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回收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3-12-20 16:56:04

垃圾分类回收的重要性

垃圾分类回收的重要性篇1

环保问题越来越严重了,大家也在想办法针对这个问题,而只有更好地进行垃圾分类,才会让环保得到更好的实现。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物业单位垃圾分类具体工作计划》,供您阅读,参考。希望您能有所收获!

物业单位垃圾分类具体工作计划

为贯彻落实__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推进局属各中小学、幼儿园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生活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改善校园环境,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高资源利用率,区教体局制定了《中小学、幼儿园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方案》的有关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此活动方案。

一、组织机构

成立__中学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垃圾分类工作。各部门分工合作,共同做好垃圾分类工作。

二、分类原则和标准

按照国家住建部《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及其评价标准》城市生活垃圾分为可回收物、大件垃圾、可堆肥垃圾、可燃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六大类。结合我市城市生活垃圾收运、处理设施的现状以及今后的实际需求,我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标准分布实施、逐步到位,现阶段按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进行分类收集;待相关设施建设、分类收集的条件成熟后,再按照部颁标准细化、实施。

1、可回收垃圾:指适宜回收循环使用和资源利用的废物,如纸类、塑料、金属、玻璃等。

2、不可回收垃圾:指除可回收垃圾以外的其他生活垃圾,如普通生活垃圾、电池等有毒有害垃圾以及其他固体废弃物垃圾。

三、目标任务

1、开展宣传动员。组织全体师生开展垃圾分类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利用校园网、班会课、黑板报、宣传栏等形式,开展以“垃圾分类、保护环境”为主题的各类活动。切实提高学校全体师生对垃圾分类工作的知晓率、参与率。

2、参与社区共建。与社区开展垃圾分类达标共建活动,深入社区宣传和参与垃圾分类,促进家庭和社会共同参与垃圾分类。

3、设置分类收集设施。按照可回收、不可回收分类设置垃圾收集设施。

四、经费保障

安排专项经费,用于学校校园内部垃圾分类的宣传、推广以及分类设施的设置、改造工作。

五、阶段安排

1、宣传动员和准备阶段(20__年__月)

本阶段建立机构、制定方案、开展普及宣传、教育活动,设置垃圾分类箱。

2、推行阶段(20__年x月x日-__月x日)

按照分类标准投放垃圾,规范垃圾分类的管理。本阶段学校与社区进行共建活动,组织学生深入社区宣传和参与垃圾分类,小手拉大手,促进家庭和社会共同参与垃圾分类,提升文明程度。

3、提高巩固阶段(20__年1月以后)

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垃圾分类收集工作的范围,提高分类标准,使师生对垃圾分类收集工作的知晓率、参与率达100%。

六、工作措施

1、召开工作会议,部署相关工作。

2、在校园内以多种形式开展垃圾分类普及知识的宣传教育,组织开展以“垃圾分类、保护环境”为主题的系列活动。

3、学校确定一名垃圾分类指导员。指导员要热心公益性事业,责任心强,勤劳肯干,负责垃圾分类投放的指导监督、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作业、协助服务等相关工作。

4、积极推进“零废弃”工作。尽可能减少生活垃圾产生量,努力零排放。

5、加强宣传培训和日常监督检查:

(1)开展宣传培训,提高垃圾分类的知晓率和参与率。倡导绿色健康和勤俭节约的生活方式,减少垃圾产生。

(2)开展学校与社区垃圾分类达标共建活动,深入社区宣传和参与垃圾分类,促进家庭和社会共同参与垃圾分类,提升文明程度。

(3)加强资料归档、管理制度,规范专项档案管理。

物业单位垃圾分类具体工作计划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工作是实施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步骤,对于改善人民环境,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创建节约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不仅关系到城市的文明程度和城市形象,也是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最基础的工作,更是一项利国利民的事业。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然而垃圾的回收与利用却被垃圾分类这一问题所限。当今社会,垃圾回收并非技术问题,而是人们没有较强的垃圾分类回收的意识。我校响应上级部门“垃圾分类,环保节能”的号召,举行“垃圾分类,你我有责”主题活动,具体方案如下:

一、活动的主题

垃圾分类,你我有责

二、成立学校“垃圾分类,你我有责”主题活动的领导小组

组长:__

副组长:__

各部门负责人(成员):__、__

教育教学方面:

宣传、氛围与少先队活动方面:

校园环境与后勤补给方面:

各组明确分工,责任到人,贯彻落实垃圾分类各项工作,全校师生积极配合,确保工作顺利推进。

三、活动的宗旨

通过宣传垃圾分类的意义提升同学们对垃圾分类这一实际问题的重视;宣传分类垃圾的具体做法,引导同学们正确地进行垃圾分类,保护环境;最后以标记垃圾桶等方式提醒同学们时刻注意垃圾分类回收问题。

四、活动时间

每学期

五、活动目标

1.知道垃圾分类的意义和标准,了解可回收垃圾、生活垃圾和有害垃圾都包括哪些。让学生了解生活中有哪些垃圾,知道垃圾分类的意义和标准,了解可回收垃圾、生活垃圾和有害垃圾都包括哪些。

2.在日后生活中能够分类投放各类垃圾,树立环保意识。

3.在课堂上通过提出问题、设置竞赛,引导学生讨论、设计方案、表达,培养探究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科学思维的素质。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六、活动形式

本项活动主要是通过班级文化宣传、课堂教育教学经过讨论、探究、设计方案等形式让学生们知道垃圾分类的意义和标准,了解可回收垃圾、生活垃圾和有害垃圾都包括哪些,从而引导学生重视环境保护,注意节约资源。

七、具体要求

1、学校宣传通过红领巾广播站、国旗下讲话、课间小结的形式进行校园氛围宣传。

2、每个学期做好班级“垃圾分类”计划、总结。

3、利用每期的黑板报进行宣传,开辟相关“垃圾分类”板块。

4、做好班会课“垃圾分类”宣教资料的收集。

5、健康科根据三年级下册的课程要求制定教学计划、总结、教案,要有过程性记录,学科计划、总结也要有专门的工作安排。

6、美术科生动展现垃圾分类的形象。

7、保持校园卫生环境。

八、具体措施

1、各班级老师高度重视“垃圾分类”教育教学,把“垃圾分类”纳入到平时学生的学习中。

2、学科教学互相渗透,注意课堂教育。健康课、美术课上交相关的教案。

3、积极参与活动,把活动的资料整理收集,在每学期期末上交。

4,所有材料按时上传ftp,照片一律使用复制、粘贴word文档,并附简短文字说明的形式。

本次活动通过提升同学关注并力行垃圾分类这一侧面来提升同学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并积极参与其中,共同保护地球。

物业单位垃圾分类具体工作计划

一、活动背景及简介

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然而垃圾的回收与利用却被垃圾分类这一问题所限。当今社会,垃圾回收并非技术问题,而是人们没有较强的垃圾分类回收的意识。

__青年志愿者协会是由志愿从事社会公益事业与社会保障事业的在校学生组成的公益性社会团体,具有一定的专业性、技能性,其成员具有奉献自己,服务他人的精神。__学校长期致力于社会公益事业,并积极开展与宣传环境保护活动。在经过调查了解后发现同学们没有较强的环境保护与垃圾分类的意识,__学校决定开展宣传垃圾分类,保护环境的活动。

二、活动的主题

垃圾分类,保护地球

三、活动的宗旨

通过宣传垃圾分类的意义提升同学们对垃圾分类这一实际问题的重视;再宣传分类垃圾的具体做法,引导同学们正确的进行垃圾分类,保护环境;最后以标记垃圾桶等方式提醒同学们时刻注意垃圾回收问题。本次活动通过提升同学关注并力行垃圾分类这一侧面来提升同学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并积极参与其中,共同保护地球。

四、活动主办单位、活动承办单位

主办:__小学

策划承办:__

赞助:__

五、活动时间

__-__-x至__-x-__

六、活动地点

全校范围,重点在__、x、__生活区附近

七、活动内容

1、校园的垃圾桶是分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在垃圾桶的两边分别贴上日常垃圾的分类情况,哪些属于可回收的哪些属于不可回收的,引导同学们将垃圾分类放,为环保做出自己的微薄贡献。

2、在宿舍园区宣传垃圾分类知识,让每个宿舍的成员们有意识将垃圾分类放,可回收的单独放一边等待唤青同学来收,不可回收及时送垃圾中转站。

3、据调查食堂门口是发传单的集中地,往往到处有传单乱扔得现象,故倡议广大同学看完传单后将传单放到可回收箱内;同时在食堂各个门口设立传单回收桶,方便同学将传单放入其内,定期将传单统一回收(注:楠苑4只,梓苑2只)。

八、活动流程

(一)项目活动安排

以各小组为单位,分别进行不干胶的粘贴及传单的粘贴工作。筹备工作:(1)准备关于垃圾分类及分类垃圾做法的传单20张;(2)准备“可回收”,“不可回收”内容的不干胶各100张

(二)具体安排

x月__日前为前期宣传,出4张宣传海报及一张展板(垃圾分类的一些照片)

x月__日前,将“可回收”,“不可回收”内容的不干胶贴于校园内垃圾桶上,并放好传单回收箱

x月x日前,将20张宣传传单粘贴于食堂及各宿舍园区并注意以海报等形式适当宣传

x月__日至x月__日主要针对不干胶的维护,对有残破,掉落的不干胶进行重新粘贴

九、活动的可实施性

现在学校路边的垃圾桶都是分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两种的,但许多的同学都没有意识将垃圾进行分类来扔,甚至有的不知道哪些东西是可回收的造成随便扔垃圾桶里的习惯。为了提高同学们的垃圾分类意识,关注环境问题,从个人做起,积极投身环境保护行动中去。以己之力,举手之劳,保护环境。特开展此次垃圾分类活动,以促使广大老师和同学养成良好的习惯,共建和谐美好的校园环境。

十、经费预算

不干胶宣传单__=100(可回收__张,不可回收100张)

宣传单200.5=10(贴于宿舍园区)

传单回收桶640=240

照片101=10

总计:__元

十一、注意事项

1.要保证整个活动的组织性、纪律性、有序性。

2.活动过程中要注意公共道德,切实维护学社联和当代大学生的良好形象。

3.提前了解活动当天天气情况及其他突发事件,并制作一套活动应急处理方案,以灵活应对突发事件,保障活动的顺利进行。

4.机动组:青协宣传部:

垃圾分类回收的重要性篇2

(一)生活垃圾减量的内涵与外延分析

1.城市生活垃圾的界定。城市生活垃圾:指在城市日常生活中或者为城市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城市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

2.城市生活垃圾减量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生活垃圾减量化是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需要,随着原生资源开采费用的增加和废弃物处理成本的上升,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城市生活废弃物产生的问题;生活垃圾减量化是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需要,通过重新利用生活垃圾中的可循环物资,实现“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循环利用的经济发展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不仅是缓解资源压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迫切需要,也是城市生活废弃物资源化的重要途径,对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3.生活垃圾的“三化”内涵及社会经济效益。城市生活垃圾处置“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狭义内涵分别是依据城市生活垃圾的生成源头、生成后的中间循环处置环节、最终处置(末端处置)技术而言的。

生活垃圾“三化”目标与社会、经济、环境效益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如下图1所示。

图1 “三化”与经济、环境、社会效益的关系

(二)上海生活垃圾组成成分的分析与预测

与发达国家相比,上海生活垃圾的成分具有餐厨垃圾含量高、可回收物质较少、季节变化较大、水分偏高等特性。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煤气普及率的提高,全市生活垃圾中可燃成分含量逐步提高,可回收成分逐渐增多。垃圾成分出现的这些新特点,要求与其有相适应的垃圾综合处理方法。

据预测,到“十二五”末期,上海生活垃圾各组成成分的比例关系如图2所示。

图2 “十二五”末期上海生活垃圾成分图

(三)上海生活垃圾减量化的工作现状

1.垃圾的分类处理在上海的实施现状。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始于1995年,其间分类模式经历了多次调整。十多年来,垃圾分类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但一些瓶颈问题日益凸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垃圾分类立法过于原则,缺乏可操作性;垃圾分类标准设计不够具体,分类设施标准有待统一;垃圾分类城乡推进不平衡;垃圾回收利用体系分散,从业人员素质不高;垃圾分类方式粗放,后续资源化程度不高;末端处置技术中填埋处置比例过高;公众垃圾分类意识不强,积极性不高等。

2.垃圾的收费政策。美国、巴西、加拿大、台湾地区等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实施了垃圾收费政策,这些办法都有可取之处,但还无法直接“引进”到上海,因为对于垃圾收费,很多人从心底还未能接受。因此,上海暂不考虑用收费方式处理生活垃圾。

3.垃圾管理立法。目前,上海与生活垃圾相关法规包括:《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上海市餐厨垃圾自行收运管理办法》、《上海市城市生活垃圾收运处置管理办法》,这些法规尚未形成体系,对市民处置垃圾的行为缺乏约束。

4.宣传教育活动。上海生活垃圾减量的宣传教育活动开展力度不够,在宣传形式上主要采用宣传栏开展平面宣传,利用现代的大众传媒较少,总体宣传效果不佳。

5.垃圾管理引进社会资本在上海的实施现状。目前上海环保治理的经费不足,政府对社会力量参与环保产业没有规范的政策加以保障,缺乏有效的措施引导社会资金进入环保产业,不能形成多元投资机制。上海市在调动“非政府组织”和社会团体的积极性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上海生活垃圾减量化的主要瓶颈及其成因研究

制约上海生活垃圾减量化效果的瓶颈主要包括:

(一)对生活垃圾产生的全生命周期缺乏研究

生活垃圾产生的全生命周期主要包括“产品设计与生产——居民购买与使用——垃圾产生——可回收垃圾再利用——填埋或焚烧”等环节,其中垃圾减量化自“设计”开始直到“回收”结束。“改进产品设计与提高”与“提高可回收垃圾再利用率”是从源头上实现垃圾减量化的两个关键抓手。生活垃圾的减量化机制应重点围绕两个关键抓手展开。而“提高可回收垃圾再利用率”的核心是垃圾分类环节,只有将可循环利用物资从垃圾中分拣出来,回收利用才有保障。

(二)目前的上海垃圾分类制度尚待完善

上海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已有一段时期,但效果不理想,究其原因主要包括:

1.分类标准不够明确,导致垃圾分类工作难以推进——常见的公共垃圾桶含糊的将垃圾分为“可回收利用垃圾”与“不可回收利用垃圾”,且对居民培训工作不贴切、不到位,很多居民对分类标准一无所知,分类工作也就无法开展。垃圾分类在中国属新生事物,缺乏习惯与传统,而目前的宣传培训工作开展的不到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分类工作的开展。

2.居民自发进行垃圾分类意识明显薄弱。除部分想分类但不清楚如何分类的居民外,尚有一部分居民习惯于传统的丢弃垃圾方式,认为垃圾分类增加工作量,拒绝开展。因此,加强长期的宣传教育工作将是今后实现上海垃圾减量化中的重要一环。

3.缺乏对垃圾分类的奖惩制度。目前针对生活垃圾分类的情况,缺乏有针对性的直接或间接的奖惩机制。垃圾分类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靠居民自发实现,缺乏制度保障。

(三)生活垃圾减量化机制缺乏有效的平台进行系统整合

目前,关于生活垃圾减量化方面的制度与规范彼此间缺乏有机的联系与衔接,亦缺乏统一平台将其有效整合,致使各种制度各自为政,难以产生工作合力。

三、完善上海生活垃圾减量化机制的总体思路

(一)上海生活垃圾减量化的形势分析

1.生活垃圾产生量的影响因素。生活垃圾日产生量分别与上海市总人口数及上海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因此,在对未来上海生活垃圾日产生量进行预测时,应充分考虑两者的影响。

2.“十二五”期间上海人均生活垃圾量的预测。RTCE(与生活垃圾产出相关的人均消费支出)指与生活垃圾产出密切相关的人均物质消费 性支出,如在食品、饮料、衣服、鞋类、家具、书本、报刊等方面的消费支出。RTCE数据可以通过细化、拆解人均可支配收入和TCE数据得到。通过分析历年RTCE与TCE之间的关系,得到RTCE预测方程如下:

通过分析历年RTCE与生活垃圾产生量之间的关系,可以建立以下预测模型:

利用上式及“十二五”期间各年RTCE预测值,可以计算出各年生活垃圾预测值,其变化趋势如下图3所示:

图3 基于RTCE预测法的“十二五”期间各年上海人均垃圾预测值变化情况图

由图3可以看出,自2010年起上海的人均生活垃圾产生量以0.88公斤水平增长,2015年突破1.25公斤/人日,上海生活垃圾减量化工作形势严峻。

(二)完善上海生活垃圾减量化机制的基本原则

1.政府主导原则。生活垃圾减量化涉及多个政府部门和全体市民,实践证明仅靠政府某个部门和单项法规难以取得成效。生活垃圾减量化不仅需要有一定的资金投入与支持,还需要订立相关的法规制度,这些离开政府主导几乎都是不可能实现的。

上海生活垃圾减量化工作的政府主导作用体现在:政府高层领导主管生活垃圾减量工作;政府应给予生活垃圾减量以政策和资金支持;政府主导立法工作。

2.强化“二次处理”原则。生活垃圾综合处理站的“二次处理”是垃圾分类与终端处理的中间环节,是在垃圾分类收集后,对其中的“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进行更深化的处理,“厨余垃圾”本地完成最终处理,不需再运入填埋场和焚烧厂;“其他垃圾”经过二次分类,最大限度筛选可循环物资;不可循环废弃物经压缩后运入终端处理场所,实现最大限度的减量。国外很多国家在垃圾分类与终端处理的之间也都具备强大的“二次处理”能力。实践证明,有效的“二次处理”是生活垃圾减量化的重要保证。

3.“厨余垃圾”本地处理原则。“厨余垃圾”具有污染性、刺激性、腐败性等特点,是人们对生活垃圾避而远之的主要原因。目前“厨余垃圾”占生活垃圾总量的50%左右,一旦“厨余垃圾”与可循环垃圾混合将极大地增加分拣的难度。因此,利用“厨余垃圾”的腐败性在区域内对其进行生化处理,不仅减少污染其他垃圾的机会,也减轻了最终处理的工作压力,具有重大的减量意义。

4.循环经济原则。循环经济是按照生态规律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之一。循环经济是实现把有害环境的废弃物减少到最低限度即减量化的重要途径。分类后的可循环利用物资必须由较为便利的渠道进入流通市场,作为次级资源进行重新利用,才能有效减少终端处理量。

(三)上海生活垃圾减量化机制的总体思路

解决上海生活垃圾减量化的总体思路是:通过对生活垃圾进行全生命周期分析,从垃圾产生的源头(产品设计)开始直至垃圾焚烧、填埋,开展全生命周期的生活垃圾减量化设计;通过对生活垃圾产生的流程分析,从生产商、零售商、居民小区、垃圾收运场所直到焚烧厂、填埋厂,开展生活垃圾从产生到处理的全流程减量化设计;通过对生活垃圾产生、处理的所有相关方进行分析,构建政府规范、部门执法、企业自律、群众监督、全民参与的生活垃圾全方位减量化保障体系。从而形成“一横一纵”的生活垃圾减量化综合处理体系。其总体思路如图4所示。

(四)完善上海生活垃圾减量化机制的阶段性目标

生活垃圾减量化工作不可能在一朝一夕完成,要有持之以恒、努力不懈的长期准备。上海生活垃圾减量化各项工作,应先易后难、逐步推进、养成习惯、有序开展。课题组经过深入研究,提出上海生活垃圾减量化工作3年工作进度,如图5所示。希望经过全市人民3年的共同努力,可以取得较好的生活垃圾减量化效果。

(五)上海生活垃圾减量化机制的技术路线图

我们设计的上海生活垃圾减量整体方案主要体现在源头控制、分类收集、二次处理三个主要环节。在上述三个环节中,通过各种方法、设施、技术手段减少垃圾终端处理量,其技术路线图如图6所示。

1.生活垃圾减量的源头控制。商品包装是这两类生活垃圾的主要来源。生活垃圾减量的源头控制的主要思路是通过出台相关法规,鼓励企业简化商品包装、采用可循环材料比重,提高包装过剩及其部分一次性商品进入上海市场的门槛,从而实现从源头上减少生活垃圾(塑料、纸类等包装材料)产生量的目的。参考国际先进水平,通过源头减量措施预计可以实现提高可循环材料的比重约20%~40%,减少包装过剩10%~15%左右,预计最大可实现减少5%的生活垃圾排放量。

2.生活垃圾减量的分类投放控制。分类投放的主要目的是快速地找出生活垃圾中的可循环物资,重新作为物资资源投入流通领域。通过分类垃圾桶,要求市民在垃圾投放时分为玻璃、织物、家用电器、有毒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六类。通过分类,可以直接将玻璃、织物、家用电器、有毒有害垃圾从其他垃圾中分离出来,避免污染,提高重新率,并通过专业回收机构进行回收,作为物资资料重新利用,不再进入最终处理环节,减少终端处理压力,实现生活垃圾减量的目的。如果垃圾分类制度能够较为顺利地实施,保守估计至少有垃圾总量5%~10%的减量。

3.生活垃圾减量的二次处理机制。二次处理是一次处理的有益补充,不仅弥补一次处理的不足,还可以减轻终端处理的压力。要求在垃圾分类收集后,无法利用的“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必须运入“生活垃圾综合处理站”进行二次处理。其中“厨余垃圾”进行生化处理,预计可以实现“厨余垃圾”90%~95%的减量;其他垃圾经过二次分拣,分离其中可循环物资,剩余无法利用废弃物经过压缩后进行终端处理。预计其他垃圾可实现50%的减重与75%的减容。

四、完善上海生活垃圾的减量化机制的重点领域研究

(一)上海生活垃圾产生的全生命周期研究

生活垃圾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可行性。全生命周期(LCA)可预测某一产品或某项活动在整个生命周期中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它是一种促进环境管理的工具。这项技术可以有效地应用到生活垃圾管理,评价环境的可持续性。

图4 上海生活减量总体思路图

图5 上海生活垃圾减量化工作进度图

城市生活垃圾管理与产品不同,城市生活垃圾LCA与产品LCA对比如表1所示。

生活垃圾产生的全生命周期主要包括“产品设计与生产——居民购买与使用——垃圾产生;—可回收垃圾再利用——填埋或焚烧”等具体环节,其中垃圾减量化自“设计”开始直到“回收”结束,如图7所示。因此,“改进产品设计”与“提高可回收垃圾再利用率”是从源头上实现垃圾减量化的两个关键抓手。

图6 上海生活垃圾减量技术路线图

(二)上海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制度的研究

1.垃圾分类对于生活垃圾减量的重要性研究。垃圾源头分类收集是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必由之路;垃圾源头分类收集是使废物变成再生资源、变成财富的有利条件;垃圾源头分类收集能使城市生活垃圾得到封闭管理,杜绝垃圾中病菌的传播;垃圾源头分类收集可以减少垃圾运输、处理、处置的工作量,减少环境污染垃圾源头分类收集可简化后续处理工艺并提高效率、降低能耗、降低成本;垃圾源头分类收集有利于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

2.上海生活垃圾的分类模式。按照“大类粗分”的原则,结合上海各区实际以及3种生活垃圾终端处理模式对垃圾分类的基本要求,实行全市统一的分类标准。

“2+4”分类制度包括:湿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含可回收废弃物)、玻璃、织物、电器产品、有毒有害垃圾(电池、药品等)。

6种垃圾的具体界定如下:①玻璃:无毒的玻璃制品及其残损件;超50%为玻璃材质的物品;②织物:主要包 括各类纺织物,包括衣物、鞋子、床上用品及其残损件等,以及超总重50%为纺织物材质的物品;③有毒有害垃圾:包括生活垃圾中对人体健康或者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者潜在危害的物质,如废充电电池、废扣式电池、废灯管、弃置药品、废杀虫剂、废油漆、废日用化学品、废水银产品、废旧电器以及电子产品、各类盛放或残存有毒有害物品的容器等;④家用电器:家用的各类使用直流电或交流电的设备及其残损件;⑤湿垃圾(厨余垃圾):包括生活垃圾中的餐饮垃圾、厨余垃圾和集贸市场有机垃圾等易腐性垃圾,如食品交易、制作过程废弃的食品、蔬菜、瓜果皮核等;⑥其他垃圾:除上述5种垃圾外的一切生活垃圾。

3.居民生活垃圾分类的基本步骤。①在垃圾分类时,因玻璃、织物、电器、有毒有害四类垃圾一般数量有限,易于分类,故首先应该将特种垃圾进行分类投放;②将湿垃圾(厨余垃圾)分离出来;③剩下的为其他垃圾,因其他垃圾中含相当数量的可回收废弃物,因此需相关人员进行继续分拣。

4.各类垃圾的流向。①有毒有害垃圾、家用电器:每隔一定时期有相关生产厂商负责到各居民小区回收;②玻璃、织物:由经营玻璃、织物回收企业每隔一定时期负责到各居民小区回收;③湿垃圾(厨余垃圾):厨余垃圾用塑料袋直接收集,投入指定垃圾桶中,采用电瓶车桶车对接方式运至各“垃圾处理站”,由环卫专业作业部门进行堆肥处理;④其他垃圾:又分为可回收、不可回收两部分,其中可回收部分直接进入再生资源回收系统,不可回收部分投入到收集站指定垃圾桶中,统一由环卫部门收集运输进行填埋或焚烧。

(三)上海生活垃圾收费制度的研究

国外学者研究表明,生活垃圾收费可以大幅度降低垃圾的产生量,如图8所示。

图8 德国部分城市生活垃圾收费前后排放量对比图

上海当前开展垃圾收费缺乏具有可操作性的法规体系,法律层面的不可行;收费标准难以确定,操作层面不可行;缺乏相关政策的配合,保障层面不可行;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处理系统尚未完全建立,技术层面的不可行。总之,现阶段上海进行生活垃圾的收费工作符合我国相关法规,有一定的必要性,目前上海尚不具备开展垃圾收费的必备条件,如果强制实行垃圾收费不但容易引起一定的社会问题,而且也难以达到预期目标。

(四)面向居民上海生活垃圾减量的宣传效果提升研究

1.加强宣传教育,赢得社会和公众的理解和支持。借助电视、广播、报刊、互联网等多种媒体,进行广泛有实效的宣传;充分调动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环保民间团体的积极性,使垃圾分类深入人心、家喻户晓,真正让老百姓知道垃圾分类“为什么做”、“怎么做”、“如何做”。

2.投入一定的资金用于市民的环保教育。除了加强学校教育、传媒宣传外,还可通过公布环境公报、垃圾处理公报,赋予利用可回收垃圾生产的产品以特殊标志和荣誉,鼓励市民使用这些产品等方式强化市民的环境意识。

3.目前,在主要交通干道和商业街布设的分类收集垃圾箱是很好的宣传素材,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还应在中小学(幼儿园)的环境教育中增加分类收集的内容,不仅培养学生的分类收集意识,更重要的是养成良好的分类收集的行为习惯。

(五)鼓励“非政府组织”参与上海生活垃圾减量化的研究

1.动员与整合社会力量,拓展公众参与层次和渠道。生活垃圾减量是一项需要全民积极参与的公益事业,政府政策的制定、执行和反馈、修正,都需要公民的积极配合与参与。“非政府组织”的民间性、基层性及灵活性使其在动员公民参与生活垃圾减量中都有先天优势。

2.公众环境权益意识和参与主动性。公众环境权益包括环境知情权、环境监督权、环境索赔权、环境议政权。对待环境治理问题,政府应该进一步转换思路,利用有效传媒,使大家对环境状况有一个真正的了解,既不夸大情况的严重性,也不盲目乐观,这样会比单纯宣传垃圾分类的益处更有说服力,既提高公众环境权益意识也有助于提高公众主体意识和法律意识。公众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方式主动进行参与,在参与权受到侵害的时候,运用法律的方式保障自己的参与权。

3.补充政府一定职能,推动完善政策和优化效果。非政府组织在推动垃圾减量工作,可以发挥非政府组织自身灵活、精干、专业、高效的优势,借用社会的强大力量来改变政府面对公众不断增加的各种需要而日渐力不从心的窘境,又能通过减少政府的具体管理事务,加强部门协调做好配套政策工作。

(六)上海生活垃圾产生量交易制度的研究

生活垃圾产生量与居民生活水平关系密切,上海市各区县居民收入及生活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建立一种基于市场机制的垃圾产量交易已成为在发展不平衡状况下实现垃圾减量化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论证上海生活垃圾产生量交易制度的可行性及必要性的基础上,致力于研究如图9所示的上海生活垃圾产生量交易方式、交易制度以及实施细则、生活垃圾产生量交易制度的潜在社会问题及其预防措施。

(七)完善上海生活废弃物有偿回收体系建设

生活废弃物回收体系的理想模式是结合社区生活废弃物分类收集工作,依托社区合理布局,在生活废弃物分类收集的小区建立方便居民的回收点,在垃圾收集的源头即把各类可回收利用的生活废弃物分离出来。形成“废弃物回收—再生原料加工—合理利用—废弃物再回收—再加工利用”的循环体,逐步呈现再生资源产业化发展的格局。

图9 生活垃圾产生量交易模式示意图

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应做到在3-5年的时间内,形成覆盖城乡便民服务的社区再生资源回收和现代再生资源信息网络,使90%以上的回收人员纳入规范管理;90%以上社区设立规范的回收站、点、车;90%以上再生资源进入指定市场进行规范交易和集中处理;80%以上再生资源(主要品种)通过规范的渠道,其流向、贮存、处置得到有效控制,如图10所示。

图10 生活废弃物回收利用示意图

五、上海生活垃圾减量化机制的对策与措施

(一)成立“上海市垃圾处理综合管理办公室”

城市生活垃圾减量化工作涉及环卫、卫生、工商等多个部门,以往各部门之间就生活垃圾减量化问题缺乏足够的联系与协作。虽然各部门认识到生活减量的重要性,也开展了一些工作。由于彼此间工作缺乏协作,难以形成合力,导致事倍功半,生活垃圾减量效果不佳。

鉴于上述原因,有必要成立“上海市垃圾处理综合管理办公室”,以 便能够协调各方工作,保证上海城市生活垃圾减量目标的顺利实施。“上海市垃圾处理综合管理办公室”的组织架构如图11所示。

图11 垃圾处理综合管理办公室组织框架图

(二)制定上海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的法律法规

  当前,上海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效果不佳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缺乏相关法律法规的支持。因此,制定上海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的法律法规显得尤为重要。

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以促进本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开展为出发点,以实现生活垃圾减量的基本目标,本着规范与鼓励并重的基本原则,建议制定《上海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先进奖励办法》、《上海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两部法规。

(三)尽快在“全市范围内因地制宜地推广垃圾分类”

上海的“垃圾分类”已在多处试点,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初步具备在全市推广的条件。鉴于目前上海城市生活垃圾面临的严峻形势,建议尽快在全市范围内因地制宜地推广垃圾分类。

为保证垃圾分类工作的有效开展,在具体推广过程中,结合不同区域的具体特点,做到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垃圾分类具体措施应针对不同对象,作相应调整。我们设计了“居民区、企事业单位、学校、餐饮类企业和路边干道”等5类垃圾分类推广方案。

(四)强化生活垃圾二次处理能力——“生活垃圾综合处理站”运作方案

“生活垃圾综合处理站”是“上海市垃圾处理综合管理办公室”下辖的基层单位,是集“可循环物品回收、生活垃圾分类、垃圾排放收费、垃圾压缩脱水等”多功能于一身的垃圾综合处理机构,其具体处理流程如图12所示。

每座“生活垃圾综合处理站”根据其日处理能力,负责处理某一固定区域的生活垃圾,其具置可选择城市公共用地、居民小区空地,或对原垃圾收集站进行改造实现。

(五)控制上海生活垃圾产生源头

1.通过加收“处置费”的办法抑制一次性商品的生产与使用。目前,一次性的生活用品从餐具、文具到各种建筑工具,种类繁多。一次性商品主要以低廉的价格占领市场。因此,建议针对不同种类的一次性商品,按其垃圾处理成本为基础征收“额外的处置费”,通过经济手段抑制一次性商品的使用。

图12 “生活垃圾综合处理站”垃圾处理基本流程

2.出台“产品包装管理办法”。通过出台“产品包装管理办法”,提高过度包装商品进入上海市场的门槛,可以对减少生活垃圾产生量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实现生活垃圾的源头减量。

(六)将垃圾减量考核指标纳入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的考核体系

明确垃圾减量作为考核指标列入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考核指标之一,对于有下列问题的追究领导责任:连续两个月领导区域内的生活垃圾月产生量超过规定标准;垃圾分类工作开展状况不佳(以执法检查结果为准);违反市政府规定的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回收相关规定;未按市政府规定有效开展生活垃圾宣传,或宣传效果不佳;未按市政府规定升级、改造生活垃圾收集器材和存储场所;对生活垃圾执法检查配合程度不够。

将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开展生活垃圾减量工作作为领导政绩考核标准,生活垃圾减量工作开展不佳的单位领导取消本年度各类评奖资格,其考核指标体系如表2所示。

(七)配备“垃圾警察”,加强执法检查

加强执法检查,是保障各项生活垃圾法规得以贯彻执行的重要条件。结合上海实际,建议上海在社区设立“垃圾警察”,加强执法检查,每处垃圾分类回收处配备一名督察员,以有效引导并管理市民配合实施垃圾分类回收。

“垃圾警察”的主要工作任务是依据相关生活垃圾法规,对辖区各企事业单位、居民小区执行垃圾分类回收情况进行检查,保证各项法规得以贯彻与实施。垃圾监督员的职责是监督居民按规定进行垃圾分类;垃圾监督员属社区(居委会)提供的非正式就业岗位。

(八)重视志愿者工作,推动上海生活垃圾减量化

垃圾分类回收的重要性篇3

深入贯彻在报告中提出的“美丽中国”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国家、市、县关于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部署,坚持依法治理、科学实施、注重创新,推进党政机关等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强制分类高质量、高效率、可持续发展。

一、垃圾分类处理的意义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垃圾量迅猛上升,同时垃圾回收行业却在萎缩,大量的垃圾包围着城市;销毁处理垃圾也给财政造成资金压力,土地占用面积亦在不断增加,导致城区城乡结合区生态环境恶化。推行垃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理,有利于逐步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三化”处理目标。

据专家统计和实践证明,目前生活垃圾中约70%为厨余垃圾、果皮等有机垃圾,20%为废纸、塑料类,约4%为玻璃,剩余的为金属、布类等。因此,其中的大部分物质都具有被资源化利用的可能,合理加以开发利用将能变废为宝。每利用一吨废纸,可造纸800千克,相当于节约木材4立方米或少砍伐树龄为30年的树木20棵;每利用1吨废钢铁,可提炼钢900千克,相当于节约矿石3吨;1吨废塑料再生利用约可制造出0.7吨汽油/柴油;1吨废玻璃回收后可生产一块篮球场面积的平板玻璃或500克瓶子2万只。

在许多发达国家,垃圾回收作为一种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以美国的巴尔的摩、华盛顿和里奇蒙为例,过去回收垃圾每处理1吨需要花40美元,分类处理以后,这些回收的垃圾不仅创造了5100个就业机会,而且创造了5亿美元的财富。

二、当前垃圾分类处理实践的问题分析

当前垃圾仍是随意丢弃,垃圾处理以填埋和焚烧为主,宝贵的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受国情、生活方式、观念、习惯、设施等因素制约以及相关经济政策、技术政策和管理法规等配套政策不完善等影响,垃圾分类收集的推广和普及带来很大难度。垃圾分类之所以难,原因大致可以归结为三点:

一是居民环境保护意识较差。传统以来我国都是一家一户的男耕女织的个体小生产者生活方式,导致国人先天没有合作意识,私德良好,公德缺乏。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强调发展,相当长时间都没有将发展与环保联系在一起。此外,仍有大量农业人口,在广大的农村群众心里一直以来没有什么环保意识,也没有人来教他们什么是环保。

二是与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垃圾混装习惯相抵触,政府缺乏政策支持。事实证明,要改变这种长时期所养成的生活习惯,仅靠配置一些分类垃圾桶、垃圾袋,或是进行简单的宣传是不够的。而且目前我们的相应政策、法规、环卫体制等不配套,垃圾收费核算标准简单,垃圾即使进行了分类收集也不会按分类计量收费,使得落实垃圾分类收集工作较难,影响了垃圾分类收集工作的正常进行。

三是回收利用技术比较落后。垃圾分类收集与运输系统还没有建立,如果做不到垃圾的分类投放,那么收集、回收的垃圾都无法达到回收再利用。目前,还有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当前我们所拥有的垃圾处理资源如何配置,即如何激发公民、环卫部门、环卫企业的积极性,促使各方参与到垃圾回收处理,实现垃圾有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

三、垃圾分类处理的措施建议

对待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应按照“政府推动、市场运作、公众参与、科技支撑”来进行。通过宣传、动员和发动社会各界参与分类收集,同时不断地健全和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引导社会由粗放生产及消费转入集约生产,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资源再利用。

1、群众参与。推广和实施垃圾分类处理的过程中,居民的行为与态度是决策者必须考虑的问题。法律、经济手段主要是通过促进市场发展、技术进步等间接发挥作用,而起直接作用的是居民行为。居民行为的内容,包括居民参与意识、参与积极性与参与率、居民分类效率等,与居民家庭收入、家中是否有老人、有无回收经历、居住条件(如厨房面积、住房类型)、教育程度、指导、收费制等因素有关。加强居民行为的研究和引导,让市民理解垃圾分类处理的重要性,知道自己的行为与自身的生活相互关联,与他生活的城市相互关联。提高市民公众环保意识,引导和培养市民养成良好的习惯,大力提倡居民在家中分类收集抛弃垃圾。

2、政府推动。首先,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配备相应装置容器,在居民区、机关、学校、工厂、商业及娱乐中心、机场、车站等地,设置分类垃圾收集的宣传品,将废塑料、废纸张、废玻璃、废金属、废纤维等加以分类回收。其次,落实各方责任。以建设垃圾焚烧厂为契机,有计划、分步骤对市区主要道路、社区、学校、大型商场、饭店、机关、公园、公共场所、车站、码头等实行垃圾分类收集,逐步建立和完善由小区保洁员、居民、物业管理公司和环卫管理部门共同参与的“四位一体”的垃圾分类回收体系。可以先行试点,摸索经验后再逐步推广。再次,科学制定政策。目的在于通过促进建立规范的回收市场、促使主管部门及相关企业制定实施管理计划等来贯彻分类收集;而通过政策、法规的直接强制性措施来督促居民生活垃圾分类行为的作用将是有限的。以美国为例,RCRA(资源保护与回收法)法在制定一系列废物与危险废物排放标准的条件下,要求因排污而获利者付费,目的是使外部环境成本内部化,刺激各种有利于环境的垃圾管理新技术、新方法的发展。同时,RCRA通过要求政府采购回收工业的产品等方法促进回收市场的发展。

垃圾分类回收的重要性篇4

【关键词】城市垃圾 分类回收 循环经济

随着近年来我国城镇化的深入发展,城市垃圾激增,但由于垃圾处理能力的滞后导致城市环境与社会稳定遭受到了严重影响。基于这样的现状,我们理应正确认识科学处理城市垃圾的紧迫性与重要性。然而,在整个城市垃圾处理体系中,垃圾的分类回收无疑是促进源头减排的首要环节。

一、城市垃圾分类回收的意义――基于循环经济效应

毫无疑问,由于城市垃圾污染问题将涉及到广大城市居民的身体健康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因此其理应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那么,我们就必须坚持以资源化、减量化以及无害处理为原则,采取科学手段来促使城市垃圾进入良性生态循环。在这其中,分类回收处理不仅是实现垃圾资源化回收利用的基础与前提,更是将废物转变为再生资源来进行循环利用的重要途径。与此同时,通过分类回收处理可以有效减少垃圾的二次污染,是垃圾生态化的必由之路。

(一)城市垃圾,同样是一种资源

据相关调查统计得知,城市垃圾中有机垃圾(如果皮垃圾、厨房垃圾等)占据的比例高达70%,废纸塑料类和玻璃类垃圾则分别占据20%和4%的比例,剩下的则为布类、金属类等。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城市垃圾中有大部分物质都具有被资源利用的可能性,如果进行合理的开发与利用,变废为宝并非不可能。比如说1t废塑料通过再生利用可以提炼出大约0.7t的汽油或柴油。又比如,1t废纸通过再生利用可以造纸800kg左右,这相当于少砍伐了20余颗树木或节约了4m3的木材。基于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城市垃圾其实也是一种不被人们重视的“财富“,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再生资源[1]。

(二)城市垃圾的分类回收处理对城市环境的益处

城市垃圾的分类回收处理可以有效避免垃圾中有害成分对环境的污染。通过对现有物资的充分利用,能够减少对自然资源的索取,从而减少对自然生态平衡的破坏。具体来说,垃圾不仅仅是一种资源(从生态角度来看),其更是地球上唯一不断增长的资源(从资源角度来看)。因此,在城市垃圾分类回收工作不断推进的今天,我们理应建立起相应的资源化企业,设立专门的资源再生企业或部门来对分类回收的垃圾(如玻璃、废塑料、纸张、金属、辐射性或有毒物品等)进行处理,以此来高效实现城市垃圾的资源化,从而有效减轻城市垃圾对水体、土壤及大气的污染,让人们的生存环境得到保护。

二、完善城市垃圾分类回收工作的建议

(一)明确主管部门的监管职能

地方政府建设主管部门理应建立健全相关于城市垃圾分类回收处理的监督管理制度,由环境卫生部门牵头对区域内城市垃圾分类、回收与处置工作的开展进行监督管理。具体来说,首先应该促进废品回收部门与环卫部门的有机结合,确立废品回收部门与环卫部门的分工协作关系,实行再生资源行业与环卫行业相联合且优势互补的管理运作模式。通过相关制度的制定来将废品回收与环卫回收合二为一,均纳入到垃圾分类回收体系之中,并统一归属环卫部门进行管理。其次,进一步完善城市垃圾分类回收处理的各项技术标准,而相关主管部门也必须严格依据各项技术标准来对城市垃圾的分类回收工作进行实时监督与管理,确保分类回收工作的实效性。

(二)进一步加强垃圾分类回收的可操作性

显然,要想着实解决垃圾污染问题,首当其冲的就是要让城市居民在垃圾回收的源头来实现对垃圾的分类回收处理,然后再将其运送到分拣中心进行细致的划分,最后才根据垃圾的组成成分来分别进行再利用。当然,为了方便城市居民垃圾分类回收的操作,可以采用不同颜色的垃圾袋来分别盛装不同成分的垃圾,如有害垃圾、有机垃圾以及无机垃圾。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大件垃圾产出率较低,并且规格和体积均超常,所以其难以与其他类别的垃圾一起进行回收,因此应该划定一个期限(如半年、一年)来进行回收处理[2]。另外,在盛装垃圾袋的垃圾桶上应该注明回收的类别以及简要的使用说明,以此来指导广大居民合理使用。

三、结语

总之,“垃圾文明”始终都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而发展,其不断挑战者人类的生存状态。鉴于我国城市垃圾的现状,我们理应采取先进技术与综合处理的方式来大力推行城市垃圾的分类回收,并加大宣传力度,不断提升全民环境意识,尽快实现城市垃圾无害化、减量化以及资源化。

参考文献

[1]朱晓毅.中国城市垃圾分类回收及资源化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复旦大学,2013.

垃圾分类回收的重要性篇5

关键词:城市生活垃圾 垃圾分类 分类收集 管理

中图分类号:X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2(c)-0176-02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建设与快速发展,聚往城市的人口越来越多,但是,城市生活垃圾的量也在大幅度增加。根据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人均生活垃圾年产生量为440 kg,产生垃圾的速度越来越快,而且垃圾的成分也越来越复杂多样。这对人们的生活都产生很大的影响,不仅占用土地、污染环境,更是通过环境的污染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垃圾污染环境主要表现在污染空气、污染土壤、污染水体等方面,对社会生态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建设干净、优美的生态化城市,实现城市生活垃圾的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已成为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重要研究课题。因此,需要一种更加有效的垃圾处理方式。现在我国很多城市已经认识到,垃圾问题如果没有垃圾分类收集和分类处理是不可能彻底解决的。分类收集是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过程中的重要步骤。

1 垃圾分类收集的意义

垃圾分类收集是从垃圾产生的源头按照垃圾的不同性质、不同处置方式的要求,将垃圾分类后收集、储存和运输。垃圾通过分类收集,具有重要的意义:(1)通过分类收集,把有用物品,如:金属、纸张、塑料、废旧家电等分离出来,重新利用回收,减少了环境污染,促进可收回利用的垃圾循环利用,是实现垃圾减量和资源利用的重要途径和手段;(2)垃圾在源头经过分类,把不同的垃圾分离出来,可回收的物品放在回收利用中,有毒害的放在危险垃圾处理环节等,减少了垃圾处置、处理量;(3)垃圾分类可有效避免垃圾之间的相互污染,形成垃圾无害性,有利于垃圾资源化,为后期处理垃圾分类工作的提高了效率,降低了处理成本;(4)减少了运输、处理垃圾的工作量,降低了治理环境污染的工作难度,避免对混合垃圾分选产生的费用,使经济利益最大化,可回收物又作为再生资源,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效益。

垃圾处理是社会的责任。中国属于人口大国,每人每天都会扔出很多垃圾。垃圾通常是先送至堆放场,然后再送去填埋、焚烧或堆肥。而垃圾属于复杂的混合物,在运输和堆放过程中,有机物分解会产生臭味,随风飞扬的塑料袋、粉尘等,形成“白色污染”,造成严重空气污染;而且垃圾中会含有大量可燃物,都会引起自燃、火灾或爆炸等事件。这些现象充分表明垃圾对环境与人的生活带来较大的影响。而采取垃圾分类收集后,垃圾不是送往填埋场,而是被送到工厂,不但减少了土地占用量,又避免了填埋或焚烧所产生的污染,还把可回收的物品循环利用起来了。因此,推行垃圾分类收集,从源头上做好垃圾处理,可有效地收回利用废物,为垃圾处理实现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目标创造有利的条件,实现良好的生态效益。

2 生活垃圾的分类和国外垃圾分类收集的方法

从世界各国对生活垃圾分类的方法来看,大都是根据垃圾的成分构成、产生量,结合本地垃圾的资源利用和处理方式来划分。如:日本是分为可回收塑料、其他塑料、大型垃圾、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有害垃圾和资资源垃圾等,而德国分为纸张、玻璃、塑料和金属等。一般生活垃圾分为: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以及其他垃圾。垃圾处理方法包括:卫生填埋、综合利用、堆肥、焚烧发电和回收资源。具体处理包括:(1)厨余垃圾包括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果皮等食品类废物,可以经生物技术就地处理堆肥。(2)可回收垃圾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等,例如:回收1 t废钢铁能炼出0.9 t的好钢;废纸再回收后,可以节省木材等等,都减少了污染。(3)有害垃圾包括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过期药品等,这些垃圾需要特殊安全处理,避免对人带来危险。(4)除以上几类垃圾外,还有渣土、砖瓦陶瓷、卫生间废纸、纸巾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采取卫生填埋可有效减少对地下水、地表水、土壤及空气的污染。

国外很多发达国家都已经实施垃圾的分类收集方法,政府大力对垃圾处理的投资和环保进行宣传,建立完善的垃圾分类收集制度。在日本,规定每周特定时间把特定垃圾袋放在特定地点,如每周三、周六上午收可燃垃圾,周一上午收不可燃垃圾,而且要求人们在垃圾分类前一天晚上,才能将垃圾放在指定的地方,对可回收利用的垃圾每月只收集一次。日本不断的推出法律政策来保障垃圾分类收集的实施[1]。在美国,街道两旁设立各式各样的分类垃圾桶,每个社区都定期派专人负责清运各户分类出的垃圾。在芬兰,采取分类垃圾收费比混合垃圾分类收费低的规定。这些方法与规定,加强了居民的环保意识和垃圾分类收集的意识。

3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现状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收集采用混合收集、分类收集的方式。但大多数城市生活垃圾主要方式还是采用混合收集。混合收集方式是将各种城市生活垃圾不经过任何任何处理,混杂在一起收集。一般在居住区都设有垃圾房,人们将家中垃圾装袋后,每天由垃圾车或环卫工人将这些垃圾运送至垃圾中转站;还有在公路两边、公共场所,都会分段设置垃圾箱,定时由专人清理。但是混合后的垃圾很容易产生臭气、染水等,形成二次环境污染,又增加了处理难度,不利于城市建设的发展。而最终处理城市生活垃圾主要采用填埋、焚烧等。但是,如干电池、废灯管等大量有坏物质未经分类直接进入垃圾填埋场,不仅增大了垃圾的运输和填埋量,而且增大了垃圾无害化处理的难度。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是发达国家广泛采用的一种垃圾源头处理方式。我国也在不断吸收国外先进的生活垃圾处理和管理方式,目前,在上海、广州、青岛等很多城市都开始进行垃圾分类收集。1999年我国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工作,1999年深圳提出“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区”,2000年选定8个城市作为垃圾分类收集的试点城市[2]。近几年来,8个试点城市开展了多样的分类收集工作,在公共场都设置了分类收集的垃圾箱,对垃圾分类收集进行宣传教育工作。人们对城市生活环境质量要求不断提高,环保意识增强,对垃圾分类收集也越来越关注。但是,有的城市垃圾分类回收率不高,甚至没有分类回收;还有许多城市根本就没有配置垃圾分类收集容器,有垃圾分类收集容器的城市,市民和路人也做不到分类投放,即使分类投放,由于没有垃圾分拣中心,还是存在混合后运送到垃圾处理场集中处理。有些城市的垃圾分类收集也形同虚设。

4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的实施现状来看,得到的效果并不理想,生活垃圾混合收集的现象依然显著,存在很多问题。

(1)政府领导对垃圾分类收集不够重视。

长期以来,国家政府领导人着重于经济的发展,对环境保护、生活垃圾的污染问题并不重视。虽然设立一定的垃圾处理建设,但是处理设施非常滞后,城市无害化处理生活垃圾的水平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并不协调。垃圾分类收集工作宣传教育没有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政府并没有大力进行宣传。在垃圾分类收集宣传教育时,没有让人们理解垃圾分类的必要作用。

(2)政府对垃圾分类资金投入不足。

在城市设施投资中,垃圾处理收费制度并未有效实施。城市环境卫生的投资所占比例较低,政府对垃圾分类收集资源投入不足,从而形成垃圾分类收集的条件不足,不能得到良好的推行,导致分类收集箱、分类收集车辆、清洁集装箱的改造、生物处理机的购置和垃圾分类收集宣传活动的经费难以落实到位。

(3)人们的垃圾分类收集意识不高。

虽然有一些城市居民对分类收集的好处有所了解,但是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了垃圾混装,大数人还是将各种条样的垃圾混装在一起,随意丢进垃圾箱内,很难做到将垃圾分别放入多个垃圾袋,然后再分别送至不同的垃圾箱。目前实施垃圾分类收集的城市,只是配置多种垃圾箱或垃圾袋,宣传教育也比较简单,并没有提高人们分类收集的意识与积极性。

(4)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

虽然我国的一些法律法规中,对垃圾分类收集做出了规定要求,如《垃圾处理产业化意见》、《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管理条例》[2]等,但是这些法律法规的立法原则、思想相对滞后,框框多,实质性、可操作性的内容少,对于如何进行垃圾分类、分类方式等没有明确规定,也缺乏全国性的实施规定。相对于其他发达国家而言,我国的法律体系缺少对垃圾分类收集的强制与稳定,仍然需要进一步完善。

(5)综合协调机制不完善。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工作主要由环卫部门进行,工作的实施与政府部门之间综合协调机制并不完善。垃圾分类收集工作有很强的专业性、社会性和广泛性。从实施情况来看,生活垃圾收集工作由街道、居委会、物业等负责,垃圾清运、处理工作由环卫部门负责,废旧物品回收、再生资源利用的工作由商务部负责,有害垃圾由环保部门负责,电子垃圾由发改委负责。在垃圾处理的链条中,各部门之间没有综合执行,人们也没有在垃圾分类收集的工作上完全配合。

5 垃圾分类收集的管理对策

(1)加强领导对垃圾分类收集的重视。

做好垃圾分类收集工作最关键的就是要政府领导的重视。城市环境的建设,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条件之一。垃圾分类收集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大事,各级政府领导起主要带头作用,加强对垃圾分类收集的管理,把垃圾分类收集作为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要任务与责任。

(2)增加对垃圾分类收集工作的资金投入。

由于政府对分类收集的设施投资较少,从而也造成分类收集和运输的设施不足,因此,需要政府增加对垃圾分类收集工作的投入资金。搞好分类收集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分类垃圾箱、垃圾分拣中心、完善垃圾分类的运输工具等,把垃圾分类落到实处。

(3)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和管理机构,完善综合部门协调机制。

目前,我国相关的垃圾分类收集只是些理论要求,并没有明确规定垃圾分类收集的相关法律法规。政府要不断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管理内容,明确政府、企业和人们在垃圾管理包括分类收集、资源物循环利用的责任与义务。政策引导、领导带头,使全民参与垃圾分类收集的实施。加强各部门之间的综合协调管理,将属于环卫、环保、城建、供销部门相关的职能合并起来,建立新的综合管理机构。全面负责废弃物收处理规划、运输网络、工程建设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并赋予执法权。既管理生活垃圾又负责有毒有害废弃物,设立专项基金,来支持环保社会工程及环保科技的开发利用。

(4)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加强垃圾分类收集宣传教育。

保护环境,减轻环境污染,是政府社会管理的重要任务,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加大宣传力度,对人们进行垃圾分类收集的宣传教育。可以通过电视、报纸、海报、网络等媒介,大力进行垃圾分类收集的宣传与教育,让人们真正认识到垃圾分类收集的意义,倡导人们参与垃圾分类收集,提高积极性。可以在小学、中学、大学等学校适当开展环保课,普及环保知识,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5)组织好城市拾荒者,实行垃圾分类收集企业化运作。

根据调查,我国668个城市中,拾荒者大约有230万人。仅北京的拾荒者就超过l0万人。因此,可以设立垃圾回收公司,把这些城市拾荒者组织起来,参与垃圾的分类收集、运输和分拣。这样不但有利于垃圾的分类收集,还使他们有了固定收入,同时,解决了城市中的一个不安定现象。对城市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工作应该形成一种政府扶持的产业,逐渐成为自主经营的企业。还可以鼓励国外投资经营商参与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产业。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垃圾处理和利用的效率,还可以促进垃圾处理技术的发展,建立垃圾分类-收运-处置“产业链”[4]。

(6)先试点后推广,逐步推行垃圾分类工作。

我国采取城市垃圾分类收集起步相对较晚,在经济发达的城市先进行试点,然后逐步向全国进行推广。2000年我国在8个城市设为垃圾分类收集的试点城市,其他城市可以学习试点城市,借鉴其经验。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等,每个城市在实行垃圾分类收集时要逐步实施进行。可以先从经济条件好、文化水平高的居民区进行垃圾分类收集规定,然后向全市推广,逐步在全国各城市实现垃圾的分类收集。人们对垃圾分类要求都还不熟悉,要先在源头采取粗分类,把垃圾分为可回收利用和不可回收利用两类[5]。如果垃圾分类过细,会让人们认为太麻烦,影响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开展垃圾分类收集工作。

6 结论

垃圾分类收集是一种有效处理垃圾的科学管理方法。人们面对生活中不断增长的垃圾产量和环境污染的问题,如何通过垃圾分类收集的管理,最大程度地实现垃圾资源利用,减少垃圾处置量,改善生存环境质量,是当前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问题之一。

城市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是实现垃圾的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有效途径。但是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起步较晚于其他发达国家,在实施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包括:政府领导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不够重视,对分类收集建设投资力度较小,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各相关垃圾处理部门之间综合协调能力不完善,城市居民对垃圾分类收集认识不足等。因此,应从我国的实际出发,采取管理措施。国家政府要重视垃圾分类收集工作,从领导带头、动员社会各界参与垃圾分类收集。建立健全垃圾分类的法律法规、政策,引导开展垃圾分类收集和再利用资源,建立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产业。增加对垃圾分类收集工作的资金投入,建设基础垃圾处理设施,让垃圾分类收集落到实处。通过电视、报纸、海报、网络等媒介,大力进行垃圾分类收集的宣传与教育,提高人们积极参与垃圾分类收集,加强环保意识。

通过政府的大力支持,人们的积极参与,实行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减少污染,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让垃圾中有用物品得到回收利用,建设干净、优美的生态化城市,不断实现生活垃圾的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

参考文献

[1] 褚明兴,王汉逸.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现状及推进对策[J].山西建筑,2014(18):226-227.

[2] 杨佃华,郑奇.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减量污染控制对策[J].环境经济,2012 (Z1):66-69.

[3] 张黎,王璐,吴彬彬,等.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探索与研究[J].建设科技, 2013(8):25-27.

[4] 王婷,邱栎桦.实现城市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制度探析――以治理生活垃圾污染为例[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81-84.

垃圾分类回收的重要性篇6

关键词:垃圾分类 制度比较 日本 台湾地区 制度启示

一、引言

将垃圾按可回收再使用和不可回收再使用的分类法进行分类,称为垃圾分类(Refuse sorting)。垃圾分类主要包括四类: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它垃圾。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城市环境问题日益凸显。而城市中大量生活垃圾对污染显得尤为突出。

相比之下,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却更显成熟。鉴于此,本文着重对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的相关法律制度、具体操作进行介绍,吸收其有益的经验。“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希望对我国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制度的构建有所裨益。

二、日本:体系化且实效性强

日本是目前世界上垃圾管理立法最为完善的国家,该国将循环经济理论作为立法指导思想,其法律体系可以分为三个层面:基本法、综合性法律和根据各种产品的性质制定的专项法律法规。主要有《循环型社会形成推进基本法》、《废弃物处理法》、《资源有效利用促进法》、《家用电器回收法》、《容器包装再利用法》和《食品再利用法》。

本部分主要着重对日本城市生活垃圾相关经验进行介绍,以期能有效借鉴,对我国的垃圾分类立法、管理和实施有所助益。主要从三个方面论述:日本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制度、收集制度和收集管理制度的经验。

(一)日本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制度的经验

日本在垃圾分类回收方面有着比较成熟的系统。其为了减少垃圾,增强回收利用,将生活垃圾按等级分成12类。各市政府还特别发送给居民相关手册,指导居民正确分类。

(二)日本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管理制度的经验

1.特种家电垃圾处理收费制度

日本不对居民征收一般垃圾的处理费,但投弃粗大垃圾时,居民要付费购买处理券,废弃家电则要付再循环费和收集搬运费等,如投弃一个旧电视要支付500日元,收费标准定期发给每个家庭。

2.处罚制度

在日本,假设每周一是规定扔纸类垃圾的,某居民却错把食品垃圾扔到了回收处,那么就会给整个垃圾处理工作带来很多麻烦。回收公司在发现之后,会经调查找到扔错垃圾的居民,按照规定可以对该居民进行罚款。在垃圾处理方面,不但只能按规定时间、地点扔垃圾,部分垃圾还要按规定处置或包装好才可以扔,否则会对居民进行罚款。

3.环境意识教育制度

日本的环保教育是“从娃娃抓起、全民总动员”,将垃圾分类收集的理念纳入各级学校教育,做到以教育影响学生,以学生影响家长,以家庭影响社会。再者,各市政府下设一个环境课,向居民下发“垃圾分类收集日历”,专门负责各社区的居民垃圾分类收集。市政府还将环境教育与环境法律相结合,规定每年的10月为“再循环推进月”,期间举办各种形式的报告会,对推进垃圾分类收集有功劳的人士加以表彰。否则,就可能会受到政府人员的说服和周遭舆论的压力。

三、台湾地区:制度详实而操作性强

(一)台湾垃圾分类的现状观察

台湾清运垃圾的时间是在每天下午。收集车一前一后,前一辆是大容量的环卫车,专收“一般垃圾”,后一辆是卡车,专收“资源物质”。环卫车播放音乐,居民们听到音乐响起就赶快提着分好的垃圾下楼,要是错过了只好等到明天了。

在台湾街头有个“旧衣捐赠箱”,居民们将不穿的旧衣服洗干净,放在捐赠箱中,送给需要帮助的人群或地区。

(二)制度分析

⒈法制健全

台湾《废弃物清理法》分为六章,比较详细地规定了废弃物清理的管理、奖罚规则,使台湾垃圾分类有法可依,相关制度很健全。

2. 相关制度的实施

(1) “垃圾不落地”,就是居民将产生的垃圾直接投放进收集运输车里,运输车将收集起来的垃圾直接送去处理,改变了过去那种将垃圾放置在街道两侧,收运者再把这些“落地”的垃圾装进车里的工序。

(2) 垃圾费随袋征收。对于居民产生的生活垃圾中的“一般垃圾”采取购买专用垃圾袋方式收费,对于“回收垃圾”和“厨余垃圾”则不收费。相关部门将费用加入垃圾收集专用袋中,当居民购买这种专用袋时,就支付了垃圾费。如果不用专门垃圾袋则会被处以罚款。

(3)建立完善资源回收站。资源回收站,已遍布台湾。台湾通过多种宣教形式,倡导民众树立“资源回收”、“废物再利用”的理念,重视建立志愿者队伍。目前已有2万多名环保志愿者长期活跃在居住小区,十几年间,垃圾回收量由3%提升到40%以上。

四、总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以上我们分析了日本、我国台湾地区的垃圾分类的制度和取得的实效,日本和台湾的经验对我们有很大的启发。日本和台湾人口少、经济发达,对垃圾分类工作的推行有着坚实的基础,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大陆经济近些年来已经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如果我们仍然以过度消耗、牺牲环境为代价拉动经济发展,将会得不偿失,后患无穷。现在,垃圾分类工作已经迫在眉睫,至少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要马上落实,逐步推动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事业特别是工业垃圾分类。

我国政府应该大力推动垃圾分类工作,推动政府机构改革,建立健全垃圾分类从中央到地方的监督机构和执行机构,避免相互推诿。应该加大财政支持,拨专款致力于垃圾分类工作。加大政府宣传力度,提高国民垃圾分类意识、环境保护意识。把垃圾分类工作纳入政府官员考核的重要指标,提高各级政府推动垃圾分类工作的积极性。健全垃圾分类的设施,保障各个流程设施齐全,有法可依。

垃圾分类回收的重要性篇7

内容摘要:减量化和资源化是处理生活垃圾的重要原则。本文对贵州省贵阳市生活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的现状进行剖析,发现存在一些问题,由此提出了加强政府统一引导,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加大垃圾分类宣传,征收垃圾处理费由定额制向从量制转变;建设生活垃圾资源化市场,推进垃圾资源产业化;开展可持续填埋,实现填埋场向巨型中转站转变等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生活垃圾 减量化 资源化 分类 可持续填埋

城市生活垃圾是指城市日常生活中或者为城市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城市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包括废纸、废塑料等。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和人口规模的增长,垃圾围城的局面在众多城市正日益显现,有效地应对生活垃圾危机受到广泛关注。为了实现城市生活垃圾的减量化和资源化,吕军和董斌(2007)通过模型从理论上证实城市生活垃圾收费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保护城市环境。孙晓杰(2009)等从社会进步和分工角度认为生活垃圾应先混合收集再分类。刘莉(2007)、周宏(2007)等分别就加拿大、日本等国生活垃圾的管理举措进行探讨,以期将其成功做法应用于国内实践。这些研究对于国内开展生活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工作提供了理论参考和实践依据。但鉴于中国地域广阔,各地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和条件差异较大,有些做法在特定地区不具有普适性。而根据《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规定,生活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原则是主导原则。为此,本文将以贵州省贵阳市为研究对象,对其在生活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方面开展的工作进行研究。

贵阳市生活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的现状分析

生活垃圾减量化是指尽可能减少流向垃圾填埋场的生活垃圾量,通常的措施有:生活垃圾产生之前通过制度设计实现减量化;生活垃圾产生之后通过垃圾分类实现减量化。本文主要从垃圾分类角度对减量化问题展开研究。资源化指将生活垃圾中能回收的、可再利用的物质分离出来加以利用,使生活垃圾最终填埋量降至最低。近年来,贵阳生活垃圾清运量呈逐年上升态势,仅2009年市区生活垃圾产生量为71.02万吨,比2008年增加了17.86%,卫生填埋为主要处置方式。但是,贵阳目前营运的高雁和比例坝填埋场日处理能力仅为1530吨/日。显然,垃圾产生量已经远远超出现有垃圾填埋场的处理能力。为满足生活垃圾卫生填埋的需要,贵阳拟在花溪区、息烽县、开阳县和清镇市新建四个卫生填埋场。可是,填埋场兴建意味着巨大投资,同时因垃圾卫生填埋的技术处理、地点选择等因素影响,垃圾填埋可能会引发地下水、空气和土壤等环境污染问题。为此,减少生活垃圾填埋量,实现生活垃圾资源化是贵阳应对垃圾危机的重要举措。至此,贵阳市已开展了大量工作。

(一)加快生活垃圾分类的进程

2009年12月,贵阳市委对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情况调研后指出在2010年开始进行垃圾收集试点工作。为逐步形成城市生活垃圾源头削减、分类收集、分类运输、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的运行机制,贵阳市城管局在云岩区和南明区选定30多个社区和学校作为试点,实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运输。在这些试点区域分别设置垃圾分类收集桶,并向居民和学生发放绿色和黑色两种垃圾袋,垃圾袋上印有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垃圾种类。可回收垃圾包括纸类、塑料、金属、玻璃等,而不可回收垃圾包括普通生活垃圾、废旧电池等有毒有害垃圾以及其他固体废弃物。计划从2010年开始,按照先试点推行、再逐步推广的方式,在贵阳全市范围内逐步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工作。

(二)引入新式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设施

长期以来,大多数城市生活垃圾都以混装为主,家庭通常是“一袋制”,垃圾箱是“一桶制”,贵阳也不例外。目前,云岩区、南明区的部分街道,仍然可以看到混装式垃圾箱或大型垃圾桶。近年来,贵阳在生活垃圾收集上逐步引入垃圾分类收集思想,如在中华路等主干道用三格式垃圾箱替换混装式垃圾箱,摒弃了“一桶制”,这种垃圾箱与混装式垃圾箱的不同在于,垃圾箱分为三格,分别存放不同类型的垃圾;箱外喷涂“可回收”、“不可回收”、“废旧电池回收”字样及标识,便于市民正确投放垃圾。除三格式垃圾箱外,在其他街道还有两格式垃圾箱,但这种垃圾箱仅包括可回收与不可回收两个格间。

(三)尝试开征生活垃圾处理费

根据垃圾谁产生、谁负责的原则,国内许多城市都开征了生活垃圾处理费。目前,征收生活垃圾处理费的途径有:第一,将垃圾费收缴附征于营业税和产品税等。第二,将垃圾处理费附征于水、电等公用事业收费。第三,直接向公众收取垃圾费。按计价方式不同,分为定额制和从量制。定额制以户或人头作单位,收取固定垃圾费;从量制按垃圾量收取费用。为降低政策的执行成本,贵阳垃圾处理收费选择定额制。从2010年1月起,对产生城镇生活垃圾的国家机关、部队、企事业单位、个体经营户、城镇居民等开征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费,其中城镇居民为2元/月•人,一般随水费。垃圾处理费的收取为贵阳生活垃圾的安全处置提供了资金保证,可以扭转因资金短缺而导致垃圾处理不力的局面,建立垃圾处理产业,同时提高了市民的垃圾付费意识,强化了环境卫生观念。

贵阳市生活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存在的问题分析

贵阳在生活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一些深层次问题依旧制约这两方面工作的开展,具体表现如下。

(一)市民生活垃圾分类的积极性不高

生活垃圾分类有利于实现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但却未引起市民足够的重视。主要因为:第一,长期养成的垃圾混装习惯短期难于改变。因垃圾分类异于传统垃圾处理,客观上要求市民分类放置垃圾,这需要人们投入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增加了个体工作量。第二,市民开展垃圾分类的积极性没有得到很好保护。有些市民对垃圾进行了分类,但因贵阳生活垃圾多采用混合运输,使得市民垃圾分类的努力没有得到体现。第三,缺乏相应的垃圾分类设施和设备。目前,贵阳尚未建立起统一的垃圾分类收集装置,无论街道、社区还是企业用于装垃圾的垃圾箱和垃圾桶各种样式的都有,难以引导人们正确地投放垃圾。第四,缺乏相应监督机制和强制性惩罚措施。目前,生活垃圾分类都建立自愿基础上,垃圾分类与否、分类是否正确没有相关的组织和机构来监督和管理,使得倡导垃圾分类流于形式。第五,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和教育工作力度不够。很多市民对如何开展生活垃圾分类不了解,这客观阻碍了垃圾分类在社区和家庭的开展。

(二)生活垃圾分类设施配套不足

生活垃圾分类配套设施的缺乏,使得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很难推动。贵阳垃圾分类处理设施较为落后,主要表现如下:第一,垃圾容器配置不规范。市区街道配置的垃圾箱部分是混装式,部分是两格式,还有部分为三格式,且前两种垃圾箱所占比重较大,这种设施布局不利于生活垃圾的安全处置。因为前两种垃圾箱无法阻止废电池、日光灯管、杀虫剂容器等危险废物进入生活垃圾。同时,许多居民小区也是混装式垃圾箱与分类垃圾箱并存,并建有垃圾池,而这些垃圾池实质上就是大型的混装式垃圾箱,这些均不利于生活垃圾分类资源化处理。第二,运输设备配置不合理。目前,市区生活垃圾的运输工具主要有手板车、人力三轮车和垃圾车。当垃圾运输时,不论垃圾是否分类,都将垃圾直接倒在车上,垃圾分了又混、多种垃圾互混现象普遍,运输工具没有做到专车专运,专类专运,使得垃圾箱的分类效益无法体现。

(三)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不完善

没有完善的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垃圾资源化工作难于开展。贵阳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不完善主要表现为:第一,征收定额制垃圾处理费不能实现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化。征收生活垃圾处理费将为贵阳生活垃圾的安全处置提供经济支持,但是定额制收取方式对减少生活垃圾产生起不到激励作用,可能还会产生负作用,排放更多生活垃圾。第二,混装运输降低了分类效率。贵阳生活垃圾运输一般先由手板车、三轮车将垃圾箱、垃圾桶的垃圾收集到垃圾转运站,再由大型垃圾车运至垃圾填埋场。这样常出现将已分类好的垃圾混装后拉到垃圾转运站,这客观上要求进行二次分类。但是,转运站的分类程度非常有限,价值较高的垃圾通常被分拣出来,而价值较小、分类难度大的垃圾往往得不到妥善处理,从而导致可回收垃圾不断涌入垃圾填埋场,缩短了垃圾填埋场的使用寿命。第三,生活垃圾处理尚未产业化。尽管生活垃圾可在不同层面开发利用,但是目前贵阳生活垃圾的主要处理方式为卫生填埋,对其开发利用还处于较低级阶段,并且贵阳生活垃圾处理行业的社会化程度不高,参与生活垃圾开发利用企业较少。

(四)生活垃圾资源化没有延伸到垃圾填埋场

卫生填埋是垃圾处理必不可少的最终手段,也是现阶段我国垃圾处理的主要方式。随着贵阳生活垃圾处理量的增加,填埋用地的需求也同步增加。目前,贵阳在拟增建四个垃圾填埋场,再次突显了贵阳生活垃圾处理方面所面临的巨大用地压力和环境压力。垃圾填埋用地是有限的,但生活垃圾产生却是无限的。不断增建垃圾填埋场应对生活垃圾处理危机,从长远看不可持续。同时,出于垃圾焚烧厂可能带来环境危害的考虑,贵阳市取消原定在高雁垃圾填埋场二库区建设垃圾焚烧场的计划,这表明通过焚烧垃圾减少填埋用地的做法暂时在贵阳行不通。因此,当前唯一可行的是加大对填埋场生活垃圾的开发利用,提高填埋场的使用寿命,但在现实中对被填埋生活垃圾的开发利用关注较少。

促进贵阳市生活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的对策建议

生活垃圾减量化及资源化是减少污染、节约资源和减轻生态环境压力的必要举措,是贵阳生活垃圾管理理念的一次变革,是贵阳市民环境保护意识的一种提升。

(一)加强政府统一引导,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

为更好地推进生活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的工作,首先应加强对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系统的统一规划,避免垃圾分类收集流于形式。为此,贵阳应该建立一套完整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垃圾回收系统,如向市民下发“垃圾回收日历”,规定不同类型垃圾的回收时间(王子彦,2008),引导市民做好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最大限度地保证源头分类的实施。其次,应该明确垃圾减量进度规划,制定长期的削减目标,并随时公布削减进度,让民众了解垃圾分类效果,有利于赢得到民众支持。最后,应该加大对垃圾分类配套设施的建设,如推广三箱式垃圾收集方法,即给每个家庭都免费配备红绿黑三个垃圾箱,其中红色的装普通生活垃圾,绿色的装玻璃瓶、易拉罐等可回收物;黑色的装厨房垃圾。同时,在社区也配备红绿黑大垃圾桶,从而实现垃圾分类回收。另外,改变混装式运输,力求做到专类专运、专车专运。垃圾分类运输承接源头分类,客观上要求对现有垃圾清运车进行整改。

(二)加大垃圾分类宣传力度,逐步实现垃圾收费由定额制向从量制转变

市民观念上的认同是实施生活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的关键因素。市民应当成为生活垃圾源头分类的主力军,使垃圾源头有效分类成为可能,这需要他们对生活垃圾分类有着正确的认识,积极主动参与到垃圾分类中来。因此,应采取多种手段进行多层次宣传,着力提高市民环保意识,争取做到人人管垃圾、处处管垃圾和时时管垃圾。广泛开展循环经济教育,使市民懂得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对个人、社会和环境的积极意义。另外,垃圾处理费征收逐步由定额制向从量制转变,并提高费率。随着垃圾付费意识增强,特别当很多家庭按从量征收的垃圾处理费较低时,实行从量制将使垃圾排放量大大减少。

(三)建设生活垃圾资源化市场,推进垃圾资源产业化

贵阳是商务部确定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第一批试点城市之一,目前已建成再生资源社区绿色回收站500个,乡村绿色回收站119个。可以说,在生活垃圾减量化方面贵阳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生活垃圾资源化方面还有许多问题急待解决。以前,垃圾处理投资主要来源政府,这使得当地政府背负了很大的财政负担。因此,应逐步开放、规范管理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场站建设与运营市场,引进具有较好生活垃圾处理能力的企业,鼓励兴办专业化的垃圾处理公司,将垃圾收集、运输、处理等环节有机衔接起来,使企业实现对生活垃圾有效处理的同时得到发展壮大。另外,虽然价值较高的生活垃圾得到了回收利用,但有大量价值低的生活垃圾被填埋。基于此,本文建议建立生活垃圾分类分拣中心,力求使可回收垃圾得到最大限度利用,在资金、市场、技术投入方面政府给予企业必要支持。

(四)推进可持续填埋,实现填埋场向巨型中转站转变

因土地、资源等紧缺,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正朝着可持续填埋方向发展。可持续填埋使生活垃圾这种资源得到重复有效利用,同时填埋场的空间能够得到持续有效的重复使用(楼紫阳等,2007)。为达到此目标,一方面必须采取人为措施提高填埋场内微生物的活性,加速填埋场的稳定化,另一方面则需尽快导出并利用填埋场降解过程中的产物,尽可能减少垃圾在填埋场中的停留时间,即填埋场仅作为部分垃圾的最终归属。具体来讲,作为垃圾填埋场主体物质的生活垃圾,可从两方面加以利用:第一,原位利用,主要用作相关植物种植的苗圃;第二,异地利用,主要包括矿化垃圾的开采与利用。另外,除了对生活垃圾的实体进行开发利用外,还应加大对填埋场沼气的开发利用,从而实现填埋场作为部分垃圾的巨型中转站的转变。

参考文献:

1.建设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学技术部.关于《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通知[EB/OL].中国环保网,2000-5-29

2.吕军,董斌.城市生活垃圾收费及其政策效应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7(5)

3.孙晓杰,王洪涛,陆文静.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收集和分类方式探讨[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9(10)

4.刘莉,李晓红.加拿大城市生活垃圾的减量化管理[J].环境保护,2007(20)

5.周宏,涂晓玲.日本生活垃圾的管理及处理[J].城市问题,2007.7

6.王子彦,丁旭,周丹.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问题研究―对日本城市垃圾分类经验的借鉴[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垃圾分类回收的重要性篇8

关键词:绿色设计;垃圾桶;城市街道

Abstract: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destruction and fewer resources seriously restricted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concept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energy saving gradually to all circles to "green design" concept came into being. Green design make products to meet the basic functions in at the same time, taking account of the principle of protection and energy conservation, the greatest degree of lower product not green phenomenon. Through the green design theory and tools for xiasha city street trash can survey analysis, we use, waste from trash out of trash ca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of the design performance properties are analyzed, and through the improved design, make the trash can more in line with the green design concept and improve the garbage can is in the city streets of practical value.

Keywords: green design; Trash; City streets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街道垃圾桶在现今城乡环境卫生保护的舞台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除了实现储藏垃圾的价值外,垃圾桶更是城市环境卫生的重要表现,它的设计不能只停留在功能本身,它同样需要参与到资源的保护与再生利用的队伍中来。因此,在垃圾桶的设计上除了实现其基本功能外,还要考虑到垃圾桶使用、废弃以及回收各个阶段对绿色设计理念的应用。

通过以实地调查为主,问卷调查、文献搜集为辅的方式对街道垃圾桶设计进行全面的分析,并对比绿色设计理念发现研究对象设计的不足之处。我们明确了使用对象对垃圾桶的各种需求和建议,清楚地掌握其在街道的使用情况和自身的设计缺陷,衡量街道垃圾桶是否符合绿色设计理念,从而设计出一种适应性、实用性和环保性强的绿色街道垃圾桶。

二.绿色设计理念及重要性

绿色设计,通常也称生态设计、环境设计、生命周期设计等,即在产品全生命周期内着重考虑产品环境属性并将其作为设计目标,在满足环境目标要求的同时,保证产品应有的功能、质量、经济性、使用寿命等。传统的产品设计理论与方法是以人为中心,以满足人的需要和解决问题为出发点,很少考虑能源、资源再生利用以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这种粗放型传统设计对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人类生存构成了极大的威胁。绿色设计就是针对传统设计的这种不足而提出的一种全新的设计理念,其核心是“3R”(Reduce、Recycle、Reuse),就是不仅要尽量减少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还要使产品及零部件能够方便地分类回收并再生循环或重新利用。

要从根本上防止环境污染,节约资源和能源,关键在于工业设计与制造,不能等产品产生了不良的环境后果再采取防治措施。在城市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街道垃圾桶绿色设计起到保护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着重体现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思想,对战略目的的实现,有着重大意义。

三、下沙高教园区街道垃圾桶的现状调研分析

下沙高教园区是实施“科教强区”战略的新世纪大学城,是浙江省最大规模的高教园区。下沙高教园区规划面积为10.91平方公里,现今有15所高校,在校师生的总人数高达20万人,人口密度高,对环境卫生的需求相对较大。以下就下沙高教园区街道垃圾桶的使用现状为例来分析城市街道的垃圾桶使用情况。具体通过垃圾桶的使用、废弃淘汰、回收等方面来对已有的垃圾桶进行调研。

3.1 垃圾桶的投入使用阶段

垃圾桶的投入使用状况主要从其资源性能设计以及环境性能设计来考虑垃圾桶是否被最大化地利用起来,是否能够有效而便捷地对垃圾进行回收及处理。

3.1.1垃圾桶的资源性能设计

现今的垃圾桶的设计越来越人性化,功能也日益齐全。垃圾桶由原先的独立式垃圾桶变成了分类式垃圾桶,并将垃圾的分类细化为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危险物品等,不仅使垃圾的后期回收处理更加便捷,还有助于实现垃圾的二次利用或多次重复利用,达到“变废为宝”的目的。

利用人体工学知识,我们了解到视距是指人在操作系统中正常的观察距离,从人体视觉机能来看,一般的视距范围在38-76cm之间,一般站立时眼睛高度在158cm,而通常垃圾桶的分类标识都画在桶身上,超过了一般的视距范围,所以常常被人们忽略;另一方面,回收标志的形似,以及人们对垃圾回收分类的不了解,也导致视觉误区的产生。在实地调研中我们看到,分类标志的用色十分不统一,即便是相同形状的垃圾桶也会出现各种不同色彩的标志,在视觉上没有突出两个标志的特点,反而混淆视觉,削弱了人们的分类意识。在问卷调查中我们发现,会注意垃圾桶分类的人数却只占到18%(如图3-1-1)这也让我们看到垃圾桶本身在视觉上没有起到一个直接传达的效应。

图3-1-1对街道垃圾桶的关注度调查(调查人数411人)

3.1.2垃圾桶的环境性能设计

在垃圾桶的资源性能设计的基础上,我们要考虑到垃圾桶与环境之间的联系,即垃圾桶所处的位置以及垃圾桶在整个城市的网络布局。

人们对垃圾桶的需求因所处功能区域的不同而有差异。人口的流动性越大,环境卫生的保护也愈加值得重视,所以垃圾桶的布局对城市街道垃圾的管理有着重大的影响。在实地调研中看到,下沙四号大街每50米处会安置一个垃圾桶来满足路人扔垃圾的需要。这条街属于商业街,购物、餐饮、娱乐休闲的场所集聚,人流量大,垃圾桶如此短距离的分布基本上能够使路人便捷地投放垃圾。但是我们还是发现了一些问题,例如在某些拐角处未放置垃圾桶或一个点上垃圾桶的数量不均等等问题。

3.2垃圾桶的废弃阶段

下沙街道两旁的垃圾桶分很多类型,在供市民休息娱乐的区域使用的大多是木头或者是塑料两种材料的垃圾桶,而在马路两侧摆放着的则是铁质的垃圾桶。经过调查分析,我们认为正是由于这些垃圾桶自身材料应用的不合理以及设计的缺陷,引起了垃圾桶废弃率的提升。铁质的垃圾桶经不起日晒雨淋,容易生锈,而它的经济价值又使垃圾桶屡遭失窃;而塑料和木质的垃圾桶则常常被踢坏、被烟蒂引燃,或者被贴满牛皮癣。总的来说,垃圾桶不断地遭废弃,一个是客观原因,由于长期暴露在外经受日晒雨淋引起的材质损耗,另一个则是影响最为严重的人为损毁的原因。

从绿色设计的概念出发,我们知道绿色材料是构成绿色产品的基础,绿色设计应该选择绿色材料。下沙街道的垃圾桶在材料选择这一方面,没有切实分析好材料选择的经济性,没有定量化研究其对环境的影响,不符合绿色设计理念。

3.3垃圾桶的回收阶段

环保和节能是绿色设计的根本目标,合理的回收再生方法会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对下沙街道垃圾桶的调查中我们发现,铁质的垃圾桶在废弃后往往被回收到金属冶炼厂进行再生,而木质的和塑料垃圾桶因为它们再生率低而被焚烧或者填埋。对此,我们产生了一个新的想法:如果能够在设计时充分考虑产品零部件及材料的回收可能性、回收价值大小、回收处理方法、回收处理结构工艺性等与可回收性有关的一系列问题,以达到零部件及材料资源和能源的充分有效利用,就可最大限度的提高废弃品的再生率,提高材料资源利用率,同时也减少环境污染,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目的。

综上所述,绿色垃圾桶的设计需要有效的解决当下存在的问题:如何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减少对材料的使用,减少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从而达到节约资源的目的。

四、垃圾桶的改良设计

利用绿色设计理念对现有的下沙街道垃圾桶的分析,我们知道垃圾桶并未满足预期的需求和目标,有必要对其进行改进。针对垃圾桶不同的阶段出现的问题,我们进行改良设计,使之在传统设计的基础上,结合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更符合城市绿色发展的理念。

4.1 分类回收标志的设计,提高垃圾桶使用价值

从垃圾桶的资源性能设计的角度看,垃圾桶的使用资源没有发挥最大化。对此,我们对垃圾分类标志的色彩不统一、辨识度不高,做出了调整。我们把分类的类别通俗化,方便对象能及时分辨垃圾分类。(如图4-1-1垃圾桶俯视图)

在垃圾桶原标志位置不变的基础上,(见图4-1-2)我们将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种类明确地标在垃圾桶的上方。造型简易、大方,给使用对象清楚地视觉说明。

4.2 街道垃圾桶材料的重新选择,延长其生命周期

选用不锈钢材料取代原有的铁、塑料和木头材料,是由不锈钢材质自身的特点所决定的,它可以有效降低垃圾桶在户外使用的损坏程度,区别于其他材料,材质在实用性和稳定性方面更加突出。使用不锈钢材料能延长垃圾桶的生命周期,减少材料的使用,提高垃圾桶材料的绿色程度综合评价。下沙街道垃圾桶材料的重新选择充分结合绿色设计理念,实现了绿色垃圾桶设计节约资源这一目的。

4.3 取出方式的设计,最大化发挥垃圾桶的使用资源

现有的城市垃圾桶垃圾的取出方式多为开门式取出内筒、摇摆式取出内筒等。这种拿开外筒――取出内筒――取出垃圾――内筒放回原位――套上外筒的取出方式很不卫生和不便捷,也给清洁人员增加了工作量。

为了克服以上所述的困难,我们设计了一种能便于清理垃圾的推拉式环保垃圾桶。

(图4-2-1)这种推拉式环保垃圾桶,包括垃圾投入口、危险物投入口、 垃圾桶内的容器、 垃圾桶把手、金属扣、危险物取出口。另外,将垃圾桶里面的容器与外观做了一个结合,采用了抽屉式的取出方式,具有坡度的金属扣,使握住把手即可轻松的把装垃圾的容器给拉出来。在两个桶身中间设置危险物投放口,与普通垃圾进行隔离,区分效果更加显著。投放的危险物可以通过危险物取出口取出,也采用了推拉的方式,将垃圾取出。

抽屉式的取出方式给清洁人员减少了工作压力,使清理工作变得既便捷又卫生。

五、结语

绿色设计是一种全新的设计理念,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一种新模式。结合绿色设计理念的产品设计不再是“从摇篮到坟墓”的过程,而是“从摇篮到重现”的过程。

通过本次调查分析,我们认为城市街道垃圾桶不能只停留在传统设计的基础上,还应该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审视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从概念设计到制造、使用乃至废弃后的回收、重用及处理处置。通过绿色设计理念的应用将产品非绿色现象降低到最低程度。

我们的改良设计充分考虑垃圾桶的资源性能设计和环境性能设计,符合绿色设计理念,提高了垃圾桶在城市街道的实用价值。

2011年浙江财经学院学生科研项目(2011YJX111)

参考文献:

[1] 刘光复,刘学平,刘志峰. 绿色设计的体系结构及实施策略 [J] . 中国机械工程,2000,11(9),965-968.

[2] 贺志博.基于机械产品绿色设计的研究[J] . 机电技术,2010,(4),136 - 138.

[3] 刘志峰.产品的可回收性设计[J].机械科学与技术,1996,15(4),531-534.

[4] 薛文凯.公共环境设施[M] .辽宁:辽宁美术出版社,2006.64-70.

[5]王昀.城市环境设施设计[M] .上海:上海

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53-58.

上一篇:西方经济学的局限性范文 下一篇:医养结合的意义和优势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