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范文

时间:2023-03-21 16:21:10

人体解剖

人体解剖范文第1篇

关键词:制作;人体断层解剖

1.前言

近些年以来,医学影像技术得以迅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人体断层影像解剖学的发展,使其逐渐的成为继局部解剖学、系统解剖学之后的一门尤为重要的人体解剖学学科。观察标本作为形态科学,是最为有效、最为便捷的一个学习途径,所以,制作出具备代表性、薄层、连续的人体断层解剖标本,是促进断层解剖学发展的可靠保证。为了最大限度的满足临床、科研以及教学的迫切需求,本文深入分析了采用冰冻锯切法来制作人体断层解剖标本,现做如下报道。

2.工具与材料

尸体:根据尸体来源中的死亡原因,对无显著器质性病变、身材适中、160厘米至165厘米(女)或165厘米至170厘米(男)、年龄介于30周岁至40周岁的尸体加以选择;冰柜:选择370L爱尔兰超低温冰柜;带锯机:选择型号为MJ344—1细木工带锯机(生产厂家为江苏省东台市家具机械厂);封装材料:按照标本封装的相关要求,选择使用厚度介于3毫米至5毫米的有机玻璃封装,粘合剂选用四氯乙烷和三氯甲烷;一般器材:电炉或烤箱,角尺,直尺,钢锯,圆盘锯以及电动砂轮等。

3.制作方法

3.1划线及冰冻

对尸体进行洗刷,拔去牙齿,剃净毛发,摆正姿势,按照科研、教学亦或是临床要求,划好切锯线及基准线于尸体表面,并且将其放置于温度为零下20摄氏度到零下25摄氏度的冰柜中,维持1周的冰冻。

3.2锯切

在带锯机上放置已经冰冻好的尸体,安装调试锯条,将挡板与锯条的距离调整好,平稳的沿着切局限推进尸体且切锯,按照方位和顺序将切锯下的标本放置在塑料薄膜或者玻璃板上,以避免颠倒顺序或者丢失。(1)水平切面:一般基准选取胸骨角平面,划线切锯,首先沿着基准线锯开,把尸体分成上部分、下部分,然后以切锯面作为基准,进行上切锯和下切锯;(2)矢状切面:一般以前后躯体正中线作为基准,把尸体划分成左右两部分,再以此切锯面作为基准,划分为左切锯和右切锯;(3)任意切面:按照科研、教学或者临床的实际需求,从不同角度、不同方位切锯关节、脏器、局部,对任意断面标本加以制作;(4)冠状切面:通常以左右的躯体腋中线作为基本,把尸体划分成前后两大部分,再以切锯面作为基准,进行前切锯、后切锯。

3.3清洗及固定

为了有效的避免因解冻而导致标本断面上细小结构的移位、分散亦或是遗失,应当尽快的使用细丝线把处在游离状态的组织块进行原位固定缝合,并且流水冲洗胃肠内容物、血管内凝块及断面锯屑等,拍照编号,以图片资料的形式予以保存。

3.4封装

按照断层标本的厚度,在电炉上或者烤箱内加热软化裁好的有机玻璃条,按照各个断层标本的实际外形加以塑型处理,然后把多余的部分锯去,使用三氯甲烷对接粘合,这样就能够得到基本上与断层标本轮廓外形一致的有机玻璃框,将有机玻璃框的上下缘磨平,对底板加以粘合,详细的检查渗漏与否,检查完毕后在相应的断层标本框中放置好,据去底板和表面多余的部分,粘接好面板,抛光打磨妥善后注入保存液。

4.结果

通过选择尸体、表层划线、低温冰冻等步骤,再采取木工带锯机将其切锯为断层标本,最后进行固定、冲洗、摄像以及有机玻璃封装塑性等,成功制作出连续成套的断层标本,合拢后成为完整的一个人体外形。

5.讨论

所谓断层解剖学具体指的是采用断层切锯法来对人体形态结构进行研究的一门科学,该学科属于应用解剖学的范畴。断层解剖学的主要特点包括以下几方面:其一,能够保证机体切实的保持原位状态,将断面位置毗邻关系以及断面形态变化准确的显示出来;其二,能够借助于计算机或者追踪连续断层进行三维重建;其三,与介入放射学与影像诊断学有着紧密联系。所以,熟练的掌握且应用断层解剖学知识,可以将更为坚实牢靠的形态学基础提供给临床医学。质量较高的断层标本是一个断层解剖学知识得以获取的必要条件,本研究通过研究和探析,成功制作出连续成套的断层标本。

在人体断层解剖标准制作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要点包括:(1)确定切锯线。断层解剖作为临床影像学的重要基础,应当尽可能使其断面保持一致与临床所需,要正确的选择切锯线部位,因为这往往会对据切面的准确性带来直接影响。在划切锯线时,一般要以体表骨性作为标志,比如乳突的连线、眶上缘等;(2)切锯。制作人体断层标准的中心环节就是切锯,该步骤对标本质量的优劣发挥着决定作用。所以,在切锯之前应当将机器调试好,使用软木块或者已冰冻好的废肢体进行试锯,详细观察锯耗大小、锯齿锐利性、锯条松紧度等,将锯条与挡板的间距调整好且固定。当尸体上锯后,要切实的调整好锯条和尸体的位置,保证锯条和尸体对准且垂直切锯线,保证切锯质量,适当提高张力;(3)固定。对于已经切锯好的人体断层标本,由于冻冰的溶解,部分细小结构非常容易发生移位、脱离甚至遗失等情况,使得标本质量大大降低,所以,在室温较高的条件下进行切锯时,应当使用塑料袋将切下的断层包装好且及时复冻,并且还要逐层的、有计划的解冻,避免过紧、过多的缝合点,以防止组织器官变形、移位的发生。

综上所述,通过选择尸体、表层划线、低温冰冻等步骤,再采取木工带锯机将其切锯为断层标本,最后进行固定、冲洗、摄像以及有机玻璃封装塑性等,成功制作出连续成套的断层标本,合拢后成为完整的一个人体外形,因此,采用此类方法所制作出的人体断层解剖标本,不仅色泽美观、层次分明,而且结构清晰、定位准确,能够满足临床、科研以及教学的需求,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罗辑.浅谈人体断层解剖的制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9(8):27-29.

[2]李艳君,韩淑云.人体断层解剖标本制作体会[J].黑龙江医药科学,2008,5(17):80-81.

[3]陈光平,孙博.三叉神经颅内段横断层解剖与MRI[J].解剖与临床,2013,2(3):167-169.

人体解剖范文第2篇

关键词:骨骼;解剖;部位;构造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11-167-01

在临床医学中,所进行的多项治疗操作和人体骨骼具有密切的关系,为提高治疗的准确性,临床医师以及护理人员需要对人体的骨骼解剖具有深层的认识,熟悉各部位的名称,熟练掌握骨的构造情况,有助于提高临床治疗的效果。

1 骨骼结构概述

成人骨骼一共206块,构成人体支架。根据骨的形态,主要是分为四种:(1)长骨;(2)短骨;(3)扁骨;(4)不规则骨。骨的主要组成部分是骨质,分成骨密质、骨松质,骨密质在骨表面,比较坚硬;骨松质在骨深部。骨膜是在骨表面(关节面除外)和骨密质紧紧贴近的薄层结缔组织膜,具有造血细胞、神经和血管,因此,骨膜有助于骨质营养和骨折修复。骨髓主要是存在于骨松质网眼以及骨髓腔,分为红骨髓和黄骨髓,长骨骨松质内部或者是扁骨骨髓均为红骨髓,具有造血作用【1】。骨化学成分是无机物、有机物,比例约为7:3,无机物的作用是使骨有硬度,有机物使得骨有韧性、弹性【2】。

人体骨骼的按部位可分为颅骨、躯干骨和四肢骨。颅骨组成骨数量是23块,可分为后上部的脑颅和前下部的面颅。脑颅骨8块,围成颅腔,容纳保护脑。面颅15块,构成面部轮廓。躯干骨主要包括三部分:(1)椎骨;(2)肋骨;(3)胸骨。比较典型椎骨主要是分成3个部分:椎体、椎弓以及突起。椎体主要是在椎骨前方,形状是矮圆柱形。椎弓主要是在椎体后方弓形骨板上附着。椎弓上附着7个突起,横突1对,上下关节突各1对,棘突1个。胸骨主要的组成部分是:(1)胸骨柄,(2)胸骨体,(3)剑突。肋骨一共有12对,左右对称,1至10肋形成胸廓,11和12肋游离。肋的后端主要是肋头、肋颈以及肋结节等;肋前端通过软骨与胸骨相连接,后端与胸椎形成关节【3】。四肢骨包括上肢骨和下肢骨。上肢骨的组成是肩带骨以及游离上肢骨【4】。肩带骨的组成部分是锁骨以及肩胛骨。游离上肢骨主要存在的骨为肱骨、尺骨、桡骨以及手骨。下肢骨的主要指组成部分是下肢带骨、游离下肢骨。下肢带骨主要组成是髋骨。髋骨由上方髂骨、后方坐骨以及前下方耻骨组成,16岁以前,三骨之间主要是软骨结合,在16岁以后,软骨骨化融合成1骨。

2 骨骼解剖教学研究

2.1骨骼解剖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以往的骨骼解剖教学授课中,教师主要是借助幻灯片、PPT进行授课,讲解骨骼组成,对照图片,让学生认清特定骨的位置,并识记骨的组成、位置等,但是由于学生对于骨骼结构缺乏立体感觉,只是通过平面图来学习骨骼的枯燥名词结构,使得学生感觉知识的学习比较繁琐枯燥,不能提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也不容易记忆。

2.2骨骼解剖教学方法

骨骼解剖教学主要是对人体骨骼形态和结构进行深入研究的科学,很多医学院校对此非常重视,是学生学习的基础课程。在进行骨骼解剖教学时,解剖教学的方法就显得非常重要。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融合新方法、新元素,让学生对骨骼解剖学具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解剖小班课的直观教学方法在骨骼的解剖教学中就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小班课便于教员结合标本进行讲授,实践性很强,易于把抽象的描述通过直观的展示具体化,成为既看得见描述,又摸得着实体的教学活动。我们在骨骼小班课教学中,两个学生一套骨骼标本,教员边讲,学生边看,教员讲完一遍后,学生再拿着标本实习,而且还能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活体触摸骨性标志,便于学生加强理解记忆,同时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动手能力。

3 人体骨骼解剖的发展

在19世纪末期20世纪初期,解剖学发展成为一门学科。最近几十年,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医学的进步使得人体骨骼解剖更加深入。应用CT、扫描电镜、核磁共振等技术,并运用新的仪器,显微外科不断发展,对于骨骼的研究提出新的要求,出现显微外科解剖学。电子计算机X线断层图以及超声断层图会发挥作用,使得断面解剖更加深入。显微外科逐步发展,对解剖的要求会更高,解剖学的研究将会更加精细,作为设计手术方案的依据。传统的人体骨骼解剖是对大致骨架的构成进行描述,但是,远远不能符合显微外科的需要。

在现在骨骼解剖技术的发展中,出现一种技术为可视化数字人体解剖系统技术,主要是对真实人体进行CT\MRI扫描,利用数据边界提取技术,让鼠标发挥解剖刀的作用,进行模拟解剖,再现解剖过程。解剖结构多于2500个,并且具有文字描述,解剖结构可以随意的进行相关的处理,操作比较简单。临床医生以及护理人员可以利用此技术加强识别。

4小结

在临床中,医生和护理人员要想准确的诊断治疗,必须熟悉人体骨骼的组成,熟练掌握人体骨骼的具体构成情况,合理的进行用药治疗。在专业医学中,教师在向学生讲解人体的骨骼系统时,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准确的掌握骨性支架和形体之间的关系,掌握不同类型形状、骨面的特征以及关节构成的关系,促进临床医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丙波.人体的支架一骨骼教学案例[J].考试周刊,2012,10(11):144-144.

[2]王建华,夏虹.人体下肢外骨骼机器人的研究进展[J].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2011,3(3):220-223.

[3]吴江锋,陈静,丁志兵.骨骼标本脱脂的新方法[J].解剖学研究,2012,34(1):72-73.

人体解剖范文第3篇

关键词:标本;维护;保存

中图分类号:G618.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50-0226-02

人体标本取材于尸体,经过人工精心制作而成,结构完全真实,与教学模型比较,标本用于教学,学生体会到的是真实的人体结构,大小比例与人体一致,所以人体标本是人体形态结构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教学工具,观察解剖标本是学生认识正常人体结构的重要手段。但是,解剖标本需要一定的技术保存,通常需要长期浸泡在防腐液中(一般用4%的甲醛,即福尔马林液体),否则标本会霉变,甚至会变质腐烂。福尔马林液体是强刺激性液体,对呼吸系统影响最明显,长期接触有致癌作用。探索如何改进标本储存,即减少液体的刺激性,又减少标本霉变,保存与维护好解剖标本,使之成为学生实验实训项目的有力保障。

一、教导学生爱护标本

(一)爱护标本“从第一堂课”开始

护理专业新生入学后第一学期就开设了人体形态结构课程,老师可在上人体形态结构第一堂课时,把课堂设在解剖标本陈列室,让学生先参观骨头标本,再参观散发着福尔马林气味的人体解剖标本,学生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感受,最多的是好奇,并且好问,问这些骨头是不是真的?那个胳膊是不是尸体上取来的等,同时还会感觉到一些不适应,比如福尔马林气体刺眼刺鼻,会让人感到流泪、恶心甚至呕吐。这时,老师应适时告诉学生看到的都是“货真价实”从人身上取材制作完成的标本,闻到的是福尔马林气味,福尔马林是防止标本腐败的保存液,作为护生,在学习正常人体形态结构时必须接触标本,掌握人体的正常结构,今后才能更好地为病人服务。同时告诉学生,我们观看或者进行操作的人体解剖标本的获得很不容易,有些是花高价买来的,还有一些是遗体捐献自愿者捐赠的,我们要非常珍惜。通过介绍,让学生对那些为护理事业发展而献身的人们表达最崇高敬意。教师要从思想上培养学生对医学的尊重、解剖标本的尊重,增强学生上人体形态学实验课时的严肃性,减轻学生上人体形态学实验课的恐惧感。

(二)课前、课中和课后师生共同保护标本

每次上人体形态学实验课前,实验指导教师要根据每次的教学内容在实验课前做好准备工作,比如,在上有关骨骼的实验内容时,可以事先整理4~6套全身散骨,将每一套进行编号,并将每一套散骨装入1个木箱中。在做实验课以前,通常要将解剖标本都先放在装满清水的桶里浸泡或者用自来水冲洗,因为,解剖标本是用4%福尔马林溶液浸泡保存的,这种保存液非常刺眼刺鼻。清水中浸泡的时间在10~15分钟效果比较好,再把人体标本放置于垫有一层油布的实验操作台面上,在人体标本上加盖敷湿纱布,再用一层油布裹住,防止人体标本风化、干裂。这样操作,不仅能很好地保护人体标本,而且能把人体标本的刺激性气味降至最小,防止其发霉或腐烂。在上人体形态学实验课时,一般情况是教师先进行示范带教,然后学生根据老师的示范自己主动或相互监督在人体标本上进行辨认,这是实验教学两项重要的环节。老师在示范教学中要做出保护标本的表率,在使用解剖标本示教的过程中动作不能粗糙,动作不能太大,一般使用镊子在距离标本约1cm处指明人体结构,这样示教,既让学生看清结构,又减少对人体标本的损伤。同时,带教老师要加强课堂监督管理,学生在观察、辨认解剖标本的过程中,老师始终要在实训室里进行观察,对部分个别学生在自行观察过程中出现比较粗暴的动作时,要立刻进行制止,以确保对解剖标本的保护。在实验课结束时,实验指导教师要动员学生一起整理实验用的标本,比如,将实验用的散骨按原先编号的放入木箱之中,在观察完解剖标本后,要按规定将标本放回标本缸内,盖好盖子。

二、人体标本的妥善存放

(一)标本陈列室要制定相关的管理规章制度,人体标本陈列室还要安排专职实验人员负责管理

存放在陈列室的解剖标本,要进行标签标注。首先,每一件解剖标本上较大的结构要在相应处贴上与该结构名称一致的小标签;其次,把解剖标本装入标本瓶或标本盒后,要在容器外面贴上某件标本名称的标签。

(二)人体解剖标本的存放

解剖实训室按设计要求建造了尸体储存间、标本制作室和尸体处理间等。为了防止实训室细菌滋生,创造整洁的卫生环境,经常组织卫生清理,基本做到一周一小扫,一月一打扫,同时重视环境消毒。为了对实训室进行杀菌,还在各解剖实验室安装了紫外线灯进行照射杀菌。

防霉是存放骨骼标本时最要注意的,霉菌的生长于温度有密切关系,一般25℃~30℃为霉菌适宜生长的温度,相对湿度为80%~95%;所以,防霉可采取通风法和密封法来保存骨骼标本,并根据外部气温的变化而采取相应的合理措施。当温度较高时,采取密封法;当温度较低时,采取通风法。尽管福尔马林具有损伤人体呼吸道、降低人体白细胞等毒副作用,但作为人体标本灌注和固定制剂,目前尚无很好的可替代品。长期以来,国内外将福尔马林作为标本防腐固定剂被首选应用,但抑制霉菌生长效果不佳。目前,我院的解剖标本也是用4%的甲醛浸泡,教学中也深受液体挥发的刺鼻气体困惑,时间长了以后,标本还会霉变。为了克服上述缺点,将标本浸泡液进行了配方,主要是降低甲醛浓度,加入乙醇、甘油及防霉剂等。据报道,世界卫生组织第153号公告已明确说明甲醛有致畸、致癌作用,同时可能诱发儿童白血病。一直以来,存放尸体、人体解剖标本一般是用福尔马林溶液进行浸泡,福尔马林溶液主要成分是甲醛,它是会发生氧化、挥发和聚合沉淀的物质,刺激性气味也很强烈。不仅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空气和水环境也被引起污染,现在已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许多年以来,很多科研工作者在努力探索和研究如何减少甲醛用量的改进配方和能够替代甲醛的代用品。随着医学和科学的迅猛发展,在多种行业防腐防霉技术已得到了广泛应用,比如在食品、皮革、木材等行业,并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有研究者尝试着把用于食品等行业的防腐防霉剂用作人体解剖标本的保存液进行探索,在降低空气中甲醛浓度和减少甲醛用量及替代品方面进行了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方法是将甘油、壳聚糖、乙醇、Na2EDTA、山梨酸钾等按一定的比例进行复配,制成浓度较高的原液,pH5~7。按照1∶5加水增量配方,搅匀后就可以使用。配方中,Na2EDTA是一种氨羧络合剂,也是一种金属离子络合剂和抗氧保色剂,性能有效而稳定。这种物质有抑菌作用,机理是能够络合微量元素如镁等而增强了防腐剂的防腐活性,镁等微量元素是微生物生长所需的。有报道表明,Na2EDTA有明显抑菌能力,pH值对其防霉效果影响不大。与山梨酸钾协同使用,在中性及酸性情况下,无论是对细菌还是霉菌都具有明显的抑菌协同作用。壳聚糖是一种保鲜剂,成本也较低,在食品保存方面使用非常广泛,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壳聚糖因为有良好的保湿性、润湿性、成膜特性和强的抗菌保鲜防腐能力,闻起来没有味道且无毒,也非常容易降解。这种物质的作用机理,一是带负电荷的细胞壁与带正电荷的壳聚糖-NH3吸附,从而在细胞膜表面形成一层高分子膜,细胞膜的选择通透性发生了改变,营养物质向细胞内运输收到阻止,导致细胞质流失,细胞质壁分离,从而起到抑菌杀菌作用;二是壳聚糖可以渗入到细胞体内,细胞体内带有阴离子的细胞质会被吸附,产生絮凝作用,扰乱细胞正常的生理活动,从而杀灭细菌。同时,壳聚糖具有良好的吸湿保湿功能,原因是壳聚糖分子中大量的-NH3和-OH强极性基团的存在,同时加上其成膜特性,因此,它可以保持液面上的标本的湿度,解剖标本不容易干燥发霉。研究还表明,壳聚糖的抑菌活性受pH值影响较大,一般以为,壳聚糖对各菌株在偏酸环境下有较强的抑菌作用。乙醇有消毒杀菌固定作用,在配方中加入乙醇起增强渗透引导作用。由于配方中使用的材料,都已经在食品行业中广泛应用,是环保的物质,对人体没有危害,对空气、水也没有污染。解剖学属形态科学,标本在实验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但由于甲醛的毒性和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影响了学生察看标本的积极主动性,大多数人不愿多翻看标本,实验示教时也远离解剖台。使用新保存液的实验室,学生动手观察标本愿望明显增强,促进了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

人体形态实训室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场所,是第二课堂,学生要提高、掌握解剖实训技能离不开这个重要的场所,减少福尔马林刺激,保持解剖标本完整性,是激发学生走进实训室、掌握解剖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本学科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林海,林泽湘.解剖学人体标本保护的体会[J].卫生职业教育,2009,27(18):98-99.

[2]张友旺.我院的人体标本陈列室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四川解剖学杂志,2010,18(1):70-71.

[3]董伟家,夏志恒,尚海峰.三种人体解剖标本保存液的比较,四川解剖学杂志,2009,17(3):75-76.

[4]刘满仓,石头岩.过氧乙酸混合液在标本防霉方面的应用[J].广东解剖学通报,1994,16(2):149.

[5]杨新东,郑建武,等.食品防腐防霉剂作尸体标本保存液的应用[J].解剖学杂志,2008,31(6):742-804.

[6]陈国伟,蒋裕芸,陈凌枫,等.生物标本保存方法的改进[J].解剖学研究,2008,30(3):238-239.

[7]杨新东,郑建武,孝,等.食品防腐防霉剂作尸体标本保存液的应用[J].解剖学杂志,2008,31(6):742-804.

[8]夏枫耿,姚朔影,黎婉园.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抑菌性研究[J].中国食品添加剂,2001,(5):26-28.

人体解剖范文第4篇

1.1丰富内容,提高效率

近些年来,很多高校都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增加了课程门类,适当地调整了教学计划,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人体解剖学的授课课时。然而人体解剖学课程的教学量较大,如果教师仍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在课堂上教师不停地讲,学生被动地听,而学生缺乏主动思考的机会,这样不仅会影响教学效果,而且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热情;而借助多媒体技术,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课件将教学内容展示出来,比板书、挂图与模型等传统方式节约更多的时间,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而且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可以同时调用大量的教学资源,可以自由地选泽图文、视频资料,不仅大大丰富了授课内容,并使得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有趣,有效活跃了课堂氛围,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1.2生动直观,易于理解

借助于多媒体的模拟功能,可以将人体结构特征与功能等内容更加直观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例如可以利用动画手段将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各组成部分与其结构特点清晰地展示给学生,而且能够利用多媒体技术模拟出血液在人体心血管系统中定向流动的情景,以此来阐述血液循环的基本原理,这样就可以将解剖学教材中原本抽象、枯燥的文字描述及静态图景转换成比较直观生动的动态过程,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及记忆解剖学的相关知识,有效攻克了教学难点。

1.3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利于吐故纳新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术前沿的内容也在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也要尽量做到与其同步。而教师可以对多媒体课件进行随时增删修改以及吐故纳新,可以及时增补与更新教学内容。除此以外,利用Powerpoint的超文本链接形式,教师可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适当地添加教材以外的相关内容,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相关知识,扩展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求知欲,而且可以有效地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使其能够充分顺应时展。

2多媒体在人体解剖学中应用的不足

2.1过多重视课件形式,忽视教学内容

目前,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一些教师对教学课件的认识存在偏颇,其过分重视课件的形式,认为视觉效果丰富、形式别出心裁的课件就是优秀的课件。另外教师在教学课件的制作上花费了很多精力与时间,然而这只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却无法帮助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点,教学效果非常不理想,只是单纯地重视课件形式,却忽视教学内容,这样的教学就是喧宾夺主,主次不分,因此必然会影响教学效果。

2.2师生课堂交流减少

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不间断地为学生播放多媒体课件,而对于相关知识的讲解也是照本宣科,这样教师的主导作用并没有充分发挥,而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也沦为观众,只能紧跟教师的步伐,忙于观看播放的动画、文字与图像等。而事实上,解剖学教学不但要为学生传授解剖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如何利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临床问题,要努力提升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教学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为学生传授知识,而且要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的技能。

2.3无法突出教学重点,整体教学效果不理想

通过大量实践证明,尽管与传统教学相比,多媒体教学能够更加有效地处理教学难点,然而其对整体教学内容的把握却并不理想。学生普遍认为,在多媒体课堂教学中,呈现知识的速度过快,教师很少进行板书,学生没有充足时间记笔记,而对于学习的重点也无法把握。通过相关研究发现,大约有63%的学生更喜欢传统教学方式,其认为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更加准确地把握学习的重点。因此,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上,教师也要突出重点,对问题的阐述要简明扼要,而且要增加一些总结归纳的内容,这样才能获得更好的整体教学效果。

3结语

总而言之,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不仅存在优势,而且也会因为运用不合理而产生弊端。因此,教师要正确地认识多媒体教学,只有将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优势互补,才能有效提升人体解剖学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

人体解剖范文第5篇

关键词:人体解剖学;多媒体;教学;改革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和网络的不断建全,使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学校的多媒体教室基本普及,多媒体技术在教学活动中则占有了一席之地。它打破了我们的传统教学模式,为我们的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课题。对教师应用多媒体教学是否适合本专业,以及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教学效果等等,都提出了新的思考。人体解剖学是一门形态科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一门学科。几年来,在人体解剖学教学活动中我们应用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结合的方法,与以往的传统教学比较,教学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说明多媒体适合人体解剖学的教学,但也并非十全十美,教学中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这样,就使得我们要在教学中不断的改革,不断的总结,不断提高,不断的完善。

1 多媒体教学课件是关键

人体解剖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学科,它虽属形态学,但由于人体的结构极为复杂,名词术语繁多,逻辑推理性不强,理论抽象难记。所以只依赖传统的教学手段,讲述、记笔记、看挂图,教学内容抽象,授课过程枯燥、乏味,学生对所学知识难以理解,失去学习兴趣。近年来,多媒体技术在教学领域的应用,使人体解剖学教学出现了曙光。这项新技术、新手段应用到人体解剖学的教学活动中,它能够使文字、图片、动画、视频集于一体,使授课具体、形象、直观。每版人体解剖学教材都有配套的PPT演示课件,但仅依靠配套课件就能上好课是不够的,配套课件仅仅是按照教材的重点要求表达内容,忽略了教师的个人想法,不能体现每个教师的教学特点。在现有课件的基础上,遵循"用图不有表,用表不用字"的原则,图片可采用进入、退出、移动、幻灯片、动画等效果,还可以插入音频、视频效果,资源的采集主要来自于网络,以及个人的总结和到实验室拍摄挂图、标本、模型等,在于平时的积累,建立自己的资料库,这样应用起来才能得心应手。例如:在学习腕骨时,腕骨位于腕部,共有8块,可分近、远4列,每列各4块,由外向内近侧列依次为手舟骨、月骨、三角骨、豌豆骨,远侧例依次为大多角骨、小多角骨、头状骨、钩骨,我可将图片的8块腕骨染成不同的颜色,标注名称,按顺序进入排列,并在图片下方编成小歌决:"舟、月、三角、豆,大、小、头状、钩"。在心脏的教学过程中,可利用软件powerpoint制作胸腔的冠状切面,来观察心脏的位置和毗邻,制作心脏的冠状切面观察心壁的层次和心的各腔及结构,利用真实的心脏视频资料讲述心的外形,还可以利用Flash软件制作心腔内血液及心的血液循环动漫,用红色标出动脉,蓝色标出静脉,用箭头表示血流的方向,同学们看了有兴趣、易懂、易记、学习变的轻松快乐,所以用好多媒体教学必须要有精品课件。

2 多媒体教学优点

2.1提高教学效率,拓宽教学内容 传统的人体解剖学教学需要在课前准备大量的教具,授课中展示过程繁琐,而且有限的教具资源会在利用上发生冲突,另外,在大阶梯教室授课中,后排的同学由于距离较远难以看清挂图和板书,也听不清老师的讲解,这些都会影响到教学效果。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使得上述几个问题都得以解决,因为多媒体课件可容纳大量的图片、文字和动画,同时视觉、听觉效果也非常清晰,而且它具有制作容易,携带方便,使用简单等优点。

多媒体教学可以使课堂教学时间得到充分利用。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以讲述和板书为主,大量的时间被过多的讲解、板书和展示图所占用,导致教学内容少,教学过程紧张,一些前沿知识或相关的周边知识只能放弃不讲,完成教学任务较困难。多媒体教学的应用,可先将板书的内容在课件上做好,图文并茂的教学生动有趣一目了然,不但使得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同时也减少了展示挂图和板书的过程,节省了大量时间,有效地解决了学时数少与教学任务重的矛盾,同时教师可利用剩余时间答疑解惑、查标补标、扩展前沿或周边知识,同学也可以提问或多做些练习题,提高教学效果。多媒体教学可利用大量的网络资源,将人体解剖学网站的名师课堂、精品课件、复习指导等收纳到老师的资料库,应用到课堂,并可以将好的人体解剖学网站和论坛介召给同学,使其到图书馆进行电子阅览,提高同学的自主学习能力,课本的内容得到了拓展。这样不仅提高学习兴趣还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2.2提高了教师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多媒体教学需要制作精品课件,这就需要教师对课件的制作加以深入的了解和学习,除了学校对课件的制作进行严格的培训外,教师本人也应该加强计算机的学习,熟练掌握人体解剖学相关网站、图片和视频下载、音频和视频收集和插入等多项技术手段,这对教师的业务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对教师能力是一种挑战,只有全面掌握新知识和新方法,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和要求,以满足教学需要。多媒体教学中每节课的内容增加,信息量加大,这就需要学生在课前预习,课上集中精力、开拓思路、认真总结,课后复习通过电子阅览查阅资料等,能够引导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3多媒体教学生动直观、简单易懂 在多媒体教学中可以将繁琐的板书和挂图事先都制成了课件,利用图像、动画、视频、音频等多种信息载体,将枯燥的讲解变的生动有趣,将抽象的内容变的形象、直观,将难以理解的内容变得简单、易懂。神经系统较为复杂,在学习神经系统传导通路中,很难得到形态学上的支持,我们只能靠理解和想象学习,既不易理解又费时费力难懂难记。但通过多媒体技术我们可以将不同的传导通路制作成有型的动态演示,这样就将微观和抽象的转化生为具体有视觉的,这样的转化能使复杂的教学内容简单化,易引起同学的学习兴趣。

2.4资源共享,缓解教学和资源少的压力 由于学校招生在不断的增加,导致教学任务压力大,教学资源严重缺乏,主要体现在教师不够用,教室不够用,实验室不够用,挂图、模型、标本短缺等方面,传统教学手段难以保证教学质量。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采用大多媒体阶梯教室合班上大课的方法,解决了教师和教室缺少的矛盾,又通过制作课件下载了大量的解剖学图像和视频,缓解了实验室、教具、标本缺乏的矛盾,为正常的理论教学和实验室教学提供了非常有力的支持。

3 多媒体在实验和考试中的应用

人体解剖学是一门形态学科,学习中理论结合实践尤为重要,那就需要上好实验课。由于学校的不断扩招,实验资源就显得缺乏。大体标本有限,长期的使用气味有害并且风干情况严重;挂图使用多年已破损退色字迹不清;模型和瓶装标本老化和损坏情况严重,使实验课的教学质量下降。那么只依赖有限的实验资源是无法满足实验课的需要,多媒体技术的出现解决了这个难题,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图片和视频,采用观察挂图、标本、模型与老师讲解和观看图象、视频相结合的方法,既保正了实物观察又保正了实验课的质量。

高等职业教育应注重实践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我院在实践教学改革中,增设了实训基地,骋用临床老师实践指导,增加了实验课学时,同时也要进行实验课考试。人体解剖实验考试主要是考察学生对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正确认知能力。我们利用数码相机或摄像机对实物标本、模型、挂图等多角度拍摄,再截取成一定大小的视频图像,按系统编号,方便使用。平时上实验课同学观察实物标本后,我们可利用制作的视频课件提问,考试时,从中抽取20个结构,插入音频效果,每个结构间隔60s自动播放,每个结构1分,共计20分,占期末总成绩的20%。考试必须要在实验室观察实物标本后才能解答,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避免了只看图不观察实物的毛病,同时也提高了考试效率。

4 人体解剖学多媒体教学的不足

多媒体教学由于图片多,还有音频、视频和动画,虽然能使同学产生兴趣,课堂气份活跃,但也容易导致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多媒体教学内容相对较多,信息量较大,教学进程较快,笔记跟不上,一些同学感到抓不住重点。所以,这就需要教师提高课件制作水平,恰到好处的使用多媒体技术,课件应体现课时目标,用不同符号标记确认目标,做好归纳总结,布置习题,在下课后通过邮箱或U盘将课件复制给同学。学生应加强自主学习能力、自控能力、总结能力、尽快的适应新的教学方法。

人体解剖范文第6篇

[摘要]基于目前尚无理想的穴位解剖多媒体教材的现状,应用实体标本来展示层次及断面结构,将穴位解剖与多媒体技术相结合,使图片、声音、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组合在一起。应用本系统能清楚地观察到针刺时所经过的各种组织结构,对于针灸教学、临床治疗及科研都有指导作用。

[主题词]针刺穴位/解剖学和组织学;多媒体

MultimediaStudyonAnatomyofCommonlyUsedAcupointsoftheHumanBodyZhangHaidong,YanZhenguo,

YuAnsheng(TeachingandResearchSectionofAnatomy,ShanghaiUniversi

tyofTCM,Shanghai200032)[Abstract]Atpresent,thereisnoidealteachingmaterialsofm

ultimediaaboutanatomyofacupoints,so,stereosampleisusedtoshowstructuresoflayer

sandcrosssection,andanatomyofacupointsiscombinedwithmultimediatechnique,sothat

picture,soundandvideofrequencyandothermultimediainformationarecombinedt

ogether.Applicationofthissystemcanclearlyobservetheacupuncturepassedva

rioustissuesandstructures,whichhasadirectoryactiononteaching,clinicaltreatmentand

scientificresearchofacupuncture.

[Keywords]AcupuncturePoints/anat;Multimedia国家自然基金青年课题(编号:3990198)针灸学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医疗体系。穴位解剖学作为针灸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涉及到文献依据、穴位定位、针刺方法、解剖结构等多方面的知识,信息量之大,可想而知。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医学生要想全面掌握这些知识颇为困难。教学技术的现代化是中医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因才施教,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学信息量小,教学效率低,没有充分发挥教师智力潜能,无法远程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出现,为中医药教学技术现代化提供了有力的武器,为中医药教育进一步融入我国的大教育创造了有效的途径。多媒体在教育领域中的运用,不仅是教学手段的改革,更重要的是给教学观念、教学结构、教材设置等方面都带来了深刻改革。

目前,经络、腧穴解剖学教学大多采用挂图、幻灯、投影等教具,只能做静态的展示,已不能适应现代教学和科研的需要。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可以将文本、图片、声音、视频集中在一起,使内容更形象、更灵活、更易于理解和接受。据悉,国内已有多家单位进行了经络、腧穴的多媒体研究,但大多以经络、腧穴的走行、定位、功效等为主要内容,其中的穴位解剖结构均以模型示例,形象性和真实性方面有一定差距[1~3]。为此,我们以严振国教授主编的《常用穴位解剖学基础》(1990年版)为蓝本,采用新鲜标本制作穴位层次和断面结构图,运用Authorware多媒体制作软件将图片、文本等信息媒体整合在一起,着重揭示穴位的解剖结构,为针灸学和腧穴解剖学教学、科研、临床治疗及医学科普教育提供指导和帮助。

1材料和方法

材料为新鲜尸体,对象为157个常用穴位。定位标准采用1990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经穴部位》。系统最低要求:PentiumCPU(75MHz),8M内存,600M硬盘空间,彩色VGA显示器,3.5英寸软驱,光驱(16倍速),真彩色显示卡(带1MB显存,支持640×480图形分辨率),声卡,音箱,标准101键盘,鼠标器;Win95/98简体中文版平台。

2内容简介

2.1基本内容该系统分为4个部分:主程序、穴位检索系统、习题和帮助。为了方便穴位内容的查找,在检索系统中我们设置了4种检索方式:①经脉检索:以穴位所属经脉进行分类;②部位检索:以穴位所在部位进行分类;③拼音检索:以穴位名称汉语拼音的第1个字母进行排序分类;④笔画检索:以穴位名称第1个字的笔画进行排序分类。穴位内容包括该穴位的文字资料、穴位的定位图、穴位的实物标本图片(层次和断面)、在穴位断面图上进针的动画、在实物上观察穴位定位的远近视频以及文字的配音等。

习题部分是为了检测使用者在穴位内容部分学习的效果而设立的,分为文字题和图片题两类,文字题考察进针时层次结构的顺序,图片题考察穴位层次或断面图中重要毗邻结构的名称。

系统帮助提供了本多媒体的详细说明、各部分的内容及使用方法。

2.2界面及功能(1)主程序界面:本多媒体软件主程序中以针灸铜人图片作为背景,突出针灸的特点;以古曲做背景音乐,用以映衬中医悠远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化内涵。非分支程序的下行通过敲击键盘或点击鼠标左键实现,分支程序的下行通过鼠标左键点击按钮或热区(点)实现。我们在主程序及各分支程序中设立了丰富的按钮,使程序跳转和运行更灵活、交互性更强。在主程序的主界面中(图1,见封3),我们将穴位的4种检索方式及习题、帮助、退出并列,制作成具有动感的按钮,当鼠标划过按钮的时候,按钮向上浮起,同时文字颜色由黑色变为红色,使界面更友好。从这个界面中,使用者可以选择1种自己熟悉的检索途径来查找穴位,同时,还可以通过点按“习题”和“帮助”按钮进行练习和获得帮助,或点按“退出”按钮退出整个系统。

在主界面中点击“经脉检索”按钮即可进入经脉检索界面(图2,见封3)。此界面列出了人体十四条经脉和经外奇穴的按钮,点击按钮可在右侧显示出所属该经的穴位,点击其它经脉时,上一经脉的穴位被自动擦除。从界面中还可以看到“帮助”和“返回”按钮,点击“帮助”按钮可获得系统帮助,点击“返回”按钮即返回主界面。

(2)习题界面:在主界面中点击“习题”按钮,即进入习题部分的主界面(图3,见封3)。穴位习题主要以部位划分,又按内容分为文字题和图片题。界面中的“帮助”按钮可提供系统帮助,“退出”按钮可完全退出系统。

点击“习题”中的“上肢图解题”按钮后即进入穴位练习界面。该界面右上角有“再学习”按钮允许学生在遇到困难时返回穴位内容,重新学习。“帮助”按钮可提供使用帮助。下部的3个按钮的功能分别是前、后翻页及返回主页面。

(3)穴位界面:在主程序的各检索方式中点按各穴位按钮,或在习题中点按“再学习”按钮,即可进入穴位界面(图4,见封3)。在穴位主界面中,左侧为该穴位的定位图,为了能清楚地表明定位,有些穴位的定位图还给出了方位,所有穴位均以闪点进行标示。右侧为有关该穴位的文字概述,其内容主要包括:别名,文献依据,体表定位,操作方法,进针层次,主治等。危险穴位的文字内容还包括毗邻结构、意外的预防和诊治。由于文字内容较多,一页不能完全显示,因此采用了滑动块的方式进行调节。

界面下部左侧的一组按钮中,点按“图片”按钮即进入图片展示界面,其中有丰富的层次和断面图片,所有图片中的穴位点均以闪点进行醒目标示。点按“动画”按钮,即进入进针动画演示界面,伴随着针灸针的缓慢刺入,从穴位的断面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到所经过的组织结构,同时,穴位周围重要的结构均以汉字加以说明。视频演播的是从实体标本上拍摄的穴位定位的图像,从中可以看到其与周围穴位的位置关系。“返回”按钮可将画面跳转到进入穴位之前的界面。界面下部右侧的一组按钮中,“解说”和“静音”按钮是控制声音的,此处的声音是讲解穴位所属经脉及定位;“帮助”按钮可提供使用帮助;“退出”按钮可直接退出系统。

在此界面用鼠标左键点击“图片”按钮即可显示穴位的各种图片。在图片界面中,各层次及断面图片除给出说明外,还给出方位标记。在图片的任一位置敲击左键后,界面下部出现一“放大”按钮,点击此按钮可显示图片的放大版。下部的按钮功能同前,此处的声音是讲解进针层次。

3讨论

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已成为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国家教委高教司领导在1997年医药院校CAI评优会议上就指出:今后的教学应扔掉粉笔和挂图,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CAI)以提高信息传输效率。1999年国家教育部组织专家对上海中医药大学进行评优工作时也指出了教学方式相对落后的不足。多媒体教学方式较之传统教学方式的优越性是不言而喻的。

本多媒体教学软件集文本、声音、图像和动画于一体,信息量丰富,界面友好,操作简单,适用于各层次的人士使用,不仅可用于针灸穴位教学、指导临床治疗,还可以作为普及科普知识的工具。

4参考文献

人体解剖范文第7篇

关键词:卫校 人体解剖学 人体解剖学教学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12(b)-0-01

人体解剖学是卫校中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学科,是卫校学生学习其他专业课程的基础,与其他专业课程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然而,长期以来,卫校人体解剖学教学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难以满足新时期社会对医学人才的素质要求。作为人体解剖学教师,需要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培养出适合社会所需要的医学人才。针对人体解剖学的课程特点,同时结合课程教学实际情况,该文对人体解剖学教学改革进行了分析总结。

1 教学观念的改革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医疗体制的逐步完善,社会对医学人才的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人体解剖学是一门医学基础课,是学生学习医学课程的开端。我们必须要抓住这样的一个有利时机,在人体解剖学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素质的培养,开展素质教学。作为人体解剖学教师,必须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高度重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加强学生人体解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为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传统的人体解剖学课程教学,往往以教师的教为中心,学生只能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讲授,无法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不能积极地进行自主学习。随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不断深入,人体解剖学教师应该改变教学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提供充分的学习资源,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协作学习,实现知识意义的自主建构。

2 教学内容的改革

人体解剖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知识点非常多,名词繁杂,而且非常抽象、枯燥,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难以记忆和理解。因此,人体解剖学教师在进行教学系统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将来学习和工作的需要,对理论教学内容进行充分的选取和设计,把一些难点或与临床相关度不高的知识点舍弃掉,尽可能做到简明扼要、突出重点、切合实际,这样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让学生比较轻松地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将来的工作做好必要的知识储备。

当然,在教学内容取舍的时候,要照顾到学生的差异,尽可能满足不同层次水平学生的不同需求。如果实在无法兼顾,人体解剖学教师可以鼓励高水平、求知欲较强的学生,到图书馆借阅相关书籍、到中国知网查阅相关数字资源等等,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3 教学方法的改革

传统的人体解剖学教学大都采用课堂讲授法,采取的是填鸭式或半填鸭式教学,注重的是人体解剖基础知识的讲解,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更无法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在卫校人体解剖教学中,我们必须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注重启发式教学,着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目前,关于卫校人体解剖学的教学方法非常多。病例讨论教学法是一种常用的人体解剖学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引导学生对病例进行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将所学的人体解剖学基础理论知识和操作知识相互融合,理论联系实际,缩短了课堂和临床之间的距离,突出了人体解剖学知识的实用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基于问题的教学方法(Problem Based Learning,简称PBL)也是人体解剖教学中比较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由教师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围绕临床问题进行相应的人体解剖学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主动建构比较全面的知识框架。

4 教学手段的改革

卫校人体解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常常采用标本、挂图、模型和活体结合板书进行授课,帮助学生完成知识意义的建构。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采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已经成为卫校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

教师可以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积极开发和制作多媒体课件,给学生提供直观、形象的图形、图像、视频、动画等,利用三维动画技术清晰地显示人体解剖细微结构,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构建虚拟实验室,使教学内容变得生动直观,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帮助学生把课堂上抽象的理论知识进行消化和吸收,注重学生主动性和动手能力培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5 实验教学的改革

实践能力是医学人才必须要具备的能力。人体解剖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的人体解剖实践能力,因而人体解剖学实验是人体解剖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目前的卫校人体解剖学基本上很少给学生充分的动手操作机会,常常以教师示范教学、学生观察标本为主,而且实验课时比较少,教学效果差强人意。

针对目前的人体解剖学实际情况,在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中,我们大量增加了学生动手操作的内容,并且通过开放课堂的方式适当地延长学生的操作时间。开放课堂是指实验室在课余时间向学生开放,学生随时可以去实验室进行观摩和操作。通过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极大地增强了学生学习人体解剖学的兴趣,进一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锻炼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

6 教学评价的改革

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反映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过去的卫校人体解剖学教学评价主要采用考试的方式,难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能力。因此,需要我们对教学评价方式进行改革,这也是教学改革质量监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主要采用理论、实验、平时三结合的考核方法:理论考试依然采取闭卷方式,主要考察学生基础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学生的分析应用能力;实验考试主要是实验技能考试,重点考核学生的人体解剖实验基本原理和实践操作能力;平时考核主要是对学生的出勤、平时作业、课堂讨论等的考察,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这样,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相结合、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能够得到更全面和真实的学习信息,保证了人体解剖学的教学

质量。

综上所述,卫校人体解剖学的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同时又很艰巨,需要人体解剖学教师长时间的努力和付出,不是能够一蹴而就的。人体解剖学教学改革是适应现代医学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我们相信人体解剖学教学改革一定会取得越来越丰硕的

成果。

参考文献

[1] 刘德刚.提高解剖学教学质量的思考与探索[J].科技信息,2012(24).

[2] 喻荔娟.关于人体解剖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4(8).

[3] 张晓春.中等卫生职业学校解剖学教学的改革[J].解剖学杂志,2007(5).

人体解剖范文第8篇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高职院校;人体解剖学教学

提出“坚持不懈推进教育信息化”后,教育信息化在全国各大高校铺展开来,“信息化教学比赛”、“信息化课堂教学比赛”等也因此在全国范围如火如荼开展。有些教师因为这些比赛“一夜成名”,这更大大增强了教师参与教育信息化的积极性。当然教育信息化不只需要在软件(教师教学思想与能力)上的更新突破,还需要我们的教学设备的更新换代来辅助,从而使学科的教学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信息化更使高职院校医学院的人体解剖学这门古老的学科教学焕发了生机,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本文以现阶段普遍应用到人体解剖学教学的信息化手段为例浅谈其对该学科的一些影响。

一、信息化教学为人体解剖学这门古老学科的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使教学内容由枯燥变得有趣味性。教育信息化科技公司推出的产品使抽象问题直观化、复杂知识简单化、静止的结构动态化。例如桥媒科技推出的3DbodyAPP就实现了把课堂上以前借助挂图、多媒体图片等展示的人体结构以三维形式展示在学生面前,并可以把人体九大系统叠加,同时还可以模拟解剖过程使学生在感官上体会到人体结构的立体层次。图片效果逼真与学生平时玩的游戏画面的相似性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其学习积极性。手机App下载后实现人体结构图片成为“口袋画册”而可随时翻阅。除此之外,visiblebody图集App还扩充了其简短的flash内容,其阐释的人体各个关节的运动就使学生对其中参与的肌肉的作用更容易理解。(二)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早期的在线精品课程资源开始实现了学生可以随时自学。如今的慕课开始注重交互性的提升,精悍的微课紧紧抓住学生的黄金7分钟注意力将知识点的精华以图片、动画、声音的形式淋漓尽致表达。这些都充分体现了我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进而融合更多的数字化人体结构教学资源并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例如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充分利用课堂内外时间通过这些教育信息化的成果如在线慕课、微课、医学类论坛、3D人体结构软件等来完成任务,然后在课上分组研讨自己的学习成果,同时老师辅助答疑重难点并适时结合临床实际来帮助加深人体结构的学习,进而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并开阔了视野。(三)增强学生自学能力和职业意识。高职院校医学院学生的自学意识亟待引导,自学能力当然是他们作为大学生必须具有的素质,在以后的职业道路上他们的自学能力会显著影响其职业技能的提高。而之前有限的教育资源使学生很难理解所学的基础医学知识的意义,与将来自己从事的医学行业很难联系起来,学生就选择不认真学习基础课程比如人体解剖学这门课程,更不要说去突破难点,从而不能很好地为日后的专业学习打好基础。教育信息化资源,如“丁香园”、“小木虫”这样专业的医学论坛可以让学生随时随地打开手机App了解将来考取助理执业医师证需要现阶段掌握什么人体解剖学知识,记忆知识有哪些诀窍等,还可以在病例讨论区运用所学习的人体解剖学知识去做简单的分析理解,进而体会到学习人体解剖学这门课程对于以后专业知识与技能学习的益处而主动认真学习。另外,还有推出的“人体解剖学立体书城”涵盖了教材、PPT、病例分析、课外拓展、课后测试等,这都大大方便了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锻炼提高其自学能力,最终还可把学到的知识与临床病例相结合加深人体结构知识的理解。

二、教育信息化对人体解剖学教学带来的问题

毋庸置疑,教育信息化对高职院校的人体解剖学教学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一)忽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教育信息化的诸多3D数字模拟人体结构产品给学生感官上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如人体解剖虚拟仿真系统直观形象,让学生对其充满了兴趣,而同时会让学生会误以为这可以替代标本解剖。另外有学生讨厌浸泡标本的药水味道或者本身对标本解剖就有恐惧感,更借此系统躲避解剖标本。但是人体解剖学本身是一门实践性要求较高的一门学科,虚拟仿真教学平台也永远无法替代尸体解剖给学生对于人体的手触感觉,学科也因此要求学生必须能够亲手解剖标本和观察标本。因此,在人体解剖学的教学中,要激励学生亲手操作解剖标本,通过此实践加深学习的理论知识的理解,达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的目标。(二)忽视因材施教,容易“拔苗助长”。高职院校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差,不注重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对于慕课、微课等在线学习资源的学习容易停留在形式,知识理解浅显,不能很好利用这些资源去完成教师课前、课后布置的学习任务,最终会导致采用信息化手段教学大打折扣。这就需要要教师对学生因材施教,教育信息化的手段的运用需要循序渐进,学习任务的布置也需要按照学生的能力逐级增加难度,注重采用合理的教学模式。其实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就要求我们教师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去准备每节课,并且要随时跟上教育信息化的步伐,但教师除了教学还有其他的任务比如科研,所以这就容易导致“职业倦怠”。因此教育信息化在我们教学中也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总之,教育信息化可以拓展教学内容并优化教学过程,使人体解剖学的人体结构知识具有了趣味性,并让人体结构立体逼真呈现,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但这些都只是我们学习人体解剖学这门课的手段,尸体与标本的解剖动手操作始终不可被替代。同时注意引导学生做到预习和复习,并将所学知识与临床病例相结合,使人体解剖学真正为医学类其他专业课奠定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林加福,陈玲珑,吴碧莲.高职院校人体解剖学信息化教学的初步探索[J].解剖学研究,2015(37).

[2]马志健,易西南,张海英.人体解剖学精品资源网络教学平台建设与实践[J].解剖学研究,2012(34):387-390.

[3]姚玉英,贾丽丽.高职院校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探索[J].探索科学,2016(5).

[4]黄娟,陆蔚天,黄思琴,孙善全.对利用网络教学平台辅助人体解剖学教学的思考[J].科学咨询,2014(11):67-69.

人体解剖范文第9篇

关键词:解剖;模型;泥塑;写生;默写

【中图分类号】J06

绘画作为一种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艺术门类,历来重视“人”,表现“人”。但是,人是世界上最复杂、最高妙的生物,想要在绘画中自由地去进行表现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若没有专门的学习和训练是断然不可能的。所谓“由技入道”,在这里说的就是只有很好掌握了人体透视、解剖知识,才能更准确地在绘画中表达自己的想法,我们很难想象一个人连形都画不准而能对绘画主题有深刻的表达。所以我国自建立美术院系以来,“艺用人体解剖”一直是各美术院校里学习人物画必修的课程。然而,纵观中国各美术院校,尤其是一些综合类院校的美术系(学院),其教学形式主要是口头讲授,结合展示解剖图片和书籍。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这种讲解容易显得枯燥、抽象,如实物照片缺乏提炼;用平面的图示、书籍描述立体结构显得不够直观;学生的学习比较被动而且参与、互动性较差等。笔者认为解剖教学不应该仅限于讲解、观看图片和书籍,而是应该多种教学手法配合起来进行,才能取得最好的学习效果,为此笔者(在一些美术院校现有的优秀教学经验基础上,进行总结和补充,)对艺用人体解剖教学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尝试。

1.艺用人体解剖课上最常见的教学形式是教师结合书籍和图片进行讲解,在此基础上,笔者尝试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其中主要有:

(1)利用数码高清图片,可选择人体解剖图片、真人图片和绘画雕塑作品图片,三者结合观看。在三者的互相比对中,使学生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利用高清视频,主要是人体解剖视频和人体动态视频。国外有一些高清的人体解剖视频,其观看效果绝不亚于到医院现场看解剖;人体动态视频和视频截图,可以使学生看到某一运动瞬间人体的规律和变化,从而更好地理解。

(3)利用三维动画技术,通过建造人体结构模型,并模拟光影、透视效果等,可以从不同的视角来演示人体结构,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培养了学生的体块和空间意识。这一种方法是在近年来3d技术的飞速发展中开始出现的,在教学中还非常少见。但是这种方法有着很多优点,如可将数字模型随意地进行任意角度的翻转进行观察;还可以将某骨骼和肌肉进行添加或去除,从而发现它们之间的联接和层次关系;教学效果明显且适宜推广。

2.充分利用市面上现有的实体解剖模型进行教学。目前常见的解剖模型有人体骨架模型和肌肉人模型。如果人是一件外表光鲜亮丽的衣服的话,人体骨骼就好比是衣服撑子,有了这个撑子,人才能够直立起来,才能够做各种动作。附着在骨架之上的是肌肉,肌肉带引骨骼运动,并且对人体表面的起伏影响巨大,所以人体骨架和肌肉是学习解剖最重要的内容。骨架和肌肉人实物模型最大的好处是学生可以在任意角度对模型进行观察,并且可以用手触摸,切身感受骨骼和肌肉的形体。相比之下,书本和图片只能使学生看到有限的角度,而且是平面的,其实我们的眼睛经常会欺骗我们,使我们忽略了一些更加本质的东西,不如手眼并用感受得更加真实。实物模型有着图片和书本无法比拟的一些优势,教师如果根据模型进行讲解会更加直观,从而使学生对解剖了解得更加细致全面。

3.安排一定课时的泥塑课程帮助学生巩固对人体结构的理解和认知。在学习了解剖实物模型以后,让学生根据实物模型做泥塑,可以有效巩固学生对人体结构的感性认知,使所学理论在实践中得以检验。泥塑课程强调运用学生自己的动手能力,这将会迫使学生必须对所要表现的人体有全方位立体的理解。前面讲的第1、2点主要是让学生看,这里的泥塑主要是让学生做,看和做是两回事,看懂了不一定能做,会做才是真正看懂了。在泥塑的同时是需要对形体进行分析和概括的,主要强调规律性和形体感,这就是艺用解剖和医用解剖的区别。

4.在课程中安排绘画写生练习的部分。在进行完泥塑的课程后马上进入绘画写生的部分,第3点泥塑课程为绘画写生奠定了一个好的基础。学习艺用人体解剖的最终目的是为绘画创作服务,所以解剖课程中须有绘画实践的部分,使解剖知识和绘画实践联系起来。教师不应“一鼓作气”把所有课程进行完再让学生去画,而应该让学生学一部分知识就马上根据此部分知识作绘画写生,边学边画,使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看学到的知识是如何应用到作品里面的。教师同时也应该结合名家大师的作品给学生讲解,看同样的解剖部位在成功艺术家那里是如何表现出来的。教师也可以为学生做绘画示范,作为学生学习范本的有益补充。

5.将默写作为对学生解剖理解程度的检测。学生能够默写出来的就是能够完全理解的部分,默写不出来或者默写含糊、不正确的就是需要提高、强化的部分(默写的作用参见拙作《造型训练应当重视“默写”》)。

以上五点教学探索可以认为是前后连贯的步骤,周而复始地系统学习,也可以将其中一点抽出来作重点练习。其目的就是要让学生把艺用人体解剖知识学扎实,为日后的绘画创作更好地服务。在艺用人体解剖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对人体从立体直观的感性认知到动手展现人体结构泥塑,再将其用绘画手法记录下来,最后进行默写检验,经过一系列的学习巩固,学生都能基本掌握人体结构并在绘画中使用。

在课程安排上,如果美术院系上艺用人体解剖课程要用36学时,教材多为六章上下,以六章为例,笔者认为比较理想的学时分配是每一章理论讲解(含多媒体和实物模型的学习)共2学时;泥塑2学时;绘画实践1.5学时;默写0.5学时。累计后得出,理论讲解(含实物模型和多媒体学习)共12学时,占总课时的33.3%;泥塑共12学时,占总课时的33.3%;绘画实践共时,占总课时的25%;默写共3学时,占总课时的8.3%。

在以往的艺用人体解剖教学中,教师惯常给学生看看图片,拿着书对着学生念一念,讲一讲,这种滞后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学得枯燥,不直观,学习效率十分低下,经常是讲完就忘,很难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们必须运用多种手段来进行解剖教学,才能让学生记得牢固,学得扎实。上文提供了五条探索建议,希望这些建议能对解剖教学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尹朝阳,《艺用人体解剖学的多媒体教学研究》

上一篇:人文管理范文 下一篇:财务流程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