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经济的优势范文

时间:2023-12-28 17:22:24

实体经济的优势

实体经济的优势篇1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工业化进程比较优势

1.利用比较优势推动欠发达地区工业化进程的总体思路

1.1欠发达地区工业存在的比较优势

欠发达是一个相对概念,从经济性上看,是对经济发展水平的衡量;从相对性上看,是相对于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而言;从动态性上看,是随着自身发展和比较对象变化而变化的;从规模性上看,具有范围要求,区域性出现。如何寻找并合理利用欠发达地区的比较优势,使其转化为欠发达地区的竞争优势,对于欠发达地区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甚至赶超是十分重要的。欠发达地区工业秉承欠发达地区整体比较优势,同时各省又保持了自己的特点,把握好欠发达地区工业的比较优势,营造利于比较优势发挥的氛围,可以大大促进工业发展,并为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与赶超提供强劲动力。

从整体来看,欠发达地区工业具有以下几方面的比较优势:①资源禀赋优势。我国欠发达地区一般地处中西部,资源矿产丰富,如煤矿、金银矿及有色金属矿藏等,储量非常可观;生态资源方面,自然环境优越,动植物及景观优势较为突出。②持续增长优势。基于波特发展理论,欠发达地区多处于要素或投资推动阶段,而东部发达地区则相对处于创新推动阶段。这种态势虽然会给欠发达地区带来某些利益损失,但更有利于欠发达地区实体经济发展,加快赶超速度,并有利于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合作关系从“争利”到“依赖”再到“共赢”的转变。③政策支持优势。为实现全国经济协调发展,国家频频出台支持西部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政策及一系列优惠措施,刺激了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

1.2利用比较优势推动欠发达地区工业化进程的实现机制

1.2.1比较优势的实现要求

2.利用比较优势推动欠发达地区工业化进程的具体手段

通过上述理论模型的论述我们发现,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之下,可以很好的解释比较优势的实现机制。那么,现实中要实现比较优势,就要促使现实条件不断向理论假设条件趋近,构建不断完善的完全竞争市场环境,并配合相应的财政补贴等政策支持。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种手段:

运用财政补贴。财政补贴是一种选择性政策,特别是省级财政补贴,带有更明显的非均衡性。对拥有比较优势的工业产品进行补贴,该产品的优势会进一步增强,因为补贴达到一定程度,会直接影响该商品的微观价格,同时吸引生产要素向本产品集中,进一步推动比较优势。如果补贴给比较劣势产品,产品微观价格也会随着补贴程度的提高而降低,从而使比较劣势转化为比较优势。现实中这样程度的补贴不太现实,所以,应着力补贴比较优势产品,加速优势产业发展,并发挥相应的带动作用。

推动技术进步。技术进步与创新可以增强产业绝对竞争力。技术进步与创新可以大大推动比较优势的动态循环,从根本上提高比较优势的强度,增强比较优势的实现能力。

市场扭曲的正确应对。产品市场的价格体系是俄林提出的相互依存理论中最重要的一环。如果在此市场中出现了价格扭曲,这会反作用于要素市场,影响要素市场作用的发挥,进而影响到要素的趋向,影响专业化分工,最终成为比较优势发挥的障碍。欠发达地区工业要致力于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必须先具备一个优秀的市场环境。

3.利用比较优势推动欠发达地区工业化进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3.1“资源诅咒”的延续

资源丰富的地区或者国家往往不具备竞争优势,这就是经济学中所谓的“资源诅咒”。这一理论是经济学家奥蒂于1993年提出的,意指赋予的资源对一些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并不是充分的有利条件,反而是一种限制。他通过研究发现,1960年到1990年资源贫乏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比资源丰富的国家高2倍到3倍,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两者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矿产资源丰富的国家其经济表现反而最差。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原因就在于:首先,自然资源的短期资源收入过度吸收了社会资源,从而使资源所在地形成不合理的经济结构,导致当地工业化政策失败,削弱经济增长的动力;其次,自然资源产品价格弹性和供给弹性较低,资源收入随着经济周期的变化表现出不稳定性,便利投资风险增加,降低了地区经济增长率;再次,资源租金的存在往往伴随着寻租和腐败,伴随着政治权力利益集团的产生,弱化了国家制度质量,从而使经济增长缺乏充分的制度保障;最后,资源开采处于经济结构的底端,其增长对技术水平和劳动力水平的需求较低,从而降低了技术创新和人力资本投资的回报率,形成了对经济增长的挤出效应,使经济增长缺少必要的资本、技术及人才积累,阻碍了经济增长。欠发达地区往往喜欢倚仗资源优势,放松了制度遵从,轻视其他产品的发展,缺乏前进动力④。而工业企业会放松企业创新,人才积累及长远发展规划,没有充分意识到资源优势亦是一把“双刃剑”,这回导致“资源优势”的延续。

3.2高新技术产业的盲目上马

一方面,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主要内容与传统工业化道路不太相同,传统工业化道路要求实现国民经济的机械化、电气化,而新型工业化道路则更偏重推进国民经济的信息化,以信息化促进工业化,以工业化带动信息化,二者协调统一。另一方面,前文谈到,推动技术创新可以促进比较优势的发挥,在此背景之下,地方政府和企业就有动机盲目追求高新技术产业的上马,而对这些产业是否适合当地经济状况⑤,能否真正形成技术突破,能否带动产业发展,能否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活力的考虑不甚全面。盲目发展,得不偿失。(作者单位: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院)

注解

①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M].商务印书馆,1962年,第114页.

②亚蒂什·N·巴格瓦蒂.高级国际贸易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5页.

③贝蒂尔·俄林.地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④西蒙·库兹涅茨.现代经济增长[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12-25.

⑤赵忠璇.发展优势产业,实现贵州经济跨越性发展.贵阳学院学报,2007(1)

参考文献:

[1]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M].商务印书馆,1962年,第114页.

[2]亚蒂什·N·巴格瓦蒂.高级国际贸易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5页.

[3]贝蒂尔·俄林.地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年

[4]西蒙·库兹涅茨.现代经济增长[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12-25.

实体经济的优势篇2

摘 要 文章阐释了“比较优势”的内涵和特点,对湖北体育产业开发的资源禀赋和制度环境进行综合探讨。认为因地制宜的进行区域体育产业开发,能切实发挥区域体育产业的比较优势及竞争优势,形成各产业链及相关产业的集约化发展,最终实现区域在体育产业开发活动中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关键词 资源禀赋 体育产业 比较优势

一、前言

区域体育产业开发过程是一种目的指向主要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经济活动。由于我国自然区域在经济、社会、体育、自然资源禀赋以及体育资本存量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各区域的体育产业开发活动必须建立在区域对自己产业开发综合比较优势的认识及评价的基础之上。通过对区域体育产业开发内外环境的综合比较优势分析,因地制宜的选择区域体育产业开发方法,能切实发挥区域体育产业的比较优势及竞争优势,形成各产业链及相关产业的集约化发展,最终实现区域在体育产业开发活动中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随着《促进中部崛起规划》的深入实施,作为新兴产业之一的湖北体育产业坚持“以体为本,全面发展”的方针,逐步形成了体育场馆开发开放网络、体育销售网络、体育用品销售网络。体育产业成为湖北省经济增长的新亮点。本文拟将经济学的比较优势引入湖北省体育产业开发的研究。通过阐释体育产业开发比较优势的内涵和特点,分析其资源禀赋的基本构成,以期为湖北省体育产业开发的实践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和切实可行的思路与方法。

二、关于比较优势

(一)比较优势的内涵

“比较优势”(Comparative Advantage)的概念,最早由英国的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在他1817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On the Principles of Political Economy and Taxation)一书中提出。他认为比较优势分别存在于绝对优势及其对立面绝对劣势中,既存在于绝对优势的最大优势里,也存在于绝对劣势的最小劣势中。

20世纪30年代俄林提出的资源禀赋理论,通过资源相对丰歉度决定比较优势,使人们对比较优势的决定因素形成了较为具体的认识,把比较优势形成原因的研究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从存在的形式上看,有四种不同分类:有形优势与无形优势、绝对优势与相对优势、局部优势与全局优势和空间优势与实践优势;从来源上,分为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和环境优势。将比较优势引入区域经济发展,主要是为区域发展中的产业及其布局选择提供依据。

(二)关于比较优势与各产业发展

比较优势学说发端于国家贸易理论,经过20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经济学经典的理论之一。目前,比较优势理论已广泛应用到工业、农业、服务贸易等产业中,成为分析与制订产业政策、指导产业发展的理论工具。例如,李永实(2007),研究了比较优势理论指导下的农业区业化发展,认为按照县域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创建农业专业部门,将是福建省解决“三农”问题和协调县域之间经济发展平衡的有效途径[1]。比较优势除了在农业领域发挥了巨大的理论价值外,也被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中的其它产业。邓世荣指出,比较优势理论不仅仅是适用于传统工农业产品贸易理论,也同样适用于第三产业的服务贸易。虽然服务产品与一般性商品在属性上有所不同,但如果给定某些条件,比较优势理论完全可以用来分析国际服务贸易[2]。

(三)有关比较优势在体育产业中的应用

在体育相关研究领域,比较优势理论已经开始得到应用。Bruno Heyndels与Cindy Du Bois在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 and Specialization in Athletics(显性比较优势与竞技体育专业化)通过建立相关模型论证发展中国家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相比,其在非田径项目上具有显性优势,而在短距离田径运动项目中处于劣势。西澳大利亚大学的Moonjoong Tcha 与Vitaly Pershin 亦将比较优势的理论引入到对奥运会(夏季)产业的发展态势的具体分析。在相关的旅游及体育产业领域内,对比较优势理论的运用十分丰富。Leon Du Toit,Johan Fourie and Devon Trew认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旅游产业及其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从基础设施、自然环境、安全、健康、旅游资源的稀缺性等来进行评判和加以构建,并提出对区域资源有一定互补性的旅游资源整合,实施产业集群化发展。

而在国内,卿平2003年在《我国体育产业的“比较优势”》中,概述入世后中国体育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初步就正确认识比较优势提出三点看法。

曹可强[3]从经济学理论角度出发,阐述了上海市体育产业资源的比较优势,即生产要素、经济水平、区位、市场及政策优势,提出布局模式。罗建英,丛湖平[4]中以体育产品生产所需要的各类要素为切入点,分析了上海、江苏、浙江两省一市体育产业发展的要素所具有的比较优势。这些文章运用了比较优势的基本理论,从不同的维度对区域体育产业发展进行比较优势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或者布局模式。其更多地指向当前体育产业发展的态势研究,很少针对潜在或显性区域体育产业资源,围绕行区域体育产业战略开发,系统性阐述区域体育产业开发的比较优势,从而使区域根据不同地区的比较优势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合理规划,促进形成体育产业发展的聚集区、示范区和城市发展功能区。

三、区域体育产业中的湖北省体育产业比较优势分析

根据2010年湖北省体育及相关产业最新统计数据,近年来我省体育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成就突出,基本具备新的经济增长点“雏形”。其总产值为195.88亿元[5],创造的增加值为95.57亿元,对全省GDP的贡献为0.60%。从整体上看,我省体育产业已形成一定的规模。

(一)湖北省体育产业开发的资源禀赋

1.自然资源

湖北省位于中国的中部,长江中游,洞庭湖以北。东西长约740公里,南北宽约470公里,面积18.59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94%,居全国第16位。全省设有武汉、黄冈、黄石、荆州、宜昌、襄樊、十堰、鄂州、荆门、孝感、咸宁、随州12个省辖市,天门、仙桃、潜江3个省直管市,和1个神农架林区1个恩施自治州。其既有江南水乡的秀美,又有巍峨山野的壮丽。既有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长江文明,又有唯鄂独有、博大精深的楚文化,区位体育旅游资源异常丰富。

湖北省地处中国东西、南北两大发展轴线——长江经济带及由京广铁路、京珠高速组成的“十”字形一级发展轴线的交会处,为体育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也有利于资金、商品、技术、信息、人才等资源整合,从而为休闲体育产业的发展获得最快、最新的商品服务信息以及最优的人才。

2.体育资本

从最近几年来看,武汉城市圈对外招商活跃,成为外商投资的热土。其中,2004—2009年,武汉城市建设投资将至少达600亿元以上,“十二五”期间,武汉市城市交通建设投资将达2800亿元,比“十一五”期间的1400亿元整整多出一倍[6];投资约20亿元新建、改造、维修46座体育场馆;咸宁市承接外来投资122亿元,在建旅游项目24个,其中上亿元的项目达14个;荆门李宁工业园投资32亿元,成为华中地区乃至全国最大的体育产品生产基地和物流集散地,年产值约为50亿元;总投资约7.2亿元湖北力天鞋业有限公司和总投资约1亿美元的宝成国际(襄阳)体育用品工业园,年产值也达到45亿元;以“变形金刚”为理念、计划投入约4.7亿的湖北奥体中心二期工程也将开展。

3.人力资源

体育产业人力资源质量一般从学历结构、专业运动水平和专业素质等多个维度进行分析。湖北科教优势明显,高等院校的数量在全国位居前列,科教资源十分丰富。全省拥有大批的体育专家、学者都接受过系统的体育专业教育,学历层次较高,体育知识结构相对合理,教育教学能力组织能力较强,这些丰富的人力资源将成为体育类企业管理人才的主力军。另外,高校体育类专业学生,他们的知识结构和运动经验使得他们能成为社区体育锻炼、康复咨询、体育产业经营管理和开发的最佳人选。据湖北省体育及相关产业统计结果,2010年度,全省体育及相关产业吸纳的就业人数达到16.85万人,占全省就业总人数的0.46%。

(二)湖北省体育产业开发的制度环境

众多研究表明,经济的发展与制度环境休戚相关,制度甚至成为影响各国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因素(诺思,1999)。而优势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产业政策,产业政策是政府主动干预产业经济活动各种政策的集合。其中,政府按照什么原则来制定产业政策是产业发展的关键要素。

2010年3月24日,作为国家层面首次出台的体育产业政策《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意见》([2010]22号)明确指出“各级政府要加强对体育产业发展的区域布局,根据不同地区的比较优势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合理规划,促进形成体育产业发展的聚集区、示范区和城市发展功能区,协调不同地区的体育产业发展。”湖北省政府充分利用体育旅游的有利条件,以构建“湖北体育旅游圈”为重点,对全省体育产业进行深入考察,打造“大武汉都市体育旅游圈”“武当文化体育旅游圈”“神农架神态体育旅游圈”“恩施少数民族体育旅游圈”“大三峡体育旅游圈”五大体育旅游产品,整合湖北体育旅游资源,引导体育旅游项目服务升级,对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进行有益探索。

四、结论

(一)区域体育资源比较优势是决定体育产业布局的利益机制。

(二)从湖北省体育资源的比较优势出发,选择能够充分发挥本地区体育资源比较优势的战略取向,并以此带动相关体育产业的关联配套组合,则应该是湖北省体育产业布局的一个战略取向。

(三)整合体育旅游资源,打造体育旅游聚集区和示范区,引导体育旅游项目服务升级将成就湖北省体育产业发展的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 李永实.比较优势理论与农业区域专业化发展——以福建省为例[J].经济地理.2007(4).

[2] 邓世荣.比较优势理论在国际服务贸易中的作用[J].经济理论研究.2005(12).

[3] 曹可强.上海市体育产业比较优势与布局模式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3(4):14-17.

[4] 罗建英,等.长三角地区体育产业发展的要素比较研究[J].体育与科学.2005(3):46-51.

[5] .湖北省体育局官方网站 .

实体经济的优势篇3

论文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在灵活运用比较优势的前提下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文章在分析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脉络的同时,针对中国的经济现状,提出新的历史条件下要用发展的眼光对待中国经济比较优势的议题,指出应同时发挥我国经济的后发优势,化比较优势为竞争优势,更进一步地推动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无论哪个国家都有自己经济的比较优势,正确地利用好这个优势对于一国的经济发展来说,具有战略性的意义。中国是个发展中大国,发达国家与中国相比具有资金雄厚、技术先进、管理经验丰富的优势,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抓住自身的比较优势,如大批廉价的劳动力,丰富的自然资源,广阔的地域等发展我国的经济。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世界经济形势的变迁,这种比较优势又在发生变化,如何认识这些变化,同时发展这种比较优势,化比较优势为竞争优势,是中国经济今后发展过程中需要长期关注和加以解决的问题。 

 

一、比较优势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否定了重商学派所提出的经济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一定是非赢即输的理论之后,提出可能实现双赢,即绝对优势理论,也就是经济主体按自己的特长进行分工实行专业化生产,然后通过市场进行交易,从而实现利益的最大化。针对李嘉图没有回答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各国在生产不同的产品时的比较成本的差别问题,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要素禀赋理论(简称h-o理论)进行了回答。这个理论首先假定不同国家的生产同种商品的生产函数相同,那么比较优势产生的根源就在于各国或区域的生产要素的相对禀赋不同,不同商品的生产要素使用密集形式上的差别。 

新李嘉图主义不仅从各国生产的角度来分析和比较各国的比较优势的差异,而且同时强调从各国的分配领域、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的动态角度来分析和比较各国的比较优势的不同。按照新李嘉图的理论不同国家生产某种产品的比较优势的差异不仅表现在生产技术、生产条件、劳动效率等差异上,而且不同国家由于分配关系的不同也会导致产品的比较优势不同。 

 

二、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对比较优势的认识与运用的发展。 

 

中国对于比较优势的运用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即从起初的不认识,到后来的自发运用,再到自觉运用的过程。 

改革开放前,中国推行资金密集型的重工业发展战略,认为产业结构和技术差异是发达国家与落后国家的之间的差别。将提升经济的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当作发展经济和赶超发达国家的同义语。为了提升经济的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不得不动员中国成立之初极端有限的资源去扶植和发展极少数的资本密集型产业。最后造成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的浪费。通过早期的建设我们认识到,在任何国家和地区的早期发展阶段,要素禀赋的特征是资本的严重缺乏,那么对于其他产业而言,没有资本的支持,必将处于落后的位置;同时我们所扶植的产业也处于国家扭曲的价格机制下,再加上国家的层层保护措施,这样的产业在国际市场上是很难有竞争力的,这样就使得我们的整个经济缺乏竞争力,综合国力得不到提高。我们发现这些国家和地区实际遵行了比较优势发展战略,在其经济发展的每个阶段都比较好地发挥了要素禀赋所决定的比较优势。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它们的劳动力相对丰富,资本相对稀缺,就以发展具备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后来,随着经济发展,资本逐渐积累,人均资本拥有量提高,要素禀赋结构得以提升,才逐渐把产业结构提升到资本、技术密集型,乃至信息密集型产业。这就使我们不得不冷静地思考我们的长项,我们的比较优势究竟在哪里,我们要实行怎样的发展战略。在客观分析中国的经济现状之后,我们认识到,大量存在的廉价劳动力、广阔的地域和相对丰富的自然资源才是我们最大的优势。因此我们在借鉴上述国家经验的同时,力图将这些经验与中国的国情结合起来,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发展市场经济,加强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投入。加强对外经济交流与合作,扩大对外开放,使中国的经济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当然就总体而言,中国的比较优势主要是其低廉的劳动力与土地,但除此之外成体系的制造业基础和潜在的巨大市场规模也是我们的优势所在;中国的比较劣势则主要是一些重要技术开发能力弱、某些自然资源相对匮乏和经济体制中存在的缺陷。因此,在今后的贸易当中要继续发挥优势,并扬长避短。

三、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用发展的眼光对待中国经济的比较优势 

 

(一)发挥中国传统的比较优势 

众所周知,中国利用传统的比较优势在经济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同时我们必须看到,中国的市场经济尚未成熟,从中国的经济发展状况来看,传统的比较优势不易过早放弃。目前中国农村有数以亿计的剩余劳动力亟待转移。与世界上多数国家相比,中国的资金、技术相对稀缺,成本较高,劳动力相对充裕,成本较低,而一国经济竞争力与它提供的商品和劳务的成本高低紧密相关,过早地放弃传统的比较优势,只会欲速则不达。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口多、底子薄,地区发展不平衡,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的优势将至少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得到保持。我们应充分利用发达国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机会,将其技术相对先进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或生产环节转移过来。为此,要破除劳动密集型产业就一定是技术落后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就不能利用低劳动力成本优势的旧观念。 

(二)发挥中国经济的后发优势 

所谓后发优势是指在世界上存在众多发达国家条件下,较落后的国家可以从发达国家已走过的经济发展道路(或轨迹中)吸取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或教训),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做出更明智的发展战略选择,从而避免走“先发”国家已走过的“弯路”,以更短的“捷径”、更快的速度缩短自己与发达国家之间经济水平上的距离。首先,从经济发展的趋势来看,中国现有的建立在资源禀赋与比较成本基础上的比较优势将逐步减弱。其次,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结构的调整为中国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再次,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我们不能仅仅依靠内部实现经济结构的转化,我们必须借鉴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结合中国的国情,更好地发挥中国的经济原有的比较优势,促进中国经济后发优势的发挥。发挥后发优势的途径有以下方面: 

第一,进一步开拓国内的区域经济。中国地域辽阔,各个区域间的资源禀赋差异很大,近几年中国的经济增长表明,在世界经济形势普遍下滑的情况下,中国经济实现自主发展的效果明显,中国发挥沿海开放地区作为对外贸易的前沿,优先发展东部地区,而后实行西部大开发的政策,同时着力于中部的发展,这样就展现了中国在未来经济实现内部良性循环大格局的前景,就目前来说,这种格局并未完全形成,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第二,扩大对外开放,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过去30年间,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经济从封闭走向开放,并逐步扩大开放的广度和深度,融入国际分工体系,成为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主动参与者。中国的国际贸易规模在过去22年里扩大了约22倍,从1993年以来一直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外商投资东道国,中国经济的国际化程度大大提高,同时通过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吸收外国投资与扩大国际贸易,有力地促进了国内产业结构升级,创造了大量新的就业机会,推动了国内经济体制改革,提高了国民经济运行效率,增强了综合国力。中国之所以在经济全球化中赢得主动,正是因为中国政府从本国的比较优势出发,制定了正确的对外开放战略,并加以了实施。 

第三,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中国传统产业具有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的比较优势,尽管目前这种优势仍然存在,但是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必要的改造。 

(三)打造中国经济的竞争优势 

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资本的积累相对充足时,就可以在发挥中国经济传统经济的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开发中国经济竞争优势。开发技术密集型产业,实现中国的经济结构转换。这一点可以通过积累人力资本改善企业的组织结构,和更有利的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来实现制度的创新,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来实现。这一点中国目前正在努力实现。 

 

参考文献: 

1、刘碧云.经济学[m].东南出版社,2002. 

2、陈秀山,王飞.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内企业的本土优势[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2(4). 

实体经济的优势篇4

【关键词】长吉图地区;区域经济;SWOT;分析介绍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向前发展以及为了更加充分积极的响应国家政策的实施,我国大部分地区都逐渐的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开始发展自身的经济。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长吉图地区为了更好的发展自身的经济就融入到了区域经济发展的行列当中。长吉图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过程当中,具有一定的优势、劣势、机遇以及挑战,对此我们将用SWOT方法对上述几个方面进行逐一的分析阐述。

一、长吉图地区实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优势

(1)丰富的自然资源。长吉图在近些年来大力倡导植树造林,至今森林的覆盖率已经达到了当地区域面积的一半以上,与此同时当地的生态环境也具有独特的优势。除此之外,长吉图还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以及水资源。因此,丰富的自然资源为长吉图地区实施区域经济一体化提供了可靠的保证。(2)地理位置优势。长吉图独特的地理位置为该地区实施区域经济一体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地理位置优越,与俄罗斯以及朝鲜等地国毗邻,这便增强了长吉图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巨大活力。(3)良好的基础设施。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实施,当地政府已经建设了大量了基础设施,对方便当地的民众生活以及发展当地经济提供了很好的发展平台。长吉图地区在拥有了基础设施的巨大优势之外,可以引进大量的企业到当地来发展。(4)较好的产业基础。近些年来,长吉图地区为了发展自身的经济,已经将当地的产业结构扩展到多元化的发展模式,实施工业与农业相互结合的发展道路。与此同时,当地政府还将强了研究机构等方面的建设力度,这对该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施都具有非常大的推动作用。

二、长吉图地区实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劣势

(1)经济外向度相对较低。由于长吉图地区处于内陆,这对该地区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东部沿海一些地区经济发达主要就是因为这些地区具有众多的港口,可以与多个地区进行大量的贸易往来,而长吉图地区由于受到地理位置的限制,与外界合作的机会与沿海地区相比而言相对要少很多。(2)区域内的经济发展不平衡。虽然长吉图的经济得到了一定的发展,这只是从整体上而言的。如果对当地的经济发展进行认真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楚的发现当地的一些地区经济发展比较快,而一些地区经济则相对比较的落后。因此,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也是长吉图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实施当中所遇到的一个非常大的难题。

三、长吉图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机遇

正是因为长吉图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在发展的过程当中具有众多的机遇,才增强了当地政府部门实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信心。(1)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经济要想得到充分快速的发展与国家政策制定与实施的好坏有着非常大的联系。长吉图地区正是抓住了国家的发展政策,才逐渐的将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思想纳入了当地经济发展的过程当中。比如,大力实施西部大开发以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一系列政策,对长吉图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施指明了前进的方向。(2)广阔的国外市场。由于长吉图地区与多个国家毗邻,因此长吉图地区逐渐的加强了与国外的合作力度。随着国外经济的发展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实施,使得长吉图地区与国外的合作更加的密切。总之,长吉图地区要想更好的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战略,必须充分的利用好广阔的国外市场。

四、长吉图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挑战

有机遇就会有挑战,长吉图地区在实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过程当中,除了具有众多的优势之外,还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长吉图地区所面临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当地传统文化对长吉图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所提出的挑战;第二,当地政治的不稳定因素为长吉图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实施所带来的挑战。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运用SWOT的分析方法,对长吉图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在实施过程当中所具有的优势、劣势、机遇以及挑战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阐述。长吉图地区要想更好的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目标,那么就必须在发展的过程当中正确清楚的认识与了解上述四个方面的内容。

参 考 文 献

[1]周瑞娜,南颖,李银河.长吉图区域经济一体化的SWOT分析[J].延边大学农学学报.2010(3)

[2]刘敬伟.关于延龙图中心城建设及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若干思考

[J].东北亚论坛.2007(4)

实体经济的优势篇5

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促进了国际贸易范围的扩大,促进资本、人力资源、技术、产品在各国间的流动速度加快。中国要发展,就必须融入国际经济的浪潮中。随着“入世”步伐日益临近,必将使我国的企业直接面对国外竞争对手的威胁。从短期来看,“入世”面临关税降低,因而长期处于政府保护下的产业将面临很大的竞争压力。但从长远来看,国外企业凭借其雄厚的资金、先进的技术、先进的管理和优势品牌进入中国市场,必将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促使国内企业加快技术进步和产品更新换代,提高市场的竞争能力。如何面对国际经济的挑战?如何提高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地位?

21世纪将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和工业经济的交汇必然会带来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变化,必然会给传统工业带来较大的冲击,也必然带来高新产业与传统产业之间的激烈竞争、以及传统产业之间的激烈竞争。新兴产业如何发展?传统产业如何适应知识经济?如何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20世纪末我国已经摆脱了短缺经济,但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木合理性却日益明显,一般产品生产能力严重过剩,高新产品开发和生产严重不足,产业升级和产品升级换代缓慢,大多数产品缺乏市场竞争能力,企业发展严重受挫。为面对知识经济、全球经济一体化以及“入世”后的各种挑战,使国有企业尽快摆脱困境,我国正进行“以发展为主题”的经济结构的调整,企业将面临一系列的重组和变革,规模化、专业协作化将是企业发展的方向。面对国际和国内未来的发展趋势,企业如何创造竞争优势?如何提高竞争能力?——这将是我国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普遍面临的抉择。

二、国有企业战略选择与规模经济

美国著名战略管理学者迈克尔·波特在著名论著《竞争优势》和《竞争战略》中就企业竞争优势、竞争战略等相关问题作出精辟的论述,他认为:竞争战略的实质就是将一个企业与其环境建立关系,其关键在于企业对外部的应变能力。战略选择的意图是针对行业的各种竞争力的影响,在一个行业里寻求长期的、有利的竞争地位和竞争优势。取得竞争优势的基本竞争战略可以概括为成本领先战略和差别化战略。在企业经营实践中,竞争战略很少有单一的成本领先或差别化形式。企业竞争战略通常采取以成本领先为主,兼以差别化战略;或者以差别化为主,兼以成本领先。当然企业的竞争战略不同,取得竞争优势的途径也不相同。就我国实际情况而言,大多数国有企业采取的战略对策是:一方面,通过加大技术创新、提高技术水平、提高产品质量,以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另一方面,通过企业的战略重组和资本经营的方式,实现其规模的扩张,达到行业内资源的优化配置,以提高市场的竞争能力。本文主要讨论战略重组和资本经营过程中的规模扩张问题。

(一)产业结构与规模经济

我国国有企业的组织结构以中小企业为主(据统计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90%),这种以中小企业为主的产业结构面对未来激烈的市场竞争,存在诸多的不适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产业集中度低,规模效益差是我国经济的一个突出问题 我国不少工业产品总产量名列世界前茅,这说明我国产业具有相当的生产总规模。但由于产业集中度低,产业组织过于分散,企业规模偏小,尤其是缺乏实力雄厚、竞争力强的超大型企业,这一点从我国最大企业与世界最大企业相比就可以得到证明。造成产业集中度低的主要原因是:长期以来我国形成的投资体制和分配体制,使国有企业创造利润的绝大多数被国家抽走,而国家对企业资金注入极少,银行融资有限,又缺乏直接融资渠道,企业规模偏小;我国的产业结构中,追求“大而全”、“小而全”,重复建设和重复投资,也造成企业规模偏小。企业规模偏小导致了资源的严重浪费和规模不经济。

2.产业的供给规模超过市场的需求规模,导致市场的过度竞争,这是我国经济的又一个突出问题 由于经济体制上的“条块分割”,造成产业同构。重复建设,产业的供给规模超过市场的需求规模;同时由于政府的作用,使得产业进入障碍比较低,而退出障碍比较高,造成产业供给规模膨胀。我国市场机制还存在很多缺陷,尚未形成规范的市场竞争规则,致使规模偏小、布局分散的众多小企业,在国内市场上展开无序的竞争,经常使用不公平和不正当的竞争手段来谋取企业自身的经济利益,其结果是全行业利润水平下降,缺乏与国外竞争对手的竞争,也影响整个产业的稳定发展。

3.我国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尚未形成,创新意识不强,技术创新投入不够,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 由于追求产业规模,大量的重复建设和重复生产,必然缺乏技术创新的意识,很多企业只是单纯地以模仿创新为主,不愿花大精力进行自主创新。正是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不够,企业产品升级换代缓慢,企业发展缺乏后劲,很难与发达国家相竞争,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处于劣势地位。在产业规模膨胀,而需求不足的情况下,也导致了很多企业经营难以维持,甚至出现一批企业破产倒闭。

(二)国有企业战略重组与规模经济

由于我国产业布局的不合理而带来的产业规模的不经济和组织结构的不合理,如果想仍在原有的格局下搞好国有经济,是很难取得实质性突破和取得较好的成效的,因此改变国有企业现有状况,必须对整个国有经济实施战略性改组。一方面可以达到调整国有经济产业结构和组织结构的目的,另一方面在企业内部实现资产重组,调整集团内部产品结构,进而促进功能优化,从而实现从整体上搞活国有经济的目标。因此,我们把国有企业战略重组作为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总体战略选择,而把实现规模经济作为国有企业战略重组主要任务之一。

从微观层面,规模经济对企业生存和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在目前产业供给规模偏大,而企业在资本投入、技术投入、人力投入、市场容量等各种资源有限,企业不可能通过自己的实力来扩大生产规模。通过国有企业战略重组而体现的规模经济的意义就在于:l)规模经济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市场份额,具有增强企业对市场的支配能力。2)规模经济有利于有效利用、组合社会各种资源,发挥各自资源的使用优势,有利于提高企业生产效率,也有利于降低成本,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这也是国有企业战略改组的目的所在。

从中观层面,产业中有规模经济企业的存在,能够增强企业整合币场的能力,减少产业内过度竞争,减少由于资源过度使用而造成资源浪费。而企业能否实现规模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产业供给规模是否与市场规模相适应,市场规模大而产业供给规模小,或者市场规模小而产业供给规模大,都不利于行业内企业的规模经济。产业内存在规模经济的企业,容易对产量、价格等达成协议,对市场具有较强的支配能力,易于形成成本优势,有利于阻止新的竞争对手进入,特别是境外竞争对手的介入。实现规模经济,有利于我国从根本上改变主要产业重复建设和重复生产,以及由此造成的过度竞争状况,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和行业的资源配置。

从宏观层面,企业规模经济有利于增强企业。行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从而提高国家的国际竞争能力。国际竞争也是不同国家经济实力的竞争,表现为不同国家同类行业企业之间的竞争。我国要想进入世界强国之林,就必须发展经济,提高自身的经济实力,不仅要走向国际市场,而且要在国际经济舞台占有一定的地位,尤其是在加入wto后,要迎接“竞争国际化”挑战,更需要树立有强大实力和竞争能力的世界级的企业和企业集团。

(三)资本运营与规模经济

资本经营是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重组的一种有效形式,也是国有企业竞争战略选择的有效形式。资本经营有多种含义,这里所指的资本经营是企业本身或者其部分资产作为一种“商品”在资本市场上进行买卖的活动,包括投资银行的策划、融资,企业的兼并、收购,产权在不同经济主体之间的流动等一系列的活动。资本经营是由市场配置资源的原则决定的,由市场配置资源就是要求各生产要素在国民经济各行业和企业之间进行流动,从而达成资源有效配置的动态优化。资本经营作为竞争战略实施的有效途径,其意义在于:

1.从微观层面,通过资本经营是可以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迅速扩张企业规模,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国有企业发展过程的问题之一就是规模过小,而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使优势企业进行规模扩张。企业扩张离不开资本,如果完全依靠企业自身的积累进行规模扩张,一来是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分配体制以及近年来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企业自身的积累极为有限,要想通过这种办法进行扩张是非常困难的。二来是全世界大集团都不是通过自身积累来进行扩张的。目前国有企业负债普遍偏高,通过银行的借贷资金来进行规模扩张也是不可能的。因此解决问题的办法应是推动大中型企业的资本经营,通过重组别的企业来扩大规模,实现低成本的扩张。

通过资本经营的方式,重新构建企业的产权结构或所有权结构,盘活企业存量资本,以弥补增量资本的不足。实际上就是通过资本经营的方式筹集扩张所需的资金,以重组存量而推进增量的扩张。比如可以通过出售企业现有的部分产权,所集资金可以进行新建规模的扩充或者收购其它企业,也可以利用企业现有资本优势、产品优势、技术优势以及市场优势对其它企业实施购买、兼并等资本经营活动。

通过资本经营,实现企业间优势互补,促进产品结构的优化以及产品的升级,实现企业规模的扩张。传统经济体制下的企业投资是以条块分割为特征的,行业内各企业的优势比较分散,如有的企业有品牌优势,也有市场优势,但没有形成规模,也缺乏技术的发展后劲,这种品牌的优势也只能维持暂时的品牌优势,最后也很难发展。有的企业有品牌优势和市场优势,但苦于规模太小,要扩张缺乏资金、缺乏技术,而且时间也比较紧,不能更好地发挥优势品牌的影响。也有的企业有规模优势,也有先进的技术优势,但没有品牌和市场优势,其结果也很难使规模优势和技术优势得以发挥。通过资本经营,实现企业间优势互补,通过资产重组,在保证品牌和市场的优势的同时,扩大了企业的规模,实现了在产品结构重组和优化基础上的规模扩张。因为有优势品牌,在行业中形成了差别化;因为有一定的规模,必然会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和降低成本,而两种优势双管齐下,必然会全面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提高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地位。

2.从中观(产业)层面,通过资本经营可以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业整体效应 从我国的产业结构看,因为我国企业的组织结构是以中小企业为主,大企业只占全国企业总数的0.5%,而且大企业的规模也偏小。由于我国知名企业集团规模太小、产品单一,一旦中国进入世贸组织,便无法同世界大企业相抗衡。解决这一问题,最好的途径就是依靠推进资本经营,通过资产重组的方式,把以中小企业为主的组织结构,转变为以大企业为龙头的组织结构。

通过资本经营优化产业结构,改变过去企业产品结构单一,促进龙头企业产品结构的优化组合;扩大龙头企业的规模,提高市场占有份额,扩大市场的影响力;促进不同优势企业(尤其是技术优势。产品优势和市场优势企业)之间的互补,使重组后的企业既有市场,又有领先技术和发展后劲,提高规模效应,以增强技术开发和技术创新的经济实力,逐步培养企业的专利技术和专利产品,带动产业整体技术水平提高,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总之,通过资本经营的形式,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使以大企业为龙头的产业结构有充分的实力和灵活可变的应变能力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尤其是面对“入世”后的激烈竞争)。

3.从宏观层面,通过资本经营可以使社会资源得到有效配置,促进存量资本的流动,实现企业之间的优势互补与地区之间的投资合理化同时还可以促进产权结构的合理化,推动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以使经济改革的全面推进和进一步深化。

通过资本经营,使一元化的产权结构转变为多元化的产权结构,有利于推进政企分开,减少政府对企业的行政干预,以有利于形成有效的治理机制,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促进国有经济改革的深化。通过资本经营,促进存量资本在木同企业及不同所有制企业间、不同行业间、以及不同地区间的流动,使龙头企业的增量资本得以扩充,也促使企业资源在市场机制作用下以资本经营的形式,通过流动不断达到优化配置,最终实现社会经济的平衡和协调发展。

三、资本经营与实现规模经济的几点思考

(一)规模经济的评价标准

1.规模经济分析的前提 西方经济学关于规模经济的定量分析主要是针对某特定商品,以单一工厂制企业为前提进行研究的。而现实经济中,通过资本经营重组的企业包括同类(产品同类)、相关(产品之间是相关的)以及不相关(产品之间不相关)多个工厂组合的一体化企业,或多个企业组合的企业集团。因此,在一个现实的企业战略下来研究规模经济定量分析,确实有一定的难度。 西方经济学关于规模经济问题的另一个前提就是所有要素按相同比例增长,所体现的要素增加的倍数与产出增加的倍数的比例关系。当产出增加的倍数大于要素增加的倍数,生产效率是增加的。也就是各种要素的投入要遵从生产经营的活动规律,即遵从比例性和协调性。而在资本经营过程中,很难做到绝对意义上的比例性和协调性。

2.规模经济分析的评价标准 西方经济学关于规模经济的标准:随着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会带来生产效率和收益的提高。生产效率可以表示为产量增加的倍数与要素投入增加的倍数的比值,即改变前后产量的比值(q’/q,其中 q’为规模扩大后的产量力为规模扩大前的产量)。实际上,生产效率也是较难确定的,企业或企业集团中产品大多相似或不相似,产品产量不具有可比性,自然也不能简单相加,这使从数量上来确定规模经济标准变得比较困难,而使从技术经济和经验估计规模经济标准变得越来越重要。

3.规模经济分析的评价指标 规模经济不仅是企业资本经营所要达到的目标,也是行业结构优化和行业发展,乃至整个社会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的一个目标。因此,我们在规模经济的效果时,应从企业的微观标准、行业的中观标准和宏观的社会经济标准进行评价,其中主要是企业的评价标准和行业评价标准。从企业方面,其评价标准应包括:资产报酬率、资本成本、生产成本、市场占有率等指标;从行业方面,其评价标准应包括:行业集中度(行业中大中型企业的数量、资产总额、在世界同行业的排名)、新产品和技术创新在同行业的领先程度、大中型企业在国内、国际市场的占有率等。

这些指标中,有些指标是可以量化的,而有些指标是很难量化的,这就需要在合理的指标体系下,运用技术经济的评价方法进行评价,比如要素变化过程中实际上由于技术进步因素的作用,使各种要素的构成关系发生变化(即要素的比例性和协调性发生变化),也可能因外部环境使各种现实因素发生变化,如要素价格、税收等因素。因此在采用规模的比较分析时,应该剔除相关因素的干扰和影响。

(二)规模经济实现中的几种关系

资本经营对我国企业的竞争战略的实现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我们也应认识到,我国企业在以资本经营的形式实现规模经济,最终实现企业竞争优势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实务资本与人力资本的构成关系 我国经济已从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集约经营实际上就是以效率为中心的经营思想,而这正是规模经济实现的前提。资本经营中,对资源有效配置和有效利用应体现集约经营的思想。

在西方经济学的生产函数中,技术一定情况下的最大产出量不仅取决于资本、劳动投入的数量,而且取决于资本之间、劳动之间和资本与劳动之间的结构和比例关系,这里的资本是指实物资本(或称资本品或投资品,可以表现为实物形态或货币形态)。在现实中,通常所说的资本是由实物资本和人力资本构成,因为人是企业中最活跃的因素,尤其在知识经济的时代,人的因素是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因此,企业的战略重组不仅是实物资产的重组,也是人力资源的重组,而且还应该是实物资产与人力资源的重组。这样才能保证规模扩张中资产与资产、人员与人员、资产与人员的比例性、协调性,如在企业购并中,往往重视土地、厂房、机器、专利等实物资本,而忽视实物资本与人力资本的结构关系,如优化人员结构的投入,人员在职培训的投入,劳动人事改革成本和机会投入等。实物资本与人力资本比例失调,会影响企业的创新能力、影响企业文化和精神,最终影响企业的发展后劲。人力资本决定实物资本是否发挥其应有作用,影响企业的未来收益,自然影响到企业规模经济的实现。

2.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的构成关系 资本经营是对企业资产的重组,其中应该包括有形资产与有形资产、无形资产与无形资产以及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的重组。有形资产是指企业长期发挥作用且具有实物形态的资产,无形资产是指企业长期发挥作用而没有实物形态的资产。无形资产中的商誉包含着企业家及企业员工的创造力、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的凝结、企业品牌和形象在过去和现在给企业带来的高于正常投资报酬的价值,或未来可能给企业带来发展的潜力或未来会给企业带来高于正常情况下的投资报酬。有效的资本经营,应该能够体现市场机制对企业乃至社会资源配置的基本要求,其无形资产在资本经营中起的作用是有利于有形资产发挥更大的效率,形成规模效应,并使重组后的生产效率大于单个企业生产效率的总和。

然而在实际的企业购并中,企业比较重视被购买方或被兼并方的有形资产,而对无形资产以及与有形资产有效组合不够重视,特别是重组后企业整体的无形资产重组、无形资产与有形资产的重组重视不够,比如对于重组的企业,如何重塑企业形象。如何重组企业品牌,以真正发挥规模优势,体现规模经济;如何融合重组各方的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使重组后企业的管理模式和经营运行机制尽快融合,能够体现较高的生产效率的管理效率,以更好地发挥规模效应的作用,这些方面都缺乏分析和研究,并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实施方案,也影响了资本经营的效果,影响规模经济的实现。

3.市场行为与政府行为的关系 政府和企业角色与功能问题一直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性问题之一。在资本经营(如企业购并)过程中,两者的关系和作用主要表现为企业重组主体是企业还是政府?作为国有资产所有者的政府,在企业资本经营行为,因此,它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从这个意义上说,企业的战略重组应该使企业为主体。但在我国现实经济体制下,政府在企业经济行为中仍然起着重要的作用,政府作为国有资产的所有者,理应对国有资产行使决策权和监督权。问题的关键是政府行使所有者的权利,应该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负责,如果行使政府管理者的权利,则对包括企业在内的社会利益负责,政府的作用在于:政府推动企业重组是为了解决因旧经济体制产生的“条块分割”,可以促进跨地区、跨行业的重组;加快配套改革和配套设施的建设,协调企业与各方面的关系;政府应站在全局的角度来指导企业的行为,避免企业行为的盲目性。然而在现行企业制度下,政府的职能未能完全转变,政府对企业的行政干预仍然存在,作为各级政府代言人的管理者的知识能力和主观意识、个人偏向对资本经营的效果起着更大的作用,在对管理者激励和约束监督机制不完善的情况,也必然会对企业重组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为保证企业重组的成功,应该明确政府和企业的责任和作用,处理好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关系,既不能拉郎配,也不能撒手不管,保证政府在资本经营中指导和协调作用,使资源得到更好的配置,实现战略重组的目标——规模经济。

四、结束语

实体经济的优势篇6

【关键词】 市场化进程 地区经济发展 差距

我国目前的地区经济发展之间的差距在逐渐增大。我国在1978年开始改革经济体制,由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现在的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体制发展至今得到了不断的完善。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是指既要拥有公平、自由的产品市场和能够自由流通的生产要素市场,同时还要能够建立起相应的经济法规制度及宏观调控系统。实行市场化改革的主要目的就是利用市场作用来引导市场价格以及资源配置的良好发展,从而激发地区经济发展的活力。下面就论述了市场化进程对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影响。

一、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市场机制优势

在经济发展的实际过程中,不平衡增长方式是一种实现地区经济高速发展的平衡性增长手段。站在经济发展理论的角度上看,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会逐渐削弱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先发优势”,与此同时,会逐步强化我国内陆地区的“后发优势”,内陆地区的经济发展将会得到越来越多的机会。但是在目前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有一个突出的问题,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程度还不够成熟,目前仍处于市场经济体制新框架建立的初级阶段。[1]在这种环境下,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先发优势”虽然已经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但由于市场条件缺乏成熟,不能够很好的使内部地区的经济“后发优势”完全发挥出来,因而就致使我国内陆地区与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存在着显著的差距。要使内陆地区的“后发优势”能够得到完全的发挥就要求市场经济必须足够成熟,市场经济发展成熟,使得东南沿海地区的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可以让加工行业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实现快速的发展,这时内陆地区的低劳动力成本优势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才能够得到充分发挥,从而给内陆地区带来更多的发展渠道,促进内陆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尚未成熟,市场价格体系缺乏平稳性、市场机制欠缺、市场竞争恶性化等等都使得内陆地区无法完全发挥其劳动力及自然资源优势,所以我国内陆地区的经济就没有出现大发展的趋势。

我国对市场经济发展所采取的地区经济不平衡增长的战略,促进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发展能够完全将其优势发挥出来,推动了东南沿海地区的市场制度变革及市场化的改革,而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其自身优势还会得到不断的完善与强化。

二、“先富带动后富”的经济发展模式与渐进性改革方式

在经济市场上,后发国家一般都会运用非均衡性发展战略来加快经济发展的速度,非均衡性发展战略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有效的经济赶超方法。[2]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先发优势”建立的基础是倾斜政策,并不是其经济发展基础。所谓倾斜政策,就是指先让一部分地区或人民富裕起来。在倾斜政策的引导下,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最先开始了对市场体制的改革,在其改革的初始阶段,国家还对其经济市场的发展有目的性的给与了一些优惠政策,为东南沿海地区的发展创造了大量的机会。在东南沿海地区的市场比重化显著提升且指令性计划调节范围大幅减小的时候,我国的内陆地区却仍旧还在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相比,计划经济体制下商品的价格要更低,这就致使内陆地区无法大力发展资源型产业,同时还要对东南沿海地区的发展提供资源税等贴补。相反的,东南沿海地区市场经济的发展能够享受到投资、外汇、减免税等方面的一系列优惠政策。

实行计划经济体制,虽说主要目的是为了将我国不同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有效缩小,但是在实际情况中,却要在一定程度上牺牲掉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这种扭曲的经济发展方式,到最后只会造成地区经济发展越来越不平衡。在这个背景之下,“先富”的经济发展观念开始逐渐形成起来。我国政府虽然也对边远穷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十分重视,并在人力、物力、财力等多方面加大了力度来支持其发展经济,同时也明确了一系列扶持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但是将对这些地区的优惠政策与改革开放的扶持政策相比,边远穷困地区的政策扶持作用十分有限,使得边远地区经济发展还是缺少足够的机会。[3]

三、知识水平的作用

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主要受到历史沉淀、自身条件、国家政策、区域环境、思想开放程度、劳动力素质等多方面的影响,在这其中,地区的劳动力素质以及思想开放程度对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决定着地区能否将其所拥有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和将生产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同时对地区存量资产的数量、投入与产出的比例、开发能力的强弱有着重要的影响。自改革开放政策实行以来,我国在经济制度上一直强调要大胆创新,使思想得到解放。我国的内陆地区与东南沿海地区在传统文化以及体制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内陆地区思想比较传统禁锢,缺乏实行改革开放的思想条件。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逐渐拉大,这是因为东南沿海地区的知识水平在不断地上涨,利用技能、知识可以有效地推动地区经济的发展。知识与经济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两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发展知识型经济也是全球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我国内陆地区的经济发展受到限制很大程度上就是受到其落后知识水平的影响。[4]

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得知,地区经济发展主要受到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手段以及知识水平等方面的影响,要想使内陆地区经济实现快速发展,缩小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做到经济发展的整体和谐统一,就必须要不断提高市场化程度。

【参考文献】

[1] 孙晓华,李明珊,王昀.市场化进程与地区经济发展差距[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5,06:39-55.

[2] 高同彪.中国经济市场化改革的区域效应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

[3] 孙华臣.城镇化进程中的城乡收入差距演变及其对经济增长的门限效应[D].山东大学,2012.

实体经济的优势篇7

“八五”以来,**省委、省政府积极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加快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的战略部署,采取了系列措施加速结构调整步伐。省政府先后成立了**省产业结构调整和工业结构调整两个领导小组,开展了百名专家调研,制定下发了全省上业结构凋契规划和义施入案,纵织实施了“龙虎计划”、“百家优势企业活动”、名牌战略和大公司大集团战略等活动,并根据国家制定的有关产业政策。结合**实际,相继制定民《**省地方钢铁产业政策》等一系列地方性产业政策及有关工业、农业、第三产业结构凋整的意见等有关件。去以来,省委、省政府为贯彻落实十五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结合组织实施“十五”计划,又制定下发了《关于调整经济结构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意见》、(关于加快主要工业行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省公司制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规范远作实施办法》、《**省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实施方案》、《**省地方国有工业企业战略性改组规划指导意见》、《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的实施意见》等多个配套文件,为推进全省产业结构调整和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到**年,**省完成国内生产总值5076亿元,是1995年的1.76倍。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1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560元,由1995年的居全国第13位上升到11位。二次产业结构由1995年的22.2:46.4:31.4调整到**年的16.1:50:33.9。第产业的基础地位得到加强,种植业结构调整进程加快,林牧渔业稳定增长、粮食、棉花、油料、猪牛羊肉等主要农产品产只属全国前列,乡镇企业保持快速增长,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第二产业调整步伐加快,冶金、建材、化工医药、机械、食品等支柱产业及纺织、轻工等优势产业在改革调整中不断提高,一批优势企业和名牌特色产品逐步发展壮大;交通通信、商贸、旅游、信息咨询等第三产业得到长足发展,初步形成了行业门类齐全、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第二产业体系,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推动力量。

**省有关部门认为,**产业结构虽然发生了积极变化,但仍存在一些突山矛盾和问题。具体表现为“三低”:一是产品档次低。主要工业品种初级品多,动密集型产品多,而市场需求旺盛的精深加工和名优新特产品少。全国260种最具竞争力的居民主要消费品中**仅有3种,新产品产值率仅为3%,低于全内2.1个百分点。二是产业结构优化度低。一产内部种植业比重过大,约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58.8%。二产中采掘业和基础原材料工业占重工业的比重高达64.5%,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仅占国有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的0.7%。第二产业整体水平不高,新兴服务业发育缓慢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力不强。二是整体竞争力低。重点企业规模小,集约化程度低,对经济的带动作用

**省产业结构调整工作开始得比较早,从70年代末就围绕建设能源重化工某地着手结构调整。选入90年代、省委、省政府把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摆在经济工作的重要位置。1996年省委七届二次全委会通过了《中共**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调整产业结构的实施意见》,提出全面调整产业结构是振兴**经济的关键。经过二十年的调整,**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1978年的20.7:58.5:20.8调整到1998年的12.9:53.5:33.6。但**产业结构目前仍存在突出的问题:一是产业素质低,产品低级化的问题尚未得到根本改变;二是支柱产业单一化,煤炭、冶金所占比重过高;三是与沿海发达省份比**产业结构调整缓慢,传统产业优势逐渐消失,新的优势产业尚未形成,好的不大,大的不好,缺乏新经济增长点,国内的比较优势越来越小。**省三次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顺序由改革开放之初的一二三,到1986年变化为二一三,1992年进一步调整为二三一。特别是“九五”期间,农业结构调整积极推进,稳定实现了增加粮食生产能力500万吨的目标。高效经济作物比重和畜牧养殖业比重进一步上升。工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版效,培育了一批在国内外市场有较强竞争力的名牌产品和企业集团,产业素质有了进一步提高。第三产业比重上升,旅游、房地产等服务业发展较快,正逐步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年三次产业结构为22.6:47:30.4。当前**产业结构存在的突出矛盾是产业层次低,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不高产品竞争力不强。

二、下一步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

1、**产业的构调整的基本思路。

**产业结构调整的总体思路是以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为中心,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以思想的大解放促进结构的大调整;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政府的推动作用,抓住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改组国有企业这个关键,突出重点,有所为有所不为,积极探索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提高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和贡献度;加大资产重组和强强联合力度,培育一批参与国际竞争的“四跨”型大型企业集团;通过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巩固壮大已有的传统优势产业,大力发展特色经济,积极培育主导未来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充分发挥环京津、**海的区位优势,坚持外资、外贸、外经“三措并举”,不断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全力推进**经济国际化进程。力争经过5--10的艰苦努力,全面提升**产业结构的层次,使产品档次明显提高,整体竞争力显著增强,主要经济指标和经济发展水平实现进位,全省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逐步构筑起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结构互补、面向二十一世纪的产业结构新格局。

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坚持的原则:一是市场运作与政府推动相结合。既要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以市场为导向,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在市场竞争中进行结构调整,又要允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各种有效手段,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综合运用计划、金融、税率、产业政策等经济与法律手段,积极引导结构调整。二是深化改革与技术创新相结合。以改革为动力,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和企业机制,增强企业内在发展动力和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加快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促进产业升级提高核心竞争力。三是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要坚持突出重点,明确方向,选准重点,率先突破,以此带动和促进整个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

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任务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广大农户和企业为主体,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重点,巩固加强农业,改造提高工业,大力发展服务业,重点抓好15个龙型经济,在结构调整中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件转变。一是加速调整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把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首位。深化农村改革,完善政府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多渠道增加投入,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田本建设,搞好农业综合开发,提高农业抗灾能力。实施种子工程,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生态农业、绿色农业、特色农业、创汇农业、节水和旱作农业,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二是加快工业结构优化升级。以全面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为核心,改造壮大一批传统优势产业,培育发展―批高新技术产业,压缩淘汰一批落后生产能力,加快能源交通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实现产品精深化、规模合理化、市场国际化。三是大力发展服务业。以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国际化为方向,以强化综合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水平为目标,积极构筑有利于服务业快速发展的机制和环境,改造提高商贸流通、交通通信市政服务等传统服务业,加快发展信息、金融、保险、证券、会计、法律、咨询等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旅游、社区服务、房地产等新兴服务业。

当前产业结构调整工作的重点抓好15个龙型经济。所谓龙型经济,即以市场为导向,以优势企业(市场或中介组织)为龙头,以利益关系为纽带,形成有较长产业链、较强辐射带动作用、较高市场占有率和较好发展前景的系统性经济组织,发展龙型经济的条件名牌产品、知名企业、知名企业家、加名市场。龙型经济的特点--市场化、规模化、一体化、集约化。龙型经济的一般形式--公司、基地+农户,市场+基地+农户,市场+企业+农户,市场+中介组织+农户。为什么要发展龙型经济--**经济的主要问题是结构层次低、经济效益低、外向度低。发展龙型经济的好处--降低市场交易成本,实现规模经营;抵御市场风险,增强综合竞争能力;科技进步和创新,促进集约化经营;解决城乡分割的矛盾,增加财政和城乡居民收入。发展龙型经济抓什么--省政府4次开会专题研究,确定从15个方面重点突破,即为畜牧业、蔬菜业、果品业、食品加工业、钢铁工业医药行业、新型建材、机械制造化学工业、旅游业、城镇建设、商贸流通、非义务教育、文化产业、信息技术与信息产业。围绕培育壮大15条龙,省长、副省长已明确分工,各部门、各市正在认真研究、细化,制定方案,落实措施。

产业结构调整的措施:一是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结合政府机构改革,深化企业内部改革,使企业成为结构调整的主体。二是以企业为中心,积极推进产学研联合,加大技术开发资金投入,加速建立技术创新体系,促进企业技术进步。三是大力培养和引进国内外优秀人才,重奖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吸引更多的科技人才到冀建功立业。四是集中重点投入,为结构调整提供资金支持。五是加速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清理各种不合理收费,切实减轻企业压力,为结构调整创造良好的环境。六是加快市场体系建设,大力发展中介组织,加强市场管理,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机制,为结构调整营造良好的市场空间。七是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为结构调整提供有力保障。八是加强宏观指导,建立有利于结构调整的服务体系。

2、**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

调整产业结构的战略方针是:坚持科教兴省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积极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以发展潜力产品为切入点,大力扶持优势产业、优势企业和优势产品,全力培育新经济增长点,突出战略性调整,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再造**优势,提高经济的整体素质和效益。

调整产业结构须坚持的原则: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集中力量扶优扶强。坚持优先调整产品结构的原则,大力开发和培育市场需求旺盛、发展潜力大的优势产品。坚持培育新经济增长点的原则,努力增强**经济发展的后劲。处理好存量调整与增量调整的关系,以增量调整起步,通过增量调整引导和带动存量调整。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企业的关系,既要发挥政府强有力的引导和规划作用,又要坚持企业作为市场主体、投资主体的作用。处理好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关系,既要大力发展新兴产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又要大力改造传统产业,推动传统产业的技术进步和优化升级。

产业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培育“―增三优”。优势产业、优势产品和优势企业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也是经济增长的“亮点”。培育新经济增长点,既是调整产业结构的着力点,也是各项经济工作的重点。“三优”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成长起来的,体现了市场选择和优胜劣汰的法则,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新的增长点的形成,主要是优势产业、优势企业、优势产品发展壮大的结果。大力培育“一增三优”,就必然会出现一大批学习、追随“三优”的群体,带动大批企业、产品的发展和产业的成长,从而带动**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重点培育和扶持的优势产业:选择优势产业的标准是,市场前景广阔,产业关联度大、带动性强,经济效益好,能支撑和带动**经济快速发展,在经济总量中占有较高比重或目前比重虽然不大但发展潜力大、成长性好。根据**产业结构现状和市场的发展变化趋势,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将重点培育和扶持7个优势产业,即清洁能源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特色农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旅游及相关产业、特钢和铝镁为主的冶金产业、重矿机械产业、建筑房地产和新型建材业。

3、**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

针对**产业层次低、结构不合理的现状,加快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培育、改造和提升支柱产业,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全面提高国民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效益,增强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到“十五”末,

一、

二、三产业结构调整到20:15:35。

第一,巩固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始终把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增加农业投人,减轻农民负担,加强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保证农业在提高整体素质和效益的基础上持续稳定发展。在保持现有粮食生产能力的前提下,以市场为导向,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大力发展优质高效经济作物和优质专用粮食作物,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加快发展畜牧养殖业,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积极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扶持农村贫困人口稳定脱贫。深化农村改革,稳定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积极探索土地经营权流转制度改革,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第二,优化工业结构,增强市场竞争力。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提高工业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力为目标,加快工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发挥比较优势,推动优势资源转化和深加工,拉长产品链条,培育和壮大支柱产业。“十五”期间,**确定了五大支柱产业:以粮食、畜产品和果品深加工为主的食品工业,以建设全国重要铝工业基地为主的有色金届工业,以提高资源开发利用效率为主的煤化工和石油化学工业,以输变电和成套设备为主的机械装备工业,以造纸、烟草和纺织产品升级换代为主的轻纺工业。加快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积极实施名牌战略,培育一批知名品牌和优势企业。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顺应科技发展趋势,重点培育具有明显市场竞争优势的高新技术产品,努力把电子信息和生物技术产业逐步培育成为**新的支柱产业。改造提高钢铁、建材、医药等行业,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加工业,提高市场占有率和创汇能力。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实现跨越式发展。

实体经济的优势篇8

关键词跨国公司区域经济一体化互动关系

跨国公司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当今推动世界经济发展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两股最重要的力量。两者共同之处在于都促进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跨国界流动,推动国际分工深化和规模经济实现,推动生产要素价格在全球均等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向前发展。两者不同之处在于,跨国公司是微观经济一体化,由市场力量推动,以水平分工和垂直分工为主要形式,从事国际规模的生产和销售以代替通常的商品出口。这种一体化构成了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微观基础。而区域经济一体化则属于宏观经济一体化范畴,是成员国基于市场自身发展的需要,通过鉴定协议来为资本在本地区扩张扫除障碍,促进本地区分工深化和创造本地区比较优势,在此基础上还可能形成政治方面的合作与一体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构筑了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宏观基础。由于这两种一体化在运行层次和运作机制上的不同,形成了推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两个主要动力源。但是,这两者并非截然分开,而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推动世界经济一体化向前发展。本文旨在研究跨国公司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互动关系对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一、战后区域经济一体化与跨国公司蓬勃发展的原因

战后,区域经济一体化和跨国公司在全球的蓬勃发展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自市场经济生产方式在全球确立以来,资本积累速度的加快及资本逐利的本性受单个国家尤其是小国的资源与市场局限无法满足资本扩张的需要,战前的殖民地开拓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种矛盾。但列强也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通过战争方式获得的资源与市场很可能再通过战争的方式失去。另外,战争也破坏了生产力和资本扩张的机制,破坏了生产力和资本向纵深进一步发展的环境条件。显然,从战争转向合作是解决这一矛盾更可行的途径,于是通过一定的制度调节,由资源争夺转向资源共享,从军事竞争转向经济竞争,逐步成为战后各国的共识,这在实际上便构成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和跨国公司化在战后迅速发展深层次认识的基础。

科技革命和生产力在战后的迅速发展又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和跨国公司发展提供经济基础。由于生产力发展产生了越来越强烈地逾越国界的要求时,实际上使一国市场无法承受如此分工与规模经济,另外,科技革命的迅速发展使新技术和新产品的R&D费用不是一个企业甚至是一国所能承受的。所有这些都需要通过跨国性的集体力量或协调来解决,经济一体化组织成了解决这种问题的一种较好选择。但是,生产力的发展只构成一体化的充分条件,而非必要甚至唯一条件。一体化还需要有下述条件才能形成:一是当生产力发展到产生逾越国界的要求却遇到来自其他地区对商品、资本流动设置的各种关税和非关税壁垒,而这种障碍又难以在世界范围内通过双边谈判予以解决时,才有可能率先在本地区形成区域经济组织,以便在局部范围内妥善加以解决;二是当生产力发展的逾越国界要求退到了来自其他地区商品与资本的严峻挑战时,需要依靠地区组织来保护其成员国产业,确保对本地区市场的占有;三是组成一体化的成员国必须同处于一个经济区域中,而不是困于纯粹地理意义上的区域,经济区域是指区内诸成员国经济具有竞争性(可以实行产业内分工)或互补性(可以实行产业间分工),有长期交往传统,否则,即使在同一地理区域里形成一体化组织,也难以获得真正发展,这是一体化形成的基础条件(欧共体和北美自由贸易区便是典范)。战后蓬勃兴起的遍及五大洲的一百多个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成多或少与上述条件有关。

这就告诉我们,并非所有生产力逾越国界的国家都能具备实施一体化的条件。也就是说并非所有的发达国家都能与其他国家成立一体化组织。在有些经济发达的国家中,主要是选择跨国公司的微观一体化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种矛盾(这也是跨国公司大多产生于发达国家的原因)。跨国公司把R&D、生产、销售、服务等诸价值链增殖环节分解到世界上各个具有相对比较优势的国家,把生产力发展与资源和市场的矛盾分散化,充分利用东道国的资本、技术、人才和市场等优势来解决一国无法承担的生产力逾越国界的要求,跨国公司也利用规模化生产和各国要素价格优势组合出价格最低,且最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和劳务,跨国公司遍布世界的子公司和营销网络,把市场交易内部化,使生产力发展大公司化,从而降低交易成本和风险。另一方面,由于区域经济组织具有一定的排外倾向,区外的跨国公司通过对区内的大量投资来绕过这种人为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这在实际上也促进了战后跨国公司在全球的扩张。早在欧共体成立不久,美国工商界便提出“把工厂迁到欧洲去”的口号,以避免欧共体的歧视性关税降低其产品的竞争力,以1966-1977年这一时期为例,在1966年美国企业的海外分支机构向世界市场上出口的制成品总额中(不包括返销美国部分),有46%是设在欧共体的分支机构生产的,到了1977年这个比例上升到64%;北美自由贸易区刚刚运作,日本跨国公司便把投资重点转向墨西哥,企图通过这块跳板来减少美国关税对其不利的影响。

战后通讯和运输的迅速发展及其服务费用迅速下降,为世界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世界银行、IMF和GATT(WTO)等机构的成立及其对国际经济的协调也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和跨国公司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其他如联合国的调节、多边国际协定的执行等,也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和跨国公司蓬勃发展的原因之一。

二、跨国公司的微观一体化推动区域经济宏观一体化

跨国公司作为一种市场的力量,其触角遍及全球各个角落,不局限于民族利益和国家疆界,通过跨国经营活动,追求全球性的机遇、抉择和效果,以获得企业全球战略的实现和最大限度的利润。如果跨国公司在某一区域不断投资,便会促进该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展。这就是说,作为微观层次的跨国公司,其市场机制力量能够推动作为宏观层次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现。

纵观当今最成功的两个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欧共体和北美自由贸易区,其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成立主要是由于跨国公司在区内大量投资,使区内比较优势上升,从而为推进一体化创造条件。

以北美自由贸易区为例。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墨西哥为何能与发达国家美、加实施经济一体化,主要原因便是美、加跨国公司对其多年扩张和渗透的结果。1955-1989年间,美国在墨西哥的直接投资总额从6.07亿美元增加到70.79亿美元,增长了10.7倍,分别占当年对拉美投资总额的9.2%和11.5%。事实上,美国一直是墨西哥最大的投资者,在墨西哥的外国直接投资中,美国资本占60%以上,1980年在墨西哥的2349家国外跨国公司的子公司中,美国和加拿大分别占总数的79.7%和2.6%。美国和加拿大跨国公司多年来在北美一直属优势的投资比例,使得北美三国贸易自由化和生产一体化在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生效之前已悄然出现,美加墨经济的相互依存度已很高。这说明,跨国公司在区内的扩张已为其创造了实现经济一体化的基础条件。

为什么跨国公司微观一体化能够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基础条件的实现,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1.跨国公司在一个区域内投资促进了区内国家比较优势的提升。跨国公司在区内扩张,将传统的国家产业间分工,转化为企业之间的产业内分工,这种分工形成的规模经济使该区内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更加明显,在这个过程中,区内各国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来重新定位自己的竞争优势。这为跨国公司以本地区为出发点重构企业的区位优势、技术垄断优势和经济资源优势,还可以使那些本来不具备比较优势的或者优势并不明显的国家通过跨国公司的投资,使跨国公司优势定位外化在国际比较优势中,让其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可能性。

2.跨国公司的区内投资趋同了国际经济游戏规则,进而趋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最基本的规则。如果经济纯粹在一国之内而不发生跨越国界的要求时,国际经济活动并没有一个被普遍接受的规则,它往往因时、因地、因人而异,带有很大的随机性,这对国际经济交往产生相当严重的负面影响。当资本开始国际化时,东道国在根据自己国情吸引外资时,也逐渐改变国内立法,接受国际惯例,对跨国公司活动的游戏规则如国民待遇原则予以认同,跨国公司在东道国投资既给自己带来了利润,又实现了其区域战略和全球战略,也使东道国实行更开放的对外经济发展政策,优化了国内的法律、政治和人文环境……这些变化都是形成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础。

3.跨国公司的区内投资深化了区内市场。比较优势、国际分工、规模经济仅仅构成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潜在条件,拥有一个巨大的或潜在的购买力市场,可以将潜在条件转化为现实条件,跨国公司对东道国投资是自己与东道国分享互惠互利,区内的大规模相互投资将使区内市场深化和扩大,从而使区域经济一体化得以实现。

上一篇:自动化专业概论范文 下一篇:系统学习计算机知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