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基础建设范文

时间:2023-12-16 16:01:05

农田水利基础建设

农田水利基础建设篇1

摘要: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在概述了我国近几年发生旱灾造成的影响及原因的基础上,指出了我国应加强农业水利建设。提出了应重点养护水源、疏通渠道、节约用水,以及采取政府促动、部门联动、企业共建、市场跟进、制度护航等相应措施的建议。

关键词:农业;水利建设;干旱

中图分类号:F3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2)04-0843-05

1旱灾对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我国诸多省份接连受到严重干旱的折磨,令政府忧虑、农民忧愁。先是2009年秋到2010年春,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灾袭击了我国西南的云南、贵州、广西、四川和重庆5个省市区,耕地受旱面积达740万hm2,2 212万人饮水困难[1]。接着2010年10月份起,我国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陕西、甘肃8省又发生严重旱灾。当时,山东大部地区近140 d基本无有效降水,出现秋冬春三季连旱的情况。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的统计显示,截至2011年2月10日,全国作物受旱面积675.2万hm2,其中重旱面积100.4万hm2;全国有281万人、257万头大牲畜因旱饮水困难[2]。旱灾对农业生产和人民群众生活造成的巨大的不利影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1直接经济损失大

2009年秋到2010年春季百年一遇的西南旱灾,仅云南旱区的经济损失就高达170亿元[1](人民币,下同);贵州全省直接经济损失达112亿元,其中农业直接经济损失62亿元[3]。如果这种情况在5年之内出现两次以上或连续两三年大旱,将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据估算,在“中等”气候变化的情景下,2030年东北地区的旱灾损失会增加50%,东北和华北两个地区的农业损失将从140亿元扩大至180亿元;在“严重”气候变化的情景下,两个地区的农业损失最高可达370亿元。

1.2粮食安全受到威胁

据《中国水旱灾害公报》公布的数据,1950~2007年,全国农业平均每年因旱受灾2 173.3万hm2,年均因旱损失粮食158亿kg,占各种自然灾害造成粮食损失的60%以上。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因旱损失的粮食有逐年增多的趋势。20世纪90年代,全国农作物年均因旱损失粮食由20世纪50年代的43.5亿kg上升到209.4亿kg,2000年以来则高达300多亿kg[4]。如果不加大力度解决农田干旱问题,未来中国粮食生产可能遭受更重大的损失。

1.3加剧对通货膨胀的预期

干旱使农产品减产,市场供应不足,造成价格上涨。而我国人口众多,且大多数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承受能力比较脆弱,对粮食等食品价格变动十分敏感,这些特点使粮食价格上涨的波动具有较强的传导性、同步性和放大效应。这就意味着农产品价格上涨,有可能形成对相关产品市场的不稳定预期,从而带动相关产品价格在短期内全面上涨。

2农业水利设施建设薄弱导致旱灾

我国发生旱灾的原因,从表面上看,是由极端异常的气候造成,但之所以能因旱致灾,还是因为农业水利设施建设环节过于薄弱。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是民生之本。但长期以来我国对农业水利设施建设的投入是不足的。

2.1政府投入不足

历史上的“四五”、“五五”计划时期,我国水利建设财政支出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分别为4.8%、5.7%,到“六五”、“七五”时期,这一比重有所降低,仅分别为3.4%、2.5%。20世纪90年代后期至今,政府农业投资增长低于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如“十五”时期,我国农田水利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仅为1.23%;2006~2008年,农业投资增长分别为21.3%、19.2%、21.5%,而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分别为24%、24.8%、25.5%[5]。

2.2农户投入不足

改革开放后,由于农村实行分田到户,湖区、池塘等水面等分片承包,山区水库也转包、转租给了私人,而承包户追求的是短期经济利益,往往只顾满足自己的需要,不会顾及到水利工程和水利设施的长远建设和保护。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滞后了,气象上的干旱马上就会演变成真实的旱灾。如2009年入秋后西南地区出现了历史罕见的持续大旱,而西北地区即使半年未下雨也没有出现这么大的灾情,原因就在于西北地区农民一般都备有水窖,下雨时将雨水储藏起来,等到不下雨时使用。

2.3水利设施蓄水不足

如2011年5月,长江中游洪湖、鄱阳湖、洞庭湖等大湖泊因持续天旱出现干枯现象,主要原因是这些年来湖泊泥沙的汇集沉积特别厉害,湖区实有面积减少,没有足够的容量囤积水源,湖泊的蓄水能力大为降低。这样的大江大湖,旱时无水可取,涝时自然也无法为长江削峰。这也是导致干旱问题发生的重要因素。

干旱是一种世界性的自然灾害,应对干旱的直接措施就是兴修水利。2011年我国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提出,要把农田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突出加强薄弱环节建设。这既是一个明确的要求,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必须下更大的决心,投入更多的力量,付出更扎实的努力,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推动水利建设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3农田水利建设的主要内容

3.1养护水源

随着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全球生态的恶化和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我国很多地区出现水土流失、地下水位下降、泉水断流、水源干涸、农作物受旱等,而加强水源养护、提供稳定的给水来源,是水利建设的重点。水源的养护主要有以下措施。

3.1.1植树造林,涵养水源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在调节地表径流、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维持生态平衡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综合作用。近年来我国森林面积不断扩大,2008年全国森林覆盖率由2004年的18.21%提高到了20.36%,提前2年实现了201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20%的奋斗目标。但是,森林资源总量还比较少。我国森林覆盖率只有全球平均水平的2/3,人均森林面积0.145 hm2,不足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另外,我国的森林资源质量不高,如乔木林每公顷蓄积量85.88 m3,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78%,单株乔木平均胸径仅13.3 cm,人工乔木林每公顷蓄积量仅49.01 m3[6]。所以,我国森林资源所能发挥的作用非常有限。为了应对气候变化、维护气候安全,涵养水源,我国还应大力植树造林,造好林。

3.1.2治理污染,净化水源一方面,从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上来说我国是严重缺水的国家之一,全国水资源总量为28 100亿m3,人均水资源占有量2 200 m3,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1%[4]。目前每年可以提供给农业应用的灌溉水资源量大约在3 600亿m3。按灌溉面积计算,水资源量约为6 300 m3/hm2,为世界平均值的19%;按1.23亿hm2耕地面积计算,水资源量约在3 000 m3/hm2,为世界平均值的80%,每年农业生产缺水高达300亿m3[7]。而另一方面,我国水资源污染严重。主要是工业废水、化学农药、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固体废弃物等未经任何处理就随雨水或直接进入河流等水体,对有限的水资源造成了一定污染。目前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和辽河七大水系总体为轻度污染;湖泊(水库)富营养化问题突出,太湖、滇池水质总体为劣V类[8]。短缺加污染,加重了中国水资源的危情。一些地区农田不得不用污水灌溉,人畜饮水也不安全。因此,治理水资源污染刻不容缓。

3.1.3引水入库,储备水源我国除了降水地区分布不均外,还存在季节差异,降雨主要集中在每年的6~9月,降雨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0%~80%,有的地区还经常发生洪涝灾害。但是,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很低,雨季时大部分雨水都是白白流走。所以,雨季时将雨水引入水库、水塘存储起来,待旱季无雨时放水灌溉充分利用非常重要。

3.2修通渠道

水渠是农业的“血脉”,只有通过水渠,水源才能到达较远的农田。我国大部分农田水利设施均始建于20世纪50~70年代,历经了长达40~60年运营,普遍存在灌溉设施标准低、配套差、老化失修、损毁严重、功能退化等问题,都需要维修、加固和完善。

3.2.1建设跨区域跨流域大型水渠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极不均衡,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耕地仅占全国总耕地面积的35%,而水资源总量却占到全国的81%;长江流域以北地区耕地虽占全国的65%,水资源总量却仅为全国的19%。因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东南沿海等水资源条件较好的地区粮食生产能力急速下降,而粮食需求却快速增长。2005年东部10个省市的粮食总产量比1998年减少了307亿kg,下降了17.6%;其在全国粮食总产量中的比重由34%降至29%[7]。

建设跨区域大型水渠有利于实现我国水资源的合理配置,缓解一些地区水资源的严重短缺和干旱问题。如目前我国南水北调已建工程在确保饮水安全和抗旱春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东线江苏段累计向淮北旱区调水41.8亿m3,山东段利用截污导流工程拦蓄水源灌溉农田4.14万hm2;中线京石段应急供水工程持续实施第二次跨区域调水,累计从河北省向北京市调水6.37亿m3[9]。

3.2.2疏通加固主干水道水库、河流与田间渠道相连接的主干渠道,是农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这些主干渠道进行清淤维修,是解决农田灌溉瓶颈问题的重要措施。

3.2.3修建“五小”水利工程抓紧建设一批以小塘坝、小水窖(池、柜)、小堰闸、小泵站、小渠道等“五小”水利工程,是提高我国丘陵山地农村抗旱减灾能力的重要举措。在完成850个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年度建设任务的同时,启动第三批重点县建设,加强山丘区特别是西南地区“五小水利”工程建设[10]。

3.3节水灌溉

我国不仅水资源严重短缺、供需矛盾突出,而且还存在水资源利用严重浪费的现象。目前粮食生产水资源的利用率很低,灌溉水有效利用率不足40%,粮食耗水量是发达国家的4倍。特别是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粮食生产的重心逐步从雨量充沛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向处于干旱半干旱的西部、北部地区转移,使粮食生产的耗水系数进一步提高。据农业部在河北省的调查,小麦生产一般灌溉3次,每次每公顷耗水1 950 m3以上,而当地小麦产量在丰收时,一般生产1 kg小麦要消耗1 m3的水[7]。数据显示,我国农业用水占到全国总水量的64%,但有效利用率仅为45%,这意味着每年耗损掉的水量多达2 000多亿m3。据统计,如果我国灌溉水利用率提高10%~15%,每年就可减少灌溉用水约600亿m3[11]。所以,我国应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启动建设一批特色鲜明、标准较高、规模较大、有一定节水潜力和示范效应的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北方平原区大力推广管道输水,优先发展大田作物喷灌;东北、西北有条件的地区积极推广大型机械化行走式喷灌;新疆大田作物着力发展膜下滴灌等;南方山丘区结合小型水源建设,因地制宜地发展集雨节灌,有条件的地区结合经济作物种植,积极推广自压喷灌等高效节水技术。

4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相应措施

我国是世界上治水难度最大的国家之一,这就要求必须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关心、支持水利工作,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水利建设道路。

4.1政府促动

农田水利建设与自然、社会、政治因素关系密切。基于农业在我国的特殊地位和当前“三农”工作的实际,政府部门应在农田水利建设中发挥主导和促进作用。

4.1.1号召发动农田水利建设是农业发展的基础条件,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我国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人民公社时期,由于生产单位较大,政府在农业水利建设中的动员能力强,建设成效十分显著。但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户由于经营规模小而分散,没有建设农田水利的紧迫意识,农业生产主要是靠“吃老本”。所以,政府应加强舆论宣传,发挥导向作用,发动和引导农民及其他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农田水利建设。

4.1.2投资带动农业水利设施是公益性的基础性设施,主要服务于农业、农村和农民,应属于公共财政重点扶持的领域。政府是实施工业反哺农业的最重要主体,应端正投资理念,明确各级政府在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中的投资主体地位。加大中央和省级财政对农村水利的投入,引导市、县财政增加投入,尤其要落实好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等相关政策。政府一级一级地增加投入,又能促进乡村集体经济和农民增加投入,实现以政府为主、农民为辅,政府和农民共同参与水利建设的发展模式。

4.1.3协调推动农业水利建设有的不仅涉及到各村、乡、县的利益,而且还涉及到各相邻市、省的利益。由于利益的差异,各地对农业水利建设的积极性也不同,有的地区甚至闹纠纷,阻止水利建设。这就需要政府协调解决。政府应站在人民根本利益、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的高度,协调各方利益,理顺各种关系,促进农业水利建设工作顺利进行。

4.2部门联动

农业水利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多方面、多部门。只有各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积极联动,才能把水利建设工作搞得更好。

4.2.1水利部门要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水利工作的方针政策,制定水利发展战略和中长期规划、年度计划,制定农村水利建设标准、制度,并监督实施;按照国家资源与环境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拟定水资源保护规划,组织水功能区的划分,监测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水量、水质,审定水域纳污能力;组织指导水利设施、水域、河道及其岸线的管理与保护;组织指导大河、水库及河口滩涂的治理、开发和安全监管;组织协调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人畜饮水、节水灌溉工作。

4.2.2农业部门要做好农业资源区划、生态农业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工作;指导农业用地、草山草坡、宜农滩涂湿地、农村可再生能源等的开发和利用;负责田间渠道和机耕路管理和建设。

4.2.3林业部门要全面加快林业生态的规划和建设,加强林业品种结构调整和技术推广,加快水源涵养林、防护林、绿色通道重点工程建设;加大森林资源保护力度,提高林分质量;加强湿地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将农田林网、道路绿化、村庄四旁绿化美化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有机结合起来,营造良好的农村生态环境。

4.2.4金融部门特别是农业发展银行应加强与发改委、水利及环保等政府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协调,明确信贷支持农田水利建设的方向和重点。

4.2.5财政部门应将分散于多个部门的支农资金管理好,将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国土整治资金、以工代赈资金、扶贫资金和水利专项资金用于农田水利建设部分捆绑使用,采取资金分部门按原渠道管理,项目建设内容按水利总体规划进行的办法,以资金整合为纽带,加强统筹协调,着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4.3企业共建

农业水利建设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工程和任务,是全社会的共同事业,需要凝聚各方面的智慧,动员各方面的力量。企业尤其是涉农企业是实施工业反哺农业的重要载体。2006年,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农业部鼓励和引导龙头企业进一步投入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今后在新农村建设中,龙头企业应发挥更大更好的作用,以多种方式支持和参与农业水利建设。

4.3.1资金支持这是企业参与农田水利建设最为普遍的形式。企业尤其是涉农企业发展在农村、植根在农业、动力在农民,与农业有着天然的“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利益关系,与农业发展融为一体、息息相关。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配合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积极帮助农村修建道路、桥梁、农田水利等生产生活设施。民营企业也应发挥自身优势,争取政府的支持,采取与政府部门、国有建设单位和乡村农民之间的各种不同合作方式,积极参与农田水利建设。

4.3.2减少污染企业是用水大户,企业应加强技术改造,大力节约水资源,积极处理废水,减少对水体造成污染,增加农田灌溉水源。如广西上思县一批制糖企业变废水为灌溉肥水取得了好的效果。据介绍,2010年上思县的昌菱糖厂、上上糖厂建设灌溉系统三套,修建水池约6 000 m3,铺设管道近60 km,制糖企业将经排污设施处理后的废水抽到水池里,冲兑河水后变成上好的肥水,“居高临下”地通过支管,源源喷灌蔗田。有了肥水灌溉,该县新增灌溉面积0.11万hm2,每年可增产甘蔗超过3万t,增收1 200多万元[12]。

4.3.3培育新型农民农民是农田水利灌溉的实施者,实现节水灌溉的根本措施是要提高农民素质。企业要发挥技术和信息优势,通过专题讲座、现场指导等形式培训农民,建立节水灌溉示范基地,增强农民节水意识,提高农民的节水灌溉水平。

4.4市场跟进

农业水利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需要各方面的投入。目前我国资本市场发展较快,为农业水利建设引进市场机制提供了新的空间。对那些投资大、收益高的水利建设项目,可以在水利行业内部或面向社会筹集大量资金。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金融证券化已成为国际经济发展大趋势的今天,也可以通过发行水利金融证券筹集水利建设资金,可以考虑建立规范的水利产业基金组织等途径来扩大水利资金的来源。对于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项目,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放开一些领域,按照“谁投资、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采取租赁、承包等方式,鼓励民间资本在统一规划的前提下参与建设。市场化是近20年来我国水利体制改革的一个基本思路,市场化的推进有利于增强农业水利设施建设的活力。但是,农业水利建设不能离开政府支持和乡村组织的协调,政府更不能借农田水利设施的产权制度改革之“名”,而行甩掉政府财政包袱之“实”。在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市场化过程中,同样需要政府的投入和监管。特别是在外部性较大、监督管理较为困难的渠系建设中,政府还应给承包者一定的补贴,鼓励他们更多地考虑农户利益,更好地保障水利设施的高效运营。

4.5制度护航

加强农业水利建设,还应有科学严密的制度作保障。一方面,需要制度给农业水利建设创造良好、宽松的环境,另一方面需要制度规范农业水利建设。一是规范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规划和投资。规划应有科学性、前瞻性,符合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原则,防止规划的随意性;明确政府投资的主体责任和企业、农户投资的辅助义务,建立合理的投资分担机制,保证资金投入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二是规范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组织形式和运行管理模式。明确政府在水利建设中的主导地位及各职能部门的管理职责,保障水利建设的公益性。三是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可以考虑制定《流域法》、《农业生产用水法》、《工厂排水规制法》等法律制度,对水利建设、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实行统一管理。四是完善农田水利建设的考核激励机制。各级人民政府对在水利事业中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应给予表彰奖励,对作出突出贡献的予以重奖,提高全社会参与兴修水利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付全高.从西南旱灾看农田水利建设存在的问题[J].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1):27-28.

[2] 张粼粼.冬麦区抗旱形势依然严峻[N].中国经济导报,2011-02-15(A2).

[3] 佚名.贵州旱灾经济损失112.4亿 农业经济损失61.86亿[EB/OL].http://news.sohu.com/20100415/n271527159.shtml, 2010-04-15.

[4] 董振国,陈钢,李钧德.旱灾频发恐成我国粮食安全主要威胁[N].经济参考报,2010-07-23(5).

[5] 柯龙山.我国农田水利设施供给机制:变迁、困境与创新[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0,31(5):534-537.

[6] 田新程.西南大旱的警示:涵养水源惟靠森林[J].中国林业,2010(5)A:4-7.

[7] 颜加勇.水资源约束下的我国粮食安全的路径选择[J].生态经济,2010(12):151-154.

[8] 吴晶晶,顾瑞珍.坚定步伐 全力冲刺――解读2009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EB/OL].http://www.gov.cn/jrzg/2010-06/03/content_1620194.htm,2010-06-03.

[9] 赵永平.南水北调已建工程发挥抗旱作用[N].人民日报,2011-02-20(1).

[10] 王爱国.发展农村水利推进农业现代化[N].经济日报,2011-02-14(16).

[11] 吕梦琦.新华时评: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促农业节水刻不容缓[EB/OL].http://www.gov.cn/jrzg/2011-02/18/content_1805992.

htm, 2011-02-18.

农田水利基础建设篇2

关键词: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问题分析

中图分类号:S2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932052

1 我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

具体而言,我国大部分地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还存在以下普遍问题:

1.1 资金问题

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会对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起到决定性作用,政府部门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提供了大部分资金。而改革开放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以来,传统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中资金问题就突显出来。

1.2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计划经济时代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与管理主体是农村主要劳动力,由于土地集体所有,故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与维护也是通过强制动员机制要求农村劳动力来完成,这种管理机制虽然存在人员浪费、劳动效率低等问题,但是可以支持农田水利设施最基本的低水平运转。

1.3 农村群众未充分认识到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作用

一些基层干部、农村群众缺乏发展农业水利的意识,缺乏大兴水利、主动参与水利建设的积极性,甚至一些基层干部也只是被动参与水利建设。并且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居民外出务工、经商已成为农业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这种现象势必导致农业生产劳动力数量锐减,且农村留守劳动力普遍存在文化程度偏低、年龄偏大等现象。这类人群对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更加缺乏积极性,也不具备节约用水、发展水利的意识。

2 提高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有效性的策略

不可否认我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还存在上述现实问题,实际工作中要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策略,以促进农业水利的良性发展。

2.1 加强农田水利设施的投资力度

资金是阻碍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在政府政策性支持资金无法满足现有农业生产需求的现实条件下,各地方政府要积极引导,多方拓展农田水利建设的资金来源。比如可以从土地出让金中提取相应的比例用于水利建设,全面发展民营小型水利设施建设,在不损害国家利益、不妨碍国家统一规划建设的基础上,本着“谁投资谁所有、谁建设谁受益”的原则,吸引来自社会各界的水利设施建设投资。提高农民主动参与农田水利建设的积极性,通过政策扶持鼓励农民自愿出资、投资建设水利工程,并将农田水利作为一项产业进行投资经营,由政府部门提供技术及政策方面的支持。此外,政府部门还要增加水利专项资金的金额,并做到专款专用,保证水利专项资金全额、合理的应用于农田水利设施建设。

2.2 完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制度

农村地区农田水利设施“有人建、无人管”的问题十分突出,针对这种情况,可采取下列措施:政府部门作为一些大中型水利设施的管理主体,实行集中权管理制度,水利设施的管理、应用、维护等责任均由政府相关部门承担;针对一些市场价值较高的中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公共水利设施,可采用拍卖经营权的方法,遵循市场规律签订经营合同,确定管理及维护主体;针对一些经济效益不明显但具有较高社会效益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可采用专户或专人承包的办法,将管理权承包出去,新建水利项目则可全面开放其经营权,鼓励农民个体积极、主动参与水利设施建设。

2.3 创新管理办法,增强水利建设意识

行政执法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针对破坏水利设施、妨碍经营者正常经营的违法行为予以严厉打击,以保证水利设施经营者的合法权益;相关部门、领导要充分认识到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重要意义及紧迫性,在日常工作中将农田水利建设作为重要任务来抓,研究、完善水利改革发展规划,细化管理细责,并保证管理制度的落实执行;将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成效作为乡镇基层干部的绩效考核内容,将考核内容作为乡镇发展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加强农村水利建设的考核力度;加强水利建设的宣传,利用网络、电视等新媒体宣传相关知识,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营造一个全民参与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社会氛围。

3 结语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对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中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应对策略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韩清轩.我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从公共产品视角进行的分析[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校报,2015(1).

农田水利基础建设篇3

关键词: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存在问题;采取措施

中图分类号:F323.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11-0239-1

1 当前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农田水利设施投入不足

由于农田水利工程具有跨区域特点,当前镇村一级政府的经济实力比较薄弱,资金相对匮乏,相应的,与农业生产最为密切的农业灌溉渠道的硬化建设已经处于无力投入,而政府的资金支持也跟不上,由此导致农田水利基础建设严重滞后,许多农村仍在沿用上世纪50年代建设的水利设施,水利设施落后,会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因此,农田水利建设问题是农民群众最密切关注的焦点,也是农村基层干部最操心、最难搞的“心病”。

1.2 水利设施老化失修现象严重,灌溉面积严重萎缩

目前的许多农田水利工程大都兴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已经运行40多年,虽然许多地方每年都组织劳力清淤、修补、加固等措施补救,农田灌溉主、支两渠全部处于漫流状态,宝贵的水资源一半以上被流失掉。

1.3 城市化推进过程中的负面问题是农田水利最大的杀手

目前我国许多地方的建设多是推进城市化过程,但基本没有或很少考虑农业农村的发展规划,尤其是农田排灌设施,导致在加强道路等大型设施建设的同时对农田水利灌溉渠道的严重破坏,有的地方甚至农田水利设施瘫痪,灌溉能力基本不能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为了保证粮食的生产,假设临时水管抽水灌溉,这不仅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也极大地浪费了水资源。

2 采取相应措施,加快水利改革和发展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和发展精神,破解历史难题,为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提供可持续水利灌溉保证,针对我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情况,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2.1 创新工作思路,确保农田水利建设有序进行

要本着“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分步实施、注重实效”的原则,制定符合当地实情和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要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与发展现代农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统筹规划;要把如何改革耕作方式,培育、推广使用抗旱品种,发展雨养农业;如何采取工程性措施,大量利用过境水发展低成本灌溉农业;如何利用水文地质资料和现有耕地状况合理布局井位,科学利用地下水发展水浇农业等问题,用规划的形式明确下来。在规划编制过程中,要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尤其是倾听广大农民群众、农村基层组织的新生,着力解决他们最关心的农村社会焦点问题。

2.2 创新投资方式,建立农田水利多元化投资机制

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探索政府和社会联合办水利的新路子。根据市场经济的要求,逐步建立政府、农民、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投入新机制,提高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总体投入水平。一是积极向上争取资金。要抢抓国家政策机遇,千方百计做好农村饮水安全、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重点中小河流治理、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小农水“民办公助”、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等重点项目的对上争取工程项目资金。二是积极推进农村经营组织创新,加快土地流转制度改革。在这一前提下,通过国家投资的积极引导,广泛吸引民间资本和社会资金投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加速实现农业水利化进程。三是鼓励群众筹资。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支持、民主议事、组织协调和技术服务等方式,充分调动农民群众投资投劳的积极性,在农民自愿和充分考虑农民承受能力的前提下,把政府财政补助与农民自筹挂钩,多筹多补,先干后补,充分调动农民自筹建设农田水利的积极性。

2.3 创新管理办法,提高农田水利设施的利用率

要在摸清本地水利设施底数的前提下,本着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尊重受益群众意见的原则,全面开展“明确所有权、放开建设权、搞活经营权”为特征的水利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

2.3.1 加强技术支持 对改革后的水利设施建立完整清晰的档案备案,积极协助农田水利经营者做好水利设施的维护管理规划设计,有计划地组织经营管理者开展水利设施建设和维修等方面技术培训,提供技术支持。

2.3.2 加强环境建设 水利行政执法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依法打击干扰、破坏水利设施和妨碍经营者正常经营的不法行为,切实保护经营者和广大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2.3.3 对大中型水利设施要强化集中权,落实政府的管理、使用和维修责任 对市场价值较高的中小型农田或公共水利设施可拍卖经营权,按照合同规定的权利和义务,由购买者自主经营管理;对社会效益明显而直接经济效益不明显的小型水利设施可采取专户或专人承包的办法承包管理权,并由承包人按合同规定对水利设施进行日常维护和管理;对于新建小型水利工程项目,可本着“谁建设、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放开建设经营权,广泛引进农民个人和社会资金参与水利设施建设。

农田水利基础建设篇4

1.1所处地位重要,需要高度重视 “无农则不稳”,“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精辟地表述出农田水利在发展农业生产和改善农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但是,作为基础设施的农田水利,投入多,见效慢,管理难,直接经济效益不明显,多表现为间接的社会效益,很容易被一些地方的部门或人员忽视。对农田水利的重要性,需要不断加强认识,加大投入。

1.2具有较强的事业性,需要群众通力合作 农田水利遍及全国各地,与农民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是一项群众性很强的事业,每年都要发动近亿劳动力从事已建成工程的清淤维护、水毁工程修复和新工程的建设。群众性、互助合作性是农田水利的重要特点之一。

1.3有较强的公益性,需要政府部门牵头、扶持 农田水利既有农田灌溉、水产养殖和生活供水等兴利功能,也有防洪、防旱、降渍、治碱等除害减灾功能;既可以为花卉、蔬菜、果园、养鱼等高附加值产业服务,又承担着农田耕地灌排,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任务。

1.4具有较强垄断性,需要政府加强宏观管理 按受益人口多少区分,小型农田水利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面向个体或少数人的微型工程,如水窖、水池、浅井等;另一类规模相对较大、具有农村公共工程性质的泵站、水库、引水渠等。受地形、水资源等条件限制,多数公共工程具有天然垄断性,不能像乡镇企业那样搞市场竞争,但用水权是农民生存权的组成部分,为农民生存条件服务的公用水源和公用设施不能让私人垄断。

2.农田水利的特点

农田水利是农业抗御自然灾害,改善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生态环境条件的基础设施,是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先决条件。农民是农田水利事业的主体,尊重农民意愿,依靠农民的力量,鼓励农民自愿投工投劳开展直接受益的小型水利设施建设,是发展农田水利事业的基本原则。以兴利为主的工程,既要适应市场经济要求,有偿服务,核算成本,降低费用,促使工程良性运行,又要尊重其公益性的特点,不能以营利为目的。

3.农田水利建设的战略地位

3.1加快农田水利建设是我国基本国情发展的必然趋势 尽管我国耕地面积从上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持续减少,但灌溉面积总体上稳定增加、灌溉水平也不断提高,保证了我国农业的稳定发展。改革开放后,一方面农村体制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另一方面,也使过去在农业基础设施、农业和农田水利科学研究等方面积累的能量得以集中释放,彻底扭转了中国粮食供给长期严重短缺的局面。

3.2农田水利基础建设是国家粮食安全的保证 我国目前的农产品主要产于灌溉耕地,加快现有灌区的水利设施配套和更新改造,是稳定粮食生产能力的战略举措。由于农业用水总量不可能大幅度增加,扩大生产种植面积,提高灌溉保证率,均只能依靠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和水分生产率。除此之外,高效的现代农业对灌溉保证率、灌溉用水量,灌水方法与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对灌溉的依赖性更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必须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同步。

3.3农田水利基础建设是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如果我国农业不能解决未来16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不能成为支撑国民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基础产业,那么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失去了意义。因此,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是“基础的基础”。农业能否得到可持续发展,当然还取决于其自身的综合实力,而具备良好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才能保证大幅度降低农业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4.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措施

4.1加大各级政府的投入力度 首先,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只是手段,直接的目标是着眼于解决“三农问题”,无论是为了保障国家食物安全、发展农村经济,还是为了提高农业用水效率,以支持水资源向生态环境、城市和工业转移,最大受益者都是国家;其次,农民负担重、农民不是土地所有者,要求农民投入太多的资金用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不现实的。因此,国家和各级财政理应加大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投入力度。

4.2要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扶持农业发展 据农村金融服务小组2008年提出的《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披露:农村信用社2007年底涉农总贷款余额为16746亿元,占整个金融机构涉农贷款总余额的27.4%,充分表明农村信用社占据服务“三农的主力军”的重要地位。为此,农村信用社涉农贷款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要适当放宽用于农田水利建设工程贷款政策。

农田水利基础建设篇5

可以说,这些工程为增加粮食产量、改善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当时建设标准低、配套差,后续投入不足等原因,许多地方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严重失修,成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主要制约因素。

一、存在问题

1.服务功能退化1997年博湖县实现了斗渠以上全防渗的目标,防渗长度达到435公里,但限于当时的经济条件,全部为土渠塑膜防渗渠道,由于每年清淤、芦苇穿孔,加上牲畜践踏导致塑膜破裂外露,渠道芦苇杂草丛生,水流不畅,达不到设计引水量,并且渗漏严重,渠系渗漏水补充地下水,造成农区土壤盐渍化加重,低产田增加,末级渠道更是功能衰减,效益急剧下降。

2。灌区急需改造博湖县排水系统也急需改造,博湖县灌区属于纯灌溉农业区,蒸发强烈,成土母质中含有一定的盐分,因灌、排关系不协调,造成土壤中的盐分不断积累,使农作物减产,甚至弃耕。

3。管理与建设的主体不清旧体制已不适应现行体制,但新的体制还没有完全确立,使得农田水利管理和建设的主体不清,也没有有效的约束机制,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用水、管水、建设三者之间的恶性循环。税费改革后,村提留和“两工”取消,改革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按以前的工作方法就难以开展。市场经济下的农民意识就是最直接的效益意识,水是商品的理念深入人心,水利工程管理单位最根本的生存来源就是水费;而博湖灌区现在的水费价格仅达到供水成本价的60%,属亏损经营,并且农民每年有部分水费拖欠。

4。存在“小富即安”心理在文化素质方面,农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对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漠不关心,积极性不高,存在严重的“等、要、靠”思想,难以有效的组织和发动起来进行农田水利设施建设。

5。财政投入资金不足“十五”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三农”工作更加重视,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财政支农投入绝对量大幅度增加。但是,同博湖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需求相比,支农资金的投入总量仍是低水平的,农村的小型水利工程功能在继续萎缩,博湖县现有灌、排渠建筑物3438座,根据博湖县的实际情况,小型水工建筑物的使用年限最长为15年左右,按正常运行计算,每年更换的建筑物最少为230座,根据已建成的同类工程,平均每座约为4000元,按最长时间5年计算,保持现有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每年需投入排渠清淤资金为342.64万元。所以要保持博湖县现有灌、排系统的正常运行,除群众投工投劳清淤灌渠外,每年需投入更新资金为434.64万元。

二、进一步加大农田水利建设投入思路

1。争取项目,加大国家投入力度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主要服务对象是农业、农村和农民,是公共财政重点扶持对象,所以应该加大水利项目申报力度,利用财政增收形势较好的有利时机争取国家财政支持,逐步建立起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农业投入稳定增长机制。

2。引导农民投入农田水利建设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建立政府引导、群众自愿参加、乡村组织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机制;博湖县的实际情况表明,如果能让农民直接受益,大多数农民是愿意为农田水利建设工程出劳动力的,如果需要筹资则难度相应的要大很多。

3。加强政府引导和宣传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主体是农民,只有农民的认可和参与才能更好、更快地进行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我们要通过各级人民政府和各个渠道继续加强宣传力度,要使每个村民都了解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意义,认识到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是村民自己的事,提高村民参与度。

4。充分发挥基层政府的作用要进一步加大对农田水利的建设力度,必须以政府加强对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为引导,着力强化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发挥政府在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中的作用。取消“两工”,实行“一事一议”,决不放任自流,不管不问,削弱政府的功能,而是改变过去的指令性干预方式为指导性引导方式。

农田水利基础建设篇6

关键词:农田水利建设;问题;措施

近年来,我国农田水利建设尽管取得长足发展,但水利基础仍然薄弱的现状并未得到根本改变,仍然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要与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相适应,可谓任重道远。

一、我国农田水利建设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1目前,国家水利部门在资金投入和水利建设方面,往往出于经济效益的考虑,更加关注的是大型水利设施的建设和城市、工业用水的保障,对于农业用水缺乏投入。但对农民帮助最大的其实是“小农水”,大旱旱情不在城市,而在农村、山区,这是因为“小农水”缺水。而地方政府同样为了创造较高的GDP去搞工业、搞房地产建设,严重忽视了农田水利建设。形成了“少雨就旱,多雨就涝”的恶性局面。

2农田水利建设“欠账”太多。我国目前很多农村的渠系工程都是三四十年前所建,很多工程都出现了老化失修。全国有8.5万座水库,多数是改革开放前建设的,而且其中3万个中小水库目前需要维修。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一直没有大规模地兴修农田水利设施,有些地区连维修的工作都减免了,很多渠道和水库或被泥沙拥堵,或被用来排放污水。截至2007年底,中国病险水库已经占到了水库总数的42.5%。

3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制度设计存在缺陷。从历史上看,在集体化时期,国家在进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时一直依靠的是在土地集体所有制基础上的强制动员机制,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后,这种强制性的社会资源动员机制虽然减弱,依然存在在收取农业税基础上的“乡提留、村统筹”作为固定的村庄公共建设资金来源,并且从制度上仍然规定农民有义务通过“两工”来为村内的公共基础建设投劳。但是,国家农村税费改革的实施,使得乡村机构对农村基础设施的管护不再具有稳定的资金来源,而单纯依靠“一事一议”制度来筹集必要的管护资金在实践中也面临着许多问题。

二、我国农田水利建设问题的解决措施

1构建多主体、多渠道、多元化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机制。

“1多主体”构建中央、省、县乡、农民四位一体的供给主体新模式。

国家应根据农田水利的不同性质,建立起由中央、省、县乡、农民四位一体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供给体制。采取以中央、省两级政府为主导,县乡财政适当配套的方式,着重解决好与当前农业经济发展、农民生活紧密相关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供给问题。比如,大型水利工程应由中央政府提供,在目前县乡财政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基本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应通过省级政府对县级政府的转移支付来解决,即主要由省级政府“出钱”,县级政府“办事”的方式来解决;一些小型的农村社区内的基础设施项目,比如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因为可以使农民直接受益,并且投资不大,可以采取农民投入为主,政府适当补贴的方式来投资建设。

“2多渠道”构建财政渠道、市场渠道、其它渠道共同参与的筹资新范式。在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中,充足的资金资源是重要保证。过去投资渠道比较单一,大多依靠政府的财政投入,而事实表明,仅仅靠政府财政远远不能为广大农村提供足够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服务。因此,需要构建“多渠道”筹资新范式,以此解决目前广泛存在的融资难题。包括:a.财政渠道。b.市场渠道。c.发行渠道。d.其它渠道。一是非政府组织筹资渠道。二是境外筹资渠道。三是个人筹资渠道。四是企业家捐助。

“3多元化”构建政府引导、农民主体、社会广泛参与的社会资源投入新格局。在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中,各级政府应该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以财政资金聚合社会资金投入农业,逐步构建起对农业、农村的多元化投入格局。从历史角度看,农民资源投入一直是农田水利建设的主要资金和劳务来源之一。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主要服务对象是村庄社区内的农民,他们是主要的受益群体,农民资源从理论上应该成为社会动员的主体。

在国家财力尚不十分雄厚的前提下,单方面地依靠政府的力量显然存在着困难。引导民间资金进入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是增加投入、提高效率的一项重要措施。

2积极进行制度创新和组织创新,形成新的建设和管理机制。

2.1实行水利建设问责制。这个问责制主要针对地方政府。目前我国频繁的大旱大涝一方面是天气原因;另一方面也有人为因素―――政府的责任,暴露出我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这么多年存在的严重问题,因为地方政府对农田水利财政投入不够,特别是没有重视小农水的问题。因此干旱问题也是责任问题,是地方政府的责任问题。

2.2重构农户合作机制。农田水利建设是需要集体行动的,分田到户后,的确与过去相比难以组织起大的农田水利建设。但并不是没有任何办法的,一方面,可以借鉴集体化时期动员农户合作建设农田水利的经验,重构农户合作机制。另一方面,还应考虑当地农村本身的特点,对于合作传统良好的农村社区,可以引入用水户协会等合作模式,政府适当补贴,帮助其自立发展,最终促使农户参与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创造良好的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应用和维护机制。

2.3建立“农民本位”为主线的我国农田水利建设投入与管理机制。我国地区特征差别很大,农民的需求差异也很不同。应该在组织与制度上进行新的安排,保证农民的声音在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中得到体现,以农民的需求作为建设项目选择决策的依据,建立农民意愿表达机制。我国农田水利设施的投入与管理,农民的声音一直是缺失的。未来应该建立“自下而上”的农民需求表达机制、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降低交易成本,增加农民参与项目管理的相关监督机制等。这样农田水利才能真正搞好。

3倡议推广“以工代赈”,贮水于民。

我国一直是季节性气候很明显的国家,在雨季时会下很多雨,而在旱季时又有可能几个月都不下雨。其实解决的方法也很简单,那就是进行农田水利建设,大到大江大河的治理,小到沟田渠、堰塘的维护等等。这些设施在有雨时把多余的雨水贮藏下来,到旱季时拿出来用。

其实,完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就是给农民和庄稼买保险。所以,为了彻底解决“少雨就旱,多雨就涝”的恶性局面,建议国家调整水利投资方向,拨出专门经费,让农民在农闲时进行修建贮水用水的沟塘渠堰。如果能够从上千亿的水利资金中拔出600亿专门用于粮食主产区的沟塘渠堰建设,既可以增加1000万的农民就业岗位,又可以进行“贮水于民”的工作;既能提供就业岗位,又能使国家未来粮食安全有了长久保障,也不致于屡屡抗旱了。

三、结语

总之,应当继续发扬几十年来农田水利建设的好传统,改革不适应新形势的工作方法,逐步建立起政府规划管理,资金扶持引导,技术指导服务,农村集体(村或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和农户个人广泛参与、民主协商、自主兴办,把市场机制引入经营管理的新机制。

参考文献

农田水利基础建设篇7

关键词:农村;农田水利;问题;建议

近年来我国频繁发生严重的水旱灾害,特别是特别是近几年我国个别地方出现的特大旱灾,暴露出广大农村农田水利设施十分薄弱的问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指出,要把水利工作摆上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把水利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着力加快农田水利建设,把农田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推动水利实现跨越式发展。农田水利建设任重道远,农田水利问题已到了不得不解决的时候,我们要以创先争优的精神推动农田水利发展。

一、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紧迫性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农田水利建设不仅关系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而且关系到一个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特大旱灾面前,薄弱的防灾减灾体系、脆弱的农田水利设施充分暴露出我国农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低下的现状,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已到了不得不引起高度重视的时候。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农民要以“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的紧迫感,切实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推动基层水利发展。

1、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是增强防灾减灾能力的迫切需要。农田水利设施是抵御自然风险、增强防灾减灾能力的硬件基础。我国地理气候条件复杂,是世界上治水任务最艰巨的国家之一。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我国农田水利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洪涝灾害频繁仍然是中华民族的心腹大患,干旱灾害仍然是影响城乡人民生产生活的重大隐忧,农田水利建设滞后仍然是影响农业稳定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的最大硬伤,水利设施薄弱仍然是国家基础设施的明显短板。农田水利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比,投入强度明显不够,建设进度明显滞后,保障水平明显偏低。从近几年的特大旱灾来看,农田水利设施较好的地方,抗灾能力就强;农田水利设施薄弱的地方,抗灾能力就弱。高度重视农田水利建设、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是增强农村农业防灾减灾能力的迫切需要。

2、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是发展现代农业的迫切需要。水利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是支撑农村经济发展的硬件基础,也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素,没有完善的农田水利设施就没有农业的现代化。近年来,我国现代农业在发展过程中,农业科技、农业机械化、农业产业化等方面发展较快,但农田水利建设明显滞后。据有关资料表明,我国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还不到耕地总面积的50%,部分地区农业生产仍处于“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农业要实现现代化,首先是农田水利要现代化,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特别是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水利条件,是促进农业发展、保障粮食安全、发展现代农业的迫切需要。

3、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是扩大内需的迫切需要。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农田水利建设涉及农业生产发展、农村防洪安全、农村人畜饮水及生态环境改善等方方面面,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指出,要大兴农田水利建设,加快中小河流治理和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加快推进工程性缺水地区重点水源工程建设,继续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建设等。很显然,这些基础设施建设的工程量非常浩大,完成这些基础工程建设既能增加资金、建材、劳动力等需求,拉动经济增长,又能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农业发展的后劲,不论对近期还是远期,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农田水利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田水利建设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就,有力地推动了农业乃至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但我们也要看到,我国大部分大型农田水利设施均修建于20世纪50至70年代。20世纪80年代以来,特别是实行农村税费改革后,由于各方面原因,地方政府和农民这两大“主体”对农田水利建设、维修、管护重视不够、职责不明、投入不足,造成农田水利持续发展缺乏后劲,农业生产主要是“吃老本”。近几年我国个别地方出现的特大旱灾充分暴露出我国农田水利设施薄弱、农田水利建设严重滞后等突出问题。

1、对农田水利建设重视不够。农田水利建设是保障农业生产发展的关键环节,有利于增强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发展现代农业、改善农业生态环境、降低农业生产成本等,对当代和子孙后代都非常有利。但近年来,各级政府及广大农民群众对农田水利建设重视不够。从宏观层面看,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在水利建设布局上,国家更重视“大江大河”的治理,各级政府把各种水利建设资源重点投放在大型水利设施建设和城市、工业用水保障上,对农田水利建设重视不够。旱情主要集中在农村,就是因为农村的农田水利设施薄弱,造成各种蓄水设施汛期蓄不住水、枯期又无水可蓄的局面。另一方面,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属于“公共品”,需要集体投入,但现实情况是原有的“两工”(农村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体系被取消后没有相应的替代机制,导致农田水利建设公共投入缺失,甚至有些农村原有的沟、塘、渠、堰等因无人管护而荒废。

2、农田水利建设主体缺位。税费改革后,农村原有的水利设施普遍存在老化失修、设备破损、效益衰减严重等突出问题。全国现有部分灌溉设施质量差,配套不全,尤其是末级渠系不配套,据有关资料,我国大型灌区骨干建筑工程的损坏率近40%,中小型灌区干支渠完好率只有50%,配套率不足70%。在新建的许多小型农田水利中,存在工程设计标准低、技术落后、服务功能严重退化等问题。这些问题折射出农田水利建设主体缺位的现状。一方面,部分基层政府官员在不科学政绩观的影响下,对农田水利建设不重视,不愿开展人力财力物力投入大而短期效益不明显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我国的农村义务工和劳动积累工“两工”体系一度维系着农田水利设施修建与维护,“两工”取消后,农民投入产生外部性,若没有合理的报酬,农民不愿投入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农田水利建设主体缺位,直接导致农田水利建设陷入困境,现有的农田水利设施无人管护。

3、农田水利建设投入不足。近年来,农田水利建设资源投入力度不够,远远滞后于现实需求。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投入主体包括地方政府、金融机构、农民等,地方政府是组织资源的投入者,金融机构是资金资源的投入者,农民是劳动力资源的投入者,在这三个投入主体中,地方政府如前所述,不愿提供花费资金多、短期显性效益不明显的农村基础设施,金融机构或民间资金因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投资大、风险高、资金回收期长、比较利益低等原因,缺乏投资激励,而农民作为“理性小农”对具有外部性的共用设施,更多的选择是“只用不管”。总体来看,在市场化条件下,这三大投入主体在利益权衡中最容易选择放弃投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

三、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几点建议

1、把农田水利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对于农业抵御自然灾害、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水利建设能否摆在优先发展领域,农田水利建设能不能成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关键要看各级政府对农田水利建设的认识高度、重视程度及投入力度。首先,各级政府要认真总结西南地区特大旱灾的教训,充分认识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忧患意识,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以“创先争优”的精神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其次,要紧紧围绕国家加快水利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机遇,高度重视农田水利发展规划,正确处理好远期和近期、城市与农村、全局与区域的关系,在农田水利建设中加强监管,注重提高农田水利的建设效率和使用效益。再次,要研究人民群众参与治水的政策机制,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尤其是广大农民群众建设农田水利的积极性,加快建设一批带动力强、覆盖范围广、受益群众多的骨干水源工程,推进“五小水利”建设,推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和参与农田水利建设的强大合力。

2、解决农田水利建设的主体问题。如何建立新的农田水利建设投入机制以保持农田水利建设的持续发展,是当前农村水利工作的难点问题。应根据农田水利工程的功能,明确农田水利建设及管护主体,并督促建设及管护主体各负其责。农田水利工程按功能可以分成公益性工程、经营性工程和生产性工程。首先,公益性工程的建设主体是政府,公益性工程所提供的服务具有公众性和非排他性,其受益者不仅仅是农民和农业,应当由社会公众共同承担,政府是该类工程建设的主体,发挥着行政组织、资金引导、矛盾协调等作用。其次,经营性工程的建设主体是经营者,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水利工程供水已被界定为经营,农田水利中属于经营性的工程,应当由经营者负责建设和管理。再次,生产性工程的建设主体是农业生产者,生产性工程与农业生产紧密相连,建设主体应当是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户或其他经济组织,工程建设投入相当于从事农业生产的投入成本。

农田水利基础建设篇8

关键词:农田水利 特点 战略地位 建设措施

农田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是农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农村经济、农村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我国的农业基础还很脆弱,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许多地方还是靠天吃饭,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进入新阶段后,我国农业生产不仅受到资源和市场的双重约束,而且在加入WTO后,我国农业将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因此,加大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不仅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不断提高我国农业竞争力的需要,也是全面推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必然选择。

1.小型农田水利的特点

地位作用重要,需要高度重视。“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精辟地表述出农田水利在发展农业生产和改善农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由于有了完善的灌排设施,良种、化肥、耕作栽培等先进农业技术才有用武之地。但是,作为基础设施的农田水利,投入多,见效慢,管理难,本身直接经济效益不明显,多表现为间接的社会效益,在一些地方易受忽视。对农田水利的重要地位作用,需要不断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群众性强,需要广大农民参与。农田水利遍及全国各地,与所有农民的生产、生活都有密切关系,是一项群众性的事业,每年都要发动近亿劳动力从事已建成工程的清淤维护岁修、水毁工程修复和新工程的兴建。群众性、互助合作性是农田水利的重要特点之一。

公益性较强,需要政府扶持。农田水利既有农田灌溉、水产养殖和生活供水等兴利功能,也有防洪、除涝、降渍、治碱、防治地方病等除害减灾功能;既可以为花卉、蔬菜、果园、养鱼等高附加值产业服务,又承担着大田作物灌排,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任务。

具有垄断性,需要政府加强宏观管理。按受益农户多少区分,小型农田水利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农户自用的微型工程,如水窖、水池、浅井等;另一类是几十户、成百上千个农户共用、规模相对较大、具有农村公共工程性质的泵站、水库、引水渠等。受地形、水资源等条件限制,多数公共工程具有天然垄断性,不能像乡镇企业那样搞市场竞争、破产倒闭。灌溉所用水资源,属国家或集体所有,是公共资源。所有生活在当地的农户都有公平用水的权利。用水权是农民生存权的组成部分,为农民生存条件服务的公用水源和公用设施不适合让私人垄断。

2.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战略地位

基本国情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中华民族的发展史是一部与水旱灾害斗争的治水史。尽管我国耕地面积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持续减少,但灌溉面积总体上稳定增加、灌溉水平不断提高,保证了我国农业的稳定发展。改革开放后,一方面农村体制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另一方面,也使过去在农业基础设施、农业和水利科学研究等方面积累的能量得以集中释放,彻底扭转了中国粮食长期严重短缺的局面。

社会稳定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业是安天下的产业,“三农”问题始终是中国改革与建设的根本问题。我国的经济结构能否顺利调整,国民经济能否发展得更快一些、更好一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业基础是否稳固。只有加强农业基础,确保农产品供给,才能顺利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只有加强农业基础,开拓农村市场,才能支撑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只有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富裕,农村稳定,才能保持整个社会的长期稳定。

国家食物安全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我国目前的农产品主要产于灌溉耕地,加快现有灌区的持续配套和更新改造,是稳定粮食生产能力的战略举措。由于农业用水总量不可能大幅度增加,扩大灌溉面积、提高灌溉保证率,均只能依靠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和水分生产率。此外,高效现代农业对灌溉保证率、灌水方法与技术的要求更高,对灌溉的依赖性更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必须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相适应。

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我国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包含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民收入稳定增加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等具体要求。如果我国农业不能解决未来16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不能成为支撑国民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基础产业,那么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就从根本上失去了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说,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是“基础的基础”。农业能否得到可持续发展,还取决于其自身的综合竞争力,而良好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才能保证大幅度降低农业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3.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措施

加大各级政府的投入力度。首先,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只是手段,直接的目标是着眼于解决“三农问题”,根本目标是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好基础。无论是为了保障国家食物安全、发展农村经济,还是为了提高农业用水效率,以支持水资源向生态环境、城市和工业转移,最大受益者都是国家;其次,农民和农业已为我国的工业化、城镇化作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在“三农问题”成为突出问题时,在农业和农村有困难时,即便是为了自身的利益,工业和城市也应该支持农业和农村,国家财政应该向农业和农村倾斜;第三,农民负担重、农民尚不是土地的所有者,要求农民投入太多的资金用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不现实的。因此,国家和各级财政理应加大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投入力度。

充分利用WTO规则。如果仅从主要农产品价格来看,在加入WTO后,我国农业确实面临很大挑战。如果说农业是加入WTO后受冲击最大的产业之一,那么也可以说农业是加入WTO后国家支持与保护空间最大的产业。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大江大河治理、农业与水利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农村水环境建设等均可纳入WTO“绿箱政策”的支持范围,属于政府对农业基础设施服务的支持。

重视农田水利科学研究。现代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所要解决的问题和面对的挑战,无论从技术的广度或深度,都是前所未有的,国家应加大农田水利科学研究、示范与技术推广的资金投入。不仅要研究有效、适用的技术,还需要有一大批高素质的农田水利研究与管理人才,需要在全国形成适合我国农村体制、经济发展水平和区域特点的农田水利技术支撑体系。重视和加强农田水利科学研究,不仅是时代的需要,也符合WTO规则,是世界各国的通行做法。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突出的问题是“三农问题”,而农业基础脆弱和水资源总量不足、时空分布不均又是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制约因素,因此,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着眼全局、着眼长远、着眼发展的战略举措。

上一篇:对植物保护的认识范文 下一篇:国际经济与贸易的理解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