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现状评价方案范文

时间:2024-01-04 17:11:40

安全现状评价方案

安全现状评价方案篇1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安全

1安全评价概述

安全评价,就是根据各种己知条件,事先对系统进行一番评价,看看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有多大,会造成多大的损失。安全评价也称危险评价,是对系统发生事故危险性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评价系统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及其程度,以寻求最低事故率、最少的损失和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也就是对被评价系统的整体运行过程安全程度的评价,以此来确定人类对该系统运行状态的认可与否,并为系统的进一步改进提供信息。

1.1安全评价的主要内容

(1)危险性评价,即观察、测定新的危险和原危险的变化。

(2)危险性的定量化,即算定发生概率,进行损害程度的定量评价。

(3)与社会允许值进行比较。

(4)确认措施实施,减少危险或消除危险。

1.2安全评价方法

(1)安全评价的定性方法

这类方法主要是根据经验和判断能力对生产系统的工艺、设备、环境、人员、管理等方面的状况进行定性的评价。属于这类评价的方法主要有安全检查表、预先危险性分析、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以及危险可操作性研究方法等。

(2)安全评价的定量方法

安全评价的定量方法有两大类:

①指数评价方法

指数评价方法以系统中的危险物质和工艺为评价对象,评价指数值同时含有事故频率和事故后果两个方面的因素。

②概率评价方法

概率评价方法是根据元部件或子系统的事故发生概率,求整个系统的事故发生概率。目前,这种方法在系统结构简单、相同元件的基础

数据相互借鉴性强如航空、航天、核能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事件树和事故树分析法等属于这种方法。

③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安全评价方法

实际上,安全评价方法定性或定量的区分并不是绝对的,除少数评价方法,只能作定性评价或只能作定量评价外,大部分安全评价方法都既可以作定性评价,又可以作定量评价。层次分析法等就属于这种方法。在实际应用中有时就将安全检查表作为定性评价方法,而有时候又作为定量评价方法来使用。

2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方案安全评价体系的建立

2.1房屋建筑施工方案安全评价的特点

⑴影响因素众多,关系十分复杂

房屋建筑施工方案安全评价涉及到大量的施工人员和生产设施、装置、原材料等,构成的一个庞大的人机系统的方案的评价,再加上各施工企业管理制度以及管理人员的素质等错综复杂的制约因素和纷繁复杂的环境因素。

⑵评价的单个因素选取难度大

房屋建筑施工方案评价中的评价因素涉及了众多定性与定量的复杂因素和偶然因素,这些因素的度量往往因人而异,主观差异大,环境差异大。要从施工方案中提取的评价因素全面准确反映施工方案的真实安全水平,难度非常大。

⑶有关的数据干扰大

在施房屋建筑施工方案中,影响安全评价的众多因素错综复杂、相互之间的联系纵横交错,而这些因素间的影响关系更是难以度量,以及房屋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的统计也有一定误差,因此,造成各因素测量数据间的干扰。由此可以看出,针对房屋建筑施工方案的安全评价,就需要有一类评价模型既能充分考虑各方面因素以及因素间的干扰关系和提取的评价因素要比较准确的反映施工方案的真实安全水平,又要能降低综合评价过程中人为的不确定性因素,既要具备安

全评价模型的规范性又能体现出较高的安全评价准确性。

2.2施工方案安全评价的指导原则

⑴科学性原则

施工方案的安全评价的结果,能比较准确的反映施工方案的本质,能体现出影响施工方案安全状况的主要因素。只有坚持安全评价科学性指导原则,才使安全评价的过程具有可靠性和客观性,安全评价的结果才具有可信性。

⑵可行性原则

建立的安全评价模型,应当便于资料和数据的收集,能做到安全评价程序和工作尽量简化,避免面面俱到,繁琐复杂。只有坚持可行性原则,评价的实施方案才能易于被应用部门采纳。

⑶可比性原则

为了便于比较,评价指标还应当量化。只有通过量化,才能精确地揭示事物的本来面目。所以在设计准则体系时,还应当考虑到在量化时能够获得这些准则的测度标准。

按照上述指导原则,围绕房屋建筑施工方案安全评价因素的具体特点和评价目的,才能建立起正确的安全评价准则体系和安全评价模型。要对施工方案的安全状况有一个评价,就要用到合适的评价模型,将单个评价因素的具体量化值经过计算,得出一个直观的安全状况水平的数值。还要建立的评价模型关系到操作上的方便性、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因此,建立评价模型时要考虑到理论上的可行性和实践中的可操作性,选择合适的安全评价模型,而且由评价结果分析制定施工安全预防措施,充分体现安全评价结果的作用。

3房屋建筑施工方案危险等级评价法的应用

3.1坠落危险

(1)事故原因

a人的因素

①施工人员违规操作失误,引起坠落,②施工人员未戴安全帽,未栓安全带;③违规搭设或拆除脚手架或塔吊;④身体疾病,心理疾病,安全意识不足。

b物的因素

①无安全网或安全网,安全带,安全帽及安全设施不合格;②施工设备安装不牢靠;③施工设施的材料不合格。④施工设施超负荷运转。

(2)预防措施

①、加强安全技术培训和安全知识教育,加强从事高处作业的身体检查和高出作业的安全教育、自我防范意识,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安全意识。②、加强安全管理,消除管理缺陷。科学合理安排施工作业,为高处作业创造良好条件。③、完善各项安全设施,引入新的高科技产品应用于施工当中。④、加大安全经费投入,增大施工设备的安全度。⑤、注重安全检查,安全监察,加强监督检查,严格执行规范标准。⑥、加强临边防范措施的落实和检查工作。⑦、充分利用安全网,安全带等防护设施。

3.2坍塌危险

(1)事故原因

a.人的因素

①未落实方案中安全措施;②违规操作;③施工人员的自身的因素;④违规搭设或拆除支撑设施,安全设施。

b.物的因素

①安全设施不合格;②施工设备不合格

(2)预防措施

①、完善设计.保证安全系数。②、规范管理,消除安全隐患。③、强化教育与培训,提高工人安全操作知识和安全技术知识,坚持持证上岗,做到不违规作业。④、用好资金,加大安全投入。⑤、加强监督检查,严格执行标准。⑥、把安全生产工作纳入法制化,科学化,管理化的轨道。

3.3物体打击机械伤害危险

(l)事故原因

①钢管打击;②砖头打击;③模板打击;

①搅拌机伤害;②汽车伤害。

(2)预防措施

①、加强安全意识教育。②、加强安全监督。③、加强施工现场安全防范措施。④、杜绝违章指挥,严禁违章作业。

3.4中毒充电风险

(1)事故原因

①基坑开挖中通风不良;②对于有毒物质的意识不强;

①手持电动工具触电;②施工人员触碰高压线;③低压线触电

(2)预防措施

①、加强安全意识教育,加强全传教育,提高认识;②、加强安全监督;③、设立急救站,让施工现场通风顺畅。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房屋建筑施工方案的安全评价体系的不断完善,施工现场劳动条件的改善,机械设备的进一步完善,预防和杜绝出现不安全的因素,让危险源抹杀在萌芽阶段,这样施工安全事故将会得到有效控制。

参考文献

【1】孙昌盛,工程施工方案中安全技术措施的编制,建筑安全,2003

安全现状评价方案篇2

关键词:城市安全 城市居民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Abstract: in the urban construction and the practical level of evaluation of academic research level city there are many han to solve the need.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city residents safe, focused on urban residents safety evaluation system,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city of safety management.

Key words: the city safe city residents safety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中图分类号:P6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城市的发展经历了以安全为本的城市、以经济为本的城市、以人为本的城市三个阶段。古代人们,以城市安全为本,修筑城墙以抵御外来侵略;在以人为本的今天,人们对城市安全的要求不再是简单的抵御外来者,而是从广义的安全角度要求城市给予居民以安全感。

1、研究背景

我国近年来不断攀升的城市安全事故,其数量之大、伤亡人数之多、经济财产损失程度之深、影响范围之大更是社会关注的聚焦点。华东师范大学危机管理研究所所长陈洁华介绍,每年,我国因安全危机而造成的损失达5000亿元。近年来城市安全事故从出不穷。2008年春季,我国南方发生了50年不遇的罕见的雪灾天气。南方十多个省遭受了50年不遇的持续雨雪、冰冻等自然灾害,受灾人数过亿,并造成电力中断、水管爆裂,十多个机场、众多高速公路关闭,京广铁路主干线和诸多铁路路段及国道停运,导致人员和物资流动阻滞等连锁反应。民政部救灾司2月2日公布的此次雨雪受灾数字:农作物受灾7 200多公顷,直接经济损失530多亿元,因灾死亡60人,紧急转移安置175.9万人,倒塌房屋22.3万间,损害房屋86.2万间。今年,9月27日14时51分,上海地铁10号线发生追尾事故,造成271人受伤。近期城市电梯伤人事故,校车安全事故频发,城市居民没有安全保障和安全关的城市不仅无法带动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甚至可能成为无可挽救的祸源。一串串触摸惊心的数字,带给城市居民诸多关于“我们的城市安全吗?我们安全吗?”的思考和拷问。因此,城市居民安全问题的研究探讨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2、相关定义的界定

人们对城市安全的要求既要求城市在自然灾害、社会突发事件等有效的抵御能力,并能在环境、社会、人身健康等方面保持一种动态均衡和协调发展,能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秩序、舒适生活空间和人身安全。即城市安全包括两方面内容:有效的抵御能力和城市居民生活秩序、空间和人身的安全。也就是说,城市安全应该包括对宏观方面的以城市灾害和抗灾防御能力为评价内容的城市公共安全;以及微观方面的以城市居民生活秩序、空间和人身的安全为评价内容的城市居民安全。

城市居民安全评价是以获得居民安全度的定量结果,为城市安全管理、规划提供量化依据为目标。评价中只考虑城市安全事故后果为居民人员伤亡造成影响的事故因素,不考虑对财产造成损失和环境造成破坏程度的事故因素。通过城市居民面临的危险性分析,选择合理的安全评价方法,建立城市居民安全评价体系和方法。而构建合理的城市居民安全指标体系是进行城市居民安全评价的基础。

3、城市居民安全指标体系的建立

3.1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是开展城市居民安全评价的基础和关键,评价指标的全面性与准确性会直接影响到评价结果的质量。所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必须能够反映城市安全现状的主要特征和基本情况,必须要以能反映整个系统的危险状态为目的。如果确定的因素太多,就会增加系统指标体系结构的复杂性和评价的高难度性,而且掩盖了关键因素的重要性:反之指标因素确定的过少,则评价过程太过简单粗糙,如此便很难全面地反映系统的客观情况。因此,设计指标体系时要具有科学性、系统性、资料的可获性、可衡量性、可操作性的原则。

3.2城市居民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意义

确定一个科学、全面、客观的评价指标体系是评价保证评价过程合理性、结果可靠性的关键。合理、科学地设计城市居民安全指标体系具有如下意义和作用:

(1)是客观评价城市居民安全现状和发展趋势;

(2)能准确认识城市居民安全的控制方向和方法;

(3)为科学分析城市居民安全的规律提供理论支持;

(4)为安全管理提供理论支持,为各级政府和社会提供安全科学决策的依据;

(5)是居民认识城市安全水平的标度。

3. 3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思路

本文从对居民安全产生影响,即对城市居民衣、食、住、行、医安全五个方面进行分析、归纳建立城市居民安全评价指标,并从这五个方面安全出发将社会治安、生活保障、医疗卫生、经济状况、生态环境五个方面内容作为城市居民健康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一级指标。

(1)社会治安

社会治安是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社会问题,关切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作为城市居民安全体系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主要从刑事犯罪、治安管理两个指标来考察城市安全。危害城市社会治安秩序的主要破坏力指标这里不仅要从数量方面,而且要从性质方面对违法犯罪案件进行认真评估,这样才能较全面地评价社会治安状况。

刑事犯罪方面,犯罪率、刑事案件的立案率是判断社会治安状况好坏的“晴雨表”,是城市治安考核的重要指标。

治安管理方面,安全的城市监控覆盖率是强化城区安全防范建设,加强城区治安防范力量,有效防范重大案件发生的重要手段。而警力不足是目前我国城市治安的瓶颈之一,适当的警员配置率,合理的破案率从治安管理上体现了社会治安管理能力。

(2)城市生活保障

现代城市居民的衣、食、住、行都对交通、水、电、气、油等高度依赖。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发展的速度使得城市的生命线系统迅速饱和甚至超负荷运行,大大增加了城市脆弱性的同时给居民生活安全带来威胁。完善、稳定的生活供给系统是城市安全的标志,满足城市居民的气、热、水、电、信息、交通等的需要是城市居民安全的前提条件。本文从城市居民对生活的基本需求出发,查找相关指标,建立生活保障的相关指标。将现代生活要求的城市供电、供气、供水、交通、住房、食品的安全作为衡量生活保障安全的指标。在选择三级指标时,从供电、供气、供水、交通、住房、食品的供应数量和质量安全性指标

上反映生活保的安全性。

(3)医疗卫生

健全的医疗保障、合理的卫生防疫水平是城市居民对医疗卫生的基本要求。

拥有与城市人口相匹配的医生数量,足够的医疗保险投保率,宽广的疫情监控覆盖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覆盖率,病床数是为居民提供方便、快捷的就医前提。城市是人口的聚集区,传染病发生机率大于农村,传染病一旦爆发对城市居民造成身体上的创伤和心理上的恐慌。在城市医疗卫生上将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作为卫生防疫工作的重要衡量指标,是城市医疗卫生安全的重要指标。

(4)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它不仅包括各种自然要素的组合,还包括人类与自然要素间相互形成的各种生态关系的组合。城市作为一种典型的符合生态系统,其生态环境脆弱,如何改善生态质量、维护生态安全是城市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生态环境对城市居民健康影响主要包括环境治理和生态建设两个方面。

环境治理方面,环境破坏对城市居民的居住环境包括水、气、声环境安全造成威胁,而水、气、声、渣各类废物的处理达标情况,都能极好地反映出城市污染控制的现状,以及当前的环境状态。生态建设方面,城区要保障足够的绿化覆盖率、公共绿地面积、好于二级的天数才能在维护城市生态系统合理运行的同时,保障居民对生态环境的需求。

(5)经济状况

经济状态不仅仅关系城市和国家的稳定和发展,更能直接反映居民经济状态。

经济富裕状态是城市安全程度的重要基础,也是城市居民安全的重要影响指标。本文在考虑城市居民经济状态指标时,从就业保险、收支状态、分配结构这三方面进行。

就业保险情况安全状态由城市失业率、失业保险率反映出来。正常收支是维持居民正常生活的前提条件,由人均GDP、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财政收入构成,是城市居民经济状况的反映指标。分配结构上主要从居民食品支出占生活支出的比例既恩格尔系数和反映经济财富分配状态的基尼系数体现。

根据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以及思路,结合专家意见,本文将城市居民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分为四层。具体见表1。

表1 城市居民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目标层 准则层 要素层 指标层

城市居民安全

社会治安

刑事犯罪

犯罪率(%)D111

刑事案件立案率(%)D112

治安管理

重点部位安全监控覆盖率(%)D121

警员配置(1/万人)D122

生活保障

城市供电

人均供电量(度/月)D211

供电可靠性(%)D212

城市供气

燃气普及率(%)D221

暖气普及率(%)D222

城市供水

人均生活供水量(吨/月)D231

自来水普及率(%)D232

饮用水水质达标率(%)D233

城市交通

公交车配置(台/万人)D241

公共交通分担率(%)D242

城市道路面积(m2/人)D243

城市住房

人均住房建筑面积(m2/人)D251

危旧棚户房比例(%)D252

食品安全

食品抽检合格率(%)D261

口粮供求差率D271

医疗卫生

医疗保险

万人拥有医生数(1/万人)D311

医疗保险投保率(%)D312

卫生防疫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覆盖率(%)D321

万人病床(1/万人)D322

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D323

生态环境

环境治理

污水废水排放达标率(%)D411

废气排放达标率(%)D412

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分贝)D413

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D414

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置利用率(%)D415

生态建设

城区绿化覆盖率(%)D421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m2)D422

达到及好于二级的天数(天/年)D423

经济状况

就业保险

城镇登记失业率(%)D511

失业保险率(%)D512

正常收支

人均GDP(元/人)D521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人)D522

人均财政收入(元/人)D523

分配结构

恩格尔系数D531

基尼系数D532

4、结语

本论文通过对城市安全内容的分析,提出了城市安全包含了城市公共安全和城市居民安全两个方面内容,并通过对城市居民安全影响因素的分析,构建了城市居民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以期为城市安全管理提供理论支持,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一点贡献。

参 考 文 献

【1】童林旭.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安全保障问题[J]..城市发展研究,1999,(6):1―6.

【2】 吴庆洲.21世纪中国城市灾害及城市安全战略[J].规划师, 2002(1): 12.

【3】 郑杭生.中国转型时期的社会安全隐患与对策[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4(2):4.

【4】 高峰.宜居城市理论研究[D].兰州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 2005.

【5】 修春亮等.针对突发灾害:大城市的人居安全及其政策[J].人文地理,2003.18卷

【6】王莲芬,许树柏,层次分析法引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1-8

安全现状评价方案篇3

关键词:矿工; 不安全行为; 评价指标; 神经网络评价模型

DOI:10.16640/ki.37-1222/t.2016.14.082

0 引言

根据近年来对各种不安全事故的大量研究,发现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导致事故发生的诸多因素中最关键的因素,因此,我们可以通过研究人的不安全行为来有效预防不安全事故的发生。矿工的不安全行为对煤矿安全生产的影响重大,为有效改善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现状,需对矿工的安全行为进行具体分析,并借助一定的方法做出有效的评价。

1 矿工的不安全行为分析

1.1 人脑信息处理过程可能出现的不安全行为

矿工在完成某项工作任务的过程中,矿工的感觉、知觉器官等会受到生产过程中一些因素的刺激,触发其大脑产生多种行为方案,大脑依据相关的知识、经验等对这些行动方案进行感知。然后再对各种行动方案进行评价,并确定准备执行的行动方案。最后矿工再将选择的行动方案付诸实施。因此,其中若有一个环节出错,都可导致不安全行为的发生。

1.2 煤矿企业环境对不安全行为的影响

我们一般意义上的煤矿企业环境是指煤矿所处的自然环境、工人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人的生理、心理方面时刻受到一定的环境的直接影响,从而最终会影响人的安全行为。

1.3 矿工的身心素质对不安全行为的影响

矿工的身心素质包括生理素质和心理素质。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的体魄,是矿工进行煤炭安全生产活动的重要保证。而矿工的心理素质是其选择安全行为的重要基础。

1.4 煤矿企业管理与不安全行为

事故发生的直接和表面原因往往是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再进一步分析可看出,企业管理的缺陷才是发生事故的根源。管理的因素包括企业领导人不重视安全生产,组织结构和人事配备不合理,安全规章制度不健全,不良的安全氛围等。这些都会助长员工的不安全行为。

2 矿工的安全行为评价

2.1 矿工的安全行为评价指标[4-5]

很多因素都会影响到人的行为,德国心理学家勒温(Kurt Lewin)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行为公式:B=f(P×E)

其中B是指人的行为,P是指个人的内在因素,E就是外界的环境。其中内因是最根本、最主要的,外因是其条件,外因要想发挥作用需要依靠内因。本文主要从矿工自身素质出发,确定评价的指标体系。

2.2 矿工安全行为评价指标的分析

(1)生理素质也就是矿工的身体机能的状况。生理素质是矿工一切活动的基础。人的身体状况不同,使安全行为也有很大差异,人只有在一定环境条件下才能达到最佳的行为。

(2)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心理状态会支配人的行为,且人的感觉器官可以接受到外界的各种刺激。当矿工的心理处于消极状态时,其感知觉、思维和反应的机能就不能正常发挥,差错增多,导致事故的发生。

(3)员工文化层次、知识水平的高低、知识结构与技能状况是否匹配、员工技能现状与岗位需求是否适应、直接关系着员工安全行为的可靠性与可控性。煤炭行业一线从业人员以农民工为主,所受教育少,且流动性大,素质一般都较低,基本安全知识缺乏,业务技术不熟练、技能低,处理现场事故隐患经验不足,容易造成不安全行为的发生。

3 矿工的安全行为评价模型研究

3.1 BP神经网络模型的建立

(1)本文采用3层的BP网络结构建立模型。对矿工安全行为的评价问题的分析,将矿工安全行为评价指标的输入到对职工的安全行为评价的最终结果的输出看作是一个非线性映射。

(2)矿工安全行为评价指标体系有11个二级指标,将其作为输入层的输入,故输入层节点数相应确定为11。又因各个指标特征值之间无统一的度量标准,要先将各指标的特征值统一进行量化处理变换到0-1之后,再进行综合评价。

因为对于矿工安全行为的评价结果的就一个,所以本文在输出层处仅设了1个输出节点,为代数值,取值范围0-1。分值越大,说明被评对象的行为越安全。

另外,目前对于隐含层节点数目的确定也没有统一标准,不过可以采用经验公式或试错法来确定隐含层的节点数。

(3)网络结构。矿工安全行为评价网络具体结构基于BP算法的矿工安全行为评价模型:Y=f(w×[g(VT×X)-B1]-B2)

其中,X=(x1,x2,…,x11)T为模型输入向量的转置,Y是输出向量,V=(vi,j)11×j(i=1,2,…,11)为输入层到隐含层的连接权值向量,其中vi,j为输入层的第i个结点到隐含层的第j个结点的连接权,W=(w1,w2,…,wj)为隐含层到输出层的连接权值向量,其中w1,w2,…,wj分别为第1, 2,…、j个隐含结点到输出结点(这里仅一个输出结点)的连接权,B=(b1,b2,…,bj)T为隐含层的权值向量,B2=(b)则为输出层神经元的权值向量,g(x)和f(x)分别为隐含层和输出层的激活函数。函数形式为:

3.2 BP神经网络的计算

由于篇幅有限,本文对于BP神经网络的算法就不再阐述,具体可参考文献[6]。

4 结论

影响煤矿安全系统的因素很多,但矿工在系统中起主要作用,控制他们本身的不安全行为才是解决系统安全的关键。本文在BP神经网络的基础上构建的矿工安全行为评价模型不用再对各项指标的权值进行设置,可以有效减少常规评价体系中人为因素的干扰。

参考文献:

[1]隋鹏程.安全原理[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2]伟炯.产业安全文化建设途径探讨[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1.

[3]杨玉中,吴立云,石琴谱.煤矿工人人为失误的原因及其控制[J].矿业安全与环保,1999.

[4]刘先杰.船员证书后适任性模糊综合评价[D].大连海事大学,2002.

[5]Alan Hedge, Huna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Cornell University [EB/CL],9/1999 http://ergo. human. comell. edu/studentdownloads/DEA325pdfs/hip.pdf,1999.9

[6]Martin T Hagan等著.神经网络设计(英文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中信出版社,2002.

安全现状评价方案篇4

1、观念转变和管理创新

安全管理工作应转变传统的安全理念,提倡安全管理工作的创新;实现全员的“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转变,以此来提高自我的安全防范意识;对安全检查工作实现从抵触应付到参与配合的转变,毕竟所有的安全检查工作最终是为了改进现场安全状态,以提高过程的本质安全和人的本质安全;对安全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上实现“让我学习”到“我应学习”的转变,以便营造良好的安全管理环境;转变观念是提高安全综合水平的前提条件。

2、高标准和严要求

安全管理工作需要高标准、严要求,不能对安全存在的问题及纰漏视而不见、司空见惯;个别安全管理不到位的企业关键在于安全管理的标准水平低、对员工的岗位安全要求不严格;对此,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来对企业进行环保和安全评价,从中找准现成的安全状态不适宜的问题点,用“安全木桶理论”来加以持续改进。

3、闭环管理与开路管理

闭环管理是指对安全工作的每项活动都应本着“PDCA循环”的管理模式实施动态实时控制,有策划安排、有落实实施、有检查评价、有总结改进;不能形成开路管理,只是安排而不进行动态跟踪评价,使所有的实施细则落实不到位,导致安全管理务虚化;对现场安全状态企业应落实专人进行监督考核,对过程隐患不断进行限期整改,以达成安全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提高安全管理工作的效能。

4、亡羊补牢和未雨绸缪

安全管理即要对直接经验进行深层次剖析,及时完善管理和作业文件来进行“亡羊补牢”,此时的时效性便显得十分重要,并及时组织开展现场安全教育活动,受教育的人数应达到最大化;又要对危险源的危险程度进行评价,采取预防措施“未雨绸缪”,预防措施和纠正措施应分解落实到人头,并进行现场动态跟进评价;现场安全管理吸取直接或间接经验教训都是十分重要的课题,在此过程中也或开展灵活多样的“事故反思日”和“事故演练月”等活动,并对活动效果进行评价、总结和改进。

5、安全形式和安全内容

安全形式反作用于安全内容,对安全内容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开展各种形式安全活动,并对每次开展的安全活动效果进行总结和改进,有利于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在开展安全活动时不能为活动而活动,提前应组织策划,进行效果预测分析,对活动过程实施跟踪考核,关键解决人的安全意识和人的安全认知能力低的问题,以减少现场人为作业失误或信息传递失真而连锁引发成事故。

6、责任追溯和结果预知

发生事故应按因果分析法进行责任追溯,从人、机、料、法和环等方面追溯发生事故的本质原因,以找出引起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和间接原因,按责任进行分解落实并加以考核;企业也应开展模拟事故的原因剖析,以产生事故的结果来模拟追溯其原因,通过在现场控制模拟事故的原因来控制事故发生的概率;安全管理应遵循精细化细节管理的原则,务实将事故消除在萌芽状态。

7、以点带面和以面促点

安全管理工作应抓好正反两方面的典型,每月以员工在安全工作方面的表现进行排序,按照“271”(20%优秀,70%中等,10%差)原则实施奖优罚劣,以点带面不断促进安全工作上水平;同时,应将好的做法和经验以面促点地推广应用;在安全管理工作中应该小题大做,安全重心应下移至班组,强化班组安全建设,挖掘班组安全工作的能动性,来提升企业安全工作不断上台阶。

8、惩戒处罚和提醒沟通

安全工作既要对三违行为和事故后果按责任进行惩戒处罚,又要在分配任务时进行安全提醒和安全信息沟通;惩戒处罚可以是经济上的处罚,也可以与各层管理者的职务连带考核;提醒沟通应重视监督检查,以保证现场作业出现人为失误而引发人身伤害事故。

9、安全评价和安全改进

安全评价需要不定期进行,安全改进需要时时开展;从安全评价中掌握现场安全状态,以便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和对策,控制危险源的危害程度;对现场隐患点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改进,以便提高过程活动的本质安全,控制小概率事故的能量释放。

10、现场救援和应急预案

现场救援是在发生事故后所采取的措施,以减少伤害的后果;应急预案是指对现场危险源实施预防性模拟分析,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预防事故的发生;现场救援需要员工有相应的救护知识,应急预案需要有安全专业人员进行综合审定。

安全现状评价方案篇5

关键词:工程施工;危险源;风险评价;控制

一?建设工程施工安全危险源及辨识

建设工程施工安全危险源,是指建设施工活动中可能导致的人员伤亡、财产及物质损坏、环境破坏等意外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包括管理者和作业人员等的不安全意识、情绪和行为;机具、材料、施工设施及辅助设施等的不安全状态;环境、气候、季节及地质条件等的不安全因素,以及这些因素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在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常见的单危险源以及导致的事故主要有:物体打击;高空坠落;坍塌;起重伤害;机具伤害;车辆伤害;触电;火灾;爆炸;雷击;中毒;窒息;气象灾害及地质灾害等。以上危险源或事故,既单独出现,又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同一个危险源对于不同地域、不同环境、不同建设条件、不同建设者、不同作业技术水平、不同工程建设阶段出现的概率及导致的事故风险不尽相同。不同的建设工程,其危险源之间的相关性、因果性及由此导致的事故风险也不尽相同。

建设工程危险源的辨识包括以下内容:辨识材料、能源、运输、生产装置、设备安装、建设对象、自然环境、人的因素等方面存在的危险;辨识各子系统重大危险源发生事故时可能对其他系统的危害及其它系统发生事故时对本系统的危害;辨识由于物体打击、高空坠落、坍塌、触电、火灾、爆炸等单危险源造成的危害;辨识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雷电等对系统的危害以及由此诱发事故的可能性;辨识重大危险源被激发酿成事故后,生命财产损失严重程度及其概率;辨识生产系统在设计和施工时所采取的安全措施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规定;辨识系统的结构、布局是否满足检修、维护的要求,测试作业对操作空间、通道等条件是否满足要求;辨识建设工程施工人员操作条件对防止人为失误的安全防护装置是否符合相关规范要求等,列出影响施工安全的危险源,实事求是地设立建设工程施工安全危险源的辨识标准。

二?建设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方法

安全风险评价的任务是对识别出来的危险源进行评价,判断各危险源的危害程度,进行危险源分级,确定不可容许的安全风险,其评价分析方法可以分为定性评价方法、定量评价方法和综合评价法三大类。

(1)定性评价方法

安全风险定性评价方法主要是根据评价者的经验和直观判断能力,对施工工艺、施工设备、设施、项目环境、操作人员、管理等方面的状况进行定性的分析和判断,评价的结果是一些定性的指标,如危险因素发生可能性的等级、危险因素发生后果的类别、是否达到某些安全指标等。

定性评价方法的优点是评价过程简单,容易理解和掌握,但是评价过分依赖评价人员的经验,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同评价人员的评价结果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异,其结果可比性差。

(2)定量评价方法

安全风险定量评价方法是在大量的调查统计资料和实验数据的基础上,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对施工工艺、施工设备、设施、项目环境、操作人员、管理等方面的状况进行定量的计算和分析,评价的结果是一些定量的指标,如事故发生的概率、事故的伤害(或破坏)的范围、危险因素与事故的关联度、危险因素的重要度等。

定量评价方法的优点是能够比较精确地得出定量指标,为安全控制和事故防范提供更多的信息,但是评价需要大量的基础数据,评价结果的可靠性过分依赖数学模型和基础资料的准确性,而且大部分定量评价方法建模复杂,计算工作量大,难以在施工现场第一线推广。

(3)综合评价法

综合评价法是多种评价方法的综合运用。一般是定性分析方法和定量分析方法的综合运用。

三?危险源的控制与管理

在对危险源进行辨识和风险评价的基础上,制定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管理标准,构建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的监管制度及应急救援体系,对每一重大危险源制定控制和管理措施。对于给定的地域、施工企业以及施工条件的建设工程,应能确定施工安全的重大危险源和重大安全事故隐患的性质、分布、规模、事故关联和后果,提出有效、实用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对可能影响施工安全的危险源进行登记。重大危险源登记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工程名称、危险源类别、时间、地址、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及联系人、联系方式、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的危害、施工安全的主要措施和应急救援预案。针对建设工程企业和危险源的特点,对施工企业与人员管理、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生产技术管理、设备与设施安全、影响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的自然和环境危险源等方面提出具体的控制措施。

应急救援预案是事故预防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企业应负责制定现场应急救援预案,并定期检验和评估现场应急救援预案和程序的有效程度,进行必要的修订。场外应急救援预案由政府主管部门根据企业提供的安全评价报告和有关材料制定,应提出详尽、实用、清晰和有效的技术与组织措施。政府主管部门应保证发生事故时要采取的应急措施和正确做法的有关材料,发放给可能受事故影响的企业和个人,并保证企业和个人充分了解发生重大事故时的应急措施,每隔适当的时间应重新修订和应急救援预案宣传材料。

四?结语

安全现状评价方案篇6

关键词:重大安全隐患;监控;应急预案;安全管理绩效评价

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0-00-01

当前,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价、监控与预警的有关工作是企业乃至全国的安全生产工作的中心任务之一。针对安全生产现状,重要对策之一就是重视对重大危险源和重大事故隐患进行辨识与安全监控,即对企业的各类重大隐患或重大危险源进行跟踪监视,变事故处理为事故预防,随时发现隐患,随时排除,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掌握企业安全管理的主动权,实现保障安全的目的。

一、隐患和危险源的含义

危险源是某种危险的根源,一般指客观存在着某种可能导致发生事故、伤害、损失等灾难性后果的有关危险物质或能量,且其数量超过了临界值。这些是事故或灾害的基础原因或间接原因。而隐患则是隐藏着的祸患,一般指存在着某种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以及管理上的缺陷。这些是发生事故或灾害的直接原因。本项研究考虑隐患因素,同时也考虑危险源因素。

二、重大事故隐患监控

1.设计隐患监控方案的原则

(1)“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以事故、灾害的预防为本项实用性研究的立足点。

(2)针对某种隐患或危险源,不仅有具体的安全技术措施,而且也有考核评价办法。

2.隐患监控方案主要内容

(1)企业主要隐患(危险源)的基本状况。根据对重大隐患进行重点监控的原则,主要针对燃、爆、危进行重点监控,也考虑有毒气体泄漏、机械伤害、粉尘危害、噪声与振动危害等的拓延与扩展,以适应不同企业的不同隐患(危险源)因素。

(2)隐患(危险源)的监控图。厂区平面布置电子或模拟地图显示,各隐患单元(或危险源单元)应显示其名称、数量、工种或贮存方式、危险程度、是否有安全措施及其落实程度,管理责任人,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情况等。

(3)针对性的安全技术措施及其落实情况。一是针对燃、爆隐患,应根据实际情况考虑在如下方面采取安全技术措施:①厂区布置与建筑;厂区布置的合理性;建筑结构满足防火防爆要求;安全出口、疏散通道等;②设备与装置:易燃、易爆物质的可靠密封;安全装置按规定设置等瘤工艺过程:领配料、投出料的规程;有效控制超温超压等;④电气安全:电源及配变电设备、电缆或线路、用电器以及防雷击、防静电措施;⑤消防设施:消防水源配置、消火拴、固定灭火系统及灭火器材等。二是针对危险建筑物的考虑因素:①自然环境因素:如建筑年限、老化、大气酸碱性、地面沉降、冻融等环境影响的相应措施。②生产过程因素:腐蚀性气体、腐蚀性液体、高温、振动等影响的相应措施。

(4)事故苗头、险情分析与处理。有计划地定期对企业自身的安全生产形势进行分析与总结,尤其是对已出现过的事故苗头、灾害险情及时记录,用系统安全工程的方法进行评价,这是隐患监控的重要内容。

三、应急预定计划方案

“预防为主”是安全生产的原则。迅速的反应和正确的措施是处理紧急事故和灾害的关键。所谓迅速的反应是指:迅速查清事故发生的位置、环境、规模及可能发展的势态;迅速沟通应急领导机构,应急队伍、辅助人员以及事故或灾害现场人员之间的联络;迅速启动各类应急设施、调动应急入员奔赴灾区;迅速组织医疗、后勤、保卫等队伍各司其责;迅速通报灾情,通知邻区做好各项必要准备。正确的措施包括:保护或设置好避灾通道和安全联络设备,撤离灾区人员。无法设置安全通道时,应开辟僻难所;迅速消灭灾害,并转移灾区附近的易引起灾害蔓延的设备和物品;撤离或保护好贵重设备,尽量减少损失;对灾区仔细检查,防止死灰复燃及二次事故发生。

1.制定应急预案的主要原则

(1)应急预案应针对那些可能造成企业、系统人员死亡或严重伤害、设备和环境受到严重破坏的突发性灾害。(2)应急预案是对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的必要补充。(3)应急预案应以努力保护入身安全、防止入员伤害为第一目的,同时兼顾设备和环境的防护,尽量减少灾害的损失程度。(4)应急预案应结合实际,措施明确具体,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经常检查修订。

2.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

(1)指挥系统组织构成:健全的应急组织应包括处理紧急事故的领导机构、专业和自愿救护队伍以及医疗、后勤、保卫等其它必要的配合人员。(2)应急装备的设置:应急装备主要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报警系统:主要有火灾、气体和粉尘爆炸、毒气泄漏报警仪等。②救护人员的装备:主要有头盔、防护服、防护靴、呼吸保护器具及安全带、绳等主要装备。③消防器材:主要指灭火剂、灭火器、专用消防车及简易灭火工具等。④救生器材:主要指自动苏生器、自救器等。⑤救灾通信联络设备:原有通信系统破坏时,采用的应急通信联络工具。(3)事故或灾害发生的应急处置方案:应急预案应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编制若干套应急处置方案,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从最坏处设想。(4)事故或灾害的事后处理与恢复生产:有如下几项: ①加强法制教育和安全教育;②认真查明事故、灾害的原因;③分析存在隐患,采取整改措施,防止再次发生类似事故;④按规定及时上报事故或灾害的伤亡、损失报告;⑤设备维修,安全装置、消防设施的检查、维护等。

四、安全管理绩效评价

安全现状评价方案篇7

根据公安部党委的指示精神,各地公安机关积极探索,勇于实践,以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合法权益为出发点、落脚点,以影响警民关系的突出问题为切入点,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组织制度建设和纪律作风建设,积极创新以民意为导向的群众工作机制和手段方法,取得了明显成效。关于和谐警民关系评价的理论研究及实践探索也有了初步成果。其中主要有:

一是关于和谐警民关系评价标准的研究。福建省尤溪县公安局黄清观2009年第6期的《公安研究》上撰文,以和谐度作为衡量警民关系的基本标准,同时对和谐度进行了解读。他把和谐度分解为认同度、安全度和满意度,具体来说就是,群众对公安机关及公安工作的认同度、对自身的安全度、对社会治安和公安工作的满意度。同时,他又对和谐警民关系进行了具体的量化,使之符合形势要求和公安工作发展需要。他将和谐警民关系的具体标准描述为维护民权、保障民生、保护民安。只要做到了这三点就符合形势要求,符合公安工作发展需要,实现警民和谐共荣,警民和谐共赢。

在公安实践部门,评价标准主要采用群众安全感和对公安工作的满意度。2010年北京市密云县公安局开展的和谐警民关系评价工作中,主要就是采取了这两个指标。同年,北京市公安局公交总队围绕公交治安状况、执法办案质量、民警执法形象和服务群众等四个方面工作,按照不同测评方式,细化了15项测评内容,并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设计了满意、比较满意、不太满意、不满意4个等次,让群众参照标准开展测评。

二是关于和谐警民关系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陈绍骏在四川警察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撰写的《对县级公安机关构建和谐警民关系评价指标体系的思考》一文中,将县级公安机关和谐警民关系评价指标体系定位为和谐度评价,具体指标分为组成指标和关联指标,共设计了18个指标。在组成指标中,既包含了刑事案件立案、治安案件受理、多发财案件破案率、涉黑涉恶案件破案率、交通事故立案数等影响群众安全感的指标,又涵盖了数、有效投诉数、窗口单位满意率等影响群众满意度的指标。关联指标主要是队伍管理方面的指标,这一类指标不直接影响警民关系和谐度,这类指标包括民警对和谐警营满意率的调查结果、民警违法违纪案件数和正面宣传报道数。文章对每个指标的计算方法也进行了描述。

三是指标数据来源和评价结果使用的研究。在数据来源方面,2010年,河北省公安厅在全省进行了警民关系调查。主要调查方法为:(1)书面调查。《警民关系调查问卷》分为社会问卷和民警问卷两部分。一是随机组织基层民警进行调查,客观真实地填写调查问卷;二是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家庭、进机关,对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随机进行调查,征求对警民关系的意见、建议。(2)网络调查。省公安厅在公安局域网省厅主页、“三项建设主题网站”、厅政治部网页和因特网“燕赵警民通”、“长城在线”采取网络调查的方式进行调查,征求对警民关系的意见、建议。2010年,北京市公安局公交总队采取了电话短信回访、发放调查问卷、走访服务对象、组织群众座谈等多种形式,全面深入开展满意度测评工作,真正把对公交公安工作的评判权交给群众。孙晓东在《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发表的《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核心价值与和谐度测评》一文中指出,对警民关系和谐度的测评可以从直接测评和间接测评两个维度展开。她认为,直接测评通过民意调查了解公民对公安工作和特定服务的主观感受和评价,测评范围包括公安工作主要依靠对象即人民群众、管理服务对象和打击处理对象;而间接测评不依赖群众主观感受,从公民的立场出发对公安服务质量所作的客观表征,具体指标如便民利民措施、服务半径等。

在结果使用方面,公安实践部门主要是与改进工作、绩效考核等挂钩。2010年,北京市密云县公安局在电话走访结束后,对全县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状况分地区分类型进行系统分析,分别统计出全县各乡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按年度、季度分别比对,对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上升和下降的地区分类研究,形成专题分析报告,报县局党委研究后,通报各属地派出所,作为调整和部署各项工作的依据。对群众安全感、满意度高的单位,要求认真总结好经验好做法,在全局交流推广;对排名靠后或者有所下降的单位,要求认真查找分析原因,制定具体措施,积极改进工作。

应该说,关于和谐警民关系评价方面的研究成果还不是很多,评价指标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并且,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指导思想尚不够明确,科学性、系统性、逻辑性的理论分析欠缺,规范的实证研究还是空白,更没有形成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分析框架。构建和谐警民关系评价指标体系,就是为了建立一个综合评价系统,从多个视角和层面反映和谐警民关系状况,进而实现对和谐警民关系建设成效的综合、全面、准确的评价,最终为公安领导决策提供服务。无论从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指导层面都有深入研究的必需。

注释:

安全现状评价方案篇8

一、资格预审阶段审查总承包商的原则和标准

资格预审是业主选择承包商的第一步。通过资格预审,EPC项目的业主可以确保参与投标的承包商是胜任的、可靠的,同时把不合格的承包商排除在投标人之外。承包商只有重视资格预审,精通资格预审方法,顺利通过资格预审,才能进入投标程序。在资格预审阶段,业主通过综合评价承包商的工程经验与业绩、承包商的信誉、财务能力、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来审查承包商。

1.工程经验与业绩

如果承包商没有相关的工程经验,或者过去业绩较差,业主很难相信该承包商在未来会有良好的表现。评价承包商的工程经验与业绩,可以通过承包商在过去三年内类似工程年平均完成合同额、类似工程在建合同额和类似工程的质量优良率来衡量。

2.承包商的信誉

在市场竞争环境下,信誉好的承包商通常也是那些保持良好业绩、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的企业。评价承包商的信誉,可以从承包商的资质等级、获得的奖励情况、过去的失败经历、诉讼情况和相关合作方的评价等五个方面来衡量。

承包商的资质等级越高,获得的奖励越多、奖励的级别越高,诉讼情况越少,合作方层次越高、信誉越好,承包商与各合作方之间的合作关系越稳固、合作时间越长久,表明承包商的信誉越好。如果承包商以往存在未履行合同的失败经历,出现过工程竣工质量不合格、建设成本大大超过合同价格、工期延误等情况,业主应非常谨慎地考虑是否邀请其参与投标。

3.财务能力

承包商的财务能力对EPC项目取得成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如果承包商的财务能力比较弱,没有足够的资金来完成EPC项目的建设,或者在建设过程中因为资金短缺而延误工期,因为财务状况恶化而发生破产,都将给业主带来非常大的损失,甚至是灾难性的后果。评价承包商的财务能力,可以从承包商目前的财务状况、财务稳定性、可获得银行的信贷与担保额以及财务投标能力四个方面来衡量。

评价承包商的财务状况,可以通过承包商在上一年的资产状况、财务的流动性、财务的盈利性三个指标来衡量。评价承包商的财务稳定性,可以分析承包商过去三年中在资产状况、财务的流动性和盈利性三个方面的变化趋势,判断承包商未来可能的财务状况。可获得银行的信贷和担保额,是一个直接反映承包商可动员资金大小的财务能力指标。财务投标能力是测定承包商在合同履行期间任意三个月现金流量是否满足工程承包必需的财务能力,这是一个评价承包商财务能力的间接指标,主要是衡量为了满足现金流量要求,承包商依据其资产净值通过商业负债增强资产实力的能力。

4.技术能力

EPC项目通常技术比较复杂、专业性强,承包商技术能力的强弱是决定EPC项目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评估承包商的技术能力,可以通过承包商的人员状况、机械与设备资源状况、工艺技术、工程技术和信息技术五个方面进行衡量。

人员状况主要是指承包商的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的数量及其相应的经验、职务和职称情况。承包商的机械与设备资源状况,主要是评价承包商目前拥有的派往拟建EPC项目的主要机械与设备的类型、规格、制造厂商、技术性能指标、已使用年限、财产状态等。工艺技术水平,主要是评价这些技术在能耗、质量、品种以及价格方面的先进性、适用性和应用的成熟性。工程技术水平,主要是通过分析承包商采用的设计、施工和试车技术的先进性、适用性和应用的成熟性。信息技术水平,可以通过分析承包商拥有的计算机系统、信息档案系统和现代化的通讯办公设施、工艺和工程的数据库、标准库、软件系统是否健全适用,技术上是否领先,应用是否成熟,是否可以实现工程投标、设计、采购、施工一体化的科学管理与程序化的运作方式进行衡量。

5.管理能力

承包商要顺利完成EPC项目的建设任务,管理能力必须相当强。衡量承包商的管理能力,主要是评价承包商的组织机构设置、控制管理的能力和设计管理、施工管理、采购管理的能力。

评价承包商的组织机构设置,主要是看承包商是否具有EPC全功能的组织机构,分析主要管理人员的工作经验、职务和职称等。衡量承包商的控制管理能力,主要衡量承包商在成本管理、进度管理、质量管理、风险管理、安全和环境管理方面的管理能力,分析承包商的控制管理程序、控制标准、管理的知识体系,以及主要负责人的经验、职务和职称情况。衡量承包商的工艺与设计管理能力,主要看承包商是否有完整的设计流程、设计管理程序和各专业设计的协调机制、设计控制的规范和标准,分析设计管理的主要负责人的管理经验、职务和职称情况。衡量承包商的施工管理能力,主要看承包商是否有完整的施工管理体系和程序、施工管理的规范和标准,以及施工管理的主要负责人的管理经验、职务和职称情况。衡量承包商的采购管理能力,主要看承包商是否有完整的采购管理体系和采购程序、采购管理的规范和标准,以及采购管理的主要负责人的管理经验、职务和职称情况。

二、技术标评审阶段选择总承包商的原则和标准

技术标评审是业主选择承包商的第二步。在技术标评审阶段,EPC项目的业主应选择那些提出可行的、可靠的技术方案和项目执行计划的承包商。评价承包商的技术方案和项目执行计划,主要是评价项目方案的可行性、项目进度的可靠性、质量保证体系、HSE体系、项目的主要人员情况、材料与设备的技术性能,分析承包商提出的对招标文件的技术异议和建议方案。

1.项目方案的可行性

项目方案的可行性是技术标评审时业主重点评审的内容,包括设计方案的可行性、采购方案的可行性、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和试车方案的可行性。如果承包商提出的项目方案不可行,业主一般不会将工程项目交给这样的承包商进行建设。

设计方案的可行性评审,主要审查承包商运用相关技术进行设计的成熟程度以及项目投产后装置运转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采购方案的可行性评审,主要是对承包商提出的设备采购计划、材料采购计划、选择施工分承包商计划、海外采购的报关程序等进行评审。施工方案的可行性评审,主要是评审土石方工程、混凝土工程、钢筋工程、钢结构工程等土建工程和设备安装、电气仪表安装的施工方法,主要施工机具的性能和数量选择,施工场地及临时设施的安排,施工顺序及其相互衔接等。试车方案的可行性评审,主要看承包商是否有完整的试车服务功能、合理的试车程序和规范标准。

2.项目进度的可靠性

项目进度的可靠性包括设计进度、采购进度、施工进度和试车进度的可靠性。设计进度的可靠性评审,可以通过分析设计进度安排的合理性、设计装备情况、各设计专业之间的衔接和设计阶段投入技术人员的数量及其水平进行衡量。采购进度的可靠性,可以通过分析采购程序和采购进度安排的合理性、采购各阶段投入的人员数量来进行衡量。施工进度的可靠性,可以通过分析施工进度安排的合理性、施工机械和装备水平、施工各个阶段投入的劳动力数量和管理人员数量和水平来衡量。试车进度的可靠性,可以通过分析试车进度安排的合理性、试车阶段投入技术人员的数量和水平来衡量。

3.质量保证体系

评审质量保证体系,主要是分析承包商是否拥有一整套专门保证项目质量,并符合ISO900X 认证体系的质量保证体系,然后再对承包商所提供的质量保证体系的可操作性进行评估。

4.HSE 体系

评审HSE 体系,主要是分析承包商在该项目中采用的保证安全生产、劳动保健、保护环境、维持地区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运行模式,评价HSE体系的标准和实际应用中的可操作性。

5.项目主要人员的情况

项目主要人员是指承包商拟派往EPC项目的主要管理人员和主要技术人员。评价项目主要管理人员的情况,主要是分析承包商拟派往该项目的项目经理、工艺经理、设计经理、采购经理、施工经理、试车经理及其他主要管理人员的工作经验和能力、职务和职称的情况。评价项目主要技术人员的情况,主要是分析承包商拟派往该项目的技术负责人、项目工程师、各专业的主要设计人员、项目进度控制工程师、费用控制工程师、质量控制工程师、HSE控制工程师、风险管理工程师及其他主要技术人员的工作经验和能力、职务和职称的情况。

6.工程材料及设备的技术性能

评审工程材料及设备的技术性能,主要是评审承包商用于拟建EPC项目的主要工程材料和设备的样本、型号、规格和制造厂家名称、地址等,判断其技术性能是否可靠并达到设计要求的标准。

7.分包商的技术能力和施工经验

招标文件一般要求承包商列出其拟选定的专业工程分包商、设计分包商、施工分包商等。因此,评审分包商的技术能力和施工经验,可以分析这些分包商的能力和经验,甚至调查主要分包商过去的业绩和声誉。

8.技术异议

评审承包商提出的技术异议,主要是评审投标书中对某些技术要求有何保留性意见或不可接受条件,评审投标人对招标文件中哪些部分有自己的运行方式和运行技术,这是技术标评审的重点之一。

9.建议方案

建议方案评审主要是对承包商按招标文件规定提交的建议方案进行技术评审,分析其可行性、技术的先进性和应用的成熟性。

三、商务标评审阶段选择总承包商的原则和标准

1.标价与全寿命周期费用的净现值

在施工招标和评标中,标价通常是业主在商务标评审阶段选择承包商的重要依据之一。对EPC项目来说,业主在商务标评标时,除了应考虑承包商的投标报价之外,还应该考虑承包商提供方案的项目全寿命周期费用的净现值,综合这两个方面的情况来择优选择承包商。项目的投标报价越低,全寿命周期费用的净现值越小,对业主越有利。EPC项目全寿命周期费用的净现值可以采用以下公式计算:

其中,NPV是项目全寿命周期费用的净现值;

Pj是第j期业主支付给承包商的工程款数额;

tj是第j期工程款的支付时间,时间单位是年;

i是资金的年折现率,一般取10%;

N是业主应向承包商支付工程进度款的期数;

t是承包商提出的“保证完工工期”与业主要求的工期相比提前的天数;

Pt是承包商提前一天完工时业主的收益,收益额等于单位时间业主管理费用的减少额、财务费用减少额和项目提前投产的收益额之和;

Ok和Mk是承包商建设EPC项目竣工投产后的年运行费用与维护费用;

T是项目的建设期,以年为单位;

M是EPC项目投产后的经营年数,可以取15-30之间的值。

2.担保条件

在EPC项目中,业主要求承包商提供的担保主要包括投标担保和履约担保。为了保护自身的正当利益,在商务标评审阶段,业主会严格审查承包商提供的担保条件。

上一篇:入学教育个人总结范文 下一篇:培训学习感悟体会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