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回收的现状范文

时间:2023-12-21 17:01:03

垃圾分类回收的现状

垃圾分类回收的现状篇1

众所周知,垃圾的分类对垃圾的处理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更好做到环境保护、垃圾资源化利用。目前,我国垃圾分类回收已经全面展开,但回收效果非常差,效率不高,给后续处理带来了巨大压力。上海作为一座国际一流城市,其垃圾分离与处理能力和国际上同等城市有着很大差距,市政府现将垃圾分类回收作为重点开展项目,力争三年内全市所有区县完成垃圾分类及预处理工作。目前,上海生活垃圾分类的现状令人堪忧,要想完成市政府的预期目标将会是一场攻坚战。其实,通过居民调查不难发现,并不是说大家不愿去做,而是不知道该怎么去做,配套设施、相应环节都没有跟上。

从学生角度来看,他们对垃圾分类回收并不陌生:在日常生活中,能从新闻和各类宣传活动中知道垃圾分类与回收的相关信息,在学校的科学类课程中,也学习过关于垃圾分类的知识,在小区垃圾站和公共场所的垃圾桶上,也可能见到过垃圾分类标志。但是学生并不清楚的知道垃圾分类的具体标准,也不了解垃圾回收之后的用途。

我们开展“生活垃圾分类与回收”综合实践活动项目活动,就是让学生明确垃圾的分类标准,认识垃圾分类对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意义,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自己的言行影响周围的人们,投身到各社区目前开展的垃圾分类宣传活动中。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项目中,同时利用垃圾分类调查为载体能探究考察校园内的垃圾分类现状,让学生学会访谈调查:制定访谈计划表、能在班内模拟调查,学会记录。然后通过调查对数据进行汇总、统计、分析,得出结果并用口头形式交流调查结果,初步具有探究调查能力。

研究的目标:(目标要明确,落实 2~3个目标即可)

1.      通过观看视频、阅读资料和分类活动,知道垃圾分为干垃圾、湿垃圾、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四类、认识垃圾分类对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意义。

2.      通过访谈计划制定,学生能够体会访谈对象选择的重要性,能够例举访谈对象选择的一些方法,学生能参与问卷调查计划制定、访谈设计、发放、回收、数据整理,最后能通过分析、总结,发现校园垃圾分类的现状及出现问题的原因,培养探究考察能力。

研究的主要内容:(内容要具体,有研究重点和难点)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们生活质量提高了,可伴随着越发严重的环境问题、资源的大量浪费。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保护自然环境和充分利用资源,可是大多数人都是有心无力,自己在家做好垃圾分类,到了小区门口,又统一扔到了一起;亦或者是看着五花八门的垃圾桶不知道该怎样去进行分类等等。现今上海大力推进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市政府了《关于建立完善本市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的实施方案》确定了垃圾的分类标准,并在街头、社区、公共场所设置相应合理的垃圾桶。

那如何让学生学会垃圾分类呢?除了来自家庭教育更多的是来自学校,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访谈探究活动,认识垃圾分类。

所以本研究的重点是: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观看视频、阅读资料和分类活动,知道垃圾分为干垃圾、湿垃圾、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四类,认识垃圾分类的意义,建立环境保护意识。

皮亚杰指出:“一切真理都要学生自己获得,或由学生自己重新发明,至少由他重建,而不是草率地传递给他”。这就表明学生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所以本研究借助垃圾分类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垃圾分类的同时更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考察能力,发现问题(校园垃圾分类现状)、确定调查目的(校园垃圾分类问题)、调查对象(同学、老师、后勤、保洁人员)、调查方法(访谈法)、确定调查内容(是否知道垃圾分类标准、是否平常垃圾分类投放……),及数据的收集,汇总归纳,最后得出结论,初步学会探究考察和团队合作。

所以本研究的难点是:学生能尝试访谈计划制定,体会访谈对象选择的重要性,能够例举访谈对象选择的一些调查方法,学生并能参与访谈设计、发放、回收、数据整理,最后能通过分析、总结,发现校园垃圾分类的现状及出现问题的原因,初步形成探究调查能力。

 

 

研究的主要对象:(具体到年级、班级、学科以及何种类型的学生)

三(2)班、三(5)班、三(7)班、三(6)班、五(2)班、五(6)班。

自然、探究

善于观察、善于言谈、敢于提问,社会交往能力突出

 

研究的方法:(即将用“什么研究方法(策略)”、采取“什么研究行动”解决问题)

访谈法

问卷法

实验法

预期研究成果:即经过研究和实践探索后,开发出可实施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包括形成:课程方案设计、课例、学生的成果与作品、经验总结(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习活动设计、学习方式、学习评价、教学策略、课程资源开发等角度任选2个方面写,其中必须要有学习方式或者学习评价(评价维度、观察点、方式))

 

活动设计(第1课时)

活动目标1.      通过观看视频、阅读资料和分类活动,知道垃圾分为干垃圾、湿垃圾、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四类。2.      通过活动调查,学会根据活动目的确立调查对象、调查内容、调查方法。制定包括“调查目的、调查地点、调查对象、注意事项、问题、分工”的简单调查计划。3.      通过活动学生能够在在家庭、学校、社区范围内实施调查活动,能运用文字在记录单内记录的简要内容;能够结合团队成员的优势,推荐合适人选,进行组内分工。活动准备:调查计划表(访谈、问卷、实地考察)、调查记录表学生: 调查计划表、调查记录表教师: 自制ppt活动环节师生行为说明&建议引入1、 引入:交流课前调查(1)   每天产生了哪些垃圾?(2)   生活中还有哪些垃圾?  引导学生认识到人们在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中会产生大量的垃圾。活动一2、 视频:垃圾围城思考:每天产生大量的垃圾会造成哪些后果?3、 讨论:我们该如何处理这些垃圾?你知道哪些垃圾处理的方法?(垃圾可以被填埋和焚烧)进一步思考:所有的垃圾都可以被填埋或焚烧么?(在垃圾填埋和焚烧之前一定要分类,否则会造成环境污染问题:焚烧一些有害垃圾,会产生许多有害气体,填埋垃圾,会有有害物质渗漏到地底,污染土质)4、 讨论:我们该怎样来处理垃圾?(垃圾要分类来处理——把有用的垃圾分出来再利用;把有害的垃圾分出来做特殊处理)5、 讨论:你知道垃圾分类的标准么?(学生回答)6、 阅读资料:垃圾分类现行标准(我国在这次的第19次人民代表代表大会就指出建设生态文明,颁布了《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制定了我国的垃圾分类标准。上海市也颁布了《关于建立完善本市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的实施方案》)7、 交流:垃圾的分类标准以及每一类中包含的垃圾种类垃圾分为四类: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干垃圾、湿垃圾可回收物:衣物、报纸等有害垃圾:药物、电池等干垃圾:纸巾、灰土等湿垃圾:粪便、果皮等    引导学生认识到大量垃圾带来的环境问题十分严峻。需要科学合理的方式来处理垃圾。    引导学生通过交流垃圾的处理方法,认识到垃圾分类处理的重要性。    指导学生边看边思考:垃圾分几类?分别包含哪些垃圾呢?划下关键词。活动2思考:你在日常生活中垃圾分类有做到吗?生活中你的生活环境的垃圾分类现状。生:结合生活经验,发现生活中垃圾分类的现状问题。引出调查目的:学校垃圾分类现状。学生总结:个人:不清楚垃圾分类标准同学:没有设置相应的垃圾分类垃圾桶保洁员:垃圾分类在运输过程中直接被混为一起。工厂、建筑工地、餐厅:相应垃圾乱处理政府相关部分:分工不明确、相关法律方案不齐。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垃圾分类现象,从自身出发。 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出发,从社会各个方面了解学校垃圾分类现状。 活动3思考:通过什么方法得知学校垃圾分类现状引出:通过调查,确定调查目的:学校的垃圾分类现状。思考:调查对象的确立同学、教师、保洁员、后勤人员。思考:调查方法的确立问卷法、访谈法、实地调查法思考:问卷设计、访谈表设计、实地考察记录表设计。引导学生关注点多方面,明确问题调查的调查对象活动4出示一张完整的问卷调查表,思考:问卷调查表上该有哪些内容调查目的、敬语、调查说明、调查对象(年龄、性别)、问卷问题、感谢词出示较为粗略的问卷调查表,对调查表进行修改和填写,设计出问卷调查表。设计:小组之间的相互更正和填写,确定问卷内容,及分工。实施:组织学生完善表头后,结合班级互调查,进行填写。交流:若干张学生试填后的“访谈记录表”,对填写方法与技巧进行总结。交流分享:问卷表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修改更正。问题从易至难的编写,问题通俗易懂,问题的长度控制。修改设计的问卷调查表。 引导学生调查方法的确立、知道如何去完成调查引导学生问卷表问题从易至难的编写,问题通俗易懂,问题的长度控制。 活动5对本节课完成的计划与记录表设计进行简单总结要求各组完善计划后交老师审核,审核通过可以依据分工在课外进行问卷调查计划通过审核后才能实施,意图强调计划的重要性与指导性。活动的个体任务完成情况评价,将依据计划中的个人分工开展。课后一周时间,学生依据分工,完成访谈任务临近一周结束,可安排各组组长了解组员任务完成情况,加以督促。 

 

问卷样表:

上海垃圾分类现状大调查敬爱的同学/老师/保洁员:您好!为了全面了解学校的垃圾分类情况,我们将对您进行调查(垃圾分类现状)。我们将非常感谢您参加此次调查活动,请您热心提供您的看法和意见,希望能够得到您的支持,本问卷为单选题(答题要求)。可在选项中画√(答题方法)本调查是不记名方式,能倾听您的想法,我们感到非常荣幸。谢谢!  

 1. 题目1 [单选题] * 选项1  选项2  选项3 2.题目2 [多选题] * 选项4  选项5  选项6 3. 题目3 [单选题] * 选项1  选项2  选项3 4.题目4 [多选题] * 选项4  选项5  选项6  

 

 

问卷简案

学校垃圾分类现状大调查调查目的:学校垃圾分类现状调查对象:问题:             

 

 

分工合作表班级:       组号:                

 

 

 

 

 

 

活动设计(第2课时)

活动目标1.  通过汇总问卷调查,学生能够结合问卷所得调查结果,将问卷根据调查对象分类,整合信息。2.  通过结合数据,整合信息,分析学校垃圾分类的出现的问题及造成的原因。活动准备学生:各小组问卷记录汇总表(每组1套);2、问卷数据统计分析(每组1份)教师: 自制ppt活动环节师生行为说明&建议课程回顾交流分享:学生对课外问卷的经过、发现问题、解决方法进行交流。学生针对访谈存在的问题,思考计划制定中还有哪些地方需要完善,并作班内交流。引导学生针对问卷调查存在的问题,计划制定的完善方面可能有:调查对象的选择;问题设计;人员分工;地点选择等。活动1分享:各自分享的问卷调查结果思考:如何解决调查结果过于杂乱,难以分析引出:对问卷进行整理:按调查对象分类:将问卷依据调查对象进行分类汇总数据:同学、老师:生活中垃圾分类的情况,对垃圾分类标准了解情况,在班级设置的垃圾桶垃圾投放情况班级、校园公共场所:分类垃圾桶的设置情况、垃圾桶垃圾处理时垃圾的分类投放情况、垃圾桶旁是否贴有垃圾分类标准及宣传海报。保洁员:是否知道垃圾分类的标准,日常在垃圾运输过程中垃圾的放置,日常在回收垃圾时垃圾的分类情况。后勤部门:是否对垃圾分类进行宣传、监察工作,是否会对垃圾分类进行鼓励,垃圾分类的惩罚力度。 引导使用有效的问卷调查、注意是否存在重复数据,或无效数据。(无效数据一般指一行数据中有数据项缺失)活动2学生初步对组内数据进行统计,主要统计项为“知道垃圾分类标准、能否做到垃圾分类、垃圾桶的正确投放、垃圾的正确处理与运输”的人数,并给出大致的倾向性数据。  活动3思考:整合问卷信息,总结校园垃圾分类的现状,各个环节所产生的问题。归纳:垃圾源头——同学的垃圾投放情况(知道垃圾分类标准、养成垃圾分类投放习惯)餐厅的垃圾分类投放情况(知道垃圾分类标准、严格按照垃圾分类投放)垃圾桶设置——学校、班级等公共场所垃圾桶的设置。(按照垃圾分类标准投放垃圾筒)垃圾的运输——保洁员的垃圾分类投放情况(知道垃圾分类标准、严格按照垃圾分类投放工作)垃圾分类的相关机制——学校的宣传、监察、奖惩制度 总结:做不好垃圾分类,各个人群对象都有责任,垃圾处理环节每一步多很重要,只要有一个环节出错都将前功尽弃。引导学生通过问卷数据汇总,从数据发现上海市垃圾分类的现状问题。多角度出发。思考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 

 

问卷记录汇总表

班级         组号_   _

一、选择统计

研究对象问卷问题人数同学知道垃圾分类标准 养成垃圾分类投放习惯 老师知道垃圾分类标准 严格按照垃圾分类投放 教室垃圾桶的设置垃圾桶按照公共场所垃圾分类标准投放 保洁阿姨知道垃圾分类标准 严格按照垃圾分类投放工作 后勤部门垃圾分类标准的宣传力度 垃圾分类监察 垃圾分类的奖惩         

 

数据分析

l       根据统计在          (类型)中,选择          (知道/不知道)垃圾分类标准的较多。

l       其中         选择          (会/不会)严格按照垃圾分类标准投放的较多。

l       其中         选择          (会/不会)按照垃圾分类标准对垃圾桶投放的较多。

l       因此,我们认为学校垃圾分类现状出现的问题与                       有关。

 

 

 

 

 

 

 

 

主导学科

探究

涉及的相关学科

自然

时间安排

主要任务

预期成果

责任人

 2018学年

第一学期

垃圾的分类标准

认识垃圾分类标准

2018学年第二学期

 

校园垃圾分类现状调查

经过调查,数据汇总,总结发现各类人员垃圾分类问题

2019学年第一学期

校园垃圾分类宣传

认识垃圾分类,实施一定办法

2019学年第二学期

正确垃圾分类实施

各个环节人员进行正确的垃圾分类

2020学年第一学期

调查经过培养垃圾分类投放意识后校园垃圾分类现状

垃圾分类回收的现状篇2

当前我国的城市对于垃圾的处理方面已经取得一定成就,但由于受农村传统观念和重视程度等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在垃圾处理方面十分落后,也就导致了我国农村目前的环境质量令人堪忧。尽管从党的十六大开始便将“美丽乡村”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党的十八大也再次重申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但农村在垃圾处理方面仍然十分落后。浙江省作为我国的东部发达省份,不仅在经济建设上成绩斐然而且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也在全国领先的位置,因此通过对浙江省农村垃圾性质和现状的分析,可以给我们其他地区的农村垃圾处理提供很多有益的参考。接下来,以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的农村为例,进行农村垃圾性质和现状的分析。

1 农村垃圾的性质

就目前情况而言,莲都区目前农村的主要垃圾分为生产垃圾、生活垃圾、建筑垃圾三大类,这也是我国目前大部分农村的主要垃圾类型。接下来对这三大类垃圾的性质进行分析。

1.1 生产垃圾

这一类垃圾主要产生于农业、手工业等产业的生产过程中,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为主。例如,在稻谷生产中产生的谷壳和秸秆、在服装代加工中产生的废布等。这类垃圾最大的特点是可以回收再利用,特别是农业生产中所产生的谷壳、秸秆等垃圾,这类垃圾既可以制造一些机制木炭或者其他工业制成品,也可以重新拿回田地堆肥。这些垃圾都是属于可回收的、可再运用的垃圾。

1.2 生活垃圾

生活垃圾是指在农民的日常生活中或者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一般可以分为可回收垃圾、厨房垃圾、有害垃圾三大类。具体进行分析则是以下几个。

1)可回收垃圾:主要是纸张、金属等,这些垃圾都可以通过综合处理回收利用,并且能够有效地减少污染、节省资源。2)厨房垃圾:主要是剩菜剩饭、菜根菜叶等食品类废物,而这些废弃物可以通过就地处理堆肥等方式进行处理。3)有害垃圾:主要是农村居民在生活中所产生的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过期药品等垃圾,而这些垃圾如果处理不当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因此,这些垃圾通常需要经过特殊的方式进行安全处理。

这几类垃圾最大的特点就是除了有害垃圾之外,大多可以进行回收利用。因此,对于这三类垃圾,常用的处理方法是综合利用、卫生填埋、焚烧和堆肥等。

1.3 建筑垃圾

目前大部分地区对这类垃圾主要都是采取卫生填埋的处理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减少对地下水、地表水、土壤及空气的污染。通过对于农村三大类主要垃圾的分析,并结合农村的实际情况,我们可以看出农村垃圾的几大特点。1)可回收再利用价值高。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农村目前的主要垃圾中,除了建筑垃圾无法回收再利用之外,生产和生活垃圾中的大部分都可以通过有效的手段进行回收再利用,不仅能够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而且能节约资源,创造更大的价值。2)垃圾处理难度大。这一点是根据农村现有基础设施建设而言的,因为农村在垃圾处理的基础设施建设上远远落后于城市,且缺乏相关技术,因此在对于有毒垃圾和建筑垃圾的卫生化处理上,难度巨大;而且因为缺乏专业的回收渠道,对于大部分可回收的垃圾也未做到妥善的回收再利用。3)分布范围广。由于大部分农村地区的居民在地域分布上呈现“大聚集,小分散”的状况,也就是说虽然村落与村落之间的区划密集,但各村内居民的聚居点较为分散。因此,导致了各类垃圾在全村各地均有分布,无疑于加大了处理难度。

2 农村垃圾处理现状及对策

2.1 处理现状

根据全国各地的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大部分农村对于垃圾处理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方式或者是管理制度,因此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状况。

1)居民处理垃圾的随意性较强,例如农民在田地干活?r使用过的包装袋等随手乱扔,而这些不可被降解物对于土壤的危害极大,不仅会造成土地污染而且也会造成“白色污染”等情况。2)回收再利用工作不到位。这一点尤其体现在对于秸秆等农业生产垃圾的处理上,大部分农民为图便利直接“付之一炬”,这样的作法不仅使这些垃圾失去了应有的利用价值,而且对于农村的空气环境也会造成极大的危害。究其根源,一方面是由于政府相关机构的宣传和监管不利,而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方面就是农村的回收再利用工作不到位,无法让农民主动的参与到其中。3)相应机制未完善。例如对于一些长期乱堆乱扔垃圾的“困难户”或者一些一直注重保护卫生的“先进户”的奖惩机制未建立,相应的监管机制也并不到位。由于这些上层建筑的问题,也就导致了农村垃圾处理方面始终无法真正落到实处、深入

人心。

2.2 对策

在这部分,将重点以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为例,通过借鉴莲都区“六边三化三美”的工作经验,为广大农村垃圾处理工作的改善总结经验和措施。

1)加强对于农村居民的宣传工作。有位伟人曾经说过,一切关于社会的事业都要以人为依归。也就是说,要从根本上改善农村的垃圾处理现状,重点在于对农村居民的环保意识的培养和教育。只有从思想上树立了居民的环保意识,才能使农村居民在垃圾处理问题上更具有环保意识。例如,莲都区通过传单派发、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对区属乡村居民进行环保宣传教育,特别是创新了村组的常规宣传工作制度,使环保宣传实现了“落实到个人”,保障了环保宣传工作的有效性。

2)加强相应垃圾处理配套设施建设。主要是要求有条件的乡村建立一个综合性的垃圾分类回收处理站,而一些没条件的乡村则可以在镇乡政府的统筹规划协调下,建立专门的垃圾收集点,再运送到专业的垃圾处理站进行处理。而且在对于收集点的布置上,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并且从人的行为和心理上进行考量,对收集点进行分散布置,保障每一户村民都有一个就近的垃圾收集点(距离最好在500m~1 000m之间)。

3)切实完善相应的制度建设。这一点在莲都区是被运用的最为优秀的一点。莲都区环境办公室通过调研,并根据年度实际情况的变化,相应出台了《2016年度莲都区农村环境卫生治理工作督察考核细则》《2017年度莲都区农村环境卫生治理工作督察考核细则》等规则制度,并且做到了年年有变化、年年更严格、奖惩有度、责任到人。例如通过对2016年度和2017年度的细则进行对比,2017年度莲都区创新进行了村落分级制度,分为A-D四大类,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环保要求。而且莲都区在奖惩上也另出奇谋,根据多样的调查,对各村进行评价,并将评价得分同划拨的环保资金相挂钩,保障了各村都能够积极的落实相关规定。

3 结论

垃圾分类回收的现状篇3

关键词: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日本经验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基本国情是:人均资源不足,技术相对落后,城市管理水平不高。要处理好经济、社会、环境三者间的关系,要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必然要求用循环经济模式取代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体现在生产方式的改变上,则要求建立工业生态系统;体现在生活方式的变革方面,则要求对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实行分类回收,而不是一味地丢弃。要探讨中国城市的生活垃圾分类问题,首先要分析中国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现状及问题。

一、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现状

先来看看近年来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总量的增加情况。2002年,全国生活垃圾清运量为13638万吨[1],比上年增加1.2%;2003年,全国生活垃圾清运量为14857万吨,比上年增加8.8%[2]。

要精确地计算某一年的全国城市人均生活垃圾产生量是困难的,原因是我国还缺乏精确的统计数据。如有2000年的城市人口数据(2000年的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但却没有2000年的城市垃圾产生量的数据;有2002年的全国城市垃圾清运量,但却没有精确的城市人口统计数据。

然而,计算某个城市某年的人均垃圾产生量,是可以做到相对精确的。比如大连市的情况,2003年的年清运垃圾总量为54.75万吨[3],平均每天1?500吨。2003年大连市区人口为274.78万[4],平均每天每人产生垃圾为0.55千克。

长期以来,中国大陆的垃圾处理方式主要是露天堆放。即未经任何处理就地堆放在各城市周围的垃圾场里。由于产生垃圾的量大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各大城市逐渐被垃圾场所包围,学术界早已有“垃圾围城”之说。

近年来,随着政府环境意识的增强以及环保经费投入的增加,一些城市的生活垃圾处理方式也在发生变化,修建垃圾填埋场对城市垃圾进行卫生填埋的比例在逐渐提高。以辽宁省的沈阳和大连为例。大连市早在几年前就实行了“垃圾袋装化”,每天产生的1500吨垃圾的98%都进行卫生填埋;沈阳市近两年也投资修建了两个大型的垃圾处理场,其中较小的老虎冲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的日处理能力为1500吨,日处理能力达到沈阳市生活垃圾的40%。从全国的情况来看,2002年城市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为7404万吨,占垃圾总量的54.3%[1];2003年的无害化处理为7?550万吨,占城市垃圾总量的50.8%[2]。

2002年国家建设部曾委托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南京、厦门和桂林等八个城市进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先期分类回收废纸、废塑料和废电池。但进展效果并不理想。大连市中山区的桂林社区,被媒体称为是全国垃圾分类回收做得最好的单位之一,但据笔者考察,与日本的城市垃圾分类回收状况相比,差距还很大。

应该说,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是个世界性难题。从根本上解决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这个难题的出路,就在于要对垃圾进行分类回收。如果不解决城市垃圾分类问题,就无法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任何一个垃圾填埋场都要占用土地,而且每个修建好的垃圾填埋场都有一个使用年限的问题。例如,沈阳市苏家屯的老虎冲垃圾填埋场占地面积为97.25公顷,使用年限为40年。假如现在沈阳市的生活垃圾已经进行了分类,并回收了其中的50%,那么就可以由于堆放垃圾所占用的库容体积减少一半,而使这个投入很多成本的老虎冲垃圾填埋场的使用年限延长到80年;如果回收了其中的90%,而只将其中不可燃的也无法回收的10%送去填埋,那么,这个填埋场的使用期限就可以大大延长,可以使用400年。可以设想,如果不进行垃圾分类,不仅垃圾中可作为资源的部分无法进行充分地回收,就是作为垃圾填埋场的土地资源也会日趋紧张,何谈城市乃至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笔者就城市生活垃圾的分类回收问题同几个城市的城建局环境卫生处的负责官员进行过访谈,访谈对象中几乎没有对目前的城市垃圾分类现状持乐观态度者。是什么原因使得城市生活垃圾的分类回收难以实行呢?

二、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国内城市生活垃圾回收难以展开的原因很多,既有政府职能部门管理者的管理观念方面的问题,也有学术界关于垃圾分类回收的理论与方法缺乏研究以及研究的深度不够等问题。此外,国家及各地方政府究竟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重视到何种程度也值得反思。

1.观念方面的问题

对城市生活垃圾的分类回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无论是政府部门的管理者还是普通的城市居民都还处于模糊状态,至少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满足于对目前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状况与水平的认可。20世纪90年代之前,国内很少有城市投资修建垃圾填埋场,无论是垃圾场还是遍布于城市大街小巷的垃圾箱,给人的感觉是恶臭、令人恶心。因为居民拒绝在自家门前摆放垃圾箱而同城市或者街道(社区)管理者发生冲突的事件时有发生。但经过短短的十几年,很多城市实行了垃圾袋装化,撤消垃圾箱而采取了“垃圾不落地”的回收方式,恶臭气味大大减少,对于垃圾处理方式的改进,不论是政府官员还是市民,都有明显的感觉。同一些官员谈起此事,都认为能达到这个程度已实属不易,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的垃圾回收方式不过如此,不要急于实行分类回收。其二,观念方面的问题还表现在对于垃圾分类回收难度的认识上。同城市环境卫生管理人员以及垃圾处理场的管理人员访谈时发现,真正能经常接触市容环境卫生管理的负责人士几乎都指出了垃圾分类过程的困难。垃圾分类在经济上究竟是否合算?现有垃圾中的有价值成分比如纸张、金属以及塑料等已经被拾荒者捡走,剩下的主要成分大多是厨余,有多少价值还很难说。如果将厨余等有机物用于堆肥,限于肥料质量及成本等因素又很难保证农民愿意购买。更何况,由谁来进行分类?由谁来投资?居民是否认可等都不好说。所以,结论就是城市生活垃圾的分类好是好,但现在恐怕还没有到那个地步。

2.理论研究方面的缺乏

应该说,学术界对于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研究是远远不够的。这也正是造成对垃圾分类的观念模糊不清的原因之一。下面这些问题是亟须研究的:城市的生活垃圾分类与可持续发展及循环经济的关系。学术界从理论上深刻理解和阐明这二者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政府决策者在城市发展战略方面给予垃圾分类以应有的重视。

从事环境管理研究的人员要对垃圾成分结构进行细致的研究。由于不同国家、不同城市,不同季节,垃圾的产生量和垃圾的成分都会有显著的区别。而垃圾成分的区别确实又影响到下一步的决策,比如是否要配备垃圾焚烧设施以及使用何种功能的设施才合适等等,就必须考虑到垃圾中有机物的量及各组分的比例。这方面,学术界要做的事情还很多。就目前而言,还很少见到具体的不同城市的垃圾组分分析的研究报告。而没有翔实而准确的实证研究报告,政府管理者便缺乏作出决策的科学依据。

还要对居民有关垃圾分类回收的认可程度加以研究。由于中国的特殊国情,生活垃圾的分类涉及到社区里每个家庭的很多方面。比如,对居民的教育问题,是向居民收取垃圾分类的费用还是向居民支付收取废品的费用?或者说,现在的旧报纸、空罐头瓶、废包装纸箱等都是由拾荒者(收废品的)收走,虽然便宜,但居民还是能够卖一些钱的。分类回收是否要支付居民的“卖破烂”后得到的这部分钱?从一定意义上说,市民的支持程度在垃圾分类方面将起到决定作用。

还要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系统的构建加以研究。现在我国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系统还有很多问题。首先必须考虑的问题是,如果可以实行生活垃圾的分类回收,究竟该由哪个部门来具体负责更合理?在我国的很多城市,垃圾填埋场是由环境保护部门来建设的,但具体的城市垃圾的处理却由城建局的环卫部门来管理,该如何协调和理顺两个与环境管理有关的职能部门间的关系?其次,如果要进行垃圾的分类回收,每个城市里的成千上万的拾荒者将面临“失业”的危险,是否会产生相应的社会问题?该如何组建垃圾分类回收的人员,是从下岗的失业工人中重新招收,还是从目前的大多来自农村的拾荒者队伍中选择?是二者兼而有之还是利用原有环卫工人即可?这里不仅有如何合理构建系统的经济学、管理学问题,还有着保证社会稳定的政治学和社会学问题。

3.需要政府做出相应的努力

政府需要做出的努力包括与循环经济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完善与健全,以及与生活垃圾处理相关的政策的确立。虽然说中国早就将“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作为两项基本的国策,但是,显然“环境保护”这项基本国策的施行力度要小于“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一个领导干部可能因为超生一个孩子而被撤消职务,但却很少有因为环境保护不力而被撤职的干部。衡量、考核干部的政绩,首先要看当地的经济增长指标和社会稳定程度而非其他,因此在城市发展的战略决策时,在财政预算的资金投向方面,城市的生活垃圾分类这一问题不受到重视反倒成了普遍的正常的现象。在城市垃圾分类回收方面,日本政府的具体做法很值得我国各级政府借鉴。

三、值得借鉴的日本城市垃圾回收经验

日本从1989年开始实行垃圾分类回收,20年来在废弃物处理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对居民投放生活垃圾的具体管理,乃至于对居民进行关于循环经济知识的教育等各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很值得我们参考。

1.国家政府必须重视相关法律的确立

日本政府历来重视资源问题,1999年由内阁会议通过并由环境厅在2000年出版的《环境白皮书》中明确指出“21世纪是环境的世纪”,日本要面向21世纪来建构“最适量生产、最适量消费、最小量废弃”的经济发展模式。在此基础上日本确立了“环境立国”的发展战略。在这种战略思想指导下,各种垃圾回收利用的技术开发都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同时,法律保障体系的确立也不断地得到突破和完善。

日本在1970年就制定了《废弃物处理法》,到现在已经过多次大规模的修改。1990年日本制纸联合会为防止二恶英类物质的污染,制定了《纸浆制造业自主限制方针》。1991年国家制定了《再生资源使用促进法》即《再循环法》。1995年,制定了《关于促进容器包装分类收集及再商品化法律》即《容器包装再循环法》(1997年实施)。1998年制定了《特定家庭用电器再商品化法》即《家用电器再循环法》,从2001年4月开始实施。2000年制定了《推动建设资源再循环型社会基本法》、《建筑工程材料再循环法》、《食品循环资源再生利用促进法》等,均从2001年起开始实施[5]。我国应该学习日本在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方面的做法,制定更加具体配套的可操作性强的相关法律。

值得借鉴的还有日本政府建立的一套合理的垃圾分类回收系统。以千叶县的佐仓市为例,市政府下设一个环境课,专门负责对各社区的居民垃圾的回收。居民在家里就按照环境课下发的“垃圾回收日历”的具体要求,将家中的生活垃圾分类完毕,这个管理机构约定每个月的某个星期的某一天专门回收可燃物、不可燃物以及其他的类别,居民对此一目了然。这种系统化、制度化的回收系统从设计时的考虑到具体的实施步骤都十分细致,对于每个环节的管理,均行之有效。

2.政府应该有确定的规划和清晰准确的削减目标

各地方政府应该有切实可行的规划和清晰的废弃物削减目标,这一点日本政府的做法是很可取的。无论是长期的垃圾削减目标,还是每年具体的削减数量,在日本每年公布的《环境白皮书》中都有准确可靠的数据。比如“一般废弃物排出量的推移”、“一般废弃物的最终处理场地的剩余容量和剩余年数的推移”、“一般废弃物的循环率的推移”、“不法投弃件数及数量的推移”、“容器包装占一般废弃物总量的比率”、“一般废弃物的构成”等信息,从1989年到1998年,每年都有具体的数据。环境保护部门的努力工作及对这些信息的公布,不仅可以使研究者能及时准确地获取可靠的资料,同时也便于民众能了解到这方面的信息,有助于提高民众的环境意识。

3.对居民要进行系统而细致的循环经济知识的教育

应该清楚,居民是垃圾分类回收的主体,他们的认知程度决定了垃圾分类回收的成败。有观点认为,日本国民的基本素质尤其是表现在环境意识方面要远比不发达国家的民众好,对此我们也持相同看法。但我们认为要改变民众的环境意识并非难事,要相信大多数的居民对于垃圾的分类回收是持支持态度的,关键在于管理者的具体做法是否易于被民众接受。如前文所说的佐仓市的环保部门有很好的居民环境教育措施,不仅在专门用于回收各类垃圾的不同颜色的垃圾袋上印有明显的各类图案,同时还将大型垃圾的收费标准一同发给每个家庭。政府的环境管理部门还定期给居民授课,内容就是与循环经济相关的各类知识。日本还将环境教育与环境法律相结合配套实施,规定每年的10月为“再循环推进月”。为得到国民的理解与合作,每个推进月都进行广泛的普及教育活动。期间举办各种形式的报告会,对推进循环利用有功劳的人士加以表彰,而经费则由地球环境基金出资支持。

当然,对日本垃圾分类的作法也要作具体的分析,未必要全盘照搬。比如,日本的垃圾收费制度中对粗大垃圾的收费标准较高,投弃一个旧电视要支付500日元。我国城市家庭垃圾回收是否收费以及如何收费是要针对具体国情及具体城市的经济水平来确定的。

参考文献:

[1]2002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EB/OL].(2003-06-05)[2008-07-31]..

[4]市情概览[EB/OL].(2004-06-03)[2008-07-22].http:∥/dlnj/002/002/222-18401.htm.

垃圾分类回收的现状篇4

关键词:垃圾分类;资源二次利用 ;居民环保意识

一、 杭州市可回收垃圾资源二次利用的现状

众所周知,城市垃圾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一大公害。由于垃圾污染,使得对城市造成侵占土地,堵塞江湖,有碍卫生,影响景观等表面上的危害,与此同时,更深层次的是,如果处理不好垃圾,会造成水污染,进而影响人体的健康,这后果是非常严重的。同时,如果大量未经分类就填埋或焚烧垃圾,既是对资源的巨大浪费,又会产生二次污染。目前我国对于垃圾处理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垃圾的混合处理、垃圾造成环境污染、垃圾分类的实行性低、

对于可二次利用垃圾的浪费。虽然我国地大物博,但是人均资源并不丰富。大多数居民,虽知道有资源的二次利用,但是真正行动起来的却很少,导致资源无节制的浪费,个人消耗和支出的增加,国家的损失严重。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非常注重对资源二次利用,其国民对于资源保护及利用意识很强,而且效果显著。

因此,如何把“实行垃圾分类,实现资源的二次利用”这个观念深入人心,达到保护资源、节约资源的目的,成为我国目前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以杭州市资源垃圾回收和再利用的情况为例,杭州市内居民对于可回收垃圾资源二次利用的意识不高,依据我们的调查问卷,要么,根本没有想到可回收垃圾资源可以再利用,还有,就是有些居民知道这些废弃物是有用的,但是没有合理便捷的方法来变废为宝,因为嫌麻烦,故而弃之不用。对于居民意识存在的现状,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对于垃圾分类及再利用也于2012年到来之际,关于印发了杭州市区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为创造杭州的旅游型城市,生态型城市,响应世界的低碳生活,看待杭州市区在居民间实施可回收垃圾资源二次利用的前景十分可观,而且城市环境问题也是展示城市面貌的最直接的一个方面,故而政府也非常注重环保这一块。

二、 关于杭州市可回收垃圾资源再利用的问卷调查与分析

为了调查杭州市可回收垃圾资源再利用的情况,设计了垃圾分类处理问卷调查表,并进行统计分析。在2010年已做好市区关于杭州市小区垃圾分类的情况调查的89份问卷表,主要分布在杭州的金沙学府,金沙居,多蓝水岸,野风海天域,已有60份填写完毕的问卷调查表;在新雁公寓有7份已填写完毕的问卷调查表;在伊萨卡国际城区域,完成问卷调查表14份,照片46张;在梦琴湾,完成问卷调查表9张,照片71张。主要内容是关于垃圾分类处理,主要针对居民垃圾分类意识状况的调查,以便完成我们课题中关于可回收垃圾资源二次利用的现状调查与研究。2012年问卷调查的主要地点也是分布在金沙学府,金沙居,多蓝水岸,野风海天城,新雁公寓,梦琴湾等小区,总共发放130份问卷,最后回收到问卷数有95份,回收率在70.3%,问卷的主要内容是,关于居民的资源二次利用的意识状况的调查,对于居民分类垃圾习惯的调查,以及让居民认识垃圾分类的好处,与此同时我们通过对现状的了解,借鉴邻国日本垃圾二次利用的经验,对于杭州市垃圾资源可回收利用提出意见与建议。相比2010年的问卷调查得出的结论,2012年居民对垃圾分类和再利用的意识提高了很多。

根据2010年数据显示,有80%的人能正确分辨哪些是可回收垃圾,哪些是不可回收的垃圾,而这些人平时生活中偶尔会注意垃圾分类,真正进行垃圾分类处理的却也很少。而其他的20%的人都几乎不能很好的分辨可回收垃圾与不可回收垃圾,或者不是很了解,而他们对待垃圾的方式也就比较随意。其中还包括一些文化水平较高的人,虽然知道垃圾分类,但是对可回收还是不可回收也并不是很清楚。而2012的调查显示,所有被调查人口中,超过90%的人正确的认识到垃圾分类对人们所带来的好处,但是仅有2%的人会偶尔或者经常的把垃圾分类进行处理。其中85%的人在想丢垃圾的时候会随便的放入垃圾桶而不看分类标识,13%的人则会选择将垃圾随便丢弃。所有受调查者都赞成垃圾分类处理,超过80%的人听说过垃圾分类这回事,也清楚具体情况,52%的人表示如果有关于垃圾分类的讲座就会去听。

显然2010年居民对垃圾分类只是停留在知道上而已,具体的情况都不是很了解。还有些人不知道有垃圾分类这回事的,能自觉的垃圾分类的人少之又少。而2012年居民大部分都能进行垃圾分类再利用,很多人会自觉的去获取与垃圾分类有关的知识,并且对于垃圾分类的前景,被调查的参与者都表示乐观,有很好的前景等积极观点,还表明自己也会积极加入到垃圾分类的宣传中来。

三、杭州市垃圾处理模式的启示

如上所述,杭州市小区居民关于垃圾资源二次利用的意识不高,有待提高,因此,对于解决好杭州市环境问题是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积极借鉴其他市的处理方式,从多种角度去解决垃圾问题:从居民角度看,自觉履行垃圾分类,提高环保意识。我们可以通过大众媒体、网络这些手段进行宣传教育,更要加大对儿童的教育,可以从正面的案例进行教育,也可以从历史惨痛地教训吸取知识,在潜移默化中慢慢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从企业角度来看,大力发展城市垃圾资源技术,形成新的产业。面对垃圾的挑战,变废为宝,向垃圾要效益,就必需要加大科技的投入,广泛应用高科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城市垃圾的资源化在很大程度上与资源化技术有关。科技的进步可增加可利用废物的种类及其利用深度,提高综合利用率,从而推动垃圾资源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城市垃圾处理和资源回收利用是一个新兴的产业,从技术开发、设备制造、安装维修、原料能源相互利用、垃圾产品生产以及管理培训来说,这将形成一个产业链。从市政府角度看,加强市场机制在治理环境问题中的力度,完善垃圾资源的 法律体系。环境问题光靠政府提倡、惩处是不够的,关键是要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引导企业形成自觉的环保意识,使他们认识到不重视环保,产品就没有出路,企业就没有出路,从而形成内在的环保机制与内生的环保动力。可以通过能源价格、环保补贴等具体办法加以推进。

总结

杭州市的生活垃圾量十分庞大,而其中以再利用为目的回收的垃圾资源竟还达不到一成,其余的垃圾要么直接燃烧,要么就地土埋。如此严峻的现实,减少垃圾的产量,推进垃圾的可循环利用,构建资源循环性社会极其迫切。这些靠杭州市政府去加强对垃圾处理及回收政策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居民和企业等积极配合,共同去美化的。

目前,杭州市面临着严峻的环境问题,而这问题的产生则是和废弃物的不合理投放,垃圾的不正确处理等等密切相关的。为了更好的解决日益严重的城市垃圾问题,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已成为当务之急。在处理环境问题上,日本的经验十分值得学习,同时必须要以我市的实际情况出发,切不可盲目照抄照搬。

为了更有效地解决垃圾问题,一方面,要加大垃圾的分类回收、利用,以及大型垃圾处理设施的构建力度,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与此同时,作为这一行动的主力军,城市的市民,更要大力支持环境的保护,从我做起,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这不仅仅是为了我们自己,我们更要考虑子孙后代的利益。

参考文献

(1)袁婷. 从国外经验看我国城市固体废弃物的循环利用[J].

(2) 山东工商 学院学报, 2006,20(1):20-23.[M].

(3)《岩松看日本》,华艺出版社2007年9月版[M].

(4)陈兰芳;吴刚; 张燕; 张仪彬. 垃圾分类回收行为研究现状及其关键问题 [J].

垃圾分类回收的现状篇5

【关键词】垃圾分类;政府职责;现状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X7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6-159-01

城市生活垃圾是指日常生活中、为生活提供服务产生的和法律法规视为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城市居民产生的生活垃圾主要做如下处理:回收再利用(例如:废纸、塑料、金属、玻璃等)、填埋、焚烧、堆肥处理等,不同种类的垃圾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处理。其中,垃圾的回收再利用对垃圾分类的要求较高,需要将不同种类能够重复利用的垃圾做具体分类处理。

一、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现状

2000年4月,建设部在全国范围内选定北京、上海、广州等8个城市作为垃圾分类收集的试点城市,分类收集的重点是废纸、塑料、金属和有毒有害的废电池。经过1年的实践,取得了一些成果和经验。例如,广州市提倡市民先将生活垃圾粗分为可回收利用、不可回收利用和有毒有害3类,再由分拣中心进行细分类和加工。然而,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现状不容乐观。人们不习惯、不知道或不愿意对垃圾进行分类,街道上随处可见的分类垃圾桶并未真正起到垃圾分类的作用,家庭中产生的垃圾统统装入一个垃圾袋扔进同一垃圾桶中,部分地区还未建设垃圾分类的相关设施。很多地方实施的按照住房面积收取垃圾处理费的办法缺乏公平性,不能有效减少垃圾排放量;废品收购的价格低、种类有限、价格随意性大、缺乏必要管理,市民卖废品的积极性不高,对垃圾分类问题造成阻碍。

二、解决城市生活垃圾分类问题的相关对策

(一)政府应重视垃圾分类问题,调动各方力量加大投入力度

1.政府应重视垃圾分类和处理问题,加大投资力度。首先,政府应充分认识到城市中生活垃圾不当处理造成的严重后果,吸取由于垃圾处理的管理疏忽造成重大环境污染问题的经验教训。其次,建设配套的垃圾处理制度和设施,根据城市人口比例,加大资金投入,建设数量相当的垃圾处理厂,采取合理的管理模式。最后,政府应借鉴国内外有关垃圾分类的相关制度,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统一的垃圾分类实施办法。

2.加强对废品回收的管理,鼓励居民通过卖废品实现垃圾分类的目的。居民将废旧报纸、杂志、塑料瓶及其他塑料制品、玻璃制品、易拉罐等金属制品卖给废品回收站,回收站用低廉的价格收购后将废品运往不同种类垃圾回收加工厂,利用这些废弃的原料制作新产品,完成资源的回收再利用。但是,废品回收的价格不稳定,回收的废品种类有限,种种原因导致居民卖废品的积极性不高。针对垃圾回收缺乏必要监管措施的问题,政府应完善废品回收管理制度,加强对废品回收的管理,通过财政补贴等方式适当提高废品回收价格,提高市民收集废品、卖废品的积极性。

3.政府应加强与其他组织的合作。政府应当与其他社会组织积极开展合作,发挥各类民间环境保护组织、居民委员会、小区物业公司、业主委员会等基层组织的积极性,协助政府部门贯彻实施相关规定。各种基层组织开展共同合作,便于发挥不同组织的优势,扩大社会影响力和作用范围.

(二)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将垃圾分类成为一种习惯

垃圾分类的问题与公民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该问题解决的关键在于政府主导下的全体公民的集体行动,每一个市民将垃圾分类这样的举手之劳付诸每天的生活中,培养良好的环保意识。通过分发海报、宣传册、有奖知识问答、走进社区的宣传活动,以及官方网站、广播、电视、报纸、杂志、手机短信、公益广告等传统和新型媒体相结合的方式,增强公民的环保意识,使垃圾分类作为一种生活习惯。

(三)借鉴国外有关垃圾分类的做法

垃圾如何分类和处理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不同国家采取多种多样的方式积极应对,这些成熟的经验为我国解决相同的问题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在德国,居民们将家中的垃圾分放后投入五种颜色的分类垃圾桶,再由负责清理垃圾的汽车拉走专门负责种类的垃圾。美国西雅图市规定,每月为每户居民运走一桶垃圾费用为13.75美元,每增加一桶垃圾加收9美元。韩国从1995年开始按照垃圾产出量支付处理费,该规定实施第一年,垃圾的排除量减少40%,减少垃圾处理费用4063亿韩元。

总之,世界各国不论是通过经济驱动使居民主动减少垃圾排放量,还是通过强制规定垃圾分类、增大对违规市民的处罚力度,对解决各国的垃圾回收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的各个城市在选择制定、适用相关规定时,应当积极借鉴这些成熟的办法和经验,可以同时适用多种方法,并结合当地实际创制具有可行性、可操作性的制度,保障制度的有效实施。

参考文献:

[1]薛东辉,洪华生,刘与东,庄福生.浅谈城市垃圾分类方案的设计[J].环境卫生工程,2001(02).

[2]卢英方,孙向军.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对策探讨[J].环境卫生工程,2002(01).

[3]牛福生,徐晓军.城市垃圾分类回收及综合治理探讨[J].云南环境科学,2000(1).

垃圾分类回收的现状篇6

关键词:日本;威海;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收稿日期:2011-05-26

作者简介:刘建华(1989―),女,山东青岛人,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日语专业学生。

中图分类号:F32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1)07-0113-03

1引言

在环境日益糟糕、能源日益紧张的今天,垃圾处理已经成为了一个全球课题,因为垃圾是世界上惟一增长的资源。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垃圾也越来越多。这些垃圾本可以成为无穷的资源,然而它们通常是先被送到堆放场,然后再送去填埋。垃圾填埋的费用是高昂的,处理1t垃圾的费用约为200~300元人民币。由于经济实力和技术储备的增强,各种生活垃圾处理处置技术在我国得到了不同程度、不同范围的研究和应用,很多经济发达地区已经建立了现代化填埋场、机械化堆肥厂和焚烧厂等多种处理设施。由于每种生活垃圾处理技术均具有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性,从技术本身、经济性和环境影响角度分析,均只适宜处理生活垃圾中的某些组分,因此这种单一处理模式不仅难以满足数量日益增长、成分日益复杂的生活垃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处理要求,而且使得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运行效果差,前处理和二次污染控制技术复杂,处理费用高。日本在生活垃圾处理方面已经形成了相当完整的体系,垃圾处理的经验对于我国城市摆脱“垃圾围城”的困境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2日本生活垃圾处理现状

近年来,日本城市生活垃圾的总产生量和人均垃圾产生量无明显变化,循环利用率和减量化率呈现出逐年增加趋势,最终处理量呈现出逐年减小趋势。焚烧是日本垃圾处理的主要方法,炉排炉和流化床是最主要的焚烧处理方式,填埋处理所占比例很小。日本仍在不断改善垃圾焚烧技术,以实现高温、高效率的燃烧,降低环境污染。日本对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高度重视为了减轻城市生活垃圾对环境的污染,在垃圾产生后,要迅速地进行无害化卫生处理。日本政府近年来加大了有关生活垃圾处理的立法建设,推出了更强更有效的环保政策。二战后的日本,经济发展迅速,工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日益严重,生活垃圾处理速度明显落后于经济快速增长速度,大量城市生活垃圾非法堆放,造成了很大的环境问题。由于土地资源匮乏和能源需求加大,在日本无法建设大量垃圾最终处置场,促进了政府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行动。日本政府根据日本的实际情况,在近20年来,主要推行技术改造和循环利用政策。

2.1垃圾分类

(1)可燃垃圾。主要有鱼、蔬菜等厨房的加工废料、纸、衣类、生理用品、烟头等。

(2)不可燃垃圾。不适合燃烧的垃圾。塑料类、金属、玻璃、陶瓷器、橡胶、皮毛类、刀类、针、电灯泡、荧光灯等,没有危险的东西则放入可以看到里面、透明度高的塑胶袋后丢弃。

(3)粗大垃圾。家具、电器制品、自行车等,大东西的回收是要收费,要申请的。可致电清扫事务所申请收集。

2.2因地区丢垃圾的时间不同

分类的垃圾要丢的时间及场所因地区的不同而有差异。一般来说可燃垃圾是1星期收集2到3次,不燃垃圾是1星期回收1次。

2.3对垃圾进行焚烧处理

焚烧是日本最主要的生活垃圾中间处理方式。随着垃圾产生量及其成分的变化和环保要求的提高,日本政府对垃圾焚烧后污染物排放制订了严格的标准。同时,政府还加强了对燃烧效率和能源利用等方面的指导。

2.4对生活垃圾进行最终处理

城市生活垃圾经过中间处理(如焚烧处理)后,其固体产物(残余物)要进行最终处理。一般,生活垃圾焚烧产生的灰渣,送到最终处理场进行填埋处理。生活垃圾焚烧产生的飞灰,送到危废处理场专门处理。

3威海市生活垃圾处理现状

威海地级市成立20年以来,先后荣获全国第一个“部级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等等桂冠,2003年被联合国人居署授予“联合国人居奖”,在国内外成功叫响了“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品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化进程在不断的加快,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工作在威海得到了有效推广,逐步实施了建设打造精品城市,提升城市形象和品味的目标。

3.1威海市垃圾分类收集现状

2003年9月,为进一步加快城市化进程,威海市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推行垃圾分类收集处理的意见》,对威海市推行垃圾分类收集处理确立了基本原则和目标:坚持统一规划、稳步推进、注重实效和市场化运作的原则,逐步建立起科学完善的垃圾分类收集处理系统,全面规范单位和居民垃圾分类投放行为,大力推进垃圾收运处理产业化,不断提高垃圾回收利用率。威海市环卫处立足实际,致力于垃圾分类收集工作的研究与推广,在借鉴发达国家和国内大城市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垃圾分类从娃娃抓起”的理念,并于2004年5月在长征小学开展垃圾分类试点,在试点成功的基础上,联合区教育局,在全市中小学推行垃圾分类收集。在学校推广垃圾分类收集的基础上,利用废弃的清洁站成立了12作废品回收站,建立可利用垃圾回收网络,利用回收废物研制生产了新型环保系列产品,促进了循环经济的发展,垃圾分类收集已逐见雏形。

3.2垃圾分类收集存在的问题

威海市在学校开展垃圾分类收集工作已经近5个年头,分类收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要在全市范围内逐步推广,仍面临着很多困难和问题,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垃圾分类收集规划措施落实不到位。威海市虽然于出台了威海市环境卫生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对垃圾分类收集等都提出了详细的管理意见,但是由于缺乏管理部门组织对该项规划进行落实,致使这项工作没有得到扎实有效开展,成为影响垃圾分类收集工作滞后的重要原因。

(2)重视程度与资金支持不够,要使垃圾分类收集工作顺利开展,资金方面的压力是巨大的,如果没有国家政策的扶持,特别是经费的扶持,垃圾分类收集工作最终必然会流于形式。

(3)居民参与垃圾分类意识淡薄,没有想过这项工作对环境和资源的保护作用,更看不到垃圾分类收集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

(4)垃圾分类回收体系不健全。没有建立“前期分类投放、中期分类收集运输、后期分类处理利用”的垃圾分类回收利用体系。

(5)垃圾分类回收效益成本低。垃圾终处理分拣设施建设是巨额投资的大项目,小项目达不到规模,毫无效益可言。

(6)垃圾分类收集的形式单一。主要是将传统的垃圾收集点的一个垃圾桶转变为2~3个分类桶。

3.3日本与威海的对比分析

(1)日本有一套较成熟稳重的垃圾分类回收处理系统,有全面的垃圾分类收集的管理机构,而威海市没有建立起完备的分类垃圾回收系统。

(2)日本政府的环保管制和宣传工作较彻底,而我国还未开始真正意义上的宣传工作。

(3)日本人有着很强的资源节约和环保意识,自觉进行垃圾分类投放,而威海市民环保意识不够,环保知识欠缺,大部分居民不能自觉进行垃圾分类环保。

(4)就资源垃圾而言,从回收到再利用,变废为宝还有着十分细致的工作,而威海市对于资源回收处理的投入还不充足。

(5)日本有较发达的垃圾分类回收利用技术,而威海市垃圾回收利用技术还是十分不成熟,效率和范围具有局限性。

3.4对于威海市生活垃圾处理的启示

垃圾分类收集工作在我国实施尚处于起步阶段,推广与普及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任重而道远。总结全国8个试点城市第一阶段经验就是:政府倡导、公众参与、企业运作、科技支撑”,按照这个原则,结合威海的实际,要想顺利推进分类收集工作,主要对策有以下几点。

(1)健全法律法规、政策引导、政府调控。政府在整个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和分类收集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要建立资金投入机制;要继续巩固完善中小学生垃圾分类收集工作,在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推行垃圾分类投放,在此基础上,居民小区实行生活垃圾分类投放。

(2)成立垃圾分类收集的管理机构。威海市应针对垃圾分类收集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开展垃圾分类收集的宣传和教育;对垃圾分类收集进行监督和管理;协调垃圾分类收集的相关工作等。

(3)做好上中下游的配套工作。对于上游,应加强分类收集方案制定,加强宣传教育;对于中游,应设置合适的分类收集设施,尤其是要配套专业的分类收运车辆;对于下游,应建设分类回收物质的临时储存场所,并确定分类后的各种物质的消纳途径或处理场所。

(4)努力营造社会互动氛围。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是一项有重大意义的社会工程,发动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等社会各界进行广泛宣传教育,使垃圾分类意识逐步深入人心。

(5)建立健全考核评估体系。垃圾分类是一项系统工程、长期工作,必须建立专业部门、社会机构、市民共同参与的评估机制,对生活垃圾分类实际推进效果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价。

(6)利用科技支撑作为基础。分类收集和资源循环利用设备、设施以及管理,完全不同于传统的混合收集,都需要科技作支撑。

4结语

垃圾分类是以有利于垃圾处理和资源有效利用为目的的,对于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处理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垃圾是没有被利用的资源,我们应该将它回收再利用,把它为变废为宝,让它为人类造福。

参考文献:

[1] 威海市人民政府.威海市《关于推行垃圾分类收集处理的意见》[R].威海:威海市人民政府,2009.

[2] 张益,陶华.垃圾处理处置技术及工程实例[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3] 郭广寨,陆正明,石峰.城市生活垃圾综合处置系统的选择[J].上海环境科学,2001,20(1):37~40.

垃圾分类回收的现状篇7

关键词:北京 生活垃圾 资源化

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物质是循环的,废物是相对的。废物仅仅是相对于某一个过程或者某一方面没有使用价值,一种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在一定情况下可以成为另一个过程所需要的原料。北京作为一座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城市生活垃圾,这其中有很多是具有再次利用价值的废旧物质,实现生活垃圾资源化,将会对北京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产生巨大的效益。

1.北京城市生活垃圾产量分析

1.1 生活垃圾产量

北京市作为我国的首都,近年来,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的进程加快,人口数量不断增长,但随之而来的,是城市生活垃圾量的直线上升和垃圾处理问题的日益严峻。根据2013年国家统计年鉴,2012年末北京市总人口为1297万人, 年生活垃圾清运量648.3万吨,人均生活垃圾产出量约为499.85kg/年。

1.2生活垃圾组成

据最新统计数据,2011年北京市生活垃圾日产生量约为17380.8吨,而2012年这一数字增长到了17761.6吨,同比增长2.19%。在数量如此庞大的生活垃圾中,厨余垃圾占到了60%左右。除此之外,可回收的生活垃圾如纸类、塑胶、玻璃、金属等废弃物在居民区生活垃圾中占有一定比例[1]。根据统计数据计算,2012年北京市废品回收量约为生活垃圾产生量的24%。在回收的废品中,废金属约占55%,纸张约占22%,废塑料约占11%,废玻璃约占4%,其它废品约占8%。

2.北京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现状

2.1处理设施及其能力现状

目前, 北京市的垃圾处理厂的数量为18个,其中大部分的垃圾处理方式是卫生填埋。北京市所有的垃圾处理厂的设计处理能力总和为12148吨/日,但实际的处理量却达到了 17562吨/日。其中,垃圾填埋场共有15座 (主要的垃圾处理厂分布见图1),年处理垃圾量为 598.8万吨,占生活垃圾清运量的92.4%;垃圾堆肥场共2座,年处理垃圾量为27万吨,占生活垃圾清运量的4.16%;垃圾焚烧场有1座,年处理垃圾量为15.7万吨, 占生活垃圾清运量的2.42%。全市垃圾资源化率已经达到35%。由此可知,北京实际的垃圾处理量要远大于其设计处理能力,并且设施的超负荷率甚至已达到了44.6%。按照这一情况继续发展下去,几年之后北京现有的垃圾填埋场将被填满,会面临垃圾围城的危险。

2.2物流现状

生活垃圾的物流是指生活垃圾从最初的生活垃圾收集点开始,经过生活垃圾的运输、中转、转运等,最终集中到垃圾处理场所的流动过程。其中,根据不同的收运垃圾设施设备的种类进行划分,可以将城市垃圾物流分为密闭式垃圾清洁站收集、地面垃圾站/桶收集以及压缩车流动收集3种主要的生活垃圾收集方式。北京市城区的垃圾一般采取由各小区或者各街道物业的保洁队进行收集,然后运输到小区或街道附近的各类生活垃圾清洁站或者生活垃圾收集车,然后再由环境卫生服务中心的车辆将生活垃圾运送至密闭式垃圾转运站中,经过密闭式垃圾转运站的压缩以后,再将其通过大型转运车运送至垃圾处理场或者是垃圾填埋场,北京市城区生活垃圾具体的物流流程如图2所示。

2.3 运转现状

随着最近几年来北京市城市建设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北京市城区的垃圾堆肥场或者是垃圾填埋场等垃圾处理厂以及垃圾的最终处置场与生活垃圾收集站或垃圾楼的距离越来越远,平均距离达到了50到100千米,所以急需要建设垃圾中转站,从而达到减少运输的车次、提高垃圾运输的效率,并且能够使垃圾转运费用得到降低等效果[2]。目前北京城区已建并投入使用的垃圾中转站的部分情况如表1所示。

3.北京城市生活垃圾收集运输系统分析

3.1垃圾分类环节分析

北京市垃圾分类环节中最主要的两个环节是源头收集和密闭式清洁站机械分类。在国外发达国家,垃圾的分类收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在北京市,垃圾分类收集并未取得良好效果,这主要是由于广大居民的参与程度不高、分类运输配套设备不足等问题造成的。

3.2环境效应分析

垃圾收运过程对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正效应影响和负效应影响两个方面。

正效应影响的主要体现是直接回收垃圾中的可以再次利用的资源,使垃圾中的可燃物或是有机物间接的转化成为电、热等可再生资源或者是农业生产用肥等,并且能够起到减少进入填埋场的垃圾总量,缓解垃圾处理过程对土地资源的占用等效果。

负效应影响主要体现在垃圾收集过程中所出现的垃圾飞扬,污水、臭气污染等现象;垃圾运输过程中由于运输设备封闭不良所导致出现垃圾散落、滴漏等可能会对道路造成污染的现象;垃圾收集、运输作业过程中由于各种设备工作时所产生的噪声所造成的噪声污染以及由于车身不洁所导致的视觉污染等。

3.3 经济分析

吨垃圾费用和垃圾收运环节所创造的经济效益是对北京城市生活垃圾收集运输系统进行分析的两个主要方面。

吨垃圾费用的多少的主要决定因素为收集运输生活垃圾过程中所配备的车辆的性能、对生活垃圾进行运输的距离,垃圾收集运输装备、设施的折旧以及垃圾容重等因素,运用层次分析方法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垃圾容重、垃圾运输工具和运输的距离三个因素是影响吨垃圾费用多少的主要因素。

生活垃圾收运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经济效益体现在以下主要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通过垃圾分类和垃圾源头减量,使垃圾的转运量和运输车次减少,从而起到使垃圾的运输成本降低,垃圾运输费用减少的效果;另一方面是可以在垃圾进行分类处理的过程中,对纸类、金属、塑料等可以再次利用物质进行回收并再次利用,从而创造经济效益。

4.北京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存在的问题

4.1垃圾处理设施超负荷运转情况严重

与国内的其它城市相比,北京市已经建立起了相对比较完善的垃圾处理设施,但由于生活垃圾的数量十分庞大,仍使得北京市的很多垃圾处理设施处于超负荷运行的状态。例如,为北京市朝阳区垃圾处理服务的高安屯垃圾卫生填埋场,其日处理垃圾的设计量为1000吨,但在实际日处理量达到3583吨,超出其设计量2583吨,超负荷率高达258%,就北京市在垃圾处理方面的整体情况来说,垃圾处理设施的总设计日处理垃圾的能力为1.04万吨,实际处理过程中,每天需要处理的生活垃圾的数量却达到1.74万吨,垃圾处理设施的平均超负荷率为67%[3]。这种状况的存在,将会导致垃圾填埋场的服务年限大大缩短。

4.2生活垃圾处理工艺结构不合理

目前,在北京市进行处理的生活垃圾当中,有超过90%的量是通过卫生填埋的方式进行处理的,只有比较低的比例的垃圾是通过采用堆肥、焚烧的方式进行处理的。市民也对焚烧处理方式存在误解,对垃圾堆肥、焚烧存在抵触情绪。这就大大增加了改善生活垃圾处理工艺结构的难度,而在发达国家,通过焚烧的方式处理生活垃圾比例不断上升,与北京市在生活垃圾处理过程中的采用焚烧的方式处理的比例较低的现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4.3垃圾管理协调机制不健全

目前,在北京市生活垃圾处理的过程中,仍然在采用多头管理的模式,不同的部门对垃圾处理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以及不同种类的垃圾的处理工作负责。但是,这种在垃圾处理过程中的多头管理模式势必会造成各部门之间由于职责不清而导致的混乱局面,使垃圾处理的有效性降低。另外,由于垃圾处理过程中多部门协调机制尚未形成、政策法规尚不健全等因素,导致北京市垃圾处理工作日常管理面临着重重的困难。

4.4垃圾分类处理体系不完善

目前,市民的垃圾分类意识还不强,垃圾混放现象比较严重,这就使得垃圾分类工作的效率大大降低。同时,由于垃圾成分构成比较不稳定,也增加了在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时的难度。尤其是近几年来,电子垃圾数量上的增加,不仅使得在对垃圾进行处理时的困难增大,也会使得地下水和土壤等自然资源面临的安全隐患大大增加。

4.5市民参与垃圾减量和垃圾分类的程度低

部分市民对于垃圾减量、垃圾分类对整个城市发展全局的重要意义还没有充分的认识,而是将更多的关注点放在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会对其自身的生活以及利益带来的影响上,这也导致了市民在垃圾处理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发挥不充分的情况的发生。同时,随着部分市民对环境保护的意识不断增强,认识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并且愿意参与到环保行动、环保决策中,但是由于目前参与机制还比较缺乏,市民希望参与到垃圾处理的过程中的一些诉求还无法得到实现。

5.北京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建议

5.1加大投入,促进垃圾处理设施建设

在对垃圾处理设施进行建设的过程中,做到科学规划是第一位的,尤其要做好垃圾处理设施的选址工作,进而使垃圾处理设施的布局更加合理。其次,应该以科技为先导,对现有垃圾处理设施进行改造升级。最后,政府也要增加对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升级改造的投资力度,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保证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早日完成。

5.2改进工艺,提高垃圾处理水平

北京市应积极开展关于生活垃圾综合处理方面的研究,使生活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以及无害化的水平得到提高。混合收集的方法是目前生活垃圾收集过程中大都采用的方法,混合原生垃圾在日常处理的垃圾中所占的比例也十分巨大。为了提高生活垃圾的减量化和资源化处理水平,在对生活垃圾进行处理的时候,应根据垃圾的构成成分不同,使用与之相对应的垃圾处理方式。同时,对垃圾处理工艺中的高新技术的研发力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大,使垃圾处理的效率得到提高,从而使垃圾填埋处理对地下水和土壤等自然资源的危害不断降低。

5.3落实责任,强化各部门协调机制

要做到垃圾处理过程的综合利用以及全过程管理,需要加强对跨部门的垃圾管理和协调机制的建设,进而有效地进行垃圾处理。由市主管部门负责垃圾处理的标准和规划的制定,并做好垃圾处理过程中的协调指挥工作,各相关部门也要根据各自的职责承担起相关的垃圾处理任务并承担相应的费用。从而使各自的工作分工更加明确,是垃圾处理工作顺利进行。

5.4推进垃圾分类回收体系建设

垃圾的分类收集是解决垃圾危机的第一个环节,也是决定性的一个环节,对垃圾进行分类,不仅可以起到减少环境污染,促进资源循环利用的作用,还可以使垃圾处理的效率得到提高,最终使垃圾处理的经济效益达到最大化。在生活垃圾回收体系建设过程中,可以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关于生活垃圾处理方面的先进经验,在北京市的部分城区开展试点工作,并试着建立垃圾制造者付费的垃圾回收系统,从垃圾的制造者入手,控制生活垃圾的产生。对电子产品等对环境危害较大的产品,应该以法律的形势对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回收责任加以明确的规定;同时,还要健全和完善可再生资源的回收网络,使可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工作落到实处,通过加强资源回收利用的方式对垃圾的源头分类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5.5加强舆论宣传工作,完善公众参与机制

北京是一个人口集聚的开放型城市,充分调动广大居民的积极性,是解决生活垃圾处理问题的有效途径。应充分发挥广大市民在垃圾分类这一关键环节的作用,加大舆论宣传力度,适时举办垃圾处理知识的科普活动,提高公民合理处理生活垃圾的意识,增加社会对生活垃圾处理的关注度。

6.结束语

与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相关的问题是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的越来越明显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因此,这是一个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

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是一项系统的工程,也是一项需要全民参与的全社会工程。要做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作,不能仅仅将目光停留在填埋、堆肥、焚烧三种技术的选择上,还要从垃圾的收集、运输、垃圾管理、法律规章建设、基金投入、素质教育等多方面着手。

参考文献:

[1]陈芳,赵岩,张晨光.2011-2020年北京市生活垃圾产生量预测分析[J].环境卫生工程,2012,20(6):57-59

[2]马力.北京环保计划:生活垃圾处理能力3年增4成[N].新京报.2013(3)29

[3]梁丽娜.城市垃圾处理科学发展之路[J].中国城市环境卫生,2011(6):22-25

[4]向延亚,李媛辉.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1(10):215-217

[5]王丽丽,常鹏.北京市生活垃圾产生问题及应对策略[J].科技与产业,2011(6):43-45

[6]苗青芳.北京市生活垃圾处理存在的问题及防治对策研究[J].知识经济,2012(23):63-64

垃圾分类回收的现状篇8

关键词:垃圾分类 分类垃圾桶 环保

一、垃圾分类现状分析:

在美国,垃圾分类已成为一种时尚,作为垃圾生产大国之一,各色各样的分类垃圾桶随处可见,垃圾分类观念意识早已深入人心。同时美国政府在垃圾处理问题上进行长期性的监管,提供各类垃圾分类的基础设施,使垃圾分类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垃圾分类在例如巴西、菲律宾等发展中国家也都形成了必然的趋势,垃圾分类已逐步成为世界性的潮流。

尽管我国曾今在垃圾分类这一领域曾今做了各类尝试和努力,例如通过媒体进行垃圾分类知识以及意义的宣传,有关部门走进社区进行直接性的号召,以及政府制定一系列相关的法律法规等,但至今收效甚微。

二、我国垃圾分类现状的原因分析

相关人士指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没有形成相应的垃圾分类配套法规,推动垃圾分类的强制性动力不够。同时,全社会尚未养成自觉将垃圾分类的习惯,仅靠社会宣传动员的手段来推动垃圾分类是远远不够的。

(一)居民缺乏垃圾分类意识

据调查,近八成的居民表示,平日扔垃圾时没有分类扔放的意识和想法,居民对于垃圾桶分类标识关注度较低,往分类垃圾桶内扔垃圾很少注意扔得对不对,仅仅是寻求方便,甚至部分人认为将垃圾放入垃圾桶就已经很环保了,以至于几乎所有的分类垃圾桶内的垃圾都是混装的。

与此同时,居民对于可回收、不可回收垃圾概念模糊,仅仅认为,可用的,用来卖钱的就是可回收垃圾,又对于垃圾分类的意义不了解。何况分类垃圾桶早已被环卫工或拾荒者多次光顾,大多可用于回收的垃圾已经被拾走,最终环卫部门在统一收垃圾时仍是将所有垃圾一齐倒入拉机车,居民认为在源头进行垃圾分类的效果不大,逐渐失去了垃圾分类的动力。

(二)垃圾分类缺乏强制性约束

我国的垃圾分类工作在立法层面上既没有约束机制,又没有鼓励机制,是一大问题。政府等相关国家机构现阶段仅仅采用宣传的手段是不足以从根本上推动垃圾分类工作的,在日本,如果居民没有进行垃圾分类,环卫工人不会收你的垃圾,即使你丢进垃圾桶,也会被送回门口。

(三)垃圾处理的基础设备及资金投入的匮乏

由于人力物力有限,环卫处采取的也就是单一的垃圾车。相关机构人员表示,如果要实现真正分类,就要在投放分类垃圾桶之后,调派不同的车辆运输不同的垃圾。经粗略测算,分类运输至少要增加几千台车,对交通的压力巨大。而到了处理环节,我国几乎没有各类可回收垃圾的专项处理设备。因此,分了类的垃圾最终还是被混合运走。

一次环保产品展示会上,一套德国产的废旧电器无害化处理的生产线展示了垃圾处理的先进性,一边放进废旧设备的同时,另一边就会分解出金、银、铜等可利用的现成资源,但这样的设备标价却要1000多万元。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资金和问题是垃圾分类急需解决的首要问题之一。

三、有关垃圾分类工作的建议

垃圾分类的法律法规不完善,资金投入不足,公民的环保意识薄弱,导致开展垃圾分类工作举步维艰。随着垃圾混合处理带来的浪费和污染越来越严重,分类处理垃圾势在必行,那么应当如何突破这一瓶颈呢?

(一)垃圾分类观念的推广

垃圾分类观念的推广需要相关部门和公众的共同努力。垃圾分类有赖于全体公民的环保意识的增强,环境素养的提高,更需要政府等部门进行定期的宣传指导,并配合以长期的监督工作。

在当代社会,可持续发展是时代的主题,这事众所周知的事情。首先,相关部门需要从垃圾分类的积极意义和作用出发,引导公民自觉意识到垃圾分类工作对于环保事业的巨大贡献;其次,国家应加强可回收垃圾概念以及处理问题等相关知识的普及率,同时辅助相关的经济鼓励和制裁措施,将垃圾分类的观念植入公民意识中。也可从校园着手,提高这些即将迈入社会、易于接受新鲜事物的青少年的垃圾分类意识,从而实现分类垃圾桶的真正作用。

(二)在垃圾分类工作上加大投入

垃圾分类收集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只有社会形成了封闭的资料循环利用,建设起完整的系统,分类收集才可能持久,才会有生命力,垃圾分类工作不是只利用大范围投放分类垃圾桶就能实施进行的,政府应在垃圾分类上加大投入,这种投入包括政策引导、技术研究、运输体系的完善,更重要的是资金上的投入,逐步建立起相关基础设施、配套设施等垃圾处理硬件,从而建立起分类回收系统。

(三)鼓励各类环境社会团体的参与

我国存在大量的社会环境团体,他们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并不亚于国家政府等相关机构,通过这些团体的共同参与,来完善垃圾分类制度与法规,并广泛推广与实施,来促进垃圾回收以及环境这一块的体制健全。

垃圾分类的制度及法规的制定实施工作不仅仅是国家和社会的事,个人同样负有重要的责任。除了专门的立法执法机构,公民也可通过媒体以及环保机构等其他一些社会性渠道来参与相关法规的健立和实施。

结论

人们面对日益增长的垃圾产量和环境状况恶化的局面,如何通过垃圾分类管理,最大限度地实现垃圾资源利用,减少垃圾处置量,改善生存环境质量,是当前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迫切问题之一。

垃圾分类是一个长期的工作,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各项社会体制的健全,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会是国际上著名的“生态国家”。

参考文献:

[1] (美)琼斯(Jones,R.).《垃圾收集》.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上一篇:高铁建设的感悟范文 下一篇:固废污染治理措施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