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建设的重心范文

时间:2023-12-19 17:13:21

经济建设的重心

经济建设的重心篇1

关键词: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效率;公平

中图分类号:F120.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27-0007-02

经济与社会是现代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人们一直致力于寻求二者关系的最佳答案。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基础上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对此进行了科学回答,即“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又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社会建设”的重要概念。社会建设的提出,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十七大报告再次对社会建设进行了强调和论述。面对党中央对社会建设的高度重视,一方面有人认为,这标志着党的政策由“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到“以社会建设为中心”的重大转变。另一方面有人依然认为,只要经济发展了,一切社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甚至还有人把“发展是第一要务”理解为“经济建设是第一要务”。这些认识都没能正确把握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的关系,既不利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社会建设是为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而提出来的。早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就指出,“加紧经济建设,就是加紧四个现代化建设。”[1]“为了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任务很多,需要做的事情很多,各种任务之间又有相互依存的关系,如像经济与教育、科学……不能顾此失彼。”他在总结过去搞计划时的教训时说:“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没有安排好各种比例关系”,其中“有一个重要的比例,就是经济发展和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发展的比例失调,教科文卫的费用太少,不成比例。”“我们非要大力增加教科文卫的费用不可”,“否则现代化就化不了”。“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是多方面的,各个方面需要综合平衡,不能单打一。但是说到最后,还是要把经济建设当做中心。离开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就有丧失物质基础的危险。”[1]当时,邓小平虽然没有使用“社会建设”这个概念,但已指出了社会建设的主要内容,并深刻阐述了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的关系及其正确处理二者关系的方法。

在过去三十年的时间里,中国经济建设取得的成就令世人瞩目。2007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246 619亿元,比2006年增长11.4%,已经跃居世界经济总量第四位,与第三位的差距不断缩小。但是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由于长期秉持过分强调经济增长、单纯追求经济指标的发展理念,一些领导干部形成了GDP崇拜的政绩观,认为搞经济建设,看得见摸得着、成效明显,而发展社会事业投资高见效慢,过多的强调社会建设会拖经济建设的后腿,成为进一步发展经济的包袱。只要经济发展了,人民富裕了,一切社会问题都会自然化解。在这种观念支配下,某些政府部门在制定经济和社会政策时,就自觉或不自觉地降低与人民群众福祉密切相关的社会性投入,如国民教育、就业培训、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文化娱乐设施、科技研发、生态环境保护等,从而造成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是中国民生问题得以持续改善的三十年,但在片面的发展观和政绩观的影响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小水平低且城乡有别、教育机会不均等、住房困难、就业压力加大、生态环境恶化等社会问题十分突出,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局面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进一步切实改善民生,使全体国民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任重道远。按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逻辑,单靠经济建设无法解决自身在发展中产生的众多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解决社会问题,维护社会公正,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大力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这就是社会建设提出的意义所在。

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的地位不同。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2]这句话为我们正确认识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的关系提供了最为根本的理论依据。也就是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中,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虽然都很重要,要统筹兼顾,但它们的地位是不同的,不能将其并列起来,否定经济建设的中心地位。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明确的是,发展并不等同于经济建设,这里的发展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它不仅是指经济发展,而且还包含政治发展、文化发展、社会发展等其他方面的发展。

经济建设是社会建设的基础和保障。经济建设是我们整个事业的中心,没有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作强有力的保障,社会建设和改善民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教育的投入、就业机会的创造、收入差距的扭转、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全民健康水平的提高、住房、环境、交通状况的改善等,离开经济建设的支持和带动,是无法实现的。

社会建设是经济建设的目的和归宿。马克思曾经指出,“正像社会本身生产作为人的人一样,社会也是由人生产的”[3],“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4]这两句话说明,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人,为了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因此,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的社会建设,说到底是人的建设。而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正是为了增加社会财富,改善人民生活,实现共同富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从而为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创造条件。所以,经济建设是以人为本的建设,它为社会建设、人的建设提供服务和帮助,以社会建设、人的建设为最终目的和归宿。

社会建设是经济建设的动力和支撑。一般说来,影响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拉动力量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即外贸拉动、投资拉动和内需拉动。在这三个经济动力当中内需拉动最重要,它的分量占这三大动力总和的70%以上,且同其他两个拉动力量相比,风险最小,社会效益最大。经济学家统计发现,一个社会的内需拉动与各个群体的关系为:高收入群体购买力最强,但是边际消费意识最低;低收入群体消费意识最强,但是购买力最低;中等收入群体购买力和消费意识都比较强。目前中国中等收入者仅占全国人口的20%左右,而发达国家的中等收入者一般占全国人口的50%以上。因此,采取各种有力措施,积极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努力实现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使“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的目标,使社会结构更加合理,对于扩大内需进而对加快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换句话说,社会结构不合理等社会问题突出,必然成为经济建设的制约因素。

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在内容上是相互交叉、重叠的。比如,就业问题、收入差距问题、社会保障问题等。既是社会建设的重点领域,也是经济建设的重要内容。有学者将注重解决就业、收入差距和社会保障等社会问题,作为中长期中国经济的基本走向和重要政策之一,是很有见地的。

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只有使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相协调,才能有力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认识和处理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的关系,可以同认识和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结合起来。但不可将其简单地进行对应,即经济建设注重效率,社会建设注重公平。实际上,经济建设也讲而且必须讲公平,如市场经济中的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同样,社会建设也讲效率,如转变政府职能,鼓励、引导社会组织积极参与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更加高效地为广大民众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等。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理解这一重要原则关键要把握以下几点:第一,这一表述并未否定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效率优先”原则。经济建设是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中心,牢牢坚持这个中心就必须坚定地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必须坚持效率优先,这是由市场经济的本质决定的。第二,“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中的“公平”,并不是相对于“效率”,而是指,在纵向上相对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化改革的初始阶段,现阶段应更加注重公平;在横向上相对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分配体制,我们应更加注重公平。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注重公平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体现。第三,无论是处理初次分配还是处理再分配中的效率和公平问题,都必须用改革、发展的办法来进行。所谓“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就是要求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必须协调发展。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市场追求效率与政府维护公平完全能够共生共长,而非此消彼长。第四,这一表述与报告中“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具有内在的统一性。

经济建设的重心篇2

关键词:增长极,重庆,SWOT,经济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4-00101-02

1 增长极理论相关研究综述与述评

增长极(growth pole)是区域不平衡发展的主要理论。但究竟什么是增长极?简单说,增长极就是具有推动性的经济单位。朗索瓦.配鲁(Francois Perroux,1955)在其著作《经济空间:理论的应用》、《增长极的概念》中最早提出,认为空间发展如同部门发展一样,增长不是同时出现在所有的地方,它以不同强度首先出现在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最终影响。进入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增长极理论发展迅速。其主要代表人物主要有威廉姆森(Williamson,1965)、胡佛(Hoover,1972)、汉森(Hansen,1972)、爱萨尔德(W.Isard,1975)、布德维尔(Boudeville,1966)。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增长极理论经历了较长时间发展日臻成熟,尽管仍有某些缺陷和局限,但依旧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理论。

国内学者关于增长极理论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应用方面。蒋秀兰,刘金方(2007)运用增长极理论来解析京津冀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戴亚楠(2007)运用增长极理论来分析江苏海洋经济发展战略,指出沿海区域要培育自己的经济增长极,来带动江苏沿海区域经济的发展。颜鹏飞、孙波(2003)从探讨探讨经济增长和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含义出发,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提出了关于经济增长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新理论。秦国文(2008)把配鲁增长极理论的实现条件细化,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来分析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增长极的实现条件。

国内外学者关于增长极理论的研究,为本文提供了一个逻辑起点和分析框架。但重庆市建设西部经济增长极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综合分析重庆的现实情况及发展实际。

2 重庆建设西部经济增长极过程中SWOT分析

2.1 优势分析

2.1.1 显著的区位优势

重庆处于长江经济带核心地区,中国经济带核心地区、中国东西结合部,地界东临湖北湖南,南接云贵,西靠四川,北上中原,两江通衢,交通便利,历史上就是西南地区的物资集散地和长江上游最具活力的商贸中心。显著的区位优势铸就了重庆在建设西部经济增长极中不可动摇的地位,也决定了重庆建设西部经济增长极后,其对长江地区和西南地区经济发展巨大的“集聚效应”和“扩散效应”。另外,重庆“兼融”长江地区和西南地区的开放之利,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和产业融合过程中发挥着无可比拟的枢纽作用。

2.1.2 便利的交通优势

重庆是西部地区唯一集“水陆空”为一体的交通枢纽重镇。拥有横贯中国东西南北的铁路干线、高速公路、长江黄金水道。随着“十一五”规划的完成,重庆交通优势将进一步提升。届时,重庆将有九条铁路贯穿重庆,重庆机场将升格为亚太重要机场。便利的交通是重庆构建西部经济增长极的重要基础,是增长极发挥作用的动力机制,为重庆建设西部经济增长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1.3 快速的经济发展优势

重庆在直辖以后,大力发展经济,调整经济结构,积极扩大对外开放,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经济社会全面发展。2008年重庆主要经济指标在西部12个省区中均名列前茅。2008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096.66亿元,比上年增长23.63%,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8025元,比上年增长22.95%。全市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2901828万元,比上年增长22.02%,其中一般性财政收入577.57亿元,增长30.4%,占财政收入的44.7%。从主要经济增长指标我们可以看出,经济的快速发展为重庆打造西部经济增长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2 劣势分析

2.2.1 思想闭塞,意识不到位

重庆是“大城市”、“大农村”并存、“大城市”带动“大农村”发展的区位布局。“二元经济结构”十分突出,城市经济发达,而偏远山区则由于信息闭塞,经济发展缓慢,城市与农村的差距逐渐拉大,严重阻碍了城乡统筹的发展及和谐社会的构建。这与重庆发展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极是不相符合的。信息闭塞及意识不到位必将阻碍城市“扩散效应”的辐射发挥,这是重庆在建设西部经济增长极道路上所面临的一个薄弱环节,问题亟待解决。

2.2.2 缺乏带动性龙头产业,创新滞后

重庆产业结构单一,尤其是第二产业,以摩托车和汽车为主要支柱产业,由于偏重型化的产业结构,导致了产品附加值低。同时,在区域外重庆支柱产业和西部其他省区产业存在雷同,产业竞争力低。在区域内,产品分工不明确、低水平重复生产、创新空间不断缩小、缺乏带动全市带动经济发展的新兴产业。这个问题得不到解决,重庆建设西部经济增长极也就是“纸上谈兵”,实施可能性严重受影响。

2.2.3 缺乏核心城市带和城市群

增长极发挥作用的动力机制就是城市和城市群的带动辐射作用。现阶段重庆“一小时”经济圈、“渝东南翼”、“渝东北翼”之间差异也不断扩大。“渝东南翼”、“渝东北翼”与“一小时”经济圈相比,辐射带动经济能力依然比较薄弱,特别是地处偏远山区的地区,因为交通不便,和“一小时”经济圈的差异更大,造成了重庆市经济发展的“断层”。如何推动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这就需要有一大批城市群和城市带来承接增长极的推动作用。目前重庆就是处于一个核心城市单一的状态,单纯依靠“一小时”经济圈的带动作用,是远远不够的。

2.3 机遇分析

2.3.1 “314”总体部署

2007年3月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在参加重庆代表团审议的时候寄语重庆,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完善思路,把重庆建设成为西部经济的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这表明中央会更加关心和支持重庆地区经济的发展,重庆要紧紧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加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力度,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老工业基地调整步伐,着力解决好民生问题,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加强城市建设,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2.3.2 统筹城乡综合配套试验区设立

2007年6月国务院正式批准重庆市建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使重庆市获得了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新的政策平台。城乡统筹综合配套试验区的平台,必将对深化体制改革,促进城乡制度公平,探索城乡统筹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思想空间和政策空间,有利于加快实现重庆建设西部经济增长极的战略目标。

2.3.3 国务院“3号文件”的新部署

2009年1月26日国务院颁发《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号,以下简称3号文件),对重庆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新定位,明确了新部署,也带来了重庆空前的新机遇。国务院国发[2009]3号文件提出建设“两江新区”等一系列新的战略部署,又为重庆进一步探索统筹城乡和区域协调新路子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这对重庆有效承接优先开发区和国际上的产业转移,引导产业集群化发展,促进重庆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必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2.4 威胁分析

重庆在打造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极的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的竞争者,它们无论在经济实力、相关产业影响力、经济规模还是对周边地区经济的带动作用都是和重庆不相上下,比如:乌鲁木齐、成都、西安、昆明等在西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都具有很大的辐射能力和带动作用。这四个地区对西部经济的推动作用是不可小觑,但是综合各方面的考虑,重庆还具有明显的优势,在建设西部经济增长极的过程中各个经济源要相互扶持与帮助,共同促进西部经济的发展。

3 几点建议

3.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扩展和完善重庆交通网络

增长极是通过交通轴线发挥其辐射作用的,没有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增长极的作用就不能很好的发挥。重庆是一个拥有显著区位优势的地区,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特别是交通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网络,城际间的交通设施比较便利,但是到一些偏远的山区,交通设施有待完善。要把重庆建设为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极,这样的交通状况还是远达不到增长极发展的要求。因此,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扩展和完善交通网络。

3.2 强化城市建设和管理,着力打造核心城市带和城市群

增长极的聚集和扩散作用是通过核心城市向外辐射的,重庆主城区的发展速度还是非常显著的。但是由于重庆“大城市”,“大农村”的布局,核心城市对周边地区的辐射作用还是很微不足道的,因此,要进一步加强城市建设和管理,建设“宜居重庆”、“畅通重庆”、“森林重庆”、“平安重庆”、“健康重庆”,特别是要注重主城区城市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打造,提升重庆增长极的综合环境。

3.3 加快小城镇建设,打造增长极中的增长极

如上述重庆是“大城市-大农村”区域空间布局,主城区对周边地区的辐射作用是微不足道的,这就需要在增长极中建设一个增长极,小城镇建设正是发挥了承接过度作用,小城镇通过增长极的辐射作用,促进自身的发展,然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就变成增长极中的“增长极”,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

3.4 加强科技创新,发展带动型的新型龙头产业

新世纪的竞争是知识的竞争,也是科技的竞争,重庆要发展成为西部的经济增长极,就必须进行创新,用先进的科技武装产业,加大科技投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传统产业的更新换代,培育一批新兴工业密集区和集约高效农业区,建立一批科技企业孵化器和生产力促进中心;重点围绕健全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培育发展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加快现代信息技术推广应用和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只有用科技武装的产业,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竞争力,才能代表产业发展的方向,增强重庆在建设西部经济增长极过程中的“砝码”。

3.5 统筹城乡经济,构建增长极“极核”

重庆要建设西部经济增长极,就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缓解重庆“二元制”结构的矛盾,这就必须在内部构建一个辐射和聚集能力强的极核,而“一小时经济圈”是不可或缺的载体,能聚集优势产业,同时将劳动密集产业向周边扩散,在解决产业问题的同时,相应的促进了就业,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

3.6 构建区域经济合作机制

重庆地处西部地区,西部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发展缓慢,同东部地区相比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重庆在建设西部经济增长极的过程中也存在着相当多的竞争者。但是各个区域不是竞争的关系,而是相互合作,共同促进的关系。这就需要在西部构建一个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实现“一核多极”的格局,即以重庆为增长极核,乌鲁木齐、昆明、西安、成都多个增长极相互合作的机制,共同推进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缩小东西部差距,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长发,商宇.总书记为重庆发展“导航定向[N].重庆日报,2003-03-09.

[2]王继虎.“增长极”理论与西部大开发[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7(5):55-56.

[3]Bouldeville J R.Problems of Regional Economic Planning [M].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1966.

经济建设的重心篇3

关键词:董必武;经济建设;法治建设

中图分类号:D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1)34-0229-03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遵循这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然要求在法治建设实践中努力做到法治建设必须为经济建设服务。董必武作为马克思主义法学家、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主要奠基人,在他的法治建设实践中,始终积极倡导和践行法治建设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思想。

一、法治建设为经济建设服务思想的历史回顾

董必武关于法治建设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思想由来已久。早在中央苏区时,为了粉碎策划的对苏区经济上的封锁,保障经济供给,在董必武等人的领导下,制定了维护经济建设的法规、条例,依法严厉打击经济建设领域的贪腐行为。1934年3月25日,时任中央苏区最高法院院长的董必武担任特别法庭主审,审判了渎职贪污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于都县苏维埃主席熊仙璧,根据犯罪事实,判决熊仙璧监禁一年、期满后剥夺公民权一年、没收其投机生意所得充缴国库。此案件的判决,有力地打击了中央苏区的贪腐行为,巩固了苏区政权,调动了人们生产的积极性。同时还利用报纸、控告箱等多种方式发动群众检举揭发贪腐行为。1934年5月26日,董必武在党的刊物《斗争》上,专门就通过群众的检举来打击贪腐行为发表了《把检举运动更广大的开展起来》的文章,阐明了检举运动的初步成绩、经验和如何进一步开展检举运动等问题。由于加强了中央苏区的法治建设,逐步健全了地方政权机关,提高了工作效能,改进了工作作风,最大限度地保卫了经济建设的健康运行,保证了经济供给,粉碎了的经济封锁。

在担任华北财经办事处主任和主政华北人民政府时期,法治建设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思想进一步得到体现。董必武指出,因为“做财经工作的人犯贪污腐化罪过是比别的工作人员容易些。他们经营的不是财就是物,又与复杂的社会相接触,这些都富于诱惑性,诱惑人们作恶与犯罪是有很大的可能”[1]。所以,为了依法保证经济建设的顺利开展,“在中有些干部贪污,我在土地会议中提议政府公布一道惩治贪污的法令,规定贪污的要判罪,起码是若干时期的苦工,其贪污的赃私要追缴。犯罪的如果是党员,除按党纪处分外,同样应按国法处理。我们做财经工作的同志必须知道,仅仅自己省察,仅仅训导被领导人还不够,国家应当有法律制裁,党应当有纪律制裁,才能使贪污减少,直至根绝。否则,防止贪污将成为纸上空谈。” [1] 在董必武的领导下,组织制定了一大批涉及到农业、工业、商业、财政、税收、金融、交通等经济领域的法律法规,为经济建设奠定了法制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国内局势的稳定,董必武更加关注法治建设对经济建设的功能。1950年7月,董必武指出:“现在人民最迫切需要的就是恢复和发展生产。这个真理我们应该坚持,我们司法工作要对人民恢复和发展生产给以适当的配合。” [1] 董必武在这里不仅明确地提出了司法工作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原则,而且把恢复和发展生产作为一个真理来坚持,这就充分说明董必武在对法治建设关注的同时,也非常关注经济建设,而且更加关注法治建设为经济建设服务的问题。1953年10月31日,他在全国民政会议上提出:“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建设必须有新民主主义的政权来领导和保障。” [1]1954年3月,他专门为《人民日报》写了题为《进一步加强经济建设时期的政法工作》的社论,社论指出,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必须进一步加强政法工作,因为政法工作的每一项都对经济建设事业能否顺利进行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政法工作做得好,就可以推进和保护经济建设事业,使社会生产力进一步迅速发展。做得不好,就会使经济建设遭到破坏。

二、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是法治建设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前提

法治建设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思想前提是树立正确的观念。因为,只有正确的思想认识才会有正确的实践行动,如果思想认识上不清醒,就不可能有正确的行动。尽管法治建设对经济建设起着重要的保证作用,但并不是所有的政法工作者都有清醒的认识,还有一些干部存在着糊涂认识。特别是随着社会改造运动的基本完成,有人认为经济建设已经成为全国的中心任务,政法工作就没有从前那么重要,就产生了轻视政法工作的倾向,不安心工作。对此,董必武提出了严厉的批评,他指出:“有些同志以为:既然大规模的社会改革运动已经基本完成,经济建设已经成为全国中心任务,那么政法工作就没有从前那么重要,可以不必用从前那么大的力量去做了。有些政法工作干部甚至发生了不安心的现象。这是完全错误的。经济建设已经成为全国中心任务,这并不意味着要削弱政法工作,相反地,而是要更加加强政法工作。”[2]1955年,董必武再次指出:“对司法工作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方针,并不是每一个司法工作人员都有深刻的认识。”[2] 董必武号召政法工作者要从思想上认识到政法工作对经济建设的重要性。

当然,如果我们完全埋头于经济工作,迷醉于经济建设的胜利,而忘记当时复杂的政治局势,简单地以为经济工作就是一切,那就要在政治上犯极大的错误。因此,“我们要完成新的历史时期所赋予政法工作的新任务的重要前提之一,就必须要彻底肃清那些认为政法工作可以稍为放松一些或稍为削弱一些的错误思想。” [2]董必武强调指出:“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时期,重视经济建设工作是完全正确的,但是,没有政治法律工作的加强和发展,就不能保障我们的经济建设,保障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2] 这就纠正了一些干部不了解政治法律工作和经济建设的正确关系、忽视政治法律工作对保障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决定作用、错误地认为国家只搞经济而用不着加强政治法律工作的错误认识。

三、围绕中心任务、突出重点是法治建设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方针

法治建设为经济建设服务的的重要方针是围绕中心任务、突出重点。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经济建设工作的关注点是不一样的,因此,法治建设在保障经济工作问题上也要适应当时的状况,突出重点。

董必武在中央苏区负责司法工作时,由于对中央苏区实行经济封锁,妄图困死饿死红军,所以,保证以粮食为主的生活必需品的安全成为法治工作的中心任务。董必武主持制定的法规和条例、开展的司法活动,基本上是以保证经济供给、反对涉及粮食的贪腐行为而展开。

1947年9月,董必武在晋察冀边区财经会议上指出,发展生产必须解决生活上最基本、最大量的需要问题,“我们生活最基本、最大量的需要是什么呢?很明显的,那就是吃的和穿的,就是粮食和衣服。” [1] 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必须发展农业生产,使解放区达到经济上的独立自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集中力量,为保证战争供给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因此,政法工作的中心任务依然是制定相关的法规,组织制定了《关于农业税土地亩数及常年应产量订定标准的规定》等一大批经济法规;同时为了反对贪污、浪费现象,为此,华北财经办事处发出了《关于反贪污反浪费的指示》,加大了依法惩处贪污浪费的现象。

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各个分散的解放区必须要从基本政策制定到具体执行统一起来,董必武指出了统一财政经济工作的重要性,他说:“现在情况完全变了。各战略区内部都连成一片了,各战略区相互间也连接起来了。地区没有人为的阻隔,政治上一向是统一,军事上亦是在统一指挥下作战,我们的财经工作怎能不统一呢?” [1]只有实现财经工作的统一,才能更好地发展生产,保证全国范围内战争的最后胜利。为了实现财经工作的统一,在董必武领导下,华北人民政府制定了统一交通、金融、贸易等方面的各种经济法规,从法律层面维护了统一财经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健全法制、完备机制是法治建设为经济建设服务的保障

法治建设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制度机制保障是健全的法制和完备的机制。随着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大规模开展,要求政法工作也要有计划性,实现制度化建设。董必武说:“因为政法工作主要任务是保障经济建设顺利进行,经济建设有计划,政法工作没计划不行。过去搞运动,现在要计划。” [2] 那么,如何有计划地开展法治建设以便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呢?

董必武指出了政法工作的主要任务:在立法方面,因为“立法工作特别是保卫经济建设的立法工作,相应落后于客观需要,今后要按法制办事,就必须着重搞立法工作” [2]。所以,“要着手起草或研究各种必要的法规,特别是有关经济建设的法规,比如保障基本建设的法规,违反劳动保护和技术保安规程的制裁条例,保护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法规等等。” [2]在司法方面,要加强有关经济建设的案件如工矿生产、基本建设、铁路运输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违法案件的检察和审判工作。在董必武的大力倡导下,设立了专门法院,如铁路运输、水上运输专门法院;在最高人民法院设立了铁路、水上运输审判庭;在各省市法院中设立经济建设保护庭或组,建立了公证处,对经济合同进行公证;在城市街道、农村广泛设立调解委员会;为了解决各企业单位间发生的财产争议,设立了公断处,政府各部门和较大的企业设立法律室等等。在公安方面,要进一步加强对敌隐蔽斗争中的侦察工作,有力地保卫经济建设,特别是保卫重要的厂矿、交通、财经、贸易部门。董必武提出必须使政法工作深入到工厂矿山中去,深入到农村的互助合作社中去,深入到其他各种经济工作部门中去,建立自己的业务。通过这些措施,就有力地保障了经济建设的依法有序运行。

董必武还特别指出,国家财产能否受到很好的保护,对经济建设事业具有极其密切的关系,所以“我们应该特别教育国家全体工作人员和全体人民尽力保护国家财产,并努力积累国家财产。应该继续反对一切贪污盗窃国家财产的罪行,并依法严厉制裁一切贪污和盗窃分子,应该不断地提倡节约,反对浪费,并给严重的浪费分子以应有的惩罚。应该反对国家机关和生产事业中的任何消极怠工、的现象。对于重大的责任事故必须严格查究。” [2]

五、实事求是地总结经验是法治建设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关键

法治建设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关键所在是实事求是地总结经验。因为“总结工作,无论是法院,或者是公安、检察机关,都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总结工作的过程,就是学习和提高的过程,就是认识和掌握事物客观规律的过程。总结工作不仅是为了解决当前工作中的问题,对今后工作也有帮助。我想,如果每个同志都懂得总结工作的重要意义,并且学会总结工作,就可以把我们的政法工作提到更高的水平” [2] 。

1948年9月,董必武在华北人民政府成立大会上就提出:“大家过去工作都有很多经验,把经验总结一下,好的保留,坏的去掉,工作便会做得更好。” [1] 经验是对大胆的开创性工作的总结。1954年3月,董必武加明确提出:“今年政法部门要在若干重要城市、厂矿铁路、水运沿线进行政法工作的重点实验,并在若干县份实验政法工作如何保障和推动农业生产互助合作运动的发展,这是创造经验、推进工作的重要措施。” [1] 董必武1955年4月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作了题为《司法工作必须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报告,指出了对司法工作怎样为经济建设服务,还缺乏系统的经验。比如,在城市如何对不法资本家的斗争和在乡村怎样从司法方面保障互助合作运动的发展;法院如何处理有关工矿生产的刑事和民事案件;法院系统如何纠正司法部门存在的错捕、错押、刑讯逼供、重口供、轻证据、主观臆断、草率结案、曲解审判独立等不良作风。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够很好地解决,必然会成为贯彻为经济建设服务方针的障碍,因此,必须系统总结经验、清除司法工作中残存的恶劣作风。为此,董必武建议中央司法部门派出大批干部去视察工作,总结经验教训,以图解决上述问题。

那么,在保障经济建设顺利进行的具体工作中,政法部门怎样才能总结好经验呢?董必武提出:一是实事求是地向群众学习。因为,经验是群众创造的,总结经验也是群众的事情,不是少数人闭门造车想出来的,必须在实际工作中实事求是地向群众学习。他说:“全体政法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从头学起。首先是深入到群众中和基层组织中去,深入到工厂、矿山和各种经济部门以及农村中去,虚心地向群众学习,细心地调查研究人民群众特别是工人、农民在实际生活中创造了什么,否定了什么,需要什么,反对什么,哪些是推动工农业生产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因素,哪些是前进的障碍,及时地发现和总结各地政法工作中的实际经验,推广先进的经验,纠正错误倾向。” [1] 二是结合中国国情向苏联学习保卫经济建设的经验。董必武指出,我们当前对有关政法的各种具体业务经验的学习,还十分不够,现在必须结合中国具体情况和实践经验,系统地学习苏联关于保卫经济建设的经验。三是必须认真系统地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党和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党和国家的各项政策。以此提高政法工作人员的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克服具体工作中的盲目性,提高工作能力。

从中央苏区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即便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董必武领导法治建设所处的时代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代,很多人忽视、轻视法治建设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功能,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时代认识的必然反映。但是,无论是在硝烟弥漫时期还是在社会急剧变革年代,董必武始终强调和践行法治建设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思想,实属难能可贵,这一思想对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依然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参考文献:

[1] 董必武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104-311.

经济建设的重心篇4

从中国传统对外开放格局中的“末梢”变为“前沿”,新疆,中央定位其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重要的交通枢纽、商贸物流和文化科教中心”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新疆,毫无疑问是“丝绸之路经济带”西进的桥头堡。

有关专家认为,“亚投行的资金与新疆丰富能源的结合,将会加快新疆与中国内地和周边国家各方面的互联互通”。“面对向东和向西两片国内外市场,新疆大有可为。通过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可推进一大批交通、能源通道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为新疆区域协调发展带来机遇”。

以“三通道”(北、中、南三条通道)为主线,以“三基地”(国家大型油气生产加工基地、大型煤炭煤电煤化工基地、大型风电基地)为支撑,以“五大中心”(交通枢纽中心、商贸物流中心、金融中心、文化科教中心、医疗服务中心)为重点,以“十大进出口产业集聚区”为载体,新疆正加快开放步伐,全力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

兵团大部分师、团分布在“三通道”沿线和重要节点上,新疆17个一类口岸中有11个位于兵团团场辖区,或与团场毗邻,区域优势明显,发展潜力巨大。兵团“有条件、有能力、有责任、有义务与自治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并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发挥特殊作用”。

新丝路,充满希望。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形成了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兵团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兵团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指明了路径。兵团的特殊体制、特殊使命和特色文化,加之“稳定器、大熔炉、示范区”“三大作用”,与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相结合,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上将展现更大作为。

新丝路,克难奋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是兵团在新时期不可多得的战略机遇期,积极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兵团发展的瓶颈和体制障碍将有新突破,重要领域的改革将有新进展,历史使命必将深入推进。适应经济新常态、构建发展新体制、奠定发展新格局,洞察趋势变化、保持战略主动、做大做强兵团,每一项任务都分量很重。必须强化体制动力和内生动力,引领兵团经济迈上新台阶。

经济建设的重心篇5

福建拥有突出的深水港口优势,港口经济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为实现从海洋资源大省向海洋经济强省的历史性跨越,2006年9月,省委、省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快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若干意见》,提出加快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具体措施,吹响发展“产业群、港口群、城市群”的号角。省委书记卢展工在第八次党代会上指出“要逐步形成面向世界、连接、促进对外开放、带动临港产业、服务经济发展的规模化、大型化、信息化的海峡西岸港口群。”省长黄小晶在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强调要“推进海洋经济强省建设,开辟持续发展新空间”。因此,如何适应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城市群,做大做强福建港口群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一、以港口群为抓手,带动福建城市群竞争力的提升

福建属于沿海省份,港口是沿海中心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支柱。福建东南的台湾海峡,是南方航线和西太平洋沿海航线重要补给、避风、救护的海域,也是沪港两大航运中心辐射吸引的均衡点,是世界货运主航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区位十分优越。并且,福建拥有突出的深水港口优势,海岸线长、港湾多、深度大,港口经济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福建拥有全国1/6的大陆海岸线,长达3324千米,居全国第二位。大型深水岸线资源居全国第一位,长达190千米。26处可建20万吨级以上大型深水泊位100个以上,其中6处可建50万吨级超大型泊位。而且这些港湾避风条件好,潮差大,港口通航能力强。

加快港口经济发展是福建做大做强工业、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的必然选择。为实现从海洋资源大省向海洋经济强省的历史性跨越,2006年9月,省委、省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快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若干意见》,提出从12个方面、采取43条措施,加快建设海洋经济强省。这是福建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又一重大举措。《意见》对福建省加快临港工业提出具体要求,指出:“加快建设临港重化工业体系。积极抓住我国冶金、能源、船舶等大型重化工业布局向沿海地区调整转移的机遇,依托工业园区、各类经济技术开发区、台商投资区等,发展需要通过港口大进大出的造船、石化、汽车、冶金、浆纸及木材加工、能源等产业,走新型工业化路子,通过项目组团带动,优化空间布局,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临港重化工业集群,建设我省临港产业体系。”《福建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纲要》也提出:“结合港口周边城市的功能定位,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合理协调港口与城市、港口与产业的发展关系,实现‘以港兴城’,推动临港产业发展。”做强海洋经济,做大临港工业,已成为福建省各级政府的重要共识和发展举措。

2006年11月,省委书记卢展工在第八次党代会上强调,“加强港口及配套设施建设,加大重要港湾的整合力度,建设厦门国际航运枢纽港、福州和湄洲湾(南北岸)主枢纽港,加快开发建设宁德港、漳州古雷港和泉州新港,逐步形成面向世界、连接、促进对外开放、带动临港产业、服务经济发展的规模化、大型化、信息化的海峡西岸港口群。”随后,2007年2月,省长黄小晶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推进海洋经济强省建设,开辟持续发展新空间:“依托重要港湾和沿海工业集中区,加快发展临港产业,积极争取国家在我省布局大型重化工业项目。推动船舶工业发展,建设沿海修造船基地,支持民营修造船企业扩大规模、提高水平。”这两次大会上,港口和临港工业再一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发展“产业群、港口群、城市群”成为我省经济的重要抓手和重中之重。

省第八次党代会根据福建9个设区市发展现状及今后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对9个设区市的发展方向与功能特点,从三个层面做了比较科学的定位。第一个层面的福州、厦门和泉州这3个省域城市,依靠其较强的经济实力,特殊的区位优势、港口优势和港澳侨台优势,对于整个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具有重要的辐射带动作用,是福建省中心城市建设的重中之重。此外,第二层面的漳州、莆田和宁德这3个设区市属于沿海区域城市,依靠其区位与港口等优势,将对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态势“延伸两翼,对接两洲,拓展一线,”产生重大影响,正是基于这一特征,省第八次党代会将三市定位为:“拓展一线的骨干作用”。从沿海这六个城市的功能定位来看,无一例外地都强调以港口为依托,以港兴市,港城联动,都以港口为抓手,来整合周边县、区、市资源,形成以中心城市为主的城市群。因此,福建省目前围绕厦门港、湄洲湾、福州港这三大中心港口,相应形成了以福州、厦门、泉州为核心的中心城市群(表1)。

二、以临港工业为切入点,加快建设海洋经济强省

今后福建省应加快建设厦门国际航运枢纽港和福州、湄洲湾主枢纽港,积极发展宁德港、漳州古雷港,逐步形成面向世界、连接、促进对外开放、服务临港产业、促进经济发展的规模化、大型化、信息化程度较高的现代化海峡西岸港口群,推进海洋资源大省向海洋经济强省转变。福建要建成规模化、大型化、集装箱化、信息化程度较高的海峡西岸港口群。以沿海港口发展为取向,加快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大中小港口相结合、大中小泊位相配套的港口体系,形成规模化、大型化、集装箱化、信息化程度较高的海峡西岸港口群。

(一)整合港口资源,注重港口群功能分工与协作

为了在功能上整体凸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港口和口岸优势,三个中心城市都共同面对依托口岸资源加快发展的问题,必须充分考虑与周边城市的关系,加强城市间的分工和协作。总体整合设想为:整合厦门湾港口资源,扩大厦门港范围,将厦门港逐步建成以集装箱干线运输为主的多功能现代化国家主要港口,并向国际中转港方向发展;加快福州港深水港区开发的步伐,依托能源、冶金临海产业链等项目带动开发,逐步发展以干散货运输为主的国家主要港口;推进湄洲湾南北两岸港口资源整合,将其建成以液体散货运输为主的枢纽中心,逐步成为国家主要港口。

(二)以重化工业为主导,建立有临港特色的产业基地

要着力抓好产业布局规划,围绕福建港口、工业互动发展,加快石化、能源、冶金、机械等临港工业集中区、临港产业发展。充分利用各区域资源、经济结构特点,构筑电力、石油和煤炭中转储备等能源基地,石化、冶金、建材等原材料基地,电子信息、生物制药、航空维修等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汽车、造船、工程机械等先进制造业基地,食品、造纸、服装、制鞋等传统工业基地。

(三)培育与港口相关的产业集群

应依托福州港和厦门港,积极发展福州市区、厦门市区、马尾开发区、福清融侨开发区四大电子基地,并大力推进漳州、泉州等基地的培育和建设,加快形成福厦沿海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以炼化一体化、厦门PTA和PX项目为龙头,带动一批石化产业项目建设,重点形成以湄洲湾沿岸、厦门海沧石化工业基地、莆田临港化工园区、福州江阴化工工业区为主的产业集群,建设以湄洲湾及厦门海沧为中心、扩展闽东南、在全国具有较强影响力的石化产业集群。

(四)推动福建港口物流业的发展

统筹开发建设福州、泉州、厦门等主要枢纽港的物流园区,提供“三通一平”的基础条件及口岸、金融、信息等服务,促进港、航各方面的协作,吸引众多的物流公司群进入园区操作。推动水、陆、铁、空联手,建立区域性的多式联运中心,争取尽快建设港口综合物流中心,使港口集疏运体系向多元化、立体化方向发展,尽早与国际流通领域接轨。

(五)加大临港工业招商引资

要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做好临港工业相关产业的招商引资工业。一是要抓住台资产业转移的机遇,加快引进台湾大型临港工业企业落户;二是要主动接轨长三角、珠三角,积极参与区域产业分工、协作,有选择地接受区外产业、技术转移;三是做好一批重点项目前期可行性论证工作,吸引国内外大型企业参与临港工业建设,为福建省临港工业发展提供项目支撑。四是采取各种形式有效地吸引福建民间资金和侨资投入临港工业区建设。

(六)营造港口群发展的外部环境

首先,有关部门要转变职能,支持临港工业的发展。要进一步改善“通关”环境,提高“通关”效率,吸引更多的投资者集聚。其次,以市场化的方式加大对促进产业集群的公共要素的投入。通过市场化的方式提供公共服务,支持建立生产力促进中心、创新中心、技术开发中心、检测中心、试验中心、信息服务中心、网络中心、融资担保机构、行业协会、商会等公共支撑体系。最后,要精心培育园区文化。

总之,福建省要以扩大开放、体制和科技创新、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为动力,突出港口、园区和城市相互融合发展,培育临港工业产业集群,构筑新型产业体系,形成港口物流、临港工业园区和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港口―园区―基地”的开发格局,建成产业集群优势明显,生产力布局合理,港口区、产业区、城市群有机结合的闽东南“临港工业带”,使福建由海洋大省向海洋强省迈进。

参考文献:

1、刘岩松.福州港口建设必须与临港工业协调发展[J].中国港口,2005(9).

2、刘武.福建打造临港工业强省[N].中华工商时报,2006-03-16.

3、伍长南.海峡西岸:临港工业发展研究[J].福建论坛,2006(2).

4、刘翠杰,徐淑媛.河北省临港工业发展的现状与思考[J].经济论坛,2006(21).

5、叶敏弦.优化港口群功能布局,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更快发展[J].亚太经济,2004(6).

6、刘岩松.加快福州港口发展,做大做强省会中心城市[J].中国港口,2004(9).

经济建设的重心篇6

始终突出生态这个特色,保护好鄱阳湖“一湖清水”

鄱阳湖是我国最大淡水湖和四大淡水湖中唯一没有富营养化的湖泊,又是具有世界影响的重要湿地;鄱阳湖流域既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生态系统,又对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有着重要影响。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必须始终突出生态特色,坚持把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放在首要位置。

坚持把生态保护放在首位,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史,从原始文明到农业文明再到工业文明,就是人类从适应自然到利用自然的过程。工业化既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也带来了深重的生态危机。正如恩格斯所告诫的:“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树立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这是我们党对发展规律认识的新飞跃。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遵循人类文明发展规律,顺应时展潮流,契合江西发展实际,有助于探索并走出一条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新路子,推动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迈进。我们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自觉坚持生态文明理念,把鄱阳湖流域建成具有示范意义的生态文明区。

突出生态特色,是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基本定位。鄱阳湖流域独特而重要的生态功能,决定了其在我国乃至全球生态格局中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多年来,江西历届省委、省政府为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进行了长期探索,“山江湖工程”成为生态建设的成功典范,进入新世纪后又确定了生态立省、绿色发展战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发展定位,就是要建成全国大湖流域综合开发示范区、长江中下游水生态安全保障区、加快中部崛起重要带动区以及国际生态经济合作重要平台。争取通过10到15年的努力,实现生态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生态产业体系初步形成、生态文明社会初步构建、生态文明建设处于全国领先水平的战略目标。因此,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山江湖工程”的继续和深化,是生态立省、绿色发展战略的继承和提升,是历届省委、省政府长期探索奋斗的结晶,是全省干部群众半个世纪奋发努力的结果。我们要充分认识生态保护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总体战略中的极端重要性,始终坚持生态优先,将规划确定的生态保护与建设目标、措施落到实处。

保护好鄱阳湖“一湖清水”,是我们肩负的重大历史责任。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江西的最大优势和潜力,鄱阳湖是全省生态环境优势的集中体现。千百年来,鄱阳湖地区为中华文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保护好生态环境,是党中央的重托、人民的期待和我们的历史责任。2009年,我们在编制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的同时,不等不靠,先行先试,扎实推进污水处理设施工程、造林绿化工程、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和全流域“五河一湖”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建设,全省主要河流监测断面水质达标率80.2%,11个设区市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全部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在经济区建设的全过程中,我们都要坚持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首位,按照《规划》要求,在湖体核心保护区强化生态功能,绝不开发建设;在滨湖控制开发带构建生态屏障,严格控制开发;在高效集约发展区注重集聚经济人口,进行高效集约开发。继续大力推进四大生态工程建设,保护好每一寸土地、每一片山水,使江西的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环境更优美。

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核心,把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化作江西跨越发展的强大引擎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西省第一个列为国家战略的区域发展规划,策应了国家新一轮区域发展布局,为江西在全国区域发展格局中争到了应有地位。我们要牢牢抓住用好这一促进江西跨越发展的历史性机遇,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核心,以发展成果检验规划实施的成效。

加快发展是从江西实际出发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首要任务。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科学认识和自觉把握得出的历史结论,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江西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但经济欠发达地位仍未根本改变,发展不足仍是江西的主要矛盾。坚定不移地加快发展,是从江西实际出发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首要任务,是全省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实现江西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的根本途径。实践证明,保护生态与发展经济,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相辅相成,不可偏废。只讲发展不讲保护,结果必然是吃祖宗饭、断子孙路;而只讲保护不讲发展,只能是守着青山绿水受穷,抱着“金饭碗”讨饭,结果往往也不利于保护。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就要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更好地造福全省人民和子孙后代。

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江西实现跨越发展的历史性机遇。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以全省30%的国土面积,承载了全省近50%的人口,经济总量占全省60%以上。与全省其他地区相比,这一区域的基础设施、产业基础、资源条件、生态环境和城市化水平等各方面条件都堪称优越,是江西综合实力最强、发展潜力最大的地区,也是最有实力、最有希望支撑中部崛起、参与全国区域竞争的地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把“成为加快中部崛起重要带动区”列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发展定位之一,使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成为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加快江西发展带来了历史性机遇和强大动力。因此,抓好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就抓住了江西发展的关键,昂起了江西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龙头”。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引领和带动江西科学发展、绿色崛起,是我们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使命和中心任务。

把重大项目建设作为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重要抓手。邓小平同志曾指出:“真想搞建设,就要搞点骨干项目,没有骨干项目不行。”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必须坚持以重大项目建设为抓手,通过实施一大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产业项目、城镇化建设项目,将规划描绘的美好蓝图变为现实。要抓紧制定经济区“两区一带”分区详细规划和做好18个专项规划与总体规划的衔接,积极争取国家在重大规划、重大政策、重大项目、重大资金等方面的支持。要以东西和南北两大高速铁路、县县通高速公路、“一干两支”机场建设以及“两核一控”工程为重点,加快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提供强劲支撑。围绕打造“三区一平台”的战略定位,按照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要求,加快实施重大产业项目,尤其要突出发展高效安全的生态农业、高效低耗的先进制造业、水平领先的高技术产业、旅游商贸等现代服务业,努力构建以生态农业、新型工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产业体系。按照加快构建鄱阳湖城市群、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求,着力构筑结构合理、布局协调、功能互补的城镇化发展新格局。要把规划区内先行先试、率先崛起与规划区外积极策应、主动对接结合起来,充分利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统一品牌优势,统筹谋划生态环保、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重大项目,把规划范围为38个县(市、区)的经济区建设辐射到全省、扩展到全流域,实现全省优势互补、协同发展。

正确把握转变发展方式这个关键,努力探索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新路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是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赢得国际竞争主动权、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根本途径,也是实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目标,促进全省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的关键举措。

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是江西加快崛起、跨越发展的必由之路。江西经济总量小,尽快做大总量是第一位的任务,否则江西经济欠发达地位永远难以改变。但如果不注重结构调整、不注重发展质量,即使总量上去了,也只能是大而不强、难以为继。总书记指出:“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表面上是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实质上是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因此,经济发展越是处在落后状态,越不能走粗放发展的老路;越是经济总量小,越要通过转变发展方式谋求跨越发展。从江西基本省情出发加快崛起步伐、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始终把扩大总量与提升发展质量有机统一起来,坚持在发展中调结构、在发展中促转变,把加快发展、扩大总量建立在转变发展方式和优化经济结构的坚实基础上,努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增强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综合竞争力。

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决定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成败。鄱阳湖地区在全省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格局中的重要地位,决定了其在未来发展中既肩负着保护“一湖清水”的重大使命,又承载着引领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功能。我们既不能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当做单纯的生态保护工程,更不能走先发展后保护、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老路,而要把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紧密结合起来,积极探索生态合理性和经济有效性相统一的发展模式,努力走出一条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科学发展、绿色崛起之路。这正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目标,也是最深远、最重要的意义所在。探索这一模式和路子,关键在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于能否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这决定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成败。我们要遵循产业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产业化理念,改变传统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创新体制机制、合理利用资源,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实现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

把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贯穿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始终。在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过程中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必须以促进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为主线,既要注重优化存量,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淘汰落后产能,又要注重扩大增量,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使低碳与生态经济成为经济区带动江西崛起的经济脊梁。要以制度建设为保证,充分用好先行先试权,加快形成有利于结构调整、有利于转变发展方式的体制机制,积极研究绿色国民经济核算方法,在创新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上率先取得突破,率先建立符合生态经济发展、适应未来趋势的体制机制和开放环境,实现在全省有推广效应、在全国有示范作用、在世界有广泛影响的目标,努力把鄱阳湖地区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协调统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经济示范区。

经济建设的重心篇7

一、明确的城市定位,使××市的城市建设成为“有为之为” 二、精心组织,市场运作,使城市建设做到了 “ 事半功倍 ” ㈠团结高效的组织领导是先导 ㈡确保工程质量是关键 ㈢文明施工是支撑 ㈣坚持依法办事是保障 ㈤全心全意依靠人民群众是前提 ㈥加强协调、密切配合是重要条件 三、关于××城市建设经验的几点启发 ㈠城市建设是一种经济行为 ㈡城市建设需树立一种“经营理念” ㈢经营城市必须处理好“三个关系” 8 月 24 号至 27 号,笔者随北海市“下岗职工‘出中心’问题考察组”在考察××市解决下岗职工“出中心”问题和政府采购工作情况的同时,顺便也实地考察了××市城市建设工作的进展情况。现将有关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明确的城市定位,使××市的城市建设成为“有为之为” 早在“九五”中期,××市委、市政府就从××实际出发,认真分析形势,研究市情,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着眼于××市的长远发展,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明确了“把××建设成为风景秀丽、环境优美、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社会安定、行居方便、市民文明的现代化国际旅游城市”的城市定位。围绕这一定位,按照建设现代化国际旅游城市的总体思路和目标要求,××市集中力量加大投入加快新区建设和旧城改造,尽快改变城市建设落后面貌,把××市区建设成为与美丽的自然风光相协调,具有完备的现代化城市功能、鲜明的山水特色和丰厚的文化内涵的现代化国际旅游城市。基于这样的战略考虑,市委、市政府按照保护山水城、建设园林城市、发展生态城的规划构想,以极大的决心、勇气和气魄,动员和组织全市广大干部群众,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以启动一批重点项目为先导,全面推进城市建设工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显著成绩。以城市中心广场、解放桥、象山广场和正阳路步行街建设项目,中山中路等几条城市街道的综合改造项目,以及更大规模的环城水系建设项目为重点的城市建设工程,展示了××市城市建设空前的力度和发展态势。经过精心策划和组织, 1999 年××市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在奋力开拓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全面开工重点项目 33 个,当年竣工 13 个——新文昌桥首创××市城市桥梁比路宽、桥底雕刻、融交通与旅游于一体的桥梁建设新风格;翊武路二期改造有效地改变了四会路口至广西师大附中路口的交通瓶颈和该路段长期存在的脏、乱、差状况;中心广场的建成结束了××没有大型城市广场的历史,××人民终于拥有了一个集商业、集会、休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城市“客厅”;民主路、中山北路、滨江路、南环路、七星路等路面拓宽,管线下地,立面改造,交通状况和街容街貌得到明显改善;桂阳公路雁山镇段改造完工,改善了旅游通道上交通阻塞的现象;城北防洪堤( 11.92 公里)建成,在当年防洪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虞山公园建成使用,改善了城市公园布局;鸟语林公园当年投资、当年建成使用,开创了××吸纳海内外发达地区资金建设旅游景点的先例。 2000 年完成续建重点工程项目 24 个,其中正阳路步行街,象山广场,中山中路快、慢车道等 8 项工程完工,继续建设项目 16 个,新开工重点项目 18 个。 2001 年 1-6 月

份,已动工项目 45 个,新开工项目 31 个,续建项目 14 个,完成投资近 30 亿。 二、精心组织,市场运作,使城市建设做到了 “ 事半功倍 ” ㈠团结高效的组织领导是先导。 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市委、市政府按照已经确定的规划、设计以及总体构思,进一步强化了领导体制,做到了整个城建程统一领导、统一指挥。市长是城市建设的总指挥长,各项工程都有相应的指挥长,建立了统一高效的指挥系统,强化了指挥长负责制。各部门、各单位在城建过程中,都服从指挥,听从安排,加强协调,密切配合,按照市政府的具体部署和要求,认真履行各自职责,方方面面形成合力,共同确保了各项工程顺利进行。 ㈡确保工程质量是关键。 在城市建设工作中,××市委、市政府始终把“质量第一”放在首位,建立健全了工程建设质量责任制,切实建立工程质量行政领导人责任制、项目法人责任制、参建单位领导人责任制和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为使每一项工程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和群众的评说,各指挥部都极端重视工程质量,绝不为赶工期,为节省一点儿建设资金而降低质量要求,更不允许出现“豆腐渣”工程。在各施工单位之间开展了工程质量竞赛活动,使每一项城市建设工程都成为让群众满意的优秀“作品”。 ㈢文明施工是支撑。 在市政建设中,××市委、市政府采取了一切必要措施,把大规模城建设施工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和对市民工作、学习、生活的影响减到最低限度。要求各有关部门、各施工单位在思想上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施工管理。有关部门在整个大规模城市建设中,精心组织力量,打破常规,采用先进、实用技术手段,认真做好交通管制、疏导和城市环境卫生管理、维护等工作。在各项工程、各施工单位之间,组织开展了文明施工竞赛活动,绝不允许以重点工程为借口,以时间紧、任务重为借口,以经费紧缺、人力不足、条件有限为借口,污染环境、干扰市民。同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工地安全规则,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安全施工。 ㈣坚持依法办事是保障 。深入开展了整顿和规范建设市场工作,坚持和完善工程的招投标制度,严格按国家法律法规办事,绝不允许任何人、任何单位在这个问题上搞随意性,自作主张,另搞一套,更不允许。特别是招投标严格按规定的原则、程序,公开、公正地进行,绝不允许暗箱作业,搞假招标、假投标。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市级领导干部和有关职能部门的领导干部带头坚持原则,带头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及工程建设的有关规定,不搞条子工程人情工程。纪检、监察、审计、建设等有关部门深入开展执法检查,一经发现工程项目中的违纪、违法行为,就及时认真地查处。 ㈤全心全意依靠人民群众是前提 。××实施城市建设工程之所以进展顺利、成绩显著,是与广大人民群众理解、支持和参与是分不开的。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是××搞好城市建设最基本的经验、最深切的体会。在施工过程中注意动员组织广大市民群众,特别是工地附近居民群众积极配合和参与工程建设。各部门、各单位在实施拆迁过程中,注意认真细致地做好思想教育工作,采取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维护拆迁户的合法权益,妥善做好安置工作。 ㈥加强协调、密切配合是重要条件 。城市建设工程是××市发展经济社会的重点工程,搞好这项工程,事关××跨世纪发展的大局。城市建设工程政策性强、涉及面广、持续时间长,需要全市各级各部门的密切配合、协同作战。特别是有拆迁安置任务的单位,都以大局为重,做到个人利益、集体利益服从全局利益,

“小家”服务“大家”,多做具体的艰苦的实际工作,教育群众,化解矛盾,多为重点工程着想,多为政府分忧,经受考验,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各部门、各单位都从实际出发,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热心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重点工程,为重点工程建设排忧解难。 三、关于××城市建设经验的几点启发 ㈠城市建设是一种经济行为。 城建本身就有一个投入产出的问题,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经济行为。从经济方面考虑城市建设问题,也就是讲求城市建设的经济性(即在经济上是否可行,是否节约,是否有足够的回报与收益、从经济上分析是否是最优方案等等)。长期以来,许多城市包括北海市对城市功能、规模的界定和远景蓝图的描绘,面对城市建设的经济性考虑不多,导致了一些不良的建设后果。比如,城市《总体规划》与《国民经济发展计划》不相协调,目标脱节、措施各异,脱离经济能力贪大求洋,盲目铺摊子,出现了一些半拉子工程;有的不考虑长远发展,搞了一些低水平的重复建设,浪费了大量的建设资金;有的成本观念淡薄,一味地进行投入,致使城建投资效益严重流失等等。凡此种种,都与我们对城市建设的经济属性认识不足和经济论证不充分有直接关系。因此,有必要在城市建设中引入“经营”理念,并切实加强“经济论证”,包括城市建设在经济上的可行性论证、投入产出论证、投资来源与偿还能力论证、投资效益与回收期论证、建设成本论证等等。这不仅可以使城市建设的合理规模得以从经济上度量,也有助于提高城市规划的可操作性和城市建设的实际效果。 ㈡城市建设需树立一种“经营理念”。 ××市城市建设经验的核心之处,就在于他们建立了多元化的城市建设投融资机制,调动了方方面面的力量参与城市建设;同时建立和完善了城市设施的经营与市场运作机制,将城市资产纳入市场化经营轨道。目前我市城建工作要树立 4 个观念:一是树立产业观念。按照城市建设的经济属性和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对城建经济进行科学的宏观调控,将城建经济纳入国民经济计划体系,并象搞工业经济、农业经济、商业经济那样精心地谋划项目、核算成本、计算盈亏,要特别注重运用经济政策和经济手段,引导和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参与城建经济,真正将其发展成为一种实实在在的产业。二是树立市场观念。根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要求,将所有可以推向市场的城建活动和城市设施推向市场,放开手脚让市场去优胜劣汰、调剂余缺。三是树立资产观念。将已经形成的城市资产(包括有型资产,如土地资产和各种城市设施等;无形资产,如历史文化遗产、城市特色文化以及路桥冠名权等)当作经营城市的资本,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一项城市资产在城建经济中的作用,同时要按照市场供求关系和城市发展需要不断地优化结构、增加总量,以求城市资产的滚动增值。四树立效益观念。彻底改变那种视公用设施为福利产品的旧观念,通过建立和完善城市建设的市场规则(包括市场准入规则、竞争规划、交易规则)和政策措施,让城建投入能够获得相当于社会平均利润的经济回报,从而赋予城建经济真正的经济内涵,并使其得以发展壮大。 ㈢经营城市必须处理好“三个关系”。 一是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 。毋庸置疑,社会效益是城市建设必须考虑的问题,城市建设必须以满足人的需要为天职,创造更加适宜的人居环境。但问题在于,城市建设是一个经济活动,不能也不可能凌驾于经济规律之上,因此,城市建设也要讲求经济效益,包括宏观效益和微观效益、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眼前效益和长远效益等等。尤其在市场经济日趋完善的今天,要更加明确地阐明城建经济的

合法性与寻求城建效益的合理性,并通过相关政策的宏观调控,确保城建投入的合理收益。同时要更多地运用经济手段和经济方法推进城市建设,要把城市建设纳入“大经济”的范畴,统筹考虑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能顾此失彼、失之偏颇。 二是城建投入与发展经济的关系 。经济是城市建设的基础,城建是经济发展的条件,二者相辅相成、互相制约,既对立统一,又互为因果。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城建投入时,要投入的恰如其分(包括动机的把握与“度”的控制)、投入的合情合理、投入的积极有效。总的原则应该是:既满足需要、适度超前,又厉行节约、讲求效益。现实中有几种倾向需要克服:安于现状,止步不前,囿于原有的城建投资渠道,满足于修修补补、维持现状,城市设施的缺口越来越大,状况越来越差,成为影响投资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目光短浅,缺乏远见,将城市建设建立在较低的起点上,结果使城市走上“建设——改造——再建设——再改造”的恶性循环,造成建设资金的严重浪费;脱离实际,好高骛远。有的行政首长过于追求任职期间的政绩,热衷于城市面貌的迅速改观,在经济地理、客观需要、投资回收期和经济发展的可能性缺乏论证的情况下,不惜举债建设工业城、商贸城、科技城等“面子工程”,使城建资金造成一种极大的人为浪费。 3 、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关系。 城市建设要讲求经济效益,但不能为了经济效益而破坏生态环境,不能在环境上搞赤字。在防止污染的问题上,如果吝惜当前的一份投入,则日后将以 20 倍的代价偿还,而由此造成的污染损失更是无法估量。环境保护不仅是生态理智,而且也是经济理智的要求;城市发展必须考虑环境容量,并把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视为城市经济持续增长的先决条件,真正做到经济、环境和城市建设同步规划、同步设施、同步实施。 “法变而日新”。我们相信,只要借鉴××等地的经验,在立足北海实际的基础上,开动脑筋,发挥各方面的聪明才智,北海的城市建设就一定会实现再一次腾飞。

经济建设的重心篇8

【关键词】中心镇 动态综合评价 原则 思路

一、中心镇经济社会发展动态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意义及现状评述

1、中心镇经济社会发展动态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建设的意义。中心镇是一定区域内的经济文化中心,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农村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的重要载体和依托。培育、发展中心镇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举措,更是进一步推动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与之相应,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的中心镇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既是实现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是中心镇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同时能够为各级政府决策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激发中心镇功能的发挥,增强中心镇对周边农村发展的辐射和带动能力,在有效形成一批经济发达、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环境优美、文明和谐、各具特色的中心镇的基础上,彻底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正因如此,基于科学发展观与社会和谐发展的要求,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综合竞争力提升为中心,构建系统、完善、可操作性的中心镇经济社会发展动态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2、中心镇经济社会发展评价现状评述。一方面评价考核内容不断细化、全面,评价结果更符合实际。另一方面在坚持用共同指标进行标准化考核的同时,增添特色化考核评价指标兼顾各中心镇的发展差异,考核评价更显公允。但当前对中心镇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及其实施过程仍存在一些不足。其一,虽然各地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在不断充实,但考核评价的中心仍停留在经济发展和基础建设上,对环境保护、社会安全等可持续性发展指标的关注严重不足。其二,现有的评价多注重过去的发展结果,很少涉及乡镇的未来发展能力评价,难以促进中心镇经济的持续发展。其三,缺乏对中心镇辐射效果指标的关注。其四,评价体系中的创新内容多限于技术变革范畴,缺乏对政府职能转变及以社会经济运行管理方式变革为代表的非技术创新内容的关注,由此导致地方政府的因循守旧,不利于社会经济运行与管理方式的突破,必将限制社会发展后劲,制约着未来农村建设“新”的程度。最后,目前中心镇评价指标体系中的特色考核指标所占比例过低,导致特色考核指标的作用发挥不明显,且基于简单分类的特色考核指标难以适应中心镇发展的实际情况。

二、中心镇经济社会发展动态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依据的原则

1、坚持考核促发展的原则。中心镇建设作为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产业化的重要途径,对其的评价考核旨在促进其持续健康发展并以此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因此在中心镇综合评价考核指标体系设置中,不仅要关注已有的成绩,更要在立足未来、立足长远的基础上,增加发展力的评价内容,通过增加素质提升、品牌创建等具有发展性和辐射力的指标评价内容,力求做到以评价考核为手段引导中心镇政府工作努力方向,引导中心镇政府注重长期决策,在培育和保持中心镇强有力发展后劲的同时,致力于把中心镇构建成小区域特色经济中心,在更大范围内有效整合和优化生产力,促进中心镇的持续发展,促进中心镇对地方经济发展辐射力的提升。

2、以包容性指标设置化解差别化考核需要的原则。就当前我国各地区中心镇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且主导产业特色差异较大的发展状态,盲目地追求评价考核指标细化基础上的一致性,简单地以绝对水平作为评价考核依据,必然会导致形式公平下出现本质上的评价不公,不能客观反映中心镇的发展现状和鼓励中心镇的特色化发展。因此在确立中心镇综合评价考核指标体系时,一方面,在兼顾各镇发展水平差异的基础上,力求扩大评价考核指标的内涵,通过具有内涵包容性的指标设置,增强评价考核指标体系的适应性;另一方面,在评价过程中应坚持速度与规模水平的结合,利用规模与速度之间具有反向比例的辩证关系,兼顾各中心镇历史发展差异的同时,力保评价考核相对公平。

3、引导、鼓励创新的原则。作为在动荡多变环境下地方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不断提升管理水平的同时,实现政府管理的不断创新是中心镇保持经济活力,实现地方经济的持续发展的唯一出路。正如同志在九届一次会议期间与科学家座谈时强调的:“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因此在新型的中心镇综合评价考核指标体系中还应增加具有创造性的自主申报项目评价指标,旨在调动中心镇政府主动创新的热情,并以此为引导,鼓励中心镇政府勇于突破已有的做法框架,大胆尝试经济与社会运行管理方式的改革与创新。

4、促进新农村经济、社会、文化和谐发展的原则。培育发展中心镇是十六届五中全会确定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战略部署。在对中心镇建设与发展的评价方面,不仅要重视经济发展水平与速度,重视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同时还要重视素质的提升,重视文化、社会保障、安全和环保等方面的评价考核,促使新农村建设真正做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同步发展,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5、简化实施操作的原则。中心镇综合评价考核指标体系的设置不仅要保障考核评价结果的有效性,真正实现以考核促发展、以考核促和谐的目标,同时还要注重考核评价过程的经济性和操作的简便性,力求让考核评价实施简单易行。实践应将新的指标体系与原有的城镇考核指标体系结合起来,力求运用现成的职能领域考核结果,减少考核中的工作量和负担。

三、中心镇经济社会发展动态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思路

1、中心镇经济社会发展动态综合评价体系中指标类别构成。未来中心镇综合考核评价体系的指标设置将包括三个方面:标准定量指标,包括经济发展水平、农民收入、镇人口集聚度、社会治安事件发生比率等一些可以量化的指标,在把握好“以包容性指标设置化解差别化考核需要的原则”前提下,采用绝对值优序与相对增速优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综合评价,以确保考核评价结果具有最大限度的公允性。具体做法是,依据各指标相应绝对值和增速的排序来确定该指标的最终排序。标准定性指标,包括发展规划、基础设施状况、社会管理等难以用数量准确反映的指标,考察的是这些指标是否发生及其发生的效果。操作中,实际指数值的确定,将依据打分综合法,由专家根据这些指标是否发生及发生的效果进行打分。自主创新申报项目,包括体现各自乡镇特色自主创新的一些指标。由于这些附加的具有创造性的例外考核指标内容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在各中心镇彼此之间无法进行比较,因此也无法采用综合指数法、优序法以及功效系数法来确定它们的分值,实际的做法应与标准定性指标类似,通过打分综合法由专家打分确定。

2、中心镇经济社会发展动态综合评价体系中指标权重确定方法。在指标权数的确定方面,考虑到实际存在差异,难以采用统一的标准值,各地应结合自身发展实际,主要采用专家评分和层次分析两种方法来确定具体数值。第一,由若干名专家分别对某一层次的若干个指标按照以下标准进行对比打分(标准见表1),并计算每一对比打分的平均分数,从而建立成对比较判断优先矩阵(见表2)。第二,依据上面建立的比较判断优先矩阵计算每个指标的权重。首先按下式计算每个指标的权重系数:接着依据每个指标的权重系数按下式计算归一化权重系数:第三,采用同样方面可以确定每个层次每个指标的权重。依据上面所介绍的步骤和方法,分别确定出考核评价体系中各定量指标、定性指标以及自主申报创新项目的各项指标得分,最后各项指标的得分总和就是该中心镇的最后得分,以得分的高低评价确定各中心镇的经济社会综合发展情况。

四、中心镇经济社会发展动态综合评价实施建议

1、成立中心镇建设与评价领导小组办公室,实施集中性的联合评价机制。建议在成立中心镇建设与评价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基础上,分年度实施集中性评价机制。年初,各中心镇将年度工作计划及镇属各部门年度工作目标上报中心镇建设与评价领导小组办公室,一方面以此督促中心镇工作的计划性,另一方面作为未来评价的依据。年末,由中心镇建设与评价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制定年度评价考核计划与实施方案,拟定评价考核细则与标准,组织相关领域专家,培训考核人员,组织实施集中性的联合评价。

2、制定完善奖惩制度,依据评价考核结果实施奖惩。依据动态评价的结果,不仅要对综合排名靠前的优秀中心镇给予奖励,对排名殿后的落后中心镇给予处罚,同时更要关注综合排名变动情况,对当年综合排名前进三位以上和后退三位以上的中心镇要分别给予奖惩,以此表明对镇政府领导层当年在中心镇建设中贡献的肯定。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坚持两结合的原则,一方面在奖惩内容方面要做到精神与物质相结合,另一方面在奖惩对象上要做到主要领导个人和镇领导集体相结合。

3、强化动态评价结果反馈机制,实施问题督查整改制度。如前所述,对中心镇经济社会发展的动态综合评价并非目的,而应以此为手段,引导促进中心镇经济社会持续健康的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对地方经济发展的辐射作用。实践中不仅要完善奖惩制度,强化对中心镇领导者个人与群体的激励,更要建立健全评价结果的反馈机制,帮助中心镇发现自身建设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而通过问题反馈与限期提交整改方案的方法,检查监督中心镇在今后的工作中改进效果,真正落实以评价考核促进中心镇持续健康发展的目标。

4、组织中心镇之间的交流学习。中心镇建设与评价领导小组办公室不仅要组织做好中心镇建设结果的动态评价工作,更要从过程上引导协助中心镇政府提高工作成效,及时发现与改进工作中的不足。为此,中心镇建设与评价领导小组办公室一方面可以通过中心镇建设信息简报的形式,让各中心镇了解外部的做法;另一方面可以定期组织中心镇之间进行学习交流,帮助他们在比较中认识自我,改进工作中的方式方法。

上一篇:计算机相关知识的总结范文 下一篇:企业竞争力的核心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