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居民消费状况调研报告范文

时间:2024-01-09 17:22:08

城乡居民消费状况调研报告

城乡居民消费状况调研报告篇1

一、我国农村医药市场基本状况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在12亿的消费人口中,农村占72%,绝对数字为8.5亿人,在城乡消费总量中,农村消费已占53%。另据预测,4年农村人均药品消费为75元,到2000年将提高至300元,增长幅度为300%,药品市场总额将达到280亿元人民币,到2010年,农村药品消费总额可望达到400亿人民币,且农村药品消费基本没有公费医疗。

l.农村药品消费逐级递减式阶梯结构

全国各地农村医药市场除了少数经济发达地区外,几乎都存在一个普遍的规律,即从用药总量、药品数量、用药品种、用药档次、单位药品价格、新品种普及率等几个方面,都按照逐级递减的方式发展:

城市>城乡结合部>地级市>县城>乡镇>偏远农村

农村患者总体用药水平远远低于城市,较城市来说,其突出的特点是档次低、品种少而老、价格低廉,比如抗生素类药,青霉素在大部分农村还是主导的抗生素。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这种状况在一些经济发展较慢的地区还将长期持续下去。

2.农村药品需求总量呈增长态势

虽然我国农村总体用药水平比城市低,但由于多年来国家增加农民收入的政策,使得农民的总体收入水平大幅度增加。

197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33.60元。1997年增加到2090元,扣除通货膨胀因素,实际收入增长3.4倍,年均增长率为8.7%,收入增速明显高于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增长速度。

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总额从1980年的1060.4亿元提高到1997年的10448亿元。

1997年以来,全国农村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9020亿元,手中持有现金约7200亿元,两项合计共16220亿元,预计今后几年将以10%的速度递增。

从农村消费结构来看,恩格尔系数逐年下降,衣食住支出占总支出比例逐年下降,文化娱乐、医疗保健支出增加。(见下表)

3.药品消费结构发生变化

农村多发病为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和一些因卫生条件引起的疾病如传染病(如肝炎),这与城市危害人民健康的“两管一瘤一糖尿”四种疾病明显不同。这种状况不会很快改变。

发病季节集中在冬春两季。

中草药消费逐年下滑,西药与成药消费逐年上升。

4.农村市场广而散,各村医务室还是医疗市场的主体

尽管农村缺医少药的状况已发生了根本改变,但医学院校本科以上毕业生较少直接到农村,农村的医生只是些受过一些简单的医疗知识培训或者师承祖辈老中医的农民,以及“文革"时留下的赤脚医生,通过长期的医疗实践,这些人目前已成为农村中坚的医疗人员,“文革”时各村留下来的医务室(或者叫做卫生室、医疗站、保健站)成为每个村庄都有的医疗机构。而各村的医务室集医疗、护理、购销药品等诸多工作于一身,成为农村药品销售的主要渠道。许多乡村医生出诊、看病是不收费的,只有卖药和输液才收费。此外农村居民用药除受广告影响外,主要受乡村医生指导与左右。

5.农村医药市场的性质基本属于OTC市场,药品零售大于医院,且100%为自费购药

在经济较为落后的农村及县镇,个体诊所、零售药店、个人承包制医院较多,各县三级站下属都有不少零售药店,药品零售远大于医院消费,而且到县级医院来看病的都是在各村医务室已无法治疗,需要住院治疗,或是必须服用速效西药和大量输液治疗的患者。

6.零售场所进药以利润和销售为中心,渠道异常混乱

由于各地药市(多数城市都有)经营管理的混乱无序,加上一些不法小商贩走村串乡推销药品,且农村医务室、县镇零售店进药受到的约束少,因而进药渠道较为混乱,有些地方农村假药劣药泛滥。经营者只求低价格进药,同一药品,肯定择低价购买,而较少考虑真伪与质量。据调查的个体零售店从业人员反映,很多药品毛利都在40%以上,比国家规定批零差价高出许多。

二、农村患者药品消费心理与习惯

笔者自春节至6月底亲自走访了陕西户县、周至县,及山西忻州地区的12个县市的县镇乡级医药市场,组织忻州商校的18位学员经过三天培训后,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访谈调研:拜访医药产品经销商14家,零售商68家(含个体、集体诊所),大小医院30多家,此外还通过电话对山东、四川、陕西、贵州等一些县级医药公司,就农村患者看病习惯、对药品的购买消费心理、用药习惯等问题向药房主任、医院院长、科室主任、零售店员、零售店老板、及二、三级药材站经理及业务人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访谈调查,其中的一些结论能够代表经济发展水平低、收入较低的县镇及农村市场的药品消费状况,现把结论分述如下:

1.农村患者购药考虑的因素

在向各类人士问及此问题时,8成人毫不迟疑地回答:农民及小城镇居民购药首要考虑选择的因素是价格,其次才是疗效。那些价廉而疗效好的药品在农村及小城镇就成为农民首选的药品。农村患者是哪里药便宜就到哪里买药,为了几片药,可以货比多家,然后选择一个最便宜的零售店购买。一些小病多不服药,靠自行痊愈,实在感到硬抗不行时,才去购买一些廉价药物。

2.疗效和价格到底那个重要

对于这一问题,医务工作者普遍的回答是:我们认为疗效最重要,但患者购药时却是以价格作为取舍的,况且只要是真药,都有疗效。对于价格的认知与感受是这样的:

慢性病:医务人员及零售店老板一致认为,乡镇居民对于不可能根治,只能控制症状的慢性病:如咳喘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必须长期用药的,这时,价格就成为他们购药时唯一考虑的因素。他们甚至会计算每周、每月每种同类药品的花费,然后选一个最便宜而又效果相对较好的品种。但有一点被调查者普遍认同,即患者认为没有疗效或者不适合自己的药品,就是再便宜也不会购买。

对于偶然得上的急性病:一次性购药花钱多少是其考虑的重大因素之一,一般情况下,如果药品零售价超过10元,购买时他们会较为谨慎,反复权衡再做决定。一些医生反映,衢在开处方时也会考虑患者的承受能力,即价格高低。一般一个处方单超过50元,农民就较难接受。

3.农村患者价格高低的判断标准

大多数被调查者认为:农村患者判断药品价格高低的标准有两点:

以市场上同类药品的平均价格水平来作为某个企业产品价格的高低判断依据,而不管你是否是新药。

按自己的支付能力也就是经济收入状况来判断:除了特效药如吗丁啉外,药品的价格超过了他的承受能力,就是店员和医生推荐,他也可能认为贵而不接受。一些医生说,有时乡镇居民也知道某种药品疗效好,但就是买不起而作罢。说到底,乡镇居民还是口袋中没钱,购买力是制约其选择不同品种的最重要的制约因素之一。

4.农村患者对药品疗效的认识

对此问题的被调查者从以下角度给予回答:

症状减轻或者消失即为有效,就是好药。比如,不能快速有效止咳就被认为不是好的咳喘药。农村患者无钱长期吃药把病彻底治好,尤其是慢性病,只要药能马上减轻其症状或痛苦,就认为是好药。

患者一般很少关心你是中药还是西药,也较少关心毒副作用,在患者被病魔折磨得异常痛苦时,他首先考虑的是见效快慢。农村患者认为,西药吃药2-3天必须见效,中药5~7天必须使症状减轻,否则农材患者会认为无效或效果不好而转换品牌。现在快节奏的生活,患者对药品疗效的普遍看法是要求起效的时间短。这一观点在城市可能更具普遍意义。

吃药1~2瓶(盒)必颈看到症状减轻,否则会认为无效而改换品牌,如今农村患者大多无钱也无耐心把一种药吃5盒以上。

人们普遍认为:治疗疗程应尽可能短,普遍疾病、慢性病一个疗程5~7天,最多不超过半个月。

5.农村患者如何得到药品信息

农村患者药品信息来源有三:

第一,也是最重要的途径,是通过各种广告媒体获得药品信息,其获得药品信息的媒体依次为:电视(中央电视台、省级电视台、本地电视台)、报纸(当地报纸、及企业自印的各种报纸宣传品,或者是企业加印的某个大众媒体上刊登过农村患者如何得到药品的广告)、各类店头POP广告与宣传物。

其次是乡村医生(医院、个体诊所、乡村卫生室)、零售店员介绍。

第三是人际口头传播,即病友、亲朋之间的相互传播,这一比例远比城市要高。

6.农村患者看病及购药习惯

看病习惯:乡村居民绝大多数疾病都是先到本村的个体诊所(医务所、医务室、医疗站、卫生所)或者零售药店去看病、购药,只有当病情较重、乡村医生无法处理时,才到镇卫生院、县医院就诊,而且到县医院就诊时,多为危重病症,需住院者居多,以输液处理为主,吃药为辅。

购药习惯:农村患者对于常见疾病多到本村或者街上的零售店、门市部买药,而且买药频次高、每次量小,很多常用药都必须拆零销售,乡镇居民喜欢到个人诊所和零售店买药,是因为不用花挂号费、不用排队,且能得到及时耐心诊治。一些零售店都有坐堂大夫或者就是退休医师所开。

基本为自费购药,OTC销量大于医院:农村患者绝大多数是自费购药,自己服用。极少数有合作医疗的农村,也得自己先交了钱。据零售场所从业人员介绍,县、镇医院药品价格普遍高于零售场所5~10个百分点,故不少人认为农村OTC市场较之医院市场来说,OTC销量大于医院,农村市场基本是OTC市场。

农村患者购药多为经验型:他们对药品知识知之甚少,但据大多数零售场所从业人员反映,来购药者多为指名购药,对药品的选择首次受医生、零售店员或广告影响,以后购药多以自己对药品疗效的感觉与认识,直接向店员指名购买,品牌忠诚度较高。几乎每个人都对常见疾病有自己心目中疗效好的药品。

对广告到达率高且广告持续时间长的药,普遍有试一试的心理:尤其是广告密度大的产品,但大多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买一盒先吃吃看有无效果,这实际上是一种想治好不可能根治的慢性疾病的一种美好愿望,如果服用一瓶或者短期见效,人们就会继续购买并养成认知与购买习惯,没有明显疗效时则不再继续购买。

7.农村医生对中药疗效的看法

大多数县、镇、乡及个体诊所医生认为:中药疗效慢、治疗周期长、效果一般比西药差一些,、治疗时都得配合西药,比如各种炎症一般都是通过输液或西药消炎,再配以中药辅助治疗,重症、危症、急症仅用中药或者中成药是不行的。

8.农民对医疗与药品知识普遍非常缺乏

由于普及医药知识的报刊杂志及电视在农村的订阅率、普及率较低,农村中具有医疗与药品知识的人数少且素质低,加上价格贵使很多药品不能下乡,使得农民医药知识异常贫乏,农民渴求医药知识及健身知识的普及,比如在山西忻周地区的12个县中,县人民医院的医生和药房主任决大多数都不知道阿西洛韦这种特效抗疱疹病毒药,而阿西洛韦在城市已经较为普及。因此,要想开拓农村市场,就一定得把消费者教育与药品销售并重,这样,你的产品才能逐渐进入农村市场,进入患者心中。

城乡居民消费状况调研报告篇2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调研报告范文

XXX部门: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是一项统筹城乡发展、保障群众利益、维护社会和谐的惠民工程。我市在新农保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的基础上,于20xx年7月开始实施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截止20xx年10月,全市居民应保人数为136万人(其中新农保应保人数为132.6万人,城居保应保人数为3.4万人),已参保129.3万人(其中新农保127.3万人,城居保2万人),参保率达95%,为32万60周岁以上参保对象发放养老金,发放率达100%。经过努力我市的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框架已基本形成,已从养儿防老时代进入到制度养老时代。但跟一些发达地区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为进一步做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提高城乡居民基本生活保障水平,市政协组成课题组深入有关县(市、区)和市直部门进行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做法

(一)精心组织,形成合力。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把它作为为民办实事项目来抓,列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由分管副市长为组长,市直23个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市新农保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各县(市、区)政府也相应成立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领导小组,并结合实际制定了实施办法和工作方案,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协作,上下联动的工作态势。

(二)主动作为,增强保障。

各县(市、区)主动作为,基本实现了机构、人员、经费、设施四个到位。各县(市、区)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全省各级农保经办机构编制问题的补充通知》(闽委编办[2010]16号)精神,普遍增加县、乡农保经办机构的人员编制。长汀、武平、漳平、永定等县市特事特办,缩短招聘程序,提高工作效率。目前,全市县级新农保经办机构工作人员新增编制45人,新增乡镇新农保经办人员133人。同时,确保农保经办工作经费和必要条件,为新农保工作的正常开展提供了人、财、物保障。

(三)加强培训,优化服务。

为了提高新增工作人员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市农保中心及时组织业务统计和信息系统软件应用、档案管理培训。各县(市、区)经办机构一方面选派业务骨干参加省、市举办的业务培训,另一方面对县、乡、村三级经办人员进行政策和业务培训,培训了一批懂政策会办事的工作人员,真正做到送政策上门,送服务到家。

(四)注重宣传,营造氛围。

各县(市、区)都能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纸等各种媒体,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宣传新农保政策。利用户外大型广告牌、宣传栏、横幅标语进行宣传;印制宣传材料、宣传年画、发送短信息;在节假日期间开展咨询活动,摆摊设点、编排文艺节目;通过电视滚动播放相关政策;发挥村干部、党员示范作用,带头参保,利用党员远程教育平台进行政策宣传;各地举办基础养老金发放仪式,让居民感受到实惠;召开了新闻会、组织

了在线访谈、答记者问及记者追踪等。同时,针对农民疑问多的家庭联动机制政策专门在闽西日报、龙岩电视等媒体专栏进行宣传和解释答疑,有效地扩大了影响,为参保缴费奠定了基础。

(五)建立机制,扎实推进。

1.完善政策体系框架,建立激励机制。各县(市、区)在执行中央、省补助政策的基础上,普遍制定了激励机制。武平对特困群体,在新农保政策规定为其代缴不低于50%最低标准养老保险费基础上,再补贴50%,实现政府全额补贴。上杭、长汀对特困群体再补贴10%,减轻特困群体缴费压力。上杭、永定对农村独生子女死亡、伤残和计生对象中的手术并发症人员,县政府为其代缴100元最低标准养老保险费。

2.做好合作金融机构的选择,建立服务机制。根据省政府及省人社厅有关政策规定,我市制定出台了《关于选择新农保合作金融机构有关问题的通知》及《补充通知》(岩新农[2010]3、5号),各县(市、区)认真贯彻,达到了公平竞争,便民服务的良好效果。据统计,全市 1813个村(居),安装便利服务机具1731台,开通使用率达90%以上。

3.提高居民保险待遇。为提高我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障水平,今年5月市政府办印发了《关于调整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的指导意见》(龙政办〔2012〕118号),除厦门外,我市在全省设区市率先全面将城乡居民基础养老保险待遇从每人每月55元提高至70元,并建立长缴多得激励机制和丧葬金补助制度。各县(市、区)认真贯彻,除武平、连城正在拟定提高保障标准外,其他县(市、区)都已提高到70元,并建立了相应

的长缴多得、多缴多得和丧葬金补助制度。

(六)强化责任,注重督查。

各县(市、区)党委政府把城乡居民保险工作列入年度对乡镇、街道(办事处)绩效管理考核的内容,与各乡(镇)签订责任状。上杭、新罗、长汀、永定还建立了成员单位与乡镇联系挂钩制度,协助乡镇做好工作。此外,各县还制定了不同奖惩措施对这项工作完成情况进行督查。连城把新农保缴费参保率与年终财政分成挂钩;武平、永定对宣传效果差、措施不得力、工作进展慢参保率不达标的乡(镇)、村责任人予以全县通报批评,并取消当年评先、评优资格;永定、漳平对排位后几位的乡镇,县(市)领导进行约谈,限期整改;长汀将各乡(镇)每天的参保缴费进度编发短信进行通报;新罗将各乡镇的进度制作成红、黄、绿色图标每周进行通报。

二、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人数多、人员分布广,工作极具长期性、复杂性。我市在推进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础养老金待遇偏低。

社会保险的保障水平是以满足公民的基本生活需求为标准,除了福利国家其社会保障水平相对比较高外,大多数国家是以社会平均生活水平为依据决定的。20xx年,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为8234元,参保对象年人均领取养老金840元(每月70元),仅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0.2%。

(二)宣传不够到位,参保和续保工作有待加强。

许多居民对政策只是一知半解,有的还产生了一些误解误读的情况。比如,实行家庭联动机制被许多子女认为自己交的钱是为了让父母领到养老金;年轻时不缴费,等到60岁时直接领取养老金;缴费标准每年只能缴100元等等。同时,对缴费不足15年的补缴政策以及养老金领取的当年仍需缴费的政策也一知半解,直接影响覆盖面和续保率,目前城乡居民还有5%未参保,特别是41%的城镇居民未落实,20xx年已参保的居民中,有28%出现断保。

(三)服务工作相对滞后。

随着养老保险的服务对象从城镇向基层和农村延伸,数量众多、分布广泛、流动频繁,且民众对社会公共服务的需求日趋多层次、人性化,要求相关制度衔接顺畅、相关服务方便快捷等,而我市的管理平台建设与形势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跨区域、流动人口的养老保障亟待衔接,基层服务网点还需加快建设,工作人员还需进一步充实,目前一个工作人员要承担3万人的保险任务。

(四)集体补助难度较大。

国发[2009]32号、闽政[2009]26号明确规定,基金筹集由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构成。要求有条件的村集体应当对参保人缴费给予补助,补助标准由村民委员会召开村民会议民主确定。从我市情况看,农村集体经济十分薄弱,村财投入拮据,空壳村数量多,比例大,20xx年除上杭县集体补助到位205.2万外,其他县(市、区)的集体补助难以落实。

三、进一步做好我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建议

(一)加强基层机构建设。

新政策能否落实好,关键在于基层对政策的落实情况,为此,必须加强基层落实能力建设。一是统筹县、乡、村保障工作力量,整合各类资源,明确责任目标,按工作量尽量配齐县、乡(镇)、村(社区)的经办人员,提高工作效率;二是对基层工作人员多进行培训,提高基层经办人员的工作能力;三是增加基层机构经费投入,建议对基本保障经费作制度性安排落实,确保工作正常运行所需。四是解决社区、行政村协理员报酬低(每人每月仅100元补贴)等问题,以保证业务有人经办、有钱经办、有条件经办。

(二)加强宣传引导。

一是要提高宣传的针对性,特别要针对城乡居民情况复杂,入户宣传调查难的特点,在宣传方式、宣传内容、宣传时机、宣传对象上应有所侧重,宣传材料要简明扼要、便于理解,宣传方式要喜闻乐见、通俗易懂,重点要宣传参加城乡居民保的优惠政策,把政府补贴、补助的账算清楚,让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二是要加大宣传经费投入,保证宣传工作正常开展,对经济较困难的乡镇,各县(市、区)要给予专项宣传经费保障。

(三)建立联动机制。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涉及部门多,联系面广,建立一个长效的联动机制非常重要。建议由人社部门牵头,相关的各部门安排专门人员负责做好职能范围的工作,加强各部门间的沟通、衔接、联系,定期召开各部门负责人交换意见会,及时研究

处理有关的问题和具体工作,使养老保险工作能高效率、高质量推进。

(四)推进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与其他社会保障制度的有效衔接。

一是加快推进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移民搬迁后期扶持、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五保供养、社会优抚、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等政策制度的配套衔接。在制度衔接方面,应确保衔接的方便、快捷和注意衔接的公平性,衔接中应避免出现转换保障不公平现象,尽可能地遵重参保人的意愿、满足参保人的要求。二是加快推进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信息系统与其他社会保障制度信息系统的有效整合,即将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信息纳入社会保障整体信息管理系统建设,与其他公民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信息资源共享,通过网络系统化管理,使经办更方便快捷、准确率更高,从而有效避免重复参保、重复开户、重复领取待遇等问题和养老保险基金的流失,确保相关统计数据准确无误。

(五)严格坚持自愿参保缴费原则,避免出现强制参保缴费现象。

城乡居民参保的根本原则是自愿参保,但在下达任务时,往往习惯于提出一些指标要求,在执行中为了完成指标有可能造成强制参保、缴费现象发生,这不仅违背了施行新政策的初衷,还会给政策的推进实施带来负面影响。不应过于看重参保率,一些地方的参保率低可能存在多方面原因,比如外出务工人员多且联系不上、中青年人员相对较多(该类人员参保积极性相对低)

等。参保率只是一个参考指标,重要的是看群众对新政策的理解程度如何,群众对政策的实施是否积极拥护,有没有意见,参保人员有没有后悔,有没有得到实惠。

(六)加大工作力度,完善政策措施。

一是建立和巩固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使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享受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我市现行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除上杭外仍处于二元状态,不利于制度的覆盖、保险关系转移、基金管理、信息系统管理,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不相适应。建议有关部门认真研究加快解决好实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一体化,统一缴费标准、统一缴费档次、补助标准、统一发放标准的有关问题,努力提高城乡一体化水平。二是坚持把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作为保民生、促发展的基础性工程来抓。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逐步提高对参保人员尤其是特殊群体的补贴标准,适时提高基础养老金水平,每年按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幅度或财政收入增长幅度提高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补贴,让保障对象更好地享受改革发展成果。市里对各县(市 、区)的工作情况和财政补贴情况进行年度考评,并将考评情况向社会公布,接受城乡居民监督。三是为满足部分具有较高缴费能力群众的需求,建议在原有缴费档次的基础上增加更高缴费档次(如每年可缴2000元或1500元),以适应不同人群的需要,在整体上提高保障水平。

(七)切实加强基金管理,确保基金的安全完整。

人社部门要切实履行城乡居民社保基金的监督职责,加强制

度建设,制定完善城乡居民社保各项业务管理规章制度,规范业务程序,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和基金稽核制度,对基金的筹集、上解、划拨、发放进行监控和定期检查,并定期公布城乡居民社保基金筹集和支付信息,做到公开透明,加强社会监督。财政、监察、审计部门要按各自职责实施监督,严禁挤占挪用,确保基金安全完整。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调研报告写法

考察历史事实的调研报告格式

这类调研报告格式,通常是用于对某一历史现象或某一历史事件进行重新调查,用确凿的事实,揭示历史真相,作出正确的评价,以还历史的本来面目。如为历史冤假错案所写的调研报告,就属于这种调研报告格式。这类调研报告格式的政策性和针对性较强,反映的事件往往也比较复杂。这类调研报告格式上,正文的内容一般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事实的本来面目;二是被歪曲的情况;三是纠正和处理的意见。在这类调研报告格式在写作时,事实真相与被歪曲的情况相矛盾的地方,尤其要叙述清楚,要说明事实被歪曲的原因和有关的责任者。写处理意见时,态度要明确,办法要具体。如果问题正在处理和解决中,就要把进展情况写出来;如果尚有阻力,就要把问题尖锐地提出来,敦促有关部门尽快予以解决。

研究探讨性的调研报告格式

这类调研报告格式,主要用于研究探讨某项政策或工作,以统一认识,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当然,也可以用于在作出某项决策之前,进行可行性调研,这类调研报告格式的特点是具有较强的探索性和论证性。这类调研报告的写作虽然取材广泛,但总是针对某个现实问题,或者紧紧围绕党委与政府的中心工作展开,通过研究和分析大量系统的材料,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有时还要与不同的意见展开商榷和争鸣。这类调研报告格式上,标题大多数采用直述主旨的方式,当然也可以采用提问的方式作标题,如《打开宝岛的金钥匙在那里?关于海南岛开发建设的调查》,这种标题,如果运用得当,既可以准确反映主旨,又能对读者产生较强的吸引力。其前言,一般是提出要探讨、解决的问题及研究此问题的意义。如果对问题有不同的认识,则要把各方面的主张摆出来。研讨性调研报告格式提出的往往是新观点、新见解,所以在主体中,不仅事实材料要充足有力,而且还要进行充分的论证,必要时,还应对不正确的意见进行批驳。这就要求对这类调研报告格式上,把立论和驳论有机结合起来。但不管是立论,还是驳论,都要以事实材料为基础,切记不要偏离到抽象或空洞的理论证明上去。此外,由于调研报告的目的是探讨解决问题,所以应采取平和的、商榷的语气,切忌冷嘲热讽。这类调研报告上,结束语可采取归纳全文,强调主旨的方法,也可以采用提出需要进一步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来结尾。

调研报告格式调查附记

城乡居民消费状况调研报告篇3

【关键词】城乡居民 消费支出 文化消费

一、引言

文化产业是我国的新兴产业。

同志在十报告中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他特别指出,要将文化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作为文化产业链上的最终环节和促进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重要力量,文化产品消费对于拉动文化生产、提高国民素质和推动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当今之世界,科技日新月异,信息、技术、知识不断发展。在这种形势下,偏低水平的文化消费,结构失衡的文化消费,就意味着可能在国际竞争中落后,甚至被淘汰。

二、城乡居民消费支出结构分析

三、城乡居民文化消费与消费支出的线性关系分析

(2)对预测模型进行检验。

四、上述现象的原因分析

出现上述现象最重要的原因是城乡收入差距所造成的,由于边际消费倾向递减,消费率是随着收入的增加而递减的,所以收入水平愈高的群体,其消费率就愈低。文化消费与收入的发展速度具有较强的一致性,居民收入的稳定增长有效带动了文化消费的快速发展。文化消费按照马斯诺需要层次划分,文化消费早已超出了满足基本生存需要的,主要是在生理需求以外寻求精神依托,属于较高层次需求。农村居民收入比城镇居民低,而且农村居民食品类支出过大,占到总支出的37%,他们必须在在满足生理需求的情况下追求精神需求。

此外,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还存在着文化教育水平的差距,一般文化消费科分为日常文化消费和娱乐性文化消费,不同受教育程度的受访者在文化消费活动的花费存在差距,其中日常文化消费支出的差距较小,社会文化消费支出的差距较大,支出呈阶梯状分布。有些文化产品是具有针对性,学历越高的群体,其对文化产品的消费范围就越广。

五、促进文化消费的政策建议

(1)提高中低收入居民的收入水平,缩小收入差距。增加收入是现阶段实现居民文化消费提高的根本措施。实现收入的增长就要建立城乡居民收入的正常增长机制,保证居民实际收入水平的持续稳定增加。降低中低收入居民的文化消费成本,提高他们文化消费的积极性,降低居民的基本物质生活成本,在保证满足物质需要的情况下,去提高自己的提高精神文化生活质量。

(2)鼓励农村居民文化消费,使城乡文化消费趋于一致。在政策上对农村予以倾斜,制定与农村现状相适宜的文化消费发展战略,加大对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开发针对性的文化消费品,找准农村消费趣向。适当减免农村文化用品和服务的税费或给予补贴,提高农村居民文化消费的积极性。

(3)丰富文化产品供给,满足人们各种文化消费需求。一个地区不同文化程度居民其消费结构有较大差异,准确了解这种差异,可以为政府制定消费政策、进行宏观调控和企业进市场开发、市场选择提供依据。随着国家和行业的变化,应该鼓励文化企业应该不断追求创新,丰富文化产品种类,提供多元化、个性化、分众化的文化用品和服务,满足不同收入层次、不同文化层次和不同地区居民的文化消费需求。

(4)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加强消费环境建设。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够完善,居民消费存在着很多后顾之忧。通过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等社会保障制度,特别是建立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险体系,消除人们的顾虑心理,增强居民的消费信心。农村在文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消费环境建设方面存在滞后现象,对农村居民文化消费品的欲望造成很大的影响。制定相关政策维护农村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加强消费投诉纠纷的处理工作,切实改善农村文化市场环境,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李晓春.数理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李付庆.消费者行为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3](英)Angus Deaton.经济学与消费者行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城乡居民消费状况调研报告篇4

论文摘要: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市场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本文在分析了农民消费行为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就如何打开农村消费市场,为政府和企业提出了一些建议措施。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至今仍有9亿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的70%,农民是我国最大的消费群体,农村消费能力的提升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全局。农村这一庞大的消费市场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应对农村消费市场给予充分的关注,而对农民消费行为的研究恰恰是打开农村消费市场的切入点。

一、农村消费市场的基本现状

农村消费市场稳步发展,但整体消费水平较低,不同地区的消费水平差别较大。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农村消费品零售额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只有30%左右。同时农民消费水平还具有很强的区域性,消费水平基本上是从东部至西部逐步降低的,并且相差水平较大。

农村消费市场货源充裕,买方市场基本形成,但有些商品不适应农村市场的需要。伴随着一些商品在城市市场的饱和,农村市场成了这些商品的倾销地,但是这些商品却并不符合农户的需要。许多厂家、商家不注重研究农村市场的特点,市场上缺少适合农民消费水平、适合农村消费环境的商品。

农村市场商品的消费结构正在发生变化,但受经济条件的制约,农民的消费结构不够合理。主要表现在生存性消费比重较大,发展性、享受性消费比重较低;实物性消费比重较大,服务性消费比重较小;自我服务性消费比重较大,社会服务性消费比重较小。

农村消费市场体系初步形成,各种流通主体竞争激烈,但市场秩序和市场管理比较混乱。滞后的流通方式和混乱的流通秩序严重阻碍了农村消费品市场的发展,延缓了农村消费品市场化的进程。由于缺乏有力的执行机构和正常的监督,致使假冒伪劣商品泛滥,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也抑制了农民的消费需求。

二、现阶段农民消费行为的特点

消费层次的多元化。相对于城市来讲,农村地区之间消费偏好和消费习惯差异更大,农村内部的消费层次更多。这一方面是因为农民消费行为受地理环境、民族、传统文化等其他非市场因素的影响要比城市居民大,另一方面主要是由于农民之间的收入差别比城市居民之间的收入差别更大。

自给性消费在农民消费体系中占有一定的比重。农民的自给性消费虽然不进入消费市场,但对消费市场仍会有一定的影响。当农民收入下降,或者货币性收入相对减少,或者同类及替代消费品市场价格发生变动时,农民就有可能用自给性消费替代货币性消费。这自然就会对消费品市场的需求带来一定的冲击。

注重商品的实用价值。由于收入水平的限制,农民对价格比较敏感,所以他们在选购商品时,对商品的质量,性能,耐用性和价格要求比较高,而对于产品的品牌、包装以及外观设计方面不是十分的看重,属于消费类型中的“求实消费”。

消费观念陈旧保守,消费结构不合理。由于农村大部分人口文化素质偏低,再加上受传统自给自足小农经济思想的影响,农村居民消费观念和消费能力与城市居民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具体表现在农民一面是平日里非常节俭,舍不得花钱,另一面则是逢年过节,人情往来,婚丧嫁娶,却不惜花费大量钱财。尤其是在建房消费上,农民往往倾其毕生的积蓄,甚至举债建房。有不少是为争面子相互“攀比”,盲目求高求大,拆了盖,盖了拆。这造成极大的浪费,限制了农村购买力向其它消费品转移。

三、农民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农民收入水平低且不稳定。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相比城镇居民来讲低得多。最新统计显示,2006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1759元,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仅为3587元。再加上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其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比较弱,农民收入受自然不确定性的影响大,丰年农民收入增加,灾年农民收入减少。这种自然的不确定性导致农民的预期收入不稳定,消费倾向偏低。可见农民的收入水平是制约其消费能力的重要因素。

农村基础设施落后。近几年来,农村基础设施虽有了较大改善,但与城市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农村基础设施完善与否,不仅直接影响农民收入的提高,而且影响到农民消费需求的增长,制约着农户家庭消费结构的升级换代。目前农村家电普及率与城市相比要落后10年,如彩电的普及率只有城市的一半,电脑更少。但相当一部分农民家庭里没有电视,不是农民买不起,而是相关配套设施不完善,如有的地方电压不稳,或是电视信号不好,要么是电价偏高。再如洗衣机,很多农民没买的主要原因是自来水问题,在农村约有60%的地方还没通上自来水。

消费环境乱。农村市场秩序和市场管理比较混乱,市场上的经营企业散小、经营品种雷同、商品档次低、业态单一。假冒伪劣产品随处可见,给农民的生产和生活造成较大危害,致使许多农户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而不敢消费,大大挫伤了农民的消费积极性。据商务部2004年对全国1万户农民进行的问卷调查,75%农民买到过假冒伪劣商品。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落后。目前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完善,医疗、卫生、教育、养老等社会保险覆盖范围还不大,我国农村更是处于这一体系的边缘,极大影响到农村居民的消费预期。再加上受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严重滞后于城镇。在农村,上学难、治病难、养老难已是普遍现象。而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医疗服务价格的上涨,农民对未来支出的预期大大增加,进一步降低了农民的即期消费支出。

四、政府和企业如何开拓农村市场

1.政府的对策

通过加大惠农政策力度,来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农民的消费信心。从根本上讲,农村消费市场的不活跃,主要是由于农民收入水平相对不高,消费能力相对偏低引起的。因此,要想进一步扩大农民的消费,一定要从助农增收这个关键环节入手。所以诸如“取消农业税”这样的惠农政策应该更多些,只有农民的可支配收入增加了,农民的消费规模才会增大。虽然,现在政府在不断地减轻农民负担,但是农村人口的收入相对于城镇人口来说,还是很低的(2006年,中国城镇人口的收入是农村人口收入的3.28倍)。所以,必须给农村人口更有利的发展条件,才能有效缩小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和生活水平差距。为此,政府还可以通过给予面向农村市场的企业一定的税收优惠来让利农户。在企业开发农村市场过程中,通过政府的税收调节作用来让农村人口得到更大的实惠。政府要扶持乡镇企业的发展,乡镇企业在为农民提高就业机会,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增加劳动收入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农民收入增加了,消费信心也将必然增强。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引导农民转变消费观念。通过加大政策支持和财政支持来重点解决水、电、路、通讯设施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在经济较发达、住户相对集中的农村应建自来水厂。农村电网要提高运营质量,降低电价,为更多的彩电、冰箱、空调、洗衣机等家电进入普通农民家庭创造条件。同时要着力改善消费的软环境,净化农村消费市场,鼓励和支持科技和信息下乡,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强化政府对农民的教育和引导,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消费氛围,并对封建迷信、、婚丧事大操大办的不良习惯加以制止。

加大政府管理力度,规范农村市场秩序,改善消费环境。加强农村市场监管,加大执法力度,防止假冒伪劣产品流入农村,打击欺行霸市、强买强卖等不法行为,打击“损农”、“坑农”、“害农”的虚假违法广告行为,健全农村消费者投诉受理机制,保护农民合法权益。加快农村市场体系立法工作,清理不合时宜的法律、法规和政策,逐步完善农村市场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农村消费品网络建设。进一步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以县城和中心城镇为重点,以村、乡镇为基础积极发展连锁超市、便利店等新型流通业态,通过示范引导、自愿进入的方式,逐步以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经营方式,改造和建立标准化的“农家店”,加快形成为农村居民日常生活服务的零售网络终端。

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社会的经济预期和经济安全是制约人们现期消费的重要因素,要改善经济预期,关键在于完善包括医疗体制改革,社会保险体制改革、养老金制度改革和教育制度改革在内的社会保障制度,增强农民的安全感,为促进消费注入“稳定剂”。农民只有解决了后顾之忧,才能增加即期消费。

2.企业的对策

以适销对路的商品供应农村市场。一直以来,企业基本上是依据城镇居民的需求来设计产品的。这些产品在款式、功能、价位、操作使用方式及包装、说明、售后服务等方面均同农民的要求有较大的差异。所以销售到农村市场的产品通常是城市市场饱和后产品的简单转移,而不是针对农村市场开发的适合农村需要的产品。进军农村市场的产品一定要针对目标市场的状况,进行相应的产品定位和开发,企业应在深入调查研究农村消费者特定需求的基础上来开发满足农民需要的产品,增强产品对农村市场的适应性。生产企业要重视农村市场的个性特征,在深入进行市场调查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来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

销往农村的产品应采用低价策略。农民对购买的商品一般要求经济实惠,物美价廉,即“经济实用型”产品。价格往往是农民购买商品时最敏感的因素,农村存在着大量的“求廉型”的消费者,所以企业对销往农村市场的产品应采取低价策略。就食品来说,有资料显示,在我国农村消费者中,虽有74.4%的人会适当考虑食品安全问题,但43.7%的人仍把价格便宜作为购买食品的首选,而城市消费者中选择“价格优先”的仅占8%。

建立以农村为主的分销渠道。农村的基础设施相对与城市来说是落后的,企业在分销渠道的设计上要更多的下功夫。必须尽快构建适应农村情况和农民购买习惯的消费品流通网络,提高流通效率。农村居民居住的分散且范围广,而农村经销终端多,但规模较小。企业在营销网络的建立时,应调整渠道政策,减少中间环节,或直接采用直销的形式来将城市各店向农村延伸。

促销策略要符合农民的传统习惯。因为文化素质的原因,农民受电视广告这种声情并茂的促销形式影响较大,而受广播和报纸的影响依次降低,并且他们不喜欢接受过于复杂的广告形式。在广告内容上,应更强调产品的具体性概念,而非抽象性概念。除广告之外,举办一些对农民有益的公共关系活动也是很有效的促销方式。

完善售后服务。由于农村的地理环境与交通等原因,使得很多商品的售后服务,不能覆盖到农村,这也制约了农民的消费积极性。企业必须从观念上和行动上都给予充分的重视,在农村建立起完备的售后服务网络。

参考文献:

[1]韩英.取消农业税后农村消费模式变革[j].商业时代,2006,21:11-12.

[2]孔敏娜.农民消费者群体的心理行为特征及企业营销对策[j].内江科技,2006,6:24-33.

[3]王长江,王璐.农村市场的营销策略[j].华北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3,3:82-83.

[4]龚振,荣晓华,刘志超编著.消费者行为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126-130.

[5]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课题组.我国现阶段农民消费行为研究[j].中国农村经济,1999,9:5-6.

城乡居民消费状况调研报告篇5

关键词: 河北省 农村居民 体育参与 现状 对策

1.研究目的

河北是一个农业大省,全省农村人口和农村区域占比均超过了65%。改革开放以来,河北省农民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跨越了温饱、小康两个生活阶段,逐步迈向富裕。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民生问题的日益关注,河北省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不断完善。本文从体育参与特征的视角,对农村居民体育参与现状进行调查,了解影响农村居民体育锻炼的因素,提出改进与发展对策,对提高农村居民的身体素质、体育参与意识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河北省不同地域农村居民,中部地区有石家庄、保定;沿海地区有秦皇岛、唐山;西北部山区有张家口、承德;南部地区有邢台、邯郸。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为本研究的问卷调查提供理论基础。

2.2.2问卷调查法。对河北省不同地域农村居民进行问卷调查。

2.2.3数据统计法。采用spss10.0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

3.研究结果

3.1河北省不同地域农村居民的体育参与状况

农村居民每周参加体育锻炼的次数,以1―2次为主,占总数65.2%;从不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占24.3%,3次及以上的仅占11.1%。(见表1)57.1%的农民每次体育锻炼的时间在10―30min之间。72.2%的农民体育锻炼负荷以中等强度以下为主。农民经常参加的体育项目为散步、秧歌、武术、羽毛球。

3.2河北省农村居民体育消费状况

3.2.1农村居民体育消费的总体水平。体育消费是指一切与体育活动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个人及家庭的消费行为。体育消费水平是指人口平均的体育实物消费资料和体育劳务或服务消费资料的数量,它反映人们在各种体育消费行为中所能承担的物质与精神的支出能力。在被调查的农民中,直接或间接参与体育消费的占总数的31.6%。在有体育消费的农民中,年平均消费1―100元的占75.3%,消费100―150元的占19.5%,消费150元以上仅占5.2%。不同地域农村居民总体消费水平无显著差异。

3.2.2农村居民体育消费结构。体育消费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实物性消费,主要指购买体育活动的体育实物,如运动服;第二类是观赏性体育消费,是指购买门票、入场券等,观赏体育比赛与表演的行为;第三类是参与性消费,是指购买体育服务资料的消费行为,如购买体育、参加体育培训等。在有体育消费的农民中,实物性体育消费比例最高,达88.7%;参与性体育消费比例为9.2%;观赏性体育消费仅占2.1%。不同地域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无显著差异。

3.3影响农村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因素

调查表明,影响农村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为没有余暇时间占73.6%,其他依次为经济收入、生活压力、场地设施、锻炼方法、锻炼意识、缺乏组织。(见表2)

4.对策与建议

4.1强化农村居民的体育健身意识。加强宣传工作,让农村居民真正认识到体育锻炼对健康的重要作用,提高他们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体育消费的意识,积极引导他们投入到全民健身活动中去。

4.2发挥政府的管理职能、兴建体育场地设施。农村居民体育参与的主要场所是在街道广场等一些不收费的活动场所,所以,政府应以《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为指导,发展面向大众的体育运动基础设施,积极为农村居民参与体育运动提供多方面的便利条件。以采用省、市、县、乡各出一点资金的办法,共同把农村的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武装起来,以此推进农村体育活动的开展。

4.3尽快建立乡政府体育管理机构,组织各种体育指导中心,积极推进农村体育俱乐部,制定并完善各种农村体育管理制度,加强组织管理力度。实施目标管理,将农民体育的开展情况,作为衡量主管领导业绩的标准之一。

4.4充分挖掘地区民间体育资源,采用各种措施增加可利用的体育资源。利用地方特点开展特色体育活动,继承和发扬不同地域的农村传统体育项目。

参考文献:

[1]李丹.四川省农村体育现状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1):43-46.

[2]陈彬.我国农村体育基本理论研究现状[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5):96-97.

[3]谭小勇.湖南省城郊富裕乡村体育现状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5):592-594.

[4]调研组.关于河北省农村体育情况的调研报告.河北政协网,2008,(6).

基金项目:河北省社科联民生调研课题(201001200)

河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S090608)

城乡居民消费状况调研报告篇6

【关键词】河南省 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 因素研究 因子分析

由于我国早期优先发展城市的发展战略,形成了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这种结构制约了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使得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差距不断扩大。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要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根本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中进一步强调“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河南省人口9918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7.47%,其中河南省农业人口占河南人口总数的65%,占全国农业人口的8%左右。农村问题是河南省作为农业大省向经济大省甚至经济强省迈进的核心问题之一。

一、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内涵

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是对城乡一体化内容的延伸和明确,是对统筹发展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又一新理念,也是消除历史形成的二元城乡结构的必然途径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因此,正确理解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内涵十分重要。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是城镇化发展的新阶段和最终目标,是随着生产力发展消除城乡差别,促进城乡居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融合的过程,是城乡人口、土地、资本、资源等要素相互融合,逐步达到城乡在经济、社会、生活、人口、生态上协调发展,使得城乡成为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统一体的过程。

因此,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是短时间内一蹴而就地可以实现的。具体包括城乡经济发展的一体化、城乡社会发展一体化、城乡生活一体化、城乡人口发展一体化和城乡生态环境一体化。

二、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指标体系的构建

依据上述的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内涵,在坚持可比性、综合性、可操作性原则的基础上,本文拟从五个一体化内容建立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1、城乡经济发展的一体化。包括城乡居民人均地方生产总值比,它反映地区城乡经济发展的总体差异;非农产业产值与第一产业产值比,它反映地区城乡经济结构;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它反映地区经济发展趋势。

2、城乡社会发展一体化。包括城乡社会保险覆盖率比,它反映地区城乡居民社会保障差异;城乡千人医生数量比,它反映地区城乡居民医疗条件的差异;教育投资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它反映地区政府教育投资的状况。

3、城乡生活一体化。包括城乡居民收入比,反映地区城乡居民收入的差异;城乡居民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比,反映地区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差异;城乡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差,反映地区城乡居民在精神文化消费的差异;城乡居民万人电脑数量比,反映地区城乡居民的信息化实现程度差异;城乡居民人均居住面积比,反映地区城乡居民的居住状况差异;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比,反映地区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差异。城乡安全用水普及率比,反映地区城乡居民生存基本条件的差异。

4、城乡人口一体化。包括非农产业就业人口比重,反映地区城乡居民就业结构;人口城镇化率,反映地区城乡居民的城镇化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反映地区城乡居民的增长趋势;城乡文盲半文盲比,反映地区城乡居民教育的基本状况;城乡每万人大学生比,反映地区城乡居民的素质差异;城乡平均预期寿命比,从总体上反映地区城乡居民人口的生存条件差异。

5、城乡生态环境融合度。包括城乡绿化覆盖率,反映地区城乡居民的绿化状况;工业废水处理率,反映地区环境保护力度;环境保护投资占财政收入的比重,反映地方政府对环境保护的投资状况。

三、河南省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综合评价

应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指标体系,选取《中国统计年鉴2008》、《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2008》等的相关数据,利用层次分析法和因子分析的方法对我国的31个省市自治区及全国的平均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定量地确定了河南省的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水平在全国的相对位置。

我国各省市自治区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综合评价得分及排名(见表1)。从表1可看出,河南省的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综合水平排名第17位,处于中等略偏下的位置,但与全国的平均水平相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个名次。这表明河南省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进程比较缓慢,总体水平偏低。同时,与先进的兄弟省份如上海、北京、广东、天津、江苏、浙江等相比,差距较大。

四、影响河南省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的城乡经济发展较快,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同时,城镇和农村的差距也在逐步拉大,如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城乡的医疗水平等都呈现分化趋势。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方面。结合表1的结果,影响河南省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1、社会发展水平和人口素质。河南省的第一个公共因子得分-0.67,在全国排名第24位,全国平均水平处于第20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个位次,与排名第一、二位的北京、上海得分2.78和2.42差距较大,处于相对劣势。而第一公共因子主要表现于城乡社会保障覆盖率比例、城乡千人医生数量比、人口城镇化率、城乡每万人大学生比和城乡文盲半文盲比。这反映了河南省与其他兄弟省份相比,社会发展水平和当地的人口质量是影响河南省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最主要也是第一影响因素,是不利因素。改善农村社会保障和医疗卫生条件、提高人口素质是促进河南省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进程的有效途径。

2、生态环境和环保投入。河南省的第二个公共因子得分0.40,在全国排名第14位,全国平均水平处于第12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个位次。这个得分显示河南省在该方面处于中等水平,但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第一位的浙江得分1.32差距不大。第二个公共因子主要表现于工业废水处理率、城乡绿化覆盖率和环境保护投资占财政收入的比重指标。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人类活动的和谐发展是当前经济发展的主题。河南省在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过程中,要实现以上四者的协调发展,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为城乡居民创造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3、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河南省的第三个公共因子得分-0.22,在全国排名第21位,全国平均水平居11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0个位次,与其有较为明显的差距,是所有因素中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最大的因素,与第一二位的得分差距更大。这种差距说明河南省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相对不合理,这与河南省属于农业大省的现状比较吻合。具体来看,第三个公共因子主要由非农产值与第一产值比和非农产业就业人口比重两个指标反映。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加深农产品的加工链条,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并适应性地改变就业结构,以就业与产业结构的转变促进河南省城镇和农村的逐渐融合和一体化。

4、消费结构和水平。河南省的第四个公共因子得分-0.12,在全国排名第18位,全国平均水平居11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7个位次,是与全国平均水平位次差距第二大因素,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与第一位的广东省得分2.94差距较大。第四个公共因子主要由城乡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差、城乡居民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比和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比三项指标反映,即主要受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差异和消费水平差异两方面影响,目前,扩大内需是金融危机形势下的举措。河南省人口总量多且农业人口比重大,农村消费结构和水平相对较低,对未来预期的不乐观使得消费需求并没有完全释放。逐步完善城乡统一社会保障体制,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城乡消费结构和水平的趋同是城乡居民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一体化又一重要体现。

5、收入水平。河南省第五个公共因子得分0.21,在全国排名第10位,也是唯一具有相对优势的因子,全国平均水平处于26位,领先全国平均水平16个位次。第五个公共因子主要由城乡居民人均地方生产总值比和城乡居民收入比两个指标反映,这里突出了城乡居民创造财富的效率差异和实际的收入差异。增加农民收入是连续几年中央“一号文件”的核心内容,在为社会创造大量财富的同时,农村居民的收入并不尽如人意。在注重效率的同时,兼顾城乡居民的收入公平问题,不断缩小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构建城乡平等的就业机会和就业环境,使得农民真正融入城市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实现河南省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体化。

参考文献

[1] 徐同文:地市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2] 陈瑞莲等: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基于广东的实证分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3]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8[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4] 罗雅丽、张常新:城乡一体化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阶段划分——以大西安为例[J].江西农业学报,2007(19).

城乡居民消费状况调研报告篇7

中国是农业大国,12亿人口中农村人口约为8.5亿。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医药市场日益兴盛。据统计,1998年全国农村药品消费总额为82.39亿元,人均9.49元,至2000年增长到12.55元,预计到2005年将达到25.24元。2005年全国农村人口按照8.66亿计算,即全国农村市场药品销售总额将达到218.57亿元。农村医药市场的巨大购买潜力对医药企业构成了巨大的诱惑力。毫无疑向,21世纪,在中国。最成功的企业将是那些成功占领农村市场的企业。由此,如何抓住先机,提前一步进人农村市场成为众多医药企业要考虑的战略问题。然而,由于地域广阔,人口分散,启动难度大,投人时间长,企业收益小等因素使医药企业进军农村市场举步维艰。这将是一场持久战。医药企业只有在充分认识现实的情况下做好克服困难的准备,才能抢占先机,占领农村市场,使企业获得长足发展。那么,在进人农村市场时要注意些什么呢?为此我们要分析农村医药市场的特点。

二、农村医药市场特点分析

(一)农村药品消费呈逐级递减式阶梯结构

在用药总量、药品数量、用药品种、用药档次、单位品种价格、新品种普及率等几个方面,农村疾药市场都按照逐级递减的方式发展,即省会城市>城乡结合部>地级市县城乡镇>村屯。同时,农村患者总体用药水平远远低于城市。

(二)农村药品需求总量呈增长态势

随着农民总体收人水平的大幅提高,自我保健意识的增强,医疗保健支出也在逐年快速增加。

(三)农村药品需求结构与城市不同

农村多发病为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和一些因为卫生条件引起的疾病,如传染病(肝炎等)。这与城市人群易患的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等“富贵病”明显不同,这种状况不会很快改变。

(四)零售药品为主要消费药品

农村药品消费基本没有公费医疗。虽然个体诊所、个人承包医院为药品主要销售渠道之一,但药品零售远大于医院消费,且多为自费购药,因此农村医药市场基本属于OTC市场.

(五)管理无序

相对于城市市场来说,农村医药市场管理存在混乱无序的问题,作为农村医药市场的主体,县镇零售药店、村医务室进药时受到的约束较少,进药渠道混乱,至使很多地方假药劣药泛谧。

针对以上农村市场的特点,决定了医药企业在进入农村市场时,必须按照现阶段我国农村市场的实际情况,以及现阶段农村消费者的药品消费心理与习惯,以“4C”的观念进行营销活动,真正做到患者导向;在战略上,企业要端正认识,要把农村市场当作企业发展的重要空间和新的增长点来对待,并投入必要的资源,做出战略规划;必须克服可有可无,三心二意或生搬套、急功近利的思想。因此,详细分析开辟农村医药市场的几个核心问题很有必要。

三、农村医药市场开发核心问题分析

(一)市场调研分析

市场调研是企业开辟农村市场的首要环节。农村市场与城市市场差异巨大,用开拓城市的办法去开拓农村,自然是行不通的。农村医药市场药品销售结构与城市有很大区别,不同区域的农村市场之间也存在着诸多不同,因此需要企业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选择适合农村患者消费心理.消费习惯的产品进行开发。

市场调研主要要分析清楚以下几个问题:1.农村的药品消费缺口。即存在哪些未被满足的需求,哪些药品是农村市场最急需的。2.农村的消费水平。要确定某种药品的价格定为多少才能被农民接受,哪些药品是适应农民收入水平的。差异性是农村市场最突出的特点之一。富裕地区、发展地区、贫困地区对药品价格的需求方面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居民之间的收入差异已经加大,富裕农民与处于温饱阶段的农民不可同日而语。3.农村的消费心理。要弄清农民的消费习惯、心理偏好。据调查,农民及城镇居民购药时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价格,其次才是疗效。那些物美价廉而疗效好的药品就成为首选。农村患者对药品疗效的认识也与城市居民有所不同,他们认为,症状减轻或者消失即为有效,就是好药,很少关心一种药品是西药还是中药或者毒副作用的大小。再有,他们认为西药吃药2-3天必须见效,中药5-7天必须使症状减轻,否则就会被认为无效或效果不好而转换品牌。总之,只有经过全面的调研,企业才能推出农村消费者需要的产品,才能有效确定自己的目标市场,进行相应的产品定位,从而制定可行的推广和行销策略.

(二)销售网络的构建分析

对医药企业来说,销售网络的建设十分重要,拥有运行良好的销售网络,是成功的一半。然而,网络建设费时、费力、费钱,农村市场更是因为其地域分散、购买力分散使许多企业半途而费。农村网络建设有四个重点:1.员工队伍的建设。农村市场一般以县城为中心,再分片设立分支营销机构。根据具体县市的规模及分支机构的多少,确定县级营销中心的负责人及相应的工作人员数量。员工应以本地人为主,以减少费用。招聘员工时,不能片面追求学历(也不能太低,以高中文化为宜),以保证营销队伍的稳定性。2.培训。员工招聘结束后,应当对其进行培训。员工来自不同地区,差异较大,要按照企业的要求对其进行岗位职责培训,使其尽快熟悉工作流程、工作方法,达到岗位职责所要求的营销专业水平。企业文化教育也是新员工不可或缺的必修课,员工只有认同企业的文化,才会与企业一起努力拚搏。3.给织自己的批发网与直销网。首先要组织经销商,联络经销终端,把产品充分渗透到各药店、卫生院、村卫生室。经销商和经销终端是货、款流通的渠道,货的合理顺流可以调动经销商和经销终端的积极性,款的按时回流是货物顺流的保证。使遍布全国农村的经销商和经销终端做到货的合理顺流和款的按时回流是深入县、乡、村的农村的营销队伍的重要工作。还有一种渠道是由企业员工直接将产品送到镇卫生院、药店、村卫生室直至患者。目前,由于医药商业企业的大量亏损及破产,农村市场的直销网络作用日渐突出.但同时应该看到,企业经常会由于员工的跳槽而失去掌握在部分员工个人手中的网络资源。因此,加强销售网络的管理,建立监督检查系统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产品结构问题分析

医药企业要结合农村市场的特点,合理配置企业产品结构,开发适合农民使用的药品。如上所述,农民对药品疗效的认识与城市不同,影响其健康的疾病也与城市有所不同,因此,了解农村消费者消费心理,合理配置企业产品结构,开发、销售适合他们使用的药品不仅体现在药品的品种选择上,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价格。据调查,农民对于不可能根治、只能控制症状的慢性病需长期用药时,价格就成为他们购药时唯一考虑的因素;对急性病,一次性购药花钱多少是其考虑的重大因素之一。一般若药品零售价超过10元,购买时他们会较为谨慎。因此,只有合理的药品价格,才能被老百姓接受。2.质量。中国农民是很会算账的,不太注重形式,讲求东西实在,在数量与质量之间,往往数量更能打动人。但这并不意味着企业就可以放弃药品质量。假药、劣药给农民的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危害,随着国家对药品生产企业GMP认证制度的推行,那些质量不过关的药品将会越来越难销。3.包装。农民买药的频次高,每次量很小,很多常用药必须拆零销售。因此,在农村销售的药品每独立包装不能太大。农民的审美情趣与城里人也不尽相同,如在色彩上他们喜欢鲜艳的颜色,在名称上求吉祥等,这些都需要企业在设计产品包装时认真考虑。面对农村市场情况,进行相应的产品定位和开发,是企业成功开拓农村市场最关键的一面.

(四)广告传播问题分析

由于普及医药知识的报刊杂志及电视在农村的订阅率、普及率较低,农村中具有医疗与药品知识的人数少且素质低,加上价格贵,很多药品不能下乡,使得农民医药知识异常缺乏,农民渴求医药知识及保健知识的普及。因此,要想开拓农村市场,就一定得把消费者教育与药品销售并重,这样,产品才能逐渐进人农村市场。利用各种煤体对农村消费者进行药品知识普及,使他们能了解、会使用各种常用药品将对企业销售十分有利.农村患者药品信息来源主要有三:首先,最重要的途径是通过各种广告煤体获得药品信息,其顺序为电视(中央电视台、省级电视台、本地电视台)、报纸(当地报纸及企业自印的各种报纸宣传品)、各类店头POP广告与宣传物。其次是乡村医生(医院、个体诊所、乡村卫生室)、零售店员介绍。再次,人际口头传播,即病友、亲朋之间的互相传播,这一比例远比城市高。针对这些特点,要求企业在进行广告传播时要选择合适的媒体和农民喜闻乐见的方式。比如,条幅广告不便于在农村的公共环境下保存;宣传小报由于农村地域广阔而使人工成本过于高昂;路牌广告制作成本太高而无法普及……而墙体广告由于形式简单、成本低廉、针对性强、便于操控、保持时间长、传播范围广而成为农村市场宜传手段的较佳选择,它既可单独操作,也可与其他煤体相结合,对提高药品品牌知名度,形成品牌偏好很有好处。需要指出的是,与城市消费者相比,农村消费者对那些疗效好、价格低的药品的品牌忠诚度极高。因此,树立良好品牌形象,加强品牌管理对企业在农村市场上获得竟争优势,获取高额利润十分重要.

四、实证分析:红桃K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农村市场开发策略

(一)调研分析

红桃K公司在推出生血剂前,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市场调研,结果表明,生血剂是农村消费者需要的产品。其一,农村贫血群体大。我国妇女贫血比例达47%,其中孕妇高达55%以上,青少年婴幼儿贫血比例高达64%。在各群体中,农村居民由于经济条件较差,膳食结构不尽合理等原因而使其贫血率明显高于城市贫血率,客观上决定了生血剂在农村有着潜在的大市场。其二,传统的习惯和现实的心理,农村消费极为看重血。市场调研中询问消费者怎样看待血的作用时,许多农村消费者都用‘最”字级的评价,认为“血是人体中最宝贵的东西”“人体中最不能缺的是血’,形容其为“人体之本”。其三,可见的失血或多种原因导致的贫血,直接刺激着农村消费者对补血的需求。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表明,有九成以上的农村消费者认为生病动手术或者人体受外伤流血较多后,需要补血;还有较高比例的消费者认为妇女经期流血后,需要服用补血的保健品。这些调研说明,红挑K生血剂这种产品是适合于投放农村市场的。

(二〕产品价格策略

市场上补血类产品价格多为50-100元盒。红桃K公司经过反复论证认为,30元左右一盒,是可以得到消费者认可的价格。产品上市后调研显示,较高比例的消费者认可和接收这一价格。调研还显示,经济条件好的消费者,较多将红桃K生血剂作为保健品购买,用于日常保健;经济条件一般的消费者部分人作为保健品购买,部分人作为药品购买;经济条件差的消费者较多是作为药品购买,用于治疗贫血或失血后补身体。红桃K在农村各种经济条件,尤其是经济条件较差的人群中找到大批忠诚消费者,说明其定价是合理的。

(三)营销网络的营建

红桃K认真地研究与建立营销渠道有关的农村市场特点,如农村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居住相对分散;农村市场经销商多,经销终端多,但规模相对较小;农村市场消费者较容易相信信息,但对大煤体的接受程度低等等。根据这些特点,红桃K组建了深人到县、乡、村的营销队伍,县有办事处,乡有工作站,村有宣销员,这些队伍编织了一张巨大而严密的销售网。他们深入渗透,积极向农村消费者宜传产品功效,介绍产品形象,不断刺激着消费者的需求。同时他们积极组织经销商,联络经销终端,以保证货、款流通的顺杨。

(四)广告传播策略

熟悉农村消费者,广告传播中尽贴近农村消费者是红挑k公司广告传播策略的根本出发点。红挑k公司运用了大t适合农村消费者的宜传方法,比如最初的开拓农村市场的号角式广告语:‘呼儿梅吃,中国出7红桃K’,这句话简单易记,而“呼儿梅吃.则运用了陕北农村的音调,农村消费者很容易接受.再比如,在制作‘王婆.专题片时,刻意突出了农村特色。在农村消费者中“王婆.的声名家喻户晓,借用“王婆.形象,可以达到很快提高产品知名度的效果,而广告画面夸张、诙谐,也为农村消费者所喜闻乐见。红桃K;司还在农村制作了大的靖体广告,将广告语以标语的形式届臼在农户堵上,使他们时时处处可见,持久、反复地将产品的功效信息传递给农村消费者。

红桃K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结了其它企业在农村市场运作时的成功和失败经验,提出了坚定不移地走向县乡村.的口号,几万营销大军9年里累计销售额超过6例乙元,成为健康产业的一预明星.2002年,红桃K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国医药企业60强排名中列第48位,在补血市场的市场占有率为33.96%.

五、结论

城乡居民消费状况调研报告篇8

关键词:居民消费;扩大内需;战略基点;收入分配;供需调整;政府治理;政府;市场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494(2014)03-0036-06

收稿日期:2014-03-07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城乡居民消费收敛的结构性路径分析和政策研究》(7087305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构建扩大消费长效机制的着力点研究》(12CJY072)、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江苏省扩大消费需求的思路与对策研究》(2011ZDAXM011)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范 金,男,博士,江苏省行政学院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国民经济学、产业经济学问题研究;

伞 峰,男,博士,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研究员,主要从事国民经济学、世界经济问题研究;

袁小慧,女,硕士,江苏省行政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国民经济学、产业经济学问题研究。

以扩大居民消费为核心的内需问题是中国在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的1998年年底首次提出的,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再次提出扩大内需问题,并将其逐步地升格为长期战略方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要构建扩大内需的长效机制;201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把扩大内需的重点更多地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发展服务业、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上来。2012年11月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再次强调,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加快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扩大国内市场规模。扩大居民消费无论是对保持中国经济长期持续健康发展,还是对于推进小康和现代化社会的建设,以及实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目标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但是,由于中国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积累的一些体制机制性问题,以及各种相关障碍因素,起始于1998年年底的以扩大居民消费为核心的扩大内需战略仍是一项艰巨任务。结合现状,我们认为,扩大居民消费涉及经济、社会和政治等诸多方面,需要从收入分配、供需调整、政府治理三方面综合考量。

一、充分发挥国民收入分配调节作用,努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

提高收入水平和平均消费倾向的扩大是关乎城乡居民消费增长的两大主要因素[1]。对于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主要取决于经济增长速度及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占份额。而对于全社会平均消费倾向的提高,则需要不断缩小收入差距。多年来,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中呈现出持续下降态势,相反,企业和政府收入份额不断上升[2]。世界银行的进一步研究发现,工资性收入在GDP比重持续快速下降,是造成城乡居民收入持续下降的主要原因,从而抑制了中国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为此,何其春(2012)提出必须对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环节加以调节,理顺国民收入分配关系,不断缩小居民收入差距[3]。具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对于收入初次分配环节

要拓宽居民收入增长渠道,加强对企业和政府收入增长机制的监管和规范,逐渐减少直到最终取消各级政府的预算外、体制外收入①,强制企业按规定实行利润分红②和实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改变居民收入占比相对较低格局。

第一,多渠道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填补城乡消费断层。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消费品类别和消费层次存在着城乡差异,绝大多数城镇居民家庭更多的倾向于“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而同类消费品却难以进入大多数农村居民家庭。可见,进一步开拓农村市场,成为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重要途径[4]。为此,一方面,要以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为重点,规范和提高农村居民直接收入的主要来源。推动农业生产规模化和产业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农民经营性收入。规范和完善农民外出务工的服务保障,加强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的制度约束,提高农民外出务工的工资性收入。另一方面,继续加强政府对农村生产的各种补贴和投入,改善农村生产经营环境,为农村居民增收创造条件。继续贯彻落实对农民购买农业机械、化肥、种子等农业生产资料的直接补贴,减少农村生产经营成本。进一步加强政府对以工带农、城市反哺农村的支持力度,加大对农村道路交通、电力通讯等生产、生活基础设施改善的投入力度,为扩大农村居民消费创造条件。

第二,千方百计扩大就业,积极鼓励和促进自主创业。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民生之源,要不断形成以市场主导就业、政府促进就业、个人自谋职业相结合的就业机制。要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扩大就业,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在符合国家相关政策前提下,对就业带动作用大的投资项目在税收、土地等方面给予优惠;加快中小企业发展,尤其是加快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升级,开辟新的工作岗位,通过税收减免、财政贴息等手段,促使中小企业成为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要载体;在发展传统服务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物流、旅游、信息等新兴服务业,进一步提高第三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大力弘扬创业精神,降低准入门槛,充分激活包括资本、技术、劳动、知识和管理在内的各种资源,完善落实鼓励全民创业的各项政策,积极推动民众创业、自主创业、艰苦创业;建立健全就业服务体系和困难群体再就业援助制度,构建政府扶助、社会参与的就业体系;开辟各种渠道,努力缓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促进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加强对农民工的就业培训,促进农民在非农领域就业。

第三,逐步培育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2011年12月14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也是首次将“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和“扩大内需”联系在一起。中等收入阶层是拉动内需的主力军。在发达国家,社会呈现出“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结构,中等收入阶层占比较高,从而表现为最终消费率较高。我国长期形成的社会结构则与之相反,呈现出“中间小、两头大”的“哑铃型”结构,中等收入阶层之比相对较低,而这部分中产阶层由于收入稳定,且薪金预期稳步上升,是社会消费的主要动力。近年来,我国汽车和住房市场的繁荣就是中产阶层推动的结果。因此,要进一步培育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通过中产阶层对全社会消费模式和消费观念的引导和示范作用,促使消费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贡献率大幅度提高,使其成为带动我国消费升级的中坚力量。

(二)对于收入再分配环节

要进一步加大对低收入者、失业者等人员的转移支付,完善税收调节机制,缩小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完善政府公共支出行为,缩小城乡以及地区之间公共服务的差异性。要充分发挥和引导社会公共事业和慈善事业,积极推动政府、市场和民间相结合,构建和谐的互助捐赠、救济和其他社会福利氛围。

第一,完善税收结构,逐步推进以直接税为主的税收体制,降低中低收入阶层的税收负担。根据聂海峰、刘怡(2010)测算,短期来看,所有间接税都是累退的,而长期来看,税收负担呈累退性降低。尽管营业税长期看呈累进性,但作为第一大税种的增值税仍然是累退的,对于收入分配调节作用有限[5]。可见,以增值税、营业税这种间接税为主的税收体系是鼓励投资的税收,通过价格渠道转嫁,成为公共财政收入的主体,客观上成为引导各级政府多上项目、多铺摊子的重要体制性因素③。而在以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等直接税为主的税收体系下,税负难以转嫁。同时,税收与效益挂钩,有助于优化投资结构,调节收入再分配,进而扩大居民消费。然而,我国个人所得税以广大工薪阶层为主,抑制了这部分群体消费增长。为此,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将个税起征点从2000元提高到3500元,并将原有工资、薪金所得适用的个税税率,由9级超额累进修改为7级超额累进。通过对个人所得税税收征收的调整,充分发挥税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进一步促进居民消费增长。郑玉歆(2010)指出,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体制改革变化,居民财产性收入提高,以土地(房地产)、资本等为代表的居民财产性收入直接导致了收入差距的进一步拉大[6]。因此,要积极推进房产税扩围,以及设立新的直接税税种,比如遗产税、资源税、碳排放税等,通过扩大直接税的征收范围,增加直接税税收收入占比。

第二,完善转移支付制度,进一步加强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保障,营造消费环境。政府在财政转移支付时,要重点应用于民生投入,要考虑地区差异和城乡差异,特别是加强对中西部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于专项转移支付,要进一步向教育、医疗、社保和“三农”等民生领域倾斜,增加投入,要研究制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指标体系,以便于对财政转移支付的成效进行量化评价,推动财政转移支付工作的改进。继续深化医疗卫生、教育、住房等制度改革,完善居民社会保障之本,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提升城乡居民的消费信心[7]。

二、针对不同地区和阶层城乡居民消费市场,采取差别化供给政策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分层不断形成,居民消费呈现出明显的地区和城乡差异化,不同收入群体间的消费差异较大。为此,有必要针对不同地区和收入阶层,细分不同群体的消费市场,采取差别化供给政策,充分满足不同居民的消费需求空间。

第一,引导和鼓励居民科学消费,实行消费和可持续消费并重的消费理念。所谓可持续消费,就是提供服务以及相关的产品以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使自然资源和有毒材料的使用量最少,使服务或产品的生命周期中所产生的废物和污染物最少,从而不危及后代的需求。要积极引导居民形成健康向上的消费观念,推崇“低碳消费”的健康消费理念,通过购买方式的改变,促进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2012年5月通过的《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对空调、冰箱、电视、洗衣机、热水器、节能灯、节能汽车等均提出了财政补贴政策,确定促进节能家电等产品消费的政策措施。在鼓励和引导居民合理消费的同时,还要加大力度约束和抑制高收入阶层的奢侈性消费和超额消费,通过征收税收、提高关税税率等措施,对超额、超标消费加以控制调节,倡导和推行节约、绿色消费方式,优先满足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保障及其条件改善的消费需求。要根据“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原则,将循环经济的理念落实到消费品的生产标准中,强制推行各种消费品的节能标准,重视培养消费者的社会责任感。尽量延长商品使用周期,禁止过度包装,减少一次性包装的使用,回收产品包装和淘汰的电子产品。

第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降低交易成本。近年来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已得到了明显的改善④。但在春节、“黄金周”期间以及大城市常年交通拥堵的现状,真实反映了中国基础设施建设离需求尚有很大差距。与此同时,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相对滞后,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农村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仍然不足。因此,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强基础产业和公共服务部门对农村工作的重心转移,组织和协调城市相关单位和企业对农村的帮扶和辐射带动,通过健全和发展农村商业网点、加大电网改造力度等手段,实现公共基础设施向农村的延伸,降低农村市场流通成本,促进城乡居民消费市场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局面。要进一步加强对垄断行业和部门的规范管理,规范公路收费和降低信息通信服务价格。目前,我国公路违规收费、超期收费问题突出,大大提高了区域经济之间的物流成本,严重影响了公路的利用率和运输效率,制约了旅游、运输等与交通行业密切相连的行业的发展。尽管2009年以来,大部分省份都逐渐取消了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但仍存在大量一级公路和经营性二级公路收费,应进一步引导、鼓励各地逐步取消其他一级及一级以下普通公路收费。在信息通信领域,由于垄断的存在,信息通信服务价格明显高于国际上发展水平相近的国家,在抑制潜在消费能力增长的同时,也提高了信息获取的成本。

第三,不断提升产品结构,满足城乡居民吃穿类商品的消费需求。随着收入水平的增长,食品消费在城乡居民消费中所占的比重明显减小,但城镇居民对食品安全、口味、营养提出更高的要求,更加追求科学合理的膳食;农村居民对肉类、蛋禽类的消费也稳定增长。为满足城乡居民对食品消费结构不断升级的需要:一是要加强食品安全监控管理,实现产品源头追溯和监督,构建从采购、生产到销售的全程跟踪监测体系;二是要引导城乡居民合理、科学的膳食结构,在符合人体健康的前提下,合理搭配各类食品,防止营养不足和过剩;三是结合地区特色和民族特点,大力发展餐饮服务业,满足城乡居民日常在外就餐的需要;四是通过举办美食节、博览会等途径,加强不同地区和国家之间的食品交流,在弘扬传统饮食文化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和改善居民食品消费市场。

近年来,我国城镇居民的衣着消费更加讲究服装的款式色彩、品牌质地,追求着装的个性化,农村居民穿着已经向成衣型服装转变,开始追求健康、时尚和品牌。为了更好地满足城乡居民衣着消费的需要:一是要在设计、生产、销售和面料研发等各个环节提供让消费者满意的产品和服务,创造国际知名品牌,满足不同社会群体、不同年龄人口、不同场合衣着消费的需求;二是要活跃农村服装市场,推动各类服装批发和零售市场,以及各类品牌服装专卖店和连锁店的建设,满足农村居民渐趋多样化的衣着消费需求;三是通过举办服装节、展销会等活动推广服饰文化。

目前,我国城镇居民家电市场已经基本饱和,“以旧换新”只能是开拓局部城镇市场,家电消费重心应向农村市场转移。考虑到城镇居民家电消费市场相对饱和,在这样的背景下,城镇家电产品的更新换代要向智能型和环保型转变。同时,要兼顾适合大户型居住空间的大型家电产品消费的需求。对于农村市场,则应进一步拓宽“家电下乡”政策实施途径,尤其是加强农村市场家电售前和售后服务,引导和培训农村居民的消费使用。要针对农村居民的消费特点,多开发一些物美价廉、性能可靠的产品,坚决杜绝假冒伪劣产品。

适度扩大城乡居民汽车消费,大力促进城乡居民信息通讯产品和服务的消费。目前,我国已整体迈入汽车进入家庭的门槛,近年来我国大中城市的汽车消费已经进入爆发性增长阶段。爆发性增长所导致的一些负面影响,如加剧城市环境污染和交通堵塞,已经明显地显现出来。因此,对这种爆发性的汽车消费热潮必须加以适当限制,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和轨道交通,把私人轿车作为城市交通的一种补充而适度发展。调整家庭轿车生产结构,推动节能环保型、小排量、混合动力和电动轿车的研发、生产。从2009年开始到2010年底结束的汽车下乡和汽车以旧换新等政策实施对城乡汽车消费市场的影响较为明显,因此,要继续推行相关刺激消费政策,在“汽车下乡”政策实施过程中,进一步推进1.3L排量以下的微车进军农村市场,在“汽车以旧换新”政策实施过程中,扩大服务范围,鼓励促进城市出租车的更新换代和黄标车的淘汰。要大力促进城乡居民信息通讯产品和服务的消费。继续降低城乡居民电信资费标准,特别是通讯费和互联网接入费标准,在实施“三网融合”过程中要切实为群众提供方便,例如行业标准的兼容性,使更多的居民享受到信息化带来的好处,填平不同消费群体之间的“数字鸿沟”。

第四,调节和改善消费品的供给结构,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着力培育新的消费热点。扩大居民消费,不仅仅取决于居民消费需求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同时还受到消费品供给结构的影响。从消费品供给角度看,我国工业消费品由于低水平的重复建设而供给相对过多,而消费业产品则相反,其规模、种类和质量与居民消费需求结构不相适应,有效供给不足,相应服务业不够发达,难以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因此,为了更大限度的满足居民消费产品的需求:一是大力发展营销网络、物流配送等现代和新兴服务业,调整产品结构,培育新的消费热点,扩大服务产品的供给,满足多样化的服务需求;二是要以4G业务快速发展为契机,推动通信产业升级发展,并带动相关通信产品生产,促进居民消费向享受型、智能型消费转变;三是降低资金准入门槛,规范和完善现代服务业的行业制度,提高非公资金比重;四是加强市政公用事业、社区服务业和金融服务业的发展,有针对性地制定和落实相关政策,引导服务规范化和网络化;五是鼓励和引导居民旅游、文化休闲娱乐等精神产品消费,尤其是加大对农村居民相关消费产品的推广和宣传,培育健康的文化市场,满足人民群众越来越高的精神享受和文化消费需求。

对于满足居民教育消费方面,要充分发挥基础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并进的教育消费格局,满足不同类型居民的消费需求;从人才、资金、设施等方面加大对农村和偏远地区教育扶持力度,保证适龄青少年都能接受基础义务教育,维护教育的公平性;培养高水平、高层次的创新型人才,为居民消费升级提供人力资本支撑。对于满足居民文化娱乐消费方面,要大力培育风格各异、各具特色的休闲度假游、文化旅游、红色旅游、生态旅游和探险旅游,满足各阶层居民的需求;大力整顿旅游市场秩序,杜绝零团费和各种宰客现象,让游客明明白白消费;促进边远旅游景区交通通信和电力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把旅游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结合起来。

完善医疗保障体系,满足城乡居民享受型、发展型消费的需要。一是继续加强和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城镇社会保障服务的覆盖面,全面实施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和贫困人口的救济制度;二是在规范化管理的基础上,加快办医主体的多元化,满足城乡居民医疗保健的多样性需求;三是积极拓展医疗保健消费市场,促进全民健康状况的改善。

第五,以满足基本生存保障为基础,采用住房供给多元化方式,满足城乡居民差别化住房需求。实践证明,限制房地产市场的供给不但起不到抑制需求的作用,反而会助长房价上升,挤压居民其它消费需求。因此,应从扩大供给入手,满足城乡居民差别化的住房需求。一是完善住房用地供给制度,规范基准地价的确定和公布制度,减化、规范房屋开发中各种税费,防止住房价格非理性上涨。二是完善住房供给结构,尤其是满足中低收入阶层的保障性住房需求,增加中小户型住房供给,严格控制高价位、大户型、低密度住房的开发。三是尽快推出廉租房等住房供给体系,通过对低收入群体的住房补助、租金补贴等方式,形成保障房、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商品房、共有产权住房等多元化住房供给模式。到“十二五”期末,全国保障性住房覆盖面要达到20%左右。四是规范二手房交易,尤其是规范房地产中介企业的经营行为。五是提高住房管理水平,进一步改善居民住宅安全和居住质量。六是因地制宜地向农村推广水冲式厕所、集中供暖、沼气、饮用自来水等住宅配套设施,提高农村居民居住质量。

第六,改革和完善节假日休假制度,倡导“带薪休假”模式,创造良好的居民休闲环境。除春节外,每年“五一”或“十一”黄金周,以及暑期以学生和教师为主要客源的旅游市场的火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城乡居民收入提高后对旅游消费的巨大需求。然而,交通、住宿、旅游景点等供给与现实需求的反差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为了缓解集中休假带来的消费需求膨胀,合理使用商业资源,就需要进一步宣传和引导具有行业和地区特征的职工“带薪休假”制度的建立,提升居民旅游消费质量。目前,我国享受“带薪休假”制度的职工主要集中在教育部门和少数机关、事业单位,应该在更大范围内加以推广和实施。

三、强化政府治理能力,积极创造良好的居民消费环境

提升政府服务水平,科学履行政府职能,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发挥政府“有形之手”的作用,完善相关政策优化消费环境,是实现扩大居民消费的重要保证[8]。借鉴罗志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的思路,我们认为,改善消费环境,强化政府治理能力应从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三方面入手:

第一,强化政府经济社会管理职能。一是继续加强政府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职能。以扩大居民消费为着力点,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完善消费政策,拓展消费空间,满足居民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科学引导和规划投资项目,重点是加大基础设施项目、生态环境工程以及民生工程等项目建设和投资,深入优化投资结构,形成政府引导、市场参与的格局。完善和调整贸易格局,尤其是在全球经济疲软的背景下,进一步推动出口市场的多元化,优化财政税收等扶持政策,保护出口贸易稳定增长。二是充分发挥引导产业结构转型发展的职能。着力提升企业自主研发创新能力,引进和吸收高端设备,引导企业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推动传统产业升级,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环保和智能电网、先进装备制造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引导产业向高附加值方向发展。鼓励上下游企业兼并重组,整合产业资源,推动企业做大做强,提升市场竞争力。三是发挥营造良好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的职能。政府应加大对企业扶持的政策力度,加强财政专项资金项目和各项税收优惠政策的落实与执行力度,引导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努力改善企业发展环境,应对日益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四是坚决抵制乱收费行为,反对“与民争利”行为。例如,政府应加强对饱受争议的“遗产继承公证费”、体育、福利等各种体制外、预算外收费的科学管理。建议可考虑通过颁布《遗产法》、《法》等政策法规,取消天价“公证费”而为征收2%的遗产税,将相关收费纳入国库。本着“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宗旨,提高整体社会福利水平。

第二,强化政府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职能。强化政府治理能力,应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切入点和突破口。一是大力扩大劳动者就业和创业。只有充分就业,劳动者才有收入增长来源,民生才有保障,扩大内需才有基础。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构建市场主导就业、政府促进就业、个人自主创业相结合的就业机制;要进一步规范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维护劳动者的权益;要大力推动吸附劳动力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发展。二是完善社会保障职能。社会保障是民生之依,是提升居民消费信心的基本条件。要合理配置公共财政资源,让公共财力和资源更多更好地用于民生工程建设;要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扩大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覆盖范围,建立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的正常调整机制;落实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解决困难企业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问题;扩大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范围,做到征地、补偿、保障三同步;完善城乡公共卫生医疗体系,形成以城镇职工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乡医疗救助为主要内容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三是保证提供城乡居民公共服务均等化。明确不同政府间的职能和责任,保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地区财政支付能力;统筹配置城乡资源,推进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消除城乡体制分割,缩小城乡差距;完善公共服务领域的投资体系,提高公共财政投资效率和基本公共服务质量。

第三,强化政府维护社会稳定的职能。一是维护居民消费物价的稳定。物价是否稳定直接影响到居民消费信心和实际购买能力。平稳的物价水平是促进居民消费健康增长的前提。要取消不合理的收费项目、降低那些偏高的收费标准,对关乎民生的如粮油、副食品、药品等重要生活必需品实行价格监测和临时干预措施,同时重点打击恶意囤积、哄抬价格、变相涨价以及合谋涨价、串通涨价等违法行为,从加强企业间竞争、为企业减负和提高供给能力等方面维护物价的基本稳定。二是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违法犯罪活动,严厉打击制止偷税、骗税、骗汇和走私活动,整存和规范市场运行秩序,改善居民消费环境。规范市场金融秩序,加强对金融部门的监管,取缔和打击非法金融活动。严查工程建设中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等行为。要不断完善质量监督检验检疫的法律法规体系和质量标准体系,加大执法监督力度,保障食品安全,不断提高产品质量,维护中国产品的国际声誉。对于已经发生的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问题,要参照国际惯例,本着对内对外负责任的态度加以处理。要在促进居民消费信用制度建立的同时,大力推行消费信贷。多年来的情况表明,个人消费信贷的扩大对我国住房、汽车消费和教育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有力地拉动了内需。三是努力降低政府消费对居民消费的挤出效应。公款消费也称职务消费,包括公款吃喝、公车消费、公款旅游、公费出国、公款私投、公费休闲等多种形式。在政府各项消费中,公款消费已经成为地方财政的沉重负担。目前,我国的行政管理费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已达到19.03%,公务员职务消费占全国财政总收入的比例达24%。过去一些年来,各地基层政府互相攀比建造豪华办公楼的现象相当普遍,成为政府浪费的一个突出问题,尽管2011年3月,国务院明令要求98个中央部门公开“三公”数据,但已经公开的并不能让民众满意,而要真正借此监督政府花钱,仅仅公开还不够。为此,要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严禁政府机关豪华办公楼建设,严格控制招待费、公车消费、公款旅游等支出,加强行政支出的管理。严格遵守和执行公款消费支出标准,加大对相关项目经费开支的审计和监督;严格控制公车私用、滥用问题,取消领导专车和专职司机,采用对公务员实行一定数额的交通补贴等形式;完善从中央到地方的财政预算和决算体系,增加财政预算透明度,明确公布相关经费使用情况,加强社会监督,实现从项目审批、土地使用到资金支出等各环节的严格控制。

注释:

①根据中央党校周天勇教授在2005年8月2日接受《中华工商时报》记者采访时的看法,“全国各级政府统计内的预算外收费高达5000亿元,统计外的预算外收入至少3000亿元,两项相加即超过8000亿元,而这些绝大部分来源于乱收费和乱罚款。”假如数据可靠,那么各种体制外预算外的各项收费竟分别高达同期增殖税的近0.8倍、营业税的近2倍以及消费税的4倍,数字的确触目惊心!

②2005年世界银行研究报告(L.Kuijs,Investment an Saving in China,World Bank 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 3633)和亚洲开发银行的《2010亚洲发展展望更新》中均显示出目前国有企业给国家分红不足,使得不断增长的利润并没有通过再分配回馈给社会。

③按照韦 森(2014)估计,“从九十年代初开始到现在,政府的财政收入增长,翻了三四十倍,而全国城镇和农村居民平均可支配收入,最多也就是翻了7.7倍。这里面有几个因素,第一就是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企业很好赚钱,资本边际收益率高。中国的税收主要是通过间接税取得的,增值税还有企业所得税,所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时候,财政收入也在高速增长。这是第一个重要的因素。第二个是通过‘金税工程’,使财税部门税收的征收能力大幅度提高了,电脑联网,增值税发票一开,偷税漏税非常难。尽管税率没变,企业的实际税收负担大幅度上升了。”参见韦森著《政府还没根本认识到税收是一种“必要的恶”》,南方都市报,2014-03-06。

④澳大利亚社会科学院院士黄有光认为:“基础设施的贡献,很可能比许多人所想象的还要大。基础实施的贡献,除了在分工水平不变下所提供的利益,更在于通过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而促进分工和专业化,从而提高生产力。”参见范金著《中国城乡居民消费取向的情景分析和政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85页。

参考文献:

[1]方福前.中国居民消费需求不足原因研究――基于中国城乡分省数据[J].中国社会科学,2009(2):68-82.

[2]郭庆旺,吕冰洋.论税收对要素收入分配的影响[J].经济研究,2011(6):16-30.

[3]何其春.税收、收入不平等和内生经济增长[J].经济研究,2012(2):4-14.

[4]陈立中.收入增长和分配对我国农村减贫的影响:方法、特征与证据[J].经济学季刊,2009(2):711-726.

[5]聂海峰,刘 怡.城镇居民的间接税负担:基于投入产出表的估算[J].经济研究2010(7):31-42.

[6]郑玉歆.按照经济规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01-14.

[7]赵振华.加速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J].桂海论丛,2013(1):7-10.

上一篇:公路两侧绿化实施方案范文 下一篇:水电行业发展趋势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