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教学环境的建议范文

时间:2024-01-02 17:22:29

对教学环境的建议

对教学环境的建议篇1

环境教育发展过程

环境教育源于20世纪60年代第三次技术革命。人类进入了电子和原子能时代,但同时随着物质文明的飞速提高,全球环境问题也迅速恶化。人们为了更好地发展环境保护事业,提出了环境教育的设想。1965年,在德国基尔召开了一次教育大会,会上人们对环境教育进行了专门的讨论,提出了发展环境教育理论的一些设想,为以后环境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此后各国对环境教育进行了探索,1972年召开的首届“人类环境会议”推动了国际环境教育事业的发展,并在其96号文件建议中,着重强调了进行环境教育的重要性和国际合作的必要性。根据该文件建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一起于1975年建立了国际环境教育规划署,提出了全球环境教育规划。1975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贝尔格莱德举办了国际环境教育研讨会,这是人类有史以来级别最高的一次以环境教育为专题的国际性研讨会。1977年在前苏联格鲁吉亚共和国第比利斯市召开的首届政府间环境教育会议更是展现了环境教育蓬勃发展的一面,会议发表的《第比利斯政府间环境教育会议宣言和建议》是日后各国开展环境教育的一个准则。自这次环境教育会议以来,世界范围内的各级环境教育事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的建议,强调对环境教育重新定向,以适合持续发展。但是,到目前为止,环境教育仍处在初级发展阶段,处于摸索、尝试的时期。

我国环境教育状况

在“全国公众环境意识调查报告”中,我国公众对环境状况恶化的严峻形势缺乏充分认识,对我国环境状况的变化趋势持盲目乐观态度;公众的环境知识尚处于较低的层次,环境道德意识较弱,参与环保活动的总体水平较低一面。人们对我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虽有一定的认识,但是也只是当环境污染直接侵害到个人利益时,才会有较多的人愿意采取行动;同时调查结果明确显示,少年的环境保护意识水平明显高于成人,这个发现对我们很有启发意义。该调查表明我国公众的环境意识和对环境的认识及重视程度都有待提高,而这些都是环境教育的目标和任务所包含的。

我国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环境立法工作,时至今日,可以说是已经做到了“有法可依”。然而,我开国环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仍然是“有法不依”和“执法不严”,这归根结底还是一个环境意识问题。公众环境道德素质低,导致随意破坏环境的行为随处可见,如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等等;企业管理者的环境价值观不正确,导致其为了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不惜以污染环境和滥用自然资源为代价;行政执法人员的环境责任感淡薄,导致其在环境执法中,甚至放任纵容。

此外,我国的环境法律中规定了公众参与制度,如在环境行政许可中,环境行政听证制度是典型的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表现。此外,公众也是对其他社会主体履行保护环境义务的主要监督者。然而,公众环境意识的高低和对环境法律知识及环境科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决定了公众参与的效果和水平,决定着这一制度作用的能否真正发挥。

当今法治建设的发展要求赋予和保障公民的环境权益,不论国家为保护公民的环境权益在立法上和执法上作了多少努力,公民的环境维权意识是决定公民能否真正享有这一权益的决定性因素。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加强环境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环境教育体系构建的设想

截至目前,世界各国除了英国设有专门的国家环境教育委员会,美国设有国家环境教育咨询委员会、联邦环境教育工作委员会及环境教育司以外,其他国家(包括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没有类似专门的环境教育机构。有关环境教育工作的规划和开展多是由教育主管部门或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将其作为其工作内容的一部分进行的。笔者认为,受教育机构和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工作目标的限制,由这两个部门兼管环境教育的开展,无形中,就会降低环境教育在公民心目中的地位和重视程度,(下转第55页) (上接第53页)自然也无法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我国应当借鉴美国和英国的做法,专门设立一个类似于环境教育司的行政机关,隶属于教育部,这样,既不至于造成机构的过于庞大和臃肿,同时又将环境教育置于比较高的地位,有利于环境教育的开展和落实。

我国目前也面临着全球性环境问题,与此同时,应当看到的是,我国公民的环境意识还没有达到美国公民的水平和程度。正是由于环境质量的恶化,生态平衡的破坏,以及公民对保护环境和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视程度不够,政府用于环境教育的投资严重不足,因此,才必须制定环境教育法,由政府集中力量,强制性地对公民进行环境教育。

环境教育可分正规环境教育和非正规环境教育两部分,正规环境教育主要是指各种学校教育,非正规教育指各种传媒和社会团体、组织的宣传和教育,也包括各种讲座、培训、竞赛等教育形式,同时也包括家长与孩子之间环境伦理的相互影响等。我们应该看到,在正规教育中,师资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而我国目前没有这方面的专业教师,因此,正规环境教育有效开展的前提是要求各级师范院校着手进行环境教育方面专业教师的培养,即使是在造就出一批专业环境教育教师以后,还要对其进行培训,包括职前培训和在职培训。以保证其业务能力和水平能够满足我国环境教育的需要。在非正规环境教育中,各种民间环境保护组织和专业协会的作用不可忽视。各级政府应当为开展环境教育提供支持和空间,使他们充分发挥作用,环境教育还应依赖于个人与世界相关的全部经验。也就是说,正规教育所占的比例还是很小的,非正规环境教育的作用才是巨大的。

此外,在进行正规教育时,应当将被教育者的人生经验及已有知识考虑进去,针对不同的学习者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激发学习者的兴趣及对环境理解。同时,非正规环境教育与正规环境教育也是有密切联系的,可以说,非正规环境教育是正规环境教育的辅助基础,非正规教育将个人经验和已有知识相结合,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正规教育是否能顺利开展和发展。

环境教育关系到环境质量,也关系到人口素质,更与新时期实现科学发展观的实现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环境教育需要法制、教育甚至财政等各部门的密切配合。对于个人来说,这是一项终身的教育,是对传统教育的突破,是一项需要转变教育观念才能实现的任务,但同时也是一项利国利民的事业。此外,环境教育还涉及到许多值得各界学者研究和探索的问题,笔者提出上述几个问题,目的是希望能够引起学者们对此项事业的关注和重视,为我国环境教育决策者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持,尽快制定科学合理的环境教育政策和方法并将其落实到实处。

对教学环境的建议篇2

关键词:生态环境;环境教育;中国问题

中图分类号:X-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981(2012)02-0156-05

自20世纪60年代,环境教育就开始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但对环境教育的概念却一直存在界定上的分歧。到目前为止,尽管环境教育的功用在世界范围内已经得到普遍的认可,但人们对环境教育的定义却尚未达成共识。要界定环境教育,首先必须清楚地界定这样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环境的界定。环境教育中的环境主要应是指生态环境。二是环境教育内容的界定。环境教育的内容包括环境法律、方针和政策、环保意识和技能、生态伦理、生态价值观等。三是环境教育主体的界定。主体包括教育实施者和教育的接受者,前者如政府、学校、非盈利组织以及家庭等,后者可以泛指当代人。四是环境教育的学科归属。环境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广涉政治、经济、环境、社会、伦理等诸多学科。环境教育是通过培养受教育者的环境意识,使受教育者理解人与生态环境的密切关系,树立起正确的环境价值观、生态价值观,并获得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化解生态危机的知识和技能的跨学科的教育活动。就其外延而言,环境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别。狭义的环境教育是指环境保护的专业知识的教育,是针对环境保护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进行的专门教育或职业教育;而广义的环境教育是指社会化、大众化的环境教育教育,即全民环境教育。就其形式而言,环境教育包括学校环境教育,包括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到大学的相关环境保护的加欧亚课程;在职人员环境知识培训;大众环境教育,即通过新闻传媒以及其他各种组织机构培养公众的生态环境意识,提高其保护环境的能力。“就其内容来说,环境教育包括环境科学教育、环境法规教育和环境道德教育。环境科学教育和环境法规教育,旨在普及环境科学知识和环境法规知识,增强公众的环境概念和生态常识。而环境道德教育则旨在树立科学的环境价值观、培养理想的环境人格、提高人们保护生态和环境的自觉性,等等。环境教育的这三方面内容缺一不可。”

一、环境教育的国际经验

环境污染自工业革命开始就已经出现,但所谓的“环境问题”直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世界各地相继出现自然资源过度开发、污染物大量排放、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遭破坏、土地退化、生物多样性锐减等等生态危机时才为人们所关注。而到了1970年代世界各国才真正重视环境问题并开始对国民进行环境教育。环境问题归根于人类不合理的行为,而行为是意识的体现,所以改变其行为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通过教育改变意识。从国际环境教育的发展历程来看,环境教育呈现以下特点:

1.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主导的环境教育。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和严重,包括环境教育在内的教育体系面临严峻的挑战。故此,环境教育就开始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环境教育这一问题最早的正式探讨是1965年在德国基尔大学召开的世界教育大会。而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国际自然保护联盟于1970年在美国的内华达州召开会议,该会议对环境教育的定义进行了界定。1972年,人类环境会议提出了“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著名口号,并正式将“环境教育”(Environmental Education)的名称确定了下来,这次会议是环境教育发展史上的里程碑。197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支持下成立了环境教育规划署;同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又颁布发表了贝尔格莱德,进一步明确了环境教育的性质与目标,并且还提出开展环境保护就必须拥有一定的环境知识、技能和价值观。197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莫斯科召开国际环境教育和培训会议,提出20世纪最后10年为“环境教育10年”。1988年通过的环境教育的欧洲决议又强调,每一个人,特别是作为消费者的个人,都应当从自己做起,保护环境。1992年,里约热内卢世界环境和发展会议通过了一系列文件专门对环境教育进行讨论,其中《21世纪议程》论述了环境教育的重要任务,对人类的环境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出“教育是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们解决环境和发展问题的能力的关键”。2001年10月在北京召开了第一届“环境热点问题与污染削减新技术国际大会”。2002年,约翰内斯堡会议把环境教育作为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途径。2004年在厦门召开“第二届国际环境大会——技术创新与管理抉择”,此次会议以“共享美好环境”为主题,围绕技术创新与管理抉择展开讨论,包括环境与健康、环境与社会发展、环境与经济的相互作用和清洁技术四个专题。2009年12月,来自192个国家的环境部长和其他官员们在哥本哈根召开联合国气候会议,商讨《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就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签署新的协议,即2012年至2020年的全球减排协议。虽然此次会议没有达成具有约束力的文件,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人类拯救地球的行动不会停止。

可见,环境教育已为政府和社会各界所重视。美国学者约翰·福布斯在论述21世纪的教育时,把“环境教育”摆在第一位。1970年,美国通过环境教育法案,根据该法案,美国联邦政府教育署设置了环境教育司,专门负责环境教育事项。1990年英国政府颁布了“环境教育的课程纲领”,该提纲明确提出,环境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使学生意识到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并使其充分认识到当前的环境污染现状是由人类过去的一些盲目举动所造成。1996年,《把环境教育纳入21世纪》一书在英国出版发行,该书喊出了培养负责任的新的全球公民素质的口号。各国制订的环境教育法律及相关措施通常都围绕传统的环境问题而展开,如防止水和大气污染、自然资源保护(森林、土壤、非再生能源)保护等。与此同时,生态伦理教育在国外也得到了高度的重视,被当成环境教育的核心内容,并且国外还建立起了有效的保障机制,以保证生态伦理教育的常规化和持续性。

2.民间环保组织的助推作用。当今世界,民间环保组织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绿色组织成为了国际民间社会的一支重要社会势力和政治力量。绿色政治的一个重要载体就是绿党。1971年在加拿大发起成立了一个“国际绿色和平组织”(简称“绿党”),这个组织的总部设在伦敦,其后开展了一系列环保活动,如反对核试验、反对捕鲸、反对将有害废弃物转运别国,关注战争带来的环境危机,主张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等,它在唤起人们反对污染、保护环境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自1972年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出现第一个绿党以来,西方数十个国家以及中南美、西亚和非洲等地绿党相继成势,他们以绿色哲学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以生态平衡作为自己的行动纲领,提出的政治目标是建立“具有人道的和生态学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介于东西方之间的”经济制度和生态社会主义。绿党抓住了社会普遍关心的环境问题,得到了中下层民众特别是年轻人的拥护,正在成为一股强大的社会势力和政治力量。还有一些国际性非政府组织如世界保护联盟(The World Conservation Union)、世界野生物基金(The World Wildlife Fund)、绿色和平组织(Green Peace)、世界自然基金(World Wide Fund for Nature)、地球之友国际(Friends of The Earth International),“积极就环保政策、城市建设政策、环保目标等向议会和政府提出具体建议,并通过各种活动使国家采纳、实施这些建议”。民间环保组织对推进民间乃至官方的环境教育、树立生态价值观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

3.与环境相关的新兴学科方兴未艾。随着环境问题的突出、生态危机日益明显,除了作为自然科学的环境科学和技术外,作为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以及交叉科学的各种相关学科应运而生,如环境哲学、环境伦理学、环境美学、环境经济学、环境社会学、环境法学、环境教育学等,它们为开展环境教育奠定了宽广而坚实的学科基础。正如罗尔斯顿所言,“环境伦理学是一种全新的伦理学,它处于伦理学的前沿阵地。这是一片尚未开垦的大有作为的处女地”。在新兴科学的理论引导下,人类的实践活动定能实现真、善、美的统一。

4.人类总体的环境保护意识已经有所提高,环境教育的效果逐渐显现。主要表现在:第一,人们认识到了环境与人类生存是息息相关的,人与环境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被空前地重视;第二,人们逐渐树立了生态和环境价值观,如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争论所突出的价值观冲突,说明生态和环境价值观已经成为人类价值观的重要构成部分。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为,“大自然没有任何内在价值——是我们要逐步予以检讨的”。

5.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环境教育的分野。由于经济发展方式和环境意识的差异,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环境教育的侧重点和具体实施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发展中国家国内经济的增长多仰仗农业,而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多依靠第三产业和工业;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较低,发达国家城市化程度比较高。因此,除了一些一般性问题之外,发展中国家大多关注由农业带来的环境问题以及如何改善人民健康和营养条件问题,而发达国家则更注重防止城市生活所带来的副作用,如噪音、交通事故、人口过多、工业污染等,以及防止某些社会弊病,如酗酒、吸毒等。而在环境教育的具体实施中,发展中国家注重初等教育以及高层技师和行政管理人员的培训,发达国家则倾向于将环境内容结合到中、高等教育之中,并且不少国家已开始对某些职业群体实施终身环境教育计划;发展中国家注重对农业领域中各群体的环境教育,工业化国家则更注重对第三产业和工业领域中各群体的环境教育。

二、环境教育的中国现状

与国际环境教育相比,我国的环境教育起步相对较晚。然而,经过20多年来的努力,我国的环境教育也已初步形成一个多形式、多层次的教育体系,并且已被纳入国家教育计划的长期规划中,成为教育计划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中国的环境教育经历了由起步到初步确立,形成体系再到完善发展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3-1982年是我国环境教育的起步阶段。1973年8月在北京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该会议审议通过了环境保护工作的32字方针。在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期间,国务院还批准了国家计委提交的《关于全国环境保护情况的报告》和《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是我国的环境保护和环境教育事业起步的标志。“据不完全统计,1970年到1974年,总理对环境保护先后做了31次讲话,为唤醒各个方面对环境保护的重视”。1978年中共中央审批通过的关于《环境保护工作汇报要点》的通知中指出,普通中小学也要增加环境保护知识的教育课程。1979年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5章第30条明确规定:“教育部门要在大专院校有关科系设置环境保护必修课或专业;在中小学课程中,要适当编写有关环境保护的内容。”尔后,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教育委员会于1979年11月召开了第一次会议,决定在广东、辽宁、上海、北京等地开展了中小学环境教育试点。到80年代初期,国内大约有30多所高等院校开设了20多个与环境保护相关的专业,开始培养专门的环境保护类本、专科学生和研究生。国家环保部门在此间还专门成立了秦皇岛环境保护干部学校,专门对从事环境保护工作的在职干部进行专业培训。而且国家还组织编写、翻译了一些环境保护、环境教育的教材、读物、杂志等,在此期间还成立了中国第一家环境专业图书出版社——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第二阶段:1983-1995年,环境教育框架体系的初步形成。这一阶段有两个特点:一是环境保护进一步纳入国家视野,二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得到双重重视。1983年,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在京举行,该会议将环境保护确定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并提出“要解决各级领导重视问题”,而且还应当“发动群众对各类环境问题和环境保护工作进行监督”。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的精神表明我国政府已经意识到,政府的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群众是环境教育的两个关键受众。1989年修改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还对环境教育做出了原则上的规定。同年,第三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将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所提出的方针进一步细化,再次强调加强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关键在于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特别要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环境意识。1992年11月,在苏州召开的第一次全国环境教育工作会议宣告,我国已经发展出一个包括环境基础教育、环境专业教育、环境社会教育等内容的多形式、多层次、多规格的中国特色的环境教育体系。国务院于1994年3月召开的第16次常务会议通过并发行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该书明确指出要加强环境和发展的教育与宣传,全面提高民众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参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能力,白皮书的表明我国环境教育已经超越环境保护的单一领域,开始与教育革新、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1995年7月在京召开的第四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通过了《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该决定再次强调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环境意识。

第三阶段:1996年至今,环境教育体系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1996年颁布《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后,各级环境保护、宣传、教育部门认真贯彻实施,开创了全国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的新局面。1998年6月,全国首家“绿色大学示范工程”在清华大学正式启动,“绿色大学”建设主要包括“绿色教育”、“绿色科技”和“绿色校园”。“绿色大学示范工程”的启动对推动全国创建“绿色大学”活动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之后在世界自然基金会的资助下,清华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分别于1999年5月和2000年5月,召开了“大学绿色教育国际研讨会”,旨在探讨推动大学开展“绿色教育”的实施方案。2000年8月,在广州师范学院学术交流中心召开的“全国环境伦理与环境教育研讨会”强调,要繁荣环境道德科学和深入普及环境教育。而为了加大环境执法监督力度,国家环保总局于2006年组建了11个地方派出执法监督机构,从此“国家监察、地方监管、单位负责”的监察体制进入全面实施阶段,生态环境监察试点工作在全国107个地区顺利开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将自然保护区列为禁止开发区,《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要求将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有关专项规划,这些方针政策都为做好自然保护区工作提供了很好的机遇。2008年中国国家环保总局升格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正式进入国务院组成部门,从更高的公权力层面对国家发展与保护的综合决策推波助澜。环境保护部的《2010年全国环境宣传教育工作要点》对环境宣传教育做出了具体规定。在环境教育体系的形成阶段,我国非政府环保组织的发展也是令人欣慰的。中华环保联合会公布发行的《中国环保民间组织发展状况报告蓝皮书》的相关数据显示,到2007年底,我国各级各类民间环保组织共计2768家,其中由政府部门发起成立1382家,占总数的49.9%;学生社团及联合体1116家,占40.3%;自发形成的环保组织202家,占7.3%;另有国际民间环保组织驻中国大陆机构68家,占2.5%。虽然民间环保组织在数量上有一个较大的发展,但是规模较小、工作条件差、发挥的作用有限却是众多民间环保组织的通病。

总的来说,在国家的政策支持和民间自发环保热情的推动下,我国的环境保护和环境教育工作在数十年间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由于环境教育的理论积淀不深,国内地区间经济水平和文化背景的差异,以及地方政府过分追求经济发展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我国的环境教育水平与国际社会相比相对滞后。

首先,政府和民众对环境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对环境教育的作用的忽视是阻碍我国环境教育发展的最根本原因。第一,各级政府对环境教育不够重视。环境教育是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根本切入口,因此对环境教育投入的多少直接制约着它的发展程度。在一些欠发达和不发达的地区,由于人口过多、资源太少,相对贫困的经济必然会使地方政府将工作重心放在经济建设上,而不会重视没有经济价值的环境教育。并且,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导致了严重的资源浪费、环境破坏,环境教育问题更是被忽视。第二,民众对环境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普通民众,尤其是一些边缘群体,如贫困的农民和城市的下岗职工、失业人员等,由于物质生活条件极差,很多人都在为温饱问题发愁,就必然不会将时间和精力放在保护环境和接受环境教育上。另外,也有一些人仍保持着自然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经济思想惯性,为图眼前利益而对自然进行竭泽而渔的掠夺行为,完全没有认识到他们在环境保护中必须扮演的角色和应该承担的道德责任。

其次,环境教育体系存在弊病。环境教育是跨学科的整合教育,它需要多方的统筹规划。我国环境教育体系的弊病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环境教育师资队伍严重不足。由于各级政府对环境教育财政投入不足,致使专业的高素质环境教育人才队伍的生产机制没有建立起来。虽然我国大部分高校开设了一些环境教育的课程,但教授环境教育的老师却并未接受过正式的、系统的环境保护知识和技能教育,老师也没有大量可供选择的优质环境教育教材。二是环境教育的内容单调。到目前为止,国内公民环境教育大多还停留在环保知识的宣传层面,对身边的环境问题和环境事件关心较多,却忽视了公民环境教育是包括环境科学教育、环境法制教育和环境伦理教育综合体系,因而缺乏足够的专业性和系统性。三是教学方法落后。据调查,我国的环境教育方法仍是传统的灌输式教育、公民被动接受,教育方法单一,教育效果也不佳。四是环境教育的结构失衡。总的来说,我国环境教育比较重视学校环境教育,忽视职业环境教育以及大众环境教育;而且在学校环境教育中,重视对环境专业学生的环境教育,却忽视了对非环境专业学生的环境教育。

再次,我国环境教育注重应试教育,忽视素质教育。就我国目前的教育形势来看,教育仍然处在应试教育的阴影下,教育的目的是升学。尽管人们大力呼吁实施素质教育,政府为此也出台了许多政策措施,但是从实际效果来看,应试教育现象并没有得到有效扼制,甚至在局部地区反而愈演愈烈。如在课程教学方面,当环境教育课程与其他课程相冲突时,往往都以牺牲环境教育为代价。在应试教育的体制下培养的学生难以承担可持续发展的重任,离生态文明所需的生态公民的素质就更是相差甚远。在建设“两型社会”的时代背景下,教育不仅仅要为经济发展培养工程师,更要为生态文明的发展培养生态公民。因此,教育的内容是全面的,教育的方式也是多元的。环境教育不仅要培养解决环境问题的工程师或专业人员,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大众的环境意识和环境技能;环境教育是教育者向受教育者知识的传递,更应该培养受教育者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并实现产学研的结合,以求知行合一。然而,我国目前的环境教育对于这一点认识得还不够,形式化、灌输式仍是我国环境教育的顽疾。

最后,环境教育地区发展不平衡。教育需要经济作为物质基础,在一定程度上经济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教育的广度和深度。在我国,经济是发展极不平衡的,故而地区间的教育水平也存在差别。“地区间教育投入的差距,毫无疑问导致了各地区人口受教育程度的差别。而且这种地区间差距还在越拉越大,因为东部地区教育经费增长速度高于中西部地区。”在一些经济不发达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及贫困地区,由于交通闭塞、经济落后、人们文化程度不高、与外界信息交流不畅通,必然导致这些地区环境教育比发达地区要落后,这种不平衡严重阻碍了我国环境教育的整体发展。

三、我国环境教育应处理好五大关系

环境教育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举措,“环境教育是直接关系到全人类自身生死存亡的重要课题”。然而,从我国环境教育的现状来看,发展环境教育任重而道远。要消除我国环境教育与国外环境教育的差距,解决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当前有五大关系必须认真处理好,这就是公众的生存困境与公众环境教育、公共管理者的政绩偏好与公共管理者环境教育、企业家对最大利益的追求与企业家环境教育、学校的应试教育与学校环境教育和当代人的利己主义倾向与代际环境教育之间的关系。公众环境教育是环境教育的基础,公共管理者和企业家的环境教育是环境教育的关键,学校环境教育是重点,代际环境教育是难点。

1.生存困境与公众环境教育的关系

就我国整体状况而言,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虽然在总体上人民实现了温饱水平,但生产力发展水平、人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还较低。因此,对于广大公众而言,生存就是自己所面临和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同时,我国是一个发展极不平衡的国家,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往往也是生态和环境更为脆弱的地区;而为了发展经济,提高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人们又往往不惜以牺牲生态和环境为代价,因此这些地区往往也是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最严重的地区。因此,发展经济以解决人们的生存问题与保护生态环境以及对公众进行环境教育之间就必然存在矛盾。这个矛盾对公众环境教育的影响就是:我的生存问题都不能解决,谈何环境保护?谈何环境素质?基于此,我们认为,在解决人民的生存问题与公众的环境教育之间,应该取得一种平衡,即要在解决生存问题和发展经济的同时加强公众的环境教育,在提高公众环境意识的基础上解决生存问题和发展经济。在这里,不能用生存问题与环境教育两者之间非此即彼或孰轻孰重的思维方式来考虑问题。

2.政绩偏好与公共管理者环境教育的关系

公共管理者既是环境教育的对象,也是环境教育的主体。公共管理者的最大偏好就是政绩偏好。政绩偏好可能产生正负两种结果:一是有利于促进社会进步和人民幸福,一是使社会片面发展和损害人民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公共管理者的政绩偏好与公共管理者的执政理念和以某种执政理念作指导的政绩评估直接相关。就我国的情况而言,当片面追求经济发展时,则必然形成GDP崇拜和以单向度的经济增长幅度作为政绩评价的最高指标甚至唯一标准。这就必然使公共管理者忽视生态的平衡和环境的保护,甚至为了政绩在制定公共政策特别是经济政策时不惜以破坏生态和环境为代价,从而走上了所谓“先发展后治理”实即“先破坏后治理”的歪路。这样,在公共管理者的政绩偏好与公共管理者的环境教育之间,自然就会存在深刻的矛盾。这个矛盾对公共管理者环境教育的影响就是:在政绩评价与环境保护无关的情况下,公共管理者根本就不可能考虑环境问题。要处理好公共管理者的不当政绩偏好与其环境教育的关系,应该将环境教育与加强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教育结合起来,把环境教育纳入到对公共管理者的科学发展观教育和正确政绩观教育甚至公共管理者的基本素质教育中来。

3.利益最大化与企业家环境教育的关系

利益最大化是任何企业家必然的和正当的追求,不追求最大利益的企业家必然不是一个优秀和成功的企业家。然而,对最大利益的追求,往往会导致企业的外部行为,即将企业内部的代价包括环境代价由社会和公众来承担。这样,企业家对最大利益的追求与企业家的环境教育就必然产生矛盾。要处理好企业家的最大利益追求与企业家环境教育的关系,一方面要建立健全规范企业和企业家行为的相关法律法规,并对一些违法的利益追逐和环境污染行为予以惩罚和警示;另一方面应该引导企业和企业家建立起企业发展与经济社会环境发展之间的关系,加强对企业家的前瞻性意识和社会责任教育,其中包括环境责任的教育,把企业环境责任教育作为企业家社会责任教育的重要内容。简言之,就是要以外在约束和自觉自律相结合,并以后者为主,实现企业发展和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之间的平衡与协调。在这方面,我们已经看到了许多中国企业正在发生着令人欣慰的变化,但距生态文明所要求的企业素质还存在差距。

4.应试教育与学校环境教育的关系

在当今中国,应试教育是教育的最大特点和最大问题。应试教育的根本特征就是灌输式的教育手段导致知行脱节、理论与生活的脱节。就学校的环境教育而言,当前所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环境教育没有引起教育决策者的应有重视:环境教育没有纳入学校教育体系之中;学生没有得到体认环境问题的机会,等等。另外,由于在应试教育体制中大众环境教育和职业环境教育地位不高,教育当局也忽视了对普通公民和职业群体的环境教育。环境教育要真正取得实效,首要的就是要改变应试教育的现状。因此,我们必须彻底改变我们环境教育的方式,环境教育不是封闭式、灌输式的,它应该旨在培养受教育者的自觉环境意识和主动汲取环境知识的积极精神;环境教育不是单向的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知识的传递过程,它应该是具有多元交流渠道的交互过程,它应该产学研相结合,把教育、科研和实践平台紧密联系在一起,实现素质提高、学术积淀和经济发展的齐头并进。具有应试特征的学校环境教育并不能孤立地实现环境教育的最终目标,而应该建立起学校环境教育与学术、产业和大众环境教育、职业环境教育的联系。

5.本代利己主义与代际环境教育的关系

对教学环境的建议篇3

关键词:环境;可持续发展;教育体系;模式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生态环境质量最好的国家之一,被誉为全球最适宜居住的国家。澳大利亚幅员辽阔,人烟稀少,植被丰富,具有良好生态环境的客观基础,但主要原因是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作为国策,视为立国生存之本,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作为经济发展的方向标,建立有较完整的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法律法规和严格的监督保障机制。更为重要的是构建有较完整的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体系,在全社会、全方位长期坚持不懈地开展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与宣传,从而使澳大利亚从政府到企业、机构、社区、学校及公民具有良好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意识,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融入工作与行为以及各类活动中,形成了“人人参与、全社会参与,重环境教育实践”的特色,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澳大利亚人民行为的自觉。

一、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理论的产生

“可持续发展是这样一种发展,它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要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要的能力。”可持续发展与人口、环境、资源、经济等紧密联系,可持续发展概念与理论一经提出即受到全世界的广泛认可,成为全球最为广泛关注的问题,可持续发展研究与发展方兴未艾。

1992年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二十一世纪议程》,正式提出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尤为重要的是《21世纪议程》提出:“教育对于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们解决环境和发展问题的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此,世界环境教育发生了重要转向,由以前强调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成为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现代环境教育。1995年希腊雅典环境教育会议,重点讨论,如何将环境教育重新定向到可持续发展方向;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希腊塞萨洛尼召开了名为“环境与社会国际会议——教育和公众意识为可持续未来服务”的会议,并发表《塞萨洛尼宣言》,指出环境教育是为了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教育。

二、澳大利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体系构建

澳大利亚政府分三个层次:联邦政府(Commo- nwealth Government)、州政府(State Government)、地方政府(Local Government),根据澳大利亚联邦宪法,教育事务由各州、领地政府负责管理,联邦政府没有法律上的义务。各州、领地政府对教育的责任包括对初级和中等教育的行政管理和拨款,对职业教育和培训的行政管理和拨款。联邦政府通过联邦拨款、设立专门教育项目等手段,通过已经设立的“联邦教育培训和就业部长会议”等多个全国性教育机构等机制,介入对教育事务的管理,如负责高等教育的拨款,对学校、职业教育和培训提供补充经费,加强对土著居民、岛屿居民、移民的教育和培训,开展国与国间的合作与交流等等。除了重要的拨款功能以外,联邦政府也在促进全澳教育和培训的公平性、一致性和连续性方面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

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全球环境教育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澳大利亚的环境教育是世界上发展较早也较完善的国家之一,1970年澳大利亚科学院召开教育与环境危机会议,1979年成立澳大利亚环境教育协会;1983年,澳洲联邦国家事务及环境部设立环境科,1987年,课程设置中心鼓励各州制定环境教育政策。20世纪90年代澳大利亚确立了可持续发展教育基本方向。1995年环境领土厅及环境教育协会召开全国环境教育研讨会,1999年联邦政府环境教育文件:今天改变明天。20世纪90年代末,《阿德莱德直言》提出了环境教育的目标:“学校应全面、充分地发展所有学生的智慧和能力,当学生离开学校后,能关注和理解他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并形成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知识和技能。”2000年,澳大利亚环境与遗产部又出台了《为了可持续未来的环境教育国家行动计划》,要求在整个国家水平上实施环境教育。2005年7月,即“联合国教育促进可持续发展十年(2005-2014年)国际实施计划”的第一年,澳大利亚环境与遗产部颁布了《为了可持续未来的教育——澳大利亚学校环境教育国家声明》,为学校环境教育提供了前景、目标和实施框架。2009年4月澳大利亚政府颁布了《可持续地生活——澳大利亚政府可持续发展教育国家行动计划》。该《行动计划》是澳大利亚全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纲领性文件,其目的是使所有澳大利亚人具备可持续地生活所需的知识、技能、价值观和动机、行动。它为澳大利亚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提供了框架,并提出了四大行动策略。

新南威尔士州是澳大利亚经济、教育最发达的州,其多年来视环境为生命的价值观使其在环境教育上一直走在全国发展的前列。新南威尔士州的环境教育有很长的发展历史,20世纪60年代始在州环境教育协会等的支持下,成立了许多环境教育组织以促进环境教育的发展,建立了许多环境教育中心和动物园教育中心,在20世纪70年代随着国际环境教育的进展而逐渐形成并发展。自20世纪80年代起,中小学环境教育开始日趋有序,1989年了新州幼儿园至12年级环境教育课程声明,要求州内所有公立学校必须使用该声明作为指导文件进行环境教育。正式把环境教育内容纳入到学校的课程中,并作为学校教育的关键领域之一。在总结这个课程政策实施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并从国内外环境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最新进展出发,2001年7月,教育和培训部颁布了《学校环境教育政策》,并使《政策》在实践中完全取代1989年的《环境教育课程声明》,规定各学校必须制定学校环境教育管理计划,并必须作为学校总体管理计划的一部分,以更加开阔的视野对学校环境教育的指导理念和具体实践进行重要改革和发展。

澳大利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体系是在政府主导下构建,并紧随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发展而发展的。

三、澳大利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体系

在澳大利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渗透在中小学、高校及校外教育中,是政府主导下全民、全方位的、全社会的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体系。州教育行政部门及地方政府负责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工作,制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工作政策,推广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教育项目,指导监督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实施。

在澳大利亚,各中小学在州“环境教育课程声明”政策文件指导下,制定学校环境教育管理计划,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作为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各州从学前教育阶段就开设社会与环境教育课程(SOSE),并将其作为澳大利亚核心学习领域之一。在小学和中学,各科课程教学大纲及教学都渗透有关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如将水资源、能源、生物多样性、废物处理、管理自然资源等有关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内容融合渗透在科学、历史、地理、英语、数学、艺术等课程中。根据不同年龄、不同人群设计不同的可持续发展学习内容,提出不同要求。如幼儿园——我的小小世界天气、一年级——水的来源,二年级校园考察,三年级——种植物,四年级——设计挑战:改良节水设计,五年级——野外实地考察: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六年级——节能计划。地方政府通过拨款和奖励鼓励可持续性学校建设,开展可持续性学校活动,成立地方环境与可持续性学校网,培训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师资,组织学生参加州政府环保会议等等。

澳大利亚各高校把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内容课程纳入学生必选课或选修课程中,如悉尼大学在农业、食品及自然资源学院,建筑、设计及规划学院,工程及信息学院,科学学院,法学院,医学院,商学院,科学历史及哲学学院等18个院系都开设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相关课程,不仅在本科层次而且许多专业在研究生课程中也涉及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课程,悉尼大学还设有可持续发展硕士学位。此外,还有麦考瑞大学、墨尔本大学、迪肯大学都设有环境与科学工程院系,都开设有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相关课程。在澳洲教师及科研人员开展各类项目科研,都必须进行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论证,说明项目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及影响,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及影响对科研项目立项具有一票否决权。

四、澳大利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与教学模式

1999年澳大利亚召开的环境教育国际会议,了《今天塑造明天:为了可持续未来的环境教育》官方报告,提出了环境教育的实践性、整和性、参与性等原则,并利用多样化的学习环境和整和性的学校教育资源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尤其强调学习者的实践活动和直接经验在实现环境教育目标中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2000年,澳大利亚环境与遗产部出台的《为了可持续未来的环境教育国家行动计划》,要求在整个国家水平上实施环境教育国际会议所提出的原则。在以上世界和国家环境教育理念的基础上,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教育部发现,以往的环境教育政策过于强调培养学生对自己环境的责任感,全球意识未受到重视,而且把环境教育只局限于课程教学中。为此,他们进行进一步修正,强调以可持续发展的整体观为指导原则,更加突出环境教育目标和理念的开放性、全面性,方法途径的多样性、整合性,强化实施过程的实践性。

中小学通过校内堆肥、观察昆虫、无脊动物蚯蚓的养殖、蔬菜种植、本校的水、电用量等观察、实践、调查等实践,使学生带着问题开展调查式学习,学生教学生、孩子教孩子、成立学习探究小组、高中生带领小学生、校级合作等多种学习模式,“教给他们熟悉的事件、人们和环境”;“就力所能及的爱护环境的方式提出建议和方法,并且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做”;通过校内节水、节电调研分析及建议,使学生“识别、探究、说明和讨论影响到自己及其自己所生活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各种因素”;研究“人们如何关注本地区,包括他们采取的各种行动及其有关考虑,如关于公共场所的规定、垃圾控制、物质的再利用和重复使用以便减少对于环境的影响”;学习“各个地方自然环境的性质怎样影响着人们的活动,而自然环境又怎样受到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其活动的影响”;“探究和参与促进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计划,如社区内纸张的重复使用或者在家庭和学校节约用水”等等,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关心人类,关心社会与自然。从幼儿教育起,逐步树立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世界观,要求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树立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系统观、未来观,认识“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命形式都通过生态系统结合为一体,并依赖生态系统得以更好的生存”、“社会就及经济体系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全世界人类都通过社会系统联系在一起,并依赖这个社会系统得以更好的生存”。要求不仅要建立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更要从全球出发,考虑未来,积极采取行动,为创建可持续发展的未来不断提高人们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行为能力。

澳大利亚在强化学校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同时,注重整和整个社会资源开展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行业、企业、社区、非政府组织都积极参与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建设,积极投入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工作并作为应尽职责,在每个公园、植物园、动物园、自然保护区、水处理厂以及社区都建立环境教育基地,配备相关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干事,通过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如无脊椎动物的认识、植物的识别、废品回收、雨水收集利用、社区植树、灌木林修复等实践,让人们直接参与环境保护过程,认识生物多样性,强化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意识,激发对环保的情感和责任感,使学生、青年、广大民众以实际行动广泛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如自觉参与植树、清理垃圾、拯救动物,居民房屋前后的花园和草坪,按政府有关部门的统一规划和要求自我负责栽植和管护。全民、全社会、全方位开展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和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推进了澳大利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澳大利亚全民、全社会、全方位开展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基本做法与成功经验给我们以启发与借鉴,我国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一定要坚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理念,必须从基础教育开始,开展持久的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要增强全民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忧患意识,加强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宣传和示范,强化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全球意识、合作意识,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创造生态及社会都更加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 张华,张悦.澳大利亚环境教育对中国的启示[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26(8):130-131.

[2] 丛立新.澳大利亚“社会与环境教育”课程评价[J].比较教育研究,2004,25(1):22-26.

[3] 祝怀新,李玉静.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学校环境教育的政策和实践[J].环境教育,2006,(1):41-44.

对教学环境的建议篇4

[论文摘 要]生产实习是环境工程本科教学一门重要实践课,应分析新形势下生产实习所面临的典型问题,并进行教学改革探讨——协调理论教学与生产实习的关系、加强实习基地建设、进行多方面实习模式的探讨。 由此提出加强校内外实习,结合多媒体教学,集中实习与分散实习相结合的实习模式。

实习是将书本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基本技能训练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社会对环保专业人才的需求也迅速增加,但环境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仍然就业压力大、应用能力不强,这不仅因为社会就业环境的问题,还因为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生缺乏实际的工程经验。生产实习是环境工程本科教学的一门重要实践课,通过该教学环节不仅能使学生掌握环境工程专业设计、施工、组织管理的基本技能,还能使学生了解环保治理设施、设备的运行管理知识。[1]

本文分析了我校生产实习环节的现状和生产实习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生产实习教学改革的建议。

一、环境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生产实习教学可加深学生对污染控制、治理设备工艺原理的理解,巩固所学理论知识,增强他们对环保专业的兴趣和信心,培养他们建立工程意识。笔者认为目前环境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教学普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专业课教学与生产实习教学时间和内容安排不合理

我校环境工程专业生产实习的时间安排在第7学期初,学时为2 周。而专业课教学大部分集中在这个学期,实习期间,有的专业课教学计划还没完成,甚至有的课程还没开始授课,许多基本的理论知识还没有讲授,学生对环保治理设施工艺原理还不了解,使得生产实习这个教学环节的效率不能达到最佳状态,达不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虽然实习指导教师在实习动员时会对一些基本的概念提前进行讲解,但这样做效率低,好多知识学生似懂非懂。最佳的生产实习时间应该安排在专业课学习计划结束后,此时学生对环境工程专业理论知识有了完整的认识和理解,并且学生渴望通过实际工艺设备实习来巩固和丰富自己所学的知识。

另外,许多学校安排生产实习的内容和课堂理论教学内容不符。安排实习单位时没有事先沟通,学生对实习内容事先没有接触过,实习带队教师不能深入给学生讲解,甚至有的带队教师并未讲授过环境主要专业课知识,学生实习不能达到提高理论知识的目的。

(二)实习基地不稳定

实习基地是保证实习教学能够顺利进行的首要条件。学校选择实习基地是根据实习基地是否满足实习要求、交通是否便利、费用是否适中等因素来考虑的。目前我校校外实习基地有已签协议和未签协议两种,基本能满足实习要求,与生产实习内容一致。我校生产实习基地大部分是实习带队教师通过个人关系联系的,目前未签协议的实习基地占大多数。由于实习带队教师与校外企业联系不多,还有实习经费问题,使得我校能提供学生长期稳定实习的基地不多。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协议,两者之间并无硬性约束,实习单位的例行检修情况与学生实习时间有所冲突,且其他不确定因素较多,比如根据教学安排每年实习带队教师不固定,实习单位领导更换,造成带队教师联系实习单位存在困难,稳定的实习基地难以确定。另外,由于扩招,实习人数增多,安排生产实习环节计划时实习小组人数增多,但实习基地的现场讲解人员以及指导教师人数不变,造成部分学生实习效果不理想。[2]

(三)实习经费不充足,实习内容难以保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物价上涨,但我校多年来实习经费仍按学生数每人100元下拨。实习经费包括租车费、实习联系费和讲课费等,由于实习地点较多,实际实习费用超出计划经费,讲课费偏少,实习单位不够热情,实习内容难以保证。由于实习经费往往满足不了实习内容的需要,难以保证充足的实习时间、实习质量和效果。[3]

二、生产实习教学改革的建议

实行改革要符合新形式教学需要,在教学时间安排、实习基地建设、实习模式上进行改革,适应环境工程专业发展的需要。

(一)正确协调理论教学与生产实习的关系

在做专业计划时,要重新调整教学计划,把环境工程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教学计划提前,一部分放在第6学期,一部分放在第7学期前半学期,生产实习和对一些选修专业课或与实习内容联系不太密切的放在第7学期后半学期,这样学生才能获得相应的专业理论技能和所必需的理论内容,具备解决实际环境问题能力。[4]实习教师和单位就能灵活安排生产实习环节,使生产实习更有针对性,从而优化生产实习效果。

最好由有一定威望,专业知识能力强的专职教师负责联系实习单位,做好实习计划,实习前与实习单位事先沟通,协商好实习时间、内容、目的、要求、经费问题等。针对实习内容有目的地选择实习指导教师,选择所带核心课程的教师担任指导教师。在实习中遇到相关专业知识,指导教师可把书本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相结合来进一步讲解,丰富实习内容。通过生产实习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要求学生做好生产实结,促进理论知识的升华。

(二)加强实习基地建设

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对学校和企业来说是互利双赢的,学校解决了人才培养的后顾之忧,企业提升了社会声誉,这对双方发展都有很大益处。实习基地建设的重点是选择距离学校较近、实习内容和要求都符合教学计划的环保企业签订协议,保持相互的利益和联系,建立相对稳定的关系。实习基地是学校和企业双向选择的结果,实习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学校可为企业提供企业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提供在职人员进修、攻读学位的便利,以及进行科研实验和开发的基地;企业提供实习基地以供学生进行生产、操作实习,提供工程技术并进行讲解;签订实习基地协议后,企业挂牌向社会公示。与此同时,学校还应同相关未签协议的环保企业保持经常联系,通过组织联谊赛等形式加强沟通,培养校企双方感情,在条件成熟时鉴定协议,成为稳定的实习基地。[5]

(三)进行多方面实习模式探讨

实习教学是环境工程专业教学的重要环节,对增强学生工程意识和实际能力有重要作用。

1.实行校内外结合的实习方式。校外生产实习可以采用调查、参观、跟班操作等模式,尽量争取实现跟班操作方式,提高学生实际生产能力,掌握环境工程专业设备、工艺操作,了解新工艺、原理、方法。建立校内实习环节,结合环境工程专业的特点,从校外取水、气、固废样品,利用校内现有的试验模型、教师科研项目等资源,进行测试分析,模拟仿真试验,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可以节省实习费用,提高实习效果。

2.实行多媒体专题片教学与模型结合的方式。利用以往实习拍摄的实习照片和搜集的工艺模型结构资料,丰富学生知识。多媒体教学在环境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教学环节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因为大量的工艺模型图片及动画模拟对学生来说既能接收大量的知识,又能对环保工艺、原理生动的演示过程加深理解。现场生产实习对学生来说非常重要,但多媒体详细的动画演示可以弥补实习的不足。例如,学生在现场只能看到自来水厂水处理工艺的外部形状,如反应池、沉淀池、过滤池等表面,通过多媒体可以展示其水处理工艺构筑物内部构造,演示其工作原理和生产过程,加深对工艺原理的理解,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带队老师可以通过每年生产实习的拍照、摄像,搜集企业本身的宣传、培训资料,然后利用实习期间某个时间进行播放,与生产实习现场互为补充,达到巩固加深实习效果的目的。

3.实行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实习方式。对一些带有参观性质的工艺较集中的环保设备、污染治理设施可采用集中实习的方式,节省实习时间和实习费用,也便于实习老师集中讲解,提高实习效率。针对一些需要学生动手实践的实习单位,可以采用分散实习的方式,联系多个实习单位,采用小分队轮流调换实习单位的做法,让每个学生跟班实习。这样就不会出现实习走形式、走过场的情况。为了提高实习效果,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学校必须联系更多与实习内容相关的实习单位,签订协议并建立校企关系。学校可以根据每个实习单位的接纳能力,安排实习小组进行分散实习,便于实习单位协调管理,这样学生在实习单位指导老师的带领下亲自动手操作,有利于提高综合应用能力。

生产实习是环境工程专业重要的实践教学课程,对学生加深污染控制、治理设备工艺原理的理解,巩固所学理论知识,增强他们对环保专业的兴趣和信心,培养他们建立工程意识具有重要作用,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通过正确协调理论教学与生产实习的关系,加强实习基地建设,进行实习模式改革,提高实习教学效果,实习带队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应不断总结、探讨更加合理的实习模式,这样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就业和社会的需要。

[ 参 考 文 献 ]

[1] 刘元元, 高俊敏,赵春平等.环境工程专业生产实习面临的问题与改革措施[J].高等建筑教育,2008,17(3):114-117.

[2] 郭新超.环境工程专业三类实习的教学改革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05,14(4):66-69.

[3] 阚连宝,段庆茹.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实习教学改革初探[J].教育探索,2007,187 (1):36-37 .

[4] 陈武,李凡修,李中宝.环境工程专业实习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2(1):232-233.

对教学环境的建议篇5

关键词: 以设计为中心 学习环境 问题解决

1.前言

近几年来,建构主义遵循学习环境应该便于知识建构这一原则,对微世界的教学提供了质上不同于以往教导方式的经验。

建构主义最有潜力的技术之一就是设计。无论是一个小孩子用建筑毛料搭建一座房子或者是数学系的毕业生验证一个公理,学习者都是积极地参与到各自领域的基本事件中。在任何情况下,他们通过概念之间的联系,加深对其经验的强化理解,获得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建构。

然而,以设计为中心的学习环境的构建,为学习环境的改善提供了机遇,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在技术开发方面,将问题解决的重心放在概念研究方面。为任务设计提供建议是一个研究热点。

2.以设计为中心的问题解决

我们为达到目的必然会对问题采取一定的行动,即问题解决。珀利亚(Polya 1981)将问题解决定义为“发现摆脱困难的途径,绕过障碍物的途径,以实现无法在瞬间达到的目标”。以设计为中心的方法可适用于广泛的领域,在每一个领域,以设计为中心的问题解决围绕一系列精心安排的设计情景,在设计情景中的问题是被两两定义的(E,L):

――E:环境因素。E1,...,En是设计规则的所组成环境的高阶集,特定的环境可能仅仅指定了E的一个子集。

――L:包含有“建筑毛料”的人工制品组成的库,L被分成了簇L1,...,Lm,在这里每一个Li都包含一个特殊类型的组成,每一个组成又是态度价值对的特征。

学生的任务就是要常设一个人工制品A,它是一个由L的对象组合而成的复合物。特别的,A必须能够在E中成功运行。

首先我们给学生一个环境:平均阳光覆盖率,土壤养料量,地下水位高度(如表1)。其次提供学生植物结构组成:根,茎和叶子。

每一种组成都是由它的结构特征定义的,如长度、分枝因素等。使用这些作为它们建筑毛料的构成,学生在“设计工作室”中进行,以便于用图表构建一个能在这种环境中生长的定制的植物。每一种设计过程的反复都是由检验知识库,收集一种完整的植物,测试它能否在给定的环境中生存。如果这种植物不能存活,学生就会修改他们的植物组成来提高它的适应性,整个过程也会持续到他们研究出一种适合这种环境的强壮的植物。

人工制品结构的相关环境因素的约束条件,控制了人工制品的组成。比如,一个植物解剖学和生理学的以设计为中心的学习环境可能包括低光照需要大叶子的约束条件。因此,在为各种环境设计人工制品的课程中,学生获得了对(相当复杂)人工制品机能的环境因素的理解。通过持续的设计与重设计人工制品直至他们满意给定的规范,学生渐渐填补了由特殊的环境因素和特殊人工制品组成产生的概念鸿沟。

3.聚焦设计情景

3.1设计情境的一个三方模型

核心机制监控学生发出的信号,即设计活动的子目标和在问题解决的困难。为了确定如何和何时解决问题,核心机制采用设计情景的三方上下文表征:环境情境、人工情境和咨询情境。

3.1.1环境情境。呈现给学生的环境的主要特征。一般指当前环境。

3.1.2人工制品情境。呈现人工制品的主要特征。包括部分解决、中心成分和设计评价。

3.1.3咨询情境,咨询对话的过程,每一项记录由以下内容组成:主题、频度注释、问题解决的无效时间、媒体注释。

3.2前活动核心机制

核心机制不仅能检测环境情境、人工制品情境,以明确设计标准,而且能咨询情境,以确定学生的需求。

3.2.1环境选择。在一系列的设计情景中,核心机制试图获得人工制品组成。核心机制按照环境矩阵进行发展,它的每一个单元都是一个特殊的环境[1],特定专题的环境有相同目的,特定行列的环境有相同的复杂性,而且活动约束的复杂性是相同的。

3.2.2干预。如果学生作出了错误的设计决定,或者问题解决的无效时间超过了阈限,核心机制将会干预。

建议呈现。一旦干预和主题都已明确,最关键的就是如何提供适当的建议。这些意见是由选择呈现的“直观性”和智能媒体的选择决定的。

核心机制选择直接余像点来确定呈现媒体。为了选择直接余像,核心机制要衡量以下四个因素:(1)如果建议的主题是环境,那么使用非直接建议;(2)当把学生推向更为复杂的水平时,使用非直接建议;(3)如果学生遇到困难时,使用直接建议;(4)如果关于特定主题的建议已经给出的话,使用直接建议。

4.关注设计一种植物中的问题解决

设计一种植物是为中学的植物解剖学和生理学开发的一种以设计为中心的学习环境。设计一种植物包括:(1)十六种环境的环境母体;(2)八类根,八类茎和八类叶的人工制品组成库;(3)三十一种约束的领域模型;(4)有关植物解剖学和生理学的三十种动画和一百六十种音频剪辑的多媒体库。

为了解释它的行为,设想一下一个学生仅仅完成了为复杂水平为一的第一种环境设计一种植物。选择水平2,是因为第一种环境的完成只出现了一个错误。在这种环境中,根和叶子都需要关注。关键的环境因素是低温度和高水位。

生动:相当漂亮。低温和高水位确保茎很厚,而且被很好保护,根和叶子能够控制这种整洁但恶劣的条件。

关注根和叶子,说明仅仅对茎给出了建议。在这一点上,学生点住植物上部的可控部分,开始对叶子进行控制。

学生:花三十秒钟在翻转文本描述和叶子描述之间,不停移动鼠标,却不能作出决定。有三种约束勘测出了低温和叶子特征。因为这是学生在叶子选择上第一次需要建议,三种生动解释依次进行。它们解释低温和叶子大小,叶子厚度和叶子表皮厚度的关系。解释之后,播放叶子解剖学的动画课。

学生:虽然在选择正确的叶子上做出两次以上不成功的尝试,但是已经获得生动解释。因此,学生可以给出简短的直接的口头建议。

生动:为什么你尝试一个又小又厚的叶子有非常厚的表皮呢。

5.结语

以设计为中心的学习环境使得学生反复地作出决定,评价和重新考虑设计决定,这为个别化学习提供保障。一个以设计为中心的学习环境能提供选择环境和干预多媒体建议,以帮助学生形成更有效的测验,并改善他们对复杂关系的假设。

以设计为中心的学习环境固然促进学生的探究精神,但是受许多教学内容与课时等因素的限制,适用面仍存在极大的局限性,对于这一问题还需要长期的研究并作出极大的努力。

参考文献:

[1]张建伟,孙燕青.建构性学习――学习科学的整合性探讨[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2]高文.一般的问题解决模式[J].外国教育资料,1999,6.

对教学环境的建议篇6

关键词:高等院校 体育教学 环境 功用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2-0286-01

体育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因素和社会人文环境因素,各种环境因素以不同的形式渗透、参与在体育学习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中, 以各自特有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干预着体育学习的进程与效果, 它是学生参与体育学习不可缺少的客观条件,良好的教学环境对保证学生良好的学习效果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访问调查法等,抽取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漯河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的500 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发放问卷500份,回收465份,其中男生235份,女生230份。

二、结果与分析

1.体育教学环境中的物质环境

物质环境是体育教学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教师进行体育课教学、学生课余体育活动的必要物质条件。根据它的特点和功能可分为 3 个部分:运动设施环境、自然环境、时空环境。

1.1 运动设施环境

设施环境主要包括运动场地、运动器材、图书资料等要素。它是体育教学的物质基础, 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质量。一个好的体育设施环境可以为体育教学提供一个理想的教学互动的场所。体育教学场所内的器材设备的完整性、场地布局的合理性、装修色调的刺激性、活动空间的范围、光线的明暗、空气流动性等因素都会对学生的学习生理产生直接的影响。良好的体育设施环境可以刺激学生的学习欲望, 从而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调查显示,78.55% 的学生对学校提供的场馆和器材的数量和种类表示满意。对场地(馆)的布局上61.53%的学生觉得不合理,主要是受我校地理环境及原校区限制,新建场馆及原有场馆分布较散,且学生住宿区分校内和校外,学习区离运动场较远,所以学生平时上课和体育锻炼时会觉得很不方便。其次学生不满意学校场地(馆)空气流动性(88.61%)和质量方面(87.13%)。在大学生体育信息来源调查中,1 0 0 % 的学生体育信息来自于体育课学习,还有71.85% 的学生选择体育课本涉取信息,然而只有3.08% 的学生向图书馆涉取体育作息。

1.2 时空环境

学生对体育课时间安排的满意程度上,有87.94% 的学生较满意于下午的体育课时间安排,而有55.09% 的学生不满意上午的时间安排。分析其原因,一是因为学生对体育课重视程度不够,上午7:50 分的第一次课对大部分学生而言太早,学生大都未吃早饭,匆忙上课,故学生满意度低;二是下午的上课时间较人性化,推迟到14:50,夏天避开了最毒辣的太阳,冬天争取到充足的午睡,因此学生满意度较高。在体育课上可以发现,上午第一次体育课上的学生精神状态不好,学生学习质量不高,而下午的体育课课堂气氛相对要好,学生积极性相对更高。体育教学活动还必须有一定的空间环境。不同的空间组织形成和空间密度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在对老师的访谈中发现,学校的空间环境质量并不高。目前学校体育课上课人数较为固定,一般40人左右。但由于扩招带来学生人数猛增,单位时间上课班级也随之增加。有限的体育场馆内空间密度增加,学生的器材使用率下降,体育教师普遍感到很难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2.体育教学环境中的人文环境

2.1 人际环境

人际环境是指教学中的人际关系状况, 它是学校内部的一种特殊的社会环境。与学生学习关系最为密切的是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这两种关系从不同方面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精神面貌和行为方式,进而影响着学生学习的质量。广大学生对体育教师的评价还是比较好的,教学态度认真、方法得当、有强烈的事业心和敬业精神、专项技术过硬、对待学生耐心、无偏袒。大部分学生与教师相处感觉轻松,课上能与教师进行学习交流。教师为人师表,爱护和教育学生;同样学生也尊重教师。这种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学习影响很大,课堂师生互动,学生有信心在教师引导和教育下进行体育学习,学习积极性高,课堂学习气氛活跃。这对提高学习质量有积极的作用。学校内学生与学生的学习关系融洽,学生间能互相帮助进行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形成一种很强的团队精神。这种互助学习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缩短了优生和差生之间的距离,学生学习质量得到保证。在师生学生之间形成和谐、民主、平等的关系, 学生产生满意、愉快、合作、互动和互助等积极的情感状态, 它能极大地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信息传递, 保证学生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2.2 意识环境

对大学生体育意识调查中发现,学生的体育意识已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而发生变化。学生体育意识的变化,为体育学习带来新的气象。学生将体育课学习不再单纯的看待为一种课业,而是作为一种获取体育生活的方式,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学生认识到体育运动的重要性、必要性,产生学习的兴趣, 自觉地投入到体育运动之中, 从而建立起较强的参与意识。

三、结论与建议

1.建议学校在场馆设计方面应多考虑符合体育教学和锻炼需要的场馆设计,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适应教学的需要。2.建议学校多购入体育类书籍,覆盖面要广;充分利用宣传栏,校电台及通过举办体育讲座、体育竞赛等方法,加强对体育的宣传和体育知识的传播。3.建议学校研究对策,加强施工管理,尽早完善场馆建设,改善体育教学的空间环境,提高所有场馆的使用率和使用寿命。4.建议学校充分利用室内场馆优势,合理安排晚上的体育课,将体育课延伸到晚上。5. 建议学校在在课程安排时, 开设相关的环境保护课程, 宣传绿色体育的思想, 使学生建立人与自然、社会和谐统一的体育意识。

参考文献

[1]王雷.高校体育教学环境对体育教学影响探析[J].科教文汇,2008(1):104

对教学环境的建议篇7

实习是将书本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基本技能训练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社会对环保专业人才的需求也迅速增加,但环境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仍然就业压力大、应用能力不强,这不仅因为社会就业环境的问题,还因为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生缺乏实际的工程经验。生产实习是环境工程本科教学的一门重要实践课,通过该教学环节不仅能使学生掌握环境工程专业设计、施工、组织管理的基本技能,还能使学生了解环保治理设施、设备的运行管理知识。[1]

本文分析了我校生产实习环节的现状和生产实习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生产实习教学改革的建议。

一、环境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生产实习教学可加深学生对污染控制、治理设备工艺原理的理解,巩固所学理论知识,增强他们对环保专业的兴趣和信心,培养他们建立工程意识。笔者认为目前环境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教学普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专业课教学与生产实习教学时间和内容安排不合理

我校环境工程专业生产实习的时间安排在第7学期初,学时为2 周。而专业课教学大部分集中在这个学期,实习期间,有的专业课教学计划还没完成,甚至有的课程还没开始授课,许多基本的理论知识还没有讲授,学生对环保治理设施工艺原理还不了解,使得生产实习这个教学环节的效率不能达到最佳状态,达不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虽然实习指导教师在实习动员时会对一些基本的概念提前进行讲解,但这样做效率低,好多知识学生似懂非懂。最佳的生产实习时间应该安排在专业课学习计划结束后,此时学生对环境工程专业理论知识有了完整的认识和理解,并且学生渴望通过实际工艺设备实习来巩固和丰富自己所学的知识。

另外,许多学校安排生产实习的内容和课堂理论教学内容不符。安排实习单位时没有事先沟通,学生对实习内容事先没有接触过,实习带队教师不能深入给学生讲解,甚至有的带队教师并未讲授过环境主要专业课知识,学生实习不能达到提高理论知识的目的。

(二)实习基地不稳定

实习基地是保证实习教学能够顺利进行的首要条件。学校选择实习基地是根据实习基地是否满足实习要求、交通是否便利、费用是否适中等因素来考虑的。目前我校校外实习基地有已签协议和未签协议两种,基本能满足实习要求,与生产实习内容一致。我校生产实习基地大部分是实习带队教师通过个人关系联系的,目前未签协议的实习基地占大多数。由于实习带队教师与校外企业联系不多,还有实习经费问题,使得我校能提供学生长期稳定实习的基地不多。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协议,两者之间并无硬性约束,实习单位的例行检修情况与学生实习时间有所冲突,且其他不确定因素较多,比如根据教学安排每年实习带队教师不固定,实习单位领导更换,造成带队教师联系实习单位存在困难,稳定的实习基地难以确定。另外,由于扩招,实习人数增多,安排生产实习环节计划时实习小组人数增多,但实习基地的现场讲解人员以及指导教师人数不变,造成部分学生实习效果不理想。[2]

(三)实习经费不充足,实习内容难以保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物价上涨,但我校多年来实习经费仍按学生数每人100元下拨。实习经费包括租车费、实习联系费和讲课费等,由于实习地点较多,实际实习费用超出计划经费,讲课费偏少,实习单位不够热情,实习内容难以保证。由于实习经费往往满足不了实习内容的需要,难以保证充足的实习时间、实习质量和效果。[3]

二、生产实习教学改革的建议

实行改革要符合新形式教学需要,在教学时间安排、实习基地建设、实习模式上进行改革,适应环境工程专业发展的需要。

(一)正确协调理论教学与生产实习的关系

在做专业计划时,要重新调整教学计划,把环境工程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教学计划提前,一部分放在第6学期,一部分放在第7学期前半学期,生产实习和对一些选修专业课或与实习内容联系不太密切的放在第7学期后半学期,这样学生才能获得相应的专业理论技能和所必需的理论内容,具备解决实际环境问题能力。[4]实习教师和单位就能灵活安排生产实习环节,使生产实习更有针对性,从而优化生产实习效果。

最好由有一定威望,专业知识能力强的专职教师负责联系实习单位,做好实习计划,实习前与实习单位事先沟通,协商好实习时间、内容、目的、要求、经费问题等。针对实习内容有目的地选择实习指导教师,选择所带核心课程的教师担任指导教师。在实习中遇到相关专业知识,指导教师可把书本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相结合来进一步讲解,丰富实习内容。通过生产实习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要求学生做好生产实习 总结,促进理论知识的升华。 (二)加强实习基地建设

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对学校和企业来说是互利双赢的,学校解决了人才培养的后顾之忧,企业提升了社会声誉,这对双方发展都有很大益处。实习基地建设的重点是选择距离学校较近、实习内容和要求都符合教学计划的环保企业签订协议,保持相互的利益和联系,建立相对稳定的关系。实习基地是学校和企业双向选择的结果,实习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学校可为企业提供企业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提供在职人员进修、攻读学位的便利,以及进行科研实验和开发的基地;企业提供实习基地以供学生进行生产、操作实习,提供工程技术并进行讲解;签订实习基地协议后,企业挂牌向社会公示。与此同时,学校还应同相关未签协议的环保企业保持经常联系,通过组织联谊赛等形式加强沟通,培养校企双方感情,在条件成熟时鉴定协议,成为稳定的实习基地。[5]

(三)进行多方面实习模式探讨

实习教学是环境工程专业教学的重要环节,对增强学生工程意识和实际能力有重要作用。

1.实行校内外结合的实习方式。校外生产实习可以采用调查、参观、跟班操作等模式,尽量争取实现跟班操作方式,提高学生实际生产能力,掌握环境工程专业设备、工艺操作,了解新工艺、原理、方法。建立校内实习环节,结合环境工程专业的特点,从校外取水、气、固废样品,利用校内现有的试验模型、教师科研项目等资源,进行测试分析,模拟仿真试验,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可以节省实习费用,提高实习效果。

2.实行多媒体专题片教学与模型结合的方式。利用以往实习拍摄的实习照片和搜集的工艺模型结构资料,丰富学生知识。多媒体教学在环境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教学环节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因为大量的工艺模型图片及动画模拟对学生来说既能接收大量的知识,又能对环保工艺、原理生动的演示过程加深理解。现场生产实习对学生来说非常重要,但多媒体详细的动画演示可以弥补实习的不足。例如,学生在现场只能看到自来水厂水处理工艺的外部形状,如反应池、沉淀池、过滤池等表面,通过多媒体可以展示其水处理工艺构筑物内部构造,演示其工作原理和生产过程,加深对工艺原理的理解,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带队老师可以通过每年生产实习的拍照、摄像,搜集企业本身的宣传、培训资料,然后利用实习期间某个时间进行播放,与生产实习现场互为补充,达到巩固加深实习效果的目的。

3.实行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实习方式。对一些带有参观性质的工艺较集中的环保设备、污染治理设施可采用集中实习的方式,节省实习时间和实习费用,也便于实习老师集中讲解,提高实习效率。针对一些需要学生动手实践的实习单位,可以采用分散实习的方式,联系多个实习单位,采用小分队轮流调换实习单位的做法,让每个学生跟班实习。这样就不会出现实习走形式、走过场的情况。为了提高实习效果,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学校必须联系更多与实习内容相关的实习单位,签订协议并建立校企关系。学校可以根据每个实习单位的接纳能力,安排实习小组进行分散实习,便于实习单位协调管理,这样学生在实习单位指导老师的带领下亲自动手操作,有利于提高综合应用能力。

对教学环境的建议篇8

刚才,局长作了一个很好的汇报,全面总结了全市教育系统开展“双评”和“联评”工作情况,可以说是站位高远,认识到位,态度坚决,措施有力,效果初显。初步地总结一下,我感到有这样几个特点比较鲜明:

一是实现了治标与治本的有机结合。要开展好端正行风政风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既要解决好当前存在的、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的各种突出问题,又以此为鉴,做到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你们教育系统在活动中,一方面就教育收费、择校、农民工子女入学、乱办班、乱补课等突出问题进行了严格治理,一方面又强化思想教育,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年”活动,加大对教职员工的教育和管理,注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从而有效地保证了工作的效果。

二是实现了当前与长远的有机结合。端正行风政风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最怕的就是刮一阵风,搞形象工作,虎头蛇尾,不了了之。十分可喜的是,你们教育系统做到了既能按照方案要求踏踏实实地开展好当前的教育教学和评议工作,又认真研究落实好教育、制度、管理并重的行风建设长效机制,切实加强制度建设,做到以制度管人,保证了“双评”和“联评”工作的扎实、深入、持久开展。

三是实现了教学与评议的有机结合。“以评议促工作,以工作促评议”是我们开展政风行风建设的根本初衷。你们教育系统把“双评”工作和“联评”活动与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年”活动和实施规范办学行为工程有机结合起来,与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加强学校管理服务有机结合起来,做到通盘规划,协调动作,实现了教育教学工作和“双评”、“联评”活动的整体推进。

总之,我认为教育系统的行风评议工作已经是摆开了阵势,形成了氛围,打造了环境,付诸了行动,收到了成效。但是在工作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乱收费、乱补课、滥办班、体罚学生等问题在社会上的反映还比较强烈,公立高中招生“三限”的政策还没有很好落实,师德师风上也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也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今年我们把教育系统全部列入评议工作的范畴,进行重点治理和整顿。

另外,市委对创优经济发展环境工作非常重视。在2月8日的市委常委会上,市纪委就创优经济发展环境工作做了专题汇报,市委决定把创优经济发展环境列为市委大事大项,列为市委对各部门实绩考核的内容。并在市纪委二次全会上,下发了《创优经济发展环境实施办法》,世英书记就创优经济发展工作又做了专门强调部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全市上下抓环境的氛围已基本形成。我们市纪委作为创优环境工作的牵头部门,更是把创优环境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下发了《双评方案》、《联评方案》,召开了牵头部门动员会,并将在近期召开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工作推进会议,对下半年的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

鉴于此,我认为教育部门应该进一步提高认识,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加快脚步,加大工作力度,按照上级主管部门和市委的要求,把开展政风行风评议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不断推向前进。

下面,我就下一阶段的工作谈几点要求:

一是继续提高领导的重视程度。态度决定力度。要把开展政风行风评议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摆到统领整个教育工作的高度来认识,把它贯彻到教育工作的全过程和各个方面。领导要用主要精力,班子要用主要力量,切实把这项工作抓实抓靠,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二是继续集中力量解决突出问题。无论是社会强烈反映的“乱收费、乱办班、乱补课”问题,还是通过检查发现的乱订辅导资料问题,还是经过自查梳理出的其它矛盾问题,都要集中力量迅速解决好。能解决的马上解决;一时解决不了的,要提出合情合理的解决方案;因为客观原因实在解决不了的,要老老实实讲明情况,争得理解。要在整个教育系统内打一场大会战,绝不要因为某些问题久托不决而影响广大人民群众对教育的公信度,影响我们教育的形象,影响我市的发展环境。

三是继续抓好当前的自评工作。当前我们的评议工作已经进入了自查自纠的阶段,这一阶段是整个评议工作的关键时期,只有问题找准了,才能对症下药,所以要按照方案的要求,认真地开展好当前工作。要组织教职工对照公开承诺的事项,认真检查本部门、本单位和个人的行为,深入开展自测自评活动,通过自评,发现问题、找准原因、搞好整改。要组织教职工针对对教育系统中存在的乱收费、乱办班、乱补课、乱订教辅资料等具体问题,进行认真的自查和自纠,切实解决存在的实际问题。同时,要对自测自评、自查自纠情况进行专项检查、重点抽查或暗访暗查,发现问题,要公开、严肃处理。

四是继续在强化管理和服务上下功夫。解决行风问题,最有效的措施还是要靠制度,其最终的效果还是要体现在服务上。所以我看还是要在整章建制,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体系上下功夫,在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上下功夫,在为家长、为社会更加优质的服务上下功夫,做到以管理提高教学,以管理提高服务,以优质的教学和服务提升管理水平,切实杜绝教育办学中的不正之风。

上一篇:智慧供应链体系范文 下一篇:产业融合发展的意义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