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商品营销方案范文

时间:2023-02-26 09:34:30

出口商品营销方案

出口商品营销方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出口商品;结构;低端化;原因

中图分类号:F7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2-00-01

一、引言

在本次的调研中,我们将以大量的数据调研与分析作为特色与创新点,以中国出口商品有关部门的数据资料进行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的结果为基础,通过对国内一些工厂的走访调查,对相应行业协会的专家人员的采访以及对历年的出口商品的统计资料来分析我国的出口商品会呈现低端化趋势的原因,并运用理论结合实证、国内企业横向对比、同类企业中外对比的方法,分析这种趋势对我国商品出口可能产生的影响,以及我们能够采取的一些应对措施。

二、调研方案与实施

在调研的过程中,我们一共走访了四家公司进行访问并发放了320份问卷,它们分别是上海荃察贸易有限公司、临安市南洋装饰纸公司、上海胜华气雾机械有限公司和上海六环数控设备有限公司。同时我们在网络上的问卷也收到了125份的回答。

在问题设计方面,阅读参考了《严防引进技术的消化不良》①、《浅谈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现状及优化措施》②、《经济全球化下贸易保护主义的特点、危害与遏制》③等核心期刊的文献并结合我们自身阅读理解后,我们对问卷进行了这样的设计。首先,通过询问公司主要出口的国家、生产的产品类型以及对于我国主要出口产品的主观认识来大致推测出我国出口贸易的基本结构。其次,通过询问出口商品的主要优势、与外国同类产品的价格比较与其他方面的差距来了解到我国出口方面的现状及可能的未来发展趋势。最后,通过询问我国出口贸易的主要面临的挑战及我国出口贸易结构优化的关键点,通过统计回答选项的比例来更好地得出我们调研报告最后的结论。

三、调研结果的分析

在国内企业横向比较下,通过对《2000年中国进出口额最大的500家企业》④的整理分析,不难发现电子技术类产品占进出口总量的41.6%,其中进口为绝大部分,而纺织服装鞋类则占24.2%,其中出口占绝大部分,从中我们能看出,进口大多为技术密集型产品,而出口大多为劳动密集型产品。此外,通过纵向对比中外同类企业,如耐克与李宁,ZARA与森马,三星与小米,从中体现的问题均可以归为以下几类:国内产品技术欠缺,营销模式陈旧,品牌意识薄弱,我们认为,这些也是造成出口产品结构低端化的重要原因。因此,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确实存在不合理和缺陷,出口产品结构呈低端化即出口产品大多为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产品是不争的事实,下面我们将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以及对于此现象改善的建议。

1.出口商品的附加值低,科技含量低

我国出口商品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对于外资企业的技术过分依赖的根本原因是我国缺乏自主研发的先进技术,缺乏自有的知名品牌。据统计,只有不足20%的在境外设立对外直接投资的中国企业依靠的是自主知识产权。另一方面,我国的出口商品还缺乏自有知名品牌,没有在国际市场上打出名气,现在仍然主要是贴牌生产。这些都造成了出口产品只能是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尴尬局面。同时,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不良、出口市场过分集中以及低端劳动力过剩和高端劳动力短缺并存。

2.国际市场因素

为了应对全球性经济危机的冲击,各国不断调整经贸政策,其中有些政策带有明显的贸易保护内容,这多多少少也影响了我国产品的出口。同时,与不断崛起的发展中国家的贸易价格竞争,人民币升值的汇率问题都造成了出口产品结构不合理。⑤

3.分析结果对优化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启示和建议

在调研中,关于“您认为您公司的产品的主要优势是什么?”的回答几乎如出一辙,来自不同公司的受访者均认为价格是公司的最大优势,而同时他们也表示受人民币升值和国内成本上升影响,这一优势正在不断减小。面对这一形势,企业应该要做的是采取积极的态度,通过自主研发、自主品牌出口,建立自己的营销网络等方式来提高竞争力取得比较优势。

归结起来,在保持现有出口商品优势的前提条件下,推进产品的多元化,提升产品档次和推进产业升级,完善产业体系,是优化出口商品结构的最好方法。我们的问卷也有涉及到关于优化我国出口贸易结构的关键点的问题,38.6%的受访者认为“重视科研创新,提高企业出口商品质量”,得到了很大的认同,同时与其占有同样较大比例的还有“增强出口商品的品牌创造与效应”。由此可以得出,无论是从加大科技投入的比例与科学技术的改善上,还是自主品牌的创造上⑥都是需要我国的企业从自身来改进和完善的,只有重视了自主品牌的创造,重视科研创新,不断提高出口商品的质量和技术含量⑦,并优化劳动力市场结构,增加高端人才的供给,同时政府能够出台政策,更好地扶持中小出口企业的发展,我国的出口行业才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市场中有所发展。

注释:

①牛文育.严防引进技术的消化不良[J].发展,1995(09).

②国际经济与贸易毕业论文竞选.浅谈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现状及优化措施.

③薛荣久.经济全球化下贸易保护主义的特点、危害与遏制[J].国际贸易,2009(3).

④北方网http://.cn.

⑤张伟.人民币升值压力探析[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6.

⑥刘丹.谈品牌的重要性[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11).

出口商品营销方案范文第2篇

2011年外贸发展基本情况

钟山指出,2011年以来,尽管国内外环境复杂多变,我国对外贸易“稳增长,调结构,促平衡”工作仍取得积极成效,为“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11月,我国进出口总值3.3万亿美元,增长23.6%,已超过2010年全年规模。

钟山说,2011年以来,我国外贸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特点:一是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长快于加工贸易增长,贸易方式结构继续优化。二是与新兴市场贸易增速快于对传统市场增速,国际市场布局更趋合理。三是进口增长快于出口增长,贸易平衡状况进一步改善。四是出口价格增长拉动效应增强,出口商品价格显著提升。五是出口商品质量不断提高,“外贸商品质量提升年”工作成效显现。六是国内区域布局进一步优化,中西部地区占全国贸易比重明显上升。

但也要看到,当前外贸回落态势明显,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矛盾。一是国际市场外需不足。欧美债务危机仍在蔓延,失业率居高不下。二是国际竞争更加激烈。我国产品不仅面临传统出口大国的竞争,也受到新兴经济体的挤压。三是贸易摩擦加剧,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不仅劳动密集型产业如轻工、纺织、钢铁等商品受到冲击,新兴产业如通讯、光伏太阳能等商品也受到冲击。四是外贸商品结构调整难度加大,自有品牌商品占比仍然较低。五是出口成本上行压力加大,劳动力、原材料、企业融资和人民币汇率等生产要素成本上升较快。

2012年及今后外贸发展的主要任务和工作重点

钟山强调,2012年的外贸形势更加复杂严峻,外贸工作更加繁重艰巨。我们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方式”为主线,“调结构”、“促协调”为重点,切实做好“稳增长,调结构,促平衡”三项工作。

第一,完善外贸发展“两个布局”一是优化外贸国际市场布局,大力开拓人口规模较大、市场份额偏低、资源储量丰富、战略地位重要的新兴发展中国家市场。二是要优化外贸国内区域布局,进一步提高中西部地区贸易占全国的比重。

第二,实现贸易结构“四个优化”一是优化主体结构,做强大企业,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二是优化商品结构,稳定传统优势产品出口,争创新的竞争优势产品出口。三是优化市场结构,巩固传统市场,开拓新兴市场,培育周边市场。四是优化贸易方式结构,做强一般贸易,提升加工贸易,发展其他贸易。

第三,促进外贸发展“六个协调”一是出口和进口协调发展。二是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协调发展。三是外贸和外资、外经协调发展。四是外贸和内贸协调发展。五是多种所有制主体协调发展;六是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协调发展。

全面推动外贸示范基地、贸易平台和国际营销网络建设

钟山表示,建设好示范基地、贸易平台和国际营销网络,是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也是外贸调结构的重要抓手。做好这项工作事关外贸健康持续发展大局。各地商务主管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精心谋划、扎实推进。

首先,建设外贸转型示范基地,是发挥产业集聚效应的重要举措要依托开发区等产业集聚区,建立各类外贸生产基地,提高出口商品质量、培育品牌、制订标准,争创外贸竞争新优势。示范基地包括出口基地和进口基地等,目前,基地培育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下一步重点要做好规划,完善标准,加强政策配套,加大宣传力度。

其次,建设贸易平台,是发挥贸易集聚效应的重要举措要建设贸易平台,包括会展平台、专业市场和电子商务平台等。要办好以广交会为代表的部级会展,要加快建设以义乌小商品城为代表的内外贸结合的专业市场平台,要培育若干个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电子商务平台。

再次,建设国际营销网络,是增强企业渠道控制力的重要举措国际营销网络主要包括境外展示中心、境外批发市场和境外销售网点。培育境外展示中心,加强品牌宣传;建设境外批发市场,扩大交易规模;发展境外销售网点,建设自主渠道。

钟山说,为做好上述三项工作,商务部将出台方案、协调政策、完善标准,各地要加快落实,扎实推进。第一,规划是龙头。商务部负责制定总规划,由外贸司牵头,商务部有关部门推动落实。各地要结合实际,制定地方规划。第二,政策是保障。中央与地方要加强政策的协调配套,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第三,企业是主体。做好生产基地、贸易平台和国际营销网络建设工作,关键是要调动企业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出口商品营销方案范文第3篇

一、外贸企业面临的国际营销风险

据商务部研究院专家估计,中国海外应收账款约为1000亿美元,并且还在以每年150亿美元的速度递增。在我国逾期未收境外账款中,拖欠3年以上的占10%,1年至3年的占25%,半年以上的占35%。在发达国家,企业应收账款中的合理期限一般是3至6个月,超过这个期限就会作为坏帐处理。如果按这个规定计算,我国对外出口中的坏帐就更多。为什么单单我国出口会出现这种高欠款的情况呢?因为我们的出口企业没有按照信用管理制度来进行融资,例如由于采用信用证交易和信用保险都需要一笔费用,不少中小企业不愿意背上这样的成本,还是选择传统交易方式,根本就不用信用证。据统计,我国只有20%的出口企业使用信用证,大多数企业还是和熟识的客户赊销赊购。由于我国的出口企业融资方式严重滞后,没有信用管理系统来把好进出口的大门,企业在出口时上当受骗是难以避免的。

外贸企业在国际营销过程中常常发生金融风险,主要包括商业风险、政治风险、外汇交易风险以及其他一些风险。商业风险主要是指国外的客户资不抵债或是拖延履行偿债责任。政治风险是卖方和买方都难以直接对付的,有时客户其实是愿意付款的,但是政府往往会拖欠,甚至拖得越久越好。外汇交易风险是汇率变动引起的,报价用何种货币主要是看买卖双方在交易中所处的位置,同时也取决于行业中的惯例,如果报价所使用的币种不是卖方的币种,卖方就应该设法规避汇率的不利变动所带来的损失,这正是中国外贸企业面临的最多问题之一。我们的外贸企业,出口是很少用人民币报价的。

二、国际营销常用的避险方式

1、企业通过向商业银行融资化解风险。由于国际贸易不断增长,所涉及的风险问题越来越多,企业与银行的交往变得越来越重要。目前我国相当多的高科技出口融资有困难,据一些出口商称,如果没有进出口银行作担保,或是没有过硬的实物资产作抵押,银行是不愿意放贷的。这样只有在服务内容上做文章,许多银行增加了服务内容,比如,电子服务。与银行的关系建立起来以后,银行对出口商的业务有所了解,它们就愿意提供融资,尤其具有一些风险的融资,大银行在海外有营业网点,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营业处请其他银行业务。例如,中国银行在全球各地有许多自己的办事机构,这些办事机构其实就是为外贸企业服务的网络。有些银行为了适应客户市场的扩展,也在通过联盟的方式扩大自己的影响,如中国工商银行、建行、交通银行、光大银行等。都在积极进军海外,这样可以给我国的出口商提供竞争优势。

2、利用买断业务化解风险。买断业务是指银行从出口商那里无追索权地买断由开证行承兑的远期汇票或进口商所在地银行担保的远期汇票或本票的一种融资方式。这种方式最初在欧洲兴起,美国的出口企业只在20世纪90年代才普遍了解这种方式。买断业务起初是欧洲商业银行为与东欧一些国家开展贸易的企业融资的一种方式,后来在全球普及开来,开展买断业务的银行在货物交运的那一刻支付现金给出口商。在一般买断业务中,进口商支付给出口商的货款,是由进口商银行承兑的汇票或本票。出口商可以按照面值将其贴现给第三方,得到现金。第三方对出口商没有追索权,全部风险由买进汇票的一方承担。制定多高的贴现率取决于进口商的资信状况、进口国的国别风险、担保银行的级别以及融资期限的利息成本。这样操作给出口商带来的便利是降低了风险,制单简便,而且能收到全部货款。

3、解决应收账款难题的保理业务。出口商在开展保理业务中,有些企业按贴现价购进出口商的应收款,这样的企业称作保理商或应收款承购者。保理商不仅购入了应收款,而且向出口商提供一揽子融资服务,其中包括信用担保、应收款账目记载、托收业务等,这些都是开展国际贸易业务面临的挑战。不过,这种融资方式一般都是有追索权的,也就是万一买方拒付,出口商要承担偿债责任。有些承购业务不要求追索,但是收取的费用高。开展这一业务主要是大银行的子公司。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希望获得保理业务,现在美国出现了独立的保理商。在美国,要寻找保理商可以求助于美国融资协会,或是专为客户找寻保理商的营销人员。

4、出口信用保险。企业要想参与出口竞争,赢取出口订单,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有能力提供融资或出口信用。国外购买商品或服务的客户越来越多地希望出口商能够“赊账”。它们不愿意接受信用证交易,或是款到发货交易。一般来说,支付条件对出口商的保障越大,它对国外客商的吸引力就越小。但是,对那些中小型的出口企业来说,向国外的客户提供信用意味着很高的风险,财务负担沉重,尤其是在出口商银行不愿意接受国外的应收款作为营运资金贷款抵押的时候更是如此。在这方面中国企业曾有深刻的教训,前几年四川长虹公司这样大的企业还被美国的进口公司骗去数亿美元的货物。然而直到目前为此,我国出口企业出口商品投保还不到6%,远远低于国外12%至15%的投保水平。任何一家企业都可以要求进出口银行就保费报价,不用为此支付费用。银行会告知能否获得出口信用保险,费率是多少。进出口银行提供标准格式的保单,有单个客户保单及多个客户保单。这些保单可以满足各类出口商和金融机构的需求,它们都可以成为投保人,保费的收取是按照进口商的性质、偿付期限、进口国的国别风险度,投保人的出易历史以及交易额来确定。

5、担保。担保也是出口商避险的一种选择。在美国,中期担保的对象通常是不超过1000万美元的出易,偿还期限不超过7年,这样的担保使用最多的是商业银行。它们投保是因为不愿意承担某些国家的风险。中期担保帮助债权人百分之百地规避商业风险。长期担保的对象通常是1000万美元以上的出易,偿还期限在8年或8年以上。一个显著的差别是长期担保中交易的币种必须是进出口银行认可的外国币种。这是要求能赚取外汇的外国客户使用外汇来偿还贷款。进出口银行的业务实际上是对商业银行业务的补充和替代。有些风险商业银行不愿意承担,就由进出口银行来对出口提供支持。现在国际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我国为了促进出口商拓展市场,也逐步地扩大这种业务,以帮助本国的出口企业。

三、加强出口贸易的风险管理

1、建立出口企业信用征信体系。2006年,我国出口贸易额达到969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7.2%,进出口总额17607亿美元,再次雄居全球第3位。与此同时,国外针对我国的贸易摩擦加剧,欧盟、美国、土耳其等国对我国纺织品启动了上百起调查或实施特保措施;另外,我国遭受的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也越来越多。所有这些都构成我国产品出口的障碍。尽管国外对我国实施的贸易救济手段多是出于贸易保护的目的,但我国企业对外贸易中由于缺乏信用观念而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也随着我国出口额的增长而成正比增长。为了使出口保持稳定增长,我国应尽快建立出口企业的信用征信系统,通过此系统来对我国出口企业的信用进行管理。利用资信调查服务,企业不仅能够建立信用制度保护自己,还可以根据客户不同的资信状况制定相应的付款条件。如果是短期交易,出口企业可以提出能够保障支付的付款条件。如果长期交易,最好的方式是建立相互之间的信任。这样,即使在交易的过程中出现了新问题,也不会影响贷款的支付。合同中应该把支付条款写清楚,并且双方应遵守这些条款。只有完善信用制度,才能有效保护我国出口企业的利益。

2、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担保制度。由于信用在出口贸易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许多工业化国家建立各种金融体制来规避出口金融风险。其宗旨就是为本国的出口产品提供国家支持,促进本国的国际贸易。当然我国也要像发达国家一样把出口信用处作为政府贸易委员会(或商务部)的分支机构,出口信用处可以自由行事,企业自身也可以建立这样的信用机构,政府给予适当的支持。参与跨国经营的企业要对其他国家的进出口信用机构进行追踪,了解其组织结构。对出口业务中最具风险的部分提供担保,对出口商难以应付的政治风险和商务风险担保,同时鼓励出口商用优惠的付款条件参与竞争,降低出口风险,开拓潜在市场,优化出口商应收款账户,使我国的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越来越强的地位。

3、利用进出口银行对出口企业提供支持。进出口银行在现阶段对我国出口企业的支持是十分必要的。特别是中小出口企业,接受出口订单的最大障碍之一是确立足够的备贷资金。尽管他们的资信状况不错,有一些商业银行还不愿意向他们提供贷款。也有一些是因为出口商已经达到了银行设定的贷款额度,或是不具有银行所需抵押物的数量或品种。为了满足这样的需求,进出口银行可以推出营运资本担保方案,可以为出口商出口商品提供服务融资,按照营运资本担保方案,进出口银行向贷款债权人保证万一遭到拒付,由银行偿债。担保的条件一般是偿还贷款的90%,债权人自己承担10%的风险。许多出口商都希望进出口银行为自己提供这样的保险。

4、建立多边投资担保组织。目前在国际贸易中,多边投资的合作行为日益活跃。例如世界银行就是多边开发银行,还有地区开发银行,各国的开发银行,都是为了促进国际贸易活动,但我国与这些国际融资打交道还缺少经验。世行集团自成立以来已经拨款3130亿美元用做融资,资助了5800多个项目。2002年,该机构的贷款额总计195亿美元,新立项目多达230个。这些项目涉及领域很广,跨国经营的企业若获得世行项目业务,就必须时刻关注整个项目流程,从项目认证开始一直到贷款为止。多边投资担保组织鼓励融资向发展中国家倾斜,我国中小出口企业恰好利用这一点为其贸易风险担保,以解决我国中小出口企业逾期未收账款问题。

出口商品营销方案范文第4篇

笔者采用自制问卷的抽样调查法,结合实地考察、现场访谈和文献资料等方法。问卷包括企业的基本情况、规模状况、人力资源概况、出口市场和外销渠道状况、行业竞争状况和宏观环境状况等六方面的内容,共有24个选择问题以及26个填空问题。同时按照国家对“中小企业”的界定选择研究对象,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下的非国有工业企业(市统计年鉴的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归人小企业。

一、存在的问题

L企业规模普遍较小,经济效益不高。企业的规模状况是影响其出口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从被调查的42家企业看,规模普遍较小,注册资金在500万元以下的占61.9%;固定资产投资在100万元以下的占57.2%;年产值在500万元以下的占38.09%户从汕头市整个工业行业的规模看,也大都属于中小型工业企业,以2003年为统计年份,在全市7799家工业企业中,大型企业占0.05%,中型企业占0.73%,小型企业占99.22%,可见中小企业是汕头市工业企业的主体。如汕头市的潮南区,民营经济总体规模不小,但除了少数规模比较大的企业,其他多为小企业或者家庭作坊,效益不高;总户数不少,但有特色上规模的企业不多。出口方面,虽然国家不断下放外贸经营权,但大部分小企业因为实力弱,未能获得进出口经营权,影响了其出口竞争力的提升。

2.专业技术人员比例较低,管理人员素质不高。专业技术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其产品科技含量的提高,对此,笔者对42家企业的人力资源状况进行了调查(见表1)。由于人才资源缺乏,在新产品的开发和生产、企业的经营管理和产品的质量监控方面缺乏必要的人才,影响了企业经营方案的制定、产品质量和花色款式的更新,从而影响了产品在国外市场上的销路。

3.出口商品科技含量偏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出口商品结构反映了出口产品的科技含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出口竞争力,在所调查的42家企业的出口产品结构中,高档商品仅占14.29%,而中档商品占61.90%,低档商品也占14.29%,9%。明汕头市中小企业出口的大都是中、低档产品,科技含量偏低;从出口商品采用的商标(品牌)来看,采用自己商标生产的占52.38%,但采用定牌生产的尚有28.57%,说明中小企业逐步重视创立自己的品牌,注意利用自己的商标开发国外市场,但利用他人名牌商标生产的比例还比较大,这作为产品商标尚未出名、借用名牌商标打入国际市场是必要的,但要注意苦练内功,培育自己的拳头产品,扩大自己商标的知名度。在调查过程中,笔者发现大多数中小企业的产品是引进技术或模仿他人技术生产的,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且由于受经验、技术、人才的制约,企业自主开发创新能力不强,直接影响了其出口竞争力的提升。

4.产品出口市场较单一,外销渠道较狭窄。分析企业的出口市场和销售渠道,对提高企业的出口竞争力显得尤为重要。在被调查的42家企业中,其出口市场及营销渠道见表2。

如表2可知,汕头市中小企业产品的出口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和中国的港、澳、台等地区,出口市场较狭窄,未能较好地实施出口多元化战略,这使产品的出口受到一定的影响,直接制约了企业出口竞争力的提升。在出口方式中,自营出口占47.62%,委托出口占25.87%,这是因为加入WTO后,中国对外贸经营权全面放开,中小企业自营出口的比例越来越大。但笔者在调查走访企业的过程中发现尚有相当多的企业不重视出口市场的开拓,有的不敢自营出口,也没有在开拓国外市场上下功夫;销售渠道也比较狭窄,主要靠自己寻找客户(占42.85%),通过中间商或华商网络出口的只占38.1%,说明企业在出口中还没有充分发挥中间商的积极作用,没有充分利用汕头地区华侨众多的有利条件。

5.企业的治理结构还不尽合理,管理制度改革滞后。企业的治理结构和管理制度往往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从而影响企业的出口竞争力。汕头市的多数民营中小企业仍倾向于集权式治理结构,在笔者调查的42家企业中,实行总经理负责制占23.81%,而且大部分实行总经理负责制的企业,总经理就是业主本人,尚不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由业主委托他人管理、合伙业主协商决策以及由业主管理的占33.33%,以上这些企业的治理结构都偏向于集权式管理。在笔者走访的12家企业中,60%以上的企业主承认他们的企业本质上是家族式企业。也就是说,虽然不少中小企业采用了有限责任公司或合伙制的形式,但家族制的实质并未改变。

6.外贸宏观环境有待改善,出口的商务成本还比较高。外贸宏观环境包括外贸政策法规,水、电、交通等基础设施,税收、通关、检验检疫以及外贸主管部门的信息等因素,表3是被调查企业的宏’观环境调查统计表。

如表3所示,外贸部门在提供信息咨询和服务方面还缺位,因此,外贸部门应强化服务意识,经常提品的供求信息以及咨询服务。汕头市中小企业出口的商务成本比较高。首先,土地价格高。调查发现,不论企业规模大小,几乎所有企业都认为能否获得便利和便宜的土地使用权,是制约企业出口竞争力提升的一个重要因素。其次,信息成本较高。由于汕头市的信息服务工作还比较薄弱,中小企业获得信息的代价较之广东其他地区更高,影响了企业出口竞争力的提升;再次,商务费用比较大。所有这些,都影响了企业出口竞争力的提升。

二、提升中小企业竞争力的对策

1.强化中小企业集群,增强行业的整体出口竞争力。汕头市的中小企业规模普遍较小,无法在企业内部实现规模经济,为了获取单个企业所不具备的竞争优势,中小企业活动必须向一定区域聚集以增强区域粘性,通过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获得来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汕头市已形成一定规模的中小企业集群,但目前,汕头市的多数集群组织还处于自发阶段,为了增强行业的整体出口竞争力,必须进一步提高对中小企业集群在当地经济发展中作用的认识,发挥政府部门和私人服务机构的作用,支持中小企业集群朝着分工协作的网络化方向发展。

2.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由于中小企业所在的行业集中,进入障碍比较低,各家企业的产品趋于同质,相互竞争非常激烈。中小企业必须在产品的质量、性能、款式、外观等方面有突出优点的差异化产品,才能有效地适应和引导消费需求,这是提高企业出口竞争力的有力武器。

而产品科技含量的提高和产品的“差异性”都必须通过不断的创新才能产生。汕头市中小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重视知识,重视人才,大胆使用人才;除了在技术创新上要依靠广大科技人员之外,还要在企业内部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鼓励全体员工积极投身于各种创新活动。要紧紧抓住消费者和国外市场的需求,确立技术创新的技术路线和重点领域。通过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来不断提高企业的出口竞争力,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深化中小企业制度变革,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积极开发人才资源。汕头市的多数民营中小企业仍倾向于集权式治理结构,相当多的企业本质上是家族式企业。政府要从制度和政策供给上给予民营中小企业必要的支持和引导。要加强对民营中小企业产权的保护,研究并公布一套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企业治理结构评价体系,指导中小企业正确选择和构建企业的产权结构、治理模式和监督机制。在企业管理方面要强调以人为本,创造平等轻松和人性化的工作氛围、工作环境,增进企业内部领导与工人、工人与工人之间的沟通,培养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此外,汕头市中小企业的人才资源缺乏,严重制约着企业出口竞争力的提升。因此,中小企业必须以战略眼光解决好聚才、选才和育才问题,构筑中小企业的人才工程。

4.实施以质取胜战略,大力开拓海外市场。目前,“以量取胜”,低质低价,仍是汕头市中小企业出口的主要增长方式,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创汇率的出口商品所占的比重较小。因此,必须尽快转变目前以数量型经济增长为基础的低质低价的出口竞争方式,认真贯彻以质取胜战略,从根本上增强出口商品的竞争力。为此,必须着重抓好六个方面工作:(1)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强化出口商品质量意识;(2)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提高出口商品质量;(3)加强全面质量管理,保证出口商品质量;(4)积极推行国际标准化,提高出口产品质量标准;(5)切实贯彻《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充分发挥商检部门的监督保证作用;(6)实施名牌战略,提高出口商品质量。

5.帮助企业降低商务成本,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竞争力的第一要素是成本竞争,当前汕头市企业的商务成本与珠三角等地区相比明显偏高,已经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出口竞争力提升的重要因素。因此,各级政府应加强服务,帮助企业降低商务成本,增强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具体应做到:(1)进一步减地价、水价、电价,提供各种优惠政策,切实减轻企业的负担;(2)降低企业信息成本。政府应重视信息服务,要及时公布WT0成员国的相关经贸信息,提供给企业或组织资助,鼓励中介组织开展服务,真正为企业排忧解难;(3)降低企业与政府打交道的商务费用。要进一步简化出口登记备案手续以及通关手续,大力推行“一站式”审批,提高办事效率,杜绝各种不合理的乱检查、乱摊派、乱收费、拉赞助现象,严厉查处对企业“卡”、“要”等不法行为,真正为企业服务。

出口商品营销方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 CAFTA;贸易规模;贸易结构;生产格局

[中图分类号] F75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7)08-0005-05

一、引言

面对经济全球化和多边区域一体化的巨大浪潮,中国和东盟国家于2002年11月4日在柬埔寨首都金边签署了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的协定,接着双方于2003年10月8日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签署并发表了《中国与东盟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联合宣言》,提出了双方在今后五年(2005~2010年)的总体计划,2004年11月29日,双方又在宣言的基础上签定了《货物贸易协议》和《争端解决机制协议》,列出了双方降税进程的时间表,从真正意义上进入了双边共同建立关税同盟的新时代,至此,中国和东盟建立了继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之后的第三大合作较为紧密的区域经济实体,这也是中国和其他国家启动的第一个自由贸易区,预示着中国和东南亚10国将在一个更加宽阔的市场领域中发挥规模优势和资源整合与互补优势,从而实现双方经济的迅猛发展。

就贸易领域而言,双方主要通过降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途径来打通双边市场,在降低关税方面,“早期收获”方案是中国和东盟签署的旨在降低和减免多种农产品关税的一项有重要意义的协议,根据“早期收获”方案[1],中国和东盟6个老成员国①的大部分农产品关税在2004年降到10%以下,2005年降到5%,2006年实现零关税,对于新成员国,中国还将根据具体情况给予更加优惠的待遇,对于其他货物贸易,各缔约方也积极谈判实现关税减让和取消计划;在非关税壁垒方面,双方也采取了一系列的降低非关税措施,逐步放宽或取消数量限制、检疫措施和技术性贸易壁垒等,这些协议的签定和实施无疑促进了双边乃至各成员国经济的合作。

二、相关文献与研究方法

双边自由贸易区的协议签定以来,国内就有众多学者对双边的贸易、投资、金融、服务等领域进行了研究,于津平(2003)利用显性比较优势和贸易互补性指数分析了中国和东亚主要国家的贸易优势和竞争力[2],杜群阳(2004)分析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利用外资的效应[3]。笔者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贸易规模、贸易结构和生产格局的角度,利用数据统计分析的方法检验贸易领域的合作情况,提出问题和解决方案,为进一步加快合作步伐提供理论依据。在此,笔者对用到的指标定义如下:

1. 产业内贸易指数。在过去几年中,有众多学者利用该指标来衡量产业内贸易的发生程度,该指标的计算公式也有很多种,最常用的就是格鲁贝尔―劳埃德指数法,但笔者采纳王国安(2006)运用的计量方法――伯格斯特朗德的双边产业内贸易公式[4]。伯格斯特朗德认为,格鲁贝尔―劳埃德把产业内贸易作为一国与其他所有国家间多边贸易总和的一部分来衡量是不准确的,相反地,产业内贸易应是将其作为该国与其每一个贸易伙伴的双边贸易的一部分。具体公式为:

2. 显性比较优势指数。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是1989年Balassa提出用来衡量商品竞争优势的指标,它不仅考虑了一国某类产品的出口,还考虑到了该商品的市场份额。具体公式为(魏浩,2005)[5]:

三、中国―东盟双边贸易发展情况分析

1. 贸易规模分析。随着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削减,中国和东盟的贸易量近年来迅速扩大,东盟已成为中国第三大进口来源地和第五大出口市场。2005年,双方实现进出口总额为1 304亿美元,比2004年增长23%,中国向东盟出口554亿美元,比2004年增长29.1%,从东盟进口750亿美元,比2004年增长19.1%。图1显示了1999~2004年中国和东盟的贸易量及贸易差额的变化情况,1994年的数据作为对比年份,较好地反映了近10年来双边贸易合作的进展。

从图1中我们可以看到,1994年中国―东盟进出口总额仅为132亿美元,经过5年上升到1999年的272亿美元,从2002年签署自由贸易区协定以来,双方的贸易总量更是有了可观的增长,上升幅度也在不断加大,2001年的增长幅度只有5.3%,2004年的增长幅度已经达到35.3%,2005年双方贸易往来的加强还可以通过贸易依存度指标来体现,1994年中国和东盟的贸易依存度只有5.5%,1999年为7.5%,2000~2002年上升到8.6%左右,2003~2005年该指标已经上升到9.2%,可谓是3年上一个台阶,不难预测,在今后几年随着贸易自由区的进一步建设,双方贸易会突破10%的依存度来实现双方更加密切的合作;另外图1还显示了中国和东盟近几年内的出口情况,假设这里不考虑进口按CIF到岸价、出口按FOB到岸价的计算标准,可以认为东盟的出口即为中国的进口,由于市场规模的扩大,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降低刺激了各成员国的进口需求,而进口额的扩增是贸易创造的一个重要体现,另外除了看到自由贸易区建立后两方出口都大幅度增加外,还可以观察到中国对东盟贸易逆差在扩大,1994年逆差仅为4.51亿美元,2004年该逆差已经突破200亿美元的大关,2005年继续达到196亿美元,所以双方贸易量的增大更突出地表现在中国对东盟进口的加大,中国对东盟进口的加大符合比较优势的经济原理,中国出于自身发展的需要从国外大量进口,通过建立自由贸易区消除贸易壁垒获得贸易创造效应,能使中国获得比区外更加低廉成本的商品。

2. 贸易结构分析。从商品结构的角度而言,表1和表2分别列出了2004年中国东盟进出口商品的种类,这里的商品按照国际贸易标准(SITC,REV.3)分类,列举东盟主要6国(缅甸、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菲律宾)和中国的商品贸易数据。

表1的数据解释了东盟主要6国向中国出口商品总额的71.7%,总体上反映了其对中国市场出口商品的结构特点,根据SITC分类,东盟向中国出口的商品主要集中在第77章(电力机械、器具及电器零件)、第75章(办公用机械及自动数据处理设备)、第33章(石油、石油制品及相关原料)和第51章(化学物品)以及一些橡胶塑料、蔬菜油制品;而表2的数据解释了东盟6国从中国进口商品总额的63.4%,也较有代表性地反映了其对中国进口商品的结构特点,同样可以看出,东盟6国向中国进口的商品主要集中在第77章、第76章(电信及声音的录制及重放装置设备)、第75章和第33章、以及一些手工艺品和棉纺织物品。进一步分析数据不难发现,中国和东盟主要国家的贸易商品结构主要集中在机电类产品,出口量大并且占各自出口份额也很大,由此可以看出双方发生了大量的产业内贸易,另外,东盟在橡胶、蔬菜油等资源密集型产品上有比较优势,而中国在手工艺和纺织物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上有比较优势,因此进行了产业间贸易。

从商品贸易结构的特点而言,由于地理位置相近和生产结构相似,中国和东盟国家在出口商品上有许多相似性,因而产业内贸易比重比较大,笔者利用伯格斯特朗提出的双边产业内贸易公式,计算2004年中国和东盟6国进出口前20种商品中发生产业内贸易②的商品的情况,并运用显性比较优势指数来衡量这些商品产业内贸易的竞争力,计算结果如表3所示。

在2004年中国和东盟6国的前20种贸易商品中,主要是第33章、77章、76章、75章的商品发生了产业内贸易,笔者分析了近3年的情况,可以发现原油和石油制品类商品的产业内贸易比重比较大,而且近几年来有上升趋势;自动资料处理机是产业内贸易比重最大,而且是比重增长速度最快的一组商品,从2000年的0.57上升到2004年的0.99;其次是办公室机器零件也逐年上升,电讯设备及零件产品产业内贸易比重数值虽然近年内有所上升,但是仍然小于0.5,按照划分标准应该认为该产品是以产业间贸易为主,原因可能是中国近年来在电讯设备出口方面有大幅度的提高,而东盟的进口加大,以致于双方在该组商品上双向往来逐步变为单向流动,也就是互补性增加,竞争性减少,同样可以解释开关设备行业的产业内贸易比重的下降,不过该行业表现为东盟向中国出口的单向流动;热离子管和电动机械商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也在增加,表明该组商品的竞争性也在加强。

表3又统计了中国和东盟6国在这些产业的竞争优势,虽然这些双向贸易互通彼此有无,但是各自出口商品的竞争优势(比较优势)是不同的,按照判别的划分标准,在原油商品上,东盟比中国有竞争优势,但是仍然属于弱竞争优势行业;石油制品行业东盟具有较强竞争优势,而中国处于弱竞争优势;自动资料处理机行业双方都具备强竞争优势,但中国更明显;电讯设备和电动机械行业中国也都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而开关设备和热离子管行业则相反,东盟有比较大的竞争优势。通过近几年指标测量,可以清楚地看到产业内贸易行业分工格局和变化的原因,可以为今后双边合作方向提供明确的指导。

3. 生产格局分析。从近年东盟出口情况来看③,东盟保持了资源密集型产品的初级产品的优势,例如热离子管、冷阴极管、原油、石油制品和橡胶塑料制品以及化学物品,而且通过指数的比较可知,东盟会继续出口这类资源性产品,同时也要看到,东盟对一些工业制成品例如量度及控制的仪器、电动机械及器具的出口也在加大;从中国出口的情况来看,中国对东盟市场的出口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的工业制成品例如自动资料处理机、电讯设备等,根据比较结果,中国也将继续保持这类产品的出口,另外从近几年东盟从中国进口的数据来看,中国的初级产品如钢铁及其制品、玉米水果等农产品也开始大量出口。所以双边的生产格局可以大致描述成中国主导工业制成品出口,东盟主导初级产品出口,但又在各自的主打领域中分工合作,进一步细化和深化,从而实现各自的产业升级。

四、CAFTA框架下双边贸易发展面临的问题

根据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建立自由贸易区会产生贸易创造、贸易转移、市场扩大效应和竞争效应,经过几年的建设,双边经济在贸易领域里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也应该看到面临的严峻挑战和问题:

1. 双方由于地理位置的临近、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相似,导致双方出口商品在很大程度上竞争性大于互补性,首先表现在中国和东盟主要国家的资源禀赋类似,都是资源密集性和低技术产品国家,出口商品的种类比较相似,另外中国和东盟主要的贸易伙伴都是发达国家,出口市场也具有竞争性,而贸易区内部虽然市场潜力大,但是需求并未拉动起来,短期内竞争还会继续,从而不利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

2. 东盟对中国贸易顺差有利于东盟维持国际收支平衡,拉动了东盟的贸易,但是中国对东盟国家贸易逆差的持续扩大,一方面给其国际收支平衡带来了严峻的压力,另一方面,进口虽然满足了国内经济发展对原材料资源的需求,但是也冲击了国内低技术产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的发展。

3. 自由贸易区的建立虽然加速了双边贸易的发展,但是这个增长仍然处于低水平,中国和东盟并不是各自的主要贸易伙伴,双方仍在寻求更加互补的市场开拓贸易领域,这也是该自由贸易区建立并不会引起太多的贸易转移的原因,加上东盟内部矛盾冲突时起,没有核心国家带头,所以该自由贸易区在很大程度上显得比较涣散,离真正“自由”还有一段距离。

五、政策建议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在双边经济发展史上是一次重大尝试,为进一步扩大双边的贸易,笔者提出以下4点政策建议。

1. 提升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出口商品的相似性要求我们必须加快技术进步,加大投入资金来吸收消化先进技术,尽快提升产业结构,把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的行业尽量导向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扩大内部差异,这样才能开拓东盟市场,刺激需求,使得双边经济呈现更大的互补性。

2. 利用自由贸易区的机会,尽量把优势产业投资到东盟国家内部,利用当地廉价的原材料和人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另一方面,利用建立自由贸易区来加速建设西部,加快发展边境贸易,特别是云南、广西等省市,要发挥优势实施西部战略。

3. 进一步加快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在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上要积极借鉴欧盟和北美贸易区的建设,当然也要考虑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特点,除了在双边贸易上进一步降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外,还要在投资领域、金融服务领域加大建设力度,以促进双边贸易更好地展开。

4. 在和东盟成员国往来的过程中要善于扬长避短,区别对待。比如新加坡是东盟中经济较发达的国家,在高新技术产业方面有优势,在服务业方面可以汲取先进技术经验和营销管理经验;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这些农业比重较大的国家可以加大与其机电制成品类的合作,与越南合作可以在基础建设、能源供应上发挥中国的比较优势等。

注释:

①东盟6个老成员国为: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文莱。越南于1995年加入东盟,1997年缅甸和老挝加入,1999年柬埔寨加入。

②本文在计算贸易比重时,不考虑产业内和产品内概念的区分,事实上,按SITC分类的商品可按编号划分为同一个产业,这里不另行说明。

③可以参见东盟秘书处网站www.省略/。

[参考文献]

[1]潘金蛾.“早期收获”方案与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R].2004-2005国际统计年鉴[C].2004.

[2]于津平.中国与东亚主要国家和地区间的比较优势和贸易互补性[J].世界经济,2003,(5).

[3]杜群阳.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FDI效应[J].国际贸易问题,2004,(3).

[4]王国安,范昌子.中欧贸易互补性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6,(3).

[5]魏浩,毛日,张二震.中国制成品出口比较优势及贸易结构分析[J].世界经济,2005,(2).

出口商品营销方案范文第6篇

本文在梳理出口商品结构研究文献的基础上,选择从产业链的系统思维认识出口商品结构竞争力,并从产业链上中下游三大方面,分析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实施出口品牌战略,并提出提升广东出口商品结构竞争力的路径及具体对策。

关键词出口商品结构竞争力自主创新产业结构出口品牌

广东是我国第一外贸大省,外贸总量已超过西班牙等国家,但在全球金融危机下,外贸粗放型增长方式带来的出口商品结构竞争力弱、效益低下、缺乏品牌等问题逐一暴露无遗。不言而喻,提高出口商品结构竞争力日益成为广东应对金融危机,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成为外贸强省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本文基于建设创新型广东和外贸强省的战略,本着产业结构优化和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的目标与原则,以产业链的系统思维认识出口商品结构竞争力,揭示自主创新能力与出口商品结构竞争力之间内在本质必然联系,并从产业链有机系统多维视角,提出提升广东出口商品结构竞争力的路径及具体对策。

一、出口商品结构竞争力的产业链系统思维

(一)文献研究

对于出口商品结构问题的研究文献,可追溯到亚当·斯密(1776)的绝对成本论,经过李嘉图(1817)、赫克歇尔(1919)、俄林(1933)等人发展,形成了基于资源禀赋探求贸易结构最具优势组合的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直到20世纪70年代,在国际贸易的理论研究上出现了划时代的分水岭,就是Krugman提出的规模经济和对差异产品的需求是国际贸易产生原因的观点。Krugman(1979)、Lancaster(1980)、Help-man(1981)改进引力模型用以在垄断竞争市场条件下解释与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相悖的产业内贸易,并认为影响出口竞争力的根本原因在于商品的差别化结构。波特(1980、1985、1990)研究了影响商品差别化的生产投入、企业、产品价值链、市场、产业、国家政策等要素,并提出诸要素最具竞争力的“钻石”结构模型。

到21世纪竞争力研究深入出口商品结构,掀起出口商品结构竞争力研究的热潮。Debarae和Lee(2003)研究认为,出口商品结构的竞争能力在于其差别化,而差别的程度由种类品目多样化和技术等质量高度化两方面指标来衡量。Besedes和Pmsa(2003)(2004)的研究证明,相类似质量和品种的商品出口持续时间比差别度高的时间短得多,即差别化的商品结构竞争力强。Kohoe和Rhul(2002)、Feenstra和Kee(2004)等人研究开发出口商品多样化指数,认为一个国家(地区)出口商品多样化指数趋近于1,说明其出口接近覆盖了世界所有出口商品种类品目。Brode和Weinstein(2004)在Dixit和Stiglitz(1997)的产品间替代弹性表示产品差别化理论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出口商品替代弹性和出口商品结构竞争力的关系。

简言之,建立在比较优势基础上的出口商品结构优化理论认为,一国的出口商品结构是由一国的要素禀赋所决定的,以本国相对丰裕要素密集型商品为主的出口商品结构才是具有竞争力的。而建立在规模经济、产品差异、不完全竞争假设基础上的新贸易理论则强调,在规模经济条件下生产者和消费者对差异产品的追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差异化的商品组成的出口商品结构才具有竞争力。但无论是构建于比较优势还是规模经济理论之上的贸易理论,都强调了现存的资源,是对现有资源最有效配置下的贸易理论,属于静态范畴。而动态比较优势理论即竞争优势理论中,强调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化,把竞争优势作为贸易结构优化的主要动力。而竞争优势则主要体现在技术优势、规模优势、创新优势等三个层次上,此时的出口方式主要是自创品牌产品的生产和出口为主。

(二)从产业链系统思维看出口商品结构竞争力

笔者认为,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的过程其实就是结构不断优化的过程。结构决定能力,合理结构生成优势,与对手较量时构成竞争力。结构的优化源于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而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推动的产业结构高度化,最终还是通过处于产业链下游的出口商品结构竞争力才能实际显现出来,同时出口商品结构竞争力显示性数据研究又反哺技术创新和优化产业结构,从而生成其良性循环生态系。在现阶段,建设创新型广东战略适时要求广东向创新主导型经济发展阶段转型,目的就是要扬弃旧结构建立新结构形成竞争优势,这一系统工程的中心环节和关键就是技术创新,这种技术创新在产业领域表现为结构趋优,在价值链下游表现为自创品牌产品的出口带来的出口商品结构竞争力的增加。

在产业链系统中,出口贸易属下游环节,出口结构竞争力是产业竞争力的显示性结果,而产业竞争力的核心又在于产业技术。因此,提高出口商品结构竞争力的对策研究,再也不能停留在仅仅产业链下游的贸易环节上的政策及制度创新措施上,而更多的是从产业链整体系统思维去研究。

二、产业链上游:提高广东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一般而言,影响出口商品竞争力的因素可分为价格和非价格两个方面,而非价格竞争力的根本决定因素就是技术优势,技术优势靠创新活动实现,当前出口商品非价格竞争力主要体现在技术创新上。因此,要提高出口商品结构竞争力就要从产业链的上游一自主创新能力着手。

目前,广东经济实力仍居全国第一,但科技实力却与北京、上海有着不小的差距,特别是科研人才缺乏,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的研发力量明显薄弱。广东要提高出口商品结构竞争力,实现外贸大省向外贸强省转变,根本出路还是在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增长方式从要素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的转变。

(一)广东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主要原因

1科技基础薄弱,技术创新体系不健全。目前,广东因创新激励措施配套不全、创新扶持政策难落实等体制机制原因,以企业为主的技术创新体系尚未建立,广东企业自主创新的主体地位未真正确立起来,企业创新的积极性普遍不高。技术创新源的供给能力不强,技术开发能力和技术储备不足,整体科技实力仅居全国中游水平,企业自主创新的意愿及能力均明显不足,对外来技术的依存度高达50%,高新技术企业来自国外跨国公司的发明专利占70%以上,其中信息技术占90%、移动通信占92.2%、生物技术为87.3%,IT领域为85%。高新技术成果转化能力弱,技术中介服务功能不强。科研公共基础平台建设滞后,对科技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

2思想上不重视,资金投入不足。广东由于毗邻港澳,区位优势显著,引资的便利使其忽视了自身创新能力的培养。虽然广东近年来对创新活动的投入不断加大,但与一些注重创新投入的省市相比,广东却存在投入相对不足问题,且省财政用于科技事业的投入也没有很好发挥带动企业投入的作用。据调查,广东R&D投入占GDP的比值长期徘徊在1.0-1.2%之间,2004年以来连续三年低于全国1.42%的水平,与发达国家2.5-4%的比重有明显差距。而江苏等省过去这一比值比广东还要低,但现在这一比值不仅高于广东,而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R&D人均经费过低制约广东科研机构吸引国内外人才,不利于科研机构自主创新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3自主创新人才资源稀缺。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凭借其沿海的经济优势成为国内重要的自主创新人才聚集区,集聚了一批优秀科技创新人才。随着改革开放进程在全国的深化,广东在政策以及经济体制上的优势逐渐消失,创新人才北移。广东人才密度低,高层次人才不足的现象至今仍没得到根本解决。广东自主创新人才队伍的数量规模虽处于全国前列,但人才密度即每万名劳动力科技活动人员数相对偏低。2005年,广东科技活动人员数量仅次于江苏、北京,居全国第三;但从人才密度来看,北京229人、上海104人、天津87人、浙江58人、江苏53人,陕西38人,广东仅为35人,明显与广东第一大经济实力及人才规模不相符。与国外相比更是如此,日本在2003年人才密度为132人、法国123人、德国122人,韩国66人,而广东2005年仅为韩国的一半。

(二)提高广东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1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重点支持大企业组建产学研互动的工程技术中心,承担行业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创新任务,依托现有资源、加快建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服务体系,从事共性技术开发;建立以科研机构和大学为主体的科学创新体系,增加创新源供给;建立以各类中介机构为纽带的科技服务体系,促进产业集群与技术集群的融合发展。

2加大自主创新的投入,增强产品国际竞争力。在金融危机冲击下,广东一批不注重创新的企业倒闭,但也有许多注重创新的企业依然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前景,如深圳华为自主创新能力强,2008年依旧保持44%的高增长。所以,今后广东要通过加大投入力度等手段,在推进核心技术创新和转化方面要有所作为,只有这样才能基本实现2020年由“广东制造”向“广东创造”转变的目标。

3科教兴贸,加强人力资本投入。在知识经济时代,国际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的素质和技能的竞争,是人力资源质量的竞争。可以说,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本是知识经济时代获得和保持国际竞争优势的源泉。加大教育投入,把教育和人才培养提高到技术基础设施建设的高度来对待。在大力融合科工贸的同时,积极引进海外专门人才和派遣优秀人员去国外进修培训;鼓励企业到发达国家开办研究所,或与当地企业合资合作进行联合开发;探索研究高技术企业利用期权等多种形式的激励机制,充分体现科技及经营管理人员的创新价值;改革人事制度,制定吸引国内外科技专家、企业家等参与高技术研究及成果转化的优惠政策,形成开放、流动、人尽其才的用人机制,为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机会和环境。

4建设创新文化、促进科学普及、提高公众科技素养。提高民族自信心、树立热爱科学、鼓励创新、倡导合作、淡泊名利的创新价值观。树立科技立项、评价、分配、奖励、职称等制度创新、努力营造激励创新的制度环境。促进科学普及、提高公众科技素养。

三、产业链中游:促进广东产业结构升级

外贸的发展取决于产业结构的水平,产业结构的层次决定了出口商品结构的层次。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正在向智能化、高级化方向转变。在未来的国际货物贸易中,技术密集型产品,尤其是高附加值的成套设备和高科技产品将成为出口增长最快、贸易规模最大和发展后劲最足的支柱产品,国际货物贸易结构将向更加优化的方向发展。

(一)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系

在广东已建立比较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情况下,政府在今后产业结构调整中,更应注意产业政策和贸易政策与市场机制的紧密结合。进一步完善广东市场经济体系建设,促进外贸结构与产业结构的良性互动和优化。在开放条件下,在资源全球配置背景中,进行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实施主动国际化战略,以实现广东内源型发展与开放型经济的融合,从而促进外贸结构与省内产业结构升级的互动作用。

(二)进一步优化出口商品结构

在参与全球贸易自由化的过程中,广东制造业出口结构与生产结构的关联度日益提高,以出口结构优化带动产业结构升级的条件正日益成熟。因此,在保持出口贸易规模持续增长的同时,进一步引导生产资源配置到优势行业中来,对于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步伐具有重要意义。具体来说,对于工业制成品出口,要加大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比重,同时提高出口产品的附加值,通过深加工,使用当地原料等方式加强与其他产业的联动效应,对于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出口产品,采用先进技术进行改造,提高产品的档次和规格,增加附加值,从而提高工业制成品出口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促进作用。对于初级产品出口,特别是农产品类的出口,可扶持一批农业龙头企业,使他们在产后农业(加工、贮藏、运销等)中发挥更大作用。从而提高初级产品的附加值和延伸初级产品出口部门的产业链,加强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促进作用。

(三)以进口商品结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进口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主要表现在进口所带来的资本和技术要素积累。一国货物进口按照最终用途可分为资本品、中间投入品和消费品。资本品的进口对于广东省资本积累和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广东第二产业发展所需的工业制成品进口,特别是机械设备等资本品的进口,可制定优惠的税收政策,如可适当减免税收或者采取免税的措施,从而进一步提高工业制成品进口对第二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对初级产品进口来说,根据广东第一产业的产品情况,适时的调整结构,限制进口一些省内可以自己提供的初级产品,特别是省内供大于需的农产品。对一些作为第二产业发展投入品的初级产品,在本省不能满足的情况下,可采取一些政策措施促进大量进口。总之,要进一步发挥广东省进口商品结构对产业结构优化的促进作用。

(四)更好地实现产业结构与进出口商品结构的良性互动

首先,继续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农业结构的调整要在保证区内粮食安全的前提下,以绿色消费需求和高效生态农业为导向,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特色农业和出口农业,提高农产品的卫生质量安全标准,提高应对“绿色壁垒”等非传统贸易壁垒的能力,提高出口产品的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其次,加快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广东省以轻型和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传统工业,如纺织服装、普通机械、一般电子等产业是广东省工业的基础,在全国乃至国际上都具有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但是,这些产业大多因设备陈旧、技术落后、管理水平低下等原因,市场需求在萎缩,对经济增长贡献在减弱。因此,对于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业,以块状经济为重点整合传统优势产业,培育产业链优势,同时运用先进技术进行改造,通过设备更新、工艺改进、新技术和新产品开放等途径,实现传统优势产业“质”的提高。使出口产品更好地突破技术壁垒、环境壁垒、劳动保护壁垒以及实施反倾销诉讼等新贸易保护主义的限制,减少贸易摩擦。

第三,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新医药产业、仪器仪表产业等高新技术产业,并通过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包括省外技术成果在省内实现转化,从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改变“技术引进以获取加工费为主,技术附加较低,经济效益较低”的局面。同时大力支持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加强产学研合作,通过科技型企业的集聚,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区,进而成长为技术密集型的制造业基地。

第四,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现代服务业是发展现代制造业的重要支撑,也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保障,因此,广东省要加快研发与开发、金融、信息、教育、培训、物流、中介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为发展现代制造业和现代农业提供条件,并通过产业发展和结构改善,促进外贸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四、产业链下游:实施广东出口品牌战略

未来的营销是品牌的战争。从产业链下游而言,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创造名牌产品,名牌就是质量,就是效益,就是竞争力,就是生命力。

(一)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加入WTO,无论在国内市场还是在国际市场上,我国企业都面临着和众多世界知名品牌进行竞争的局面。在此情况下,广东制定了名牌带动战略实施方案,确定了五年和十年奋斗目标;建立了推进名牌带动战略的工作机制和规章制度,制定并实施了重奖名牌产品和企业的扶持政策,为进一步实施名牌带动战略提供了坚实基础。2007年,广东“世界名牌产品”四个,占全国的40%;新增“中国名牌产品”81个,中国名牌产品总数达到299个,占全国总数的15.3%。同时日益涌现出华为、TCL、格兰仕、美的、珠江钢琴等具有国际竞争力、向世界名牌进军的著名企业,但是还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

1名牌规模优势不明显,部分传统优势行业知名品牌不多。

由世界品牌研究室的《2009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中,全国单项品牌价值前十位中广东没有一个;华为以456.68亿元居十五位,仅为排第一位的工商银行的36.5%。不仅如此,广东品牌经营规模也比较小,在众多中国名牌产品或中国驰名商标生产企业中,产值超过100亿元的仅有十家,名牌的规模效应未能发挥。这表明,广东企业冲刺世界级品牌还需要做大量艰苦的工作。

广东服装业出口居全国首位,但基本上没有在国内叫得响的品牌,而长三角却拥有二十多个中国驰名商标和名牌产品,在《2009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中,纺织服装行业有五十一个品牌上榜,其中广东仅有四个,分别是歌力思、健将、福安娜、康妮雅,排名都在400以外,这是与广东服装出口大省的地位不相匹配的。

2政府的政策扶持、培育力度不够,措施不配套。

广东省扶持名牌产品有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但是在培育名牌产品方面力度不够;一些地方有自满情绪,没有紧迫感;市政府的政策措施朝令夕改,文件不配套,扶持资金、奖励政策不够,偏重于宏观规划和指导,缺乏具体可行的措施。在政府采购中,不仅没有积极带头示范对自有品牌的消费,反而放任自流,甚至干涉企业运作;在资产重组、国企改制中,政府的国资管理部门软弱无力,使广东的一些著名品牌如健力宝、科龙、乐华等相继倒下,企业被迫变卖,令人痛心。这与兄弟省市扶持名牌企业的做法有很大差距。如青岛市在主要大街上给名牌企业黄金商业地段和地皮优惠;温州市政府和企业协会将打火机、制鞋、服装的小企业进行整合,联合申请几个名牌,使众多无名的小企业走上了名牌发展之路。

3名牌产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产品少。

掌握核心技术,是打造自主品牌的关键。品牌需要核心技术的支撑,而核心技术的掌握需要不断的技术积累和科技创新,需要政府和企业的政策支持和增加投入。政府和企业在研发的投入经费不足,导致企业的创新能力不强,产品的技术含量偏低。一些名牌企业没有后续新产品,科技含量下降,就低价抢占国内外市场,获利空间减小,还受到了国外反倾销案的诉讼,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后劲,对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地区的信誉带来负面影响。

4市场监管不力,假冒伪劣产品屡禁不止,严重影响了名牌产品的发展。

由于种种原因,广东一些地方有保护主义倾向,市场监管不严,对具有自主品牌的名牌产品保护不力,假冒伪劣产品有利可图而屡禁不止,在一些地区成泛滥之势,侵犯知识产权的现象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对名牌企业的效益及其发展前景构成严重威胁,不少企业每年不得不投入巨资和人力进行打假。

(二)实施广东出口品牌战略措施

一个国家所拥有的国际品牌数量越多,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也越强。世界品牌不仅是信任、忠诚、市场、效益的化身,并且成为一个地区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更是国家形象,国家实力的显示。

1加强实施企业品牌战略和名牌带动战略的领导,多方政策扶持,完善政策配套。政府应理清企业品牌战略的基本思路,提出企业品牌战略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制订实施自主品牌战略的发展规划。根据广东三次产业发展的现状和优势,明确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核心、以提升传统制造业为基础、以新型产业为突破口的自主品牌战略产业导向;要加强领导,统一认识,更新观念,提高争创名牌的自觉性,要树立完整的名牌战略观。各地各部门应制定重点培育和扶持名牌产品及其生产企业的政策措施。各级财政要把实施名牌战略所需研发扶持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对获得国家和省名牌产品称号的企业给予奖励;扶持企业建立技术研发中心、检测中心;国家和省名牌产品生产用电、用水、用地优先供应;名牌产品优先获得市场准入资格,其营业税、所得税、出口退税享受更大的优惠;工商和质监部门对列入广东省名牌产品名录的产品在商标注册、原产地域产品保护等给予优先办理,在产品商标年检、企业年审等方面享受“一站式”服务待遇。

2增加研发投入,支持科技创新,从根本上提高名牌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加大研发投入,鼓励科技创新,宽容失败。政府一方面要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扶持企业科技创新,另一方面引导企业要按国际公认的标准金额(销售额的5%)自觉加大技术开发投入,进一步提高名牌产品的技术含量、附加值、市场竞争能力和市场占有率,努力赶超国际先进水平。要加大技改力度,加快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提升传统名牌产品。

出口商品营销方案范文第7篇

本文在梳理出口商品结构研究文献的基础上,选择从产业链的系统思维认识出口商品结构竞争力,并从产业链上中下游三大方面,分析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实施出口品牌战略,并提出提升广东出口商品结构竞争力的路径及具体对策。

关键词 出口商品结构竞争力 自主创新 产业结构 出口品牌

广东是我国第一外贸大省,外贸总量已超过西班牙等国家,但在全球金融危机下,外贸粗放型增长方式带来的出口商品结构竞争力弱、效益低下、缺乏品牌等问题逐一暴露无遗。不言而喻,提高出口商品结构竞争力日益成为广东应对金融危机,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成为外贸强省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本文基于建设创新型广东和外贸强省的战略,本着产业结构优化和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的目标与原则,以产业链的系统思维认识出口商品结构竞争力,揭示自主创新能力与出口商品结构竞争力之间内在本质必然联系,并从产业链有机系统多维视角,提出提升广东出口商品结构竞争力的路径及具体对策。

一、出口商品结构竞争力的产业链系统思维

(一)文献研究

对于出口商品结构问题的研究文献,可追溯到亚当・斯密(1776)的绝对成本论,经过李嘉图(1817)、赫克歇尔(1919)、俄林(1933)等人发展,形成了基于资源禀赋探求贸易结构最具优势组合的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直到20世纪70年代,在国际贸易的理论研究上出现了划时代的分水岭,就是Krugman提出的规模经济和对差异产品的需求是国际贸易产生原因的观点。Krugman(1979)、Lancaster(1980)、Help-man(1981)改进引力模型用以在垄断竞争市场条件下解释与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相悖的产业内贸易,并认为影响出口竞争力的根本原因在于商品的差别化结构。波特(1980、1985、1990)研究了影响商品差别化的生产投入、企业、产品价值链、市场、产业、国家政策等要素,并提出诸要素最具竞争力的“钻石”结构模型。

到21世纪竞争力研究深入出口商品结构,掀起出口商品结构竞争力研究的热潮。Debarae和Lee(2003)研究认为,出口商品结构的竞争能力在于其差别化,而差别的程度由种类品目多样化和技术等质量高度化两方面指标来衡量。Besedes和Pmsa(2003)(2004)的研究证明,相类似质量和品种的商品出口持续时间比差别度高的时间短得多,即差别化的商品结构竞争力强。Kohoe和Rhul(2002)、Feenstra和Kee(2004)等人研究开发出口商品多样化指数,认为一个国家(地区)出口商品多样化指数趋近于1,说明其出口接近覆盖了世界所有出口商品种类品目。Brode和Weinstein(2004)在Dixit和Stiglitz(1997)的产品间替代弹性表示产品差别化理论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出口商品替代弹性和出口商品结构竞争力的关系。

简言之,建立在比较优势基础上的出口商品结构优化理论认为,一国的出口商品结构是由一国的要素禀赋所决定的,以本国相对丰裕要素密集型商品为主的出口商品结构才是具有竞争力的。而建立在规模经济、产品差异、不完全竞争假设基础上的新贸易理论则强调,在规模经济条件下生产者和消费者对差异产品的追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差异化的商品组成的出口商品结构才具有竞争力。但无论是构建于比较优势还是规模经济理论之上的贸易理论,都强调了现存的资源,是对现有资源最有效配置下的贸易理论,属于静态范畴。而动态比较优势理论即竞争优势理论中,强调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化,把竞争优势作为贸易结构优化的主要动力。而竞争优势则主要体现在技术优势、规模优势、创新优势等三个层次上,此时的出口方式主要是自创品牌产品的生产和出口为主。

(二)从产业链系统思维看出口商品结构竞争力

笔者认为,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的过程其实就是结构不断优化的过程。结构决定能力,合理结构生成优势,与对手较量时构成竞争力。结构的优化源于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而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推动的产业结构高度化,最终还是通过处于产业链下游的出口商品结构竞争力才能实际显现出来,同时出口商品结构竞争力显示性数据研究又反哺技术创新和优化产业结构,从而生成其良性循环生态系。在现阶段,建设创新型广东战略适时要求广东向创新主导型经济发展阶段转型,目的就是要扬弃旧结构建立新结构形成竞争优势,这一系统工程的中心环节和关键就是技术创新,这种技术创新在产业领域表现为结构趋优,在价值链下游表现为自创品牌产品的出口带来的出口商品结构竞争力的增加。

在产业链系统中,出口贸易属下游环节,出口结构竞争力是产业竞争力的显示性结果,而产业竞争力的核心又在于产业技术。因此,提高出口商品结构竞争力的对策研究,再也不能停留在仅仅产业链下游的贸易环节上的政策及制度创新措施上,而更多的是从产业链整体系统思维去研究。

二、产业链上游:提高广东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一般而言,影响出口商品竞争力的因素可分为价格和非价格两个方面,而非价格竞争力的根本决定因素就是技术优势,技术优势靠创新活动实现,当前出口商品非价格竞争力主要体现在技术创新上。因此,要提高出口商品结构竞争力就要从产业链的上游一自主创新能力着手。

目前,广东经济实力仍居全国第一,但科技实力却与北京、上海有着不小的差距,特别是科研人才缺乏,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的研发力量明显薄弱。广东要提高出口商品结构竞争力,实现外贸大省向外贸强省转变,根本出路还是在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增长方式从要素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的转变。

(一)广东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主要原因

1 科技基础薄弱,技术创新体系不健全。目前,广东因创新激励措施配套不全、创新扶持政策难落实等体制机制原因,以企业为主的技术创新体系尚未建立,广东企业自主创新的主体地位未真正确立起来,企业创新的积极性普遍不高。技术创新源的供给能力不强,技术开发能力和技术储备不足,整体科技实力仅居全国中游水平,企业自主创新的意愿及能力均明显不足,对外来技术的依存度高达50%,高新技术企业来自国外跨国公司的发明专利占70%以上,其中信息技术占90%、移动通信占92.2%、生物技术为87.3%,IT领域为85%。高新技术成果转化能力弱,技术中介服务功能不强。科研公共基础平台建设滞后,对科技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

2 思想上不重视,资金投入不足。广东由于毗邻港澳,区位优

势显著,引资的便利使其忽视了自身创新能力的培养。虽然广东近年来对创新活动的投入不断加大,但与一些注重创新投入的省市相比,广东却存在投入相对不足问题,且省财政用于科技事业的投入也没有很好发挥带动企业投入的作用。据调查,广东R&D投入占GDP的比值长期徘徊在1.0-1.2%之间,2004年以来连续三年低于全国1.42%的水平,与发达国家2.5-4%的比重有明显差距。而江苏等省过去这一比值比广东还要低,但现在这一比值不仅高于广东,而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R&D人均经费过低制约广东科研机构吸引国内外人才,不利于科研机构自主创新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3 自主创新人才资源稀缺。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凭借其沿海的经济优势成为国内重要的自主创新人才聚集区,集聚了一批优秀科技创新人才。随着改革开放进程在全国的深化,广东在政策以及经济体制上的优势逐渐消失,创新人才北移。广东人才密度低,高层次人才不足的现象至今仍没得到根本解决。广东自主创新人才队伍的数量规模虽处于全国前列,但人才密度即每万名劳动力科技活动人员数相对偏低。2005年,广东科技活动人员数量仅次于江苏、北京,居全国第三;但从人才密度来看,北京229人、上海104人、天津87人、浙江58人、江苏53人,陕西38人,广东仅为35人,明显与广东第一大经济实力及人才规模不相符。与国外相比更是如此,日本在2003年人才密度为132人、法国123人、德国122人,韩国66人,而广东2005年仅为韩国的一半。

(二)提高广东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1 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重点支持大企业组建产学研互动的工程技术中心,承担行业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创新任务,依托现有资源、加快建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服务体系,从事共性技术开发;建立以科研机构和大学为主体的科学创新体系,增加创新源供给;建立以各类中介机构为纽带的科技服务体系,促进产业集群与技术集群的融合发展。

2 加大自主创新的投入,增强产品国际竞争力。在金融危机冲击下,广东一批不注重创新的企业倒闭,但也有许多注重创新的企业依然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前景,如深圳华为自主创新能力强,2008年依旧保持44%的高增长。所以,今后广东要通过加大投入力度等手段,在推进核心技术创新和转化方面要有所作为,只有这样才能基本实现2020年由“广东制造”向“广东创造”转变的目标。

3 科教兴贸,加强人力资本投入。在知识经济时代,国际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的素质和技能的竞争,是人力资源质量的竞争。可以说,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本是知识经济时代获得和保持国际竞争优势的源泉。加大教育投入,把教育和人才培养提高到技术基础设施建设的高度来对待。在大力融合科工贸的同时,积极引进海外专门人才和派遣优秀人员去国外进修培训;鼓励企业到发达国家开办研究所,或与当地企业合资合作进行联合开发;探索研究高技术企业利用期权等多种形式的激励机制,充分体现科技及经营管理人员的创新价值;改革人事制度,制定吸引国内外科技专家、企业家等参与高技术研究及成果转化的优惠政策,形成开放、流动、人尽其才的用人机制,为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机会和环境。

4 建设创新文化、促进科学普及、提高公众科技素养。提高民族自信心、树立热爱科学、鼓励创新、倡导合作、淡泊名利的创新价值观。树立科技立项、评价、分配、奖励、职称等制度创新、努力营造激励创新的制度环境。促进科学普及、提高公众科技素养。

三、产业链中游:促进广东产业结构升级

外贸的发展取决于产业结构的水平,产业结构的层次决定了出口商品结构的层次。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正在向智能化、高级化方向转变。在未来的国际货物贸易中,技术密集型产品,尤其是高附加值的成套设备和高科技产品将成为出口增长最快、贸易规模最大和发展后劲最足的支柱产品,国际货物贸易结构将向更加优化的方向发展。

(一)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系

在广东已建立比较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情况下,政府在今后产业结构调整中,更应注意产业政策和贸易政策与市场机制的紧密结合。进一步完善广东市场经济体系建设,促进外贸结构与产业结构的良性互动和优化。在开放条件下,在资源全球配置背景中,进行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实施主动国际化战略,以实现广东内源型发展与开放型经济的融合,从而促进外贸结构与省内产业结构升级的互动作用。

(二)进一步优化出口商品结构

在参与全球贸易自由化的过程中,广东制造业出口结构与生产结构的关联度日益提高,以出口结构优化带动产业结构升级的条件正日益成熟。因此,在保持出口贸易规模持续增长的同时,进一步引导生产资源配置到优势行业中来,对于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步伐具有重要意义。具体来说,对于工业制成品出口,要加大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比重,同时提高出口产品的附加值,通过深加工,使用当地原料等方式加强与其他产业的联动效应,对于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出口产品,采用先进技术进行改造,提高产品的档次和规格,增加附加值,从而提高工业制成品出口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促进作用。对于初级产品出口,特别是农产品类的出口,可扶持一批农业龙头企业,使他们在产后农业(加工、贮藏、运销等)中发挥更大作用。从而提高初级产品的附加值和延伸初级产品出口部门的产业链,加强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促进作用。

(三)以进口商品结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进口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主要表现在进口所带来的资本和技术要素积累。一国货物进口按照最终用途可分为资本品、中间投入品和消费品。资本品的进口对于广东省资本积累和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广东第二产业发展所需的工业制成品进口,特别是机械设备等资本品的进口,可制定优惠的税收政策,如可适当减免税收或者采取免税的措施,从而进一步提高工业制成品进口对第二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对初级产品进口来说,根据广东第一产业的产品情况,适时的调整结构,限制进口一些省内可以自己提供的初级产品,特别是省内供大于需的农产品。对一些作为第二产业发展投入品的初级产品,在本省不能满足的情况下,可采取一些政策措施促进大量进口。总之,要进一步发挥广东省进口商品结构对产业结构优化的促进作用。

(四)更好地实现产业结构与进出口商品结构的良性互动

首先,继续优化农业生产结

构。农业结构的调整要在保证区内粮食安全的前提下,以绿色消费需求和高效生态农业为导向,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特色农业和出口农业,提高农产品的卫生质量安全标准,提高应对“绿色壁垒”等非传统贸易壁垒的能力,提高出口产品的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其次,加快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广东省以轻型和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传统工业,如纺织服装、普通机械、一般电子等产业是广东省工业的基础,在全国乃至国际上都具有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但是,这些产业大多因设备陈旧、技术落后、管理水平低下等原因,市场需求在萎缩,对经济增长贡献在减弱。因此,对于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业,以块状经济为重点整合传统优势产业,培育产业链优势,同时运用先进技术进行改造,通过设备更新、工艺改进、新技术和新产品开放等途径,实现传统优势产业“质”的提高。使出口产品更好地突破技术壁垒、环境壁垒、劳动保护壁垒以及实施反倾销诉讼等新贸易保护主义的限制,减少贸易摩擦。

第三,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新医药产业、仪器仪表产业等高新技术产业,并通过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包括省外技术成果在省内实现转化,从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改变“技术引进以获取加工费为主,技术附加较低,经济效益较低”的局面。同时大力支持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加强产学研合作,通过科技型企业的集聚,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区,进而成长为技术密集型的制造业基地。

第四,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现代服务业是发展现代制造业的重要支撑,也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保障,因此,广东省要加快研发与开发、金融、信息、教育、培训、物流、中介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为发展现代制造业和现代农业提供条件,并通过产业发展和结构改善,促进外贸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四、产业链下游:实施广东出口品牌战略

未来的营销是品牌的战争。从产业链下游而言,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创造名牌产品,名牌就是质量,就是效益,就是竞争力,就是生命力。

(一)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加入WTO,无论在国内市场还是在国际市场上,我国企业都面临着和众多世界知名品牌进行竞争的局面。在此情况下,广东制定了名牌带动战略实施方案,确定了五年和十年奋斗目标;建立了推进名牌带动战略的工作机制和规章制度,制定并实施了重奖名牌产品和企业的扶持政策,为进一步实施名牌带动战略提供了坚实基础。2007年,广东“世界名牌产品”四个,占全国的40%;新增“中国名牌产品”81个,中国名牌产品总数达到299个,占全国总数的15.3%。同时日益涌现出华为、TCL、格兰仕、美的、珠江钢琴等具有国际竞争力、向世界名牌进军的著名企业,但是还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

1 名牌规模优势不明显,部分传统优势行业知名品牌不多。

由世界品牌研究室的《2009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中,全国单项品牌价值前十位中广东没有一个;华为以456.68亿元居十五位,仅为排第一位的工商银行的36.5%。不仅如此,广东品牌经营规模也比较小,在众多中国名牌产品或中国驰名商标生产企业中,产值超过100亿元的仅有十家,名牌的规模效应未能发挥。这表明,广东企业冲刺世界级品牌还需要做大量艰苦的工作。

广东服装业出口居全国首位,但基本上没有在国内叫得响的品牌,而长三角却拥有二十多个中国驰名商标和名牌产品,在《2009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中,纺织服装行业有五十一个品牌上榜,其中广东仅有四个,分别是歌力思、健将、福安娜、康妮雅,排名都在400以外,这是与广东服装出口大省的地位不相匹配的。

2 政府的政策扶持、培育力度不够,措施不配套。

广东省扶持名牌产品有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但是在培育名牌产品方面力度不够;一些地方有自满情绪,没有紧迫感;市政府的政策措施朝令夕改,文件不配套,扶持资金、奖励政策不够,偏重于宏观规划和指导,缺乏具体可行的措施。在政府采购中,不仅没有积极带头示范对自有品牌的消费,反而放任自流,甚至干涉企业运作;在资产重组、国企改制中,政府的国资管理部门软弱无力,使广东的一些著名品牌如健力宝、科龙、乐华等相继倒下,企业被迫变卖,令人痛心。这与兄弟省市扶持名牌企业的做法有很大差距。如青岛市在主要大街上给名牌企业黄金商业地段和地皮优惠;温州市政府和企业协会将打火机、制鞋、服装的小企业进行整合,联合申请几个名牌,使众多无名的小企业走上了名牌发展之路。

3 名牌产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产品少。

掌握核心技术,是打造自主品牌的关键。品牌需要核心技术的支撑,而核心技术的掌握需要不断的技术积累和科技创新,需要政府和企业的政策支持和增加投入。政府和企业在研发的投入经费不足,导致企业的创新能力不强,产品的技术含量偏低。一些名牌企业没有后续新产品,科技含量下降,就低价抢占国内外市场,获利空间减小,还受到了国外反倾销案的诉讼,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后劲,对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地区的信誉带来负面影响。

4 市场监管不力,假冒伪劣产品屡禁不止,严重影响了名牌产品的发展。

由于种种原因,广东一些地方有保护主义倾向,市场监管不严,对具有自主品牌的名牌产品保护不力,假冒伪劣产品有利可图而屡禁不止,在一些地区成泛滥之势,侵犯知识产权的现象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对名牌企业的效益及其发展前景构成严重威胁,不少企业每年不得不投入巨资和人力进行打假。

(二)实施广东出口品牌战略措施

一个国家所拥有的国际品牌数量越多,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也越强。世界品牌不仅是信任、忠诚、市场、效益的化身,并且成为一个地区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更是国家形象,国家实力的显示。

1 加强实施企业品牌战略和名牌带动战略的领导,多方政策扶持,完善政策配套。政府应理清企业品牌战略的基本思路,提出企业品牌战略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制订实施自主品牌战略的发展规划。根据广东三次产业发展的现状和优势,明确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核心、以提升传统制造业为基础、以新型产业为突破口的自主品牌战略产业导向;要加强领导,统一认识,更新观念,提高争创名牌的自觉性,要树立完整的名牌战略观。各地各部门应制定重点培育和扶持名牌产品及其生产企业的政策措施。各级财政要把实施名牌战略所需研发扶持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对获得国家和省名牌产品称号的企业给予奖励;扶持企业建立技术研发中心、检测中心;国家和省名牌产品生产用电、用水、用地优先供应;名牌产品优先获得市场准入资格,其营业税、所得税、出口退税享受更大的优惠;工商和质监部门对列入广东省名牌产品名录的产品在商标注册、原产地域产品保护等给予优先办理,在产品商标年检、企业年审等方面享受“一站式”服务待遇。

2 增加研发投入,支持科技创新,从根本上提高名牌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加大研发投入,鼓励科技创新,宽容失败。政府一方面要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扶持企业科技创新,另一方面引导企业要按国际公认的标准金额(销售额的5%)自觉加大技术开发投入,进一步提高名牌产品的技术含量、附加值、市场竞争能力和市场占有率,努力赶超国际先进水平。要加大技改力度,加快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提升传统名牌产品。

3 加强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的力度,为名牌产品发展营造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保护国企品牌建立全面的打假体系,要以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为主体,以名优企业、行业协会和消费者个人为辅助,以多部门联合、跨区域合作为方式,以现代信息网络技术为重要的协作和监管手段,形成新型的、高效的、有力的打假机制,改变因各自为政而降低执法效率的情况。加强打假执法部门的内部制度建设,强化打假队伍建设,同时还要加大高素质打假队伍培养力度。落实完善领导责任制;建立和完善行政执法的多层次监督体系;积极力促国家最高司法部门对追究制售假伪劣商品刑事责任相关法律做出更切合实际的解释,对大量的小规模的造假售假行为起威慑作用。建议法律要赋予行政执法部门在执法过程的特殊情况下采取必要的强制措施的权力,以利于及时掌握犯罪证据,增强行政执法的效率。

出口商品营销方案范文第8篇

一、中俄贸易关系的现状

中俄两国是山水相连的友好邻邦,两国经济互补性强,双边贸易潜在市场巨大。近年来,随着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平稳推进和睦邻友好条约的签署,使双边贸易关系取得稳步的发展。两国贸易发展状况详见表1。表1

我国对俄双边贸易发展走势(单位:亿美元)

注:此表引自《今日俄罗斯市场》第233页,中国对外经贸出版社。

从上表可以看出,1992年至今,中俄两国贸易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4个阶段:

第一阶段(1992~1993年),中俄双边贸易发展较快,1993年双边贸易额达到76.6亿美元的高峰。这一阶段双边贸易的快速发展主要是因为苏联解体后,相当一部分国有企业生产滑坡,国内商品十分匮乏,急需我国进口商品。我国对易货贸易也实行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两国政府为这一时期双边贸易的迅速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二阶段(1994~1996年),1994年中俄双边贸易额开始下降(50.8亿美元),比上年降幅达33.8%。主要原因是1993年俄方大幅度提高进口关税,使我国出口商品盈利下降,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出口。与此同时,俄方大幅度降低出口关税,鼓励出口,所以使1995、1996年我国对俄国的进口额有所回升。但由于贸易方式由易货贸易逐步向现汇贸易过渡,双方企业均缺乏资金,且俄出口商品也逐渐失去其价格优势,所以这一时期的双边贸易始终未能超过1993年的水平。

第三阶段(1997~1998年),由于上述原因的持续效应,这一阶段双方贸易额依然下滑。1997年贸易额为61.2亿美元,与上年同比下降10.5%,其中我出口20.3亿美元,增长20.3%,进口40.9亿美元,下降20.7%;1998年贸易额54.8亿美元,同比又下降10.5%,其中出口18.4亿美元,下降9.4%,进口36.4亿美元,下降11%。

但是这一时期两国边境地方贸易发展较快,1998年边地贸易额比1997年增长20%以上,约占两国贸易总额的1/3。

第四阶段(1999年至今),1999年两国贸易止跌回升,2000年中俄签署了《中俄政府间2001~2005年贸易协定》,2001年7月两国又签署了《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使中俄贸易渡过了10年的磨合和过渡时期,走入了快车道。2000~2001年中俄贸易增长速度超过了我对外贸易总额增长速度。2000年我对外贸易总额同比增长31.5%,其中,出口同比增长27.8%;进口同比增长35.8%,创20年来外贸额和增长速度两个新高。而中俄贸易增长速度更快,同比增长39.90%,其中我对俄出口同比增长48.70%,进口同比增长36.70%,双边贸易额突破了1993年的历史最高记录,为80亿美元。2001年,中俄贸易额约达106亿美元,同比增长33.38%,再创历史新高。2002年中俄贸易水平依然是大幅度提高的增长势头,预计还要创造历史新高。

中俄双边贸易互补性强,进出口商品呈如下结构:目前,我对俄出口的主要商品仍以服装、鞋类、土特产品、粮食、食品等传统大宗商品为主,近年来机电产品所占比重逐步增加。

我自俄进口商品以机电产品和原材料性商品为主,主要品种有飞机、钢坯、肥料、原木、冻鱼、成品油、钢材、船舶、纸浆、塑料等。详见表2和表3。

表2

2001年中国向俄罗斯出口主要商品额结构(单位:万美元)

注:此表根据中国海关统计制作。

表3

2001年中国自俄罗斯进口主要商品额结构(单位:万美元)

注:此表根据中国海关统计制作。

二、将中俄贸易关系推向战略的高度

目前,中俄双边贸易额占各自贸易总额的比例还不够大,因此存在着一种观点,认为中俄双方的贸易无非是“小打小闹”,成不了大气候,没有从战略的高度认识它,这显然是不对的。纵观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潮流,展望世界多极化的发展势头,实现外贸市场多元化的目标,减轻世界经济低迷的负面影响,适应两国未来发展的客观要求,把中俄贸易关系推向战略的高度是两国未来发展的必然抉择。

(一)两国资源秉赋是将中俄贸易关系推向战略高度的客观基础

俄罗斯是世界上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各种资源储量占世界储量的22~28%,木材蓄积量占25%,俄罗斯是目前世界上较少允许资源大量出口的国家之一。俄贸易部拟定的《俄联邦2010~2015年对外经济活动构想方案》指出,2010~2015年“燃料、原料商品将构成俄罗斯出口基础”。目前这种资源性产品占俄罗斯出口总额的60~80%。虽然俄罗斯也期望调整出口商品结构,但从中近期来看,出口原材料产品的格局短期内难以得到根本性的改变。而我国虽然也是资源较为丰富的国家,但人均占有量很少,大多数低于世界人均水平。加上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能源供不应求的矛盾将会日益突出。据专家估计,到2010年,在已探明的45种主要矿产中,只有21种可以满足需求,其中石油制品缺口将达1亿吨以上。中俄两国有着4000多公里的共同边界线,运距较近,贸易成本较低。总之,两国贸易额的增长存在巨大的空间。

中国人均资源占有量虽然不高,但人力资源十分充足,预计到本世纪中叶劳动人口供过于求的趋势依然存在。而俄罗斯的人口呈现负增长趋势,在广大地区劳动力不足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采矿业、

种植业和伐木及林业产品深加工将使中国充足的人力资源大有用武之地,这样一方面可使中方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另一方面又可以促进俄罗斯广大东部地区的持续发展,总之,两国资源秉赋是将中俄贸易关系推向战略高度的客观基础。

(二)两国产业结构的互补性是将中俄贸易关系推向战略高度的客观需要

中俄两国经济为了持续发展,都在国际市场比较优势的引导下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中国劳动人口供过于求,且大量劳动者素质偏低。因此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国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同时,还必须兼顾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成为“世界制造中心”,可向俄罗斯长期出口大量劳动密集型的产品。而俄罗斯科技力量雄厚,劳动者素质较高,劳动人口短缺,俄罗斯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可大力发展军工产业、高科技产业和智力密集型产业。中俄产业结构的调整中具有很强的互补性,通过产业结构的互补达到进出口商品结构的互补,这将为两国实施长远经济发展战略注入源源不竭的经济活力。

(三)中俄大型科技贸易项目对促进两国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9·11”事件之后,美国经济发展放缓,世界经济复苏面临严峻考验,在这样的背景下,中俄两国都需要实施外贸市场多元化战略,开展大型经贸项目合作,以减缓世界经济低迷对中俄出口的负面影响。近年来,中俄大型合作项目取得重大进展,如两国总理于2001年9月7日共同签署了《中俄输油管道可行性研究工作协议》。根据协议,2005年管道投入运营,每年俄方向中方输送2000~3000万吨原油,至少输送25年,这将使中俄能源产品的贸易额大幅度上升,对中国战略资源的储备具有深远的意义。此外中俄合作的连云港核电站2005年投产,年发电量达140亿千瓦时,将有望超过中法合作建设的大亚湾核电站。最近,俄罗斯政府已决定将苏一30战斗机生产线引进中国,这将有利于我国国家安全和国防建设。中俄两国政府间重大的科技贸易项目协议有300多项已经达成或正在达成,可以预见,中俄大型科技贸易项目为中俄贸易关系推向战略阶段开辟了良好的新局面。

三、将中俄贸易推向战略高度面临的机遇和困难

将中俄贸易推向战略高度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性机遇,归纳起来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为两国贸易战略性发展提供了法律保证

中俄两国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为双边贸易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建立意味着双方将进行长期的战略协作,2000年7月普京把中国作为自己就任总统后出访的第一个亚洲国家,双方领导人都把加强双边经贸合作促进贸易发展看作充实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物质基础。至今,双方总理举行了七次会晤,俄方对参与中国西部大开发产生浓厚兴趣。《中俄睦邻友好条约》的签订为两国经贸合作长期健康发展提供了法律上的保证。《条约》所倡导的“世代友好,永不为敌”的和平理念为中俄贸易推向战略高度创造了优良的社会环境。

(二)俄罗斯政治经济形势逐步趋于稳定,为两国贸易的战略性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

普京执政以后,动荡已久的俄罗斯政局逐步得到稳定,政府因此也把主要精力投入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从1999年下半年开始,俄罗斯迎来了经济转轨以来的首次经济增长,当年的GDP增长了3.2%,2000年增幅达7.6%。与此同时,俄罗斯居民实际货币收入在2000年提高了9.6%,工资增加了20%,失业率从12.25%降至10.3%。此外,2000年农业产值达到8449亿卢布,比1999年增长5%,粮食产量为6540万吨,比上年增加19.6%,2001年俄罗斯农业再获丰收。总之,俄罗斯政治和经济的良好发展势头为中俄双边贸易的战略性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前提条件。

(三)俄方积极推进“入世”,为中俄贸易的战略性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

俄方当前正积极推进入世进程。为了创造入世的条件,俄方提出了新的关税改革方案,按该方案,从2001年起进口商品实行5%、10%、15%和20%四种关税税率,并已开始降低税率,但平均关税税率仍保持在12~14%之间。另外,许可证、配额及进口商品的数量限制都会逐步减少或取消,边境商品将有更多机会进入对方市场,双方都可以从中获益。另外,随着俄方入世步伐加快,俄罗斯的服务贸易市场也将逐步开放,我国可以开展在运输、金融、保险、信息等第三产业的合作,开辟新的贸易领域。即使俄方入世,中俄在国际市场上存在一定的竞争,但是由于双方出口商品结构差异性高于同构性,因此彼此的竞争性将小于互补性。当然俄罗斯入世,在一些相近商品争夺国际市场方面也会出现新的冲突和矛盾,贸易保护主义将采取新的方式加以展现。这一点我们必须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和预案安排。

尽管中俄双边贸易有了空前的发展,但是距离双方首脑1996年提出的到2000年时双边贸易额应达到200亿美元仍有不小的距离。另外,双方贸易关系还存在不少急待解决的问题,归纳起来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两国没有在外贸多元化格局中把发展中俄贸易提到应有的战略高度。2001年中俄贸易额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但是在中俄两国的进出口总额中仅占2%和6%左右,只及中美贸易额的1/7左右。仍然没改变“低水平、低层次”的局面。究其原因,在于中俄两国对西方国家的技术和资金具有很强的需求,把外贸的着力点都放在了西方大国,双方往往以近期的国家实际利益为基础,通过国际市场上选择自己最有利的贸易伙伴获得最大的国家利益。双方都还没有真正把双边贸易的战略重点放在对方,双方政府还都没有开拓对方市场明确的整体战略。俄方更多地强调对华贸易的自由化,但同时在对华贸易中又带有相当多的随意性,有时甚至制造一些阻力和障碍。中方往往以边境贸易战略替代整体贸易战略,允许各种贸易主体以多元化的贸易方式参与边境贸易,抢占俄罗斯市场。由于多元化的贸易主体之间缺乏合理的战略分工和利益协调机制,各种贸易主体之间短期的无序竞争,影响了中俄贸易的整体协调发展。

二是中俄双方现有的供给结构,使中俄双边贸易的互补性受到一定的挑战。我国希望从俄罗斯进口资源性产品和军民两用技术,但这些产品具有很强的垄断性和特殊性。因而俄罗斯对这些产品的出口有比较严格的限制,难以完全满足我方需求。同时,随着俄方消费品进口的多元化和国内消费品生产企业逐步摆脱困境,俄方消费品市场的卖方特征已不复存在。中国对俄贸易的许多传统产品在俄方市场上的优势受到一定的挑战。美欧各国正在依靠其雄厚的资金、先进的营销手段、较高的产品质量和适中的价格抢占俄方市场,而我国依然停留在传统的贸易结构和营销方法上,双方没有中长期的经贸合作的战略规划,我方出口的优势正在逐步下降。

三是中俄双方贸易制度仍未达到国际通行的贸易规则标准。中俄贸易从历史上说一直是以国家贸易为主,双边政府间的贸易协定就是双方贸易的规则。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快,面对多元化的贸易主体和多元化的贸易方式,中俄两国政府认可的运作方式越来越不起作用,中俄必须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贸易制度。但是迄今为止,这方面的工作明显滞后。其中尤为突出的是 银行结算制度、法律仲裁制度、信用保险制度、质量监控制度和通关制度。中俄贸易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存在许多不规范行为,诸如合同履约率低、债务拖欠、买空卖空、随意扣留货物和资金、包机包税等现象,甚至中方贸易人员和财产的安全得不到切实的保障,使中俄贸易成为高风险的贸易,严重影响中俄贸易的健康发展。

四是双边贸易合作中存在某些偏见和误解,影响着中俄贸易合作的长远发展。由于中俄双方客观存在利益差异,也由于双方在各个层次上交流不够,中俄贸易领域存在一些偏见和误解。如中方的贸易主体一味埋怨俄方商务环境不好,只看到俄“秩序混乱”、“制度落后”、“经济困难”和“贸易风险”的一面。一些企业出师不利便产生对俄贸易“恐惧症”,对俄方市场望而却步。俄方的某些学者和政界人士对同中国发展贸易合作充满疑虑和矛盾的心态。一方面希望输出自己的技术获取利益,又怕培育自己的竞争对手,甚至有人还热衷于渲染“中国”,边民劳务人员过境“影响边境安全”,还有一些俄方人士看不到近年来中国出口商品质量提高的现实,依然抓住过去少数商贩推销假冒伪劣商品之事,大做文章,公开渲染不进口中国商品等。

四、制定中俄贸易发展战略应采取的对策

为了不失时机地抓住中俄双边贸易的历史性机遇,切实有效地解决双边贸易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建议我方应采取切实有效的对策,促使中俄双方尽早制定双边贸易发展战略。

(一)促进中俄双方将双边贸易关系提高到战略的高度,为中俄睦邻友好合作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

中俄双边贸易在过去客观上呈现出以北方为重点,以黑龙江省为依托,以满州里、黑河、绥芬河、二连浩特等口岸为前沿的小范围、低层次、低水平的特征。事实说明,这不符合两国在新世纪发展的战略需要。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潮中,中俄双方必须适时转换贸易发展战略,形成大范围、多形式、多主体、高起点为核心内容的贸易发展战略。

具体而言,就是以有利于实现中俄国民经济的长远战略发展为目标,以有利于中俄生产要素合理配置为标准,从以俄国远东、中国东北为重点,过渡到全国范围,形成南北兼顾、东西联动、分工合作、全国一盘棋的大贸易格局。除了国贸和边贸外,还应当下大气力建立境外出口加工区,建立各种形式的合资、合作企业。应当注意组织若干大型工商贸集团,联合一大批集生产、流通、科研、运输、售后服务于一体的各类企业,组成对俄经贸合作的“航空母舰”,把质量好、价格低的产品成规模的打进俄方主流市场。同时要大力鼓励民营企业向俄罗斯进军,以适应其经济转轨的运作模式。在继续扩大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同时,逐步扩大知识密集型、资本密集型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从俄方市场获取更多的比较利益。另外,中俄双方还应加强区域合作,让各自企业参与俄国西伯利亚和中国西部的开发,使贸易向纵深区域发展。总之,通过双方总理会晤机制,促进俄方将俄中贸易关系提高到推动两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性地位上,尽早共同制定中俄中长期贸易发展战略。

(二)要转变政府职能,大力培养中俄贸易人才

国际贸易关系是自然的市场关系,但是国际贸易中的比较利益不能完全依靠市场机制来获得,政府应该在保护本国贸易主体获得比较利益的过程中,不断转换政府职能,强化服务功能。首先,政府应认真总结中俄贸易大起大落的经验教训,为制定中俄中长期贸易发展战略创造各种条件,参照国际规范,为各贸易主体开拓俄方市场创造良好的商务环境,简化签证手续,促进人员往来。鉴于对俄贸易人才缺乏的现实,应有计划地培育对俄贸易人才,以满足未来双边贸易发展的紧迫需求。

(三)抓住俄方入世的有利时机,在双边谈判中解决未尽事宜

多年以来,中俄贸易出现了许多纠纷,如历史性欠帐,单方撕毁合同,俄方非法查抄等等,给双方企业造成许多损失,因此我方如何抓住俄方入世的有利时机,利用双边谈判的契机,解决一些双边贸易中重大的历史问题是当务之急。同时以总结过去,面向未来的姿态,按照世贸组织规则,为中俄双边贸易创造良好的商务环境,特别要在完善金融、保险、税收、仲裁、商检、海关、运输等各领域制定完善的法规,共同打击各种商业欺诈和不法行为,为双方贸易主体进入对方市场提供优质、便捷、高效、周到的服务。

(四)尽快建立中俄边境地区特殊经济区、边民互市区

中俄双边贸易存在巨大的地缘优势,充分利用中俄长线接壤的优势,依照国际惯例,积极创建中俄边境地区特殊经济区和边民互市区势在必行。如建立边境出口加工区、保税区、边民互市区等。通过实施两国共同赋予的特殊经济政策、管理方式和操作机制,逐步实现商品自由交易,资本畅快融通,人员便捷流动,货币自由兑换的局面,使中俄贸易向更大规模和更高层次迈进。近年来,中俄两国在创建边境地区特殊经济区和边民互市区方面达成不少共识,但是在具体实施上进展不快,尤其是俄方反应迟缓。为了中俄两国的长远利益,我国政府应在创建上述区域中采取更为积极姿态迈出突破性的步伐。另外,进一步规范边境贸易,与俄方共同建立贸易综合体,尽早结束“边贸无边”的粗放型管理状态。

(五)加强各层次的双边交流,提高中俄贸易互信程度

近年来,中俄国家领导人频繁会晤,仅2001年就达五次之多,为国际关系史所罕见。但是仅仅上层往来是不够的,地区、企业、经济团体、民间团体、学术团体、党派之间的相互交流严重不足。这是中俄贸易合作中产生偏见和疑虑的重要原因。因此,以各种方式加强不同层次的交流了解,是提高中俄贸易互信程度的重要途径。两国政府要为此进一步创造条件,给双方不同层次之间的相互交流提供指导和服务。

(六)建立中俄贸易信息网络系统,加强两国贸易的中介服务体系建设

出口商品营销方案范文第9篇

一、新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表现形式

无论是对传统贸易保护措施的运作还是WTO框架中贸易救济手段的使用,基于维护本国投资、就业的贸易保护主义火苗目前已经非常清晰地在欧美和新兴市场国家蔓延,其纷繁复杂的主要表现形式如下:

1 技术壁垒。技术性贸易壁垒是指一国以维护国家安全、保障人类健康、保护生态环境,保证产品质量等为由,采取一些阻碍其他国家商品自由进入该国市场的技术性措施。其主要表现在苛刻的技术标准、环境标准、严格的认证制度和繁琐的检验程序等方面。美国、日本以及欧盟在商品标准、技术法规和技术认证制度等方面设置了多种贸易技术壁垒,特别是各种技术认证制度差异性大,认证难度和成本费用高,正成为欧美国家贸易保护的主要形式。如欧委会宣布从2009年5月1日起,所有输欧产品中富马酸二甲酯的含量不得超过0.1毫克/每公斤,而该物质广泛应用于鞋类等轻纺产品杀菌及防霉处理。意大利卫生部部令,要求对使用该物质作为防霉剂的产品进行没收和检测,并特别指出要对中国产品进行严查。

2 出口补贴。据世行报告,出口补贴已成为各国实行贸易保护的主要措施。如欧盟宣布对黄油、奶酪和奶粉实行新的出口补贴;美国对其三大全国性汽车企业给予174亿美元的直接补贴;此外,加拿大、法国、德国、英国、阿根廷、巴西、瑞典和意大利也给本国汽车企业提供了直接或间接补贴。

3 反倾销。作为对中国进行贸易反倾销最多的新兴市场国家,印度自2008年10月以来的短短几个月内已经向中国的青霉素工业盐、热轧钢、汽车转向轴等17种产品发起了反倾销调查,涉案金额达15亿美元。几乎同一时间,阿根廷就纺织、制鞋等产品对巴西和中国提出了反倾销调查,而且阿根廷目前已经作出了对中国自行车车架及把手等部件每公斤征收3.02美元的惩罚性关税且长达5年的决定。与此同时,巴西、墨西哥和秘鲁等也对越南鞋采取了反倾销行动。

4 特保调查。与传统的反倾销措施“先调查,后保护”相比,“特保”不仅具有“先保护,后调查”的优点,而且出手很快。正是如此,印度在过去一个月内向中国发起了七八起有关特保调查。其中近期对于进口中国的纯碱产品从发起调查到作出初裁只用了10余天时间,对进口中国的铝板及铝箔的特别保障措施从立案调查到做出初裁只用了5天时间,而且分别加征31%和35%的从价税。

5 特别保障措施。保障措施(又称紧急措施),是指一国(地区)在某种产品进口大量增长以至对其生产同类或者与之直接竞争产品的产业遭受损害时,为补救或者便利产业调整而针对引起损害的进口产品采取的临时进口限制措施。其特点只是针对产品数量的激增对进口国市场的影响,而不考虑进口增长的原因。与同属贸易救济措施的反倾销措施与反补贴措施制度不同,后两者针对的是不公平贸易,而保障措施针对的是公平贸易条件下的进口产品。该制度的这一特点为各国所重视,都将保障措施作为重要的对外贸易救济制度。特别是2002年初美国“201钢铁保障措施案”的实施使钢铁产业保障措施案件剧增。2009年4月22日,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USW)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对原产于中国的消费轮胎提起特别保障措施调查,要求对从中国进口的消费轮胎(包括乘用胎、轻卡胎、小型货车轮胎和运动型多用途SUV轮胎等)限额为第一年2100万条,之后的配额为每年增加5%,期限3年。

6 灰色区域措施。所谓灰色区域措施是指总协定成员国采取的在总协定原则和规定边缘或之外的一些歧视性贸易政策措施。换言之,这些措施既不是合法的,也不是非法的,如“自动出口限制”、“有秩序的销售安排”、“出口节制”、“进出口价格调控机制”、“劳工标准”等。这些灰色区域措施现已成为发达国家推行贸易保护主义所采用的有力武器,符合他们国内政治和经济的强烈需求,但对广大发展中国家产生了极大的伤害。自2005年以来,迫于欧洲国家的压力,我国对一些输欧纺织品实行自动出口限制,并和欧方达成协议,实施双边监控,一旦出现出口量大增,将发出预警,适当减少出口。

7 禁止进口。在2009年初明令对中国钢铁、化工、纺织等产品实施进口限制措施之后,印度前不久更是宣布在未来6个月中禁止从中国进口玩具,其抬高对中国的贸易壁垒之行上升到了极致。虽然时隔不长印度政府对中国玩具的态度有所软化,但其残酷的“封杀”阴影却是有目共睹的。

8 提高关税。与目前阿根廷政府提高农产品出口税率相同时,埃及提高了砂糖进口关税,并且巴西与阿根廷将连手提升南方共同市场国家对外进口税率。而在提高汽车与收割机进口关税之后,俄罗斯于目前又将牛奶、乳脂、黄油、炼乳的进口关税分别提高15%到20%。

9 货币贬值。为了保护本国产品出口的竞争力,最近半年以来,一些国家采取货币贬值的做法。如俄罗斯自去年8月至今已使卢布累计贬值55%,而哈萨克斯坦则创下了本币一次性贬值25%的记录,另外,亚洲国家中韩元兑美元在2009年来已经累计贬值20%,而泰国、新加坡、印尼等国货币等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大幅贬值。

10 买本国货。一些国家在其政府采购和投资计划中,往往考虑优先采购本国产品,从而达到限制他国类似产品进口的目标,已成为贸易保护主义的新隐患。尤其,此次金融危机后,许多国家相继出台刺激本国经济的政府投资计划,而“购买国货”已成为刺激方案中的优先考虑。美国国会参众两院于2009年2月13日通过了总额为787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而这项计划保留了带有明显贸易保护主义色彩的“购买美国货”条款。该计划中规定,凡方案中涉及工程、建筑用钢和其他制成品全部由美国制造。

二、新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

1 我国出口企业遭受反倾销调查增加,出口风险加大。据商务部统计,2009年1-4月,国外企业己累计提起针对中国的反倾销案达90多起,比去年同期增长了50%。因金融危机导致全球经济下滑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各国对海外贸易主动权的争夺比以往更为激烈,从而引发反倾销高潮。

加之中国在加入WTO后15年之内实际上仍被是为“非市场经济国家”,这意味着到2016年12月10日之前,中国企业有可能遭受任何WTO成员国的倾销诉讼。从2008年下半年到2009第一季度的反倾销调查数据看,中国家具、纺织、热浸镀锌板等钢铁制品、三氯蔗糖等食品,均已遭受反倾销调查,而后续将可能引发相关行业更多的反倾销诉讼。

2 我国商品出口结构受到影响。据商务部相关统计,2009年一季度,我国机电产品出口同比下降25,2%,我国食品加工和纺织品等劳动密集产品出口同比下降33.8%。由于我国出口商品中劳动密集产品比重高,出口商品的结构状况决定了我国出口产品很容易受到反倾销、环保法规和技术标准的影响和冲击。如我国大量农产品和食品出口因为发达国家制订的严格的农药及有毒物质残留量标准及严格的卫生检疫标准而被退货、索赔甚至是禁止进口;发达国家为保护其市场及其相关产业,以保护环境和人身健康为名,不断设置各种绿色壁垒来限制我国产品出口。此次金融危机引发的新一轮贸易保护主义将对我国商品出口结构调整产生影响。

3 我国出口市场受阻因素增多。虽然我国一直以来都采取市场多元化战略,但由于拉美及非洲国家购买力不强,实际出口仍不多。目前我国商品的主要进口国仍集中在美、日和西欧等发达国家,他们的反倾销、环保和技术法规又是世界上最严格最完善的,此外,经济衰退使这些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从而使我国遭受新的非关税壁垒阻碍的可能性非常大。据商务部统计,2009年第1~4月,我国遭受“两反两保”调查共25起,其中,16起由欧美日发起。再则,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出现,集团内的关税及非关税壁垒大幅度减少,贸易量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排斥集团外产品。

4 双边或多边贸易摩擦和纠纷增多。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一些国家基于自身利益,充分利用贸易保护主义的新趋势,采取贸易保护措施,限制我国产品进口。贸易保护致使我国与一些国家经常引发边贸易摩擦和纠纷,严重的甚至引起贸易战,对双边、多边贸易关系甚至外交关系产生消极影响。

三、我国应对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策略

第一,应把WTO规则作为遏制贸易保护主义的重要手段。尽管WTO规则及实施机制远未臻完善,或者处于灰色地带,难以成为遏制保护主义的“速效药”。但不容质疑的是,WTO体制仍是各国默认的保护主义底线所在。至今尚没有哪个国家公开背弃半个多世纪形成的自由贸易规则,而是尽可能地寻求所谓“合法的保护主义”,或称“巧妙的保护主义”,恰恰说明了现有规则并未失效。美国府院最终达成的经济刺激方案明确,应以与美国所承担国际义务不相违背的方式实施,是一个最好的例证,根本而言,全球化下的复杂性相互依赖是确保WTO规则效力的真正基础,因为任何国家过度短视的保护主义行为均可能适得其反。

第二,应积极推动国际社会危机干预政策协调。联手遏制保护主义蔓延。首先,中国应与各国加强财政政策的协调。2008年,中国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二大货物贸易出口国,并且已经深切感受到危机影响之重,近几个月以来出口同比连续出现两位数下降。中国是世界上财政政策支持力度最大的国家,以缓解外需下降的压力,因而对各国配套实施相关政策具有重要的利益。其次,应与各国加强货币政策的协调。密切关注各国汇率政策走势,尤其是美元发展与美元资产的安全性,呼吁相关国家采取负责任的做法,防止出现竞争性汇率贬值引发的贸易战。

第三,应鼓励企业牢固树立以质取胜的战略意识,注意品牌和营销渠道的建立。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竞争已经开始从产品竞争转入到品牌、营销、管理等综合实力的竞争。我国出口企业应跳出恶性价格竞争的怪圈,追求产品的差异化和自主创新品牌的建立,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根本上解决产品的质量问题。我国出口检验检疫机构也应采取有效措施,运用先进的检测手段和高超的检测水平,通过严格把关和优良服务,促进出口产品的结构改善和质量提高。

第四,建立产业损害和国外贸易保护的预警机制。首先,要认真研究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体系、反倾销调查体系和绿色壁垒体系,总结国内外企业突破贸易保护的经验和教训,建立国外贸易保护的数据库,及时向企业传递有关信息,及时预警信息,帮助、指导国内企业突破国外新贸易保护主义的障碍。其次,检验检疫机构应积极利用信息优势,增强对出口商品价格的分析能力,及时发现低价竞销的苗头,提供给有关决策部门参考。最后,应定期对一些敏感产品列出清单,与海关、经贸部门配合,公布有关商品的最低限价,并建立合理的出口商品评估制度。

出口商品营销方案范文第10篇

关键词:亚非发展中国家;反倾销;基本状况;原因;对策

一、发展中国家对华反倾销的基本状况

亚非发展中国家与我国的贸易摩擦近年来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据统计,自欧共体对中国提起第一例反倾销调查至今,目前已有34个国家和地区发起了约640多宗对华产品的反倾销,其中发展中国家占到了3/5的比例。据商务部统计,2004年上半年立案的12个国家中,有9个是发展中国家。仅土耳其对我国发起反倾销及保障措施调查就有12起。2005年上半年反倾销案件总数呈下降趋势,但不断出现摩擦新热点,在全部20起反倾销案件中亚非发展中国家占一半,其中,印度5起,南非2起,土耳其1起,巴基斯坦1起,以色列1起,涉案金额达2.05亿美元,占全部反倾销涉案金额的77.4%。某些发展中国家对我国出口商品采取的保护主义措施随意性强、波及面广、措施极端,令我国出口企业损失惨重。1993年4月墨西哥曾经一次对中国十大类4000余种商品实施反倾销,占中国对墨西哥出口的75%,临时税率甚至有高达1105%。

二、发展中国家对华频繁反倾销的原因

在全球经济不景气,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的背景下,中国出口一直频繁遭到他国的反倾销,但当前发展中国家不断与中国发生贸易摩擦的态势,却有特定的内在原因。

(一)我国出口商品结构趋同于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

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这些发展中国家主要集中在与中国出口商品结构存在竞争性的非能源输出国家如印度、土耳其、墨西哥等,而与中国有较大经济互补性的中东石油输出国家和南美矿产国家则不易产生贸易摩擦。例如印度对华反倾销调查集中在两国技术水平相当的化工/石化、医药品、纺织品、钢铁和其他金属、消费品等行业上。

(二)中国出口商品结构存在着严重缺陷,容易遭受反倾销打击

中国出口商品仍以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的粗加工产品为主,这样的商品技术更新能力薄弱、品牌核心价值低、同质性替代性强、大都已经进入产品成熟期,国内外供货商与日俱增,市场上供大于求,极易引发竞争。

(三)粗放型外贸增长方式

我国企业在开拓发展中国家市场时,往往竞相压价、盲目扩大出口量,出口上的增量不增价甚至跌价。极易在反倾销调查中授人以柄。我国个别企业对土耳其出口的自行车报关发票价格仅为1.8美元。据中国驻外机构一致反映,中国商品在巴西、印度、南非等国并非没有市场,而是市场开拓刚见成效,中国方面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就接踵而至,引起当地生产企业的恐慌,要求其政府采取反倾销等保护措施。而一旦对方裁定反倾销成立,中国企业几乎将会痛失进口国相关产品的全部市场。

(四)频繁贸易摩擦的导火索在于中国在与发展中国家双边贸易中持续顺差

2004年中土贸易额达到34亿美元,同比增长31%,随着今年中国关税的进一步降低,两国的贸易额将会继续大幅度的增加。但在迅速增加的贸易额中,不可忽视的是,中土贸易不平衡的问题:土耳其处于绝对的逆差地位。由于土耳其与中国经济互补性不很强。尽管中土外交关系良好,但贸易结构的失衡决定了中土贸易摩擦未来几年的持续性。

三、应对发展中国家对华频繁反倾销的对策思考

(一)从长期来看

1.加快国内经济结构的调整,平衡与第三世界非原料产国的贸易结构,改变粗放型外贸增长方式。逐步实现出口产品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移,以差异化营销策略开拓境外市场,是减少发展中国家反倾销的根本举措。

2.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升级。我们不能因为贸易摩擦的增多,而否认劳动密集型产业在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现阶段我国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键,应当是如何利用新兴的技术、知识、信息、制度诸要素改造传统要素。

3.进一步完善我们的宏观调控措施。企业过度依赖价格战策略,归根结底又是因为投资领域的重复投资过多,过剩生产能力太大。我们需要遏制重复投资,减少、消除过剩生产能力,从根源上降低反倾销风险。

4.开发其它发展中国家市场。在重视原有发展中国家市场的前提下,加大对东盟、中亚市场的开拓;扩大与俄罗斯贸易往来;积极开拓拉美、非洲市场。

(二)从短期来看

1.企业层次

(1)规范出口秩序,加强企业自律。不过分依赖价格竞争手段,向依靠质量,品牌和科学的营销策略取胜的非价格竞争手段过渡。以免给反倾销调查当局以倾销的口实。

(2)积极应诉。事实证明,在发展中国家至今对中国企业提出的反倾销案件中,凡是中国企业主动应诉和抗辩的,要么是中方胜诉,要么是迫使对方减少反倾销额度,损失被降低到了最小程度。

(3)从单个企业层次上积极争取“市场经济待遇”,争取分别税率。出口企业应当注意积累尽可能充分的证据、资料,例如企业资产情况、财务情况等资料,证明企业的运作是以市场调节为主,而不是政府干预的。2003年11月21日,印度商业和产业部对大连凯美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应诉的中国出口硼酸盐反倾销案做出终裁,将初裁倾销幅度为96.5%降至26.58%,并确认了大连凯美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的“市场经济地位”。

(4)运用多种贸易方式,对外直接投资,在发展中国家设立组装厂,进口配件后进行组装,从事带料加工业务。将成为中国既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又能规避反倾销的重要突破口。也可以先从一般贸易做起,物色商,由其进口配件后自行组装,利用其客户网络扩大销售。

2.政府层次(1)努力争取更多的发展中国家贸易伙伴承认我们的市场经济地位。首先,通过谈判让他们了解中国市场经济条件发展的真实情况达成市场经济的共识;通过对方驻我国使领馆、我国驻对方使领馆进行疏通。一方面帮助出口企业及时获得反倾销调查的各种信息;另一方面,出口企业加强对其有关国际贸易和反倾销的政策法规的了解。

(2)进一步运作2005年3月1日正式实施的《对外贸易壁垒调查规则》。2004年4月22日,商务部应申请人江苏省紫菜协会提出的贸易壁垒调查申请,依据《对外贸易壁垒调查暂行规则》的规定,第16号公告,对日本紫菜进口管理措施进行贸易壁垒调查。经过调查,今年2月21日,日本公布了2005年紫菜全球进口配额方案,取消了对进口紫菜原产国的限制,并明确2005年紫菜全球进口配额总量为4亿张。这标志着中国紫菜产品自2005年起可以进入日本市场。我国通过这一积极的政策工具主动收集发展中国家贸易壁垒的有关情况,并主动采取有关措施,从而逐步摆脱过去在面对贸易壁垒时被动挨打的局面,更加积极有效地保护我国贸易利益。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与亚非发展中国家的经贸关系已经出现危机。而在当前欧美国家对中国贸易围追堵截的严峻形势下,广大亚非发展中国家又是我国市场多元化战略的重要合作伙伴,将此经贸关系纳入到良性轨道,已经是迫切需要完成的任务。

当前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出口商品结构以及粗放型的出口增长方式是亚非发展中国家对华频频发起反倾销的根源。只有加快国内经济结构的调整、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升级,进一步开拓其它国家市场和多种贸易方式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日渐升温的贸易争端。

参考文献:

[1]王英辉.入世:企业反倾销的技巧与策略[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2002,(1).

[2]王韶玲.入世与中国外经贸发展战略调整[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4,(4).

[3]李诗.中国对外贸易概论[M].北京: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2002,(8).

[4]邵望予.国际贸易方式实务教程[M].海南:中国海南出版社,2002,(8).

上一篇:企业开业活动策划范文 下一篇:产品活动促销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