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养结合的优点范文

时间:2023-12-20 16:44:27

医养结合的优点篇1

【关键词】 高等教育;培养模式;医学;七年制

[摘要]目的 探讨增设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优势及培养模式。方法 分析我校医学教育的办学经验和优势,明确培养目标,设想构建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措施。结果 我校的医学教育在办学历史、学科特色、临床教学、以及为区域性经济建设和人民健康事业服务等方面均有较大的优势;基础性培养应在七年内连续进行,并注重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和临床基本技能训练;创新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实践培养模式的基本措施。结论 七年一贯、本硕融通、整体优化、面向临床是七年制临床医学教育的基本培养模式。

[关键词] 高等教育;培养模式;医学;七年制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advantages and teaching model of establishing the 7-year-schooling clinical medi-cine. MethodsThe teaching experience and advantages of our college were analyzed,the teaching objectives were clarified,and the measures to establish the model to teach 7-year-schooling students of clinical medicine were conceived. ResultsThe medical education of our college was superior in terms of its history,characteristic subjects,clinical teaching,and service to the local econo- mic development and to the people’s health. The teaching in the fundamental stage should be accomplished successively within sev-en years. The coordinating development of knowledge,abilities,and qualities and the training of clinical skills should be emphasized. The basic measures to practice the new model included the innovation of the contents,the system of the courses,and the teaching methodology. ConclusionThe basic model to teach the 7-year-schooling students of clinical medicine consists of consistency for seven years,combination of undergraduate and postgraduate courses,conformity and optimization,and clinical-orientation.

[KEY WORDS] higher education; teaching model; medicine; 7-year schooling

为了适应21世纪生命科学、医疗卫生事业、经济发展的需求,我们必须在医学教育的规模、布局、层次、结构以及培养模式上进行改革与调整,开创高等医学教育的新纪元。在“稳定本科、扩大和发展长学制教育”的原则基础上,我们于2001年向省教育厅提出申请,增设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并经国家教育部批准,于2002年正式招收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这样使我校医学教育更具有国际意识(面向世界与面向未来)、素质意识(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和改革意识(创新教育)。但我们的七年制临床医学教育刚刚起步,为了更好地开展七年制医学教育,培养更多的高层次医学人才,现将我校增设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优势和如何构建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如下。

1 增设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优势

1.1 办学优势 我校医学院从1946年开始招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经过几代人不懈地努力,我们始终坚持“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育人原则,以严谨的工作态度,以培养具有社会性、实践性和服务性,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医学人才为宗旨,以教学科研为中心,不断深化教育和教学改革,坚持开放教育、主体教育、创新教育和人文教育的教育模式,培养了成千上万的高质量医学人才,为我们增设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2 学科优势 医学院现有7个本科专业,一个专科专业,其中临床医学专业为山东省重点专业。现有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25个, 硕士培养学科40多个;现有省级重点学科(实验室)11个,研究中心(所)6个。近年来,我们一直坚持“稳定本科、扩大和发展长学制和研究生教育”的原则,在教育、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和良好的社会效益。与临床医学专业密切相关的生物学、医学检验学、口腔医学、医学影像学、护理学等专业,无论在师资力量、教学条件、科研工作等方面均为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和支持。

1.3 综合大学的优势 青岛大学是新型的省属重点建设的综合性大学,是博士、硕士、学士授权单位,设有25个学院72个本科专业,涵盖9大学科门类。作为综合性大学的医学院开设七年制临床医学教育,可以保证学生受到良好的、较为广泛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较宽广的自然科学基础训练,可为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并自然地形成“理医结合、文医渗透”的培养模式,充分体现现代医学特征的医学教育。同时,综合性大学独具特色的教学环境,促进了良好学风的形成,更有利于学生拓宽视野和培养广泛的社会科学知识及宽厚的自然科学基础。

1.4 教学科研优势 教学是学校生存的源泉,科研是学校发展的动力。医学院始终以严谨的工作态度和优良的工作作风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先后承担各级各类教学研究课题100余项,获得各级教学成果奖79项,优秀教材8部,主编和参编部级规划教材40余部,国家“十五”重点规划视听教材和CAI课件48部。近3年来,共承担厅局以上科研课题350多项,教学研究课题38项,科研经费达800多万元,获得各级科研成果奖300余项。这些成绩充分说明了我们科研和教学的实力,为全面推进七年制教学工作提供了不竭的动力。

1.5 临床教学优势 医学院现有6所附属医院和7所教学医院。“目标一致、责任共担、资源共享、相互支持、相互尊重”是医学院与附属医院和教学医院的合作方针。培养高质量、高层次医学人才是我们的共同目标。附属医院和教学医院均设有完整的教学建制及结构合理、队伍整齐的教师队伍,并形成了完善的临床教学体系,对保质保量完成临床教学任务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1.6 生源优势 青岛大学所处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由于青岛 市的经济、文化和卫生事业较为发达,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较好的外部环境;青岛大学既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又有浓厚的时代气息;青岛大学作为地方性重点大学,既有为区域性经济建设服务,又符合高等教育开放性和国际化的趋势;医学院具有半个多世纪的办学历史,有着更为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光荣传统。由于地理优势、优越的办学条件、丰富的文化底蕴,青岛大学医学院吸引着无数有志献身医学事业的优秀高中毕业生。

2 充分认识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是整个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在教育创新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何依据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创新人才培养目标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1]。《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指出,高等教育担负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和促进现代化的重大任务,在这三大任务中,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是高等学校的第一任务,而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历来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培养目标的核心问题。在新形势下,我们应当把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医学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能力达到硕士水平,并具有创新思维、创造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医学人才”。所谓高素质医学人才应具备三大特征:①高层次: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时代,七年制医学教育为精英教育。我们将承担精英教育的责任和义务,为未来社会培养精英人才和医学专家。②具有创新、创造和创业能力:也就是具备运用创造性思维,独立地、自然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出新观点,并能从事相应的医疗实践活动的能力。具有开创性、冒险精神和独立工作能力,能够以知识、社会和管理职能构思和创造有价值的东西。③自身特色:人才培养目标既要有我校医学教育的办学方向和办学定位,又要体现医学教育在长期办学历程中形成的传统优势和学风。

转贴于

3 充分定位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培养模式

3.1 七年一贯,本硕融通 七年一贯,本硕融通是七年制的基本精神,就是坚持“理医结合、文医渗透”的七年连续培养模式。在实施过程中必须注意:①七年制决不是五年制本科教育的延伸和课程门数的增多,也决不是“五七分 流”和“4+3形式”。 七年制应是一种新的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学位的培养模式,也就是说,一些重要的基础性培养,如基本技能、学风养成、思想教育、基础知识应在七年内连贯、有目的、有层次地组织实施。②一定要走“理医结合、文医渗透”的道路,这对培养宽厚型、复合型、创新型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十分重要。③把伦理教育贯穿培养的全过程:一是以医学伦理学为重点,把伦理道德教育贯穿于教学全过程;二是以预防医学课程为重点,开展以社区服务为对象的卫生保健实践,加强学生的三级预防观念[2];三是将外语和计算机教学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加强自身现代化建设,掌握获取知识和信息手段;四是将综合能力培养贯穿于教育全过程,并将知识传授与技能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自学、实际操作、创造、研究、思维表达、协作及获取知识的能力。

3.2 整体优化,面向临床 整体优化,面向临床就是整体优化课程体系,突出临床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具有自身特点的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学位的复合型人才。①实行通式教育: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培养过程一定要从相对狭窄的专业对口教育转到通式教育,即由注重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传统教育转到注重知识、能力、素质(KAQ)协调发展,科学知识与人文素质教育并重的综合素质教育;②早期介入科研活动:在七年制培养过程中要创造条件,使学生早期介入科研活动,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方法。学生可在直接的科研实践活动中感受和理解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能提高其科学素质、科学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③加强课程之间的渗透:在七年制学生培养过程中,要加强公共基础课与专业基础课的渗透、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的渗透;加强医学基础课与临床专业课的交叉融合,使学生早接触临床;加强综合能力和临床技能训练,达到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培养目标。

4 构建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培养模式的措施

4.1 创新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 (1)加强基础教育,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 加强基础医学与新兴学科、边缘学科的融合,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注重有利于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同时,还要加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宽口径、综合化。(2)整合与优化现有课程,促进课程结构综合化 课程整 合优化是扬弃分科课程的缺陷,是课程的整 体认知特点和科学发展的综合化趋势。因此,在构建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过程中,要注意同类课程的紧密配合,避免分割过细、脱节或不必要的重复。可采取系列化、模块化的形式,整合与优化医学类课程,以构建能融会贯通、紧密结合、有机联系的课程体系。(3)增大选修课比例,着力培养学生个性 培养学生鲜明的个性和创造力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础和前提,选修课则是培养学生个性的有效载体,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我们应该在原有选修课的基础上,鼓励教师结合自己的研究成果和特长,开设新型选修课,并尽力为学生提供套餐式的选择模式,为学生提供足够的选择空间,促进学生个性的养成和发展。(4)促进课程的国际化,增强医学教育的国际性 伴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高等医学教育国际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我们应尽快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把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才作为七年制医学教育的重点。因此,我们要大力提倡和推进英语教学改革和双语教学,并积极将国外优秀的原版教材引入教学活动中。强化公共英语和专业英语教学,并开设交际英语课,使学生快速准确阅读专业文献和流利地用英语进行交流,以初步达到七年制医学教育的目标。

4.2 创新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 (1)改革教学方法,着重能力培养 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积极实践启发式、讨论式和交互式的教学方法,逐步建立以问题为中心的课程教学法(PBL)和以临床表现为基础的临床课程教学方法[3],推进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养成并重的教学模式,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2)改革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积极鼓励教师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采用最适合教育规律和教学需要的手段,并加大对现代教育技术资源建设的投入力度,制作适合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教学需要的CAI课件和视听教材。

[参考文献]

[1] 李 元元. 创新教育模式,培养“三创型”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03,23:30.

[2] 顾 学箕,叶葶葶,傅华,等. 建立预防医学教学基地的理论与实践[J].上海预防医学,2000,12(10):454.

医养结合的优点篇2

作为国家、北京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医院,我院在稳步推进各项改革的同时,近年来在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工中做出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取得了新的突破和更多进展,并逐步向“综合优势明显,专科特色突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大学医院”的发展目标迈进。

(一)发挥综合优势,强化“品牌”意识,提高医院学科建设水平

2007年医院召开专题科研教学研讨会,提出了“找差距、鼓干劲、谋发展、上水平”的发展要求。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全院树立起“科教兴院”的意识,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工作呈现快速发展的良好局面。2008年医院再次召开科研教学工作会,医院学科建设委员会对院内14个科室的重点学科进行了综合评价及专项讨论,遴选确定了我院的四个特色专科,包括:胃肠、肝胆、胰腺疾病诊治;泌尿系统疾病诊治及肾移植;热带病和寄生虫病诊治;中西医结合。特色专科的确定使医院发展目标更加明确,学科建设思路更加清晰。医院坚持以重点学科为“龙头”,以高新技术为依托,以疾病诊治链为纽带,以重大研究项目为切入点,着眼于建设优势学科群,短时间内促使我院的优势学科占居显赫的位置,创造出更大的“名牌”。

(二)强化科教兴院,构筑高水平的学科建设平台,为学科的长足发展提供硬件保障

为进一步将学科建设规范化、制度化,根据对全院各个学科、各类人才的前期调研,我院在2009年制定出台了《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引进)实施方案》,并根据实施情况逐年完善。2010年讨论并出台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中西医结合学科建设发展五年规划(草案)》,进一步明确了我院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的目标、方向。为建立医院中长期学科发展规划及支撑体系,2012年制定出台了《友谊医院学科发展十年规划》、《学科支撑体系建设计划》和《学科建设重点项目推进计划》等。这些方案、规划的出台为医院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可持续推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带动和提高医院科技发展的整体水平,加速和强化医院学科建设,医院投入近1700万元用于搭建科研平台,进一步整合全院科研平台资源、进行布局调整、人员配置,并不断争取到更多资金用于科研建设。通过建立高水平的临床样本库和资源库,搭建临床科学研究平台。采取分级动态管理,健全和完善科研分级管理机制,使科室科研方向和核心课题更加明确。加强重点学科专科平台建设,鼓励申报重点学科,完善学科建设体系,打造优势学科群,构筑高水平的学科建设平台。

(三)树立“人才立院、科技兴院”的思想,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1.优化医院内部环境,形成人才培养良性循环局面院领导高度重视医院人才问题,倡导尊重人才,让他们获得事业上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对他们取得的成绩给予及时的肯定。医院制定各种优惠和激励政策,创造人才发挥聪明才智的宽松环境,如外出进修、参加学术会议给予优先考虑;、科研成果获奖按级别给予奖励;引进大型医疗设备为人才发展提供必要的硬件条件等。2009年医院对全院36个临床、医技科室进行了人才梯队的调研工作,明确了各类人才的定位:领军人物应该是全才,骨干应该是专才,特点突出,优势明显,各有侧重,分为医疗骨干、教学骨干、科研骨干和管理骨干。只有把4支专业队伍平衡好,合理结构,才能更好地促进医院的全面发展。

2.注重人才培养,适当引进,有限输出,加快人才成长医疗机构合理的人才结构应当呈现金字塔模式,即建立规模较大的人才队伍、重点培养队伍中的技术骨干和选拔精英人才。医院通过多种渠道和途径培养人才,建立人才队伍后备库。积极倡导培养临床的专家、科研的尖子和临床科研两手都硬的复合型人才。2010年医院党委配合更好地实施《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引进)实施方案》,制订了《中共北京友谊医院委员会关于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试行)。注重对人才的追踪考核工作,召开年度人才追踪考核汇报会、科技新星考核会,对入选“十百千卫生人才资助”和“留学择优资助”的人员进行追踪考核。为进一步积极吸引调入急需的高素质、高层次人才,医院在对36个科室人才情况调研基础上,将重点放在短缺人才、急需人才、创新人才上,把品德、业务能力、技术水平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根据医院总体发展战略目标和五年规划,重点加强对四个优势学科的人才支持,并以海聚人才工程为抓手,制订了海外引才专项计划。为充分发挥30岁~40岁医学人才的潜能,医院借助北京市李桓英医学基金会,自2005年起加大对这一年龄段人才的培养。通过实施人才战略来培养他们,经过院内个人报名、科室推荐、专家遴选等方式,选派骨干人才参与李桓英人才培养基金资助出国留学项目。注重临床医师培养的同时,我院也重视加强护理人才队伍建设,分批选派护理骨干到国内外学习先进服务理念和护理经验,已先后选派4批30人赴英国、德国、香港、台湾等地学习。将护士的再学习、再培训与个人培养目标、能力提高和医院的激励机制有机结合,努力培养一支具有临床护理能力和专科护理特色的护理骨干队伍。

3.加强研究生培养点,扩大导师队伍规模,打造高素质的研究生导师队伍近年来,医院为提高导师队伍质量,制定了导师队伍建设规划,对全院研究生培养点近5年的培养人选进行了全面摸底,教育处、科研办、人事处等多部门有目标的帮扶,把导师队伍建设作为人才建设工程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自主培养一批有真才实学,有一技之长,能出高水平科研成果的专家学者,形成一支学术思想活跃、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更加合理、勇于攻关和创新的年轻教学科研学术梯队。

(四)大力宣传优势学科品牌,提升医院和学科的知名度

近年来,我院还先后举办了多项有影响力的大型学术会议,如“北京国际消化疾病论坛”、《中欧肝病学院项目》、《首都普通外科论坛》、《超声介入学习班》等,组织完成专家做客广播电视节目百余期,进一步提升了医院和学科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此外,医院十分重视对外交流,把与国内外医疗及科研机构的合作交流纳入学科发展的总体规划,通过与国内外高校的合作,促进了学科建设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二、我院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取得的成效及工作展望

(一)重点学科得到进一步整合发展

通过近5年对学科的整合、提升,我院从之前仅拥有消化和影像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发展至目前拥有8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包括:消化内科、临床护理、地方病(热带医学)、普通外科、重症医学科、检验科、病理科、老年医学等,并呈现逐年获批新增的趋势,优势学科群在我院初具规模。在建立学科群的基础上,2013年医院又成立了消化中心、心血管中心、医学影像中心,以及开展神内神外、肾内泌尿等相关优势学科的联合。2014年上半年,获批医院管理局“扬帆计划”,我院的胃肠肝胆内科获得重点医学专业,儿童活体肝移植和头颈部动脉粥样硬化影像学诊断技术两项获得创新技术。经过消化内科、肝病中心和普外科的联合精心准备,并整合首都医科大学消化相关专业,目前正在积极申报国家消化疾病临床医学中心。

(二)科研成果数量、质量大幅提高

近年来,通过实施科研匹配资金,加速了医院的学科发展,填补了我院在国家科技部项目、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和教育部等高水平、高级别科研项目的空白。申报各级各类的科研项目的级别、质量和数量都有显著提高,投寄和的积极性有所增强,科室科研激励制度相继建立和出台。近五年发表SCI达205篇,统计源3550篇,在全国百家医疗机构中国科技论文产出排名中以每年超越20余名的速度,由百名以外跃居第52名。仅2013年全年发表了610篇统计源期刊论文,77篇SCI论文,平均影响因子1.95,较五年前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在短时间内实现承担国家科技计划项目零的突破,获得国家“十一五”863项目4项,国家科技支撑项目5项。2013年受资助部级课题26项,市级课题21项,局级课题13项,其它课题2项,资助经费达到3000万。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方面,中标国家自然基金23项,为首都医科大学系统第二名,较5年前名次大幅提升。此外,2013年获批了“肝硬化转化医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是继“消化疾病癌前病变”实验室、“热带病防治研究”实验室后我院获批的第三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目前,按照国际认证的标准修改整理伦理审查的SOP,加强对伦理委员会委员及全体临床科研工作者的伦理培训,正式启动申报伦理委员会的国际认证。

(三)各类人才引进和培养取得显著成效

通过实施李桓英医学基金会人才培养基金资助出国留学项目,促进了医学科研人才的培养与学科发展,提高了基金会的社会影响力,截至目前,已选派八批共103人次前往发达国家医学院校进修访问,回国后的这些人才为医院、科室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个人职业也得到了肯定,成为了学科带头人、学科骨干,有些走上了院级、科室领导岗位。医院共有三批入选215高层次人才34名,其中:领军人才1名,学科带头人6名,学科骨干人才27名,成功引进了2名海聚人才。2013年成功引进了肝移植7人团队,开展儿童肝移植手术,填补了我院儿童肝移植的空白。截至2014年6月,我院肝移植手术量已突破百例,并成功实施国际首例交叉辅助多米诺肝移植手术。研究生培养规模进一步壮大,为医院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奠定了基础。2014年上半年,新增博士研究生导师15名,涵盖了11个学科专业;新增硕士研究生导师14名,涵盖了12个学科专业。研究生导师队伍突破百人。

(四)展望

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工作是一项艰巨和系统的工程,也是医院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了市场化的导向,市场化下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将决定医院是否能够可持续发展。作为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医院,我们要以优势学科为立足点,积极鼓励各学科利用自身优势与相关学科联合开展跨学科前沿研究,培育新的学科生长点,争取重大科研项目和创造重大成果,搭建高水平的医学研究平台,加大力度在临床医学方面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既要发挥综合优势,又要突出医院特色,要以重点学科的发展来辐射带动相关学科和辅助学科的发展。在重大抢救疑难病诊治上发挥三级综合医院应有的作用。力争在5~10年内,使学科的规划更加科学、学科的建设更加有序,组建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同时,继续做好学术交流和国内、国际合作,尤其要和国内领先、世界一流医院开展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及时掌握学科发展前沿和动态,寻找可能取得突破的研究方向,全力打造“综合优势明显,专科特色突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大学医院”。

医养结合的优点篇3

关键词:康复医学 中医 功能障碍

【中图分类号】R-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6-0029-01

1 现代康复医学概念及特点

1.1 康复医学的内涵。康复医学是继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之后的第三医学,是20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才出现的一门新兴的学科,由理疗学和物理医学发展形成的一门改善和提高人的各方面功能,消除和减轻人的功能障碍的医学学科。康复医学的目的是促进残疾者功能和能力的恢复,促成残疾者重新回到社会并成为社会中自力更生的一位成员。总的说来,康复医学就是功能障碍的预防、诊断、评估、治疗、训练和处理的医学学科。康复医学的发展是是现代科学技术进步的结果,同时也人类医学事业进步的重要趋势。

1.2 康复医学的手段及方法。现代康复医学主要涉及到利用物理因子方法诊断、治疗和预防残疾和疾病,帮助伤残者在体格上、精神上得到康复,帮助他们发挥残留功能。物理因子及物理疗法一直是现代康复医学的主要医学手段。治疗方法主要是各种有效的功能训练,辅以药物、手术、饮食疗法。康复医学的着眼点在于不仅要保存伤残者的生命,还要恢复其功能,让其从并且过有实际意义的新生活。

1.3 康复医学的特点。为了更好的理解康复医学,笔者对康复医学的特点进行了总结:①服务对象主要是伴有功能障碍的慢性病人及老年病人或是躯体残疾者;②康复工作的指导原则是功能训练、全面康复、重返社会;③最终目的是通过康复治疗帮助患者重返社会;④重视康复治疗与康复工程相结合;⑤以工程技术辅助功能评估和康复治疗。

2 中医康复医学的特色和优势

2.1 中医康复学基本内涵。中医康复学是运用针灸推拿、药物食疗、导引吐纳、药浴熏蒸、自然疗养康复法,对病残、老年病证、伤残诸证等疾病进行辨证康复的中医应用学科。其主张辨证康复,在强调整体康复的同时创造出中药、按摩、针灸、食疗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中医传统方法。中医康复医学的指导理论是中医理论。中医康复医学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中国古代很多中医文献中都存在关于康复医学思想的记载,这些文献包括《十问》、《黄帝内经》、《五脏所宜食法》、《外台秘要》、《寿亲养老书》、《寿世保元》、《随息居饮食谱》、《老老恒言》、《庄子?刻意篇》、《吕氏春秋》、《管子?入国》、《本草纲目》等等。自然疗养康复法是中医康复学的常用的一种特殊方法,是指利用自然环境的天然因素促进神形兼养,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目的。

2.2 中医康复医学的优势。中医中药本身的优势以及中国社会的传统文化造就了中医康复学的许多优势,概括起来主要是下面六个结合:首先是中医康复学强辨证康复和调整体康复相结合;第二是形体康复与精神康复相结合;第三是临床康复与预防康复相结合;第四是内治康复与外治康复相结合;第五是药物康复和自然康复相结合;最后是食疗康复与药疗康复相结合。总的来说,中医康复学不仅重视整体上的协调,还不疏忽个体上的纠偏,这个特点极其符合现代医学模式的持续发展。

2.3 中医康复医学的特点。中医康复学的特点主要是“整体康复观”和“辨证康复观”。“整体康复观”是人体康复不仅仅是人体本身的康复,而是指人体康复与自然环境必须相统一,人体康复与社会环境必须相统一,形体康复与精神康复也必须统一。“辨证康复观”则主要是指相同的病但是不同的症状必须采取不同的康复方法,不同的疾病但是有相同的症状就应该采取相同的康复方法。

3 中国特色的康复之路——中西医结合的康复医学

3.1 康复是中医学的传统优势。中医的传统优势之一便是养生与康复,然而这也逐渐发展成为了当代医学界的一个重要的课题。中西医结合的康复医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其不仅传承了中国传统医学,还在传承的基础上结合了现代西医学。所以中西医康复医学创造性的结合中医的传统优势和西医的现代科学手段,能够充分发挥出康复医学应有的作用和优势。

中西医康复医学在中西医结合基础上,研究和借鉴现代康复医学和中医养生学的发展和规律,对中医和西医的知识、技术、方法进行科学的整合,从而促进中医养生学和现代康复医学很好地结合。中西医结合的康复医学涉及的主要领域是养生,全方位地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其核心是“康复”。

3.2 中西医康复学取长补短。中医康复学和现代康复学要取长补短。中医康复学应规范诊断,量化疗效评估。中医评价必须在诊断领域内进行,但是通过中医诊断很难反映患者的功能障碍的性质和程度,所以康复医学的评价过程是量化外在形体及行为等功能障碍过程。对于中风偏瘫的病例,中医能够诊断出气虚血瘀,但是很难反映偏瘫的程度。所以,现代康复医学的评价方法能够弥补中医在这方面的不足,因此建立中医康复学障碍评定对中医康复学和中医学的发展都很重要。

3.3 中西医结合的康复学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康复保健事业亟待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在健康和疾病之间还存在“亚健康”状态。从今天的学科领域来讲,对于亚健康的防治就成了养生学的热点。所以,中西医结合康复医学必然会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目前国外康复医学已经形成了非常规范的诊疗制度。全世界残疾人能够得到康复治疗的仅为五分之一左右,80%左右的残疾人是很难得到较好的康复服务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当前,愿意进行保健消费的人群数量和比例正在激增。

参考文献

[1] 丁辉.运动康复学科在康复医疗机构的生存状况及存在问题调查[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年第21期

[2] 张慧敏,唐强.针刺加康复防治脑卒中异常运动模式的康复学评定[J].中国针灸,2011年第6期

[3] 徐琳峰,石君杰,沈晴,王然.浅谈高等职业教育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神经康复学的课程建设和实践[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1年第8期

医养结合的优点篇4

[关键词]医药人才培养新模式构建

高等医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医药教育机构中的学生在学制内通过与高等医药教育机构中的各种因素相互作用,而达到我国教育方针指导下的人才培养规格的功能系统。它具有目的性、时间性、特色性、结构性、系统性等方面的特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国际医药模式的变化、本科医学教育国际标准(ISUME)的提出以及国家药监局对药品监控力度的加大,传统的医药行业也正酝酿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加上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步入,对医药院校人才的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目前的医药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

我国高等医药教育几十年来在规模、结构、效益、质量等方面有着明显的进展。但面对时代和医药产业发展对创新的要求,如何从源头培养面向产业的应用型医药人才,是高等医药学教育面临的一个新问题。

近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医药卫生人才的培养模式是以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为基础的。目前,中医药院校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三段式”,即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临床实习三个阶段。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现有的“三段式”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需求。这种模式存在着课程设置单一,结构不合理;教学与实践脱节,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差;重视专业知识的传授,忽视整体素质的提高等问题,而当今世界,社会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无异也是瞬息万变。因此,这种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无法满足医药产业和医药市场对医药人才的需求。医药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构建必须摒弃传统的教育观念,把以知识传授为主体的人才培养模式,转变为以高素质为目标的教育体系上来,树立适应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新观念。

二、构建新的医药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与现代教育理念和区域经济发展相对接的医药卫生人才

医药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树立现代教育理念,注重与区域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培养适应高等教育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医药人才。

1.树立新的人才培养理念,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专业能力强的厚基础人才。高等医药院校树立全新的人才培养理念,加强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变化,不断调整专业设置:一是要培育特色医药专业,突出医药学等优势学科;二是形成涵盖医学、药学及相关专业的医药专业体系,在重点建设医药学专业的基础上,利用基础学科优势,调整专业结构,拓展新专业,融入医药信息、生物工程、医药管理等专业课程,以医药专业相关领域为重点,做到医药专业与相关专业协调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大批高新技术诊疗设备和信息技术应用医疗卫生服务的出现,同时制药工业、卫生公共服务等产业亦迅猛发展,给医药学教育带来机遇和挑战,只有转变观念,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通过学科交叉,构建符合社会需求的协调发展的医药专业体系,努力培养具备扎实的医药卫生专业知识及深厚的医药基础专业的厚基础人才。

2.与区域经济紧密结合,不断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高等医药院校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必须与区域经济相对接,在专业建设上贴近市场,提高教育质量,重视打造优秀本科教育。学校首先在专业设置上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依托良好的医药学科优势,通过不断地培育建设,调整优化专业结构,拓展新专业,使之形成与区域医药经济和卫生事业发展相对接的本科专业体系。高等医药院校要注重根据区域社会经济与医药卫生事业的需求,积极转变教育思想,进行教育改革,在教学改革方面从加强基础、拓宽专业适应面、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重视职业道德教育等全方位进行探索。重视打造“优秀本科教育”品牌,从医药人才培养的特点和学校实际出发,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从各方面提高对教学的支持力度。高等医药院校要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围绕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加大实践教学平台的投入,建设各级教学科研服务平台,强化产学研基地建设。同时,根据不同教育阶段学生的学习特点,推行多层次的创新教育模式,培养高素质人才。

3.转变教育观念,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培养综合素质强的复合型人才。高等医药院校要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教育新理念,结合现代教育理念和实践经验,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特别是人文素质教育。树立综合教育的理念,重视人文学科的发展,确立人文学科在大学教育体系中的基础地位。在课程设置、资源配置、经费投入、师资培训等方面给予人文学科充分的保证,在教育体制上尽快实现由专业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化。同时,人文素质教育还要渗透到校园生活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中去,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使人文教育真正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4.构建多元化的完整的人才培养模式。传统的单一人才培养模式无法满足不断发展的医药产业和医药市场对创新人才的需求,因此必须构建一个多元化的完整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模式中,打破僵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对创新教育的阻碍,建立起一种灵活的、具备生命力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如专业设置按照扩宽专业口径、增强人才培养适应性的原则进行调整、改革和重组,紧密联系社会人才需求,形成与区域医药经济和卫生事业发展相对接的专业体系,落实医药卫生行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人才培养模式在进行充分社会调研的基础上与时俱进、随需而变,构建包括通识教育课、基础课、专业课、实践教学、特色(方向)课等5大平台的大平台课程体系,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实践教学体系由课程实验教学、实习教学、现场教学、实验室开放和社会实践五个层次组成,这五个层次既相互独立,又互为补充,课内与课外衔接,校内与校外互补,基础训练与综合训练相结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种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保证了学校培养的学生始终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医药院校要进一步调整办学思路,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条件,发挥优势,办出特色,实现医药卫生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

参考文献:

[1]段涛,杨国柱.浅议医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科技创业月刊,2007,(8).

[2]王英文,王忠.医药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举措思考[J].理论界,2006,(2).

[3]平,牛晓静.关于中医药高等教育改革的思考[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7,10(4).

[4]于锋,徐晓媛.从实践教学入手推进药学创新教育[J].药学教育,2003,(19).

医养结合的优点篇5

理工类院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教育,主要体现于理学、工学及二者有机结合的特色和优势,如理工类院校在数学、生物、材料、机械、电子、计算机、自动控制、组织工程等学科,具有坚实的教学基础、丰富的教学经验、良好的教学资源与条件。研究和解决生命科学及医学中的重要问题,是生物医学工程学科教育与发展的宗旨,因此,利用理工科院校的教学资源优势,培养能利用工程学手段,解决人类生命及健康问题的研究和应用型人才,是理工科院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教育的重要目标。因教学资源与条件的不同,理工科院校与医科院校、综合性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亦相异。理工科院校侧重于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包括数学、物理、电子、机械、生物等学科;熟悉医学电子仪器、生物医学信息、计算机、生物材料等相关学科专业知识;善于利用工程学方法与手段,解决专业相关领域的问题。培养目标具有准确的定位与时代性,即一方面能充分利用理工科院校的优势,体现其在工程学科方面的特色,另一方面,根据学科的交叉性与涉及领域的广泛性,密切跟踪学科的发展与社会需求变化,从而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高级专业科技人才。

根据教学与科研条件、研究方向的不同,国内理工类院校关于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既具有上述共性,又各有侧重与特色。如清华大学提出旨在培养能将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物理、化学、数学和其它工程学原理,应用于研究生命科学的基本问题,能利用工程技术方法解决疾病预防、诊治及改善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等的高级专业人才;浙江大学则明确培养具有生命科学、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及信息科学等理论知识、医学知识和工程技术紧密结合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能力,能在生物医学电子、医疗仪器、计算机技术、信息产业等部门从事研究、开发、教学及管理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东南大学强调以电子、信息技术生物学、化学和材料学为知识基础,使学生具备开展与人类健康相关的科学研究及应用开发能力,重点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具备宽阔视野、思维活跃的精英人才和领军人才;上海交通大学依托其强大且基础雄厚的工科和医学背景,重点培养在生物、医学和工程技术领域中具有开展交叉研究能力的有创新精神的,能应用物理、化学、材料、电子信息和工程等领域的技术解决生命科学问题的创新型交叉学科人才。华中科技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培养具备生命科学与光、电、计算机等信息科学有关的基础理论知识,以及医学与工程技术相结合的科学研究能力,能在医疗器械、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等产业部门从事研究、开发、教学及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华南理工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始于从硕士研究生人才的培养,我校于1993年获生物力学硕士学位授予权,1998年,将生物力学硕士点(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与生物电子学硕士点(电子与信息学院)整合为生物医学工程一级学科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并开始正式招收硕士生,2002年招收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生,2004成立生物医学工程系,2006年获生物医学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根据我校生物、电子、材料等学科在科研教学方面的多年积累的与优势,结合广东省生物医学工程产业的发展与需求,将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培养目标,按要求掌握的知识与具体的能力确定为:

目标1(扎实的基础知识):培养掌握扎实的专业基本原理、方法和手段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包括生物医学、电子技术、信息科学、计算机技术、生物材料、生物信息等相关学科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复合型高级科技人才。

目标2(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学生能够创造性地利用生物医学与工程技术相结合的研究开发能力,以服务于国内外生物医学工程产业快速发展的需求。

目标3(团队合作与领导能力):培养学生在团队中的沟通和合作能力,学会按分工要求在团队中从事具体工作,完成指定任务,进行组织协调,进而能够具备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领导能力。

目标4(工程系统认知能力):让学生认识生物医学工程的多学科交叉特性,从系统的角度认识与领会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核心与特点。要求从工程系统的角度,运用多种工程技术手段与方法,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

目标5(专业的社会影响评价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理解生物医学工程对人们日常生活、人类健康所产生的重要影响。

目标6(全球意识能力):培养学生能够在全球化的环境里保持清晰意识,积极跟踪新理论方法、技术的发展,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认识与把握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现状与发展。

目标7(终身学习能力):生物医学工程毕业生在职业生涯中,需要根据学科、行业发展与岗位要求,不断更新知识,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并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

综观理工科院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培养目标,既反映了各校的学科优势、特色与定位,又具明显的共性,即强调学科的交叉复合特性,培养能将工程技术和医学、生物等基础理论相结合,解决人类生命健康中的问题、提高生活质量的综合性人才,尤其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理工类院校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培养特色

在专业特色建设方面,各高校依托各自的学科建设与教学资源优势,逐渐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如清华大学持之以恒地进行教学建设与改革,形成了"注重质量,强调实践,紧密结合科研"的教学特色,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科2001年被评为全国重点学科,2006年被评为国家重点一级学科;浙江大学则强调系统掌握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电子技术、仪器技术和生命科学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具有多学科交叉应用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为部级生物医学工程特色专业建设点;东南大学从1988年开始与南京医科大学合作,进行7年制工医双学位人才培养,2000年开始进行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七年制)本硕连读人才培养。2007年建立医工结合生物医学工程长学制创新人才培养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008年成为生物医学工程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形成了工医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特色,并形成了生物医学电子学和现代生物技术两个重要的特色方向;上海交通大学则充分利用附属医院的临床资源,建立与基础课程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学生实践训练,培养动手操作与创新研发能力,大力推进医工(理)交叉学科人才培养,积极推进国际合作与交流;华中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自1997年起系统地开展了生物医学光子学特色方向本科教学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基于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特点,借鉴国内外最新教学成果,建立了一套具有生物医学光子学特色方向的本科教学体系。2011年开始招收“医疗器械”卓越工程师实验班,按照全新的教育大纲和创新的实验模式培养面向医疗器械产业发展需要的高端领军型人才。

华南理工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经过近10年的本科教育实践,以电子技术为基础,以生物医学电子仪器与生物医学信息为主,兼顾生物医学材料、分子生物学及生物信息学,基本形成了多学科方向交叉的知识体系。尤其注重学生基础知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根据广东地区生物医学工程产业的优势与市场需求,着力培养具有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基本素养、基础扎实、专业知识面广的复合型高级技术和专业管理人才。近年来,积极与广东省生物医学工程领域领军企业、医疗、科研机构开展联合培养人才的改革,如自2009年开始,华南理工大学与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共同成立了华南理工大学-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并开设基因组科学创新班,生物医学工程专业部分优秀学生从大学三年级开始,即有机会进入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从事生命学科的学习与科学研究;2011年,华南理工大学携手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共建“华南干细胞与再生医学英才班”,实行“2.5+1.5”的培养模式,“英才班”将根据学生所属专业本科培养计划和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的专业培养要求,为学生制订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将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学习和科学研究相结合。此外,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与深圳迈瑞电子有限公司、汕头超声仪器研究所、广州总院、南方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和广州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等单位建立了密切的联系,为学生的实践、实习提供优越的资源和条件,同时,为学生的就业不断开拓新的渠道;从大学二年级开始,学生即有机会加入“学生研究计划SRP(StudentResearchProject)”,参与老师指导的科研实践,进入实验室与研究生共同学习研究。学习、研究期间,取得优异成绩或成果的学生,推荐参加“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华南理工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近年来进行各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有益探索与实践,进一步扩宽学生的知识面,显著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强化主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主动服务行业企业需求的意识,确立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观念,创新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机制,改革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主要体现于四个方面:(1)工程教育服务国家发展战略;(2)加强与工业界的密切合作;(2)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4)注重工程人才培养国际化。近年来,各高校都在进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和实践,主要包括(1)重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大类培养模式。如上海交通大学实行按院系招生、学生入校两年后再分专业的培养模式,从而有利于学生根据个性、特长选择专业,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有利于资源的优化整合;中国科技大学秉承“基础与创新并重”的办学理念,实行重基础、“轻”专业,注重基础“宽、厚、实”,专业“精、新、活”的宽口径个性化培养模式。浙江大学提出“以人为本、整合培养、求实创新、追求卓越”的教育理念,确立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以3M(多规格、多通道、模块化)和“宽、专、交”为特征的KAQ(知识、能力、素质)并重,将本科专业分成若干学科大类,实行前期按大类培养,实施通识教育,后期实行宽口径专业教育的新模式。华南理工大学的培养模式与浙江大学既具相似性,又各有侧重。华南理工大学以注重精英人才与个性化人才的创新能力培养为特色,如按大类分电子、机械、化工、材料、经贸等各大类专业精英班,“基因组科学创新班”和"华南干细胞与再生医学英才班"等。

(2)注重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如卓越人才培养、产学研相结合人才培养、交叉复合型人才培养。近几年,各高校均十分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卓越人才计划旨在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遵循“行业指导、校企合作、分类实施、形式多样”的原则,其特点包括: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其中,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包括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东南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等61所高校,第二批共有133所年高校加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3)国际化人才培养,通过与国外知名高校建立人才培养合作项目,进行联合培养。如教育部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CEAIE),中教国际教育交流中心(CCIEE)和美国州立大学与学院协会(AASCU)共同合作的“1+2+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积极推动中美高校学分学历互认,促进中美高校师生双向交流、共同制定大学本科专业教学计划等。此外,近年来,各校纷纷与欧美、澳洲著名大学建立了各种灵活的本科人才联合培养机制,推进教师双向交流,专业课程实行双语教学或全英教学等。

(4)个性化人才培养,华南理工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培养学生过程中,根据学生知识结构与特长,注重个性化培养,如,一方面鼓励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学生修读“双学位”,另一方面,也接受其它专业学生修读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双学位”;通过“学生研究计划(SRP)”,“百步梯攀登计划”、“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计划大赛”等,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科研能力。

课程建设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为生物医学工程学科人才培养的规范化提供重要的指导性意见。根据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发展趋势与社会需求、以及各高校的教学和科研优势,理工科院校设置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的课程体系,既存在共性,又各具特色。其中,理论教学部分,主要包括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和专业领域课,实践部分,包括实验课程、课程设计、认识实习、工程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等。各理工院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培养计划中的公共基础课颇为相似,主要有政治类课程、大学英语、大学物理、大学化学、数学(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工程制图、大学体育,以及人文、社会和技术类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大多数高校以生物医学电子与信息为主,包括电路、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等主干课程,并设置解剖生理学、临床医学概论、普通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等重要基础课程;各校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课程的差别,主要体现在专业领域课,同时也最能体现其专业特色。一般以其优势学科方向开设不同的专业必修或选修课程,如浙江大学按数字医学信息、生物传感器与医学仪器、定量与系统生理学三个方向设置专业课程,东南大学则分生物传感与生物电子学、生物信息学、生物医学材料与纳米技术、医学信息工程等四个方向,上海交通大学包括生物医疗仪器、神经科学与神经工程、医学成像与图像处理、生物材料与纳米生物医学等几个方向课程;清华大学按学科方向分为医疗仪器、神经工程、医学影像和微纳医学等四个主要方向,分别设置不同的专业课程。

华中科技大学则包括按生物医学光子学、医学影像学、生物信息学、纳米生物材料和组织工程等方向的专业课程;华南理工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本科课程,主要涵盖了医学电子仪器、医学影像、医学信息、生物力学和生物医学材料等五个方向,分别开设了医学传感器、医疗仪器设计、生物医学测量、医学超声学、生物医学信号处理、医学成像技术、医学图像处理、医院信息系统、远程医疗、生理系统仿真建模、生物力学、生物医学材料等重要课程。

实践环节主要包括综合实验、课程设计、临床实习、金工实习、电子工艺实习和毕业实习等。其中综实验包括工程生理学、生物医学工程、医学仪器与信息工程3门综合实验课程,设置了数字电路、微机原理与应用、医学仪器等3门课程设计。由于广东省医学资源和生物医学工程产业具有较强的特色和优势,尤其在医疗仪器行业拥有一批实力雄厚的企业,华南理工大学充分利用这种地域的产业优势,知名企业联合建立了本科实习基地,和具优越医疗资源的医院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为本科生的临床实习与毕业实习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此外,华南理工大学积极鼓励学生参与“暑期实习计划”,即由老师或学生自行联系实习单位,经院系和老师推荐,学生有机会在暑期到相关高校或科研院所实验室、企事业单位实习。

在双语课程、全英语课程、新型课程和特色课程方面,华南理工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也正在积极进行建设,如《医学图像处理》和《医院信息系统》已经实行双语教学,正在为全英文授课做准备;不定期地邀请国内外有影响的专家和企业负责人进行专题讲座或创业教育;为新生开设《生物医学工程概论》课程,计划进一步开展新生研讨课、系列专题研讨课。

总结

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具有鲜明的交叉与复合特性,它对解决人类生命与健康中的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生物医学工程学科与相关产业发展亦极为迅速,如何培养适应学科发展需求和符合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是各高校生物医学专业面临的重要问题。理工科院校在电子、计算机、信息、生物、材料、制造等学科具有一定的优势,充分利用理工科的资源优势,培养研究与应用兼顾的高级专业人才,亦是理工科院校本科教学的重要目标。

华南理工大学生物医学工程本科专业,经过近十年的教学实践,逐渐形成以生物医学电子、医学信息工程、生物力学为主导的培养体系,十分注重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并充分利用广东省的医学资源和生物医学工程产业的地域优势,努力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近年来,华南理工大学生物医学材料方向发展迅速,先后成立了国家人体组织工程重建工程中心、特种功能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生物医学工程实验室,在生物医学材料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为此,华南理工大学正在为利用生物医学材料方面的优势,加强生物医学材料方向的本科专业人才的培养,积极地进行探索。

随着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发展,国内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人才的培养模式、培养过程与课程设置等方面,体现出一定的共性与特点:(1)注重交叉性,开设医学仪器、医学信息、生物信息、生物材料等多方向课程,拓宽学生的知识面;(2)加强国际化人才培养,与国外知名高校开展密切合作,使学生具国际化视野;(3)注重创新、创业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实验、实习、课程科技活动、校企联合等,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与潜力。(4)重视个性化人才的培养,根据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兴趣和特点,进行个性化的培养,实行分流机制;(5)加强本科、硕士和博士阶段的连续性,在培养计划制定、课外实践环节和科研活动中,加强本科、硕士、博士不同阶段的知识连贯性,并通过科研实践促进这种有机联系。(6)积极进行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如利用信息化网络平台,采用在线教学,加强师生互通,主要课程实行双语教学、全英教学等。

医养结合的优点篇6

关键词: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人口老龄化

中图分类号:D6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168(2017)03-0043-06

民政部的《2015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5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人占总人口的16.1%,其中65岁及以上老人占总人口的10.5%[1]。而天津2015年底60岁及以上户籍人口占全市户籍人口的比重高达22.43%,人口老龄化问题严峻。天津人口老龄化程度远超全国16.1%的平均值水平,仅在上海、北京之后,位列全国第三[2]。

面对日益严重的老龄化问题,中央政府在“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推进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相结合”。2016年5月27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落实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促进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融合发展的政策措施”。为更好地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危机,天津于2015年启动医养结合养老试点,目前处于探索发展阶段。本研究在对天津居民医养结合认知意愿及发展现状调研分析基础上,深刻剖析天津在医养结合养老创新发展过程中的瓶颈,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天津医养结合养老创新行动的逻辑起点

(一)天津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

1.老龄化程度高。天津市老龄办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天津60岁以上户籍人口已达230.37万人,占全市户籍人口的22.43%[2]。这意味着天津大约每5个人中就有1个是老年人。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统计口径为户籍人口,不包括常住、外来老年人口。

2.老龄化速度快。从近年来老龄化数据变化趋势看,天津“十二五”时期老龄化进程与“十一五”时期相比不断加快。“十一五”末天津老年人口176.4万人,到“十二五”末达到230.35万人,平均每年增加10.79万人。据测算,预计到“十三五”末期,天津老年人口将达到237万人,那时老年人占总人口比重将超过四分之一,意味着天津每4个人中就有1个是老年人,社会老龄化程度空前严重[2]。

3.高龄老人比重大。从天津户籍老年人口的年龄段看,65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146.93万人,占老龄人口比重为63.78%;8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33.41万人,占老龄人口的14.5%。从性别看,天津市60岁以上老人各个年龄段中,女性老人的数量均比男性老人多,由于女性老人一般较男性老人更长寿,女性老人占全社会老人数量的比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上升[2]。

上述老龄化特点既挑战着传统居家养老方式,也迫使政府创新养老服务方式和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天津迫切需要构建适应目前老龄化特征的新型养老服务模式。

(二)医养结合养老需求增加

天津市民政局的《2015年天津市失能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底,天津失能老人总数约为14.33万人,占老年人总数的比例为6.65%。据此次调查报告测算,2020年天津将有失能老人17.09万人,2030年将有失能老人21.48万人,2050年天津将有失能老人22.34万人,医养结合养老需求巨大[3]。

以天津南开区为例,笔者从天津市养老院了解到,截至2015年底,南开区60岁以上的老人已经超过20万人,其中半失能和失能老人占比大约三分之一,并且他们大都伴随着高血压、冠心病、骨质疏松和糖尿病等慢性病,这就亟须建立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此外,南开区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供给严重不足,目前已经建立的医养结合试点只有学府街和嘉陵道街,且只能提供50张左右的医养一体化病床,在目前南开区二十余家养老院中,只有4家基本具备了医养结合条件,远远无法满足老人对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需求。

加之长期以来,我国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完全隔离,造成了医院医疗资源长期被占用和低效利用。各医院均出现了常见的“压床”现象,导致医院的医疗资源无法实现效益最大化[4]。

(三)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优势

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优势在于有效解决了长期存在的医疗和养老分离问题,能为老人提供及时、便利、精准的医疗服务,并最终将生活照料、疾病预防、健康检查、大病护理及临终关怀等整合提供一体化的医养结合服务,从而满足了老年人的整体养老需求。因此,医养结合养老创新的逻辑起点集中体现在“医”和“养”这两种资源相向而进的连续过程。

随着人口预期寿命的延长及老龄化不断加深,天津失能、半失能、高龄老年人口⒋蠓增加,对于健康养老的需求会越来越强烈,如何顺利度过“健康余命”不仅是老人健康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指标之一。健康老龄化的宗旨是无论心理还是躯体以及社会状态都使老人在晚年保持健康,将生活不能自理和难以治愈疾病推迟到生命的最后阶段,这也是全球发达国家或地区应对老龄化的举措。当前天津养老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如何既维持老年人健康的体魄,又能够使其便捷地获取医疗护理。另外,一般养老机构大多风险回避那些支付能力有限的失能半失能老人,使这部分最需要养老机构养护照顾的群体被排除在养老资源之外,老年人健康养老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迫切需要医疗和养老服务资源整合,这是医养结合养老创新又一逻辑起点。

二、天津医养结合养老创新的现状与发展瓶颈

(一)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现状调查

1.居民对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认知态度。本次调研范围重点是天津市南开区海光寺周边的居民社区退休人员以及南开养老中心、南开区福源养老院。尽管调查范围不大,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天津退休人员对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认知、意愿等情况。此次所调研的小区,主要是南开三马路、南开二马路、南开二纬路和南京路所围成的区域,包括聚英里、荣厚里、昆裕里、德邻里、延生里和太极园。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68份,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84%。调查人群是女性55岁以上、男性60岁以上的退休老人。

在被调查的168位退休老人中,当前选择居家养老的为161人,占比达到95.8%,选择社区养老的有7人,比率是4.2%。选择社区养老的主要原因包括子女没有时间照顾(3人,占42.9%)、自己身体健康原因(4人,占57.1%)。对于理想的养老方式,选择居家养老的占57.1%,选择社区养老的占20.8%,选择机构养老的占22.1%。在选择机构养老的主要理由中,子女精力时间这一选项占52.4%,纯粹个人喜好占38.1%,自己健康状况占42.9%。

在对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了解程度方面,在被调查的168位老人中,对医养结合这种养老方式非常了解的仅有1人,对医养结合听说过的占10.1%,听说过但不是很了解的占27.4%,从未听说过的占61.9%。在对样本中的老人进行了关于医养结合这种养老方式的详细介绍后,今后有意愿参加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占64.3%,没意愿参加的占19.6%,另外还有16.1%的老人选择目前不确定。对于有意愿选择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退休老人,在其选择的理由中医养结合医疗条件好占78.7%、护理水平高占64.8%、不想给子女带来麻烦的占55.6%;对于那些不愿意接受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退休老人,理由包括花费比其他养老方式高(占45.5%)、不喜欢机构养老(占54.5%)。

2.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实施现状调查。笔者到天津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调研后了解到,天津已有7家医养结合试点机构投入运营,这些医养结合养老试点机构目前能提供床位276张,主要为失能半失能老人、慢性病老人和临终关怀老人提供服务。服务内容主要包括生活照料、康复护理和全程医疗;服务的方式主要是以基层医疗机构为主、以各区县医疗结构协作为辅、以社会各方力量为补充。截至2016年初,共收治住院老年患者875人次,其中失能的老年患者达到680人次。对于以上医养结合养老试点机构提供的服务,患者总体上是比较满意的,但经进一步的调研后发现,试点机构在营运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突出表现为病房改扩建资金缺口较大、医护人员欠缺、病房24小时诊疗护理任务重。为此,亟须政府在病房改扩建、设备设施投入和医护人员聘用等方面给以政策补助。

另外,从天津市卫生局获知,天津市目前有超过30%的医院普及了“医养结合”,而在公立养老机构中,“医养结合”已经做到了全覆盖,如始建于1953年的天津市养老院,附设天津市民政局老年病医院,集养、医、护、康复为一体,可收治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和需要临终关怀的老人。2014年4月,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与龙福宫养老院合作“医养结合”,分享三甲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并实现双向互动[5]。

(二)阻碍天津医养结合养老创新发展的瓶颈

1.主管部门权责不明。天津医养结合主管部门涉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各级民政部门、民政局、各级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以及卫生部门。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主管部门出现了相互重合现象。这会导致办事相互扯皮、利益相互纷争、责任相互推诿的混乱局面。主管部门混乱将导致医养结合的割裂。权责不明成为阻碍天津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健康发展的瓶颈。

2.养老机构医保结算难。医保政策瓶颈已成为天津乃至全国大部分地区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发展的最大障碍。目前天津各种类型的养老机构还未被纳入医疗机构的范畴,导致老人在医院就医时可以实行医保结算报销,在医养结合等养老机构接受的各种医疗护理服务费用则没有办法实行医保报销。这种现状对于在医养结合养老机构接受相关服务的老人来说是一个沉重的经济负担,将严重阻碍大部分老人选择医养结合养老机构。

此外,异地老人在天津医养结合养老机构产生的相关费用更难报销。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京津冀异地养老产业也快速发展,北京市在“十三五”规划中明确鼓励北京老人到天津、河北养老,由于京津地理区位便利,天津的生活水平和养老服务水平又相对高于河北,因此天津一些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受到北京老人的青睐,但京津冀异地就医不能用医保直接结算也成为京津冀异地养老发展的瓶颈。

3.资金和政策制约。天津虽然已经在2015年启动了医养结合养老模式试点,但关于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具体政策支持还未出台。由于养老机构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再加上目前养老产业在我国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盈利是困扰中国大多数养老产业投资者的最大问题。很多养老机构都是靠政府补贴在维持,能盈利的是极少数,如果养老机构再加上医疗服务的内容,运营起来将更加困难。

实现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结合的运营成本很高。调研中了解到天津很多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存在着资金紧张难题。他们大都需要在机构医护病房建设、医疗器械购进、医护人员聘用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政策补贴。同时需要政府加大宣传力度,鼓励民营资本进入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给养老和医疗的结合提供资金支持,从前面的调查问卷中得知,全社会对于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悉知的很少,所以亟须加大宣传力度,引入社会资本,以保证“医养结合”试点工作的长足持续发展。

4.专业人才匮乏、技术力量薄弱。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医疗卫生c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指导意见》中提到“老年医养结合专业人才属急需紧缺人才”。专业人才紧缺、技术力量薄弱也已成为天津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发展的一个瓶颈。从所调研的几个主要医养结合养老试点了解到,目前其机构人员构成中呈现出以下显著的特点。第一,有中级职称的专职医护人才非常短缺,特别是35岁至45岁这个年龄段的中坚力量严重不足。第二,具备高级职称的专业人才奇缺,有的试点即使有也是已经退休的返聘人员或者是外聘人员,在机构工作的时间和精力都非常有限。第三,具备低级职称的专业人才大多数是刚毕业的高校应届毕业生,他们对业务的熟练程度有限,还处于一个经验积累的阶段,并且他们中的大多数并没有把医养结合养老机构作为长远工作的归属,他们都有更多其他的想法,来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只是作为一个跳板,积累一些经验后最终瞄准的方向还是三级医院。

(三)医养结合养老创新存在瓶颈的原因

1.主管部门重叠。目前,天津养老保险业务所涉及的主管部门主要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各种养老保险机构隶属于民政部门管辖。而医疗保险业务所涉及的主管部门除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外,还包括民政局、各级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医疗机构除了隶属于民政部门管辖外,还被置于卫生部门管辖范围之内。管理部门职权重叠造成了办事效率低下,相互推诿。

2.养老机构未被纳入医保结算范畴。天津在推行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过程中,并没有完全将养老机构纳入医疗机构的范畴,所以不能享受医保。政府的做法有两种:一种是加大对养老机构补贴力度,鼓励医养结合型的养老机构接收不能自理的老人,对于那些收住不能自理老人的养老机构每年对每张床位进行补贴;另一种是有选择地授权个别养老机构获得医保资质,目前我市四百多家养老院中仅有30家取得医保资质,仅占全市养老机构的7.5%。另外,在异地医保结算方面,京津冀异地医保结算虽然被提上了日程,但何时能真正实施犹未可知,京津冀养老机构何时被纳入异地医保结算更是长路漫漫。

3.未充分调动民间资本的积极性。从本研究的问卷调查中可以发现,天津民众对于医养结合这种养老模式知之甚少,61.9%的被调查老人甚至都没有听说过,但对老人们进行关于医养结合养老模式详细介绍后,有意愿参加的老人高达64.3%,可以看出宣传不力严重阻碍着医养结合养老市场发展。我市大多数养老机构目前运营主要靠政府补贴,且亏损居多,一个主要原因是社会资本没有积极地介入到养老产业中去,进驻到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社会资本更是少之又少。综观世界养老产业比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其养老机构及养老产业主要是靠民间资本运营。天津养老产业如今正站在政策风口之上,在医养结合创新方面应充分调动民间资本的积极性,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养老行业。

4.医养结合型人才培育机制欠缺。造成天津医养结合人才匮乏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人才培养机制欠缺。首先,天津的医学类院校并未设置医养结合型老年护理和老年服务管理相关专业,也未开设养老服务等相关专业课程,医养结合型师资队伍建设更是滞后;其次,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尚未与医学类院校建立合作,设立培训实习基地、加强相关技能的培养等;最后,当医学类院校毕业生面临毕业择业时,政府在医养结合领域没有推出具体的激励措施,毕业生对到医养结合机构就业的热情不高。

三、促进天津医养结合养老创新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理顺体制机制,明晰权责

首先,应理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民政局、各级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在医养结合业务上各自的职权范围,避免出现业务交叉、权责不明的情况。其次,相关部门间要加强横向联系,建立完善的工作机制,打破部门间行政壁垒,在严格规范管理的前提下,改进“医养结合”机构资质审批管理方式,加快行政许可和审批速度,提高审批效率。最后,天津市各区应该在结合自身情况的前提下,突出重点,整合产业链资源,将医养结合产业发展与各区发展有机结合起来。

(二)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合理配置医疗资源

首先,将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产生的部分费用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在医养结合养老机构性质界定上,应将其归为既属于养老机构又属于医疗机构,这样医保报销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从而在根本上解决老人享受医养结合的难题。另外,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快速推进,天津市应加快异地养老政策的出台,考虑解决异地老人医养结合医保报销问题。但也应注意到,为了防止骗保行为的发生,医养结合中要对“医”的范围和性质进行清楚的界定,在什么范围内“医”可以报销?哪些病种的“医”可以报销?这些必须明确。同时加强监管,严查消费清单,避免造成医保资金流失。其次,解决医生多点执业问题,放宽医护人员从事医养结合工作的条件。医师由于医师执业地点、职业类别和范围等限制,到医养结合养老机构来服务会承担一定风险。政府应该出台相关政策,允许医师在一定条件下特别是到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工作可以多点执业,这对促进医师资源流动、缓解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医师资源紧缺意义重大。

(三)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建设专业团队

首先,加强与天津各大医学院校、职业技术学院合作。一方面可以在这些院校开设和老年医养护有关的专业课,培养年轻人才;另一方面与这些高校合作建立老年医养护实习基地,让在校学生获得医养结合的有益实践,这样在他们毕业的时候可以招来即用。其次,做好培训工作。天津市各级卫生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各级民政部门要加大对医养结合养老人才的培训力度,加强对从事医养服务工作的各类管理人员、专业医师、专业护士、专业护理等人员的培训。再次,在解决好医师多点执业的前提下,吸引其他医疗机构的专业医师和护士到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兼职,给予他们相应的补贴,同时还可以利用兼职人才的经验和水平带动专业医师和护士的发展。最后,鼓励大中专院校和护理院校毕业生投身到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中来,用他们所学的专业知识为老人提供专业的服务。另外,要采用激励机制和补偿机制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对于那些公办的医养结合养老机构,要给其专职医护人员正式编制,在医护人员职称评定方面,要加大向从事医养结合服务人才倾斜,对于那些私立的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应该给予专职人才有竞争力的薪资,待遇要等同于甚至高于同级别医疗机构。

(四)加大宣传力度,吸引民间资本

首先,加大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宣传力度。可以通过广播电视、平面媒体、宣传栏、各级政府政务网站、民政信息网站甚至社区居委会入户讲解等方式,广泛宣传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内容做法。让民众更加及时透彻地了解医养结合的施方式及优点,营造医养结合快速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推动医养结合养老市场的发展。其次,鼓励民间资本积极参与。政府要加大对民间力量的扶持和优惠力度,如对于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建设用地问题,政府可以采用土地划拨的方式,或者把土地使用权按照一定的优惠标准以土地出让金的方式出让给企业用于养老机构的建设。政府还应在税收等方面采取优惠措施,吸引更多的民间社会力量投身到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建设和发展中来。

结 语

天津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当前人口老龄化形势非常严峻,失能半失能老人占比不断升高,“未富先老”、“未备先老”的老龄化压力对现有养老保障体系提出严峻考验。医养结合健康养老模式是对当前形势的有益探索。医养结合作为一种创新性养老模式,将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有效整合在一起,满足了老年人对健康养老等多样化养老的服务需求,有利于充分利用现有的健康和养老服务资源,带动养老产业的快速发展,在天津经济转型期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这就要求政府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医养相关主管部门加强合作、相互协调,构建高效的管理机制;加快养老机构医保结算改革;建立顺畅的医养结合人才培养机制体制;加大宣传力度,充分调动全社会的资本进驻养老产业,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养老需求,确保老年人享有健康幸福的晚年生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2015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DB/OL].http:∥/article/sj/tjgb/201607/20160700001136.shtml,2016-07-11.

[2]韩雯.天津老龄化程度全国第三[N].天津日报,2016-04-24.

[3]天津市民政局.2015年天津市失能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报告[DB/OL].http:∥/zwgk/system/2016/08/15/010029766.shtml,2015-05-13.

[4]赵晓芳.健康老龄化背景下“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研究[J].兰州学刊, 2014,(9).

医养结合的优点篇7

医养结合调研报告(一)

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养老观念的转变,老年人在养老机构养老,除了日常生活照料外,更关注疾病治疗、身心健康和精神生活等问题。及时有效地获得医疗保健和养老服务是老年人安度晚年的重要保障。通过对养老和医疗服务资源优化配置,一方面养老机构能共享医疗资源,提高养老护理水平;另一方面医疗资源可实现最大化利用。老年人不仅得到养老服务,而且还能获得医疗救助和医疗保险,从而缓解当前养老难和看病难的问题。

为积极探索养老服务新模式,促进养老和医疗跨行业发展,近期,省发展改革委深入合肥、六安等地,针对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省医养结合养老新模式刚刚起步

目前,全省共有各类养老机构2370家。这些养老机构基本上只提供日常生活照料服务,缺乏专业医疗救助能力,不能提供正规的医疗服务。而当前现实情况是:全国有失能半失能老人3000多万,其中我省有170万左右,这些老年人很多需要入住养老机构或医疗机构,随时需要专业化养老和医疗服务。当前我省医疗机构床位十分紧张,许多老年人大都是慢性病,医院不可能将有限的床位长期给这些老年人使用。而我省能提供专业化医疗服务的养老机构占全省总数不足1%,医疗保障问题在养老服务业中表现得越来越突出。由于不能提供专业化医疗服务,给老年人及其家属带来许多困难和精神压力。

为了解决老年人养老服务和医疗保障问题,一种医养结合新型养老模式应运而生。近年来,我省紧紧抓住国家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试点省契机,部分养老、医疗机构大胆创新,敢于尝试,充分发挥现有医疗资源优势,建设集医疗、护理、康复为一体的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如合肥市九久夕阳红老年护理院利用三里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资源,投资500万元,把三里街养老机构改造成为医养结合老年护理院,拥有床位260张,主要收住失能半失能老人,床位使用率超过100%。合肥市滨湖医院是一所综合性医院,依托雄厚的医疗设备、人才技术等优势,2010年3月建立了集医疗、护理、康复、健康教育、临终关怀为一体的医养结合老年科,拥有床位236张,床位使用率达到90%以上。该院针对不同类型的老人实施自理型、半自理型、全护理型和临终关怀四种类型的个性化养老服务。此外,安徽省针灸医院利用中医针灸优势,六安市金安区人民医院利用社区门诊医疗技术,正在加快建设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目前,这种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受到老人特别是失能半失能老人及其家属的欢迎,床位供不应求。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在运营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在医保政策方面。入住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老人医保费用难以全部报销。如,入住合肥市滨湖医院老年科的老年人,属于合肥市职工医保、新农合只能报销部分护理费,属于省直单位医保、工伤等其他医保不能报销。二是在养老服务政策方面。医养结合养老机构难以享受政府对养老服务业的扶持政策。如,民政部门虽然给合肥市滨湖医院颁发了《社会福利机构设置批准证书》,使其有从事养老服务资格,但由于政策问题,医院得不到地方政府在养老床位和运营补贴等方面政策支持。三是在人才政策方面。老年人护理特别是对失能半失能老人的护理有一定的专业性和特殊性,目前一线护理人员和专业养老服务管理人员十分短缺,难以为老人提供专业康复保健、健康咨询等服务。同时,专业化护理人员不愿从事养老护理。

三、主要经验和启示

尽管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在运营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但随着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蓬勃发展,也给我们带来一些启示。

1.社会现实迫切需要。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2011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达到1.85亿,占总人口13.7%,其中65岁及以上老人达到1.23亿,占总人口9.1%。2011年我省60岁以上人口1000.8万人,占总人口15.6%,其中65岁以上人口达664.8万,占总人口9.7%。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峻,医疗保障成为老人入住养老机构重要考虑因素,当前,越来越多的失能半失能老人迫切希望住进医养结合养老机构。

2.充分整合资源。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可以利用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各种资源,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入住老年人提供舒适养老和优质医疗服务。

3.缓解养老难和看病难问题。在医养结合养老机构,一方面缓解当前养老难问题,另一方面老年人既能养老,又能共享医疗资源,缓解了看病难问题。同时,老年人的治疗费用还可以通过医保报销一部分,减轻了老年人看病费用。

四、政策建议

医养结合新型养老模式将会成为未来养老服务业发展方向,为更好推进这种模式养老机构建设,应尽快研究出台相关政策,加大扶持力度,提升养老业整体服务水平。

1.加快制定政策措施。养老政策方面,明确规定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可以享受国家和省关于养老服务业的各种优惠政策,包括床位和运营补贴等;医保政策方面,相关部门完善医保有关政策措施,将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纳入医保范围,并提高医保报销比例和扩大医保报销范围;土地政策方面,优先保障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建设用地,对新建项目建设用地采取划拨方式,划拨方式取得的土地只能用于养老公益性事业,不得用于其他用途。此外,医养结合是一种新的养老模式,要从制度上加以规范,要有严格的准入制度,制定建设标准和合理收费标准,对设备配置、医疗水平等方面要有明确要求。

2.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积极争取国家中央补助资金支持,重点向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倾斜;各级政府设立养老扶持专项资金支持建设;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向医养结合养老机构。金融部门加大对医养结合养老机构人信贷支持,放宽贷款条件,提供优惠利率。

3.鼓励集团化发展。鼓励养老和医疗机构结合走集团化发展道路,有利于融合资源,充分发挥整体优势。一方面鼓励大型和综合型医疗机构依托现有的医疗资源,兴办养老服务机构;另一方面鼓励有条件的养老机构,设立医疗机构,提供专业化医疗服务,建立医疗型护理院。合肥九久夕阳红集团就是从一家民办老年福利服务机构发展起来,经过多年努力,逐渐发展成为拥有7所老年公寓、2所学校、1个职业培训学校等集团化企业。合肥滨湖医院属于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集团,该集团也是拥有多家医疗机构,目前正建设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老年护理中心,正在向医疗、养老集团化发展。

4.明确服务对象和内容。医养结合养老机构重点收住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包括有急性和慢性病的老年人,肢体残疾和卧床不起的老年人以及高龄生活不能自理老年人等。这些老年人除了需要生活照料外,更重要的随时都需要医疗保障、康复保健等服务。

5.创新管理模式。努力打破行业界限,大力发展跨部门、跨行业的养老机构。管理模式上要积极创新,可以通过公共招标、委托管理等形式,引进有先进养老服务管理经验和先进医疗、康复技术及设备的专业机构经营,以提高养老专业化护理水平。

6.加强护理人员培训。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养老、医疗等机构培训一线护理人员;鼓励高校、中职学校开设老年护理和管理专业,培养老年护理和管理专业人才。此外,还要发挥各类社会培训机构培养养老服务人员,通过多渠道、多形式的培养养老服务人才,缓解当前一线专业护理人员和管理人员短缺问题。

医养结合调研报告(二)

为了解我市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结合工作开展情况,探讨如何更好地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指导意见》,去年11月20日起,市人大工作研究会鲍小如、吴新太、郑继忠等一行,采取实地走访、座谈交流等多种方式,先后深入到市老年公寓、屯溪康乐老年公寓、徽州区市第三人民医院、黄山区孝为先老年公寓、屯溪区蓝天夕阳红护养院、昱中社区阳光养老乐园服务中心和定位呼叫平台等处,了解我市养老事业和医养结合的现状 ,还到东至县中医院老年养护中心参观考察了他们推进医养结合的先进经验。通过调研,初步了解了我市养老和老年医疗服务现状,并就我市如何贯彻国务院办公厅的《指导意见》与有关部门进行了多层面多角度探讨。现将有关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养老服务与医疗保健事业发展的现状

十二五期间,我市各级党委政府十分重视养老和医疗保健事业的发展,全市养老敬老机构形式多样,发展较好。有公办区县级养老院7家,公建民营养老机构2家,社会办养老机构17家,乡镇敬老院71家,医养结合医院2家,共有养老床位8023张,同时,为城乡60岁以上老人发放了老年津贴,可以说基本上实现了老有所养全覆盖。全市医疗卫生事业也得到了长足发展。市区县人民医院、中医院、精神病院、妇幼保健院大部分得到了扩建、改建和重建,乡镇卫生院、村医务室面貌得到全面改善,公立医院改革全面推进,城乡医保、大病救助全面实施,老有所医同样也实现了全覆盖。医养结合方面,也涌现出一些好的典型,尽管不完善,但是确实是我市医养结合的有益探索。

1、政府主管,公立医院医养一体型。如黄山市三院(徽州区人民医院)今年5月开设老年病科,设置病床44张,已接收一般敬老院无法承担的失能、半失能老人150人次。其做法是:老人处在病态时,办理住院手续,即为医,按住院收费,有医保的按规定报销医疗费用;当病情稳定,处于恢复期时,转为养,按托老模式,自理规定养护费用。市三院的做法,积极探索出了一条医养结合模式的新路。

2、政府主办,社会机构托管型。如市老年公寓和黄山区孝为先养生疗养服务中心,是民政部门投资的公建民营的养老机构,条件设备齐全,服务规范,收费合理,而且还自聘了医护人员,

解决老人简单的小病处理,是有条件的老人养老的好去处。

3.政府主办,社区服务普惠型。如屯溪昱中街道办事处与黄山市拨拨就灵信息化服务中心共同兴办的阳光养老乐园和智能信息化养老定位呼叫机系统,把社区老人居家养老工作做的很细很扎实,不仅开展日间托老服务,而且利用定位呼叫平台,通过养老定位呼叫机,及时了解老人居家养老时医疗保健需求和安全急救,还延伸至生活照料和家政服务,提供了快捷方便的现代化居家养老服务。

4、政府主办,乡镇五保老人全托型。以黄山区甘棠镇敬老院为代表的我市各乡镇敬老院绝大多数食宿条件改善,管理服务到位,和

当地卫生院建立联系,定期为老人体检,做到小病不出院,五保户都能在敬老院颐养天年。

5、社会主办,民营医院医养一体型。 如民营的黄山屯溪蓝天夕阳红护养院从2013年起就收治老人。他们的想法就是:要把躺在床上的,让他坐起来,把能坐的要让他站起来,把能站的要让他走起来,收费不高,赢得不少老年病人的赞许。

6、社会投资,民政扶持专业养老型。市康乐老年公寓是民办养老福利机构,利用旧厂房改造而成。设有康乐爱心护理院等300个床位, 地处市内,交通方便,服务周到,价格低廉,一般群众能接受。

二、开展医养结合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尽管我市老年医疗、养老事业和医养结合上呈现了一些好的典型,但与当前飞快到来的社会老年化需求相比,无论在机构、床位数量,还是在服务质量、医养水平上还不能满足需要,特别是医养结合工作上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具体表现在:

1.受现有的医、养体制和机制制约,医养难结合。现有的体制和机制是民政系统管养老不医护,而卫生医疗系统则是管医疗不养老,养老和医护两张皮,经费专列,专款专用,治病的医保钱只能花在医院,老年人在养老机构中就医费用,则无法在医保报销。就是像市三院这样改革创新,利用资源,有病看病,无病疗养,各计各帐,但是医养不结合,医保结算还是很麻烦。在机构养老院或敬老院的老人有病又必须到医院去治,慢性病在养老院长期疗养,医疗费是不能报销的。

2.在养老机构和床位不足的同时,托老养护费用高,使得机构养老入住率不高 。据民政部统计,到2014年底,我市 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6.6万人 ,其中70、80岁以上老人为10.37万和3.6万人,

空巢老年人数达10.64万人,高龄人口中患慢性病需要长期护理的有2.5万人。按讲,我市养老院市场需求很大。但是,由于现有的养老机构床位费、护理费过高,尤其是失能、半失能老人,护理费用更高,社会大部分低收入工薪阶层老人承受不了,不敢问津。造成不少低收入慢性病老人不得不留在家中,得不到专业的护理服务。市三院老年科44张床位,常住30人,大多是离退休老人;市老年公寓是国家投资,设有250个床位,目前入住131人,基本也都是离退休老人;黄山区孝为先养老院也是国家投资,设有床位160个,入住老人才20多位。

3.社区医疗、养老服务机构缺乏优质医疗资源。在社区居家养老中,老年人除日常护理、慢性病管理、康复、健康教育和咨询以及中医保健服务外,急需的是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在生活照料和康复护理等多方面服务。但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仅能开展一般门诊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为主,均没有深入居家养老服务,不能满足患慢性病的老年人的康复疗养需求。已经设置的社区养老服务通常只能提供日间照料功能,缺乏内设医务室和医疗设备,养护人员技术水平也不高,且没有和医疗机构对接。

4.大多机构养老医护专业人才缺乏,不能适应医养结合发展需求 。目前老年人护理,除各综合医院外,大多养老机构医护人员都是从已退休基层医务人员中聘请,年龄大,专业水平有限,加上医疗设备简单,只能进行一般医护处理,不能进行专业医疗和急病抢救服务。特别是失能老人的专业护理和处置慢性病,目前养老机构医护人员医技远跟不上需要。综合医院老人住院的社会陪护,价格高昂,更是令人不堪负担,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

5.医疗机构支持养老服务困难。 目前,诊疗水平高,信誉好的市县医院,本身医疗资源十分紧张,老年病人康复治疗时间长,周转慢,效益低,加之医患关系、医疗纠纷等潜在风险,医院开展老年病疗养,经济效益远低于正常医治 ,又得不到民政部门的床位补贴,难以收治老年康复病人。医养结合关系如不建立,医疗机构很难为养老提供全面、及时、有效的医疗支持。

三、加快推进我市医养结合的几点建议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健康与养老服务需求越来越迫切。加快推进医养结合型养老模式建设,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建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和发展养老服务产业要求,也是发展养老服务业和健康服务业的重要任务, 更是让老年人及时有效地获得医疗护理、安度晚年的重要保障。国务院顺应民意,批转九部委《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指导意见》,是利国利民的民生工程。加快推进我市医养融合,对于提升全民健康素质,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养老问题,是家事也是国事。医养结合是改革创新的工作,时间紧,任务重。体制不顺,不解决制约医养结合的体制问题,医养融合就难以实行。市区县要吃透和掌握中央精神,成立强有力的医养结合工作领导机构,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勇于创新,破解难题,把落实医养结合工作列为2016年我市民生工作之一 ,确保医养结合工作顺利进行。

为加快推进我市医养结合工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 首先应将医养结合发展纳入全市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十三五规划。要进一步摸清家底,着力构建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医养结合发展体系,统筹做好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建设的规划衔接。各地首先应将医养结合发展纳入全市国民经济发展的十三五规划,摸清家底,在制定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时,应考虑完善医疗养老设施布局,确保养老、医疗设施建设用地;土地、规划、财政、社保、民政、卫生、教育等相关部门都要在规划中关注医养结合的短板,做好医养结合建设用地的落实、行政许可受理、专业技能培训、医养结合设施的床位建设和运营补贴资金的统筹安排 。

2. 加快推进医养结合工作,全面实现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

一是机构养老、敬老院要建立医务室 。机构养老是是专业化的养老服务,也是医养结合的最佳载体。我市两处公建民营养老机构条件具备,只要注入医疗机构, 就能实现有效的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建议民政、卫生部门和经营者按照国务院文件精神,顾全大局,精心操作,精准谋划,选派精干医务人员,进驻养老机构,开展医养工作。区县公办养老院必须设立医务室,乡镇医院要为敬老院提供及时优质医疗服务,解决孤寡老人的医疗护理。 各级卫生部门应对机构养老办医疗服务给予大力支持,条件具备的,要及时为其办理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医保主管部门对上述机构发生的医疗费用,按照老人参加的城乡基本医疗保险的规定结算。鼓励具有执业医师资格的医生到具备养医融合条件的服务机构开展多点执业。

建议市二院新址搬迁要抓紧进行,以便市老年公寓、屯溪社会福利中心老年人可以就近就医,建立医养两家医养结合关系。

二是综合医院要以人为本,延伸养老服务。开设老年病区,做好老年康复治疗。在综合医院窗口要设置老年人优先标志,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门诊、住院陪同服务,在医疗服务中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体现爱老、敬老的良好风尚。民政部门要按规定,对开展医养结合的综合医院,给予床位补助。

三是基层社区要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老年人提供基本医疗康复服务。基层社区是养老事业的必要补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日间照料中心)要以包片的形式,明确责任,一对一的对区域内的老年人提供健康管理等精准服务。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定期为老年人提供健康体格检查,为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掌握健康动态信息,开展健康教育、查询和健康评估。要创造条件开设家庭病床,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基本医疗康复服务。

为解决大多数居家养老的人员急病呼救、急事求援,建议在全市推广屯溪昱中阳光养老乐园和智能信息化养老定位呼叫机系统,解决

辖区内居家养老的医疗保健、定位急救问题。政府应当安排专项资金,予以支持,电信部门要积极配合,给予优惠。

四是开展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工作试点工作。建议市政府选择一家医院作为黄山市医养结合的老年病医院或康复医院试点,为全市医养结合做示范。 医养结合试点工作由市民政局和市卫计委负责协同相关区县组织实施。各区县也应展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工作试点工作,及时总结经验,不断完善。

3. 加快研究制定相关政策,促进社会资本和医疗卫生资源进入医养结合机构机构,推动医养结合发展。

要按照国务院《指导意见》精神,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兴办医养结合机构。加快研究制定扶持社会资本投资兴办的护理型养老机构建设的政策。在建设补贴、运营补贴、定点医疗等政策上要予以倾斜,逐年增加。政府职能部门要进一步加强横向联系,打破条块分割,统一制定和完善机构设置标准、从业人员上岗标准、服务标准和管理规范,建立健全机构评估制度,设定和退出机制。同时整合民政、卫生医保部门的相应资金,形成统一的支付体系,对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给予整体的资金扶持。要鼓励医疗机构内优秀的执业医师和执业护士到医养结合机构中轮岗服务,对派驻医养结合机构的医务人员,职称评定、工资待遇福利不变,积极支持引导养老护理员参加养老护理职业技能培训,要研究养老机构护理人员岗位补贴规定。市职业技术学院要研究学科设置,加快对医养结合医护人员尤其是护理人员的培养。医养结合护理机构及其医护人员应纳入卫生部门统一管理,在资格认定、职称评定、技术准入和推荐评先评优等方面,与公办医疗机构享有同等待遇。

4.要完善财政和医保扶持机制。

医养结合的优点篇8

一、我县中医药发展的状况

1.覆盖城乡的中医医疗服务网络已建成。建立了以县中医院为主体、其他且级医疗机构中医药科室为骨干、乡镇卫生院为基础、中医门诊部和诊所为补充的覆盖城乡的中医医疗服务网络。在区域卫生规划中合理配置中医医疗资源,办优办强县中医院,在县人民医院、县妇幼保健院及其他民办医院设置中医药科室。在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中医馆、国医堂等中医综合服务区,加强了中医药设备配置和中医药人员配备。

2.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逐步壮大。制定实施中医药学科带头人和技术骨干培养计划,培养和造就了一批县级中医药领军人才和中青年优秀中医。城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各镇卫生院都配备了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全面开展中医药服务。逐步在村级卫生室开展中医药服务工作,通过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镇卫生院和村级卫生室的中医药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3.目前我县中医药发展存在的问题。一是中医药人才队伍规模数量和服务领域有待提升,结构层次有待优化,高层次及基层中医药人才匮乏,符合高水平创新创业要求的人才群体有待大力培育;二是中医药教育资源和空间有待进一步拓展,人才培养的开放协同效应有待提高,终身教育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三是制约中医药人才多元化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有待突破,政策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中医药人才队伍的培育、使用和评价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

二、我县中医药发展的主要目标

培养凝聚一批学术领先、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中医药人才,人才数量规模稳步增长,结构、布局更加合理;基层医疗机构人人掌握20项中医适宜技术应用于临床诊疗,全面禁止村卫生室输液,使中医适宜技术成为基层医疗机构防病治病的主要治疗手段;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得到健全和完善,注重中医师带徒的教育方法,使师承教育在中医药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医药人才发展的政策机制和法制环境得到优化;符合中医药特点、有利于中医药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制度环境和社会氛围基本形成,人才在推动我县中医药事业发展中的保障和支持作用更加明显。

三、对我县中医药发展的几点建议

1.推进中医药规范化培训,全面推进中医药继续教育。

以岗位需求为基础,在县内创建一批示范基地,发挥典型带动作用,形成数量适宜、布局合理的中医培训基地网络。遴选我县中医药拔尖人才作为带教老师,对在职在岗乡村医生进行中医药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规范和提高基层中医药医疗水平和服务能力,培养高层次高素质的中医药人才,推进中医药事业的继承创新发展。

2.发挥中医传帮带的教育方式,强化中医药师承教育。

尝试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中医师承教育,完善县级中医药师承教育体系,将师承教育与继续教育相结合并贯穿中医药人才发展全过程。研究制定符合我县实际的师承教育管理、考核、评价与保障等政策措施,实现师承教育常态化和制度化。鼓励县内医疗机构发展师承教育,建立学术精湛、结构合理、相对稳定、适应多层次中医药人才培养需求的师承教育指导老师队伍,构建完善县内名老中医培养体系,吸引、鼓励名老中医和县级医疗机构中医药专家通过师承模式培养多层次的中医药骨干人才。

3.强化中医药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坚持德才兼备,注重实绩和贡献,克服唯学历、唯职称、唯论文等倾向。强化中医药人才激励机制,着力形成尊重和实现人才价值导向,健全我县确有专长中医人才、名老中医评选表彰制度,探索建立基层“名中医”评选表彰制度,建立符合中医药行业特点、不同层级衔接、政府表彰和社会褒奖相结合的激励机制和岗位薪酬制度。

上一篇:区块链技术的核心特点范文 下一篇:地震灾害特点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