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资源的措施范文

时间:2023-12-15 17:23:02

节约资源的措施

节约资源的措施篇1

关键词:节约型;园林;技术体系;措施;可持续发展

1 节约型园林产生的背景

我国是一个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土地、水等资源短缺。在城市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为加快城市绿化、美化的速度,很多城市在园林建设中存在急功近利、违背自然规律的做法,如一味追求“景观风”、“奢侈风”,对大树进行移植、逆境栽植、反季节种植等等,这种“高消耗、高投入”的园林发展方式造成了对原有生态的破坏及人力、财力等资源的巨大浪费,使得我们为城市环境建设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如果我们不改变传统的粗放型园林发展模式,让城市发展由资源消耗型向环境友好型转变,必将会影响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

2 节约型园林的概念及内涵

园林是城市的绿肺,是城市生态系统中唯一具有生命的元素。作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节约型园林是当前园林绿化行业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创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关键载体。

2006年建设部仇保兴副部长在全国节约型园林绿化现场会上提出了建设节约型园林的概念——“以最少的用地、最少的用水、最少的财政拨款、选择对周围生态环境最少干扰的绿化模式” ,这是针对我国当前资源匮乏的形势下提出的新要求。2007年建设部出台的《关于建设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化的意见》中提出,“建设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化是要按照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循环与合理利用的原则,在城市园林绿化规划设计、建设施工、养护管理、健康持续发展等各个环节中最大限度地节约各种资源,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减少资源消耗和浪费,获取最大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 。由此可见,节约型园林包含3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最大限度地节约自然资源与各种能源,提高资源与能源利用率;二是最大限度地发挥城市园林绿地的生态效益与环境效益;三是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生态、环境和社会效益。节约型园林是最合理、最经济、最高效的园林形式。

3 节约型园林的技术措施

建设节约型园林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作。对节约型园林研究和采取的技术措施主要体现在节约型植物生态措施、节地节土、节水、节能、节材等几个方面。

3.1 节约型植物生态措施

植物景观是节约型园林建设的主体内容,是现代园林绿地生态的核心部分。节约型植物生态措施是从客观实际出发,选择合适的植物、优化植物群落配置,营造出自然、生态、美观、经济的生存环境。节约型植物生态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3.1.1 应把握生态优先原则,充分利用原有植物资源。保护好场地中的原有植物是对场地必须要做的保护性工作,利用原有植被是最大的节约,这也对场地的尊重。在城市园林建设中,涉及到占用绿地和伐移树木,必须最大限度地处理好城市建设、改造与保护的关系,尽可能地保留原有生态植被,避免浪费。

3.1.2 应优先选择利用乡土植物,构建地方优势植物群落。乡土植物成本低、对环境土壤的适应能力很强,少有病虫害,具有可靠的生态安全性,而且节约水资源,从而减少灌溉、施肥等养护成本。以乡土植物为主构建的地方优势植物群落在与环境作用的过程中形成了稳定的结构,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并以最优化的形式利用自然资源,不需要过多的人工维护。在植物种植设计时,用乡土植物模拟自然状态下的群落结构,能够体现地方景观特色。

3.1.3 应优化植物配置模式。绿化模式以复层式群落为主。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地被层以及层间植物所构成的复层式混交群落绿化模式是实现园林绿地景观与生态功能的重要形式。在植物配置之中,杜绝城市绿地人工群落配置单一化和群落层次结构简单化,不应一味地追求大草坪,大色带等单一植物配置,在合理的原则下,构建乔—灌—花(草)复层式植物生态群落。

3.1.4 选用耐旱植物及粗养护型植物。耐旱植物成本较低,观赏价值较高,且品种资源丰富。利用耐旱植物能够从根本上减少植物自身需水量,从源头上节约绿化用水。粗养护植物是指那些很少需要整形修剪,对肥料、杀虫剂和湿度的要求低的一些地被植物和低矮灌木。构建粗养护型的植物群落,是对自然植物群落自然规律的直接应用,同时也减少了人工维护,降低了成本,是节约型园林的重要途径。

3.2 园林节地节土措施

土地是宝贵的自然资源。随着城市土地资源的日益紧缺,建设节地节土型园林能在缓解人地矛盾,节约资源与能源方面发挥出积极作用。节地措施主要通过屋顶花园、墙面绿化、垂直绿化、立体绿化等节地型园林形式,充分利用每一寸土地,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使有限的土地资源最大程度的发挥园林的生态功能和环境效益。园林绿化节约土壤资源的具体措施,一是保持场地原有的地貌特征,尽量做到土方就地平衡;二要避免进行大规模的地形改造工程,并充分利用场地原有的表土作为种植土进行回填。

3.3 园林节水措施

园林节水措施应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入手。一方面要增加可利用的水源总量,另一方面要减少水资源的消耗。节水技术措施主要体现在应用乡土植物和耐旱植物、节水灌溉技术、集水技术及对再生水利用。

乡土植物和耐旱植物在节水方面有明显的效果,有的仅依靠降水就能够良好生存,从而减少灌溉成本,对建设节水型园林有着积极作用。

节水灌溉技术即采用微喷、滴灌等节水设施。微喷是指对根据植物、土壤及气候情况,适时进行喷洒,不宜产生地表径流和深层渗漏,不仅可以节约水资源,同时可利用喷灌系统施用化肥,喷洒农药,节省人力物力;滴灌是将有压水以小流量、准确、均匀地补充给植物根部附近的土壤,只向植物根区土壤供水,使其保持适宜的水分,同时把灌溉水的深层渗漏和地表蒸发减少到最低程度。

节约资源的措施篇2

开展资源节约活动,是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兴工业化道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措施;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开发区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资源节约活动,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领导高度重视,狠抓组织落实

为全面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成立了机关公共机构节能活动小组,办公室主管领导亲自参与研究制定开展资源节约活动的工作方案和相关措施,并要求各股室制定专人负责本资源节约工作,明确责任,加强对资源节约的监督检查,总结经验,发现问题,采取措施,认真整改,促进节约。

    二、加强宣传教育,增强节约意识

为增强工作人员资源节约意识,形成崇尚节约的好风气,把区委、区政府关于资源节约的指示精神落到实处,办公室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资源节约宣传活动:

一是充分利用宣传栏,宣传资源节约的基本知识。二是在办公室工作人员聚集地张贴了5套节能宣传图画;三是印制了70份《节

能减排倡议书》向每位工作人员发送。

三、制定具体措施,确保取得实效

根据上级要求,提出开展资源节约活动的主要工作目标和具体措施。在节约用电、用水、用油、办公用品、办公设备等方面做出了相信具体的要求。增强了机关干部职工的资源忧患意识和节约意识,提高了资产管理水平,获得了宝贵经验,收到了现实成效。

 

节约资源的措施篇3

【关键词】节约型园林;园林绿化;建设;发展因素;措施

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环境保护工作随之受到的关注也更多。园林作为城市组成部分之一,目前已经实现了绿化建设。但为了能进一步加快我国“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构建与发展,众多城市开始将节约理念引入园林绿化建设,切实实现了节约型园林绿化的打造,促进了我国园林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下面对节约型园林的绿化建设措施进行分析。

1.节约型园林的概念

节约型园林是基于“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构建理念下提出的一种园林建设新理念,主要意思是指,按照资源节约以及资源合理利用原则,做好园林规划、设计、施工与养护等多个环节的工作,优化资源配置,切实降低园林建设对各项社会资源的使用率,减少园林建资金与建设能耗。简单来说,节约型园林就以最少能耗、最好资金建设而成的,对生态环境干扰最小的绿化园林。

2.节约型园林建设与发展难题

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容易遇到难题,从而导致园林发展受阻,节约型园林无法成功打造。园林绿化建设中可能会影响节约型园林发展的因素有:

2.1绿化建设缺乏创造力,园林设计不合理

节约型园林绿化设计是园林绿化建设的前期工作,其设计方法对园林建设措施有直接影响。现代园林绿化设计中,设计者常常会照搬设计方案,将国内外某些成功的园林设计方案直接套用,从而导致设计方案不当,设计不符合园林实际。另外,还有部分设计者喜欢人为改造自然资源,或者一味追求高档,不结合实际情况考虑问题,致使园林设计出现盲目性,既破坏园林美感,又损坏园林的生态功能。

2.2绿化技术落后

国内园林绿化建设所采用的绿化技术暂时无法与国外相比,加之设计者本身专业素质不高,绿化设计与绿化建设时可能会出现绿化技术错误使用,比如填湖造园、反季节栽植等,这些做法不仅达不到节约型园林的绿化建设要求,还容易破坏当地环境,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与资金浪费。

2.3法律法规的缺乏

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缺乏可行的法律法规,所以才会出现园林绿化建设管理不到位,园林开发盲目、无序问题。客观来说,园林建设势必会破坏原有生态环境,如果有相关的环境保护、资源保护法规作指导和约束,园林建设对环境的破坏会相对减少,如果法律法规缺乏,则破坏程度加重,节约型园林无法实现。

3.可供采取的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措施

针对上述问题的分析,现结合我国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现状,给出下列几种可供选择的节约型园林建设措施,详细如下:

3.1节能、耐旱地被植物的引进与应用

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除了要坚持绿化原则之外,还要坚持节约原则,所以在园林建设期间,既要考虑园林绿化性,又要考虑园林建设对资源的节约。以此为前提,节约型园林可大量引种节能、耐旱型地被观赏植物。地被植物和宿根花卉具有粗放管理、一次栽植多年生长的特点,大面积栽植则成本较低。宿根花卉大多花色鲜艳,花期较长,夏季盛花,弥补了北方夏秋开花植物较少的不足。聊城市推广应用的宿根花卉有天人菊、金鸡菊、石竹、马利筋等;耐荫地被植物有麦冬、玉簪、鸢尾等。

3.2充分利用园林废弃物

利用树枝粉碎机,把枯枝落叶等有机废弃物粉碎加工处理后,制成花木专用肥、土壤改良材料、营养基质,应用到园林绿化管理中,提高了城市园林土壤的理化性质和土壤肥力。将园林植物废弃物循环利用,不仅减缓了城市园林垃圾处理的压力,而且提高了整个城市生态系统自我良性循环的能力,同时对环境保护、开辟新肥源和促进园林事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3.3节约土地资源,提高园林绿化生态效益

一是在保证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用地的前提下,大力提高现有绿化用地的利用率。全市大力推进立体绿化,充分利用墙体、屋顶、桥梁、阳台等空间地域开展扩绿、增绿,在节约土地资源的同时,又增加了绿化面积,改善了城市生态效益。二是充分利用城市中零散空地进行增绿,对没有得到绿化的背街小巷、楼前屋后等边角地带进行栽树、铺草,有效利用城市中的每一寸土地。三是严格实施城市绿线管制制度,保护好现有公园绿地、广场绿地、庭院小区绿地、风景林地等,坚决查处擅自占用绿地,改变绿地性质、用途的行为,实施严格的绿地总量控制,积极落实《城市绿线管理办法》,全面建立健全绿线划定、公示、审批、社会监督制度。对新建小区严格按照国家绿化标准实施设计审批、建设监控、竣工验收等全程监督管理,确保小区绿地建设达标。

3.4多渠道、多举措节约园林用水

为节约用水,切实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某市在新建、改建、扩建的城市绿化建设工程中非常重视对水资源的节约利用,广泛推行节水技术,采用先进的节水措施和经验,把单位水能耗降到最低。在园林绿化工程建设管理的整个过程中,从绿地规划设计到绿化植物的选择到植物种类的种植搭配等各个环节,都把节水问题放在重要位置,具体做法:一是优化园林植物配置,选择当地乡土树种作为主要绿化用苗,通过种植一些耐旱的节水型地被植物,尽量减少大面积单一种植草坪、花卉带来的水资源严重浪费问题。采取多种树、少种草的方法,实施退草还树;二是积极推行雨洪截留、管道喷灌技术。聊城市在广场、公园等可以使用喷灌技术的绿地预设管道,安装自动喷灌设备,改变过去靠人工浇灌的原始作业方式,以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从而减少人为造成的水资源浪费。

3.5推广使用节电技术设备,建设节能园林

近年来,由于各广场、游园和景观道路等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和运营中的电能消耗不断增加,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更加突出,形成了园林绿化建设不是突出园林中的景物,而是追求造型奇特的灯具装饰效果及夜景效果,造成经济和能源的极大浪费。为此,聊城市在对园林景观灯照明度进行控制的同时,对多个公园、游园的照明灯具进行改造,选用太阳能路灯、太阳能草坪灯。

4.结束语

综上所述,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必须坚持两大原则,一是绿化,二是节能。所以在节约型园林建设过程中,设计者除了要考虑园林的绿化与美观性能之外,还要考虑园林的节能性能,以此促进我国城市园林的可持续性发展。笔者认为,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可从地被植物选用、土地资源节约、水资源节约以及用电设备节能等多个方面入手,采取正确措施,切实做好园林建设能源节约,降低园林能耗。[科]

【参考文献】

[1]赵长.树立科学发展观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园林绿化之路[J].河北林业,2011(02).

[2]朱子斌.城市生态公园―城市园林绿化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J].广西园艺,2009(06).

节约资源的措施篇4

【关键词】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节能施工;

一、建筑绿色施工概述

“绿色施工”实质是以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为目标,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采用的施工技术和工程管理方案进行优化,严格进行实施,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关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政策,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消耗、节约资源,减低建筑工程施工活动对周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提高施工人员的职业健康安全水平,确保所有施工人员的健康和安全。

开展绿色施工,不但可以巩固建筑企业的形象,赢得人民的好感,还能够增加社会对施工企业的信誉。在进行建筑绿色施工时应按照我国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进行,进而为建设和谐环保型的社会做出巨大的贡献。

二、建筑绿色施工措施要点分析

1、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相关措施

1.1 组织管理

实施绿色施工,前提就是必须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安全,采用的先进的技术,科学的工程管理,最大限度的实现“四节一保”。为了保证建筑工程各项指标能够很顺利的完成,首先就要改变传统的建筑工程施工方法,在整个工程施工过程中建立“绿色施工”的管理模式,成立以建筑工程项目负责人为领导的绿色工程施工领导小组,建立健全的工程管理机构,制定合理的各项工程目标和施工制度,并指定一些专业的绿色施工管理人员和相关监督人员。

1.2 工程规划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前编制好“四节一保”的绿色工程施工方案,并按国家的相关规定进行工程审批。需要进行以下内容进行审批:

(1)室外环境和节约土地的控制措施。制定详细的室外绿化环境管理方案和占地的指标,确保建筑场地安全范围内没有污染物散发源和电磁辐射的危害,住区的绿地率应大于30%。

(2)节能和能源利用的措施。制定相关的工程施工节能措施,设置专门的监督管理小组进行施工现场管理,设置集中空调和集中采暖系统的住宅,采取热量计量和室温调节设施,使外窗的气密性指标符合规定要求。

(3)节水和水资源利用措施。在工程施工之前应制定好用水系统规划方案和专项工程节水措施,建立完善的工程施工用水方案,尽量最大限度的回收重复利用。设置完善供排水系统,合理确定雨水处理及利用方案。

(4)节材的管理措施。应尽可能地就地取材,在保证质量安全和材料性能的前提下,优先选用生活或工业产生的废弃物作为工程建筑材料。

(5)环境保护措施。严格控制由于工程施工而引起的土壤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光污染、噪声影响以及对场地周边区域的影响。在施工现场出入口和围墙边有条件的进行绿化或摆放盆花,美化环境,防止土体流失。

2、建筑墙体的节能施工措施

墙体是建设绿色建筑最重要的节能构筑,墙体一般是采用空心砖作为结构承重墙,在砌墙是应保证空心砖的整体完好性,当在某个位置砌整块砖的位置不够时.必须采用新砖进行外部堆砌。在墙体节能具体施工管理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工程施工图纸进行空心砖的堆砌,严格摆放空心砖的位置。

3、屋面保温的施工措施分析

绿色建筑的重点就对建筑的屋面保温节能施工,当在屋面上使用高效保温材料时,可将建筑保温屋面架空,以及将屋面倒置处理,通过改变屋面的形状,来降低屋面的吸热系数,达到隔热保温的效果。在屋面的节能管理措施中,首先,要注意千万不要选择耗热系数高、密度过大的保温材料,这样会导致屋面厚度变大增加了屋面的压力。其次.在选择屋面的保温材料时,必须注意屋面材料的吸水性能,尽量选择吸水率比较小的屋面保温材料,这样可避免在屋面湿度比较大的条件下进行屋面施工时,使得屋面保温材料具有较大的大吸水性,造成屋面的隔热保温效果不好的现象。

4、节约材料的施工措施

绿色施工中的另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充分的利用建筑材料资源进而节约工程材料。我们建筑工程施工所使用的所有材料都来获取与大自然,并将这些施工材料经过特定的加工而成的建筑材料。我们无法直接开采建筑材料资源,因此只有对建筑材料进行节约进而来保护建筑资源。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对建筑材料进行充分的利用和节约同样也可以做到节约资源的目的。我们除了进行节约建筑资源以外,还可以对提供的建筑材料进行二次利用。把一些边角料进行在加工,用于其他方面,也算是建筑材料资源从分利用的一种。

5、环境保护施工措施

1)当对施工场地和施工现场道路做硬化处理时,进过硬化处理后的场地和道路应使其平整、不出现积水的现象。2)在工程施工区域内,各类建筑施工材料按工程施工平面布置的要求分区快进行整齐的堆放,并按ISO 9002标准挂牌标识。3)施工现场材料场地周围和搅拌机的四周以及施工道路面上保持无混凝土和废弃砂浆,施工过程和运输过程中散落的混凝土和砂浆应及时将其清理干净,做到每天完工后场的清清洁,并制定明确的施工现场责任人。4)机械维修保养符合机械管理规定,挂牌标识应保持整齐。5)食堂卫生的管理:食堂上班人员在班期间,必须穿戴白色的工作服和工作帽。炊具设备卫生保持用具干净、整沽,做到清洁卫生、专人负责、餐具消毒。剩余饭菜集中到垃圾桶,及时处理

三、结语

我国建筑业的绿色施工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敢确定绿色施工的发展前景非常好,我国目前需要更有效地推进绿色施工的实施,以及定量的评估绿色施工的实施效果,国家必须继续深入进行对“绿色施工”的理念的应用研究,应用“节约能源、节约水源、节约原材、节省土地、保护环境、以人为本”的“绿色建筑”新理念,继续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田淑芬.绿色建筑与建筑业可持续发展[J].建筑经济,2005

[2] 章崇任.实施绿色施工的途径[J].建筑,2005

[3]王立雄.建筑节能[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4]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中国建筑节能2007年度发展研究报告[R].2007.

节约资源的措施篇5

【关键词】节约型 灌区 建设

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A

节约型灌区建设,是采取对工程、农艺以及管理等方面的先进和实用技术的组装配套、高度集成,实现区域有限水资源总体利用率最高及其效益最佳的综合技术。这是科学技术进步的产物.也是现代化农业的重要内涵。建设节约型灌区,农业用水方式要同耕作方式、农业技术等其他措施一样.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灌溉方式不转变,其他先进、科学的农业技术措施也难以取得预期效果。实行农业高效用水技术,有利于提高农产品产量、质量和经济效益,有利于节地、节能、节省劳力,有利于农业机械化。从一定意义上说,节水灌溉是农业高效用水技术的主要内容,是农业生产上的一场深刻革命,是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一项重要战略选择

1建设节水农业工程

节水农业工程技术是由农业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工程节水、农艺节水和管理节水组成的技术体系.其核心是提高水的利用率和产出效率,最终实现产量增长、用水高效、品质优良的总体目标。

农业水资源包括降水、地表水、地下水、土壤水和经过净化处理的废污水。对农业水资源的合理开发,是指采用各种必要的工程措施(水源工程,如水库、机井等).对天然状态下的水进行有目的地千预、控制和改造,在维护生态平衡条件下,为农业生产提供一定的水资源量。从水源引水输送到田间是通过输水工程来实现的(如衬砌渠道、输水管道),重点是减少沿程输水损失。而转化为土壤水要通过各种适宜于当地的先进灌溉技术,如改进沟畦灌、喷灌、微灌、管道灌溉、膜上灌、注水灌等,同时采用田间水分调控措施,如薄膜或桔秆覆盖,施用保水剂、吸水剂、抑蒸剂以及耕作栽培措施等。上述两个环节的重点都在于减少田间水分无效消耗,尤其是无效蒸发、蒸腾和深层渗漏。第四个环节是研究水分与作物生长直至转化为经济产量的关系,包括作物本身的生物学特性、水分生理机制以及作物与环境中水、肥、气、热诸因素的关系,这是目前研究的前沿和热点。而管理节水是贯穿于从水源到作物产量形成的整个用水过程中。这些技术包括制定节水灌溉制度、土壤墒情监测与灌溉预报技术、优化配水技术、量水技术以及现代化管理的高新技术。

节水农业工程技术是根据作物需水规律和当地供水条件,有效地利用降水和灌溉水,获取农业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而采取的多种措施的总称。自然界的水转化为农作物产量,一般要经过四个环节:一是对水资源进行合理开发,使其成为农业可用水源;二是将水从水源输送到田间;三是把引人田间的水均匀地分配到指定的面积上或作物根部转化为土壤水;四是作物经根系吸收土壤水,通过光合作用的生理、生化过程转化为化学能最终形成经济产量。建设节约型灌区的目标,就是极大地提高上述四个环节的水的转化和产出效率。

2建设节约型灌区的对策和思路

2.1建设节约型灌区必须明确目标,突出重点,抓住关键

一是要把节水农业、节水工程、节水理念和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列入建设节约型灌区的重点。二是要通过实施一批重点节能工程,加强节能管理,提高水资源的使用效率。三是要抓住科技进步这个建设节型灌区的关键,加大科技攻关力度,着力开发一批节约资源的关键技术。四是要通过建立健全有利于节约水资源的激励和约束机制,通过体制创新来为建设节约型灌区提供保障。

2.2建设节约型灌区必须抓好规划工作

一是因地制宜,准确定位,统一规划、建设节约型灌区。为了使建设后的节约型灌区既能满足节约用水的要求,又能保持农业持续发展,应该依据灌区现状、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制定适应本灌区的发展目标。分析节约潜力,研究技术可行、经济上最优的节约策略。同时,应该加强规划指导,大力推进经济结构和种植业结构的调整,使灌区内的骨干工程、节水农业等项目统一有序地进行。二是以实际效益为重,充分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三者的统一。灌区本身的生命力不仅取决于灌溉管理部门的经济效益,也取决于地区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灌区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制约、相互促进。在建设规划中,水土资源的配置、节约技术的采用均应充分考虑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是充分体现现代管理要求。四是强调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的有机结合。灌区的节水工程措施主要有渠道防渗和管道输水。渠道防渗,可采用多种形式,近几年采取的“三面光”、U型渠的形式就比较多,这些形式的技术和工艺比较简单、效果好,边建设、边受益,可以大量采用和推广。非工程措施有:一是要牢固树立节约资源的观念;二是要总量控制、定额管理的节水措施;四要转变观念,避免重建设,轻管理。

2.3 建设节约型灌区必须切实转变灌溉方式和管理方式

实践证明,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灌溉方式和管理方式已经走到了尽头,切实转变灌溉方式和管理方式、建设节约型灌区是实现水资源节约,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选择。建设节约型灌区,从根本说就是要着力构建新的灌溉方式和管理方式。为此,我们必须摒弃不利于节约资源的发展思维和发展模式,牢牢抓住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这个中心,采取综合措施,切实转变灌溉方式和管理方式。

2.4 建设节约型灌区必须要加强宣传

灌区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大力提倡节约用水,普及科学用水知识。灌区内部制定节水政策,搞节水联查,制定奖惩措施等。通过大力宣传和发动,分析水源形势,改变“灌溉就是灌地”、“灌溉就灌饱灌足”等旧观念,树立灌溉就是灌作物,灌溉要讲科学、讲节水意识,使人们懂得节水的重要性,加强珍惜水资源、节约用水的意识,提高保护水资源的自觉性,推动农业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2.5 建设节约型灌区必须要注重搞好渠道工程和田间工程建设

节水灌溉工程是解决水资源短缺,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促进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和长远大计。目前,大多数灌区经过多年运行,年久失修,工程老化。近年来,灌区在日常加强管护、清淤的同时,为了提高水的利用率,减少输水过程中的渗漏损失,实施了续建配套节水改造。灌区内筹外引,投入大量的资金,改善工程条件,对部分渠道采用塑料薄膜、混凝土等防渗措施,对相应的建筑物进行配套改造,有效地发挥了渠道工程条件,提高了水的利用率。在支、斗、农等各级渠道,提高整修标准,提高过水能力,缩短了灌溉周期。在农田基本建设方面,大力推行平田整地、大畦改小畦灌溉等田间节水技术,减少了田间灌水过程中的水量损失,提高了田间灌溉水有效利用率。

【结束语】

合理利用水资源,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而节约用水是水资源合理利用的关键所在。搞好节约型灌区建设的工作,是最快捷、最可行、最广泛有效地维护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途径之一。同时也是为农业、农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具体体现,是关系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随着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合理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水资源的工作将揭开新的一页。

【参考文献】

【1】庞鸿宾.节水农业工程技术.2000

【2】戴旭.节水管理与节水技术.1995.

节约资源的措施篇6

关键词:矛盾 协调关系 结构调整 保障措施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水资源贫乏,水资源在时空分布不均衡,目前我国有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均水资源低于严重缺水线,有七个省区人均水资源量低于60 M3,全国农村有2000多万人饮水困难,水资源供需矛盾严重制约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对于水资源综合利用应充分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运用综合保障措施科学合理的利用水资源,实现经济的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诣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和诣相处。

一、

我国水资源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

1、

水资源贫乏,供需矛盾加剧制约经济发展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2200M3,人均水资源居世界第119位,世界人均水资源8800 M3,是世界水平的四分之一,被列为世界上最缺水的十三个国家之一,据专家预言, 2010年后我国将进入严重缺水期,2030年我国人口达16亿,水资源缺口400~500亿M3,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工业用水、城市用水量急剧增大,水资源供需之间的矛盾显现,造成工业生产停滞、城市供水限时、、、、、据统计:80年代全国缺水城市236座,缺水量1200万M3/d,90年代全国缺水城市300座,缺水量1600万M3/d,2000年代全国缺水城市450座,缺水量2000万M3/d。加之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农业人口约占70%,而在广大农村节约用水观念普遍不强,农业用水利用率相当低,造成了巨大的水资源浪费,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剧,水资源型干旱导致广大农村农作物减产绝收、农村饮水困难、农民收入大幅度下降,严重影响人民的生产、生活,给工农业生产带来了无法估量的经济损失,是农村实现小康社会,工业经济持续增长的最大桎梏。

2、

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衡

我国水资源与人口、土地、经济发展组合状况不理想,我国降雨在空间上分布不均衡,降雨量南方比较充沛,年平均降雨超过1000mm,而北方内陆地区降雨量少,年平均降雨量少于400 mm,这种降雨分布的区域性差异导致水资源分布南北不均衡,北方资源性缺水严重。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国土面积占全国的36.5%,但水资源占全国的81%;而淮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区国土面积占全国的63.5%,而水量仅占19%,其中西北内陆河地区资源性缺水更严重,这种南北水资源分布不均衡造成北方资源性缺水严重。

我国降雨受典型季风气候影响,全年降雨在年内时间分布极不平衡,降雨呈明显的季节性,其中70~80%降雨集中在汛期的6、7、8月内,汛期降雨强度大、雨量太过集中,往往地表径流汇聚而引发洪涝灾害,当降雨集中的汛期过后,工农业用水量依然巨大,因水量大部份都集中在了汛期,水资源集中期偏离农业用水集中期,水资源供需矛盾显现,季节性缺水严重,降雨的季节性造成灾害的季节性,大洪之后又遇大旱,汛期抗洪汛后抗旱,严重阻碍经济发展。

3、流域内、流域之间水资源利用分配不合理

我国目前水资源的开发极不合理,局部流域内上游不顾下游,左岸不顾右岸,拦河修坝截流,在上游对水资源进行过度的开发利用,导致水资源在上下游,左右岸分配利用不合理,严重影响居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在流域之间,水资源丰富的流域,用水浪费严重,水利用率低,而在水资源贫乏的流域却是河流断水,水库干涸,无水可用,连最基本的生态环境用水都无法保障,流域之间水资源利用分配不合理。建议国家加强对水资源进行统一管理、统一调度,保证水资源在流域内、流域之间的合理配置,综合考虑流域内、流域之间的用水需求,科学配置、合理调度,保障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4、

污染严重形成水质性缺水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农业污水排放量逐年加大,近年来全国污水排放量达600亿T,其中绝大部分未作处理直接排入江河湖泊,全国700多条河流中,有近50河段水域污染严重,水污染严重形成水质性缺水,生活水资源总量因河湖水源污染而不断减少。

5、

各种用水需求不合理,导致生态破坏

我国北方的高纬度地区由于长时间的持续干旱,用水相当紧张,工业用水挤占农业用水,农业用水挤占生态环境用水,生态环境用水濒临枯绝,如果这样无休止的挤占生态环境用水,不合理的配置工业、农业、生态环境用水之间的比例,必然会对生态系统和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导致植被覆盖率减少、自然绿洲萎缩、草场退化、土地沙漠化严重,目前我国沙化面积已扩展到174.3万KM2,占全国面积的18.2%,而且年扩展速度呈增加的趋势,由20世纪70年代的1560 KM2增加到90年代末的3436 KM2。

目前我国有些缺水区,为了保证当地的生产、生活需要,对地下水开采过度,全国超采地下水约74亿M3,形成了160多个地下水超采区,导致地下水位降低海水倒灌,地面下沉,地下水盐碱化严重。 二、

科学合理协调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1、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基础

我国水资源贫乏,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用水总量也在不断加大,水资源供需矛盾曾加剧趋势,对水资源进行合理开发、科学利用势在必行,只有实现对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才能保证经济的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应与经济发展相协调,对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应保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即要服务于经济发展又不能开发过度,即要服从于经济又不能破坏生态环境,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在水资源的合理开发限度内促进经济发展。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因而对水资源的开发应立足长远,不仅要为当前经济发展服务,还应为未来经济发展提供保障,不能对水资源进行掠夺式开发,应充份考虑子孙后代未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

经济可持续发展是目的

我们对于水资源的合理开发、科学利用,目的就是为了实现经济的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只有经济高度发展,物资产品才会不断丰富,人民生活水平才会不断提高,国家综合国力才会不断增强,因而我们应大力加快国家的经济发展,当然经济发展并非速度越快越好,应控制好这个度,经济发展速度不能超过水资源的的承载力,水资源开发过度必将导致生态系统造受破坏,经济发展会出大问题,经济发展会倒退,会出现回过头来搞治理,因而经济发展速度一定要合理,以实现经济的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

3、协调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诣发展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相互制约、相互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基础,经济可持续发展是目的,我们应积极协调好这两个方面的关系,不能顾此失彼,育目发展,要做到人与自然和诣发展,经济发展一定不能超过资源、环境承载力,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应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内促进经济发展,相反如果超过了资源、环境承载力,必然会制约经济发展,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应大力促进经济发展,而不能制约经济发展,科学协调好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诣发展。

三、 综合保障措施

我国对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应科学规划、合理应用,采取综合措施充分缓解各种矛盾,协调各方面关系,实现经济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具体来讲有行政措施、法律措施、工程措施、技术措施、经济措施。

1、行政措施

国家应积极加强宏观调控,运用行政手段来合理引导,调整国家工农业产业结构及产业内部结构调整,经济发展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建立健全适合我国水资源现状的产业结构模式,我国目前单位产值工业耗水少于农业耗水,国家可以适当提高工业比重,在经济总量不减少的情况下,降低水资源需求总量,减轻水资源供需矛盾,同时对于工业、农业结构内部进行产业转化,鼓励农民向节水型农业发展,引导农民大力发展渔业、林业、牧业等低耗水型农业,节约宝贵的水资源;对工业企业中高耗水低产出,强制进行技术改造,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对工业项目进行政审批时,不仅要考虑经济效益,还应考虑环境生态效益,科学分析当地的水资源情况,对于超过水资源承载力的项目不充许上马,国家应积极加强宏观调控,实现水资源供需的总体平衡。

2、法律措施

在全国范围内加强《水法》、《水土保持法》《水污染防治法》宣传,提高全民节水意识,积极参予水土保持,水污染防治,依靠法制节水,节约宝贵的水资源,但目前我国对水资源管理法律体系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依法治水必须以法律为基础,这样才能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国家应加快这方面的立法建设,以适应新时期经济发展的需要。

3、工程措施

我国降雨因分的的区域性,致使地区之间水资源不平衡,相对而言南方水资源丰富北方贫泛,北方地区特别是黄淮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尖锐,农业干旱性缺水、河流断流、湖泊干涸,地下水超采,水资源环境恶化越来越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发展,为了从根本上缓和我国区域性的干旱灾害,减轻水资源供需矛盾,兴建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是必须的(如:南水北调工程),以缓和北方地区的资源性缺水,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保障南北地区经济同时协调、健康、快速发展。

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水资源比较丰富,但降雨在时间上分布上极不衡,呈明显的季节性,季节性缺水严重,在降雨集中期因降雨强度大,降雨太过集中往往引发洪涝灾害,降雨集中期过后由于雨量希少而引起旱灾,为缓解这种季节性旱灾,应在流域内兴建小型灌溉工程,在降雨集中期蓄水用于降雨集中期过后灌溉之用,除水害兴水利,同时还可以结合发电、养殖开展多种经营,活跃地方经济。

4、技术措施

我国农业灌溉用水利用率低,一般只有30~40%,生产单位粮食用水量是发达国家的2~2.5倍,农业用水占全国用水总量的70%,水资源存在极大的浪费,因此应积极推广节水灌溉新技术,发展节水型农业,如滴灌、喷灌比传统的漫灌水资源利用率要提高约10~20%,可以大量节约宝贵的水资源;我国工业水资源利用率偏低,用水浪费严重,据统计资料,日本每增加一万美元GDP耗水208 M3,美国为514 M3,中国则高达5045 M3,是美国的十倍、日本的24倍,如此大的差异主要差在科学技术,我们应依靠科技进步,大力进行工业部门的技术革新,发展节水型工业,充分发掘节水潜力,降低发展对水资源的消耗。依靠技术措施,发展节水型工业、节水型农业,为建设节水型社会而努力。

5、经济措施

节约资源的措施篇7

关键词:节约型园林;意义;现状;措施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05-0144-02

1 引言

节约型园林作为实践节约型社会的重要环节,符合我国资源匮乏的基本现状,不仅满足“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要求,而且有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营造良好的绿色人居环境。但就目前的调查来看,人们对节约型园林的建设还存在很多认识上的误区,实际的发展建设中也存在很多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的园林绿化行业的发展。

2 节约型园林的内涵与现实意义

2.1 节约型园林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内容

在节约型社会的发展要求下,经济和社会要协调发展、文明发展、健康发展。这也就要求园林的绿化建设也应符合节约型社会的发展原则,节水、节电、节约土地利用面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在积极实现社会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实现耗费资源、能源最小化,努力创造最大的社会、生态、景观效益。节约型园林在建设过程中还应不断创新发展模式,提高植被物种多样性水平,改善城市居民的居住环境,使城市生态在可持续发展中不断得到优化。

2.2 节约型园林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积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推动经济与环境、资源的协调发展,坚持走生产、生态、生活相互协调的文明发展道路,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建设节约型园林要树立科学的建设理念,社会及自然资源要循环利用、合理配置。建设实践中从规划、设计、施工、养护等各个环节上节约各项资源,提高资源的重复利用率,努力在最低的能源、资源的消耗下,获取最大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节约型城市园林作为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载体,是城市发展可持续性的生态基础,是科学发展观落实的必然要求。

2.3 节约型园林是城市园林绿化可持续发展的正确选择

浪费型的园林建设,大多流于形式,无法真正的发挥园林业的生态效益,加之其建设费用高昂,养护成本极高,铺张浪费的现象不可避免。这种建设模式不仅严重背离了园林业的正确发展方向,而且还阻碍了园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园林的绿化事业本身就体现了绿色、节约、环保的特质。与浪费型园林建设相反,节约型的园林建设作为我国城市园林建设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正确选择,其以实现城市绿色生态效益、社会经济效益为目的,以节约为要求,实践不断证明,只有真正实现节约型园林建设,才能有效地发挥城市园林绿化事业的作用。

3 我国建设节约型园林的现状与问题

3.1 节约型园林建设总体水平偏低

我国目前的节约型园林建设水平总体偏低,建设效果极不理想。主要的问题表现在:①节约型园林项目实施以来,各地区的园林绿地虽然也相应的采用了些许节约技术,但在全国范围内全面、系统地采用节约型技术的园林绿地数量还太少,甚至有些市区到目前为止连一个都没有。②节约型技术措施停留在简单、落后的低层次水平,而技术含量高的节约型园林技术措施如:中水回用、废弃物再利用等技术,应用的数量很少、范围也窄。

3.2 节约型园林建设区域发展不平衡

节约型园林建设在区域发展上的不平衡,主要体现在建设中各区域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这些差异集中表现在以下两方面:①城市的中心地区与郊区间的差异。市区中心土地资源极为稀缺,先进的节约型园林建设技术措施应用广泛,着重打造精品化的城区园林绿地。而郊区土地资源相对较多,但存在较薄弱的园林精品意识,造成节约型技术应用大量减少。②早建绿地与新建绿地的差异。节约型园林是新兴理念,近几年才被人们广泛接受,由此,新建绿地中应用的节约型园林技术要比早建园林中更广泛。

3.3 节约型园林技术措施发展不平衡

节约型园林技术措施种类繁多,各项技术措施的发展成熟度、实践难易程度、应用成本各不相同,用直接导致各项技术措施在园林绿地建设中普及推广的程度和实际中的应用程度存在极大差异。一般情况下,技术越成熟,操作越简单、成本越低在园林建设中越容易推广。而相对于那些技术还不成熟,操作过程复杂、成本高的技术措施来说推广普及的难度会大得多。资料调查显示,节约型园林建设应用较多的节约技术措施分别为节水、节地、节土技术措施,和乡土植物应用、雨水收集、复层绿化等。

3.4 过度设计严重,人工景观泛滥

我国多数的城区园林建设中,开发商拥有最高的主导权,总是一味的根据个人喜好将一些不合理的要求注入到设计中。而设计师们过分的满足了需求者的要求,并且又参考了各种资料和设计理念,因此很容易产生过度设计。设计时,为了吸引大众的关注度,采用繁琐的技术手段,将园林的观赏性作为首要目标,一味的强调空间独特性,人为因素融入过多,最终导致园林设计作品人为痕迹太过明显,失去了原本的自然之美。

4 建设节约型园林的措施与提升途径

4.1 加强舆论宣传,营造节约型园林氛围

建设节约型园林不仅仅是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园林业在职从业人员的责任,也是社会每位公共成员的共同责任。为了让节约型园林理念更加的深入人心,应该积极的加强舆论宣传力度,在全社会范围内营造良好的节约型园林氛围,进而提高公众的节约型园林意识。具体而言,就是相关责任部门要明确目标、分工有序,通过电视、电台、报纸、网络等多向宣传渠道,积极加强干部职工的宣传教育,加大事业单位和公众的引导力,形成全社会支持并参与的舆论氛围。

4.2 科学规划,合理使用土地资源

人口众多、土地资源稀缺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为了使园林绿化建设获得最高的社会、生态效益,必须对土地资源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利用才行。园林规划要将合理高效地利用土地资源放在首位,坚决反对浪费自然资源。尽力实现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地貌特征和地理环境,采用相应的成本低的绿化方案。

4.3 绿化形式多样化,植物配置要合理

园林绿化建设中,要融入科学的规划理念,实现绿化方式多样化,合理的配置植物,增加乔木、灌木的种植量,推广立体绿化和垂直绿化;尽可能的减少大草坪、大广场、喷泉等的建设,提高单位面积的绿地植物量,最大限度的利用土地资源,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

4.4 选择乡土植物造景,适当使用当地野生植被

乡土植物具有易推广、虫害少的特点,成本低,适应性强,绿化效果好。而且野生的乡土植物不仅易于营造当地的特色景观,降低养护成本,还有效地避免了园林建设中广泛吸引外来书种的盲目性。切忌为了追求书种的高档化引进一些反季节不适宜当地环境的植物。

4.5 大力推进自然、生态型的绿化建设模式

大力推进自然、生态型的绿化建设模式要求节约型规划渗透到实施的各个环节中,保证绿化符合节约理念。对河道、水体进行改造时尽可能的不要破坏自然现状,保留生物最佳的交换通道,实现生态化的园林建设。

5 结语

建设节约型园林还需要结合各地园林发展的实际情况,长期积累经验,在严格执行生态节约型园林的发展要求的同时,采取相应的节约措施,积极地促进我国园林业的发展。目前在我国,实现全面系统的节约型园林建设任重而道远,还应积极发动广大社会成员共同参与到该项建设事业中。

参考文献:

[1]张绿水,汪建华.浅谈发展我国节约型园林的技术途径及管理对策[J].生态经济,2010(4):139~142.

[2]陈 宇,宗思雨.我国节约型园林的分类及建筑策略[J].中国园艺文摘,2015(12).

[3]李 攀,王天平,赵 亮.关于构建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化的思考[J].技术与市场,2014(3).

[4]徐兆铎.低碳园林、节约型园林营造的理论与方法[J].现代园艺,2013(14).

节约资源的措施篇8

【关键词】城市照明;绿色照明;节能

引言

社会在不断进步,城市的发展越来越迅速,城市中基础设施的建设不断增加,城市道路的增加,随之促使照明设施的不断增加,以此促进了照明事业的发展,在这样的前提下,绿色、环保走进道路照明工程中,对新产品的应用更加的广泛,针对于城市绿色照明路灯节能,我们需要采取更多的措施,以此来实现环保节能的绿色照明。城市照明,其目的是便于交通,减少不必要的危险,无论其风格如何改变,其目的是不变的,路灯在城市之中是不和或缺的,其已经渐渐的成为了每个城市的一道风景,给城市添加了不一样的色彩,所以城市绿色照明与路灯技能在以绿色其主体的前提下,给城市带来更加亮丽的色彩。本文就城市照明出现的状况,对城市绿色照明与路灯节能的措施进行了探讨。 一、 浅谈绿色照明与路灯节能 (一) 路灯节能的重要性

城市照明,布局广,规模大,因此其消耗能源也是十分巨大的,引起了众人的关注。路灯节能其作用是十分明显的,其一,路灯节能,符合绿色照明的标准;其二,针对资源的短缺,路灯节能是大势所趋;其三,路灯技能,对路灯自身是十分必要的,防止电压不稳定导致其一损坏;其四,路灯节能,减少了资金的需求。 (二) 绿色照明

绿色照明,其目的是利用效率高的照明设施提高居民的生活条件,损耗低的能源实现良好的照明,创造出绿色、节能、舒适的照明环境,这才是真正的绿色照明,而不单单的是节约用电,其最终目的理解错误有可能导致各种情况的发生,带来众多的不便。照明的指标需要考虑很多角度,有很多的标准,不能仅仅以节能为底线,却忽略了这些标准,其效果会适得其反。不同的地点其照明标准也是有不同需求的,在绿色照明的前提下,我们需要考虑各个方面的要求,这才是绿色照明。

比如说主车道的照明,准对其道路灯的实施不同,存在的优缺点也是不同的,造城市路灯节能中,对低能耗尤为重要。大部分主车道是杆柱式,其点灯的安放位置可控制在11m左右,其高度大约可在15m,悬臂的长度根据柱高的四分之一来确定。倾斜角度为4度,能够同时满足车道人行道的照明条件。绿色照明不仅仅是节约,同时也是对照明能力的升华,促进照明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二、 城市路灯节能采取的措施

城市照明措施路径有很多,针对光源、控制系统、设备维护、消耗功率等等因素,对于路灯节能,有着不同的影响。所以就需要综合的考虑每一个因素,采取合理的措施,减少能源的浪费,遵循绿色照明的理念。 (一) 光源的筛选与改造

城市路灯节能,对光源和灯具的筛选是十分重要的方面,其筛选不合适,可能会多造成大约百分之三十五的电能损耗,所以说,在城市道路照明建设与修改中,应该充分的考虑到光源的选择,从其经济方面、修理方面以及光源的发光效率、发光色彩等多个方面考虑。现如今,路灯节能设计中,我们应该促进高压钠灯的利用,以此代替白炽灯和高压汞灯,达到节能的目的。高压钠灯满足各方面的要求,同时其抗腐蚀能力、维护系数也是较好的,是现如今城市路灯节能的不二选择。

近年来,我国在LED技术上有了突破,虽然存在一些技术难关,但LED作为一项环保的技术发明,其情景还是很大的,现如今在家庭照明和部分路灯照明上都运用了LED白炽灯,随着技术的进一步改善,LED会渐渐的运用到各个方面,随着其发展,有可能慢慢取代高压钠的位置,成为主角。 (二) 线路维护的节能

城市路灯节约,其目的就是减少无功功率的损耗,无功电流在电路中运转,由于电路导线有电阻,所以无功电流的通过会产生热量,从而使电能损失,而这种损失会随着电力的增加而增加,结果不言而喻,导致照明效果下降,与此同时,还会损坏电路等设备,所以在维护方面的节能是十分必要的,可以在照明电路中合理的减小其半径,以此使电压得到减小,通常情况下,电路供电的半径在600米左右最为合适,在采取此措施的同时,还应该装配合适的电容,促使功率因数进行提高,促使电能损耗减小到最小,实现节能的目的。

线路的维护,减少了多余的资源损失,利于保护电路的正常运行,电路运行会更加的持久,与此同时,无功功率的减小,对于资源的节约是十分重要的。 (三) 照明系统维护的节能

针对照明系统,特别是路灯系统,我们应该尽量的采用现如今的科学技术,对系统进行控制,利用先进的技术,综合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对路灯进行良好的控制,更加及时的反应路灯的状况,在故障出现的同时能反映给系统,进行及时的补救,通过对系统的综合分析,针对其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更加高效,及时的把故障解决,会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在保证系统正常运行的情况下,更加好的进行照明。

对系统的现代化处理,隐患及时得到解决,隐患的解决,对整个照明来说,是更加好的进行了维护,保证了整个照明的安全,良好的电路照明本身就是一种节约能源的方式,减少了不必要的损失,保证良好的运行,更加体现出绿色照明的理念。 (四) 路灯控制开关的合理设置

路灯的调控,要求其控制是准确的、快速的、无危险性。路灯的控制有多种形式,包括人力、自然、电脑等,通过对只几种方式的综合利用,才会更加准确的控制路灯照明,保证照明的情况下,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实现绿色照明,节约电力资源。由于路灯规模大,仅仅人工控制是不可能的,与此同时,效率低下,。对路灯开关的控制,对资源的节约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一盏路灯,每天如果少亮五分钟,每年可节约2000千瓦时。可见其资源消耗的巨大,所以说,精确的控制路灯的开关,会减少巨大资源的浪费,展现出绿色照明的理念。现在采用的半夜灯、长夜灯管理模式,可以自动的控制开关,对资源的利用得到了提高。

路灯开关的控制,在绿色照明中,其影响是十分大的,我们要合理的控制开关,在照明安全的情况下,更加有效的节约资源,符合现如今的可持续发展。绿色照明,城市路灯的节能是势在必行的。

结语

资源的有效利用是十分重要的,绿色照明,节约资源,对于当前资源紧缺的我们来说是不可或缺的,把“绿色照明”理念深深的融入到城市路灯节能中去,减少能源的损失,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城市绿色照明的发展,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从每一件小事做起,让绿色照明发挥出更大的影响力,城市绿色照明,更加展现出一个城市的进步,更加促进城市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宁志勇. 城市绿色照明与路灯节能措施[J]. 技术与市场,2012,07:83+85.

[2]朱伦思. 绿色照明与城市道路照明节能措施的分析[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20:300.

[3]农树新. 城市绿色照明与路灯节能措施分析[J]. 低碳世界,2013,16:43-44.

上一篇:网络时代的生活范文 下一篇:可再生能源存在的问题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