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科学导论范文

时间:2024-01-03 17:24:23

人体科学导论

人体科学导论篇1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理论的发展和学科地位的提升,对体育社会科学理论研究的期望与要求越来越高。深人解读了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理论的研究状况,指出学科门类的交叉性,学科研究的引领性,研究质量的波动性构成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研究的总体特征。阐释影响体育社会科学理论发展研究的主要因素包括:人才队伍、实践研究、智慧层次、利益追求、学术环境。在此基础上提出以下应对方略:1.重视实践,从创新过程中探索学科的独立性;2.开阔视角,从学科发展中拓展理论的创新性;3.严格规范,从学风建设中追求成果的质量性;4.建设梯队,从培养机制中提升人才的层次性。研究认为,必须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体育社会科学理论研究,才能体现理论体系的科学性、体系性与实践性。

    当前,体育社会科学理论与实践研究呈现研究视角广泛,研究方法新颖,研究成果剧增的兴盛的局面,但又呈现出研究对象、研究领域、研究成果的“混沌”状态。体育社会科学理论与实践研究如何走出这一“矛盾”阶段,对进一步深人理解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目标与内涵,构建体育社会科学理论与实践体系,充分发挥体育社会科学的功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分析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理论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简要阐释影响体育社会科学理论发展研究的主要因素,并提出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理论研究的发展对策。

1对我国现行体育社会科学理论研究状况的解读

1. 1学科门类的交叉性

    体育社会科学理论体系中各门学科通过加强多学科的渗透与融合,促进本学科发展,已成为社会科学学科发展的一种趋势。诸如:哲学与历史学与文化学与政治学*体育史学与奥林匹克学、教育学与教学论与课程论、学校体育学与竞技教育学、社会学与文化学与经济学与管理学、体育社会学、社会学与管理学与行政学体育管理学等等。运用多学科融合的优势互补,重视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从而加强学科间的整合。然而,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在多学科融合的过程中,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多门学科与相邻学科内容“重叠”的现状,缺乏学科体系性与独立性的问题,如《学校体育学》与《体育教学论》与《体育课程与教学论》与《体育教育学》等学科课程,都包涵着体育过程、体育教学目标、体育教学设计等内容。甚至在性质不同、名称不详的体育社会学科中存在内容体系雷同的问题。如:《体育经济学》与《体育产业学》、《体育市场营销学》等学科的内容都有相当比例的“重叠”。再如:《社会体育学》、《体育社会学》学科名称既相似又有区别,但就所涉及的内容同样存在“重叠”现象。这一现状反映在一定范围和特定条件下,多学科“融合”作用容易导致各门学科设置缺乏学科自身发展的结构牲与主体性,“有些研究有牵强附会,生搬硬套之嫌”。如果长期保持这种学科之间的“混沌”与“模糊”状态,便会影响到体育社会科学理论体系的构建、发展与成熟。

1.2学科研究的引领性

    作者查阅并粗略统计了2005—2008年被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的以“体育社会科学”、“奥运”、“社会体育”、“体育管理”、“体育心理”、“体育哲学”、“学校体育”、“体育伦理”、“体育美学”、“体育社会学”、“体育人文”为题名的部分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文献。在这些研究成果中属于宏观理论研究的课题较少,尤其是缺乏高瞻远瞩的、整体性的、战略性的、规划性的、具有全局指导意义的体育社会科学理论研究成果。体育学者们“似乎已经习惯了宏观研究是政府决策部门的事,学校只能进行微观研究”,在某种程度上容易形成比较重视体育社会科学某一理论与实践的微观研究,最多只能上升到中观研究的空间,客观上反映出忽视体育社会科学宏观研究的倾向,以导致在一定程度上体育社会科学理论研究的“引领”作用不够明显与突出,有待形成目标明确、方法科学、内容实际的理论体系,以指导体育社会科学的研究与发展。

1.3研究质量的波动性

    体育社会科学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成果数量剧增,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当前“在很多情况下,无论对个人还是群体的研究成果的估价,用的都是数量语言叫。就高校而言,申报体育类硕士点与博士点、重点学科、各级研究基地等都应有核心期刊代表作、学术专著与各级科研项目数量上的要求。就个人而言,国内各高校对体育教师个人学术成果也有数量上的要求。上述要求虽然反映了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数量语言,“但这并未根本改变语言的数量特征”,更不能全面反映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质量。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数量在不断增加,但客观上也存在着研究成果质量不高的问题。在现有的研究成果中属于一般描述性、简单整合的研究“文体”占有相当比例。能够运用哲学、系统科学、逻辑学、文化学等的理论与方法,从深层次与不同视角分析与研究体育社会科学发展基本规律的研究成果十分匾乏。追求高质量的研究成果是体育社会科学发展水平的根本体现。如果单纯追求数量的增长,而忽视质量的提升,其结果只能是数量越多,质量越低,产生伪劣作品多的可能性就越大。

2影响体育社会科学理论研究的主要因素分析

2.1人才队伍

    “研究质量是人才质量的标志和反映。体育社会科学研究质量的提高,关键是要有高水平的研究人才’。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人才队伍单从数量上看,应该说是比较庞大的,如大中小学体育教师中绝大多数是从事体育社会科学研究的,但也应看到“精英”队伍建设存在很大的缺陷,主要表现为各级政府对体育社会科学人才培养不够重视,培养制度不完善;体育社会科学学科“领军”人物不多,许多具有“知名”头衔的“高级”人才的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不多,在国内影响力不大;硕士点、博士点培养机制的问题间接导致优秀体育研究人才不能脱颖而出;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存在近亲繁殖现象等等。反映出当前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人才队伍整体水平函待提升的现实。这种现象长期发展下去,将影响到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人才质量的提升,将影响到体育社会科学研究的发展水平。

2. 2实践研究

    关于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实践的问题,是关系到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是否具有科学性与研究价值的问题,目前在这个问题上存在着较大的误区。“所谓研究体育实践就是运动技术教学实践活动,就是在运动场上进行的各种身体练习活动。所谓研究体育实践,就是了解情况,收集一些事实资料而已。所谓体育实践研究,就是按照个人的主观意图让别人填写调查表”等等。上述对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实践的认知具有很大的局限。不可否认,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实践,涵盖上述实践活动,但就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对象、内容、组织、方法与手段而言,已经远远超过上述研究体育的实践活动。“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坚持真理的实践标准,要着力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要根据实践的需要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同时,更好地发挥理论对于实践的指导作用”。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干扰,体育社会科学实践研究还未受到重视,“距离”主体的人甚远,只是在体育书本或相邻学科的教科书中寻找体育实践的“答案”,造成很多体育社会科学研究课题的深度与质量不高,普遍存在低水平重复的现象。

2. 3智慧层次

    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水平必须依靠学者个体的哲学智慧的功底与科学思维能力,两者的有机结合,可以促使研究过程的“优化”,更加精确地反映研究结果与结论的可靠性、准确性。在体育社会科学研究过程中,许多学者比较注重体育经验知识的运用,比较注重综合知识与交叉学科知识的运用,比较注重体育知识的“接受”与“整合”,因而在科学知识体系的框架下,出现了许多体育社会科学中的“体育十某某学”二“体育某某学”、“某某学十体育”二“某某体育学”,不断地重复进行己经确定了的知识体系重新组合。在某种程度上凸现体育社会科学理论研究缺乏“反思”,缺乏由体育“客观事物”抽象出来的理论或“思想”。以至出现许多“形而上学”的体育社会科学理论观点,如“体育人文社会科学二体育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体育社会学=社区体育”、“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是对立的关系”等等,反映体育社会科学理论研究中缺少哲学智慧的引导,习惯用知识范畴下的“线性”思维方式去理解我国体育社会科学发展中的许多复杂问题,容易受到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干扰。

2. 4利益追求

    所谓“利益追求”,反映到体育学术界,也就是为获取物质资料而进行的各种生存活动。这种生存活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职称评聘、人事分配、成果评奖、晋升导师、学科建设、学位评审、项目申报、工作调动、年终评优等,无不与科研成果的“数量”、“质量”有关。绝大多数的体育科研院所与高等院校对体育专家、学者和体育教师都有科研业绩要求,普遍实行数目量化管理。规定不同职称的论文篇数,发表“层次”,并将篇数“赋值”,发表篇数越多,论著字数越多,得分越高,奖金越多;“层次”越高,得分越高,奖金越多。“层次”不同,“赋值”不同,得分不同,获得的“利益”不同。学术界盛行的个人“利益”与本位“利益”的作用,助长了盲目追求数量与速度,轻视质量与效益的急功近利的、浮躁的学风,甚至导致学术腐败的产生。体育界学术腐败现象的滋生,与社会的整个学风和道德规范有着密切的联系,与个体在社会环境所处的地位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当前,社会对体育学术成果价值评价导向的功利性超越了实用性、教育性与社会性,而这种实质性的转变所产生的“效应”,在某种程度上对追求功利的少数的社会地位相对较高的学术个体与群体容易产生负面影响,甚至造成为了个人利益、小群体利益、本位利益,不惜败坏体育学风与学术道德的事件时有发生,严重污染了体育学术环境。

2. 5学术环境

    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期望营造一种宽松、健康和谐的学术氛围,需要营造有利于学者主体作用发挥的环境。优化体育学术环境对广大的体育工作者努力从事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具有十会积极的意义。然而,缺乏健康学风的问题仍然是比较突出的问题,体育学术“垄断”现象比较普遍,例如各级体育课题申报中“行政”干扰所产生负作用的辐射,使得体育学术“行政化”的倾向占领上风。这种“行政化”的体育学术氛围所造成的结果,必然是体育学术规范体制功能的逐渐削弱,不利于优良“文风”与“学风”的塑造,长期下去,便容易产生体育学术腐败的土壤。再如体育学术评价中的非理性化倾向,“由于公正、认真的学术评价被人为地引入到复杂的人际关系领域,偏离了正常的学术评价的轨道”。再如学术霸权现象,“就几个人搞学术统治,他们的研究左右着整个学术领域,使其他人没有发展空间”。这种学术“垄断”现象所产生的“负面效应”极大,严重挫伤了广大体育工作者从事体育社会科学研究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3促进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理论发展研究的具体方略

3.1重视实践,从创新过程中探索学科的独立性

3.1.1拓展体育社会科学实践领域

    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是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它与其它的实践活动之间具有一定的联系,“最终保证理论与社会互动的意义是实践”,通过设计、调查、模拟、体验、运动、测量、实验等实践活动形式,获得各种体育研究素材,并对各种体育社会现象进行分析、综合、归纳、判断、推理等研究。一方面要加强现有体育社会学科的实践活动,促进各学科深人发展,避免学科之间和个体学科内容的过多交叉与重复,逐步完善学科理论与实践的独立体系;另一方面进一步拓展体育社会科学的实践领域,如:国际体育、奥运经济、区域体育经济、体育文学、老龄社会体育、农村体育发展等。通过体育学科系统理论之间的互动,获得新的研究视角,促进体育学科理论的“生成”与创新,保持体育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具有独立性的特质。

3.1.2倡导体育社会科学实证研究

    体育社会科学研究的前提并不是事实的本身,而是事实所蕴含的无法得到解释的问题。现实中对各种体育社会现象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思想方法、不同实践标准进行解释,很容易产生于体育事实本身相背离的或者相互矛盾的结论,这种研究由于主观意识性较强,人为的因素较多,其研究结果大都缺乏说服力。因此,需要把自然科学研究中常用多种实证研究方法,运用于体育社会科学理论研究的有关领域,通过脚踏实际的努力,获得具有说服力的证据。这对描述体育事实的真实性与精确性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体育社会科学中各门学科在加强实证研究的过程中,要主动获得符合完善自身理论体系的信息与技术,探索与促进某一学科理论体系的建立与发展。

3.1.3加强体育社会科学实验室建设

    加强体育社会科学实验室建设,运用电子计算机、网络设计与交互、微缩与传真设备、录像与电视,建立具有文献复制、数据分析、体育技术、体育语言等功能的实验室。通过理性认识与实践探索把文字、声像、信息、数据处理成图形化、数据化,并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得出符合实际的、精确的和比较全面的结论。体育社会科学实验室建设是一项基础性、经济性和科学性很强的综合性工作,必须通过加强实验室的管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提高实验室的师资队伍质量,充分利用实验室现有资源,提高利用率,促进实践研究的深化,把体育社会科学实践研究提升到新的水平。

3. 2开阔视角,从学科发展中拓展理论的创新性

3. 2. 1重视体育社会科学学科理论批判

    体育社会科学学科发展研究应该重视对各门学科自身理论与知识体系的批判,因为体育社会科学学科理论并不是永恒不变的绝对真理,其理论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以及价值取向并非都是具有中立性的,容易受到人为的、主观的、利益的与权力的制约,容易受到社会体制、社会组织、社会文化、社会教育、社会意识形态的主流思想影响及其控制作用的约束。开展对体育社会科学学科理论的“他批判”与“自批判”,一方面有利于分辩体育社会科学学科理论与知识体系的真伪,阐明其本位功能;另一方面有利于对批判的理论进行检验与反思,促进体育社会科学学科理论的创新。

3. 2. 2定位体育社会科学实践理论导向

    体育社会科学的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应以实践理论为导向,要用发展的、全局的、战略的眼光,分析体育领域中的各种问题。体育社会科学的实践理论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理论内容,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社会科学指导作用的渗透,体育社会科学的实践理论处于不断变化与发展之中,形成语言层面的实践理论与指导现实过程的实践理论相结合的动态系统。确立以体育社会科学实践为视角的认识观,阐明体育社会科学实践活动是人的存在方式,并在此基础之上为个人与社会提供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与实践方法。只有在充分发挥宏观研究的导向作用与微观研究的具体作用的基础之上,才能为体育社会科学理论与知识体系的创新奠定坚实的实践理论基础。

3.2.3挖掘体育社会科学系统理论智慧

    开发与利用体育社会科学系统理论智慧,进行体育社会科学知识资本扩张与智慧教育,为更有效地进行体育社会科学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奠定理论基础。体育社会科学的发展具有自身的理论体系,其科学性、指导性需要经过严密的、科学的逻辑推理和证明过程,才能形成有价值的、系统的、超越的、能动的理论体系。通过建立学科整合、体系构建、理论创新,促进体育社会科学系统理论的智慧进化与智慧更新。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应以正确的发展观、价值观、实践观为指导,站在宏观研究的角度,从微观人手研究体育社会科学系统理论的功能,正确认识体育社会科学的本质、规律与发展趋势。

3. 3严格规范,从学风建设中追求成果的质量

3. 3. 1坚持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

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应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不断推动学术进步。勇于学术创新,努力创造先进文化,积极弘扬科学精神、精神与民族精神。从学风建设上可以通过体育社会科学知识传递和积累的制度约束,展现个体与群体行为示范,鼓励体育学术创新。

3. 3. 2形成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个性特色

    所谓个性特色就是和别人不相同的、具有自身独特性的、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从主体出发有个体研究、小群体研究、团队研究等多种形式,然而无论何种形式的研究,都应该形成自身的研究特色和特点。必须依靠自身的体育社会科学某一领域研究的相对优势,敢于探索别人未涉足研究的领域,生产具有个性特色的体育学术精品,凸现体育精品的学术地位,推动体育社会科学的发展研究向高层次方向转变。

3. 3. 3打造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学术精品

    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必须树立学术精品意识,通过体育社会科学领域的学术创新,打造一批精品,占领体育社会科学研究的前沿,形成学科优势。“学术创新,可以打造学术精品;打造学术精品,又可以推动学术创新”。创新是学术精品的“灵魂”,要学会运用各种思维方式,潜心钻研,推陈出新,敢于超越,提出体育社会科学发展的新理论与新方法。只要把学术创新贯穿于研究的全过程之中,就可以出现《体育人文社会学概论》、《奥林匹克学》、《体育基本理论教程》等体育社会科学研究的学术精品。

3. 4建设梯队,从培养机制中提升人才的层次性

3.4. 1制定体育社会科学人才战略规划

    体育社会科学“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充分发挥人才资源开发,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作用。”要繁荣发展体育社会科学,就必须提升体育社会科学研究队伍的整体水平。各级体育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各级体育行政部门、社会体育机构要把体育社会科学人才培养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应该制定相应的人才战略规划,包括培养目标、培养数量、培养层次、培养梯队、培养机制、培养评价等。

3. 4. 2优化体育社会科学人才培养机制

    从体育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需要出发,重视培养中青年优秀研究人才。通过体育社会学硕士点与博士点建设、体育社会学研究基地建设、体育社会学重点学科建设,形成合理的体育社会科学人才学术梯队,通过培养体育重点学科带头人、体育学术带头人、后备体育学术带头人、体育学术骨于、青年体育学术优秀人员,形成合理的体育社会科学人才梯队结构。注重体育社会科学人才培养机制的创新,优化人才资源配置;建立公平竞争机制;建立健全人才的管理制度;建立体育社会科学科研成果的评价体系;加强体育社会科学人才的档案建设。

3.4.3营造体育社会科学人才培养环境

    信任是人才发挥作用、创新能力的重要条件。信任是最大的尊重和爱护。要把发挥体育社会科学人才的作用放在首位,通过关心指导、经费投人、改善条件、提高待遇、协调关系、社会宣传等途径,努力营造民主和谐、以人为本的体育学术环境。

人体科学导论篇2

关键词:辅导员; 科学化;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2)01-0127-03

任何活动都有其特定的发生发展的逻辑过程。在开展实践活动前,人们都需要首先从认识出发,对整个过程进行梳理,对各个环节进行考量,对关键问题进行梳理,以期能较好地实现活动效果。高校辅导员开展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亦是如此。对高校辅导员来说,首要的问题是要对自身工作的逻辑前提有清醒认识,并在这个逻辑前提的指导下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只有在这个逻辑前提的指导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性、时代性、规律性、针对性才能得以充分实现;也只有在这个逻辑前提的指导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才能取得实效,而这个逻辑前提的所指是确保辅导员工作科学化的认识前提。

一、充分认识辅导员工作科学化认识前提的重要意义

准确理解辅导员工作科学化认识前提的价值及其形成思路,为辅导员在其指导下开展工作奠定了思想基础,有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达成。

1.辅导员工作及辅导员工作科学化的内容

“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1]这是国家对辅导员角色的定位。辅导员工作要胜任角色,履行职责,关键在于实现其工作科学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理论性、实践性、科学性和系统性很强的工程”。[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更是对辅导员工作科学化提出来明确要求。“辅导员工作科学化,是指在辅导员工作理论和实践中贯穿和体现的真理性、规律性。科学化是一个动态概念,随着人们实践的深入,理论的发展,对事物发展规律的认识也在深化。辅导工作科学化也必定随着辅导员工作实践的深入探讨,其科学化内涵逐步被人们所认识而深化。工作科学化,一般包涵辅导员工作理论科学化、工作制度科学化、辅导员工作目标科学化、工作内容科学化、工作方法科学化、队伍建设科学化几个方面”。[3]

2.理解辅导员工作科学化认识前提的价值

在进行实践活动之前,人们首先做一番思想准备或认识准备,这是采取行动不可或缺的前提。辅导员工作也不例外。参加工作的辅导员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新认识,作为外来物的这些新认识进入其原认知结构会使其发生改变而产生的新认知结构,这种新认知结构构成了一种对辅导员工作原初的理解,而“理解在本质上是通过先行具有、先行见到、先行把握来发生作用。他(海德格尔)指出,对象之所以能对理解者呈现出种种意义,主要是由于他带着理解的前结构。因此,理解对象的意义就不是、也不必是所谓的本来的唯一的客观意义,实际上理解也是对世界再构造的思考”。[4]也就是说,人们对对象的认识取决于其理解的前结构,人们对对象不同的认识结论的差异根源于其理解的前结构的不同。据此,因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着鲜明的任务,应该在辅导员做工作上的认识准备之前,引导辅导员正确认识其工作科学化的若干重要前提具有重要意义。

3.廓清辅导员工作科学化认识前提的思路

辅导员要胜任人才培养要求,正确认识、理解和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前提是关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者与学生根据社会和自身发展需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在适应与推进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全面发展和不断提高教育者思想政治素质的互动过程。”[5]因此,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深刻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理论与教育理论、当前社会背景、教育对象特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与规律,而对它们的认识共同构成了辅导员工作前提的认识体系。只有正确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理论与教育理论,才能确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性;只有正确认识当前社会背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才会体现时代性;只有正确认识教育者素质要求与教育对象特点,才能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只有准确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与规律,才能更好地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性。

二、准确把握辅导员工作科学化认识前提的多重内涵

辅导员工作科学化的认识前提不是孤立的、个别的若干认识的组合体,而是一个具有多类型、多层次特征的认识体系,它主要包括理论前提、时代背景、过程规律和教育对象等四个方面。

1.充分认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之维

没有科学的理论作指导,就难以引发有效的行动。辅导员要科学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就需要有科学的理论作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这是由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当前,要推进辅导员工作的科学化,辅导员要自觉坚持用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改造自身的学习,深化对理论的认识,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真正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除此之外,辅导员需要认真学习和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理论之维”,“中国特色社会的社会主义发展理论、马克思主义的交往实践理论和人才资源开发理论建构了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理论之维”。[6]在中国特色社会的社会主义发展观理论之维上,“摒弃仅仅把人作为工具理性取向,把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视为引导主体进行价值追求、价值创造、价值选择实现的过程,以满足和发展人的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7]“在交往实践中高扬人的主体性,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8]无论是马克思主义指导理论还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维度,都给辅导员工作以指导和启发,它们共同构成了辅导员工作科学化的理论之维。

2.深刻认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背景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不是在真空中展开的,而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的,它不可避免地受到当前社会环境的深刻影响。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我国也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关键期,融入世界的中国日益体现出多样化特征和持续性变化态势,具体表现为经济全球化、政治民主化、社会法制化、科技信息化、文化多样化、价值多元化等,它们共同构成了当前我国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背景,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一系列新问题、新挑战。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动态变化的社会背景必然会对生活其中的人们的意识产生直接影响,从而影响着人们的行动。大学生正值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期,他们思维活跃,善于接受新鲜事物,易受外界环境影响。鉴于形势动态发展的特点和大学生思想实际,辅导员必须紧跟动态发展形势的变化,准确把握好时代脉搏,认真研究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利和不利影响,因势利导,趋利避害,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3.正确认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规律

辅导员工作科学化的过程就是探索和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指导其实践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由于按照规律办事,阻断了经验主义的干扰,更容易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不同论者有着不同的观点,比较全面的一种说法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规律可作如下表述,教育要求与受教育者思想政治素质发展之间保持适度张力的规律,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统一的规律,协调与控制各种影响因素使之同向发挥作用的规律”。[9]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有的论者提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要求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必须按照教育的本质特点,把握教育的内在规律。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把握五个基本规律,即知行合一的规律、言传身教的规律、朋辈影响的规律、因材施教的规律和按需施教的规律。”[10]有的论者指出“教育必须从学生的思想、道德、身体、心理、情感、智力、技能等方面来探索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从全面发展成才(目标导向规律)、自主学习成才(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实现规律)、实践锻炼成才等三个方面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进行了阐释。[11]当前,针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争议不断,但这也恰恰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学者们共同的理论志趣和问题的极端重要性。辅导员要实现工作科学化,必须努力探索、掌握、运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规律。

4.全面认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对象

同理,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辅导员了解学生,学生了解辅导员,增进彼此了解,是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重要前提。这是辅导员开展深度辅导,与学生进行深入交流的前提条件。其中,全面认识教育对象,全面了解学生特点尤为重要,辅导员应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了解学生特点,首先要了解当前90后大学生群体思想行为的一般特点,对其有整体感知和宏观把握;其次要了解自己所负责的因专业年级不同别于其它学生群体的特点,为开展分层次、分专业、分年级教育打下基础;最后要了解自己所负责的每个学生的特点,包括其兴趣、爱好、家庭和成长经历、个性、性格、成长成才需求等,为实现个性化培养和因材施教提供条件。要实现辅导员工作科学化,既要做好学生群体面上工作,也要做牢学生个人点上工作,不断正确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学生的主动性,最终实现学生培养个性化。

三、正确对待辅导员工作科学化认识前提的实践回应

辅导员工作科学化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也是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方向。综上,辅导员要真正做到使其入心入脑,需要对其进行制度设计和实践强化。

1.对辅导员工作科学化认识前提进行制度设计

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来说,要从制度上为辅导员工作科学化认识体系提供制度保障,就是要制定辅导员科学施教的整体规划。整体规划是行动的具体方案,是一个逐次实现阶段的、具体的、近期的目标和手段,进而实现总体的、长期的、最终的目标的行动指南。因而,在开展辅导员工作之前,需要辅导员根据以上逻辑认识制定整体规划,为实现辅导员工作科学化提供制度保证。“高等学校党委要统一领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制定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规划,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出全面部署和安排。”[12]这是中央对高校党委提出的明确要求,高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有整体规划。高校要结合本校实际,将辅导员工作科学化的认识前提融入本校规划。

2.对辅导员工作科学化认识前提建立保障体系

辅导员工作科学化认识前提是辅导员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前提。辅导员组织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就是其在认识指导下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过程,这种认识会从始至终贯穿于这个过程中。因而,要确保认识的指导地位,需要我们对辅导员工作科学化认识前提的保障体系进行建构,没有保障体系,辅导员对其工作科学化认识前提的认识就可能出现偏误,工作条件、工作环境甚至辅导员自身的工作态度、工作风格、工作水平都会影响辅导员对该认识前提的理解和运用。所以,既然认识一以贯之于实践全程,那么就需要我们全程对其构筑保障体系。这个保障体系应该包括辅导员培训体系(辅导员职前培训、职中培训、在职研修等)、辅导员工作体系(工作环境、工作条件、待遇、经费支持、载体建设、职业发展机会等)、辅导员自我教育体系(自学、反思、借鉴、理论研究、榜样带动等)。在这个保障体系中,辅导员培训体系和工作体系是外部保障条件,辅导员自身教育体系是内在保障因素。

3.对辅导员工作科学化认识前提采取实践强化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势是不断变化的,国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也处于变动之中,那么辅导员工作科学化的前提认识必然也是变动不居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关注前提认识与实践的互动,及时准确地调整前提认识,否则,僵化的认识只能将生动的实践引入歧途。“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13]。要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对整体规划的前提认识不断地进行再认识,对辅导员工作整体规划进行再调整,对辅导员工作保障体系进行再评估,然后在辅导员工作新保障体系的基础上,开展下一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对辅导员工作科学化前提认识、整体规划进行再思考,从而使辅导员工作认识更科学更符合变化的实际,切实将辅导员工作科学化推向更高水平,不断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24号令)[R}.2006.

[2]高军,李晗龙.基于系统论观点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合力问题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5):5.

[3]林天飞.高校辅导员工作科学化的内涵及路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6):93.

[4]吴波.海德格尔“理解前结构”探微[J].黑河学刊,2010(12):23.

[5][11]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7,121.

[6][7][8][9]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骆郁廷等著.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75,77,79,355-359.

[10]杜汇良.遵循教育规律 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水平[J]. 思想教育研究,2010(5):49.

[1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R]. 2004.

人体科学导论篇3

关键词:地方 哲学社会科学 创新

近年,党中央对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十分重视,做出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中央专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这是指导我国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纲领性文件。认真贯彻中央精神,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是地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

一、当前地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是一些地方和领导干部对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引导社会前进的方向,影响社会发展的全局。多年来,尽管党中央反复强调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性,但轻视哲学社会科学的现象在实际工作中仍普遍存在。二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机制尚未形成。中央出台的关于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文件精神很深刻,但具体实施意见还需地方配套。而各级地方党委往往照抄照搬,缺少既符合中央精神,又从地方实际出发,能够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具有可操作性、针对性、实用性的实施意见,影响了中央文件精神的落实和基层工作的开展。长期以来,地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始终没有建立一套合乎哲学社会科学自身规律的创新机制,包括经费投入、资源配置、评价体系等,使自身的发展受到很大限制。三是学会工作发展不够平衡,部分学会工作主动性不强,学会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四是社科活动的质量有待提高,内容有待拓宽。此外,对新形势下的社科普及工作新办法不多,创新不够。

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创新的指导原则和方针

(一)坚持党对哲学社会科学的领导,核心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灵魂。要始终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保科研工作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理论方向和科研方向发展。要高度重视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教育人的工作。要切实推进“+代表”重要思想进学校、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全面提高青年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要把普及哲学社会科学基本知识和最新成果,作为科普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努力提高全民族的哲学社会科学知识水平,使哲学社会科学变成改造社会、改造自然的巨大力量,使哲学社会科学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二)坚持“二为”方向,贯彻“双百”方针

要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认真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充分发扬社科民主,鼓励自由平等讨论,鼓励不同学派、不同社科观点的相互切磋和争鸣。这是探索真理、发展科学、创新理论的必要条件。贯彻“双百”方针,要注意区分社科问题与政治问题的界限。社科研究没有禁区,政治宣传要有纪律。根据这一原则,可以创办少量类似“内参”性质的社科内部刊物,主要刊载学者们对某些重大而又敏感问题的各种见解,作为向地方党委、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反映各种意见的渠道,推动哲学社会科学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三)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方针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以人为本”,这同样适用于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创新体系建设。国家创新、组织创新,往往从个体创新开始。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体系的建设中,要注意把创新研究的整体协调与自我个性张扬有机结合起来,珍重个性和个性化研究,使个性化研究成果得到尊重,纳入集体创新之中,这是坚持“以人为本”的体现。通过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切实做到尊重人才、聚拢人才、人尽其才,使“以人为本”理念成为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创新体系运行的着眼点和着力点。

(四)牢记社会实践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创新发展的源泉

作为认识社会实践的哲学社会科学,离开社会实践,也就毫无存在价值。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衡量理论创新成效的唯一尺度。只有注重实践的理论研究,才能结合新的时代特点和社会实际,对前人的基本理论观点进行创造性的发展,做出符合时代和社会实践要求的新的阐释和说明,进行理论创新。哲学社会科学只有深入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去,才能对现实提出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做出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科学回应及对具体问题做出科学的理论回答。

(五)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必须明确方向

胡锦涛同志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十四个如何”,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亟须探索、在理论上有所创新的重大课题。问题明确了,就要集中各领域的学科学术带头人和研究者的智慧,联合攻关,以求取得实质性突破,增强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创新体系的绩效。

三、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的机制创新

(一)构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的良好运行机制

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各级党委宣传部门、教育部门、组织人事部门,各级社科联组织和各高等院校、党校、研究机构要各司其职,各展优长,形成合力,构建起理论创新的良好运行机制。这一机制应体现两大功能。

第一,整合功能。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创新体系要充分发挥对研究力量的整合功能。据专家预测,未来的科学技术很可能在各学科之间的交叉领域形成新的科学前沿,发生新的突破。现代科学越来越趋向于复杂和综合,许多重大科学成就的取得,往往都是来自交叉和边缘学科。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相互渗透已成为未来科学发展的重要特征,以合作与竞争互动为特征的高水平科学家群体,已成为当今科学研究的主导性力量。这就要求加强社会科学研究队伍和自然科学研究队伍的联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新的整合,发挥出新的威力。当前,地方社科界闭塞现象依然严重,小生产的影响仍阻碍着人们的观念创新,门户主义、小团体主义和行会思想时有增长,跨学科、跨领域的交流更少,这显然落后于交叉学科已成现代社会基本主导的潮流。

人体科学导论篇4

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是掌握某一专业(或职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我国自1991年开展专业学位教育以来,专业学位教育种类不断增多,培养规模不断扩大。尤其是自2009年全面开展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以来,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已经成为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力量。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授权单位的建设发展迅速,已从2005年以在职人员非全日制培养为主的21家快速发展到2015年12月以应届本科毕业生全日制培养为主的86家。规模扩张将不可避免地带来一系列的质量问题。本研究将从质量保障的角度入手,分析和讨论当前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几个常被忽视的重要问题。

2.分析与讨论

2.1 学制设计

2005年我国首次设置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对象主要是面对在职体育专业工作人员,学制一般为2年。从2009年开始,全面启动了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招生对象进一步扩大到高校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学制依然是以2年制为主。很显然,生源入学前的知识、经验、能力等背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应届本科毕业生明显缺乏体育实践工作经验,发现和认识体育实践中问题的能力明显不足。另一方面,近年来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出现跨学科、专业报考和调剂的现象日益明显,他们中有不少是非体育学种类的本科专业学生,诸如英语、计算机、法律等种类的专业,并有逐年扩大的趋势。关于这类考生的体育专业知识储备及体育运动实践经历显然存在严重不足。由此可见,在面对应届的体育专业本科生和跨专业报考或调剂的非体育专业背景的本科生,2年的研究生学习和培养能否顺利达到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当前的研究生教育实践越发感到压力的存在。

2.2 专业实践

专业实践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重要的教学环节和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实践教学,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很明显,在2年制培养的时间条件下,相对于应届本科毕业生考取的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来说,在不超过1年时间内,要完成10余门学位必修课程和数门专业选修课程的学习及其他教学要求,再加上学位论文选题与开题,其难度远远超过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同期培养的难度。这当然也偏离了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设置的初衷。从当前研究生培养单位执行的情况来看,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习时间一般以一个学期为主,通常安排在第3学期。实习时数缩水(尤其对于应届本科生),课程学习折扣,严重影响了研究生培养质量。

2.3 学位论文

专业学位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应用课题或现实问题,必须要有明确的职业背景和应用价值;学位论文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采用调研报告、应用基础研究、规划设计、产品开发、案例分析、项目管理、文学艺术作品等形式。然而,在实践中,问题却没那么简单。突出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2.3.1 论文选题

科学研究提倡学科交叉与借鉴,相互学习和运用科学的理论、先进的手段与方法,进而拓展本学科研究的思路,开展创造性研究,成为当今科学发展的主流。然而,对于研究生培养的学术论文而言,还应当满足学位申请的特殊要件,即证明其提交的学术(学位)论文是否达到其所申请学科、专业(领域)和学位层次的学术水平的要求。从学理上看,学位论文的选题允许跨学科或交叉,但必须反映本学科、专业(领域)的核心要素,即是研究所申请学科、专业(领域)的学术问题。难点是如何理解“职业背景和应用价值”的内涵。在体育学科研究生培养的实践中,无论是学术型还是专业型的研究生,跨学科、专业(领域)选题的现象日渐频繁,呈现“随意性”特征。比如,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的学术型研究生在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领域内选题,运动训练专业领域的专业型研究生在社会体育指导领域里选题等。在学位论文答辩时,很难就其学位论文的学术水平进行科学、准确的判定。

出现上述选题“偏离”主修学科、专业(领域)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跨学科、专业招收研究生是个主要原因之一。因为,跨学科、专业的考生总是烙着其原来所主修学科、专业背景的印迹,由于缺乏对现修学科、专业的深入了解,不得已而选择了二者的“交叉领域”。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交叉选题都是恰到好处的,即能够准确地把握攻读学位的学科、专业(领域)的学术或实践问题。其次,导师的学历背景和研究兴趣也是个重要原因。导师的学历背景是先决的和稳定的,然而,导师的研究兴趣可能是多样的、动态的,有时,其所获得导师资格的学科、专业(领域)与本人最具优势的研究领域或方向并不一致。学生随导师选题又是个常见的培养模式。

2.3.2 论文价值

在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中,如何甄别学术型与专业型论文,仅仅查看“教研[2009]1号”文件是不够的。其难点在于对专业学位论文各类形式判定标准的把握上。比如“典型案例分析”的论文形式,达到什么样的程度是符合要求的,有无便于操作的标准或规范来观测等。现实中,为了避免“麻烦”,通常是参照学术型论文的格式选题开展研究,适当地“降低”一点要求,完成论文答辩。这样以来,就印证了社会上流传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水平低于学术学位研究生”的说法。这与国家设置专业学位时提出的“同一层次不同类型”的精神相违背,也不利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健康发展。

2.4 导师遴选

导师队伍建设是研究生培养的关键,因此,导师的遴选至关重要。导师的遴选一般是由招生单位审批的,通常一名导师只能允许在一个二级学科、专业内取得招收学术型研究生导师资格和一个专业领域取得招收专业型研究生导师资格。同一学科、专业(领域)的导师遴选条件因所在单位不同而不同,但在考查候选人是否具备某一学科、专业(领域)的导师资格的专业特质上应当是一致的,只是量的增减。在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的遴选上,存在突出的两个问题。

2.4.1 导师的学科、专业背景

导师的学科、专业背景是导师遴选的基本前提,突出体育实践经历与能力是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导师遴选的关键。这与体育硕士专业学位专业领域设计和培养特点密切关联。然而,在导师遴选实践中,过分强调候选人的学术经历和水平,而明显忽视其体育实践经历与能力的考查的现象却十分明显,这在非体育单科性院校中表现的尤为普遍。比如,有的候选人,科研水平较高,承担了不少课题,发表了不少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却不能承担任何一门体育运动项目的课程教学,被批准成为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资格(如体育教育或运动训练领域)。这很显然,不利于研究生体育实践能力的培养。

2.4.2 不同领域之间的交叉问题

目前,《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设置了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竞赛组织和社会体育指导等4个专业领域。其中,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运动训练与竞赛组织、竞赛组织与社会体育指导等领域之间存在一定的交叉,或联系密切,各有侧重,这也反映了体育学科的特点。是否允许在两个不同领域同时参与导师资格遴选的问题,各研究生培养单位把握标准不一。不少非体育单科性院校一般只允许在一个专业领域取得导师资格(与其他专业学位导师遴选条件保持一致)。这一做法,并不利于导师队伍建设,有悖于体育学科的特殊性。当然,允许交叉是有条件的,必须提供可证明的成果资料和经历要件,应当从难掌握。

3.对策与建议

3.1 合理设置专业学位修业年限与实践教学要求

培养单位要加强培养过程的质量管理,按照一级学科和专业学位类别,分别设立研究生培养指导委员会,负责制订培养标准和方案、建设课程体系、开展质量评价等。建议将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学制设置为2~3年。同时,进一步明确规定,对于应届生必须是修学3年,且不少于1年的专业实践训练;对于往届生可为2年,且应不少于半年的专业实践训练。这样,可以保证应、往届考取的研究生都有足够的学习时间完成各项学业要求,同时,也节约了具有一定体育实践工作经验的研究生的学习成本。对于往届生的界定是必须在大学本科毕业后,从事体育实践工作(含管理)一年或以上。对于跨体育学科考取的研究生应当按3年制培养。

3.2 强化专业学位论文选题的规范性

培养单位应根据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意见,分类制定专业学位论文标准,规范专业学位论文要求。进一步明确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选题必须是围绕所学专业领域进行。鼓励跨学科的交叉与综合研究,但必须体现本专业领域的学科属性或应用价值。

3.3 加强专业学位导师资格遴选的规范性

鼓励培养单位对研究生导师按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分类制订评定条件,分类评聘,逐步形成稳定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队伍。在设计遴选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时,除了按要求达到一定的学术条件外,强调必须具有较丰富的体育实践经验。

3.4 开展教研交流,不断总结经验

建议由全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主办、学位授权单位承办,定期召开以体育硕士人才培养为主题的教学和学术研讨会。及时研讨和总结培养单位在体育硕士培养过程中存现的实际问题;实现经验共享,互通有无,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3.5 完善专业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指标体系

在学位点建设合格评估指标体系中进一步强化研究生培养的质量环节,并使其成为常态化,进一步发挥其在指导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导向作用。

人体科学导论篇5

一、清晰的理论框架

任何一种科学理论的体系都是有层次的,各层次所具有的基本观点,依其内在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逻辑结构,系统地回答实践中提出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科学发展观的逻辑起点是从国际国内实际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认识和解决中国的发展问题,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党的先进性建设、推进和谐世界建设四大战略思想为理论支柱,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发展战略、发展动力等为主要范畴,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大学科领域,涵盖新世纪党和国家建设的方方面面的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

处于第一层次的是“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科学发展观的“总论”。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既是为谁发展、靠谁发展的世界观理论,又是如何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方法论思想。它强调要“求四真”、“务四实”,在党的思想路线上增添了求真务实的新内容,是我们党创立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基础,主要回答和解决了科学发展观形成的思想方法问题。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作为其本质与核心,强调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人民利益,弘扬了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价值理想,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在指导发展上的集中体现,从根本上解决了“为谁发展”的重大问题;注重依靠人民群众解决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在指导发展上的集中体现,从根本上解决了“靠谁发展”的重大问题。科学发展观把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三者有机统一起来,是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在指导发展上的集中体现,从根本上解决了“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

处于第二层次是从“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出发提出的若干重大战略思想,形成了理论体系的构成要件。一是科学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三者联系起来,把“以人为本”贯穿其中,作为一个整体加以表述和运用,作为一个完整的发展观提出,并把它提到整个发展的指导思想高度,赋予了“全面协调可持续”以新的含义,进一步揭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本质、状态、目标和基本要求,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重大转型,谋求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二是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把社会和谐提高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高度,提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高度,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的高度,注重主动地、自觉地防止和化解各种困扰及风险,改变转型期日益突出的社会矛盾,为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开启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历史实践。三是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关于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进一步丰富了党的执政理念,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出了新要求,赋予党的先进性建设以新的时代内涵和历史任务,解决了党的执政能力同党肩负的重任和使命某些不适应的问题,解决了如何使我们党保持与时俱进的品质、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问题,在党的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取得了更有力度、更有深度、更有广度、更有高度的理论创新成果,使党的建设的理论视野更加开阔,战略思维更加深邃,为实现更快更好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保证。四是关于积极推进和谐世界建设的重大战略思想,注重的是处理好国内发展与国际环境之间的关系,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为现代化建设营造有利的国际环境。这四大战略思想有机联系,环环相扣,相互贯通,相互转化,共同统一于科学发展观的科学体系中。

处于第三层次的是理论指导实践的层次,是科学发展观指导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方面提出的一系列政策、方针、措施等,属于科学发展观的“细目”。具体体现为十个理论范畴:“发展机遇论”,强调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发展实质论”,就是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发展道路论”,强调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发展质量,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发展阶段论”,强调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达1000美元,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发展任务论”,提出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发展动力论”,强调改革创新是推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要发挥改革、科技、开放的动力作用,尤其重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发展战略论”,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区域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等战略;“发展主体论”,强调必须维护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和平发展论”,强调走和平发展道路;发展保障论:提出必须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重申“两个务必”,倡导“三个为民”、“三个执政”,建设“五大能力”,提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正确的权力观、利益观及正确的群众观,为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这一系列范畴是科学发展观在社会主义建设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具体体现,是科学发展观的逻辑展开,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内在逻辑的展开。科学发展观是由这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基本范畴所构成的科学思想体系。这些范畴相互渗透、相互激荡、相互促进、相互完善,有机地融为一个整体,构成科学发展观理论体系,进一步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对当代中国的发展问题作了全面深入的回答,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推向一个崭新的境界。严密的逻辑结构使科学发展观这一理论高屋建瓴、气势恢宏。

二、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

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所固有的理论品质。

科学发展观和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样,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科学发展观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继承了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关于发展的基本思想,深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脉相承的重要特点,同时又紧密结合新的时代特点和实践要求,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出了创新性发展,与时俱进地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中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生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我们党不断地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不断发展着的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生动体现。

科学发展观和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样,贯穿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发展观首先强调发展是第一要义,把发展生产力作为首要任务是对唯物史观历史决定论的运用和阐发;强调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关于唯物史观历史主体思想的运用和阐发;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对唯物史观关于社会结构和社会系统理论和关于人、社会对自然界的依赖性和社会历史连续性理论的运用和阐发。可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科学发展观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中的具体运用。

科学发展观和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样,科学回答和解决了重大的时代课题。科学发展观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础上,通过深化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吸收已有的发展理论中的积极成分,进一步回答和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目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发展模式、发展动力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赋予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以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正是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实践中始终面临的这个重大难题,也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大课题的理论求解,构成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理论创新的系列成果。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就是在“什么是发展、怎样发展”重大问题上被突破,从而获得了新的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增添了新的内容。

科学发展观和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样,都产生于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实践进程。科学发展观总结了30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经验并吸取了世界上其他国家在发展进程中的经验教训,概括了战胜非典疫情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形成新的理论创新成果。科学发展观一经提出,就得到中国人民广泛的认同,发挥着巨大的理论威力,对实践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已为这几年的实践所充分证明。

科学发展观和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样,都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宽广的世界视野。科学发展观以马克思主义宽广眼界观察世界,积极借鉴现代西方发展理念,正确认识国际发展环境,科学判定世界发展潮流,对世界经济社会发展趋势作出自觉回应。科学发展观在世界面前树立起了中国新阶段发展旗帜,并在旗帜上写上了新的内容,以中国的发展促进世界发展,体现了社会主义中国对人类负责、为世界人民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人民谋利益的宽广襟怀。

三、鲜明的体系特征

作为一种科学的理论体系,必然在形成过程中体现出自己的体系特征。科学发展观的体系特征主要表现为:

包容性。科学发展观是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作为政策型的理论观点提出来的,但随着实践的发展,在内涵上进一步扩大容量,外延上进一步扩大范围,包容性越来越强,成为囊括党的十六大以来新的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的理论体系,覆盖党和国家的一切工作。随着实践的深入,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还将继续发展和完善。随着包容性的不断增强,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得到提升,从一开始的应对和解决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和挑战层面,上升为世界观方法论;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性指导方针层面,上升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方针。

求实性。科学发展观是求真务实的发展观。实事求是作为科学发展观的精髓,集中体现为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和政治品质。“求四真”、“务四实”在理论上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内涵,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所要求的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使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践内涵更加深刻和完整,使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践意义更加突显和具体。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同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是内在统一的。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以求真务实为着力点,用求真务实的作风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理论基石。

整体性。社会是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所构成的有机整体,指导社会发展的科学理论必须重视社会整体的发展。科学发展观坚持了社会是一个有机整体的观点,强调了发展的整体性、系统性,强调要通过各部分相互作用、相互促进,推动社会整体的发展;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整体目标,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反映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理论创新的整体思路,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理论体系的整体性特征。

民族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是在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基础上,运用中国化的民族语言阐述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科学发展观在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基础上,运用中国化的民族语言阐述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在科学理论的表现形式上极具中华民族特色。特别是“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等传统文化语言,有力地表达了科学发展观的内在精神,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特点,具有中国气派,容易为广大干部群众所喜闻乐见、理解接受和自觉实践,真正内化为广大干部群众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并变为自觉的实际行动。

人文性。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纳入了发展观范畴,强调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放在首位,充分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强调尊重人的价值、发挥人的主体作用,满足人的发展愿望和多样性的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充满了对全体社会成员和每个人的深切的人文关怀。以人为本,社会公正,协调发展,全面进步等社会主义的理念在科学发展观再一次得到重申和强调,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想目标,体现了科学发展观鲜明的理论立场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价值追求,必将转化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大物质力量。把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有机地统一于发展观之中,这就是它区别于其它发展观的本质特征之一。

人体科学导论篇6

一、本次论坛基本概况

28日上午,举行了开幕式。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白占群教授,华中农业大学党委书记、湖北省高校领导科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李忠云教授,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学术顾问那仁敖其尔教授,宜昌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社科联主席覃兆凡,三峡大学副校长黄应平教授等领导出席并致辞。开幕式由湖北省高校领导科学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领导科学论坛》执行主编周振国教授主持。

白占群副会长代表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对参加本次论坛的专家学者们表示了最热烈的欢迎,并为领导科学发展指出了研究方向。他指出,领导科学发展的当务之急是跳出“学科”这个小圈圈,开展多学科研究,并建立相关的互动机制。坚持中国道路,坚持理论创新,对于推动领导科学的不断发展,激发领导科学理论研究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具有重要意义。

李忠云常务副会长代表湖北省高校领导科学研究会、领导科学论坛杂志社向高峰论坛的开幕表示了最衷心的祝贺。他说,这次会议既是全国领导科学界中青年专家展示成果、探讨重大问题的盛会,也是加强联系、增进友谊的聚会。“中国道路与领导科学”这一时代主题正摆在我们面前,围绕这一重大主题开展重大课题研究,一定会大有作为,取得重大成果,产生重大影响,作出重大贡献。

经过评审委员会认真遴选和评审,本次论坛共评选出36名全国领导科学优秀中青年专家,并颁发了荣誉证书。会上收到近40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在学术交流中,刘炳香、洪向华、李春林、王春玺、韩勇等16位专家学者围绕“中国道路与领导科学”主题进行了专题发言和理论探讨。

本次论坛召开得热烈、庄重、节俭、紧凑、成功。主要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特点:

一是时机选择恰当。全党正认真学习贯彻十精神,同时全面进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近期中央提出要围绕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中央精神为研究中国道路与领导科学指明了方向,开阔了视野,丰富了内容。本次论坛研讨成功必将深化对中央精神的认识,同时对领导者的领导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二是主题宏大鲜明。高峰论坛的主题是“中国道路与领导科学”,这不是一般性的理论研讨,也不是日常操作层面的工作研究,而是事关中国道路中国梦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领导问题的研究。论坛主题及选题体现了时代精神,突出了学科特色,宏大鲜明。

三是学术成果丰硕。这次围绕主题,提交大会或在会上交流的论文,观点新颖、内容丰富、研究深入、论述独到,让人耳目一新,充分体现了专家们的真知灼见和很高的学识素养。

二、本次论坛研讨的主要问题

围绕“中国道路与领导科学”主题,与会专家学者进行了大会交流,取得了极其丰硕的学术成果。

1. 关于中国道路与领导制度改革。与会专家指出,自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集体交接班逐步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轨道:建立了中央集体领导体制和权力制衡机制;建立了退休制、任期制,为中央领导集体的交班创造条件;建立有利于选拔培养年轻干部的制度,恢复中央书记处制度,为中央领导集体的接班创造条件;健全党内民主选举程序,为中央集体交接班提供科学的选人机制。在实践中,党中央领导集体几次集体交接班顺利实现,形成了高层权力交接班的中国特色。

2. 关于中国道路与领导思维创新。中国道路与领导思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领导的战略思维使中国道路变得更加清晰,领导的辩证思维使中国道路在前行中更加具有理性,领导的创新思维使中国道路越走越宽阔。有的学者认为,当前领导思维的创新,应从发展导向到信仰导向;从官主导向到民主导向;从行政导向到市场导向;从威权导向到法治导向;从求稳导向到求变导向;从国情导向到国际导向。

3. 关于中国道路与领导决策科学化民主化。与会专家指出,民主集中制是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的保证,是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规律的时代要求,是合规律性、合目的性与合法性的有机统一。在领导决策过程中必须认真执行民主与集中相结合的方法与原则。民主化决策要求:一是增强民主决策意识,增强决策的透明度和公开度;二是注意营造民主、平等、协商、沟通的决策氛围;三是在方式方法上进行大胆创新、大胆实践。

4. 关于中国道路与提高领导文化素养。有的专家认为,我们必须把领导文化建设和领导文化素养修炼置入中国道路的历史大坐标中。首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位指向和价值取向,正确把握领导文化修养的政治方向,更加坚定远大的理想信念。其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和本质要求,拓展领导文化修养的内容,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能力。再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特色和时代特色,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加强领导文化修养,在加强领导文化建设中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5. 关于中国道路与中国特色领导科学的发展创新。与会代表指出,中国道路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之路,催生了中国特色领导科学,是中国特色领导科学不断应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之路,也是中国特色领导科学自我完善自我发展之路。没有中国道路的实践,就没有中国特色领导科学的发展。没有中国特色领导科学的应用,也就没有中国道路。

6. 关于中国道路与提升领导力。有的学者提出,中国道路呼唤责任型领导力,这是领导角色转变的迫切需要、提高员工满意度和忠诚度的重要条件、组织履行社会责任的基本前提。责任型领导力有三项基本修炼。一是培育伦理意识:判断“善”的能力,识别“真”的水平;以“价值观”和“道德”为指南,做出审慎的判断。二是创造共享环境:营造开放式沟通、互信互责的组织伦理氛围;建设利益相关者共享(价值)的组织文化。三是传递责任形象:利用角色模型作用,发挥责任影响力,创作、讲述和分享责任故事。

7. 关于中国道路与党的群众路线。与会代表认为,第一,群众路线教育是中国特色领导学的核心命题。在当代中国,研究中国特色领导学,离开或者回避群众路线,就一定会脱离中国道路,就不可能真正有效推进中国特色领导学的科学发展。第二,群众路线教育是探索中国道路领导规律的内在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只有紧紧依靠人民,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才能真正实现中国道路。第三,群众路线教育应当有一个领导学的视角。广大人民群众在群众路线教育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这集中体现在中央提出的“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群众路线教育的总要求上。

三、中国道路指引领导科学创新发展

人体科学导论篇7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科建设;“一”与“多”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中,存在着“一”与“多”的关系问题,需要我们去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中的“一”,可以有多方面的解读,既表现在指导思想与价值取向的“一元指导”,也表现在学科建设的内容、目标、标准和评估指标等方面的整体性、统一性要求。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中的“多”,既表现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研究中应允许不同观点的存在,也表现在学科建设目标、办学特色、课程设置、办学形式等方面的多样化诉求。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中的“一”

1.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一元指导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首先,这是由我国意识形态的根本特征决定的。指导思想一元是我们立党立国、治党治国的根本,是社会思想多样的灵魂和主心骨。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完整的思想理论体系,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为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的自由和解放指出了方向,提供了观察和处理问题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用这样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强大的思想武器,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才能产生出巨大的精神动力和物质动力,取得预期的效果;才能正确地认识经济社会发展大势,正确认识思想意识形态中的主流与支流,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看清本质,明确方向,不被假象所迷惑,使多样性的社会思潮有灵魂和主心骨。如果离开了这个根本,全党全国人民就会失去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导致思想混乱、社会动荡,给党和民族造成巨大的灾难。

目前,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也受到严重挑战。反马克思主义力量的一个重要策略,就是割裂、肢解马克思主义。其表现之一,就是割裂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一方面,他们只承认马克思主义是意识形态,是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不承认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否认马克思主义的学术价值,借此想把马克思主义驱逐出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另一方面,他们在学术争鸣的口号下,把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否定说成只是学术问题,不涉及政治。

因此,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探讨其科学体系建构和建设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地位,作为中央实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和建设工程中的重要内容,既有利于集中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特别是反映当代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的理论研究,加强对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性、前瞻性问题及重大现实问题的研究,加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又有利于哲学社会科学各个领域在建设中吸收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科学成果,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成为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领域中的最基础的理论,强化马克思主义在各学科领域中的指导地位,为哲学社会科学领域诸如政治学、法学、社会学、史学、新闻学、文学等学科建设和教育教学提供强有力的科学理论指导,保证哲学社会科学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使其更好地发挥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作用。

其次,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本身来看,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学科建设的重要保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于学科的建设具有特殊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否是一个学科?对此曾有人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而不是学科。因为指导思想是一元的,而学科化则可能导致多元化而危及其指导地位。我们认为这种认识是片面的。这是因为,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而否认其学科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是把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学术性与意识形态性绝对对立起来的必然结论。马克思主义的这两种特性在本质上是统一的,也是应该统一、能够统一的。把两者对立起来、割裂开来,用一个否定另一个,既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本性,也不利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过去由于阶级斗争的扩大化和阶级性的标签化,使阶级性和意识形态性都有了“不好的名声”,所以有的研究者极力否认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性和阶级性。认为意识形态性和阶级性会降低学术性、科学性。实际上,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性也正是其革命性。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马克思、恩格斯首先是革命家,他们毕生的使命就是为了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正是他们第一次使现代无产阶级意识到自身的地位和需要,意识到自身解放的条件。这恰恰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对人类历史发展规律认识的基础上的。所以,理论越科学,就越符合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利益;理论越彻底,就越容易被人民群众掌握。

因此,否认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或把意识形态性与科学性对立起来都是错误的。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学科性是统一的。因为马克思主义的学科性,强调的是其科学性,而不是其学派性。我们强调马克思主义的学术性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区别,是要强化其指导地位,是要为其进一步发展服务的,决不是要将其科学性、学术性与意识形态性对立起来。考虑到中西方的不同,加强学科的理论建设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的关键。作为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没有科学基础的马克思主义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一门科学和马克思主义是一门学科,二者既有区别,也有联系。前者是从性质、内涵和基础上说的,后者是从作用、外延和学理上说的。但这两方面都从根本上强化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内涵。

2.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目的目标的“一”

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学科建设是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所依托的学科是我国特有的一门政治性、科学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为推进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等学校教育教学中的指导地位,为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培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提供有力的学科支撑。要不断总结学科发展经验,探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的规律,努力建设研究对象明确、功能定位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这就明确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直接目的目标,即:“为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培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提供有力的学科支撑”。这一点,从“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二级学科的增设看得更清楚。最近,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关于增设“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二级学科的通知》(学位[2008]15号)文件精神,在《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增设了“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二级学科,这就为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设,逐步形成研究对象明确、功能定位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特别是为进一步强化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功能和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新的平台和新的增长点。

3.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必须坚持整体化要求

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属性,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义和精神实质,通过整体性的马克思主义表现出来,或者说,只有从整体的马克思主义的意义和角度出发,才能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和要义。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表明,马克思主义在理论发展上遭受的曲折,原因一般都在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遭受了破坏。以往那种由学科设置造成的马克思主义的分散存在,是“肢解马克思主义”的不自觉的形式,并由此产生一种“泛马克思主义”观念。这种观念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学科与非马克思主义学科的界限相对化(其结果必然是马克思主义相关学科的边缘化)。从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及其发展来说,马克思主义向各个学科的广泛渗透(不管这种渗透性是强还是弱)应该说是一种积极现象,它毕竟是马克思主义的影响的扩大,既有利于各个具体学科的发展,也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在这种学科渗透中从这些学科的发展中吸取营养。但是,马克思主义的这种学科性的分散存在(即便它表现为一种全面性的分散存在),它与马克思主义的综合性、整体性存在不是一回事。而这种马克思主义的分散性和广泛渗透性存在,又往往成为马克思主义整体性存在的抵抗因素,因而也就成为我们在理论上和学科设置上提出马克思主义整体性要求的原因。

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设立,为我们从整体性上研究和把握马克思主义,为整体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但是,从目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实际来看,仍然要注意处理好两个关系: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形成的、现行学科目录中事实上已作为单独建制的学科或领域(如马克思主义法学、马克思主义民族学、马克思主义社会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马克思主义史学、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等)的关系,二是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主干研究领域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在学科目录中已有自己位置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二级学科的关系。作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能将上述各个学科的全部内容都纳入其中,不能是上述几个组成部分的简单组合;更重要的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为“严整而完备”的科学体系和学科体系,有其自身的内在逻辑结构,应当是整体化的、内部各方面有机联系的、揭示事物本质的“规律群”体系。这是通常所说的那几个主要组成部分一般性“加起来”所做不到的。

4.学科建设的规范和标准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有其特殊性,因此,作为主管部门要加强战略规划、培养方案、教学体系、评估体系等方面的研究,出台统一的规范和标准,以形成各学科点都可遵循的学科建设基本规范与质量标准。

早在2006年6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就设立了“关于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案研究”项目(“学位(2006)21号”),此项目的研究任务,就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暂行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关于调整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的通知》的精神,结合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实际及发展趋势,重点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现状及其基本理论问题、研制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所属各二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等。这一项目的已有成果已经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设立已有两年多了,各学科授权点在学科建设方面均取得了初步成绩,为学科的进一步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目前,要尽快制定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评估体系,为下一步的学科评估做好准备,并用以引导学科建设方向,监测学科建设现状,增强学科发展力度,保证学科建设质量。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中的“多”

1.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必须形成多样特色

目前,我国共设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位2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单位94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单位210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单位842个,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发展的新气象。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过程中,从全国来说,应该有统一的指导学科建设和发展的要求和标准,要有统一的评价指标体系,同时,应当鼓励各一级学科点和各博士点从本学科点实际出发,发扬传统,发挥优势,形成自己的特色。

各学科点应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包括区域发展)的要求、本单位的学科基础和学者自身的研究状况来确定本学科的研究特色。各个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具体情况不同,研究的视角、形成的研究特色自然也会有差异。但是既然是一个独立学科的研究特色,由其内涵的一般与特殊的辩证关系所规定,它必然具有要求从事这一学科的研究者共同遵循的原则。脱离事物共性的个性,只能是其他的事物。因此,一个学科、专业的研究特色的确定,不能仅限于上述因素,还应充分考虑这一学科、专业属性的要求。不顾学科、专业属性的要求设置研究方向,这样的方向一多就会改变学科的属性。也不能像俗话说的“就汤下面”,仅根据本单位现有队伍的知识结构设置研究方向。如果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中设置了许多并不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研究对象的方向,势必造成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毕业的学生不懂得马克思主义,果真如此那是我们学科建设的悲哀。

2.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教育目标的“多”

从全面发展的教育观上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适合于全体的受教育者,但就个体而言,每个人的先天秉赋、后天素养、家庭环境、文化知识和见识、能力、品德都是不同的,每个人都希望获得与自身追求和特点相符的全面发展。因此,教育者落实教育的目标就必须带有多样性的趋向。因为人是依赖于多样化的社会而存在的,社会的急速发展使人的需求也在迅速的变化和发展,人必须适应社会的多样化的政治状态、经济状态、文化状态,以此确定各种不同的发展方向。具体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教育目标来说,是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政治素质高、理论方向正确、具有比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素养和理论功底、并能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当代现实问题的”专门人才,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总体的教育目标,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总体要求。同时,在具体落实这一教育目标的过程中,还要根据每个被教育者个体的具体情况,以及社会发展的现实状态,因材施教,培养出既符合个体特点,又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

3.探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教育方法、形式及手段的多样

在现代教育手段上,人们已经不仅仅满足于单纯的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方式,而是借助于学生们喜闻乐见的方式,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辅以高新科技的各类媒介进行多姿多彩的教育。这种开放的状态使学生不仅喜学、乐学,而且还会用最快捷的方式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并对信息进行掌握和处理。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过程中,要注意探讨科学、灵活、有效的教育方式,充分吸收和利用现代技术手段,达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最佳效果。

4.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课程体系和内容的多样

课程是教育的核心问题。无论在教育改革实践,还是学术研究领域中,课程改革和课程研究都是重中之重。课程是一种文化的选择,也是一种文化的建构。在社会发展的多样化趋势下,每个学科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都在依据国家、民族及地域等特点进行调整。特别是教材的多样化问题,它反映的是课程内容的变化,无论在内容上,还是体例上都在向多样化方向发展。

但是,马克思主义学科有其特殊性,在课程设置上要按照马克思主义学科的内在逻辑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要求,提出统一的课程设置方案,以保证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质量和目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关于调整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的通知》(学位[2005]64号)附件2中,关于课程设置已有基本规定。同时,我们还要充分认识当今社会发展的多样化特点对课程设置的要求,在课程设置上增加一些反映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最新成果的课程。鼓励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授权点在课程设置上形成自己的特色。在课程内容上,也应鼓励各学科授权点形成自己的特色。

另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各授权点在坚持学科建设正确方向及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的前提下,在队伍建设、教材建设、培养模式甚至办学方式等方面应该积极探索适合本地实际、具有自身特色的实践模式和办法,进一步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

人体科学导论篇8

关键词:学科互涉;成人教育学科;发展

作者简介:肖菲(1961-),女,江西吉安人,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教授,成人教育学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成人教育管理;白露(1990-),女,安徽阜阳人,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成人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成人教育管理。

基金项目:江西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学科互涉视阈下成人教育学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研究”(编号:JXYJG-2013-08),主持人:肖菲;江西省研究生创新专项资金项目“从边缘到中心:学科互涉视阈下成人教育科学发展研究”(编号:YC2013-S277),主持人:白露。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5)09-0040-04

自上世纪60年代学科互涉理论被提及以来,众多学科间边界跨越已逐渐成为一种潮流,正深刻地影响着学科领域的变革与发展。在此背景下,原有学科边界体系不断拓展,新兴互涉学科大量出现。现代教育学科体系观照下,成人教育学科却往往被认为是教育学纵向分化衍生的产物,其学科的独立性与认同性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质疑。因此,成人教育学科如何摆脱依附于普通教育学的地位,形成自己特定的理论体系是其未来发展的重要任务。作为一种学科发展范式,学科互涉理论将其融入成人教育学科建设的体系中,为成人教育学科发展注入新鲜血液,进而推动其发展成为集学科性、延伸性、多维性、发展性、整合性为一体的学科载体。

一、学科互涉的功能与本质诠释

“由于学科之间的渗透活动、科际整合的日益频繁,不同学科之间的互涉导致学科向纵深分化和综合化的方向发展。”[1]这种活动打破由传统意义上学科分类形成的学科之间的壁垒,并使各学科相互交叉与融合。

(一)学科互涉功能的诠释

传统的学科研究中,许多学者认为学科作为知识领域的分支,呈现出专门化系统化的知识结构体系,其目的在于科学地揭示出某一类或某一领域存在的现象和规律。学科边界明确划分了各学科之间的知识场域。随着学科渗透和科际整合的出现,学科所包含的知识体系正以一种打破封闭、彼此融合的方式出现在学术领域。“学科互涉显示了一种知识上的追求,这种追求不必非要有学科基础,而是一种新兴的知识空间。”[2]学科互涉通过融生机制,将不同学科领域的有效知识由多元混杂整合成有序合理的知识体系,从而拓宽原有学科的知识疆域。此外,学科互涉通过话语机制,使得不同学科研究者不仅在语言表述上能够互相理解,还在逻辑结构和范式价值观上实现统一。因此,学科互涉通过打破原有学科边界的壁垒,将不同学科的理论、思维及研究方法等融合一起,进而扩充原有学科的知识体系,丰富了不同学科的知识疆域。同时,“现代科学技术的大潮,冲击了整个学科领域,震撼了按照传统学科的既定的发展轨迹行进的研究主体,变革着人们的思维方式,整合着广袤的学科王国,把一大批新兴学科推出了学术地平线。”[3]科技的进步,新理论、新概念、新知识的不断产生和更替,无不对学科发展提出前所未有的挑战。不同科学(自然科学和社会学科)之间也出现相互交叉地带,在交叉地带上又生长出众多新的学科,如纳米技术、基因工程等学科的产生。

(二)学科互涉的本质揭示――多元知识的整合与创生

对于学科互涉的本质诠释,汤姆・帕克森从力度和亲密度两个维度,勾勒了学科互涉的层次分析图(如图1)。帕克森根据不同学科之间互涉的亲密度和力度的高低,将学科互涉分为四个维度:维度一作为学科交叉的最低层面,并没有打破学科自身的边界,只是简单的知识借鉴;维度二和维度三是更深层次的互动,它们逐步走出原有学科的禁锢,形成新的学科话语、理论与方法;维度四则实现不同学科之间的深度交融,学科知识逐渐融会贯通,原有的学科体系得到重新构建,知识领域的深度与广度逐渐扩展,或者诞生一门新兴的学科。

图1 帕克森学科互涉层次图

此外,朱丽・汤普森・克莱恩则以深度、广度和整合维度将学科互涉的本质用三角图形表示出来(如图2)。雷普克认为,学科互涉应以学科深度、学科广度以及学科互涉整合为三个支点,彼此互动并取得平衡。学科深度是指学科问题和学科资源分配之间的矛盾,营造共同的学科背景,运用整合性思维方式拓宽视野,用学科互涉的理论视角去分析问题、理解问题。所谓学科广度,则是指不仅不能缩小某一学科认识论的空间,而且还要不断拓宽不同学科之间认识论的范畴。学科互涉整合主要体现在学科知识、整合性思维、整合性范式、整合性知识等方面。

图2 学科互涉整合的本质

随着学科互涉理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其内涵和外延都得到扩充,作为学科之间发生的一种彼此互动活动,学科互涉其本质是将不同学科间“可通约”的概念、理论、方法等进行评判性理解和科学性整合。学科互涉为解决一些共同问题,通过学科之间的多边互动,将概念、理论、方法、技术等有效的整合利用,进而丰富和拓宽原有的学科体系或者产生新的学科。当然,学科互涉理论排斥简单的“移植”和堆积,也反对将相关学科和知识毫无处理的“拿来主义”,因为那样只会阻碍学科互涉产生良好的效果。

二、我国成人教育学科发展的现实境遇

“我们的知识是在学科间被分离、肢解和箱格化的。”[4]但是,现实存在的现象和学科研究的问题却愈益变得复杂化、交叉化、多方向、多维度、跨学科、跨领域、跨国界、综合性和全球化。知识与现象和问题之间的这种不平衡,不断的扩大、严重和深刻,已经影响到学科发展和科学进步,引起众多学者的重视和思考。在这种不平衡的背后,许多二级学科由于互动的频繁而散发出多元纷争的声音,我国成人教育学科的境遇也是如此。

(一)成人教育学科研究边界受到蚕食

“学科是科学知识内部的一个组织范畴,它在那里建立了工作的划分和专业化,它适应科学所覆盖的领域的多样性。”[5]一门专业化的学科虽然存在于一个更为广阔的科学领域中,但它通过对边界的划定、语言的组织构造、方法的使用说明,制定出自身学科发展和传承的一套“技术说明”,学科理论作为学科成果的输出,在科学领域拥有独立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从学科的历史看,它总是通过划分特定的边界让自己变得独立,假如没有这个边界,外部对该学科的认识将变得模糊不清。

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成人教育学是“成年人教与学的科学和艺术,是对成人教育进行学术性研究而形成的一个理论体系”[4]。当然,随着我国成人教育实践以及成人教育学的成熟与开放,成人教育学的边界逐渐由单数项向复数形式发展,并孕育出诸多成人教育学科分支,进而拓展了学科的边界。伴随着社会环境的剧烈变化,成人教育实践领域出现了新的现象和新的问题,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由于成人教育学科体系内部的一些不足与弊端,导致了许多成人教育新现象没有能够得到合理解释,从而让其他学科借此抢占成人教育学科的“领土”,使得成人教育学的现象成为了其他相关学科的研究现象,从而导致了成人教育学科疆域被其他学科逐步蚕食的尴尬境遇,甚至内部产生了“替代论”、“合并论”等不协调的声音。

(二)成人教育学科的理论体系遭受质疑

对于许多学者来说,理论基础是学科得以独立存在和长久发展的关键要素。学科理论的一体化水平是评价学科成熟与完善程度的重要标准,因此,任何一门学科都在试图构筑具有自身特色的理论体系,在此基础上,挖掘和创造建构学科的“砖瓦”,进而揭示学科研究问题和研究现象的本质。成人教育学孕育于开放,并与其他学科长期互动,其自身逐渐诞生了许多分支学科,并在客观上构成了成人教育学科的理论体系。我国成人教育理论研究注重扎根实践,立足实践,对实践活动中新发现和产生的问题、矛盾进行分析和研究,同时,注重对成人教育实践活动中所获取的经验和知识进行总结提炼,形成能够再指导实践的理论体系。

关于学科理论体系,罗伯特・格罗霍和杰克・格拉齐尔 (Robert Grover & Jack D.Glazier)建立了相应的理论框架:“第一层包括现象、符号和定义;第二层包括观念、建议和假设或研究问题;第三层包括实体理论、形式化理论、宏大理论、范式和世界观”[6]。然而,通过对我国成人教育学科理论体系的研究不难发现,多数研究依然桎梏于对成人教育活动的现象解读、概念诠释、方法讨论及策略研究等方面,尚未构建出具有自身特色的实体理论和研究范式;很多理论依然还停留在移植和翻版的层面,缺乏“本土化”、“创新”和“深加工”的精神;理论的研究方法局限于传统的定性式研究,缺乏“问题”与“方法”匹配的意识,从而导致了理论的科学性受到质疑。这些问题的存在,犹如咖思栋・米亚拉雷所说的那样:“成人教育科学是否真正有理由存在”。

(三)成人教育学术共同体的声音不一

学术共同体“就他们的基本意识形态、共同的价值观、共同质量的评价、对某一特定传统的归属、对学科内容及其框架的一致观点等而言,他们很可能以清晰的边界占据知识疆界”[7]。从我国成人教育学术共同体的构成看,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1)官方组建的研究机构;(2)高校组建的研究机构;(3)社会性研究团体。从现有的成人教育学术共同体成员看,大多数成人教育学科建设的学者或研究者缺乏成人教育学的专业背景,有些甚至没有经过严格的学术训练和科研能力培养,从而导致部分研究者群体缺乏基本的专业素养和职业热情;与其他学科相比,成人教育研究者队伍的数量较为欠缺,无论是学术梯队建设、区域分布、专业布局等都不尽合理。这种现状使得学科价值导向、奋斗目标和对话平台等依然存在许多不足,导致了成人教育学研究梯队缺乏基本的学术共同体意识。另外许多成人教育学的研究者来自于其他学科,由于他们的学科背景、研究范式、理论基础等方面的差异,使得成人教育学科领域内存在许多不同的“声音”。虽然,不同的声音有利于激发学术团体的灵感和活力,但是,过多的“噪音”,不仅会引发团体内部的不和谐,还容易引发外界对该学科的质疑,这无疑会削弱社会认同度,从而加剧学科边缘化的状况。

三、学科互涉视域下成人教育学科建设的策略研究

“科学的历史不仅是学科建立和增生的历史,它同时也是学科的边界被打破,一个学科的问题侵入另一个学科、概念流通、混合的学科形成(这些学科将以独立而告终)……的历史,最后它还是不同的学科聚合或粘合形成的复合体的历史”[5]。作为社会科学研究的流行范式,学科互h无疑为成人教育学科未来发展提供了一种思路:基于与其他学科合作,实现知识整合,有利于拓展成人教育学科的生存与发展空间。

(一)以问题为研究导向拓展学科疆域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与李・英费尔德(L Infeld)合著的《物理学的进化》一书中,曾经把“问题”看作是社会科学发展的契机,把物理化学的发展过程看作是不断展开和深化问题的过程。在该著作中,他们自始自终以“问题”为主线来展开他们所理解的“物理学之进化”。学科互h的核心就是摒弃学科偏见,始终以“问题”为导向。成人教育学作为一门在实践中发展的学科,与诸多学科有着现实关联和潜在联系,同时引发出众多混杂性的“问题”,解决这些混杂性的“问题”需要理论的不断丰富和扩充,即“学习其他诸多学科的技巧与观念”。当不同的学科一起互动交流来解决问题,那么一种知识横向整合过程从理论上就开始了;知识横向整合通过不断发展和强化,已被视为学科间原本存在联系之外的联系,影响和改变了原有的知识构造。

虽然,我国成人教育理论界对成人教育学科的疆域有了较为固定的界线,但伴随着不同学科之间互动的频繁与速度加快,许多成人教育实践问题的滋生,使得成人教育学科疆域不可能一次性穷尽其“版图”。为此,成人教育学科应该以问题为导向,以“知识整合”为指导原则,通过与其他学科的共同合作,就成人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比较,深入研究论证,通过与不同学科知识的对话与整合,围绕“问题”生成成人教育的学科知识,完善成人教育的学科体系,进而体现学科发展自身的内在逻辑。不仅如此,成人教育学科要通过积极吸取基础学科的理论“营养”,深化成人教育学分支学科研究,特别是通过知识的生成和拓展来完善成人教育分支学科体系的构建。只有这样,才有助于实现成人教育学科体系这个大树主干的粗壮、枝杈的繁茂,从而不断拓宽我国成人教育学科的疆域。

(二)通过科际整合提升理论信度

如果一门学科缺乏相对完备的理论体系,那么它只是打着学科的“幌子”在学科大家庭中“闭门造车”。对于一门学科来说,争议的存在并不令人担忧,令人担忧的是学科理论的不健全;对于一门学科来说,理论的不断构造和完善,是保存学科活力的永恒使命。任何学科理论的构建与发展都是建立在现有学科理论的基础之上,特别是应用型很强的学科,更需要借鉴吸收甚至移植其他学科的知识、理论,将其作为自身学科理论的一种元素,来丰富和指导自身学科理论体系的建构。为此,成人教育学科要广泛吸纳其他学科的理论,以科际整合为指导原则,对成人教育学领域的理论框架和基本内容进行重新的审视。例如,如何在理论上落实成人教育学研究逻辑起点和落脚点――“成人学习”和“成人发展”;理论研究中心如何转移到“以成人为本”的中心上来等等。如果我们仅仅从教育学单一视角来审视“成人学习”和“成人发展”问题,则无疑于“坐井观天”。为此,引入多学科视角,并贯穿于成人教育研究的全过程,无疑有利于逐步构建专业化的“话语体系”。当然,除了在研究学科视角外,还应该在研究方法上有所整合,扬弃传统教育学中已不适宜的研究方法,使得研究工具和方法朝着“共性”与“个性”、“数理方法论”与“人文方法论”有效结合的方向发展。通过研究工具和方法的丰富,实现研究问题与方法的匹配,从而确保成人教育研究成果的科学性。

(三)实现话语整合来推进成人教育学领域的发展

约翰・齐曼(John Ziman)对于话语整合的价值和意义曾说过:“有效的科学共同体是学术科学的基本特征。”[8]许多社会学家通常将这种有效的学术共同体视为一种文化背景的反映,在这里,流行的普遍的科学观点和见解得到讨论、统一和积累,成熟的技巧和思维被众多研究者们一代一代的传承。为此,要想有效规避成人教育学科多元纷争,实现话语整合,就需要发挥相关媒介的功能。这主要表现在:一是以举办学术会议的方式为异质团体提供交流和学习的机会。对于许多学者来说,学术会议是共同体成员进行理论交流和达成共识的最佳路径,甚至将其视为学术理论的“交流天堂”。学术会议上,无论你来自哪里,以何种身份参加,有着怎样的学科背景,彼此之间互相不认识,焦点都集中在共同的学科问题上,为更好的解决学科问题,学者们自由的积极的交流着各自的研究成果。学术会议,旨在能够“虚怀若谷”“海纳百川”的为同一领域的相同学科、不同学科以及拥有不同学科背景的成员,提供进行有效交流理论和实践成果的平台和机会,增强彼此对共同学科问题的理解以达成共识。二是通过共同的研究项目吸引和聚集异质团体的研究者。成人教育的学科属性表明,成人教育学科知识体系的构建是学科互涉的结果。因此,成人教育学科领域的研究问题和研究项目大多是具有互涉性质的问题和项目,只有将相关学科的研究者们聚集起来,彼此交流,共同研究这些互涉的、复杂的现象和问题,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形成整合性的研究成果,丰富和壮大成人教育学科的知识体系。三是完善专业研究刊物的建设,以构筑互补性的交流阵地。专业研究刊物作为学术理论成果的“宣传窗”,是目前学者们发表见解和掌握学科动态的最佳渠道,同时专业研究刊物也是互补性的交流阵地,不同专业背景和专业领域的研究者们可以通过不同刊物进行观点理念的学习和交流,思考不同学科理论观点对于成人教育学科体系构建的价值和意义,推动成人教育学科领域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法]S・拉塞克,G・维迪努. 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M]. 马胜利,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86.

[2]John D. Aram. (2004). Concepts of Interdisciplinarity : Configurations of Knowledge and Action [J]. Human Relations, 57(4):379-412.

[3]陈燮君. 学科学导论[M]. 上海:三联书店,1991:6.

[4]欧阳忠明.学科互涉视阈下人力资源开发学科构建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123.

[5][法]埃德加.莫兰.复杂性理论与教育问题[M]. 陈一壮,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96.

[6]谢国东,赖立,刘坚.面向21世纪中国成人教育学科建设[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9.

[7]周朝成.当代大学中的跨学科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69.

上一篇:茶室设计心得体会范文 下一篇:合理营养对健康的重要性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