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学感受范文

时间:2023-11-20 05:12:17

入学感受

入学感受篇1

孩子入学100天,学校特地为孩子们举办了入学百天家长陪伴日活动,在活动中,我从早上晨诵开始,像一个学生一样走进了女儿学校的课堂,整整一上午的时间和孩子们一起听课,而后,又参加了学校为孩子们组织的入学百天仪式,整个活动下来,感触颇多,好似也体会到了女儿对学校如此钟爱的原因。

感触之一,一直以为小学的课堂,会是以知识的灌输为主,听课之后才知道女儿学校的小学课堂就已经开始了对孩子们团队合作精神、沟通表达能力、创新能力等等的培养,无论是语文课堂中的启发学生列举记字方法还是数学课中小组合作完成小任务等等都深刻的体现出了对学生上述能力的培养,难能可贵。

感触之二,一直以为在我所任教的大学才强调课堂上的“学生主体”,在女儿学校听完课才知道原来小学也是以“学生主体”进行课堂教学的,老师们通过巧妙的课堂设计和有效的课堂管理充分激发孩子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当然,这种教学模式对老师的教学水平有相当高的要求,女儿的语文老师和数学老师的确是优秀,让我着实佩服。

感触之三,孩子们对学校的钟情和热爱来源于学校独特的文化和辛苦付出的老师们,从学校文化构建的角度来说,领导者的文化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组织的文化,__附小的*校长的教育理念里将童心教育贯穿始终,而女儿所在学区负责的女神校长优雅、智慧、有爱而又有魄力,所以,学校的活动形式多样、充满着创新却又处处体现着对孩子们的呵护和尊重,当然,每一次活动的顺利进行,都离不开老师们的辛苦付出。本次活动后,女儿回到家,拿出__老师给她的信一句一句慢慢读的时候,我被深深的感动了,家长们给孩子写信,仅写一封而已,而老师却要给班里每个孩子都写一封信,那就是四十封,而且,老师给每个孩子的信是不同的,给女儿的信,信里的内容全是张梓杉,而非通用的模版,所以,老师完成这个工作不仅仅是时间和精力的付出,还有对班里每个孩子爱的投入。

感触之四,晨诵带给孩子的不仅是知识的补给,更是一种心灵的滋养。本周,孩子们的晨诵是关于梦想的主题,孩子们声情并茂的朗诵感染了在座的每一位家长,我突然意识到,将教育融入到每一个细小的环节,让被教育者的心灵感受到真、善、美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情。

我自己也是一名老师,此次活动,让我对教育有了更深的思考,对我自己的工作,也有了新的想法。

在此,深深的感谢__附小的校长和老师们,谢谢你们为孩子们辛苦的付出!

我是__的爸爸。孩子们入学满一百天了,应该说这确是他们人生旅途中的一个小里程碑。之前,给__写了点寄语,特别想参加你们的仪式活动,可是出差调研昨晚才回来。没办法,“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啊!

教师,被人们赞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古代中国有“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的千古名句。这是我对老师们怀有深厚敬意的原因。

我是69年出生的,孩子要的晚了一些。从年龄上说,估计比老师们大一些,姑且以大哥自居吧。

在孩子们入学百天的时候,作为家长,给了孩子一些寄语,由不得也想和辛勤的老师们说说话。

88年高考的时候,我走上了化学工程的道路。然而,教师、教育、天真的孩子们,.....,这些词汇时至今日在我的脑海里依然是那么崇高,令人感怀。我常想,教育的本真是什么呢?

每次回忆起儿时看过的苏联电影《乡村女教师》、咱们国家的经典电影《祖国的花朵》,听着歌曲“老师的窗前,有一朵米兰,...”,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教育和教师是多么神圣啊!

我和__妈妈能考上博士,后来又去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工作了几年,谁敢说这不是敬爱的老师们当年塑造我们的结果呢?

在美国,当我推着__在住所附近的美国小学和中学驻留的时候,映入我眼帘的是美国老师与孩子们一起在大树下观察昆虫,天真的孩子们猜测一只蝴蝶是公的还是母的;当我和美国

中小学老师闲聊时,当我回忆起小学和中学时学习较差的同学,老师耐心家访,给他们补课的情景时,我一生都忘不了老师们的博爱!

博爱,就是大爱!这是一种多么令人感动的爱啊!这种博爱,反映在老师对每一个孩子公平的爱,因为老师知道: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均匀的,都是同一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这种同一性就是每个孩子都是天真无邪的,完全没有成人世界里的那些复杂情感和思维,这种特殊性就是孩子们有的接受知识快一点,有的慢一点;有的好动,有的文静;有的长相姣

好一些,有的长相普通一些。......。总之,各有特点,构成了五彩缤纷、快乐的童心世界。

所以,教师,尤其是小学教师,希望用你们的博爱去对待每一个孩子,不论他们的父母是官员、商人、知识分子,还是普通工人、农民,不论他们是进步快一些,还是慢一些,不论他们调皮,还是文静,对这些幼小的禾苗,我们要用润物细无声的大爱

去培育他们,因为他们不能选择父母的地位和学识以及家庭财富,他们只是来到世上7年多的孩子。所以,我们希望辛勤的园丁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孩子,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接受到老师的博爱和关注的目光,因为这些孩子中,我们不知道未来哪一个将会成为爱因斯坦或钱学森式的大科学家,也不知道未来哪一个孩子成为为人民服务的国家领导。在孩子们入学百天之际,写了上面一点儿感念。

衷心祝愿老师们天天快乐!祝愿在老师的博爱和培育之下,孩子们都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谢谢你们了!

祝好。

12月10日,我有幸参加了女儿学校家长陪伴日及入学百天庆典仪式。看到孩子们入学三个月来发生了很多欣喜的变化。我特别感动。早晨7点40分,我们准时来到教室时。小朋友都全部到齐了。__老师带领大家齐声朗读向着明亮那方。8点开始上课时,孩子们一个个迅速坐到座位上。小腰板都坐的特别直。当老师提出问题时,一个个小手齐刷刷举起来了。真漂亮!在家还懒散不太有规矩的孩子,原来在学校表现如此不同啊!等上完三节课11点左右时,百天成长仪式正式开始了。孩子们一个个精神抖擞的走进活动室。三个班的小朋友齐声背诵少年中国说。那铿锵有力的气势深深震撼了我!这一天他们感受到了成长的滋味。我们家长也觉得孩子确实长大了!学习进步了,热爱劳动了,懂得礼仪了。当孩子们看到师哥师姐的祝福。看到老师的寄语.看到爸爸妈妈的来信时,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光芒。孩子们,你们是最棒的!加油!

入学感受篇2

即将面对新环境,新老师,新同学,新课本,我在感到欣喜的同时又感到繁重的压力和紧张。

即将离开父母,我十分不舍,从小到大都是在父母的怀抱中长大的,父母会为自己铺好道路,尽量去减少自己人生路上的绊脚石,不敢想象离开父母后将如何生存,但是我明白这是成长的必经之路,我必须得学会独立自主,自立自强。

在高中3年,我准备奋发图强,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认真遵守校纪校规,积极配合老师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踊跃参加各种公益活动,为自己争光,为班级争光。

‘枯木逢春犹在发,人无两度再少年’青春的风采在于昂首向前,青春的意义在于奋斗不息,让我们珍惜青春年华,在最美的时光里,掌握知识,培养能力,为自己的人生赢得一份优异的成绩单,为青春开启一扇快乐之门,一起加油吧!

入学感受篇3

尊敬的外国语学院英语第三学生党支部:

11月15日15时左右,一段杭州地铁施工工地突然发生路面大面积塌陷事故,导致萧山湘湖风情大道75米路面坍塌,并下陷15米。正在杭州萧山风情大道行驶的11辆汽车突然陷入深坑,多数地铁工地施工人员被困地下。截至23日,已有17人遇难,4人失踪。这是中国地铁建设史上伤亡最严重的一次事故。也就是近期震惊了中国乃至世界的杭州地铁坍塌事故。

我也被这个消息深深震撼。灾难是发人深省的。然而,当得知早在一个多月前,事故现场就出现了沉降裂缝发却没有得到坚决、及时、妥善的处理以及工程建设中甚至让未经培训农民工下基坑的消息时,我更是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距事故发生也已有一周,各方评论各说纷纭。很多关于杭州地铁建设的问题被提了上来,关于事故现场段的分析更是细致入微。有说杭州土质本来就不好、施工时又没有多加注意的;有埋怨地铁工程为赶进度而忽视质量的;有指责施工方法没有与地层紧密结合的;也有批评地方政府监管不力的……但这一切都是马后炮,在血淋淋的事故面前是显得如此的苍白无力。而在事故发生以后,我们投入的人力、物力也都是十分惊人的,成千的警力彻夜不停的搜救却收效甚微。试想,如果我们把这些花费和开销都放在事发前的防范和隐患发生后的第一时间里,我们有会收到怎样的效果!

如今,不论该承担这次事故主要责任的是中铁、杭州市政府还是地铁施工相关负责人,任何追究和责罚都已经无法挽回那十几条鲜活的生命。我们现在唯一能做的,是痛定思痛,好好地反省地铁建设的各个环节,找出那些问题和漏洞,并在以后的工作中引以为戒,及早防范,减少类似事件的发生。

作为一名普通的学生,我也许不能撼动像这次地铁坍塌事故一样的大事情,但我却可以也必须更好地规划和反省自己的人生。也许,在做每件事之前,我也应该更多地想一想其背后的问题。就像前些日子同样震惊的上海商学院602寝室四名女生因宿舍失火而不幸坠亡事件,如果平时多加防范,也许这一幕幕的悲剧就能够避免。三思而行,行而三思,这句古训,理应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剔除的准则。

英语0706班:罗妙苗

入学感受篇4

一、对生活的直接感受

对生活的直接感受是写作积累的基本手段,是写作的源头活水。为此,我们要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生活,参与生活。这里有三个培养层次:

(一)激发学生热爱生活。让学生投入社会、投入生活,让他们懂得:只有对生活充满热情,充满兴趣,全身心感受,才能领悟到生活的真谛,激发写作的“灵感”。相反,如果学生对生活漠然置之,缺乏激情,就不可能触发灵感,也就不可能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二)引导学生善于体察生活,即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人、事、物设身处地、感同身受地体味和领悟。我们可以结合课文及作者的写作心理,通过“原型启发”来引导。从浅层次来说是引导学生深入生活,对生活中可喜可悲、可爱可憎的人和事要“动之以情”,如善于体会人的心灵的优美和高尚,对别人的遭遇善于从心底里唤起同情,同时也要了解人的灵魂的丑恶和肮脏,并憎恶之,痛恨之。就像郑振铎对一只冤屈而死的猫的感受,老舍对于一只遭受劫难的麻雀的感受一样。从深层次来说,则要引导学生用审美的眼光对生活进行艺术感受,留意形象的捕捉和美点的采掘。可结合矛盾谈到的对白杨树的艺术感受(《白杨礼赞》)进行启发、引导,使学生领会无论对人、事、物,哪怕是枯燥平凡的,也尽可能感受出一种品格,一种情趣,一种哲理,一种时代精神。就像朱自清对于春天的审美感受(《春》)、对于北国之雪的审美感受(《沁园春雪》)一样。

(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生活。如何打破学生“两点一线”式的生活封闭圈,把学生融入五彩世界,使学生在亲身实践中有所感受,是语文教师一个极为重要的研究课题。苏霍姆林斯基曾带领学生到自然界(树林、草地、河岸、田野)去观察、感受、体悟,启迪学生捕捉文思,这对我们很有启发。同样,我们可以带领学生踏青春游,投身大自然的怀抱。教师则可以从旁暗示美点、感悟点、闪光点,引发想象或联想,帮助他们有所“感觉”,领受其美,体悟其理,催发文思。同时要引导学生“五官开放,心官激荡”地感受,在一个情、声、色、味俱全的世界里获得种种形象(视觉形象、听觉形象、嗅觉形象、味觉形象及触觉形象),从而丰富感受,强化学生对生活的认识。

二、对生活的间接感受

所谓间接感受就是通过某种媒体(如书刊、影视)来感受生活(这也是写作积累的重要源泉)。这又包括以下两个途径:一是阅读——间接感受生活。有人曾说:“书是有字的生活,感情丰富的人才深刻领会。”这就是说,只要学生设身处地,带着相应感情去阅读,同样也是一种生活感受。在尊重学生生活阅历的前提下,有目的地选择、推荐一些书刊让学生去阅读,并引导他们发挥想象和联想,“五官开放”地阅读,对书中描述的生活情境“入乎其内”,全身心认同、领会、体验,乃至“目迷神醉”,去阅世、阅史、阅人、阅情,观自然之天趣,察人间之世态,悟人生之真意。这种对书本知识的感受能强化学生对现实生活的直接感受。二是回忆——重温生活感受。主要的方法是:创设作文情境,帮助学生打开记忆(表象记忆)的闸门,触思,从而使他们在重温生活感受的过程中孕育写作的种子。如一个引人振奋的情境,一个催人泪下的情境,一个令人激动的情境,一个让人喜悦的情境,一个使人陶醉的情境,一个叫人心碎的情境等等。

对生活的直接感受与间接感受是互想强化的。一个学生的感受能力是其直接生活经验和间接生活经验长期积累的结果,因而应视为不同途径而不可偏废。那么,怎样引导学生及时积累生活感受而不致使其成为过眼云烟呢?

1.开辟感受信息交流课。即经常组织学生互相交流日常生活、学习生活、劳动生活、体育娱乐生活、人际交往以及同大自然的接触与遭遇中的种种感受,起到互相暗示、感染、启示的作用,同时也强化各自的感受。

2.勤写生活日记。鼓励学生把每天的经历、见闻以及由之引发的感受点点滴滴地积累起来,笔法不拘,重在坦陈感受。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文源头没有涓涓的活水,何以汇成滔滔的灵感之河?从千百年的文学创作中我们很容易追溯到写作的源头——生活。因此,让生活的观念统领教学,让教学的过程贴近生活,让教师还学生一个完整的丰富多彩的生活,让学生自由地畅游在生活的海洋里,这对培养学生写作能力大有裨益。愿我们通过对学生生活感受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不再为难手中的笔,而是思如泉涌,语如吐翠。

入学感受篇5

一、感受的重要性

感受是生物的基本能力,感受是外在感触对于内心产生的触动,是内心世界对于外在事物的一种主观的反应。不同的人对于相同的一件事物,会产生不同的外在感受反应。内心对于外界的反应,受到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制约。这和一个人的生活经验,知识储备,个人阅历有着无不可分的联系。

一件好的美术作品,会在广泛的人群中产生共鸣。不同的人群面对同一件美术作品,都会被吸引,被震撼,被感动,虽然每个人的内心感受并不同。这就是艺术的魅力,就是作品的张力。美术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美术基本的训练学习,培养人的审美能力。完善人对于美的感受力。小学美术教育虽然教育的目的,不是以培养未来美术工作者为目的。但是艺术工作者的创作过程,却是学生学习美术的最好体验方式。美术的门类很多,美术的基本知识也很多。如果是,学生认识了点、线、面、色彩、明暗、空间和材质;如果是,学生了解了美的形式:多样统一、对称、均衡、节奏、比例等美术基本常识。是不是说学生就学会美术了呢?回答当然是,不是。无论是学生还是艺术家,脱离了自己内心的感受而进行的美术创作都是没有生命的。美术教育是要提高人的审美素质,如果单纯以美术的技法来进行学习。只能是培养出一批没有生机的,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美的匠人。没有感受就没有自我,没有了自我,就无法实现人格的健全。激发学生内心的感受,就成为美术教育的第一步,也是进行美术教育的先决条件。

二、激发学生对美的感受,要提高学生的眼界

美术教育中感受非常的重要,感受是人内心的,感触反应。它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水平、年龄等息息相关。美术学习的第一步就是要激发学生内心感受,通过学生的美术作品,反应出学生的真实感受。通过对于学生感受的激发,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内在对美的感受,就要给学生欣赏高品位的作品。学生并不缺乏对美的追求,只是学生受到自身条件的限制,缺乏美的视野。美术教学中教师要收集多方面的相关资料,开阔学生的眼界。改变教育的原有方式,在体会和感受好的美术作品中提升学生对美的认识。从而完成美术教学任务。

三、在自然、现实生活中感受美

美是无处不在的,只是人缺乏对美的欣赏感受。让学生进入生活,走入大自然。用心灵去感触生活的美好。美术教材中有这样一课《春天在哪里》,很多人都耳熟能详的唱出这首歌,但是对于二年级的小学生,他也是仅能唱出歌来。如果这时,教师带领学生走入自然看哪“新出土的嫩草,柠黄闪烁如小星的迎春花,四季青刚刚吐露出的小丫儿,阳光挥洒照耀在杨树新发的枝叶的枝头,给人一种生命蓬勃的气息"。这时“春天在哪里”就不言而喻了。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就曾说过:“每个孩子都希望成为一个发现者,享受这发现的乐趣,享受成功”。如果在自然中恰好看到几棵垂柳,随口吟出《咏柳》这首诗来,对于学生是多么大的帮助啊。这时回到课堂,学生的作品就五花八门了。因为,每个人都感受到了他自己的春天。激发学生内在对美的感受,让他在真实的自然世界,生活中去体会、去发现,去表达。他的作品会让你吃惊,会让你感动。因为这是他自己内心世界的表达,技巧对于这样的孩子就弱了很多。

四、利用先进的现代化教学设备,激发学生感受

教育的现代化给学生带来了新的空间。激发学生内在感受,变的比以前容易了许多。现在的社会是信息的社会,现在的教育是现代化的教育。网络技术、影视资料、多媒体应用等,这些给教育带来了新的活力。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我们的条件不允许我们过多的带学生去参观美术馆、博物馆。学生接触真实世界的时间很少,为了“安全"学生接触自然的时候也很少,尤其是缺少美术教师带领,接触社会事物的机会少。因此,多媒体的应用就变的十分重要。多媒体的教学,可以直观的带领学生进入未知领域。并且可以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现出来。由于多媒体的方便实惠,以及技术应用时的灵活。使得多媒体在教学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受到教育的重视。尤其是美术教育需要:通过多媒体我们可以带领学生接近艺术家,接近艺术的珍品,参观美术馆、欣赏自然风光、可以近距离的仔细观察我们不可能在现实生活中做到的一些事情。

比如:在美术课《我和动物做朋友》中,我们可以在摄像机镜头的带领下进入非洲的动物世界;在《海底世界》中,我们又可以深入海底,探寻我们的未知。有了多媒体技术的帮助,我们可以上天入地,可以进入微观世界,也可以进入浩瀚宇宙。这些直观的视觉启发,会让我们的学生产生无限的遐想,从内心深处激发学生内在对事物的感受。从而将感受表现在美术作品中。

教育的技术永远不能替代教师在教育中的作用,信息技术只是可以很好的帮助学生提高见识,增加视野,如果教师一味的使用多媒体技术,依靠多媒体来实现教师的教学过程,这也是不可取的。教育的现代化要和教师的教学相结合,最多限度的发挥好多媒体教学工具的作用。

入学感受篇6

李玉琴 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014035

【文章摘要】

音乐可以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 这对于提高学生感受美具有重要作用。在音乐教学中融入情感体验,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还可以学生在音乐中体会到真实的情感,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我国现阶段的音乐教育仅仅注重技能训练和音乐的知识的传授。许多教师对情感教育还没有足够的认识,还没完有认识到只有通过情感教育才能使学生在音乐学习产生共鸣。

【关键词】

音乐教学;感情体验;教学

从2002 年开始国家开始实施“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音乐教育要着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新世纪综合性人才。这就给音乐教育指出了新的发展方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师只有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的音乐学习环境,才能使学生感受到音乐的美妙,才能更好的提高学生的音乐情趣。在音乐教学中融入情感体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只有加强音乐教学中感情教育,才能真正体现音乐教学中的传承精神。才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感受美的能力。

1 音乐教学中融入情感体验的重要性

1.1 提高学生对感知能力

情感体验能够有效的展现完整的客观世界和精神感知的层面。情感体验是一种客观的心理认知。丰富的情感体验应用与音乐教学中对于展现音乐的美妙有重要的意义。每个人的情感体验经验是真实和富有感情的,在感情的世界里容易与学生产生共鸣,容易激发学生的感情。音乐教学是一种情感体验心理交流,作曲家真实的音乐感受展现着无穷的魅力,可以让听者感受到深深心灵触动。在音乐教学, 音乐的感觉体验可以使音乐更富感染力。只有通过品味深藏在音乐其中的真实的情感经验,才能继续深化理解音乐作品, 从而促进认知能力的形成。情感体验一个认识事物的心理过程,在音乐课程深化情感的感悟,有助于陶冶情操,荡涤心灵。

1.2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音乐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丰富学生的内心感受,促进学生多素质全面发展。音乐教学要注重情感体验,着力进行审美教育,这充分体现了在音乐教学中,将情感体验融入其中的重要性。这样才能通过音乐教学,真正丰富学生的思想世界,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音乐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第一,音乐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能够感情充分的诠释歌者的内心世界,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在音乐课堂上的情感感知能力的培养。其次, 音乐是歌者和作者对现实生活的考问,学生可以在歌声中感受到作者心中的别样感情,从而充实自己的内心情感世界。最后,每一首歌曲都有它的时代背景和历史内涵,通过对歌曲中情感体验的品味可以深刻理解那个时代的特征。

1.3 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在音乐教学融入情感体验,可以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审美层面上,可以体现音乐的主体性,显示审美主体。音乐的审美是充满活力和创造性的,可以促进学生对音乐内涵的理解和对事物的感知。具有时代特征的音乐作品引人入胜,以其独特的魅力促进学生的鉴赏能力的提高。

2 音乐教学中融入感情体验的方法

2.1 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进行教学

情感感知过程是感知过程的一部分, 在音乐情感中,感情体验是音乐的语言, 在节奏和旋律中可以进行感知内心的真实感受,体会内在的情感中的画面,有利于提高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这对于学生全方位素质的发展有深远的意义。在音乐教育中,学生的心理情感变化是学生的认知的动力源泉,通过联想和详细,可以获得审美愉悦,从而促进情感感知的形成。

2.2 注重艺术融情的技巧

音乐作为一种审美提高的教育形式, 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感受音乐的美的能力,但还需要培养音乐艺术表现力和创造力。音乐教学必须进行必要的音乐教学技能的培训。音乐是一种展现情感的艺术,可以有效的带人走进另一个音乐世界。同时音乐是一个技术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在音乐教育中着重突出对学生的情感的培养,注重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同时也注重音乐情感内涵的传授,在音乐课堂中从艺术的角度将情感和艺术进行有机的融合。

2.3 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

音乐教学大多以著名的歌曲为基础。然而学生每天接触的都是流行音乐。在课堂的古典音乐上,很难激起学生的学生热情。基本所有学生都喜欢流行音乐,如果在音乐教学中加入对流行音乐的教授,将会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音乐教学,可以留出一点时间,播放一些流行音乐,很多优秀的华语经典每一首歌都蕴藏着身后的感情,这有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缓解学生的紧张的倾向,有利于加强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

2.4 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

人的情绪是很容易受环境感染,很多时候当我们欣赏欢快的音乐时,许多人会产生愉快的心情。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仔细解读包含在音乐中的思想和感情, 让学生可以欣赏音乐作品的思想内容,认真把握作者的音乐情感的思想,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再现创作场景,使学生体会到音乐艺术的魅力,在音乐中产生情感共鸣。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多媒体教学已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音乐教学,应用多媒体再现创作现场使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容易接受的情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收集很多媒体音频资料。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音乐的渲染, 和情感的视频画面显示激发学生。使学生在情感识别的作者,通过屏幕显示主动学更多的想象力。在欣赏音乐歌曲是我们都可以现场显示多媒体,让学生感受音乐节的欢乐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感受到节日的氛围,同时,还可以感受到的思想和感情。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音乐教育中融入情感体验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音乐情感,也能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音乐的特殊性和情感丰富性,用音乐来感染学生的思想和情感,通过情感和音乐有机结合, 可以让学生用心去理解音乐,感受音乐, 感悟到真实的情感,使学生的思想获得情感的升华,达到了完美的教学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马淑梅. 音乐教学中融入情感体验[J]. 才智,2011,12(1) :48-49

[2] 童红梅. 论音乐教育中的情感体验[J]. 中国成人教育, 2011,15 (12) :68-69

[3] 钟会菊. 浅谈音乐教学中的情感体验[J]. 散文选刊(理论版), 2010, 20(2) :49-50

【作者简介】

入学感受篇7

[关键词] 社会经济地位;主观幸福感;社会阶层;相对收入

[中图分类号] C92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8129(2017)01-0107-09

一、引言及文献综述

幸福是人类永恒的价值追求,人民幸福是中国梦的重要内涵之一。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显著提高,而作为衡量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准,居民主观幸福感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根据2016年《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的国民大数据,大约50.81%的中国居民在2015年感到生活幸福。与此同时,我国早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截至2014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达到2.12亿,占总人口的15.5%,使得中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老年人口突破2亿的国家。伴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逐渐加快,如何提高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进而解决老龄化问题给社会带来的种种压力和挑战,已经成为全社会的焦点问题,受到众多学者的广泛关注。

上世纪50年代,国外学者率先开始研究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并逐渐成为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伦理学等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我国对于幸福感的研究起步较晚,大约上世纪80年代才受到国内学者的关注。

收入的高低是居民幸福与否的重要影响因素。关于收入与幸福感的关系,国内外学者已经做了大量研究,但结果却不尽相同,Stevenson 和Wolfers(2008)发现高收入个体的幸福感要高于低收入个体,而且收入的增加也能促进幸福感水平的提升[1]。罗楚亮(2009)根据我国住户调查数据,得出了绝对收入与主观幸福感有显著正相关的关系[2]。而一些W者却得到相反的结果,比较成熟的结论有1974年美国经济学家Easterlin提出的“Easterlin悖论”[3],他通过研究发现当一个国家变的富有时,其国民的幸福感水平却并未提升,这一结论在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已经得到验证,国内学者何立新、潘春阳也承认“Easterlin悖论”同样适用于我国[4]。除绝对收入外,幸福感还受相对收入水平的影响,相对收入理论认为人们的攀比心理使得人们总是习惯与周围的人进行比较,幸福感也随着他人收入水平的变化而变化,Ferrer-i-Carbonell(2005)[5]、Easterlin(1995)[6]都强调幸福感主要取决于相对收入而非绝对收入。

此外,大量文献表明收入差距对幸福感也有一定影响,Alesina等(2004)[7]、Graham(2006)[8]、Takashi Oshio(2011)[9]分别对欧洲和美国、拉丁美洲、日本的研究发现收入差距的扩大不利于幸福感水平的提升,张辉(2014)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的数据研究发现,相对收入差距的扩大显著影响幸福感的提高,而且低收入个体和农村居民更易受收入差距影响[10]。

社会经济地位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多维变量,是经济水平、受教育程度、职业类型等因素的综合反映。从现有文献来看,大多数学者同意较高的社会经济地位能够提高主观幸福感这一论断。Chu Xiaoyuan等(2015)通过研究社会支持、社会经济地位对幸福感的关系,得出了社会经济地位对中国居民幸福感有显著正向作用的结论[13]。国内学者曹大宇(2009)基于社会阶层划分的视角,使用WVS微观数据对我国居民社会地位和幸福感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也得出了社会地位越高,其幸福感越高的结论[14]。

受教育程度、工作与幸福感的关系也是学者们研究的重点,但得出的结论却不一致。Catherine和Marieke(1997)研究发现,提高受教育程度能显著提升居民幸福感,这是由于良好的教育能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寻求更稳定的工作,从而促进幸福感提升[15]。Yakovlev和Leguizamon(2012)通过对美国50个州数据的研究,发现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对主观幸福感有较强的正效应[16]。但是,Clark和Oswald(1994)却发现受教育程度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即受教育程度越高,主观幸福感越低,他们的解释是受教育程度越高则对生活的预期也越高,导致现实结果与心理预期差距加大,幸福感就会降低[17]。还有一些学者认为受教育程度和工作对幸福感没有显著关系,雷宏振、章俊(2015)基于社会支持的调节效应,实证研究了社会经济地位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结果发现,幸福感与受教育程度和职业两个指标的相关性并不显著,而与收入水平成明显正相关[18]。

从现有文献来看,学者们将影响幸福感的因素主要归结三类,一是个人或家庭因素,包括收入、教育、职业、财富等,二是社会因素,包括收入差距、社会资本、社会阶层、社会福利等,三是人口学特征,包括年龄、性别、婚姻、政治面貌、户籍类型、健康等。

关于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现有文献大多从健康[19]、收入[20]、社会支持[21]、医疗保险[22]等角度进行研究,很少有学者着眼于老年人社会经济地位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在老龄化背景下,本文从地位寻求角度,实证研究老年人社会经济地位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重点考察社会阶层、收入(包括绝对收入、相对收入、收入差距)、受教育程度、工作、政治面貌等因素对幸福感的影响,对提高老年人的幸福感感受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三、数据与变量

(一)数据来源

本文所使用数据是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3年的数据,该数据于2015年1月1日正式。该调查是中国人民大学与香港科技大学共同发起的全国性大型社会抽样调查,旨在了解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生活质量、就业状况以及社会态度等。2013年调查的总样本量为11438,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有3176个,删除关键变量缺失值样本,并剔除回答选项为“拒绝回答”“不知道”“不适用”的样本,最终得到有效样本3098个。其中,男性占51.42%,女性占48.58%,城镇居民占40.80%,农村居民占59.20%。

(二)变量选取

1.被解释变量。主观幸福感是指人们依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整体的评价(Diener,1984)。在CGSS2013问卷中,被访者被问到:“总的来说,您觉得您的生活是否幸福”,备选选项有“非常不幸福”“比较不幸福”“说不上幸福不幸福”“比较幸福”“非常幸福”,按照这一次序分别赋值1―5分。

2.主要解释变量。社会经济地位是指全面考虑经济条件、受教育程度以及职业等因素后对自己地位综合评判的结果,是多重指标的综合反映。本文选取的社会经济地位变量包括主观社会经济地位和客观社会经济地位,主观社会经济地位是被访者自评社会经济地位,在CGSS2013问卷中相关问题为:“与同龄人相比,您本人的社会经济地位是”,选项有“较高”“差不多”“较低”,分别赋值3、2、1分。关于客观社会经济地位,没有统一的衡量标准。根据文献资料,选取社会阶层自评等级变量,共有10个等级,1代表最底层,10代表最顶层,从表1来看,阶层认同变量均值为4.19,说明我国老年人认为其阶层地位处于中等稍微偏下水平。

其次,收入水平是影响社会经济地位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中国人受儒家思想影响,有更强的家庭观念,因此相比个人收入,家庭人均收入是衡量绝对收入水平更合适的指标。相对收入则是与所在地区经济水平的比较,在CGSS2013中相关问题为“您家的家庭经济状况在所在地属于哪一档”,选项有“远低于平均水平”“低于平均水平”“平均水平”“高于平均水平”“远高于平均水平”,分别赋值1―5分,从表中看该变量均值为2.61,说明老年人家庭经济状况总体处于中等偏低水平。

对于收入差距的测量,一般采用基尼系数或泰尔指数,但在CGSS数据库中,同一编码的市县的有效样本数太少,这样计算出来的基尼系数或泰尔指数势必会有很大的偏差,为此本文选用家庭人均收入变异系数(标准差/均值)衡量收入差距。

受教育程度是另一个影响社会经济地位的重要变量,本文选取被访者获得的最高教育程度,整合为5类作为虚拟变量加入模型,以文盲组为参照,从表1中可以看出,学历为文盲、小学或私塾的老年人较多,分别占到30%和35%,说明老年人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此外,工作类型也会影响社会经济地位,进而影响居民主观幸福感。针对未退休和退休的老年人,分别选取其当前工作单位的类型和上一份工作单位的类型作为工作变量,分为个体及务农、企业及社会团体、党政及事业单位三种类型,以个体及务农为参照组。最后,对老年人政治面貌进行考察,中共党员赋值为1,其他(包括群众和派)赋值为0,从表1可以发现,拥有党员身份的老年人仅占14%,党员身份的稀缺性,进一步凸显出党员较高的社会经济地位。

控制变量。实证分析一般还需引入控制变量,以消除遗漏变量偏差,本文主要引入人口学特征变量。性别:男性赋值为1,女赋值为0;年龄:连续型变量,即受访者2013年周q年龄;户口类型:城镇户口取值为1,农村户口取值为0;婚姻:1代表有配偶,0代表无配偶(包括未婚、离婚和丧偶)。此外,国内外很多学者把健康状况作为影响老年人幸福感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本文也将老年人自评健康作为控制变量,从“很不健康”到“很健康”共分为5个等级,分别赋值1―5分,从表1来看,其均值为3.15,说明老年人健康状况整体处于一般水平。

(三)变量的多重共线性检验

对变量进行多重共线性检验是回归分析建模之前的必要步骤。方差膨胀因子(Variance Inflation Factor,VIF)是指解释变量之间存在多重共线性时的方差与不存在多重共线性时的方差之比,VIF越大说明多重共线性问题越严重,一般地,VIF小于10即认为不存在多重共线性。从表2列出的各变量的方差膨胀因子来看,各变量的值都远小于10,最大的也只有2.07,尽管它们的平均VIF为1.52,但不明显大于1,因此各变量之间不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模型也不存在过度拟合的情况。

四、实证分析

(一)描述统计分析

表3对老年人幸福感水平进行了分类比较。限于篇幅,这里只关注了部分解释变量。为了便于比较分析,对连续型变量重新编码,具体做法是:将社会阶层变量取值为1-3合并为低社会阶层,4-7合并为中等社会阶层,8-10合并为高社会阶层;对于家庭人均收入变量,以上下四分位数为界划分,低于下四分位数为低收入组,高于上四分位数为高收入组,介于上下四位数之间为中等收入组。

从表中可以看出,57.33%左右的老年人认为自己社会经济地位处于中等位置,老年人自评社会经济地位与幸福感呈明显正相关,即认为自己社会经济地位越高的老年人感到越幸福。从社会阶层来看,超过6成的老年人处于中等社会阶层,而处于高社会阶层的只占到3.39%,并且社会阶层越高的老年人主观幸福感也越高。关于家庭人均收入,高收入组的老年人幸福感最高,中等收入者次之,低收入者最低,这说明较高的绝对收入水平能提升高年人幸福感。就家庭经济状况而言,53.78%的老年人认为自己家庭的收入水平处于平均水平,家庭收入水平低于平均水平的也占到了33.18%,通过比较不同家庭经济状况是幸福感得分,发现家庭经济水平越高的老年人感到越幸福,说明相对收入与幸福感也正相关。就受教育程度而言,拥有小学或私塾学历的老年人最多,占到了34.83%,没有受过任何教育的老年人也占到了30.15%,而只有5.46%的老年人拥有大学及以上学历,反映出我国老年人整体受教育水平偏低。从幸福感得分来看,文盲组的幸福感得分最低,只有3.7323分,而小学组和初中组的老年人幸福感得分比较接近,分别为3.8054分和3.7965分,幸福感最高的为拥有大学及以上学历的老年人,整体来看,拥有较高学历的老年人感到越幸福。

(二)整体回归分析

本文的被解释变量幸福感是有序分类变量,如果采用OLS方法将会把排序视为基数来处理,而忽视数据内在的顺序[23],因此采用有序Logit模型,各变量的回归结果见表4所示。由于有序Logit模型只能报告参数估计结果的正负号、相对大小和变量影响的显著性水平,缺乏对结果的直接解释[24]。因此,有必要计算各解释变量的平均边际效应,以期得到各解释变量影响老年人五个等级幸福感水平变化的概率。从回归结果及边际效应来看,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主观社会经济地位和自评社会阶层与老年人幸福感显著正相关。从自评社会经济地位对幸福感的回归系数来看,该数值为正并且十分显著,说明自认为社会经济地位越高的老年人幸福感也相对较高,这与艾洪山(2015)等人的研究结果有一致性[25]。一般而言,拥有较高社会经济地位的人生活水平相对较高,所拥有的社会资本等社会关系网络也越多,从而更容易从更高社会阶层的人那里获得更多物质资源和优势机会等。从边际效应来看,老年人主观社会经济地位每提高一个等级,其主观幸福感为“非常不幸福”“比较不幸福”和“说不上幸福不幸福”的概率平均降低0.58%、2.3%和3.51%,其主观幸福感为“比较幸福”“非常幸福”的概率平均增加1.86%和4.52%。从老年人自评社会阶层来看,认为自己社会阶层越高的老年人普遍感到越幸福,其原因是社会阶层越高的老年人在物质和精神方面更能得到满足,并且拥有更加乐观的生活态度。

2.收入对幸福感的影响主要取决于相对收入,并且收入差距扩大会显著降低幸福感。经济收入是幸福感的基础和来源,从回归结果来看,绝对收入的增加并不能提高老年人幸福感,甚至家庭人均收入与幸福感呈负相关,其原因可以解释为人们在经济收入上的攀比心理造成实际收入水平与理想收入形成差距,从而降低幸福感[11]。相反,家庭经济状况的回归系数为正,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表明绝对收入的增加能使老年人感到更幸福,也就是说人们认为自己家庭所处的经济等级越高,幸福感越强,以上结论与“Easterlin悖论”一致。从边际效应来看,老年人家庭经济状况每提高一个等级,其主观幸福感为“非常不幸福”“比较不幸福”和“说不上幸福不幸福”的概率平均降低0.56%、2.22%和3.39%,其主观幸福感为“比较幸福”、“非常幸福”的概率平均增加1.8%和4.37%。此外,人均收入变异系数的回归结果显著为负,说明收入差距扩大会降低老年人幸福感,其原因可能是当前老年人大多从革命年代走过来,受“不患寡而患不均”和“平均主义”的影响,如今过大的收入差距与其传统观念不符,从而降低幸福感。

3.受教育程度和工作对老年人幸福感没有显著影响。从回归系数来看,受教育程度为小学或初中的老年人幸福感比文盲组更高,而受教育程度为高中或大学及以上的老年人则没有文盲组感到幸福,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现在的老年人经历过社会落后、动荡不安的年代,接受的教育普遍较少,因此较高的受教育程度也不一定能给他们带来丰厚收入和稳定工作;另一方面可能是由于受教育程度越高,人们的期望水平越高,而幸福感是主观期望和现实结果的差距。相对而言,拥有中等受教育程度的老年人幸福感最高。从工作类型来看,在党政及事业单位和企业及社会团体工作的老年人比从事个体及务农的老年人幸福感更高,这与前文描述统计分析结果一致。由此看恚工作地位较高的老年人幸福感也越高,但这种影响并不显著,其原因是可以享受到更好的社会福利、完善的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等。

4.从控制变量来看,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主观幸福感显著提高,原因可能是老年人的生活期望逐渐降低,物质和精神需求易于满足,从而带来的幸福感不断提升。从性别来看,女性老年人幸福感显著高于男性,在传统的家庭中,男性承担着更多的家庭责任,社会压力较大,且男性倾向于隐藏自己的负面情绪,而大多数女性在家庭承担着主内的角色,故其幸福感高于男性。就婚姻状况而言,有配偶的老年人会感到更幸福,因为有配偶的老年人可以从老伴儿那里获得更多的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因此其精神状态更加积极乐观。从老年人自评健康来看,健康状况越好的老年人幸福感越高,对于老年人来说,良好的身体状况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而身体健康是提高老年人幸福感的基本条件。除此之外,户口类型对老年人幸福感无显著影响。

(二)城乡比较分析

考虑到我国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城镇和农村在社会经济诸多领域存在差距,导致社会经济地位和城乡老年人幸福感的关系存在广泛差异。因此,有必要对城镇和农村样本分别研究。

入学感受篇8

对于语文教学来说,学生的语文课业负担过重源于教学中的无效或者低效劳动。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需要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入手,这已经成了大家的共识。但是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才是有效课堂?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教学?不同的人的回答是不一样的,笔者认为:

对于语文教学来说,抓住语文教学的根本,让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发挥最大的效率才是关键。

那么语文教学的根本是什么?这需要从语文是什么来说起。工具论认为,语文是学习和掌握语言的,因此十分重视语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人文论认为,语文是培育学生的人文情怀的,因此,十分重视精神因素的挖掘。两者似乎各有各的道理,但是他们却没有说明究竟怎么样来培育学生的人文情怀,怎样才能学习到语言。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我们的语文教学常常偏离了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语文教学常常不着边际,教师们更多的是在语文教学的外沿活动,没有真正深入到文本的内部,探究到文本的核心内容。有论者将语文教学定义为揭示言和意的关系。也就是说语文教学是要看意是怎样通过言语形式传达出来的。应该说这种论述抓住了语文教学的核心和实质,触及到了语文教学的灵魂。但是,笔者感觉我们还有必要进一步问,这意是什么?是作家的思想感情?还是别的?就文本来说是作家感受生活认识生活的产物,因为文学来源于生活。作为一个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的时候自然也要还原到生活中去,透过语言文字去触摸作家的灵魂。让他们的心灵和作家的心灵一起跳动,让他们的情思和作家的情思一起飞舞。语文教学就是站在语言文字之上随着作家的思想情感来舞蹈。舞姿的优美与否,与教师对文本的理解程度、认识程度和教师的方式和方法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意的把握是具体的,是有血有肉的,而不是空洞的。文本中的生活内容在多大程度上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情感体验相融合,学生就在多大程度上理解了文本。

因此,语文说到底就是从语言文字入手,进入到作家所反映的生活之中、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对语言文字运用的感受领悟。学习语文如果没有进入到作家的生活中,体验到作家体验到的、感受到作家所感受到的,那么,任何语言对学生来说都是苍白的、无力的。比如在教学《神奇的书》这首诗歌的时候,我们需要学习什么?是诗歌所使用的大量的比喻句还是理解诗歌的内容?笔者认为这些是,也不是。学习这首诗歌确实离不开对比喻句的理解,但是这种理解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理解,而是透过这些比喻句,让学生体会到比喻句所包含的内在的东西,这些东西是作者深切体验的,包含着丰富的个人的生命体验,仅仅知道这些是比喻句并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诗歌,体验到诗歌的内在的东西。

因此,学习这首诗歌作品我们不仅仅是为了学习比喻修辞手法,虽然这是需要学习的,但是如果不能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让学生切实感受到书的神奇,那么,也就没有办法真正学到这些比喻句,也不可能真正理解和认识这个作品,这样的语文教学也就算不上是有效的。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必须结合学生的阅读体验,让他们从自己的阅读经验中感受这些比喻句的真正的含义,使这些比喻句成为他们的血肉。

遗憾的是许多语文老师只是停留在这个层面上,没有能够深入到文本的内核,透过这些外在的语言现象,体会到内在的思想认识和人生体验。

再比如鲁迅的《故乡》,我们真正需要学习的是什么呢?作者回到故乡,眼前的景象就很凄凉冷清,等到看到眼前的闰土和自己想象中的闰土之间的巨大反差,他内心的苍凉是难以言说的。这里有作者深刻的人生体验和社会体验。而这样的体验学生是很难获得的。教学中教师就要设法让学生进入文本,唤醒他们沉睡在心底的生活体验和生命体验,从而使他们的思想情感在某种程度上和作者的思想情感达到同频共振的效果,这样才能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达到心领神会的地步。比如,我们可以结合学生生活中的人和事,他们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或者他们生活周围的人等,通过这些人的今昔对比激发他们的情感体验,从而让他们真切的体验鲁迅内心所涌起的那种复杂的情感。学生只有体验到了那种情感,他们对文本中的写作手法才会有具体的感受和认识。也只有有了这样的体验、感受和认识,我们才能说我们的语文教学是有效率的。在教学的时候教师总是交给学生说是对比的手法,但是这些手法如果不能化作学生内在的认知结构,他们也就不能真正感受到对比的作用。

再比如都德的《最后一课》,在和平年代要让学生体验爱国主义的情感,的确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要想学习文本的写作方法,首要就是要让学生体验到文本内在的思想情感,而这需要结合学生的人生体验。简单的让学生学习文本中的写作方法、领略文本中的语言高妙,都是不可能获得真切的感受的,也是不可能真正的学到这些写作手法的。寻找一个入口,让学生能够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来理解和体验文本,这样就很容易让学生进入文本之中。就这一课来说,小弗朗士的几次感受“可怜的人”,是进入文本、体验文本的关键所在。小弗朗士为什么此时此刻感觉到自己的老师是一个可怜的人呢?原来他知道这是老师给他们上的最后一课,而且这一课对老师来说又是那样的重要,无形中,老师的这种情感感染了他,他开始同情起自己的老师来了。正是从这种同情心出发,我们触摸到了小弗朗士这个孩子的内心世界,感受到了这一课留给他的印象的深刻。他的心随着课堂的逐渐深入而变得异常的沉重。他爱自己的老师,爱老师之所爱、恨老师之所恨,他的内心和老师的内心有了共同的语言,有了相似的情感,所以他的爱国情怀是和对老师的爱联系在一起的。所以才有了“可怜的人”这样的想法,也才有了这样的情感。所以“可怜的人”就是让学生进入文本的一把钥匙。过去,我们总是将书中的孩子小弗朗士和爱国主义联系在一起,但是这种爱国主义是空洞的,如果我们不能结合一些具体的情境的体会和感受,特别是如果我们不能抓住“可怜的人”这样语言和情感去感受,我们也就很难理解一个很调皮的孩子是如何具有了爱国主义的情怀的。

而许多时候,语文教学放弃了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责任,一味的在一些无关痛痒的事情上,在一个很浅的层次上停留,花费了许多时间和精力。对于深层次的问题,真正关乎到语言学习的、真正能够给学生切实的作用的东西,我们并没有能够触及到,导致语文教学的无效。

总而言之,语文教学是学习语言的,但是语文教学又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习语言。语言的学习必须和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和学生的思想情感结合起来,让他们充分进入到文本之中,深入到作者的内心世界,深入到作品中人物的内心世界,触摸到他们心灵的那根情弦,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语文教学效率低下的问题,也才能使学生真正从我语文学习中有所收获。

上一篇:火星宝贝范文 下一篇:每当走过老师的窗前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