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反倾销

时间:2022-10-07 07:08:47

按照WTO的反倾销协议,当某种产品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进口并对进口国相同产业造成实质性损害,或存在实质性损害威胁,或者严重阻碍进口国内某一产业的建立,即构成倾销(所谓“正常价值”是指出口国同类产品价格,若无法获知正常价值,则可用出口企业出口到第三国的价格做参照,或根据企业的生产成本、生产和销售过程中发生的其他费用及合理的利润率计算出正常价格)。倾销会导致进口国同类产业的削弱、萎缩、竞争能力降低或对出口国的依赖。倾销属于不正当的贸易竞争,因此另一国政府为保护本国同类产业免受不合理侵犯以及对付不公平竞争,就会对出口国产品实施惩罚措施即反倾销。

对华反倾销的特点

20世纪90年代以后,西方国家反倾销法律和政策的指向中心转向了中国。中国目前已经成为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之一。自1978年8月欧共体对我国出口的糖精及盐类反倾销以来,到2001年9月初,已有28个国家和地区对我国提起反倾销案件378起,涉及五矿、化工、轻纺、土畜、机电、医保等4000多种商品。

西方国家对我国产品的反倾销呈现出以下特点:其一,以欧美为主力,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到对我国实施反倾销的阵营中来,反倾销调查的案件数量明显增加;其二,提起反倾销诉讼的次数频繁,反倾销税的征收幅度大,税率直线上升;其三,被诉倾销产品的范围不断扩大,对我国产品倾销的确定带有很强的主观性。外国对中国的反倾销,使得中国的贸易特别是相关产业产生了极为严重的负面影响。

随着中国加入WTO以及出口竞争力的增强,中国与外国之间的反倾销斗争势必更加激烈。如何面对日益严峻的对外贸易环境,保护我国相关产业的利益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国应采取的对策

中国加入WTO后,中国产品可能会遭到更猛烈的反倾销指控,要求我们在这方面做出相应的对策研究。

企业的对策

首先,企业应努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当代国际间的竞争,以企业间的竞争为主,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必须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建立与之相匹配的运营机制,按照经济规律和公认的市场法则,公平的参与市场竞争。而我国的企业要么是国企,离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还很远,要么是私营企业,根本谈不上什么现代企业制度。企业的非理也就无法避免,企业之间的盲目竞争越演越烈。因而,我国企业要参与世界竞争,核心是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是当务之急。

其次,企业要积极应诉,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入世后应充分行使WTO赋予其成员的权利。一般发达国家在确认某外国企业倾销行为成立之前,都会以问卷形式向企业取证。我国企业应认真回答外方提出的问题,因为这不仅是利害关系方的一项义务,也是企业为自己申辩的好机会。从目前看,这一做法是指控发生后减少损失的最好办法。

如1994年美国商务部对我国睽二酸反倾销税的裁定时,广东化工进出口公司等国家公司积极应诉,并为美方的核查官员提供了足够的证据和资料,结果分别裁定的税率为57%、43.72%、85.43%,而未应诉的公司一律裁定为243.4%。在认真回答问题的同时,还要聘请有经验的律师进行抗辩,据理力争。中国加入WTO能享受多边协议的权利,利用关贸总协定的解决机制来解决贸易中的磨擦,使我国在国际竞争中处于较为公平有利的地位。如有必要的话,还可提请世贸组织做裁定,以充分行使WTO赋予其成员的权利。

再次,企业要产品创新,多出口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品是摆脱反倾销指控的长远打算。目前,中国出口产品多集中于劳动密集型、技术和资本要求不高的产业,如纺织、玩具、化工原料等。因此我国企业应实行提升产品档次、实施产品创新战略,并且改变企业的销售策略,实现产品多元化和市场多元化,避免同类产品拥挤在同一地区销售,应该努力开拓除欧洲、北美以外的诸如中东、非洲等地区市场,避免在同一市场打价格战,授人以柄。

最后,企业应加强对海外市场的调研工作,搜集价格和其它市场信息。国际市场风向变化极快,中国企业往往缺少必要的信息来源和渠道而导致决策失误。加强市场调研,就是要让企业决策紧跟国际市场的脉搏,知晓国际市场最新行情,以此来调整市场行为。

政府的对策

政府应努力转换角色,推动企业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减少对企业经营行为的干涉,改善经济环境,从市场的参与者转变到单一的市场规则的制定者,废除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法律法规,建立公平、有效、统一的市场大环境,充分利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集中对付市场失效的问题,从而促使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尽早建立。

政府部门和各商会要加强协调。目前许多西方国家还仍然把我国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在发放调查问卷的时候有时还会向我国政府有关部门和商会提问,并把他们的回答作为裁定的依据之一。如美国商务部对华铅笔反倾销案中就提出请广东外经委回答他们提出的问题,在此案中美方就接受了,效果较好。由此可见,政府部门和商会在应诉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可小觑,做好这方面的协调工作,我方企业胜诉就多一份把握。

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其对外贸的指导、监督和管理。第一,取消对出口企业指令性创汇、创利指标计划,引导和帮助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及市场竞争力;第二,加强对出口退税的管理,退税时要抽查出口价格和出口效益。若发现出口骗退税者要严惩;第三,设立统一的对主要贸易国家的出口管理机构,协调和统一管理对这些国家的出口。通过颁发出口许可证的方式,对企业出口商品的质量、数量、价格等进一步检查管理;第四,及时调整出口价格,控制极易造成反倾销指控产品向敏感市场的出口数量。

治理整顿外贸经济秩序,规范协调企业经营行为,根据国际市场的变化灵活调整商品的出口数量及相应的出口鼓励和优惠政策。坚持公平竞争,控制低价竞争。凡是过分低于国际市场价格的出口商品,按国际市场价格征收相应关税,引导企业以非价格手段如品牌、包装、技术创新、策划等策略组合,参与竞争,使之按经济理性、效益最大化原则组织生产和行为选择。

为杜绝企业“搭便车”现象,政府应当颁布相关法规,把企业应诉与否与企业的出口许可证、出口配额甚至出口经营联系起来。对于那些不应诉还要抢占应诉企业胜诉成果的,搞低价竞销损害同行业其他生产企业利益的,要予以坚决打击。并对应诉企业提供政策和秩序上的便利和优惠。

成立专门的反倾销应诉机构,为企业提供法律、专业知识、信息方面的支持,整顿出口秩序,加强出口商品数量和价格的监管,防止出口企业之间恶性削价竞争。并成立应诉基金,解决企业应诉经费问题。

完善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建设,规范政府和企业的市场行为,力争使各项价格的制度尽快纳入市场轨道。在此基础上加强对进口方国家政府、贸易管理部门和有关产业的接触和宣传工作,由于反倾销的裁定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和随意性,我国政府有关部门应积极扩大本国优质产品的对外宣传,做好前期宣传工作,以利于本国企业在国外的市场拓展工作,改善中国企业和中国产品的国际形象。

(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上一篇:老板的产权职能 下一篇:风险投资 先考四道必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