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景区规划概述范文

时间:2023-12-28 17:50:51

旅游景区规划概述

旅游景区规划概述篇1

然而,我们必须看到,我国在发展生态旅游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定的问题。首先,一些地区对于生态旅游概念还不是很清楚,盲目进行发展旅游业,在进行项目规划的时候,缺少创新意识,形式雷同,盲目地抄袭国内外的典范,并未针对该地区特定的自然和人文环境来进行有针对性的开发。其次,一些地区在进行生态旅游开发的时候主要针对经济发展进行,比较轻视环境保护问题,使得所谓的生态旅游规划名存实亡。最后,还有的地区虽然制定了完善的规划,但是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并没有严格按照规划的内容来进行,管理并不规范,依然采用粗放型开发方式,对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

上述种种现象都表明我国生态旅游事业虽然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依然存在一定问题,必须要强化生态旅游的相关概念,找到规划过程中必须注意的重点,使得规划更具有可操作性。要更好地发展我国的生态旅游事业,就必须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对生态旅游项目进行更好地规划,这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要找好生态旅游、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发展这三者之间的平衡点,让生态旅游能够稳步发展。

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之联系

生态旅游的概念原本来源于西方国家,美国生态旅游协会曾经对其有过专门的定义,在我国早在20世纪80年代的时候就已经有人提出过生态旅游这个概念。①一般来说人们认为生态旅游并非简单的旅游产品,它也不是简单的旅游方式,生态旅游要强调的是人和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要寻求的是和生态保护的共同促进。生态旅游不应该破坏环境,而应该起到保护自然资源的作用,要保持各种资源能够被可持续利用,同时也要帮助当地的经济以及环境等方面能够更好地维持可持续的发展。

生态旅游具有和一般旅游不同的特征。它必须保持自然性,是一种原始的旅游方式,在远离城市的自然风光中,人类能够更好地领略大自然原本的风貌,探索大自然的秘密。生态旅游还必须具有保护性,不应以破坏自然环境为代价,在开发旅游资源的时候要注意重复利用原则,寻求经济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协调性,要通过合理的谋划来保持长久的经济利益。生态旅游还必须具备科学技术性,对于生态旅游的规划和开发必须建立在对自然环境进行全面调查,对环境容量进行检测,对旅游产品进行科学研发的基础上,开发者要能够充分体现环保意识。

由于生态旅游具有和一般旅游不同的独特特性,这也使得它具有了一般旅游所不具备的特殊功能,要更好地规划生态旅游,就必须对它的功能有所了解。②生态旅游具有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功能,由于生态旅游全面协调自然、经济、科学技术之间的关系,所以能够可持续地为某地区提供经济收入,并给当地人提供充足的就业机会。

我国对于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探索

生态旅游在我国的研究。在我国,20世纪70年代初的时候就有旅游界的人士开始关注并引进了生态旅游这个概念,但是它真正以文件的形式得到确认则要晚得多。1993年,我国在北京召开了“第一届东亚地区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会议”,文件《东亚保护区行动计划概要》,正式确认了“生态旅游”这个概念。

自此,国内学者便开始关注生态旅游这个概念。首先,有学者对生态旅游在中国的实践和规划进行了研究与分析,例如,张秋菊、海鹰撰写的“我国生态旅游研究进展综述”一文,就依据近年来国内生态旅游的研究情况,指出了未来发展的方向。其次,也有学者通过设立专项项目,进行了生态旅游方面的研究,例如,赵磊发表的“中国湿地生态旅游研究进展”一文,就以湿地作为研究重点,论述了湿地生态旅游方面的进展。最后,还有学者从科学技术的角度出发,对生态旅游的环境承载力等课题进行研究,例如,王会娟的论文“关于国内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的研究进展”就研究了环境承载力和旅游之间的关系。

随着大量的学术研究和论文资料的收集,国内对于生态旅游概念的界定也越来越清晰了,2006年,国家旅游局联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对生态旅游进行讨论,会议对生态旅游的重要性进行了肯定,达成了进一步共识:生态旅游不光是旅游产品和旅游方式,更是强调和谐的旅游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式。

生态旅游在我国的实践。我国不仅对生态旅游的课题进行了学术方面的研究,更致力于具体实践。早在1982年我国便建立了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尝试将旅游和环境保护结合在一起,同步开发。此后我国的生态旅游便如火如荼地展开了,截至到2005年底,全国各种级别的自然保护区有2349处之多,已经形成了颇具规模的网络覆盖式结构,证明了我国生态旅游事业正在不断向前发展。

我国尝试在不同地区开发生态旅游,有以华山等为代表的山岳生态景区,也有以天池等为代表的湖泊型生态景区,此外以神农架为代表的森林生态景区和以内蒙古为代表的草原生态景区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另外还不乏以冰雪、海洋等为代表的生态景区。③在开发旅游产品方面,我国也进行了各种不同的尝试,除了一般的野外观光旅游以外,还有一些比较有特色的旅游项目,如开发了以鄱阳湖为代表的观鸟生态景区,以香格里拉为代表的探秘旅游等。

影响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因素

旅游景区规划概述篇2

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传统旅游方式的弊端越来越多的显现出来,导游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破坏日益严重,一种新的环保方式的旅游景点规划已经迫在眉睫。在这一背景下,出现了生态旅游这一概念。但是我国在生态旅游的理论、大众意识、管理方式及规划研究上都比较欠缺,而把地理学研究自然现象空间关系的“横向”方法同生态学研究生态系统内部功能关系的“纵向”方法相结合的景观生态学,是新一代的生态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把景观生态学应用到旅游生态景点的规划研究中,是保证旅游资源能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景观生态学; 生态旅游; 规划研究

Abstract:

With the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dustry, the disadvantages of traditional tourism way more and more show, tour guides resources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destruction increasingly serious, a kind of new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way of tourist attractions planning is imminent. In this context, the emergence of a ecological tourism this concept. But our country in ecological tourism theory, the public consciousness, management way and planning research are lacking, the geography and the study of natural phenomena space relation "vertical" with ecology research method of ecological system internal functions relationship "horizontal" method of combining the landscape ecology, is a new generation of ecology, with very strong practicality and applied. The application of landscape ecology to tourism ecological scenic spot of planning, is to guarante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resource can be important way.

Keywords: landscape ecology; Ecological tourism; Planning research

中图分类号:P90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景观生态学是20世纪60年代在欧洲形成的,到20世纪80年代初,景观生态学在北美才受到重视,并迅速发展成为一门很有朝气的学科。景观生态学的理论是复杂而庞大的,经过20多年的学习和实践,中国的景观生态学研究已取得长足发展,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土地利用与动态、景观规划与设计、环境影响评价与自然保护等方面的研究与应用中取得重要进展,本文中从景观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史以及它在生态旅游中的开发应用加以阐述,从景观的角度将旅游与生态有机熔铸。

一、相关概念解析

1.1景观的含义

“景观”一词最早出自于希伯来语《圣经》旧约全书,指的是具有国王所罗门教堂、城堡和宫殿的耶路撒冷城美丽的全景。景观的含义等同于“风景”、“景致”、“景象”等。在英语、德语、俄语中“景观”一词拼写相似,其原意都是表示自然风光、地面形态和风景画面。汉语中的“景观”一词涵义丰富,不仅反映了风景、景色、景致,还表达了观察者的感受和认知。

由于不同学科领域对景现的不同理解,景观的定义存在多种表述。视觉美学意义上景观的含义与“风景”、“景致”、“景色”一致。地理学概念上,景观被定义为地球表面气候、土壤、地貌、生物各种成分的综合体。生态学上,景观有狭义和广义两种之分:狭义景观是指几十平方千米至几百平方千米范围内,由不同生态系统类型所组成的异质性地理单元;广义景观则是从微观到宏观不同尺度上的、具有异质性或斑块性的空间单元。

1.2生态旅游的含义

生态旅游(ecotourism)是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谢贝洛斯•拉斯喀瑞1983年首次提出。 当时就生态旅游给出了两个要点,其一是生态旅游的物件是自然景物;其二是生态旅游的物件不应受到损害。1988年,他又进一步给出了生态旅游的定义:“生态旅游作为常规旅游的一种特殊形式,旅游者在欣赏和游览古今文化遗产的同时,置身于相对古朴、原始的自然区域,尽情研究野生动植物和享受旖旎的风光。”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把其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的内涵更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

二、景观生态学在生态旅游规划与开发中的应用研究

2.1旅游规划的景观生态学原则

(1)整体优化原则

从系统论的角度,把景观作为一个系统来规划和管理,从而实现其整体最优化。

旅游规划是对旅游地生态系统及其内部各个部分、多种要素进行规划,平衡宏观和

微观之间的关系;规划者应该站在系统整体的高度上,使规划体现出生态系统的稳

定性和自然规律。

(3)多样性原则

多样性是景观规划设计所依据的原则同时又是对景观进行管理的结果。景观的

多样性对确保景观的稳定、缓冲旅游活动对环境的干扰、提高景观观赏性等方面起

不可替代的作用。景观多样性的维持和旅游空间多样化的创造是旅游地规划的重点。

(4)个性与特殊保护性原则

对某一地区进行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的时候,对于该地区的一些原始自然地和宝

贵的历史文化遗迹,要绝对加以保护,避免对这些宝贵的自然及历史文化遗产造成

破坏。

(5)综合效益原则

景观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要达到平衡,不能顾此失彼。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

时要体现生态理念,注重生态平衡,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使景区在获得经济利益

的同时又不至于减弱其景观生态美,达到经济与生态的和谐发展。

2.2景观生态学在旅游规划中的应用

2.2.1景观生态学在旅游规划中的宏观应用

景观生态学在旅游规划中的宏观应用主要强调的是景观的自然属性,有效而合理的景观生态规划对保持旅游地的景观质量、景观特色以及确保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从景观结构和功能上对景区进行景观生态规划,主要包括对旅游产品市场需求和特征的分析,旅游地自然、社会要素等资料的调查搜集,景观分类和对景观结构功能的诊断,然后通过不同类型的景观结构进行规划,设计出不同的功能单元,以整体协调和优化利用为原则,确定景观单元及其组合方式,进而选择合理的利用方式。

2.2.1景观生态学在旅游规划中的微观应用

景观生态学在旅游规划中的微观应用则主要体现在对景观结构要素斑—廊—基的具体设计上, 旅游斑块的设计要体现出与环境的高度和谐统一,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共生程度要高,人造的斑块与天然的斑块要相协调。旅游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要充分实现生态化,并且要注意与当地的自然、人文景观的特征相协调,切忌以商业化、城市化的浓重气息破坏景观原有的文化内涵和特色。基于景观生态学原理的旅游规划与开发首先应把保护思想融入到开发理念中,然后运用景观生态学相关原理,对旅游地的旅游景观、环境景观等进行进一步规划。

三、结论

生态旅游是一种新的旅游形式,生态旅游的开发与规划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用于指导生态旅游开发与规划的理论是学者们研究的重要内容。旅游地景观生态规划是在景观水平层次上对旅游地的旅游景观、环境景观等所进行的一种规划,它本质上是一种包含“旅游”、“景观”、“生态”三方面的综合性规划。景观生态学是地理学与生态学交叉形成的学科,它既包含了生态学的思想又注重景观时空特色,同时又考虑规划地的生态平衡,这与生态旅游的思想不谋而合。所以景观生态学是生态旅游规划的一个重要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傅伯杰等.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2]肖笃宁,李秀珍等.景观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3]黄锡畴.德意志联帮共和国生态环境现状及保护[J].地理科学,1981:12~15.

[4]刘安国.捷克斯洛伐克的景观生态研究——中国科学院区域环境研究考察组访捷见闻[J].地理科学,1981,(2):18~21.

[5]祁黄雄,林伟立.景观生态学在旅游规划中的应用[J].人文地理,1999,(3):22~26.

作者简介:吴向葵,1987年生,安徽桐城人,现就读于合肥工业大学研究生二年级

旅游景区规划概述篇3

关键词:环城游憩带;文献综述;研究

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8-0094-02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不断向扩散,城市和周边地区的休闲、游憩产生密不可分的联系,在这种形势下,形成了环绕城市、与城市交通联系便捷、主要适应城市居民短期休闲度假需求的土地利用形式,被众多学者称为环大城市游憩活动频发地带,简称环城游憩带(Recreational Belt Around Metropolis,ReBAM)。1980年代以来,我国一些大城市周边地区相继出现了ReBAM现象,如北京、上海、深圳等。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环城游憩带越来越成为我国城镇居民休闲度假旅游的主要目的地之一。

随着黄金周旅游所爆发的食、住、行、游、购、娱乐等各方面问题的出现,人们的旅游消费越来越理性,旅游消费方式有所转变,开始由长距离旅游向中短途旅游转变;从追求旅游景点名气向追求旅游质量转变,尤其是随着短线、乡村等城市周边旅游的不断兴起。公共节假日改革和推行带薪假期制度将对人们此后闲暇时间的分布和消费行为产生重大影响,长短假期的合理分布以及带薪假期的灵活应用将有助于国内休闲、度假旅游产业的发展。调查显示,随着我国城市居民以城市周边为目的地的近距离旅游需求的日益增长,使得环城游憩带渐渐成为城市居民出游选择的新宠,并将成为今后城市旅游开发的重要方向(李文英,郑昌江,2008)。因此,对国内外环城游憩带研究的理论成果进行梳理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1999年在中国珠海召开的“城市旅游国际研讨会”上,吴必虎教授提出“环城游憩带”的概念,标志着城市周边旅游研究成为旅游学界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2001年时任国家旅游局规划发展与财务司司长的魏小安《对发展中国家环城市旅游度假带的思考》对中国环城市旅游度假带的概念与原则、过程与现状、地位与作用、发展模式、发展前景进行了讨论,这表明环城游憩带的研究已经引起有关政府部门的重视,预示着环城游憩带在研究和实践上进入了一个新阶段(魏小安,2001)。

1 国外环城游憩带研究回顾

环城游憩带(ReBAM,recreation Belt Around Metropolis)是学者在研究旅游空间系统的过程中逐渐提出的一个概念,该概念的思想源于国外。

在概念研究上,MCKenzie(彼得•霍尔,1996)在一份讨论城乡结合部发展的文献中谈及了城郊旅游现象;前苏联地理学家普列奥布拉曾斯基(1982)在其著作中描述到,每逢周末,成千上万的人拥向市郊的娱乐带,这些娱乐带通常是在地形条件较好的地方,通过绿化建立森林公园和园林带。1987年Stephen L.J. Smith 提出“旅游城市化的概念”,认为城市旅游引导着一种新的不同寻常的城市化类型,现代城市是为了消费而建立的,而不像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工业化城市那样以工业、生产、商业和居住为主要功能。

在空间结构上,以美国学者盖恩(Gay Lieber,1972)为代表的少数旅游学家将郊区旅游带纳入城市旅游地域系统中,并提出了著名的都市旅游的理论模型,我们可称之为“都市旅游环带模式”,他以城市的核心都市区为旅游中心,在其用四个环形带来区分不同带状区域的旅游功能与特点。盖恩随后对这四个旅游带的功能及旅游吸引物和旅游设施、旅游活动在空间上的分布做了探索,为市内和周围的休闲和旅游功能区位的模型研究提供了一个有用的观察途径。日本学者对城市游憩空间的研究也有涉及,如 Koike(铃木富志郎,1985)根据旅游形式、设施、游客数量、以及旅游景观的明显差异将城市由里向外划分为几个地带,即1小时车程范围内的市区、半日游地带,3小时车程范围内的一日游地带,大于3小时车程范围的隔夜游地带。Weaver1993根据旅游活动随距离衰减的现象,曾提出过类似环城游憩带这样的城市居民出游的同心圈层结构,将城市居民出游目的地划分为专业旅游带、中心商务区、地方邻里区、胜地带和乡村5个带,显示出旅游研究者对城市旅游地域空间分异的关注。英国的鲍尔(Ball,1984)观察到,在大伦敦,也形成了环形的游憩地带。

2 国内环城游憩带研究回顾

国内关于城郊旅游的研究起步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主要集中在对城郊旅游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开发模式研究上,以实证研究为主,且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南京、武汉、西安等几个大城市,对中小城市探讨不多。1999年吴必虎提出环城游憩带这一概念,把城郊旅游空间圈层分为核心区、区、边缘区,指出大城市周围200公里以内是旅游高频区,且距离衰减作用明显。环城游憩带的提出表明我国关于城郊旅游的研究有了一个独立的理论框架,可以视为城郊旅游研究中的一个里程碑(何雨、刘顺玲。2006)。之后学者们纷纷结合自己所在地区做了大量的实证研究,成果颇丰,如沙润、吴江(1997)以南京为例,研究了城乡交错带的旅游发展,并将城乡交错带划分为近城区、近郊区、远郊区三个地带;李九全(1999)研究了西安环城风景区的旅游开发模式;周丽君,崔痒(2005)对长春市环城游憩带的形成因素和结构特征作了研究;李江敏,张立明(2004)在社会调查的基础上,对武汉市居民环城游憩行为作了实证分析;潘勇(1998)在对上海市区居民旅游强度和频度分析的基础上,对市民包括郊游在内的旅游行为模式进行了研究。

在概念研究上,国内最早由吴必虎于1998年提出(吴必虎,2001),它指发生在城市郊区,主要为城市居民光顾的游憩设施、场所和公共空间,特定情况下还包括位于城郊的外来旅游者经常光顾的各级旅游目的地,一起形成的环大都市游憩活动频发地带(吴必虎,2001)。但是对于这一空间地带的称谓并不统一,有“城乡交错带”(沙润,吴江1997;付全胜,1998)、“郊野”(肖胜和,1999)、“环城游憩带(吴必虎,2001)”、“大都市郊区游憩带”(王云才,2000),等等。无论如何称谓,这一地带介于城市市区和广大农村之间,是城市地域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城市功能和农村功能互相渗透、社会经济发展特殊而又十分活跃的过渡地带。

空间结构方面,吴必虎(2001)根据上海居民出游规律的研究,把大都市环城游憩带分为核心区、中间区、边缘区,其圈层结构以中心城区为内核,其外部按第一环带、第二环带、第三环带向外扩散,最外层是城市游憩带。王瑛、王铮(2003)等通过对居民出游的边际效用分析,发现旅游地分布存在一种类似杜能环的区位结构,即以旅游集散地为中心,呈现由内向外的环带状分布;吴志强(2005)等认为环城游憩带的发展应经历增长极模式、点轴模式和网络模式;李业锦(2003)对济南市环城游憩带空间结构研究之后,提出了把环城游憩带分为内、外两个圈层的观点。

开发模式方面,陈传康(1996)观察到,随着现代交通条件的改善和市民周末休闲时间的增加,城市周边旅游和短线区域旅游重合,在城市周边地区应开拓相应的康体休闲旅游,其活动形式包括康体养生、体育休闲、农业旅游、亲子活动、亲近自然、生态回归等;胡燕雯(2002)也对环城度假带的发展模式进行了探讨,她认为环城度假带可以发展乡村度假型摸式、休闲农业旅游模式、公园游乐模式、专题旅游休闲活动模式和会议旅游模式等;叶岱夫(1998)观察到城郊旅游开发存在风景区城市化、山水公园乐园化、自然景区建筑化等不良现象后,建议近郊区实行以园林、森林和农业观光园为基调的综合开发,远郊区宜围绕田园景观和乡村景色进行开发建设,并建立城郊乡村保护区,为城市留下一部分高质量的乡村原野。刘淑芳(1996)对城市郊区县城旅游规划的研究显示,度假、会议、商贸和观光游应成为郊区县域旅游后开发模式。

形成机制方面,吴必虎(2001)认为,环城游憩带的区位是在土地租金和旅行成本的双向力作用下形成的,是投资者和旅游者达成的一种妥协。离开城市距离越远地租越低,投资商的资金压力越小,而旅游者的旅行成本就越大,其出行意愿和实际出游率越低,最终在某个适当位置形成游憩区域。石艳与何佳梅(2001)也分析了与其相似的环城游憩带的形成机制与市场特征,更进一步明确环城游憩带是由级差地租、旅行成本、政策导向所致,在此基础上资源创新也是一大要素。

3 研究评述

我国对环城游憩带这一领域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主要是概念的论证和形成机制的初步研究,概念的涵盖范围也有待拓展。对其形成的内在机制、游憩行为特征等方面的研究还需进一步。现阶段的研究主要是个案研究,但研究中缺乏中小城市的研究,并且定性的研究比较多,缺乏定量的研究。在环城游憩带的开发上主要侧重从资源类型探讨开发模式的研究,在投资、经营和营销方面的论述较少。除此之外,在环城游憩带空间结构、环城游憩带旅游地类型和空间结构以个案研究的比较多。在环城游憩带旅游发展的方面,主要分析了其形成机制、现状特征,着重与从市场和营销两方面探讨其发展,在规划、政策和开发方面论述不多。但是,环城游憩带理论的研究和实践正逐渐完善,环城游憩带ReBAM(Recreation Belt Around Metropolis)是旅游业发展的新形式,是市场导向所致的(乔海燕,2007)。城市化和环城游憩带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关系,城市化对环城游憩带的形成和发展具有直接的推动作用,同时,环城游憩带对于城市化的发展也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它可以优化城市功能,促进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规模升级,还有利于城市圈和城市群的形成。环城游憩带的培育和发展将是我们着力打造区域旅游品牌并形成影响力的一个重要环节,预示着城市区域旅游未来的发展方向(郭鲁芳,王伟,2003),同时为城市旅游理论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平台,在实践上能够为政府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Gay Lieber,Fesenmiaier D R. Recreation Planning and Management[M]. London: EδF. N. Spon Ltd,1972.

[2]Ball J V. Landscape Preferences and Behaviour of Visitors to Spanish National Parks[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1995(29):145-160.

[3]李业锦.济南市环城游憩带(ReBAM)空间结构研究[J].北京大学硕士论文,2003.

[4]陈传康.城市旅游开发规划研究提纲[J].旅游学刊,1996,(5):31-34.

[5]叶岱夫.对我国城郊旅游功能及相关问题的探讨[J].城市问题,2000,(6):22-24.

[6]吴承忠,韩光辉.国外大都市郊区旅游空间模型研究[J].城市问题,2003,(6):68-71.

旅游景区规划概述篇4

关键词:旅游规划环评 指标体系 旅游环境承载力

1.前言

2002 年10 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第8条规定:“国务院有关部门、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其组织编制的工业、农业、畜牧业、林业、能源、水利、交通、城市建设、旅游、自然资源开发的有关专项规划, 应当在该规划草案上报审批前, 组织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并向审批该专项规划的机关提出环境影响报告书”[1],首次以法律的形式规定旅游规划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这对于保护我国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和灿烂的中华文化、遏制旅游业发展中所出现的负面影响、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旅游专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在旅游发展规划的编制阶段,对规划实施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识别、分析、预测和评价,并提出预防或者减轻负面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的过程。近年来我国旅游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陆续在各地展开,在实践基础上经过不断总结和创新形成了一系列宝贵的经验[2-5]。在现有旅游规划环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了旅游专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编制技术要点的探讨。

2.影响识别

旅游专项规划实施造成的环境问题,一方面体现在对植被、生物资源、人文资源、自然景观等的开发利用上,另一方面体现在配套的旅游设施、旅游活动本身及旅游所带动的其他产业发展对环境的直接与间接影响上。对规划实施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分析应从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生态环境、自然景观、社会经济等几方面展开,综合考虑道路、宾馆、水上游乐设施等建设对农田的占用以及旅游活动对沿湖湿地、水资源、文物古迹、生物多样性、自然景观等的影响,旅游活动所带动的其他产业对资源、能源、环境的间接影响,居民和工业企业的拆迁造成的社会影响等。

3.指标体系

旅游区规划建设是区域开发的一种,但这种开发不是简单污染型的开发,也不仅仅是非污染生态类的开发,在关注开发建设产生的污染与生态破坏的同时需考虑周边区域现有建设及规划建设对本规划区可能产生的影响。总的来说,旅游专项规划环评需要包括生态环境指标、自然环境指标、社会经济文化指标、人文环境影响指标、风险灾害指标、可持续性指标等。

4.旅游环境承载力

作旅游专项规划环评时应设生态旅游专项规划评价专章,应充分论述旅游专项规划实施对自然生态环境及当地民俗文化的影响,设定开发强度限制,提出可行的生态恢复和污染防治措施建议等。其中合理计算并分析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或旅游环境容量)最为关键。

旅游环境承载力是一个综合概念,它取决于根据不同的旅游环境要素内容划分的各承载分量值的大小,主要包括环境生态承纳量(EEBC)、资源空间承载量(REBC)、心理承载量(PEBC)、经济承载量(DEBC)四部分。各承载分量值没有统一的计算方法。目前,国内外常用的是LAC理论,一般有9个规划步骤 [6]。但目前该理论在定量化计算模型方面还没有统一的体系出现,处在多方探索阶段。其他计算旅游环境容量的方法有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的VERP游客体验与资源保护技术方法;美国林务局的ROS游憩机会序列;加拿大国家公园的VAMP游客活动管理规划方法;美国国家公园保护协会的VIM游客影响管理方法;澳大利亚的TOMM游客管理最佳模型,在解决资源保护和旅游发展之间的矛盾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6]。

5.其它评价要点

旅游专项规划环评还要充分利用景观学理论,考虑景观的多样性、异质性、稳定性及美学价值;灵活运用城市规划的建筑体量、建筑高度、密度等理论,合理规划布局;并做好公众参与专章,充分反映当地公众的意见与要求。

6.结语

旅游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作为一项新生事物,其评价内容、方法、体系还有很多不完善之处,需要工作者们在今后的探索中不断完善,以尽早形成系统的、可操作性强的旅游专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导则。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R] . 北京: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002.

[2]杨春平,曾光明,汪铭等.旅游度假区建设对旅游资源的影响评价及保护规划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1996,16(6):415-416.

[3]曲向荣,孙铁珩,李培军等.风景名胜区开发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程序和指标体系—以本溪水洞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为例[J].城市环境-9城市生态,2000,13(3):1-3.

[4]沈万斌,孙述海,刘咏梅等. 旅游专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探讨[J].四川环境,2004,23(1):78-80.

[5]杜永田.关于旅游开发区的环境影响评价问题[J].江苏环境科技,2000,13(1):18-20.

旅游景区规划概述篇5

一、研究背景

2009年国务院下发的41号文件,提出要把我国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在“大众化旅游”和“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理念逐渐成为社会主流意识的背景下,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旅游和休闲需求与非均衡的产业结构且相对滞后的商业模式和旅游组织方式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笔者认为该矛盾的根源在于旅游的惠众性未能达到。从发达国家旅游业的发展模式来看,衡量一个国家旅游业发展是否成熟的标志是旅游公平,其首要目标是要达到人人有机会参与旅游。但从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现状来看,其距离“人人可游,人人能游”的大众时代还有一定的距离。

二、文献综述

(一)基础理论

1、公平理论

公平理论又称社会比较理论,是在20世纪60年最先由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提出来的,该理论指出人的工作积极性不仅与个人实际报酬多少有关,而且与人们对报酬的分配是否感到公平更为密切。从现代伦理学的角度,公平分为三个层次:社会公平、领域公平和领域内部公平;从经济学的角度,公平包括起点公平(也叫机会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

2、利益相关者理论

利益相关者理论(Stakeholder Theory,简称ST理论)是20世纪60年左右在西方国家逐步发展起来的。该理论是由Freeman在1984年其出版的《战略管理:利益相关者管理的分析方法》一书中明确提出的,是指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为综合平衡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而进行的管理活动。ST理论在旅游领域的应用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利益相关者的界定和划分、旅游活动中的利益相关者研究、旅游地利益相关者冲突与协调、旅游环境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等几个方面。

3、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是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在1987年发表的《布伦特兰报告》中提出的。该报告对可持续发展的解释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而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自身需要的能力。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观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可持续发展观的内容体系,其公平原则是从机会选择的平等性的角度展开的,主要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同代人之间的平等,包括三个层次,即游客间的平等、游客与东道主地区居民间的平等、东道主地区居民与旅游开发商之间的平等;二是代际间的平等。

(二)研究述评

在CNKI数据库以“旅游公平”、“旅游惠众”、“旅游权利”为关键词搜索,相关文献数量较少,但是却呈现逐年递增趋势。通过文献研究发现,我国学者对旅游公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概念研究

刘好强(2014)依据公平理论,认为在社区参与旅游的背景下,旅游公平是指政府或旅游企业与旅游社区居民这一利益关系主体之间在旅游资源开发、旅游权力和旅游收益等的使用和分配上的公平性。而关于旅游权利问题的系统研究是在2009年之后,伴随着旅游法的提议、起草而逐渐走入旅游学界的视野。王德刚(2009)最先从本体论的角度对旅游这种社会现象进行了重新认识,将旅游作为人的基本权利提到学术层面来进行讨论,并对弱势群体旅游权利的实现路径进行了初步探讨;之后,夏赞才、刘焱(2010)将旅游权利主张分为自由旅行权、带薪休假权和友善接待权三个方面,但是也指出了过度依赖和强调旅游权利会使旅游权利自身陷入道德困境。杜一力(2011)认为旅游权利是现代社会中人们离开常住地实施旅行游览活动的权利,是人们通过利用时间和空间去获得精神、文化、健康等需求的一种权利,包括旅游自由权、旅游资源享有权、休假权、权利救济。戴斌(2011)认为我国关于旅游权利研究相对较少,少数学者直接研究旅游权利概念,更多的是从休息权、旅游者合法权益和旅游伦理等相关的角度进行研究,我国研究者及立法者对旅游权虽有一定的认识和探讨,但有关旅游权的核心概念,包括其内涵、外延及其性质等,都还没有一个相对明确的统一的定义和表述。

通过以上研究发现,我国学者并未对旅游公平与权利做一个明确的界定,甚至有混淆两者概念的嫌疑。笔者认为,旅游公平应包含旅游权利,其范围要远远超出旅游权利所涵盖的内容。

2、现象研究

在开发旅游之前,准备工作必须要公平公正。黄细嘉、陈志军(2007)根据自己多年参与的规划经验绘制了我国旅游规划利益相关者图,指出了当前我国旅游规划中存在的忽略社区参与、忽视环境保护机制、漠视社会公众利益、不尊重人文社会环境等不公平现象,从创新旅游规划理念(规划理念方法创新、规划技术路线优化、规划伦理思想建设)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与看法。在我国的旅游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公平现象,较为显著的就是对弱势旅游群体的不公平和忽视社区参与。在2010年12月召开的“2010旅游行业年会暨旅游服务大奖颁奖礼”上,戴斌做了《保障公民旅游权利,让大众旅游成为现实》的主题报告,通过对欧洲平民旅游、福利旅游的考察和感受,强调我国旅游业今后的“平民、平稳、平等”的大众化发展方向。王德刚(2012)指出要想实现真正公平、平等和人人参与的“大众旅游”,应更关注弱势群体旅游权利的实现途径,为其提供必要的社会保障。我国旅游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导致了一些不公平的后果出现,例如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分配不公平问题导致的社区居民排斥旅游、甚至组织报复等行为。蒋焕洲(2008)认为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保护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当地居民在其发展过程中得到的经济利益过少、经济利益受损害从而丧失了对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保护和发展的积极性,只有实现利益分配公平才能为民族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注入动力。刘好强(2014)通过构建旅游公平对旅游社区居民社会排斥感和组织报复行为的影响模型发现,旅游景区或政府部门只有充分尊重社区居民的利益,营造公平的旅游环境,才是实现旅游景区和社区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整体来看,我国旅游学者对旅游公平的研究角度各不相同,未形成系统的理论性成果,多是从现象来发现问题,并无厚实的理论基础作支撑。

三、关于我国旅游公平现状的解读

笔者将结合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种种旅游不公平的现象对其进行解读,并将其划分为了以下四个方面:

(一)旅游规划不公平

伴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规划市场也随之蓬勃发展起来,来自不同学科不同专业背景的人士都积极的参与到旅游规划的队伍中来分一杯羹。由于规划理论方法和管理制度的不完善,使得旅游规划在实施过程中不能顾及到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从而出现了在旅游规划中存在忽视社区参与和环境保护机制,漠视弱势群体利益现象的存在。此外,在旅游地规划过程中,门票价格和旅游项目也体现着其规划的不公平性。过高的景点门票会把广大农民群众和低收入者拒之门外,剥夺了他们享受国家大好河山和美景的权利。从西方国家旅游业的发展过程来看,景区景点门票最终实现免费开放政策对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旅游格式合同不公平

在旅游领域,格式合同是指旅游经营商为了重复使用而预先拟定,在订立合同时未与对方协商的条款。他们提供的格式条款一方免除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的条款即为不公平格式条款。如条款三“如果出现单男或单女,甲方须补交房差或视情况安排三人间”。自然单间的出现,并不是旅游者的过错,应由旅行社与宾馆协商解决,不应强迫旅游者补交房差。该条款是将原本属于旅行社的经营风险转嫁给旅游者,强制其来承担特殊情况下的新增成本,对旅游者来说也是不公平的。因此,需要完善相关法律,加强监管审查,强化旅游行业协会的作用,以此来保障旅游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三)旅游发展不公平

伴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供给设施基本趋于完善,但是在针对弱势群体方面的基础服务设施供给方面还存在部分空白。虽然全国大大小小的景区景点在门票上已对弱势群体进行了一定的减免政策,但是在食、住、行、游等方面却并没有设置特殊的服务设施,有的也仅仅是体现在绿色通道方面。此外一些高消费旅行产品在设计开发之初就已经存在了等级差异。例如游艇旅游、俱乐部等高端旅游产品相对其他大众旅游产品就略显得不够那么“接地气”。

(四)利益分配不公平

我国旅游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不少因利益分配不均而出现的反抗旅游事件,如西递宏村的拆建房风波和拦车事件、江西婺源的村民拦阻游客事件等。这种现象从本质上反映了旅游社区居民与旅游开发商和政府之间的利益分配问题。我国不少景区景点在经营过程中由于缺少当地居民参与而在利益分成和土地流转方面存在争端和冲突,要解决该种问题的存在,必须要建立一种均衡的利益分配机制,防止利益相关者中的强势群体过多的占有旅游利益,同时保障各利益相关者均能平等、公平的在旅游发展中真正实现成本共担和利益共享。

四、建议与对策

(一)规范旅游规划市场

虽然目前我国规划市场蓬勃发展,但是还存在准入门槛较低、缺乏统一技术规范等问题。笔者认为有必要强化旅游协会的地位,定期举办旅游规划论坛,提升旅游规划的社会认可程度。同时完善相关规划法规制度文件,实施个人行业准入资质认证制度,提高规划市场准入门槛。

(二)建立有效的社会旅游机制

为了让所有人都参与旅游、实现旅游权利,为了让所有人都参与旅游、实现旅游权利,《马尼拉世界旅游宣言》中把建立社会化旅游机制作为每个社会为那些没有机会行使其休息权利的公民所设立的目标。笔者认为结合我国实际发展情况,可以在政府、社区、经营商、开发商等各利益群体的协作下,建立社会化旅游机制,例如政府与金融机构合作的低息或免息旅游接待、企业的奖励旅游等制度。

(三)鼓励社区参与

要想实现旅游作为人人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笔者认为应当建立适应发展需要的社区参与制度与利益分配机制,从而才能让所有的社会成员不管在旅游开发前、开发中和开发后都能够平等参与、通过旅游去享受生活、通过参与旅游而受益。只有这样,真正公平的、人人参与的、利益均衡的“大众旅游”时代才能到来。

旅游景区规划概述篇6

【摘要】旅游景观文化是旅游文化的分支,它更准确的表达了一个旅游文化学概念。旅游文化与旅游景观文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具有不同的涵意。旅游景观作为游客观赏的主要对象,其对文化内涵的理解是游客把握观赏对象的关键。因此在旅游景区开发中,构建一个依循文脉的景观文化系统就很重要了。都江堰景区作为一个典型的文化景观,在开发过程中构建景观文化系统对于游客深入理解该景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旅游文化旅游景观文化系统都江堰

旅游文化的挖掘在旅游景区的开发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都江堰风景区,如何在开发中把握分布、蕴含于其各处景观的文化,对于旅游者把握这一处举世瞩目的世界级景观,对于开发者合理规划景区以留住旅游者驻足欣赏,并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都江堰风景区占地面积虽然并不大,但是其各处景观所包含的文化、意义却复杂而深刻。因此构建一个逻辑清晰、布局合理的景观文化系统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1旅游景观文化设想

1.1旅游文化

美国学者罗伯特·麦金托什和夏希肯特·格波特最早关注旅游文化这个命题,他们认为“旅游文化实际上概括了旅游的各个方面,人们可以借助它来了解彼此之间的生活和思想”,它是“在吸引和接待来访者的过程中,游客、旅游设施、东道国政府和接待团体的相互影响所产生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1]可见,概念提出者非常关注其完整性。旅游文化是文化的一个亚类,但绝不是旅游和文化的简单叠加,它不是一个组合品,具有自身独立的完整性。但它又不是无所不包的,它只是文化与旅游活动的深度结合,在旅游活动产生的过程中,旅游文化应运而生了。其它文化因为旅游者的欣赏可以转化为旅游文化,但是不是所有其它文化就直接成为旅游文化,旅游文化的泛文化现象目前十分严重,以至于一提到旅游文化,大家就自然的将其等同于关于旅游景观的文化。导致其核心部分的关于旅游者的文化,如旅游者的消费行为等反倒被漠视了。本文不拟对旅游文化的概念进行批判,之所以提出此问题,主要是为了明确界定旅游文化中的子类别才能在关于旅游文化的研究中正本清源。

1.2旅游文化分类

要对旅游文化概念进行深入认知,就必须对其进行分类。由于旅游文化的关键修饰词是“旅游”,因此从“旅游”一词来认识旅游文化就非常关键了。目前国内旅游文化的分类大多从旅游活动的三大要素开展,也容易操作。就是将旅游文化分为:旅游主体文化、旅游客体文化和旅游介体文化等。但具体操作有所不同,如李琼英、方志远在其《旅游文化概论》中将旅游文化分为:旅游主体文化、旅游目的地文化、旅游消费文化和旅游企业文化。[2]如刘敦荣在其《旅游文化学》中将旅游文化分为:旅游主体文化、旅游客体文化、旅游介体文化、旅游审美文化、自然旅游资源文化、社会人文旅游资源文化。[3]笔者认为,为了学术研究的方便,应将分类简单化,以便于操作,因此本文认为旅游文化应分为:旅游主体文化-旅游者行为文化、旅游客体文化-旅游景观文化、旅游介体文化-旅游业经营文化。其它一切类别的旅游文化均可归入其中一类,这样方便学术交流、构建深入研究平台。而本文关于旅游景观文化系统的构建也是建立在这一分类上的。

1.3旅游景观文化与旅游景观文化系统

旅游景观文化是旅游文化的一部分,陈宗海认为它“探讨旅游景观生成、发展的历史文化背景,旅游景观的结构、特点与文化内涵,以及旅游景观观赏者和旅游景观之间的审美与被审美的关系。作为旅游文化的组成部分,景观文化有其完整的结构和内容,有其自己的特点。”[4]旅游景观文化构成了解读和理解旅游景观的核心,是发展旅游业的关键所在,这对于文化景观尤其如此。旅游景观文化是旅游景观的内心世界、精神领域,旅游者要是无法把握旅游景观文化就无法真正理解旅游景观的壮美、悠远、深邃等美学特征。而深刻的把握旅游景观文化则是我们旅游景区开发的重要前提,只有这样我们的开发才能完美的展示旅游景观的魅力。

旅游景观文化系统是对于旅游景观文化的整合,它将旅游景区的文化看成是有生命的独立整体,分别由各个功能不同的部分组成。旅游景观文化系统运用系统论的观点解读旅游景观,它通过对旅游景区的深度文化解读,从文化上解构整个旅游景区,然后通过功能配合,以空间布局为表象、以文字表述为内容,建构景区文化系统,为旅游景区开发提供文化支持,为旅游者欣赏旅游景观建构更方便的平台。

2旅游景观文化系统构建的必要性

当今旅游景区的开发和规划多从旅游功能入手,多从为旅游者提供流动空间的建筑布局入手,较少考虑景区文脉的关联性,即使有所考虑,也多零散,不注重景区文化的整体性特征。导致很多游客对于景区的把握缺乏整体性和深刻认识,往往停留在娱乐休闲放松的层面,难以上升到增智益神和精神升华的层面,以至游客对于很多风景名胜无法理解其文化内涵,造成客源的流失,也无法形成回头客源。因此,现在总体看来,自然景观被接受程度较高,而人文景观则较低。这一方面与从业人员素质和游客素质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旅游开发本身有关。旅游景观文化系统高屋建瓴,整体、深度的把握景区文化,将整个景区文化统合成一个完整的生命体。它关注旅游景区文化的哲学命题,关注旅游景观的意境和内涵。以这种系统统领的旅游规划和开发必然更加切合景区的文脉,容易展现景区景观的意境和神韵,此类旅游开发是“写意”的。与我国的传统文化切合,具有可持续的科学意义。在当今工具化规划文本和开发方案大行其道的背景下,它的构建无疑让我们的规划重新关注文本的价值命题,把握旅游景观的神韵,更加科学和高效的开发我们宝贵的旅游资源,避免出现“焚琴煮鹤”的悲剧。

3都江堰景区旅游景观文化系统的构想

3.1都江堰景区文化解读

都江堰风景区分为离堆公园、渠首三大主题工程、二王庙和玉垒山公园四大部分,其景观各有侧重,包含不同的文化意涵。综合看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水利文化。是人们在利用水的过程中产生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从都江堰渠首三大主体工程到离堆公园的园林建设,都江堰景区处处渗透着水利文化的影子,水利文化就是都江堰景区的灵魂。例如,鱼嘴分水堤的创建,它不同于传统堤坝,为拦水的横“一”,是一个分水的竖“1”。就是这个“一”字写法的简单变化,在人类治水的历史中却经历了血与泪的洗礼与磨练,这个变化昭示了在人与水的关系中,人类终于站起来了,掌握了主动权,变水患为水利。这种思想延续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巨人—大禹,并将其发扬光大。竹笼和杩槎在水利工程的建造中的运用,也是都江堰水利文化典型的代表。竹笼以柔克刚、聚少成多,在都江堰治水的过程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其二,园林文化。是人们在利用空间进行审美时,构筑建筑物、栽种花木、掇山理池等所形成的物质和精神文明,它包括建筑小品、假山、人工池、动物以及安排这些内容的过程中形成的制度和思想。作为风景名胜地的具有景区,园林文化在离堆公园、二王庙、玉垒山公园均有体现,而离堆公园尤为突出。其中中国传统园林文化体现的淋漓尽致,无论是一处假山的堆叠,还是一丛花木的摆放,都非常讲究。其中众多的川派树桩盆景的离堆的亮点。比较遗憾是后来修建的堰功道一改中国传统园林的幽深、曲折为平直、对称的西洋园林风格。二王庙和玉垒山的园林建造也十分出色。作为道教建筑群的二王庙因地制宜,布局严谨,建筑杰出,为川西道教宫观的代表。而玉垒山各处建筑的建造也非常注重与环境的配合。

其三,祭祀文化。是人们为表达对于不可征服神秘力量的敬畏而形成的仪式、节日、禁忌,并因此修建的寺庙、神坛等有形和无形的东西。都江堰景区的伏龙观、二王庙、城隍庙均包含了丰富的祭祀文化内容。除此之外,二王庙的庙会、都江堰放水节等节日和活动都蕴含大量祭祀文化。

其四,其他文化。此外,都江堰景区还有交通文化、军事文化等。

3.2都江堰景区景观文化系统

都江堰景区景观文化主要包含水利文化、祭祀文化、园林文化、交通文化、军事文化等诸方面。但由于交通文化、军事文化等涉及面较窄,与景区核心文化价值关系相对疏远,因此景观文化系统的构建主要集中于水利、祭祀、园林三方面。其地位分述如下:

3.2.1水利文化为核心

由于水利文化涉及都江堰景区的大部分地区,而且是都江堰景区的核心魅力所在,所谓“拜水都江堰”,这里的水其实准确来讲就是“水利”!我国水资源丰富地区甚多,水文化发达区域也应以长江中游平原、长三角、珠三角等地,而水利文化最发达的地区则都江堰当仁不让。因此水利文化在景观文化系统中占据核心的地位。

3.2.2园林文化为依托

红花也要绿叶配,再有文化底蕴的名胜如果没有美景点缀,也是不够完美的。都江堰景区植被覆盖率高,奇花异卉、亭台楼阁、山溪盆景点缀其间,使其更加耐看,增加了景区的魅力。游人在或走或停之间,美景满眼、步移景异、美妙异常。离堆公园、二王庙、金刚堤、玉垒山公园均有园林做背景。因此园林文化为都江堰景区文化系统的依托。

3.2.3祭祀文化为皈依

二王庙、伏龙观、城隍庙以及由此延伸出的敬神、庙会、放水节都是祭祀文化的重要内容。尤其是二王庙、伏龙观都是为了祭祀都江堰的修建者的。这种传统的祭祀活动表达了当地先民淳朴的感恩心理。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二郎的生日、六月二十六李冰的生日,人们都要在二王庙举行隆重的庙会,将他们当神仙进行祭祀。从宋朝起,每年清明放水节,地方政府高官要亲自主持都江堰放水大典,沿袭至今,形成了一个盛大的集会和节日。这些祭祀文化对于弘扬水利文化精神,净化和升华旅游者的精神世界都有莫大的好处。这就如同宗教旅游者的朝觐一般,可以升华旅游者的精神。因此祭祀文化为景观文化系统的皈依。是我们建立景观文化系统的目的—增智益神、提升旅游者的精神境界。

综上所述,景观文化系统的构建有助于我们在开发旅游景区时高屋建瓴,从文化的深度解读旅游景区。而都江堰景区景观文化系统的构建需以水利文化为中心,园林文化为背景,祭祀文化为皈依。

参考文献

[1]查尔斯·R.戈尔德耐,J.R.布伦特·里奇,罗伯特·W.麦金托什.旅游业教程[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4.

[2]李琼英,方远志.旅游文化概论[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9.

[3]刘敦荣等.旅游文化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9.

[4]陈宗海.旅游景观文化论[J].上海: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5.

[5]杨济中.“秦修都江堰”的十大疑点[EB/OL]

旅游景区规划概述篇7

一、旅游景区产品营销的理论概述

(一)旅游景区产品的相关理论

1.旅游景区的定义

旅游景区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旅游景区指旅游区,2003年2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表国家标准的《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17775-2003),其中对旅游区(点)的定义为:具有参观游览、休闲度假、康乐健身的功能,具有相应旅游服务设施并提供相应服务的独立管理区。包括有风景区、文博馆、寺庙观堂、旅游度假区、自然保护区、主题公园、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游乐园、动物园,植物园及工业、农业、经贸、科教、军事、体育、文化艺术等各类旅游区(点)。而狭义的旅游景区是指旅游区中的旅游风景名胜区。

对旅游景区的定义尚没有一个普遍被接受的论述。国外的有英国国家旅游局的定义:旅游景区(点)必须是一个长久性的旅游目的地,其存在的主要目的是向公众开放并让公众得到消遣的机会,做感兴趣的事情,或受到教育,而不仅仅是用于购物、体育运动、观看电影或表演。景区(点)能够吸引一日游游客和旅游者,其进入无需预订。游览地点不仅应该能够吸引旅游者、一日游者,而且对当地居民具有吸引力。

国内学者禹贡和胡丽芳则认为旅游景区(点)是由具有某种或多种价值,能够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游览、度假的自然景物、人文景观以及能够满足游客需要的旅游设施构成的,具有明确具体的空间界线的多元环境空间和经营实体,这一实体可以通过对游客进出的管理和提供相关服务,达到盈利或保护该环境空间的目的。从上述各种观点看,多数学者是从广义的角度对旅游景区的概念进行描述,因此我们采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的标准。

2.旅游景区的类型

从全国范围来看,旅游景区目前可以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类是自然类旅游景区,以名山、大川、名湖和海洋为代表;第二类是人文类旅游景区,以人类在长期的历史演进过程中留下的遗迹、遗址为代表,如北京的故宫、颐和园、八达岭等;第三类是主题公园类旅游景区,是人类现代科学技术和劳动的结晶,如深圳华侨城的几个主题公园;第四类是社会类的旅游景区点,它区别于传统的旅游景区的概念,但它是传统概念的发展和延伸,如工业旅游、观光农业旅游、科教旅游、军事旅游景区等。

3.旅游景区产品的概念和特征

旅游景区(点)产品的一般概念:旅游景区(点)产品是一种服务产品,服务产品实质是有形制品和无形服务的组合,旅游景区(点)产品是借助一定的资源、设施而向旅游者提供的有形产品和服务的总和。旅游景区产品实质上是指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或销售点以货币形式向旅游经营者购买的一次旅游活动所消费的全部产品和服务。

旅游景区产品的特征如下:功能上的审美与愉悦性,它体现了旅游景区产品的使用价值;空间上的不可转移性,部分旅游景区产品的无形性决定它的交换过程是游客带着倾向到旅游目的地进行交换和消费;生产与消费的同步性,即生产与消费同时进行,而游客只有到生产地点才能享受到产品和服务;时间上的不可储存性,旅游景区产品的时间性和供给刚性让旅游景区产品不能等到明天来卖;所有权的不可转让性,游客购买的不是其所有权,只是使用权,顾客在旅游活动中是购买和参与一种活动,享受这种体验活动带来的心理满足。

(二)营销和创新的内涵

市场营销是指在变化的市场环境中,旨在满足消费需要、实现企业目标的商务活动过程。营销最初的目的是通过营销活动来刺激消费者购买产品和服务,让消费者获得高度的满意,吸引顾客的到来。菲利普·科特勒(2003)对营销的界定为:从社会角度看,营销是个体和组织通过生产、供应以及与他人自由交换有价值的商品和服务来取得他们所需之物的社会过程。

创新则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和企业发展进步的基石,尤其是国际化竞争日益加剧的今天,创新精神在任何地方都显得必不可少。而“创新”这个概念最早是被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德鲁克在20世纪30年代引入管理学的,他认为创新是赋予资源以新的创造财富能力的行为。创新是创造者借助于技术上的发明与发现,通过对生产要素和生产技术进行新变革,并使变革取得商业上成功的一切活动,它具有规律性、主观能动性、风险性、连续性、阶跃性、新颖性的基本特征。

而营销创新也是管理创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营销创新是指营销主体抓住市场的潜在盈利机会,以获取商业利益为目标,重新组合营销要素,建立起市场竞争力更强的市场营销系统,从而推出新产品、开辟新市场的综合活动与过程。

二、旅游景区产品营销的现状

(一)营销意识淡薄

旅游景区大多属于国家所有和投资的垄断性国有资产,由于受到计划经济的长期影响,我国景区管理机构的市场意识不强。尤其是在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管理理念显得保守陈旧,不懂得和不屑于运用现代的管理理念和工具。即使进行了一定形式的培训和政策指导,仍然缺乏对旅游景区产品营销的重视,没有看到营销工作对旅游景区发展的关键作用。

(二)产品结构单一

现代成熟的营销理念是以顾客需求为中心,而随着人们经济收入的增加和休闲度假时间的增多,游客的需求也变得复杂多样,这客观上要求旅游景区对自己的产品进行深入的开发更新和深度营销,从而为游客创造更多的价值。但就目前情况来看,仍有不少景区的产品结构还是过去的老面孔,景区产品结构单一,没有任何新的创造和改进,依旧停留在满足游客观光、食宿、照相留念等基本的需求上。

(三)恶性竞争加剧

旅游景区产品本身的不可移动性决定它需要庞大而有效的渠道来支撑,旅行社便充当了这个重要的角色。但是我国的旅行社起点比较低,大大小小的旅行社不计其数,呈现出“散、弱、小、差”的特点。为了在市场中占据优势地位,它们纷纷投入恶性循环的价格竞争。大的旅行社可以通过大规模采购旅游线路来压缩成本,而小型的旅行社是通过降低服务质量和标准来降低成本,这既给整个行业带来不利影响,也让游客抱怨和不满。同时面对同样的旅游线路,游客看到差距不小的多个价位,也给游客选择带来一定的误区,对旅游景区的印象感知造成不良影响。

(四)促销手段低效

任何产品和服务都离不开对外的促销宣传,而我国多数旅游景区的促销宣传依旧是以报纸、杂志、新闻宣传为主,以降价作为主要竞争手段,缺乏创新。这些旅游景区的促销没有一个长远的规划,仅将促销目标定位在近期的收入。因此,一旦停止促销,销售额就出现下滑,每次促销也不能给游客留下长久的回忆,不能为产品和企业的品牌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撑。

(五)品牌构建乏力

与国内的旅游景区对比,国外的景区品牌知名度比较高,在人们心目中有良好的印象,他们的景区产品在最初就开始注重树立企业和产品的形象。而我国的多数景区目光短浅,没有创造知名品牌和长久品牌的意识,即使有品牌的概念,也缺乏足够的长期投入来创建品牌。并且在打造品牌的过程中,不少地方抱有幻想,企图短期内一蹴而就,常用的手段就是借助个别活动、名人效应等,缺乏长远的规划,也没有赋予景区和景区产品以深刻的内涵,而品牌则是一个文化的浓缩和结晶,需要深入的挖掘以及持续的创建和维护。

三、旅游景区产品营销创新的对策

(一)积极开展品牌营销

1.品牌营销的内涵

品牌营销是指企业通过创立品牌,实施品牌策略,以充分运用品牌优势,提高企业竞争力,获得满意的经济效益的营销活动。我国旅游景区只有深圳华侨城、杭州宋城等极少数企业进行过主题公园品牌化探索,但和迪斯尼乐园相比还相差甚远。入世之后,我国旅游景区品牌化问题面临的考验更加严峻。

2.品牌的积极效应

旅游经济既是品牌经济、知名度经济,又是注意力经济。良好的旅游景区产品品牌可以吸引高级人才的到来;优质的品牌还对销售贡献巨大;同时能积累无形资产和保持顾客忠诚感,形成稳定客源市场;容易带拉“绿灯效应”,它是指当景区的产品能够产生巨大的综合效益时,就可以获得政府支持、银行贷款等优惠措施。在竞争激烈的旅游市场中,品牌就是景区的核心竞争力,好的品牌是旅游景区的无形资产,它可以为景区树立良好的形象,保障其市场不断扩张。

(二)以体验为核心的营销设计

1.体验营销的来临

体验营销是一种为体验经济所驱动的全新的营销模式。《哈佛商业评论》基于企业的角色认为:体验营销就是企业以服务为舞台,以商品为道具,围绕着消费者创造出值得回忆的活动。简单而言,就是满足消费者体验消费需要的营销活动。马连福对体验营销的定义是:企业通过充分运用产品和服务这个道具,在满足顾客体验需求的基础上,为顾客最大化创造价值的营销活动过程。“感受”或者游客的“体验”在未来的体验经济时代逐渐成为最重要的需求导向。旅游景区产品实际上也是一种体验的设计,这种体验包括从访问景区的打算和旅行的计划开始,到接下来访问的过程,最后离开景区,以及旅途活动,最终形成旅游过程的整体感受。

2.体验设计的途径

旅游景区体验营销设计就是景区内的工作人员通过声音或图像等媒介为客人营造一种氛围,一种情景,让客人沉浸其中,努力为游客创造一系列难忘的经历。从体验形态出发的设计策略有:娱乐体验、地域文化体验、时尚体验等。为给游客创造丰富的体验,在体验设计时要注意体验主题化、以正面线索使顾客的印象达到和谐、提供具有当地特色的纪念品、重视对游客的感官刺激、将景区的产品定制化、提供感性化的服务等。[]

(三)借助事件营销

1.事件营销的普及

事件营销并不等同于一般的新闻策划、新闻炒作,也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制造事件。它在英文里叫做EVentMarketing,国内有人把他直译为“事件营销”或者“活动营销”。事件营销就是企业通过运做公关事件来迅速提高企业及其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达到“一举扬名天下知”的目的。事件营销的内容包括:沟通目标观众、建立相关的关系、销售有关的商品、获得正面的宣传效果。

2.以事件为载体进行营销

旅游景区产品的事件营销是指有计划地策划、组织、举办和利用具有新闻价值的景区外部发生型和景区内部策划型事件,进行营销组合,运用新闻公关,进行正面宣传,吸引现实和潜在的旅游消费者的注意和兴趣,以达到丰富景区现有旅游产品,扩大产品销售,增大景区收入和提升景区知名度与美誉度的一种现代营销手段。

旅游景区营销的目的是为了向现实的或潜在的旅游消费者提供景区产品信息,引导消费行为,满足旅游者需求,反馈顾客意见。而事件营销的效果正在于塑造旅游目的地的整体形象、提高目的地知名度以及增强旅游综合能力等方面,它已经成为实现旅游景区产品营销的有效捷径之一。旅游景区可以借助社会生活中的良性事件作为载体进行营销,策划相关旅游项目和活动吸引旅游者的眼球。

(四)整合营销传播

1.整合营销传播的提出

整合营销传播(IntegratedMarketingCom2munication)的观点发源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许多学者提出的具有战略意义的“传播合作效应”概念,由舒尔兹(1993)提出,简称IMC。美国广告业协会的定义是:“整合营销传播是一种强调整合所带来的附加价值的营销传播理念,这种理念强调通过评价广告、直接营销、销售促进和公共关系等传播方式的战略运用,并将不同的信息进行完美的整合,从而最终提供明确的、一致的和最有效的传播影响力。”。特伦斯则认为IMC是一个营销传播过程,它包含了计划、创造、整合以及营销传播各种形式的运用,这种营销传播随着时间传递给品牌的目标消费群和潜在顾客。它的目的在于最终影响或直接影响目标消费群的行为。

2.旅游景区产品的整合营销

旅游行业本身就是一个高相关性的综合产业,从上面对旅游景区产品的定义也可以看出,旅游景区产品涉及多个部门,因此有必要通过引入整合营销来促进旅游景区产品的营销。IMC的运用可以为旅游景区产品和旅游景区树立特有的形象和品牌,为游客传递一种清晰和高接受度的概念,让我们的旅游景区产品在游客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将IMC理念应用到旅游业中,其核心思想应该是对旅游者的客户关系管理,强调以“旅游者想要什么”为中心,要求旅游目的地不同部门、不同人员从各自不同角度与顾客沟通时有统一口径、统一的品牌个性、统一的顾客利益点和统一的销售创意,形成集中的品牌冲击力,及时通过不同的渠道进行系统的旅游者信息反馈,进而动态性调整促销策略。

旅游景区产品的整合营销关系到多个利益相关者,为了对这些利益相关者进行密切、有机的传播活动,营销传播管理者应该了解他们的需求,并反映到企业经营战略中,持续、一贯地提出合适的对策。为此,首先决定符合企业实情的各种传播手段和方法的优先次序,通过计划、调整、控制等管理过程,有效地、阶段性地整合诸多企业传播活动。最终我们的旅游景区在这些传播手段的协调、高效运用后,开始为我们景区产品创建知名的品牌和吸引力。

(五)以技术为支撑的网络营销

1.网络营销的含义

借鉴营销的概念,有学者定义网络营销是个人或组织借助或通过互联网创造、提供并与他人交换有价值的产品以满足自身需要和欲望的一种社会活动管理过程。也有人称网络营销为电子商务,它是以信息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为基础,高效率、低成本地从事以商品交换为中心的各种商务活动。网络技术的发展为营销渠道的拓展提供了极大方便,它在旅游景区产品营销中的运用是一种新颖而积极的尝试。

2.旅游景区产品的网络营销

由于旅游产品信息的不透明性和不对称性以及生产与消费的同步性等特点,消费决策主要依赖于信息,信息技术对旅游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旅游供给方面,特别是旅游景区产品的销售体系。信息技术的介入极大地丰富了供给和消费双方选择的媒介,同时提高了信息传输的效率和准确性,降低了信息传输成本。

旅游业的电子商务是指通过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旅游商务活动各环节的电子化,它包括通过网络、交流旅游基本信息和旅游商务信息,以电子手段进行旅游宣传促销、开展旅游售前售后服务;通过网络查询、预订旅游产品并进行支付;也包括旅游企业内部流程的电子化及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等。旅游景区产品借助网络营销可以节约营销成本,提高营销效率;适应市场变化,即时调整产品和价格;直接与顾客接触,杜绝假冒品牌的服务;方便顾客的选择和购买;快速向游客提供最新信息,便于沟通。

四、总论

综上所述,旅游景区产品的营销现状仍然不容乐观,还需长期的重点投入。通过以上多个视角的对策分析和实施,相信旅游景区产品的营销工作会出现新的改观,旅游景区的综合效益有一个较大的提升。进而为当地居民和游客提供最优化的价值,为投资者创造合理满意的回报,实现政府部门的经济发展目标,当然在发展的过程中要坚持可持续的发展理念,为旅游景区的长远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参考文献:

[1]禹贡,胡丽芳.旅游景区景点营销[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5.

[2]胡志坚.国家创新系统:理论分析与国际比较[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3]Hitt,M.A.,Hoskisson,R.E.,Moesel,D.D.TheMarketfOrcorporatecontrolandFirmInnovation[J].A2cademyofManagementJoumal,1996,29(5):1084-1119.

[4]黄沛,,周亮.营销创新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5]张俐俐,杨莹.旅游市场营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6]国家旅游局规划发展与财务司.中国旅游景区发展报告[R].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5.

[7]马连福.体验营销:触摸人性的需要[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

[8][美]特伦斯·A.辛普.整合营销传播:广告、促销与拓展[M].廉晓红.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9]王耀球,万晓.网络营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

[10]巫宁,杨路明.旅游电子商务理论与实物[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

旅游景区规划概述篇8

【摘要】本文探讨了“国际慢城――桠溪生态之旅”旅游规划的总体思路,重点分析了规划目标、指导思想、规划原则、规划定位、总体构思等方面内容,突出“慢城”作为新兴旅游规划形式的核心内涵和发展思路。

1 规划概况

2010年11月,高淳以桠溪镇“生态之旅”被世界慢城组织正式授予国内首个“国际慢城”的称号。“慢城”这一称号为生态之旅总体规划拓展了发展新思路,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国际慢城―桠溪生态之旅旅游总体规划正是在上述战略指导下进行的区域规划。

高淳县国际慢城―桠溪生态之旅位于高淳县东部,桠溪镇西北部,是一处以丘陵地形为特色的狭长型风光带,观光道路全长48公里,规划面积约为25.2平方公里。目前人口约2万人。

2 规划目标

规划主要解决国际慢城―桠溪生态之旅旅游区发展方向定位、旅游项目布局、旅游产品设计、旅游形象确立、旅游市场开拓、经营管理模式等一系列问题。旅游资源评价、旅游功能定位、核心项目策划、特色景观营造、全新形象塑造等为规划的重点。

通过旅游规划和旅游目的地管理手段的有机结合,统筹生态之旅旅游发展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效益,将其建设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山地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区,创建“国际慢城”特色旅游示范点。

3 旅游发展指导思想

国际慢城―桠溪生态之旅旅游发展规划以高淳县桠溪镇生态之旅的区位、生态、文化、农业资源优势为基础,以打造“国际慢城”新概念旅游形象为核心,以凸显鲜明的丘陵地形地貌特色为亮点,以彰显生态自然、和谐宜人的世外田园景观为宗旨,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坚持观念创新、体制创新、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构筑良好的产业平台和服务平台,追求最佳经济、社会、生态综合效益和可持续发展。将国际慢城―桠溪生态之旅建设成风光独特、功能健全、效益显著、设施齐全、环境良好、技术领先、管理科学的“国际慢城”旅游区和生态田园国家4A级旅游景区。同时,辐射、推动桠溪产业结构和旅游发展的整体优化调整。进而,实现从旅游部门抓规划、旅游系统办旅游到全社会共同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的转变,实现从计划经济的事业型旅游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产业型旅游的转变,实现从粗放性旅游到集约型“慢”旅游的转变,提高旅游业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水平。

4 规划原则

4.1 生态导向

国际慢城―桠溪生态之旅旅游业的发展应该遵循旅游经济的内在发展规律,培育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绿色旅游体系。按照国家旅游局和环境保护部编制的《全国生态旅游发展纲要(2008-2015)》要求,本规划在产品和项目设计方面强调生态理念,重视保护良好的湖、山、林生态环境,在景区经营管理方面,力图通过水循环技术、绿色能源技术等手段确保国际慢城―桠溪生态之旅优质的生态环境得到彰显和提升。

4.2 “国际慢城“导向

“国际慢城”是一种放慢生活节奏的城市形态,是指人口在5万以下的城镇、村庄或社区,反污染,反噪音,支持都市绿化,支持绿色能源,支持传统手工方法作业,没有快餐区和大型超市。根据“慢城”运动联盟的规定,成为其中成员必须在城市人口、环境政策、城市发展规划、基础设施、食品生产甚至青少年教育等方面满足54项的具体规定。

在慢城导向的基础上,规划提供一种全新的旅游方式――慢城旅游,简称“慢游”,包括以下规划要素:

4.2.1 采用步行、自行车、电瓶车等多种绿色交通方式,构建“慢游”道路系统。

4.2.2 策划多样化“慢”节奏旅游产品,开发多层次“慢”节奏休闲项目。

4.2.3 保护自然原生态环境,合理开发与自然环境相和谐的人工景观。

4.2.4 保护具有地区象征性意义的产品,包括地方特产物质资源和民俗文化。

4.2.5 严格制定生态环保处理系统,防止声污染、光污染、视觉污染、水污染、空气污染等多种环境污染。规划区域内杜绝工业生产。

与以往的快节奏观光旅游不同,“慢游”强调缓慢的游览节奏、深度的体验和灵活个性的消费选择,同时倡导一种全新的生活模式。此外,在产品设计和设施配套等方面满足慢游游客的需求,吸引游客采用环境友好型的方式旅游,让游客在旅游过程中探寻旅游的本真,努力打造绿色环保、低碳生态、休闲养生的“国际慢城”旅游区。

4.3 市场导向

本规划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客源市场,采取不同的营销方式,推出不同的旅游产品,以特色开拓市场,尽快提高国际慢城―桠溪生态之旅的市场知名度,将其建设为具有极强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

4.4 休闲导向

休闲旅游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旅游业发展的大趋势。本规划在旅游产品设计、旅游功能建设、旅游形象口号塑造等方面准确把握休闲旅游发展要求,充分利用已有的休闲旅游资源调查、评价和休闲旅游产品设计等研究成果,突出深入自然、体验自然、享受自然的特色,实现国际慢城―桠溪生态之旅旅游由传统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的转变。

4.5 特色导向

鲜明的特色是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所在。本规划坚持高立意、高起点、高标准,力求寻找、彰显国际慢城―桠溪生态之旅旅游资源、旅游产品和旅游形象的独特性,将国际慢城―桠溪生态之旅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旅游目的地。

5 规划定位

5.1 功能定位

规划形成以自然山水风光、历史古迹和乡村景观为基调;以特色民俗文化展示和体验、生态农业发展和观光为核心;以休闲度假、艺术创作、运动养生、会议接待为辅助的特色旅游旅游区,重点展现“国际慢城”的特色旅游,提供“慢游”新概念旅游模式。

根据生态之旅资源现状及开发潜力,将旅游区功能定位为:

5.1.1 观光与发现:特色地形,田园风光,特色文化观光(纪念、宗教、村镇)

5.1.2 体验与劳作:高效生态农业观光园,采摘体验,风俗体验

5.1.3 交流与拓展:自然教室,员工训练,产业互动,会议接待

5.1.4 休闲与游憩:“慢生活”之旅,运动之旅,风情度假,节事庆典

5.1.5 美食与养生:赏花品茗,瓜果飘香,绿色食品,健康之旅

5.2 产品定位

以地方民俗文化旅游产品为拉动,休闲度假旅游产品为平台,主题旅游(“国际慢城”旅游、生态观光游、乡村农业体验游、民俗文化风情游、养生休闲度假游、商务社交游、户外拓展运动游等)为支撑的多元化复合型产品体系。

5.2.1 独树一帜的“慢城”旅游:如“国际慢城”金花节广场、国际慢城主题广场、自行车慢骑赛、亲子科普教育活动等等。

5.2.1 特色鲜明的自然风光:如国际慢城、大官溪谷、七彩桥李、荆山竹海等等。

5.2.2 科学优质的生态农业:以农林产业园为重点,发展农业文化交流,农产品交流展示、农家乐体验、农耕田园观光等。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合理配置资源,合理发展加工产业,科学处理农业、景观、旅游以及经济发展的关系。花果飘香,山转水美。

5.2.3 浓郁丰富的民俗文化:如“春油菜、夏荷花、冬民俗”旅游节庆活动等。

5.2.4 利用山水美景和特色农产品等优势,发展休闲度假、养生美食和野外拓展等项目。

5.3 市场定位

国内市场定位目标为以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等为主的核心市场;以上海、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河南等为主的基础市场;以珠三角、环渤海为主的机会市场。

国际市场定位目标为以港澳台、日韩为主的核心市场;以东南亚、欧美为主的基础市场以及其他地区的机会市场。

5.4 形象定位

“国际慢城,美丽乡村。”

6 规划总体构思

6.1 规划概念主题

“慢城为核,美丽为心;

旅带为轴,生态为核;

丘陵为型,植被为画;

民俗为神,文化为魂。”

规划概念主题以打造“国际慢城”旅游模式为主核,以彰显特色美丽乡村为中心,以生态之旅的地形地貌和植被特色为基础,以一条串联整个旅游区的带状中心景观道为轴线,以展现生态乡村田园风光为核心目标,重点突出蜿蜒辗转、连绵起伏的丘陵景观特色,描绘一幅幅五彩斑斓、自然秀丽、明快流畅的风光画卷。同时,以地方民俗风情渲染旅游区的景致神韵,塑造赋有内涵和灵魂的历史人文景观。

6.2 规划构思理念

6.2.1 整合资源,突出主题形象

在空间上最大程度地整合同类相关旅游资源,形成主题形象鲜明的旅游区,为游客提供全新的“慢城”旅游新体验。

主题形象是旅游区的灵魂,是增强资源吸引力和游客关注度的催化剂。在空间分区布局规划中必须通过各种产品与服务来突出旅游区主题形象的独特之处,通过自然景观、建筑风貌、体验参与项目等来塑造和强化旅游区的形象,给游客形成一目了然的视觉形象。

6.2.2 合理布局,集中功能单元

对不同类型的设施如观光、休闲、康体、住宿、餐饮等功能单元采取相对集中布局,力求使各类旅游服务综合体在空间上形成规模集聚效应。一方面,集中布局带来的景观类型多样性可以吸引游客滞留更长时间以增加旅游区的经济收入;另一方面,它还有利于环境保护,对污染物进行集中处理和连续控制,使敏感区域得到有效的保护。

6.2.3 有机联动,构筑服务体系

本规划倡导“结构优化”,强调“整体联动”,构筑功能完整、特点突出、优势互补的旅游服务体系,开创旅游区旅游发展的新空间格局。

6.2.4 生态保护,预留发展空间

旅游区以山地生态环境作为旅游开发的环境本底和资源依托,重视生态保护是旅游区旅游开发的前提。一方面,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旅游区旅游活动及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生态屏障;另一方面,生态涵养和生态保护也为旅游区预留了发展空间,宝贵的生态空间资源必将使旅游区在不远的将来显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6.2.5 丰富项目,强化参与性

增强采摘类、游乐类、文化类的参与体验性旅游项目,提升旅游区的吸引力,实现“百米能停。千米能游、万米能留”的完善功能体系。

6.3 旅游规划总体格局

规划格局反映着区域内各组成要素的分区、结构、地域等形态规律和特点,也影响着旅游区的有序发展及环境关系。依据旅游资源特征、旅游开发方向和生态之旅空间整体形态以及与周边环境的相互关系,在“保护为前提、开发为要点、服务为关键”核心理念的统领下,旅游区构筑“一轴、四区、四景”的旅游开发格局,其内容包含一条中心发展轴,四大功能分区,以及四个核心景区。

6.3.1 “一轴”――生态之旅中心发展轴

整体旅游区依地形地貌,沿一条7米宽的一级车行游线,呈带状空间蜿蜒伸展,这条一级游线将各分区及其内部的核心景区进行串联和沟通,是国际慢城―桠溪生态之旅得以展示的主心骨和战略轴线,演绎了整个国际慢城―桠溪生态之旅的生态景观特色、乡村田园风貌、民俗文化风情。

6.3.2 “四区”

“国际慢城”主题公园展示区、“美丽乡村” 生态观光度假区、“七彩桥李”农业娱乐体验区、“荆山竹海”文化休闲养生区。

四大功能分区的景观特色、旅游产品、产业功能各有侧重,作为旅游区差异定位、特色显著、功能互补的四个有机体,共同构筑丘陵为型、文化为魂、一轴延展、全面联动的国际慢城―桠溪生态之旅生态旅游区。

6.3.3 “四景”――

本规划依托优良的生态环境本底,集中优势资源和炫美景观,在四大功能分区中划分了若干特色景区。其中提炼出四个核心景区,在所有景区中处于最高等级,是生态之旅立足市场的亮点,是功能核心和开发重心。

四个核心景区包括:“大官溪谷”景区、“国际慢城主题公园”景区、“红枫昭华”景区、“竹海寻幽”景区。

作者简介:

上一篇:机械制图的主要内容范文 下一篇:初中数学情景创设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