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对社会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3-12-22 17:37:34

创造对社会的重要性

创造对社会的重要性篇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各尽其能

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和必然要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是人的创造活力能够得到充分发挥的社会。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全社会全民族的积极性创造性,对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始终是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激发各行各业人们的创造活力,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现在,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发展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但影响我国社会创造活力的因素还在相当范围内、相当程度地存在着,抑制了群众的积极性和社会的创造活力。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要坚决改变一切妨碍人的创造活力的思想观念,坚决革除一切束缚人的创造活力的体制弊端,为各行各业的人们干事创业提供舞台,努力营造全体人民各尽其能的社会氛围和社会环境。

首先,要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充分发挥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和广大农民的作用。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和广大农民,始终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要制定和完善有效的制度为他们更好地发挥作用提供便利、创造条件,不断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鼓励他们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自己新的更大的贡献。

其次,要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鼓励和支持新的社会阶层人员为经济社会发展积极贡献力量。在社会变革中出现的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要坚持解放思想、求真务实,主动了解他们的愿望和要求,对他们的创业精神给予充分鼓励、创造愿望给予切实尊重、创造活动给予真正支持,进一步坚定他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把他们的创造才能充分发挥出来,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再次,要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尊重和保护一切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劳动。这是不断增强全社会创造活力的前提。我们要努力在全社会树立和营造这样一种观念和氛围:不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不论是简单劳动还是复杂劳动,一切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的劳动,都是光荣的,都应该得到承认和尊重。要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创造对社会的重要性篇2

论文摘要: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深刻揭示了资本剥夺剩余价值的本质。但是随着创新型经济在人类经济活动中日益占据重要地位,有必要对创新性经济的价值来源一一创造性劳动进行深入研究。本文认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科学技术是创造性劳动的产品,并不创造价值,创造价值的是创造性劳动。本文认为创造性劳动不同于复杂劳动,创造性劳动常常在极短的时间内耗费大量的劳动力,是一种难以换算为社会平均劳动时间的具有突发性与突变性特点的人类劳动,因此,应当在商品的劳动价值公式中增加创造性劳动的价值。

价值是人类劳动的社会属性,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这两个观点,是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根基,也是区别马克思主义与其他非马克思主义学派的重要分水岭。

马克思提出著名的劳动价值公式是:w=v+c+M

劳动价值公式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本质:利用劳动的价值与实用价值之间的差异“公平合理”地剥夺劳动者的剩余劳动。一百多年来,围绕着这个公式的争论从来就没有平息过。

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学者拼命否认劳动价值理论存在的必要性。从庞巴维克(Bohm. Bawerk)到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家,美国的萨缪尔森(Paul A Samuelson)和英国的斯蒂德曼(Ian Steedman),都试图从价格形成机制或价值转换角度提出劳动价值理论是“多余的”,是不必要的弯路。而国内外普遍存在的貌似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多元论、科学技术创造价值等论点。吕也背离了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斯大林模式下马克思主义被赋予神圣的地位,但也严重地妨碍了与时俱进地坚持和发展包括劳动价值论在内的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正如比利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厄内斯特·曼德尔(Ernest Man-del)所指出:“人们仅仅满足于用一些《资本论》摘要来重复马克思的教导,而这些摘要越来越和现代实际脱节。马克思主义者们没有能力把马克思在前一个世纪完成的著作适用于20世纪后。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应当和人类所有的科学知识一样,随着人类对自然界、人类社会及对人类自身认识的深人而与时俱进地发展。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跟随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与进步,探索解释人类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新情况与新问题,是当代马克思主义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以信息革命为代表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与以经济全球化为代表的世界经济问题,使人类社会出现了许多新情况与新问题,也对劳动价值理论提出了新挑战。例如以无人工厂、无人商店等机器取代人类劳动的劳动总量减少、剩余价值增加的问题,第三产业等服务型经济的价值创造问题,科学技术等创新型经济问题,虚拟经济中的价值创造问题,以及可持续发展的代际平等与代内平等问题,都需要从劳动价值论角度获得解答。

一、知识经济对劳动价值领域的影响

知识经济给人类经济社会带来巨大的变化:新材料与新的经济部门不断出现,新的生产方式与管理方式层出不穷,日益丰富多彩的消费品令人目不暇给,网络经济、虚拟经济在改变着人们的日常生活。

知识经济推动劳动生产率在世界范围内持续地大幅度提高。知识经济依靠创造性劳动实现社会财富的急邃增长。知识经济推动社会生产与人类劳动发生了一系列新的变化。

首先,创造性劳动在人类劳动中所占的比重迅速增加。创造性劳动推动了人类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发挥了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成为社会经济增长最重要的来源。

其次,创造性劳动所创造的机器人与自动化机械正在以更高的生产效率逐渐替代人类的部分重复性劳动,并将劳动者逐渐从危险的、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形成了社会劳动总量减少、剩余价值急邃增加的发展趋势。

第三,知识经济迅速推动了服务业的发展。一方面,农业与制造业越来越依赖于服务业提供的科技服务与信息服务,另一方面,服务业本身也是信息革命最主要的推动者与受益者,社会劳动总量中服务性劳动迅速增长。在美国及欧盟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1996年服务业就业劳动者在劳动者总数(包括农业)中占65. 3%,到2006年增长到71. 2%;东亚国家1996年为44. 1 %, 2006年增长到的53.8%;世界平均水平2006年为42%,而同年全世界工业部门只雇佣着21. 9%的劳动者。

第四,多数普通劳动者没有分享到经济增长与经济全球化的好处。1980年到2005年,美国劳动生产率的平均年增长率为1. 700,其中制造业4.100,通信运输业2.600,商业与酒店业4.200。但是,从1995年至2005年,美国制造业工人的工资水平(扣除通胀因素)只上升了不足。最低收人人群的生活状态每况愈下。在世界上多数发达国家,失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是受教育水平偏低的工人;在失业总人口中,小学教育程度的占约5000,中学教育程度的占约3000,大专教育水平的不到20000 2006年全世界“有工作的穷人”人均日收人不足一美元的占全部就业人口的16.700,不足两美元的约44.1。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计划到2015年将这一比例降低到。

在知识经济背景下,人类对经济运行规律的认识在深度与广度上增长,创造性劳动每天都在“生产”着巨额财富,资本有机构成不断增加而社会劳动总量持续减少。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一面是世界资源面临着被剥夺殆尽,一面是人类的财富总量迅速增长,不仅是吞噬着剩余价值的国际金融资本急邃膨胀,大批无产者也步人了中产阶级行列。剩余价值不仅来源于重复性劳动,也来源于在社会劳动中比重迅速增加的创造性劳动,资本通过资源掠夺进行的代内代际剥削也成为剩余价值的重要来源。这些重要的现象,并没有在剩余价值理论中获得体现。马克思本人也曾陷人科学技术越发展,资本家越贫困的理论困境。显然,剩余价值理论忽略了一些什么问题。

二、重复性劳动与创造性劳动

虽然马克思没有给出创造性劳动的定义,但他已经预见了机器将逐步取代重复性劳动:“只有在大工业已经达到较高的阶段,一切科学都被用来为资本服务的时候,机器体系才开始在这条道路上发展;另一方面,现有的机器体系本身已经提供大量的手段。在这种情况下,发明将成为一种职业,而科学在直接生产上的应用本身就成为对科学具有决定性的和推动作用的要素。

马克思明确地指出是人类劳动创造了奇迹:“自然界没有制造出任何机器,没有制造出机车、铁路、电报、走锭精纺机等。它们是人类劳动的产物,是变成了人类意志驾驭自然的器官或人类在自然界活动的器官的自然物质。它们是人类的手创造出来的人类头脑的器官;是物化的知识力量。 “物化的知识力量”正是人类创造性劳动的产品。而在工业化早期,创造性劳动还没能发展成为独立的职业或独立的经济部门。

一般的人类劳动可以分为重复性劳动(Repeti-tive work)与创造性劳动(Creative work)。重复性劳动维持人类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简单再生产与扩大再生产。创造性劳动是探索、发现、使用人类不曾使用过的知识、技能、手段、材料、工具,创造新的产品或新的生产方式从而以更高的效率从事商品生产的劳动。创造性劳动引发人类社会生产过程中的质变。

创造性劳动是劳动强度极高的人类劳动。创造性劳动需要长期的积累与沉淀,需要智慧的瞬间闪光。而这一瞬间闪光带来的劳动消耗常常需要根长时间才能恢复。创造性劳动具有唯一性与不可预测性。创造性劳动之间、创造性劳动与重复性劳动之间难以建立等价关系。人们无法预测一项创造性劳动需要耗费多少社会劳动时间,也不可能将创造性劳动换算成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创造性劳动一般地具有准备、创意(创造冲动)、实施等几个阶段。创造性劳动需要在人类现有的知识体系中实现新的创造,因此首先需要学习和运用现有的知识作为准备。创意具有突发性与突变性,是创造性劳动的主要的质变阶段。创意常常突然而至并且迅速完成,许多创意从出现到完成常常只有几秒钟甚至几个毫秒,却带来人类知识的质的突变。创造性劳动的实施阶段是将创意或创造冲动转化为具有实用性的产品的劳动。创意的实施也具有创造性,因为它需要使用新的手段、新的方法有时还需要一些次生的创意去实现主创意。

创造性劳动有其不可重复的特点,即这种劳动只能进行一次,如果对同一问题为同一目的进行两次同样的劳动,则第二次的劳动已经不是创造性劳动了,因为它已经失去了新颖性。创造性劳动的产品常常可以被无限复制。例如一项专利技术、一套软件、一套网络电子游戏,被创造出来以后,就可以无成本地无限多次被复制。

一般来说,创造性劳动的产品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与无限可复制性四个特点。新颖性,指该创造性劳动的产品(包括知识与技术)过去从来没有被公开使用过或者以其他方式为公众所知;创造性。是指与过往的知识与技术相比,该产品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实用性,指该产品具有实用性并且可以进人市场进行交换;无限可复制性是创造性劳动产品的重要特性之一,也是创造性劳动可以创造巨额剩余价值的重要原因。

创造性劳动需要与资本相结合以完成产品化与商品化。创造性劳动的唯一性,使从事创造性劳动的劳动者比起从事重复性劳动的劳动者面对资本的时候有更多的选择空间因而居于较为有利的地位。又由于创造性劳动者需要与资本相结合才能实现价值,他就不得不向资本出让剩余价值。因此,虽然从事创造性劳动的劳动者在绝对收人水平上常常远高于普通劳动者,他们遭受的剥削也常常远高于普通劳动者。正是由于与创造性劳动的结合可能带来超额的剩余价值,风险投资基金这样一种专门寻找创造性劳动所创造的商业机会的投资机构获得了迅速发展,并且推动了创新经济的发展。

创造性劳动是人类知识的源泉,人类的知识主要是创造性劳动的产品。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的发展主要依靠创造性劳动的贡献。企业管理中的分析、判断、决策都是创造性劳动。现代服务业中最活跃的部门如管理咨询业、广告业、软件业、电子游戏业、虚拟服务业也主要依靠创造性劳动取得竞争优势与迅速发展。而以专利技术为代表的知识产权是创造性劳动产品的最重要的可以直接应用到生产劳动中的主要形式。

三、对劳动价值公式的补充

创造性劳动在性质上属于一般的人类劳动,但是,由于创造性劳动无法使用社会平均劳动时间计量,它只有作为新的人类劳动的分类被补充进劳动价值公式。

包含了创造性劳动的价值公式表达为:

其中VR为重复性劳动的价值,包括一般的简单劳动和可以折算为简单劳动的复杂劳动,Vc为创造性劳动的价值,C为剩余价值,包括重复性劳动与创造性劳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而M为不变资本。

创造性劳动的价值Vc虽然没有办法简单地换算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但最后必然要采用劳动小时作为量纲,后者可以用创造性劳动所获得的价值补偿除以当年社会平均每小时劳动补偿费用(hour-1y compensation costs,可以从各国劳动统计数据中获得)。

不失一般性,每件产品中创造性劳动的价值应当等于补偿创造性劳动者消耗所需要的劳动时间Vc。与产品的k次复制与销售中劳动的价值补偿Vc,(i-1......k)之和的均值。即

例如专利的许可实施,买受人需要向发明人(创造性劳动者,假设发明人同时是专利权人)支付的总的劳动补偿为相当于Vc。的期初使用费(俗称入门费)及根据产量所提取的单位产品的专利使用费艺。以非知识产权或其他无形资产人股也有相似的情况。

补充了创造性劳动价值项的劳动价值公式具有一些新的特性。

首先是当Vc 。时,表示商品的一般重复性生产过程。一般商品生产中可以包含创新型劳动的产品比如科学技术与新装备、新工艺,但是科学技术等是作为不变资本进人到生产过程中的,科学技术等作为被购人的资产按照折旧率摊销到成本中去。科学技术提高了资本的有机构成,但是由于科学技术一般地可以帮助劳动者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劳动者可以在付出较少的劳动时间的情况下创造出更多的价值,所以科学技术的使用可以减少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从而降低产品价格,同时又增加了剩余价值。

当vK = o时,表示是纯创造性劳动在生产产品,例如重复性劳动可以忽略不计的发明与实用新型设计、广告创意、商标设计、软件开发、艺术品创作等。“无人工厂”、“无人商店”对应于一。的情况。“无人工厂”、“无人商店”实际上不能完全离开重复性劳动,但作为理想情况,可以假设它们使用的重复性劳动趋近于零。但是,管理、检验、维修与维护人员仍然是必不可少的。生产自动化程度愈高、对管理、检验、维修与维护的要求也愈高,所以,“无人工厂”、“无人商店”的剩余价值主要来自创造性劳动。而随着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投资“无人工厂”、“无人商店”最终也会逐渐走向只获得平均利润率。

当vK并o , v祥。时为一般的经济生产过程,其中既包含了重复性劳动,又包含了创造性劳动。当VC>va时,则具备了一般创新型经济的特征,因为其中既包含了创造性劳动,又包含了对创造性劳动产品的复制与传播,例如软件产业、音像制品产业、科学研究与科技推广等。

创新经济是创造性劳动与资本结合的产物。也是知识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国家、企业之间综合竞争力的主要指标。创造性劳动的价值也日渐获得广泛的认识与重视。

管理咨询部门日益成为创造性劳动发挥重要作用的地方。企业生产计划、工艺设计、组织、协调、综合、分析、决策都需要创造性劳动,一项行之有效的管理创意常常带来生产组织上极大变化与高效率。因此,企业管理人员是劳动者,企业管理的决策人也是创造性劳动者。

创造性劳动是剩余价值的主要源泉。创造性劳动的劳动产品是对环境依存度、资源依存度较小的产品。创造性劳动在不断创造新的产品的同时也在不断创造人类新的需求。创造性劳动正在渗透到人类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人类实现可持续增长的新的经济增长动力。

创造对社会的重要性篇3

关键词:创造性;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3)01-0060-02

人的创造性不是教出来的,是经培养逐渐塑造而成。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培养人的创造性的价值,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这一价值并未充分认识。正确认识该现象,将其置于中国现实背景下进行思考,以期对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健康发展,提供可能的借鉴意义。

一、创造性的内涵及其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一)创造性的内涵

马克思曾说过:“人类生产生活活动也就是类生活。这是创造生命的生活。生活活动的性质包含着一个物种的全部特性,它的类特性,而自由自觉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学者郑永廷指出所谓创造,就是首创前所未有的事物,探索别人没有涉及的领域或者已涉及的领域而有新的发现。创造本身就是一种发掘、开发,而且是一种首创、创新的深度开发,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深层次表现。其本质是对现有事物的不满、怀疑、否定和超越。人类的创造性活动就是这种“自由自觉的活动”。

创造性是人在创造活动中的能动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之一,是人特有的创造活动的特性。创造性活动与活动的创造性是密切联系着的。人创造和改造外部世界与创造和改造自己是同一个过程。不过在概念上对“创造性活动”和“活动的创造性”还是应当做一些区分。创造性活动是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具有客观性;活动的创造性则是活动的特性也是主体的特性,是主体性的表现,具有主观性。二者和思想政治教育都有着内在联系。创造性活动是价值性范畴。创造性活动是社会性的体现,是创造性的外化。创造离不开社会对其所作的品质评价或价值判断。目前,心理学界认为创造是“科学家和其他发明家最终产生了对人类说是新的有社会价值的成品的活动”。

(二)培养创造性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创造活动作为价值性活动,理应是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关心的课题。厘清思想政治教育与创造性之间的关系,是为了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对人的创造性培养的功能。

1.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与培养创造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包括两方面:一是促进社会发展,二是促进人的发展。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人是社会发展的推动者,社会发展又为人的发展提供一定条件。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既是社会发展,又是人的发展的。因而在这个意义上讲,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人全面而自由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独特的实践活动,对人的创造性培养起着促进作用。

2.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与培养创造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过程实质上是对学生心理结构进行改造、重组、升华的过程。针对现状,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心理教育、心理建构等方式,促使健康人格发展的教育活动。教育者向受教育者灌输正确的思想观念,受教育者在原有人格结构基础上接收,并在内化过程中其人格也得到进一步完善,并且在外化过程中人格结构更加稳定。创造性人格正是健全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即思想政治教育为创造力的发挥提供积极的心理状态和背景。

3.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创造性培养。两者是直接互动的关系,决定创造性的关键性因素是人的主观能动性,即人是否有远大志向、执著追求、顽强意志、充沛情感等。而这些内容的培养恰恰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所在。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能够通过铸造人格特色,激发和培养创造性。另外,创造性又反过来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二、思想政治教育对培养人的创造性的价值意义

从根本上讲,思想政治教育是为了促进人的主体性的发展,是为了个体创造力的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对创造性人格的培养具有一定的价值意义,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一)培养创造者的正确价值取向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导向

创造力的发挥在实践中具有双重效应:一则促进社会发展;二则其破坏性、危害也是巨大的,如生化技术的破坏性使用。造成这种天壤差别的分界线无不与创造者的价值取向息息相关,只有在正确的价值导向下表现的高尚道德情操和人格力量,才能使其创造成果服务于社会。思想政治教育通过进行价值导向使人们正确地认识个人对社会的责任,认清创造从本质上来说是为了有益于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从而培养他们创造的正确价值取向。

(二)培养坚韧勇敢、质疑批判的创新精神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质疑批判的精神历来为马克思主义所倡导:“在科学的入口处,正像在地狱的入口处一样,必须提出这样的要求:这里必须根绝一切犹豫,这里任何怯懦都无济于事。”“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总之,以彻底的唯物主义和彻底的辩证法为哲学基础的思想政治教育必然要培养人的质疑批判、独立思考精神,培养个体坚韧勇敢、顽强拼搏的品格。

(三)培养受教育者自主性是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客观要求

网络信息环境下的自主性指人们在面对新的情景、数据和信息等资料时,不迷失于信息洪流中,不盲从与他人,而是根据自己的经验、逻辑思考对现有资料进行判断、质疑后得出结论,并相信自己独立思考的创新结果。思想政治教育从根本上讲,是为人自身的发展服务的。而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观点中往往把自主性同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等同,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培养继承既定社会秩序与道德规范的个体,忽视作为个体的人的价值问题与人格独立问题。为此,培养个体的自主性,促使个体自我实现,使思想政治教育真正为人的自由发展服务,就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

(四)培养人的高尚情感为其提供精神力量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

情感是人格的核心要素,是创造力的重要因素。思想政治教育对人的情感的培养不限于道德情感,而且包括理智感、审美感,不仅要有良好的情感状态、稳定的情感心境,而且有丰富、深刻的情感世界,健全的情感能力,强调培养个体的荣誉感、责任感、正义感、终极关怀等情感素质。它通过帮助人们正确认识个人对社会的责任,特别帮助人们认识到创造对国家和民族的极端重要性,将创造的需要由个人目标层次引导到社会发展和民族兴旺的社会目标层次上,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

三、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人的创造性的途径方法

(一)突破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束缚

传统的政治经济体制下,灌输式的思想政治教育硬性注入是能够被人们所接受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随着改革的深化,观念和选择的需求使得当代中国人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灌输”特性必然形成抵触甚至是某种潜在的逆反心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被削弱。因此,灌输式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面临的挑战意味着更新传统模式的紧迫性。例如大学生若被视为社会规范的接收器,个性更加独立自我的90后的大学生在接收时更乐于多样化、趣味化或是带有“娱乐”色彩的东西。当下面对挑战,要确立灌输社会规范与培养能力和发展个性有机结合的新任务观,在改革教育方法中,提高灌输效果的同时,着立培养人的能力和个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解放思想,更新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发掘思想政治教育在满足人的内在需求,培养人的独立个性,激发人的创造潜能等方面的功能。

(二)拓展培养人的创造性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

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创造性的功能,必须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思想政治教育不是物化的、模式化的,而应是人格化、多样化的教育。学生是人,不是物;学生不是装知识的容器,也不是装“美德”的口袋,学生是精神主体,是道德的主体,是有思想感情的人。教育不是物的标准件生产,也不是居高临下的灌输;教育是育人、育心、育德的文化-心理过程。主体间性理论也指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相互尊重、相互理解、民主平等的关系。围绕受教育者创造性人格的培养和创造能力的发挥的培养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自我角色的重塑。这也要求教育者走向受教育者的内心世界,实行双向互动式教育。在这样一种有利于情感发展的课堂上,个体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得以激发,创造性人格得以培养。

(三)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自身的创新素质

孔子的学生曾子就曾说过“吾日三省吾身”,只有不断地完善施教者自身的思想道德品质,不断地改进工作方法,才能取得更佳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要培养个体创造性人格,教育者自身必须具有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个性、自主性、创造性的重视,与他们自身倾向于挑战、好奇、创造、独立控制自己的愿望有明显的关系,因此,教育者自身的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会影响到受教育者的动机、兴趣、情感,进而影响到创造性人格的培养。在现阶段,许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创新意识不强,甚至有的教育工作者把有个性、有创造行为的人视为“离经叛道的怪人”,严重影响了个体创造力的开发,更谈不上对创造性人格的培养。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自身要进行必要的知识更新和观念更新,从传统教育观念中挣脱出来,树立全新的创新教育理念,提高自身的创新素质。

(四)构建益于创造性培养的教育环境

创造性不是“教”出来的,而是通过培养逐渐成长、发展起来的。友善的、宽容的、鼓励创造性的集体氛围要求我们改变过去思想和言论高度一致化的僵化标准和框架,解除人们精神压抑的桎梏,容许不同的思想和言论争鸣。在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下,利用多种媒介配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让新一代在这一模式下,构建的良好氛围中受到潜移默化的

教育。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人民出版社,1979.

[2] 郑永廷.现代思想道德教育理论与方法[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 邵瑞珍.教育心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人民出版社,1995.

[5] 刘香君.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着立点[J].梧州学院报,2009,(4).

创造对社会的重要性篇4

【摘 要】 创造性人才的培养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是新世纪提出的最高要求。文章阐述了创造性人格的基本概念,对如何培养创造性人才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本文对有计划、有步骤的建设和完善高校创新教育体系,开发学生创新能力,有较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关键词 创造;教育;人格;培养大学生

1995年5月26日江泽民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创造性人格。目前,创造性已成为衡量现代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创造性潜能的开发、创造性人才的培养成为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一项重大措施。

一、创造性人才的概念

1.创造性人格

创造性人格,就是由个体内在的创造能力与创造动力构成的较为稳固、持久的组织系统,这一组织系统是由人的精神世界中的多种因素有机组合或整合所形成的复合体。同时也是主体在后天学习活动中逐步养成,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和发展起来,对促进人的成才和促进创造成果的产生起导向和决定作用的优良的理想、信念、意志、情感、情绪、道德等非智力素质的总和。

2.创造型人格的特征

创造性人格,即非智力因素。吉尔福特(J.P.Guilford)在研究认知特性时,发现发散思维中的流畅性、独特性、变通性与创造性行为有高相关,也发现认知因素与非认知因素之间有高相关,从而概括出创造性人格的一些特点:认为创造性人格特征包括12个项目:(1)智力属中上等;(2)观察力;(3)流畅性;(4)变通性;(5)独创性;(6)精致性;(7)怀疑;(8)持久性;(9)智力的游戏性;(10)幽默感;(11)独立性;(12)自信心。

3.创造性人格的作用

创造性人格对个人的成才,对创造活动的成功和创造成果的产生能起导向作用、内在动力作用、长期坚持最终成功的作用。

第一是导向作用。创造性人格,如高尚的理想和信念、坚强的意志,能够在一个人的成才过程中起导向作用。第二是内在动力作用。某些创造人格的素质能对创造者的创造历程起到内在动力作用。第三是成功作用。创造性人格特点,促使你对锁定的目标长期坚持,最终达到成功的作用。

二、如何培养创造性人格

1.家庭教育是培养创造型人格的基础。家庭教育在创造性人才培养中至关重要,有关专家对不同领域的高创造性人才进行的调查显示,他们的父母在幼年时就注意培养孩子对某种活动的浓厚兴趣,这种兴趣成为其后来强烈的内部动机的源泉。因此,父母应重视对儿童的早期教育,采取合理的教养方式,不仅要关注孩子的物质生活,还要注意孩子的心理状态。

2.学校教育是创造型人格培养的途径。学校是学生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它作为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机构,对学生的影响是直接而全面的另外学校教育影响的时间跨度大,贯穿人格发展的重要时期。因此,提高学校教育系统的质量是培养创造型人格的关键途经。

3.创造型教师是培养创造型学生的关键。教师是学校对学生产生影响的主要力量,是学生们模仿的对象,因此教师应发挥榜样作用,引导学生创造性的学习,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创新意识和能力。因此,在日常的教学和生活中,教师要时刻以创造型教师的标准要求自己,为学生创造型人格的发展提供榜样。

三、建议

1.促进同辈交往。同辈群体由在年龄、兴趣、爱好、态度、价值观、社会地位等方面较为接近的个体组成,他们交往频繁,彼此间有很大的影响。因此,要注意引导建立开放性的同伴关系。开放性的同伴关系注重个人活动的自由和独立,注重同伴之间的自然而流畅的交流,这可以极大地促进其创造力的发展,群体社会化理论认为,儿童的发展尤其是人格的发展主要是在同伴交往中实现的。保持人际关系的开放性,保持个体在特定群体中的社会性存在,就能保证个体成为一个与他人共时态存在的社会成员,而不是完全孤立于社会的个体。

2.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人格的发展受遗传因素的影响而具有稳定性,但是在环境的作用下具有复杂性和动态性。校园文化是学校在长期的发展中沉淀下来的,它的影响虽然是隐形的,但却是不可忽视的。校园文化的建设要注意发挥校园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图书馆和资料室的激励作用、各种社团的锻炼作用以及校园文化活动的作用,总之校园文化的建设要以人文性为指导,以自由、民主、平等为原则,以促进学生的创造型人格发展为目标。

3.利用大众传媒。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普及,电视、手机、电脑等传播工具在人们生活中的影响越来越大,这些媒体传播的信息可能对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等人格发展和行为方式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大众媒体的影响不可忽视,它是培养创造型人格的有力工具。

首先,宣传部门应加强对信息的筛选和监管,多传播积极的思想,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其次,要培养媒体的社会责任感,使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创新的氛围,激发青少年发展创造型人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对创造型人格的基本结构、影响创造型人格的因素的研究比较深入,对创造型人格的培养途经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综上所述,创新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创造性人格的训练,更离不开全社会的教育,希望各级政府、各类学校积极行动起来,为早日建设创新性国家做贡献。

参考文献

[1]游敏惠.大学生创造力培养与开发.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1

[2]刘文.创造性人格与儿童气质研究.中国大地出版社.2007.2

[3]张文新,古传华.创造力发展心理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

1.米涛(1993-),男,汉族,山西长治人,山西工商学院,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为工商管理。

2.雷旭敏(1993-)女,汉族,山西介休人,山西工商学院,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为工商管理。

(基金项目:山西省教育厅“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大学生创造性人格训练实验”(2012386))

创造对社会的重要性篇5

【关键词】创造力;高职生;成才;作用;培养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在人才队伍建设任务中指出:“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以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为重点,努力造就一批世界水平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工程师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注重培养一线创新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建设宏大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这是我国面向21世纪,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参与国际竞争的内在要求,是实施科教兴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作为21世纪的生力军,高职生的创造力水平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历史进程、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因此,探讨创造力在高职生成长中的作用,对于开展高职生成才的培养工作,建设创新型国家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创造力的内涵

20世纪5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首次提出创造力这一概念。但是,由于学界研究的角度和使用的方法的差异,至今,对创造力的概念理解未能完全达成一致。目前较为普遍的观点认为:创造力是指在一定目的和条件下,运用已积累的知识和经验,独创性地提出新思想、产生新概念、解决新问题和创造出有较高价值产品的一种综合能力,主要包括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想象。

二、创造力在高职生成才中的重要作用

(一)创造力是高职生成才的必要条件。按照人才学的观点,人才是指那些具有良好的素质,能够在一定的外部条件的支持下通过不断地取得创造性劳动成果,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的人。高职生能不能成为人才,关键就看他们能否通过自己的创造性劳动,不断地取得创造性劳动成果。如果不发挥创造力,即使他的记忆力再好,掌握知识的能力再强,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充其量也不过是在前人基础上的机械重复,无法实现创新和突破。

(二)创造力推动高职生不断地取得创造性成果。创造力使高职生能够创造性地开展学习,使高职生的学习方式由模仿性和重复性劳动改变为创造性劳动,进而取得创造性的学习成果。创造性成果的取得,既是高职生主体内在素质优化的外在标志,也是高职生主体提供给社会检验以证实自己是人才的重要凭证,由此达到外在活动的质变阶段。首先,创造力使高职生在解决问题时,能够突破思维定势,提出新观点、新见解和新主张;其次,创造力使高职生在解决问题时,能够克服困难和挫折,保持高度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最后,创造力能够缓解高职生成才中的压力,保持解决问题的信心和决心。

(三)创造力促进高职生成为高级职业化人才。通过创造性劳动,一方面,高职生可以不断地优化自身的内在素质,从而不断地取得创造性成果,推进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反过来,社会的承认又会极大地激励高职生的创造欲望,进一步调动和激发高职生创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其不断提升和优化自身的内在素质,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做出更大的贡献,这种不断反复、螺旋式上升的创造性劳动和创造性劳动成果的取得,不断地推进高职生从最初的初级人才不断地成长为高级职业化人才。

三、高职生成才中创造力的培养与开发

(一)培养高职生强烈的创新意识。首先,要通过学校教育、社会实践等途径,让他们及时了解社会向人们提出的创造新事物、解决新问题的要求。并使这种要求内化成他们创造新事物的需要和愿望。其次,鼓励高职生积极参与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实践活动有助于高职生创新意识的发展。同时,在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中,高职生的聪明才智又会得到增加,从而推动其创新意识得到进一步发展。

(二)拓宽高职生的视野和知识面。如果一个人只限于钻研一个狭窄的领域,让知识局限在一点上,就难以跳出狭小的知识圈子,就难以把自己的思维延伸到其它领域,从其他学科中吸取养料得到借鉴,这样,创造力的发挥必然受到阻碍。因此,拓宽高职生的视野和知识面,是开发挖掘他们创造力的基础条件。为此,高职院校应在高职生课程体系调整方面努力。比如,将专业性教育与通识性教育结合,使高职生获得更加完善的知识,拓展知识视野;根据不同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制定读书目录,让高职生有计划地广泛阅读;引导高职生积极主动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等。

(三)培养高职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高职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发现和开发高职生创造力的根本途径。创造性思维最主要的特点,是集中思维与发散思维的有机结合。因而,培养高职生的创造性思维,首先是要重视对高职生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训练高职生发散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在实际的创造过程中,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往往是相辅相成的,相互作用的,因此也要重视其集中性思维训练。

(四)完善高职生的创造性人格。人格是创造力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任何形式的创造力都包括特定的人格因素在内。其中,创造活动所必需,且与高度的创造性相联系的人格特征通常称为创造人格,也称创造个性。创造性人格集中表现为:强烈的创造动机和创造欲望、顽强的创造意志和健康的创造情感,并反映出创造主体良好的思想面貌和精神状态。具有创造性人格的,往往具有远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务实的作风、无畏的胆识、坚韧的意志、丰富的情感、浓厚的兴趣、强烈的求知欲、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极大的创造热情等。因此,高职生要成为富有创造性的人才,不仅要重视培养创造性思维,而且要特别关注创造性人格的培养和训练。通过加强对高职生创造动机、创造欲望、创造意志和创造情感的培养以提升其创造性的人格。

参考文献

[1] 游敏惠,刘秀伦.大学生创造力培养与开发[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2] 罗洪特.人才学原理[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

[3] 江志斌.论创造力在人才成长中的作用[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224.

创造对社会的重要性篇6

关键词:创新实践;创新人才;创新素质;创新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62X(2013)03-0091-004

“创新”一词在20世纪90年代引入中国后迅速成为各领域的主题词,与之相适应的“创新人才”一词也成为流行的概念,“钱学森之问”更使创新人才的培养成为全社会特别期待和关注的事。学术界在创新人才的内涵、培养的必要性以及如何培养等实然层面的研究,推动着创新人才培养实践的深入,也形成了一些似乎常识性的共识,但常识中往往包含着误区,期望本身不能保证路径的正确,面对社会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特别期待,更有必要超越实然层面从哲学的角度对流行的观点和现实的实践作一些反思。

一、 反思培养创新人才的哲学视域

“所谓创新实践,是指那些通过对事物规律、属性、关系的新发现或新运用,能够更有效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创新实践在实践的目的、手段、方式、对象等方面不同于先前的实践,而且能够创造出在质上不同于先前实践的新成果。”[1]对于创新实践目前三种不同的认识,一种观点是空间并存论,即人类社会并存着创新性实践和重复性实践,当前创新性的实践占主导地位[2];第二种观点是高层次实践论,即创新实践是一种相对与传统实践方式更高的实践方式,也是当今社会发展主要的存在与发展方式和实践方式[3];第三种观点,创新是实践的内在本性论,即人类一切的实践本质上都是创新性与常规性的有机统一,实践性与创新性是内在一致的,在当代创新性成为实践的主要特性[1]。创新是因社会需要而进行的主动性、创造性的社会活动[4]。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的本质是具有主动性、能动性,主动性、能动性就是创新的本质,因此,创新是实践的固有属性,即实践本质上就是创新的。一切时代的实践,一切的实践形式都是创新性与重复性的有机统一。在当代由于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知识创新等已经成为驱动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方式,也成为人类生产实践、交往实践和科学实践的主导形式,因此,创新就是相对于重复性实践而言创新性占主导的创新实践。“创新实践是当代人的生存方式。当代的现实生活是由知识经济、全球化构成的,它们充满了创新实践的特点”[5],也就是说,在当代创新性成为实践的主要特质。

当一个社会的实践方式发生变化时,内在地要求人的存在方式与发展方式必须随之相适应。教育的本质是为了促进人的社会化,是为每一个个体实现自身的本质、实现全面发展并创造美好生活做准备。创新人才就是知识经济时代对于人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更加依赖情况下对人才特性的表达方式,是有别于传统人才观对人才创新特质的特别强调,也是现代社会对人的本质力量发展与实现的特别要求。从主观而言,创新人才就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人格与创新能力的人,是以探究的态度不断地实现自我创新和超越的人;从客观而言,是以自己的创造性劳动,在某一领域、某一方面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的人。创新的普遍性与主导性使现代社会的一切人才都必须具有创新性,要求现代所有的教育都必须适应创新实践的要求作出相应的变革。

二、 创新是现代人才的内在属性

创新人才这一概念可以作如下三种解读:第一,是与非创新人才相对应的新的人才类型;第二,是比非创新人才更高层次人才;第三,具有创新属性的人才。这三种解读对应三种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与制度安排:如果社会具有两类人才,创新人才和非创新人才,学校就有两种类型,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学校与不需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学校。推而论之,一些大学可以延续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一些大学必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创新人才的培养。但究竟哪些学校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哪些学校只能培养非创新人才?什么样的选拨方式、谁有这样的权利可以把人分成创新与非创新两类不同的群体,使学生在不同的学校接受不同的教育?这既无法操作,也不能让人接受。

如果创新人才是比非创新人才更高的层次的人才,就有具备培养创新人才的能力的大学与不具备培养创新人才能力的大学之分。正如当前比较流行的观点就是把创新人才作为少数学校对少数人的高要求,即重点大学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和一般院校培养一般创新人才甚至非创新人才,这就形成了与创新人才层次相匹配的级差式的人才培养模式。而我国目前重点大学与普通大学的录取标准是高考的分数,学校的层次与人才的创新素质与创新能力的等级并非直接相关。况且大学有类型的区别,人才也有培养目标的不同。这种直接的类比与联系,把创新教育等直接就等同于知识教育,事实就是以高考分数为标准人为地将一部分学生排除在创新实践之外,这既不公平也不合理。

创新实践有不同的形式,创新实践的成果也有层次之分。创新人才就有层次与类型的区别。其类别有学术型创新人才、应用型创新人才、技能型创新人才;也可以按学科分为科技创新人才、技术创新人才、社会创新人才和文化创新人才等。每一种类型的创新人才可以依据创新能力和创新成果对社会的贡献,划分为不同的层次。也就是说每一种类型的创新人才都可以有拔尖与一般创新人才之分。正如2003年12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中第2条指出的:“只要有一定的知识或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活动,为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在建设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做出积极贡献,都是党和国家需要的人才。”这一人才定义有三个方面的内涵:一是从知识与能力纬度来看,人才是具有“一定的知识或技能”。“一定”是指量的方面的界定,而“知识”与“技能”并提,也就是意味着人才的类型的多样性,一定知识与技能是人才的基础,也就决定人才的不同类型。第二是进行“创造性活动”,这是现代人才的本质属性。第三是在各行各业具有“积极贡献”,即有价值的创造性的活动,这是指人才的价值取向。这种人才观凸显出创新成为人才的基本属性的要求,也为创新人才的正确认识提供政策依据。

因此,高校就是适应于创新实践需要,促进人才由传统的重复性实践主体向创新实践主体的转变。我们应该超越学校层次与类型的局限,把创新人才的培养作为各级各类学校的任务: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根据自己的办学定位与办学层次,培养社会需要的某一类型创新人才,同时不同类型的学校都应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自己的类型中培养出卓越的创新人才。只有这样,人才培养才能满足普遍的创新实践对创新人才的需求。

三、创新是人才的社会属性而非自然属性

对创新人才通常还有两种不同的认知:一是在逻辑层面,创新人才往往被定义为是相对普通人才而言有创造力的人;一是在实际层面,是指在某一领域或某一方面做出创新实绩的人。由于大学是学生能力未能实现的时期,于是人们会从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个性品质来认识创新人才,认为创新人才就是有独特创造力的偏才与怪才,甚至也有人会武断地认为某些学校自主招收一些特长生,或有些学校包容一些有偏科的学生就是在进行创新人才培养的改革。这一问题包含着两层逻辑:首先,有创造力的人是不是一定是创新人才?其次是对一些有特长或偏科的学生的包容是不是就是培养创新人才?

对创新与创造关系的模糊认识一直是对创新与创造人才认知混乱的根源。创造是有对无的否定,创新是新对旧的否定。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桥梁,创新人才是创新实践的主体,创造能力是创新实践主体的内在特性;创新实践是主体的创造力外化并创造出有价值的新事物、新过程、新产品的物质过程。“人的创造力是人的一种个性品质,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而创新能力是一种社会,是能产生社会积极效益的行为。”[4]创造力是个体的自然禀赋和个性品质,创新则是人的社会属性。创新具有主体性、客观性、综合性、过程性、价值性。创新主体能够创造出创新成果、完成创新实践过程,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条件:第一,主体具有创造能力;第二,能够遵循事物运动与发展的规律;第三,具备实现创新的现实条件;第四,能够创造出有益于人类、有益于社会的创新产品。因此,创造能力并不简单等同于创新能力,创造能力可以是有价值的创造,也可以是无价值甚至是负面价值的创造。“创新强调的是创造过程、创造结果与创造目的的统一。也就是说,创新活动的结果必须能够产生经济价值或创造社会价值,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6]

创新实践是一个多主体参与、多要素互动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创新能力是在社会系统中实现的创造能力。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决定其创造能力的社会价值取向,决定个体创新的动力与创新激情的强弱;创新也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制度中实现,在与不同的创新主体的群体合作中展开,创新实践需要不同个体结成的实践共同体才能完成。创新能力的培养必然包含着对社会现实与社会文化理解力的培养,包含着对合作精神与合作意识的培养;因此,创新人才培养是适应创新实践的要求、以价值观为统领的教育观念与人才培养模式总体变革,是为了保证每一个学生在创新实践作为生存方式与实践方式的时代能够更好地全面发展。正如刘宝存指出:“我国教育界主要从创造性、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等角度阐释创新人才或创造型人才。这似乎给人一种错觉,只要专门培养人的创造性、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等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便可大功告成。”[7]但事实是创新人才的培养不是心理实验室里创造性人才培养的实验,并不仅仅是对学生创造力的开发,更不能把创新人才培养作为一个单独的项目去攻关,而要通过开放办学、参与创新实践等推进学校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大学需要给一些具有特长与天赋的学生以成长的空间,但其主要的任务还是要适应创新实践的需要,使人才培养从知识教育为主向素质、知识、能力相统一的模式转变。当前创新已不再是社会的偶发事件而是普遍行为,教育就应该从以培养少数个体的创造力向让更多的、更普通的学生通过教育提升创新素质与能力而能够更好地全面发展的转变。因此,创新人才的培养不是传统的教育方式与模式枝节的补充,不是对少数有个性、有特长学生的特别关照,要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改革中去加以落实,在促进每一位在校学生全面发展中加以实现。

四、培育创新人才需要实施全过程、

全方位的创新教育

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不是就是高等教育的使命?不可否认,高等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高等教育阶段往往是个体进入社会工作之前的最后一个全日制学习阶段,也是个体作为学生身份进行全日制学习阶段的结束,因而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也往往成社会和人民大众关注的焦点。”[8]

在知识经济时代,大学还是知识创新的载体,是知识创造、加工、传播、应用的中心。同时,大学还为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文化创新提供科技支撑和智力支撑。因此,大学已成为创新实践的重要平台与载体。在这个载体中具有创新思维的教师和具有创新潜质的学生组成一个特殊的实践共同体,一方面通过教育实践活动使彼此的智力、创造力互相激发,另一方面,学生也是知识创新共同体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他们通过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获得创新的能力。所以,高等教育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

但必须看到的是,大学只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创新人才的培养重要的是创新人格、创新精神的培养,而人格与精神的形成是具有连续性、统合性。因此,只有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与各类学校教育相结合才能完成创新人才培养的使命。“国外对人的创新素质的要求并不是在大学阶段才提出来的,而是从基础教育开始并贯穿于其后教育的各个阶段,单纯依靠大学教育根本不能真正地培养出创新人才”[9]。

当今创新实践已成为人们的存在方式,不仅仅是高等教育,所有的学校教育都应该为适应这种存在方式做出变革。所以,小学、中学和大学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都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均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要加强创新人才培养,就必须构建小学、中学、大学相互协调与衔接的、有机的、整体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心理学家认为,家庭教育在整个教育和人一生的成长之中,具有其他教育不能替代的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德国学者戈特弗里德・海纳特指出,促发创新力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父母,家庭中轻松、无拘束和活泼的气氛有助于创新活动的开展。有学者对科学家一类的高层次的创新人才的研究也表明:“尽管科学家的成就基本上是在成人后取得的,但科学家的创造力却不是成人后通过培养才形成的,也不是单靠学校教育就能形成的。而是在未成年之前,生活在一个具有创造因素的环境中形成的。”[10]所以,适宜的家庭环境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源头和基础,是学校教育的有力助手和必要补充。

创新能力必须经过实践才能转化为创新成果,必须坚持知行统一。特别是大多数普通高校培养的是应用型创新人才,只有通过产学研的方式才能锻炼与实现创新能力。没有社会对创新人才培养责任的自觉认知和国家对社会培养创新人才相应的政策激励,就没有企业、社会对创新人才培养的支持,高校也无法独立完成培养创新人才的使命。

创新教育也是终身教育,社会对创新人才的能力实现起重要作用。1996年,由雅克・德洛克任主席的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了题为《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中指出:“应重新思考和扩大终身教育这一观点的内涵,一方面要重视终身教育使人适应工作和职业变化的作用;另一方面,还要重视终身教育在塑造人格、发展个性以及增强批评精神与行动能力方面的能力的作用。” 学校的教育只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大学更多是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质的阶段。社会各行各业在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社会创新、文化创新等诸多的创新实践中为创新人才的发展提供广阔的舞台,在创新人才培养和创新人才能力实现中发挥着更大的作用。正如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的:“注重培养一线的创新人才,使全社会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各方面创新人才大量涌现。”

如果没有以上各方面的相互支持,高等教育就变成有别于其他教育的“矫正教育”,高校就成为创新人才培养的孤岛,这也正是目前中国难以解开钱学森之问的重要原因。

参考文献:

[1]庞元正.创新实践与马克思主义当代化[J].哲学研究,2009,(7).

[2]赵润琦.论实践创新[J].江汉论坛,2001,(12):50-51.

[3]同满宏.实践的创新和创新的实践[J].探索,1999,(2).

[4]李卫华.“创新”内涵的三层拓展与社会意蕴[J].理论前沿,2009,(9).

[5]刘然.创新实践:当代人的生存方式[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1).

[6]阮青.创新理念的哲学思考[J].理论学刊,2006(7).

[7]刘宝存.创新人才理念的国际比较[J].比较教育研究,2003(5).

[8]郭广生.创新人才培养的内涵、特征、类型及因素[J].中国高等教育,2011(5).

[9]王英杰、刘保存.国际视野中的大学创新教育[M].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144.

创造对社会的重要性篇7

论文摘要:本文在充分肯定马克思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历史和现实价值的基础上,分析了100多年以来的时展对传统的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提出的挑战,在时代因素和制度因素的结合上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作了初步分析,提出了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和劳动价值论认识应该创新的几个观念,最后分析了科学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百多年前,在批判和继承古典经济学家劳动价值理论的基础上,马克思建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以此为依据,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一百多年过去了,站在新世纪的基点上,以与时俱进的态度对待马克思的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认识,是时代的呼唤,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要求,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是正确处理我国现阶段各社会阶层关系、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是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需要。

一、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历史和现实价值

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创立至今已经一百多年了。马克思创立科学劳动价值理论时候正是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时代,生产力背景是资本主义社会工业化初期的蒸汽机时代。当时,马克思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研究政治经济学,研究资本义生产关系,目的是为了揭示资本主义的剥削本质,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生、发展和最终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的规律。

在马克思以前的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们,已经天才地创立了劳动价值论,但由于历史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他们有很多弄不清楚的问题,更不可能看到价值的真正本质。而马克思实现了两个突破,一是把价值从交换价值中抽象出来,这样就清楚地把价值决定问题和价值表现问题严格区分开来,从而为进一步揭示价值的本质提供了钥匙。二是把劳动二重性原理从商品二因素的分析中引导出来,从根本上解决了价值质的规定性和量的规定性问题,从而找到了说明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及其发展趋势的钥匙。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劳动价值理论对价值研究提出了很多有深远意义的基本观点,如:将价值归结为劳动,认为商品价值的实体是社会必要劳动,物化劳动是任何一种商品的价值实体和内在属性,劳动是价值的物质内涵;指出价值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生产关系,是历史的范畴;劳动的特殊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着价值关系,而对价值关系的分析,则是对社会经济关系分析的基础和前提,等等。

马克思对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为创立剩余价值学说奠定了基础,而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又为他揭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规律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奠定了基石,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就是以此为中心发展起来的。

虽然一个多世纪过去了,情况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我们仍然可以从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中引申出许多宝贵的观点,如:价值是劳动创造的,而不是剥削创造的;一切归劳动者所有,不能容得寄生虫;复杂劳动是加倍的简单劳动,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是同样重要的,两者在一些领域的劳动中结合在一起,在另一些领域又各有特点;生产性劳动部门作为直接的物质产品生产部门,直接转移旧价值和创造新价值,这些部门的劳动是社会财富积累的基础性部门,是其他一切部门的劳动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依托,等等。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对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它对我们至少有以下重要启示:其一,劳动者是劳动生产的主导因素和能动要素。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必须十分重视尊重劳动、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尊重知识。其二,要以人为本,以劳动者为核心,协调好各类劳动者之间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其三,社会主义国家要坚持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价值观,把保护劳动、保护劳动者、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看得比什么都重要。

还应该指出,建国初期和过去很长一个时期内,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著作的理解主要是基于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而对马克思著作中揭示的社会化大生产和商品经济乃至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认识不够,也未能发掘出马克思著作中对劳动价值论分析的很多有价值的论述,在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上并不完全,有些认识甚至是片面的。

二、时展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提出的挑战

由于马克思研究劳动价值理论的理论依据是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而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的最大贡献是把研究的对象从流通领域转向生产领域,转向物质资料的生产,这在当时是一个历史进步。任何一种理论都不能不受到这种理论已有的研究成果的某些制约,虽然马克思完成了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伟大超越,但是,正如恩格斯所说“每一时代的哲学作为分工的一个特定的领域,都具有它的先驱者传给它而它便由此出发的特定的思想资料作为前提。马克思主义理论也是这样。因此,马克思的研究不能不深深地受到古典劳动价值理论的影响。

马克思指出:“思想从来也不能超出旧世界秩序的范围:在任何情况下它都只能超出旧世界秩序的思想范围。由于马克思生活的那个时代,是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蓬勃发展的时代,当时创造价值的生产劳动,主要指直接的生产过程的劳动。所以马克思认为,直接的物质生产劳动创造价值,而一切非生产性劳动都不创造价值。由于马克思生活的那个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远不如今天迅速,虽然马克思也敏锐地看到了科学技术是不费资本家分文的劳动生产力,并明确地指出科学是生产力,但科学技术最终转化为第一生产力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远不如今天明显。

由于马克思生活的那个时代,资本主义还处在自由竞争时代,资本家集所有权和经营权为一身,职业的经营管理劳动者还不普遍,虽然马克思肯定了经理人员的劳动,指出“资本家再生产过程中是作为劳动的管理者和指挥者出现的,在这个意义上说,资本家在劳动过程本身中起着积极作用……这种与剥削相结合的劳动(这种劳动也可以转给经理)当然就与雇用工人的劳动一样,是一种加人产品价值的劳动。但马克思的主要任务是揭示资本主义制度的剥削本质,看重的是资本家作为自己的资本监护人的一面,而作为经营管理的职能侧重的是资本家对劳动的监督。职业经背管理者的劳动创造价值的问题还不如今天这样突出。

由于马克思生活的那个时代,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专业化分工远不及今天发达,一些新兴的经济组织如保险业、旅游业、中介组织、文化教育产业的问题还没有达到今天这样重要的程度。

到了列宁时代,列宁敏锐地看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这种变化,但由于历史原因,这种非生产劳动领域的发展仅被看作是资本主义腐朽的标志。

虽然马克思生活的那个时代,服务劳动还微不足道,但马克思已经分析了非物质产品的生产劳动性质。他举教师、医生、演员、裁缝为例,“这些服务本身有使用价值,由于他们的生产费用,也有交换价值。任何时候,在消费品中,除了以商品形式存在的消费品以外,还包括一定量的以服务形式存在的消费品。因此,消费品的总额,任何时候都比没有可消费的服务存在时要大。其次,价值也大了,因为它等于维持这些服务的商品的价值和这些服务本身的价值。今天,当服务劳动所占比例越来越大的时候,对服务劳动的价值创造问题的深人分析也比马克思时代更迫切了。

由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任务是揭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规律,即揭示资产阶级对工人阶级的剥削关系,因而采取的是科学的抽象法,把一些与揭示资本主义剥削关系无关的问题舍弃掉了,主要是要划清劳动与剥削的界限,所以许多具体的问题还未涉及到。

今天的社会经济环境已经和一百多年前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创立科学的劳动价值论时的情况有了很大的不同。今天面临的任务和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初期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著作的理解和把握也有了一定的差距,因而,部分传统的观点正在受到挑战,部分观点需要我们重新研读和理解。

首先,我们来分析时代性因素的变迁提出的新问题。

(1)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已经渗透到生产要素的各种功能中去,使得生产资料和产品的科学技术含量越来越高。当今经济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中,科学技术贡献所占比重越来越大,物化劳动作为科学技术的凝结与活劳动相比已占据社会生产的主导地位,科学技术工作者创造价值已成为普遍的共识。

(2)产业结构的演进使得非物质生产部门的发展越来越迅速,非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在经济发达国家,非物质生产部门创造的产值超过了物质生产部门。即使在物质生产部门,直接从事物质产品生产的劳动者也大幅度减少。部分非物质生产部门创造价值也已成为现实。对服务产品需求的日益增长,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重要经济特征。

(3)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使得劳动者的外延日益扩大。在现代公司制度下,财产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经营管理人员成为生产的直接指挥者和经营活动的管理者,经营管理者的劳动创造价值已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4)社会的发展和物质产品的丰富,使得人们对精神生活的需求越来越多,从而使得精神产品生产者的地位日益提高,从事精神产品的生产者日益增多,精神产品的生产创造价值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其次,我们来分析,如果没有理论创新会对我们的社会经济生活造成什么结果。

(1)非物质生产领域非实体性价值的创造得不到承认,这些领域劳动者的劳动就得不到承认,这些领域就发展不起来,人们对这些领域的需求就得不到满足。

(2)非物质生产部门的发展得不到重视,社会的整体繁荣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整体提高、社会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就得不到保证,最终,物质生产部门的生产也要萎缩。

(3)经营管理劳动者的劳动得不到承认,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决策能力和创新能力、抵御风险的能力就会大大减弱,整个社会生产就难以进步。

(4)价值创造不等于价值分配,一些非劳动收人得不到法律的保护,市场就会变得死水一潭,市场经济功能就会减弱,物质部门的价值创造最终就会受影响。

三、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初步分析

我国已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正处在需要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就要求我们探讨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问题,而不能完全照搬照抄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一百多年前的关于当时资本主义的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上述时代性因素提出的问题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同样发生,这是不容置疑的,因为社会主义是和人类文明一起进步的。但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毕竟应当和其他社会制度有明显区别。

按照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在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应该反映的生产关系或经济关系是根本利益和整体利益一致的利益关系。在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存在剥削关系,不论在什么样的工作岗位,不论是物质生产领域还是非物质生产领域,不论在从事生产、流通和服务领域的人员都是劳动者,他们的劳动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贡献。

我们必须看到,社会主义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利用经济规律主动地创造历史的伟大尝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前无古人的事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必经的历史阶段,社会主义不能脱离人类文明大道,因此,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既具有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相联系的一些显著特征,又具有和现代市场经济相联系的一些基本特征。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后一个基本特征决定前一个显著特征,前一个显著特征制约和影响后一个基本特征。这是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之间的关系,是共性和个性之间的关系。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劳动至少应有以下几个时代特征:

第一,我们选择的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在混合经济条件下,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关系有直接性和间接性相结合的现实矛盾。

第二,我们选择的是按劳分配为主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在这种制度下,客观上存在剥削现象,合法的剥削是被认可的。

第三,我们选择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切生产要素,不管是过去劳动还是现在劳动,无论是死劳动还是活劳动都要由市场来配置。劳动者已经成为社会的主人,他们的权益和尊严必须受法律的保护,但劳动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还仍然具有商品特点,自由流动、自愿选择。

第四,在社会主义物质生产和非物质生产领域里,劳动者之间的关系首先是基于经济利益之上的竞争关系,其次是合作关系。

我们可以把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者所处的领域划分为四个部门,并提出对他们劳动的价值创造特点的一些思考:

一是物质产品生产部门。在这个部门工作的劳动者是直接物质产品的生产者,是直接的价值创造者,而不论是一线工人、技术人员、管理人员。

二是精神产品生产部门。这个部门的劳动者是精神产品的生产者,也是价值创造者,虽然有些精神产品是非实体性的。

三是流通和服务产品提供部门。在这类部门工作的劳动者是通过创造非实体性产品,满足社会需要的,他们的劳动是社会分工所必需,也创造价值。

四是公共产品的提供部门。指上层建筑的有关部门。在这些部门的工作者也是劳动者,他们的劳动不创造经济价值,但创造社会价值。

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深化认识,有利于我们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可以把社会成员的收人分为劳动收人和非劳动合法收人。凡通过市场技巧运作(如股票投资、证券投资、房地产投资等)所获收人称为非劳动合法收人,把直接创造价值和为价值创造作出贡献所获收人称为合法劳动收人。

四、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应该创新的一些观念

(1)劳动不仅限于生产性劳动,凡是为价值创造直接间接作出贡献的劳动即有用性劳动都是社会需要的劳动,社会分工不同,劳动的自然性质不同,劳动成果的表现形式也不同。

(2)物质生产部门的生产性劳动直接创造价值,非物质生产部门的非生产性劳动有的也直接创造价值,有的间接创造价值。

(3)再生产四个环节中的劳动虽然对价值创造的贡献不同,但构成社会总劳动,没有非生产性劳动,生产性劳动创造的价值难以实现。

(4)有些部门为物质产品的价值生产创造条件,有些部门通过物质产品的生产直接创造价值,还有些部门通过满足社会需要创造非物质实体性价值需求,还有些部门通过智力劳动保障价值创造和提高价值创造的能力和水平。

(5)物质生产部门,非物质生产部门,包括流通、服务和精神生产部门及其劳动者都是价值贡献者,社会需求满足者,社会财富创造者,社会生产力的推动者。

(6)判断劳动者还是非劳动者的标准是,是价值创造的贡献者还是价值的无偿占有者或非法侵吞者。

(7)一些通过市场机制运作所获收人,如股票、债券、期货等,是非劳动收人,但是合法性非劳动收人。这些收人不是通过对价值创造的贡献所获得的,但是社会容许的,市场经济条件容许的,允许这些收人的存在在当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总体上是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的。

五、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研究和认识的现实意义

只有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才能说明工人、农民以外的社会其他劳动阶层也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由于我们很早就断定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所以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对社会的贡献以及他们的经济地位就已经得到党和政府的认可和肯定。但对上述阶层政治上的认可和肯定,明确他们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这只有通过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才能够从理论上和思想认识上彻底解决。

只有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才能解决对私营企业主的社会地位的评价问题,从而使他们愿意积累资本,创造财富,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是,剥削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已经消亡,社会主义社会中有产阶层的资产有很多是靠科技和经营管理得来的,科技和经营管理本身就创造价值,有产者的财产很大程度上不是剥削的产物,即使有剥削,也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政策上容许的。马克思曾提出过不要资本家和其他剥削者个人对资本主义关系负责的观点。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社会的资本家和地主及其他人,只是经济范畴的人格化,是一定阶级关系和利益的承担者,不管个人在主观上怎样超脱各种关系,他在社会意义上总是这些关系的产物。因此,“同其他任何观点比起来,我的观点是更不能要个人对这些关系负责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对待历史时把制度制约和个人因素适当分开。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条件下,只要经营者在政策范围内合法经营、合法盈利,就应该受到保护和认可。

只有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才能使我们对私人财产和共同富裕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宜言》中曾经说过,“共产主义并不剥夺任何人占有社会产品的权力,它只剥夺利用这种占有奴役他人劳动的权力”。在当今中国,劳动者买股票、办实业、投资行为不断增多,个人财产也逐渐增加。因此,怎样看待个人财产的问题也突出了。

只有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才能正确理解工人阶级的科学内涵和工人阶级队伍发生的新变化。内涵上,“工人阶级”是机器大工业的产物,在社会主义社会,他们是中国社会化大生产的代表。在我国,无产阶级已逐渐走向有产阶级,特别是其中的民营企业主和知识分子,会拥有更多的财产。外延上,邓小平同志早就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中得出了“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一部分”的科学结论。要最终彻底实现工人阶级从无产者到有产者的转变,就要把广大科技工作者、文化工作者和经营管理者为主体的知识分子纳人工人阶级的范围,只有而且必须深人对社会主义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才能为科学技术、经营管理甚至服务创造价值提供理论依据。

创造对社会的重要性篇8

【关键词】校园文化活动;五年制高职护生;创造力

积极心理学主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以培养积极心理品质为首要任务,塑造自信、友善、勇敢、富有创造力、求知力和合作力的美好心灵,全面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研究发现,创造力是目前五年制高职护理学生较为欠缺的积极心理品质[1],而校园文化活动是培养创造力重要而有效的途径。它是指在课堂教学之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面向学生开展的各种文化教育活动。它包括宣传、教育、文体、娱乐、审美和社会实践等课外活动,蕴含着知识性、社会性、趣味性、创造性等[2]。

一、校园文化活动对创造力的促进作用

一方面,校园文化活动能完善知识结构,引发新的联想,形成独特见解,使创造力更加旺盛;另一方面,它能促进创造性人格的塑造,包括兴趣、需要、动机、情感、意志、性格等,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3]。其丰富的内容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好奇心和探究欲;通过克服活动中的困难,能够磨练意志力,培养合作精神;在活动过程中能形成积极的自我意识,培养自信心、独立性、责任感等创造性人格特质。校园文化活动中的文娱类活动可以丰富想象力,提高感受和领悟能力;社会实践类则有利于培养创造性思维,提高观察力;科技活动激发出探索欲望,强化创造、动手、研究等多种能力。目前后两类活动开展相对不足,学校应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到更多实践和科研活动中。

二、以校园文化活动培养五年制高职护生创造力

无锡卫生高职校护理系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紧密结合护理专业特点设计校园文化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意在强化他们的积极体验,充分唤醒其主体意识,实现五年制高职护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1. 以文体活动为主体,推动校园文化蓬勃发展

护理系学生活动以各类文体活动为主,包括征文、演讲、摄影、书法、设计、趣味运动会等。活动前积极宣传,号召同学们踊跃参加,并对获奖者颁发奖状,给予物质奖励。这些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挖掘出他们的创造潜能,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研究发现,校园辩论赛是培养创造力和创新精神的有效手段[4]。护理系一年一度的辩论赛,选题贴近学生学习、生活实际,引发他们的深刻思考,在积极思辨中碰撞出创新火花,成为众多活动中的亮点,对学生具有强烈的吸引力。首先经班内选拔,由思维独特而敏捷、表达出色的学生,组成班级代表队,参加全系淘汰赛。经过初赛和复赛,产生决赛的两支队伍,面向学生观众展开巅峰对决,经师生评委投票,产生冠军辩论队和最佳辩手。辩论过程中,同学们体验到的坚持不懈、欢欣鼓舞、沮丧难过、遗憾惋惜等各种情绪,有利于塑造积极的心理品质,培养健康人格[4]。

2. 以竞赛活动为抓手,提升创新能力

护理系每学期举办各类竞赛,包括护理学科知识竞赛、护理操作技能大赛、创新大赛等。通过参赛,既提高了同学们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又促进了理论知识的掌握,并在克服困难中培养了创新精神。

3. 以社团活动为依托,展示创新成果

社团活动是学生发挥创造力的重要舞台,丰富的社团文化锻炼了组织能力,活跃了同学们的文化生活[5]。护理系现有文学社、歌咏社、舞蹈社、礼仪社、瑜伽社、演讲社、话剧社等20多个社团,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成果斐然。国庆晚会和5・12护士节文艺汇演等重大校园文艺活动都活跃着他们的身影。歌曲、舞蹈、瑜伽、健美操、礼仪、话剧等表演形式各异,精彩纷呈,充分施展了学生才华。筹备过程凝聚着演职人员的辛勤汗水――从节目的策划、筛选、排练到修改、再排练、再修改……千锤百炼才成就了舞台上的精彩。同学们展示了创造力,锻炼了勇气,收获了自信,增强了团体凝聚力,也拥有了一段难忘的校园回忆。

4. 以社会实践为手段,奠定创造力发展基础

护理系团总支在校团委指导下,常年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天使爱心团”护理志愿服务队每周末到社区和敬老院,为居民、老人测量血压、并提供健康咨询服务;每年寒暑假到医院参与导医等志愿服务。每年有一批年满18周岁的学生积极参加无偿献血,为社会奉献爱心。这些社会实践活动让同学们学以致用、服务社会,收获了成就感,提高了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能力;培养了公民意识和博爱奉献的高尚情怀,社会责任意识明显增强,为创造力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5. 以宿舍文化建设为推手,张扬创造个性

宿舍文化是校园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学生的创造性在宿舍里能得到充分的体现。护理系高度重视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定期组织多种形式的宿舍文化展示活动,包括每月“文明宿舍”评比,每学期举办宿舍文化节,通过宿舍装饰设计等形式,挖掘学生创造力,丰富学生生活情趣。

6. 以多元文化媒体为平台,提高创造力培养有效性

各类校园文化活动的宣传、推广和开展,都有赖于校园广播、电视、宣传栏、宣传展板、电子屏等媒体的辅助。网络新媒体的普及进一步丰富了活动推广形式,提升了活动吸引力。护理系学生会微博的名称就是学生自主创意的成果。征名活动经学生会大力宣传,同学们充分发挥想象力,提出很多独具特色的名称,最终“一品白衫”以最高票被选为学生会微博名。

四、结束语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背景下,职业教育应该更加重视创造力的培养,努力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校园文化活动是促进学生创造力发展的重要载体。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受到熏陶,培养了创造力、探索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掌握了处理人际关系的策略,对个人发展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6]。

参考文献:

[1]潘云波,朱馨侬. 五年制高职护生积极心理品质状况调查[J].科技资讯,2015,13(33):193-195.

[2]林春生. 论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创造力发展的影响[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9,3:58-61.

[3]王灿明,王敏. 地方高校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发展现状与对策――以南通大学为例.高校教育管理,2014,8(2):112-116.

[4]张波. 校园辩论赛与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J].2004,12(3):12-13.

[5]管秀雪. 论校园文化建设视野中大学生创造性的培养――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校园文化与大学生创造性培养个案分析.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4,34(7):148-149,152.

上一篇: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基础范文 下一篇: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设计规范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