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气候变化的对策范文

时间:2023-12-25 17:25:39

应对气候变化的对策

应对气候变化的对策篇1

关键词:气候变化经济学;减缓;适应性

一、导论 气候变化经济学及经济政策是一个刚刚起步的研究领域,伴随着科学家们对气候变化认识加深和国际社会特别是联合国的大力推动,初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研究内容。目前气候变化经济学一般包括全球变暖、节能减排、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等内容。 气候变化经济政策的研究主要是在三个框架中进行的。一是收益一成本框架。气候变化政策成本即减少温室气体或增强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的机会成本。气候变化政策的收益指削减排放以降低气候变化风险以及在增强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方面所得收益。Cline (1992)和Stem (2007)认为富裕国家需支出其GDP的2%来采取行动。二是国际公共品框架。气候变暖源于跨国外部性效应的影响,但气候变化问题并不是传统外部性问题的一个简单拓展,一个国家的行为使其他国家获利或受损,无法通过市场来进行弥补( Sandler&Hart-ley,2001)。因此,气候变化需要国际间有效合作。“京都议定书”就是国际合作的一项成果。三是博弈论框架。该框架主要用于国与国之间气候变化责任与义务的确定,强调每一个参与主体都是自利的,只有一个有效合作博弈才是对所有参与者有利的策略( Schelling,2005;Carraro&Siniscalco,1993)o

气候变化政策分为适应性气候政策和减缓性气候政策。前者强调用低成本政策来适应气候的变化,后者强调用低成本政策来减缓气候变化( Stern,2007)。减缓性政策研究较多的是碳税和限额,限额有助于达到预定的政策目标,碳税则有利于减少碳排放价格的波动(Metcalf,2009;Ka-plow,2010);适应性政策主要是在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气候变化信息,调整产业结构和调整经济的地理分布等方面展开( Stern.2007)。

近年来国内直接针对气候变化的研究有所增加,但集中在气候变化对敏感性行业的影响上(吕亚荣,2010;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2010;刘恩财等,2010),经济政策方面的研究集中在财政和货币政策应对气候变化的必要性以及相应思路(刘晨阳,2010;张丽宾等,2010)。

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正在形成应对气候变化的新的国际经济和贸易规则。广西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农业占GDP比重较大,是气候变化的敏感地区。近50年来,年平均气温升高了0. 69℃,冬季气温上升趋势明显。1986年到2009年间,广西经历16个暖冬。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强度不断增加。研究广西应对气候变化的经济政策,主要是希望通过制定合理有效的财政、金融、产业政策,减少排放,提高广西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促进广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广西抓住机遇、实现经济和外贸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气候变化对广西的主要影响

(一)气候变化影响广西农林业

气候变化对广西农业生产的负面影响正在显现,农业生产不稳定性增加。广西局部干旱和洪涝的频率有所增加,危害不断加大。气候变暖引起农作物发育期提前,暖冬现象加大了病虫害现象。气候变化对广西农业未来的影响虽有正面效应,但可能仍以负面为主。气候变暖以及降雨量分布变化引起的干旱和洪涝将减少甘蔗的产量、蚕桑生产的产量和使其质量下降,水稻和玉米也可能以减产为主。广西农业生产布局和结构将出现变化。土壤有机质分解加快,农作物病虫害出现的范围可能扩大,畜禽生产和繁殖能力可能受到影响,畜禽疫情发生风险加大。

随着全球变暖,亚热带、温带北界北移,物候期提前,未来广西大部分地区可能进入热带地区,部分地区林带下限上升,广西北部的林业种类将发生变化,广西动植物病虫害发生频率上升,分布变化显著。

未来气候变化将使广西生态系统脆弱性进一步增加,主要造林树种和一些珍稀树种分布区缩小,森林病虫害的爆发范围扩大,森林火灾发生频率和受灾面积增加。广西境内湖泊将进一步萎缩,湿地资源减少、功能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

(二)气候变化影响广西渔业和水产养殖业

应对气候变化的对策篇2

论文摘要: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已引起水管理者的重视。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对气候信息如何在水管理部门应用、气候变化对水管理部门的主要影响进行了梳理,揭示水资源管理者面临气候因子稳态假设等问题的挑战,提出了适应气候变化的水资源综合管理、适应性管理、加强水利工程设施建设等适应性对策。 论文关键词:气候变化;综合管理;适应性管理 气候变化及其对水资源的影响是国际地学界和水资源管理者关注的共同话题。在2007 年IPCC(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一工作组和第二工作组的报告提供了气候变化是否实际发生、气候变化影响评估的总结。根据第二工作组为政策制定者的摘要报告,从各大洲和大部分的海洋观测数据表明,许多自然系统正在受区域气候变化、特别是温度升高的影响。IPCC 第四次评估报告对气候变化和水资源给予特别关注,在气候变化与水资源方面总结道,观测到的记录和气候预测提供了丰富的证据表明淡水资源是脆弱的,受到气候变化潜在的强烈影响,对人类社会和生态系统产生广泛的后果。他们还指出现有的水资源管理,不能足够应付气候变化对水资源供给、洪水风险、健康、农业、能源和水生生态系统保障程度的影响。许多国家重视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管理的影响,并采取措施适应气候变化,如英国在新一轮的水资源规划中,充分考虑未来的气候变化,预测水资源变化。最近美国水管理部门和科技部门联合推出了气候变化与水资源管理报告,以期促进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对水部门的影响。我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影响,跟踪国际前沿,开展了包括气候变化对水资源影响方面的许多研究,在认识气候变化对水资源影响和适应气候变化方面取得许多重要成果[4-7]。对水资源管理者而言,关心的重要方面是气候变化加剧了当前的水资源短缺和增加了洪水风险等问题,使其面临更大的挑战。结合国内外的新进展,本文扼要总结了气候变化对水管理部门的主要影响和适应气候变化的水资源管理对策。 一、气候变化与水资源管理 1.水资源管理者关注的气候变化信息 气候变化对经济社会影响的许多方面是通过改变水循环而产生的,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管理者发挥积极作用的许多部门存在潜在的影响。对水资源管理者而言,最关心的气候变化主要是温度和降水情势的变化及其相应的影响。 温度增加将改变降水的组成,使降水中降雨的组成增加、降雪的组成减少。降水组成的这种改变将影响径流的来源和时间分布,导致春季融雪径流的减少,更多的冬季降水形成的径流。对永久积雪和冰川补给的河流,温度升高在短期内导致径流增加,但在长期内导致径流减少,这种变化已经在一些地区有过报道。温度增加可能增加植被和陆地表面潜在的蒸发和散发,因此减少流入河道湖泊和水库的水量。海水温度改变和海洋循环的变化,可能增加未来沿海地区暴雨的强度和频率,但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 降水的变化在各个地区不同,一些地区将增加降水,一些地区将减少降水。降水的季节分布和极端降水可能变化。在未来的气候变化条件下,这种可能的变化将导致干旱和洪水,相对于过去的经验定义,更加频繁和更加严重。 2.气候信息如何被应用在水管理中水资源决策制定和水资源管理的全过程都需要气候信息。气候信息被利用的有效性受到气候学家、水文学家、决策制定者、管理者相互之间协作程度的影响,在不同的层次和尺度上,气候信息的需求和信息资源不匹配现象仍将继续存在。对未来气候状态的假设,表现在对局地和区域的水资源系统(供水、防洪、排水等设施)的规划、设计、运行和改造中。这些水资源系统,传统上依据对不同的时间和空间尺度上气候波动和径流的观测资料确定的气候波动外包线进行设计和运营。由于重点放在近期的径流和天气的历史观测资料,存在一个固有的假设,就是这些因素波动的外包线在未来不发生变化,也就是说,在水资源系统的设计运行中,气候是稳态的,即未来气候与过去气候具有相似的波动模式、极端事件具有相同的概率。总体来看,目前大多数水资源管理者通常假定气候是平稳过程,利用稳态的假定评估未来水文事件的可能性,对这个假设需要检验和认真的评估。 水资源系统一旦被建成,它的运行将受到过去的、目前的和不久将来的气候信息的影响。当更新水资源供给模型、更新水资源系统运行条件以反映近期的气候变化趋势时,过去气候信息将发挥作用。例如重新开发的水资源供给预测模型,将要建立在延长的和最近的径流和气候观测

应对气候变化的对策篇3

关于中国保险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策略分析

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成为事实。气候变暖增加了天气的不确定性,使气象灾害增加。IPCC的报告认为,气候变暖将导致更激烈或更频繁的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包括洪水、风暴、雷雨、冰雹、暴风雪、森林火灾、干旱、热浪、雷电袭击、海岸侵蚀等。由于森林和灌木是主要的陆地碳汇,森林火灾还会大大增加大气中的碳含量。就全球而言,代价最高的与天气有关的保险损失是由热带气旋(也被称为飓风,在世界其他地区的台风)或冬季风暴造成的(慕尼黑再保险,2000年)。从气象的角度来看,极端气候事件热带风暴的严重程度可能不会远远超过每年定期发生的暴雨。不过,它们可以通过实现突破关键阈值使损失大幅增加。也就是说,事件的严重程度即使是小规模的增加,也可能导致损失大幅增加。一旦阵风达到一定水平,整个屋顶会被吹走,或造成树木被刮倒,但低于这个水平可能会损害微乎其微。同样,低于一定规模的冰雹不损害汽车面板,但超过一定尺寸,损害会突然增加。澳大利亚保险集团(IAG)的经验表明,阵风强度增加25%,可以造成的建筑索赔会增加6.5倍。

一、气候变化对保险业的负面影响

保险业是直接经营风险的行业,对于气候变化比任何其他经济部门都面临着更多的风险。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灾害的增加会影响保险公司的许多业务领域。

全球变暖和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发生引发的气象灾害使保险公司的承保业务面临巨大的潜在损失。包括财险、健康险、寿险、责任险等大多数承保业务对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事件是敏感的。在商业财产险方面,气候变化造成的损失不仅包括直接财产损失,而且包括保单所有人在修复和重新迁址过程的收入损失及额外费用等。农业是对气候和天气非常敏感的部门。农业保险面临的与气候有关的风险包括干旱、暴雨、洪水、冰雹、热浪、风暴、野火、虫害和植物病害等,干旱是最普遍的灾害之一。汽车保险对天气也比较敏感,风暴、冰雹和洪水等各种形式的恶劣天气引起车辆事故增加,损失索赔数量往往惊人。对于人身保险来说,气候变化也是影响死亡率和发病率的重要因素。热浪袭击造成的死亡人数会增加。气温上升,湿度增大,更多的野火以及更多的灰尘和微粒可能大大加剧上呼吸道疾病(过敏性鼻炎,结膜炎,鼻窦炎)和心血管疾病,特别是对老人和户外作业人员的威胁更大。随着气候变暖,热带疾病可能进入纬度高的地区。企业在脆弱的地区执行任务可能因极端天气关闭,若因气候灾害而遭受损失,可能要付出昂贵的重置成本。如果企业投保了商务中断保险,业务中断损失索赔包括闪电、洪水、野火。

传统上,保险公司依靠历史索赔数据确定未来保险产品价格和承保要求。鉴于极端天气事件有可能变得更加激烈与频繁,带来的巨灾损失频率和损失程度增加,过去的保险定价模型已经不再能够可靠地指导未来定价,并可能会产生误导的结果。这种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可系统地被低估,保险索赔较预期高,从而显著影响该部门的盈利能力和资本充足率。一个单一年份的大额索赔可能对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和财务稳定性构成严重威胁,甚至可能使其破产。气候变化也影响保险业的可承受能力和可提供能力,同时减缓其发展速度。把气候学纳入传统的保险定价模型是一个复杂而费时的任务,尤其是目前气候学还不能对极端气候事件发生方式和时间作出准确预测。对于中国保险业来说,随着保险密度和保险渗透率的提高,中国保险业受气候变化影响会放大。

气候变化对保险业的另一个直接影响是其投资业务。气候变化及其引发的自然灾害可能使保险业资产遭受损失或减值,特别是保险公司直接或间接投资的不动产面临的风险更大。保险业在一些受全球变暖效应影响较大的经济领域的长期投资也面临着同样的风险。寿险业所持有的资产以长期资产为主,对流动性要求比财险业相对较低,所受的影响更大。

二、保险业的商业机会

风险是发展的,保险也是发展的,风险的发展为保险的发展提供了空间。气候变化给保险业带来的并不完全是挑战。不断变化的气候,以及中国为努力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而进行的经济结构的调整,都给保险业提供了新的商业机会。

在承保业务方面,气候灾害风险加大必将提高投保人风险转移的迫切性,而且清洁能源和低碳经济的发展也产生大量新的风险标的,保险公司可抓住发展机会,提供一系列与气候变化有关的保险产品。

在投资业务方面,减缓气候变化的一系列战略举措也给保险业带来投资机遇。当前全球经济正大踏步地向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模式转变,与之相关的技术创新、新能源开发、产业转型将产生巨大的资本需求和基础设施投入,这为保险资金运用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三、应对策略

保险业是直接经营风险的行业,处于气候变化威胁的最前沿,因此应当采取积极行动,制定全面的应对气候变化战略,以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不仅关系保险业自身的发展,同时也是对股东和消费者负责任的体现。通过与同行、客户和政府合作,保险公司可以帮助社会防止气候变化对社会的最坏影响。它们还可以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技术和行为变化发挥重要的激励作用。

发挥保险的风险保障和社会管理职能。购买保险是减少气象灾害保险损失的一个有效途径,保险公司可以对原有的保险产品进行改进,使之具有应对气候风险功能。由于气候变化将导致极端天气事件影响新地理区域,保险公司可以发现这些变化,及时向新的市场推出覆盖这些风险并价格适当的保险产品。气候变化还将以不同方式影响大的经济部门,保险业要理解其客户不断变化的风险状况,满足其保险需求。保险公司可以发挥保险的社会管理职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气候变化可能对索赔和保险标的修复过程产生影响。巨大的气候灾害可能对理赔流程产生压力,因为保险公司可能无法应付大规模的索赔。此外,灾后被保险人重新建设面临资源紧张,维修成本往往迅速上升。索赔和维修过程存在以更可持续的方式重建的机会。使用环保建筑材料和领先的建筑技术进行重建,既可以防止保险人未来损失,又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遏止温室气体排放造成气候变化,主要通过提高能源效率和增加无碳能源的使用。保险公司可以开发与气候变化有关的新保险产品。保险业一方面通过为绿色建筑设计、节能和可再生能源、环保汽车等项目提供新保险产品来规避气候风险,另一方面适应清洁发展机制对碳信用交割担保的需求,开发碳交易保险。碳排放市场增长迅速,但碳排放交易中存在着许多风险,例如价格波动、不能按时交付以及不能通过监管部门的认证等,都可能给投资者或贷款人带来损失,保险的介入可以帮助分散碳交易风险。

对消费者进行激励和引导,鼓励他们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量。例如对使用小排量混合动力汽车的家庭和个人提供保险费率折扣。欧美国家流行的现驾现付的汽车保险(PAYD,Pay as you drive),鼓励被保险人少驾驶以减少排放,中国的保险公司也可推出类似产品。收集与天气有关的更全面的损失数据,提高灾难建模的标准。加强与监管机构在考虑气候变化因素的保险定价方面的协调。为了避免在未来的可怕灾难中破产的厄运,保险公司必须严控风险评估、理赔和分保的程序。通过资本市场和再保险市场进一步转移风险。例如通过巨灾债券把保险风险转移到资本市场,通过巨灾再保险将巨灾损失在全球更大范围内进一步分散。

保险监管的职责在于确保保险业的平稳健康发展以及保护被保险人的利益,因而监管部门有必要对全球变暖对保险业的影响进行全面评估。监管机构和政府部门应该鼓励那些旨在减轻气候风险的产品开发和创新,加快它们的批准,以便投保人可以投保。允许保险公司对这些产品收取适当的风险保费,以反映实际和预期由气候变化引起的威胁。个别公司不太可能主动提高保费,因为这会使它们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监管机构很可能要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

应对气候变化的对策篇4

2010年下半年以来,一些地方为了完成“十一五”节能目标,采取了拉闸限电的方式,给老百姓和企业的正常生产生活带来影响。在制定节能减排目标和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刀切”和“前松后紧”的状况。如何看待这样的现象?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说,确定能耗降低20%左右的目标经过了科学论证。但我们是历史上第一次确定节能减排的目标,而且是一个约束性目标,确实没有经验,在这个问题上,有些地方在执行当中前松后紧,到2010年最后阶段,为实现这个目标,采取了一些错误的做法,这些情况是存在的。出现这些情况的,总体上还是少数局部地区。现在要求各地采取积极措施之后,这些问题正逐步得到解决。

在“十五”期间,我国大体上年均能源消费增长百分之十点几,支撑了年均9.8%的经济增长,而“十一五”期间,我国全社会节能减排总投资约2万亿元。“十一五”期间,我国有可能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5亿吨以上。解振华说,全世界其他任何国家都没有实现这么大的减排量,这是我国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做出的贡献。

解振华还指出,“十二五”期间,碳强度、能源强度降低,非化石能源所占的比重,还有森林面积、蓄积量等,都会是“十二五”规划中的约束性指标。有了“十一五”的经验和教训,“十二五”的指标确立将更科学、更合理。

二、环保税:正在积极研究

中国政府在2009年哥本哈根会议之前,就公布了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降低40%~4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比重达到15%,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面积、森林蓄积量增加13亿立方米的指标,并公布了行动方案。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均GDP只有3700多美元,在世界的排序还在100位左右,按照联合国贫困标准,我国还有1.5亿人处在贫困线标准以下。中国需要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同时还要应对气候变化、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提高国家适应能力,面临着既要发展又要保护环境、还要应对气候变化的非常繁重的任务。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既要发展,又要减排,现在只有一条路,就是走绿色低碳发展的道路。”解振华说,“所以,十七届五中全会已经确定中国要走绿色低碳发展的道路,要转变发展方式,要调整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做到既发展经济,又能够积极地应对气候变化。”

“现在有关部门正在积极地研究征收环保税的问题,(征收环保税的)可能性是有的,碳税现在还在继续研究。”解振华表示,在“十二五”期间,会更多地利用市场机制和经济手段,来实现碳排放强度降低的目标。比如,现在已经在天津、北京、上海等地探索开展碳交易,在“十二五”期间碳交易可能会走得快一些。

三、排放峰值:争取尽早出现

气候变化问题是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严峻挑战,世界各国合作应对气候变化,是大势所趋。

《报告》提出,在当前国际气候变化谈判中,中国将坚持以下原则立场:坚持《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基本框架,严格遵循“巴厘路线图”授权;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坚持统筹协调和平行推进减缓、适应、资金、技术等问题。

解振华说,按照公约和议定书、“巴厘路线图”的授权和《哥本哈根协议》的共识,发达国家按照“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应该为历史的责任承担自己相应的义务,这一点在应对气候变化当中是必须要坚持的。发达国家历史排放多,现在的人均排放还相当大,应该率先采取减缓的行动。在这一点上,我们希望发达国家起领导的作用。

“对于中国来说,公约、议定书、‘巴厘路线图’、《哥本哈根协议》要求发展中国家做的,我们都做了,而且在有些方面我们做得还是不错的。”解振华表示,“但是我们绝对不会接受超出发展中国家能力的义务。”

应对气候变化的对策篇5

关键词:美国 奥巴马政府 气候变化 新能源政策

中图分类号:D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4812(2011)06-0072-77

自奥巴马总统2009年宣誓就任以来,美国政府在气候变化问题上进行了重大的政策调整。这种调整不但对美国国内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而且对国际政治格局也将产生深刻的影响。要完整地分析和理解美国奥巴马政府的气候变化政策,必须结合美国国内政治和国际关系的研究视角,这也是由气候变化问题的独特性质所决定的。

一、气候变化政策分析框架

气候变化问题最初只是作为环境保护问题在科学家中间讨论和研究,但是现在,它已经跃升为包括经济、社会、政治和安全诸方面的综合性问题。要完整而准确地理解和判断一国的气候变化政策,需要结合决策者、国内和国际三个层次。

首先,从决策者层次来说,决策者对气候变化的认知很重要,因为这会直接影响到他的决策。这种认知包括是否相信气候变化的科学性,在应对气候变化的态度上是否坚决,是否将气候变化和国内经济发展联系起来,认为气候变化是有利还是有损国家安全等等。

其次,从国内层次来说,要应对气候变化,就需要改变经济发展模式,包括对产业结构尤其是能源结构进行重大调整。显然,要创造出能减少气候变化威胁的经济发展模式,不仅在短期内是难以实现的,而且还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既有经济的发展。相关的传统能源产业必然会受到影响,而这背后则牵涉到一些巨大的利益集团。此外,现代军队的建设仍然主要依赖传统能源,改变能源结构必然影响军队的建设与发展,进而削弱国家的军事实力。因此,从国内层面来看,气候变化政策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意味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调整,政治价值认同的重塑,国家安全战略的变革。

第三,从国际层面来看,要在有边界的国家之间对没有边界的温室气体排放问题达成共同协定和采取集体行动,国家之间无疑会存在激烈的博弈。在气候变化上达成的任何国际协议,其实都是一种国际公共产品,需要所有国家的集体行动。但关键问题是:如何促使集体行动得以发生?仅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而言,它们处于不同的工业化发展阶段,对气候变化所负的责任不同,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不同,它们之间必然会进行多轮博弈。即便是在发展中国家或发达国家内部,要达成共识也很艰难,更不用说那些对气候变化更为敏感的小岛屿国家了。因此,从国际层面来看,气候变化政策其实就是国家之间相互博弈与较量的结果,意味着全球经济秩序进行大范围的重构,国际政治利益进行深层次的重组,国际安全态势发生重大的变革。

二、美国奥巴马政府的气候变化政策

在过去三十多年中,美国历届政府之所以在气候变化问题上态度摇摆不定,政策反复无常,与决策者的认知、国内经济政治发展以及国际力量博弈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奥巴马对气候变化的认知

到目前为止,美国国内对气候变化的认知虽然还存在分歧,还有少部分人声称气候变化是“伪问题”,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但认为气候变化会带来灾难性后果以及需要采取相应措施来应对气候变化的观点占主流地位。其中,奥巴马本人的看法极具代表性,他甚至被称为“最绿色总统”和“新能源总统”。

从奥巴马的各种政策演讲和公开谈话来看,他显然是相信气候变化一说的,并认为这是一个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事实。2007年10月,就在美国前总统乔治•W•布什在华盛顿主办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会议之后不久,奥巴马在新罕布什尔州朴茨茅斯发表政策演讲时宣称:“全球变暖不是将在某一天会发生的问题,而是现在就发生了。” [1] 奥巴马不但相信和接受气候变化的事实,而且一再强调,美国要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充当领导者角色,这和小布什的退缩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奥巴马曾经坚定地表示:“当世界来到白宫的阶梯,来聆听美国对气候变化有何看法的时候,我会让他们知道,美国正迎接挑战,美国已准备好再次领先”。[2]

虽然奥巴马内心是否真的相信气候变化一说还值得推敲,但他在接受气候变化一说并强调美国要大有作为,却自有他一套内在逻辑。除了强调气候变化会对环境造成威胁,进而影响下一代美国人的生存环境外,奥巴马一再表示,气候变化会继续削弱美国的经济,威胁美国的安全。为此,美国必须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不过,奥巴马并非是要通过牺牲美国利益来和气候变化作斗争。相反,他将应对气候变化作为振兴美国经济的重要举措,认为投资与开发清洁能源是振兴美国经济的重要内容,它不但能够创造出数百万个就业机会,而且可以成为美国经济新的增长点。奥巴马甚至将能源问题和气候变化提升到战略和安全高度,认为能源和环境问题与美国国家安全密切相关,解决好能源与环境问题,可以加强美国的国家安全。奥巴马宣称:“将能源安全作为美国国家安全的基本原则,让美国军队做好准备应对气候变化的威胁。”[3]

应该说至今为止,奥巴马及其班子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态度和立场是比较明晰的,他们认为气候变化是一个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科学事实,美国应当积极应对并领导全球气候变化行动,因为气候变化会削弱美国经济和威胁美国安全。通过大力发展新能源来应对气候变化,不但能够振兴美国经济,而且可以加强美国安全。奥巴马政府的气候变化政策正是遵循着这样一种认知逻辑的。

(二)奥巴马政府气候变化政策的国内行动

气候变化问题实质上主要涉及能源和环境问题。奥巴马政府在气候变化问题上采取的主要国内政策行动是改革美国的能源结构。奥巴马将发展新能源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核心内容,希望能够起到“一石三鸟”的作用:改善气候,振兴经济,加强安全。

为了有效地推动他的新能源政策,奥巴马首先着手组建了一个新的能源和环保班子。新班子都是支持把解决气候变化问题作为紧迫行动目标的人,他们在气候变化问题上不但具有专业的知识和经验,而且更具有政治意愿和行动能力,忠实地履行奥巴马的新能源政策。例如,新任美国能源部部长朱棣文大力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促进节约能源和同气候变化作斗争。被奥巴马任命为国务卿的希拉里也明确表示,同气候变化作斗争是奥巴马政府最重要的目标之一。她在对参议院的主旨讲话中强调,她将通过外交恢复美国在气候问题上的领导地位。希拉里任命了托德•斯特恩(Todd Stern)作为美国气候变化特使,领导美国谈判小组参加关于气候变化的国际会议,包括2009年底举行的哥本哈根会议。斯特恩曾在上世纪90年代主持克林顿政府的气候变化工作,还作为白宫高级代表参加了联合国在日本京都和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举行的谈判。斯特恩在不同场合一再强调,要控制全球气候变化,全球经济必须从以高碳能源为基础向以低碳能源为基础过渡。

在能源安全问题上,美国历届政府都把注意力集中在确保石油进口和提高国内的供应来满足美国的能源需求上。奥巴马一上台就着手改变布什时期美国的能源政策,把能源改革放在其政策的优先位置上,并把全球变暖当作世界面临的最紧迫的挑战。奥巴马政府提出了“能源独立”的口号,开始推行一系列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行动,其能源政策的核心是努力提高来自国内的能源供应,同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奥巴马上任第一周,就签署了两项总统行政法令,即《2009年恢复与再投资法》和《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要求美国提高燃油使用效率,并允许州政府制定高于国家标准的汽车尾气二氧化碳含量标准。奥巴马政府最引人注目的行动是大力推行新能源计划。这项新能源计划内容广泛,涉及到方方面面。例如在石油方面,奥巴马政府的做法主要是降低对化石燃料特别是进口石油的依赖,采取了提高燃油经济标准、鼓励私人购买采用先进的油电混合技术的轿车、大力资助替代能源的研究等具体措施。在电力方面,奥巴马的新能源政策要求到2012年美国电量的10%来自于可再生能源,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发展核能。目前,核能占美国非碳发电的70%。到2020年,美国能源部计划将电能的需求水平降低15%,到2030年将让消费者节省1300亿美元,减少50亿吨二氧化碳的排放,并创造就业。在减排方面,奥巴马政府的政策包含一个雄心勃勃的建议:建立一个碳排放限制和交易制度,到205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80%。奥巴马决定实施“总量控制和碳排放交易”计划,对所有污染额度进行拍卖,用市场机制激励美国消费者和企业研发经济有效的气候变化解决方案。

显然,奥巴马政府的核心思路是将气候变化和经济安全、能源安全统筹起来考虑,强调新能源和低碳经济对美国未来经济竞争力和国际地位的重大影响。不同于其前任,奥巴马政府并非孤立和消极地看待气候变化问题,更没有将应对气候变化当作纯粹的“支出”和经济的负担。相反,奥巴马认为,对气候变化采取坚决果敢的行动是美国未来就业和经济增长的关键。面对全球金融危机,奥巴马政府试图通过增加“绿色岗位”来缓解就业压力,将新能源产业建设成为美国的支柱产业之一。有评论甚至认为,奥巴马的能源革命将推动一场新的经济革命,为美国再次占领全球经济的制高点,建立清洁能源结构,改造美国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其意义远比信息革命更为重大、更为深远。[4]

从美国国内政治来看,奥巴马政府的气候变化政策在美国国内有较好的民意和实践基础。现在低碳经济的理念和思想在美国可谓是深入人心。仅从2008年的大选来看,角逐候选人的奥巴马、希拉里•克林顿以及共和党候选人麦凯恩都承诺美国将承担对气候变化的责任,以获得多数选民的支持。即便是在气候变化问题上一直退缩和回避的小布什总统,他在任期的最后阶段,为了迎合美国国内民意,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立场也有所松动。美国国内各州在气候和能源政策、立法等方面已取得不少进展,为奥巴马政府的气候变化政策奠定了较好的实践基础。

但是,美国国内政治中也存在一些对奥巴马政府气候变化政策不利的因素,其中最大的影响是来自院外利益集团。美国国会的院外利益集团对国会立法有着强大的影响力,主要以军工、能源、钢铁、汽车、石化等高耗能产业为主。由于气候变化政策对这些利益集团的影响最大,他们也因此构成了最大的反对力量。例如,美国石油巨头向来就拥有强大的政治影响力,在国会拥有庞大的说客军团,如果美国将用于购买石油能源的巨大资金用于国内的新能源产业,势必会引起美国石油巨头的反对。《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就是在利益集团压力下妥协的产物。在强大的利益集团的游说和压力之下,奥巴马政府不得不将85%的排放额度免费发给石油企业,将钢铁、水泥等等行业的配额发放的淘汰期从2020年延长到了2026年,并给予15%的免费配额,放松了对中西部和东南部煤炭企业碳排放量总量的限制,并降低了那里的可再生能源比例。但是,奥巴马政府背后其实也有自己的利益集团。奥巴马政府大力开发乙醇燃料,而奥巴马的支持者,前参议员主席戴希尔(Thomas Andrew Daschle)现在是美国3家乙醇燃料制造公司的董事。奥巴马本人曾因领公费,两次免费搭乘亚丹米公司的乙醇燃料专机而引起非议。有评论认为,奥巴马拿政府的钱来补贴乙醇燃料大公司,其实损害了中小农业主的利益。[5] 所以,对于美国国内利益集团而言,奥巴马的气候变化政策意味着利益格局的重新组合,他们之间的博弈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奥巴马政府的气候变化政策。

(三)奥巴马政府气候变化政策的国际行动

美国2001年宣布退出《京都议定书》后,成为至今唯一没有批准议定书的发达国家,但美国仍然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成员国,美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约占世界总量的四分之一,居各国首位。任何有效的国际气候变化机制都离不开美国的参与,奥巴马政府的气候变化政策对后京都时代的国际气候变化机制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但是同其国内行动相比,奥巴马政府在国际上的气候变化行动显然不太主动。2009年底召开的哥本哈根会气候变化会议就是对美国的“试金石”。在哥本哈根会议前,国际社会普遍要求美国一方面应承诺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减排资金,另一方面要将自己的减排目标确定为2020年时二氧化碳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础上减少40%。但实际上,直到2009年11月25日,奥巴马政府才匆忙决定2020年目标是在2005年的基础上减排17%,这仅相当于在1990年的基础上减排4%,与欧盟在1990年基础上减排20%的承诺差距很大。在哥本哈根会议上,奥巴马政府虽然做出表态,宣布将在未来十年同其他发达国家一起筹集1000亿美元资金帮助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但同时强调,这是以各主要经济体采取有意义的减排行动并保证执行透明为前提的。而且,对于美国承担的具体份额以及具体参与方式,奥巴马政府并没有明确说明。显然,奥巴马政府并没有打算采取任何实质性行动,以推动哥本哈根会议取得如国际社会所期望的成果。相反,奥巴马更热衷于向国际社会“表功”。他亲自给多国领导人打电话游说,试图让他们相信,自从他就任美国总统以来,已经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做出了巨大努力。奥巴马不但拒绝做出新的承诺,而且向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施压,要求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和印度)进行强制减排,并接受国际监督。而在提供技术和资金方面,奥巴马政府却态度强硬,不肯让步。这同奥巴马政府所宣称的“历史性责任”、“合作”、“领头”等美丽言辞相差甚远。

事实上,奥巴马政府执政两年多来,虽然提出了一些应对国际气候变化的措施,如要积极参加气候变化国际谈判、建立新的“全球能源论坛”、建立石油进口国联盟,以及建立全球防止温室气体排放中心等,但仔细分析后可以发现,奥巴马政府的国际行动更多的是指向中国和印度等发展中国家。早在2008年,奥巴马就表现出了对中国和印度的“格外关注”。他强调“会要求采取措施,确保中国的燃煤排放也同样得到控制”,因为“来自中国污染工厂的一些煤炭污染已经开始进入加州”,并认为“如果我们能够在美国建立一个洁净煤厂,中国也能。如果我们找到利用下一代生物燃料的途径,印度也将知道如何做到。”[6] 美国能源部长朱棣文多次强调,国际减排协议必须有中国的参与,美国可以提供节能技术帮助中国,尤其在建设施工方面,如果中国不同意的话,美国就需要重新考虑政策的制定。2009年11月,奥巴马访问中国时将气候变化作为重要议题之一。一方面是希望同中国建立起互信,改变以往相互猜疑的状况,但另一方面也是向中国施压,要求中国承担起强制减排的责任来。就在奥巴马访问中国约一周后,他在同来访的印度总理辛格会晤中,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同样是要求印度做出强制减排的承诺。在美国这些行动的背后,其实隐藏着另一个重要目的,那就是借助气候变化问题,将气候与能源、贸易、投资、技术等领域联系起来,以降低发展中国家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三、对我国的启示

奥巴马政府将应对气候变化作为振兴美国经济的契机,并将其提升到战略和安全的高度,不但制定了以新能源为核心的国内气候变化政策,而且在国际上加紧了对发展中国家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施压与控制。可以说,奥巴马的气候变化政策基本成型,其影响也将在未来逐步显现出来。对于我国而言,至少可以得到以下一些有益的启示:

第一,清醒认识美国奥巴马政府气候变化政策对中国的深刻影响。中美两国都是能源消费大国,面临同样的战略难题,国内供应不足,难以承受任何能源危机或持续高油价的影响。多年来,美国对中国获得稳定的海外能源供应一直施加压力和实施控制,中美两国在油气领域里一直是零和游戏的竞争。奥巴马政府气候变化政策的目标是结束美国对海外石油进口的高度依赖,若美国这一目标逐步实现,并不意味着会因此放松对中国的压力和控制。相反,逐步摆脱对进口石油依赖的美国在全球能源力量格局中会处于更加有利的位置,更便于加强对中国的海外能源供应的控制,而中国在未来的能源博弈中会明显受制于美国。对此,我国政府应该有足够清醒的认识。

第二,努力扩大同美国在新能源领域的合作,同时做好应对美国竞争的准备。美国在高科技尤其是清洁能源技术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中国则拥有全球最大的清洁能源市场,并且制造成本相对低廉,从这点上讲,中美两国正好形成互补。在未来,中国可利用美国气候变化政策带来的技术合作机会,继续加强与美国在新能源领域的技术合作,提升整个能源产业的竞争力。但是,中美两国在未来的能源竞争和贸易摩擦可能会更加激烈。例如,《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规定,至2020年,美国有权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不实施碳减排限额国家的进口产品征收碳关税,这将对中国高耗能产品的对美贸易产生巨大的冲击,两国的贸易摩擦也将增多和加剧。对此,我国政府应该做好积极应对同美国竞争和发生贸易摩擦的准备。

第三,吸取和借鉴美国在推行新能源政策方面的实践经验,加快我国国内能源结构的转型。我国需要积极吸取和借鉴美国传统能源产业转型的经验。中国和美国的能源结构类似,都是以煤作为发电的主要能源品种。美国奥巴马政府主张以可再生能源和清洁煤为主导,提出通过技术创新来平衡环境保护和煤炭产业保护之间的关系,同时进行清洁煤技术的研发和应用。美国在能源服务方面的金融创新经验也值得我国学习。美国芝加哥气候交易所于2003年开始二氧化硫交易,如今已经有200多个跨国参与者,这是一种通过市场机制来推动实现社会目标的全新模式。中国至今没有自己的排放权交易所,我国应尽快建立“气候交易所”,并加入全球网络。

第四,我国应尽快推动国内气候变化的立法进程。气候变化法律实质上是一国关于能源、环境、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模式等法律的综合。近些年来,美国逐步构建起一套较为完整的气候变化法律体系,以国家强制力来保障社会经济切实转型。自2007年以来,美国相继提出了一系列国家议案,如《气候责任和创新法案》,《全球变暖污染控制法案》,《减缓全球气候变化法案》,《低碳经济法案》以及《美国气候安全方案》等。目前,我国已经先后出台了相关的气候变化法案,包括《可再生能源法》、《节约能源法》、《城乡规划法》、《清洁生产促进法》和《循环经济促进法》等。今后,我国应继续完善节能减排和能源方面的立法,尤其是要健全促进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法律体系,为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提供必要的政策基础和法治保障。

第五,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在气候变化领域面对的国际压力会日趋增大,我国需要掌握好国际话语权,在外交战略上积极做好应对。中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大、增长快,中国的气候变化政策一直是全球尤其是欧美发达国家的关注焦点。奥巴马上台后美国大幅度调整了气候变化政策,高调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并积极倡导要领导国际气候变化行动,获得了不少国际赞誉。国际上开始将关注重心逐渐移向中国,这对中国形成了很大的战略压力。为此,我国需要主动应对,明确提出中国未来的减排政策与行动方案,团结好发展中国家,努力化解来自包括美国在内的发达国家的压力。

注释:

[1] [美]巴拉克•奥巴马:“奥巴马对新能源未来的另类憧憬”,载《资源与人居环境》2008年第12期,第36―37页。

[2] 同上,第35页。

[3] 同上,第38页。

[4] 杨元华:“奥巴马新能源政策透析”,载《中国远洋航务》2009年第5期,第19页。

[5] 孙永祥:“奥巴马和美国未来能源之路”,载《中国石油石化》2008年第16期,第52页。

[6] [美]巴拉克•奥巴马:“奥巴马对新能源未来的另类憧憬”,第38页、39页。

(作者简介: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教研部副教授,博士,上海,201204)

应对气候变化的对策篇6

为有效贯彻落实《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科技专项行动》确定的重点任务,统筹协调我市气候变化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全面提高我市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特制定本纲要。

一、应对气候变化是我市科技工作的重要任务

(一)气候变化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有较大影响

科学研究表明,近50年来人类活动导致了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预计到本世纪末,全球地表平均增温将达1.1℃—6.4℃。这种变化已经并将继续对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经济系统产生重大影响。

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我市气候也有明显的变化。1986—**年,我市出现了9个暖冬,尤其是1997年以后气候进入新的偏暖时段,年平均气温18.7℃,偏高0.3℃。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我市极端气候事件频繁出现,气象灾害增多、影响加重。2006年,我市遭受了百年不遇特大高温干旱,直接经济损失近100亿元;**年我市西部出现115年来最强的区域性特大暴雨,直接经济损失近30亿元。气象灾害对经济社会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呈增加趋势,我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气候变化的严峻挑战。

(二)妥善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事关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

未来15—20年,我市经济将保持快速发展势头,能源需求和消费将持续上升,能源消费量将由2005年的3882万吨标准煤上升到2010年的6000多万吨标准煤。国家“十一五”规划提出,到2010年我国万元GDP能耗水平要比2005年下降20%。我市能源以高硫、高灰份的煤炭为主,随着能源生产量和消费量的增加,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温室气体也将逐年增加。目前,我市工业仍以传统的重化工业为主,产品能源、原材料的消耗占企业生产成本的75%左右,单位产值能耗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3倍,主要用能产品单位能耗比国外先进水平高40%。2006年**GDP占全国的比重仅1.68%,而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占3.39%,单位GDP二氧化硫排放量比全国平均多一倍以上。**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按照规划,到2020年,**的人均GDP将达到6500美元,经济总量将翻两番。届时,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将面临新的压力。如果仍然按照传统模式发展,包括温室气体在内的污染物排放将数倍增加。因此,应对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是我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

(三)气候变化对我市科技工作提出迫切需求

科学技术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基础和根本手段之一。认识气候变化规律、识别气候变化的影响、开发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技术、制定妥善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措施等需要科技工作的有力支撑。我市气候变化相关科技工作处于起步阶段,气候变化科技工作缺乏战略规划和充足的资金投入,难以适应气候变化迅速发展的形势,也难以满足制定和执行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和行动的需求。加强我市应对气候变化的科技攻关已迫在眉睫。

二、我市应对气候变化科技工作取得的成就

(一)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

直辖十年来,我市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比较明显的进展。在节能减排、清洁能源推广应用、气候变化监测、实时分析等方面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

1.气候变化的基础科学研究。在气候变化监测与服务方面,针对三峡工程建设启动了三峡库区局地气候监测工作,开展了对我市气候冷暖、旱涝变化及其影响的研究,分析了主要气象灾害发生和变化规律及成因,在气象灾害评估方面进行了探索,就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及适应开展了国际合作研究,启动了**市旱涝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的研制,开展了气候影响评估业务。启动了对我市及临近区域极端气候事件的变化规律研究,特别是夏季高温干旱气候事件的发生规律及成因诊断分析,为建立**高温热浪和干旱监测预警业务提供了技术支持。

2.气候变化的影响与对策。开展了气候变化对农业、水资源影响的研究,初步建立了支持气候变化影响研究的数据库;开展了以极端高温、干旱等异常气候事件为主要内容的评估业务;研发了气候事件评估的模型软件,建立了气候变化监测业务技术平台;开展了气候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研究,启动了《**市气候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条例》的立法工作;编制了《**市清洁能源行动规划》,为节能减排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3.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和减缓气候变化的技术开发和应用。在燃煤高效发电技术和热电联产技术、煤层气发电技术、煤矸石混合燃烧发电技术等方面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高能效和节能技术在钢铁、建材、化工、建筑、交通运输、矿山开发等领域得到比较广泛的应用;开展了**市风能资源分布规律及其开发利用、农村能源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工程建设、**市清洁能源行动研究与示范等科技攻关项目,在风能资源评估与开发利用、生物质能开发利用、水电资源开发利用、太阳能开发利用、地热开发利用等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技术研发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二)科研基础设施建设

依托国家气候监测网、国家天气观测网、国家专业气象观测网和本市区域气象观测网,初步形成了区域气候变化实时监测网络,积累了比较完整的气候观测资料;建立了西南资源开发及环境灾害控制工程重点实验室、**市污染防治与废物资源化重点实验室、**市市政与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市能矿资源开发及三峡库区环境损伤与工程灾害重点实验室、**市资源与环境研究重点实验室、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市三峡库区森林生态保护与恢复重点实验室和**市林木良种培育重点实验室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具备了开展应对气候变化科学研究的条件。

(三)人才队伍和科技机构建设

经过近十年的发展,我市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初步建立了一支包括经济、社会、能源、气象、气候、生态、环境等跨领域、跨学科的核心专家团队,培养了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科技队伍。同时,与中国气象局共同批准成立了市级气象及相关领域研究的研究机构—**市气象科学研究所,开展气候变化及其影响与适应研究;建立了**市清洁生产工程技术中心、**市CDM技术服务中心、**市环境工程中心、**高校垃圾焚烧发电技术工程中心等一批市级节能减排技术服务机构。

三、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贯彻落实《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科技专项行动》和《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基础和先导作用,促进气候变化领域的自主创新与科技进步,依靠科技进步推进节能减排,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增强我市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为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2020年GDP翻两番的战略目标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二)基本原则

1.政府主导与企业参与相结合。立足我市实际,充分发挥政府在气候变化科技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同时,通过政策和制度创新,运用市场机制充分鼓励企业参与节能减排、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等关键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方面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技术突破与对策研究相结合。立足自主创新,瞄准未来科学技术发展方向,集中全市力量进行重点突破,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努力实现气候变化领域的技术跨越,主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减小气候变化产生的影响和危害。同时,紧紧围绕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及未来发展战略目标,结合国际政治、经济、贸易和外交形势,研究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措施与激励机制。

3.近期需求与长远目标相结合。立足当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针对节能减排、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等急需解决的迫切问题,及时提供科学有效的技术解决方案和对策建议;同时,面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建立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应对气候变化的科技支撑体系。

4.整体布局与分工实施相结合。立足现有的科技支持渠道,有效整合各方面资源,对我市气候变化领域的科技工作进行整体布局;同时,要按照各部门职能与分工,分别落实《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科技专项行动》和本纲要的任务。

(三)主要目标

我市应对气候变化科技专项行动的总目标是:到2020年,气候变化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大幅度提高;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节能减排、可再生能源、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得到广泛应用;重点行业和典型脆弱区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明显增强;应对与气候变化相关的政治、经济、贸易方面的科技支撑能力显著提高;气候变化的技术研究取得重要进展,科研基础条件明显改善,科技人才队伍水平显著提高;公众应对气候变化的科学意识显著增强。

“十一五”期间的阶段性目标是:

1.我市应对气候变化的科技政策框架和协调机制基本形成,整合科技资源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2.改进区域气候变化领域预测、分析、评价和决策技术与方法;

3.攻克一批节能减排关键和共性技术,节能减排、可再生能源、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若干关键技术研究取得重要进展,开展节能减排、可再生能源、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试点示范;

4.有关气候变化对农业、水资源、林业、渔业、生物多样性、石漠化及人类健康等方面的影响研究取得重要成果,并在三峡库区等典型脆弱区开展适应气候变化的试点示范;

5.编制完成**市应对气候变化战略规划;

6.加快节能减排技术支撑平台建设,形成若干具有较高水平的应对气候变化重点研究开发队伍和基地,组建一批工程中心和重点实验室。

四、重点任务

(一)气候变化的监测评估和影响研究

新一代气候系统模式产品解释应用。开展国家新一代气候系统模式产品解释应用研究,建立我市气候变化检测、预估、影响评估综合技术平台,重建近百年来**区域高分辨率气候变化标准序列,为开展气候变化影响评估和预估提供资料基础。

区域气候变化监测预测预警。开发气候变化监测预测预警技术,监测气候变化的过程和要素,开展大气成分监测与分析,预测各种温室气体排放情况下未来**市气候变化情况,预测人类活动影响下**区域未来气候变化,预警极端天气/气候和灾害事件及其风险评估。

**地区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与灾害的形成机理。研究全球变暖背景下**地区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与灾害发生频率、强度和空间分布特征的变化规律和趋势,研究青藏高原热力与动力作用、季风、海温等因素与**旱涝、冷暖等主要气象灾害的关系。

三峡库区气候变化监测、诊断、预测及预估。根据三峡库区气候监测的需要,在三峡库区建立加密气候监测网,根据监测资料研究三峡水库对**气候的影响,建立三峡库区气候变化诊断、预测、预估模型,并开展三峡库区气候变化应对研究,促进库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系统能量转化、物质循环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气候背景下**市生态系统的碳、氮和水循环过程及其耦合机制,以及生态系统结构和过程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气候变化影响评估。加强气候变化影响评估研究,根据**区域气候变化影响评估的特点和需求,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气候变化影响评估工具和综合评估模型。

(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和减缓气候变化的技术开发

节能和高能效技术。重点研究开发电力、冶金、化工、建材、交通运输、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建筑等高耗能领域节能和提高能效的技术与装备,开展余热余压利用、节约和替代石油、电机系统节能、能量系统优化以及工业锅炉(窑炉)改造技术开发,商业和民用节能技术和设备开发,能源梯级综合利用技术研究及低能耗、绿色建筑研究与示范等,推广应用节能照明技术。开发高效热交换器和热系统的节能技术,加快发展高耗能工业产业的节能降耗新工艺、关键技术和设备。

新能源和再生能源开发及产业化。重点研究低成本规模化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积极发展生物能源产业,重点支持研制一体式家用生物质气化炉及配套设备,开发秸秆发电及秸秆气化集中供气技术、能源植物规模化种植与加工技术,生物质热解气化、生物柴油、生物质制乙醇、生物质制氢、生物质燃料气合成二甲醚、生物质燃料气合成汽油和甲醇技术,小城镇区域性集中农村沼气综合利用技术。加强山区风能资源分布、评价技术研究,加快推进风能发电成套装备产业化,促进**风电产业发展。支持发展光—热转换材料、集热器结构材料和部件,研发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和太阳能光伏电池材料及组件技术,积极推进薄膜电池、单晶硅电池、多晶硅电池等先进太阳电池技术的研发及产业化,加快太阳电池生产和测试设备的国产化进程。推进新一代的地下温泉热水利用技术的开发及推广应用。发展小型高效天然气制氢、大规模煤气化制氢技术。

煤的清洁高效开发利用技术。重点研究开发高硫煤清洁燃烧与脱硫技术和装备,开发煤炭地下气化以及煤矸石、煤泥等综合利用技术以及煤层气清洁高效开发利用技术等。

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重点研究垃圾分类回收利用、中水利用技术、报废汽车绿色拆解回收利用技术、废家电综合利用技术、废油再生技术、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发电厂二氧化碳净化利用技术等,强化废弃物资源化、无害化和减量化。

节约型农业技术。重点研究农业节水、节肥、节药技术,开发节电、节油农业机械和农产品加工设备。

农业和土地利用方式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技术。研究农田免耕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研究土地利用方式改变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技术;研究农田生物固碳技术;研究畜禽温室气体减排技术,开展饲料配方优化研究及饲料添加剂对减少畜禽肠道发酵甲烷气体产生机制及效果评价;研究畜禽粪便循环利用技术。

生物固碳技术研究。重点研究三峡库区碳循环、物质能循环,各类植物的林分生产力,退化森林生态系统恢复,石漠化等难利用地的绿化造林,林木蓄碳减排,都市圈固碳造林,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动态及效益预测、功能评价、综合效益评估等技术。

加强碳汇国际合作项目。碳汇是当前国际上非常关注的固碳减排内容,也是发达国家应尽的义务。支持和鼓励我市企事业单位通过各种渠道积极开展碳汇国际合作。

(三)适应气候变化的技术和措施

主要脆弱领域气候变化适应技术。研究气候变化对**农牧业、水资源、森林、草原、湿地和其他自然生态系统以及人类健康和公共卫生、特有生态系统和濒危物种等方面的影响,开发相应的适应技术并提出应对措施。

**地区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与灾害的影响及适应技术。研究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与灾害对**经济社会和生态系统的影响、减灾的技术措施,建立相应的预测预警和适应技术、对策与响应机制。

**市气候变化敏感脆弱区及风险管理体系研究。根据气候变化情况,开展动态的气候及农业气候区划,通过影响评估划分我市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脆弱区,评估气候变化对各类敏感脆弱区影响的风险水平,评估不同部门和区县(自治县)的适应气候变化危险水平的能力,研究建立我市气候变化影响的风险管理体系。

气候变化对重要领域的影响及应对措施。评估气候变化对我市交通运输、电力供应、重大工程建设和运行的影响及相互作用,提出应对措施。

适应气候变化案例研究。研究国内外适应气候变化典型案例,总结适应气候变化的经验教训,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适应政策和措施,分析适应措施的成本及效益。

增强农业领域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研究气候变化对我市主要粮食生产能力的影响,加强全球变暖背景下我市农业和生态气候区划工作,研究适应气候变化的农业气候资源利用途径及农业生产力布局。

(四)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与政策研究

**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约束关系研究。分析未来战略机遇期内我市经济快速发展的态势及其面临的资源环境刚性约束;分析和谐社会物质文化需求及对节能减排的要求,分析环境污染态势情景;分析我市用能水平与国外的差距,进行我市资源丰度评价,国民经济发展与资源需求预测,资源供给与保障能力评价。进行环境污染损失核算,环境污染自然和社会承受力研究。

**市节能减排潜力分析。进行我市主要工业产品生产能耗与国内外的比较研究,评估在政策调控、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条件下工业节能减排的潜力。进行我市交通运输能耗与国内外的比较研究,评估在增加公共交通、铁路、内河和管道运量比重后,通过汽车节能和发展洁净能源汽车,我市交通运输的节能减排潜力。进行我市建筑能耗与国内外的比较研究,结合我市城镇化发展规划,评估在开发推广新型建材和建筑节能综合技术,实施强化建筑节能标准等条件下,我市建筑节能减排潜力。进行我市农业生产能耗与国内外的比较研究,评估在提高化肥、农药利用率,改变秸秆、薪柴等低效燃烧状况,提高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利用率条件下,我市农业节能减排潜力。根据我市生活用能现状及生活用能水平的基本特点,结合生活用能技术发展趋势及供能约束,进行生活照明、家用电器、汽车、用水、炊事用能等节能潜力研究。

应对气候变化与**能源安全战略。分析我市中长期能源需求趋势,研究我市未来能源需求情况和温室气体排放情况,研究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与能源供给和需求的关系,进行能源供给多元化和节能减排政策的经济技术评价。

**市应对气候变化战略规划编制。分析我市面临的气候变化形势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我市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目标、主要任务、能力建设和示范工程建设项目,投资概算和效益分析以及保障措施。

节能减排政策与制度研究。研究高能耗、高污染产业市场准入政策及资源供应限制政策,建设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工业企业强制进行清洁生产审核与能源审计政策、工业企业节能减排等级认证与相应财政税收政策、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高效低耗运输发展政策及管理办法、建筑工程节能减排审核验收制度、建筑物使用年限管理制度与政策、推动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发展经济政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政策、水电气等资源性产品消费价格累进制政策、鼓励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废旧家电等回收利用等政策的研究。

重点行业、重点产品节能减排定额管理制度研究。开展电力、冶金、建材、化工等重点行业节能减排定额管理制度研究;开展水泥、电解铝、钢材、铁合金、电石、焦炭、煤炭、造纸等重点产品节能减排定额研究;进行重点行业、重点产品提高排污费征收标准的方案研究。

社会节能减排激励机制研究。评价我市社会节能减排的条件和能力,探索我市社会节能减排的管理体制框架,强化政府在社会节能减排方面的宏观决策与综合协调能力;提出我市社会节能减排的市场调节、制度规范、管理强化、宣传教育的机制和措施,开展促使公民自觉履行节能和环保义务的激励机制研究。

未来气候变化国际制度及对**经济的影响。研究不同时期国际气候变化制度的发展态势,分析其各种可能方案对**经济尤其是产品出口的潜在影响,研究提出应对方案。

清洁发展机制政策与激励机制。研究气候变化国际制度对全球碳市场的影响及发展趋势,研究与清洁发展机制(CDM)相适应的政策与机制,研究促进我市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建设的政策和激励机制。

应对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发展。研究发达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和制度体系,分析我市低碳经济发展的可能途径与潜力,研究促进我市低碳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和管理模式。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统筹协调应对气候变化科技工作

**市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市应对气候变化科技专项行动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科委,以加强对**市应对气候变化科技专项行动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办公室要强化信息沟通、议事和协调职能,充分调动和整合部门、行业、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相关的科技资源,提高联动协作效率,共同推进我市应对气候变化有关工作。

大力加强我市应对气候变化科技工作的宏观管理和政策引导,不断完善工作和协调机制;加强**市应对气候变化科技专项行动专家委员会建设,充分发挥专家委员会对气候变化重大科技问题的决策咨询作用和对具体科研工作的学术促进作用,建立和完善专家委员会跨学科的长效工作机制,鼓励和引导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综合交叉研究,搞好应对气候变化科技攻关。

(二)多渠道增加科技投入,加大对气候变化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的资金支持

发挥政府作为气候变化科技投入主渠道的作用,加强**市各类科技计划对气候变化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支持力度,建立应对气候变化研究基金,形成长效投入机制,并积极争取国家各部门的支持,同时引导各部门、行业和区县(自治县)加大对气候变化科技工作的投入。

多渠道、多层次筹集社会资金,增加应对气候变化科技工作的投入。充分发挥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作用,引导企业加大对节能减排、可再生能源、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等相关技术研发的投入;积极利用金融及资本市场,将科技风险投资引入气候变化领域;积极鼓励社会各界为气候变化科技工作提供资金支持;积极拓展国际资金渠道,争取国际社会的资金支持。

(三)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加快气候变化科技队伍建设

结合我市科技发展战略需求,大力加强节能减排、可再生能源、应对气候变化各类科技人才的培养,特别是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能够引领学科发展的学术带头人和中青年人才。加大国内外优秀人才的引进力度,建立和完善人才引进的优惠政策、激励机制和评价体系;完善人才、智力、项目相结合的柔性引进机制,鼓励采取咨询、讲学、技术合作等灵活方式引进海外优秀人才。

建立人才激励与竞争的长效机制,着力培育和建设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强、专业特长突出、在国际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气候变化科学研究团队,形成一支既解决节能减排、可再生能源、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实际技术问题,又为政府提供政策方案和决策咨询的气候变化科技人才队伍。

(四)加强科技平台建设,为气候变化科技工作提供良好的支撑条件

建设一批学科交叉、综合集成、机制创新的部级和市级气候变化研究开发基地,加快建设“三峡库区气候与生态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形成布局合理的国家气候变化研究网络节点。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大力加强气候观测系统,灾害预测预警系统以及农业、水资源和生态系统观测网络等科技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气候变化领域科学数据平台建设,并把共享和整合作为重点,推进网络化气候变化科技资源共享体系和机制建设,加强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与机制建设,构筑应对气候变化的技术支撑平台,形成我市应对气候变化的技术服务体系。

(五)加强科学普及,提高公众的气候变化意识

建立政府、媒体、企业与公众相结合的宣传机制,将应对气候变化宣传纳入重大主题宣传活动。每年制订应对气候变化宣传方案,通过报纸、电视、电台、网络等途径广泛宣传气候变化的科学知识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性、紧迫性以及国家采取的政策措施、进展和成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使媒体宣传成为加强政府引导、推进企业行动、提高公众意识的有效途径。

组织开发和编写系列气候变化科普读物和宣传材料。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中小学生气候变化科普活动和相关教育。推动高等院校建立相关学生社团,设立气候变化大学生论坛,加强高校气候变化学科建设,开展相关科普活动。

把应对气候变化作为科普和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活动的重要内容,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的培训、宣传和示范引导。在城市和农村因地制宜开展气候变化宣传和科普活动。

(六)充分利用全球资源,加强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

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广泛开展节能减排国际科技合作,与有关国际组织和国家建立应对气候变化合作机制,积极引进国外先进节能减排、可再生能源、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技术和管理经验,不断拓宽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的领域和范围,提高我市气候变化研究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

应对气候变化的对策篇7

来自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的3位学者西明•达武迪(SiminDavoudi)博士、珍妮•克劳福德(JennyCrawford)教授以及阿比德•马穆德(AbidMeh-mood)博士共同编撰了论文集《规划应对气候变化:空间规划师的减缓和适应策略》,旨在探讨空间规划如何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适应气候变化带来的变化,以及在此过程中空间规划自身的范式转变。“空间规划”在欧洲是一个争议很大的提法。霍尔(Hall,2002)和希利(Healey,1997)都认为,传统的以土地利用规划为主的城市规划、区域规划就是空间规划。论文集中,编者援引英国皇家城镇规划协会(RoyalTownPlanningInstitute,RTPI)的提法,指出空间规划以“关于空间和场所的批判性思考”为基础,不仅包括关于土地发展使用的法律规章与框架,还包括这些框架实施、改变相关的制度和社会资源。编者将政治、价值观、管治、法规和制度建设都整合到空间规划的范畴,认为空间规划是以场所(土地)为基础,以问题为导向,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包括从政策、监管以及投资条款等方面对场所(土地)进行预测、评估、谈判,最后达成一致意见并成文的过程。编者认为空间规划是管治的基础组成部分,是提升有效应对气候变化以及其他可持续发展的挑战的关键。

第一部分“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减缓、适应与影响”主要讨论了目前城市形态以及空间规划应对气候变化的诸多争议。美国学者霍华德(JeffHoward)强调针对规划师,气候变化减缓优先于气候变化适应;丹麦学者海尔斯(KirstenHalsnaes)、经济学家劳森(NetheVejeLaursen)以及爱琴海大学的崎三(ThanasisKizos)等学者则认为由于气候变化的对脆弱地区的影响往往更大,这类地区构建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比减缓更紧迫。城市形态与气候变化是目前最受关注的领域,紧凑城市、混合利用、高密度开发被众多学者认为能够有效减少交通能耗。澳大利亚学者纽曼(PeterNewman)长期关注城市土地利用、空间形态与能源消耗的关系,他认为步行导向和绿色交通导向的发展模式是城市转型的关键。但悉尼大学的皮萨罗(RafaelE.Pizarro)认为尽管蔓延、小汽车主导的城市形态不利于气候变化的减缓,但在某些地区却有利于气候变化适应(如湿热地区低密度、建筑物蔓延排布在自然景观中的形态有利于应对高温和高湿),他建议在不同的气候地区采取不同的城市形态应对气候变化。另外,英国学者巴尼斯特(DavidBanister)、阿纳布尔(JillianAnable)、格林(NickGreen)和汉德利(JohnHandley)的研究都显示,城市空间形态对能源消耗的影响不是孤立的,与个人行为模式密切相关。论文集的

第二部分“战略规划应对”描述了战略框架和规划过程如何从减缓和适应两方面应对气候变化。应对气候变化将导致空间规划“范式改变”成为这一部分的主要观点,选编的文章从不同的角度阐释这一问题:英国学者赛克斯(OlivierSykes)和费舍尔(ThomasFischer)认为“欧洲空间发展展望”(EuropeanSpatialDevelopmentPerspective,ESDP)通过“领土议程”推动社会、经济以及包括气候变化在内的环境目标的整合,体现了空间规划的重要转变;格里菲斯大学的伯恩(JasonByrne)等学者从“生态民主”的角度描述气候变化应对对空间规划的影响;加利福尼亚大学的惠勒(StephenWheeler)认为,相对从前的“愿景塑造”,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偏重目标制定,这将导致规划过程产生革命性的变化;阿姆斯特丹大学的弗里斯(JochemdeVries)和沃森克(MaartenWolsink)认为气候变化使空间规划更多聚焦于风险管理为基础的政策制定;伦敦巴特利特规划学院的莱丁(YvonneRydin)认为应对气候变化使得新技术广泛应用对规划师的知识体系提出了挑战,将推动英国规划体系的改变;加拿大的罗宾森(PamelaRobinson)认为目前气候变化应对政策聚焦于新技术应用(她称之为“第一代温室气体减排方法”),空间规划师应当介入省和地方政府的增长管理政策并做出改变。

第三部分针对前文关于整合减缓和适应策略以及空间规划的范式的争议进行更深入的讨论,并且对新的政策工具进行了介绍。英国学者威尔逊(ElizabethWilson)、霍尔(JimHall)、吉尔(Susan-nashGill)等介绍了情景分析、可视化和气候模型以及空间模型在应对气候变化的空间规划中的应用。此外,应对气候变化推动了城市管治的改变。芬兰学者兰格拉(RichardLanglais)提出“有远见的个体”在地方层面政策推动中起到重要作用;伦敦气候变化应对机构负责人琼斯(AllanJones)描述了伦敦应对气候变化的多层次的管治政策;杜伦大学的巴克利(HarrietBulkeley)指出空间规划不仅仅是一项技术工具,更是一项管理过程,气候变化对管治结构产生了影响;爱丁堡大学的哈格特(ClaireHaggett)提出应对气候变化的空间规划过程需要更加重视公众参与,发挥公众的作用。

尽管编者没有直接指出空间规划应对气候变化的范围、目标和方法,但从所选文章的内容来看,空间规划应对气候变化的研究与实践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空间规划编制内容的应对。主要体现在技术层面,包括倡导相对紧凑、混合使用的城市空间形态以减少能源消耗;构建适应气候变化的城市形态;通过空间规划促进交通、建筑等领域的新技术的使用;增加风险管理与评估,等等。②空间规划编制方法的应对。气候变化扩大了模型、情景分析等手段在空间规划的应用范围,使得空间规划的评估有了新的标准。③空间规划的管理应用的变化。一方面,政府的管治手段将更加多样化;另一方面,沟通规划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公众参与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有了新的意义;同时,“公平民主”的观念将渗透空间规划的方方面面。总的来看本论文集的特点主要在于两方面。一是所选论文的背景来源广泛而丰富。案例既包括欧洲、美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地区,也包括贫穷地区以及小岛等气候变化脆弱地区;作者中既有研究学者,也有政府官员,其背景也包含了城市规划、生态、环境、公共管理、经济等多方面。论文集充分反映了应对气候变化需要多学科的协作,也反映了空间规划的多学科融合性。论文集的另一个特点是越过了对空间规划应对气候变化的“技术”层面的研究与讨论,重点偏向相关的空间管治、政策治理、区域协调以及空间规划工具、方法的革新等方面,与空间规划发展趋势相吻合。空间规划应对气候变化不仅仅是一项技术工作,相关的技术方法、制度建设、决策机制、实施与评估、政策治理都有待进一步研究(顾朝林等,2010)。论文集的不足之处在于由于内容涉及范围过广,导致许多观点停留在讨论的层面,未能进行更深入的探究。特别是“气候变化将改变空间规划的范式”的观点贯穿了论文集,但是呈现片段化的特征。当然,作为一本论文集,这是难以避免的。正如编者在前言中提到,“本书主要的目的是提出气候变化对空间规划带来的主要挑战,旨在抛砖引玉,希望规划研究和实践者进行更多的更深入的讨论”。对于空间规划范式的讨论,编者在别的文章中进行了专项讨论。

应对气候变化的对策篇8

>> 国际气候变化适应政策发展动态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欧盟气候变化政策的演变 欧盟的气候变化政策 中国适应气候变化政策评价 欧盟应对气候变化政策的进展及影响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 适应气候变化的分析框架及政策涵义 适应气候变化的认知与政策评价 中国适应气候变化政策现状、问题和建议 欧盟与气候变化作战 欧盟气候变化多层治理机制 欧盟气候变化政策的能源安全利益驱动 应对气候变化,宁夏在行动 面对气候变化,宁夏在行动 适应气候变化空间的挑战 论气候变化的适应 《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公布 “后视镜”中的气候变化政策 气候变化移民:极端气候事件与适应 应对气候变化的林业行动及其对就业的影响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013-04-16[2013-04-20].

[2] European Environment Agency. Climate change, impacts and vulnerability in Europe[EB/OL]., 2012-11-13[2013-04-20].

[9] European Commission. A new EU Floods Directive [EB/OL]. http://ec.europa.eu/environment/water/flo

od_risk/index.htm, 2012-09-21[2013-04-20].

[10] European Commission. Addressing the challenge of water scarcity and droughts in the European Union [EB/OL]. http://eur-lex.europa.eu/LexUriServ/LexUriServ.do?uri=COM:2007:0414:FIN:EN:PDF, 20

07-07-18[2013-04-20].

[11] European Commission. A blueprint of safeguard Europe’s water resources[EB/OL]. http://eur-lex.europa.eu/LexUriServ/LexUriServ.do?uri=CELEX:52012DC0673:EN:NOT, 2012-11-14[2013-04-20].

[12] European Commission. An integrated maritime policy for the European Union [EB/OL]. http://eur-lex.europa.eu/LexUriServ/LexUriServ.do?uri=COM:2007:0575:FIN:EN:PDF, 2007-10-10[2013-04-26].

[13] European Commission. The common fisheries policy[EB/OL]. http://ec.europa.eu/fisheries/cfp/, 2012-06-09[2013-04-26].

[14] European Commission. Integrated Coastal Management[EB/OL]. http://ec.europa.eu/environment/iczm/

home.htm, 2013-03-12[2013-04-26].

[15] European Commission. Maritime spatial planning [EB/OL]. http://ec.europa.eu/maritimeaffairs/polic

y/maritime_spatial_planning/index_en.htm, 2013-03-18[2013-04-26].

[16] European Commission. Proposal for a Directive establishing a framework for maritime spatial planning and integrated coastal management [EB/OL]. http://ec.europa.eu/environment/iczm/pdf/Prop

osal_en.pdf, 2013-03-12[2013-04-26].

[17] European Commission. Directive 2008/56/EC of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and of the Council of 17 June 2008 establishing a framework for community action in the field of marine environmental policy (Marine Strategy Framework Directive) [EB/OL]. http://eur-lex.europa.eu/LexUriServ/LexUriS

erv.do?uri=CELEX:32008L0056:EN:NOT, 2008-06-17[2013-04-26].

[18] 韩喜平,李罡.从价格支持到农村发展——欧盟共同农业政策的演变与启示[J].理论探讨,2007(2):69-72.

[19] European Commission. Legal proposals for the CAP after 2013 [EB/OL]. http://ec.europa.eu/agriculture/cap-post-2013/legal-proposals/index_en.htm, 2013-04-19[2013-04-26].

[20] European Commission. Communication from the Commission to the Council and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on a forestry strategy for the European Union [EB/OL]. http://ec.europa.eu/agriculture/fore/publi/

1998_649_en.pdf, 1998-11-03[2013-04-26].

[21] European Commission. Communication from the Commission to the Council and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on an EU forest action plan [EB/OL]. http://ec.europa.eu/agriculture/fore/action_plan/com_en.pdf, 2006-06-15[2013-04-26].

[22] European Commission. Green paper on forest protection and information in the EU: Preparing forests for climate change [EB/OL]. http://eur-lex.europa.eu/LexUriServ/LexUriServ.do?uri=COM:2010:0066:FIN:EN:PDF, 2010-03-01[2013-04-26].

[23] European Commission. Natura 2000 network [EB/OL]. http://ec.europa.eu/environment/nature/natura20

00/, 2013-04-19[2013-04-26].

[24] European Commission. Towards a strategy on climate change, ecosystem services and biodiversity [EB/OL]. http://ec.europa.eu/environment/nature/pdf/discussion_paper_climate_change.pdf, 2009-06-

24[2013-04-26].

[25] European Commission. EU biodiversity strategy to 2020-Towards implementation [EB/OL]. http://ec.europa.eu/environment/nature/biodiversity/comm2006/2020.htm, 2013-04-24 [2013-04-26].

[26] European Climate Adaptation Platform. Financial [EB/OL]. http://climate-adapt.eea.europa.eu/web/guest/financial, 2013-04-24 [2013-04-26].

[27] European Commission. A new EU Floods Directive [EB/OL]. http://ec.europa.eu/environment/water/flo

od_risk/index.htm, 2012-09-21[2013-04-20].

[28] European Commission. Risk assessment and mapping guidelines for disaster management [EB/OL]. http://ec.europa.eu/echo/civil_protection/civil/pdfdocs/prevention/COMM_PDF_SEC_2010_1626_F_staff

_working_document_en.pdf, 2010-12-21[2013-04-20].

[29] European Commission. Proposal for a Decision of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and of the Council on serious cross-border threats to health [EB/OL]. http://ec.europa.eu/health/preparedness_response/

docs/hsi_proposal_en.pdf, 2011-12-08[2013-04-20].

[30]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s Regional Office for Europe. Protecting health in an environment challenged by climate change: European Regional Framework for Action [EB/OL]. http://euro.who.int/__data/assets/pdf_file/0005/95882/Parma_EH_Conf_edoc06rev1.pdf, 2010-02-19[2013-05-13].

[31]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s Regional Office for Europe. Overview of the results of “Climate, Environment and Health Action Plan and Information System” (CEHAPIS) [EB/OL]. http://euro.who.int/en/what-we-do/health-topics/environment-and-health/Climate-change/policy/overview-of-the-

results-of-climate,-environment-and-health-action-plan-and-information-system-cehapis2,[2013-05-13].

[32] European Centre for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Climate change [EB/OL]. http://ecdc.europa.eu/en/healthtopics/climate_change/Pages/index.aspx, 2013-5-13.

[33] 冯相昭.应对气候挑战,加快适应气候变化主流化进程[J].环境经济,2012(1):42-46.

[34] 张包生,赵秀梅,张喆,等.适应气候变化是当务之急[J].北方环境,2011,23(5):1,20.

EU Climate Change Adaptation Policy Actions

and Its Implications

ZENG Jing-jing, QU Jian-sheng

(Lanzhou Branch of the National Science Library / Scientific Information Center for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Lanzhou 730000,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brief description of climate change impacts on Europe as well as the EU's climate change adaptation initiatives, the paper focused on the climate change adaptation policy actions of EU’s nine key field, which stood for the sectors of water management, marine and fisheries, coastal areas, agriculture, forestry, biodiversity, finance and insurance,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reduction and human heal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U climate change adaptation policy actions were summarized, namely, "top-down" government level initiatives combined with "bottom-up" vulnerable economic sectors’ responding strategies, taking a phased way forward, and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the relevant platform tools. Finally, the suggestions were put forward for strengthening China’s climate change adaptation policy actions, such as: timely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climate change adaptation strategy; enhancing the construction of scientific infrastructures and platforms for climate change adaptation; accelerating the improvement of institutional mechanisms for climate change adaptation; strengthening capacity building for climate change adaptation.

上一篇:保护生态系统多样性的措施范文 下一篇:空乘服务礼仪概念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