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普查的数据范文

时间:2023-12-20 16:56:47

人口普查的数据

人口普查的数据篇1

一、总则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处理工作按照“统一组织、光电录入、分级处理”的原则,在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统一领导下组织实施。以普查表为直接处理对象,采取国家、省、地市分级数据处理模式进行。各级普查机构要严格执行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统一规定的数据处理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负责完成本级数据处理工作任务,按规定的时间、数据格式和要求上报(接收)普查数据。

二、数据处理工作任务及工作步骤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处理工作任务是:完成《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表短表》(以下简称“普查表短表”)及封面、《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表长表》(以下简称“普查表长表”)及封面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死亡人口调查表》(以下简称“死亡表”)及封面的所有信息录入、编辑、审核、上报,并在此基础上完成数据汇总、资料开发以及数据库建设等工作。

整个数据处理工作分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为准备阶段,在2010年11月15日前完成。主要任务是:做好普查数据处理的各项准备工作,包括:制定人口普查数据处理工作方案和实施细则;制定有关数据处理的各类标准;研制数据处理软件;数据处理工作试点;数据处理人员的技术培训;数据处理设备采购及工作环境准备等。

第二阶段为数据处理和上报阶段,在2011年4月30日前完成。主要任务是:组织完成地市级人口普查表的光电录入、图像存储工作;组织完成光电录入数据的加载、审核、校正和上报等工作。

第三阶段为数据加工汇总阶段,在2011年12月30日前完成。主要任务是:完成人口普查汇编资料的分类汇总和排版制表工作,完成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处理工作总结。

第四阶段为人口普查数据库建设阶段,在2012年6月30日前完成。主要任务是:根据需求进行人口普查数据库建设工作。

三、数据处理工作模式

数据处理工作按照“统一组织、光电录入、分级处理”的原则组织实施,在地市级集中组织光电录入,国家、省、地市三级处理。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在地市的统一组织下,将数据处理的光电录入工作延伸到县区级进行,但县区必须保证充足的数据处理人员和必备的数据处理环境。

人口普查数据处理工作要求:统一技术环境标准,统一数据处理标准,统一数据处理软件,统一组织数据上报。主要工作流程如下:

(一)对普查表短表和封面、普查表长表和封面、死亡表和封面的所有信息全部采用光电录入方式进行数据采集,并生成以县为单位的普查表图像文件和数据文件。

(二)对光电录入的数据进行编辑、审核、错误修正后,生成净化后的数据文件。

(三)将光电数据、净化数据、普查表图像文件,按要求分批逐级上报。

(四)国家、省、地市按要求对数据进行汇总。县区级由地市级汇总后反馈数据。有条件的县区,也可自行完成普查数据汇总工作。

(五)国家、省级要建立人口普查数据库,有条件的地市也可以考虑人口普查数据库的建设。

四、数据处理工作的组织实施

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下设数据处理组,负责组织指导数据处理工作。各省、地市人口普查办公室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设立本级的人口普查数据处理组,下级数据处理组在上级数据处理组的指导下,在本级人口普查办公室的统一领导下,负责组织实施本级数据处理工作。各级数据处理组要建立岗位责任制,确保数据处理工作各项任务责任到人。

各级普查机构数据处理组的主要工作:

(一)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数据处理组

1、制定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处理工作方案和实施细则;制定数据处理标准和计算机软硬件环境技术标准。

2、组织光电录入软件和数据处理软件的研制,编写操作手册。

3、组织部级数据处理试点。

4、组织数据处理设备的采购、验收和检查。

5、组织光电录入、数据处理软件以及相关技术的培训。

6、负责对省级人口普查数据处理的指导和技术支持。

7、负责对上报普查数据进行检查验收。

8、完成部级数据汇总。

9、建立人口普查数据库。

10、组织完成数据处理工作的总结、评比。

(二)省级人口普查办公室数据处理组

1、认真贯彻执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处理工作方案和实施细则,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补充制定本地区的数据处理工作方案和实施细则。

2、组织本级和下级普查机构数据处理培训、数据处理环境准备。

3、组织本地区的数据处理试点工作。

4、负责下级人口普查数据处理的指导和技术支持,及时反映和解决数据处理中的问题。

5、负责对上报的数据进行检查验收。

6、将本级审核通过的数据,按照国家规定的格式和内容要求,在规定的时间报送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

7、完成本级数据汇总。

8、负责建立本级的人口普查数据库。

(三)地市级人口普查办公室数据处理组

1、认真贯彻执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处理工作方案、实施细则和上级人口普查数据处理相关要求,落实普查数据处理所需要的人员和数据处理环境。

2、组织完成人口普查表的光电录入、图像存储、数据加载和审核编辑等工作。

3、将普查表的数据文件、图像文件按照规定的格式、内容要求和时间,报送上级人口普查办公室。

4、完成普查数据汇总。

5、负责向县区级反馈普查资料。

五、人口普查数据的上报

各级人口普查办公室必须按照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统一规定的格式、内容和时间上报普查数据。

(一)数据报送的有关规定

1、各级人口普查办公室在报送普查数据文件、普查表图像文件的同时,还需要以文字和报表形式报送以下资料:

(1)由本级人口普查办公室负责人签字批准并加盖公章的上报资料清单及说明。

(2)上级人口普查办公室规定的数据检查表。

2、数据报送要安排专人负责。在规定的报送期过后20天内,下级人口普查办公室必须安排有关人员值班,及时解决上级人口普查办公室对上报数据提出的查询问题。一般应在上级人口普查办公室提出查询后三日内予以明确的答复。

3、在规定的上报期后,未经上级人口普查办公室的同意,下级人口普查办公室不得自行更改已上报的数据或重新上报数据。

4、数据报送的方式:数据文件以网络方式报送,图像文件以磁带方式报送,相关信息文件通过网络和传真方式报送。

(二)各级人口普查办公室报送数据的时间

1、原则上地市级人口普查办公室于2011年1月15日前,向本省人口普查办公室报送普查表短表的原始光电数据;2011年2月15日前报送经编辑审核后的普查表短表数据;2011年4月10日前报送经编辑审核后的普查表长表及死亡表数据;2011年4月20日前报送普查表图像文件。各省普查办也可根据本省的实际情况,对地市数据的上报时间另行规定。

2、省级人口普查办公室向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报送数据:2011年1月20日前报送普查表短表的原始光电数据;2011年2月20日前报送经编辑审核后的普查表短表数据;2011年4月15日前报送经编辑审核后的普查表长表及死亡表数据;2011年4月25日前报送普查表图像文件。

六、安全与保密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处理工作以统计信息网络为依托进行,人口普查数据处理系统的安全是保障人口普查数据处理工作顺利进行和数据安全的必要条件。因此,在数据处理中要采取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技术措施。

人口普查数据处理系统已在公安部门登记备案,各地必须在环境安全、网络安全、系统安全、应用安全等方面应按照所报备的相应等级的要求执行。

人口普查数据处理所用计算机要保证专机专用,安装补丁管理和防病毒系统,严防计算机病毒的侵袭。各级数据处理人员都要遵守普查保密规定,对经手的普查资料严格保密。

七、数据处理工作的质量控制

数据处理工作的质量控制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进行,数据处理流程的每个环节都要把好质量关。

(一)普查表印刷与填写

普查表印刷与填写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光电录入。各级人口普查办公室要严把印刷、填写质量关,做好普查表的印刷和填写的检查工作,确保进入光电录入环节的普查表印刷质量合格、填写符合规范。

(二)普查表包装、运送和交接

在普查表的包装、运送和交接时,应严格遵守《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包装、运送和管理工作细则》的规定,严格普查表交接手续,明确责任,确保普查表完整无损。

(三)光电录入

建立岗位责任制,严格按照统一规定的组织流程和工作流程进行,以保证普查表的“不错、不乱、不重、不漏”。

(四)数据转换

光电录入后的普查数据需要加载到数据处理软件,数据处理人员应对加载情况进行记录检查,确保加载数据不重不漏。

要严格按照数据编审规则进行数据审核,对发现的错误,由同级或下级人口普查办公室专业人员进行认真核实订正,并做好记录。

(六)数据上报

各级人口普查办公室要严格按照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规定的格式、内容、时间报送数据,报送的数据要完整,手续要齐全。

(七)软件质量保证

软件是普查数据处理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要保证软件的安全、稳定、可靠、易用,数据处理过程中尽可能地减少补丁下发。

八、数据处理工作环境

各级人口普查办公室要根据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印发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数据处理环境要求》(国人普办字[2009]5号)的通知要求,结合本方案,做好人口普查数据处理环境的准备工作。

(一)数据处理系统环境

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数据处理组统一组织数据处理系统的开发,统一规定数据处理各类标准、软件运行环境,各级人口普查办公室要做好本级的数据处理系统的运行环境准备和集成工作,确保统一下发的数据处理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数据处理系统分为光电录入软件和数据处理软件。光电录入软件和数据处理软件可分开部署在两台服务器上,也可以在同一服务器上部署。

(二)计算机设备环境

1.地市级环境

(1)网络要求:千兆以上的局域网、带宽10MB以上的与省连接的广域网,实现网络管理、病毒防治及补丁更新等功能。

(2)独立的光电扫描工作机房,具备不间断UPS保障。

(3)每25万户~30万户配套1台光电扫描仪,各地应根据实际情况调配。

(4)每台光电扫描仪配套6台以上的专用数据处理PC机。

(5)每台人普图像管理专用服务器支持2台光电扫描仪。

(6)2台专用PC服务器用于数据处理。

(7)建立2TB以上容量的存储管理系统,用于图像管理。

2.省级数据处理环境

(1)省级编审汇总系统需要两台专用的小型机服务器。将应用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分开部署,支持三层架构的数据处理软件有效运行。

(2)准备一套与地市光电录入系统相同的环境,用于光电磁带的接收与验证,以及技术支持和服务等。

(3)8T以上容量的存储管理系统。

(4)存储介质等耗材配套。

九、技术培训

数据处理技术培训采取统一组织、分级负责的办法。国家负责培训省级数据处理骨干;各省组织省级及以下单位的数据处理人员的培训。培训教材由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统一组织编写印发,并下发电子版教材。

主要培训内容:

(一)光电扫描软件培训;

(二)光电扫描仪技术培训;

(三)数据处理软件应用及师资培训;

(四)存储与图像技术培训;

(五)小型机系统培训;

(六)数据库技术培训;

(七)应用服务器管理技术培训。

十、数据处理经费

各级人口普查办公室要做好数据处理经费保障,以确保数据处理任务的完成。数据处理工作经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利旧经费,如:二农普光电扫描仪维修和维护费;

(二)计算机及设备补充购置及运行维护费;

(三)数据处理消耗品费;

(四)系统软件(如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等)购置费;

(五)数据处理试点费;

(六)数据处理培训费;

(七)外聘数据处理人员工资及劳务费;

(八)人口普查工作中使用的网站建设费和网络运行费;

(九)人口普查数据库开发、运行管理以及数据存储介质管理费;

(十)数据处理工作方案、软件使用手册、培训教材等资料印刷费;

(十一)办公、差旅、会议、电讯、宣传、交通工具等办公费;

(十二)其它不可预见费用。

十一、计划及进度安排

(一)2010年6月20日前下发《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处理工作方案》。

(二)2010年7月31日前分别完成光电录入软件和数据处理软件试点版的研制,并完成试点工作。

(三)2010年8月31日前完成数据处理综合试点和培训版软件,并下发《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处理实施细则》和培训教材。

(四)2010年10月下旬完成数据处理各项培训。

(五)2010年11月10日前下发光电录入软件和数据处理软件的正式版。

(六)2010年11月20日前完成地市级光电录入和数据编审汇总环境的准备。

(七)2010年12月31日前完成省级、部级数据处理环境的准备。

(八)2011年1月15日完成地市级普查表短表的光电录入。

(九)2011年1月20日前报送的普查表短表的原始光电数据到国家。

(十)2011年2月20日前报送编审后的普查表短表数据到国家。

(十一)2011年3月25日前完成普查表短表的部级数据审核及汇总。

(十二)2011年3月31日前完成普查表长表及死亡表的光电录入。

(十三)2011年4月15日前普查表长表及死亡表数据报送到国家,2011年4月25日前报送普查表图像文件。

(十四)2011年5月30日前完成部级普查表的图像归档。

(十五)2011年6月30日前完成普查表长表及死亡表的部级数据审核及汇总。

(十六)2011年8月31日前完成省级与地市级的普查数据反馈与汇总。

人口普查的数据篇2

严抓长表数据评估全力确保数据质量

长表数据编审工作已基本结束,丰台区人普办规范工作流程,采取三大措施,全力开展对编审数据的评估工作。

首先,明确评估的重点内容。通过评估分析,判断总量指标是否符合丰台区人口变化趋势;通过对人口结构的评估,掌握丰台区人口结构数据和人口分布、变动情况;通过对就业、婚姻等数据的评估,掌握丰台区人口的实际生活状况。其次,明确评估方法。丰台区人普办加强对数据的库外审核。评估小组通过重新查看扫描图像,加强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等相关部门资料以及快速汇总数据的比较,与街乡镇认真核实,确保评估工作不走过场,真正体现评估的重要价值。再次,明确评估要求。在开展评估的过程中,加强与北京市人普办、丰台区人普办内部及相关部门的沟通交流,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精打细算”资料开发深度体现数据价值

人口普查资料中的资料开发是普查工作前期一系列数据采集工作的升华,是数据价值的体现。丰台区人普办成立数据研发小组,积极调研,分层次围绕需求,精打细算,制定普查资料开发应用的总体思路,确定普查资料开发应用的研究方向和研发内容。特别是紧紧围绕本区域“十二五”规划的战略目标,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发出系列高端的统计产品,以人口普查公报、人口数据解读、开展重点课题研发等形式,采取撰写系列“短、平、快”统计分析和重点课题研发报告等手段,通过专报、网络、报刊、电视等载体,充分利用好普查数据,为解决住房、教育、医疗、就业等民生问题提供人口信息,为发展高端产业提供人才信息,为调整产业结构提供就业信息,为 “十二五”规划的执行和人口调控政策提供基础依据,让普查的成果最终惠及居民和百姓。

严控数据保密管理构筑数据安全屏障

做好普查资料数据的保管、保密和保存工作,确保数据安全。首先,做好普查资料、户主姓名底册、小区地图及各种普查表的保管,规范普查资料的整理归档工作。其次,做好普查数据的保密工作,提高保密意识,未经丰台区人普办许可,一律不得提供和外泄。再次,做好电脑数据的保存,在独立的网络环境中保存普查数据,并定期备份和查杀病毒。最后,加强对废弃普查资料的管理,对已经确定废弃不用的电子资料、纸介资料和填写作废的普查表统一进行销毁,避免信息泄露。

强化人普后续宣传展示工作弘扬先进

围绕普点工作,继续加强宣传,做到认识再提高、责任再落实、宣传再深化。首先,做好普查照片的筛选存档,出版人口普查纪念画册。其次,继续做好人普系列宣传片的录制拍摄工作,完成人普整体工作的纪实跟踪拍摄和宣传,表扬先进普查工作者,展示普查员风采。再次,完成普查数据公报的出版,制作普查数据宣传彩页,全方位宣传普查工作成果。

人口普查的数据篇3

宣传难点有差异:

“用情”与“说法”

从普查制度上看,六普的对象是指普查标准时点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自然人以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但未定居的中国公民,不包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短期停留的境外人员。事实上,从开展过的六次人普来看,大多数普查对象还是理解和配合普查工作的。但部分普查对象由于保护个人信息、入户调查戒备心强、担心普查结果用作政府部门做出行政处罚行为的依据,也出现过不配合甚至拒绝填报的情况。面对这些情况,虽然《人口普查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人口普查对象应当按时提供人口普查所需的资料,如实回答相关问题,不得隐瞒有关情况,不得提供虚假信息,不得拒绝或者阻碍人口普查工作”,但人口普查中应首先坚持以人为本,用平和的心态和通俗的话语走入普查对象的内心,建立起信任的桥梁,再通过话语一一排解他们心中对普查的误解和疑惑,要善于“观情、查情、用情”。比如,在六普中遇到部分拆迁区的住户,登记难度很大。普查员制定宣传策略时,要先跟普查对象用心交谈,不要讲“大道理”。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讲解普查资料的保密性和最终用途,以得到普查对象的配合。

对于经普而言,普查对象主要是在我国境内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经普中出现的不配合,大多是拒报、错报和迟报普查资料等情况。对此,普查员要先讲解普查的目的和意义,尝试取得普查对象的理解,如其依然不配合,就要根据法律条款对其讲解普查对象的配合义务以及不配合将受到的法律处罚。《全国经济普查条例》规定:“经济普查对象有义务接受经济普查机构和经济普查人员依法进行的调查。对于拒绝或妨碍接受经济普查机构、经济普查人员依法进行调查,提供虚假或者不完整资料,未按时提供资料经催报后仍未提供的违法行为,对企业事业组织可以处5万元以下罚款、对个体经营户处1万元以下罚款。”可见,经济普查的目的是取得普查对象的真实数据和具体情况,遇到不配合和不支持的情况,有关部门可以借助法律的武器维护普查自身的严肃性,保证经济普查数据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宣传对象不同:

“名人”与“诚信”效应

人口普查的对象是老百姓,要让百姓支持普查,先要让其知道普查。但人口普查宣传的黄金时间往往集中在登记摸底和入户调查前的几个月,要在短时间内提高公众的知晓率,惟有借助电视、网络、报纸等受众面大的媒体,通过新闻、专题片、访谈等形式报道名人(重要领导、演艺明星等)亲身参与人口普查的故事,让人口普查走近百姓。要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辐射性传播,最终形成人人参与普查的良好氛围。还记得2010年12月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在中南海怀仁堂回答人口普查员询问时的画面,可见国家对人口普查的高度重视。对于北京市而言,为扩大宣传范围,专门邀请了影视明星陈好作为人口普查的形象代言人,其靓丽的外表、极富亲和力的气质都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实践证明,名人效应为人口普查知晓率的快速提升提供了有力的帮助。

从普查对象的性质来看,经济普查中的“主角”是法人、产业活动单位。因此,经济普查宣传需要考虑到对象的特殊性,利用其在普查中的不同表现来“大做文章”。由于普查数据的真实性是评价整个普查成败的关键因素,而诚信是一个单位发展的重要标尺。统计部门重视的数据真实性正是单位诚信的具体体现。目前很多统计部门都在开展“诚信统计”单位评估工作,要求诚信统计单位在日常统计工作中也要表现突出。因此,经济普查的宣传中,可借助诚信统计单位,通过各类媒体报道其如何采取措施保证数据质量,单位内部的统计人员如何学习普查知识,统计制度如何保证数出有据,单位在经济普查中有何诚信表现等内容,将诚信效应传播到各个领域。这既能带动更多单位加入到诚信普查队伍中,又为单位实现了宣传效应。同时,对于部分单位瞒报、错报、拒报普查资料,情节严重的,普查员采取暗访的方式,督促其如实填报数据。

普查目的不同:

重“民生”与重“发展”

无论是人口普查短表还是长表,表中每个指标的设计,都是为全面掌握人口的基本情况,为研究制定人口政策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提供依据,为社会公众提供人口统计信息服务。因此,人口普查在宣传上,除了在前期要宣传依法配合普查、如实填报个人信息外,还要在人口普查的数据开发阶段,运用报刊、网络、电视等媒体,继续将人口普查取得的成果公之于众,并邀请有关领导、统计学家、社会学家及有关人员对普查数据进行解读,提高大家对普查工作、对统计部门的理解;可利用统计部门的新闻发言人制度,通过网络、微博等形式,对社会上提出的疑问进行解答,提高政府统计的公信力,为今后开展的各项调查和普查奠定舆论基础。同时,除了满足公众数据查询需要,还可以对普查数据应用于政府决策进行展望。例如,人口普查中有关就业、失业人口方面的信息,有助于劳动部门明晰就业形势,建立有效的就业支持体系;跨区域对比人口普查中受教育程度、完成学业等方面的数据,有助于有关部门掌握劳动力人口的文化程度结构,明确不同区域间在劳动力教育上的优、劣势,从而在就业培训等教育领域中制定相关政策,修订和改进教育规划;人口普查中民族属性等方面的指标数据,有助于民族管理部门掌握民族构成和发展趋势,为制定民族惠及政策、确保区域发展的和谐稳定,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

人口普查的数据篇4

一、切实加强对普查工作的领导

人口普查是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涉及社会各方面,组织实施难度大。各乡镇、街道及有关部门要按照“全区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协作、地方分级负责、各方共同参与的原则,切实做好普查各项工作。为加强对普查工作的组织与领导,区人民政府决定成立尧都区第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负责全区人口普查的组织与实施。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统计局,具体负责人口普查的日常组织与协调。各乡镇、街道及有关部门要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各大中型企业、大专院校,各驻尧都区单位要建立人口普查办公室,在驻乡镇、街道人口普查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把本单位的人口普查工作搞好。

二、深入广泛地开展人口普查宣传动员活动

各乡镇、街道、人口普查办公室要对本辖区人口普查的宣工作做统一规划和安排。要通过报刊、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等新闻媒体,运用各种宣传手段,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人口普查的目的、意义、内容、做法和要求,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取得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支持配合,为普查工作的顺利实施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三、安排解决好普查经费和普查所需的物资

第次人口普查所需经费,由区财政局负担,并列入相应年度妁财政预算。财政部门要确保普查所需的各项开支按时、足额拨付到位。统计部门要加强对普查经费的监管力度,勤俭节约,专款专用,保证普查工作的顺利开展。普查经费包括普查工作经费、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劳动报酬。区级应按全区总人口人均示低于元预算。

根据人口普查工作需要,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需工作2个月时间,工作期间内每个人的劳动报酬应不低于元,并由省、市、县三级按::的比例给予拨付。同时,各乡镇、街道要为人口普查办事机构解决好办公用房、交通工作等办公条件方面的问题。

四、切实做好普查员选调、培训和户口整顿工作

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由乡镇、街道负责选调配备,每个普查小区配备一名普查员,负责普查各项准备和入户登记作。每个普查区至少配备一名普查指导员,负责安排、指导和督促检查普查员的工作。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主要从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村(居)民委员会干部、当地居民中选调,或向社会时招聘。被选调或招聘的普查指导员、普查员应当是政治思想好、具有初中以上文化水平、工作认真负责、身体健康、能够胜任普查工作的人员。普查办公室对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要进行认真的业务培训,并对考核合格的人员颁发全国统一的普查指导员证或普查员证。

人口普查登记前,要按照全国统一部署和要求,在区人口普查办公室统一领导下,公安机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和有关规定,进行户口整顿。通过户口整顿,查清全区常.住人口、暂住人口和流动人口数量,摸清各种人口的底数,并将有关资料移交区人口普查办公室。

五、依法进行人口普查,确保普查数据质量

人口普查的核心是取得准确的人口数据。人口普查办公室要把确保普查数据质量作为中心环节采抓。要建立人口普查责任制,严格,质量检查制度,层层严把数据质量关,做好普查各个环节的工作,确保取得高质量的人口普查数据。对于弄虚作假,虚报、瞒报和篡改人口普查数据的行为,要按照《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统计法律法规严格查处。人口普查数据不得作为对任何部门和单位及个人进行行政管理工作考核、奖罚的依据,不得作为对普查对象实施处罚的依据。各级普查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必须严格履行保密义务。人口普查工作实践性很强。人口普查办公室要树立高度的时间观念和全局观念,严格按照全国规定时间进度完成普查各项工作,决不能因工作上的拖延而影响整个人口普查的顺利进行。

六、通力合作共同搞好普查工作

人口普查的数据篇5

一、人口普查的目的和组织工作原则

(一)人口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我县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目的是查清以来我县人口数量、结构、分布和居住环境等方面的变化情况,为科学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统筹安排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科学准确的统计信息支持。

(二)人口普查工作在县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进行。县人民政府成立县第六次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和相应的工作机构,监狱、各乡(镇)人民政府成立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和相应的工作机构,村民委员会和社区居民委员会设置人口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分别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人口普查的组织领导和具体实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相应成立普查机构,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能,各负其责、通力协作﹑密切配合,确保高质量完成好我县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

(三)人口普查经费。由县人民政府第六次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在保证高质量完成普查任务和厉行节约的原则下,作出经费预算,报经县人民政府审定后,列入相应年度财政预算,按时拨付、确保到位。

(四)加强宣传工作。人口普查是和平时期最大的社会动员,县人口普查办与县委宣部制定宣传方案,采取一切有效的方式,积极做好宣传工作,为全面开展人口普查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五)确保普查数据质量。各级人口普查领导机构,要牢固树立法律意识和数据质量意识,确保人口普查数据的真实、准确、可靠,主要领导是人口普查数据质量第一责任人。

二、人口普查的标准时点、对象和内容

(一)人口普查的标准时点是11月1日零时。

(二)人口普查的对象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居住的自然人。

(三)人口普查以户为单位,在现居住地进行登记。不在户口登记地居住的,户口登记地要采集相应信息。

(四)户分为家庭户和集体户。

家庭户:以家庭成员关系为主的人口,居住一处共同生活的作为一个家庭户;单身居住独自生活的,也作为一个家庭户。

集体户:相互之间没有家庭成员关系,集体居住共同生活的人口,作为集体户。

(五)普查表种类。人口普查表分为《普查表短表》和《普查表长表》两种形式。《普查表长表》抽取百分之十的户填报;《普查表短表》由其余的户填报。11月1日至10月31日期间有死亡人口的户,同时填报《死亡人口调查表》。

(六)人口普查主要调查人口和住户的基本情况,内容包括:性别、年龄、民族、受教育程度、行业、职业、迁移流动、社会保障、婚姻、生育、死亡、住房情况等。

(七)中国人民现役军人、文职干部、编内职工及军队管理的离退休人员,由军队领导机关统一进行普查。

在军队编内单位服务的编外职工以及家属、保姆等,居住在军队营院内的,由军队机关负责普查,普查表移交当地人民政府指定的普查机构;不在军队营院内居住的,由地方普查机构负责普查。

在军队所属的福利性、保障性企业,子弟学校、幼儿园等单位居住的非现役军人、文职干部和编内职工,由其所在单位负责普查,普查表移交当地人民政府指定的人口普查机构;不在上述单位居住的,由地方普查机构负责普查。

(八)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由武警机关负责普查登记,普查表移交当地人民政府指定的普查机构;在武警部队营院内居住的家属、保姆等,由武警机关负责普查,普查表移交当地人民政府指定的普查机构。

(九)驻外使、领馆人员,各驻外单位人员以及派往国外的专家、职工、劳务人员、留学生(包括公费和自费)、实习生、进修人员等,由其出国前居住的家庭户或者集体户申报登记。

(十)依法服刑、被劳教的人员,由当地公安机关和监狱、劳教机关进行普查,普查表移交县(区)、市人口普查办公室。

三、普查员、普查指导员的选调和培训

(一)人口普查的登记工作,由普查员承担,普查指导员负责对普查员的工作进行指导、检查。每个普查小区配备一名普查员,每个普查区配备五名普查指导员。普查区、普查小区的划分由县、乡(镇)普查机构根据省、市方案要求统一划分。

(二)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应当由具有初中以上文化水平、身心健康、认真负责、能够胜任人口普查工作的人员担任。

(三)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可以从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抽调,也可以在村民委员会和社区居民委员会中选任。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在普查任务完成以前,不得安排普查以外的工作。

(四)抽调到各级普查办人员的工资由原单位支付,其福利待遇保持不变,并保留其原有的工作岗位。选任和聘用人员的劳动报酬由县人民政府第六次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在普查经费中支付。

(五)各乡(镇)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的抽调工作于9月底前完成。

(六)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的培训工作由县、乡(镇)人口普查机构统一组织培训,县普查办负责培训普查指导员,并于10月10日前完成。乡(镇)普查办负责培训普查员,并于10月25日前完成,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经过培训并测试合格后,由普查机构发给证件。入户登记时,必须佩带。冒充普查员、普查指导员进行社会调查或者进行诈骗的,由公安机关依法查处。

(七)积极参加人口普查登记、如实申报人口普查项目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各级人口普查机构要与宣传部门密切合作,统筹制定宣传规划,做好宣传方案,将宣传贯穿于整个普查工作始终。要大力宣传《人口普查条例》,深入宣传人口普查的重大意义、政策规定和工作要求。

(八)县委宣传部要组织协调新闻媒体,在人口普查登记前后,采取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和户外广告等多种形式、广泛做好人口普查的宣传和社会动员工作,使人口普查的宣传工作贴近普查实际,贴近普查各个阶段的中心工作。

(九)县普查办要积极协调工、青、妇、工商联等群团组织,大力开展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做好群众的思想发动工作,广泛动员社会各阶层支持和参与人口普查工作。

(十)开展试点,为搞好整个普查工作提供经验和业务技术处理支持。9月底前完成全县综合试点,探索总结做好人口普查工作,检验完善人口普查方案和业务处理方法。

(十一)人口普查按照划分的普查区域进行。

(十二)普查区、普查小区的划分坚持地域的原则。以村民委员会和社区居民委员会所辖地域为基础划分普查区。每个普查区,按照一个普查员所能承担的工作量,划分成若干个普查小区。各普查小区在地域上不能交叉、重叠和遗漏,所有普查小区连接起来,要完整覆盖全县。普查小区划分工作于8月底前完成。

(十三)在县人民政府第六次人口普查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公安机关进行户口整顿,并将有关资料提交县、乡(镇)普查办,供普查登记时参考。户口整顿工作于9月底前完成。

(十四)人口普查登记以前,普查员、普查指导员要对普查小区的人口居住情况进行摸底,明确普查登记的地域范围、绘制普查小区图、编制普查小区各户户主姓名底册。摸底工作于10月25日前完成。

四、普查登记、编码、数据处理

(一)人口普查的登记工作,从11月1日开始到11月10日以前结束。

(二)人口普查登记的方法,采用普查员入户查点询问、当场填报的方式进行。普查员应当按照普查表列出的项目逐户逐人询问清楚,逐项进行填写,做到不重不漏、准确无误。普查员调查完一户,要将填写的内容,向本户申报人当面宣读,进行核对。

(三)普查表登记时,各户申报人要根据普查员的询问如实回答普查内容,不得谎报、瞒报、拒报普查项目。

(四)各乡镇、各部门工作人员,应当动员、支持群众如实申报人口普查项目,不得授意、指使、强迫群众不如实申报;不得伪造、篡改普查表和汇总内容;不得对如实申报普查项目的群众进行打击报复;不得以各种形式的借口干扰人口普查工作。

(五)普查登记的个体资料不得作为行政管理和处罚的依据。

(六)人口普查机构和各级普查工作人员,对各户申报的情况,必须保守秘密,不得向人口普查机构以外的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或者泄漏。严禁公开个人和家庭的登记资料。

(七)普查表只作为数据处理和综合汇总使用,人口普查机构要妥善保管,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以任何理由查阅普查表。

(八)普查登记结束后,普查指导员应当组织普查员按照规定的方法进行全面复查,如发现差错,经核实后,予以改正。复查工作于11月20日以前完成。

(九)复查工作完成后,县、乡(镇)人口普查办公室组织逐级进行事后质量抽查。质量抽查工作于11月底以前完成。

(十)对普查登记的主要数据,先进行快速汇总。各乡(镇)人口普查办公室将汇总结果于12月10日以前报送县人口普查办公室。县统计局和县人口普查办公室共同组织相关部门对数据进行评估后,于12月15日报市人口普查办公室。县统计局和县人口普查办公室于2011年4月底前快速汇总公报。

(十一)《普查表短表》、《普查表长表》以普查小区为单位分别装入不同的包装袋。《死亡人口调查表》以普查区为单位装入相应的包装袋。普查资料在运送过程中,必须妥善包装,专人护送,保证完整无损。运送单位和接收单位应当按规定的程序办理交接手续。

(十二)人口普查表经县普查办复查后,集中在县普查办按照统一规定的标准,进行编码。编码员由县普查办根据工作实际在乡(镇)普查办公室人员中选调,差旅费统一由县普查办支付,编码工作于2011年2月底前完成。

(十三)人口普查资料由县级以上人口普查机构负责进行数据处理。录入采用光电录入的方式,汇总程序使用国务院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下发的程序。

(十四)数据录入后,原始普查表按省人口普查办公室要求保存。

(十五)全县各级人口普查数据资料,包括图像和个体数据资料,由各级人口普查办公室归档后移交档案部门负责管理。

(十六)人口普查汇总数据,不得用于对基层政府的政绩考核;不得以人口普查数据追究以往瞒报、漏报的责任。

(十七)县人口普查办公室于2012年底前完成对普查汇总资料进行评估和分析研究,编制普查报告书,报县人民政府。

五、工作纪律

(一)对认真执行本方案,忠于职守,坚持原则,在人口普查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县人民政府根据考核结果给予表彰和奖励。

(二)对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普查条例》和《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的,由相关部门给予处罚。

人口普查的数据篇6

进入普查页面,第一项就是关于人口普查,目前我国已经完成了第6次人口普查,所以第6次人口普查连接就出现在最显著的位置,为完成人口普查国家付出很大努力,所以每份数据都包含着统计人的坚信努力。

我们进入“第六次人口普查”连接后,就是关于该次普查的全部数据页面,大家都很关心的是第6次人口普查,我国到底有多少人吧,那么就点击下拉菜单,找到“年龄”项。如下图所示,特别是箭头提示的位置。

进入“年龄”数据页,我们可以看到关于年龄的很多属性的数据。第一个最为醒目的就是该次普查我国人口的具体数字“1332810869”人,精确到个,很有意思吧。其中男人682329104人,女人650481765人,男女比例还算适中,不算失衡,您就别操心男多女少的问题啦。

或许您还关心住房,那么就找到“住房”项吧,点击进入就会呈现给我们全国人口住房现状的数据,原来全国有401934196户人家,全国乃至全省的房子情况都在下面的数据表中了。当然,您或许对人口普查数据有很多感兴趣的地方,那么就慢慢浏览吧。

人口普查的数据篇7

在人口普查户口整顿工作动员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刚才,省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省公安厅副厅长同志对我省人口普查户口整顿工作进行了动员部署,讲得非常到位,很有针对性、指导性.这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我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户口整顿工作全面启动.为此,我代表省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向全省各级公安部门长期以来对人口普查工作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根据会议的安排,我讲三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充分认识户口整顿对人口普查的重要作用,切实增强全局意识

户口整顿是人口普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查准查实人口的基础性工作.全省各级人口普查办公室和公安部门要在当地党委、政府和人口普查领导小组的领导下,高度重视户口整顿工作,充分认识户口整顿对人口普查的重要作用,增强全局意识,切实担负起应尽职责,按照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进度的要求,积极开展好户口整顿工作.

第一,要充分认识在人口普查中,户口整顿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我国已经进行了五次成功的人口普查.根据第三、四、五次人口普查的经验,在普查登记前,进行一次认真的户口整顿,是人口普查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以往的经验和普查的科学规律都表明,户口整顿是掌握户籍人口数据、摸清流动人口状况、进而把握总体人口数据最重要的基础,因而,户口整顿的成效如何,直接决定人口普查的质量.户口整顿人口普查已成为我国组织人口普查的一个固定模式,也是我国人口普查工作的特色和优势.

第二,要充分认识在人口普查中,户口整顿是准确进行人口普查登记的重要保证.《人口普查条例》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方案》明确规定,必须在人口普查登记前集中一段时间进行户口整顿,目的是为普查登记提供翔实的户籍资料.具体就是将各村(居)委会的常住户口(包括外出人口、空挂户口)的情况,外来人口情况,应落户未落户的人口(包括出生未落户口的小孩)和应注销未注销户口情况,以及在本辖区居住的港、澳、台和外籍人口等情况,做一次较为彻底的清理,查明底数,为普查登记打好基础.可以说户口整顿工作对人口普查前期的摸底工作不可或缺、至关重要.

第三,要充分认识在人口普查中,户口整顿是准确锁定普查对象,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举措.根据这次普查方案的登记原则测算,我省人口普查对象登记量接近1亿,跨普查小区人户分离人口近4000万,工作量将是五普的1.5倍.另外,这次普查首次把常住在大陆的港澳台和外籍人员纳入普查对象,据国家对港澳台和外籍人员普查试点显示,对港澳台和外籍人员进行登记,其工作量相当于普通调查对象的3倍.显然,六普工作量大大增加,要在10天的登记时间内完成如此繁重的任务,没有一个完整、翔实的户口管理资料作为基础是不可能完成的.也就是说,通过户口整顿,有效处理好无户口问题、重户口问题、应销未销户口问题、应落未落户口问题、户口登记项目差错问题、人户分离问题以及境外人员登记问题,将极大减少普查工作量,提高登记效率.

二、深入了解人口普查的重点难点,努力提高户口整顿质量

第六次人口普查任务重、时间紧、难度大.李克强副总理在国务院人口普查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强调,这次人口普查的四大工作任务是:查准人口总量、查清人口结构、查实人口迁移流动状况、搞好普查资料的开发应用.这四项任务是各级人口普查办公室的重要职责,是必须完成的最重要的任务.现在距普查登记只有4个月的时间,我们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建立健全从省到乡镇、街道以及村、居委会各级普查网络,组建50万名较高素质的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队伍,动员全省近7800万名群众来配合、支持、参与普查登记,高质量地完成经费物资筹措、普查试点、人口资料整理、户口整顿、绘制小区地图、摸底等各项准备工作,任务异常繁重.

与前几次人口普查相比,第六次人口普查面临着新的形势,要高质量地完成普查任务,有许多复杂问题需要解决,有许多条件需要改善,有许多环境需要营造.从各地前期普查试点来看,我们深切感受到:一是锁定普查对象,做到准确登记、不重不漏难.人口普查坚持的是按地域登记的原则,只有在普查时点将活动的人锁定于某个确定的地点,才能准确对其进行登记,才能做到不重不漏.但是,人口普查的对象是流动的,当前城乡之间、城际之间、乡际之间,人口迁移流动不仅数量十分庞大,而且频率非常高,人口居住地不稳定,人户分离现象十分普遍,这些因素非常容易造成人口普查登记遗漏或重复.二是群众配合程度下降,做到数据准确、情况真实难.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利益主体呈现多元化,社会上商业调查、市场调查日益频繁,随着社会公众的安全观、隐私意识不断增强,他们对各种调查厌烦情绪较大,拒访、回避等不配合调查的现象有所增加.另外,人口普查的一些内容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如人口计生政策的实施及相关处罚政策的规定,一些普查对象担心一旦如实申报,这些信 息可能会成为相关主管部门的惩罚依据,因此不愿意向普查员提供真实情况,这直接影响普查登记的质量.三是人为干扰时有发生,做到科学组织、独立调查难.现在各地的人均意识普遍增强,人均gdp增长情况和人口出生率等计划生育指标已成为考核地方政府官员的重要依据,入学率、文盲率、节能减排等指标也与地方政府行政管理工作密切相关,使得在实施普查中如何确保普查机构和普查人员独立调查、独立报告、独立监督的难度增大.此外,为了逃避劳动部门、工商及税务部门的监督管理,部分民营或私企单位也有可能出现故意少报外来人口或拒绝调查等现象,这些都可能对普查登记数据的质量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四是所需两员规模庞大,做好人员选调和培训难.这次人口普查全省需要选调50多万名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前后工作近50天.如何遵循市场经济规律,选调足够数量、具备一定专业素质的两员难度很大.在前期试点中,我们有的地市反映招不到人,有的在业务培训后出现畏难情绪,不辞而别.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确保普查指导员、普查员的工作补贴落实到位,更好地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是本次普查的最大难点.

人口普查工作的重点难点,同时也是户口整顿的重点所在,户口整顿工作要针对人口普查工作所面临的新形势,切实找准工作重点,努力提高户口整顿质量.为此,我强调几点要求:

第一,积极协调配合,合力推动户口整顿工作深入开展.按照省人口普查领导小组职责分工,户口整顿由省公安厅牵头负责组织实施,这是一项政府行为,需要政府的统一领导、组织和协调,在户口整顿的工作部署、社会力量动员、经费落实、相关政策出台等方面都离不开各级政府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同时,也需要人口和计生、民政、住房建设等相关部门的积极配合.全省各级普查机构要积极参与户口整顿,虚心向公安部门的同志学习,主动搞好协作配合,发扬以往人口普查和人口统计工作中建立的良好传统,共同对户口整顿工作做出具体规划安排.户口整顿期间,人口普查办公室要密切关注工作进度,加强问题分析积累,对工作中的具体困难和问题,要共同研究,密切合作,妥善解决,同心协力打好户口整顿这一仗.

第二,突出重点难点,着力服务好人口普查需要.这次户口整顿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开展户口整顿,全面掌握本辖区内常住人口、暂住人口、境外人员的情况和数据资料,清理解决户籍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使户口登记项目更加齐全、准确,管理制度更加健全完善,确保人口资料准确翔实,为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工作中要突出重点,抓住存在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一是要注重人户分离、迁入、迁出的户口登记.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户分离情况十分严重.现在,部分人员有多套房屋,造成户口登记困难,还有死亡不注销、出生不登记,迁入、迁出也不及时登记等各种情况.这些情况都将给普查登记造成困难.二是要注重漏项、错项、重项的问题.户口管理中存在的漏项、错项、重项问题,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不便,关键是不能够准确的反映人口的数量和质量.三是要注重流动人口的登记.当前,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外来、外出务工人员逐年增加,要通过当地乡、镇和村委会领导、家庭留守人员把情况说清、讲明,使外来、外出打工人员一个不漏,如实进行登记.

第三,坚持因地制宜,关注和加强重点地区整顿效果.从各地普查试点看,人口居住和户口登记情况复杂,主要是城镇地区.要集中力量抓好城市改造区域、城郊结合部、棚户区、城中村、城市高档社区以及工矿区、建筑工地等流动人口和人户分离现象较为普遍地区的户口整顿工作.要从本地实际出发,重点摸清外来人口和出生不报、死亡不销、婚姻不迁移等人口状况,农村大量外出人口要依靠广大基层干部摸清底数.

第四,营造普查氛围,争取群众的理解和配合.人口普查要经历户口整顿、摸底、入户登记三次上门,上门次数多了,群众难免产生厌烦情绪.各级普查机构和公安部门要通过多种形式宣传介绍户口整顿工作,按照人普宣传方案的要求,最近一阶段重点宣传户口整顿工作,全力争取广大人民群众对户口整顿工作的理解和支持.要深入学校、农村、工厂、单位、社区开展宣传活动,把群众发动起来,动员起来,使群众认识到户口整顿的目的是为了搞好人口普查,为了加强社会管理,为了人民生活安定的需要.此外,对一些群众配合程度差、普查员进门难、社会治安问题较多的重点地区,也需要公安部门结合户口整顿,重点做好宣传解释工作,给予必要的协助与配合,保证普查登记工作顺利进行.

三、认真做好户口整顿成果的运用,不断强化人口变动信息共享

开展人口普查户口整顿工作,目的是为切实解决当前户口登记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人口普查提供翔实的户籍资料,确保人口普查登记质量.各级普查机构要与公安部门及时沟通情况,共享户口整顿成果,落实好户口整顿资料的整理、归档,维护人口信息全面准确.

一是要全面掌握人口信息.户口整顿工作结束后,各级人口普查办公室要认真梳理本地区户籍人口、户口待定人口、流动人口和境外人员以及人户分离等基本信息资料,健全出生人口、死亡人口、户籍人口和人户分离人口统计台帐,为人口普查登记提供准确依据.

二是要认真分析数据质量.人口普查工作有一个国际和社会承认的标准,它包括三个方面:科学的检验、公众的评判、领导的认同.从社会科学的角度来讲,人口数据的相关性非常强,来不得半点虚假.前期的人口普查专项试点和综合试点的结果显示,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偏低,流入人口小于流出人口,说明出生人口、死亡人口和流动人口存在漏报,影响了人口普查试点数据质量.理论上讲,户口整顿后,我们能拿出一个基本的数据,来解释我省的出生率、死亡率及乃至人口流入、流出情况.因此,为使这个数据有足够的说服力,我们还要非常认真地抓好数据的核对,运用工作,既要与本地历史数据进行审核对比,还要与部门数据进行核对.出生人口要与计生部门数据核对,死亡人口要与民政、殡葬部门数据核对,以防止漏登、漏统.

三是要强化人口变动信息共享.进一步加强公安机关实有人口与统计部门常住人口间的信息共享,使人口信息数据更翔实、更充实,以及时反映全省人口总数及变动规律,有效服务于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需要.

人口普查的数据篇8

如今,在年度人口抽样调查工作开展前夕,也许有人会问:“大普查”(人口普查)与“小普查”(人口抽样调查)有哪些相似处和差异处?两者工作中的经验可否相互借鉴?怎样做好即将开始的人口抽样调查?笔者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工作实践为您揭开谜底。

寻找“大”与“小”的相似处

大体模式相同。人口普查与人口抽样调查在工作流程、模式和方法等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从工作阶段上看,二者大致分为前期准备、摸底、登记、数据处理等阶段。从登记填报上看,采用入户面访的登记方式,统计表上主要指标的设置也基本一致。因此,二者的工作思路和经验做法可以相互借鉴。去年的人口抽样调查,就充分运用了“人普”中积累的经验,少走了很多弯路。从组织实施上看,“人普”和人口抽样调查都具有高度集中和严格统一的特点,具备统一的普(调)查方案、实施步骤和质量控制措施等。

登记时点相同。由于出生、死亡、迁移等原因,人口数也在随时变化,所以无论是人口普查,还是人口抽样调查的登记都必须以某个特定时点为标准。因此,无论普查员是在哪一天进行实际入户的,其登记时间都应该以标准时点为准,这个过程就像用照相机把当时的人口状况拍摄下来一样,有效地避免了重登或漏登现象。人口抽样调查是为了保持人口普查数据的连续性,掌握完整的年度人口规模变动情况,将抽样结果运用科学方法推算出总体数据的过程。因此人口普查与人口抽样调查的登记时点是一致的,均为当年的11月1日零时。

主要难点相同。“见面难、入户难”是人口普(调)查面临的难题之一,这与时展下老百姓保密意识和安全意识的不断提高有关。居民本身对陌生人上门就有抵触心理,摸底和登记还需二次入户就更容易产生反感,给调查带来很大难度。再加上外来人口多且流动性大的特点,人户分离现象普遍,吃“闭门羹”的情况就很多。

明辨 “大”与“小”的不同点

范围差异。人口普查的范围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居住的常住的自然人,都应被列为普查对象。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未定居的中国公民。而人口抽样调查则是在调查前按照一定的原则和规律抽选部分调查区,在被抽选区域进行小范围“普查”。

周期差异。由于国情、国力、需求等方面的差异,世界各国人口普查的周期性参差不齐。人口普查被确定为十年一次,而从全国来看,1%人口抽样调查则需五年开展一次,从北京市来看,则为每年一次。

基于人口普查与人口抽样调查在范围、内容上的差异,二者的整体周期也不同。从人口普查来看,从前期准备到资料编印结束大约需要两年半的时间。而人口抽样调查周期约为半年,相当于“压缩版”的人口普查。

难度差异。由于人口普查具有“对象覆盖面广、需选聘人员多、组织实施难度大”等特点,作为一项庞大的社会工程,出现困难的概率相对较高。而人口抽样调查的难度在于它具有“时间紧迫、工作紧凑、要求高效”的特点,重要的阶段性工作又存在交叉进行的现象,因此稍有疏忽对后续工作也将造成重大影响,这对整体工作的组织领导、普查员的能力、政府工作的效能等都是重大考验。

扬长避短,推进“小普查”

通过对比人口普查与年度人口抽样调查,并结合2011年人口抽样调查的工作实践来看,人口普查经验在人口抽样调查工作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有效地提高了人口抽样调查的工作效率。

具体表现为:人员配置上,调查员大多为人口普查的指导员和普查员;地理状况上,调查小区图与人口普查情况相比变化不大,因此抽样调查时进行少量修改即可。但2012年的人口抽样调查,经过调查样本轮换,抽中的调查小区距人口普查年份已有两年时间,无论是区域环境还是人口数量等情况都可能发生巨大变化。同时,在对人口数据质量评估以及人口推算上,由于时间间隔较长,“六普”数据对评估结果的参考作用会逐步弱化。另外,“入户难”问题会随着居民警惕意识地提高、调查员表达能力差异等因素而不断加大。可以说,今后的人口抽样调查会随着与“六普”间隔的变大,出现新的问题和挑战。为此,如何解决这些难题,不仅需要借鉴人口普查工作中积累下来的好做法,还需要开拓创新地借助上次人口抽样调查的好经验。

创新长效宣传机制

今后的人口抽样调查要建立长效宣传平台,将每年的统计宣传工作进行整合。比如,利用两次人口抽样调查的间隙,打破“点对点”的宣传限制,利用展板、横幅、网站等宣传媒体,宣传人口抽样调查成果服务区域发展、制定民生政策等内容。将人口抽样调查宣传“日常化”,引起社会共鸣,达到“关注调查、支持调查”的目的。值得一提的是,调查前和过程中需要对被抽中调查区域再做重点的“点对点”宣传,减少居民对入户调查的顾虑。

建立“调查人才库”

以人口抽样调查为契机,培养统计调查人才,建立人口抽样调查专用人才库,通过以干代训的形式从人口抽样调查的各项工作实践中锻炼和培养统计调查人才,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结构优化、素质一流、富于创新的统计人才队伍(包括调查员队伍)。同时,也为今后开展人口抽样调查工作或十年一次的人口普查工作储备人才力量,这样就可以优先从该库中选取人员从事相关工作。同时,该人才库也将适时调整与更新,吸纳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每次调查可以将有经验的调查员选派到各抽中小区作为指导员,现场解决问题,提高调查质量。

探索长效工作体制

积极探索建立调查长效机制,避免出现由于时间紧而造成的工作被动的局面。例如,建立组织机构的常态化机制,与成员单位保持紧密联系,充分发挥部门职责,加强配合协作;再如经费问题,可以将其纳入每年的财政预算,保证必需的财政开支,避免因经费问题影响工作进度。另外,每年调查过后都要认真总结,在吸取上年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提早谋划下一年的工作,早动手早安排,根据当年的变化情况及时调整措施,创新思路,在人、财、物上把目光放长远,统筹考虑。

完善评估体系

上一篇:区块链技术的劣势范文 下一篇:大学生消费趋势分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