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贸易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3-12-20 15:51:58

出口贸易的重要性

出口贸易的重要性篇1

【关键词】贸易结构;贸易互补

一、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的现状及其贸易关系

2013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访问哈萨克斯坦时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旨在古丝绸之路的基础上形成一个新的经济发展区域,是我国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形势下提出的跨区域经济合作的创新模式。“丝绸之路经济带”目前成为国家经济工作的一条主线,在沿线国家中哈萨克斯坦与中国毗邻,是中国向西开放的必经之地,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哈萨克斯坦近年来与我国贸易往来日渐增加。2014年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的贸易额达到了225亿美元,成为哈萨克斯坦的第二大贸易伙伴。

(一)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的基本经济特征与贸易特征

基于GDP、人均GDP和产业结构这三个指标分析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的基本经济特征。从GDP来看,2014年哈萨克斯坦的GDP是2179亿美元,中国的GDP是103548亿美元,说明哈萨克斯坦的经济总量小于中国;从人均GDP来看,中国的人均GDP为7590美元,哈萨克斯坦人均GDP超过中国,达到12602美元;产业结构上中国与哈萨克斯坦都是是工业与服务业占主要地位。

基于进出口额、贸易额占GDP的比重以及关税水平来分析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的贸易特征。2014年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的出口额分别是23423亿美元、782亿美元,进口额分别是19594亿美元、412亿美元。说明贸易量上中国是贸易大国;其中中国的贸易总额达到了43017亿美元,高出了哈萨克斯坦1195亿美元的10倍以上,但中国贸易额占GDP的比重为41.5,低于哈萨克斯坦的54.8,说明哈萨克斯坦的贸易依存度高于中国;关税水平上中国所有产品的关税水平为9.6,高于哈萨克斯坦的整体水平8.6,说明哈萨克斯坦的贸易开放度高于中国。

(二)中哈两国的贸易关系

从哈萨克斯坦的角度来看,2014年中国在哈萨克斯坦进口的比重达到17.88%,为哈萨克斯坦的第二大进口国,中国向哈萨克斯坦出口的比重在2014年达到12.55%,为哈萨克斯坦的第二大出口国。从中国的角度来看,由于中国的贸易量比较大,哈萨克斯坦占中国进出口额的比重都小于1%。说明中国在哈萨克斯坦的贸易地位非常重要。

贸易结合度指数用以衡量两国贸易联系的紧密程度,其值等于一国对某一贸易伙伴国的出口额占该国出口总额的比重与该贸易伙伴国进口总额占世界进口总额的比重之比,数值大于1,说明两国贸易联系紧密,高于与世界其他国家的联系程度。中哈两国在HS两位编码99种产品分类标准下的贸易合度指数在近十年都大于1,说明两国的贸易联系度比较紧密,未来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的贸易将会有更大的空间。

二、中哈的双边贸易及产品结构变迁

中哈双边贸易出口额从2005年的38.97亿美元增加到2014年的127.1亿美元,始终在快速增长;中国自哈萨克斯坦的进口额从2005年的29.09亿美元增加到2014年的97.4亿美元。在双边贸易规模不断提升的背景下,进出口商品的结构是否合理成为必须关注的问题,此处数据来源于联合国数据库HS两位99种产品的数据,通过整理为海关21大类产品,是以中国为报告国的双边贸易数据。通过观察贸易额以及贸易产品结构近十年的变化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中哈双边贸易的我国出口产品与进口产品结构有较大的差异。我国出口给哈国产品种类较多,中国出口给哈萨克斯坦的产品主要集中在11、16、12三大类产品(三类产品总占比近十年都大于60%),其中第11类产品为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第16类产品为机器、机械器具、电气设备及其零件,录音机及放声机、电视图像、声音的录制和重放设备及其零件、附件,第12类产品为鞋,帽,伞,杖,鞭及其零件,已加工的羽毛及其制品,人造花,人,发制品。哈萨克斯坦出口给中国的产品主要集中在5、15、6三大类产品(三类产品总占比都达到90%),其中第5类产品为矿产品,第15类产品为贱金属及其制品,第6类产品为化学工业及其相关工业的产品,这三类产品总额占比达到97.7%。显然,两国的双边贸易主要为产业间贸易。

第二,2005年我国对哈国出口的第一大类产品是11类纺织品,占比为29.7%,而近五年纺织类产品的占比有所下降,2014年占比为25.6%。而16类机器设备制品的占比从2005年的12.7%显著上升到2014年的22.2%。这说明我国对哈国的出口结构在不断优化,且制成品的国际竞争力在不断提高,我国对哈国的出口结构在不断优化。

第三,2005年我国从哈国进口的第一大类产品是15类贱金属及其制品,占比为63.9%,其后比重不断的下降,到2014年仅为20%。相反,5类矿产品从2005年的占比28.7%不断的上升到60.7%,取代了15类产品的位置稳居第一。这与我国近年来日益凸出的能源威胁有直接关系,随着石油进口依存度越来越高,我国迫切的需要解决能源进口的问题,也越来越认识到哈国在我国能源进口中的重要地位。哈国丰富的油气资源和其与我国新疆陆地接壤的特殊地缘优势,中哈石油管道、西气东输的建设也为能源进口奠定了坚实基础。所以,才会出现矿产品进口比重大幅提高,跃居进口首位的现象。

三、中哈贸易互补性及潜力分析

为了探求中哈两国产品贸易潜力,通过产品贸易互补性的实证研究来对中哈贸易的潜力深入研究。

(一)中哈贸易互补性指数的分析

贸易互补性指数表示一国出口与贸易伙伴国进口的吻合程度,在k产品上,如果互补性指数大于1,说明两国该产品贸易的互补性强,互补性指数越大说明i国的出口与j国的进口在k产品上互补性越强。通过计算中哈两国在HS编码下21大类产品的互补性指数来分析两国的互补性,数据来源于联合国数据库。

以中国作为出口国哈萨克斯坦作为进口国,近十年在9、11、12、13、15、16、20类产品上具有较强互补性,且11、12、13类产品近几年来具有显著的增长趋势,主要是纺织品、鞋帽产品以及石料陶瓷产品等。其中互补性最强的为13类产品,互补性指数均值为3.96,且近几年接近5,主要是石料,石膏,水泥,石棉,云母及类似材料的制品,陶瓷产品,玻璃及其制品。9类木制产品互补性基本稳定,15、16类产品近10年来增长缓慢,主要为贱金属及其制品以及机械产品,20类产品为杂项制品。

哈萨克斯坦作为出口国中国作为进口国时,自2005年以来在2、5、15类产品上具有较强互补性,主要是植物产品、矿产品以及贱金属制品,其中2、5类产品互补性比较稳定,15类贱金属产品互补性指数波动较大。其中互补性最强的为5类产品,即矿产品,互补性指数始终在5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以中国为出口国还是哈萨克斯坦为出口国,两国在15类产品上均具有较强的互补性,而事实上并不是同一种产品,用HS两位编码99种产品来做互补性分析时,发现中国为出口国哈萨克斯坦为进口国时导致15类产品互补性较强的是下级目录的第73种产品,即钢铁产品,此产品的互补性近十年来高达5以上;而哈萨克斯坦为出口国中国为进口国时导致15类产品互补性较强的是第79种产品,即锌及其制品,此产品的贸易互补性指数均在9左右。

(二)中哈的贸易潜力分析

从中哈贸易的基本特征、贸易关系、产品结构可以看出中哈两国的贸易联系很紧密,贸易产品结构也在不断优化。实际贸易现状与贸易互补性对比分析中,中国出口给哈萨克斯坦的主要是11、16、12三大类产品,此外在保持这三类产品贸易额的同时在9、13、15、20类产品上具有较强的互补性,说明在这些产品上有很大的贸易潜力。哈萨克斯坦出口给中国的主要是5、15、6三大类产品,在保持这些产品贸易的同时在2、5类产品上具有较强的互补性,说明在这些产品上有很大的贸易潜力。

两国的贸易潜力不仅与贸易互补性有关,还与贸易成本、贸易量能否满足彼此、贸易政策有关。哈萨克斯坦与我国新疆陆地接壤的地缘优势、较高的贸易依存度、以及关税水平较低都使贸易成本很低;中国是贸易大国,完全可以满足哈萨克斯坦的贸易需求;“一带一路经济带”的推行使两国的贸易政策进一步有利于两国的贸易,说明中哈两国有很大的贸易潜力。

四、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一)根据贸易关系及贸易结合度分析,自2005年以来中国与哈国的贸易联系度一直比较紧密,且中国是哈国非常重要的贸易伙伴。

(二)根据中哈双边贸易额及其产品结构变化的分析,中哈两国主要是产业间贸易,贸易额也在不断上升。中国出口到哈国的产品主要是机械设备、纺织品以及鞋帽产品,其中中国出口到哈国的机械设备占比在不断上升,说明中国机械设备的出口竞争力在不断提升。哈国出口到中国的产品主要是矿产品这类能源产品。

(三)根据贸易互补性分析,中国出口给哈国具有较强互补性的产品主要是纺织品、机械设备、鞋帽产品、木制产品、石料产品以及锌及其制品(11、16、12、9、13、15类产品)。哈国出口给中国具有较强互补性的产品主要是植物产品、矿产品、钢铁产品以及化学产品(2、5、15、6类产品)。中哈两国应该在两国具有较强互补性的产品上发展贸易,使贸易潜力尽可能大的发挥。

参考文献:

[1]金缀桥,杨逢珉.中韩双边贸易现状及潜力的实证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15,01:8190+128

出口贸易的重要性篇2

关键词:服务贸易结构 不平衡性 成因 路径

引言

近年来,随着对外开放的加速推进以及服务业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服务贸易水平也不断提升,进出口额快速增长。2012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达到4704亿美元,是2005年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的3倍,当年进出口总额在世界排名第三位,仅次于美国和德国。其中,服务贸易出口额达到1903亿美元,是2005年的2.6倍,居世界第五位。

即便我国服务贸易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在我国服务贸易快速发展的同时,服务贸易结构平衡性的问题也一直存在。在衡量一个国家或者地区服务贸易水平时,不单单应注重规模的扩大,更应注重质的提升。毋庸置疑,服务贸易结构的优化是服务贸易质量提升的一个重要标志。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应充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不断发展,并不断带动生产劣势行业,两者互相交换商品和要素,可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但是,我国服务贸易的结构矛盾亦然较为突出,可见我国传统的具有比较优势的服务行业也并未充分发挥其优势。

基于此,本文试图系统地分析我国服务贸易结构的变化特征与不平衡性,并深入探讨产生这种不平衡性的原因,然后针对这种不平衡现状提出相应的优化路径,为理论界的进一步研究和政府部门的决策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我国服务贸易结构的变化特征与不平衡性分析

我国部门服务贸易众多,主要涉及运输、旅游、通讯、建筑、保险等行业部门。根据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资料统计,各行业部门服务贸易主要包含运输、旅游、通讯服务、建筑服务、保险服务、金融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咨询、广告和宣传、电影和音像,以及其它商业服务共12类。在我国服务贸易整体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各类部门也各自呈现出发展特征,表1和表2分别给出了2005-2012年我国各部门服务贸易出口额的相关数据和进出口结构,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我国服务贸易发展存在一定的结构性特征,即服务贸易结构存在一定的不平衡性。图1给出了2005-2012年我国各类部门服务贸易进出口顺差的变化趋势,根据这些变化趋势,可以发现各部门服务贸易在进出口顺差无论是横向还是纵向趋势上都存在较大差距。综合表1、表2和图1可知,我国服务贸易结构表现出各自的发展特征,服务贸易结构表现为较明显的不平衡性。

旅游业一直是我国服务贸易的最重要部门,但其服务贸易额比重不断降低。从服务贸易规模来看,2005-2012年我国旅游业服务贸易出口额分别为293亿美元、339亿美元、372亿美元、408亿美元、397亿美元、458亿美元、485亿美元、500亿美元,占当年我国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分别为39.7%、37.2%、30.6%、27.9%、30.9%、26.9%、26.6%和26.3%,占比均排在服务贸易部门的首位。因此,旅游业成为我国最大的服务贸易出口项目来源。但是,我们也可以清晰地看到,虽然旅游服务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但是其占比整体上呈下降趋势。由图1可以发现,旅游服务贸易顺差逐年下滑,且幅度不断提高,从2009年起旅游服务贸易已转为逆差,2012年逆差为520亿美元,位居服务贸易部门之首。

运输业服务贸易量也一直居于高位,但其贸易逆差基本最高。2005-2012年我国运输业服务贸易出口额分别为154亿美元、210亿美元、313亿美元、384亿美元、236亿美元、342亿美元、356亿美元和389亿美元,占当年我国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分别为20.9%、23.0%、25.8%、

26.2%、18.4%、20.1%、19.6%和20.4%,占比基本仅次于旅游业。但不同的是,运输业服务贸易出口额逐年波动相对较大,且占比并未发生明显变动。另一方面,2005-2011年运输业服务贸易进口额一直居于首位,且贸易逆差也一直是所有部门服务贸易逆差中最高的。图2给出了2011年我国各服务贸易部门进口比重,其中运输业服务贸易进口比重已超过1/3。从图1也可以看出,运输业服务贸易逆差有7年处于所有部门的最低位置,且逆差逐年不断提高。

咨询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建筑服务等部门的贸易出口和贸易顺差都有明显的上升趋势。由表1可知,历年咨询服务贸易出口额基本在第四位,且逐年递增趋势显著;计算机和信息服务贸易出口额的逐年递增趋势也较显著;建筑服务贸易出口额虽在2012年有一定下滑,但整体上升趋势仍较明显。但是,这些部门服务贸易进口的变化趋势相对并不显著,因此贸易顺差不断提高。2012年咨询服务贸易的顺差已居服务贸易部门首位。

综合观察历年我国服务贸易结构可知,我国服务贸易出口基本以旅游、运输和其他商业服务等传统的劳动密集型服务业为主,2005年三类劳动密集型行业贸易出口比重达到83.5%;而保险服务、金融服务、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计算机和信息服务等技术密集度较高的服务行业出口比重非常低,2005年这四类技术密集型行业贸易出口比重仅为3.5%。这反映了我国服务贸易出口基本集中在传统的劳动密集型行业,知识、技术密集型行业领域实力较为落后,进而导致贸易出口量偏低。但是,三类传统密集型行业出口比重有逐年降低趋势,而四类技术密集型行业出口比重逐年递增,2012年该比重达到了9.2%。

综合历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的变化可知,我国服务贸易部门的进出口额具有不同的发展趋势,服务贸易结构呈现一定的不平衡性。在服务贸易出口方面,咨询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金融服务等部门表现出较好的成长性,占我国服务贸易出口的比重均不断提升;而旅游、其他商业服务等部门的出口比重呈现下滑态势;通讯服务、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等部门均未得到明显发展,其出口占比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在服务贸易进口方面,除旅游业、运输业和其他商业服务部门的进口比重出现一定波动外,其余各部门进口比重均未发生较大改变。旅游业和其他商业服务的进口占比呈现相反的变化趋势,前者呈“U”型变化,后者呈“倒U”型变化,在2008年两者的占比分别达到波谷和波峰,而运输业进口占比则表现为“先降后升再降”的特征。在贸易顺差方面,旅游、运输、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保险服务均表现为一定的下降趋势,其中运输、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保险服务一直表现为逆差,而旅游业的下降态势最明显,2009年起也转为贸易逆差;咨询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建筑服务等部门贸易顺差表现出一定的增长趋势;其他商业服务一直表现为顺差,但是波动较大;其余部门的贸易差额都趋于零,而且基本保持稳定。

我国服务贸易结构不平衡的成因分析

根据我国各服务贸易部门的变化特征可知,我国贸易出口主要集中在旅游、运输、商业服务等劳动密集型行业,贸易出口的比较优势仍集中在劳动密集型服务行业,而咨询、保险、金融等技术密集型行业的比较优势没有充分体现。根据我国服务贸易及社会发展的现状,笔者认为我国服务贸易不平衡的成因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我国服务业内部结构的不平衡是导致服务贸易结构不平衡的主要因素

首先,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仍以粗放型发展为主,重工业轻服务的观念至今仍未得到有效转变。虽然近年来我国服务业发展迅速,占比不断提高,但由于服务业基数较低,因此至今未能成为经济发展的第一主线,即“231”的格局没有发生根本性转变。2005-2012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基本维持在40%-45%,2012年服务业比重最高(44.6%),但仍未超过第二产业比重(45.3%)。由于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它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较低,而且波动较大,2012年其贡献率首次突破50%。

其次,服务业内部结构也不尽合理。目前,我国服务业增加值中份额较高的产业主要分布在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等传统的或基础的生产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等技术密集型生产业,以及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等消费型或社会公益型服务业占比相对较低。如果服务业内部结构不能得到合理调整,将会导致资源无法合理配置,不利于整个服务业的稳定发展,也不利于服务贸易结构的平衡。

(二)高端要素供给不足是我国服务贸易结构不平衡的主要制约因素

由于我国经济体制尚未成熟,经济发展方式难以得到合理优化,导致在生产发展过程中要素供给不充分的现象频繁发生,尤其是高端要素供给极为缺乏。供不应求的高端要素主要集中在高等人才、科学技术等方面,而高等人才的相对缺乏以科技的相对落后使得我国的服务贸易出口更多地依赖自然资源禀赋、初级劳动力等低级生产要素,因而服务贸易的出口结构也相对比较低级。在长期的这种初级要素占主导的发展过程中,我国初级要素的优势不断稳固,而高端要素的地位不能得到有效提升,于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形成了一定的比较优势。正因为如此,我国传统密集型服务行业的贸易出口相对较高,而技术密集型服务行业的贸易出口相对较低,即服务贸易结构存在不平衡性。

由于我国自然资源禀赋比较充足,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因此旅游业在我国服务贸易中占有一定优势。但随着现代服务贸易的不断发展,对技术和研发能力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因此即便旅游业等传统服务业拥有比较优势,但这些服务业部门的出口竞争力将不断弱化。如果我国不能供给必需的高端要素,将影响金融、保险、计算机和信息服务等众多技术密集型服务业的稳定发展,也将影响我国服务贸易结构的升级。

(三)垄断势力的存在从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服务贸易结构的不平衡

受政府因素的影响,我国有部分服务业具有垄断优势,例如金融业、电信业等行业长期受政府保护。根据微观经济学理论,垄断势力的存在必然会影响市场效率的提升,由于垄断权利限制,我国一些服务行业的市场准入门槛往往较高,服务业投资也基本以国有投资为主,一部分服务产品也由政府进行定价,因此大量竞争力较弱的服务企业将持续被排挤在外而难以参与市场竞争,这不但阻碍了市场专业化分工,更进一步阻碍市场资源的合理配置。服务行业长期垄断势力的持续也必然会弱化我国部分服务行业的国际竞争优势,从而使服务贸易出口结构升级受到影响。例如,金融业是我国重要的生产业,且其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正逐年提高,2012年该比重已在12%以上,高于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但是,金融服务贸易出口比重却没有稳步提升,而是存在一定的波动,因此金融业服务贸易的效率并没有得到明显改善。同时,我国重点发展比较优势服务产业和保护弱势服务产业的制度体系也并不完善,无论是对服务市场有序竞争和服务贸易水平提升都带来一定影响。

结论及优化升级路径

本文以我国服务贸易部门进出口的相关数据为基础,分析了我国服务贸易结构的发展特征及存在不平衡性。研究发现我国服务贸易结构表现出各自的发展特征,服务贸易结构表现的不平衡性也较突出。其中,服务贸易出口基本以传统的劳动密集型服务业为主,而知识技术密集度较高的服务行业出口比重非常低。导致这种不平衡性的原因主要有我国服务业内部结构的不平衡性、高端要素供给的缺乏以及垄断势力的存在等。

针对我国服务贸易结构的发展特征及不平衡性,笔者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一)深化传统优势服务业,积极培育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业

继续深化传统优势服务行业,积极培育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行业,促进我国服务业全面发展。由于服务业内部结构的不平衡是导致服务贸易结构不平衡的主要因素,因此服务业的全面发展是优化服务贸易结构的基础。首先,不能放弃继续发展传统的劳动密集型服务行业,而应充分发挥我国服务贸易优势资源,并以此为基础,逐步挖掘知识密集型服务行业的潜力。其次,要将比较优势资源充分融入国际化分工,不断完善国内服务领域的缺口,不断增强服务能力。

(二)积极培育和引进高端要素,不断促进人力资本集聚

从目前我国服务行业人才素质较低、人才流失较严重、人力资本投入不足等现状出发,不断健全高端要素培育机制体制,不断破解人才要素积累困难的瓶颈,争取使高端要素不断适应国际服务贸易竞争新格局。认清技术投入和利用效率不高的缺点,把握时机,加大服务行业的技术投入,尤其是高新技术服务项目的技术投入,并完善各类必需的配套设施,确保科研活动能顺利进行,力争服务行业技术利用效率不断提高。

(三)不断加强服务贸易领域相关产业的协调,充分发挥产业链的功能

以优化服务贸易结构为抓手,不断促进各个服务贸易部门和相关行业部门的稳定发展,同时促进行业之间相互协调,促使优势行业带动劣势行业,力争服务贸易各部门全面发展。如金融业应积极为其他服务行业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而其他行业的不断发展又可为金融业发展提供资金来源;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可以为旅游业发展带来便利,而旅游业的发展又可促进批发零售和其他消费型服务业的发展,并通过连锁效应带动整个服务业的发展和服务贸易结构的优化升级。

(四)积极发挥政府的导向作用,不断加强服务贸易的管理

首先,政府应加大对传统服务行业的扶持,充分保障传统服务项目的土地、资金要素;其次,加强对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行业的政策倾斜和扶持,制定有利于这些行业发展的政策;再者,加大垄断势力行业的管制,积极实施小微企业的特别扶持措施,适当放低准入门槛,并积极推进对外开放,降低国内市场垄断程度,为国内各类服务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政策条件。

参考文献:

1.Anton M, Richard C, Aleda R, et.al. Service Competitiveness- An International Benchmarking Comparison of Service Practice and Performance in Germany, UK and U SA[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rvice Industry Management , 1999, 10(4)

2.蒋庚华. 中国对外服务贸易区域结构问题分析[D]. 东北师范大学,2008

3.Rana, Pradumna B.. Shifting Comparative Advantage Among Asian and Pacific Countries[J].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Journal, 1990, (4)

4.杨广,韦琦. 服务贸易结构演变的世界趋势与中国悖论―基于中国与OECD国家的比较研究[J]. 国际经贸探索,2010(7)

5.王煜. 我国服务贸易结构国际比较及优化[J]. 财贸研究,2007(5)

6.罗立彬. 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实证研究[J]. 商业时代,2009(12)

作者简介:

出口贸易的重要性篇3

关键词 加工贸易 经济增长 实证分析

在发展一般贸易的基础上,我国积极实施鼓励发展加工贸易的政策,使加工贸易实现了跨越性发展。从1979~2004年,我国的加工贸易年均增速达26.9%,比同期外贸平均增速高12个百分点。加工贸易进出口额占全国进出口额的比重也由1980年的4.38%增长为2004年的55.3%。加工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增长和经济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浙江作为外贸起步较早的省份之一,加工贸易的发展现状及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如何,值得我们关注。 1 浙江加工贸易的发展状况

1992~2004年的十几年里,浙江省加工贸易进出口额由1992年的91.52亿元增长到了2004年的1 477.34亿元,尤其从2002年始加工贸易增幅较大,从2002年的630.57亿元发展为2004年的1 477.34亿元,增长了800多亿元。 2004年浙江省加工贸易有了新的发展。统计显示,2004年前11个月,浙江加工贸易出口首次突破100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19.3%,对出口增长贡献率达23.3%,在整个贸易中的地位开始上升,并呈现出一些新的变化:第一,内资企业从事加工贸易的积极性提高。长期以来,受国家贸易政策、企业自身条件和利益的限制,外资企业倾向加工贸易,内资企业倾向一般贸易。这在2004年有所改变,内资企业从事加工贸易的积极性明显提高。第二,加工贸易深加工结转增长迅猛,产业链延伸。2004年加工贸易从上游原料环节就从一般贸易转为加工贸易进口,通过深加工结转,延长加工链条,直到成品的再出口。

2 加工贸易对浙江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分析

2.1 加工贸易增值系数分析

增值系数是衡量加工贸易创汇水平的质量指标,增值系数=加工贸易出口额/加工贸易进口额,增值系数的提高表现为加工贸易在质量上的扩张。

从表1可以看出,浙江省的加工贸易的增值系数均大于1,并且从20世纪90年代初的1点多提高到了近2点的水平,表明浙江加工贸易出口额大于加工贸易进口额,即加工贸易处于贸易顺差。增值系数整体上的上升趋势,说明浙江省加工贸易的顺差额逐渐增大,出口创汇力增强。

2.2 加工贸易对浙江省GDP的拉动度分析

加工贸易对GDP的拉动度表示GDP增长率中有几个百分点是由加工贸易贡献的,亦即加工贸易进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与GDP增长率之间的乘积。拉动度=(X-M)GDP增长率∕GDP,结果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在20世纪90年代初,浙江省的加工贸易净出口的贡献度与GDP增长率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这是因为浙江省在20世纪90年代初民营企业兴盛发展参与加工贸易,大量的加工设备进行进口,此类贸易只有进口而无出口,导致浙江省加工贸易从总体上进口额大于出口额。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在初加工的基础上,浙江省民营企业中一些参与加工贸易的企业建立起了自己的生产能力,因此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浙江省加工贸易开始出现顺差,加工贸易进出口与浙江省国民经济增长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并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拉动度越来越大,总体上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

2.3 加工贸易对浙江经济增长作用的线性回归分析

在浙江加工贸易对GDP拉动度分析的基础上,文中选取相关数据,通过建立GDP与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及GDP滞后一期的计量模型,进行实证分析。为了减少数据的波动,更好的说明各变量之间的关系,提高拟合效果,本文对GDP、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取对数。 建立二元回归模型: ㏑GDP=a+b㏑GDP(-1)+c㏑TJ+u 其中:㏑GDP--GDP ㏑TJ--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 ㏑GDP(-1)--GDP(-1) 将有关数据带入SPSS,输出结果如下: ㏑GDP=1.862+0.594㏑GDP(-1)+ 0.282㏑TJ T: (7.585) (8.559) (4.685) R2=0.996 DW=2.107 F-statistic=1335.128

从上述结果得出以下结论:①方程的拟和优度很高,R平方高达0.996,表明上述方程式的解释力很强,可信度很高。所有参数估计量都通过了检验,表明㏑GDP(-1)、㏑TJ及常数项显著。从DW值可以看出方程中的随机变量不存在序列相关性;②对方程式运用戈里瑟方法进行异方差检验,以及运用逐步回归检验法检验自变量的多从共线性。通过检验得出模型不存在异方差性和多重共线性。

由回归模型可以得出,加工贸易对GDP有促进作用,加工贸易每增长1亿元,GDP将增长0.282亿元。加工贸易对GDP的推动作用不是很大,这主要是因为浙江省的外贸方式主要以一般贸易为主,加工贸易占进出口额的比重只有二、三成,这与全国加工贸易占五五成的形势形成较大差距,这种外贸比重上的失衡使得加工贸易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有所限制。

3 结论及对策建议

上述的各种数据及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加工贸易对浙江经济增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加工贸易的发展,对于实现贸易方式多元化、分散贸易风险,扩大对外出口,减轻就业压力,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提出如下进一步推进加工贸易发展的建议:

(1)加大对加工贸易的宣传,消除长期以来企业认为加工贸易两头在外产业链短受外商控制,不利于产业自主发展的这种认识偏见,促进浙江省加工贸易的发展。政府合理设置公共保税仓库,为深加工结转货物提供便捷、低廉的交易平台。

(2)以一般贸易带动加工贸易发展,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浙江的一般贸易虽然居全国第一,但走的仍然是低成本、低价格的老路,由于缺乏品牌和技术,这些产品、产业在国际分工和国际市场处于低端的不利局面,面临的不仅是贸易摩擦,更有难以跨越的贸易壁垒。因此,应在巩固浙江一般贸易优势的同时,更加注重以一般贸易带动加工贸易发展,走出一条利用加工贸易跨越贸易壁垒、提升技术水平、加快产业升级的道路。同时,立足于一般贸易为主的比较优势,鼓励和引导企业发挥一般贸易出口的营销渠道优势、成熟的加工制造优势,大力促进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走浙江特色的加工贸易发展之路。

(3)健全社会相关部门共管机制,坚持鼓励合法发展、打击违法经营并举的方针。加工贸易管理涉及面广,情况复杂。海关税务、工商、质检、外汇、银行等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加强协调配合,建立起与国际接轨、以"海关主管、社会共管、企业自管"为特色的加工贸易综合管理体系,创造良好的加工贸易外部环境,推进浙江省加工贸易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罗兴,蔡宜斌.加工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研究[J].对外经贸实务,2002(5)

2 赵娇.外贸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3(7)

出口贸易的重要性篇4

论文摘要:加工贸易作为浙江这一外贸大省的重要外贸方式之一,对经济增长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综合运用加工贸易增值系数、加工贸易对浙江省GDP的拉动度及线性回归等分析方法将加工贸易对浙江经济增长的作用做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浙江省加工贸易对于出口创汇、经济增长具有重要贡献,加工贸易每增长1个百分点,GDP增长0.282个百分点,进而提出了进一步发展加工贸易的建议。 论文关键词:加工贸易;经济增长;实证分析;浙江省Abstract: The processing trade takes Zhejiang one of this foreign trade big province important foreign trade ways, has the noticeable function to the economic growth, will synthesize using the processing trade increment coefficient, the processing trade to the Zhejiang Province GDP and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methods and so on drawing the processing trade will have made the empirical analysis to the Zhejiang economic growth function. 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Zhejiang Province processing trade regarding export obtaining foreign exchange, the economic growth has the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s, the processing trade grows 1 percentage point every time, GDP grows 0.282 percentage point, then proposed further develops the processing trade suggestion. key word: Processing trade; Economic growth; Empirical analysis; Zhejiang Province 前言 在发展一般贸易的基础上,我国积极实施鼓励发展加工贸易的政策,使加工贸易实现了跨越性发展。从1979~2011年,我国的加工贸易年均增速达26.9%,比同期外贸平均增速高12个百分点。加工贸易进出口额占全国进出口额的比重也由1980年的4.38%增长为2011年的55.3%。加工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增长和经济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浙江作为外贸起步较早的省份之一,加工贸易的发展现状及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如何,值得我们关注。 1 浙江加工贸易的发展状况 1992~2011年的十几年里,浙江省加工贸易进出口额由1992年的91.52亿元增长到了2011年的1 477.34亿元,尤其从2002年始加工贸易增幅较大,从2002年的630.57亿元发展为2011年的1 477.34亿元,增长了800多亿元。 2011年浙江省加工贸易有了新的发展。统计显示,2011年前11个月,浙江加工贸易出口首次突破100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19.3%,对出口增长贡献率达23.3%,在整个贸易中的地位开始上升,并呈现出一些新的变化:第一,内资企业从事加工贸易的积极性提高。长期以来,受国家贸易政策、企业自身条件和利益的限制,外资企业倾向加工贸易,内资企业倾向一般贸易。这在2011年有所改变,内资企业从事加工贸易的积极性明显提高。第二,加工贸易深加工结转增长迅猛,产业链延伸。2011年加工贸易从上游原料环节就从一般贸易转为加工贸易进口,通过深加工结转,延长加工链条,直到成品的再出口。 2 加工贸易对浙江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分析 2.1 加工贸易对浙江省GDP的拉动度分析 加工贸易对GDP的拉动度表示GDP增长率中有几个百分点是由加工贸易贡献的,亦即加工贸易进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与GDP增长率之间的乘积。拉动度=(X-M)GDP增长率∕GDP,结果见表2。 从表2可 以看出,在20世纪90年代初,浙江省的加工贸易净出口的贡献度与GDP增长率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这是因为浙江省在20世纪90年代初民营企业兴盛发展参与加工贸易,大量的加工设备进行进口,此类贸易只有进口而无出口,导致浙江省加工贸易从总体上进口额大于出口额。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在初加工的基础上,浙江省民营企业中一些参与加工贸易的企业建立起了自己的生产能力,因此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浙江省加工贸易开始出现顺差,加工贸易进出口与浙江省国民经济增长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并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拉动度越来越大,总体上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2.2 加工贸易增值系数分析 增值系数是衡量加工贸易创汇水平的质量指标,增值系数=加工贸易出口额/加工贸易进口额,增值系数的提高表现为加工贸易在质量上的扩张。 从表1可以看出,浙江省的加工贸易的增值系数均大于1,并且从20世纪90年代初的1点多提高到了近2点的水平,表明浙江加工贸易出口额大于加工贸易进口额,即加工贸易处于贸易顺差。增值系数整体上的上升趋势,说明浙江省加工贸易的顺差额逐渐增大,出口创汇力增强。 2.3 加工贸易对浙江经济增长作用的线性回归分析 在浙江加工贸易对GDP拉动度分析的基础上,文中选取相关数据,通过建立GDP与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及GDP滞后一期的计量模型,进行实证分析。为了减少数据的波动,更好的说明各变量之间的关系,提高拟合效果,本文对GDP、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取对数。 建立二元回归模型: ㏑GDP=a+b㏑GDP(-1)+c㏑TJ+u 其中:㏑GDP--GDP ㏑TJ--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 ㏑GDP(-1)--GDP(-1) 将有关数据带入SPSS,输出结果如下: ㏑GDP=1.862+0.594㏑GDP(-1)+ 0.282㏑TJ T: (7.585) (8.559) (4.685) R2=0.996 DW=2.107 F-statistic=1335.128 从上述结果得出以下结论:①方程的拟和优度很高,R平方高达0.996,表明上述方程式的解释力很强,可信度很高。所有参数估计量都通过了检验,表明㏑GDP(-1)、㏑TJ及常数项显著。从DW值可以看出方程中的随机变量不存在序列相关性;②对方程式运用戈里瑟方法进行异方差检验,以及运用逐步回归检验法检验自变量的多从共线性。通过检验得出模型不存在异方差性和多重共线性。 由回归模型可以得出,加工贸易对GDP有促进作用,加工贸易每增长1亿元,GDP将增长0.282亿元。加工贸易对GDP的推动作用不是很大,这主要是因为浙江省的外贸方式主要以一般贸易为主,加工贸易占进出口额的比重只有二、三成,这与全国加工贸易占五五成的形势形成较大差距,这种外贸比重上的失衡使得加工贸易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有所限制。 3 结论及对策建议 上述的各种数据及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加工贸易对浙江经济增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加工贸易的发展,对于实现贸易方式多元化、分散贸易风险,扩大对外出口,减轻就业压力,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提出如下进一步推进加工贸易发展的建议: (1)加大对加工贸易的宣传,消除长期以来企业认为加工贸易两头在外产业链短受外商控制,不利于产业自主发展的这种认识偏见,促进浙江省加工贸易的发展。政府合理设置公共保税仓库,为深加工结转货物提供便捷、低廉的交易平台。 (2)健全社会相关部门共管机制,坚持鼓励合法发展、打击违法经营并举的方针。加工贸易管理涉及面广,情况复杂。海关税务、工商、质检、外汇、银行等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加强协调配合,建立起与国际接轨、以"海关主管、社会共管、企业自管"为特色的加工贸易综合管理体系,创造良好的加工贸易外部环境,推进浙江省加工贸易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3)以一般贸易带动加工贸易发展,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浙江的一般贸易虽然居全国第一,但走的仍然是低成本、低价格的老路,由于缺乏品牌和技术,这些产品、产业在国际分工和国际市场处于低端的不利局面,面临的不仅是贸易摩擦,更有难以跨越的贸易壁垒。因此,应在巩固浙江一般贸易优势的同时,更加注重以一般贸易带动加工贸易发展,走出一条利用加工贸易跨越贸易壁垒、提升技术水平、加快产业升级的道路。同时,立足于一般贸易为主的比较优势,鼓励和引导企业发挥一般贸易出口的营销渠道优势、成熟的加工制造优势,大力促进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走浙江特色的加工贸易发展之路。 1 罗兴,蔡宜斌.加工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研究[J].对外经贸实务,2002(5) 2 赵娇.外贸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3(7) 3.范文中国网.当代国际贸易发展的几大趋势.http://www.fw789.com/article/sort072/sort093/info-3864.html3 闫国庆,陈丽静.加工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分析[J].国际经贸探索,2005(3)

出口贸易的重要性篇5

开放经济贸易理论认为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存在紧密关系。为了考察两者之间的动态联系,我们建立VAR模型,即把系统中每一个内生变量作为系统中所有内生变量的滞后值的函数来构造模型,同时为了分析方便,我们所考虑的模型是不含外生变量的非限制性向量自回归模型。由于我们要研究贸易结构和产业结构之间的动态关系,所以yt,即内生变量主要是进、出口贸易结构和产业结构,同时,因为制造业在整个产业结构及外贸结构中都占有较大比重,故而选取制造业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进、出口贸易结构分别以各部门进口贸易额、出口贸易额占制造业进口贸易总额、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来表示,分别记为Exp,Imp;考虑到现有经济文献研究产业结构问题时,或者以工业总产值作为考察依据,或者以劳动者变动衡量产业结构的变化,因此本文同时选用各部门工业总产值占制造业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或各部门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占制造业从业人员年平均总人数的比重分别来衡量产业结构,并记为Opt或Labor。新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将我国制造业分为30个部门,为保证数据的可获性、时间序列的完整性及产业结构与贸易结构的部门分类的可匹配性,我们选择其中27个部门,分析中所需的制造业工业总产值数据及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均来自历年中国统计年鉴。由于国际上对贸易品的划分标准和对产业的划分标准不一致,需要对其口径进行统一。我们首先按照国际贸易标准分类法(SITCRev.3)从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库(UN-Comtrade)获得中国1991-2010年SITC五位数进出口贸易数据,然后根据盛斌(2002)SITC编码与工业行业和商品对照标准,将贸易品归入相应的制造业27个部门,从而实现贸易品与产业部门之间的互相对应。

二、实证分析

(一)单位根检验我们采用ADF和PP两种方法检验变量的平稳性,发现各变量的水平值都是非平稳的,而将其进行一阶差分后,均通过1%显著性水平的检验,说明它们都是I(1)阶平稳的。

(二)协整检验检验中分别以各部门工业总产值比重和从业人员比重来衡量产业结构,通过特征根迹检验和最大特征值检验两种方法进行,发现无论产业结构用何种方法来衡量,产业结构与贸易结构之间都存在显著的协整关系。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产业结构与出口贸易结构、进口贸易结构之间至少存在2个协整关系;迹检验显示,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产业结构与贸易结构之间至少存在2个协整关系,而最大特征值检验显示至少存在1个协整关系,无论怎样,我们都可确定变量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

(三)向量自回归模型为了研究出口贸易结构、进口贸易结构和产业结构之间的彼此影响关系及其相应的贡献度,我们利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对27个制造业部门的出口贸易比重、进口贸易比重和工业总产值比重或从业人员比重几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分别进行实证分析,由于各变量都是以比值形式出现,不再取对数,同时因为仅仅有内生变量的滞后值出现在方程的右边,所以OLS估计模型是有效的。而VAR模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滞后阶数的确定,一方面想使滞后数足够大,以便能完整反映所构造模型的动态特征;另一方面,滞后数越大,需要估计的参数也就越多,模型的自由度就减少。所以进行选择时,应当综合考虑,我们选用VAR(2)模型3个方程调整的拟合优度分别为:0.991,0.968和0.952(产业结构以从业人员比重来衡量)。根据Lutkepohl(1991),如果被估计的VAR模型的所有根的倒数小于1,即位于单位圆内,则该模型是稳定的。据此,我们检验该模型滞后结构的稳定性,结果显示,所有根的倒数均落在单位圆内,可见,我们所选择VAR(2)模型是稳定的。由上述模型我们发现,当以工业总产值比重来衡量产业结构时,滞后1期产业结构对当期产业结构的影响为正,且非常显著,当期产业结构会在相当大程度上复制上1期产业结构,说明产业结构具有较强的短期依赖性,滞后2期的产业结构对当期产业结构影响为负,但影响程度明显减弱。滞后1期的出口结构对当期产业结构存在显著正效应,出口结构变化1个单位,会使产业结构相应变化0.131个单位,而滞后2期出口结构对当期产业结构的影响为负,但影响程度减弱。滞后1期进口结构会对产业结构产生负向冲击,但滞后2期进口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为正,是因为在短期内某一部门进口增加对该部门生产会产生替代作用,导致其产值下降,但随着时间推移,其进口溢出效应可能会扩散到整个部门,从而促使产值上升。当以从业人员比重来衡量产业结构时,我们可以得到非常一致的结论。

(四)向量误差修正模型为了进一步研究贸易结构的当期变化对产业结构当期变化的影响,我们建立向量误差修正模型。首先根据上述协整检验,我们知道各变量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即:当产业结构以工业总产值比重衡量时,出口贸易结构每变化1个单位,会使得产业结构变化3.307个单位;而进口贸易结构每变化1个单位,使得产业结构变化-2.116个单位。而当产业结构以从业人员比重衡量时,出口贸易结构每变化1个单位,会使得产业结构变化1.293个单位;而进口贸易结构每变化1个单位,使得产业结构变化-0.449个单位。故而,可以看出在两种情况下,进出口贸易结构变化对产业结构变化存在显著的影响,且出口贸易结构的影响明显强于进口贸易结构。短期来看,产业结构的变化是由较稳定的长期趋势和短期波动所决定的,短期内系统对于均衡状态的偏离程度的大小直接导致波动振幅的大小。长期来看,协整关系式起到引力线的作用,当短期波动偏离长期均衡时,将以一定的调整力度将非均衡状态拉回到均衡状态。从上述模型发现,出口结构的短期波动会带来产业结构的同方向变化,而进口结构的短期波动基本会带来产业结构相反方向的变化。但是误差修正项的差异说明,当产业结构以工业总产值比重衡量时,当期产业结构的变化会增加上1期的非均衡误差,但程度较弱,为0.001个单位;当产业结构以从业人员比重衡量时,当期产业结构调整会消除上1期的非均衡误差,以-0.017的调整力度将非均衡状态拉回到均衡状态,存在自我修正机制。

(五)Granger因果检验由于各变量都是一阶单整的且存在协整关系,故可以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显示,无论产业结构以工业总产值比重来衡量还是以从业人员比重来衡量,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出口贸易结构和进口贸易结构都是产业结构的Granger原因,说明在一定程度上进出口贸易结构变化会引起产业结构的相应变化;而产业结构都不是进口贸易结构的Granger原因,表明我国产业结构对进口贸易结构的影响非常微弱;以工业总产值比重衡量的产业结构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Granger引起出口贸易结构,但是以从业人员比重来衡量的产业结构并非出口贸易结构的Granger原因。从而我们发现在我国进出口贸易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要比产业结构对进出口贸易结构的影响更加显著。

(六)脉冲响应分析应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分析贸易结构自身变化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我们分别给出口贸易结构和进口贸易结构一个正的单位大小的冲击,可得到产业结构的脉冲响应函数图。结果显示,如果给进口结构一个单位的冲击,同样地,在第1期并不会对产业结构产生影响,此后逐渐出现负向作用,在第2期达到-0.0025,第3期影响作用最强,随后不断缓慢减弱。可见,进出口贸易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都具有明显的滞后性,都是在第2期才开始逐渐显著,所不同的是,出口贸易结构的变化对产业结构的影响稳定持续,但进口贸易结构变化的影响会在抵达峰值之后逐渐弱化。在以各部门从业人员比重衡量产业结构图中,发现进出口贸易结构变化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整体趋势与前述结论基本一致,只是出口贸易结构的变化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作用稍弱,但其会随时间推移而逐渐增强。

(七)方差分解在分析了进出口贸易结构的冲击对产业结构带来的影响后,需要进一步了解这些冲击对产业结构变化的重要性,于是,我们采用方差分解方法来度量出口贸易结构和进口贸易结构冲击对产业结构变化的贡献度。图形显示,产业结构具有较强的惯性,在一定时期内主要受其自身变化的影响,这一发现跟前面向量自回归模型的结论是完全一致的。在产业结构以工业总产值比重衡量的图中,出口贸易结构变化对产业结构变化的贡献率随时间推移逐渐增大,由第2期的2.02%增至第10期的3.69%;在产业结构以从业人员比重衡量的图中,该贡献率明显增强,由第2期的1.47%上升到第10期的13.33%。而在两图中均可见,进口贸易结构变化的贡献率明显小于出口贸易结构。进出口贸易结构对产业结构变化贡献率偏低,可能是因为进出口贸易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存在较长的时滞性,但从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我国进出口贸易结构和产业结构之间存在比较明显的背离,也就是进出口贸易结构的改善尚没能有效的带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三、结论

本文采用我国1991-2010年SITC五位数贸易数据,并将其归入27个制造业部门,计算相应的进出口贸易结构指数,同时以各部门工业总产值比重和从业人员比重两个指标衡量产业结构,通过协整检验、向量自回归模型、向量误差修正模型、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等多种计量方法多角度研究我国进出口贸易结构和产业结构之间可能存在的紧密联系,我们发现:1.无论产业结构以工业总产值比重抑或以从业人员比重来衡量,所分析的结果基本保持一致,进出口贸易结构和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具有一定的稳健性。贸易结构变化是产业结构变化的Granger原因,但产业结构对贸易结构的作用较弱。同时,进出口贸易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都存在时滞性,至少在滞后2期才开始出现显著作用,且出口贸易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明显强于进口贸易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2.进出口贸易结构和产业结构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从长期来看,出口贸易结构对产业结构有一个正向影响作用,且该影响作用会随时间推移逐渐增强;而进口贸易结构对产业结构存在一个负向影响作用,该影响作用在短期内抵达峰值后会随时间推移而逐渐弱化。3.短期内,产业结构具有较强的惯性,即对既有的结构模式存在较大依赖性,决定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必定是一项长期任务。长期来看,进出口贸易结构变化对产业结构变化的贡献率会随时间推移逐渐增大,应注重贸易结构和产业结构之间的密切关系,通过调整改善贸易结构逐步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目标。但目前而言,我国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背离,进出口贸易结构的改善尚未能有效的带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出口贸易的重要性篇6

关键词:非关税壁垒 出口贸易 影响

一、非关税壁垒的概述

非关税壁垒是指一国政府为了管理本国的对外贸易活动而采取的关税以外的各种行政性、法规性的措施和手段的总和,世界各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则是非关税壁垒迅速发展的原因。它具有有效、隐蔽、歧视和灵活性等特征。

(一)非关税壁垒的现实状况

2012年上半年,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总额达到9750.9亿美元,同比增长8.9%,占同期我国对贸总值的53%,比重较上年同期升值0.4个百分点,一直贸易具体国内产业链上,增加值较高的特点,其比重持续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贸易方式优化,具体看来,上半年我国一般贸易出口总额4605.8亿美元,同比增长10.1%,高出总体出口增速0.9百分点,拉动整体出口增长4.8个百分点;一般贸易进口总额为5145.2亿美元,同比增长7.8%,高出总体进口增速1.2百分点。

同比,自2011年2季度以来我国加工贸易进口增速持续回落。2012年上半年,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额为6431.5亿美元,同比增长4.3%,占同期我国进口总值的35%,比重同比降低1.2个百分点。其中,加工贸易出口4152.7亿美元,同比增长6.4%;进口2278.8亿美元,同比增长0.7%,占整体进口比重25.7%,同比下降1.6个百分点,上半年,我国加工贸易进口的主要地区如日本,韩国等,进口均出现负增长态势,表面下半年出口形势依然不容乐观。

从贸易差额来看,由于外需萎缩以及加工贸易结构的调整,加工贸易进口增速回落幅度较大,导致加工贸易项下出现顺差1873.9亿美元,同比扩大14.1%,仍是我国顺差的主要来源:而国内市场需求放慢导致一般贸易项出现539.4亿美元的逆差,同比收窄7%。

(二)非关税壁垒情况下我国出口贸易的特征

我国进出口贸易呈现的主要特征包括: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跌,我国能源、资源类产品进口保持快速增长;外贸结构优化转型趋势明显,一般贸易增速持续高于加工贸易增速;国企贸易逆差持续扩大,民营企业出口势头良好,显示出旺盛活力;欧债危机深化导致欧洲市场需求持续萎缩,美国超越欧盟成为我国第一大出口市场;国内中西部地区出口保持高速增长势头;国际资本流动减弱引起我国外资利用出现负增长,国内企业海外投资步伐不断加快。我国对外贸易将面临着更为复杂和严峻的局面。世界经济的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凸显,由于欧元区经济将可能陷入轻度衰退,而美、日经济复苏缓慢,外部需求难以明显回升。同时,国内生产成本增加、中小企业经营困难等问题也将制约我国出口规模的增长。但也应看到,我国制造业的核心竞争优势短期内不会发生较大变化,稳增长和促内需的政策效果逐步释放也将对外贸起到一定支撑作用。初步判断,下半年进出口增速将比上半年略有提高,并带动我国对外贸易实现10的预定增长目标,但将明显低于前几年20以上的增长水平。

二、我国遭受非关税贸易壁垒原因分析

贸易壁垒产生的原因最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社会进步及发达国家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安全健康意识空前加强,越来越关心产品对身体健康和安全的影响。二是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可持续发展理念深人人心,人们越来越关心赖以生存的地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而,要求产品生产加工过程都不要以破坏环境或牺牲环境为代价,同时,要求生产这些产品时也不要以牺牲劳动者的健康为代价。三是传统贸易壁垒如关税、许可证和配额等的使用不仅会受到国际公约制约和国际舆论的谴责,而且也易遭到对等报复。因此,这就为绿色壁垒等贸易壁垒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四是技术密集型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不断提高,它们涉及的技术问题较为复杂,容易形成新贸易壁垒。同时,高灵敏和高技术检测仪器,给某些国家设置新贸易壁垒提供了技术和物质条件。五是近几年主要发达国家因经济增长乏力,贸易保护主义有重新抬头之势,贸易壁垒成为其强有力的手段。

随着新贸易壁垒的出现和发展,贸易壁垒正在发生结构性变化。传统贸易壁垒逐渐走向分化,其中的关税、配额和许可证等壁垒逐渐弱化,而反倾销等传统贸易壁垒则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继续存在并有升级强化的趋势。以技术壁垒为核心的新贸易壁垒将长期存在并不断发展,将逐渐取代传统贸易壁垒成为国际贸易壁垒中的主体。

三、我国遭遇非关税贸易壁垒的机遇和发展趋势

由于经济和技术水平方面的差距,我国面对世界各国的非关税贸易壁垒处于极其不利的地位。在出口方面遇到的非关税贸易壁垒越来越多,已经从针对产品本身的性能,质量标准发展到产品生产,包装,运输的全过程。有的是普遍性的,有的是针对中国特定产品刻意设计的。同时我国出口产品的质量相对较低;许多企业环保意识薄弱,对非关税贸易壁垒的作用和影响认识不足,我国的技术标准,技术法规体系不完善,没有建立统一的部门协调机制。政府没有建立非关税贸易壁垒的预警机制,非关税贸易壁垒防范体系薄弱;行业组织发挥的作用很小,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对国内经济造成直接冲击。

随着国际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程度的逐步加深,在原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和后来成立的世界贸易组织的协调与推动下,全世界的关税水平大大地降低了,关税作为传统的贸易壁垒,其保护作用逐渐削弱,各国所面临的外部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了保护本国的产业发展,使其在国际竞争中有着一席之地,贸易保护主义并未因世界贸易体制的完善而有所削弱,反而在WTO的框架下有所加强,非关税壁垒逐渐成为国家实施贸易保护主要的工具。不能否认,有些TBT措施有其合理性,有些也为国际贸易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也有一些国家以保护人类和动植物生命或健康及生态环境之名,行贸易保护主义之实,成为取代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贸易壁垒。

技术性贸易壁垒作为非关税壁垒的重要组成部分却日趋增多,成为发达国家保护国内市场的重要手段,在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将对21世纪国际贸易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四、结论

本文从我的个人角度,浅显的分析了非关税贸易壁垒措施,根据现有的实际情况,非关税壁垒逐渐增多,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具体原因,进而结合个人理解及所学知识提出了某些不甚成熟的看法,中国经济与世界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经过多年的发展,遇到非关税贸易壁垒日益增多。

参考文献:

出口贸易的重要性篇7

内容论文摘要:经济效益的评价是考察经济行为效率以及发展潜力的重要手段,文章在归纳对外贸易经济效益含义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对外贸易经济效益评价指标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并在分析其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修正对外贸易经济效益评价指标的原则,以使效益评价对我国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经济效益的提高发挥应有的作用。 论文关键词:对外贸易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修正原则 一、对外贸易经济效益 主流观点指出,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实质即通过外贸活动实现社会劳动的节约,其形式是通过实物形态及价值形态的转换,使国内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同世界市场结合起来,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但也有的观点认为,在外向型经济日趋发展的条件下,应注重开拓新的国际分工和交换的利益源泉,扩展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内涵。 二、我国外贸经济效益衡量指标存在的问题及影响 评价指标是从结果角度对已发生事件的评价,其合理性是对以往经济行为真实有效评价的关键。同时评价指标不仅是对已发生经济行为的结果的衡量和评价,更是对未发生经济行为的引导。 对外贸易经济效益作为客观存在,要求得到评价和衡量。当前我国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衡量指标分两类:一类是对外贸易社会经济效益的衡量指标,一类是对外贸易企业经济效益的衡量指标。对于对外贸易社会经济效益的衡量指标,包括:进出口贸易总额、平均换汇成本、资金利润率、进出口贸易税利、贸易条件等;进出口贸易总额是对外贸易的直观总体表现,反映了我国对外贸易活动的规模,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和外贸计划的完成情况。以此为基础构筑的外贸社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在我国外贸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度量、评价和引导作用,极大的促进了我国外贸的快速发展,如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成为一个贸易大国。2011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超过11000亿美元,提前6年实现突破10000亿美元的规划目标,其中顺差超过300亿美元。2005年我国对外贸易仍然保持着迅猛的发展速度,贸易总额14221.2亿美元,贸易顺差高达1010.8亿美元。我国对外贸易在世界贸易中的排名也由2003年的第4位升至2011年的第3位,并在2005年继续保持了这一位次。但由于受“出口创汇”思想的影响,我国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评价指标体系中也中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过分强调贸易总量和贸易顺差 由于对外贸易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充足的外汇储备是发展对外贸易的必要条件,因此在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衡量指标中特别强调贸易额顺差、出口增长速度等指标。为了完成出口任务,不少企业以牺牲利润的代价,低价竞销,提高市场占有率和销售额,在纺织品、服装等劳动密集行业,出口量增价减、丰产不丰收的情况比比皆是。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是媒体大肆宣传对外贸易高速增长,外汇储备增加,外贸形势大好,另一方面,更多的国内资源廉价地流向了国外,企业利润更少。 (二)评价指标过于笼统 单独评价进出口贸易总额,中国毫无疑问是一个贸易大国,但从贸易结构这一重要指标来看,中国距离世界贸易强国的地位还有一定的距离。在2011年中国1.1万多亿美元的总贸易额中,加工贸易就占了6000 多亿美元,而外来加工的出口贸易占全部出口额的58%。即便是一般贸易中的份额,也有相当部分为外资企业所创造。如天津2011年的314家外资企业出口总量为99.4亿美元,占天津出口总量的99.1%。而103家内资出口企业总计出口234 万美元,占有量不到0.2%,这种外商主导出口的情况在我国各大城市普遍存在。因此,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乔治-吉尔博伊认为:“中国的高科技和工业产品的出口是由外国公司而不是中国企业在主导。中国企业严重依赖从美国和其他工业发达国家进口的设计、关键性元件以及生产设备等,几乎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去吸收消化和推广它们进口的技术,从而使得中国企业不可能迅速成为全球工业中的有力竞争者。” (三)忽视了对外贸易社会经济效益的评价 现有的外贸指标评价体系对社会经济效益评价的缺失,使得一些出口行业在取得显著经济效益的同时,忽视了社会经济效益。例如,陶瓷生产过程 中对环境污染是十分严重的,目前许多欧美国家都在逐渐减少陶瓷的生产。而在中国,众多陶瓷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竞相压价,以牺牲环境资源的代价来取得微薄利润。中国的劳动力价格比美国、日本低二十倍,比泰国要低一倍,甚至比人均GDP 低于我们的印度都低。沿海地区很多地方的财政税收每年增幅30%以上,而从事外贸出口的大量民工工资近十年却没有多大变化。这种不正常的状态说明我们的对外贸易经济效益衡量指标存在较严重的问题。 三、我国外贸经济效益衡量指标存在问题的原因及修正原则 (一)我国外贸经济效益衡量指标存在问题的原因 1.重商主义的深远影响 虽然马克思主义的国际价值论和比较优势理论一直为我国参与国际分工、进行对外贸易的基础理论和指导思想,但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外汇紧缺局面使重商主义对我国外贸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新形式下的“重商主义”,即“提倡节约,重储蓄,轻消费,扩大出口,减少进口,赚取更多的外汇” 的观念成为多年来我国发展外贸的主要驱动力。 20世纪80年代,我国外贸收支绝大多数年份是贸易逆差,外汇短缺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创汇,我国采取了诸如出口退税等一系列促进出口的政策,外汇储备也由此快速增加。在当时特定的背景下,突出贸易额、顺差、出口增长率等指标有其现实意义。但是,对这些指标的侧重并未随着世界经济和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实际情况而发展变化。政策性的出口鼓励使外贸企业盲目地追求出口数量和出口贸易额的增长,大大忽视了社会效益。在外汇储备超过7000亿美元、即将成为全球最大外汇储备国的今天,过分强调创汇额的弊端逐渐显现出来。 2.发展对外贸易的经验仍然欠缺 在全球化的趋势下,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十分重视对外贸易及其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但是,我国改革开放时间较短,市场体系与市场机制仍有待完善,与有丰富对外贸易经验的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尤其是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对外贸易迅猛发展,但是关于对外贸易方面的各项政策及评价标准并不完善,甚至存在诸多缺陷,其发展和完善也远不及对外贸易的发展速度。尤其缺乏对不同性质企业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区分以及对进出口商品结构的整体评价。 3.市场经济体制有待完善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对外贸易活动的调控主要采取直接调控方法。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我国外贸宏观调控体系开始从以直接调控为主向以经济和法律手段为主、行政手段为辅的间接调控体系转变。虽然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在逐步发展和完善,但现行的宏观调控体系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不能适应外贸发展的需要。市场经济条件下,因为指令性计划被取消,所以在对外贸易发展的过程中统计是很重要的。但是,目前我国的统计思想比较淡薄,统计制度不甚严格,统计技术不高,统计指标不全面。再者,指令性计划尽管名义上被取消,但类似进出口指标的变相指令性计划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因此,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制定的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衡量指标体系并未随经济体制的转变而有实质性的改进,这已不能真实、准确地反映我国的对外贸易经济效益,对外贸企业也无法进行正确的引导。 (二)对外贸易经济效益评价的基本原则 1.实事求是, 科学评价 外贸经济效益评价既是决定贸易机会取舍的重要前提,也是指导外贸活动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评价对外贸易经济效益, 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科学评价的原则。首先,评价所采用的数据必须真实、准确、合理。外贸经济效益评价的基础是对外贸易活动中所涉及到的相关数据。数据选择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评价本身的科学性;数据不真实、不清楚,也会导致评价结果失真,继而导致贸易决策失误。其次,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应力求科学、合理。根据对外贸易本身的特点,外贸经济效益的评价应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应采用有别于国内其他经济活动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而且应具有可测性和可比性,定性指标也应有一定的量化手段与之相对应。这些指标不能过于复杂,计算所需数据也应比较容易获得和基本可靠。在对外贸易经济效益评价中,科学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应体现如下特征: (1)能准确全面地反映对外贸易的综合经济效益; (2 )体现经济效益变动的连续性与可比性, 沟通效益变动的轨迹; (3)简便易行,方便操作。 2.贸易前的评价与贸易后的评价相结合 从外贸经济效益评价的作用来看,贸易前的评价与贸易后的评价应有不同。贸易前的经济效益评价其实是一种效益预测,评价的目的在于决定贸易机会的取舍,选择确定合适的贸易对象与贸易条件;贸易后的经济效益评价则是对贸易效果的总结,把评价结论反馈到今后的决策中去,推进决策优化。对外贸易经济效益与贸易决策之间的关系,可以表述为下面的基本程式,即:贸易前的评价贸易决策贸易后的评价贸易决策优化。对一项贸易决策而言,既要依据上一项贸易效益评价的结论反馈,同时也要依据本项贸易的经济效益预测。坚持贸易前的经济效益评价与贸易后的经济效益评价相结合,不仅能客观地检测决策的科学化程度,也有利于决策的科学化。贸易前的经济效益评价(预测) 结果与贸易后的经济效益评价结果之间的差异,是反映贸易决策水准的一个重要指标。 3.宏观经济效益评价与微观经济效益评价相结合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外贸易的宏观经济效益与微观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可能存在着两种截然相反的状态,一是宏观经济效益与微观经济效益正相关,即微观经济效益的增长是宏观经济效益增长的基础和前提; 二是宏观经济效益与微观经济效益负相关,即微观经济效益的增长会损害宏观经济效益的增长。维持微观经济效益与宏观经济效益正相关的状况,是国家调控对外贸易的基本出发点,也是企业对外贸易经营活动的基本准则。因此,坚持宏观经济效益与微观经济效益评价相结合,确保两种效益的协调同步增长,就显得十分必要。由于宏观经济效益是微观经济效益的矢量和,而不是简单的数量叠加,那么从微观经济效益必须服从宏观经济效益的基本原则考虑,必须剔除和修正有损宏观经济效益的微观经济效益。换句话说,任何建立在损害国家宏观对外贸易经济效益基础上的微观经营活动,不管其本身的经济效益如何,都必须加以制止。在这一方面,宏观经济效益评价与微观经济效益评价同时进行所取得的相关结论,是政府行为发生的重要依据。 [ 滑冬玲.我国对外贸易经济效益问题研究,兰州商学院学报,2001(13). 佟家栋.对外贸易依存度与中国对外贸易的利益分析,南开学报,2005(6). 陈柳钦,宾建成.我国对外贸易的作用、面临的问题及其解决思路,南方论丛,2005(2). 李晓龙.我国对外贸易评价指标中存在的问题,经济导刊,2005(10). 黄萍.国际贸易的动态利益及其实现条件,湖南大学学报,2001(4).

出口贸易的重要性篇8

关键词:中国;新西兰;货物贸易;自由贸易协定核心期刊

一、引言

无论是传统贸易理论还是新贸易理论,都认为自由贸易会导致生产成本下降、利润增加、市场扩大以及福利水平的普遍提高。近年来,基于对全球范围内自由贸易不现实性的理智默认,国家和地区间的各种双边自由贸易安排(盯A)不断涌现。截至2007年7月,成员已经通知WTO的区域贸易安排(R7rAs)有380 件。为了顺应区域经济合作迅速发展的竞争格局,中国逐步加快了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步伐。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 “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加强双边多边经贸合作。”目前,中国正与亚洲、大洋洲、拉丁美洲、欧洲和非洲的28个国家和地区商谈11个自由贸易安排。中国与新西兰的双边n’A谈判就是在这样的国际、国内环境下产生的。自中新1972年建交以来.两国经贸关系一直保持着健康稳定的发展。新西兰在对华经贸方面的 “四个第一”格外引人注目;1997年8月,新西兰在西方国家中率先与中国签署双边“人世”协议;2004年4月.新西兰第一个宣布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国家”的地位:2004年11月在APEC领导人会}义期间,胡锦涛主席和克拉克总理共同对外宣布,启动中新n’A谈判。这在发达国家中是第一个;在历经3年15轮艰苦磋商后,中新两国于2008年4月7日正式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新西兰政府自由贸易协定》,新西兰成为第一个与中国达成自由贸易协定的发达国家,这将进一步深化两国的传统友谊,推动双边经贸关系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关于中国一新西兰自由贸易区的理论研究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可行性分析。樊英(2005)借助一般均衡的三维APG模型预测了建立FTA给两国带来的静态和动态经济效应;朱颖(2006)定性分析了中新FTA对两国的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投资的影响,均得出中新两国都将从中受益的结论。二是考察两国具体农产品的贸易状况。宣亚南(2006)分析了园艺产品和乳制品及蛋类,彭可茂(2006)、刘李峰(2006)分别研究了水果和奶制品,结论显示双方在这些产品上互补性明显,贸易进一步拓展的空间较大。上述研究在双边贸易结构上的解释力较弱,而农产品亦不能完全替代两国贸易的全部特征。为更好地分析双方合作的基础和潜力,厘清贸易利益之所在,笔者从整体和分类两个层面,详细研究中国和新西兰的货物贸易特征①,为中新自由贸易区的全面启动提供有力的实证支持。

二、中新货物贸易的总体状况

1.贸易规模

15年来,中国与新西兰货物贸易始终保持较快增长。1992年贸易额仅为3.66亿美元,2006年达到29.34亿美元,是1992年的8倍多,创历史新高。其中,中国对新西兰出口由1992年的0.87亿美元增加到2006年的16.20亿美元,增长了17.62倍。同期.中国从新西兰的进口则由 1992年的2.79亿美元增加到2004年的13.14亿美元,增长了3.71倍,之后两年略有下降。在出口增速明显快于进口的基础上.两国的贸易地位发生了转变,中国从净进口方变为净出口方。1992—2004年。中国在中新货物贸易中一直处于逆差地位,逆差额在0.67—3.36亿美元问起伏不定。从2005年开始。中国的贸易地位发生逆转,当年顺差额为0.27亿美元,2006年顺差额进一步扩大,为3.05亿美元。

2.产品结构核心期刊

按产品大类来分,工业制成品是中国对新西兰出口的主要产品,以7(机械及运输设备)、8(杂

项制品)和6(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为主。2000年以来,这3类产品占中国对新西兰出口货物总额的比重一直在85%以上,2006年更是高达 89.50%,显示了极强的集中度。其中,机械及运输设备所占份额逐年升高。由2000年的20.95%上升至2006年的34.89%,成为中国出口新西兰的第一大类产品。相反,杂项制品的比例不断下降,由2000年的48.09%回落至2006年的34.50%。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所占的份额基本稳定在20%左右。

从具体产品来看,中国对新西兰出口以84(服装)、76(电信设备)、75(电子数据处理和办公

用设备)等为主。2006年这3类产品占中国对新西兰出口总额的比重分别为17.98%、9.76%、9.1l%。虽然服装所占份额仍最大,但比例在不断降低,而电子和电信设备的比重呈现攀升趋势。此外,金属制品和化学成品在出口中也逐渐占据一席之地。

新西兰出口到中国的主要是农产品,集中在2(燃料除外的非食用原料)和0(食品及活动物)

上。两类产品在新西兰对中国出口总额中所占比重由2000年的66.66%上涨至2006年的78.65%,出口的专业化程度在提高。其中,非食用原料一直是新西兰出口到中国的最大类商品,比重稳定在40%左右。食品及活动物(以食品为主)的份额上涨较快,南2000年的26.05%上升至2006年的 35.68%。

在国际商品标准分类(SITC)二位码下,新西兰对中国的出口产品主要包括02(乳品及蛋品)、

24(软木及木材)、 26(纺织纤维及其废料)等。其中,乳品及蛋类成为新对华出口量最大的产品,2006年高达20.53%。以下依次是木材、纺织纤维,2006年其份额都在10%左右。近年来,纸浆及废纸、鱼类、甲壳类和软体动物以及部分制成品也在中新双边贸易中占有一定位置。

从以上分析中不难发现.中国出口到新西兰的产品中,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重在下降,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品,特别是高新技术产品的比重在上升,中国对新西兰的出口结构得到明显改善。同时,高附加值产品的比重上升,有利于贸易条件的改善和贸易利益的增加,这也是中国从净进口方转变为净出口方的重要原因。作为进口国,中国从新西兰买进土地密集型的农产品,一方面可以得到相对优质的产品,另一方面还可以节约国内资源。此外,双边贸易领域不断扩大,交易产品日益多元化,中新两国正逐渐享受贸易带来的福利。

三、对中新双边市场重要性的分析

1.市场份额状况核心期刊

通过市场份额的横向比较,可以清晰看出一国对另一国贸易的重要性。份额越大,说明越重要;反之则地位较轻。从新西兰方面看。出口曲线变化明显。15年问,新西兰从中国进口的产品占新西兰总进口的份额增长较快,2006年达到 12.19%,是1992年2.64%的4.6l倍。另一方面,进口曲线相对平缓,2000年以后小幅攀升,近几年在5%上下徘徊。从中国的角度观察,不论是出口还是进口,新西兰在中国的对外贸易中所占份额非常少。其中,出口曲线稳中微升,由1992年的0.10%增加为2006年的0.17%。相比之下,进口曲线则在起伏不定中逐渐回落。2006年仅为0.17%,较1992年下降了0.18个百分点。目前,中国是新西兰第三大贸易伙伴国 (9.09%)②、第四大出口市场(5.42%)和第二大进口来

源地(12.19%),而新西兰在中国贸易伙伴中排名约50位(0.17%)、在出口市场中居第57位(0.17%)、在进口来源地中处于第49位(0.17%)。可见,相较于中国对新西兰的突出地位而言,新西兰对中国的贸易重要性并不高。

2.双边贸易强度

双边的市场份额指数从绝对量角度反映了相互间直接的贸易地位。但i国对i国的贸易重要性还间接地受i国与他国贸易关联强弱的影响。因此,从相对量视角探讨双边关系更有说服力。笔者引入贸易强度指数(trade intensitv index,TII),该指数由经济学家A.J.Brown(1947)首先提出,其后经过了Kiyoshi Kojima(1964)等人的完善和推广,可以作为双边贸易相对动力或阻力的指示器,反映x:二、x:,分别为i国和i国从世界进口K产品的金额,x:为K产品的全球出口总额。贸易强度指数大于(或小于)1,表明双边贸易流量大于(或小于)预期水平,贸易伙伴国具有较重要(次要)地位。考虑到双边贸易的产品集中度非常高,笔者只计算了表1中各产品的贸易强度。中新两国农产品的TII指数大于l,说明中国从新西兰进口农产品的份额高于同期新西兰在世界出口市场中的份额,新西兰是中国农产品较为重要的进口来源地。其中,0(食品及活动物)的进口集中度一直维持在2.50左右,特别是其项下02(乳品及蛋品)的年均指数更是高达5.80,它们的重要性尤为明显。动态上看,所列产品的TII指数都出现了趋势性回落,2’(燃料除外的非食用原料)和26(纺织纤维及其废料)的指数甚至降到l以下。因此,虽然中新在农产品上有较紧密的联系,但紧密的程度在降低,新西兰对华贸易在部分农产品上的重要性正逐步减弱甚至消退。

新西兰从中国进口工业品及其项下产品的TII指数均大于 l。显示了中国市场对新西兰工业品进口的重要性很强。其中比较突出的有8(杂项制品)、77(电力机械、器具及电气零件)和84(服装)。观察时间序列可以看到,各工业产品的贸易强度指数很不稳定,部分有下降趋势。可以说,中国是新西兰联系较为密切的贸易伙伴,但这一地位并不稳固。

为什么在双边贸易大幅上涨的前提下,中新两国的贸易关联会出现波动甚至弱化呢?笔者认为,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全面推进对新西兰出口中国的货物、特别是农产品,有一定的替代和冲击作用。这从近两年中国从新西兰进口农产品份额下降就可见一斑。同时,作为近邻的澳大利亚也开始与中国商谈盯A事宜,澳新两国出口产品的相似度高,竞争异常激烈。即便如此,中国和新西兰仍互为重要的贸易伙伴。

四、中新双边产品的互补性分析核心期刊

理论表明,贸易虽然能够给一国整体带来福利,但也会导致部分利益阶层受损。中国和新西兰在资源察赋上存在差异,其相互间贸易关系的加强必然会加速双方的产业调整。而这一调整对两国造成的影响与双方的贸易互补性紧密相关。如果两国的贸易具有互补性,贸易关系的发展将使两国现有的生产模式得以维持。此时,通过消除贸易壁垒与实现规模化生产可以给贸易双方带来较大利益。因此,有必要考察中新两国的贸易互补性。首先运用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RCA)测算两国贸易品的优劣势。如果i国在K产品上的比较优势明显,而i国在K产品上的比较劣势明显,则i国与i国在K产品上具有互补性。然后用贸易互补性指数(trade eomplementarityindex,TCI)进一步验证两国贸易互补的可能空间。

1.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分析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是经济学家Bela Balassa(1965)提出的,它指一个国家某种产品的出口额占其出口总额的份额与世界该类产品出口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份额的比率。计算公式如下:RcA:=(x?/x?)。式中,x?、x:分别为i国和世界的K产品出口额,xf、x:有产品出口额。RCA指数大于1,则表明i国K产品有比较优势,反之则处于比较劣势。

整体来看④,中国在农产品出口上劣势明显,而新西兰却拥有极强的比较优势。中国在工业品出口,特别是杂项制品上显现出较强优势,新西兰则不具备。这和两国货物贸易的产品特征基本吻合,也证明了双边贸易结构是符合各自资源禀赋、并由比较优势决定的。

在 SITC二位码水平上。11种主要贸易品的RCA指数均呈现一方大于l、另一方小于1的完美互补形态。其中,新西兰在纺织纤维、纸浆和废纸、软木和木材、鱼类、乳品及蛋类等产品上优势尤为突出,RCA指数都在3以上。而中国在这些产品上处于劣势,其优势项目集中在服装、纺织品、EDP及办公设备、电信设备、杂项制造品和金属制品上。图4表明。中新两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很少有重叠,两国在不同的领域开展贸易,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2.贸易互补性指数分析

经济学家Peter Drysdale(1967)提出了贸易互补性指数。该指数在贸易产品的层面把i国的出

口专业化模式与j国的进口专业化模式建立了联系。用公式表示为:TcI:=∑l o。×Rxsk×RM《I。式中 。的Rxs:、与RcA指数相同,RMs?和RcA有同样的结构,只是采用的是进口数据而不是出口数据,ot表示K产品在世界S部门的出口份额。,因此,贸易互补性指数是用贸易加权的方式描述一个出口国家某个部门的比较优势和另一进口国家同一部门的比较劣势的吻合程度。互补性指数等于l是个界限,如果计算结果大于(小于)l,就说明出口国i和进口国i之间的贸易互补性比平均水平要高(低)。

总的来说,以中国为出口国计算的两国综合贸易互补性指数大于1.但以新西兰为出口国得到的综合指数却小于l。之所以存在差异,是因为新西兰在中国总出口中所占份额远小于中国在新西兰总出口中的份额。这点从图2和图3可以得到证实,2006年上述比例分别为0.17%和12.19%。周茂荣(2006)计算的2004年中美综合贸易互补指数分别为1.03和 1.01⑤,杨希燕(2005)计算的2003年中日综合贸易互补性指数分别为1.02和0.86,王国安(2006)计算的2003年中国出口欧盟的指数为0.99。与三大贸易伙伴相比,中新之间的互补性指数毫不逊色。可以说,中国与新西兰之间存在显著的贸易互补性。

虽然总体上中新两国的贸易呈现出互补性的关系,但这种互补性存在着行业和国别的差异。以中国为出口国的农产品TCI指数只有0.50左右,工业制成品在1.40上下,表明中国出口的农产品对新西兰并没有明显的互补性.而]:业品的互补特征显著。与之相反,新西兰作为出口方,其农产品的TCI指数达到5.00以上,工业品的指数只有O.45,其农产品出口对中国的互补性极强,工业品则不明显。这种不一致产生的是由两国要素禀赋和比较优势现状决定的。中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工业制成品比较优势明显,但农业生产限于技术资金等问题,长期相对落后,农产品质量和国际竞争力不高;而新西兰是农牧业高度发达的国家,有“畜牧王国”的美誉,但1-业基础相对薄弱。因此,在农产品上,新西兰作为出口方、中国作为进口方的互补性极强;在工业制成品上,中国作为出口方、新西兰作为进口方的互补性很强。

同时,无论哪方为出口国,在矿物和燃料贸易中,两国显然不存在互补性。这是因为,中新两国的矿物和燃料禀赋都很匮乏.比较劣势显著。动态来看,除矿物和燃料外,中新的各项TCI指数都稳中有升,反映出两国贸易的互补性已呈现出非常稳定的状态,是一种持久的互补关系。

五、结论与展望核心期刊

通过以上分析,结论如下:第一,中新两国货物贸易增长较快,最显著的变化是中国从净进口国变为净出口国;第二,中国出口到新西兰的产品以工业制成品为主,而新西兰出口到中国的主要是农产品,双边贸易结构正逐步优化;第三,对新西兰来说,中国是其重要的进出口市场,但新西兰在中国贸易中的分量很轻;第四,贸易强度指数显示,中国和新西兰互为重要的贸易伙伴。新西兰是中国农产品重要的进口来源地,而中国对新西兰工业品进口的重要性也很突出。受东盟和澳大利亚竞争的影响,双边的紧密程度有弱化趋势;第五,RCA指数证明了中新双边贸易结构是符合各自资源禀赋的.同时显示中新两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很少有重叠,具有很强的互补性;第六,在不同行业和国别上,中新的贸易互补性存在差异。两国要素禀赋迥异是其成因。即便如此,中国与新西兰之间依然存在显著的产业问贸易互补性,稳定而持久。目前,中新两国关系正处于历史最佳时期,贸易也呈现积极稳定的发展势头。紧密的贸易联系为双边扩大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较强的互补性为贸易增长提供了潜能和动力。随着两国市场的相互开放,贸易成本的逐步降低,可以预见, 《协议》的签订将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双边关系,深化经贸合作.有效缓解双边贸易紧密度下滑的局面:有利于充分利用贸易的创造效应和转移效应,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经济效益和国际竞争力,促进两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合理优化资源配置,继续改善双边贸易结构,更好地获得产业问互补带来的调剂余缺、取长补短的贸易利益;有利于双边进行有效沟通和磋商,建立贸易争端鳃决机制,妥善处理贸易摩擦和贸易壁垒问题;有利于积极发挥示范效应,促使其他西方国家给予中国公正的贸易待遇,推动其他发达国家,特别是澳大利亚与

中国的FTA谈判。这些对中新两国是互利共赢的。

注释:

①除特别说明,文中数据均来自uN c0MTRADE DATABAsE,以sITc—REV_3获得。

②括号中均为2006年数据。,

③公式是用进口衡量的贸易强度。也可用}“口来衡量,将进口值与fH口值对换即可。

(Dl因版面所限没有报告sI.I’cl位的RcA,如需要可向作者索取。

⑤前一个数字以中国为出口国,后者以他国为}n口阔。下.同。核心期刊

[参考文献]

康荣平, (2()04)“全球华人资源与巾闰产业发展,”《经济研究参考》第45期。

鲁桐, (2001)“企业国际化理论的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T作论文系列》第7期。

上一篇:循环经济报告范文 下一篇:环境体系培训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