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环境分析规划范文

时间:2024-01-15 17:00:27

家庭环境分析规划

家庭环境分析规划篇1

关键词:滨州近郊,新农村建设,居住环境,植物

中图分类号: TU98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

1.1研究背景

随着新农村的发展,农民的审美心理与生活需求也有了相当的发展。这些新时代的变化是值得关注的。他们对于居住环境有着怎样的需求,是我们规划与设计的基础和出发点。

由于一些典型传统住宅被拆除和一些经验丰富的老人离世,很多富有中国特色和地方特色的植物选择和配置方式正在向我们关上大门。加之现在农村人口受教育程度还比较低,在新农村建设刚刚起步的现在,经验还不是很多,往往参照城市进行规划和设计,这种规划容易脱离群众,与农民的喜好相悖。而现在直接面对农民对居住环境诉求的调查还比较少。

目前新农村的绿化建设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有的是绿化不足,植物的种类和数量都有一定的欠缺,有的是数量达到了,但是由于缺少足够的专业的指导和规划,植物没能发挥充分的生态和景观功能,还有更多的是已有规划不符合当地的习惯而失去实际意义甚至被破坏,这些问题都有待我们通过实地调查和研究给予解答。

1.2定义范围

根据本文所研究的内容,结合实际调研,认为对本文研究的植物配置有意义的定义如下:

1、农村人口:定居该地一年以上,期间连续离开不超过三个月,在居住地附近从事农业生产或其他副业,在此组建家庭,分有宅基地,与周围邻里有一定联系,了解本地一些情况。

2、居住环境:主要指基于宅基地的每户独门独院的庭院,常年有人居住,新建的或世代传承的住宅及其周边环境。

3、宅基地:是指村民用于居住使用的土地,属于集体土地使用权。

2.研究方法

2.1目标的设定

地域范围圈定:选定滨州近郊地区作为地域上限定,对于整个区域大致了解后,均匀点状进行选点调研,选择了滨州市外环周边地区若干点进行调研。

样本的要求:样本选择以宅基地为基础的院落,选择标准为:持续有人居住,经过一定的设计,有相当的植物配置资源可供调研。

2.2内容的确定

目标人群的调研:主要是对收入状况,家庭人口构成的调研。

实地考察的调研:植物的种类和栽植地点,有关植物的种植习惯,和一些植物选择上地方性的偏好。

村落空间构成分析:进一步扩大到整个村落的形态上,结合整体的分布状态和村落周围的植物配置进行相应分析。

2.3创新方法

从设计的主体分析入手,与心理专业相结合:对于一些一直由于定式而形成的并不适应专门人群的植物配置,我们希望从这种专门人群的本身入手直接进行分析。

植物规划的模式:首先结合建筑模式作出植物规划的模式,再通过对植物种类的归纳,在模式的前提下进行相应的调整。模式的优势在于在新农村建设中既整齐划一,又各具风格,能较好的满足了农村人口的多种需求。

3.结论

3.1设计层面上的体现

从调研中分析,滨州近郊农村家庭人口组成对于居住环境的影响可以分为两类:

1、以中青年为主体的两代之家

这部分家庭的家庭结构很类似城市,在社会发展的如今也逐渐成为一种潮流与趋势,这种家庭普遍受教育程度较高,家庭人口不多,结构简单,对于院落的要求比较简单,但更为现代,生活情趣大于经济性的体现。

2、以年老长辈为主体的三世同堂

这部分家庭在大多数农村中更为常见,人口结构复杂,家庭人数较多,院落面积虽然略大但是人均较小,所以要求在经济性上有较好的体现,比如集中体现在院落内的菜地,甚至是小型的养殖地。

3.2整体的概念性要求:

1、与面积相适应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农村宅基地的面积往往浮动范围比较大,我们调查的住宅主要集中在160平面米左右,这样的宅基地面积在滨州周边是比较常见的,在全国范围内也有相当的指导意义。

由于建筑面积对于宅基地的占用,农村的人居环境中很少单独占用地块进行绿地的设计,而是与建筑结合,分散地布置在建筑周围。

而绿化的多少也与面积有着相当的关系,在调查过程中发现,一些面积较大的院落甚至会在屋后形成一片小规模的树林,而面积较小的则少见大乔木,多以藤本和灌木为主。

2、易养护,管理成本低

与城市里专门进行的绿化不同,在农村中单纯体现景观功能的绿化并不多见,且自己院落中养护责任较为分明,一般都选择养护简单的植物。另一方面,在中国文化中对于植物的衰老死亡都有着不好的寓意与联想,因此对于一些难以成活或者养护困难的植物在农村环境中都是不适宜的。

我国整体对于园艺工作的态度不同于西方,由于农业的机械化程度不够,农村居民对于园艺工作并没有表现出特殊的热衷,反而将其等同于农活,并没有过多的园艺工作。

3、形式多样,合理利用空间

农村中的人口聚集往往较为分散,因此对于统一的布局与格局要求不大,即使在新农村规划建设的规划下,每户独门独院的格局也使得自主性相当强。农村中人居环境的丰富性、多样性在植物配置上也有相应的体现,利用棚架、墙壁的攀援植物、盆栽等都是配置植物时所要偏好的。

4、经济效益附加作用

农村居住环境中对植物的经济性有要求,原因主要有:一是在院落中配植附带经济价值的植物可以创收,二考虑植物可以带来的便利性等因素,具有经济性的植物更容易被人们意识到并加以利用。其三古来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一些结果的植物就有美好的向往和寄托。

3.3结语

家庭环境分析规划篇2

关键词:0~6岁儿童;身高;体重;影响因素

0~6岁是儿童生长发育和身体健康成长的关键时期,因此0~6岁阶段的营养情况和生活环境尤其重要[1]。伴随儿童营养问题逐渐受到重视,影响0~6岁儿童身高、体重的因素也成为关注的重点。本文对大连市中山区地区的0~6岁儿童共计29113例,其中2000例儿童的营养状况进行统计和分析,对其中1000例儿童进行一年的健康教育管理,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0年1月~2014年1月大连市中山区地区共计调查0~6岁儿童29113人次,随机选取其中2000例,进行年龄、体重、身高、父母的文化程度、经济情况、家庭饮食情况等进行调查和分析。将其分为两组,常规组儿童1000例,男性儿童608名,女性儿童392,年龄0~6岁,平均年龄(3.50±1.00)岁;干预组儿童1000例,男性儿童603名,女性儿童397,年龄0~6岁,平均年龄(3.00±1.50)岁;对比两组儿童的性别比例、平均年龄无显著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排除先天性疾病、家族遗传侏儒、先天性心脑血管疾病、重大疾病术后患者,排除父母在妊娠期间患有疾病或是长期服用治疗性药物。

1.2方法 2000名儿童均建立健康档案,对儿童的详细情况进行记录。对儿童的父母和生长环境进行自制的问卷调查。

常规组儿童1000名,不进行任何干预措施。干预组儿童1000名,进行健康教育干预措施,主要为:①准确评估:同儿童和家属进行详细的交谈,详细掌握儿童的家庭情况和饮食生活情况,详细记录,分析和统计[2]。②制定计划,依据儿童的情况不同制定适宜的饮食和生活计划,并且督促家属严格实施,定期随访。主要为饮食以高蛋白、易消化、适当热量、高维生素等。③开展健康教育指导:定期开办儿童饮食健康教育培训班,帮助家长了解更多的饮食健康知识,减少饮食误区[3]。④定期开展随访,对健康教育管理儿童进行定期的家访和电话随访,增加对儿童的饮食管理和生活规律化[4]。

1.3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分析选用SPSS 11.0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P

2结果

2.1 2000例儿童的营养和家庭情况 2000例儿童中营养低家庭收入、父母文化水平较低、家庭饮食随意发生营养不良身高矮小均显著高于高收入家庭、父母文化水平较高、家庭计划饮食,差异性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

2.2对比两组儿童干预后的情况 其中干预组儿童身高、体重等情况均显著优越于常规组儿童差异性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儿童期体格发育水平和营养状况(包括喂养模式、饮食习惯)对后期的健康水平(骨营养水平、激素的稳定情况、心肺功能、脑功能和运动能力等)影响重大。尤其是0~6岁的儿童阶段,自己不能独立生活,因此家庭和生活环境的影响对儿童饮食的影响较大[5]。主要是家庭收入较低的家庭对儿童的营养供给较少,同时对于父母年龄较大或是文化水平较低的家长对儿童的营养调理较差,不能够对营养情况增加重视,同时对营养饮食的知识掌握程度较少,不能给予正确的饮食干预。在影响儿童营养状况的因素中,环境因素是最重要的,特别是经济因素。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儿童生长发育提高的直接因素,但其次是家长是否具备科学喂养儿童的知识。有的家长虽然社会地位高、受教育程度高、家庭经济收入也高,但不具备科学喂养儿童的知识,不能为儿童提供平衡营养的膳食,不会培养儿童良好的饮食习惯,可造成儿童肥胖或营养不良[6]。

本文对2010年1月~2014年1月大连市中山区地区的0~6岁儿童共计29113人次,其中2000例儿童的营养状况进行统计和分析,对1000例儿童进行1年的健康教育管理,结果显示2000例儿童中营养低家庭收入、父母文化水平较低、家庭饮食随意发生营养不良身高矮小、过度肥胖的发生比例均显著高于高收入家庭、父母文化水平较高、家庭计划饮食(P

综上所述,家庭因素对于0~6岁儿童的身高、体重影响较大,进行健康教育管理后,可明显改善0~6岁儿童的生长和情况。在影响儿童营养状况的因素中,环境因素是最重要的,特别是经济因素。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儿童生长发育提高的直接因素,但其次是家长是否具备科学喂养儿童的知识。有的家长虽然社会地位高、受教育程度高、家庭经济收入也高,但不具备科学喂养儿童的知识,不能为儿童提供平衡营养的膳食,不会培养儿童良好的饮食习惯,可造成儿童肥胖或营养不良。总而言之,经济的发展只有伴随母乳喂养的保证、质虽良好的辅食喂养、母亲的照料、母亲的文化程度提高和家庭环境的改善等相关因素,才能收到儿童营养同步改善[7]。

参考文献:

[1]陈芳芳.儿童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评价标准的应用及局限性[J].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08,3(6):462-464.

[2]陈瑞,杨海霞,赵文莉,等.甘肃农村学龄前儿童营养改善效果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4,35(2):178-180.

[3]张晓静,黄莉莉.3~6岁儿童营养不良和肥胖的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11):143-144.

[4]杨发斌.睬谦、阿匹四,云南怒江州4个少数民族0-6岁儿童"小儿四病"的调查[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8):1206-1209.

[5]冯冰,曲敬师,孙涛,等.济南市7~18岁儿童体格发育调查[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2,20(8):751-753.

[6]曾永红,陈华政.阳春市小学生超重肥胖流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0,31(7):835-836.

家庭环境分析规划篇3

课题名称:天津理工大学教学改革项目“大学生就业中的‘有业不就’现象研究——基于高校大学生就业教育理念创新的视角”(编号:YB10-01)。

摘要:2014年我国普通高校的毕业生人数达到727万人,就业压力不断增加的同时,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仍旧十分薄弱,根本上影响大学生就业质量,造成人力资源的严重浪费。本文以社会工作专业助人自助的理念,分析大学生所处情境,从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情感、认知方面设计专业活动,培养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关键词 :社会工作 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我国2014年高校本科毕业生达727万。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多元主体视角下,政府、企业、学校、大学生等纷纷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国家通过制定政策法规为大学生营造尽可能宽松的就业环境;企业则根据自身需求调整招聘方式以吸纳更多的优质大学生;学校将就业工作置于战略高度,开展择业、就业指导课程与搭建就业平台并重;大学生则因自身情况的差异,各自做着努力。

现阶段,真正缓解大学生就业难,必须从大学生自身着手,提升他们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在明确当前就业形势与就业压力的基础上,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做出合理规划,通过持续的努力提升自身素质及能力,从而能够在求职或创业过程中脱颖而出。

而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与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的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客观地对自己的个性、兴趣、爱好、能力、特点和价值观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并结合时代特点,深入了解各种职业的需求趋势以及成功的关键因素;再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且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发展完整而适当的职业自我观念,培养有效提升职业发展所需的应变和决策技能。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则是指个体对职业生涯规划具有主观的认知与情感,同时在行为中实践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活动的开展,是以个体具有职业规划意识为前提条件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如何,直接关系到职业生涯活动的效果。职业生涯规划的好坏,影响着个体长远的职业生涯发展。

在笔者看来,培养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应着重从认知、情感等方面入手,扭转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不健全的现状。在此过程中,社会工作专业在其“助人自助”专业理念的指导下,从优势视角出发,以平等的姿态面对大学生群体,运用专业的社会工作方法与技巧,充分调动大学生群体的积极性与能动性,帮助他们更好地挖掘自身优势,培养积极正向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形成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在动力,为职业生涯规划行动做好充足准备。

一、人在情境中

大学生群体所处的学校、朋辈、家庭、社会环境对其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一方面,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不健全,一定程度上可以在周围环境中找到诱因;另一方面,环境中蕴含着丰富的资源,能够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现状的调整提供机会。本文围绕大学生的学校、家庭、社会等主要环境,分析周围环境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探求其中的可利用资源。

1.学校环境。大学校园不仅是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主要环境,更是其与朋辈群体相互交往的重要空间。现阶段,我国普通高校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视程度参差不齐,资源投入力度不同,但主要方式都是教学与讲座,形式较为单一,内容比较宽泛,缺乏针对性与实用性,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学习热情与积极性。然而,由于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各高校对学生就业的投入逐渐增加,不断提高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及就业指导课的重视程度,但由于课程设置本身存在的一些缺陷及不足,使得大学生在课程中实际收获的有关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相对有限。而学校重视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沟通与联系,为大学生的就业及职业规划实践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2.家庭环境。现阶段的本科毕业生大部分是90后,他们在新的社会环境中成长起来,他们在强调自身的独立性与特殊性的同时,对家庭仍具有很大的依赖性,而家庭成员的就业及择业观念,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考虑到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理论在我国发展时间较短,当前我国大部分家庭成员缺乏科学理性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这使得我国当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形成缺少适宜的家庭环境。

3.社会环境。随着我国市场化就业机制的不断完善,国家及社会对就业市场的相关政策的调整,就业环境不断优化,就业市场中的人情、关系等逐渐弱化,大学生能够凭借自己的真才实学在就业市场上,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不可否认的是,社会中仍旧存在不良的社会风气,如功利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对大学生的就业心理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不利于大学生理性就业。由于大学生正处于其人格发展及形成的关键时期,极易受到社会负面因素的影响,因而,需要发挥社会工作者的教育作用,培养大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在摒弃不良社会观念的同时,为其提供客观理性的职业生涯规划理念,使大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政策的内容及目标,不断提升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二、社会工作专业活动的开展

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的代表人物萨帕(Super)从时间、广度、深度等三个层面对个体职业生涯发展阶段进行了划分,大学生群体在时间层面上处于生涯发展的成长与探索期,广度上是学生身份,生涯发展的深度上则是指其作为学生的投入程度。此外,大学生正处于生理、心理的生长发育期,其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尚未完全形成,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且大学生对于新鲜事物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因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开展具有其可能性及可行性。

在分析大学生自身条件及其所处环境的基础上,本文以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比较薄弱的大学生为服务对象,在专业的理论与价值观念指导下,运用专业的方法与技巧培养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职业生涯规划情感的形成,基于个体对于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认知,只有对职业生涯规划有了适当的了解与认识,才能够在情感的指引下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活动。

对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情感态度如何,一定程度上受到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认知的影响,因而,改变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消极态度,应从转变或纠正其非理性认知着手,在实际开展活动中,二者密不可分。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指出,个体在面对新情境、且必须表明自身态度时,心理上会出现新、旧认知相互冲突的情况,为消除因为不一致而引发的不适感,个体在心理上倾向于采用两种方式,即否认新认知或寻求更多有关新认知的信息,逐渐接纳新认知,剔除旧认知,最终获得心理平衡。现实生活中,大学生在网络、电视等大众传媒以及课堂上了解到职业生涯规划的知识都比较片面,且缺乏现实的成功案例,使得他们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知趋向于否定。因而,开展社会工作活动中,应提供更加全面、客观的信息,逐渐提升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准确认知,培养其积极、理性的情感。

1.个案工作。个案方法能够充分考虑服务对象的独特性,结合其认知方面的特点选择最佳的方式,传递与专业及期望职业相一致的理论内容。本文运用理性情绪治疗模式开展活动。结合ABC理论,通过案例分析、叙事治疗等方式,让服务对象充分表达自己的态度,并通过一定的引导,与服务对象即大学生共同探讨他们现有的职业生涯规划认知,发现认知偏差的存在,了解不良情感的源头。与此同时,社会工作者应承担起专家或教育者的身份,为服务对象提供有关职业生涯规划的知识与理论,帮助服务对象更好地检查其非理性信念,并不断辩论的过程中,形成新认知,用客观、理性的新认知,取代旧认知,通过长期的强化联系,最终调整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情感。

2.小组工作。小组工作的开展,要根据小组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同时,要考虑到组员之间相互互动对整个小组活动开展的影响,要求社会工作者把握小组活动的整体方向。针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情感与认知层面,可以运用发展性模式,肯定小组成员成长的可能性与潜能的前提下,让组员相互交流与探讨,分析现状产生的原因,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而社会工作者要在恰当的时候,为小组成员提供一定的智力支持,即为其提供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理论与信息,以及成功的求职案例,引导组员不断修正与完善自身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知,形成客观全面的积极态度。

3.社区工作。与个案、小组工作相比,社区工作比较宏观,涉及的服务对象数量较多,对服务对象个性关注度不足,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有限的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比如高校开设的职业生涯指导课程、组织的讲座等。社区工作层面主要发挥学校的功能,学校掌握的资源相对较多,可以在不断丰富活动形式的同时,充分调动大学生自身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去主动获得更多的有关职业生涯规划的信息,不断深化他们对职业生涯规划的理性认知,调整其对职业生涯规划的情感与态度,为开展职业生涯活动做好准备。

4.社会行政。社会行政与社会工作三大专业方法相比,是间接的方式,强调社会工作者通过影响政策等方式,为服务对象争取更多的资源,帮助其挖掘潜能,实现自身价值。在职业生涯规划情感、意识方面,社会工作者可以借助有关部门的理论,加大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宣传力度,逐渐明确职业生涯规划的具体范围与内容,扩大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力。同时,社会工作者也要联系资源,引导学术领域不断发展适合我国本土的职业生涯规划理论,促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理念的培养,形成积极正面的情感与认知,为实践活动做准备。

总之,基于目前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薄弱的现状,社会工作专业以其助人自助的理念,运用专业理论与价值观,采取多样化的专业方法,以职业生涯规划意识薄弱的大学生为服务对象,着重从认知与情感两方面开展针对性的活动,在了解现有社会政策与教育制度、就业环境等状况的基础上,为大学生提供全面、客观的职业生涯规划的知识、信息,培养其客观、理性的职业生涯规划情感与认知,并促使大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交流中,将职业生涯规划付诸行动,为就业做好充分准备,最终,找到理想工作,实现自身价值,实现人力资源价值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刘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调查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 (12)

[2]陈志新,张华东,等.大学生职业规划意识薄弱原因及其培养体系的构建[J].教书育人,2010(30)

家庭环境分析规划篇4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压力;自我调适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及不容乐观的就业形势,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压力逐渐增加。因此,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需要加强对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分析,明确大学生就业压力形成原因的基础上,积极对大学生进行心理疏导,缓解大学生的不良心理状态,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一、大学生就业压力问题的分析

纵观当前大学生就业压力问题,突出表现在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家庭因素及自我因素等方面。

(一)社会因素

当前,我国就业结构呈现出不均衡的问题,社会对学历的要求逐渐提高,以及社会价值观的转变、人才市场劳资关系的转变等,均增加了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供过于求”的问题突出,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二)学校因素

很多高校都比较注重对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但是对大学生就业压力调节方式的指导却比较匮乏,忽视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价值[1]。针对这种情况,需要结合大学生的实际心理特点,加强对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方式的相关指导。

(三)家庭因素

很多家庭中存在着对孩子期望过高的情况,进而给大学生会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或者一些家庭中经济条件相对较差,也会影响大学生的就业及心理状态[2]。

(四)自我因素

当前,很多大学生毕业后存在着“高不成、低不就”的问题,对自身职业能力、技能水平的认知程度不足,期望在各类大型公司中工作,但是自身经验却比较匮乏[3]。而且大学生对自身的薪资水平要求较高,但是个人能力却难以符合用人单位的需求,故而也形成了一定的就业压力。

二、大学生就业压力的自我调适对策

大学生可以通过正确认识与评价自我,积极调整职业意愿与职业规划以及积极学习各类心理疏导方式等方式实现自我调适,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正确面对当前的就业环境。

(一)正确认识与评价自我

正确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是实现大学生自我调适就业压力的重要基础。面对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大学生需要客观分析当前的就业环境,明确自身的职业能力、职业发展方向及性格特点等,全面规划自己的未来职业。在自我规划的过程中,大学生需要对自身的优势、缺点等进行综合分析,明确自己的关注点,实施全面的自我评价与正确认识。同时,大学生还可以通过互相评价的方式,增加对自身能力的了解程度。正所谓“旁观者清”。旁观者能够更加清晰地指出自身的优点与缺点,对自身综合能力的提升能够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大学生之间可以相互协作,共同参与相互评价活动。评价中需要坚持客观性、综合性的特点,对相关信息进行全面审核,保证信息的客观性与准确性,满足正确认识与评价自我的需求。

(二)积极调整职业意愿与职业规划

在就业过程中,大学生需要保持着前瞻性的思想理念,结合自身的职业能力、技术能力等规划职业发展方向,切不可盲目制定职业规划。同时,大学生还需要结合市场发展环境、市场发展特点等进行综合性分析,使自己的就业取向能够和心理定位、择业目标等相互融合。通过这种方式,拓展学生的视野,避免学生产生不良心理问题。

(三)积极学习各类心理疏导方式

针对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高校需要加强对其的心理引导。当前很多大学生存在焦虑、抑郁的心理状态,高校需要构建心理咨询室或者开展就业指导活动等,为学生介绍就业环境,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就业活动,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积极参加各类活动。同时,高校大学生还需要积极学习各类心理疏导方式,比如,自我转化法、自我适度宣泄法等。自我转化法即采用迂回的方式,将自己的情绪、精力等转移到其他活动中;自我适度宣泄法则是在受到挫折,或者焦虑、抑郁心理状态下,向朋友、教师等将自己的不良情绪释放出来,减少心理压力。

三、结语

大学生自我心理调适关系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高校需要提升对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视程度,通过正确认识与评价自我,积极调整职业意愿与职业规划及积极学习各类心理疏导方式等方式,使大学生形成良好的精神状态,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汤洪波.关于当代大学生就业观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应对策略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5,24(12):365-366.

[2]郭玮.基于优势视角下的社会工作专业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16,5(21):79-82.

[3]王小颍.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调适[J].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13):112-114.

家庭环境分析规划篇5

这是一个面向杭州200余万户家庭和110万名儿童五年间的家庭教育方案套餐,《规划》中的信息,也许正和你的家庭息息相关。

《规划》前,快报请杭州市家庭教育工作“十二五”规划编写组专家沙江、沈明革等老师做了解读。

快乐家庭让孩子人格健全

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不是指家庭的物质条件,也不是指家长本身的学历、职业背景,而是指孩子能够在和谐快乐的家庭里健康成长,继而促使孩子成长为一个人格健全的人。

英国教育家洛克曾说:“家庭教育,给孩子深入骨髓的影响,是任何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永远代替不了的”。

《规划》强调要重视家庭文化建设、和谐家庭关系的建立,为孩子创造一个有利于健康成长的家庭氛围。

比如,在准家长学校教学内容中新增了“关注夫妻感情、婚姻质量和掌握家庭经营技巧”等内容;在0-3岁家长学校教学内容中新增了“有利于婴幼儿健康成长的家庭环境”的课程;在小学家长学校教学内容中新增了“创造条件,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的课程等。

沈明革说:“很多新婚夫妇在准备要宝宝的过程中,考虑更多的,可能是物质经济条件是不是做好了准备。其实作为一对准父母,更多的是心理建设。能不能对一个孩子负责,不是给他多少钱,而是给他多少爱和鼓励。”

孩子的错家长也有责任

杭州市家庭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有关人士说,凡是前来咨询问题的家长,问到最后,总会有点无奈。

“很多家长问到最后,就会反省,其实,孩子的错,自己也有责任。尤其是在品德教育上,父母就是孩子眼前最直接的榜样。”

“我对孩子的教育原则只有10个字,不打、不骂、不威胁,不利诱。”沙江说。

以小孩子说谎为例,沙江分析说,不外乎有三种原因,第一,有压力,第二,害怕被惩罚,第三,淘气。

“如果不确定发生了什么,就指责孩子,这样会影响他日后的安全感。”

此外,在家庭教育中,也不要“威胁利诱”,“再不好好吃饭,大灰狼来了。”“如果在幼儿园听老师话,妈妈请你吃肯德基。”

沙江说,“不管多么小的孩子,都要把他当成人,去细细呵护。不要轻易许诺,许诺就要言出必行。”

今年杭州将成立家庭教育指导中心

杭州市家庭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透露,今年将成立杭州市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并于3月召开全市家庭教育工作会议,全面启动家庭教育“十二五”规划。

家庭环境分析规划篇6

关键词:90后大学生;家庭环境;消费观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7-0092-02

消费观是人们对待其可支配收入的处置态度以及对商品价值追求的取向,是对消费对象、消费行为方式、消费过程、消费趋势的总体认识与价值判断。[1]大学生的消费观直接反映大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关注并研究大学生的消费观念,找出大学生消费观形成的影响因素,有助于探究大学生的消费观教育,促进大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

从年龄上看90后大学生已经是成年人,但在思想和经济上,他们都还未能独立于家庭。家庭是他们最先接触也最熟悉的群体组织,是他们的主要经济来源,大学生消费观念的形成受家庭影响巨大。

一、家庭所在地消费环境直接影响大学生消费观形成

如果将大学生家庭所在消费环境分为政府机关大院,文化教育区,商业区,城郊和农村五个类别,居住在政府机关大院、商业区的大学生消费水平最高,其次是文化教育区和城郊的大学生,农村的大学生消费水平最低。[2]除考虑经济承受能力之外,是否具有理性消费观也是影响大学生购买品牌的因素。大学生消费观的形成包括:消费感受阶段,消费模仿、学习阶段,消费价值观的初步形成,消费价值观的完善四个阶段。[3]生活在这些环境的居民由于自身的成长环境和教育背景各不相同,他们相应地有千差万别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处于不同消费环境的大学生们从小就通过与家庭周围的人、事、物接触,看到别人如何在吃穿住行中消费。正处于消费感受和模仿阶段的他们耳濡目染,逐渐也开始模仿周围人群的消费,他们消费观念的形成必然受到周围消费环境的影响。

二、家庭结构影响90后大学生消费观的形成

90后大学生中独生子女约占百分之八十,在家庭成员“4―2―1”的氛围里成长,受到外祖父母、祖父母、父母的多重溺爱,他们是家庭的中心,平时想要什么父母都会尽量满足,这样的家庭结构导致独生子女普遍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生活物质化、拜金化,以奢侈浪费来显现出自己的优越性。他们的消费观念表现为注重享受,注重品牌消费,人际交往消费高,攀比消费心理严重等。相较于独生子女,90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们的消费就更偏理性化。他们的消费更具务实性和计划性。他们虽然平时也会有娱乐消费,但百分之七十的非独生子女都会考虑在自己能承受的范围之内消费,很少会有每月再额外要生活费的情况。百分之八十二的90后非独生子女会在消费的时候考虑到父母的不易,为家里的父母和兄弟姐妹着想,有计划地进行消费。90后独生子女大学生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消费行为具有显著差异,家庭结构影响90后大学生消费观念形成。

三、父母的职业影响90后大学生消费观形成

刘根(2014)经过调查统计发现,父亲职业不同的大学生品牌消费意识不同,父亲职业分别为领导干部,管理者,个体,工人,农民离退休或失业人员的大学生品牌拥有件数依次减少。[4]相比较于父母职业较好的大学生,职业为农民离退休人员的大学生具有更强的节约意识。父母从业越好,满足 90后大学生的消费欲望的经济能力越强。父亲职业声望越高,大学生的总消费水平就越高,衣着消费和食品消费支出也就越大。[5]Gunter&Furnham(1998)经过研究指出,相比于中产阶级,职业是劳动阶级的父母收入虽然较低,但给予子女较多接触消费的机会。因此劳动阶级的子女比中产阶级子女对于商品消费拥有较好的知识和经验。90后大学生消费观形成与父母职业类型有关。

四、家庭理财观教育影响90后大学生消费观形成

认知消费理论认为个人的消费行为是商品刺激顾客心理反应的结果。顾客的心理反映与顾客的消费观和态度有关,而顾客个人的心理与过去的经验和信息有关。家庭是大学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即使远在外省求学的大学生也始终受家庭教育方式的影响。90后大学生消费观的形成直接受到家庭消费观教育的影响。家庭的消费观教育包括有目的性地通过采取一定措施的显性教育和家长自身观念、行为对子女的隐性教育。

90后大学生的家长大多是70后,是我国实行计划生育以来的第一代独生子女。家长自身受到的消费观教育缺失,他们的消费观就不合理。大学生从小与父母相处耳濡目染,父母的消费观念和行为对大学生有深远影响。另一方面我国大多数家长传统观念里都是 “再苦不能苦孩子”,家长宁愿自己省吃俭用也要竭力为孩子提供优越的条件。对于孩子的零花钱、生活费等没有计划和限度,无条件满足孩子的消费要求。家庭不合理的消费观念容易导致大学生形成过度品牌消费、攀比消费等不健康的消费理念。

五、教育一致性影响90后大学生的消费观

家长教育的一致性影响90后大学生消费观形成。首先是家庭每一位成员对待孩子的教育要一致,在同一件事情上,家庭成员对孩子的要求标准要统一。百分之二十的90后大学生表示自己的消费欲望在某一位家长那得不到满足,可以转向家长中的另一位得到满足。家长之间对大学生的消费要求不统一容易导致大学生一味寻求对自己有利的方向,难以形成统一合理的消费观标准。其次是家庭教育要保持前后一致。百分之四十九的家长都跟孩子规定了每月生活费额度并按月给付,但是一旦大学生跟家里打个电话说自己提前花光了生活费,即使知道孩子过度消费,父母还是会妥协。不能严格按照事先的消费规定实行,家长教育前后不一致,降低了对大学生计划消费的教育效果,也导致大学生消费观不稳定。

总之, 90后大学生消费观的形成与家庭居住地域,家庭所在地消费环境,父母职业,家庭理财教育,家庭期望和家庭教育方式有关。家庭环境对90后大学生消费观的形

成具有重大影响作用。大学生的消费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帮助大学生树立健康科学的消费观是高校大学生素质教育重要内容。但是大学生的消费观教育只是停留在学校层面上是远远不够的,应该充分发挥家庭的重要作用。

为提高90后大学生消费观教育的有效性,首先在家庭层面,家长应该有意识地为大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家庭消费环境,学习科学的理财观教育方式。学校一方面应该针对不同的家庭环境的90后大学生,采取相应措施的价值观消费观教育;另一方面应该密切与家庭之间的联系,寻求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合力。

参考文献:

[1]吴雪晴 张媛媛 新常态下大学生消费观浅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04:42-43.

[2]梁前德.家庭居住环境与大学生消费实证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9,19:95-98.

[3]刘根.大学生品牌消费倾向的实证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14,14,(04):54-58.

[4]卿前江.大学生消费观教育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7.

家庭环境分析规划篇7

【关键词】环境适应;训练;功能康复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5.296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5-2638-02脑卒中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随着目前治疗水平的提高,患者存活率已极大提高,但80%的存活者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43.7%的患者生活不能自理[1]。实践证明,脑卒中后功能恢复可持续到形成固定损害之后5年以上[2]。在重新回归家庭和社会的病人仍需要大量的维持性训练,否则可能使已取得的疗效衰退[3]。本项目旨在探讨环境适应性训练对脑卒中出院患者功能康复的必要性,有效性和可行性。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1月2013年5月在康复科住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1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入选患者均符合以下标准:首次发生脑梗死或脑出血,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脑血管病诊断标准[4],经头颅CT或MRI证实,年龄40-80岁,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8分;伴有偏瘫;住院期间接受过系统的康复治疗。排除标准:有严重心、肺、肝、肾等功能不全和严重高血压等,患有肿瘤或有痴呆病史。1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脑卒中偏瘫患者同意参与此研究男7例,女3例,平均年龄(67.7±3.1)岁;平均病程(76)天;右侧偏瘫4例,左侧偏瘫6例,脑出血7例,脑梗塞3例。

1.2方法

1.2.1康复训练患者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同时接受以国际公认的Bobath、Brunnstrom法等神经生理学疗法和肢体功能康复训练,并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训练,训练1次/日,每次40min,每周不少于5次,由治疗师一对一完成治疗。

1.2.2心理支持注意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根据其心理表现,给予及时的关怀和安慰,使患者的心理处于适应阶段,完成角色转换并正确接受残疾,尽量发挥患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结合患者每天的穿脱衣、进餐、入厕等日常生活活动进行具体的ADL示范和指导。鼓励、督促患者完成每天规定的ADL练习,并尽量进行“自我照顾”,减轻依赖行为。

1.2.3陪护干预围绕总的康复原则和计划,由治疗师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家庭干预目标和实施计划,并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对家属进行针对性的易懂可行且通用的康复技术,对患者和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放映神经康复光碟,协助和实施比较规范的康复干预工作。

1.2.4护士监督对全员护士强化培训康复理论知识和训练方法,根据制定的个性化作息训练表,每天由夜班护士根据训练表内项目对患者进行运动功能康复训练的强化、监督和协助,使患者24小时内肢体摆放,运动等符合功能康复要求,以正常运动模式来活动,坚持康复治疗原则,使功能训练贯穿始终。

1.2.5家庭改造和访视卫生间安装扶手,清除地面障碍物,安装床栏,使用特制的专用便器,根据偏瘫侧改变家具位置等措施增加患者活动安全性。在患者出院前一周进行家庭访视,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制定与家庭生活环境有密切联系的家庭功能训练指导,包括对移动、关节的运动、躯体平衡、行走、轮椅使用训练指导和监督家庭日常生活能力训练指导,以及患者家属功能训练方法的调整。

1.3评定方法ADL评定,按Barthel指数(BI)评分法评定总分[5]。0分为完全依赖,

2结果

见表1。

3分析

据报道,脑卒中病人出院后遗留肢体功能的障碍,缺乏较为规范的家庭康复训练,主要是因为家庭生活设施没有进行相应改造,病人的综合自理能力及陪护的辅助训练能力均较差,所以环境适应性训练、家居环境改造与陪护辅助训练能力在病人康复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6]

4讨论

通过对10例脑卒中病人康复过程中采用了因人而异的家居环境改造与适应性训练的康复指导,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和家庭条件,将治疗效果转移到治疗环境以外的实际生活中,邀请病人与其家属一起参与制定康复计划。指导和教会病人与照顾者康复训练的步骤和方法,使其共同参与整个ADL训练过程。其方法简便易行,经济实惠,既减轻了社会和家庭的负担,又提高了病人生活自理和参与社会能力对病人生存质量提供支持,病人及其家属乐于接受,对出院病人进行ADL能力指导与培训,可摆脱病人一出院康复训练就结束的不良后果,所以家居环境改造与家庭探访对脑卒中偏瘫病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是具有促进康复价值,是值得推荐的。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是参与研究样本量小,无法覆盖更广泛得分情况。

参考文献

[1]欧海宁,康健.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综合康复治疗[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999,14(3):106.

[2]侯晓敏,韦向军.恢复期脑血管病的家庭治疗和护理体会[J].苏州医学院学报,2000,20(8):776-777.

[3]蔡海鸥.脑卒中后的社区康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1,16(1):49-50.

[4]中国神经科学会,中国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J].中国神经科杂志,1996,(29):379-380.

[5]蔺勇,.脑卒中病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J].中国临床康复,2002,6(7):1249-1250.

家庭环境分析规划篇8

[关键词]自我效能 后进学生 教育转化

[作者简介]冯成(1978- ),男,江苏徐州人,南京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江苏 南京 210094)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5-0181-02

新时期,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改变,高校学生群体逐步呈现出成分多元化、个性凸显化的趋势,学习后进学生是高校在这一趋势下产生的特殊群体。笔者认为,学习后进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学习技能与方法方面存在较大缺陷,他们的学习成绩和学习主动性往往不如其他学生,常常会表现出封闭、自卑、焦虑、敌视等较为畸形的人格特质,部分情节较为严重的会形成歪曲的社会价值观,严重影响个人的成长成才。因此,做好后进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帮助学生增强自信心,克服不良情绪,提高自我效能,促进学生学业人格的全面发展,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

一、自我效能感理论概述

自我效能感理论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Bandura A)提出,认为自我效能感可以影响或决定人们对行为的选择以及对行为的坚持性、努力程度。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境遇下或者性格特征迥异的人群在同一种境遇中,其自我效能反应是有差异的。高自我效能感的人往往极富挑战性,遇到困难时一般能够坚持己见,表现出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勇气和自信,并以最大的努力战胜困难;低自我效能感的人在这方面的表现则截然相反,面对逆境尤其是在新领域中,容易焦虑、抑郁,可能形成回避倾向。高自我效能感者在与环境相互作用时,往往能集中注意力于未完成的工作及对困境的突破上,对自己的环境驾驭能力较为自信;反之,低自我效能感者更多考虑不利的发展因素,注意力多集中于可能对事情的结果产生不利的后果上,从而产生焦虑、恐惧、抑郁的心态,阻碍已有的行动能力。

通过对班杜拉自我效能感理论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自我效能感反映个体在对待困难时的态度和战胜困难的信心,并受个体过去的成败经验和与己相近人的经验影响;同时,个体在面临新事物、身处新环境时表现出的信心和态度也有差异。基于自我效能感的特点,不同个体在从事某种活动时的坚持性、自信心和情绪反应都会有差异,这说明自我效能感对个体所做的行为有重要的牵引作用。

产生高校后进学生群体有多方面原因,但后进学生所表现出的具有共性的基本特征恰恰反映出其自我效能感普遍低下。由此,可以将自我效能感理论引入高校后进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干预上,通过对后进学生群体的思想实质及学习后进成因的深入剖析,找出影响他们自我效能感低下的关键因素,指导他们改变自我,重拾自信,迎接挑战,走出困境,实现对后进学生成功转化。

二、后进学生群体产生原因及思想分析

1.缺乏抵御网络诱惑的能力,影响学业成绩。现在的大学生多是“90后”独生子女,习惯了家长的呵护和教师的指引,进入大学后,部分自我效能感低的大学生对新的环境感到无所适从,当遭遇挫折、个人理想与现实存在有着较大差距、人际交往存在问题时,网络的自由、虚拟和社交的便捷性使他们找到了暂时的心理平衡和情感慰藉,诱惑难当,甚至产生严重的网络依赖心理。笔者在多年的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发现,很多后进学生成绩差的主要原因是无法克服网络诱惑,倾注大部分的精力和时间于网络上,严重干扰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秩序,学习时间投入不足,导致学习困难,甚至学业荒废。

2.缺乏有效的自主能力和竞争意识,影响学业成绩。(1)自主能力不强,面对困难无所适从。后进学生处理困难和挫折的经验不足,很少主动思考解决困难的对策,总依赖外来帮助,在关键问题上失去主见,缺乏战胜困难的勇气,不愿接受困难或失败的事实,抱怨心理和不适感反应强烈。这说明自我效能感较弱的个体在处理困难和挫折时,无法树立不同领域情境下面对挫折、挑战的自信心,没有寻求解决困难的办法,从而学习后劲不足,失去耐心,影响学业成绩。(2)竞争意识不强,学习目标不明确。由于目前分数仍然是衡量学生学业成绩高低的重要标准,一旦学生不能很好地适应大学生活、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涯,很难跟上学习节奏。大学生在面对学习上的竞争时,树立明确的目标是需要正视的关键问题。后进学生由于没有做好直面竞争的思想准备,自我效能感普遍较低,学习目的性不明确,缺乏学习动力,自身状态与现代大学严肃紧张的治学风气和育人目标格格不入,逐渐脱离学业,甚至被淘汰。

3.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引导,影响学业成绩。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前,家庭的教育至关重要,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是大学生具备较高自我效能感的基础。笔者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发现,后进学生受家庭教育环境的负面影响,一般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破裂型家庭。这类家庭的父母多为离异或再婚,亲子关系不和谐,造成孩子与家长之间的感情鸿沟,导致孩子的心理发育不健全。(2)不完整型家庭。这类家庭多表现为单亲家庭,父母对孩子缺乏必要的关心和照料,导致孩子过度放任自流。(3)溺爱和苛求型家庭。这类家庭多表现为父母望子成龙、盼女成凤心情迫切,对孩子赋予过高甚至不切实际的期望值,如若孩子不能达标,往往招致父母的责骂,孩子逆反心理强烈。(4)贫困型家庭。贫困学生的主流是好的,他们勤奋刻苦、独立自强,拥有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能够与人为善,乐于助人,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高远强韧的社会理想。但也有部分贫困学生因物质生活的差异,导致戒备心理强,不合群,对国家资助和别人的帮助表现漠然,感恩之心不足。消极的价值取向和生活态度时常困扰着他们,从而导致他们学业荒废,最终转化成后进学生。

基于以上分析,不难发现大学时期是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大学生正常的心理发育极易受社会、家庭和学校等外部环境的影响。现在的大学生大部分是高中直升大学的,社会经验和社会阅历相对不足。一方面缺乏对社会复杂性的了解和认识,思想上对社会诱因认识和判断存在很大偏差;另一方面由于自身心理承受能力较低、社会磨炼较少,导致性格特征与思维情感稍显稚嫩。当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受到挫折或陷入困境时,不是积极面对,并寻求解决困难的途径和方法,反而产生沉重的自责感和高压感,忽视自身的优点和长处,继而陷入消极自我评价的恶性循环中。

三、自我效能感理论对后进学生教育管理的启示

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认为,个体行为的成败经验、替代性经验、外在的言语劝说、个人情绪的唤起,以及不同的情景环境是影响自我效能的主要因素。基于这一理论成果,笔者从以下方面着手,探寻能够对学习后进学生成长成才的有效帮扶途径。

1.学会自我认知,改进学习方法,提高自信力。首先,自我效能感理论把个人的需要、认知、情绪结合起来研究人的动机,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社会因素和认知因素的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和社会性。要想取得学业的成功,学习后进学生必须认识“理想中的我”和“现实中的我”。经常性的学业失败容易使后进学生自我评价过低,自我积极性被压抑,甚至丧失自信心进而产生自卑感、迷茫感,导致意志消沉、情绪低落等。因此,教育者的首要任务是帮助后进学生认清自我,分析成败的原因,全面了解自己,挖掘内在的潜能,确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增强学习的内在动力。其次,自我效能理论要求人在新的环境下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以积极向上的态度和情绪面对困难。后进学生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学习方法,主动适应大学的学习环境。教育者应及时有效地通过各种途径向学生教授大学的学习方法,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通过正确运用大学的学习方法,按照自己的学习目标和专业要求有选择性地吸收有用知识,最终取得成功。

2.合理规划学习,确立适当目标,体验成功人生。自我效能感并不是直接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而是通过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调节和控制进而影响学习效果。首先,要确立奋斗目标。目标是指引学生前进的方向和内在动力。对教育者来说,要千方百计帮助后进学生重新审视自己,做出客观的定位,确立自己在大学阶段的奋斗目标,找准人生的发展方向。其次,要正确引导其做好大学生涯规划。合理的生涯规划有助于帮助后进学生实现目标,不盲目从众。教育者要加强对后进学生的生涯指导,细化他们在大学期间的生涯规划,分解大学总目标,让他们的规划具有灵活性、弹性、前瞻性、可行性、方向性、激励性,能够根据自己的既定目标,制定行之有效的安排。最后,要指导督促他们将目标付诸于实际。对于教育者来说,必须严格要求从当下做起,抓紧、抓好已规划好的每一环,勇于面对挑战,极富韧劲,持之以恒,朝着目标方向前进。在帮助后进学生进步的过程中,教育者要对后进学生的每一个小目标或阶段性目标的达成情况进行检验,针对不符合实际的环节及时进行纠偏,使之朝着预期目标发展。已经完成的目标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宣传总结,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这些体验对提高后进学生自我效能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3.从容面对困境,积极克服网瘾,增强自控力。首先,自我效能理论要求后进学生正确面对逆境,在逆境中保持积极的情绪反应。教育者要主动关注后进学生的形成原因、生理和心理变化,及时给予思想上的干预,促使他们形成乐观向上的心理预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逆境,保持乐观情绪,以期顺利完成学业。其次,正确引导后进学生对网络环境的认识。网络本身是一把双刃剑,教育者要引导学生认知网络世界的真实状况。结合后进学生沉迷网络带来苦涩后果的鲜活案例,让他们认识到严格自律、自我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主动回归现实社会,准确把握自己,正确利用网络。最后,自我效能感理论要求人在适应新环境的过程中发挥自身的能动作用。教育者要加强与后进学生的沟通,动员他们积极参加集体活动,融入集体中。在参加集体活动的过程中,主动发现他们的长处和成功之处,及时进行宣传,使他们感受成功的喜悦和集体关注带来的快乐,从而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自我效能。还要积极促进其认真接受教育引导,纠正错误的人生观、价值观,教会他们学会珍爱生命,正确面对人生,逐渐养成积极乐观、刚毅坚韧的人生价值观以及勤奋努力、严谨务实的学习工作态度。认识到自身价值和社会作用,激发学习动力,重回正常的学习轨道,最终取得自我价值的认知与超越。

[参考文献]

[1]栗莉.自我效能感的功能机制及其对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启示[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9(4).

[2]傅晋斌.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与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09(3).

[3]虞蓉,高锡文.大学生学习弱势群体存在的原因和对策探析[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育研究,2007(4).

[4]曾荣侠.论自我效能感理论及其教育价值[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3).

上一篇:电话销售方案范文 下一篇:宠物经济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