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经济趋势范文

时间:2024-01-12 11:23:21

实体经济趋势

实体经济趋势篇1

【关键字】经济周期 地区经济周期 新疆 波动

一、经济周期与地区经济周期

在研究新疆经济周期波动情况之前,有必要对所谓的经济周期和地区经济周期做一简单说明。按照经济学界已普遍接受的观点,一般将经济周期看作是“以商品经济为主的国家总体经济活动的一种波动,一个周期是由很多经济活动的差不多同时扩张,继之以普遍的衰退、收缩与复苏所组成的。这种变化重复出现。”(韦斯里・克莱尔・米歇尔)据此,一些学者认为经济周期是一个总量问题,不是区域问题。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将经济周期研究方法运用于地区经济发展研究也正成为一个重点方向。这是因为,全国经济总量由地区经济构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地区经济在发展过程中由于要素禀赋差异,各地区会形成自身的特殊性,中央与地方之间、全国与区域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冲突的差异更加明显。针对一个国家的、一般化的经济周期理论,不能完全反映地区经济运行的特殊性,对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有减缓的趋势。因此,在全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加快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地区性的经济周期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地区经济周期研究是对一个国家局部的、区域的、中观层次的经济周期波动进行研究,是研究全国总量下的局部分量问题。研究地区经济周期波动必须首先认清以下事实:一是地区经济周期波动离不开全国经济周期的影响和联系;二是地区经济周期不能完全等同于全国经济周期;三是国家政策一般是地区经济周期波动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是在全国经济(周期)既定的前提下,验证新疆经济发展也存在一定的周期波动,并就新疆经济周期波动的特点加以分析,希望对新疆经济发展有所裨益。

二、经济周期的划分方法及新疆经济周期划分

实际经济增长的周期过程并不都是完整的周期性重复,也不能将每一次上下波动理解为一个经济周期。对具体经济周期的划分最常见的方法是 “波谷―波谷法”或“波峰―波峰法”,也可分为直观判断法、趋势线划分法和中位线划分法等。本文主要运用以下两种方法,对新疆经济周期的波动情况进行研究。

1、直观判断法。即根据时序数据曲线和经济的周期规律,将一段时期内经济增长率较低的几个年份作为一些周期的起点或终点,增长率较高的几个点作为周期的峰值。对于一些不大的起伏,往往根据经验判断为某个周期中的小波动。这种方法划分经济周期的准确性跟判断者的经验有直接的关系。本文根据习惯上经常采用的经济环比增长率(这里即GDP年增长率)的变化情况,按照“波谷―波谷法”,可将新疆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的二十九年间划分为九个小波动(见图1和表1)。

2、趋势线划分法。该方法在假定和承认经济变量在发生波动的同时还存在着趋势性变动,即经济变量围绕着一条趋势线上下波动。当经济变量的变动由谷底接近趋势变动线时,处于周期的复苏阶段;由趋势线到达峰顶的过程是周期的扩张阶段;再由峰顶回归趋势线的过程是周期的收缩阶段;由趋势线回落谷底的过程是周期的萧条阶段。该种方法的关键是要确定趋势线,采用不同的趋势线会有不同的经济周期划分。本文根据新疆经济的历史趋势值得出对新疆经济周期进行划分的趋势线,从而对新疆经济周期进行划分(又称趋势百分比法)。

首先利用SPSS对新疆生产总值绝对量的实际值Y(按可比价格,以指数表示,1978年为基期)进行曲线回归,结果为三次方曲线的决定系数Rsq最大,为0.9972,故选用三次方曲线进行拟合,得出29年间新疆生产总值的相应趋势值Y?鄢;然后求出各年新疆生产总值绝对量的实际值与其历史趋势值的百分比y(具体数据见表2),计算公式为:

y表示各年新疆生产总值绝对量的实际值对其历史趋势值的上下偏离程度(见图1,图2),根据“波谷―波谷法”可以将这29年的新疆生产总值的波动分为4个大周期。其中1978―1982年为一个周期(该周期为不完全周期,没有分析1978年以前的情况);1983―1989年为一个周期,长度为7年(该阶段的最大值-1.02虽然仍在历史趋势线以下,但根据判断仍将该阶段作为一个周期);1990―2002年为一个周期,长度为13年;2003―2005年为一个周期(该周期也为不完全周期,其发展仍在继续)。根据表1可以看出,其中两个完全的大周期又包含几个小的经济波动,如,第二个周期包含了3个小波动,第三个周期中包含了4个小的经济波动。

根据图2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四个周期的划分情况,同时能够纵观29年中,围绕着历史趋势线 ,新疆生产总值绝对量水平的变动情况。在1978―1982年第一个周期(未完全周期)内新疆生产总值从1978年超过历史趋势值27.23%的高峰下降到1982年的历史趋势线以下的10.2%;1983―1989年第二个周期内,新疆生产总值绝对量水平一直处于历史趋势线以下,即使在1986年峰位(-1.02%)的时候,也未达到历史趋势线的水平,说明新疆生产总值在这一周期内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在第三个周期(该周期包含4个小的经济波动)中,1990―1991两年为经济的恢复阶段,1992―1994年为经济的扩张阶段,并于1994年达到这轮周期的最高峰,1995年开始下降,到1998年下降到历史趋势线附近,完成这轮经济周期的收缩期,1999年下降到历史趋势线以下,进入衰退期,并于2002年达到谷底,随后在下一个周期内,2003年新疆经济围绕历史趋势值开始上升,到2005年上升到历史趋势线以上,目前仍处于上升趋势。

三、新疆经济周期波动的特点

1、新疆经济周期波动与全国经济周期波动有较强的一致性。由图2可以较直观地看出新疆生产总值和全国生产总值各自围绕历史趋势线上下波动的大致情况。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两者的波动趋势是大致相同的,即当全国生产总值的绝对值从高于(低于)历史趋势值的高位(低位)降到(上升到)历史趋势值的低位的过程中,正好也对应了新疆生产总值的绝对值从高于(低于)历史趋势值的高位(低位)降到(上升到)历史趋势值的低位(高位)的过程。进一步利用SPSS对新疆生产总值对其历史趋势值的偏离度与全国生产总值对历史趋势值的偏离度作简单相关分析,得出两者的相关系数为0.857,表明两者显著相关,也证明了地区(新疆)经济周期是在全国经济周期的大环境下形成的,受到全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和制约。

2、新疆经济周期并不完全等同于全国经济周期。根据上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新疆经济周期波动与全国经济周期波动具有较强的一致性,但同时根据图2和SPSS的分析结果显示,两条曲线是不完全重合的,也并非完全相关。这表明地区经济周期并不完全等同于全国经济周期,即新疆经济的周期波动在受到全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和制约的同时也具有一些自身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1)新疆经济周期的谷位和峰位均有升高的趋势。经济周期波动的谷位(或称深度,本文是指实际GDP偏离历史趋势值的深度)体现经济收缩的力度。谷位越高,说明经济收缩性越强,抗衰退能力越弱;反之,谷位越低,说明经济收缩性越弱,抗衰退能力则越强。新疆经济周期波动的谷位由1982年的-10.2%上升到1989年的-4.79%,再到2002年的-4.36%,上升趋势明显,说明新疆在经济不景气时期的经济收缩性变弱,经济的抗衰退能力增强。从图2中可以看出,新疆经济的收缩性要弱于全国经济的收缩性,但抗衰退能力则强于全国经济。经济周期波动的峰位(或称高度,本文是指实际GDP偏离历史趋势值得高度)体现经济扩张的强度,峰位越高,说明经济在经济景气时期的扩张能力越强,越具有活力;反之说明经济在经济景气时期的扩张能力越弱,缺乏活力。新疆经济周期波动的峰位1986年为-1.02%(位于历史趋势线以下),1994年上升到7.07%的水平,说明在改革开放后的两个较完整的周期内,新疆经济在经济景气时期的扩张能力是逐步增强的,第三个周期比第二个周期更具有活力。从整体上看,新疆经济比全国经济更具有活力。

整体上来看,新疆经济周期的谷位和峰位的升高,说明新疆经济扩张有力,活力增强,且经济抵抗衰退的能力增强,表现出新疆经济发展趋势乐观的一面。

(2)扩张期占总周期长度的比重(周期扩张长度比)有下降的趋势,而收缩期占总周期长度的比重(周期收缩长度比)则有上升的趋势。扩张期是指从波谷上升到波峰的时间跨度;收缩期是指从波峰下降到波谷的时间跨度。一般用周期扩张长度比反映经济扩张的持续性,而用周期收缩长度比反映经济的抗衰退能力。新疆经济改革开放后的各周期中,周期扩张长度比有下降的趋势,而收缩期长度比有升高的趋势,说明新疆在改革开放后,每个周期中经济扩张的持续性降低,扩张能力有减弱的趋势,但经济的抗衰退能力增强。

(3)经济周期波动的振幅渐趋平稳。经济周期波动的振幅(或称幅度)体现经济增长上下波动的剧烈程度。从图2可以看出,新疆经济周期波动的振幅要大于全国经济周期波动振幅,但前者又具有自身特点,即新疆经济围绕历史趋势线上下波动的振幅在刚进入改革开放后,从一个高位急剧下落到一个较合理的水平后,从第二个周期开始至今,经济周期波动的振幅变化不是很大,第二周期为8.42%,第三周期为11.43%,说明新疆经济的周期波动趋缓,经济震荡相对变弱。

3、新疆经济周期波动受国家政策影响。新疆经济周期波动,除了受其自身的条件的影响较大外,国家政策也是地区经济周期波动的重要影响因素。国家政策对新疆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在全国经济整体规划的前提下所形成的新疆经济发展战略。在新疆经济整体战略规划的指引下,新疆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三次飞跃,正面临第四次飞跃。纵观这四次飞跃,对新疆经济的发展战略的定位(尤其是前三次)都是围绕农业和自然资源的开发展开、围绕其自然资源优势逐步发展起来并形成了一批典型的以采掘和原材料加工工业为主的产业体系,属于典型的自然资源过渡依赖型经济。

资源开发带来的经济增长,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这也是近年来新疆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但资源开发带来的经济增长本身也存在着一定的负面性。首先,自然资源过渡依赖型的经济在工业化初期阶段在带动经济发展方面会起到比较明显的效果,但随着工业化的不断推进,特别是在知识经济为特征的现代社会,资源性产业对地区经济的持续带动性差,受市场、资源性产品价格的影响,产业发展相对不稳定,从而在新疆整体经济波动方面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由于在资源开发的产业链上,新疆基本处于最初级的上游,属于资源的最初级加工,新疆大量原料资源外运,对下游产业依赖度高,投资大、回收慢,效益低下,加上新疆非常有限的运输条件,一旦下游市场环境发生变化,定会波及上游产业,从而对经济发展波动会产生较大程度的影响。

四、总结

通过上文对新疆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分析可以看出,在全国经济周期波动既定的前提下,新疆经济也存在一定的周期波动性。新疆(地区)经济周期波动性与全国经济周期波动具有很强的一致性,但又并不完全重合,表现出新疆经济的一些自身特点,如新疆经济的收缩性弱于全国经济的收缩性,但抗衰退能力却强于全国经济;新疆经济比全国经济表现出更多的活力,但分析显示,新疆经济的稳定性却低于全国经济。就经济周期波动的特点可见,自改革开放以来,新疆经济在其自身发展方面是不断进步和完善的,体现了良好的发展趋势。但其在与全国经济整体水平的比较中表现并不容乐观,反映了新疆经济还有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的潜力。为了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新疆经济,新疆应结合自身资源情况,合理利用国家政策,如结合国家对新疆资源战略的定位,可在大力发展工业生产的同时,鼓励第三产业发展;改变新疆资源开发大多处于上游产业链上的状态,加大资源深加工工业生产,大力发展资源生产下游产业。

(注:本论文获“新疆大学世川良一”课题资助。)

【参考文献】

[1] 陈宪:经济学方法通鉴[M].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

[2] 唐立久、樊森:新疆经济发展战略定位与新型工业化之路.

[3] 刘树成:繁荣与稳定――中国经济波动研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4] 梁双陆:中国西部经济周期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M].2004年版.

实体经济趋势篇2

【关键词】经济增长 随机性收敛 面板单位根 协整

一、引言

中国区域经济一直存在着发展不协调的问题,呈现东部地区发展迅速,中西部地区发展较慢的格局。为刺激中西部地区发展,中央政府先后提出了“西部大开发”和“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战略,一系列政策的实施,使中西部地区的发展速度加快,但是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与东部地区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社会经济的长期发展。因此,研究我国各地区经济增长之间是否存在收敛的趋势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文献综述

对经济增长收敛性的研究一直是增长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拥有许多经验研究文献。这些文献主要运用增长回归法、时间序列法和增长分布法对条件β收敛、绝对β收敛、σ收敛、俱乐部收敛和随机性收敛(stochastic convergence)等进行了研究。其中,时间序列法可以更好地发现整个样本期潜在的经济增长收敛性,面板数据的时间序列分析还可以从不同序列的混合数据中获得更多的信息。因此,本文拟采用时间序列法来检验我国各地区及全国各省经济增长是否支持收敛假说。

近些年,我国已有一些学者运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检验了我国各地区经济增长的收敛性。陈安平等(2004)通过对全国各省1952~2001年的人均产出序列进行协整关系检验,发现东部和西部内部各省经济增长之间有收敛趋势,中部地区内部和三大地区间的经济增长不存在收敛趋势;中部各省的经济增长在长期受三个共同冲击的影响,东中西部三大地区的经济增长在长期受两个共同冲击的影响。张鸿武(2006)运用1952~2004年我国各省人均实际GDP面板数据研究地区内和地区间经济增长的收敛性,通过对其进行面板单位根检验发现:1952~2004年我国各地区不存在随机性收敛,但是部分地区存在俱乐部收敛的现象。贾俊雪等(2007)采用IPS面板单位根检验的方法对1978~2004年全国及各地区是否存在增长趋同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全国范围内并不存在增长趋同,三个地区中只有中部地区存在增长趋同,但东部和西部地区分别存在着以上海和新疆为中心的趋同子俱乐部。杜丽永等(2012)基于1952~2009年的人均GDP数据,采用多种单位根检验方法研究了随机收敛的存在性,研究发现传统单位根检验结果显示,1952~2009年间只有少数省份呈现出随机收敛的态势;当考虑结构断点时,更多的省份呈现出随机收敛的态势。

综观以上研究发现,由于选取的样本期和研究方法不同,得出的结论也有所差异。并且大多只采用单一方法检验弱势随机收敛或强势随机收敛,没有将多种检验方法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本文将基于省级数据同时对全国经济增长的强势和弱势随机收敛进行分析。

三、随机性收敛及检验方法

(一)强势随机收敛

采用时间序列法分析强势随机收敛是考察两主体人均产出差序列是否具有单位根,如果差序列为平稳过程,则两主体间经济增长为强势随机收敛。具体研究中,往往将不存在收敛趋势即差序列为单位根过程作为原假设。

H0:xi,t=(yi,t-yδ,t)=I(1);i=1,2,…,N (1)

其中,yi,t为任一子主体人均产出的对数值,yδ,t为基准子主体人均GDP的数值,表示单位根过程。涉及到地区内或全国范围内的收敛趋势检验时,将采用IPS面板单位根检验法,该方法既考虑到了小样本的表现又兼顾了面板数据的异质性。

(二)弱势随机收敛

如果人均产出差序列具有单位根,而原产出序列之间具有协整关系,则表明存在弱势随机收敛。要得出n个地区经济增长收敛的结论,要求n个地区人均产出序列具有n-1个协整关系,且收敛的两地区的人均产出序列的协整向量形式为(1,-1)。要得出n个地区经济增长具有共同趋势的结论,要求n个地区的人均产出序列具有r(0

四、实证分析及结果

(一)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

本文参照上述定义和方法,通过对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人均产出序列的单根和协整检验,来考察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收敛性。参照文献中常用的做法,采用1978~2011年人均实际GDP序列来进行分析,数据来源于《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及1999~2012年《中国统计年鉴》,人均GDP均以1978年为基期的GDP平减指数调整为可比价。由于重庆数据较少,故将重庆的数据并入四川省进行计算,最终选定的样本为30个省。将样本分为三个区域,东部12省①、中部9省②和西部9省③。同时,把地区内各省人均实际GDP加总求其算术平均值,用来判断东中西部地区间经济增长是否存在随机收敛和共同趋势。另外,为了避免数据的剧烈波动,在以下的检验过程中,对文中所有人均实际GDP序列进行取自然对数的对数化处理,记为LnRGDP。本文使用的统计软件是Eviews7.0。

(二)地区间增长收敛分析

本文首先分析东中西部地区地区间的收敛性,在整个样本期内,对东中西部地区LnRGDP序列的收敛性和共同趋势进行检验。

1.强势随机收敛的检验。本文分别检验东中西部地区LnRGDP两两差序列是否存在单位根,由于不涉及面板数据,使用ADF单位根检验法检验。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ADF单位根检验结果

注:检验类型中C的指截距项,T指趋势项,L为滞后阶数,其选择依据是AIC准则和SC准则。

从表1可见,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不能拒绝相对LnRGDP为单位根过程的原假设。因此,没有证据表明中部和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向东部地区强势收敛和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向中部地区强势收敛。也就是说,当东部、中部和西部各自作为一个整体时,相互之间并不存在强势随机收敛。

2.弱势随机收敛的检验。运用Johansen协整检验的方法来检验各地区LnRGDP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及协整关系个数。进行协整检验前先采用ADF检验判断时间序列是否是同阶单整,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东中西部LnPGDP序列ADF单位根检验结果

注:检验类型中C的指截距项,T指趋势项,L为滞后阶数,其选择依据是AIC准则和SC准则。

从表2可见,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东中西部LnRGDP序列均为一阶单整,可以进行协整关系检验。Johansen协整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Johansen协整检验结果

注:协整检验的滞后阶数依据AIC和SC准则综合选取。

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迹统计值和最大特征值检验均显示没有协整关系。因此东中西部三地区经济增长既不存在弱势随机收敛也不存在共同趋势。

(三)地区内增长收敛分析

上述地区间收敛性分析得出东中西部三地区间既不存在强势随机收敛也不存在弱势随机收敛和共同趋势。那么各个地区内部是否存在经济增长的收敛性呢,本文将运用IPS面板单位根检验法检验三地区面板时间序列LnRGDP分别相对于其内部各省的LnRGDP序列是否存在单位根。东中西部各地区IPS面板单位根检验的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IPS单位根检验结果

注:检验类型中C的指截距项,T指趋势项,L为滞后阶数,根据AIC准则和SC准则自动选择最优滞后阶数。

表中未列出的东部地区的江苏、浙江、河北、福建、广东、辽宁、广西和海南,中部地区的内蒙古、吉林黑龙江、江西、湖南和湖北以及西部地区的云南、、陕西、宁夏和新疆均为非平稳序列。从检验结果可以得出,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东部12省存在分别以天津和山东为中心的强势随机收敛,中部9省存在以安徽为中心的强势随机收敛,西部地区存在以青海为中心的强势随机收敛。

(四)全国增长收敛分析

最后,我们分析全国经济增长是否存在向某个省份收敛的趋势。我们首先以江苏为基准主体进行全国增长收敛性分析,首先得到全国各省LnRGDP与江苏LnRGDP的差序列,接着利用IPS面板单位根检验法检验全国是否存在着以江苏为中心的增长收敛现象。结果显示在5%的置信水平上,接受原假设即整个面板时间序列是单位根过程。这表明,全国并不存在以江苏为中心的增长收敛现象。为了增强分析的可靠性,我们再分别以浙江、上海、广东、山东、福建、北京、河南、吉林、新疆和内蒙古10个省作为基准主体,来考察全国是否存在着以上述省份为中心的增长趋同现象{4}。结果如表5所示。

表5 全国收敛的IPS面板单位根检验结果

注:检验类型中C的指截距项,T指趋势项,L为滞后阶数,根据AIC准则和SC准则自动选择最优滞后阶数。

除所列出的广东、山东和福建外,其他未列出省份的检验结果均非平稳,表明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全国存在着分别以广东、山东和福建为中心的增长收敛现象。因此,可以不再用协整检验法检验全国的弱势随机收敛。

五、结论

根据实证研究的结果,可以得到以下几点结论:

第一,东中西部地区各自作为一个整体时,其经济增长不存在强势随机收敛趋势和弱势随机收敛趋势。第二,就各地区内部而言,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内部各个省份都存在强势随机收敛,说明三地区内部经济增长有一定收敛趋势。第三,从全国范围来看,全国存在以广东,山东和福建为中心的经济增长收敛现象。广东、山东和福建都属于东部地区,相对于全国其他省份来说,经济增长速度相对较快。由此可以得出,全国的经济增长在长期有向较发达地区经济增长收敛的趋势。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我国实施的“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等战略决策有一定的效果。

以上的结论与以往研究所得出的结论有较大不同,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实证检验的样本区间增大并包括了近些年的数据,近几年由于受金融危机影响,东部地区部分省份的经济增长速度减缓,而中西部地区一些省份由于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经济增长速度有所加快,这可能是得出全国经济增长具有向一些省份强势随机收敛的原因。

注释

{1}东部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辽宁、广西、海南。

{2}中部包括山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

{3}西部包括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

{4}在全国收敛分析中,我们之所以考虑以上海、江苏、浙江、广东、山东、福建、北京、河南、吉林、新疆和内蒙古为基准主体,是因为上述省份分别在东、中、西部地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参考文献

[1]陈安平,李国平.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收敛性:时间序列的经验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11):31-35.

[2]张鸿武.我国地区经济增长的随机性趋同研究——基于综列数据单位根检验[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8):31-38.

[3]贾俊雪,郭庆旺.中国区域经济趋同与差异分析[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5):61-68.

[4]杜丽永,蔡志坚.中国区域经济收敛了吗?——基于时间序列的再检验[J].当代财经,2012(2):99-108.

[5]高铁梅.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实体经济趋势篇3

内容摘要:本文基于纳尔逊和普罗瑟、坎贝尔和曼昆的研究经济波动持久性的统计思想以及中国1987-2009年的国民生产总值数据,构造了中国经济波动的长期增长趋势计量模型以及短期波动和长期收敛趋势计量模型,较全面地分析了中国经济波动的特点,并得出相关结论。中国经济确实符合宏观经济理论的基本假设,即经济是围绕着一条趋势路径而发生波动的。

关键词:中国经济波动 长期增长 短期波动 计量模型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在现实经济社会中对某国经济波动规律性的研究是经济政策制定的一个主要的理论依据。一方面,如果在经济波动过程中实际产出低于潜在产出,产出缺口为负,经济体当中就有未被充分利用的要素,劳动力市场上就会存在非自愿性失业的现象,这种要素的不充分利用尤其是非自愿性失业达到一定程度时,就可能会引发其它一系列经济和社会问题;另一方面,当实际产出高于潜在产出时,产出缺口为正,生产要素实际上处于过度使用状态,由于要素的稀缺性,市场竞争会导致要素价格上涨,从而带动其它产品价格的上涨,就有引起通货膨胀尤其是加速通货膨胀的可能,这会造成经济运行效率的损失。因而,为避免失业率过高或引发过高的通货膨胀率,经济政策常常要求经济在潜在产出或略低于潜在产出附近运行,但由于经济波动没有表现出任何规律性的或周期性的形式,因此这就引发了众多经济学家对宏观经济波动进行理论研究的兴趣。

宏观经济理论中,研究经济周期波动的代表性理论有两类即真实经济周期模型和传统凯恩斯主义模型。真实经济周期模型强调技术的变化是产出波动的一个主要原因,而在传统的凯恩斯主义模型中,产出变动的主要原因是,货币和其他总需求的扰动,伴随着名义价格和名义工资的缓慢调整。由于这些模型假定价格和工资最终会调整,因而根据自然的假定,这些模型意味着总需求变动没有长期影响。因此,这些模型的自然基本模式预言,产出是围绕一条确定的趋势路径发生波动,从而这就引发了一个基本的怀疑即在现实经济社会中,产出是否是围绕一条确定的趋势路径发生波动。

对此问题统计上的回答者为纳尔逊和普罗瑟以及坎贝尔和曼昆。纳尔逊和普罗瑟的统计思想为:如果产出证明是围绕一条确定趋势路径发生波动,那么当产出高于其趋势时,产出增长趋于小于正常水平,而当产出低于其趋势时产出增长趋于大于正常水平。他们的计量模型为:Inyt=a+b{Inyt-1-[α+β(t-1)]}+εt(其中α+βt为其趋势路径),若产出趋于恢复到趋势水平,则b为负;若非若此,则b为零。此模型存在的缺陷为:首先它的最小二乘估计为负偏的,这是由于Inyt-1与误差项的过去值正相关,其次在迪基-福勒单位根检验下,真实数据总是不能拒绝b=0的零假设。坎贝尔和曼昆的统计思想为产出对数变化的自回归的预测收敛性。他们的计量模型为:Inyt=a+b1Inyt-1+b2Inyt-2+b3Inyt-3+εt,如果产出是趋势稳定的,那么0<b1+b2+b3<1;如果产出是一个随机游走,那么b1+b2+b3≈0。此模型的缺陷为实际数据的度量总是b1+b2+b3>1,同时有人认为AR-3的回归不能推倒出产出的长期行为,自回归的滞后项过少。

本文基于以上两个产出波动趋势的计量模型的统计思想以及中国1987-2009年的国民生产总值数据,构造了中国经济波动的长期增长趋势计量模型-基于纳尔逊河普罗瑟的统计思想,以及中国经济短期波动和长期收敛趋势计量模型-基于坎贝尔和曼昆的统计思想,较为全面分析了中国经济的波动特点。中国经济波动的长期增长趋势计量模型验证了中国经济在长期确实是围绕着潜在产出值上下波动的,同时中国经济短期波动和长期收敛趋势计量模型验证了中国经济的短期波动在长期会收敛于其潜在产出值也会收敛于其长期增长趋势。

计量模型的建立

根据以上的理论与现实基础,并对中国1978年至2009年的国民生产总值数据检查了其平稳性,发现中国1978年至2009年的国民生产总值至二阶差分后仍不平稳,但对其取对数后,发现中国1978年至2009年的国民生产总值数据的对数二阶差分平稳,因此本文在建立中国经济的长期增长趋势模型以及中国经济短期波动与长期收敛模型时,均采取了中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对数形式。对此,由中国1978年至2009年的国民生产总值以及其对数的增长趋势图(见图1、图2),也可看出对数形式更趋于平稳。

(一)长期增长趋势模型

1.模型的建立。由于对中国1978年至2009年的国民生产总值数据进行对数二阶差分才平稳,因此在建立中国经济波动长期增长趋势模型时不能通过检测中国1978年至2009年的国民生产总值对数的偏相关与自相关系数来建立其自相关模型,但发现中国1978年至2009年的国民生产总值的对数与其前一期以及大前期的国民生产总值的对数具有协整关系。在建立模型:Inyt=β0+β1t+β2Inyt-1+β3Inyt-2+μt。之后,发现此模型不仅具有协整关系即模型的残差序列不存在单位根,并且利用加权最小二乘法消除了此模型的异方差现象后,此模型也不存在误设定的情况。此外,同是其它的任何统计检验与经济检验其均获通过,因此此关于中国经济长期增长趋势的计量模型是成立的。

2.实证分析。对上述中国经济长期增长趋势的模型回归后,可以得出:Inyt=-20.63+0.01t+1.15Inyt-1-0.67Inyt-2。说明中国第t期的国民生产总值主要受到时间t以及第t-1期和第t-2期中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影响。总体看来,时间t类似于潜在国民生产总值,因此此模型意味着第t期的中国国民生产总值随着时间t的增加而增加,但由于受到前一期国民生产总值以及大前期的国民生产总值的影响围绕着潜在国民生产总值上下波动。具体来看,第t期的中国国民生产总值对t-1期国民生产总值的弹性为1.51,对t-2期国民生产总值的弹性为-0.67,但对时间的弹性却约等于很小的0.01,因此可以说中国第t期的国民生产总值受到潜在国民生产总值增加而增加的影响小于其受前一期国民生产总值以及大前期国民生产总值的影响,那么就会产生一个明显的问题: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最终会收敛于潜在产出值吗?

对此,虽然国民生产总值对前期国民生产总值的弹性为正,对大前期的国民生产总值弹性为负,好似有收敛的趋势,但国民生产总值对前期国民生产总值的正弹性1.51远远大于其对大前期的国民生产总值的负弹性-0.67,具体分析而言,若t-2期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化与t-1期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化同方向,那么第t期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化率变小,若t-2期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化与t-1期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化异方向,那么说明经济正处于拐点,第t期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化率变大,这分析正好符合纳尔逊和普罗瑟的统计思想,即此时经济是收敛于其潜在产出值的。因此,此计量模型证明中国经济在长期确实是围绕着潜在产出值上下的波动,并且最终中国经济的波动会收敛于其潜在产出值。然而,中国经济在短期内是如何波动的,同时经济的波动是如何收敛于其长期增长趋势的,这些中国经济的短期波动以及长期收敛特征则需建立另一计量模型来求解。

(二)短期波动与长期收敛趋势模型

1.模型的建立。虽然中国1978至2009年的国民生产总值对数是二阶平稳的,但国民生产总值对数的二阶差分建模后没有很好的经济意义,因此为了解经济的短期波动与长期收敛趋势,本文则需寻找中国1978至2009年的国民生产总值对数一阶差分的协整关系。但本文发现中国1978至2009年的国民生产总值对数一阶差分自回归的协整关系很不理想。由于以上经济长期增长趋势计量模型的成立,因此采用了它的误差修正模型,此误差修正模型可以很好解释经济短期的波动与长期的收敛趋势。建立模型:Inyt=β1Inyt-1 +β2Inyt-2+β3μt-1+εt,其中μt-1=Inyt-1 -α0-α1(t-1)-α2Inyt-2-α3Inyt-3。发现此模型不仅残差不存在单位根(中国1978-2009年国民生产总值对数的一阶差分与其前一期以及大前期国民生产总值对数的一阶差分具有协整关系),并且此模型也不存在模型误设定的情况,而且通过了所有统计与计量检验。因此此经济短期波动与长期收敛趋势的计量模型也是成立的。

2.实证分析。对中国经济短期波动与长期收敛趋势计量模型进行回归,本文中经济短期波动与长期收敛趋势计量模型的实证分析,采用经济长期增长趋势计量模型的滞后期残差作为长期非均衡误差项,代入误差修正模型中进行回归,因为对误差修正模型的直接回归本文的数据不支持,出现near singular matrix的警告,同时短期非均衡模型InYt=γ0+γ1InYt-1+γ2InYt-2+γ3InYt-3+γ4t+εt中的随机解释变量InYt-1,InYt-2,InYt-3与残差同期相关(与长期增长趋势计量模型中随机解释变量InYt-1,InYt-2与残差的相关系数相比较而言,短期非均衡模型中的随机解释变量是与残差是同期相关的);此外经济长期增长趋势计量模型的残差即稳定又无序列相关现象,因此采用了将经济长期增长趋势计量模型的滞后期残差作为长期非均衡误差项代入误差修正模型中进行回归的方法,发现:InYt=1.78InYt-1-0.80InYt-2-1.23(InYt-1+20.63-0.01(t-1)-1.51InYt-2+ 0.67InYt-3)。

根据坎贝尔和曼昆的统计思想,由于β1+β2=1.78-0.08<1,所以中国的经济确实是长期收敛于其潜在产出值,同时由误差修正模型可知经济的短期波动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受短期内前一期以及大前期国民生产总值波动的影响,一部分是受偏离长期均衡的影响。之前分析过,短期内受到前一期以及大前期国民生产总值波动的影响会在长期收敛与潜在产出值,根据回归结果可知,短期内偏离长期均衡的影响长期内也会收敛与长期增长趋势,收敛力度为1.23,即当短期波动偏离长期均衡时,将以1.23的调整力度将非均衡状态拉回到均衡状态。因此,经济短期波动与长期收敛趋势计量模型说明短期内经济受到前一期以及大前期国民生产总值波动以及偏离长期均衡的影响而产生波动,但在长期经济即会收敛于潜在产出值,也会以1.23的调整力度收敛于其长期增长趋势。因此中国经济确实是围绕着一条确定的趋势路径发生波动的。

综上所述,中国经济波动的长期增长趋势计量模型基于纳尔逊和普罗瑟的统计思想证明了中国经济确实是在长期围绕着其潜在产出值上下波动的,并且最终会收敛于其潜在产出值。同时中国经济波动的短期波动以及长期收敛趋势计量模型基于坎贝尔和曼昆的统计思想则证明中国经济在短期内受到前一期以及大前期国民生产总值波动的影响而波动,同时又受到偏离长期均衡的影响而波动,但在长期经济既会收敛于其潜在产出值,也会以1.23的调整力度收敛于长期增长趋势。因此两个计量模型说明中国经济确实是围绕着一条确定的趋势路径发生波动的。

所以,研究经济波动的宏观经济理论中的真实经济周期理论以及传统的凯恩斯主义模型的自然基本假设―产出是围绕一条确定的趋势路径发生波动,在中国的现实经济社会中是成立的,从而在这条基本假设成立的条件下排除其它假设不成立的可能性(不在本文的研究范围内),宏观经济理论中的真实经济周期理论以及传统的凯恩斯主义模型对于研究中国的现实经济社会是适用的。

参考文献:

1.高铁梅.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eviews应用及实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李子奈,潘文卿.计量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戴维•罗默.高级宏观经济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

实体经济趋势篇4

[关键词]货币流通速度;货币需求;费雪方程

[中图分类号]F8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3)14-0082-02

1 引 言

中国一直致力于防止货币本身成为经济失调的主要原因,即以货币量为中间目标,保持货币流通速度的稳定性。如果由于货币供给量超过总产出,使货币流通速度呈现下降的趋势,会产生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即通货膨胀,如果货币供给量超出产出,是货币流通速度呈现上升的趋势,会造成通货紧缩,这两种结果都不利于经济的长期发展。在中国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推进,经济运行日益货币化,货币需求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本文通过对1990—2010年货币流通速度的实证回归分析,将对上述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关于中国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国内学者研究主要有以下观点:中国货币流通速度呈现下降的趋势,孙健,辛然(2002)运用中国1980—2000年的数据,以GDP/M2为指标揭示了我国货币流通速度减慢这一现象,并指出经济的货币化、中央银行货币过量的发行、银行的不良债权、制度性紧缩是中国货币流通速度减慢的主要原因。李春红,袁卫(2002)分析了1980—2000年中国货币流通速度的波动趋势,结果表明中国货币流通速度在长期呈现下降的趋势,同时在短期又随经济周期而波动的特点。刘士宁,徐长生(2003)运用1978—2000年的数据,根据费雪方程计算出1878年到2000年V0、V1、V2均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V2的下降趋势相对突出。同时运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得出结论,即影响中国货币流通速度不断下降的原因主要是货币化程度的加深,同时金融发达程度的提高会加速货币流速。汪军红,李治国(2006)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产业结构变动才是影响中国货币流通速度下降的主要原因。刘刚、尹涛(2011)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货币流动性与中国资产价格之间存在单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刘钥铭(2011)通过分析1985—2009年的数据,得出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趋势:从长期来看,中国的货币流通速度不断下降且下降速度有趋缓的态势,从经济货币化、利率、地区发展差异三个方面分析我国货币流通速度下降的原因。

3 中国货币流通速度的实证分析

31 数据和模型的选取及计算

本文采用费雪方程式,即MiVi=YP(i=1,2),其中Vi代表货币流通速度,Mi为货币量,Y为流通中商品的数量,P为价格,根据数据的可得性,由于费雪强调货币的交易媒介功能,本文选取狭义的货币M1代表货币量,同时,为了进一步反映货币的储蓄功能,选取M2代表加入储蓄功能的货币量。分别用V1和V2表示。用GDP(国内生产总值)表示YP,即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从而本文计算货币流通速度的公式为:

Vi=[SX(]GDP[]Mi[SX)] (i=1,2)

Vi的变化率=[SX(]Vt,i-Vt,i-1[]Vt,i-1[SX)]

由中国统计年鉴可以得到M1,M2和GDP,根据上述公式可以计算求得Vi及Vi的变化率。

32 中国货币流通速度的特点

(1)狭义货币流通速度变化特点

中国狭义的货币流通速度即V1并非稳定不变,几乎每年都在波动,而且数值都不一样。但是在金融危机之前其值处于17~2,而从1999年的196到2007年的174,可见在这个阶段,我国货币流通速度可以说具有一定的平稳性。

从长期看,我国货币流通速度呈现稳中下降的趋势。从1990—2010年货币流通速度除了两次小幅度的上升外,几乎都处在下降的趋势,从数值上看,从1990年的269下降到2010年的150,下降幅度为44%。

经济危机前,货币流通速度呈现上升趋势,经济危机之后呈现下降趋势。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前的1995年,我国货币流通速度达到253,比1993年的217高出168%。1997年即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后,货币流通速度呈现下降的趋势,且下降幅度趋缓。在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之前2008年为189,相比2003年的161高出17%。在2008年货币流通速度为189,之后2009年降低到155,下降幅度为18%。之后可能进入下降趋缓的阶段。

(2)广义货币流通速度变化特点

首先,广义货币流通速度即V2也是不稳定的,每年的数值都在变化,但保持在12~05,说明广义货币流通速度保持相对的平稳性。

其次,从长期看,我国货币流通速度呈现稳定的下降趋势。从1990—2010年货币流通速度几乎都处在下降的趋势,从数值上看,从1990年的122下降到2010年的055,下降幅度为54%。但每年的变化率都保持在10%以内。

4 对中国货币流通速度呈现上述特点的分析

41 经济的增长速度呈现下降趋势从而使货币流通速度下降

我国消费边际倾向总体呈现递减的趋势,那么GDP的上升幅度就会有所下降,其增长速度不如货币需求量增加的快,因而货币流通速度下降。GDP增长率与货币流通速度变化趋势具有一致性,可见由于GDP增长率的下降,货币流通速度也保持下降的趋势。

42 货币需求的上升导致货币流通速度整体呈现下降趋势

首先,我国货币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使得货币需求量上升,从而使货币流通速度下降。货币化是指一国国民经济中全部商品和劳务的交换,以及包括投入和分配在内的整个生产过程通过货币来进行的比重和这个比重变化的趋势。通常用M2/GDP的值来衡量,我国货币化程度逐渐加深。随着经济的货币化加深,在交易中需要的货币量增加,那么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M1和M2逐渐变大,货币流通速度V就会呈现下降的趋势。

其次,根据凯恩斯的货币理论,实际货币需求Md/P=L(Y,i),其中Md为货币需求,P为价格,Y为收入,i为利率,并且根据已有研究表明,实际货币需求与利率成反比。我国金融机构活期和定期存款利率基本呈现下降的趋势,因此货币需求就会增加,导致货币流通速度V呈现下降的趋势。

最后,中国储蓄率较高,且储蓄方式较为单一。我国居民偏好储蓄,且大部分资金都用于储蓄而非其他资产,致使M1和M2增大,根据费雪方程式会使货币流通速度下降。

综上所述,经济货币化程度加深,利率呈现下降趋势,储蓄率较高。所以根据费雪方程式,我国货币流通速度长期呈现下降的趋势。

43 经济的周期性变化与货币的流通速度

在经济危机之前,经济一般处在繁荣阶段,在繁荣阶段人们的交易活动增加,那么单位货币在一定时期内的平均周转次数就会增加,即货币流通速度就会变大。而经济危机发生或危机刚刚过后,经济不景气,人们所需货币的周转次数就会减少,即货币流通速度会下降。

44 金融发展使货币流通速度下降速度减缓

随着我国金融现代化程度加强,金融创新工具的大量出现,商业银行可以通过电子交易系统,加快货币之间的区域转换和时间转换,使可生息的流动资产范围逐渐扩大,持有这些货币的机会成本会加大,那么人们就会将货币尽快从贮藏手段转化为支付手段,加快货币交易,从而导致货币流通速度加快。

5 政策建议

我国货币流通速度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说明我国产出增长速度相对货币供给量增长速度较慢,经济中货币供应量超过需求,致使货币贬值,物价上涨,这反映出我国目前高通胀的现状,不仅如此,由于金融体制的问题致使货币不能有效的配置到实体经济中,从而使我国货币下降趋势减缓。而收入的增加和支出习惯的改变也对货币流通速度的下降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那么经济货币化、金融现代化等趋势是不可改变的,因而从其他可操作的方面提出建议。

51 我国金融体系发展尚不完善,普通居民投资渠道过少是提高储蓄率、造成货币流通速度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一方面要完善投资市场,另一方面要鼓励企业和个人进行各种资产投资。从而使经济更好的发展。

52 我国的经济增长很大部分是以效率的损失为代价的

经济效益低下意味着高投入和低产出。不仅在生产领域存在这种低效率,在货币流通领域同样如此。货币投入过多无法在市场上产生相应的有效货币流通,较大的货币投入量对应较小的GDP,造成流通速度下降。因而要控制货币发行量,使经济中的货币流通量与货币需求相一致,实现货币的有效流通。

53 加快金融体系改革

在温州资金出逃事件发生之后,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目前的金融体系不能将货币资金有效地配置到实体经济中。而就中国目前而言,在金融市场并不完善的阶段,实体经济才是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源泉,因而应该给予实业企业一定的政策支持,通过金融机构的监管和地方政府的配合,使企业顺利获得融资,从而促进实体经济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健,辛然.我国货币流通速度变化的原因探析[J].财经研究,2002(3):39-43.

[2]李春红,袁卫.1980—2000年中国货币流通速度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2002(11):71-74.

[3]汪军红,李治国.产业结构变动对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中国货币流通速度下降之谜[J].财经研究,2006(9):61-68.

[4]刘钥铭.我国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趋势及原因分析[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1(5):68-72.

实体经济趋势篇5

【关键词】国际经济与贸易 发展趋势 新形势

一、前言

经济全球化促使各个国家对当前的经济形势予以重新审视,国际经济与贸易的进一步发展也需要各个国家对其予以高度重视,不断探究更好地发展措施和手段,以促进国家经济的进一步提升和优化。在当前“十三五”规划下,我国更加需要认清当前的严峻形势,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予以探究,顺应其发展路线,为我国经济的腾飞做好充足准备。

二、当前发展国际经济与贸易所彰显出的必要性

(一)拉庸民经济增长的动力所在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各国之间的经济竞争愈演愈加激烈,并且将竞争的焦点放到了国际贸易竞争之上。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对于我国目前形势而言,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胜,不仅要抓住经济发展的机遇,更要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经济是一个国家的立命之本,更加是强国的重要支撑。建设社会主义,最根本的就是要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在当前的经济模式下,更加需要对经济的发展要素予以重新审视。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国际贸易已经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国际贸易能够更好地促进国家的经济增长,还能够让各个国家通过经济贸易建立相应的关系,并实现对经济与贸易这一有机体系相辅相成、相互作用关系的维护与巩固。在这样的形势下,我国需要利用国际经济贸易模式的搭建来拉动国民经济增长。

(二)制度需求

我国是社会主义制度并且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制度的建设与发展需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而施行这项任务的具体体现则是要发展国际经济与贸易。在坚持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自身规律的同时,更加需要展开相应的国际经济与贸易活动,促使国际经济贸易与国家本身的经济发展相适应。改革开放多年来的重要要求,以及核心宗旨就是要促进国家的经济建设,进而让我国的综合国力得到提升。而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正是对改革开放要求的践行。在当前日趋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进一步发展国际经济与贸易俨然成为必然选择。

(三)竞争需求

经济全球的一体化已经让国际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对于我们国家而言,我们在当前的激烈竞争中要想获得“胜利”,就更加需要注重做好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提升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意识和动力。在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之中,竞争模式不断发生变化,这就需要我国企业不断提升自我的综合实力,用不断创新的技术来促进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进而不断提高我国的竞争实力。只有这样才能够既抓住国际经济与贸易发展的趋势又能应对国际市场竞争过程中所带来的挑战。

三、新形势下国际经济与贸易发展趋势分析

(一)多元化发展趋势

当前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各个国家的企业的国际竞争意识也在不断的提升,许多企业通过不断提升自身人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优化经营管理模式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更有不少企业开始运用先进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来拓展经营发展的空间,加强自身信息化的建设,这样更促使国际经济与贸易模式呈现出更加多元化的趋势。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电子商务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路径,并为经济的发展打开窗口,能够逐渐实现全面发展的目标,促进国际贸易呈现多样化的态势。通过电子商务这一平台的借力,能够有效降低生产经营和管理成本,最大化提升企业的理想,以及在国际上的竞争实力。在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下其将成为进一步拉动国际经济与贸易的主要动力源泉。互联网的应用不仅实现了各国企业之间信息的快速传递,促使交流和贸易往来更加方便和快捷,更有效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使其国际贸易利润得到了提升。互联网的进一步普及更奠定了国际经济与贸易发展趋势多元化的基础。

(二)自由化发展趋势

经济全球化在一定程度上有内在地驱动贸易的自由化。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科学技术已经获得了飞速发展,促进了国际分工的进一步深化,这让全球化国际贸易与经济的实现日渐成为可能,更加让经济参与的主体和客体日渐趋于融合。当前国际贸易的对象已经远远超出了传统的认知,投资、服务、金融、技术等重要元素融入到国际经济与贸易之中,拓展了国际经济与贸易的范畴。各国的经济已经逐渐捆绑在一起。在国际经济与贸易自由化发展过程中,贸易摩擦问题也愈加突显出来各国开始运用贸易壁垒等多种贸易保护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利益,这样引发了一系列的贸易争端。各国应更加关注贸易摩擦问题,采取有效手段加以应对,避免阻碍自身经济的发展。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顺应了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使贸易的自由化有了制度性的保证和实质性的进展。

(三)科技化发展趋势

国际经济与贸易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科学技术。创新是发展的不竭动力。应加大科技投入数量,顺势推动特定的产业革新发展进度。集中一切技术手段,强化科技创新监管体制改革产生出迎合市场经济和科学发展要求的机制结构。快速构建专业化投入指导体系架构,顺应推动技术产业革新发展的进程。秉承全新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为国家社会培养供应更多专业技能和良好职业道德素质的人才。科学技术的创新是国家经济与贸易发展的基础,通过先进科学技术深入研究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及发展规律,建立使人与自然更加和谐的国际经济与贸易发展关系及发展战略,使国际经济与贸易科学健康发展。故而,科技化发展趋势已成为国际经济与贸易发展的必然趋势之一。

(四)规范化发展趋势

无规矩不成方圆。对于国际经济与贸易来说也同样如此,需要遵守一定的规则,依照一定的秩序进行。通过相关规则的制定,能够有效避免国际环境中企业的投机倒把行为,营造国际市场的公平公正的环境,为企业的更好发展提供基础,维护国际市场的稳定性。各国家间的贸易往来都是以自身的利益为出发点。如果缺乏规划性原则的加入和限制,那必将因经济问题而引发国际性争执,进而不利于国际经济的发展。目前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变化已经逐步体现出国际经济与贸易规则的重要性。国际经济与贸易发展过程中已建立一些标准贸易规则,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也必然会朝着规范化的趋势继续发展。

四、结语

“十三五”经济建设和发展的规划下,国际经济与贸易将会获得更大程度的发展,也将会带动国家经济迈向新的领域。我国要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予以更高程度的重视,不断打开新的贸易局面,更好地促进我国与多国家之间建立相应的经济贸易关系,真正让世界重新认识中国,让中国的经济与贸易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任佳,何丽萍.浅论新形势下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趋势[J].商场现代化,2014,16:17.

[2]陈志炜.浅谈新时期下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趋势[J].经贸实践,2016,07:25+27.

[3]陈曦.国际经济贸易发展趋势与我国对外贸易战略选择[J]. 财经界(学术版),2014,21:15+122.

实体经济趋势篇6

关键词:国际经济与贸易;发展趋势;新形势

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深入发展,国际经济与贸易已经成为各国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国家之间的联系和竞争也在逐渐增强。将各国贸易纳入全球贸易这个大环境之中,各国之间竞争激烈,研究当前新形势下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趋势,对推动我国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

一、新形势下发展国际经济与贸易的价值

(一)是当前经济转型的必然要求当前,国家之间发展不平衡是显而易见的,但是经济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需要科技、政策等其他因素的综合推动。国家的竞争力也不仅仅体现在经济实力上,还有国家文化软实力等综合国力。在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过程中,将企业纳入世界版图之中,科技所带来的影响力在逐渐增强。曾经,我国是世界工厂,进行大量的代加工,是受到西方国家的“经济剥削”的。但是,现如今,充分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和技术,实现自身的发展,切实提升企业的科技含量,从而促进贸易产品的更新。因此,在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国际经济与贸易,能够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广阔的外部市场以及先进的技术支撑,实现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可以说,发展国际经济与贸易,间接性推动了我国的经济的转型升级,提升我国综合国力。我国应该从当前新形势的特点出发,寻找自身发展优势,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全球化本身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只有对其利弊有着清晰的认知,才能够在新形势下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中占据有利地势,提升我国综合国力以及世界话语权。总之,把握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趋势,才能够实现自身长足的发展,推动国际经济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二)有利于推动科技创新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科技是其中又一影响因素。在国际经济与贸易竞争过程中,需要的是强大的科技力量作为支撑,才能够迎接来自世界的竞争。因此,科技和经济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在国际经济与贸易过程中,除了表面的经济贸易外,还会带来经济背后科技的交流,使得科学技术进一步提升,推动科技产品的优化升级。对于各国经济贸易发展来说,需要不仅仅是加强经济贸易,还应该主动抓住贸易背后各方面的优势,大力引进陷阱技术,加强自身科技研发,提升产品的竞争力。推动科技创新,一方面是迫于当前世界市场竞争压力,而另一方面是来自世界科技交流的产物。因此,在新形势下,发展国际经济与贸易,需要把握好这一机遇和挑战,充分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加大科研投入,才能够不断提高自身的科技实力以及文化软实力,把握好国际竞争与贸易这一机遇。

(三)有利于提升企业的竞争发展国际经济与贸易,并不是简单某一个国家处于优势或劣势,提高了多少经济总量,而是推动了一个企业、整个行业以及国际分工格局。因此,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之间的贸易壁垒逐渐下降,将各国企业纳入巨大的市场之中,形成了激烈的竞争压力。迫于这种压力,企业为了谋求自身的发展,便从侧面推动了企业的优化升级,推动企业的战略转型,搭建现代化企业管理模式,不再是“闭门造车”,从而提升自身竞争力,更好地迎接“世界贸易的风雨”。因此,发展国际经济与贸易,能够主动推动企业将自身的眼界放到世界之中,树立良好的竞争意识,推动整个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另外,企业自身树立良好的竞争意识,对于规范市场经济的竞争模式也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使各企业处于良性的竞争之中,不断推动行业发展。

二、新形势下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趋势

(一)国际贸易的多元化趋势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国充分利用本国资源大力发展经济,实现了国民经济总量的迅速提升。建立在本国国情基础上的经济带有鲜明的个性化标签。比如,中国互联网、通信领域的慢慢崛起,改变了当前世界互联网格局。毕竟,经济发展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没有永远的胜利者,只有永不止步的前进者。时代的快速发展,让贸易的形式变得多样化,当前国际贸易和信息技术的巧妙结合,打破了传统贸易限制,拓展新渠道的同时,拓展了各国贸易信息渠道,实现了教育、商业、农业等多方面的发展。基于这一发展趋势,不同的企业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中占据着不同的地位,世界这一个大市场开始新的分工,让中国企业的生产成本实现了下降,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多元化的趋势,带来的是全方位的交流和竞争,也是当前中国在新形势下所要采取积极主动地策略,夯实自身经济基础,搭建多样化发展格局,在国家经济与贸易中崭露头角,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二)科技含量逐渐增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国际经济与贸易过程中,科技占据着重要地位,国际经济与贸易的科技化趋势已经成为各国不可忽视的一大方面。首先,各国之间的经济贸易实现了科学技术的交流与发展,对于提升本国的科技实力具有重要价值。其次,便是科技竞争力影响着国际经济与贸易中的话语权和地位。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充分展现自身的科技优势,将服务行业外包,实现自身在国际竞争中绝对的话语权。但是,近些年,美国科技实力略有下降,虽然说仍旧处于世界的领先地位,但是美国一些高新企业其竞争力却略有下降。因此,从当前国际经济贸易与发展趋势来看,科技化竞争仍旧是国际竞争重要因素,也是影响各国在世界经济与贸易体系中地位的重要因素。为了实现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增强科研实力,实现自身国际经济与贸易良性、快速发展,进一步规范国际经济与贸易,不断提升竞争力。

(三)自由贸易趋势扩大在当前国际经济与贸易快速发展中,形成了相对稳定的贸易秩序。但是随着各国经济的发展,各国之间的相对稳定贸易平衡会被逐步打破,实现在不违反国际贸易规则前提下的自由贸易。自由贸易能够从各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资源优化配置,更好地满足各个贸易国的实际需求,从而提升经济效益。虽然自由贸易将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混乱的局面,打破原本的贸易稳定的状态。但是,就长期而言,自由贸易能够实现各个贸易国的自身需求,实现“优胜劣汰”,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我们也需要看到自由贸易背后带来的挑战,每一个贸易国都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佳伙伴,实现本国利益的最大化,这对一些核心竞争力的中小企业来说具有一定的压力。因此,我们应该增加科研投入,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以便更好地承受“自由贸易”下的压力。

(四)区域合作趋势加强为了保证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在激烈的全球竞争中占有一定的优势,不少的贸易国都建立了区域性组织,实现合作下的竞争。在1991年,欧洲六国建立在“欧洲联盟”(欧洲经济、政治共同体),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市场、资源共享,在推动区域各国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意义,让欧盟成员国成为世界经济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员。近些年,我国积极推动区域合作贸易组织,“亚太经合组织”以及“金砖五国”等等都是区域合作趋势加强重要标志。在发展国际经济与贸易中,深入贯彻落实“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精神,构建坚固、稳定的伙伴关系,团结起来面对国际竞争。区域合作,能够实现充分利用区域组织的优势,形成一定的保护罩,推动成员国的经济发展,实现全球经济的良性发展。在未来,区域贸易与合作将会是一大趋势,也是各国开展积极国际经济与贸易的体现。

三、结语

实体经济趋势篇7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 跨国经营 和平发展

一、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

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发展需要和平,和平离不开发展。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存在,始终是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世界的发展也决不能长期建立在广大发展中国家贫穷落后的基础之上。国际形势的剧变和动荡促使世界人民进一步觉醒。具有共同历史遭遇的发展中国家维护独立、团结合作的趋势正在加强。世界要和平,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经济要繁荣,生活要提高,已成为各国人民的普遍要求。

占世界人口绝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它们的落后和贫困,主要是历史上殖民主义统治以及现实的不公正、不合理国际经济秩序造成的。现在,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顺应世界经济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从本国国情出发,已经或者正在走上具有自己特色的发展道路。事实证明,只有走这样的道路,才是成功之途。这一潮流在新的世纪中将会更加壮大。在我看来,如果说发展中国家在政治上的崛起是20世纪下半叶国际局势演变的一大特征,那么它们在经济上的腾飞则将是21世纪世界新格局的一个重要标志。发展中国家走向繁荣富强,数十亿人民彻底摆脱贫困的桎梏,将为各国提供巨大的贸易和投资机会,为新兴科技和产业开辟广阔的市场,给全球经济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使之攀升到新的发展阶段。

二、经济发展多极化

世界正在走向多极化,这是当今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无论是在全球还是在地区范围,无论是在政治还是在经济领域,多极化趋势都在加速发展。极少数大国或大国集团垄断世界事务、支配其他国家命运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大国关系不断调整,多个力量中心正在形成。广大发展中国家总体实力增强,地位上升,成为国际舞台上不容轻视的一支重要力量。各类区域性组织日趋活跃,显示出强劲的生命力。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尽管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这种趋势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对促进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当前国际形势总体上继续趋向缓和。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多极化趋势在全球或地区范围内,在政治、经济等领域都有新的发展,世界上各种力量出现新的分化和组合。大国之间的关系经历着重大而又深刻的调整。各种区域性、洲际性的合作组织空前活跃。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总体实力在增强。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和繁荣。各国人民要求平等相待、友好相处的呼声日益高涨。要和平、求合作、促发展已经成为时代的主流。维护世界和平的因素正在不断增长。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避免新的世界大战是可能的,争取一个良好的国际和平环境和周边环境是可以实现的。但是,冷战思维依然存在,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是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扩大军事集团、加强军事同盟,无助于维护和平、保障安全。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还在损害着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利用“人权”等问题干涉他国内政的现象还很严重。因民族、宗教、领土等因素而引发的局部冲突时起时伏,世界仍不安宁。

三、我国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趋势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的产物,给世界各国带来发展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严峻的挑战和风险,向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提出了如何维护自己经济安全的新课题。 经济全球化趋势要求各国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但各国在扩大开放时应根据本国的具体条件,循序渐进,注重提高防范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经济全球化趋势使各国经济的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日益加深。一旦某些国家和地区发生经济危机,不仅发展中国家会深受其害,发达国家也难以置身其外。

冷战结束后,世界向多极化的方向发展,但多极化格局的形成需要经历相当长的时期,其间会充满各种政治力量之间的激烈斗争。世界各种力量正在进行新的分化组合。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几大力量也相对突出,广大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增强。多极化趋势,反映了国际关系的深刻变化和历史的发展,有利于削弱和抑制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但也要看到,世界各种力量的发展仍很不平衡。

经济全球化不断加快,在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加剧了世界发展不平衡的矛盾。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一个基本经济特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技术创新、知识应用、贸易投资和金融活动日益国际化,各国经济的相互交流、相互依存日益加深。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有利于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完全脱离世界经济而孤立地发展。如能加以正确引导和驾驭,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各国各地区加强经济技术合作,也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国际社会的稳定。

同时也应看到,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现在,经济全球化是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它们经济科技实力雄厚,掌握着国际经贸组织以及国际经济规则的主导权,在全球化中获益最大,而广大发展中国家总体上处于不利的地位。西方发达国家,通过跨国公司和受它们控制的国际经济组织,加紧向发展中国家进行经济渗透和扩张,在全世界争夺资源和市场,同时极力推行它们的发展模式、政治制度和价值观念,企图通过经济全球化实现资本主义的一统天下,这使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国家安全面临着严峻挑战和威胁。

参考文献:

[1]薛求知.无国界经营[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264 -273.

[2]刘长庚.企业跨国经营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25 -31.

实体经济趋势篇8

[关键词] 新常态;区域物流;Theil指数;区域差异;结论;对策

[中图分类号] F470 [文献标识码] A

Abstract: The study analyzes empirically the differences of regional logistics development in China from 2000 to 2015, by means of Theil index from the two-dimensional perspective of 31 provinces and eight integrated economic zon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although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logistics is balanced under the new normal, regional differences still exist. The government should grasp the policy advantages, speed up the reg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y; promote the industrial linkage and logistics rationalization; guide the logistics enterprises to upgrade the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 the leading enterprises of regional logistics; encourage innovation, promote the industry development by innovation-driven, so as to promote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logistics under the new normal.

Key words: new normal, regional logistics, Theil index, regional difference, conclusions, countermeasures

一、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的发展,现代物流已成为区域经济的大动脉,其发展水平已是一个地区衡量其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依据。然而,由于各地区宏观环境的不同与资源禀赋的差异,区域物流的发展并不均衡,进而影响区域经济甚至整个国家经济的健康发展。区域物流发展差异问题,已成为研究区域物流经济属性的核心内容,对其展开研究,有助于寻找改善区域物流发展不平衡的途径,促进区域物流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物流业也要把握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积极发挥其“第三利润源泉”的增长机制。在经济新常态下,物流业展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区域物流发展差异也表现出一些新特征。因此,研究新常态下区域物流发展差异与协调对策,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相关研究综述

国外对区域物流的研究少有涉及,多侧重于企业物流等微观层面;国内对区域物流的研究已经形成了热潮,学术界对区域物流发展差异的研究也有了不少的成果,主要有:张广胜构建了区域物流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聚类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区域物流能力的发展差异,发现呈现由东向西递减的总体趋势;崔园园、宋炳良采用Theil指数分析了长三角地区25城市物流发展的时空差异特征,研究发现十年间长三角地区物流总体差异较小,但呈现扩大趋势;鄢飞运用变异系数法与灰色关联法,墓婺2钜臁⑾喽圆钜炝礁鼋嵌榷晕夜西北陕、甘、宁、青、新五省区的区域物流发展的差异状况进行了分析;李剑、姜宝运用主成分析法、Theil指数分别对我国沿海规模以上港口物流发展综合水平及区域差异进行分析,发现港口物流发展区域差异呈现“扩大―缩小”的趋势。

综上所述,相关学者在区域物流发展差异的实证方面已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其研究思路与方法也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充分的借鉴。基于此,本文以我国31省市和经济区为研究单元,采用2000-2015年的数据,运用Theil指数探究新常态下我国区域物流发展差异,并提出区域物流协调发展对策。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单元

现有的研究多将我国划分为东、中、西部三大区域或东、中、西部与东北四大区域进行分析,然而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这两种区域划分方法已经不合时宜。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地区协调发展的战略和政策》报告提出了将我国的经济区域在东、中、西部与东北四大板块的基础上划分为综合经济区的具体构想。综合经济区分别是:东北综合经济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北部沿海经济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东;东部沿海经济区,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南部沿海经济区,包括福建、广东、海南;黄河中游经济区,包括陕西、山西、河南、内蒙古;长江中游经济区,包括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大西南经济区,包括云南、贵州、四川、重庆、广西;大西北经济区,包括甘肃、青海、宁夏、、新疆。

新划分的综合经济区令政策制定更符合当今经济新常态的实际和要求,也更可行,能够改变区域划分过于宏观或微观所导致的不足。因此,本文以我国31省市与综合经济区为研究单元,从省域与综合经济区的“二维视角”来分析2000-2015年我国区域物流发展差异及其动态变化趋势。

(二)指标选择

从前人的研究来看,用来衡量物流发展水平的指标主要有三个:物流业增加值、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田慧丽认为,一般学术研究中常用货物周转量作为衡量物流发展水平的指标。此外,考虑到国内外学术界强调人均发展指标重要性的主流意识,使用人均货物周转量作为衡量物流发展水平的指标,可以使不同区域的研究样本更具可比性。因此,本文选择货物周转量和常住人口数作为测度指标。

(三)研究方法

从已有的文献来看,目前常用的区域物流发展差异测度方法有:Gini系数、Theil指数、变异系数和加权变异系数。比较而言,Theil指数在空间分解方面表现更优,因此,本文依然运用Theil指数展开研究。

Theil指数是由Theil和Henri于1967年提出的一个不平等指数,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区域差异问题的实证研究。通常,区域差异越大,Theil指数也就越大,反之亦然。Theil指数的最大优势在于其空间可分解特性,可将总体差异分解为区域间差异和区域内差异,可以分别考察区域间差异和区域内差异对总体差异的贡献。

式中,n表示省域数,y表示k省的货物周转量,y表示全国的货物周转量,p表示k省的常住人口数,p表示全国的总人口数。

Theil指数的空间分解过程如下:

四、区域物流发展差异实证研究

(一)数据来源与说明

实证分析中所使用的货物周转量与常住人口数这两个指标的数据来源于2001-2016年的各省市的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

(二)区域物流发展差异测度

根据公式(1)-(4)测算总体差异并分解,计算结果见表1与表1(续)。

(三)结果分析

根据表1、表1(续)绘制图1与图2,图1描述了2000-2015年我国区域物流总体差异、区域间差异和区域内差异的变化趋势,图2描述了我国区域物流总体差异与综合经济区的区域物流发展差异的变化趋势。

1.区域物流总体差异分析。

从图1来看,我国区域物流总体差异大致呈现出先起伏上升,后快速下降,再缓慢回升的动态趋势。这个过程有一个明显的分界点,即2007年。在2007年之前,总体差异虽有较大的波动,但整体趋势是上升的。2007年之后,总体差异开始急剧下降,尤以2008年的下降幅度最大,并于2013年达到最低值,此后总体差异有小幅回升。由此可见,2000-2015年间,以2007年为分界点,总体差异大致呈现“扩大―缩小”的趋势,且下降幅度大于上升幅度。而且,当前的总体差异已处于低位运行,新常态下我国的区域物流发展差异明显缩小。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国物流业已较好地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适应新常态。

2.区域物流总体差异的空间分解

基于Theil指数的空间可分解特性,我国区域物流的总体差异可依据综合经济区的划分进一步分解为区域间差异和区域内差异,结果见表1和图1。

从表1可以看出,区域内差异是区域间差异的1.59~2.41倍,区域内差异对总体差异的贡献介于61%~71%之间,区域间差异对总体差异的贡献介于29%~39%之间。这说明,区域内差异对总体差异的贡献占主导地位,区域间差异对总体差异的影响较小。从图1还可以看出,区域内差异呈现出与总体差异高度相似的动态变化趋势,而区域间差异与总体差异的动态变化趋势的相似性相对较低。综上所述,可以研判,基于综合经济区的划分,我国区域物流的区域内差异是导致总体差异的主要原因,区域间差异是次要因素。

3.综合经济区物流发展的区域差异分析

从图2来看,2000-2015年八个区域物流发展差异的变化趋势差别明显,其中东北综合经济区、北部沿海经济区与东部沿海经济区的区域物流发展差异波动幅度较大,其余五个经济区的区域物流发展差异变化幅度较小,且一直处于低位运行。具体来说,以下四个区域差异的变化特征较为明显:东北综合经济区的区域物流发展差异扩大趋势明显;北部沿海经济区的区域物流发展差异大致呈现“扩大―缩小”的趋势,且下降幅度远大于上升幅度;东部沿海经济区的区域物流发展差异呈现先大幅下降后小幅回升的动态趋势;南部沿海经济区的区域物流发展差异的波动幅度最小,且基本处于同时段所有区域差异中的最低值。

(四)结论

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第一,我国区域物流总体差异大致呈现“扩大―缩小”的趋势,且下降幅度大于上升幅度;总体差异的明显缩小,表明新常态下我国区域物流趋于均衡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国物流业已较好地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适应新常态。第二,基于综合经济区的划分,我国区域物流的区域内差异是导致总体差异的主要原因,区域间差异是次要因素。第三,综合经济区的区域物流发展差异变化趋势差别明显,表明区域之间的差异仍然存在,这主要是由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导致的。

五、新常态下区域物流协调发展对策建议

(一)抓住政策优势,加快区域发展战略

十三五期间,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京津翼一体化等区域发展战略将有效促进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区域发展战略通过建立区域之间有效的政策保障机制,从体制上打破部门分割与地区封锁给物流发展带来的壁垒,优化区域内的物流资源配置。

(二)多产业联动,推进物流合理化

我国物流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各种非合理化的物流现象,衍生出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增值服务能力不足等弊端。物流业要与制造业、批发零售业、金融业等行业积极联动,共同推进物流合理化与标准化。

(三)引导物流企业升级转型,发展区域物流龙头企业

物流企业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通过发展电商物流、绿色物流,加强物流信息化建设,倡导供应链管理思想等途径实现企业的升级转型。要围绕区域经济的支柱产业、新兴产业大力培育具有行业模范作用和国际影响力的物流龙头企业,要求龙头企业能提供高附加值的物流服务,在经营、竞争中提炼服务特色,积极参与区域内外竞争。

(四)鼓励创新,以创新驱动行业发展

在新常态的发展路径中,物流业的发展已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为创新驱动。我国物流业要从市场需求的角度不断推进物流新技术的应用,全面提升物流服务品质,促进物流业高效、安全发展。政府要在政策上积极鼓励物流企业引进新技术新装备,比如应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建立先进的物流信息平台,更要以政策引导企业自主创新,深化产学研深度融合发展。

[参 考 文 献]

[1]林琳.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趋势及对策[J].物流技术,2015,6(2):37-39

[2]张广胜.区域物流能力发展差异研究[J].价格月刊,2013(438):8-11

[3]崔园园,宋炳良.长三角区域物流发展的时空差异研究[J].管理现代化,2014(6):93-95

[4]鄢飞.区域物流发展的差异性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5(17):82-88

[5]李剑,姜宝.我国沿海港口物流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研究[J].中国水运,2016,37(6):12-14

[6]田慧丽.区域经济与区域物流定量研究方法探讨[J].物流科技,2013(11):65-67

上一篇:财务管理专业建设方案范文 下一篇:电子教室建设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