亩一次性补助2000元;来安县的半塔葡萄和林桥苗木已经成为该县农业主导产业;定远界牌万亩油桃开花结果;凤阳县引入山东圣田公司,通过组培发展美国大樱桃、蓝莓、树莓等苗木新品种。5月12日,第九届国际树莓大会在凤阳县小岗村隆重开幕,这也是国际树莓联盟第一次在中国举办此类盛会。来自国际树莓联盟十二个成员国代表、各国知名农业研究专家、国际投融资机构、苗木供应商、树莓生产者、树莓产品深加工企业、销售商和电子商务平台代表,共200多人参加开幕式。最近,圣田公司又将经过多年选育的木本油料树种接骨木移植凤阳小岗,进行组培扩繁。这将是我国食用油的又一项革新和替代,必将极大地缓解我国食用油依赖进口问题。琅琊区通过招商组建了舜田公司,建设集大樱桃、树莓等林果采摘、休闲度假为一体的林业观光园区。

二、加强资源管理,森林资源管护水平取得新进展

一是林地“一张图”建设初见成效。XX年8月通过公开招标选定软件开发公司,启动了滁州市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项目,历时一年完成Ⅰ期项目并投入使用,这是全省林业系统最早也是唯一建成的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这套系统全省第一,全国领先。该系统由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平台、森林资源数据二三维平台和森林资源调查移动平台组成。系统建成后,可以通过电脑、手机等终端及时完成林地资源信息的采集、统计、分析,及时掌握森林资源空间分布和年度消长变化等情况,为森林资源管理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建成使全市林业由传统林业向数字林业、智慧林业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也得到了省厅的认可和重视,近期将在全省森林资源管理工作会议上作重点介绍和演示。

二是严格执行限额采伐制度,强化林地管理。严格把好技术关、政策关,依法、依规发放林木采伐许可证,全市审批发放采伐证3924份,采伐蓄积量25、19万立方米,真正做到森林资源保护和发展利用并重。完成全市12个县级单位的林地保护利用规划评审及县级人民政府审批工作,我市林地保护利用规划(20XX—2020)正式颁布实施,并在全省率先开展年度林地变更调查。全市上报审批使用林地29宗,使用林地面积220、1899公顷。

三是森林公安执法办案能力大大增强。森林公安局在理顺全市涉林刑事案件直接管辖权后,为解决派出所过于分散、人少案多的矛盾,对六个直属森林派出所进行了整合,分三个片区集中办案,并成立了刑侦队、法制室;完善了皇甫、管店、琅琊三个派出所改造,按规范化建设要求对办案区等功能区重新进行区划,皇甫、管店所通过三级所验收;扎实开展民警轮训,组织开展了保护陆生野生动物的“春季行动”、“天网行动”、“利剑行动”以及“缉枪治爆”、“集中查缉收缴管制刀具行动”等专项行动,打击涉林违法犯罪力度和办案效率得到提高。20XX年,全市森林公安共接报警763起,查处各类案件275起,其中林政案件221起;刑事案件49起,刑事拘留40人,治安案件5起,治安拘留5人,取保候审62人,逮捕5人,移送61起(包括部分20XX年度侦查的案件);为国家挽回直接经济损失100余万元。

四是林业“两防”工作更趋科学常态。制订了森林防火和有害生物防治两个应急预案,建立了防火物资储备库和有害生物检验检疫实验室,建立了39支专业、半专业森林消防队和检疫员队伍,分别争取607万元和650万元完成森林重点火险区综合治理、黄连木-松林有害生物防控两个国家投资项目。森林防火方面,2月份投资50万元修建了西涧林场防火通道。市县重新签订了防火责任状,严格落实责任,兑现奖惩,加强值守,保持防火设备完好和通信畅通,防火队伍训练有素,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近年来,没有发生重大、特大森林火灾,受害森林面积控制在0、5‰以内;有害生物防治方面,市、县政府签订了20XX-2017年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责任书,明确防控目标责任;大力开展松材线虫病、美国白蛾等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完成病区清理枯死树25723亩,病区皆伐843亩,皆伐946亩,除害处理疫木30万方,设置诱木3500株,悬挂诱捕器300个,化学防治12000亩,拔除松材线虫病疫情发生点1个,发生面积减少3293亩,全面完成年底治理目标任务。开展美国白蛾性信息素引诱监测,重点区域设置100个诱捕器,全椒县、明光市在第一时间发现并拦截到入侵美国白蛾,为我市美国白蛾防控工作赢得最佳防治时机,未出现美国白蛾灾害。强力推进重要路段杨树食叶害虫防治工作,全市共防治重点路段双向1277公里。一年来,有害生物成灾率7、21‰、无公害防治率91、4%、测报准确率91、5%、产地检疫率98、7%,四项指标都严格控制在规定范围内。

三、狠抓文明创建,文明场圃创建活动取得重大突破

近年来,我市实施了国有林场危旧房改造工程,共完成国有林场危旧房改造4049户。为解决国有林场脏乱差、职工精神不振、发展动力不足等问题,20XX年,我们结合危旧房改造工程,开展了文明场圃创建活动。一是制定细则,组织开展“三看三比”活动,找差距、定规划,对国有场圃办公区和生活区进行净化、绿化、美化、亮化改造;二是建立职工之家、职工书屋,经常性开展文体比赛、岗位竞赛;三是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三德教育,全面开展“”整治。活动的开展,全市35个国有林场场容场貌和职工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今年8月份,我市林业行业被评为第三届滁州市文明行业。

四、以市场为导向,大力推进国有林场生产经营机制改革

为加快国有林场生产经营机制改革,为全面推进国有林场改革创造条件,20XX年底,我局建立了《局领导班子和科室负责人联系国有林场制度》,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分组包点的形式,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帮助国有林场完善管理制度,改革生产经营机制,改革人事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20XX年初,我局出台了《国有林场生产经营机制改革实施方案》,计划用三至五年的时间,逐步改革完善国有林场生产经营方式、用人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一是采伐、育苗、造林、护林等采取购买社会服务方式,规范招标行为,努力降低成本。二是打破身份界限,搭建用人平台,让有能力、善经营、懂管理的人才脱颖而出。三是研究出台符合林场实际的国有林场职工绩效工资分配制度,打破铁饭碗的固疾,让干事者多得,充分调动职工劳动积极性。

在采伐和用于城市绿化的小径乡土树种方面,每个场都拿出部分主伐山场开展公开竞标出让试点,从开始干部职工有抵触情绪,到现在全面试点推开,事实证明,这一模式是适应我市林场实际的,也得到了林场的认可。下一步,我们将积极探索采伐、育苗、护林、造林全面购买社会服务的具体模式。

五、林业经济和招商引资工作迈上新台阶

林业经济方面,20XX年实现林业产业总产值244、9亿元,增幅20%,继续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连续5年位列全省第一方阵。其中第一产业64、22亿元,第二产业150、65亿元,第三产业22、44亿元。全年发展薄壳山核桃、油茶等木本油料林1、75万亩,桃、葡萄、大樱桃等水果林3、01万亩,乡土树种林苗两用林8、86万亩,麻栎等薪炭林0、69万亩。

招商引资方面,在继续做好去年引进的万亩大樱桃基地建设项目、万亩油用玫瑰基地建设项目和市科教园区中央公园建设项目等3个亿元项目的跟踪服务工作的基础上,积极“走出去、请进来”,外出拜访6次,邀请客商来滁考察洽谈8次,先后与北京东方园林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华石红枫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新昌县惠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燕园(大连)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联系,其中东方园林有望在年底前签订5000亩乡土树种苗木培育基地建设项目意向性协议,计划投资额1、5亿元以上。

六、以教育实践活动为抓手,机关建设水平不断提高

按照市委统一部署,各级林业部门紧紧围绕“为民务实清廉”主题,坚持领导带头层层示范,坚持问题导向真抓实改,坚持敞开大门群众参与,坚持上下互动统筹推进,坚持边学边查边改,坚持立行立改保持长效,顺利完成了学习教育听取意见、查摆问题开展批评、整改落实建章立制三个环节规定动作。在学习教育阶段,编印了学习手册、建立了“双五个一”学习制度;查摆问题阶段,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收集各类意见建议73条,梳理汇总涉及班子“”问题15条,逐条分解,限时解决。对“三公经费”、文山会海、“庸懒散乱慢”等顽疾进行了专项治理。吃喝风得到遏制,超编车辆和超面积办公用房得到妥善处理,及时叫停了在建的楼堂馆所,狠刹了公款送年货节礼风,动真较硬,查处了一批顶风违纪的党员干部。在整改落实阶段,局机关制订完善了19条规章制度,织就制度之笼。贯彻整风精神和“红红脸、出出汗、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召开了班子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达到了预期效果。班子及其成员针对问题制定了整改清单,及时进行了整改。

通过学教活动,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帮助国有林场必林农解决了一批问题,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通过学教活动,以完善、落实各项制度为抓手,工作更加有序,机关工作效率明显提升。通过学教活动狠抓党风廉政建设,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各项规定,加强对直属单位党风廉政建设监督管理,发现苗头及时纠正,全年未发生重大违规违纪案件。通过学教活动,党员干部党性修养和大局意识明显增强,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控制能力明显提升,提振了精气神,提高了工作标准,机关建设得到加强。一是加强考核。制定了县级林业主管部门考核办法,成立考核组织,出台考核细则,对各县(市、区)和林业总场林业工作进行全面考核。二是加强设施建设,配备了警用执法仪等专用电子设备,安装了视频会议系统,提高了办公效率。三是通过基层党组织和工会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和文体活动。组织党员到小岗沈浩和大包干纪念馆接受教育,组织工会会员开展系列文体活动,提高了凝聚力和向心力。四是和南谯区武装部、预备役炮团等结成双拥共建单位,通过走访慰问,开展“军事日”和森林消防军地共建活动等形式,深化军民鱼水情谊。

【范文二:林业个人年终工作总结】

时间如流水,转眼间又是崭新的一年。20XX年,区林政管理稽查站根据局党委的统一部署及工作实际需要,重新整合了工作队伍和岗位安排。一年来,我站在林业局等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为载体,进一步加大林业行政执法力度,同时加强规范林业文明执法,为我区形成爱护森林、崇尚生态文明的良好氛围做出了贡献。现将全年所做工作总结如下:

1、全力以赴做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今年林业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区按照试点先行,梯级铺开的原则,于4月18日全面铺开。从5月初开始,根据局党委的统一部署安排,我站全体工作人员集中精力全力参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于6月底完成全区16、9万亩生态公益林确权划界工作。

目前林改确权工作已经基本完成。全区涉及林权改革村297个,已完成260个村,占林改行政村的87、5%;全区集体林地44、4万亩,已确权面积41、3万亩,占总面积的93%,确权总宗数6661宗,完成林权证办理发证面积15、6万亩;在确权面积中:分山到户面积4、02万亩,占9、7%;均股均利面积4、66万亩,占11、3%;集体统一经营面积18、68万亩,占45、2%;流转面积6、28万亩,占15、2%;基中形式面积7、66万亩,占18、60%。

2、严格临时占用林地管理,取得明显成效

根据林业局内部分工,我站负责监督采石场等临时占用林地管理,在工作中将采石场临时占用林地工作作为重点进行规范。并严格按照《森林法》、《森林法实施条例》和《占用征用林地审核审批管理办法》的规定,对需要临时使用林地的单位或个人,严格按照程序申报各项材料,实行行政许可制度。根据我区的特殊情况,我们将临时占用林地时效定为一年。由于我区的采石企业大部分都处在生态公益林范围内,办证要报省里审批,且省局对破坏环境较严重的采石企业的手续办理实行控制等原因,导致目前我区采石企业临时占地的手续难以办理。

3、加强木材流通市场管理,保护森林资源安全

为保护我区森林资源安全,遵照《湖北省木材流通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在木材收购、销售、运输、加工、利用等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监督管理。一是对申办木材经营(加工)许可证的申请人,严格实行资格审核。经现场调查核实,报林业行政审批科审批。二是对符合条件的木材经营(加工)户进行事后监督,使其行为在森林法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目前,全区共有木材经营户23家,加工户4家,其生产、经营加工行为都在我们的监管之中,尚未发生违法经营(加工)现象;并对违法运输木材、违法占用林地的行为进行查处,全年共查处林业行政处罚案件20起,其中违法运输10起,违法占用林地10起,无行政败诉案件和错案发生,处罚标准、处理结果公示率达98%以上,切实保护了我区的森林资源。

4、规范林木采伐管理,控制滥伐林木案件

一方面加强对森林、林木采伐办证、伐后管理,实施木材采伐现场监督,对还林实际情况进行检查,制止违法采伐、收购无证木材的行为。另一方面,进一步规范林木采伐办理程序,对所有的采伐申请单位或个人进行采伐可行性分析和采伐规划,认真做好限额采伐前的采伐作业设计等前期工作,将工作落实到每株树、每个农户,为加强保护我区的森林资源、合理利用林木资源做最大贡献。

5、加强法制宣传和法制培训工作,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今年,我站采取多种措施,全方位加强法制宣传和执法培训工作:一是宣传林业法律法规和林业政策,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深入人心。目前全区12个街道、乡、镇297个村,我们已派出四个工作专班,受益群众涉及1800余人,发放相关资料3350份。对采石企业业主的宣传主要是通过发通知,将法律法规附写在通知单上进行广泛宣传。目前共发放宣传资料130份;对来站咨询或是接受处理的违法人员,站长XXX同志亲自进行相关法律的讲解,让他们心服口服的接受。二是积极宣传我站的工作。我们已在XX共青团网和XX热线上发表3篇新闻;三是参加3次培训班和1次文明执法教育考试。

6、加强内部管理,强化责任意识

在年初工作会议上,根据工作需要,我们将在岗工作人员分成外勤人员和内勤人员,因人施用,因事设岗,完善了《稽查站工作人员岗位责任制》,要求大家认真遵照执行岗位责任制,各行其责;并制定了《XX市XX区林政管理稽查站绩效考核制度》,实行每日签到工作制度,由专人管理日常考勤,对于年内的工作根据相关情况分别实行加、扣分,在年终针对平时考核情况汇总,进行评优评先评奖。

林场林长制工作总结篇4

桦南林业局1985年步入“两危”(资源枯竭、经济危困)。1996年亏损额高达1 650万元,拖欠职21232资48个月3 400万元。1998年借助“天保”政策扶持,企业经济逐渐复苏,2002年结束了长达17年的亏损历史。2008年10月林业局新一届领导班子成立后,确立了“以人为本,效益为先,以法为纲”的经营方针和“让桦南林区更快地发展起来、富裕起来、和谐起来”的递进式发展目标。在这一方针、目标的指导和激励下,全局上下党政合力,干群同心,顽强拼搏,攻坚克难,仅用两年时间就实现了林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跨越。2010年实现了五个历史性突破(销售收入突破1亿元大关:原煤突破20万吨大关:土地收入突破3 000万元大关;棚改居民楼完成214 100平方米,总户数3 134户,超过建局以来居民楼总面积;创建了省级工业园区221万平方米)。产业总产值完成60 142万元,比上年增长13%;产品销售利润完成7 029.3万元,比上年增长22.9%:初步建成了绿色、特色产品基地、龙头加工基地、粮食流通基地、煤炭生产基地等一批优势产业项目。

一、以生态建设为中心。抓好森林资源培育和保护,创造和谐生态新林区

森林作为林业的主要经营对象,面积、蓄积的增加、林分质量的提高是一切林业企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直接关系林业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全局。

1.调减木材产量。计划发展替代经济。2011年木材产量1.5万立方米,比2010年减产22 832立方米,收入减少2 154万元,利润减少1 293万元。全局资金缺口1 694万元。木材战线800人下岗,为了弥补资金缺口,桦南局采取了“支出打紧、收入算满、广开财源”的超常规措施,一是管理费和制造费用分别压缩10%,除土地收费标准不变外,各项收入分别提高15%~20%。二是煤炭生产在上年实现21万吨基础上,在确保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增产2万吨。三是招商引资总投资3.8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4 000万元。新建年产90万吨生产规模的洗煤厂,已开工建设,8月末竣工投产,林业局以厂房和土地使用权入股,股份20%。总投资1.4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2 000万元,新建年加工能力2 000吨以上的紫苏油、紫苏米加工厂,10月末竣工投产,林业局用土地使用权人股,实行现代企业制度新企新制。四是木材战线的下岗职工分离到非林非木项目和森林抚育战线上。确保职工收入不受木材减产影响,确保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

2.抓好森林抚育,提高林分质量。2010年森林抚育任务77 200亩,已落实15个林场(所),现有中幼龄林面积、限伐区、商品林区共计156万亩。实施森林抚育后,可增加就业人数600人,经过10年可全部把现在需要抚育的中幼龄林抚育一遍,改善现有林分质量,提高生长量,增加森林蓄积,发挥更好生态功能。

3.撤并林场(所),向山下移民。2010年按照森工总局《关于撤并整合林场(所)》的文件要求,已将七星林场227户576人全部整体移民到山下局址。既减少了人为对森林资源的威胁,七星林场的职工又享受到了棚户区改造的惠民政策。2011年我们将先锋林场撤并整合到大肚川经营所,先锋林场、大肚川经营所总计420户1 198人,经过艰苦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两个林场(所)88户334人居住在大肚川经营所,新建三栋四层的居民楼。计6 600平方米。新建储存农机具、农业生产资料的仓库5 280平方米,解除职工发展种植业的后顾之忧。两个林场(所)向山下移民332户。目前,已签订了移民协议和棚户区改造协议,向山下移民的工作正有条不紊的进行,向山下移民工作实现了无一起集体和个人上访,真正做到了惠民工程让职工群众拥护和满意。

4.加强生态保护,实现“三大效益”协调发展。2006年12月建立了七星峰国家森林公园,在森工总局、管理局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加强森林公园管理工作。在七星林场撤并整合过程中,配备专职护林员成立专业扑火队,划片包干,明确责任,抓好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在道路沿线,设立防火宣传站,营造风景林16公顷,当年成活率98%;森林抚育完成90公顷:园区栽植绿化3 000株,鼠害防治2 000亩:完成生态移民227户576人。开发建设七星峰生态旅游区,打七星峰抗联红色旅游、森林小火车特色旅游品牌。主要是恢复七星林场场址至七星峰脚下的12.5公里森林小火车旅游线路。建七星峰国家森林公园抗联纪念碑和纪念馆,利用现有的土地资源发展山野菜、山野果等种植业;发展特种野猪、东北山鸡、山兔等养殖业;发展绿色、特色北五味、平贝、串地龙、中草药等栽培业,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协调发展。

2009年以来,局址绿化面积48.6公顷,绿化覆盖率达到42.19%,主要绿化工程靓点有局址森林公园,下甸子生态林,文化广场,桦林大道两侧绿化工程。森林公园坐落局址西北,绿化面积352亩。初步形成了以森林树木为主体。休闲娱乐健身设施配套齐全的生态型活动场所,是三江地区最大的人工森林公园。下甸子生态防护林原迹地为棚户拆迁区,绿化植树面积165亩,采用针阔混交大苗木造林,当年造林当年郁闭成林。这片生态防护林位于局址与桦南县城交界处,与森林公园连成一片,形成500余亩绿化生态屏障,所产生的巨大生态效应使周边10多万人受益。2011年局址规划植树22800株,绿化覆盖率由42.19%提高到45%。改善下甸子生态林的生态功能,补植常绿树种和一些春花秋果的阔叶树种12 000株,形成生态效应和观赏效应为一体。森林公园扩建,建造人工湖,继续增加绿地面积,补栽一些观赏价值高的树种。新楼区进行高标准绿化,乔灌花草结合。认真搞好工业园区绿化工作,把工业园区建设成生态型工业园区,努力实现“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远

景目标。

5.抓好春季森林防火。确保万无一失。为了抓好森林防火和经济防火工作,保证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不受损失。2009年在山上17个林场(所)和种子园全部配备了专业扑火队,春、秋两季专业扑火队昼夜在专业扑火队宿舍值班值宿,配齐配全了各种防火设施和设备,山上各林场(所)、煤矿、农场全部配备消防车一台。为了进一步加强东片(万隆施业区)的森林防火工作,在春、秋防火期内组成由党委副书记、副局长、公检法三长为组长的公安森保、森警部队、机关部门负责人、场(所)长、当地派出所所长参加的东片防火指挥部。重点解决和处理林农混居,林矿交错,林垦交错森防错综复杂的难点和问题,实现我局连续18年无森林防火的奋斗目标。

二、依托资源优势。加快产业发展。打造充满生机活力的新林区

按照森工总局党委、森工总局发展“产业”的思路、目标和措施,改变靠独木支撑林业经济的局面。桦南局确定今年为:经济转轨年,产业转型年,实施“两园两个基地一个决战”战略,在产业发展上挑战传统,敢为人先,根据林区自然资源和产品资源的优势,将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有机结合,突出优势的产业特色,形成经营产业链,使企业经济快速步入跨越式发展的新航道。

1.创新、转型发展。桦南局局址现有造纸、乐器胶合板、混合肥、型煤、石棉瓦、塑窗、卫生筷子、小型农机、6个木材加工厂家。按照产业集聚、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相结合的方针,将14个厂家全部规划为工业园区,并进行了产业布局,分别是:粮食仓储物流产业区:粮食深加工产业区;木材加工产业区;工业加工产业区;建材、农机、机械制造产业区。2010年,该局与大连连王集团签定了占地11万平方米,总投资3.5亿元的“粮食仓储物流”合同,并成立了黑龙江鑫海阳经贸发展有限公司(中央储备粮大连直属中转库),固定资产投资5 000万元,每年粮食收购发运量20万吨以上。

物流产业区的建立为桦南林区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是可以通过实行定单和“粮食银行”实现职工收入最大化;二是可以带动周边村镇和垦区粮豆的流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三是可以促进农业二产、三产同步发展,形成农业产业链;四是可以安置近千名下岗职工再就业;五是可以拉动运输及商饮服务等相关产业发展。

2.龙头带动、协调发展。桦南局经过两年来的探索和实践,本着共同发展和利益共享的原则,以突出产业特色和产业聚集,坚持可持续发展为主线。以已经落户的鑫海阳经贸有限公司为龙头。对五个产业区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招商引资,与南韩客商签定了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投资1.4亿元,年加522 000吨以上的紫苏油、紫苏米加工厂,与森美苏子种植专业合作社签定了占地6 000平方米、投资4 000万元的紫苏油加工厂。这两个厂家2011年4月份开始建设,10月份竣工投产。新建了年洗煤90万吨的洗煤厂,计划8月份竣工投产。与宝清客商签定了年产6000万块机械制砖厂的合同,总投资1.2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800万元,按照五个产业区的布局初步形成了,以鑫海阳经贸发展有限公司为龙头的粮食仓储物流、紫苏、粮食、加工产业区;以洗煤厂和恒广纸业有限公司为龙头的工业加工产业区;以远东乐器材料厂为龙头的木材深加工产业区;以三江塑窗厂为龙头的小型工业加工产业区。

3.项目拉动、促进发展。按照森工总局党委、森工总局和管理局党委、科学发展,转型发展的战略部署,抓住省森工系统再次木材锐减,经济转型,产业转型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将木材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集聚相结合,将林区种植业、养殖业的绿色、特色产品和产业集聚效应的精深加工产业相结合。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促进林区经济迅速走上摆脱木材经济的快车道。

4.市场牵动、更快发展。桦南林区地处七台河、双鸭山两大煤田之间,含煤面积为200平方公里,远景储量高达1.96亿吨,山上17个林场(所)和1处种子园有12个林场(所)蕴藏煤炭资源,经过几届班子的不懈努力,煤炭生产基地。以成为林业局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了规模经营、规模效益。

桦南局目前有红光、密林两个煤矿4个矿井,两年来,该局时刻紧绷安全生产这根弦,举全局之力,向煤炭安全设施设备投入,局长、党委书记定期带领有关人员下井检查安全生产、慰问矿工。安全生产的严管理、高标准,两年来未发生重大伤亡事故。已成为标准化矿井,佳木斯地区样板矿。积极对上争取政策扩储煤炭资源,投入资金扩大生产规模,年生产能力比2008年翻了一番,达到20万吨。2010年4月对红光二矿进行安全补套工程建设,今年4月末竣工投产,新增生产能力6万吨,矿井服务年限延长了10年。现在,煤炭产业经济效益已跃居三大(煤炭、土地、木材)经济渠道之首,成为该局的龙头产业。十二五期间该局努力实现年产原煤100万吨,年上缴利润2亿元,打造森工百万吨煤炭生产基地。今年,在新建洗煤厂和煤矸石制砖厂的同时,积极探索煤炭化工等产业链,增加精深加工的附加值,获取效益最大化。

5.科技助力多元发展。该局现有种植面积31万亩,相当于一个中型农场的规模,是绿色大豆、水稻、紫苏、白瓜的种植基地,其中,紫苏种植4万亩,是全省最大的紫苏种植基地。在引进紫苏品种的几年里,根据紫苏生长的特点,自制研发了紫苏除草剂,今年要与东北农业大学等科研部门合作,成为国家认可的农资产品。将紫苏扩大到5万亩。在大肚川、下桦两个林场(所)分别建立两个科技种植示范区,实行科学种田,推广新技术。引进大果沙棘、仁用杏新品种,为坡岗地退耕还林储备经济林新品种。巩固小农机制造的五项专利,发展适宜林区的小农机制造业。通过与大专院校、科研部门合作,引进技术和人才,推进林区科教兴林、科技兴林的进程。

三、深化改革、科学发展,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建设持续健康发展新林区

桦南林业局推进政企分开转换体制机制,遵循有利于森林资源增长,有利于科学和转型发展,有利于职工群众富裕的原则,进一步巩固和完善林业局内部政企分开的改革。建立局、场两级管委会组织机构,在机构设置上实行合署办公、一人多职,在人员编制上,实行定职能、定机构、定人员。在新兴产业上妥善安置精减的人员,确保平稳过渡和政治安定。该局原有施业区面积38.4万公顷,,由于种种原因,经省政府等部门先后划出15.6万公顷,现有22.8万公顷,既能耕种的林地划给地方和农场,所以造成了施业区战线长,林农林矿交错的局面。现有林场(所)17个和1处种子园,2个农场,2个煤矿,计22个生产单位。从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出发,做到既积

极又稳妥、循序渐进、稳步推进,结合该局林情、社情等实际情况,为了有利于林权稳定和林地不蚕食,实行稳定东片地区,合并腹部的原则,建立基层中心林场管委会。理顺桦南林区国有林管理局工作职能。完善桦南林区林业经营公司经营管理方式。加强桦南林区煤炭经营公司和桦南林区农牧经营公司的领导,煤炭经营公司实行产、供、销、运一条龙管理体制。农牧经营公司形成农资供应促进种植业生产带动养殖业发展的产业链实体。在加快企业内部政企分开改革进程中,积极探索国有经营单位:建筑公司、道桥公司、物资公司的经营机制和管理体制创新。在企业经营机制转换上:一是在经营管理上创新。全局财务管理全部实行“报账制”,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木材营销全部实行竞价销售,阳光大厅一站式服务。二是在经营方式上创新。煤炭生产由原来的个体承包改为企业经营,由个人投资建井改为企业独家经营,改革煤炭运输方式年节约费用667万元。三是在管理形式上创新。洗煤厂和煤矸石制砖厂实行以土地使用权入股方式股份制经营,煤炭运输实行企业与个人股份制、个人合伙股份制,多元化管理形式。四是在业绩考核上创新。继续实行绩效工资激励机制,对各战线的工作实行绩效考核,并采用物资奖励的形式予以激励。五是在融资渠道上创新。今年棚户区改造继续采取商业开发与棚户区改造相结合,用引资置换的办法,新建公益设施和棚改配套设备,用别人的钱做了我们想做而做不到的事情。进一步创造宽松环境,积极扶持民营、私营企业,发展林区多元化经济。

四、关注改善民生。努力提高职工收入,加快现代化生态镇建设

桦南林业局党政班子一班人在学习讨论高书记、魏总局长的讲话中一致感到: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人民,都是为了提高人民生活的幸福指数。落实总局党委确定的保障改善民生20件实事,就要牢固树立“从一点一滴做起,为职工群众服好务”的执政理念,从职工群众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人手,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了无限的为人民群众谋福祉上来。今年该局在落实总局提出的20件实事采取的措施是:巩固2009年以来企业投入资金6 400万元,实施的20项利民工程;继续为全局在职职工每年增开两个月的绩效工资,增加职工收入;在山上各林场(所)已经实现人均超万元的基础上,开展超2万元林场(所)创建活动,两年内全部达标;方便职工群众交通,繁荣林区经济:建设森林公园人工湖,拓宽林区人民休闲娱乐空间;建设社区活动中心,实行政务联合办公,解决职工群众办事难的问题:打七星峰红色旅游品牌、开发大肚川线生态旅游线路,创建下岗一条街,商业一条街,增加职工群众就业岗位:建设局址中心公园,改善局址居住环境;增加小额贷款额度,扶持职工自主创业;加强弱势群体帮扶力度,增加扶贫解困资金投入,实现利企惠民人民群众得实惠的工作目标。

2009年以来,桦南林业局抢抓棚户区改造政策的大好机遇,认真组织实施,完成建筑面积214 100平方米,总户数3 134户,在局址中心区建起了规范化的和谐小区、民馨小区、园丁小区和桦业小区。这两年棚改居民楼建设总面积超过建局以来楼房建设面积的总和。桦南林业局本着“收缩,突出中心,强化生态,打造亮点”的原则,实施“两园两基地一个决战”战略发展目标,在局址中心取缔平房,拆迁平房2 108户,新建棚改住宅楼26栋,总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道路升级改造2 600延长米。

为了保质保量完成棚户区改造决战年的各项任务,桦南林业局采取的措施是:

1.在小城镇建设规划中确立了“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环境优美,特色鲜明,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指导方针。制定了《桦南林业局2009年至2011年三年小城镇建设发展规划》,按照《规划》在局址中心取缔平房,建成新型的生态型小城镇、形成集聚人口型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提升小城镇的现代气息与时代特征。

2.在棚改拆迁工作中,成立搬迁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由局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党政班子成员负责各项推进工作。在电视节目中设棚改专题栏目。宣传棚改政策和小城镇建设规划。公开、公正测量拆迁面积。开发商承担拆迁费用,林业局统一支付搬迁费和租房费,林业局闲置厂房租赁给拆迁中的个体商户。

3.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序组织开发商施工,每个工程都纳入建筑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范畴,组成由老干部、回迁户、退休技术人员等人参加的质量监督检查工作组。对棚改工程进行群众性的质量监督,确保建筑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保证棚户区改造工程质量标准。

4.总结两年来棚户区改造工程的经验的教训。今年每个开发商施工建设4栋楼房,保质保量在10月1日之前竣工,让职工群众住上满意楼房。

5.在棚改回迁户基准价(每平方米900元)不变情况下,采取送你一块土地。你建棚改楼配套设施的办法。解决棚改工程中绿化、供电、供水、排水、道路、集中供热等基础配套资金投入不足的瓶颈问题。采用棚改与商业开发相结合的方式,引资置换公益办公楼和公益设施。

林场林长制工作总结篇5

今年是我县林长制提升年,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加强打造林长制升级版,努力达到“深化林长制,实现林长治”的目标。现将我县林长制工作总结如下:

一、开展工作

(一)领导重视。我县高度重视林长制工作,县委书记、县级总林长杜少华总林长令2次,安排部署森林督查工作及林长巡林工作。6月17日,召开2021年全县总河长总林长会议,制定《武宁县林长制工作要点》等文件,为林长制工作进一步开展提供了有力指导。

(二)巡护管理。我县大力加强专职护林员巡护管理工作,将责任落实到每个专职护林员,对专职护林员巡护进行每日通报,每月督办,已督办函2起。对巡护不到位的专职护林员进行督查督办,对不履职履责的专职护林员进行更换,确保“山有人管、林有人护、火有人防、责有人担”。

(三)制度更新。对规范制度建设做好年度更新工作,更换了县级、乡镇级、村级林长制公示牌和更新了县林长办规范制度建设,明确每年的重点工作和任务。

(四)督查培训。为做深做实林长制工作,我县对部分乡镇林长制工作进行了督查,并对专职护林员进行现场培训,增强其履职履责能力。

(五)开展宣传。为营造林长制氛围,我县开展了多种多样的宣传活动,例如4月1日联合生态环保局开展爱鸟周宣传活动、5月22日开展生物多样性宣传活动。通过活动极大提升广大干部群众对有关政策的了解,增强对野生动植物、林地湿地资源的保护意识,为全面深化林长制,实现林长治奠定良好的生态基础。

二、主要问题

(一)巡护率不高

(二)乡镇制度更新不及时

三、下步打算

(一)加强巡护管理。进一步加强专职护林员巡护管理,继续坚持每日统计,每日通报。

林场林长制工作总结篇6

【关键词】营林生产;问题;对策

1.营林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林木良种基地建设总体滞后。主要表现在种子园的建设类型单一、母树林的更替不及时及经营管理水平低等方面。由于种子园建设类型较为单一,母树林没有得到及时更替,加之经营者的管理水平不足等原因,导致林木良种基地的总体建设滞后。

第二、苗圃管理及育苗生产形式跟不上企业进入市场经济的步伐,种苗急需以产品的角色进入市场。更新造林中存在数量与质量失衡,苗木投入量超过设计作业量,苗木成本在造林总投入中所占比例过高;树种的结构比例失调,适地适树不到位;在良种与壮苗的选育、引种、推广及优良天然苗木的利用等方面存在许多认识上的误区和工作上的失误。在更新造林过程中,其数量与质量出现了严重的失衡,苗木的整体投入量超过了最初设计的作业量。相比营林生产中的总投入资金,苗木成本所占的比例太高;树种结构比例失调;在选取良种、推广和利用天然苗木等方面,企业和工作人员在认识上存在一定的误区。

第三、人工林的营造与市场需要失调。人工林缺乏定向培育的长远打算,造林与使用结合不紧密,在营造上缺乏商业考虑,林产工业的木材原料供应将面临危机。集约经营丰产林、“幼培丰产林”及部分常规造林小班在经营管理措施上表现为短期行为,集约化管理措施不到位。

2.营林生产的对策

2.1加强种苗基地建设

必须要树立现代化的农业发展理念,提升农业高产量的发展状态,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要选用良种,林业生产必须选择较为优良的育种,林木良种培养基地要将良种有效的培育,比如我国很多林业局运用的红松种子在植入到土地之前必须要在养殖基地或者育种基地进行一段时间的“孵化期”。从长远发展利益考虑,我国营林建设,木材深加工必须要重视对不同树木的分析,要对母体树林的结构有所掌握和了解,要及时的调整好木材的种植数量,要根据现有政策加大母体树林的种植规模,尽快发挥出母体树林的积极作用与价值,可以用现有基本符合母树林条件的中龄林或近熟林逐步更替已老龄化的天然母树林,有计划地培育和发展珍贵针阔叶母树林基地,既可以改善母树林的结构,又可以增加经济效益,达到林木良种化的目的。

2.2搞活苗圃运营机制

营林生产与营林未来规划应推进苗圃走向市场进程,对苗圃实行竞争机制及多种经营机制,可以采取适当的承包形式或私人经营方式,搞活苗圃。为保证造林用苗,企业可以采取签回收合同的形式,制定相应奖惩措施,按苗木等级制定苗木单价,做到以质论价。为保证苗木质量及造林质量,降低育苗及造林成本,激活苗圃竞争机制,可将苗圃作为种苗市场,在保证造林质量的前提下林场按造林设计要求在苗圃中有权自由选择其所需苗木。营林种植企业可以在苗圃培育满足需要的条件下,将企业外的客户进行分类,把苗圃基地的一些具体商业培养建议与方案进行细化,采取市场机制的育苗发展理念,苗圃基地对林苗的培育必须要注重绿化面积,对经济植物与野生植物的驯化与培育等细节问题,对闲置的苗圃基地进行开发种植,提高了员工经济收益,也改善了生态环境。

2.3加强更新造林管理、降低生产投入

改革开放以来,森工企业在营林生产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更新造林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造林成活率及保存率稳步上升。而造林初植株数仍保留 10 年前以加大初植株数来保“两率”验收的传统做法,造林单位面积保存树木过多,既浪费了苗木,又加大了造林、抚育等工作量。此外,对林冠下造林必须要注重适量原则,充分利用现有的天然苗木,降低人工苗木的投入量。对近几年可能回头采伐作业的择伐林,应采取天然更新或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的方式,以免回头作业时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及浪费。第二、降低造林成本关键在于降低苗木成本。一方面,降低单位面积造林的苗木成本,通过合理降低造林苗木的投入量来实现;另一方面,降低苗木单株成本,可以通过提高单位面积的成苗产量及缩短苗木的培育周期来实现。第三、更新造林用苗应打破仅靠苗圃培育人工苗木的局限,应充分利用现有的天然苗,如大青杨、椴树、核桃楸、水曲柳、黄菠萝等天然苗在自然环境生长环境中,具有良好的遗传及抗逆特性,可以就地就近进行移植,既符合其对生长环境的要求,又可以降低造林投入。第四、真正将适地适树落到实处,改变同一造林小班只造一个树种的错误做法。

2.4以市场为导向选择造林树种

在更新造林的树种培育上,尤其是集约经营丰产林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选择合适的树种,积极培育高价值用材林分或短周期速生的小径纤维材林分,做到造林时就设计好林木产品的销售方向,对用材林分,要对用材林资源的树种质量从林产工业现在发展的角度来重新认识。林产工业的产品已向深加工层次发展,由实木利用到单板型人造板的制造,再到非单板型人造板的市场开拓。要研究林产工业的产品结构、布局、规模等,首先考虑原料的供应。所谓的木材资源质量差、数量不足,主要针对实木或单板型人造板而言,如锯材、胶合板等对树种、材质、径级、长度都有特定的要求,原料缺陷决定着产品等级和出材率。若考虑非单板型人造板,数量与质量问题就得重新认识,这类产品对树种、径级、长度、木材缺陷无严格要求,有原料供应的广泛性和便利性。

根据林产工业对木材原料需求的变化,应对现有的杨树丰产林营造措施进行及时调整,以迅速发展短周期小径材人工林。本着培育小径材丰产林的原则,杨树在幼龄期对土壤的肥力、土壤的水分及土壤的通透性要求比较强烈。对杨树造林地每年至少施肥两次,以施生物有机肥为佳,结合除草同时进行全面松土,争取做到“涝排旱灌”,造林地内绝对不允许积水,在杨树高生长期,根据杨树对水分的需求,有条件的地块可以进行适时灌溉,同时要做好杨树的病虫害防治工作。从杨树病虫害角度来讲不易重茬作业,根据对木材原料需要及杨树的生长情况,可逐步进行株间、行间或带状间伐,然后采取林粮或林药间作对其进行土壤改良,形成短周期小径材速生丰产林,或者间伐后直接引入针叶树或其它珍贵阔叶树将其培育成复层混交林。 [科]

【参考文献】

[1]孔繁文,高岚,刘东生,吕永来,周亚非.营林产值理论和方法的应用与分析.林业经济.2008.03:30-33.

[2]宋春东.浅谈营林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2:120-122.

[3]陈天霞.营林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内蒙古林业,2011.09:20-22.

林场林长制工作总结篇7

1.1编制目的

深入贯彻森林防火“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切实做好处置重、特大森林火灾的工作,确保在处置重、特大森林火灾时反应及时、准备充分、决策科学、措施有力,把森林火灾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规范和强化政府对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工作的管理,促进全县形成组织指挥统一、联动机制有序、决策科学正确、系统保障周密、应急行为高效、部门资源共享、社会广泛参与,与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应急管理体制,为建设新*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1.2基本原则

1.2.1统一领导、分组负责,落实各项责任制的原则;

1.2.2密切配合、通力合作,确保快速反应的原则;

1.2.3以人为本、科学扑救,最大限度地减少森林火灾对人民生命财产危害的原则;

1.2.4坚持“打早、打小、打了”的原则。

1.3编制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森林防火条例》、《国务院关于重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辽宁省森林防火实施办法》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预案。

1.4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县行政区域内发生的森林火灾。

1.5预案启动条件

重要火情报告县政府后,县森林防火指挥部密切注视火情动态变化,如果火场3小时内仍未得到有效控制;威胁居民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及重要设施安全;造成重大财产损失或发生严重人员伤亡并有继续发展趋势;乡级政府、乡级森林防火指挥部请求缓助或向县政府提出请求时,按照有关程序立即启动本预案,采取应急处置措施。

2.组织指挥机构和职责

按照“精简、统一、高效”的原则,成立*县森林防火指挥部,作为全县应对森林火灾的指挥机构,负责全县森林火灾综合预防管理和组织扑救工作。

县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负责指挥部的日常工作,履行综合协调、系统保障和组织森林火灾扑救职能。主要职责是:执行指挥部决定;负责全县森林火灾预防、扑救和协调及其相关组织管理工作;组织森林火灾预防规划和扑救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组织建立森林火灾预防和扑救应急信息综合保障体系;组织建立森林消防队伍体系;督促检查森林火灾预防和扑救工作;督促检查森林防火科研、宣传、教育、火源管理、责任制落实、扑救等工作。

本预案启动后,在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县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以下简称“县防火办”)积极协调有关部门,调动扑火力量,采取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协助地方政府尽快扑火灾。县森林防火指挥部成员单位及有关部门按照预定方案立即行动,积极支持配合县森林防火指挥部做好各阶段扑救工作。

县森林防火指挥部成员单位职责:

(1)县法院、县检察院

对火灾肇事者和造成重、特大森林火灾责任事故的行政领导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2)县公安局

负责协调消防、通讯、治安等部门参加火灾扑救工作,做好灾区治安管理、安全保卫、火场交通管制及协助森林公安机关侦破火案等工作,保证火灾扑救工作顺利进行。

(3)县经委、县发改委

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造成人员伤病需要紧急调拨医疗器械、药品时,根据规定积极落实调拨工作。协助制定灾后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协助做好灾区重建相关工作。

(4)县财政局

负责为扑火救灾提供经费保障,需紧急物资购置和资金时,应全力负责解决。

(5)县民政局

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造成大量灾民需要及时转移时,负责协调灾民临时安置、生活保障和灾区重建相关工作。

(6)县交通局

负责保障火灾发生地区道路畅通,并及时协助快速运送扑火物资和增援人员。

(7)县卫生局

因森林火灾造成人员伤亡,且火灾发生地的医疗部门无法满足求助需要时,负责协调卫生系统相关部门做好灾区紧急药品支援、卫生防疫、受伤人员的救治工作。在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时,应派出救护车和医疗人员到火场待命。

(8)县消防大队

负责组织和协调消防队伍参加森林火灾的扑救工作;做好火场附近居民区、工矿企业及军事设施的防范工作;进入119的森林火警电话,应及时将火情信息传递到县森林防火指挥中心,指挥中心电话:5822639、12119。

(9)县气象局

及时提供火场天气预报和天气实况,适时实施人工降雨作业,在防火期做好火险预报和高火险警报的制作工作。

(10)县武警支队

做好扑救森林火灾武警突击队训练工作,发生森林火灾时调动武警突击队参加森林火灾扑救工作;配合火灾发生地公安机关维持火灾现场治安秩序。

(11)县网通公司

负责火场应急通信保障和与扑火相关的其他信息传递保障工作。

(12)县农经委、县畜牧局

协调基层农业和动物卫生监管部门共同做好森林火灾的扑救工作,保证人员、居民点房屋设施和牧牲畜的安全。

(13)县城建局

做好太阳山等风景名胜区森林防火工作,发生森林火灾时组织扑火力量,在县森林防火指挥部指挥下扑救森林火灾。

(14)县教育局

负责组织中小学校在校生开展森林防火教育活动;当森林火灾直接威胁中不学校时,参与应急处置工作。

(15)县广电局

负责火灾现场的正面报道和宣传工作;在森林防火期要在广播、电视中播放森林防火公益广告,以提高全民的森林防火意识;森林火险天气预报和高火险天气警报。

(16)县武装部

负责全县民兵突击队的组织和调度。做好扑救森林火灾民兵突击队训练工作,发生森林火灾时调动民兵突击队参加森林火灾扑救工作。

2.1扑火前线指挥部

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应设立扑火前线指挥部(以下简称“仆火前指”,并成立相应配套的组织指挥体系。负责指挥安排部署兵力,下达扑火命令,指挥森林消防队员最大限度地降低火灾造成的损失。及时和县、乡政府沟通火场情况,灭火后清理火场,安排人员看守火场、调查火因、查破火案。

“扑火前指”的组成:

2.1.1“扑火前指”总指挥:全面负责火场的组织扑救工作,组织、研究、制定扑救实施方案,调度指挥各方面扑火力量,处置紧急情况。“扑火前指”总指挥由县防火办副主任、森林公安分局局长担任。

2.1.2总调度长:负责“扑火前指”的各项协调工作,监督、落实各项工作方案和扑救措施,汇总各工作组的综合情况,组织起草综合调度情况报告。总调度长由总指挥临时任命。

2.1.3扑火指挥组:负责火场情况调度,协调组织扑火力量,落实具体的扑救措施。火场扑灭后,负责火场的检查验收。

2.1.4工作任务:

(1)火情侦察、了解火场火情动态、、通讯联络、扑火措施、扑火准备、起火原因和天气实况,及时向县森林防火指挥中心报告。

(2)传达县委、县政府和县森林防火指挥部对扑火工作的指示,了解贯彻情况。

(3)及时向县森林防火指挥中心报告有关情况。

(4)督查参加扑火工作的单位和人员执行任务情况,督办各项任务的落实。

2.1.4.2工作人员职责:

(1)按领导的要求做好各项工作;

(2)参加有关会议,做好会议记录;

(3)协调县森林防火指挥部及扑火前线指挥部有关具体工作;

(4)搜集、掌握火场全面情况;

(5)提供当地天气、风力、风向、气温、火势等情况;

(6)提供全县扑火人员数量,森林消防队位置、数量、设备、工具等相关资料;

(7)起草《火场工作组情况报告》。

2.1.4.3扑火现场工作组应携带以下设备和备品:

卫星电话、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笔记本电脑及其他应用备品(GPS、地图、望远镜、药品)。

2.1.5后勤保障组:负责落实扑火工具、车辆和燃油;保障运送扑火人员、物资车辆畅通无阻;保障食品、药品等物质供给;保障通讯线路畅通;及时提供气象和火险预防,做好居民疏散和安置工作;为指挥部当好参谋。

以县森林公安分局为主体,由县财政、交通、通信、商业、卫生、发展改革、民政等指挥部成员单位组成。

2.1.6火案调查组:负责火灾案件调查、火案查处及“扑火前指”安全保卫工作,由县森林公安分局人员组成。

2.1.7救护安置组:负责协调救护伤员和安置灾民工作,由县防火办领导及县卫生、民政部门组成。

2.1.8火场通讯联络系统包括:有线通信(电话),无线通信(包括短波单边带通信网和超短波无线电通信网),有线、无线结合通信(手机电话),并要制定有效的网络通信纪律,确定专人负责并做好通信记录。

2.2第二线指挥部:

由县林业局局长任指挥长,并由县通信、气象、交通、财政等指挥部成员单位组成指挥部。设在距火场较近的乡镇或村庄,组织后续人力、物力支援前线;组织医护人员救护伤员;保障信息畅通,使火场和上级机关承时沟通情况;组织危险区居民后撤和疏散。

2.3第三线指挥部:

设在县森林防火指挥中心,由分管副县长任总指挥,由武警支队、公安局等领导组成,在县森林防火指挥中心坐镇指挥,全面掌握火场动态,调动指挥全县扑火兵力增援火场,保障物质供应,向临近县(市)区通报和有关指令,并向上级报告火情,请求支援。

3.预警、监测、信息报告和处理

3.1*县重点火险区域

全县共有13个林区乡镇,分布在我县东部山区和西部风沙区。共有国营林场2个。

*县重点火险区:

3.1.1*镇地区:*镇、泉头镇、下二台乡、泉头林场、双庙子镇、毛家店镇、太平乡、马仲河镇;

3.1.2傅家地区:傅家林场、傅家镇、三江口镇、古榆树镇、长发乡、后窑乡、七家子镇;

3.2林火预警与监测

森林火灾的监测与报告要坚持“打早、打小、打了”和科学扑救的原则,建立常规数据监测、风险分析与分级等制度。县防火办要依据气象部门提供的气候中长期预报和市森林防火指挥部高火险警报预报,向全县高火险天气警报;气象部门要依据天气预报信息制作24小时森林火险天气预报,并在*电视台天气预报栏目中向全县。森林火险预测预报分为五个等级:

县森林防火指挥部建立应急值班系统,坚持24小时值班,受理森林火灾火警报告,按程序处警,及时向有关领导报告火情。

3.3信息报告和处理

3.3.1各级森林防火部门要与各级消防部门相互配合,互通信息,各级消防部门接到森林火灾报警电话要立即与当地森林防火部门联系通报情况。

3.3.2一般火情由乡级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按照森林火灾日报或月报规定进行统计并上报县防火办。

3.3.3如发生下列森林火灾,各乡(镇)场应在情况核准后30分钟内上报县防火办。

(1)受害森林面积10亩以上的(含10亩);

(2)距省界、县界5公里且火热仍有继续蔓延趋势的;

(3)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区和名胜古迹地、革命纪念地、军事、弹药库、油库、林区居民区等发生森林火灾;

(4)造成人员伤亡或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重大损失的;

(5)明火2小时未扑灭且有继续发展趋势的;

(6)需要县森林防火指挥部支援或有必要向县森林防火指挥部报告的。

3.3.4各乡(镇、场)上报的火情信息内容包括火灾发生的时间、具体地点、过火面积、火场信息以及天气条件等,需要援助的车辆、人员、扑火工具、物资等。

3.3.5各级防火办在森林防火期,要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严禁擅离职守。对森林防火工作要实行一级对一级负责,层层落实责任制,对发生的各种森林火灾要在规定时间内逐级上报,不得迟报、瞒报、漏报。

4.火灾扑救

4.1应急响应

一旦发生森林火灾,知情单位或个人有义务通过森林防火报警电话5822639、12119,公安报警电话110,消防报警电话119,或其他途径,迅速报告和反映火情信息;110、119报警台接到森林火灾报警后要立即转到县森林防火指挥中心(5822639、12119),由县防火办统一处置;县森林防火指挥部接警后,根据火情性质、威胁危害程度和范围,立即启动相应预案。重、特大森林火灾发生后,要在第一时间内迅速报告县委、县政府。

4.1.1响应机制

根据火灾发展态势,按照分级响应的原则,火灾响应级别由高到低分为三级。

4.1.1.1Ⅰ级响应

当出现受害森林面积10公顷以上,火势仍未得到有效控制;造成3人以上死亡或造成重大影响和财产损失;严重威胁或烧毁林区居民地、重要设施和原始森林;以及需要县森林防火指挥部支援时,县政府将根据实际情况组织指挥火灾扑救工作。

4.1.1.2Ⅱ级响应

当火场持续1小时仍未得到有效控制;受害森林面积5公顷以上(含5公顷);造成1人及以上死亡或造成重大影响和财产损失;距省界、县界5公里且火势仍有继续蔓延趋势的;威胁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区和名胜古迹地、革命纪念地、军事、弹药库、油库、林区居民区的相关县(市)区政府要立即进入紧急工作状态,县森林防火指挥部成立工作组赶赴火场。

4.1.1.3Ⅲ级响应

发现火情后,当地森林防火部门要立即组织扑救,0.5小时内火势未得到有效控制的,县级森林防火指挥部“扑火前指”要迅速到位。

4.1.2建立第一响应队伍

全县建立森林火灾扑救第一响应队伍3支。

*县森林消防队分布明细表

4.2扑火指挥

扑救森林火灾由当地人民政府森林防火指挥部统一组织和指挥,参加扑火的所有单位和个人必须服从“扑火前指”的统一指挥。各级领导靠前指挥,要坚持由上到下逐级指挥体系,下级“扑火前指”必须服从上级“扑火前指”的命令。驻昌部队在执行扑火任务时,内部要设立相应的扑火指挥机构,在当地政府扑火前线指挥部统一领导下,具体负责部队的组织指挥工作。

4.3扑火原则

4.3.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重点保护人民群众和扑火队员的生命财产以及居民地、基础设施等重点部位安全;

4.3.2坚持科学扑救,“阻、打、清”相结合,努力做到快速出击,科学补救,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

4.3.3坚持整体围控,阻隔为主、正面扑救为辅等多种方式和手段进行扑救,减少森林资源损失;

4.3.4实行“专群结合、以专为主”的原则,坚持以专业(半专业)森林消防队、武警部队等专业力量为主,其他经过训练的或有组织的非专业力量为辅;

4.3.5实行分片包干、划区包片的办法,建立健全扑火、清理和看守火场的责任机制。

4.4扑火安全

现场指挥员必须认真分析气象、自然地理环境和火场动态,在扑火队伍行进、驻地选择和扑火作战时注意观察天气和火势的变化,确保扑火队员的安全。

4.5居民点和群众安全防护

各级人民政府应在林区居民周围开设防火隔离带,预先制定紧急疏散方案,落实责任人,明确安全撤离路线。当地居民受到森林火灾威胁时,要及时果断地采取有效措施阻止火势蔓延,有组织、有秩序地及时疏散居民,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4.6医疗救护

因森林火灾造成人员伤亡时,火灾发生地政府要积极开展救护工作。伤员由当地医疗部门进行救治,必要时由县卫生局组织医疗专家协助进行救治;死难者由当地政府根据有关规定进行妥善安置。

4.7应急通信

在充分利用当地森林防火通信网的基础上,调集县内应急通信保障队伍,建立火场应急通信系统,保障在紧急情况下扑救森林火灾时的通信畅通。必要时申请市森林防火指挥部派通信指挥车到火场提供应急通信辅助保障。

4.8扑火力量组织

4.8.1扑火力量组成

扑救森林火灾以当地专业(半专业)森林消防队、武警部队、驻军、民兵、预备役部队等专业扑火力量为主,必要时可动员当地林区职工、机关干部及群众等非专业力量参加扑救工作。

对于由武警部队和地方消防队组织的森林消防队伍,各相关单位积极协调配合,及时配备、检修和补充扑火机具。

4.8.2跨乡镇增援机动力量组成

如森林火灾发生地区扑火力量不足时,县森林防火指挥部可调动其他乡镇的森林消防队、突击队支援扑火。

4.8.3兵力调动程序

森林消防队的调动由县森林防火指挥部下达调动命令,由森林消防队所在地的森林防火指挥部负责组织实施。突击队的调动由县森林防火指挥部协商县武警支队按有关规定组织实施。

4.9火案查处

县公安局森林公安分局负责指导当地森林公安机关进行森林火灾案件的查处工作。

4.10信息

重、特大森林火灾的信息应及时、准确、客观、全面。各种扑火动态等信息由县森林防火指挥部。形式主要包括组织报道、接受记者采访、举行新闻会等。

4.11应急结束

重、特大森林火灾得到有效控制后,根据实际情况,由县森林防火指挥部总指挥开副总指挥适时宣布结束应急工作,恢复正常森林防火工作秩序。

4.12火场善后处理

4.12.1看守火场

在清理火场和看守火场期间,扑火队换防时,必须经过火场总指挥批准办理交接手续,在交接单上要写明责任区范围与职责,以及双方单位名称、带队人姓名、交接时间等有关事项。

4.12.2验收火场

森林火灾扑灭后,火场总指挥要对整个火场进行验收,火场要达到“三无”(无烟、无火、无气),同时,做好验收记录,并由负责人签字。验收记录要交县森林防火指挥部备案存档。

4.12.3撤离火场

必须在消灭明火后坚守24小时,并经森林防火指挥部验收合格后方可撤离火场,扑火指挥员必须认真组织好扑火队伍的撤离工作。

5.后期处置

5.1火灾评估

火灾发生地的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要在火灾扑灭后的4日内,及时将火灾造成的过火面积、森林受害面积、评估森林资源损失等情况,以书面形式上报县防火办。

5.2灾民安置和灾后重建

火灾发生地的人民政府要根据有关规定妥善处理灾民安置和灾后重建工作。

5.3工作总结

扑火工作结束后,要及时进行全面总结扑救工作,重点分析总结火灾发生的原因和应吸取的经验教训,并提出防火改进措施。

6.保障措施

6.1扑火力量保障

加强各级森林消防队伍建设,做好森林消防队伍的培训演练工作。各级森林防火指挥部要有计划地开展扑火指挥员、森林消防队员及林区干部、群众的扑火技能、战术和安全避险知识培训,加强实战训练和扑火演练,提高扑火队伍的综合素质和扑火作战能力。同时,为驻军和武警部队配备一定数量的扑火机具,开设扑火知识讲座,提高其技战术水平和整体战斗力。

6.2扑火物资保障

要建立扑火物资储备库,储备所需的扑火机具和扑火装备,作为扑救重、特大森林火灾所需物资的补充。

6.3资金保障

处置森林火灾突发事件所需财政经费,按照《财政部应急保障预案》(财预〔2005〕328号)执行。

6.4技术保障

各级林业部门和森林防火机构的森林防火专家提供灭火技术咨询和火场指导。气象部门为扑火工作提供火场气象服务,包括天气实况、天气预报、高火险警报、人工降雨等技术保障。

6.5通讯信息保障

要建立森林防火通信网络,配备与火场需要相适应的通信设备。要充分利用现代化通信手段,把有线电话、卫星电话、移动电话、无线电台及互联网等有机结合起来,发挥社会基础通信设施作用,为扑火工作提供通信与信息保障。

7.附则

7.1术语说明

本预案所称“重、特大森林火灾”是指出现下列火情之一的森林火灾:

(1)受害森林面积20公顷以上(含20公顷)尚未扑灭的森林火灾;

(2)距省界、县界5公里且火势仍有继续蔓延趋势的;

(3)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区和名胜古迹地、革命纪念地、军事、弹药库、油库、林区居民区等发生森林火灾;

(4)造成人员伤亡或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重大损失的;

(5)明火2小时未扑灭且有继续发展趋势的。

7.2奖励与责任追究

对在扑火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依据《森林防火条例》的相关规定进行表奖;对在扑救森林火灾中牺牲的有功人员需追认烈士的,由民政部门或部队系统依据国家相关规定办理。

林场林长制工作总结篇8

半年来,县林业局认真贯彻落实党的精神,严格按照年初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紧紧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突出生态文明建设,精心谋划,狠抓落实,扎实推进各项重点工作任务。

一、上半年工作推进情况

我局坚持保护与发展并重,以林长制改革、“守护青山”行动为抓手,持续加大森林资源保护,深化林业改革,上半年实现林业经济总产值21.3475亿元,其中林下经济3.9807亿元。

(一)推深做实林长制改革。

开展2021年度林长制改革考核,对各乡镇林长制改革成效进行评估考核,总结林长制改革成效、经验和创新做法。结合实际,制定了2021年全县林长制改革工作要点,进一步深入推行河长制林长制一体化管理。积极推进“五个一”林长服务平台建设。“一林一档”工作已经基本完成,建立档案399份。开展“一林一策”编制,委托安徽农业大学编制县级森林经营规划,已形成初稿,待林地变更工作完成后进行乡镇森林经营修编。建成“一林一技”服务网络,落实林业科技人员89人;建成“一林一警”、“一林一员”护林网络,全县森林资源管护实现网格化管理,共设立森林警长24名,聘请生态管护员218名,全部上岗履职。

(二)加强松材线虫病防控。

一是持续开展枯死松树清理。严格按照技术标准,安排人员全程进行技术指导,全县累计清理枯死松树18.4702万株。开展松木及其剩余物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累计集中焚烧、粉碎处理松木及其制品50余立方米、松柴1万余斤。二是完成6万株健康松树打孔注药。齐云山景区全面实施打孔注药,约1.5万株;除治区及其它区域选择性保护一批古树、大树、风景树。三是开展松褐天牛综合防治。悬挂诱捕器430套,人工化学防治1.985万亩次,有效降低松褐天牛虫口密度,减小自然传播几率。四是完成松材线虫病春季普查工作。调查松林面积28.9071万亩,普查率达100%,发现枯死松树4004株,取样636份,经鉴定,病死1543株,其它原因死亡2461株。无新增疫点。五是开展松材线虫病疫木执法专项行动,全面加强疫木监管。目前已经出动执法人员达480人次,行动次数达到231次,共对109家木材加工或涉及木材的企业进行排查登记,与103家企业签订了承诺书。

(三)积极开展造林绿化。

完成营造林计划176140亩,其中人工新造林1140亩,占任务114%。封山育林20000亩,退化林修复30000亩,森林抚育经营125000亩。完成“四旁四边四创”房前屋后绿化30亩,路旁水旁绿化长度5公里,公路绿化5公里,河流绿化5公里,城镇周边退化林修复145亩,景区周边退化林修复100亩。占任务100%。2个省级森林村庄创建正在实施当中。

(四)强化资源林政管理。

一是健全保护与发展森林资源管理长效机制。试行党员保护森林资源承诺制,建立林木采伐不良信用记录和“黑名单”管理制度,划定林木采伐禁伐、限伐区,实行商品林减伐制度,完善破坏森林资源案件查处通报机制,森林资源管理水平逐步提升。二是做好商品性采伐的禁伐、减伐、限伐工作,全县商品性采伐指标控制在5.1万立方米以以内,较2021年下降20%。三是加强名木古树保护。对全县2300余株三级古树全部重新挂牌保护。编制《月潭水库工程古树移植保护方案》、《月潭水库工程古树就地保护方案》,对库区范围内20棵古树实行移植。

(五)规范林地资源保护利用。

大力宣传林地保护利用,严厉打击各类违规违法侵占用林地行为。认真做好重点项目建设征占用林地服务工作。截止目前,共上报林地10件,面积17.3844公顷,目前已完成审批7件,总面积10.9823公顷。

(六)切实抓好森林防火。

对全县乡镇的应急队伍、扑火物资、应急预案进行检查。除夕、清明专门抽调了15人的专业应急队伍24小时待命,全面加强野外火源管控,实现春节、清明期间“零火灾”的目标。

(七)依法打击涉林犯罪。

结合“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先后开展了“打击破坏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犯罪专项行动”、“2021守护餐桌行动”、深入推进林区矛盾纠纷重大风险大排查大化解工作。重点打击林区涉黑涉恶,整治林区矛盾焦点突出,疑难复杂等涉林问题。截至目前,共受理报警54起,各类森林、野生动物行政案件立案共计43起,查处25起。其中查处森林行政案件23起,处罚24人次,林政罚款8.621万元。刑事案件立案10起,查处9起,刑事拘留3人,取保候审11人,移送XX县人民检察院18人。

(八)深化林业改革。

一是持续推进林业“三权分置”试点改革,兰渡村落实林地所有权山场63块,面积6554.9亩。其中已经落实承包权到户5041.9亩,

1513亩山场确权到村民组,村集体、个人山场林权权属关系全部理清。二是促进产业发展。推进黄山白水口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旅游+林业示范点等项目建设,积极开展林权抵押贷款,共办理林权抵押4笔,抵押山场6850亩,抵押贷款5640万元。指导第七批省级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申报复审认定工作。三是完善国有林场改革。加强XX县国有林场和西田国有林场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森林资源管护工作。同时完成国有林场危旧房改造房屋分配工作,改善林场职工生活条件。对全部268套房屋实行抽签分配,目前已完成234套房屋办证手续。

(九)扎实推进林业精准扶贫。

产业带动。选定5个乡镇9个贫困村种植特色林业产业,源芳乡种植香榧100亩和猕猴桃15亩;璜尖乡葛根种植16亩;鹤城乡香榧种植20亩和石蛙养殖;龙田乡石蛙养殖及榆村乡资产收益项目,市县补助资金159万元。生态补偿。退耕还林涉及贫困户729户,年度补助资金9.08万元,

2021年度资金已经发放到位;公益林涉及贫困户共1918户,年度补助资金58.48万元,目前已经完成核查工作,待上级资金拨付到位,立即发放。生态护林员。在全县21个乡镇聘用100名贫困人员为生态护林员,没人每年6100员,目前正进行半年考核,考核结束后下发护林员工资到各乡镇。

(十)全面从严治党。

一是强化学习教育。科学安排局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强化意识形态领域学习和掌控。加强“学习强国”平台学习管理。明确学习管理员,供稿通讯员,党支部带动,全员参与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员覆盖”。组织各支部组织到上饶集中营、泾县新四军军部旧址参观学习,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坚定理想信念。二是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严格执行县委《重温入党誓词活动制度(试行)》等“六项制度”,2021年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机关党委及所属9个党支部已申报达标,同时完成党支部“六项指数”考评自查。举办迎接建党98周年系列活动。开展局机关党委“两先一优”推荐、“七一”表彰先进基层党支部、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等工作。三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制定《2021年XX县林业局党风廉政工作要点》,扎实开展了“严强转”专题警示教育。组织党员干部集中进行了塞罕坝精神学习教育;定期开展廉政约谈。班子成员深入基层,与各单位负责人、职工进行面对面的约谈,共开展廉政谈话17人次;加强机关作风效能建设,开展效能督查6次,对督查发现的问题,及时提醒,督促整改;认真做好信访件办理工作。共接待来访群众2

批次,受理各类信访5起,查结5起,按期查结率达到100%。截止6月底无重大群众集体上访事件发生。

二、下半年工作安排

坚持全面加强从严治党和作风效能建设,以优良的政治生态环境和过硬的作风,促进林业各项重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以优异的成绩向建党100周年献礼。

(一)深入推进党建工作和廉政建设。

认真组织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紧密结合林业实际,突出问题导向,确保取得实效。进一步落实县委“六项制度”,全面加强党员学习教育。同时围绕信访维稳和林业热点难点工作,强化重大风险防范化解能力,营造稳定良好的林业环境。

(二)科学开展松材线虫病防控。

一是继续开展疫木执法专项行动,确保对木材加工企业排查全覆盖,排查,同时联合各部门开展联合执法,不定期对木材加工企业、工厂工地、电力电信公司、物流公司等单位进行执法检查,每月不低于2次。二是认真开展松材线虫病秋季普查工作,摸清底数,精准防治,持续做好枯死松树清理工作;三是开展松褐天牛综合防治。悬挂诱捕器、进行人工地面化防等。

(三)完善林长制体系建设。

加快林长制信息化平台建设,依托市级林长工作系统,提高数据采集质量。实时调度林长制工作,加强林长制工作督查,充分发挥各级林长作用,提高森林资源管理水平。

(四)持续加强资源林政管理。

一是加强采伐事中事后监管。开展“绿卫2021”森林执法专项行动,严厉查处破坏森林资源违法行动,统筹协调保护发展森林资源责任制相关工作。二是做好重点项目建设用地服务,积极向上对接,做好项目征占用林地报件组织上报工作,针对涉及博村林场林地等难点问题,将全力协调争取,确保重点项目有序推进。三是做好全县三级古树挂牌“回头看”,确保圆满完成。同时对亟需保护的名木古树进行修复保护。

(五)完善营造林工作。

对2021-2022年度造林山场进行第二次抚育,并对年度新造林开展补植补造,完成2个省级森林村庄创新任务。做好迎接省局核查验收准备工作。同时谋划好2021年度造林任务,做好造林设计、造林地块选址和冬季造林整地等工作。

(六)狠抓森林防火。

坚持全年都是防火期,加强对各乡镇物资储备、防火设备更新等工作督查,适时开展防火演练,做好护林员培训管理,编制国庆、冬至等关键节点森林防火应急预案,全力保障森林资源安全。

(七)推进林业产业扶贫。

对年度产业扶贫项目实行跟踪服务,确保项目落地见效,同时联合相关部门开展林业产业扶贫项目督促检查,做到完工一个,验收一个,确保项目资金及时拨付。

(八)开展XX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

上一篇:数字经济与数字化的关系范文 下一篇:计划生育政策的背景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