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学教育个人总结范文

时间:2024-01-04 17:11:39

入学教育个人总结

入学教育个人总结篇1

家庭年收入在25000美元以下的有1439.2万人,占总人数的25.08%,比1981年下降了13.32个百分点,其中家庭年收入在10000美元以下的人数为384.3万人,比1981年增加了125.03万人,占总人数的6.7%,与1981年相比下降了5.5个百分点;年家庭收入为25001至50000美元的为2380.1万人,比1981年增加了2.26倍,占总人数的41.47%,比1981年提高了7.07个百分点;年家庭收入在50001至75000美元的为1123.5万人,占总人数的19.58%;家庭年收入75000美元以上的人数为796.3万人,占总人数的13.87%。年家庭收入在25000美元至50000美元的中等收入者成为最大的成人教育群体,年家庭收入在50000美元以上的高收入者在成人教育中所占的比重也首次超过低收入者。1999年,美国接受成人教育者达6964.4万人,是1981年的3.28倍,占当年美国成人总数的35.82%。其中男性为3367.1万人,占总人数的48.35%,比1981年提高了4.31个百分点;女性为35973万人,是1981年的3.02倍,占总数的51.65%,比1981年下降了4.31个百分点。17至34岁接受成人教育的人数达2683.9万人,是1981年的2.34倍,占总人数的41.12%,比1981年下降了12.76个百分点;35至54岁接受成人教育者为3532.4万人,是1981年的4.82倍,占总人数的50.72%,比1981年提高了16.22个百分点;55至64岁接受成人教育者为621.9万人,占总人数的8.93%,比1991年提高了1.06个百分点;65岁以上者为83.7万人,占总人数的1.2%。值得我们关注的是,35至54岁的中年人首次占据了美国成人教育的半壁江山。

美国成人教育者所达到的教育水平,未完成中学教育者427.1万人,占当年成人教育总人数的6.13%;完成中学教育者1503.7万人,占总数的21.59%,比1991年下降了4.68个百分点;接受职业技术教育的为202.5万人,占总数的2.91%;接受大学课程教育的人数为1386万人,比1991年减少了62.8万人,占总人数的19.9%,比1991年下降了5.34个百分点;获得准学士学位者569.8万人,是1991年的1.32倍,占总人数的8.57%,比1991年增加了4.27个百分点;获得学士学位者为1537.7万人,占总人数的22.08%;学习研究生课程者为1337.7万人,占总人数的19.21%;未获学位者(学学课程者)为235.3万人,占总人数的3.38%。接受各类高等教育者所占比重为53.93%,比1991年减少了10.26个百分点。1999年,美国接受成人教育者年家庭收入在25000美元以下者为937.2万人,比1991年减少了502万人,占总人数的13.46%,比1991年下降了11.62个百分点;年家庭收入在25001至50000美元的有2345.7万人,比1991年减少了34.4万人,占总数的33.68%,比1991年减少了7.79个百分点;家庭年收入在50001至75000美元的1735.6万人,比1991年增加612.1万人,占总数的24.92%,增加了5.34个百分点;超过75000美元的家庭为1945.8万人,比1991年增加了1.44倍,占总人数的27.94%,比8年前增加了14.07%。年收入在25000美元以下的低收入者在成人教育中所占的比重已经退居非常次要的位置。90年代后,美国的成人教育逐渐向终身教育过度,中老年人接受成人教育者比重逐渐加大,中高收入群体成为成人教育的主体。三进入本世纪后的2001年,美国接受各类成人教育课程学习的共计9141.99万人,占当年成人总数19873.9万人的46%,是1981年的4.3倍,比1991年增加了3402.89万人。其中,男性为4080.61万人,约占总人数的44.64%;女性5061.38万人,约占总人数的55.36%。女性高于男性10.72个百分点。从年龄上来看,17至34岁接受成人教育课程者为3274.61万人,占总数的35.81%,与1991年相比减少了7.15个百分点;35至54岁接受成人教育的有4360.74万人,占总人数的47.66%;55至64岁继续接受成人教育者为910.1万人,约占总数的10%;65岁以上者接受成人教育者为662.36万人,约占总数的7.25%。35至54岁的中年人仍然是最大的成人教育群体,老年人所占的比重达17.25%。同年,接受成人教育者未完成中学教育的为687.8万人,比1991年增加了1.11倍,占当年成人教育总人数的7.52%;完成中学教育者为2196.6万人,比1991年增加了688.9万人,占总人数的24.03%;接受中学后职业教育的353.18万人,比1991年增加131.28万人,占总数的3.86%;接受大学课程学习的有1975.62万人,比1991年增加了526.8万人,占总数的21.61%;获得准学士学位的有680.39万人,比1991年增加了1.76倍,占总人数的7.4%;获得学士以上学位者为3319.47万人,是1991年的1.67倍,占总数的36.31%。接受各类高等教育者所占比重达65.32%,比1981年提高了7.93个百分点。

2001年,美国接受成人教育者年家庭收入在25000美元以下者为1206.81万人,是1981年的1.48倍,占成人教育总人数的13.2%。值得我们注意的是,随着美国经济的发展,家庭年经济收入越高,接受各类成人教育所占的比重也就越大,如,家庭年收入在25001至30000美元的,接受成人教育者为38.3%,比1991年提高了6.2个百分点;年收入为30001至40000美元的家庭,接受成人教育者为44.6%,比1991年提高了9个百分点;年收入为40001至50000美元的家庭,接受成人教育者为49.1%,比1991年提高了2.5个百分点;年收入为50001至75000美元的家庭,接受成人教育者为55.7%,则比1991年提高了9.1个百分点。可见,经济水平的提高是美国成人教育发展的决定性因素。2005年,美国接受成人教育的人数高达9393.9万人,是1981年的4.42倍,占当年16岁以上成人总数21160.7万人的44.39%。其中,男性为4172.4万人,占总人数的44.42%;女性为5221.5万人,占总人数的55.58%。从年龄上来看,16至30岁接受成人教育课程者为2504万人,占当年接受成人教育总人数的26.66%;31至40岁者有2083.9万人,占总人数的22.18%;41至50岁者为219823万人,占总人数的23.4%;51至65岁者为1876.7万人,占总人数的19.98%;66岁以上接受成人教育者为731万人,占总人数的7.78%。尽管统计口径发生了变化,但我们仍然可以看出,中老年人已经成为美国成人教育的主力军。同年,美国未完成中学教育者685.1万人,占总人数的7.29%,比2001年略降;完成中学教育者为2095.5万人,比1991年增加了587.8万人,比2001年减少了101.1万人,占当年成人教育总人数的22.31%;接受大学课程学习者为3007万人,是1981年的5.67倍,比2001年增加了1031.38万人,占总人数的32.01%;获得学士以上学位者为3606.3万人,比1981年增加了4.23倍,与2001年相比增加了286.83万人,占当年总人数的38.39%。接受各类高等教育者占成人教育总数的70.4%,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比1981年提高了13.01个百分点。2005年,美国接受成人教育者从年家庭收入情况来分析,年家庭收入为20000美元以下的有955.2万人,比1981年增加了139.12万人,占当年接受成人教育总人数的10.17%,与1981年相比减少了28.23个百分点;年家庭收入为20001至35000美元者有1286.6万人,占总人数的13.7%;年家庭收入为35001至50000美元者为1412.2万人,占总人数的15.03%;年家庭收入为50001至75000美元者为2249.4万人,占总人数的23.95%,年家庭收入为75001美元以上者为3490.4万人,占总人数的37.16%。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一、1981~2005年间是美国成人教育得快速发展时期,其规模扩大了3.42倍;二、女性在美国成人教育中占有非常突出的地位,其接受成人教育的比重平均约比男性高出11个百分点;三、从年龄构成来看,25年来,美国的成人教育从年青人占大约54%到中老年人占大约60%,这表明成人教育已成为美国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社会已经成为学习型社会;四、从家庭收入结构来看,25年来,美国接受成人教育者的年家庭收入从25000美元以下的低收入群体占54%到年收入50000美元以上的中高收入群体超过61%,这说明教育发展归根结底是由经济发展水平所决定的;五、美国成人接受高等教育人数所占比重从1981年的57%提高到2005年的70%,这说明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对人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而高等教育的发展也为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总之,美国成人教育的成功经验对于我国成人教育以及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足资借鉴。

作者:李心记 单位: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宫科部讲师

入学教育个人总结篇2

[关键词] 教育 经济增长 实证研究

一、引言

教育是一种同时影响一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活动,教育的发展必影响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柯布――道格拉斯的方法研究到罗默――卢卡斯模型的建立都使人们坚信了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经济发展理论中做出开创性贡献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1954)在其《经济增长理论中》直接把“教育所引起的知识的增长”归结为经济增长的三个原因之一。长期以来,讨论教育与经济的关系问题一直是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一个热点问题。目前,现有的文献中关于教育与经济的关系的讨论主要有人力资本理论(human capital theory)、赶超模型(catch-up model)、何罗(arrow ,1992)、干中学模型(learning by doing)三种思路和方法。但无论从人力资本角度、从教育的赶超效应还是分析教育的回报率方面,均把教育活动作为经济中的一项投资。但从经济增长贡献来源的角度来说,教育又是一种经济活动。因此,它既是一种投资又是一种消费,也可以看成是经济体的一种需求。目前,大多学者采用菲德模型或C-D模型来讨论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从总需求方面尚没有成熟的方法来检验教育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本文尝试从总需求方面建立一个类似菲德的模型来测量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并结合河南省近几年来的相关数据来验证模型的正确性。

一、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需求的多元回归模型构建

根据经济学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分析方法,可以把一个经济体的总需求Y分为教育部门的需求De和非教育部门需求DN。因此,总需求与教育需求、非教育部门的需求关系可以表示为:Y=De+DN (1)

教育对总需求的增加通过两种途径进行:第一,教育的支出使总需求直接增加;第二,教育需求的增加引发非教育部门需求的增加。由于教育因素的影响,非教育部门的需求实际上包括两部分:一是原来的正常需求DN1;二是教育需求引发的非教育部门的需求增加部分,也就是教育的引致需求DN2。由于正常需求DN1不受教育需求变动影响,可以假设其按固定增长率增长,但引致需求 则是由教育需求引起的。而教育实际上是一种产生,它的需求是人们作为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对教育产品的一种有支付能力的购欲望买,它与许多因素有关。从主要的方面分析来看,主要的需求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

1.私人对教育的需求Dp。它指私人的教育投资性和消费性需求,包括学费(继续教育的学杂费)、教育用品支出和其他费用等。

2.政府对教育的需求DG。它主要指政府的教育支出,包括财政计划内教育支出、教育拨款、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办学支出以及社会教育捐款等。

3.交流对教育的需求DE。它指经济体横向交流时外出学生所支付的费用与接受外来学生所产生费用的差值。

总之,教育对教育部门、对非教育部门的引致需求以及对总需求的影响通过以上三个基本途径发生作用的。单位的各种教育需求增加引致的非教育部门需求不尽相等,所以用下式来表示(2)

又由于总需求的可加性和对非教育部门的正常需求恒定增长率的假定,总需求可以表达为 (3)

三部分的教育需求通过直接增加教育部门的需求和对非教育部门的引致需求从两方面影响经济体的总需求。通过对时间t求导数可得:

(4)

其中分别是总需求对的偏导数。公式(4)两边除以Y得:

(5)

为简化研究,上述模型存在着一个隐含量,即非教育部门正常需求DN1。由于它不受教育影响,可将其增长率设为一个常数α0,可得到以下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多元回归模型: (6)

(7)

其中分别是产出、私人教育需求、政府教育需求、交流对教育需求的实际增长率;分别私人教育需求、政府教育需求、交流对教育需求各自的贡献系数;为扰动项,即为剩余残差,且有,与三个自变量无关。

二、多元回归模型的实证分析

1.数据的确定

本文数据主要取自国家统计局网站(stats.省略/)2001年至2006年统计年鉴和河南省教育年鉴。 其中, 政府对教育的需求 数据主要由国家财政教育经费、社会团体与个人办学经费、社会捐助办学经费组成;私人对教育的需求 数据主要由学杂费支出、上学期间的花费等其他费用组成,但数据统计有一定难度,故采用私人教育支出=农村年人均教育支出×农村人口+城镇居民人均教育支出×城镇人口的值来近似代替;教育出口的计算主要采用(河南省高等教育外出求学学生人数-河南省高等教育外省入学学生人数)×1万元/年进行估算,忽略了学生奖学金和助学金等其他因素的影响作用。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需求各因子的具体数据参见表。

2.模型检验:

用SPSS 14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出如下分析结果:可决系数R2=0.987

常量弹性为-0.122,政府对教育的投入的经济增长弹性为1.248,私人对教育投入增长弹性为-0.155,教育出口投入增长弹性为-0.023.

3.结论与启示

由以上数据可以最终得到回归模型为:

根据结果可以初步得到以下结论:

(1)可决系数R2=0.987,由此说明所选的三个自变量对因变量的解释程度比较高;统计量F=49.109P=0.020,由此说明所选的包括常数项在内的三个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是显著的,说明提出的三元线性回归方程是成立的。

(2)政府对教育的投入是影响我省经济波动的重要原因,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增加教育投入有助于促进我省实际经济总量的增长,政府对教育的投入的经济增长弹性为1.248 ,即政府对教育的投入每增长1%,则经济增长1.248 %。

(3)私人对教育投入和教育出口投入低于政府对教育的产出弹性,分别为-0.155和-0.023,它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并未如一些文献所说的那样,对经济增长发挥着绝对的作用。主要原因与国家对教育的政策变化有一定的关系,另外也与一些数据的估计不准确性有直接关系。这也是此项目后续需要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史仕新:教育对经济发展贡献的计量模型与方法研究[J]. 经济问题探索,2006,(12)126

[2]胡双梅潘孝挺:四川省的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计量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1)176

入学教育个人总结篇3

【关键词】财政教育资金结构优化经济转轨转移支付

教育对经济增长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这已为世界各国社会经济所公认。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教育财政投入还比较低,这一点不仅对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而且也已引起理论界的关注与反响。

1我国财政教育资金投入问题研究综述

1.1我国财政教育资金在投入总量与结构上存在的问题

相关研究者认为,现阶段我国财政教育资金在投入总量与结构上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财政教育投入虽然有了明显增加,但投入总量仍然不足。

其次,我国目前的财政教育投资在结构上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一是表现在基础义务教育方面,政府财政投入比重过低,影响了基础义务教育的健康发展。二是表现在高等教育方面,企业和社会团体投资比例过低,来自个人的家庭投资比例过高,不利于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三是表现在对教育领域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的投入比例方面,我国对教育领域的公用经费投入的比例偏低,不利于提高我国教育质量。最后,现行的财政教育投入分配机制不尽合理。从国际上看,中央和地方对教育的财政投资分担比例一般为60:40;而我国中央与地方政府对教育的财政投资分担比例平均为37:63。特别是在社会受益最明显的小学义务教育投入方面,80%以上的财政投入是由地方财政,中央对小学义务教育投入的比例不足20%。这种政府间的财力与教育支出责任的非对称性,必然会由于县乡财政困难而影响政府对基础义务教育的财政收入。

1.2我国财政教育资金在支出结构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首先,我国财政教育资金在义务教育支出结构方面存在不少问题

这方面的问题突出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义务教育重要的战略地位同小份额的资源配给的矛盾日益凸现,分配失衡成为主要矛盾。二是地区及城乡义务教育差距不断加大——第一,沿海发达地区同中西部不发达地区之间差异明显。第二,城乡之间义务教育的投入存在明显差距。三是农民义务教育负担重。

其次,我国财政教育资金在高等教育支出结构方面也存在不少问题

突出表现在:一是财政压力巨大,高等教育经费不足。目前中国的高等教育经费严重不足,这主要源于中国总教育经费的严重不足。在中国高等教育规模不断增长的情况下,教育经费不足以至影响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问题日显突出。从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中国每年教育经费占当年GNP的比例,各年都在2%左右,总是占世界各国的倒数第十几位。世界上发达国家的教育经费一般占GNP的5-7%,而与中国经济水平相当的发展中国家,教育经费一般占GNP的4%左右。如要按人均教育经费算,中国更少得可怜。具体到高等教育经费,约占教育总财政投入的20%左右。因此中国高等教育财政性经费在国家总教育经费不足以及高等教育经费占总教育经费比例不高的双重作用下显得捉襟见肘。二是高等教育经费的主渠道薄弱、结构不合理。三是财政性教育经费事权、财权不统一。中国财政性教育经费的预算管理,长期处于事权和财权分离的状态,教育经费的预算未能单独立项。造成一系列问题:一是教育经费预算数量相对弹性较大,缺乏透明度。二是教育发展和政府对教育的拨款脱节。三是教育部门无权行使有效的宏观管理权与调控权,造成教育资源浪费。四是对多元化筹措教育资金的政策扶持力度不够。

2转型期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策略

基于上述各方面的研究情况并考虑到现阶段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实际,为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采取如下几方面的策略应是有着相当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的。

2.1继续加大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资倾斜,加大对西部地区、农村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

要解决教育资源总量的短缺,首先要从量上加大投入。教育是准公共物品,由国家来承担主要投资责任是理所当然的。长期以来,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太少,该承诺增加的教育投入一直没有完全兑现,历史欠债太多,造成转型期教育资源的短缺。不管是从战略高度来考虑,还是参照国外发达和不发达国家对教育的支持程度其次,要加大对基础教育投资的倾斜力度。一方面,国家对高等教育的资金投入一直较多,而且高等教育比基础教育更容易融资;另一方面,基础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基石,基础教育的良性发展是我国教育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保证,基础教育更需要国家和政府强有力的全方位的支持。再次,要加大对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的财政转移力度。地区之间,城市与农村之间,造成教育巨大差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要缩小教育的不均衡,从中央政府来看,加大财政转移力度是见效最快的举措。特别是对义务教育,不仅要彻底改造好学校办学条件,确保教师的工资福利,有针对性地对教师进行培训、进修,提高教师综合素质,而且,还要减轻、减免学生的杂费,让他们能享受国民最基本的教育权利。从目前中央政府的财力上看,完全有能力解决。不是“能为不能为”的问题,而是“愿为不愿为”的问题。

2.2要解放思想,积极扶植和培育教育市场的形成

在肯定国家、政府是教育投资主体地位的同时,必须广开思路、大胆创新、积极探讨教育市场的可能空间和限度。单靠国家加大对教育投入来解决教育的供需矛盾、教育发展不均衡等问题是不现实的。即使我们可以充分发挥计划配置各种优势,避免出现计划失灵,解决了教育均衡和教育供给短缺等问题,但那样的均衡、公平只能是低层次、低水准的,其供需的平衡也是以压抑需求方法达到的,并不能真正满足社会个体多元化的教育需求的。因此,在转型期,要实现教育资源配置的优化,政府应该担当起“有为”和“无为”双重角色。凡是有可能通过市场化解决的,政府必须大胆放手,尽可能创造有利于市场机制发挥的各种条件;凡是无法通过市场化、社会不愿投资的地方,政府就要坚决接手,弥补市场失灵带来的不足。通过市场调节,可吸引社会大量资源投入教育,快速增大教育资源总量,政府则有更充裕的财力投入到教育发展最需要最紧缺的地方,使计划调节更加有效。转型期,政府在扶植培育教育市场方面,应着重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要建立和健全适应教育市场的各种规则和秩序;继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打破目前“双轨”聘任制,鼓励人才充分流动,同时,建立教职工社会保障体系;鼓励学校办学主体多元化,投资主体多元化,积极拓宽教育融资的渠道;积极扶植非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的发展,并在政策、财力上给予一定的支持,使其享受与公办学校相一致的待遇;要加快学校产权制度的改革,明晰学校的产权界定,使学校成为市场主体;要进一步实现教育收费自主性,充分发挥价格机制的作用;要大力发展教育市场的中间组织机构。

3转型期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实证分析:以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为例

资源配置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核心问题。作为一类十分紧缺的高等教育资源,对其实行优化配置是高等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核心问题。

我国高等学校的经费投入,可概括为“一主三辅”机制,即以政府财政拨款为主,学生缴费、学校创收、社会资助三个方面为辅的特征。在政府投入方面。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投入逐年增加,且投入增加力度强于对普通中学的投入。以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增长为例:1998年全国高校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为6775.19元,2000年为9201.24元,增长率为6.29%,高于普通初中(4.75%)和普通高中(1.6%)的增长率,然而,迅速发展的高等教育事业也给国家财政带来较大的负担。国家对高教的投入远远满足不了发展的需求。1995年高教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41%,1996年为2.46%,1997年为2.49%,1998年达2.55%,但仍低于世界5.2%的平均水平,也低于发展中国家4%的平均水平。投入不足是高校面临的普遍性问题。全国2000所高校,财政投入每年只有440亿元,平均每校2200万元经费。1990年代以来,高校经费有一定的增长,但被招生规模的持续扩展,物价的持续上涨所抵消,生均经费仍只相当于1980年代的水平。在学生缴费方面,解放后的一个相当长的时期中,我国高等教育实行免费政策。1989年全日制普通高校实行交费上学制度以来,本科生缴纳学费的全国平均水平已从最初的100~300元/年提高到2004年的3000~5000元/年,上涨幅度很快(2000年的收费标准比1994年上涨了4—6倍)。这一标准占普通高校生均培养成本的(不含基建费用)不足30%,如果按全部成本计算,则比例更低。研究生教育的收费问题至今尚未解决。显然,我国高等教育成本中由个人分担的比重偏低,即收费标准偏低。但是,由于参照国际上许多国家高等教育的学费占全部教育成本的25%左右的标准,同时考虑到学生生活成本占家庭收入比重、学费占GDP的比例、居民人均储蓄、居民人均总收入及其增长速度与收费标准增长之比等经济指标,可以发现,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学杂费水平,已经达到一般居民个人及家庭承受能力的较高值,在此基础上如果要在短期内进一步大幅度提高学费,将是非常困难的。在学校创收方面,主要形式包括:校办产业、为社会提供教育服务、为社会提供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咨询服务等,不同类型高校的创收渠道存在差别。在社会资助方面,这从总体上来看,我国企业投资教育、社会捐赠教育的热情并不高,与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的差距,目前阶段只能作为学校发展所需经费的辅助来源。

国家对高等教育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是现阶段高等教育资源的主要来源,支撑着庞大高教系统的运行。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加大了对高校的投入,使高等教育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没有国家的资源投入就没有中国高等教育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国家对高等教育要求的提高,以及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在计划经济体制时代形成的教育资源分配和使用原则已越来越多地暴露出弊端,不同程度地影响了高教改革的深入发展,制约了高校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

首先,教育资源的配置应切实体现以效益为主的原则。国家对高等学校的经费拨款有多项,但比例最大的是对学校经常性费用的拨款(俗称“维持费”)。这项拨款主要是根据在校生和教职工人数,而忽视学校的教育质量高低和整体办学效益的好坏。学校大、人数多就可以争取到较多的拨款,也有理由申请更多的基建费用。所以,有的学校不顾自己的师资和设施条件以及社会的真实需求,盲目设置专业和扩大招生,导致专业重复设置、学校不适当的“升格”,甚至争先恐后地设立新的高等院校。这样做,带来的是教育投资分散、教学质量低、规模效益差等不良后果,为优化高教结构造成新的困难。仅以规模大小和师生的多少配置教育资源,看似“公平”,实际上是以牺牲效益为前提。所以,教育资源的配置应切实体现以效益为主的原则。

其次,应该重视教育资源的静态价值,更应重视资源的动态效果。目前,教育行政部门在配置观念上的主要问题,是就资源本身的价值与需求相比较,决定把资源配备给哪个学校。一旦分配下去,资源就落户在一家、“静止”在一家,很少考虑怎样使资源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为更多的需求者服务。尽管都说高校的资源可以共享,但因为人、财、物一旦分配给谁也就归谁所有,法规上或制度上并没有保证他人的使用权利。在资源的占有和使用上,应该是以能“为我所用”而感到满足,不以“为我所有”为目的。目前,我国高校的资源在总体上讲相当紧张,但是在不同的高校中,资源状况具有较大的差异从而出现某些大学的某些方面资源短缺,在另外方面却有剩余。如果在分配上冲破“静止价值”观念,着眼于资源的“动态效果”,对大型教学科研仪器的购置或需要大笔投资建立的设施,不仅仅是从一个学校考虑,而是从一个区域或几所学校的共同需求来考虑,资源的利用率就会高得多。

最后,应坚持形成多渠道筹资的合理格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投资体制进行了比较成功的变革,集中表现在改变由政府作为单一投资主体的体制,试图形成由国家、社会、企业和个人共同承担教育培养经费的多渠道投资体制。这一改革方向正确,也已经取得相当成效。1999-2001年间,我国高校在扩大招生的同时,也同时推进了成本分担机制的建立。如政府拨款从1998年的342.6亿元增加到2001年的613.3亿元,增幅达近80%;但政府高等教育拨款占普通高校总收入的比例却从62.9%下降至52.6%。而与此同时,学校自筹收入增幅强劲,从1998年的202.2亿元增加到2001年的553.3亿元,增长了1.7倍;占普通高校总投入比例也相应地从39.1%跃升至47.4%,成为高等教育经费来源的半壁江山。通过各种渠道筹措足够的经费一直是高等教育界长期探索的难题。尽管多渠道的高等教育资源投入格局已经基本形成,但是,离形成理想格局差距仍然很大。从政府投入角度看,尽管政府投入占高校经费总额的比例不算低,但是,如果从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占GDP的比例看,我国仍然处于世界的较低水准。这一现象至少说明了两点:一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投入总量还比较低;二是从结构看,除了政府的投入不足外,个人的分担机制也未健全,而社会分担的部分最为欠缺。这也说明,进一步完善多渠道筹措高等教育经费的格局,除了政府要增加投入外,还要完善个人的分担机制,而重点是要形成社会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机制。当前,为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奋斗目标,原有学校的办学规模要扩大,人员要增加,设备要更新,专业要调整,这种高等教育的超常规发展,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激活高等教育投入机制,保证高等教育发展所需的经费来源。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2]郭培源.关于中国职业教育面临的困境与改革对策建议[J].教育发展研究,2007(24):19-22.

[3]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5.

[4]缪明贤.中国教育捐集资研究[D].北京:北京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1995.

[5]王善迈.教育投入与产出研究[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

入学教育个人总结篇4

1广东农村家庭教育支出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经济的飞速发展,广东农村家庭的收入和生活水平都有了显著提高,居民消费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恩格尔系数大幅下降。2009年广东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为48.3%,比1980年的降低了20个百分点[4]。这表明人们的收入除了用于必须的日常支出外,还有较多份额用于其他方面的支出和投资。珠三角地区金融业发达,投资渠道多元。广东居民的投资对象从简单银行储蓄扩大到基金、股票、债券等,投资领域也扩展到房地产、教育和医疗保险等领域。自1994年广东省政府提出“科教兴粤”战略以来,广东的教育事业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与经济发展的要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1.1农村家庭教育支出总额增速减缓

广东省农村家庭教育支出总额的绝对数量虽有提高,但相对数量不高,且增长速度放缓,甚至出现负增长(表1和图1)。在1995—2009年期间广东省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教育支出额均维持在每年300元左右,2009年的支出额为296.7元,远远低于同期发达省市人均教育支出额800元左右的水平,甚至还未达到全国的平均水平。广东省农村家庭教育支出的增长速度偏低,其支出形成的投资力度与经济发展水平极不相称。

1.2家庭教育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呈下降趋势

从图2中可以看出,广东省农村居民自2000年以来的教育文化等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总体呈现下降趋势,特别是2004以来下降更为迅速,至2009年教育等支出占比仅为5.9%,大致回落到1991年的相对水平。从整体上看,广东比江苏、浙江等发达省市的教育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都要低。2000—2009年江苏、浙江农村的教育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年均值分别为12.9%、11.5%,同期广东的这一指标值仅为8.8%。显然,在居民家庭收入水平得到提高的同时,原本不高的广东农村教育支出占比反而下降,这一现象应当引起警惕,因为它将影响广东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区域经济发展的结构转型。

2文献综述及其评论

2.1教育投资促进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

长期以来,学术界一直致力于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解析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目前的理论研究主要是在内生经济增长框架内,通过刻画人力资本形成过程以深入剖析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关于教育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则集中于教育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表现出的差异性,如刘晔等[5]利用1996—2006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分析中国中东西不同地区的教育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差异性,而郭庆旺等[6]通过构建包含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两阶段人力资本积累模型,揭示不同公共教育政策对地区经济增长存在显著性的差异促进作用。城市偏向的教育经费投入政策是城乡教育水平、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决定因素[7],这就需要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8]。基于中国省际数据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尽管学者们选取的样本、研究方法及研究区域存在差异,但都得出相似的结论,即教育支出形成的教育投资与经济发展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教育发展滞后将对经济发展构成瓶颈制约。因此,各地需要加大教育投资,注重教育与经济的相互促进和协调发展。

2.2家庭教育支出与家庭收入相关关系的实证研究

在认可教育投资促进经济发展的前提下,学者们广泛关注的重点自然就落在居民家庭教育投资总量的增加上,而家庭教育投资支出与收入密切相关。多数学者从居民收入或消费结构视角分析研究教育支出与家庭收入的关系。杨明等[1]基于广东居民消费结构变化的实证分析表明,居民对教育的需求随着可支配收入的增加相应增长,即家庭人均收入越高,家庭教育支出也越大。而罗楚亮等[9]从教育收益率的角度分析,提出教育收益率随着收入等级的提高而下降,教育支出更有利于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增长。由此可见,学者对教育支出与家庭收入的相关关系的研究结果不一,有待理论研究的进一步论证。

2.3家庭教育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研究

关于教育投资比例的研究则聚焦于家庭教育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增加上。当前研究多从居民教育支出的增长率远高于收入增长率、政府教育投入不足、教育收费的快速增长等视角给出了教育支出占比增加的解析。如杨汝岱等[2]认为高等教育改革造成家庭教育支出大幅上升,也改变了家庭对于未来教育支出的预期,导致居民消费的各个组成部分中,食品、衣着等基本消费所占比例逐年下降,而教育支出比例逐年上升。任兆璋等[3]运用动态消费模型对广州市1993—2000年城镇居民教育消费支出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分析,预测2001—2010年广州市城镇居民的娱乐文化教育支出比例均在12%以上,且呈递增趋势。显然,按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趋势预测的教育支出占比的增长趋势与现实严重不符,亦难以解析当前教育投资支出占比出现下降的趋势。总之,学者们对于教育投资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教育投资支出的增加原因及其趋势判断、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教育支出的差异性、以及区域间支出差异的实证分析等领域,而近年来少有学者关注农村居民家庭教育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问题。事实上,以往的研究中,无论是政策研究还是实证研究,重心都放在家庭教育投资绝对量的增加上,而很少有文献提及教育支出的占比下降问题,其深层原因更是难以得到关注。尽管有些研究涉及到农村家庭教育支出与家庭收入、政府教育支出的关系问题,但从时间上看还需进一步跟进,应分析最近几年出现的新情况与新问题。为此,笔者拟对1980—2009年广东农村家庭教育支出的相关变量数据进行计量分析,并纳入通货膨胀和居民的居住支出等因素,解析农村家庭教育支出占比下降成因,以此对近年来广东农村家庭教育支出额减少及政府教育支出等公共政策作更深入的反省。

3农村居民教育支出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农村家庭教育支出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目前学者们主要关注到的因素有:政府教育支出、家庭收入、教育成本分担制度、教育需求等,而较少关注到通货膨胀、家庭居住支出的挤占以及地区文化环境等因素。而由于地区文化环境等因素难以计量,笔者主要分析家庭人均纯收入、通货膨胀、家庭居住支出和政府教育支出对农村家庭教育支出的影响。

3.1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对教育支出的影响

家庭人均消费支出是人均纯收入的函数。随着广东省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提高,虽然物价指数也在增长,但名义收入增长带来的收入效应明显,家庭消费支出受收入效应的影响也相应提高;同时,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居民消费结构得到优化,居住、医疗、教育等支出呈现增长态势。然而,家庭支出的各个方面并不同步增长,有快有慢。2004—2008年广东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平均增长率达9.6%,2009年广东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906.9元,实际增长了10.7%[4]。而同期教育支出增长却十分缓慢,因而教育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出现下降现象。从农村的恩格尔系数可以看出,农村居民用于家庭必需消费支出的比例还比较大。农村居民在收入的绝对数量相对有限的情况下,教育消费支出对家庭的必需消费支出有较大挤占影响,另外教育消费支出具有一定的刚性,因而虽然家庭教育支出与家庭收入正相关,但不同收入水平的家庭教育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具有累退性质,即家庭收入水平越高,家庭总消费支出额越高,家庭教育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却越低。

3.2通货膨胀对教育支出的影响

家庭教育投资建立在家庭教育支出上,而教育支出是居民消费支出的一部分。通货膨胀影响居民的消费倾向,居民对经济增长态势的判断影响其消费支出结构,并且对通货膨胀的预期会加速通货膨胀。为避免通货膨胀时的货币贬值,居民很容易受通货膨胀预期影响而加大当期的消费支出。在既定收入的前提下,通货膨胀上升,教育成本也随之上升,由于未来的不确定性大,教育支出产生的收益要在较长时间内才能见效,是未来收益的贴现值。因此,在一定的时段内,教育支出的比例会随着通货膨胀的上升而减小。相反,在通货紧缩时,居民储蓄倾向上升、平均消费倾向下降,选择减少即期消费。由于教育支出的远期收益大,且教育支出发展方向趋于多元化,家庭在通货紧缩时一般会加大对教育的投资,教育支出占比也相应上升。

3.3家庭居住支出对教育支出的挤占

随着住房分配制度的改革和经济发展,尤其是自2004年以来,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异常繁荣,房价上涨过快,致使居民的居住支出上升较快。2006年新农村建设战略实施,在政府的诱导下,农民将大部分收入投资于住房。这改变了农民的消费结构,在很大程度上挤占了居民的教育支出。广东农村居民居住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上升较快。广东农村居民人均住房消费支出占比在2008年达到20%,即使2009年的居住消费支出比2008年的下降了约1.9%,居住支出占比仍达18.8%,比2000年的14.3%提高了将近5个百分点[4],在农村居民收入增长有限的情形下,如果住房支出的增长速度大大快于收入增速,住房支出势必挤占居民的其他支出,尤其挤占具有长期投资性质的教育支出。2000—2009年广东农村家庭居住支出与教育支出分别占总支出的比例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4]。

3.4政府教育支出对居民教育支出的双向影响

从全社会来看,教育投资收益具有正外部性。为促进教育的发展,提高全民素质,政府推出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如九年义务教育的学杂费全免、对教育乱收费现象进行大力整治等,推动农村教育发展。另一方面,政府还直接加大对教育的投资支出,从总量上提高教育的支出水平。政府教育支出极大地减轻了家庭的教育支出负担,对家庭教育支出产生明显的收入效应。这是因为政府教育支出有效降低了家庭相关支出成本,相当于增加了农村居民的收入,而居民会把增加收入的一部分用作教育支出,因而家庭教育支出增加。然而,从总体上看,近年来政府教育支出的快速增长对家庭教育支出产生的收入效应可能弱于替代效应。由于政府教育投资存在总量不足、结构失衡、效率低下、管理不到位等现象[10],政府教育支出增长的替代效应明显,对家庭教育支出的收入效应弱化,加上通货膨胀和房价上涨等因素的共同作用,居民将更多的收入投资于其他领域,以致家庭教育支出占比伴随政府教育支出的增加而下降。

4广东农村家庭教育支出的计量分析

广东农村家庭教育支出受到人均纯收入、政府教育支出、家庭居住支出、通货膨胀和广东人讲实际的文化等因素影响。

4.1家庭教育消费支出模型

已有的实证研究表明,居民的教育支出和家庭人均收入水平呈现正相关关系,家庭教育支出额随居民收入水平提高而提高,且教育支出额的增长速度随收入水平的增加而递减,即收入水平越高,教育支出额的增长幅度越小[11]。笔者以广东农村居民家庭相关数据做计量研究,得出不同的结论:收入水平达到一定量时,教育支出额反而随收入的提高而下降。以农村家庭教育支出水平为因变量(y),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为自变量(x)进行分析(其中x>0),有二次函数模型(1)通过检验。y=0.17x-1.827×10-5x2-80………………………(1)t(11.4)(-8.1)(-3.5)其中y表示家庭教育支出,x表示家庭人均纯收入。t统计量通过显著性检验,且方程拟合优度达到93.3%。对模型(1)两边求倒数,得教育支出水平对收入水平的边际倾向,dy/dx=-3.7×10-5x+0.17,令dy/dx=0,得x=4679.8,也就是说家庭人均纯收入约等于4680元时,广东省农村居民家庭教育支出水平达到最高。x<4680元时,dy/dx>0,家庭教育支出水平随收入的提高而提高;相反,当收入超过4680元时,dy/dx<0,家庭教育支出水平随着收入提高而下降。这是因为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到一定水平时,可以有更多的可支配收入用于其他方面的支出,如增加旅游支出等。广东农村家庭的人均纯收入在2005年已经达到4690元,此时的教育支出达到最大值;2005年以后居住支出、医疗保健支出等都有大幅度的提高,教育支出有所减少。由d2y/dx2<0可知,居民教育支出额的增长速度随收入水平的提高而递减。农村低收入家庭的教育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高于高收入家庭,教育投资的支出弹性有差异,这与广东省农村不同收入水平家庭的教育支出现状相吻合。

4.2模型修正

模型(1)主要考虑家庭人均纯收入水平对教育支出的影响,忽略了政府教育支出对家庭教育支出的作用。从世界范围来看,中国政府教育支出水平与世界平均水平还有较大差距,但改革开放三十几年来政府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资力度,特别是2000年以后政府教育支出以年均20%左右的速度增长,2007年的同比增速甚至达到47%[4]。政府的教育支出可能影响家庭的教育支出。引入政府教育支出变量,对模型(1)进行修正,得到模型(2):y=0.122x1-0.657x2-37.58………………………(2)t(17.39)(-10.83)(-2.56)其中,y表示家庭教育支出,x1表示家庭人均纯收入,x2表示人均政府教育支出,t检验均通过,方程拟合度达96%,模型有较强的解释力。从方程(2)的系数可以看出,x1系数为正,即政府投资支出不变时,家庭教育支出随人均纯收入的增加而增加,家庭人均纯收入每增加1个单位,家庭教育支出将增加12%。同理,x2系数为负,即家庭人均纯收入不变时,家庭教育支出随政府支出的增加而减少,政府教育支出每增加1个单位,家庭教育支出将减少66%左右。2000年以前,由于家庭人均纯收入不高,但增长较快,此时政府教育支出能极大地减轻家庭的教育负担,政府教育支出对家庭教育支出产生的收入效应突出。2000年以后,政府教育支出增长很快,由于政府教育支出结构和体制不够完善,其对家庭教育支出的替代效应明显,收入效应相对不显著,加之其他因素的综合作用,因而家庭教育支出增长较慢,且家庭教育支出占比下降。

4.3教育支出占总支出比例的计量模型

广东省农村家庭教育支出不仅总量增长缓慢,而且教育消费支出占比在近年来表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大多学者采用最为成熟的AIDS模型研究居民消费行为,该模型是1980年由Deaton和Muellbauer引入价格因素创建的理想需求系统模型[12],其线性形式为:wi=i+βiln(y/p)+∑γijlnpj,其中wi代表某消费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p是价格指数,y是总的消费支出,pj是某消费品价格。由于教育消费支出的价格不易量化,故不考虑价格因素,而以Working-Leser模型分析教育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问题[13-14]。多数学者用此模型描述商品的消费份额关于总消费支出对数的函数关系,即线性恩格尔曲线函数。Working(1943)[13]和Leser(1941)[14]的经验研究表明:商品支出份额和总消费支出对数之间的线性函数形式对许多经济和时间区间数据都拟合得比较好,实证文献将Working-Leser模型设定为如下形式,即w=+βlny,其中w表示农村家庭教育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例,y表示农村家庭总消费支出。现将这一模型改进,得到半对数线性模型:w=3.026lny-0.009c-5.272……………………(3)t(11.8)(-7.7)(-4.1)其中,w表示农村家庭教育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例,y表示农村家庭教育支出,c表示政府人均教育支出,模型拟合度为89.5%,t检验具有统计上的显著性,δ<0.001。模型(3)中家庭教育支出对数lny的系数表明,家庭教育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与家庭教育支出额呈正相关关系。显而易见,家庭教育支出增多,其在总支出所占比例就增大;家庭教育支出减少,其在总支出中所占比例就随之下降。结合模型(1)和(2)的分析,近年来广东省农村家庭教育支出总量增长缓慢,甚至出现负增长。这即是说,广东农村家庭的教育支出额减少,教育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也就下降。模型(3)中政府人均教育支出的c系数显示,政府教育支出与家庭教育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呈负相关关系。这与模型(2)的分析结论一致。近年来政府教育支出对家庭教育支出的替代效应明显,这是当前政府教育支出体制和家庭消费支出结构变化共同作用的结果。

家庭居住支出对教育支出的挤占已在前面作描述性统计分析。由于CPI的数据变化频繁,如采用年度数据计量,将带来极大的误差,因此,笔者不对通货膨胀影响广东农村居民教育支出进行计量分析。另外,家庭教育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还受其他诸多因素的影响,如家庭教育投资的机会成本、社会文化环境(尤其是广东人讲实际、求实惠)等,由于难以定量研究这些变量的影响,因此,得出的研究结论只能是众多归因的部分解释。

5研究结论及其政策含义

笔者展开的探索性研究得出:当广东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提高到4680元后,教育支出增长缓慢且教育消费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下降;家庭教育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随通货膨胀的上升而下降,且受通胀预期的影响;农村家庭居住支出增长迅速,对家庭教育支出产生挤出效应;近年来,政府教育支出对家庭教育支出的替代效应明显,收入效应相对弱化。广东农村家庭教育支出现状堪忧。为了顺利推进广东文化强省战略,促进广东经济结构的转型优化,早日实现广东新农村与和谐广东的建设目标,广东必须千方百计加大农村家庭的教育支出。

5.1妥善引导农民的消费观念,优化农村家庭的消费支出结构

社会各界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农民的教育与培训工作,引导农民树立理性的消费观念、兼顾消费支出的短期与长期效用;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尽快完善教科文卫消费的配套设施,引导农民加强教育文化支出的意愿;合理诱导农民的住房消费观念,让农民知晓住房不是奢侈品,避免住房建设中的攀比现象;在有条件的地方政府可以考虑推出农村地区的保障性住房,并进一步健全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15],使农民愿意分配更多的可支配收入用于教育支出。

5.2切实增加农民的实际收入,适当控制通货膨胀的上升速度

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的扶持力度,完善农业产业化的利益联结机制;加强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培训工作,切实改善农民工的生活待遇;出台优惠政策以鼓励农民创业,继续加大政府对欠发达农村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16];政府应多管齐下,应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打击投机,控制通货膨胀的速度,提高农村居民的真实收入,延缓家庭教育支出随收入增加而下降的拐点出现。

5.3完善政府的教育支出机制,发挥政府教育支出的乘数效应

政府需加大对农村教科文卫领域的投入力度,进一步优化政府教育支出的决策机制;改善政府的教育支出结构,政府的教育支出应向农村尤其是偏远的贫困地区倾斜,提高教育质量,应提供最有效的教育资源配置方式[17],将重点投在改善师资水平和办学硬件设施上,显现政府教育支出的收入效应。

5.4营造重视教育的社会氛围,彰显教育对社会的溢出效应

入学教育个人总结篇5

关键词:高等教育;投入;评价指标体系;主成分分析

中图分类号:F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9-0017-02

一、高等教育成本分析

教育经济学认为,教育成本投资也是一种生产性投资,可计算投入和产出,也同样存在成本和效益。学校对各部门的人、财、物配置,都是教育成本投资,投入的多少就是教育成本。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成本配置的唯一准则就是看它能否产生效益和产生多大的效益。要获得丰厚的资源供给,就必须创造高效益的投资环境和投资条件,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努力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有限资源的投资效益。从这个意义上讲,实行教育成本管理是市场经济体制下学校加强和改善管理并提高办学效益的一种有效途径。

高校的办学投入主要是人、财、物,而物是由财转换来的,可还原为财的投入。人的投入需要相应的人员费用,如工资、福利等。若不考虑投入的人力所能创造的价值,而仅考虑人力本身的价值,那么人的投入本质上也是财的投入。归结起来,教育投入可以理解为教育资源(人、财、物等资源的总称)的投入,其中财力是人力和物力的货币表现。如果把投入教育活动的资源都表现为货币形式,那么教育投入可视为教育经费的投入。

学校除了以人、财、物等有形实物投入教育中外,还有无形资产的投入。无形资产是一种非实物的经济来源,以知识形态存在于高校中,如学校的知名度、信誉度、拥有的知名教授、学者、专家等。无形资产可以单独存在,同时又与有形资产相互依存。如果把有限的教育资源和无形资产有机地合在一起就会出现“乘数效应”,更能显示出高校的优势。

二、高等教育投入指标分析

高等院校的办学投入主要包括人力资源投入、财力资源投入、物力资源投入及其他形式的投入。因此我们完全可以从人、财、力这三个方面入手,对高等院校办学过程进行投入分析。

(一)人力投入

人力资源的概念,具体到高等教育,是指高等教育系统范围内所有人员所具有的劳动能力的总和。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范畴,一方面它本身需要人力资源的投入,另一方面它又从事着人力资源的生产和再生产。

高等院校的人力投入之一是教职员工,主要是教师的投入。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教师是教育劳动的主要承担者,能否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在数量和质量以及结构上适应教育产业发展需要的教师队伍,能否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关系着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的高低和教育投资经济效益的大小。由于教师所具有的能力、品格等方面量化比较困难,所以在设计指标时主要以投入的教师数量为主,包括教学教师投入和科研教师投入,辅之以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数量、两院院士、长江学者、973首席科学家数量、教授、博导人数等从一定方面表明高校教师素质、水平的指标,以及行政后勤人数这一辅助人员数量来衡量一所学校的人力资源投入水平。

(二)物力投入

高等院校的另一重要投入是具有长期使用价值的存量资产。高等学校的产出和企业一样,必须拥有场地资源、实验设备、教学器具以及辅助设施等,如学校的建筑物、图书、仪器等都是高等教育物力资源投入的一部分,也是高等院校运行不可或缺的部分。在本文中主要用现在比较通用的固定资产总值、图书馆藏书量、教学、实验设备总值来表示。这些都直接与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密切相关。

固定资产总值这一指标并不能准确反映学校某年正式的固定资产情况,为与现行国家高校统计口径相符,本文仍采用国家对这一指标的统计数据,只是在结果中要对其进行具体分析。另外,从目前高校的发展来看,网络资源的投入已经占据了越来越大的比重,而且高校教学、科研成果的取得在一定程度上都得益于网络资源。但最终网络资源投入的量化数据没有统一的统计数据。

(三)财力投入

中国高等教育投资经历了三个阶段。1949—1979年第一阶段单一依靠财政拨款。此时高等院校办学自有限,是政府的附属,国家财政负担巨大,高等教育缺乏生机与活力。1980—1998年第二阶段以财政拨款为主,社会筹资和高等教育办学机构自筹为辅。1999年至今为第三阶段,以高等教育办学机构自筹和社会筹资为主,财政拨款为辅。

目前中国财力投入主要包括:国家财政性拨款、学费收入和其他收入。国家财政性拨款包括国家预算内教育经费、办学经费等用于高等教育的经费。学费收入是指学生及其家庭投入的教育经费。其他收入包括学校的自筹经费,以及没有包括在上述指标中的经费收入,学校自筹经费主要由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办学经费、科研收入、社会捐赠、经营和服务收入等组成。

三、教育投入的评价指标体系

在以往学者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高等教育自身的特点,本文选择投入指标为专任教师总数(X1);教授、副教授人数(X2);硕士、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教师总数比例(X3);当年拨入的研究发展经费(百元)(X4);年末固定资产原值(百元) (X5);仪器设备原值(百元)(X6)。

本文选择黑龙江省9所直属本科院校,包括哈尔滨工程大学、东北林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大庆石油学院、大庆师范学院、哈尔滨体育学院,采集了2009年的相关投入指标的原始数据,数据来源于《2009年全国高校社科统计资料汇编》以及各个高校官方网站(见表1)。

评价指标体系要求各指标之间应尽可能相互独立(线性无关),以避免指标信息的交叉,导致评价结果的不准确。因此,根据本文所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进行检验和判断,为教育投入分析提供决策依据。

利用SPSS统计软件对6个投入指标作KMO样本测度(Kaiser-Meyer-Olkin Measure of Sampling Adequacy)和巴特莱特球体检验(Bartlett Test of Sphericity),判断依据及检验结果(见表2、表3)。

由表3的检验结果表示投入指标的KMO检验统计量为0.386,相关性不强,我们得到结论,本文所选教育投入各指标之间可以视为相互独立。

参考文献:

[1] 靳希斌.教育经济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58-66.

[2] 王冲,叶子荣.高等教育投资与公共财政来源[J].教育发展研究,2003,(4-5):131-134.

[3] 李未.完善教育基金会制度拓宽高等教育社会筹资渠道[J].中国高等教育,2004,(2):17-19.

[4] 李宁.普通高校成人高等教育投入产出效率的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7:8-9.

[5] 肖峻.高校固定资产核算存在问题及对策[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2):46-48.

入学教育个人总结篇6

P键词: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职业现状

G633.96

一、前言

1998年12月24日教育部提出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突出了国务院对农村教育的重视力度,其中明确指出:学校体育工作重点要转移到农村和薄弱地区。作为农村学校体育工作实施主体的体育教师,其职业发展现状直接关系到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3]。体育教师是直接的知识传载者、传播者,在培养全面发展型人才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尤其是在农村体育教育过程中,因此建设一支数量上充足、质量上过硬,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也是贯彻国务院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关键[4]。

随着建设“五个重庆”口号的提出,“健康重庆”以提高市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达到人人健康为目标,力求建设一个精气神十足,和谐文明奋发向上,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新重庆。然而重庆作为一个年轻的直辖市,人口众多,但农村人口比例大,因此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是达到健康重庆目标的关键。重庆市农村中小学校因办学条件差,经济力量薄弱,师资水平短缺,基础教育相对落后,体育师资力量弱,严重制约了学校体育教育的发展。重庆市农村中小学教师现状如何,如何建立一支高水平的体育师资队伍,优化体育教师队伍结构,是本文研究的重点问题。本文通过对重庆市10个区县100所中小学200名体育教师职业现状的调查与分析,为我市加强体育教育改革提出相应的决策与建议。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重庆市铜梁县、荣昌县、璧山县、梁平县、秀山县、忠县、开县、丰都县、奉节县、石柱县10个区县的农村中小学,共100所中小学。每所学校2名体育教师。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在CNKI数据库查阅与本研究题目有关的研究成果和文献资料查阅得到相关文献30余篇,在理论和方法上得到理论支持,并获得本次问卷的框架。

2.访问调查法

对重庆市铜梁县、荣昌县、璧山县、梁平县、秀山县、忠县、开县、丰都县、奉节县、石柱县10个区县的农村中小学,共100所中小学的体育主管部门进行资料调查及口述,每个区县选择10所学校(中学5个所,小学5所),每所学校发放2份(对当时在上课的教师随机调查),共发放收回问卷200份,收回率100%;有效问卷182份,有效收回率91%。具有统计学意义。

3.数理统计法

对回收的有效问卷数据,采用SPSS11.5软件和EXCEL上进行分析处理。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1.性别、婚姻、健康、是否是兼职体育

从表1可以看到,重庆市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在性别结构上面存在很大的偏差,男女老师性别比例严重失衡,从调查得知男老师124人,占调查人数的68.13%,女老师58人,仅占中调查人数的31.87%。从这个严重失衡的男女老师性别比例老看,重庆市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的结构应该得到优化,才能够适宜于体育教学的需要。

从表2可以看到,重庆市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婚姻结构比较稳定,已婚125人,占68.68%,离异人数只有1人,仅占0.55%。表明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家庭生活相对稳定,且体育教师人口流动性相对较小。从健康状况上看,132人身体健康,占总人数的72.53%,表明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身体健康状况结构较为乐观。

从表3可以看到,重庆市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是兼职教师的有84人,占总人数的46.15%。这说明重庆市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在数量上仍需要得到改善,体育教师是其他课程老师来代课,这种兼职代课的现象,也就说明体育教师仍然极度缺乏,不能满足重庆市农村中小学体育课的需求。从另一个角度分析,也可以说明重庆市农村中小学对体育课程仍旧处于一个不为重视的状态,需要得到改善。

2.年龄和教龄情况

从图1看以看到,重庆市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30岁以下的53人,占总人数的28.57%,30-39岁得77人,占总人数的42.31%,40-49岁得36人,占总人数的19.78%,50-59岁的15人,占总人数的8.79%,60岁及其以上的1人,占总人数的0.55%,从重庆市体育教师的年龄结构看,体育教师年龄分布较为正态,中年教师占体育教师的绝大部分,青年后备教师也较为充足,但是应该值得重视的是老年教师占的比例也不小,应该更加优化重庆市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年龄结构。

从图2可以看到,和体育教师年龄相对应的体育教师教龄结构图,5年及其以下教龄的有37人,占总人数的20.33%,6-10年的有65人,占总人数的35.71%,11-15年得有34人,占总人数的18.68%,16-20年得有20人,占总人数的10.99%,21-25年的11人,占总人数的6.04%,26年及其以上的有15人,占总人数的8.24%,从教龄结构上看,相对比较正态,5年以下的体育教师比例较少,说明体育教师后备人才不为充足,应当及时补充。

3.担任班主任、职务情况

从表4可以看到,重庆市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担任班主任的有118人,占总人数的64.84%,未担任班主任的有64人,占总人数的35.16%,体育教师担任班主任的比例较大,说明农村中小学教师仍旧很缺乏,从另一个角度讲,体育教师正的压力也在增加。

从表5可以看到,重庆市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的职务绝大部分是教师,有174人,占总人数的95.60%。主任的有4人,只占中人数的2.20%,副校长的1名,校长的3名,占总人数的2.20%。说明体育教师在学校领导结构中占的比例较少,体育教师的地位有待提高。

4.带队情况和获奖情况

从表9可以看到,重庆市中小学体育教师带训练队的有57人,占总人数的31.32%,未带队的体育教师有118名,占总人数的64.84%。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带队的教师比例较少,主要是因为农村中小学体育参加比赛的机会不多,加之课外体育活动未得到及时的展_。从另外一面反映出,重庆市农村中小学体育活动的展开情况不容乐观,未受到学校领导的重视。

从图4可以看到,重庆市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的获奖获荣誉情况,我们可以看到,获得校级奖励的有45名教师,占总数的24.73%,获得县级奖励的有32人,占总人数的17.58%,省市级获奖的有32人,占总人数的17.58%,全国获奖的17人,占总人数的9.34%,未获得任何奖励的有56人,占总人数的30.77%。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到,重庆市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获奖的情况不容乐观,可能是与农村消息较为闭塞,农村体育教师积极不高有关。

5.收入情况

从图5可以看到,重庆市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月平均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有39人,占总人数的21.43%,1000-1500元的有110人,占总人数的60.44%,1501-2000元的有29人,占总人数的15.93%,2001-2500元的3人,占总人数的1.65%,2500元以上的有1人,占总人数0.55%。从重庆市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的月收入情况来看,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收入很低,可能与绩效工资还未施行有关,这可能也是导致农村体育运动不能很好的展开,教师积极性较低的原因之一。

五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通过对重庆市10个区县的100所农村中小学进行调查,最终得知以下结论:

(1)重庆市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性别比例严重失衡,婚姻和健康状况良好,但是有很大一部分体育课程由担任其他课程的老师兼职;

(2)年龄和教龄结构较为合理,青年人才的储备有待加强;

(3)担任班主任的体育教师较多,可能与教师兼职有关,职务情况不容乐观,体育教师在学校为得到重用;

(4)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学历情况不容乐观,低学历比例较大,对其继续教育的趋势刻不容缓,职称情况也不乐观,小学比中学稍好;

(5)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带队情况不多,可能与参加比赛和课外活动的展开有关,获奖情况不多,可能与消息闭塞和学校领导不重视有关;

(6)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收入较低,其待遇较低可能是引起体育教师积极性不高的原因之一。

优化体育教师队伍结构,建立一支高水平的体育师资队伍,是中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并加以解决的重点问题。农村中小学校因办学条件差,经济力量薄弱,师资水平短缺,基础教育相对落后,体育师资力量弱,制约影响了我市基础教育和健康教育的发展。

(二)建议

(1)强化农村体育教师继续教育,优化体育教师队伍,协调高校院校与农村学校之间的关系,可以对农村体育教师实行低分政策,提高他们的学历层次。

(2)调整国家相应的政策,与当地政府的岗位责任相联系,保证农村学校体育教师的待遇问题。

(3)鼓励更多高等院校师范毕业生支援农村教育事业,真正实现从政策上倾斜,要关注他们走向农村后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情况。

入学教育个人总结篇7

[摘 要]经费的投入会对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吉林省中等职业教育经费在投入总量和来源结构方面存在一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有助于吉林省中等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教育经费;财政支出

[中图分类号]F08;G40-0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2)35-0068-02

1 吉林省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总量分析

1998年以来,吉林省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总投入大致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98—2005年。在第一阶段中,吉林省的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总额的变动有两个特点,其一是增长缓慢,同期全国的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增长也比较缓慢,但是吉林省年均增长率仅为246%,比全国平均的653%还低4个百分点;其二是波动频繁,全国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虽然增长缓慢,但是一直在增长,而吉林省有接近半数的年份(1999年、2001年、2002年和2004年)其经费投入量是减少的。第二阶段是2006—2009年。在第二阶段中,吉林省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总额呈现迅速增长的趋势,全国经费投入水平也表现出类似特点;从年均增长速度来看,吉林省中职教育经费投入年均增长1824%,低于同期全国平均增速2652%。1998年以来,吉林省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出现了两个较为明显的增长点,一个是2006年,经费投入突然有了一个明显的提高,另一个是2008年,增长率达到最高的3122%。这些变化可能同政策、经济等很多因素有关,本文将在第二部分经费来源分析中进一步加以讨论。

为了进一步分析吉林省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总额的变化特征,本文引入吉林省生产总值、吉林省教育经费投入总额这两个相关指标,同吉林省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总额一起进行相对指标分析,借此评价吉林省社会资源、教育资源分配状况,以及吉林省对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本文使用比重和弹性两种相对指标进行分析,具体包括吉林省中职经费投入占地方生产总值的比重、吉林省中职经费投入占教育经费总额的比重、吉林省中职经费的收入弹性等,数据见表1。

从中职经费投入与相关指标的比重来看,1998年以来吉林省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占吉林省生产总值的比重很低,并且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同时,在吉林省教育经费总额中,中等职业教育的比重虽有波动,但整体看也在下降。反观吉林省教育经费总额在地方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则基本保持在不低于45%的水平上,波动不大。这表明吉林省的社会资源配置在教育领域的比例基本保持稳定,但教育资源配置在中等职业教育上的比例则越来越小。这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吉林省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保持稳定,而在各级各类教育中,中等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在逐渐降低。

从弹性指标来看,吉林省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相对于吉林省生产总值和教育经费总额的增长弹性非常不稳定,有时大于1,有时小于1,有时甚至是负数;并且进一步观察可以发现,吉林省的教育投入总额同经济增长的增速也存在着较大的不一致性。这表明吉林省教育投入同区域经济之间,以及中等职业教育投入同教育总体投入之间并没有形成稳定、协调、同步增长的关系,而是显示出较大的随意性。

2 吉林省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来源构成分析

目前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来源有五个途径,分别是国家财政性拨款、民办学校举办者投入、社会捐赠经费、事业收入以及其他收入。吉林省的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来源构成具有两个特点。第一是经费来源比较集中,主要来自国家财政性拨款和事业收入,从表2可以看出,除个别年份外,这两项投入在吉林省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总额中都占到96%以上,最高时甚至超过了99%。第二是国家财政性拨款的比重呈现上升的趋势,2009年已经达到7903%;同时事业收入的比重则有所下降,从原来的30%左右下降到2003%。这表明吉林省的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主要依靠财政性拨款,其次依靠以学杂费为主的事业收入,而来自社会捐赠等其他途径的经费微乎其微,并且近年来这种依赖财政拨款的趋势更加明显。这意味着吉林省的中等职业教育以政府投入为主,因此政府的财政能力和支出结构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对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产生影响。

3 财政性经费投入的进一步分析

从前文的分析可以看出,财政性经费是吉林省中等职业教育经费的主要来源,在很大程度上甚至决定着中职经费的增长变化,因此有必要对财政性经费的投入进行深入的分析。

从财政性经费增长率来看,吉林省中等职业教育财政性经费2003年之前增长不稳定,经常出现负增长,从2006年开始增长较快,1998年以来有两个快速增长的时期,一个是2006年,比上年增长2928%,远远超过了前几年的增长速度;另一个是2008年,增长率达到最高的3980%。2002年《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颁布实施,这对扭转吉林省中等职业教育财政性经费增长的不稳定性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2005年10月,国务院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作出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各地政府纷纷响应。因此2006年的快速增长应该是政策导向发挥作用的直接结果。由此可以看出,吉林省中等职业教育财政性经费的增长变化带有极强的政策烙印,几乎是国家关于职业教育发展政策的直接反映。

从财政性经费同财政支出的相对关系来看,吉林省中等职业教育财政性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呈下降趋势,增长弹性非常不稳定,这说明吉林省并未形成财政支持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长效机制,支出带有较大的随意性和偶然性。

4 简单的结论

总的来说,自从2002年国家作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后,吉林省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总量有一定增长,但是经费投入具有一定的随意性,缺乏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机制;同时经费来源比较单一,过度依赖财政资金。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加大省级财政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以法律的形式规定职业教育的支出标准,并且严格遵守国家“三个增长”的规定,提高职业教育投入在教育投入总额中的比重,建立财政支持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长效机制。

第二,拓宽职业教育筹资渠道。一方面可以吸引私人投资、企业办学、社会捐赠等社会资金作为职业教育经费的有效补充,改变职业教育过度依赖政府投入的状况;另一方面鼓励职业学校参与社会服务以获取经济利益,充实学校教育经费。

第三,加强中等职业教育经费管理。将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明确列入省级政府预算,并严格按照前面提到的规定的职业教育支出标准,来监督职业教育经费的落实情况。为了加强监督力度,可以将经费落实比例作为政府绩效考核的标准。

参考文献:

[1]赵永辉,高金岭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分析[J].教育与经济,2009(2)

[2]冉云芳我国中职教育经费探析:总量不足与结构性失衡[J].教育与经济,2011(3)

[3]张万朋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成本分担研究[J].教育与经济,2008(4)

[基金项目]本文是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背景下的职业教育资源配置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入学教育个人总结篇8

一、健全机构,完善制度,各项保障有了新加强

一是街道党工委根据需要对街道远程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进行了变更,形成主管主抓,层层落实的良好局面,将各项工作落实到人;二是将远程教育工作列入街道组织工作年度计划,把开展远程教育工作列入党工委党建日常工作当中;三是各站点也分别健全领导小组,保证党(总)支部书记亲自抓,确保远程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四是根据实际情况,修订健全了《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设备管理制度》、《播放人员职责》、《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学习制度》等多个规章制度,各站点制成版面上墙,规范了对远程教育工作的管理,使远程教育工作有章可循,保证了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

二、强化素质,选配能人,队伍建设提上新水平

我们注重把那些政治素质好、文化水平高、年富力强、专业技术水平较高的能人挑选充实到站点工作岗位,自从各村都有“大学生村干部”后,我们就从“大学生村干部”中挖掘人才,他们懂电脑、脑子灵、信息面宽、知识水平相对较高,比较适合管理员工作,所以,我们加强培养力度,使他们精通远程教育工作相关知识和技能,目前,3个村的站点管理员都是“大学生村干部”,机关和社区的管理员也都是20出头的大学毕业生。

三、完善设施,提高档次,基础建设迈上新台阶

一是定期深入3个村的站点进行全面摸底检查,严格按照防火、防盗、防雷、防潮、防尘;教室好、桌凳好、灯光好、线路好、环境好的“五防五好”要求,对各站点存在问题提出了整改意见,并明确整改时限督导整改。二是宏达社区依托街道“同心家园”新建立了宏达社区远程教育播放站点,“同心家园”投资100多万元,以高起点、高标准的要求建设有图书室、室、书画室、网络室、活动大厅、远程教育播放厅,配备有电脑、空调、饮水机、投影仪、乒乓球案、桌椅、凳子等设备形成了综合性的服务平台,社区党员居民既可以在同心家园通过远程教育网络接收教育,同时还可以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各村则在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进行改扩建的同时,对各村站点建设提出了提高档次、建精品站点的新要求。老鸦陈村投入资金近20万元,对远程教育播放站点进行了全面的升级改造,新购置了投影机、空调、联排桌椅等,能容纳130多人的新站点目前已投入使用。王砦村站点面积200多平方米,配备了52寸液晶电视和空调,各项版面也进行了更新。南阳寨村站点更换了机顶盒和电视机,使播放更加流畅。

四、因地制宜,有的放矢,学用结合提升新境界

我街道地处城郊结合部,近几年来,随着调味品批发市场、水产批发市场、自行车批发市场、五金机电批发市场等大型批发市场的建成以及冷库和企业的不断增多,还有省体育中心、郑大体院等单位搬迁入驻,3个村的土地急剧减少,目前基本开发殆尽,农民逐渐从土地耕种转到二产、三产上来。对此,我们及时调整工作思路,按照“内容更丰富、形式更灵活、效果更明显”的要求, 根据农民需求有针对性的安排远程教育播放内容。一是为“创先争优”活动搭建良好学习平台。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安排,适时利用远程教育网络集中开展教育活动,通过收看辅导讲座,创先争优活动汇总涌现的先进典型,让党员干部深入学习了xx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发表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创先争优中的各项要求,扎实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充分发挥街道社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优化管理、维护稳定的作用,营造学先进、赶先进、作贡献、当表率的良好风气。二是积极开展党员群众致富能力培训。各村针对党员群众办企业热情较高的实际,安排了市场经济知识讲座等内容,引导群众获取各类致富信息和实用技术,破解致富难题。王砦村莽原粮食机械制造厂成立几年来,产品已远销非洲欧洲,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老鸦陈村外来人口多,服务行业发展潜力大,村里就经常播放各类服务业的知识和信息,引导党员群众开办各类服务项目,为流动人口提供良好的服务,并从中增加收入。三是努力提高党员群众综合素质。着眼将远程教育网络建成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的主阵地,通过远程教育网络,播放有关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知识讲座和阶段性的工作重点,引导党员群众关心党和国家的大事,提高党性意识和责任感;通过播放现代法律法规讲座,提高党员群众依法办事的能力;通过开展“远程教育宣传月”、“红色电影月”等活动,播放多部红色电影和各类文艺节目,在党员群众中倡树文明新风,减少各类不稳定因素,营造和谐团结的发展氛围。 [1]

与本篇 农村党员远程教育半年工作总结 内容有关的:

| | | | | | | |

查看更多>>

农村党员远程教育工作实施一年来,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一是广大农村党员干部素质得到不断提高。远程教育站点为农村党员干部的学习提供了广阔天地,他们通过远程教育平台,不断学习了解党的基本理论知识、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以及农村适用技术,思想得到进一步的解放,视野得到了拓宽,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二是增强了村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由于广大党员干部在学习培训及产业结构调整及帮扶中处处起带头作用,党员先进性充分显现出来,树立了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增强了村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三是推动了各项工作的开展。由于远程教育信息量大,学习内容丰富,能满足农村党员群众各种学习需求,通过对教育教学、计划生育政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环境保护、农村医疗卫生常识等各项政策法规的学习,从而在一定的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水平,推动了各项工作的开展。

五、下步打算

一是进一步完善个别站点基础设施。二是进一步加强站点管理员业务素质。三是在提高各站点重播放场次、收看人数的同时,重视播放收看质量。

[2]

与本篇 农村党员远程教育半年工作总结 内容有关的:

“公推直选”党委工作汇报 | 村党总支上半年度工作总结 | 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工作总结 | 2010年度党风建设工作总结 | 2010年党建工作总结 | 2010年学校支部工作总结 | 2010年度小学党建工作总结 | 学校学生党总支工作总结 |

上一篇:大学生的创业方案范文 下一篇:安全现状评价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