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生态环境恢复治理范文

时间:2023-12-27 17:24:26

农田生态环境恢复治理

农田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篇1

[关键词]生态系统 退化 水土保持 生态恢复

[中图分类号] X171.1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1-164-3

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如果农业生产活动施加于生态系统的压力超过其承载力,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超过其恢复和更新能力,那么自然资源数量将骤然削减,资源质量下降,进而扰动区域生态系统。区域生态系统退化已成为我国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这就需要探索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的主要途径,开展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的实践,促进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1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的国内经验

1.1预防生态系统退化,依法进行生态恢复

中国政府通过贯彻执行《水土保持法》、《荒漠化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生态恢复的配套制度体系和执法监督体系。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强化执法监督,禁止陡坡开荒,加强对开发建设项目的资源管理,严格控制人为的生态退化。

1.2突出以天然植被封育和人工植被营造为主的生物措施

在光热、水土、海拔、坡向等立地条件适宜的地方,在一定时间内通过封育保护、禁伐、禁猎、禁牧、禁樵采,使天然植被完成自我更新演替,逐步建立稳定的生态群落。封山育林包括无林地和疏林地封育、有林地封育、灌林地封育等。一些自然条件较差的或高寒、干旱或土壤瘠薄的地方不能恢复森林,或原本就没有林木生长,那么封育工作应立足于育灌育草。同时,应适当兼顾人工植被营造的措施,以加速生境的恢复。

1.3以小流域为单元,科学规划,综合治理

制定科学的生态恢复规划,以小流域为单元,根据生态退化规律和当地实际情况,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对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农业技术措施进行优化配置。在加强人工治理的同时,进行生态恢复。实施禁牧舍饲、围栏轮牧等措施,突出自然生态的保护和培育。因害设防,形成生态退化恢复措施体系。

1.4防治与开发利用相结合,实现生态和经济社会效益的统一

在环境综合整治过程中,把生态退化防治和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紧密结合起来,突出生态效益,注重经济效益,兼顾社会效益,实现三大效益的统一。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实行租赁、承包、股份合作、拍卖“四荒”使用权等多种形式,激发各防治主体的积极性,使其在防治生态系统退化、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取得较高的经济收益。

1.5优化农林牧产业之间及其内部结构

政府部门通过改善资源利用条件,资源优化配置,缓解人与自然资源紧张的矛盾。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包括退耕还林还草、种植业和林牧业内部结构的调整等。开展农作物之间的立体种植,实行间、套、复种。优化林种和树种结构,增加农田防护林、水土保持林比例,积极发展经济林和薪炭林。推行针阔叶树种混交、乔灌草相结合的造林模式。

1.6实行分区治理,分类指导

根据各区域的特征,采取不同的生态恢复措施。西北黄土高原区以建设稳产高产基本农田为突破口,突出沟道治理,实行退耕还林还草;东北黑土区推行保土耕作,保护和恢复植被;南方红壤丘陵区采取封禁治理,提高植被覆盖度,通过以电代柴解决农村能源问题;北方土石山区改造坡耕地,重点发展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养林;西南石灰岩地区实行陡坡退耕,大力改造坡耕地,蓄水保土,控制石漠化;西部风沙区营造防风固沙林带,实施封育保护,防止沙漠扩展;草原区实行围栏、封育、轮牧、休牧,建设人工草场等。

2四川省宁南县退化生态系统恢复实践

2.1宁南县退化生态系统状况

四川省宁南县位于金沙江流域的凉山州东南部,是一个以汉、彝族为主的多民族的山区县。该县地处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带,光热资源丰富,季风气候明显,干湿季分明,年均降雨970毫米,90%的降雨集中在7~10月。境内沟壑纵横,山高谷深,最高海拔3919米,最低海拔585米,生态系统退化严重。全县幅员面积167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万公顷,其中坡耕地占60%以上。严重的水土流失和落后的生产条件,制约了全县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1989年,宁南县被列为国家“长治”工程重点县,首先修建水池、水窖等小型水利配套设施,以此拉动坡改梯和植树造林等其他水土保持措施,开展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宁南县生态退化的驱动力除全球环境变化以外,主要是长期人类活动的干扰。其中,自然和人为火烧以及过去几十年的商业性森林采伐是导致植被破坏的主要因素。人为干扰导致的森林群落结构变化的主要表现在森林郁闭度的下降及疏林化,同时也表现在植被覆盖度和生物量的减少,物种多样性降低,进一步增加了植被群落的脆弱性和不稳定性。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后,大规模的森林商业性采伐已停止。然而一些地区的自用材和薪材采伐、野生植物的采集活动等人为干扰,仍致使植被出现疏林化和片断化趋势,群落结构单调。生态系统养分和水分维持能力下降,特别是养分流失速度加快以及土壤表层结构的其它理化性状受到破坏。从而限制植被资源生长,也引发生态退化。随着山区植被和土壤的退化,生态系统保持水分和养分的能力均呈下降趋势。体现在水源涵养能力下降、水体的富营养化和地表径流的不稳定性增加等。进而导致水土流失增加、土壤侵蚀趋于严重,山地灾害增加。同时,区域生态系统提供物质生产的能力下降,调节服务和支撑服务功能退化,从而影响到区域经济发展和农牧民生活。

2.2宁南县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的综合管理措施

宁南县通过采取自然恢复、自然恢复加以人工措施,以及人工种植或引入适宜植被等措施,促进退化生态系统恢复。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的主要措施包括封山育林、封山禁牧、退耕还林、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移民、人工培育植被替代天然植被以及开发其它替代能源(如小水电、太阳能、风能、沼气能和推广带柴炕灶)建设项目等。

2.2.1实施“坡改梯”工程,改善区域生态条件

在坡度15°~35°的退耕林地和荒坡造林地上修筑反坡梯田和窄带隔坡梯田,在15°以下的平坦地上修筑水平梯田,在35°以上的坡地上放牧。推广雨水集流窖蓄节灌,进行水资源重新配置,有效地防止了水的无效蒸发和渗失,提高了降水的利用率。

2.2.2实行山区封育,促进生态植被恢复

遵循自然环境与植被演变的特定规律,采取封山禁牧、封育轮牧、舍饲养畜等措施,充分依靠大自然的力量加快植被恢复和生态系统改善。在生态问题严重、植被恢复困难地带,如江河源头,土壤瘠薄、坡度陡、立地条件差的区域只能采用植被自然恢复模式。在生境较好的地带,采用封山育林、飞播造林、适度人工造林等多种措施,注重乔木、灌木和草本的合理配置。在树种选择上,选择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乡土树种。

2.2.3利用生态恢复工程,推动经济发展

在实施生态恢复工程的过程中,许多地区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措施。(1)以基地建设促进生态恢复。通过加强基本农田、坡面水系、经果林和饲草料基地等建设,变广种薄收为集约经营。(2)以圈养促进生态恢复。许多地区在生态修复项目区建立了种草养畜示范片,种植鲁麦克斯、篁竹草等优质牧草,补助农户修建圈舍、推行圈养、退耕还草、以草定畜,发展高效、集约畜牧业。(3)把产业结构调整作为促进生态修复的重要手段,一方面调整农村能源结构,推广以电代柴,以煤代柴和利用太阳能等,修建沼气池、改建节能灶。另一方面调整资源消耗结构,减少资源耗费。(4)实施生态移民,促进生态恢复。把生活在高山上、生态环境恶劣地区的农牧民和他们饲养的牲畜,迁往生产条件较好的地方进行异地安置,减少生态压力和人为破坏。

2.2.4改进制度安排,完善生态恢复政策

以现行法律法规为依据,对乱挖乱采,以及不合理利用水土资源等行为提出明确的规定。同时,制定和完善有关优惠政策,对转变生产方式、生态移民等给予支持和补偿,调动广大农牧民参与生态建设的积极性。

2.2.5强化管理,落实生态恢复责任

坚持“谁恢复,谁受益”的原则,落实生态修复的责任、义务和权利,保障群众在实施生态修复中的利益。一些山区县成立了以分管县长(或县长)为组长,水利、水保、计委、农业、林业、国土、畜牧等相关部门及所在片区负责人为成员的生态修复工程建设领导小组,项目乡(镇)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明确了职责和任务。各部门发挥各自特长,相互配合,优势互补,有效地推动了生态修复工作的顺利开展。县(区)政府与各项目乡(镇)都签订了《生态恢复目标管理责任制》,将目标逐级分解,责任具体落实。县(区)政府有效协调了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种草养畜、文明新村建设、沼气池建设等项目,形成了各部门通力合作共促生态自然修复的格局。积极出台相关管理办法和乡规民约,落实管护责任,限制不合理的生产建设活动。

2.3宁南县生态恢复的成效

1989年实施生态退化防治工程以来,全县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874.8平方公里,占规划治理面积的87.6%。全县累计治理28条小流域,治理区土壤侵蚀量由治理前的159万吨下降至27万吨。生态退化防治工程建设不仅使宁南县生态环境显著改善,而且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治理前这里的坡耕地上只能种植玉米、花生和红苕等低价值的农作物,而通过工程治理改成的梯田种上了甘蔗、烤烟、桑树等高产农作物和亚热带水果、经济林木。坡耕地改为梯田后,可增加粮食作物产量7500公斤/公顷。在粮食稳产增产的同时,扩大了甘蔗、烤烟和蚕桑的种植面积,年增产值3万元/公顷。目前,甘蔗、蚕桑、烤烟已成为域经济的三大支柱产业。

1990年宁南县大同乡实施生态退化治理工程,二十年来,完成坡改梯8600亩,配套蓄水2500立方米以上的山平塘87口,微型蓄水池3960个,安装虹吸管29.6公里,沟渠防渗213.8公里,其中,配套田间渠163.8公里。 大同乡在营造水土保持林1.77万亩的同时,调整了产业结构,注重发展甘蔗、蚕桑、烟叶产业和亚热带水果、经济林木,发展经济林4.7万亩,栽植地埂桑870万株。全乡农业总产值由1988年的480万元上升至1870万元,取得了显著的综合效益。

宁南县大同乡银厂沟流域面积4.1平方公里,其中土地退化面积为2.83平方公里。治理前银厂沟沟床下切,沟头溯源侵蚀强烈,两岸沟坡不稳定,常有滑坡、崩塌发生,每年雨季频繁发生泥石流灾害。从1992年开始,大同乡以国家投资、省州县配套、群众投劳方式,投入该流域治理资金57.56万元。采取坡改梯,植造水土保持林,种草、封禁治理,保土耕作,修建拦沙坝,谷坊、排洪沟、排洪道等措施实施综合治理。完成坡改梯643亩,营造水土保持林664亩,封山育林2216亩,种草322亩。修建 5座拦沙坝,3座干砌石谷坊。在谷坊左右两边修建3条排洪沟(长6.32公里,流量0.23立方米/秒),在排洪沟所经过地方的坡沟下游修建排洪道(长831.7米、流量为11.20立方米),把坡面上未引完的水分,经排洪道引入黑水河,以保护和整治坡面和沟道。通过生态退化综合治理,银厂沟流域林草覆盖度由1990年的32.7%上升到61.7%,增加了土壤蓄水和抗蚀能力,减少了地表径流,每年增加土壤蓄水量57.51万立方米,减少泥沙流失1.09万吨,泥石流灾害得到有效遏制。

3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的政策建议

3.1完善退化生态系统恢复政策

退化生态系统恢复政策要有连续性和稳定性,同时需要根据形势的发展,进行修订补充或制定新的政策。例如,保护土地退化治理者合法权益的政策(如允许继承等)、生态退化严重地区生态移民政策、生态退化地区扶贫开发政策、户包治理小流域优惠政策、贫困户承包“四荒”治理优惠政策等。山区农民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将防治生态退化的内容纳入乡规村约,以规范生态退化地区的生产建设活动。要积极推动土地产权的市场配置,利用产权价格机制遏制资源的流失和资源生产力的下降。选择优化的制度变迁路径,力求成本最小,收益最大。在不改变土地产权性质的前提下,明晰土地产权,构筑适应市场经济的土地产权制度框架, 体现产权的排他性和对资源的保护性。界定各产权主体的责、权、利关系,在保证农民权利平等、机会均等、分配合理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2建立政府调控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运行机制

注重市场经济与政府宏观协调管理相结合,建立退化生态系统恢复运行机制。针对不同类型区,有所侧重地采取不同的生态恢复措施。对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采取生态移民的措施,以减缓环境压力;对生态承载能力较低的地区,进行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对生态条件相对较好的地区,进行自然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适度规模经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政府在生态恢复中的作用不可替代,在山区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的投资过程中,要综合权衡,统筹安排。应稳定增加投入来源,完善多元化、多层次的投入机制。将生态恢复的外部效果内在化,推动其市场化进程。有条件的山区要争取利用外资和世界银行贷款,开展经济效益明显的生态恢复项目。对于列入国家计划的重点生态恢复工程建设项目,按照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执行。

3.3建立生态效益补偿机制

生态恢复项目必须充分考虑农户的经济效益和获益分配公平性。生态退化地区应建立一套规范的资源有偿使用与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对大幅度改善生态环境的资源利用者进行奖励,例如奖励其一定面积的荒地,并在数年内免收缴土地使用税;使退耕户享有生态恢复成果的处置权;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资源者则实施严罚,罚款数额至少大于其替代收入。通过建立并实行生态退化地区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合理调节生态公益经营者与社会受益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从受益区征用生态恢复费继续用于生态系统退化防治;从耕地占用费中提取一定比例,用于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从水库、水电站的水费、电费中提取适当比例用于库区生态恢复,减少泥沙入库。对于经济基础薄弱的山区,生态恢复初期仍需政府实行补贴优惠政策加以扶持。

3.4建立公众与社区参与生态恢复的激励机制

退化生态系统恢复应由自上而下为主的行政运行方式转变为以自下而上为主的改进运行方式。良好的区域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不再仅仅取决于政府的权限,而更多地依赖于各种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协商和共同行动。在促进区域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目标的实现上,单独依靠政府的作用是不够的,应建立生态恢复的激励机制,推动区域相关利益方积极参与生态退化防治决策及其行动计划,使生态退化地区的政府、社区和公众之间形成良好的伙伴关系。扩大公众参与的范围,提高参与水平,使公众对退化生态系统恢复包括规划、设计等各个环节有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动员农户高度关注其家庭经营、社区发展中出现的自然资源与社会经济方面的问题和制约因素,以此调动其参与生态恢复的积极性。从而使项目设计和实施机制能最大限度地适应社区和农户的现实条件,满足目标群体的需求。这也会使农民对生态恢复产生责任感,由过去单纯的被动执行者转变为社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的主体。

3.5实行生态恢复的监督管理公开公示制度

区域各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定期生态退化治理与恢复公告。每月对各地区、县审批的开发建设项目进行公示。同时加大对没有编报生态恢复方案而开工的建设项目及没有经过生态恢复设施竣工验收而投入使用的项目监督管理的力度,以提高项目综合效益,加快区域生态恢复的进程。

参考文献

[1]方一平,山区生态产业的开发与组织研究,四川科技技术出版社、新疆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2]杨定国等,长江上游生态重建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

[3]水利部等,中国水土保持探索与实践,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

[4]陈国阶等,岷江上游生态建设的理论与实践,西南示范大学出版社,2006.

[5]康慕谊等,西部生态建设与生态补偿-目标、行动、问题、对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

农田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篇2

【关键词】主题词 农村 矿山生态 恢复与治理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中把“农村人居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作为农村改革发展的基本目标任务之一,农村环保工作量大面广,琐碎复杂,在新的发展阶段,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不言而喻,尤其是矿山资源集中于广大农村,矿区生态因矿业活动而失衡,(如空气污染、水体酸化、土壤质量下降、生物多样性丧失、自然景观破坏等),并威胁到人体健康,矿山开采加工企业污染问题、矿山生态恢复与建设问题日益成为农民朋友关心的热点环保问题,解决这一难题是每个环保从业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中国农村矿山生态恢复简述

“生态恢复”是指通过人工方法,按照自然规律,恢复最天然的生态系统,是试图重新创造、引导或加速自然演化的过程。矿山生态恢复研究是生态恢复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我国有关生态恢复和环境保护的第一个综合性行政法规是1973年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讨论并通过的《关于保护和改善的环境的若干规定》;这个规定的颁布对于我国生态恢复工作有着里程碑的意义;1988年我国出台了《土地复垦规定》,使我国矿区废弃地的生态恢复工作开始步入法制轨道,使矿区废弃地生态恢复的速度和质量都有较大的提高;此后,我国还陆续颁布了《矿山资源法》、《地址环境管理办法》、《关于逐步建立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责任机制的指导意见》、《关于开展生态补偿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法律法规;近年来,我国政府对农村三农问题的关注持续增强,2012年中央1号文件更是把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如何对农村矿山进行恢复与建设就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抓手。

二、 矿山生态恢复与建设的现状

我国矿山生态恢复治理工作已经起步,在实践中中国矿山生态恢复与治理方面也走在世界前列,但不可否认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一是农村矿山生态恢复面临着工作量大,所需资金投入大,根据国土资源部的统计,截止2006年需要进行生态恢复与治理的矿山项目设计40余个矿种共456个治理项目。二是缺乏综合了性的生态恢复与治理的法律法规,我国现行的法律由各行政部门负责起草,往往根据各自的专业特点、管理角度出发出台相关法律,非但不能形成一套统一的行之有效的矿山生态恢复与治理相关法律体系,相反成了各部门相互推诿塞责、维护本部门利益的工具。

三、矿山生态恢复与建设的举措

1.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矿山生态恢复与建设机制

首先本着“谁破坏、谁修复”的工作原则,地方政府加大资金扶持力度,环保部门负责矿山生态恢复与建设的监管工作,把矿山企业作为矿山生态恢复与建设的主体,对露天矿的外排土场、煤矿的矸石山、尾矿库、矿井形成的采空区和塌陷区等暴露的一系列环保问题进行生态功能修复。通过加强监管,对于矿山生态恢复与建设工作不落实或落实不到位的企业,可由地方政府牵头,多部门联动,采取强制措施确保矿山生态恢复与建设工作得到落实。

2.提高资源开采及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

我们知道,地下矿产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多年来,一些地方为了暂时的利益对地下资源采取掠夺式的开采,开采方式粗犷,下游的矿产品粗加工企业(如洗煤、选矿厂)多采用相对落后的生产工艺,造成资源浪费现象极为普遍。根据国土资源部统计,我国现有国营矿山8000多个,个体矿山企业达到惊人地23万多个,废弃物的排放、堆存不仅破坏和占有了大量土地资源,而且导致区域重金属污染了土壤、地下水、地表水等,农作物减产和品质下降 ,并直接威胁到人体健康。因而,提高资源开采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就显得刻不容缓:一是要加大矿山资源整合,整小为大,从而在技术和资金上保证企业对矿产资源的开采率,杜绝矿产资源的浪费;二是矿产资源埋藏浅的也要采取地下开采方式,降低对地表植被的破坏。三是鼓励下游的矿产品加工企业采用资源高利用率、高附加值的成熟生产工艺,加大落后产能、小产能企业的淘汰力度;四是加大发展循环经济,引进高科技、低能耗、低污染项目,鼓励和帮助企业转型发展;五是部门联动、强化执法对于高污染、高能耗的土小企业予以坚决取缔。

3.矿山废弃地生态环境治理

矿山废弃地是指在矿产开采过程中被开采活动所破坏、不通过处理而无法使用的土地。矿山废弃地包括尾矿库、排土场、废石堆、露天开采场、受污染土地及塌陷区。对其进行治理有以下几点措施:

(1)对矿山废弃地进行人工覆土还林、还田。我国对矿山废弃地人工覆土还林、还田工作起步相对较晚,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针对已经堆存煤矸石、尾矿以及其他矿渣,没有采取前期预处理措施的矿山废弃地,在不破坏取土场土地的情况下,取适量土壤覆盖在需要恢复的废弃地上,形成50cm厚的土壤压实层;另一类是在煤矸石、尾矿以及其他矿渣堆存之前,先把堆存场 地的表层土壤取走并选择合适的场地(有一定的防止水土流失、防风抑尘措施)予以保存,煤矸石、尾矿以及其他矿渣堆存完成后,把保存的土放回原处压实即可。覆土完成后,根据当地的水文、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选择具有固氮能力、根系发达、耐贫瘠、播种栽植较容易等特征的植物进行栽植。

(2)加大尾矿库和矸石山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力度。尾矿库和矸石山因其含有大量重金属,并通过淋溶等途径造成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重金属土壤污染的治理一是采用循环经济理念,比如尾矿砂制砖,煤矸石制砖等,不但减少了对土壤的污染,也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二是采用包括物理法的、化学法的和生物法的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技术,目前修复效率高、成本低,而且不会造成二次污染且技术相对成熟的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技术是生物处理法,它的优点是利用生物的生命代谢活动减少土壤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浓度,使其无害化,从而使被污染的土壤能够部分或完全恢复到原始状态。如果矿山废弃地突然不是强碱性或强酸性不建议使用化学法。

(3)对尾矿库、排土场、废石堆、露天开采场、受污染土地及塌陷区进行综合开发利用。地方政府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积极出台鼓励政策,对于利用采矿区废弃场地、排土场、矸石山和尾矿库堆积场等进行综合开发利用的工业、农业项目予以一定的扶持,在同等条件下对此类项目优先进行审批,如有的企业不仅仅把建设花园式企业当做一句口号来喊,在尾矿库闭库后,对尾矿库进行综合整治,恢复植被,建设景观,使之成为企业职工的后花园,不仅对尾矿库进行了治理,也积淀了企业文化。

四、结论和建议

矿区生态恢复不仅仅是一个技术工程层面的问题,而且与矿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密不可分,是一项与社会、经济、资源与环境等相关联的系统工程。因此,矿区生态恢复与建设是以人类发展为核心,对矿山自然、经济与社会属性的综合整治,在消除环境危害的同时重建生态平衡。

农田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篇3

【关键词】临时用地;整治措施;复垦

1 工程概况

衢宁铁路衢江段,线路位于衢江区,途经樟潭街道、高家镇、全旺镇等3个乡镇,正线全长22.818km。衢宁铁路衢江段土地复垦是指:对在铁路建设过程中,因压占等原因造成的临时用地损毁,采取整治措施,使其恢复到可供利用状态的活动。

土地复垦方案拟损毁的场地均以压占形式对土地造成损毁。具体为,弃土(碴)场4处,制梁场1处,拌合站1处,施工生产生活区2处,施工便道8处。

项目区永久性建设用地不进行复垦;临时用地全部进行复垦,复垦率为100%。

2 工程地质情况

衢江区境内岩性复杂、土壤类型多样。土壤以红壤为主,分布具有明显的垂直地带性。地层下分布有元古界变质岩、白垩系红色碎屑岩、石炭系长石石英砂岩、泥岩、二叠系龙潭组砂页岩等。

铁路项目临时用地复垦措施有其自身的特征,一般包括工程措施和生物化学措施。工程措施包括土地综合整治措施及其他配套措施如灌排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等。

3 复垦措施

工程技术措施

a)土地平整工程建设标准

土地综合整治措施是复垦工程的核心内容[1]。通过整治,使土地达到复垦地类利用要求。土地综合整治的工程措施主要包括硬化层拆除工程、土地平整工程、耕作层恢复工程等。

1)拆除工程

部分待复垦场地需拆除硬化地面混凝土结构层及碎石垫层或硬化层,凿除桩基础,确保不影响耕作。

2)整地工程

根据复垦单元及复垦方向,复垦为水田的要实行淹灌,为使田内均匀受淹,整地要求较高,复垦单元内部相对高差应控制在±3cm内[2];复垦为菜地、茶园等其他用途的田面局部高差应控制在10~15cm以内,田面纵向比降可取1/300~1/500。

平整后的地面坡度应满足灌水要求。不同的灌水技术要求的坡度不同,平整土地应以此为标准,绝不能有倒坡的情况。具体要求见表1。

表1 沟灌适宜坡度

3)耕作层恢复工程

为确保临时用地复垦后耕作层达到耕作要求,根据表土剥离方案,建设项目开工前需将表层熟土剥离,堆置在指定的表土存放区,表土临时存放地采取临时填土编织袋围护和播撒草籽临时防护措施,防止水土流失[3]。

经土地平整达到耕作要求后,将工程开工前剥离的表层熟土均匀覆上,覆土厚度根据相关标准,同时结合项目所在地特征具体确定。

b)灌溉与排水工程

1)灌溉工程

项目区降水量丰富,水系发达,可利用周围水系作为灌溉水源,采用引水渠引水。

引水渠是连接水源和田间配水工程的渠道,确保与附近水源进行连通[4]。一般根据续灌或者轮灌,同时结合经验进行设计。

2)排水工程

农田排水标准可分为排涝、治渍和防治盐碱化三类,均应根据当地或临近类似地区排水试验资料或实践经验,按照治理区的作物种、土壤特性、水文地质和气象条件等因素,并结合社会经济条件和农业发展水平,通过技术经济论证确定排水标准。本项目对于规模较大的复垦单元需完善地块内部排水系统。

3)排涝标准

(1)设计暴雨重现期可采用5~10年。

(2)设计暴雨的历时和排出时间,应根据治理区的暴雨特性、汇流条件、河网湖泊调蓄能力、农作物的耐淹水深和耐淹历时及对农作物减产率的相关分析等条件确定。旱作区可采用1~3d暴雨1~3d排除,稻作区可采用1~3d暴雨3~5d排至耐淹水深。

排渍标准

确定设计排渍模数所设计的因素很多,主要有气象(降雨、蒸发)、土壤性质、水文地质、排水工程状况以及农作物耐渍能力等,因此设计排渍模数应根据当地或邻近地区的实测资料确定:

(1)治渍排水工程应以满足农作物全生育期要求的最大排渍深度为工程控制标准,一般可视作物根深不同而选用0.8~1.3m。旱作区在渍害敏感期间可采用3~4d内将地下水埋深降至0.4~0.6m;

(2)农业机械作业对排水要求的排渍深度,一般控制在0.6~0.8m,排渍时间可根据各地的耕作要求确定。

c)道路工程

1)进场道路工程

复垦地均存在施工便道,不需新修道路,对施工便道破损路面进行相应的修复,完善排水。施工便道尽量安排在其他场地复垦工程完成后进行,以便于复垦设备的运输。

2)田间道路工程

根据复垦单元规模,较大的地块需完善田间道路,以便田间生产活动,建筑材料可利用原硬化地面铲除的硬化层。田间道既满足农业机械化作业的需要,又能保持与外界便捷的联系,方便农业生产、便于农产品的运出和农业生产资料的运入。

生物化学措施

措施的基本原则是通过生物化学改良措施,改善土壤环境,培肥地力,以提高土地的利用价值和农业生产水平。主要包括土壤改良、植物栽植和植物管护[5]。

a)土壤改良

土壤改良是针对土壤的不良性状和障碍因素,采取相应的物理或化学措施,改善土壤性状,提高土壤肥力,增加作物产量,以及改善人类生存土壤环境的过程。

采取相应的农业、水利、生物等措施,改善土壤性状,提高土壤肥力的过程称为土壤物理改良。具体措施:适时耕作,增施有机肥,改良贫瘠土壤;平整土地等措施。

b)植物种类的选择

复垦植物种要具有优良的水土保持作用,能减少地表径流、涵养水源、阻挡泥沙流失和固持土壤;要具有较强的适应脆弱环境和抗逆境的能力,有较强的忍耐性和适应性;根系发达,能形成网状根以固持土壤;地上部分生长迅速,枝叶茂盛,能较快形成枯枝落叶层,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6]。

c)植被栽植

栽植前要进行整地。坡面整地主要采用穴状整地。香樟采用带土球苗栽植,茶树采用裸根苗栽植,造林前要进行整地,造林后2~4年内每年松土除草1~3次,以促进生长。

4 结语

通过本次土地复垦工作,可以改善耕地质量,提高土地的生产力,促进当地农业发展;通过工程措施以及非工程措施的实施,保护生态环境,建设一个生态复垦区,减小复垦区生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减轻铁路建设对土地损毁的影响,有效缓解人地矛盾,改善沿线被破坏区的生态环境,保障沿线地区国民经济稳步发展,促进社会安定团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胡振琪,骆永明.关于重视矿――粮复合区环境质量与粮食安全问题的建议[J].科学导报,2006,24(3):93-94.

[2]胡振琪,魏忠义.煤矿区采动与复垦土壤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能源环境保护,2003,17(3):3-7,10.

[3]潘明才.德国土地复垦和整理的经验与启示[J].国土资源,2002(1):50-51.

[4]杨晓勇.加拿大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J].海河水利,2000(5):41-43.

[5]金丹,卞正富.国内外土地复垦政策法规比较与借鉴[J].中国土地科学, 2009,23(10):66-73.

农田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篇4

[关键词]:公路工程建设 水土保持措施

1水土流失成因及危害

1.1水土流失成因

水土流失的发生、发展、加剧,与人类不合理的开发活动息息相关。所以,自然因素是土壤侵蚀发生、发展的潜在条件,人为因素才是土壤侵蚀发生、发展的主导因素。公路工程建设引起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是人为因素。

1.1.1主体工程区

公路路基施工开挖的大量岩石、土体等固体废弃物将为水土流失提供丰富的物源,在建设施工期,由于占用土地、开挖坡面、整修便道、机械碾压等原因,破坏沿线原有的地貌和植被,扰乱地表和地下径流系统,破坏土壤表层结构,使土壤的抗蚀、抗冲能力迅速下降,山坡失稳,土壤侵蚀加剧,在水力冲刷、风力、重力的作用下,必然导致水土流失的增加。

1.1.2取土场区

在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取土场的土方开采,破坏了原有的土石平衡,取土后开挖的坡面及对面的削坡,在外力作用下,将产生坍塌、滑坡等危害,产生新的水土流失。

1.1.3弃土场区

在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必然产生废渣弃渣,堆积了大量的松土,在水流冲刷作用下,也会产生新的水土流失。

1.1.4临时工程用地区

在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区内的临时施工便道以及土石砂料的堆放,缺少必要的水土保持措施,一遇暴雨或大风将不可避免的产生水土流失。

1.2水土流失造成的危害

1.1.1对水库、河流的影响

由于公路建设过程中破坏了原地貌状态和自然侵蚀状态下的水文网络系统,植被也受到破坏,极易诱发水土流失;其开挖、回填、碾压等建设活动,对原有坡面排水沟渠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同时施工裸地面积增加,扰动了原土层和岩层,为溅蚀、面蚀、细沟侵蚀等土壤侵蚀的产生创造了条件。施工中弃渣得不到及时有效的防护治理,在降雨及人为因素作用下产生大量泥沙,泥沙随着水流进入下游河道,在流速小的地方,特别是河口和港湾处进行沉积,因此,造成淤积河床,增加河水含沙量,污染水质等。

1.1.2对项目区沿线水环境的影响

填方或挖方过程中造成的弃土、挖方边坡和填方边坡若遇大雨冲刷,泥土随水流失,还会使沿线的河流、沟渠等水体的悬浮物增加,混浊时间延长,对饮用水源将有短期的不良影响。桥梁施工中围堰及清理围堰时,也将对下游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

1.1.3缩短公路寿命,危害公路行车安全

公路穿行在平原、丘陵、山谷之间,对一些阻挡性的丘陵谷地必然要进行夷平、削切、充填,产生新的坡面、断面,地貌形态发生了改变,容易破坏山体稳定,诱发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尤其是施工期间路基边坡在重力作用下松上散落严重,如不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其边坡在运行期易坍塌、滑坡,危害公路安全。

1.1.4对农田的影响

公路施工所产生的水土流失对农田的影响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在通过农田的路段,特别是路堤、桥梁或交叉点,降雨侵蚀所产生的泥沙会直接流往工程区域外的农田,由于地势变缓,其中大部分泥沙沉积下来,形成“沙压农田”。另一种方式是泥沙中细小的部分会随水流往下游,以“黄泥水”的形式进入农田,对农田产生进一步的影响。此外线路工程的取土区和弃土堆位置不当时,对农田的影响也相当严重。

除上述以外,水土流失对土地资源的破坏和影响还包括对项目所在区的土地沙化、退化的影响。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的破坏还直接影响到项目区周边生态环境。

2公路建设水土保持的目标

公路施工和营运期过程中,通过布设水土保持工程和生物措施,使新增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项目区原有的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减少水土流失造成的危害。恢复和保护公路沿线水土保持设施,加大公路绿化里程,改善项目区现状生态环境。具体目标:通过采取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使边坡稳定,岩石、表土不,为公路安全运行服务,避免水土流失对工程本身的危害;取土场全部做防护处理,使开挖坡面不,并覆土加以利用;通过弃土场进行综合治理,使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弃土、石的总量的80%以上得到有效拦挡或利用;工程与生物措施相结合,使泥沙不进入下游河道,不影响河流正常行洪能力;做好公路绿化工程的养护,使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3水土保持措施

根据工程水土流失的特点、危害程度和防治目标,水土保持设计采取分区分期防治,工程建设前期以水土保持工程措施为主,因地制宜,辅以生物措施相结合,快速有效地遏制水土流失,后期主要以植物措施为主,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

3.1主体工程防治区

主体工程区主要根据挖方、填方情况,对路基边坡防护、路基排水系统、路基压实和绿化工程进行防护措施,从而保护路基的稳定,排除路基路面积水,美化公路运行环境,保证公路的安全稳定运行。

3.2取土场防治区

根据取土场所在的地理位置及地形条件进行综合治理,主要通过坡面防护、防洪排水、覆土造地等措施。取土场在取土的过程中破坏了原有地表的自然坡度,形成了坡面,因此应对其进行治理改造,对面进行削坡,在开挖坡面上覆土造田,土地整治后植物防护,在开挖坡面坡顶设截水沟防治水土流失,恢复植被,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实现水土流失防治由被动控制到治理开发的根本转变,确保工程建设及运营期不发生大的水土流失。

3.3弃土场防治区

应采取挡土墙、护坡工程以及综合排水工程和土地整治等水土保持措施。设置渣场排水系统,拦渣墙,堆渣后回填表土,表面平整,人工夯实,坡面植物防护,恢复植被。防治弃渣下泄,稳定边坡,恢复和改善土地生产力。

3.4临时工程用地防治区

在施工中的临时占地,应将原有的地表有肥力土壤推至一旁,待施工完毕后,再将这些熟土推至恢复原有表层,以利于今后耕种。根据当地的自然情况,对地除硬覆盖外,还应种植适合地区的长绿植物等美化措施,使公路建设造成的地表面尽可能恢复植被。

4实施水土保持措施后的评价

农田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篇5

关键词:油田开发;环境污染;影响;措施

中图分类号: TE325 文献标识码: A

Abstract: Jiangsu Oilfield, Jiangsu major oil energy base, at the same time creating 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s, but also to the local environment have been affected. Sources of pollution generated by oil field development, the type and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impact on the environment, impact on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control, resource utiliz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harmonious development is also crucial.

Keywords: oilfield development;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influence; countermeasure

江苏油田位于油田的主要工区在江苏北部,主力油田则在扬州地区。江苏省地处长江和淮河下游,全省人多地少,土地资源十分宝贵。江苏经济、科技、文化比较发达。全省工农业总产值居于全国前列。随着进一步的勘探开发工作的逐步深入,油田的年产量在稳步增加。江苏油田的滚动开发不但为社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也逐步成为江苏重要 的石油能源基地。该地区温和湿润,植被主要以稻、麦、棉等农作物为主。境内同时是花木之乡,农田林网控制率在90%以上,植被覆盖率高,河网密布。随着江苏油田的石油资源的滚动勘探和开发,对扬州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质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何准确的认识油田开发中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并采取行之有效的环保措施,实现“增产减污,节能减排”的绿色循环经济发展,保护生态自然环境,对油田开发的环境保护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油田开发产生的污染物类型

油田开发主要包括早期的油田开发建设、后期的油田开采、配套建设运营的油气处理、输送工程等几部分,根据运行时段分为油田建设期、运营期(服役期)、退役期不同时段产生的污染物类型不尽相同[1]。

1.1 油田建设期

油田勘探开发初期产生的污染物主要包括钻探过程产生的钻井废液。地表开挖和建设道路是产生的扬尘、钻井时柴油机等设备排放的燃烧废气、钻井和试油时泄漏的伴生气以及生产废液挥发的恶臭物质;机械设备的噪声和车辆噪声影响;钻井过程产生的岩屑、废弃泥浆、井场产生的落地油,这些污染基本属于临时污染源,产生的环境影响周期较短,在钻井开发工程结束后,临时污染源全部撤离施工场所,对环境的影响也会随之消失。 [ 赵云,男,汉族,1973年出生,2007年毕业于河海大学环境科学专业,硕士,工程师,现工作于扬州市江都区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扬州市江都区舜天路180号,邮编225200,邮箱:]

1.2油田运营期主要环境影响

油田运营期间产生的污染物主要来自于井下作业废水、原油脱出水、生活废水;油田运行期间各井场加热炉、生产装置区的加热炉、放空火炬等排放的燃烧废气、油气输送、油品装卸过程以及装置区的各类油气储罐、生产装置运行等可产生无组织排放废气;装置区的各类设备运行时产生的机械噪声和火炬放空时的空气动力性噪声以及落地原油、含油污泥、油砂、生活垃圾、装置区设备更换的废旧分子筛、脱硫剂等各类固废。运营期的各类污染物均属于连续性污染源,其显著特点在于排污过程持续且长久,产生的污染物种类较多,污染物排放量大,对环境的影响长期存在,同时由于涉及排污环节多、工艺复杂,对污染物治理有一定的难度,连续性污染源是油田开发建设过程中造成环境质量下降的主要排污类型。

油田开发建设产生污染物的主要来源

污染物类型 时段 污染来源 主要污染物

废水 建设期 钻井废水、生活废水 pH、COD、SS、NH3-N、TOC、石油类、挥发酚

运营期 井下作业废水、原油脱出水、生活废水

废气 建设期 地表开挖和道路建设;设备排放的燃烧废气、泄露的伴生气以及生产废液的挥发 烟(粉)尘、SO2、NOX、CO、硫醇、H2S、烃类物质

运营期 加热设备、放空火炬产生的燃烧废气;油井开采、油气输送、油品装卸过程以及各类油气储罐、生产装置运行等产生的无组织排放废气

噪声 建设期 钻井过程中的各种设备 机械噪声

运营期 装置区内各类设备、火炬放空、运输车辆 机械噪声、空气动力性噪声、交通噪声

固废 建设期 钻井过程 岩屑、废气泥浆、井场产生的落地原油

运营期 生产设备、污水处理设施

落地原油、含油污泥、油砂、金属废料

2 油田开发对环境的影响

江苏油田开发产生的环境影响因素包括污染物排放对环境的影响以及井区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其中以生态影响为主。

2.1废气排放对环境的影响

油田开发项目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对局部大气环境的影响,如钻井过程中柴油机烟气排放,采油过程中火炬放空等产生的燃烧废气;另一种是对区域大气环境的影响。站场燃烧烟气的排放除造成局部影响外,由于是连续排放,还会造成区域的大气污染。此外,烃类的无组织泄漏也会对区域的大气环境造成影响。开发的早期,随着钻井工作量的增多,区域SO2水平将有所提高,但随着钻井工程的结束,水平将逐步降低。烃类的挥发与原油产量成一定的正相关,随着开发建设的进行,区域内的总烃水平将有所提高,但后期随着原油产量的下降,烃的挥发量也将减少,加之项目为平原地区,稀释扩散能力强,区域的总烃水平将逐步好转。

2.2 废水排放对环境的影响

江苏油田开发产生的含油污水主要包括井下作业废水、原油脱出水、生活废水等,废水排放量大,废水中石油类、CODCr等污染因子浓度高,如不能妥善处理或达标排放,会因渗透污染土壤、地下水等,或形成漫流进入地表水体造成水质污染,尤其江苏油田的开发项目位于河网密布的里下河地区,又是南水北调的东线源头,钻井废液等含油污水极易在汛期污染地表水。目前江苏油田在扬州市江都区邵伯镇和真武镇建有污水处理厂,对生活区生活污水、装置区、井下作业产生的含油废水进行处理。污水处理设施的处理现状见表2

监测点 监测项目 废水排放去向

pH 挥发酚(mg/ml) COD(mg/ml) 石油类(mg/ml)

污水处理厂 邵伯污水处理厂 进口 5.75-5.87 0.037-0.043 387-400 424-817 用于回注

出口 5.54-5.59 0.016-0.020 221-233 3.71-7.20

真武污水处理厂 进口 5.92-6.22 0.029-0.056 178-180 147-153

出口 6.04-6.52 0.021-0.022 153-169 0.78-1.08

(GB8978-1996)二级标准限值 6~9 0.5 150 10 /

根据监测统计数据可以看出,由于江苏油田产生的含油污水中各项污染物成分复杂、浓度高,尤其特征污染物石油类进口浓度高达817 mg/ml,导致处理较为困难,虽然通过污水处理设施的处理,浓度有所降低,但部分污染因子仍有超标情况存在,不能全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新污染源二级标准。

根据《碎屑岩油藏注水水质推荐指标及分析方法》(SY/T5329-94)中的标准要求,回注污水征污染物石油类排放浓度必须≤10mg/l,目前江苏油田处理后的污水中石油类含量基本能满足回注要求,含油污水目前均进行回注处置,有效解决了含油污水的出路问题,但是如果出现事故排放或不能及时全部回注,外排的污水极有可能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2.3油田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影响

油田在建设施工时期由于机械、运输车辆碾压、人员践踏、材料占地、土体翻出、埋放地表等活动占用的土地面积将超过工程本身。这些占地虽属暂时性影响,但在影响期内,农作物、树木和天然植被遭砍伐、被铲除,农田被掩覆,野生动物受惊吓和驱赶,原有生态环境的自然性受到一定程度的干扰。建设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大,运营期影响较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占用土地、改变土地的利用性质、扰动土层、破坏植被。而钻井、地面站场建设、埋设输油管线、新建各钻井的进场道路等,会对区域内的生态环境,特别是建设范围内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2.3.1土地利用格局的影响

油田开发所在的区域以农业种植为主,又是平原地区,土地利用率较高。类型主要为耕地、农村居住点和城镇等。由于临时占地和各项永久占地会对土地现有利用格局产生一定的影响

2.3.2对土壤环境影响

工程对土壤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即工程排放的污染物对土壤质地性状的影响;工程建设期钻井、管道敷设和地面工程建设的开挖、填埋行为对土壤结构的破坏。挖掘、碾压、践踏、堆积物品等均会使土壤结构破坏,土壤生产力下降。

钻井过程中的占地会改变土壤结构,而且钻井过程中污染物的排放还会对临时占地范围内的土壤质地和性质造成影响;管道敷设、道路和地面工程建设对土壤的影响则主要表现为占地对土壤结构的破坏。

各种地面建设活动中对土壤的扰动会影响土壤的结构、质地和物理性质,因此,应分段进行施工,并严格执行分层堆放、分层覆土,尽量减少对土壤结构的破坏。工程产生的落地油应及时清理回收[2]。

2.3.3对植被的影响

油田开发建设对植被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占地对农作物的影响。工程的临时占地对农作物的影响一般为当季影响,施工结束后,第二年即可复种。根据其他油田的类比调查,复垦地2-3年可恢复到原产量。由于管线永久占地仍可继续供农作物生长,影响不是很多。突发性事故导致油、水泄漏,将会使受影响的植物枯萎或死亡,但突发性事故的发生概率小,一般限制于小范围内,可通过对原油的及时清理而减轻影响,不会对整个区域植被产生明显影响。

2.3.4对生态景观的影响

油田属农业生态区,区域内景观单元异质性程度高,工程的开展可使区域内景观异质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引起局部生态景观的变化。工程新修建部分道路、敷设一定长度的管线,会对地表产生分割效应。管线一般长度短,一般管线上面都将复种,其对地表产生的分割效应会在较短的时间内消失,管线道路的分割不足以造成生态系统的本质变化。

2.4油田开发建设对地下水的影响

在油气田勘探、开发、运输、贮存过程中均可能对地下水造成污染。在油气田勘探和开采过程中,由于钻井密封不严、操作、管理不当,发生泥浆在井下漏失或废弃的油气井套管腐蚀破坏,其渗漏的污染物可直接污染地下水;在钻井和井下作业过程中,泥浆池的防渗效果差,落地原油和钻井废水渗漏,均可对浅层地下水造成污染;在石油生产过程中,油田注水开发和压裂酸化作业施工时,因压力过高而引起注水井套管破裂,或因注水井的固井质量差,井壁出现裂缝时,回注水套为上返进入地下水层,将会产生污染地下水事故;在石油运输和贮存过程中,由于发生输油管线或油罐漏油事故,也可能导致地下水的污染[3]。

3 油田开发的环境保护对策和建议

油田开发过程中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是长期存在、不容忽视的,保护环境就是要对油田开发中产生的环境问题正确认识,对油气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并且采用有效、合理的环境保护对策,加强石油开发中的环境保护工作。

3.1油田开发单位必须依法进行环境管理,认真落实国家的各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严格遵守各项环境管理制度,严格控制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制定合适的环境保护对策,树立资源开发环保优先的理念,对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治理等各个环节采取相应的环境管理制度并严格落实执行。

3.2贯彻执行环评制度,对油田开发带来的环境问题进行详细的论述、分析,制定合理、科学的污染防治对策及生态恢复措施,项目开发建设中坚持污染物治理设施与主体项目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运行的“三同时”制度,采用可行的污染治理工艺,严格控制污染物的排放。

3.3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建立环境管理问责制度,定岗定责,加强环境保护教育宣传,深化环境保护的工作方针和政策,深入贯彻环境保护理念,在施工过程中药减少扰动范围,严格控制砍伐数量,将环境保护落实到油田开发建设的具体工作之中。

3.4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实行“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强化石油资源开发中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的工作,确保石油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工作的协调发展。

3.5施工期结束要及时对施工迹地进行恢复,服役期满要及时拆除各种构筑物、管线,对站场、营地灯硬化后的地面进行恢复及必要的绿化,对防洪堤坝进行拆除、平整,将分割破碎的生态环境重新连通,促进区域内生态环境的恢复。

3.6加强环保设施的运行管理,确保各项污染物的达标排放,同时加大对油田伴生气的利用,减少天然气的放空量。污水达标处理后作为油井回注,减少各类污染物的排放,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4]。

4小结

在石油资源开发建设中,实施资源开发利用与资源、环境保护并重的方针,既要对石油资源进行合理开发,也要加强石油开发中的环境保护工作,选用先进的开发、生产工艺,采取科学有效的污染防治措施,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之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施清洁生产,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确保自然生态环境不受或少受影响,适应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马春润. 新疆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开发的环境问题[J]. 新疆环境保护, 1997, 19(4): 3-6.

[2]李秋元, 郑敏, 王永生. 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对环境的影响[J]. 中国矿业, 2002, 11(2): 47 -51.

[3]李义昌. 资源开采引起的环境问题及对策[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1997, 26(1): 81-84.

农田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篇6

历经多年的快速发展后,湖南省娄底市资源瓶颈趋紧,环境污染严重,部分重点流域水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水土流失、沙漠化程度加剧,地面沉陷面积扩大等问题日趋显现。

娄底市国土资源局从自身现状出发,不断加强国土资源管理,全面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在新时期积极推进了生态文明建设工作。

着力打造绿色矿业

矿业开发给娄底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贡献,然而,过度和无序的开采破坏了当地的地质生态环境,带来了一系列地质灾害隐患。因此,强化国土资源管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应全面贯彻落实《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着力建设绿色矿业。

首先,对矿山环境保护实施源头控管、过程监督、闭坑审验的全过程管理机制,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工作与矿业秩序整顿、采矿许可证审批(含延续审批)、年检工作融为一体,加强动态检测。其次,逐步完善以矿山企业为主体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投资体制,将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与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政府推动、国土资源及环保等部门监督、矿山企业负责、社会各界参与、全方位治理的环境保护体制。坚持“因地制宜、分类实施、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原则,以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验收(含分期验收)为契机,不断加大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与土地复垦力度,有效地保护矿区生态环境。

同时,要不断探索建立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强化资源保护、节约利用、循环利用和综合利用,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因地制宜建立生态补偿标准,明确生态补偿资金来源和使用的监督机制,拓宽矿产资源开发环境补偿资金多元化渠道,按照“谁投资,谁治理,谁收益”的原则,建立公司化运行机制。此外,探索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的市场途径,加大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收存力度,建立矿产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代价核算制度。如果矿产资源开发的环境代价超过开采矿产资源的预期收益,采矿权登记发证机关可直接驳回采矿权申请,不予颁发采矿许可证。

加强地质灾害防治

娄底市作为地质灾害多发区,每年地质灾害所带来的生态环境破坏较为严重。为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构建绿色发展城市,娄底市应不断优化措施,加强对全市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加强对地质灾害的防治,首先必须对全市地质环境的现状有充分了解。要充分利用地质勘查队伍的技术优势,对全市地质灾害现状开展系统的调查与建档,把地灾隐患点情况摸清楚,找原因、定措施、早规划。对于一些灾害严重的村庄、居民点,要做好整体搬迁的准备。特别是要继续深入开展重点防治区地质灾害详查,重新确定全市地质灾害高易发区隐患点,逐一落实好监测预警和应急处险措施,为防灾减灾提供基础依据。

在充分了解地质灾害状况的基础上,全面开展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及时发现问题,从源头上消除安全隐患,对人为引发的地质灾害严格实行“谁破坏,谁治理”的方针。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也要严格执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对选址、设计、施工等环节提出指导性或指令性建议,防患于未然。

另外,要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预测。健全完善群测群防体系,做好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充分发挥群众的力量,以村庄为单位加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

对发现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要坚持工程措施、生物措施与行政措施并举,综合治理。要按照“量力而行,轻重缓急”的原则,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治理,最大限度减少因地灾造成的损失。对地质环境已经遭到破坏的地区,要尽快实施生态修复。

突出资源生态管理

娄底市国土资源局在强化国土资源管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以保障发展、保护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作为资源管理的最终目标,逐步推进管理方式转变,实施资源和生态的双重管理,把生态管理放在更加突出、贯穿始终的位置。

坚持规划引导生态文明建设。娄底市国土资源局结合地质地理实际和资源禀赋条件,进一步完善规划体系,以形成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的生产力布局、城镇化布局和基础设施布局,使国土规划统筹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优化、资源配置和生态环境管护。同时,严格开发准入条件,明确国土空间开发鼓励、限制和禁止的方向,实行红线管控,设置基本农田保护区、水源地保护区、生态功能区等红线,保障粮食、水资源和生态安全,以实现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加大对部级自然保护区、部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的保护力度,修复治理被破坏的生态环境。

坚持节约集约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全过程中,娄底市国土资源局加强节约管理,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在落实市委、市政府产业结构调整决策方面,统筹安排保重点,区分轻重缓急,优先保障新型支柱产业、重大基础设施、民生工程等重大项目的用地需求。继续开展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创建活动,抓好划拨用地和园区用地节约用地工作,推进城市地上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探索和推广节地型城市建设模式和产业发展模式。

坚持耕地保护助推生态文明建设。守住耕地,保护红线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底线。娄底市全面系统地开展耕地保护、土地整治、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矿山复垦等国土综合治理工作,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将土地整治与农村发展,特别是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同时,抓紧编制娄底市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规划,积极申报国家、省级投资土地综合整治项目,认真组织实施现有综合整治项目,通过平整土地、零星地块归并等措施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生产能力,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此外,娄底市着力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将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责任全面落实县市区、乡镇人民政府,并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以确保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

农田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篇7

关键词:矿区;综合整治;生态重建;焦作

中图分类号:TD8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14-3283-03

我国90%左右煤炭产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突出的生态与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地表沉陷引发土地资源破坏、煤矸石堆放压占土地及其在雨水淋溶作用下对周边生态环境的污染、矿井排水导致水资源破坏等。以煤矿开采区土地资源破坏为例,截至2007年,采煤沉陷区面积总计达8 000 km2,且新沉陷区面积仍以较快速度增加。由沉陷、污染等原因造成的土地退化严重影响了当地居民的正常生产和生活。

近年来,针对煤炭开采引发的生态与环境问题已经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一些土地复垦和生态恢复与重建工程也是卓有成效的。例如,开采沉陷预防及控制技术、沉陷区地表恢复及复垦技术、煤矸石山植被覆绿及景观重建技术、复垦土壤重构技术、矿区环境综合治理技术及其应用等[1-5],对不同破坏条件下矿区土壤、植被、生物等进行了大量深入研究[6-8]。通过在不同矿区的实践表明,这些工程和生物技术措施能较好地改善矿区生态环境质量,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矿区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以河南省焦作矿区为例,在分析矿区土地退化状况的基础上,针对矿区自然地理条件差异和土地破坏特征,提出相应的生态重建和综合治理措施,为该矿区开展土地复垦和生态重建提供理论指导。

1 研究区概况

矿区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地处太行山脉与豫北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势西北高东南低,面积达4 000 km2。主要生产低灰、特低硫、高发热量的优质无烟煤,是我国六大无烟煤生产基地之一,也是河南省特大型煤炭基地之一。矿区属暖温带半干旱半湿润区,年均降雨量610 mm,降雨主要集中于6~8月,占全年的55%,年平均气温14.2 ℃。矿区地下水资源丰富,主要有第三系、第四系砂砾层水,地下水埋深一般在1.6~21.2 m。

2 采矿对土地资源的破坏

2.1 采矿引起的地表沉陷

焦作矿区属于厚煤层和多煤层开采,具有矿井分布范围广,开采深度变化大,地表沉陷面积大,移动持续时间长等特点。矿区开采已百余年,原有13个矿井,其中6个矿井已关闭,现有生产矿井7个,多数进入残采期。

矿区生产活动形成了分布较广的沉陷区,据统计,13个矿井生产产生的沉陷总面积70.16 km2(表1),其中稳定沉陷区48.16 km2,非稳定沉陷区22.00 km2。矿区地表沉陷深度多在1.20~4.30 m,平均深度为3.10 m,最大下沉深度达8.19 m,最大地表水平位移达1.96 m。地表沉陷对土地的破坏程度多为轻度和中度,主要表现为部分土地易形成积水,使土壤盐渍化,土壤肥力下降;坡度变化,导致水土流失;在浅部开采区、急倾斜煤层露头开采区,地面出现沉陷坑、沉陷漏斗,导致水分丧失,影响农作物的生长;采空区边缘地表附近出现裂缝,其长度一般为30~150 m,宽度0.03~2.00 m,深度为2~3 m,最深可达几十米。

地表沉陷对农田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灌溉条件受到破坏,但其耕作功能没有被完全破坏,大多情况下经过合理规划和必要整治,仍能恢复耕作能力和生产水平。地表沉陷对农田的破坏程度多为轻度和中度,其中,轻度主要表现为地面有轻微变形,不影响耕作,也不影响作物的生长,水土流失略有增加,主要集中在采区中央位置;中度主要表现为地面沉陷破坏比较严重,出现明显的缝、坡、坎等,影响农田耕种,导致减产,也影响作物生长,水土流失有所加剧,主要分布在下沉盆地的边缘部分。

2.2 开采沉陷对水体产生影响

地下开采导致覆岩及地表破坏,从而使地下、地面水体受到破坏,导致含水层水位下降、地面河流干枯,并破坏地下、地面水资源。由于开采沉陷使含水层水位下降,植被生长受到影响,土壤更干燥,加剧了矿区的土地退化。

焦作矿区矿井涌水量约1.7亿t/a,每吨煤排水量约60 t。矿井水综合利用水平低,大量水外排,造成水资源严重浪费;同时,排放的矿井水中含有大量煤粉、岩粉等悬浮物质以及其他污染物,污染周围土壤和其他水体。

2.3 采矿破坏植被引发水土流失加剧

北部低山丘陵区露天开采矿,地表物质的剥离、扰动、搬运、塌落和堆积,造成大面积的植被破坏和山体土体稳定性下降,土壤抗侵蚀能力降低,产生的废石、废渣等,在暴雨侵蚀下极易形成规模较大的水土流失。同时,采矿活动对林草植被的破坏,易使得水土流失加剧,也导致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持续下降。

3 沉陷区土地综合治理与生态重建技术

3.1 沉陷区工程复垦技术

3.1.1 低山丘陵沉陷区 主要分布在焦作矿区北部,为太行山前坡地,地表地势起伏较大,地下开采后引起地表下沉、塌陷、移动,塌陷区内裂缝遍布,高差变化较大[9]。低山丘陵沉陷区及积水沉陷区的边坡地带,可改造成梯田或缓坡地,重建为保水保土、农果相间的陆地农田生态系统。

梯田的水平高度应根据地面坡度的陡缓、土层的厚度、工程量大小、植被种类、耕作机械化的程度等因素综合考虑。一般在地形坡度小于5°的情况下,田面宽以30 m左右为宜;10°以上丘陵陡坡田面宽以不小于8 m为宜,最小不小于2 m。梯田边坡大小与田坎高度和筑埂材料有关,可以土坎为主。该区域土壤质地为壤土,田坎高度与田坎占地宽度比值一般取1∶0.3~1∶0.4,以保证田坎稳定和减少占地为原则。坡地田面坡度的大小和坡向,要以不冲不淤为原则。

根据沉陷区地面坡度,在坡度较小情况下修筑梯田施工可以采用条带法。具体是沿着坡面将之分为若干条带,施工顺序为间隔条带剥离堆放表土,再进行底土平整,修筑田坎,待其完成后将堆存于两侧条带内的堆存表土复填到该条带之上,并剥离两侧条带内表土堆存于已经平整好的条带上,进行平整后回填剥离的表土。

地面整治结束以后,以种植果树为主,间种花生、大豆等模式进行农业生产。由于施工过程中可能造成土壤养分损失或者贫化,可以增施发酵后的家畜粪便或者其他有机物料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并施用氮磷等肥料满足作物养分需求。

3.1.2 平原沉陷区 在焦作矿区南部,地表地势较为平坦,地下大面积正规作业开采形成的塌陷盆地相对平缓,地表破坏程度较轻,塌陷区土地高差一般在3 m以内[9]。可以采取以下工程技术进行治理:

1)疏排水法。主要针对地表沉陷不大,且正常的排水措施和地表整修工程能保证土地的恢复利用,确保第一层煤开采后的浅沉陷区正常种植。

2)挖深垫浅法。将未来积水区表土预先取出,根据预测下沉等值线,平整周围缓坡地,所挖精养鱼塘一方面可以养鱼,另一方面又可泄洪蓄水,提高沉陷区防洪抗旱能力;同时,在积水前治理有利于机械化施工,提高治理效率,避免积水后给施工带来的困难。对于大面积的沉陷地,特别是大面积积水或积水很深的水域、未稳定沉陷地、暂难复垦的沉陷地,可直接利用,如网箱养鱼、养鸭、种植浅水藕等。在矿井工业场地附近利用积水沉陷坑修建小型水上公园,提供休闲场所。

3)废弃物充填法。利用煤矸石或锅炉灰渣进行复垦,但在复垦过程中要注意防止二次污染,并优先考虑迁村等的建筑复垦或近地重建,对于市区内或者周边沉陷区复垦后也可以考虑作为生态用地,建设森林公园或者其他休闲场所。

3.2 沉陷区生物复垦技术

在复垦区内种植花生、大豆等作物或者一年生豆科植物,以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利用含硫较高的煤矸石作为充填物时,应防止其氧化后致土壤pH减小,可使用石膏、氯化钙、碱性磷酸盐等调节剂,改良土壤的酸碱性。将粪便、秸秆、有机废渣等发酵后施用到复垦后土壤中,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改良矿区土壤结构,消除一些过黏、过沙土壤的不良理化特性。

3.3 其他整治保护治理措施

3.3.1 地面水体保护措施 随着井下煤层的开采,地面之上的水体可能遭受不同程度的影响和破坏。地面水体保护与治理应结合沉陷稳定后可能出现的沉陷积水区统一规划,制定措施。对于人工河堤及水利设施应加以维护、加固,保证其正常使用。

3.3.2 路、桥、管、线保护措施 井田范围内的公路、桥涵、高压线等设施因地表变形会遭受一定程度的影响,可采用地面维护、调整、加固、修复,必要时改线,以保证设施运行安全、不间断。

4 结论

1)根据地形地貌,沉陷区可简单分为低山丘陵沉陷区和平原沉陷区,分别采用不同的土地工程复垦和生物复垦技术。低山丘陵沉陷区以修筑梯田或缓坡地为主;平原沉陷区以恢复种植为主,可种植花生、大豆等作物同时根据情况因地制宜,发展水产养殖或者修建水上公园等。

2)在进行生态重建和综合治理过程中,既要科学规划,减少投资,变废为宝,又要考虑地区自然、经济、技术现状,还要遵循生态学原理,以求达到最大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参考文献:

[1] 宿建民.煤矿沉陷区防治和控制技术的探讨[J].煤炭技术,2008,27(6):154-155.

[2] 李凤明. 我国采煤沉陷区治理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J]. 煤矿开采,2011,16(3):8-10.

[3] 王丽艳,韩有志,张成梁,等.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煤矸石山复垦土壤性质及煤矸石风化物的变化特征[J].生态学报,2011, 31(21):6429-6441.

[4] 胡振琪,魏忠义,秦 萍. 矿山复垦土壤重构的概念与方法[J].土壤,2005,37(1):8-12.

[5] 徐琳瑜,赵彦伟,刘桂友,等.板集矿区生态恢复规划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08,15(5):152-155.

[6] 吕春娟,白中科,陈卫国. 黄土区采煤排土场生态复垦工程实施成效分析[J].水土保持通报,2011,31(6):232-236.

[7] 姚 虹,马建军,张树礼.煤矿复垦地不同恢复阶段植物群落功能群结构与生物多样性变化[J].西北植物学报,2012,32(5):1013-1020.

[8] 武胜林,刘文锴,张合兵,等.焦作市煤矿塌陷地生物复垦技术研究[J].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1(1):23-27

农田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篇8

关键字:公路;喀斯特;水土保持;措施

一、 喀斯特地区保持水土的重要性

贵州碳酸盐岩的分布面积为12.96万平方千米。在贵州气候条件下每千年通过碳酸盐岩的溶蚀作用能降低地面30毫米―80毫米。每千年溶蚀碳酸盐岩只能形成4毫米厚的土层,既要形成1米厚的土层至少需要25万年。贵州全省都体现出土壤层极薄的现象,生态环境的脆弱性、严重性和难恢复性。

遵毕线经过的遵义市和毕节地区是我国喀斯特地形、地貌发育典型的地区之一。路线经过的四个县(市)喀斯特面积比重均较大,遵义县喀斯特地貌占了全县面积的83.84%,金沙县喀斯特地貌占了全县面积的78.85%,大方县喀斯特地貌占了全县面积的81.54%,毕节市喀斯特地貌占了全市面积的69.7%。该公路大部分路线均处于喀斯特地形之中。喀斯特地形区植被少、土层薄,且土被不连续,漏水漏肥现象十分严重,使得喀斯特地区的土壤保水、保肥性差。加之喀斯特环境中地表水下渗以后,即很快在这一接触面上产生侧向径流,使得土层更加松散,最后很快整个土体被地表径流所侵蚀。

二、建设高速公路对水土流失的危害

水土流失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 表土流失,农业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水土流失导致地面大量的肥沃表土随水流走,土层日益变薄,土壤中的氮、磷、钾等有机质也随之流失。由于项目建设区土壤条件差,经水土流失后,耕作层变薄,有些地方甚至岩石。

② 由于林草植被日益减少,表土,持水能力大幅度降低,严重的水土流失造成频繁的洪涝灾害。由于森林植被的破坏,削弱了水源涵养和土壤蓄水调节能力,造成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在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人畜饮水困难。

③ 水土流失的加剧使溪流含沙量不断提高,河床也不断抬高,水位变浅,水利设施淤毁、两岸农田亦受其害。

三、 水土流失的预测

公路经过的区域地貌类型以喀斯特地貌类型为主,该地区植被少、土层薄,公路施工对地表扰动后,可能导致扰动区域植被永久性丧失,且恢复生态较难,因此须重点防护,降低因公路建设而造成的水土流失。

遵毕高速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造成的土壤流失总量约为95.65万t,其中,新增土壤流失量约为87.86万t。施工期是造成水土流失的重点时段,施工期产生的土壤流失量约占整个预测期总流失量的98.85%。而在施工阶段,路基填、挖方边坡、弃渣场则是产生水土流失的重点工程单元,另外表土堆放区的土壤流失也不容忽视。因此,遵毕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应特别重视施工期的水土流失防治,特别是挖、填方路段、弃渣场、表土堆放区的水土流失防治工作。

四、 高速公路水土保持措施

4.1 路基路段

1.沿线路纵向每间隔30~50m在路基边坡上设置一临时性边坡排水沟。边坡排水,沟下方视需要可以修建沉淀池,以阻留从坡面冲蚀的土壤。临时性边坡排水沟可以与路基排水工程中的边坡排水结合修建。

2.路基填筑前,在放坡线两侧开挖边沟,临时边沟的开挖要与永久性路基排水边沟相结合修建,边沟出口处修建沉砂池。

3.路基施工结束后,进行边坡防护工程,遇雨季可采用彩条布或草栅对路基边坡进行覆盖,以防降雨径流对路基边坡形成冲蚀。

4.2 弃渣场

1.弃渣场遵循“先拦后弃”的原则,弃土前先在下游设置重力式挡渣墙。挡渣墙按五级建筑物标准设计,地基设计应力为250kPa,采用7.5号砂浆砌筑。为排除弃渣场内的渗水,保证挡墙的稳定在挡墙上设置泄水孔,孔眼间距2~3m,上下排泄水孔错开设置。

2.弃渣场占地类型有水田、旱地、园地、林地和园地等。建设区“山多地少”,因此渣场恢复原则是:弃渣场使用结束后,按照原有占地类型予以恢复,所有农田均进行土地整治达到耕种条件后交还地方复耕,占用的林地和荒山等采取草、灌、乔结合的形式恢复植被。必须在施工前将有肥力的表层土剥离(剥离厚度40cm),为后期植被恢复和农田复耕提供必要的土源。

3.对于拟复耕利用的弃渣场用地,首先撒播豆科类草籽进行植被临时恢复后交还地方管理和使用;对于拟进行植被恢复的用地,采用马尾松与胡枝子或野蔷薇混交的方式进行绿化,树下撒播豆科类植物草籽。

4.3 表土堆放区

1.对于原始表土层,应在工程施工前预先对其进行剥离,并在用地范围内进行临时存放,以备工程后期用作本防治区的土地整治用土。

2.表土堆放高度3~5m,采用编织袋装土作临时挡墙,拦挡在集中堆放的表层土,防止散土随地表径流流失。临时挡墙采用梯形断面,断面尺寸采用1.5m(下底)×0.5m(上底)×1.0m(高),土堆坡面坡率采用1:1.5,表土堆应进行压实(不小于75%),堆顶及坡面覆盖原地表植被以防雨淋和冲刷。

2.对于工程征地内原土地类别为农田、林地的土地其有肥力的原始表土层,应施工前对其进行剥离,并运送到附近的立交区或弃渣场等进行临时存放,以备工程后期用作公路绿化及取、弃渣场复耕用土。表土堆周围采用编织袋装土作临时挡墙,拦挡在集中堆放的表层土,防止散土随地表径流流失。临时挡墙采用梯形断面,断面尺寸采用3m(下底)×1m(上底)×2m(高)。

3.工程施工结束后,为了使损毁的土地恢复到可开发利用状态,需采取平整、改造、覆土等土地整治措施。首先根据地块、其大小和平整程度,沿等高线方向标示地埂线,分块将各单元的平地和边坡初步整平、压实,待沉降初步稳定后,再对沉陷穴进行补填,进一步对土地进行细致的整平,以便后期覆土。将整平后的土地压实后,恢复为耕地,采用均匀覆表土的方式进行覆土,覆土厚度60cm。恢复林地,采用均匀覆表土的方式进行覆土,覆土厚度50cm,对于植树穴按植树类型进行深坑覆土,覆土主要来源于预先剥离的耕地表层熟土,不足部分取自路基清表土。

五、 水土保持的防治目标

通过水土保持方案措施,设计水平年拟达到的目标具体为:扰动土地整治率达到97%;水土流失总治理度达到97%;土壤流失控制比控制到0.9;拦渣率达到90%;林草覆盖率达到27%;林草植被恢复率达到99%。

参考文献

[1] 周素萍张兴奇等,《贵州农业科学》. 贵州省水土保持监测站,2010.6

[2] 彭琴,贵州喀斯特山区水土流失特征与水土保持研究进展,《贵州科学》.2006.9

[3] 杨汉奎,脆弱的喀斯特环境[J]. 贵州喀斯特环境研究,1988,15-18

[4] 陈林,屠玉麟,贵州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对策[J]. 贵州环保科技,2000(6)1:16-20

上一篇:对健康的理解与认识范文 下一篇:多媒体信息安全技术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