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存管理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4-01-12 11:23:33

库存管理的重要性

库存管理的重要性篇1

【关键词】地铁施工;地铁物资;库存管理

地铁的施工具有投资大、参建企业多、工程质量要求高等特点,这些特点要求地铁的施工企业具有相对较高的施工技术和管理水平。地铁施工物资的管理工作是施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施工企业越来越关注的部分,但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许多的施工企业在地铁施工物资的库存管理方面存在着不够规范,不够完善的地方,对于某些物资的管理,还停留在较为粗放的阶段。

一、地铁物资库存管理的特点

(一)参建企业多,协调工作量大

作为地铁施工,其参建企业较多,其中包括建设企业、工程承包企业、材料供应企业、勘察企业、监理以及政府等部门,因此地铁施工的物资管理部门要与多个部门进行协调,其工作量相对较大。尤其是材料的进出场需要考虑到道路的限行、政府组织的活动、周围的居民生活等,需要施工企业协调涉及到的部门很多。

(二)物资种类多,管理工作量大

地铁需要采购的物资包括:防水卷材、防水涂料、伸缩缝、止水带、钢筋、水泥、混凝土、声测管、套筒、钢加工件等多种施工物资,还包括像脚手架、碗口、钢支撑等需租赁物资,其采购的数量与金额相对来说较大,在供货的周期上不能达成一致,需要根据施工工序与进度及时采购和租赁,因此对于地铁的物资管理工作量相当巨大[1]。

(三)建设点较广,管理周期长

在地铁的建设中,投资相对较大,工程量也比一般的工程要大,地铁的建设一般都是穿越整个城市,每条线路的建设都需要对物资进行严格的管理。地铁的施工场地一般都在市区,各单位对安全文明施工要求比野外施工严很多。

二、当今地铁施工物资库存管理的重要性

当今,企业之间的竞争,除了要有先进的技术,还要有高效的内部管理手段,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铁建设的快速发展,使得地铁施工物资的库存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地铁施工企业的物资库存量的大小,对于地铁施工具有重要意义[2]。它影响着企业施工的正常运行,另外对物资的订购或购买的次数的增加会为管理者增加很多的工作量,但是库存过大又会影响施工企业的资金周转,或者物资的积压,导致物资不能发挥本身的利用价值。作为地铁的施工企业,要加强对物资的库存管理,运用科学的管理手段,使得物资的库存能够很好的满足施工的需求,并且使其不能过多,以免造成积压、浪费。

1.明确地铁施工过程中的物资库存量是施工企业物资供应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地铁施工中期末储备量的有效指标,要对实际的施工情况进行分析和计算得出结论后科学准确的制定。

2.确定地铁施工的物资库存量,对于施工物资的采购提供依据,对于采购数量和采购周期提供了数据。有利于管理人员掌握物资的仓库存动态,并保证库存的持续平衡,避免物资供应中断或积压[3]。

3.地铁施工物资数量决定保管仓库的面积,例如防水材料、钢筋、水泥、声测管等施工材料的占地面积较大,并且需要特定的储存环境,这就要求仓库建筑和设备数量能够满足其储存需要。

4.地铁的施工物资的管理对于企业的资金的周转具有重要意义,地铁施工物资的原材基本上能占到成本的60%左右,物资的定额决定购置物资资金的多少,如果计划不合理,很有可能导致企业资金周转不开。

三、当下地铁施工物资库存管理的意义

对于地铁物资库存管理是整个地铁施工物流管理的核心环节,采购和库存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它对地铁施工的物资管理产生重要的影响,他决定着地铁施工过程中物资的物流运行的效果。因此要对物资的采购和库存进行优化管理,尽量降低物资库存的成本。科学的物资库存管理,会使地铁施工企业达到供应链的协调共赢,提升施工企业长期竞争力。

(一)对地铁的施工物资采取材料集成的方式进行管理,它是在新的企业运行的要求下的产物,有专业的第三方对地铁的施工物资进行管理,保证地铁的建设施工过程中的物资供应顺利,价格较为合理,质量较为稳定,这对企业的物资管理具有完善的作用,使得施工现场的工作能够有效的得到衔接和对物资进行有效的控制,为地铁的全线建设带来物资供应的保障。像钢筋、水泥这种采购金额巨大的甲控物资,最好采用集采模式,由系统内专门供应部门采购供应。1、把采购物资集中起来,增加了我们施工企业与供应商的谈判筹码,从而进一步压缩供应商的利率空间,降低我们施工企业的成本。2、我们内部的物资供应单位都是从钢厂直接提货,从源头上确保了进入工程实体物资的质量。3、内部单位不会出现由于欠款较大停止供应的情况,从而有效保证了工地的施工,缓解了施工企业的付款压力。

(二)施工企业的物资库存管理人员要从地铁施工的实际出发,根据施工任务、施工安排、成本预算、资源分布、价格动态对地铁的施工物资库存进行科学分析,精确计算并得出一个切实可行的地铁物资管理计划。在对物资进行采购时要通过招标,在招标的过程中要对投标人员进行严格审查,对其企业形象,信誉度,价格等做出综合检测,并对受市场影响较大的物资供应企业放宽政策,在价格上增加弹性,为物资供应商提供一个良好的竞争平台。加强物资管理中的过程控制,对仓储、机械设备、周转材料加大管理力度。地铁项目对文明施工要求相对来说较为严格,这对我们施工物资的现场存放提出了更高要求。钢筋摆的太齐,吊装的时候不容易挂钩,摆的不齐又对文明施工产生影响。例如钢筋下垫物可以用并排焊接的32工字钢充当,不同规格型号的钢筋同样用工字钢隔开,用小木方把上下各层的钢筋垫起来以便挂钢丝绳。

(三)地铁施工的规模较大,运用计算机对地铁的施工物资进行管理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物资管理人员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与其他的工程项目管理人员进行联合管理,对于管理水平会有一定的提高,优化互补,也可进行物资互补,对施工物资灵活调配,避免物资供应不足或库存积压。利用计算机对物资进出库时间和具体情况准确备注,并根据施工的需要进行合理配置,根据施工计划对施工所需物资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类和储存位置的安排。

(四)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

作为地铁施工,要求其具有一定的安全保障,它与市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物资库存的管理又是地铁施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地铁施工过程中,需要一个优秀的物资库存管理团队,因此地铁建设单位要注重提升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加强地铁物资库存管理人员的综合水平,因此本着对市民负责的原则,一定要加强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培养。提高对管理人员的要求,建立健全考核机制,对管理人员设定奖罚制度。

结束语:地铁的施工现场涉及很多的方面。施工物资的管理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没有单一的管理方式,需要结合施工的实际情况对物资进行分析和管理,地铁的物资库存管理是地铁施工过程中一项非常重要的环节,它关系到施工物资的充足供应,施工能否顺利进行和工程完成的工期,对于城市地铁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围绕地铁的施工物资库存管理进行分析,其重要性和意义进行阐述,希望对业内人士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刘惠涛. 某地铁工程施工建筑物变形分析与控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

[2]焦宏涛. 地铁工程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1.

库存管理的重要性篇2

论文摘要:对煤炭企业仓库管理中存在计划管理准确性预见性不强,物资储备不够合理;估价入账太多,人员业务水平有待提高,库房办公条件有待改善,提出了提高计划的准确性,合理储备物资,调整库存结构,做好估价工作,提高人员素质和业务水平,改善办公条件,办公室与库房分开的改进方法及对策。

Key words:storage management; stock management

Abstract:Has the plan management accurate foresight to the coal enterprisestorage management in not to bestrong, the material reservesinsufficiently are reasonable; The estimate deposits too many, thepersonnel voca-tional level waits for the enhancement, the storehousework condition waits for the improvement; Proposed theenhancementplan accuracy, reasonably stockpiles the commodity, the adjustmentstock structure, completes theestimate work, improves the personnelquality and the vocational level, the improvementwork condition, theof-fice and the storehouse separated improvement method and thecountermeasure.

0 引言

煤炭企业生产所需物资数量巨大,种类繁多,采购及库存管理的控制环节也很多。由于煤炭企业生产对安全要求的特殊性,使物资供应责任重大,质量性能等稍有疏忽就有可能造成人员和财产的重大损失。为做好物资供应,确保生产正常进行,采购、验收、保管、发放等都必须环环相扣层层把关,其中仓库管理是物资管理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

仓库是企业存储和保管物料的重要场所,库房管理是企业物流管理的核心工作。库存控制水平代表了一个企业总体的管理水平,高效的库存控制管理是企业经营革新、降低成本的重要一步,如何改进与提高库房管理水平,对企业保证生产供应、节约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具有现实意义。因此应按照科学管理原则对物料进行整体计划协调和控制。

1 仓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计划管理准确性预见性不强

格型号和数量不够准确,对一些物资的消耗没有预见性,往往造成供货提前期不准,采购量不准,导致提前或延期交货,造成物资积压或者影响生产。

1.2 物资储备不够合理

库存控制是企业物资管理核心之一,目前企业在库存控制方面存在两种现象:一种是企业的库存量过大,有的物资早已淘汰,超储积压,占用大量库存资金,也为盘点、清理、对账等工作带来不便。另一种是库存短缺,影响到企业的生产,增加急用料,使物流成本上升。

1.3 估价入账太多

估价入账是货到票未到时,为正确反映材料消耗的一种记账方法;但现在厂矿单位签订合同协议或新品种物资要归类编号,影响发票单据的及时开具,造成大量估价材料,给仓库保管员和财务部门造成大量的重复劳动。

1.4 人员业务水平有待提高

目前大多数厂矿库房已引进库存管理软件,但由于生产单位的材料员和一些保管员学历和业务水平较低,缺乏专业的库房管理知识和计算机技能,导致计划批料领料还不能正常进行。

1.5 库房办公条件有待改善

厂矿很多库房还没有独立的办公室,保管员的办公室就设在仓库里,一些胶皮塑料等散发出有毒有害的物质和难闻的气味,久而久之对保管员身心造成伤害,挫伤劳动的积极性。

2 提高仓库管理水平的对策

2.1 提高计划的准确性

加强物资需求计划管理工作,提高采购效率。从物资供应部门的内外两方面着手,提高计划的准确性、及时性和规范性。一是建立物资计划例会制,督促各环节及时处理计划、接收反馈的信息、协调解决出现的问题。二是要求业务人员加强物资计划工作,明确职责,确定相应的程序。接到物资需求计划后,物资供应部门在了解需求特点的基础上,保证确定性需求的及时供货;并结合库存情况设定安全库存来应对储备需求,主动对接,及时落实货源,确保物资供应。

2.2 合理储备物资,调整库存结构

对于任何企业而言,保持一定的库存是非常必要的。合理库存可以使企业整体运作变得更为高效顺畅。若库存控制管理不当,将会给企业带来缺货率高,补货不及时,库存周转不灵,或者无效库存多,资金积压,增加企业生产经营成本,给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带来影响。因此,对库存进行有效的控制管理,合理安排物资品种和储备比例尤为重要。

2.2.1 建立对于多方有效的管理机制

对于多报不领或以领代耗的情况,应由用料单位和物资供应部门的相关人员进行沟通,建立一个对于多方都有效的约束管理机制。对于出现的缺货、或者库存物资过多的问题,不仅仅追究某个部门的责任,其他部门相关的人员也应承担责任。否则用料部门多报计划,物资供应部门全部采购,无法彻底解决库存居高不下、物资供应部门的仓库与用料单位的小库并存的问题。

2.2.2 供应与需求更紧密地联系

物资供应单位与需求单位需要更紧密地联系起来。物资供应部门应多了解用料单位急用还是备用,具体什么地方用,用料单位应多了解库存有多少,有没有代用物资,有保障的供应时间长短等,减少供需过程中的脱节和超额采购问题。充分利库,发挥库存物资的作用,尽量提高库存周转率,减少报废。

2.2.3 及时处理库房里的积压呆废料,减少资金占用

物资供应部门应经常对库存需要进行调整,对于多年不动的物资、超过使用年限的物资进行处理报废。积压物资的处理应形成制度化和常态化,及时消化企业的不良资产,为企业减负。

2.2.4 充分发挥仓库在库存控制中的作用

不能以传统的认识认为仓储只是存储物资的场所,实现对物资收发料动态管理,对仓储物资动态、周转天数等进行统计,及时反映物资收发存动态、超储、积压和不合理库存物资信息,有利于库存资金分析,优化库存结构,加速资金周转,为决策提供依据。

2.3 做好估价工作

估价入账给仓库和财务部门都带来了不必要的存放劳动,而且会造成企业提供的会计和财务数据不真实,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供应部门接到物资申请计划后,组织货源签订合同,审计科和分管领导及时审批,保证合同及时生效。对于没有物资编号的新型物资或土产杂品等,及时申报及时编号。相关科室紧密配合,加快各个环节的运转,以保证物资到货时及时取得发票,减少估价物资。

2.4 提高人员素质和业务水平

随着库房步入电子化专业化管理,对库房管理人员也提出更高的要求。保管员除了具备必须的业务知识外,还要拥有现代管理知识,按照生产与运作的管理知识,通晓现代仓储物流理论并不断应用到工作实践,熟悉库存物资的属性,应用6S进行库房现场管理,及时准确提供数据,充分发掘库管物资的经济潜力,实现仓库管理新的飞跃。因此,要定期对库房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并制定激励措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2.5 改善办公条件,办公室与库房分开

管理层必须提高对库房管理的重视,经常深入库房工作第一线,关爱员工,给库房配备必要的硬件设施,把办公室从库房中独立出来,尽量减少库存物资是有毒有害气体伤害员工身心健康,使员工在干净舒心的环境下愉快地工作。

3 结语

库存管理的重要性篇3

关键字:提高; 化工企业; 仓储水平;

中图分类号:TH6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化工企业生产环节多,流程复杂,所需物资数量巨大,种类繁多,采购及库存管理的控制环节也很多。由于化工企业是高危行业,物资供应责任重大,质量性能等稍有疏忽就有可能造成人员和财产的重大损失。为做好物资供应,确保生产正常进行,采购、验收、保管、发放等都必须环环相扣层层把关,其中仓库管理是物资管理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结合工作实践,笔者认为必须切实提高化工企业的仓储管理水平。

1 化工企业仓储管理的重要性

仓库是企业存储和保管物料的重要场所,仓储管理是企业物流管理的核心工作,是企业供应链管理中一个基础环节,与生产经营息息相关。库存控制水平代表了一个企业总体的管理水平,高效的库存控制管理是企业经营革新、降低成本的重要一步,如何改进与提高库房管理水平,对企业保证生产供应、节约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具有现实意义。

1.1 仓储管理是企业管理的缩影

仓库是企业存储和保管物料的重要场所,库房管理是企业物流管理的核心工作。高效的库存管理是企业经营革新、降低成本的重要一步,如何改进与提高库房管理水平,对企业保证生产供应、节约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具有现实意义。因此应按照科学管理原则对物料进行整体计划协调和控制。

2.2 仓储管理是企业转运的外在表现

仓库作为化工企业物资进、存、发放的集散地,担负着非常大的作用。仓库的流动顺畅与否,生产进出频繁,物料的收发是否正常有序,直接关系到公司的经营业绩是否达成有效目标。仓库对物料的数字准确性也关乎到生产的进度。如果物料没有及时供给,造成收发料的短缺,可能会影响到出货的顺利。

3.3 仓储管理是提高企业效益的重点

仓库是物资的聚散地,所以如何对物料的保护和控管也是直接关系到各种损耗和浪费是否能减少到最低限度。通过对库存的有效控管和利用、不间断地维护减少自然损耗,降低运营成本,增加盈利。

2 化工企业仓储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

新建企业往往存在着人员、设备的初期磨合,随着企业管理逐步走向正轨,仓储管理存在的问题日益显现。

2.1 物资采购不够合理,采购计划准确性预见性不强

所需物资的规格型号和数量不够准确,对一些物资的消耗没有预见性,导致提前或延期交货,造成物资积压或者影响生产。物资采购应有一定前瞻性,且应符合公司具体生产情况,不能造成资金浪费,大概有以下三种情况:一是采购完成后发现型号不对等原因用不了,又不能退货,造成浪费;二是采购物资过多,或公司生产工艺改进,导致物资不可用造成浪费;三是采购工作计划性不强,一些用量小的物资采购过多,库存量增大,短时间内难以用完,占用了资金。

2.2 物资储备不够合理

库存控制是企业物资管理核心之一,目前企业在库存控制方面存在两种现象:一种是企业的库存量过大,占用大量库存资金,也为盘点、清理、对账等工作带来不便。另一种是库存短缺,影响到企业的生产,增加急用料,使物流成本上升。

2.3 人员业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目前化工企业基本已引进库存管理软件,但由于人员大多是改行,没有从事过专业培训,缺乏专业的库房管理知识和计算机技能,业务水平还有待提高。

2.4 仓储管理中存在资源浪费现象 ,成本较高

仓库设计、设备配置、仓库布局缺乏科学的系统规划 ,经常造成仓库设施设备及空间的大量浪费; 同时在人员管理上一般采用定岗定员 ,缺乏柔性管理能力 ,很难满足业务的波动性需求 ,为保证服务的准时性 ,经常造成人力等各种资源浪费。因此仓储管理成本居高不下。

3 提高仓储管理水平的途径

3.1 提高计划的准确性

加强物资需求计划管理工作,提高采购效率。从物资供应部门的内外两方面着手,提高计划的准确性、及时性和规范性。一是建立物资计划例会制,督促各环节及时处理计划、接收反馈的信息、协调解决出现的问题。二是要求业务人员加强物资计划工作,明确职责,确定相应的程序。接到物资需求计划后,应保证确定性需求的及时供货,并结合库存情况设定安全库存来应对储备需求,主动对接,及时落实货源,确保物资供应。

3.2 合理储备物资,调整库存结构

合理库存可以使企业整体运作变得更为高效顺畅,库存控制管理不当,会给企业带来缺货率高,补货不及时,库存周转不灵,增加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因此,对库存进行有效的控制,合理安排物资品种和储备比例尤为重要。

3.3 建立多方有效的管理机制

对于多报不领或以领代耗的情况,应由用料单位和物资供应部门的相关人员进行沟通,建立一个对于多方都有效的约束管理机制。出现缺货、库存物资过多,不仅仅追究某个部门的责任,其他部门相关的人员也应承担责任。

3.4 供应与需求更紧密地联系

物资供应单位与需求单位需要更紧密地联系起来。物资供应部门应多了解用料单位急用还是备用,用料单位应多了解库存有多少,有没有代用物资,有保障的供应时间长短等,减少供需过程中的脱节和超额采购问题,发挥库存物资的作用,提高库存周转率。

3.5 及时处理仓库里的退回物资和积压呆废料,减少资金占用

退回物资应首先检验性能好坏,能否再利用,可用物资重新入库,且有优先使用权,不可用物资做报废处理。报废时,可以根据当月的实际财务状况,调节报废数量与金额,调节当月利润。积压物资的处理应形成制度化和常态化,及时消化公司的不良资产,为公司减负。

3.6 充分发挥仓库在库存控制中的作用

不能以传统的认识认为仓储只是存储物资的场所,及时反映物资收发存动态、超储、积压和不合理库存物资信息,有利于库存资金分析,优化库存结构,加速资金周转,为决策提供依据。

3.7 提高人员素质和业务水平。

随着库房步入电子化专业化管理,对库房管理人员也提出更高的要求。保管员除了具备必须的业务知识,还要拥有现代管理知识,通晓现代仓储物流理论并不断应用到工作实践,熟悉库存物资的属性,及时准确提供数据,充分发掘库管物资的经济潜力,实现仓库管理新的飞跃。因此,要定期对库房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并制定激励措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库存管理的重要性篇4

[摘要]库存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传统的库存管理模式由于孤立和静止地看待库存,存在着整体意识不强,成本高、协调性差等问题。供应链环境下的库存管理与之相比更注重用户,效率更高、更具有整体性。因此,应通过变革组织,与供应链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搭建信息平台等方式,更好地实施供应链环境中库存管理。

[关键词]供应链;库存管理;企业管理

[DOI]10.13939/j.cnki.zgsc.2017.30.136

库存管理是生产制造企业或服务、流通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对各种原材物料、产成品以及其他资源进行管理和控制,使其储备保持在经济合理的水平上的管理行为。库存管理始终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如何有效地进行库存控制,规范合理的仓库管理是重要的一个课题。过高的库存不仅会增大管理成本,同时会占用企业的流动资金,增大企业的运营成本,不利于资源配置的优化;而过低的库存保有量又会带来原材物料供应不足,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造成订单不能及时交货、服务水平下降等经营风险。

在供应链管理模式下,库存是供应链管理的最大障碍,库存量的高低不仅影响着单一企业的综合成本而且也制约着整条供应链的性能。因此,如何建立适当的库存量,既减少库存成本,又不影响正常的产品生产和对客户的服务,已经成为企业管理者实施供应链管理过程中必须考虑的首要问题;如何建立与市场不确定性需求相对应的库存,也是企业管理者改善和优化供应链时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

1 传统的库存管理方式及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库存管理注重企业自身因库存而发生的成本或风险,目的是降低库存成本,包括仓储成本和持有成本,规避缺货风险。库存管理方式就是建立此种目的下,具体说来,有ABC管理法、定量订货法、定期订货法、经济订货法和JIT库存管理方法等。

1.1传统库存管理模式的特点

(1)孤立地看待库存管理。库存管理是供应链中的重要一环,传统的库存管理却把库存管理与其他各环节看作相互独立的。不仅仅是独立于供应链的其他环节,在企业的各个部门之间都会各自管理自有库存,使用单独的库存控制策略而且相互封闭,缺乏沟通与协调。

(2)静止地进行库存管理。企业对最佳库存量的确定,以下游客户的订单情况为主要依据,企业之间缺乏沟通和协调机制。信息的获取渠道狭小,信息来源不充分,判断也往往会出现过于主观的情况。

(3)传统的库存管理方式因为注重降低缺货、需求不确定性等风险以及对外部交易商的依赖,与公司内其他环节、与公司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协作信任程度较弱,对待风险态度较保守。

1.2传统库存管理模式的问题

由传统库存管理模式的特点可以看出,传统库存管理模式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整体意识不强。由于供应链成员企业的相互独立性,供应链上、下游的各个企业库存管理目标和策略各不相同,各自为政,使得整个供应链不能从根本上统一利益,阻碍了整体水平的提高。

(2)“牛鞭效应”的存在增大了成本。由于各个企业只能由邻近的上、下游企业的供销信息来确定合理库存并安排相应的采购和生产,不具有全局性。信息的不确定和供需的不稳定性,使得各企业往往需要保有更多数量的库存以应对风险,造成了资源的一定浪费。这种浪费由下游到上游被逐渐放大,产生了“牛鞭效应”,使得整条供应链的成本增加,资源浪费。

(3)缺乏合作与协调。由于各个公司都独立供应链上的其他企业而存在,对库存管理的独立性使得整个供应链缺乏沟通和合作。需求和供给的预测等信息不能有效地进行传递、共享,不能有效集成。信息透明度较差,无论是信息获取的成本还是库存管理的成本,都不能得到优化。

(4)库存管理手段单一。由于传统管理模式下各企业是相互独立的单元,库存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本企业的成本的控制以及不确定需求的应对,不具备整个供应链管理的战略性眼光,无法考虑到供应链运行的连续性,上、下游企业的配合协作,库存管理手段往往单一,无法应对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库存成本居高不下。

2 供应链环境下的库存管理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库存管理,指的是将企业的上、下游企业视为整体,将整个供应链考虑在内的库存管理。企业通过供应链库存管理所要实现的目标主要包括采用多种指标评价库存策略所产生的准确效果,决定库存量对供应链上不同节点企业各方面的影响,在充分了解库存状态的前提下确定适当的服务水平。通过对客户、生产、运输等资源的平衡利用,企业对供应链中不确定性产生的缺货、延迟等风险进行有效的识别、缓解与控制。

与传统库存管理模式存在很大不同,具体在以下几个方面。

2.1管理目的不同

供应链环境下的库存管理目的不同于传统模式,传统模式下,库存的控制一方面是对成本的控制;另一方面是对风险的防范,库存的存在是为了满足生产环节及客户需求的预测与供给。而在供应链环境下,库存的管理是通过评估不同库存水平对上、下游不同节点企业的企业,实现对用户的优质服务。通过对客户、生产等环节资源的平衡,优化企业资源配置。

2.2管理环境不同

传统的管理局限于企业内部,而供应链环境将上、下游的企业作为整体考虑在内,将企业的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予以有机地整合,实现最大限度的资源优化。

2.3信息的集成化管理不同

传统模式下,各公司相互独立,库存是封闭式管理,信息的交换和集成较少。在供应链环境下,由于上、下游企业作为整体供应链条上的有机组成部分,库存的管理需要信息的高效准确传递,信息的集成化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信息的集成有利于各个公司及时获得有效信息,减少库存缓冲的时间,快速响应、迅速应对,减少机会成本,提高效率。

2.4对物流的管理不同

供应链环境由于将上、下游企业均视为一体,注重对物流的一体化管理,从全局对物流活动进行管理,从而实现库存水平的最低。

综上所述,由于“互联网+”带来的工业变革,信息化带来的市场革新,用户为中心的新理念,使得基于供应链环境的库存管理相比于传统的库存管理模式,更具备竞争优势。在供应链环境下,库存管理不再是最大化地降低库存减少成本,而是形成一种平衡机制,供应链环节的各企业相互协作,更具战略高度。通过业务流程优化、信息传递技术的提升、服务客户的高效运作,使得企业的库存管理总量降低,生产和销售更加流畅,资源配置大大优化。

3 如何实施供应链环境下的库存管理

3.1变革组织结构,整合业务流程

由于传统模式下供应链上的各企业相互独立,与上、下游组织并无业务连接,流程上也是独立于其他企业的,不成体系,相互间不能形成业务支持。如果建立供应链环境下的库存管理,必然首先要变革传统的组织结构,重新整合业务流程。

在组织上,应将原来的松散组织进行有机的整合,可通过融资持股等手段使各企业形成利益共享的有机整体,或成立第三方组织,对各企业形成有效的管理和协调,使供应链上的企业具备整体性。同时在企业内部,应将原组织予以扁平化或网络化,以确保信息的高速传递。

在业务流程上,建立一个以客户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的供应链体系,协调供应链上的各个环节,统一信息流、物流、资金流和服务流各个流程体系,使其相互支持,实现供应链管理的高效运作,保证库存的有效管理。

3.2完善绩效评估,建立战略伙伴关系

由于供应链上某一企业的库存管理状况和成本将影响其他节点的企业,影响整条供应链的综合成本和竞争优势,各个企业需打破各自的独立性和壁垒,联合其他企业,建立合作共赢的战略伙伴关系。

同时,由于利己性的存在,供应链的整体综合利益的实现,必然要有能约束和激励所有成员企业的绩效评估系统。该绩效评估体系应当将所有企业纳入其中,能够准确衡量供应链上所有企业的库存管理绩效,合理分配供应链利润,使各个企业能够风险共担、收益共享。

3.3搭建信息平台,实现资源共享

共享信息平台,是供应链环境下库存管理的基础。通过信息平台,才能实现信息的快速高效传递,供应链各个节点企业才能及时有效地制定库存管理决策,合理控制库存,提高供应链的效率,更好地服务客户。

目前提高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可通过先进的供应链管理软件实现。将供应链上的各个节点公司纳入信息系统中,建立需求规划、配送规划、制造规划、生产日程、运输与物流、仓库管理等各个模块,搭建信息平台,形成信息共享,使得各公司能够随时进行信息的接收、处理和反馈,并以此为依据,制定库存决策以及安排生产、销售等业务,沟通便利,响应迅速,各环节联系更加紧密,使供应链的运行更加顺畅,实现库存的有效管理。另外,实现信息共享,也可通过专业的供应链管理服务公司,借助于第三方的力量实现供应链企业整合资源的优势。

3.4协同预测需求,实现共赢

准确合理地预测市场需求,及时调整库存策略,是库存管理的重要内容。目前需求的预测仅仅由供应链的个别企业进行,这种预测往往不够精确,这种有较大偏差的需求预测往往又通过“牛鞭效应”作用于上游企业,进一步放大偏差,降低效率。在市场竞争激烈,市场环境变化迅速的情况下,只有各企业协同预测需求,避免决策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才能提高需求预测的精确度,进一步实现库存的优化。

3.5借助第三方物流,提高库存水平

物流在供应链环境下的库存管理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物流的快速及时响应,能够大大降低库存管理成本。因此,可借助与第三方的物流管理系统,不仅提高物流的效率,而且能使上、下游企业更专注于核心业务,提高了整体供应链的敏捷性和协调性,大大提升整体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谢小丹.供应链环境下的库存管理分析[J].物流科技,2011(11).

库存管理的重要性篇5

【关键词】服装企业;库存管理;库存成本

一、我国服装企业库存管理发展现状

服装是受季节性影响较大的产品,服装企业要想维持其正常的销售活动必须拥有一定量的库存。但是由于现阶段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不断地追求潮流,再加上地域差异、季节变化、服装款式同质化严重等,这些问题直接导致老款衣服积压现象日益严重。库存积压增多必然会占用企业大量日常流动资金,这将会影响到服装企业日常的资金周转和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大多数服装企业为了降低库存量,会采取换季打折、清仓大甩卖、反季销售等促销方式来释放库存量。但是,仍然有很多处理不完的衣服一直积压在仓库里,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本文研究服装企业库存管理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希望本文的研究成果能够为服装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库存管理水平提供有参考价值的对策建议。

二、我国服装企业库存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市场需求预测不准确

服装生产都具有一定的提前期,服装产品的生命周期短,换新速度较快,这使得生产商对服装产品的市场需求难以准确的进行预测,一些新潮流的时尚服装表现得尤为突出。再加上消费者在购买服装产品时往往都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购的,而且还容易受到周围群体的影响,这使得服装销售企业只能根据自己的销售经验来确定订货量。正是由于顾客服装需求的不确定性,所以预测服装产品未来的市场需求是一件比较难把握的事情。

(二)不同企业内同质化竞争严重

由于服装企业在对服装流行趋势上不能够很好地作出预测,进而不能够准确把握当下新的消费形态。市场和消费者需求在同步变化,导致现在的服装设计上同质化现象严重。对于消费者而言,在购买服装时,他们更加注重购物体验的满足和个性化设计需求,而目前各类服装的设计大同小异,缺乏创新性和个性化。缺乏创新性主要表现在服装款式陈旧,服装设计上只是简单的变换了一下颜色以及简单的设计,这样的一种状态导致顾客的购买率低下,库存积压严重,致使许多企业在降价销售、买一赠一的情况下仍然库存积压严重。另外,服装设计以百搭款为主,缺乏个性化,满足不了顾客的个性化需求,严重降低了顾客的满意度,导致库存积压严重。在库存积压严重的同时,企业并未减少生产,而是继续在制品的生产,致使库存积压越来越严重。由于服装企业没有自己独特的设计理念,因此无法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与市场的需求。

(三)库存管理方法落后

我国大多数服装企业的库存管理仍然采用的是传统的库存管理方法。仓库货架随意摆放,货品位置随意存放,给仓库管理带来很多困难,经常会出现找不到货品或者很长时间才找到货品的情况,甚至有的仓库管理员无法确定库存的数量,浪费仓库管理人员大量时间,降低工作效率。当货品运到仓库的时候,整个收货过程中需要核对的东西非常多,浪费仓库人员大量时间,收货入库后仓库人员还需要根据收货单据到电脑中登记入库信息,数据繁多,容易出现登记错误。

(四)管理者缺乏库存管理意识

由于我国服装企业受传统思想模式的束缚,因此管理层对库存管理不够重视,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有的服装企业管理者只关心服装产品的生产销售,重视的是企业的经营业绩,而不重视企业的库存管理,甚至把服装产品生产和服装产品库存管理混为一谈。二是有的管理者库存管理基础知识薄弱,缺乏仓库货品进出货流程的管理技能、货品出入库的电脑开单技能、录入记账工作的能力,认为企业库存管理就是对企业的简单盘点,只要达到库存物品没有丢失的目标就行。三是部分管理者甚至对库存管理具体情况很少过问,他们没有认识到库存管理对整个企业的运营管理作用,对库存管理的重视不够将会制约企业未来的良好发展。

三、解决我国服装企业库存管理问题的对策建议

(一)做好市场需求预测

服装企业应该通过对市场进行测试来解决预测不准的问题,也就是小批量投放测试市场需求。当发现需求增加的时候马上追加生产,但这种方式需要企业拥有强大的供应链管理能力,能够在短时间内生产出旺销产品。在小批量投放测试的同时展开市场调查,调查不同阶层、不同年龄段、不同气质的顾客需求。通过市场测试与市场调研结果分析不同类型顾客对服装的需求,进而对市场进行准确的预测。服装企业还可以通过对前期数据的分析,找出规律,例如消费群体地区分布,消费习惯类型等,根据不同类型消费者的需求来生产,即抓住当下及未来流行趋势,引领消费时尚潮流。

(二)提高服装品牌意识

我国服装企业大多没有自己独特的品牌,很多服装企业产品的设计都是盲目借鉴国外知名品牌,并没有重视自己服装产品的原创性和品牌意识,服装产品款式严重同质化。服装企业忽略品牌的作用和产品缺乏创新性,导致产品的需求减少,最终使企业库存大量积压。所以,企业要想解决这些存货问题,改善库存积压状况,必须开始重视服装品牌的独特性与创新。通过创新设计和品牌宣传,将品牌文化和品牌内涵通过服装产品传达给市场,通过独特的创新思维与形式,满足顾客的个性化需求,进而提高本企业服装品牌的市场知名度。

(三)采用先进的库存管理理念

服装企业库存管理离不开技术的指导,目前可供企业采用的现代化库存管理方法众多,例如:EOQ库存管理、JIT库存管理、多品种联合采购法、供应商管理库存策略等。每一种方法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企业在选择库存方法时,要根据企业自身现时的发展情况以及未来将要发展的方向,结合市场状况进行选择。服装企业在进行库存管理的时候,还需要借助一些常用的管理软件,如ERP系统软件。通过建立完善ERP系统来管理企业的库存,这是提高库存管理水平最有效的途径。通过ERP系统整合企业生产销售的具体情况,并以信息的形式,快速地在企业各部门之间进行传递。采购部门可以根据ERP系统反映的生产信息,进行采购活动。生产部门根据ERP系统反映的市场情况,安排生产计划。在这个系统中,与库存管理相关的人员,还可以随时了解企业库存的种类、数量等具体信息和企业库存在不同阶段的运作状态。所以,在我国服装企业中,要实现信息化下集中有效的库存管理活动,建立与完善企业的ERP系统是不可或缺的。

(四)增强企业库存管理意识

服装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管理中,应逐渐摒弃只重视企业的生产,资金等方面的管理,而忽视企业库存的管理这种过时落后的思想观念。首先,经营管理层要重视库存管理这一重要的环节,要克服形式主义上的重视,将对库存管理的重视程度通过企业经济考核指标、工作顺利开展、经费节约的形式来体现出来。其次,从主管领导到管理人员都要提高加强库存管理的观念,将库存管理纳入企业经营管理层的议程安排中去。最后,企业应该重视库存的控制、分析和管理,使管理人员树立库存管理的观念,让企业的采购、仓库、财务、生产和销售等各个部门均参与到库存的管理中,做到库存管理信息同步分享化,紧密联系企业运行的每一环节,通过内部各环节的整合来提高库存的效率。库存作为企业的一项重要的流动性资产,对它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可以有效地减少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生产经济效益,提供决策分析等巨大作用同时对企业库存管理产生的数据进行分析能够为企业的生产管理提供依据,从而促进服装企业的健康发展。

四、总结

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当下,服装企业通过节约成本来提高利润,已成为企业的最大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企业必须通过加强库存管理来节约成本,因为服装行业是一个追求时尚、追求潮流、讲究时效的行业,库存较高将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服装企业应该加强服装行业的库存管理,降低库存对流动资金的占用率,提高企业库存的利用率,让企业抽出更多的资金去研究设计新的产品,从而给企业注入新的活力,使企业健康长远发展。

库存管理的重要性篇6

1.管道运输企业出现库存的原因

当管道工程项目施工完成后,在日常的运行中,管道是输送油气的载体,为了确保油气能正常输送,天然气管道运输企业就必须对管道进行相关的维护、维修工作。因此,管道运输企业就需要持有相关的维修器材、材料等资源。除此之外,在长距离的管道输送地区中,天然气管道往往需要穿过复杂的地形,天然气的输送受地质灾害等影响较大,这就要求天然气管道运输企业备有相关的抢险物资。

2.管道运输企业的库存管理现状和问题

目前,我国天然气管道运输企业的库存量超过企业设备投资总量的百分之十,随着技术和设备的更新,每年都会有一些库存物资报废,造成大量资料浪费和资金损失。而且,目前我国的管道运输企业也没有真正合理的物资存储结构,我国的天然气管道运输企业库存管理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管道运输企业领导阶层库存管理意识薄弱。

当前,我国的管道运输企业领导阶层库存管理意识薄弱,往往把主要精力放在企业的生产经营和资金管理上,对企业的库存物资并没有进行有效的管理。

(2)库存结构不合理。

目前我国管道运输企业库存的结构并不合理,企业的库存物资处于一种粗放状态,既没有科学规范的管理方法,也没有精确的统计数据。

(3)信息化程度低。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行业逐渐向信息化发展。但是我国的管道运输企业的库存管理并没有很好地利用信息化技术,对库存物资的相关信息,缺乏有效的统计和共享。

(4)缺乏规范的库房管理。

管道企业的库房规模与设备设置缺乏协调性和统一性,库房内部的货架等排放混乱,没有专业人员对库房进行管理,责任关系不明。

二、天然气管道运输企业的库存管理原则和措施

1.管道运输企业的库存管理原则

我国天然气管道运输企业想要优化库存管理工作,就必须遵守库存管理的四大原则,分别是:

(1)对库房储备的规模进行有效的控制,优化库存结构。

(2)加快相关物资的周转,从而减少物资的占用,规范库存管理,确保库存物资可以安全、及时地供应。

(3)加强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共享,确保相关部门都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库房的物资存储和使用信息。

(4)确定责任主体,让提取物资和审核物资的部门和人员,负担起相关物资的责任,确保责任可以落到实处。

2.优化管道运输企业库存管理的措施

(1)建立并完善库存管理制度

《孟子》曰,“无规矩不成方圆”。任何企业想要实现有序的发展,就必须要有一定的规章制度。因此,天然气管道运输企业想要优化库存管理,就必须建立并完善企业的库存管理制度,让库存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具体说来,管道运输企业可以制定类似《采购管理办法》和《供应商管理办法》等相关的规章条例,并严格实施条例的内容,根据设置的要求,建立一套规范的标准化流程,对企业的库存管理内容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控制。

(2)加强物资储备管理

管道运输企业要优化库存管理,就必须加强对物资储备的管理力度,谨慎选择企业的库房。在各个管理处一定要设置地区性的库房,来存储日常需要用到的物资,再设置相关的备品存储仓库,存放抢险物资。在管道线路长的地区,可以跟具有较好存储条件的企业签订相关协议,支付一定的资金让该企业代为存储。

(3)聘用专人对库房进行看管,落实库房责任

管道运输企业的库存管理工作专业性较强,因此,必须要有具备一定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人对库房进行看管。看管人员必须了解企业运作的流程以及相关设备的作用和性能,还必须要有一定的成本意识、财务基础知识,能对相关物资的重要性进行很好的把握。当前我国管道运输企业的库存管理现状并不乐观,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库存管理的责任没有落到实处,一旦出现问题,就出现互相推诿的现象。为了优化管道运输企业的库存管理,管道运输企业必须加强对职工的培训,提高职工的库存管理意识,促进岗位责任心的提升,从而让相关的岗位责任落到实处。

(4)利用ABC分类法进行库存物资的管理

ABC分类法是根据实物在技术以及经济等方面的主要特征,对实物进行分类排队,按照重要性进行区别管理的一种分析方法。天然气管道运输企业的库存物资一般具有较多的品种规格,价格差异较大,存留时间的长短也不相同。因此,管道运输企业可以根据ABC分类法对库存物资进行管理,注重设备停机对企业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将周转速度较慢、比较贵重、较难采购的物资设为重点管理物资,也就是A类物资,对这部分物资进行重点控制。对于B类物资,也就是重要性较低、经常需要使用,而且可以大量采购的物资,可以根据一般的经营情况适当多订一些;对于这类物资,还要注意灵活周转,避免库存积压。而类似钢丝绳等品种多,价格较低的C类物资,则可以按照一定的周期进行一次订货。

(5)建立库存管理信息系统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普及,信息化已经成为各行各业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管道运输企业的库存管理也可以借用信息技术,对库存管理进行优化。要建立管道运输企业库存管理信息系统,就必须加强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实现电子化采购,利用电子计算机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对库存管理工作进行统计分析。例如:进货管理、出货管理、统计报表等。通过建立库存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实现管道运输企业对库存管理的有效控制,并可以实现企业各部门对库存管理信息的共享。

三、结语

随着我国能源“气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天然气事业的良好发展对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天然气管道运输企业对于安全有效地提供天然气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天然气管道运输企业不合理的库存管理导致了大量的资源和资金的浪费,不利于天然气管道运输企业的健康发展,也违背了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因此,一定要坚持对天然气管道运输企业的库存管理进行优化。本人依据我国天然气管道运输企业的库存管理现状和主要问题,对如何优化库存管理提出了一些个人看法,希望能为优化我国天然气管道运输企业的库存管理工作提供一些理论参考,促进我国天然气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库存管理的重要性篇7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饲料企业;饲料库存管理;仓储管理

供应链管理作为一种生态型链路化管理模式,在物流管理、仓储管理中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饲料的库存管理不同于其他农副产品的库存管理模式,其具有更强的流转性和多渠道供应等特点。因此,饲料的库存管理既要结合农副产品库存管理的综合化特征,又要体现其独特性。供应链管理模式思维为现在饲料库存管理提供了更多的模式和方向指引,也是本文探讨的重要议题。

1相关概念

相关概念的介绍能够帮助我们认识库存、供应链等文中重点词汇的定义,深入理解库存管理和供应链思维运用的重要性,以及分析后续饲料库存管理中的改进措施。

1.1供应链的相关概念

1.1.1供应链概念供应链特指围绕着产品企业,从初始的零件供应到半成品制作,到最终的产品形成并传递到消费者手中的完整链路过程。总之,供应链将供应商、制造企业、销售终端、用户实体等联系起来,形成一个以产品为主导的闭环结构。而供应链管理则在该闭环结构的基础上展开。

1.1.2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是以产品企业为核心,通过内外部资源的联结和调动,达到成本最小化,客户满意度最大化的目标。供应链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延伸为一个以产品企业为核心的同盟体,包含供应商、制造企业、销售终端、用户实体等。同盟体是动态的,根据市场的需要随时加入新同盟体或从原同盟体中撤离。总之,同盟体共同努力的方向和目标是尽可能提高资金的周转效率,减小企业面临的风险概率,实现收入和盈利的增长,建立客户方的良好口碑。

1.2库存的相关概念

1.2.1库存库存通常为货物在仓库中的存储状态。目前库存主要分为:(1)生产库存。生产库存主要指为了满足企业的生产需要,而进行的物资存储的状态。生产库存致力于保证生产企业可以在仓库中获取到足够的生产原料、零件、半成品。(2)流通库存。流通库存通常为生产完成的产品存储、流动销售进行的库存状态。流通库存常常用于企业的销售环节,有时候也指代国家进行战略物资储备的一种状态。国家通过物资库存等形式调控市场经济,保障民生。

1.2.2库存管理库存管理是一个综合化的管理动作,一般库存管理主要为三个部分。(1)库存的持有。库存的持有帮助客户提供更高水平的服务,提供更快产品的配送等。在生产企业的经营和销售环节,库存的持有是一个企业进行正常生产和经营活动的有效保障。若企业没有进行库存的持有,那么生产和销售必然会脱节,导致企业无法维持持续的收入来源。(2)库存量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值。所谓合理的范围值,就是库存量应根据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情况定一个基础值。库存量围绕基础值上下波动,而不超过极限值。库存量的基础值是浮动的,而非一直如此。企业的经营管理者要时刻关注库存基础值的合理性。(3)零库存。对于部分特殊企业,由于经营和销售模式的特殊性,可以采用零库存模式,最大程度的提升产品的流转效率。

2饲料库存管理存在的难点

2.1库存管理制度不健全,无法真正依赖制度构建规范化管理体系

目前饲料生产企业的库存管理制度往往不够健全,制度的缺失导致规范化体系构建的进度延迟。主要表现在生产、采购、销售环节中的内控制度不健全,库存管理制度流于形式,而非真正适用于生产企业的各个经营环节。细化来说,库存制度不健全的弊端主要会影响库存的采购量和采购单价、库存存量、货物计量单位、库存领用等方面。没有最优化的采购单价,难以有效控制货物的存量,货物的计量单位经常调整或处于混乱,库存领用流程不清晰,必然导致企业在库存管理中需要消耗额外的不必要成本。当然,还有库存管理的细节问题,如进货/出货登记信息不完善、库存包装袋堆放混乱没有合理利用等都会导致库存成本的上升,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支出。因而,库存管理机制未健全是当前饲料库存管理中遇到的第一难点,企业的库存管理没有合理的规章制度依据,必然导致大量的成本上升和库存舞弊现象的发生。

2.2库存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升,相关培训措施

并未真正落实库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升,而相关的培训管理制度没有真正落实。一是饲料加工企业不重视库存管理岗位,认为不过是个管理仓库的工作人员,因而常常雇佣文化层次较低的职工,或采用兼职的职工减少成本。更有部分民营的饲料生产企业,将亲属安排在库存管理的岗位上,却不加以正规化的培训。二是市面上库存管理专业人员不足,相关研究者和培训讲师更是少之又少,企业即使想提升库存管理的效率,都难以实现聘请库存管理的专业人员。三是库存管理人员只负责统计工作,不兼任核算职能,仓库没有核算会计岗位,导致财务部门和仓储管理相互脱节。没有定期对库存进行盘点,导致信息的滞后或者不一致,让财务部门没有办法进行全局化的库存分析,从而做出有效性决策。

2.3库存管理缺失全局性和计划性,容易造成库存的积压和短缺

饲料企业往往存在库存管理全局性和计划性的缺失,没有综合化考虑的思维,容易导致库存积压和缺失问题。目前,饲料企业的库存管理计划往往凭借领导和过往的经验,什么时候进行物料采购,什么时候进行产品的分销,往往通过“拍脑袋”决定,而没有精准完善的科学化核算体系。如此,在决策中经常会只顾及到当前的市场状况,而忽视动态的经济发展趋势。例如:目前的需求量较小,企业后续发展加速需要大量的物料库存,此时前期的库存量就显得捉襟见肘。反之,企业的发展形势一片大好,因为市场环境因素而造成企业经营状况不佳,原仓库中过量的库存又导致成本的浪费。因此,库存管理的规划问题是饲料企业的薄弱环节,科学合计的采购分销机制没有建立,往往让企业错失发展的良机。2.4库存周转率偏慢,影响了企业的利润率库存周转量是企业重要的管理指标,其反映了库存的流转速度,与企业的经营息息相关。然而,当前饲料生产企业常常会陷入盲目扩张的误区,特别是在企业经营发展比较顺利的阶段,更是喜欢采用激进式的库存管理形式。但是,饲料相关的物料库存往往很容易受到保存环境、保存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大量的库存存在发霉、变质、报废等风险。这些库存量还挤占了企业的资金,导致企业的成本不断上升,从而降低了企业利润率,对企业的长远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2.5库存的信息化程度不高,库存管理工作效率难以持续提升

饲料加工企业的存库种类较多,往往在核算的时候需要分门别类进行管理和记录。然而,部分饲料企业依然沿用了手工统计和记账的方式,没有紧跟信息化发展的步伐。市面上关于库存管理拥有很多相关的财务软件和专门化管理软件,但是饲料生产企业信息化利用率还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值。手工记账模式带来的弊端就是生产、销售、产品流转等不能联动起来,不能形成整体供应链机制。管理者无法全局化的掌握当前库存情况,信息没有得到实时的共享和更新。同时,手工记账还容易导致数据出错和同步不及时等问题,让企业错过了最佳的生产、销售、产品流转时间。

3饲料库存管理未来发展的方向

3.1饲料库存管理的制度化

饲料库存管理的制度化必然是未来发展的方向。首先,建立一套完善的饲料库存管理制度,需要考虑到库存保存的方法、库存的采购流转量、库存的清点时间和记账规范等。其次,饲料管理制度中还要体现对于人员的管理方法。例如:人员招聘的要求、人员需要遵守的规范、人员的定期培训等,让制度有专门的人员执行,而非仅仅是一纸空文。同时,规范人员的责任和上报的流程机制,要确定出现哪一层面的问题都有人出面解决,不会形成监管和责任分配的空当。再次,对于库存的质量情况也要用制度化进行规范和管理。哪些库存是可以采购和流转的,哪些是不可以的,从制度上对库存进行质量的严格把关。

3.2饲料库存管理的专业化

饲料库存管理的专业化,主要表现在人员的专业化和方式的专业化。首先,人员的专业化要求企业管理人员应重视库存管理的职位,摒弃过去的偏见,招聘有饲料生产加工等专业能力和统计会计能力的工作人员进行配合管理。因而,饲料生产加工相关的专业人员,能够对库存的产品、原材料、企业物料等的质量有清晰概念。同时,能够理解企业的发展情况,调整库存的大小,要做到收放自如,才能够让企业物料的存储量在合理的范围内。其次,财务和统计人员和上述人员的配合,能够从财务的角度进行库存数量的管控,统一库存管理的单位和库存的记账模式,与饲料企业财务部门做到有效的对接。其次,管理方式的专业化要严格按照库存管理的基本规范,结合饲料相关成品、半成品、原材料的保存条件等,进行企业专门化的饲料库存管理。

3.3饲料库存管理的系统化

饲料库存管理的系统化,是指不再将饲料库存管理置于单一的管理模式下,而是将采购管理、财务管理、销售管理等整条链路联结起来进行饲料的库存管理。在系统化的管理模式下,饲料库存的管理不能仅仅局限于仓库内储存的物料产品,而应该和其他的管理部门,例如:采购、销售、财务等进行有效的联动,及时收集和反馈信息,做到信息的及时同步和库存管理方案的不断完善,只有做到以上的相互配合,才能够让饲料库存管理和企业的整体经营不相脱节。

3.4饲料库存管理的信息化

饲料库存管理的信息化,更多的是强调用计算机网络,建立有效的信息存储、信息传递、信息展示的平台。未来的饲料库存管理平台,必然会减少人工的线下投入,而将管理通过线上的模式实现。利用信息化的平台会大大减少企业的库存管理人员投入,同时做到信息的及时展示,历史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从短期来看可能会增加饲料生产企业的管理成本,但是长远来说可以帮助企业积累经验,减少人员成本。

4供应链管理模式下饲料库存管理改进方式分析

4.1供应链管理模式和饲料库存管理的制度化

结合基于供应链管理模式下的饲料规章制度,能够有效获取供应链的信息,并准确预估出当前所需的采购量、仓储量、配送量。因此,结合供应链管理模式下的时间范围,饲料库存管理规范库存清点时间点、库存量上限值、库存管理各个环节的责任人。例如:供应链管理中饲料企业固定采购某几家原料供应商,供应的发货时间和责任人等都已明确,则饲料库存制度能够根据现有供应商的情况制定对应的对接联系人以及货物接收时间标准。若采购的供应商调整,也能够及时的调整饲料库存管理制度。

4.2供应链管理模式和饲料库存管理的专业化

结合饲料库存管理必然是专业人士进行管理,然而不论是财务人员还是饲料生产技术人员,都应该知晓供应链的知识和管理模式。管理思维必然不能仅仅局限于库存的维度,而要考虑整个供应链生态系统,保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产品品质,又能够通过良好的管理运用最大程度的节约企业的资金以保证生产。供应链管理的基本规范也为饲料库存管理的基本规范明确了框架。特殊物品的保存周期、保存数量,计量单位的便捷性等都必然和该企业的供应链管理规范结合。

4.3供应链管理模式和饲料库存管理的系统化

结合供应链管理模式给饲料库存管理展现更广阔的视野,让饲料管理能够借鉴供应链的整个系统管理方式,以宏观的眼光看到当前的管理工作。饲料管理的制度、人员等需要对供应链中的每个维度进行对应的剖析,包括生产、销售、供应商、采购、财务、客户等各个环节,分析企业供应链生态中各个环节是否对库存管理产生影响,以综合化的眼光进行管理和制度制定。

4.4供应链管理模式和饲料库存管理的信息化

结合供应链管理模式和饲料库存信息化管理模式的结合,需要企业能够对于供应链生态中的各个环节主导逐步的线上化。各个环节相互关联,进行数据的支撑和分析,各个环节才能不断的调整管理模式,使得企业的运转更为高效。通过构建包含用户管理、商家管理、物品管理等诸多子类目在内的库存管理系统,能够精确化的通过数据去进行库存管理。可以说饲料库存的信息化属于供应链管理信息化的一个重要部分,是数据的提供来源之一,更是发挥供应链综合化管理优势的重要内容。

5供应链管理模式对于饲料库存管理改进的意义

供应链管理模式和饲料库存管理两者未来发展的方向是相一致的,供应链管理模式对于饲料库存管理有多方面改进意义。(1)供应链管理模式对库存管理制度化的意义。库存管理制度应该要借鉴供应链管理的相关理论经验,依照企业对于供应链管理的相关制度进行库存管理的制度建设和完善。(2)供应链管理模式对于库存管理专业化的意义。库存管理实际属于供应链管理的环节,而供应链的专业化管理是库存的专业化管理的必要条件和前期保障。(3)供应链管理模式对于库存管理系统化的意义。供应链管理模式在于建立从原材料采购,到供应商管理,到产品生产与入库库存,产品的流转和分销等环节的全链路生态化管理。这和库存管理未来系统化的发展趋势不谋而合。(4)供应链管理模式对于库存管理信息化的意义。信息化必然要求数据来源是可查询的、可反馈的、客观的。供应链管理模式为信息化中的产生信息数据提供渠道和来源,让库存管理依据信息化管理不再依靠“拍脑袋”决策,而能够提炼有效的信息和经验进行饲料库存的管理。

6小结

库存管理的重要性篇8

从企业诞生之日起就有了库存管理的问题,而从企业经营的目标之的角度来看,需要通过库存管理的优化来实现与存货相关的成本要最小化,即要实现持有成本,采购成本,缺货成本的综合最小化。但实践中,这三者往往是矛盾的,具体而言:持有成本最小化会导致小批量的订货或生产;而订货成本的最小化则要求订货批量大、订货次数少。因而,持有成本的最小化会鼓励保持少量甚至零存货;订货成本或生产准备的最小化则会鼓励保持较大量的存货。在已有的库存管理的优化方案中,组织愿意保有存货的原因之一就是需要在两类成本之间实现平衡,以使订货成本和持有成本的总和最小,具体而言包括:最优批量法,历史均衡法等。但这些都是建立在信息充分,并且可预测的基础上的,但是一旦市场出现波动,或者不可预测的因素增多的时候,这都会直接影响库存管理的绩效。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传统的库存管理面临着更多的挑战。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产品特性及市场竞争需要企业进行纵向一体化管理。在新的市场形势下,产品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产品品种急剧增加,顾客对交货期的要求越来越短、对产品和服务的期望越来越高。另一方面,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不断增加,要求企业能高质量、低成本地快速响应客户需求。而过去的那种靠保持大量原材料、成品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这种需求。这就需要企业对其传统的库存管理进行变革和修正,这就是本文研究的环境背景。

二、新经济环境下企业库存管理现状

就我国企业库存管理而言,急需发生转变。近年来虽然我国在经济效益与规模上不断增长,实力不断增强,成为了世界上的制造大国,我国有140多种产品处在世界第一的位置上,在关系国计民生的主要传统产品中,我国有75%左右的产品处在世界前五名的位置上。但我国不是经济大国,同国外企业相比,仍然存在运营成本高、竞争力不足的问题,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不高,企业运作缺乏效率,在竞争上固步自封,各自为阵。因此,加强企业经营管理显得非常迫切和必要。近年发生的金融危机再次证明了这一点。据广东省经贸委的数据(课题组,2009),2008年1至9月份广东省企业关闭数为7148家,据分析,主要原因是由于在产品销售不畅的情况下,企业的库存成本和资金占用成本增加了。因此必须加强企业的管理,降低库存费用,不仅是企业挖掘利润的重要模块,更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渠道。

库存管理的目标主要是使库存投资最少、物资储备量最优、对用户的服务水平最高和企业保障能力最强。传统库存管理方法虽然在企业运营实践仍有重要意义,但是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冲击,已经显出诸多不足之处,下面进行逐项分析:

第一,ABC重点管理法,ABC库存管理是根据库存品种在技术经济上的主要特征,对库存进行分类排队,分清重点和一般,从而有区别地进行库存管理的技术,它是一种简捷便利而又科学的技术方法。但是,由于经济的全球化的发展,使得产品的生命周全大大缩短,很多存货都需要秉着少量、优质、快速更新来管理,这就造成了存货种类繁多但是类别价值偏低的状况,而ABC管理法是不能适应这一变化的。

第二,经济订货批量(EOQ)。EOQ模型是推动式存货系统的一个例子,是把存货维持与订货处理相结合并使库存总成本最低的补给订货批量。它运用最优化的思想,说明了与储存成本和订货成本有关的优选问题的重要性。经济订货批量的确定的关键是建立在相关指标确定的基础上的,但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特别是是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这些指标的波动幅度较为以前大大增加了,因此这种依靠历史数据的刚性管理是不能适应这一变化的。

第三,订货点法和定量维持方式。它要求保持一定的存货数量,并在存货降至一定水平时启动订货程序来进行库存补充,进行批量订货以补充企业的存货。而达到这一临界点的库存数量就是再订货点,再订货点作为存货资源的一个重要的决定变量,是控制库存水平的关键因素。现代经济中,企业为了保证生产的稳定,往往会制定较高的再定货点,这不仅会造成资金的浪费,同时增加也会因为市场的变化形成存货的现值下跌的风险

第四,定期订货法。企业存货的数量按固定的时间间隔进行检查,并按照预先确定的订货周期进行的存货补充。在定量维持方式中,前置期是变化的,而每次订货数量保持不变;在定期订货管理中,每次订货数量变化而订货期不变。这种方法的缺陷是显而易见的,经济的全球化极大增加了市场的波动性,定期检查往往会造成库存管理的滞后性。

第五,安全库存。这是指当不确定因素已导致更高的预期需求或导致完成周期更长时的缓冲存货。安全库存用于满足提前期需求。它是企业库存的一部分,是指用于防止和减少因订货的顾客需求和不确定的物流运输环境等非确定性因素,是一项以备不时之需的存货。安全库存的设立对任何企业而言都是意义重大的,这保证企业生产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但是在当前企业实践中往往是用固定的公式计算来确定“最佳的”安全库存,这显然不符合变化性极强的全球化的经济环境。

由此可见,在传统的库存管理中,人们采用了ABC重点管理法、经济订货批量、订货点法、定量维持方式、定期订货法等对库存进行控制和优化,但这些管理都是着重于企业本身,局限于个体,这在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背景下是不合时宜的。

三、供应链视角下的企业库存管理的优化探索――联合库存管理

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SCM)最早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被提出来的,指的是对企业内部及外部发生紧密联系的所有活动的统一管理,包括人力资源、财务、订单、采购、计划、生产、库存、运输、销售及服务在内的企业业务活动,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供应链管理的发展由内部活动管理扩展到相关上下游企业之间相互联系活动的管理。供应链管理以其敏捷性高、生产成本低、生产周期短等特点引起了制造企业的广泛的重视,并得到了运用,供应链管理成为了企业的一种重要管理模式。在供应链管理模式下,库存管理方法发生了的变化:传统的库存管理关注的是个体的企业,追求的是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在供应链管理模式下,企业就必须站在供应链的角度来考虑和优化库存。

为了克服传统库存控制中的不足,需要实施联合库存管理。简单地说,是一种上游企业和下游企业权利与责任平衡和风险共担的库存管理模式。这体现了战略供应商联盟的新型企业合作关系,强调了供应链企业之间双方的互利合作。

联合库存管理的总体思想。在供应链管理模式下,联合库存管理更强调的是企业之间的协作与信息共享,通过对整个供应链进行库存控制和优化来达到控制的目的――追求整个供应链成本最低。将库存管理方法由过去关注单个企业的优化转变为站在供应链角度来考虑库存规模与水平的联合库存管理。

联合库存管理的具体策略。联合库存管理把供应链系统管理进一步集成为上游和下游两个协调管理中心,库存连接的供需双方以供应链整体的观念出发,同时参与,共同制定库存计划,实现供应链的同步化运作,从而部分消除了由于供应链环节之间的不确定性和需求信息扭曲现象导致的供应链的库存波动。联合库存管理在供应链中实施合理的风险、成本与效益平衡机制,建立合理的库存管理风险的预防和分担机制、合理的库存成本与运输成本分担机制与风险成本相对应的利益分配机制,在进行有效激励的同时,避免供需双方的短视行为及供应链局部最优现象的出现。通过协调管理中心,供需双方共享需求信息,因而起到了提高供应链的运作稳定性作用。具体实施联合库存管理时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其一,建立供应链协调管理机制。为了发挥联合库存管理的作用,供应链各方应从合作的精神出发,建立供应链协调管理的机制,建立合作沟通的渠道,明确各自的目标和责任,为联合库存管理提供有效的机制。没有一个协调的管理机制,就不可能进行有效的联合库存管理。 建立供应链协调管理机制,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建立供应链共同愿景。要建立联合库存管理模式,首先供应链各方必须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建立共同的合作目标。为此,要理解供需双方在市场目标中的共同之处和冲突点,通过协商形成共同的共赢的目标。

(2)建立联合库存的协调控制方法。联合库存管理中心担负着协调供应链各方利益的角色,起协调整个供应链的作用。联合库存管理中心需要对库存优化的方法进行明确确定,包括库存如何在多个需求商之间调节与分配,库存的最大量和最低库存水平、安全库存的确定,需求的预测等等。

(3)建立利益的分配、激励机制。要有效运行基于协调中心的库存管理,必须建立一种公平的利益分配制度,并对参与协调库存管理中心的各个企业、各级供应部门进行有效的激励,防止机会主义行为,增加协作性和协调性。

其二,建立信息沟通渠道。为了提高整个供应链的需求信息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减少由于多重预测导致的需求信息扭曲,应增加供应链各方对需求信息获得的及时性和透明性。整个供应链通过构建库存管理网络系统,使所有的供应链信息与供应处的管理信息同步,提高供应链各方的协作效率,降低成本,提高质量。为此应建立一种信息沟通的渠道或系统,以保证需求信息在供应链中的畅通和准确性。要将条码技术、扫描技术、POS系统和EDI集成起来,并且要充分利用internet的优势,在供应链中建立畅通的信息沟通桥梁和联系纽带。

其三,发挥第三方物流系统的作用。实现联合库存可借助第三方物流(Third party Logistics.TPL)具体实施。TPL也称物流服务提供商,这是由供方和需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业务模式,把库存管理部分功能给第三方物流公司,使企业更加集中于自己的核心业务,增加了供应链的敏捷性和协调性,提高了服务水平和运作效率。

其四,选择合适的联合库存管理模式。供应链联合库存管理有两种模式:

(1)各个供应商的零部件都直接存入核心企业的原材料库中,就是变各个供应商的分散库存为核心企业的集中库存。集中库存要求供应商的运作方式是:按核心企业的订单或订货看板组织生产,产品完成时,立即实行小批量多频次的配送方式直接送到核心企业的仓库中补充库存。在这种模式下,库存管理的重点在于核心企业根据生产的需要,保持合理的库存量,既能满足需要,又要使库存总成本最小。在我国目前,电信营运商多采用此模式。

(2)无库存模式,供应商和核心企业都不设立库存,核心企业实行无库存的生产方式。此时供应商直接向核心企业的生产线上进行连续小批量多频次的补充货物,并与之实行同步生产、同步供货,从而实现在需要的时候把所需要品种和数量的原材料送到需要的地点的操作模式。这种准时化供货模式,由于完全取消了库存,所以效率最高、成本最低。但是对供应商和核心企业的运作标准化、配合程度、协作精神要求也高,操作过程要求也严格,而且二者的空间距离不能太远。

库存管理的真正本质不只是针对物料的物流管理,更是针对企业业务过程的工作流程管理。库存管理方法的综合运用才能达到降低库存的目的。要降低企业库存,提高公司的竞争力,必须要与公司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企业库存问题不是一个单一的问题,它是涉及到企业内部供应链及处于供应链环节的综合性系统工程,库存管理的策略与方法组合运用,可以达到降低库存的目的,更好地服务于公司的战略。

参考文献:

[1]马士华、林勇、陈荣祥:《供应链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年版。

[2]马士华、林勇:《供应链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3]施先亮、李伊松:《供应链管理原理及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上一篇:民航服务礼仪的含义范文 下一篇:端午节公司活动方案策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