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不是“负担”

时间:2022-10-29 01:30:33

减少刀叉,还是增大馅饼?

问:关于人口增长,以及人口与发展的关系,有哪些典型的看法?

答:从工业革命开始,世界人口数量规模迅速增长。人口伴随着工业化、现代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口变化也必然对社会的方方面面产生影响,而其中人口与发展关系问题成为中心议题。所以,从1798年马尔萨斯发表《人口论》开始,关于人口与发展问题的认识,以及解决相关人口问题之道,就争论不休。在以往和当代的论争中,主要有三种认识观点。第一种是以新老马尔萨斯主义为代表,认为人口增长是导致人类贫困和苦难的根本原因;第二种是以马歇尔新古典经济学派为代表,认为人口增长不是问题,而是人类进步的一个原因,因为历史纪录证明,当世界人口增长时,人类的福祉也在提高;第三种是以马克思主义为代表,认为人类贫困和苦难与其说是人口增长引起的,不如说是由社会制度和经济安排的运作而引起。

与此相应地产生了三种解决人口与发展问题的对策,这就是“减少刀叉派”(马尔萨斯主义主张),“增大馅饼派”(马歇尔新古典经济学派主张)和“制度改进派”(马克思主义主张)。第一派的认识主张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如食物)是有限的,制作的“馅饼”不足以养活增长的人类人口,所以需要减少人口以解决人类贫困发展问题;第二派的认识主张则是,不是“馅饼”有限而不能养活人类,而是“馅饼”做得不够大,问题的本质是要把馅饼做得更大;第三派的认识主张是,不是“馅饼”不够,也不是非要把“馅饼”做得更大,而是“馅饼”的分配不公,需要对“馅饼”公平再分配。

“人多是负担”吗?

问:回顾过去的人口政策,其背后体现出的一些思想观念是否需要改变?

答:20世纪70年代末,在我国现代化建设经历了数次严重的挫折之后,无论是党中央还是全国人民都有着“加快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强烈愿望,而改革开放国门洞开后,看到的差距更是强化了这种紧迫感。在这种背景之下,决策部门和一些学者对我国人口与发展问题的认识也发生了本质的变化,认为我国的发展落后是由于人口增长过快所致,人口众多是实现现代化的巨大“障碍”和“包袱”,迅速减少人口是实现经济发展目标的必要手段。于是,一孩政策就在这样的认识指导下诞生了。并且把我国人口转变过程中,由死亡率迅速下降而“释放”出来的人口数量规模增长,视为是“错批一人”(马寅初)的结果。而一孩政策被认为是对我们过去所犯“错误”的加倍补偿。自此以来,对于我国人口与发展问题的认识和主张,一直就以“人多是负担”的假定前提来制定修补相关的人口政策,追求“减少刀叉”和“控制数量”了。

当我们视人口为负担,始终将数量问题放在首位,而不重视生育和死亡下降带来的人口结构变化,将可以统一的数量和结构问题分割而治时,也由此产生一系列与人口结构严重失衡的相关问题,如失独家庭、脆弱的“四二一”家庭、出生性别比失衡所致的婚姻挤压、加速的少子人口老龄化过程所带来的发展问题。这些都是过去计生政策过度干A生育行为的结果,是一味强调人口数量控制而牺牲人口结构调节的结果。

同样在过去这种认识下,对于我国出现的人口数量和结构问题,只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治理模式,缺乏统筹解决问题的思想。面对可以统筹解决的人口问题,却陆续成立了两个“此消彼长”的部门应对,这在世界上也是绝无仅有的。一边是应对人口数量增长的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现为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另一边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计生委控制人口越有成效,意味着全国老龄委应对加速老龄化带来的诸如养老、医疗等问题就越严重。那边“挖坑”,这边“填埋”,形成了自相矛盾的解决人口问题的模式。

人口是大国的基本实力

问:我国作为人口大国,摆脱“人多是负担”的观念后,今后应该建立怎样的人口观念?

答:2016年我国终于启动了全面二孩政策,这是一孩政策的彻底终结。但细心观察会发现,对我国目前人口形势的判断,依旧还有“人多是负担”的影响,依旧没有从马尔萨斯人口数量悲观论的陷阱中彻底走出来。我们必须从超长的历史视角把握人口变迁的规律,充分认识到20世纪、21世纪人口巨变在人类历史上的重要地位。人口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人口不是社会的负担,人口是一个国家特别是一个人口大国的基本实力。党的十提出了实现全面小康的五位一体布局,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事实上,人口建设、人口健康发展才是五位一体的基础。由于目前我国人口低生育率形势不容乐观,已经不能保证我国人口健康持续发展,因此,放开生育政策刻不容缓。事实上,不仅生育政策要全面放开,还权于民,而且还要从广义人口政策下手,鼓励生育,唯有这样,才能首先实现人口自身的长期均衡发展,进而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上一篇:赵林中:30年的情与怀 下一篇:黑龙江移动:与最强的伙伴传播最清的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