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稳定盈利的方法范文

时间:2023-12-15 17:05:28

期货稳定盈利的方法

期货稳定盈利的方法篇1

一、修炼基本功

技术分析有很多种方法,如:道氏理论、波浪理论、江恩理论、相反理论、K线分析、价格形态、技术指标、均线系统、量价关系等理论。在技术分析中,每种分析方法针对瞬息万变的行情的灵敏度及准确度有所差异,并且分析的方法侧重点也有所不同。有些分析方法比较形象直观,如MACD指标,形态理论,均线系统等;有些就显得较为抽象,需要投资者领悟其精髓才可以灵活应用,如道氏理论、波段理论等。

技术分析的最终用途是判断多空形势,以便在合适的价位介入。直观和抽象两种技术分析在判断同一种商品的走势,可能会出现不同甚至相反的结论。在实战应用中抽象的技术分析的正确率虽然更高,但要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并且熟练掌握才能能做到对行情体察入微,前后印证。然而技术分析理论过硬只是投资者进入交易市场的基本功,并不等于就可以有稳定的收益,另外资金管理,止盈止损控制风险在实战中同样重要。

二、资金管理防控风险

期货市场是一个极具诱惑力的市场,凭借保证金制度给投资者以以小博大的诸多机会。但在期货投资中,很多投资者经常会发现总是赚小亏大,不知道如何分配和管理自己的资金。控制仓位是最基本的控制风险的方法,让自己在交易中尽量承受合适的风险,在市场中活的更久更安全。

止盈止损对于期货投资极为重要,也是投资者获得稳定盈利并控制风险的法宝。在投资市场我们无法精准掌握瞬息万变的市场,止盈与止损是我们控制盈亏的法宝。投资需要有正确的认识市场风险、严守纪律、合理的资金分配,在合适的时机进行买进和卖出。投资者需要认识到在期货市场,即使有100%的把握,风险认识存在的。灵活的运用止盈和止损才能规避风险,在投资中实现持续盈利。

止盈与止损来自盘前的交易计划,并在盘中根据市场的氛围进行相应的调整。止盈可以守住阶段性的利润,实现阶段性的盈利目标。投资者往往心存贪念,在盈利情况下不满足当前利益,但大部分时候事与愿违,没有得到前期利润跟有甚者赔了本金。投资者做期货时往往想着盈利,但很少去愿意思考当一旦出现亏损时的对策。一旦出现亏损就会优柔寡断,犹豫不决,当亏损放大到相当大的时候才意识到离场,此时往往错过了最佳的止损时机。所以止损是一种防范市场风险的重要手段,投资者应当树立止盈止损意识。把可能出现的大幅亏损控制在小范围内。在持仓处于危险情况下,投资者要有英雄断腕的决心与勇气,保存下足够的筹码给后面的操作以期寻找更好的交易机会和盈利来源。

三、突破交易心理瓶颈

期货交易不仅仅是简单的买卖技术与风险管理的方法,对于自身心态与情绪也是极大的考验。真正成熟的、优秀的投资人才,对于风险进行量化与分析,真正的理解并接受风险。只有从情绪上和心理上接受风险,才能决定在每次交易的心态,才能摆脱赌徒式的追涨杀跌、满仓豪赌般的心态。交易心理的好坏对于投资者每次进场出场乃至整个交易生涯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投资者往往都遇到过有时候明知很危险但还是忍不住追高,有时候到了该止损的时候还是抱着侥幸心理继续死扛。或者没有到计划的止盈位就提早兑现,随后发现后面行情又继续向着预期发展后懊悔不已。

关于交易心理的好坏,主要还是取决于对于交易的正确认识。对于交易的认识,也就是交易的动机以及交易的目的。如果想在短期内暴富或者为了显示自己的交易能力多强,在此不良的交易的动机下每次满仓频繁操作,将会面临着很大的心理压力,从而影响交易心态。在连续亏损后,想尽快翻本也同样会影响心态,从而导致交易技术的变形,策略不能完整实施。投资这个行业,需要学习的不单是表面上的东西,不是只需要单纯的去学如何赚钱,而是去修正自身的种种错误想法与习惯。当我们心态平和、淡定,放弃了种种欲望的时候,当面对市场中的波澜,而心止如水的时候,也就获得了真正的财富自由。

为了在期货战场上盈利,就需要在背后花费时间和精力学习,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不打无准备之仗。当我们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摸索后总结出一套适合自己的并能持续盈利的交易系统后,就不要随随便便放弃自己的系统和原则,也尽量不要去参考和自己系统理念相差较大的交易书籍。笔者发现到最后我们最需要读懂的就是自己,交易市场有很多书,而最重要的就是自己的交易日记,这个日记中记录最多的单词就是遵守纪律和坚强的意志;而最根本的原则是持续把握高收益低风险的交易机会,让利润奔跑,截断亏损。

期货稳定盈利的方法篇2

通货膨胀的表现

通货膨胀除了扭曲产品的市场价格,同时也会引起融资成本上升,在一定条件下也会影响所在国汇率波动。此轮全球性金融危机,由于部分发达国家采用的量化宽松承保政策,引起部分国家的通货膨胀高企。 根据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1989年的第29号报告(IAS29),恶性通货膨胀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特点。

――公众倾向于持有非货币资产或稳定的外币;

――以外币作为基础衡量货币金额;

――即使短信用期限仍按购买力调整后价格成交;   ――利率、工资和物价与物价指数挂钩;

――三年累计通货膨胀率接近或超过100%。

一方面,通货膨胀会对微观的企业经营产生直接影响,特别是在接近或超过10%的通货膨胀水平背景下。另―方面,通货膨胀作为宏观经济现象,是所在国经济失衡的重要表现,同样会在宏观层面作用于国家、社会稳定,进而影响企业和正常贸易。

通货膨胀对企业微观的直接影响

财务信息失真,历史趋势易扭曲长期以来,会计界均按照币值不变的基本假设和历史成本原则来处理会计事项。币值不变假设在财务会计中称货币计量假设,这种假设是以假定货币本身的价值稳定不变为基础的,它是会计的计量单位,称为名义货币计量单位。在通货膨胀环境下,这一币值稳定的假设就无法避免会计上所提供的信息背离经营的实际情况。

企业的销售收入是以当期现时货币价值计量的。企业各项经济业务是按发生的不同时期的历史成本记录的,虽然看上去用的是同一计量单位,但由于受通货膨胀的影响,各个时期的单位货币所代表的货币购买力是不同的。以销售收入为例,即便其他因素不变,通货膨胀背景下,企业的销售额同样将呈现较高的增长。如果简单、机械地将一些不同时期的货币汇总在一起,相关数据就缺乏一致性和可比性,财务信息不能客观、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在信用管理决策中,难以准确判断企业的经营趋势。

生产耗费补偿不足,持续经营能力下降在通货膨胀条件下,企业的销售采用当期货币计算,但生产成本若仍按取得或购建时的历史成本进行核算,用以补偿生产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及机器设备等的损耗,会存在成本相对低估,盈利虚增。由于物价已经上涨,这些所提的成本费用实际上已无法重置于生产过程中消耗掉的数量相同的实物,从而无法保证企业在原有的生产规模上的经营,企业就只能缩减规模维持经营,再生产生能力不断下降。

高估收益,虚增利润,易形成超前分配通常情况下的财务利润是指收人大于用名义货币计量的已售资产的历史成本的差额。但通货膨胀背景下,与销售收入匹配的产品的成本若仍按取得时的较低的历史成本核算,则必然产生利润的高估。这高估的部分如果不做处理调整,则为国家财政征所得税、股东分利及职工工资、福利等分配了,这就造成了企业资产的流失。

另外,通货膨胀企业,在资产与负债没有与物价水平挂钩的情况下,持有货币性资产超过货币性负债的企业,会产生购买力损失,反之也会产生购买力利得。这类损益对于企业经营同样有影响,需要关注。

通货膨胀对企业宏观的潜在影响

抑制通胀易致汇率战发达国家的通胀才刚开始,但就业率、经济增长率等仍未明显好转,且欧美国家在2012年大部分进入选举年,所以,迅速退出经济刺激政策可能性相对有限。因而,新兴市场国家的通胀将继续存在并有恶化风险。由于一些国家考虑到跨国资本套利因素,也不敢大幅加息抑制,以操纵汇率为特征的全球货币战现出端倪,为全球经济带来更大不稳定性,并表现为经济问题政治化与贸易保护主义。

后通胀时代的社会稳定通货膨胀挥之不去的另一个重要后果是影响各国社会稳定,最典型的是中东地区最近爆发的人民革命,如果拉美、东南亚等地区物价持续攀升,不排除也会陷入同样的困境。有专家分析,当发达国家停止量化宽松政策并进入加息周期,将戳破新兴市场国家的资产和经济泡沫,并重演10多年前的亚洲金融危机。一旦形成通缩,导致的失业率高企将会在新兴市场国家制造更大的社会危机。

因此,如果海外买方所在国通货膨胀严重,企业的信用风险将发生重大变化,在相应分析决策时,必须采用一定的对策和方法,积极应对,防范风险。

信用管理的应对

关注财务信息的处理方法信用管理中,对于买方提供的财务信息必须关注是否采用特定方法调整的财报。包括报表是否经过审计、是否经过历史成本法或现行成本法等经营调整、不同财务年度间可比性。只有把握了这些基本的前提,对于相关财务信息的真实可靠性有基本的判断。才能据此做进一步的信用分析、决策。

采用财务调整还原真实趋势对于买方提供的财务如果仅用原始的本国货币数据,可以采用相应的方法调整还原。如采用该国不同年份对于美元的汇率,调整为以美元计价的财务数据。一国通货膨胀,也会体现为对其他货币的汇率贬值,而且国际贸易中,合同实际支付多为美元。采用这一方法能一定程度消除通货膨胀影响。在管制汇率国家,官方汇率不能反映实际的购买力和企业获得外汇成本,可以用民间实际汇兑成本,评估企业的实际偿债能力。也可以用该国的物价指数,调整其各年销售额,从而判断准确经营趋势。此外,了解买方各年的销售产品数量,间接也有助于判断销售趋势。

全面分析评估盈利状况如前文分析,高通货膨胀国家中的买方盈利水平可能存在高估。因此,需要揭开买方盈利的表象,分析设备、厂房折旧的处理方法、占销售成本的比重,判断真实的盈利情况。同时也需要关注,持有货币性资产和负债的构成比例,判断其购买力的变化。另外在高通货膨胀背景下,买方虽实现利润,如能采用低分配、高积累政策,也有利于企业持续积累和扩大生产。

压缩信用账期,防范汇率风险一国通货膨胀高于其他国家,会导致进口增加而出口减少,如果存在自由汇率制度,会使该国货币贬值。在微观层面,如果买方所在国汇率贬值,买方采购时支付的成本将显著上升。在其他情况不变的情况,买方的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将受到影响。因此,向高通货膨胀国别出口商品,同样需要适度压缩信用账期,防范汇率风险,保证到期货款的及时收回。

期货稳定盈利的方法篇3

今日投资个股安全诊断星级:

事件:

公司近期业绩公告。百联股份2009年实现营业收入102.7亿元,同比增长11.9%;净利润4.04亿元,同比增长13.4%,每股收益0.37元。分配方案为每10股派送现金红利1.20元(含税)。

评论:

投资收益撑起利润增长之势

出售金融资产构成了盈利增长的动因:本期公司收到政府补助3400万元,出售法人股投资收益5000万元,剔除1400万的所得税影响外,净增盈利约6000万。随着股市的好转,公司持有的海通证券等众多法人股仍有望在今后两年内逐步变现,以期为公司的可持续扩张提供充沛的现金来源。

主要门店净利润增减互现

受金融危机影响中小百货店盈利下滑明显,大型旗舰店保持平稳,新开店体现出良好的盈利回升势头:2009年杨浦东方商厦和新华联商厦净利润仅为400万和1000万,同比下降70%和60%,成为单店盈利能力下滑最为明显的子公司;第一八佰伴和东方商厦徐家汇店单店净利润为2.94亿元和1亿元,基本与去年持平;公司的创新业态青浦0utlet2009年依然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净利润近4000万,盈利增速为32%,五角场又一城购物中心净利润1700万,增长33%,体现了次新店对盈利增长的梯次贡献;2009年最为显眼的盈利来源当属百联中环购物中心的减亏6000万,而这将是公司2010~2012年盈利增长的较大驱动力。

主营利润率有所下滑

受后金融危机打折促销经常化的影响,主营利润率有所下滑:本期百货主业收入规模为95.03亿元,增长11.14%,但营业利润率为21.22%,同比下滑了2.22个百分点;办公楼出租营业利润率为83.51%,下降了1.34个百分点;公司在2009年启动的“百货+食品超市”(如八佰伴门口的地下一层进口食品超市)模式下超市实现收入2000多万元,营业利润率为13.11%,下降1.52个百分点。

上海大本营依然稳健

分地区收入增速来看,上海大本营依然稳健,异地门店仍处于培育阶段:2009年百联在上海地区实现销售95亿元,同比增长11%;但地处浙江宁波的东方商厦收入却下滑了14.42%;辽宁沈阳的百联购物中心实现收入5200万元,增长45.5%;下半年开业的重庆购物中心首次实现收入270万元左右。

资产整合预期较强

百联股份具备较强的资产整合预期:作为上海百货零售业的领头羊,公司具有较强的集团资产整合预期,此次年报披露的同时,公司也公告了新一届董事会的提名人选,我们发现拥有“友谊股份”旗下门店管理背景的三位高管被提名为副总经理,他们不是友谊百货门店高管就是西郊购物中心的高管(这两家门店都是友谊股份的资产),这似乎预示着友谊和百联的资产整合将进入一个关键期,尽管我们无法预期百联集团对百货和购物中心的资产整合路径,但进行分业态的合并同类项应该是明确的大趋势,我们将对此保持密切跟踪。

世博会的受益者

在经济复苏和世博会对上海消费市场拉动下,公司2010年业绩增长有望显著加快。

世博会对公司盈利拉动并非是一次性的:2006年以来的新建购物中心将会受益于品牌招租率提升和周边市场的不断成熟,扭亏速度加快,其中百联中环购物中心就是个很好的例证。

维持盈利预测和增持的投资评级:我们预计2010~2012年公司将可实现净利润4.78、5.19和5.86亿元,同比增长18.3%、8.6%和13%,每股收益分别为0.43、0.47和0.53元。百联股份今年有望借世博会的东风获得较好的盈利增长,无论是百联各核心旗舰店中世博商品的旺销,还是2010年南京东路巨大的人流转化为客流,或是距离世博园区最近的第一八佰伴商圈,都能给百联股份带来营收的超预期增长。维持对公司“增持”的投资评级,风险中等。

(今日投资个股诊断星级说明见33页) (作者单位:中银万国)

华夏基金网上定投优惠

工行卡费率低至5折

据最新消息,华夏基金自上周已开通中国工商银行借记卡基金网上定投业务,几持工行借记卡在华夏基金网上交易系统定期定额申购前端收费模式的基金,申购费率5折优惠,优惠后申购费率不低于0.6%。

基金定投作为一种长期投资模式,具有投资起点低、分散投资风险等优点。随着基金投资在中国的普及,基金定投这种理财方式也越来越被广大个人投资者所熟悉和接受。基会网上定投业务的开通,可以让个人投资者足不出户就完成基金定投手续的办理,简单易行;加之基金网上定投可以享受申购赞率优惠,为投资者节省了交易费用,可以说是一种“物美价廉”的基金投资方式。

期货稳定盈利的方法篇4

前 言

自从商品市场在人类社会中诞生以来,就一直伴随着物价波动的问题,尤其是在经济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这一问题表现的更为突出。传统物价理论认为,物价波动可以平衡市场供求关系,可以实现物价稳定,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因此,不但不应对物价波动进行限制,反而应该放开物价,任其随意波动。其实,物价波动不仅要受到市场供求状态的限制,而且还要受到市场投资效益的限制。由于企业投资市场的目的是获得收益,而并非市场供求平衡,因此市场供求状态服从于市场投资收益,进而形成市场供求状态限制物价波动幅度、市场投资收益决定物价波动方向的局势。在现实的市场运行过程中,物价自由波动不但不会促进市场供求平衡,反而会破坏市场供求平衡。在实际的市场经济管理过程中,不应该通过物价波动来调控市场供求关系,而应该通过对供求本身的调整来平衡市场供求关系,即供给不足时扩大生产和减少积累,需求不足时扩大消费和增加积累。

物价波动不是市场经济发展的自然规律,也不是平衡市场商品供求关系的正确有效的方法,而是商品经营者非法投机的必然结果,是投机者侵犯他人财产的犯罪行为的一种具体表现。对此严重的犯罪行为,政府不应该通过调整市场供求关系这种和善的经济手段来进行“调控”,不应该放开物价任其随意波动,纵容侵害他人财产的犯罪行为,而必须建立稳定物价的严格法律,以法律手段对物价波动进行严格的限制,进而有效打击犯罪行为,保护广大消费者的切身利益。现代市场中流通的货币基本都是信用货币,物价波动将破坏这种由政府进行担保商业信用,进而损害政府的公众形象、降低政府的公众威信、削弱政府的行政能力。另外,印有众多伟人头像的货币信用的丧失,将意味着这些伟人头像变成了投机商的犯罪工具,使其成为投机商侵害消费者利益的“合伙人”,严重地损害了他们的光辉形象。

一般习惯地认为,在物价上涨的过程中不会出现供给过剩的情况,即通货膨胀与生产过剩不能同时存在,其实不然。通货膨胀指物价上涨,不能与其同时存在是物价稳定和物价下跌;生产过剩指供大于求,不能与其同时存在的是供求平衡和供小于求。物价波动与市场供求之间不仅存在单项对应关系,而且还存在着复杂的多重对应关系,同时也存在着多种复杂的市场运行模式。目前现实中的正在运行的市场模式,只是多种模式其中的一种,而且是运行效率最低的一种模式。在市场经济的运行过程中,不仅存在通货膨胀或生产过剩的某种单一危机,而且存在两者兼有的“双重危机”。在此状态下,如果扩大需求,将导致更严重的通货膨胀;如果限制需求,必然造成更多的商品积压。物价波动不仅破坏市场商品供求关系,导致“双重危机” ,而且它还是导致诸多社会弊端的罪魁祸首。它对社会的危害主要表现在:造成大量劳动者失业,犯罪率大幅度上升,浪费社会财富及自然资源,扩大贫富差别等等。无论这些严重后果的任何一种的存在,都将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构成极大的损害。

在市场经济的运行过程中,存在着商品供给的“动态平衡”和“静态平衡”问题,因此,不仅要保证单一的“动态平衡”或单一的“静态平衡”,而且必须保持“动态供求”和“静态供求”的双重平衡,否则将形成市场风险,最终导致市场经济的全面危机。探讨市场平衡办法:建立商品市场的调控基金,当市场在动态商品供给过剩的情况下,基金购入商品,一方面作为市场的商品储备,繁荣市场和平衡市场供求关系,另一方面扩大企业商品销售,增加企业效益;当市场在动态商品供给不足的情况下,基金销售商品,一方面保证市场供给,维护货币信用,另一方面回收货币,维持市场供求的双重平衡。

在以往的货币发行过程中存在着两个极大的误区:一是认为扩大货币发行就会引起通货膨胀,二是认为货币发行只局限于个人和机构之间往来的小面值现金货币。其实,在商品供给不断增加和对商品价格进行严格控制的情况下,扩大货币发行不但不会引起通货膨胀,而且还可以起到大幅度促进市场经济发展的作用;在货币发行过程中,不仅有小面值的通用现金货币可以发行,而且还有一个新的货币品种——机构之间往来专用的大面值“融资货币”可以投放市场。目前政府和企业之所以感到货币资金供给不足,其根本原因就是没有掌握发

行货币的主动权,不敢主动发行货币;没有开发出供应机构之间大额经济未来的专用货币,不知道如何去大量发行货币。一旦货币发行被当作一种主动的市场调控手段来加以利用,那么企业的“商品效益”和“货币效益”的实现将不会受到任何阻碍,市场经济将进入一个崭新高速的发展阶段;一旦新的货币品种得到开发利用,那么必将引起一场新的金融革命,进而有效地化解目前存在的各种金融风险及政府和企业的债务风险。

企业经营的基本目的是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而经济效益必须通过“商品效益”和“货币效益” 两步来进行实现,二者缺一不可。如果企业单纯创造了“商品效益”,而不能实现“货币效益”,那么其经济效益将是虚拟的效益;如果金融机构通过货币发行创造了“货币效益”,而企业不能创造相应的“商品效益”与其配合,那么经济效益自然也就无从谈起。“商品效益”与“市场均衡”之间互为反比关系,商品效益越高,市场供求差额就越大,否则相反。市场供给相对越大,就需要越多的“货币效益”与其相应产生,否则不能实现应有的经济效益,并且会造成商品大量积压,阻碍企业生存发展。企业在市场中的基本职能是创造商品效益,而金融机构在市场中的基本职能是创造货币效益,只要他们能够实现默契的配合,就能大幅度提高社会的整体经济效益,就能使市场经济获得超常的发展速度。但是,发展生产需要稳定的物价环境,没有稳定的物价环境,市场供求关系就会遭到破坏,生产发展必然受到阻碍;扩大需求必须首先稳定物价,否则必然导致通货膨胀,使扩大需求的措施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由此可见,物价稳定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稳定物价是目前宏观经济调控的当务之急。

2001年7月4日(星期三)于沈阳

目 录

一、物价波动的诸多弊端 …………………………………… (1)

(一)导致永久性通货膨胀 ……………………………… (1)

(二)破坏市场供求平衡 ……………………………… (5)

(三)导致整体经济萎缩 ……………………………… (8)

(四)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 …………………………… (10)

(五)限制科学技术的开发利用 … …………………… (11)

(六)破坏货币信用 ……………………………………… (11)

(七)导致企事业单位的债务危机 …………………… (12)

(八)损害广大民众利益 ……………………………… (13)

(九)导致大批劳动者失业 …………………………… (15)

(十)扩大贫富差别 …………………………………… (16)

二、物价稳定的主要优势 …………………………………… (17)

(一)促进生产发展 …………………………………… (17)

(二)扩大市场需求 …………………………………… (18)

三、稳定物价的方法选择 ………………………………… (23)

(一)通过调整市场供求关系稳定物价 …………… (23)

(二)通过行政监管稳定物价 ……………………… (24)

(三)通过法律制约稳定物价 ……………………… (25)

一、物价波动的诸多弊端

物价波动理论认为,物价波动是由市场中的商品供求状况所决定的,即供给小于需求时物价上涨、供给大于需求时物价下跌、供给等于时物价稳定。同时认为,物价波动可以调整市场中的商品供求关系,即供给小于需求时抬高物价可以促使供求平衡,供给大于需求时降低物价可以促使供求平衡。因此得出结论:在常规市场经济运行失衡的情况下, 放开物价可以平衡市场供求关系、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其实,物价波动是由市场运行效益和市场供求状况这两个因素所决定的,而并非单纯由市场供求状况所决定。在对物价波动进行限制的过程中,市场供求状况所起到是限制物价波动幅度的作用,即供给较大时物价上涨的幅度较小或下跌的幅度较大,需求较大时物价上涨的幅度较大或下跌的幅度较小,而市场运行效益则决定物价的波动方向,即有利可图时物价进行波动,无利可图时物价停止波动。企业投资市场的目的是为了盈利,物价上涨可以给它们带来丰厚的利润,所以抬高物价是其经营的必然选择,而降低物价会降低效益或导致严重亏损,所以必然被其强烈抵制。因此,在现实的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无论市场供求状况如何,物价始终保持不断上涨的波动趋势。由于市场供求状况只能限制物价波动幅度,不能改变物价的波动方向,所以市场? ┣笞纯霾荒芷鸬娇刂莆锛壅堑淖饔茫锛鄄ǘ膊荒芷鸬狡胶馐谐┣蠊叵档淖饔谩2唤鋈绱耍椅锛鄄ǘ菇贾缕渌矫嬷疃啾锥说牟匀死嗌缁岬姆⒄构钩杉蟮奈:Α?/P>

(一)导致永久通货膨胀

市场的魅力是它可以使投资者获得盈利,如果投资者不能在市场中获得盈利,那么投资者必将退出市场。虽然投资者不是在市场中都能够获得了盈利,但有很多的投资者可以在市场中获得盈,就像股票市场可以使投资股票的人们获得盈利,但不是所有的投资者都可以在股票市场中获得盈利,又好比市场可以使投资者获得暴利,但不是所有的投资者都可以获得暴利。尽管市场具有极大的投资风险,但是货币持有者们还是踊跃的向各种市场进行投资,不惜承担巨大的投资风险,由此可见投资人投资商品市场目的的明确性。由于市场投资者们所追求的是市场盈利而并非市场供求平衡,并且抬高商品价格可以给投资以丰厚的利润回报,因此,无论市场供求状况如何,通货膨胀都将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表现。见图

市场供给与物价波动和通胀盈利之间是成正比的关系,物价上涨,供给增加,通胀盈利增加;市场需求于物价波动和通胀盈利之间是成反比的关系,物价上涨,通胀盈利增加,市场需求减少。虽然通货膨胀会导致市场需求的下降,企业商品销售数量的减少,但是,直观的商品经营效益确显现上升趋势。因此,在经营过程中,企业必然选择抬高物价、减少商品销售数量、提高商品销售盈利的经营方式。见表

单位:亿元

人们在投资商品市场时,所追求的是商品经营利润的最大化,而不是商品销售的轻松状态。虽然抬高物价会降低商品的销售难度,但确可以大幅度提高商品的经营利润,因此商品经营者在选择经营方式时必然选择抬高物价和主动促进商品销售的经营方式。根据物价波动理论分析,在市场供求平衡的情况下物价将停止波动,并保持永久性的稳定。“供求平衡”的概念是什么呢?是指市场中的商品总体上能够销售出去,不存在积压商品。试想,在目前市场中商品大量积压的情况下物价都始终处于上涨状态,那么在商品整体畅销和市场中不存在积压商品的“合同式”供求模式下物价会体现怎样的波动趋势呢?当然答案只有一个:更加严重的永久性通货膨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当然它也是检验任何一种经济理论的唯一标准。从实际情况来看,物价的长期波动并没有使其趋势逐渐平稳,而是始终保持通货膨胀的态势,由此可以证明物价波动理论不符合实际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物价波动不仅受市场供求状态的限制,而且还要受到市场盈利状态及其它物价波动条件的限制。企业在商品市场中进行投资的根本目的是获得盈利,而盈利的前提是成本之上是商品销售价格,因此,物价波动必然受到市场盈利状况的严格限制。物价长期的自由波动不但没有起到平衡市场供求关系的作用,而且物价波动的幅度也没有趋向于稳定。物价波动的实际趋势并没有指向物价稳定,而是指向通货膨胀,这就充分说明物价的自由波动不会以波动的停止为终点,而是以通货膨胀为永久的波动状态。

物价波动理论认为,物价随市场供求状况进行波动,就是说市场供求状况的主动的变化因素,物价是随之变化的被动因素,同时又说物价波动会促进市场供求平衡,把物价波动当作主动因素,市场供求当作被动因素,这两种观念是相互矛盾的。如果物价是随供求关系来进行被动的,那么就没有必要对物价进行主动的调整;如果通过调整物价来平衡市场供求关系,那么就是不相信市场供求关系对物价所进行的自然调整,即否定了传统的物价被动理论。既然承认物价随供求关系而波动,并且认为物价的自由波动可以促使市场供求达到平衡,那为什么还要强行调整物价,故意违反自己所承认的物价波动规律?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传

统理论是自相矛盾的。以稳定物价为追求目标,以纵容物价波动为实现目标的基本方法,这就是该理论的荒谬所在。对物价波动与市场供求状态之间相互影响的因果关系的认识矛盾:一方面主张通过调整市场供求关系来稳定物价——认为物价波动不是合理的市场行为;另一方面主张通过物价的自由波动了平衡市场供求关系——认为物价波动是合理的市场行为。那么到底是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物价波动,还是物价波动决定市场供求关系?以谁为主动因素或以谁为被动因素是合理的市场调整方法呢?物价波动理论对此根本无法进行解释。如果物价的自由波动可以起到平衡市场供求关系的作用,那么我们目前所看到的经过数十年、甚至数百年由物价进行调控的市场,应该是一个供求平衡和物价稳定的市场,而不是永久性通货膨胀的市场。物价波动理论的错误有二:一是认为只有市场供求状况从经济角度可以对物价波动起到独立限制作用;二是认为市场供求状况可以改变物价的波动方向。在为利润而运行的市场经济中, 无论商品供求状况如何,物价都将始终保持不断上涨的波动趋势。为什么会出现如此情况呢?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1、价上涨与下跌的幅度差别

在现实的物价可以波动的市场中,即有畅销涨价的商品存在也有滞销降价的商品的存在。在其它物价波动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如果涨价商品的价格上涨幅度不能与降价商品的降价幅度保持一致,那么就会造成供求失衡。假设目前市场中有A、B两种商品,A商品供给1000元,B商品供给1000元,市场需求2000元,市场供求处于平衡状态。当A商品涨价50%的时候,A商品的市场供给增加至1500元。这时,B商品必须降价50%,即B商品的市场供求必须减少至500元,才能保证市场供求在物价波动过程中保持平衡状态。见图

从该图中可以看出, 虽然商品涨价没有幅度的限制,但商品降价确要受到幅度的严格限制。一旦商品涨价的幅度超过100%,那么商品供求平衡就必然会被打破,物价波动理论将与现实完全脱离。况且任何商品经营者都不会为实现市场平衡而做出大幅度的降价牺牲,即使有此牺牲精神,也不会使市场达到平衡。

实际是物价波动情况必须与坐标中的直线相符合,否则物价波动将导致市场供求失去平

衡,而实际上的物价波动情况是不可能与坐标中的平衡直线相符合的。物价波动理论只是在该坐标直线上适用,而实际的物价波动并不在该直线上,况且该直线并不包括完整的物价波动内容。

因为: 商品涨价幅度 ≠ 商品降价幅度

又因: 物价上涨的限制 > 物价下跌的限制

所以: 实际商品涨价幅度 > 实际商品降价幅度

在总体通货膨胀的情况下,畅销商品涨价的幅度会高于滞销商品的涨价幅度,它们两者的相互关系如“实际波动曲线”所表示的那样,A商品的上涨幅度增加时,B商品的上涨幅度会相应减少,而不是象“理论波动直线”所表示的必须与A商品上涨幅度相反的同等幅度的下跌。从该坐标中两波动线的对比可以看出,物价波动理论与实际物价波动情况相差的距离是多么的遥远。涨价没有幅度的限制,它有无限的发展空间;降价有严格的幅度限制,最多下降100%。因此,物价上涨与下跌不是同等的波动条件,其波动不会趋向于市场供求平衡,而是趋向于通货膨胀。

2、物价上涨与下跌的时间差异

确定畅销商品只需要很短的时间,因此它的价格会很快的上涨;确定滞销商品需要很长的时间,因此它的价格会滞后下跌(即使它的价格会出现下跌的情况)。畅销商品的价格很快上涨,滞销商品的价格没有及时跟上,这必然要造成整体的通货膨胀。在畅销商品价格首先上涨之后,滞销商品与畅销商品之间的价格对比发生了变化,这就涉及到一个商品“绝对涨价”与商品“相对降价”的问题。所谓“绝对涨价”,就是某一商品价格的绝对上涨;所谓“相对降价”,就是说虽然某一商品的价格没有发生变化,但相对涨价商品而言,它的价格对比发生了相对下降的变化。在新的市场供求关系的条件下,原来的畅销商品和滞销商品将处与接近的销售状态,因此滞销商品不用通过降价的方法就可以提高销售速度。不需要从理论上进行深入的分析,只是从表面看,“商品涨价的时间 = 商品降价的时间”的公式就是根本不可能成立的。由于物价上涨在先,降价在后,而且是否降价不可确定,所以市场总是物价趋势不显现平稳,而是显现通货膨胀。

3、物价上涨与下跌的利润差异

任何一个市场的投资者,他参与市场活动的目的都是为了获得盈利,否则他将不会进入市场。如果某一种经营行为不能为其带来效益,那么投资者必将拒绝这种行为。商品涨价的利益得失与商品降价的利益得失是完全相反的,因此,投资者将完全接受商品涨价的要求,拒绝商品降价的要求。由于物价波动直接受到市场利益的严格限制,而并非市场供求关系的直接限制,所以物价波动不能发挥平衡市场供求关系的功能。市场竞争也是盈利之争,而并非平衡之竞争。对于商品涨价来讲,它可以为经营者带来丰厚的利润,可以使经营者的财富大幅度增值,所以商品涨价非常顺利;对于商品降价来讲,它将给经营者造成损失,使其财富相对减少,所以商品降价是非常困难的。见图

对于涨价商品来讲,自然收益丰厚,不会拒绝涨价的要求,而对于降价商品来讲,必然导致严重亏损或减少盈利,企业当然要拒绝大幅度降价的平衡要求。比如一种商品涨价20%,在原来的价格基础上会增加20%的盈利,而降价20%将在原来的价格基础上增加20%的亏损,这就是物价涨跌波动的又一个不平等因素。仅从本小标题的本身即可以看出,商品涨价的利益得失与商品降价的利益得失是根本不可能相等的。物价波动的稳定条件是市场对涨价与降价限制的完全平等,由于实际上物价波动存在着很多的不平等条件,所以物价波动的实际趋势不指向物价稳定,而指向通货膨胀。根据目前的物价波动理论来判断:如果市场处于平衡状,那么物价将停止波动;如果物价波动可以促使市场平衡,那么目前的市场应该是平衡的市场,而不是失衡的市场;如果物价波动可以促进市场平衡,那么限制物价波动的所有因素都应该是平等的,否则物价的波动趋势将不会指向供求平衡。假设目前的市场处于供求平衡和物价稳定的状态,那么必然遇到以上3种物价波动不平等因素的影响,进而失去原有的平衡状态。通货膨胀可以使企业扩大盈利,但企业每实现10 % 的利润,那么市场中就会出现10 % 的购买力缺口,导致10%的供给过剩。企业利润的实现是以市场商品供求平衡的破坏为代价的,它们两者只能选择其一,不能同时兼得。企业参与市场经营是也盈利为目的,所以他们必然抛弃市场平衡,追求经济效益,进而导致永久性的通货膨胀。

(二)破坏市场供求平衡

物价波动理论认为,物价波动可以起到平衡市场供求关系的作用,其实不然。物价波动不但不能平衡市场供求关系,反而会破坏市场供求平衡。由于通货膨胀可以存在于任何一种市场供求状态,而物价在不断上涨的过程中,本身即可以“制造”生产过剩,因此,只要有通货膨胀存在,那么同时必然伴随生产过剩的存在。见表

单位:亿元

一般认为,通货膨胀与生产过剩不能同时存在,其实不然。通货膨胀指物价上涨,不能与其同时存在是物价稳定和物价下跌;生产过剩指供大于求,不能与其同时存在的是供求平衡和供小于求。物价波动与市场供求之间不仅存在单项对应关系,而且还存在着复杂的多重对应关系。见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物价波动与商品供求之间共存在9种对应关系。但是,在常规的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只有“ 物价上涨——供大于求”这种组合是最为常见。在这种双重危机的市场运行模式下,扩大需求将导致通货膨胀,压缩需求将导致生产过剩,社会经济很难获得较高的发展速度。即使在物价波动模式下社会经济是不断发展的,但它所付出的代价是非常沉重的,此模式是一种高消耗低效率的原始市场运行模式。这种双重危机的组合之所以能够长期存在于市场经济的常规运行中,其主要原因就是通货膨胀在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的永久性存在。

物价波动理论认为,在总供给等于总需求(静态平衡)的情况下,物价将处于稳定状态,否则物价将发生波动。其实市场中的物价波动是受动态供求状况影响的,静态的供求关系不会直接影响。动态供求状况与静态的供求状况之间有着巨大的差别,两者平衡其一必将失衡其二。那么物价应该按那一种供求状态来进行波动呢?想必该理论没有对此进行明确的解释。因此,可以说物价波动观点没有足够完整的理论依据。

① 总 供 给 = 总 需 求 . ④ 静态需求 > 动态供给 .

② 动态供给 = 动态需求 . ⑤ 静态需求 > 动态需求 .

③ 静态供给 = 静态需求 . ⑥ 静态供给 = 动态供给 .

⑦ 动态平衡:商品产量/时间=商品销量/时间 (市场无积压商品)

⑧ 静态平衡: 总供给=总需求(市场商品总量=社会货币总量)

⑨ 总供给(总的商品供给)= 总需求(总的货币需求)

动态平衡的概念:等待购买的商品。商品积压的时间:商品等待购买的时间。在供求平衡的情况下,市场中不存在等待购买的商品,即市场商品存量为“0”。在动态平衡情况下,市场中的商品将以合同的方式进行供给,商品生产之后即可以销售(这对企业来讲是最好的销售效果),因此,任何商品都没有市场存放的时间,即商品积压时间为“0”。但是,这种情况只能在完全合同化生产的模式下才能形成,而市场经济不是完全的合同经济,也不可能形成完全的合同经济。

“①、②、③”为理论要求的供求平衡公式,“④、⑤、⑥”为实际的市场运行状况。如果“④、⑤、⑥”不能同时保持平衡状态,那么市场平衡也就不可能不存在。在传统的市场经济运行模式下,“④、⑤、⑥”是不可能保持平衡的,因此,物价波动理论所期待的供求平衡(双重平衡)是根本不可能存在的。市场供求平衡不是单一的平衡(静态平衡或动态平衡),而是一种双重的平衡(静态动态同时的平衡)。物价波动观点只看到单一的市场平衡,忽略了双重的市场平衡(或两种单一平衡的概念混淆不清),因此,这种观点当 然也就经不起市场的实际检验了。

物价波动情况下的动态供求和静态供求之间的相互关系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变的, 动态的市场供求状态并不代表静态的市场供求状态。物价波动直接受动态供求状态的影响,而不受静态供求状态的影响,但静态供求状态对未来的动态供求状态会造成直接的影响,因此也就会对未来的物价波动会造成影响。物价波动理论认为,目前市场中的商品总量与社会中的货币总量相比数量较少,因此,实质性的生产过剩情况并不存在。这种观点的错误所在是把市场中商品供求的“动态平衡”与“静态平衡”混为一谈。所谓“动态平衡”,指市场中的商品产量与商品销量之间的相对平衡;所谓“静态平衡”,指社会货币总量与市场商品总量之间的相对平衡。它们彼此之间同样是较为复杂的多重对应关系。见图

动态供小于求 动态供求平衡 动态供大于求

静态供小于求 静态供求平衡 静态供大于求

动态供给:单位时间的商品生产总量 静态供给:某一时间的市场商品库存总量

动态需求:单位时间的商品销售总量 静态需求:某一时间的社会货币储备总量

动态供求状态与静态供求状态之间同样不是单一的三种对应关系,而是多重的九种对应关系,它们与三种不同的物价波动状态构成更为复杂的市场运行模式。见图

物 价 上 涨 物 价 稳 定 物 价 下 跌

静态供小于求 静态供求平衡 静态供大于求

市场中整体的物价上涨造成动态的生产过剩,对动态的市场破坏造成破坏。企业生产是根据市场中的动态需求来进行的,只有动态需求可以实现企业的商品销售。静态需求是一种潜在或未来市场需求,它不能为企业实现动态的商品销售,因此企业不会根据静态的不可确定的需求来制定实际的生产计划,这就必然导致静态供给的萎缩,进而对市场的静态平衡造成极大的破坏。由于动态的商品生产面对动态的市场需求,所以存在于静态之中的通货膨胀风险总是被动态的生产过剩现象所掩盖。由于经济学家要控制静态的通货膨胀风险,所以他们制定的经济策略必然加重动态的生产过剩。另外,市场供求平衡公式还可进行细分:

企业在物价波动的市场环境下,由于商品大量积压,因此导致生产资金周转的困难。为解决生产资金不足的问题,企业从银行大量贷款。企业贷款主要用于商品生产,因此造成市场动态生产资料需求的增加及价格的上涨、静态生产资料需求的下降及潜在的生产资料供给过剩的风险,造成动态生活资料需求的下降及生活资料供给过剩、静态生活资料供给的减少及静态生活资料的通货膨胀风险。 探讨商品市场的供求平衡问题,不能只从单一的动态平衡或静态的角度去进行思考,也不能从单一的生活资料或生产资料的角度去进行思考,而要从全面的角度进行综合分析,这样才能找到正确的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在现实的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由于物价的波动方向取决于市场的盈利状况,所以资本家追求利润并得到了丰厚的利润回报,而物价波动理论追求市场平衡,但始终没能实现市场平衡。

(三)导致整体经济萎缩

市场经济的发展不是单一生产的发展,而是生产和需求的共同发展。由于物价波动将导致需求下降,因此必然导致社会整体经济的萎缩。见表

从表中可以看出,随着物价上涨幅度的不断增加,市场商品的销售量在不断减少,因此市场经济的运行状况也就随之不断萎缩。一般认为,通货膨胀有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其实是市场需求在促进经济增长,而不是通货膨胀在促进经济增长。由于在物价自由波动情况下扩大市场需求会引起通货膨胀,所以被误认为是通货膨胀在促进经济增长。

在物价波动情况下,商品供给与商品需求之间互为反比关系:当物价上涨时,市场中的商品供给总量相对增加,商品需求总量相的对下降;当物价下跌时,市场中的商品供给总量相对减少,商品需求总量相对增加。见图

通过该公式可以计算出,在供求失去平衡的情况下,怎样进行调整才能达到市场供求关系的相对平衡。在物价波动情况下,商品供给与商品需求之间互为反比关系:当物价上涨时,市场中的商品供给总量相对增加,商品需求总量相的对下降;当物价下跌时,市场中的商品供给总量相对减少,商品需求总量相对增加。马克思说:“需求按照和价格相反的方向变动,如果价格跌落,需求就要增加;相反,价格提高,需求就要减少”。商品供给与商品需求之间的量比公式如下:

当该系数为“ 1”时,市场处于平衡状态,否则处于失衡状态。

此关系成立的基本条件是:在供小于求情况下,提高物价或降低需求可使商品供求达到相对平衡,当供大于求时,降低物价或扩大需求可使商品供求达到相对平衡。在物价静止情况下,商品供给与商品需求之间互为正比关系:在供小于求情况下,扩大供给可使商品供求达到相对平衡,当供大于求时,扩大需求或压缩供给可使商品供求达到相对平衡。虽然说“双重危机”是阻碍经济发展的运行模式,但“物价稳定——供求平衡”也不是最好的经济运行模式,最好的经济运行模式是“物价稳定——供小于求”,因为只有此种模式与人类社会的真实供求状况完全相符。只有此种模式,才能为市场经济提供一个无限广阔的发展空间,才能使社会中的潜在生产能力得到充分发挥,才能大幅度提高市场经济的发展速度。因此说稳定物价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关键环节。在整体物价上涨的情况下,市场供给也会随之相应增加,同时,企业通过商品价格的上涨,其盈利幅度也会随之增加。通货膨胀是幅度越大,市场供给越高,企业的盈利幅度以就越高,同时市场需求相对减少。见图

从该图中可以看出,在供给大于需求的区域(供大区),可以通过降低物价,或扩大需求来平衡市场供求关系;在需求大于供给的区域(求大区),可以通过抬高物价或压缩需求来平衡市场供求关系。由此可见,通货膨胀有降低市场需求的作用。因此,在企业盈利幅度增加的同时,由于商品销售量的减少,其实际的盈利数额在计算数字上并没有发生变化。但是,如果考虑通货膨胀的因素,实质上的盈利水平是显下降趋势的。见表

单位:亿元

在市场整体通货膨胀的过程中,一些物价上涨幅度超过平均通货膨胀幅度的企业增加效益,其资本可以得到不断的扩张,而一些物价上涨幅度低于市场平均通货膨胀幅度的企业将造成亏损,导致资本的不断萎缩。为了在市场中获得盈利,企业必须大幅度抬高物价,否则将被通货膨胀所消灭,因此市场竞争自然地变成了抬高物价的竞争。随着物价的不断上涨,需求不断下降,市场中的商品销售数量及整体盈利水平不断下降,整体市场经济处于不断萎缩的运行趋势。

(四)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

物价波动理论认为,物价波动可以合理配置资源,使资源得到合理的应用,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其实并非如此。实际情况是,通过物价波动把资源非法地配置给肆意抬高物价的投机商们,而广大劳动者确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资源配置表面上是如何利益资源的问题,而实质上它是争夺自然财富及社会财富及损害广大民众利益的问题。自然资源及社会资源都是全体民众的共同财富,不能当成投机商的猎物任其随意侵占。如果所谓的优化资源配置就是把资源配置给投机商,并任其随意侵犯广大民众的利益,那么这种资源配置将无任何合理性可谈。

以人类目前生活的地球来看,其资源是非常有限的,因 此有效地利用和保护资源是目前经济理论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目前世界上的各个国家也都非常重视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的问题。那么物价波动对资源的浪费又是如何体现的呢?前面已经探讨过物价波动导致双重市场危机的问题。在生产过剩状态下,由于大量的商品积压,使其商品不能及时投入消费。由于其中有很多商品是具有一定保持期限的,如果不能及时投入使用,必然造成巨大的物质浪费。市场中的任何商品的生产,都要消耗掉大量的资源。商品的大量损失同时也是资源的巨大浪费,这对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是极其有害的。另外,生产过剩将导致劳动力的过剩,企业生产能力的过剩,这就必然造成人才资源、劳动力资源和企业生产力资源的极大浪费,给人类社会造成更加严重的损失。

物价波动造成趋势性的通货膨胀,导致对市场需求的激烈竞争。在一定市场物价水平的情况下,竞争实际上是企业经营成本的竞争。降低企业经营成本,从这一角度讲,掠夺自然资源是最好的降低成本的方法。因此,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下,自然资源的消耗是非常大的。目前的企业为提高市场竞争能力,都是从低成本的角度去开发资源的,他们根本不考虑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充分利用问题,结果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尤其是不可再生资源的浪费将给人类未来的生存造成巨大伤害。比如对森林的开发利用,虽然森林开发与植树造林相结合有利于森林资源的保护,但这必然增加企业的经营成本,不利于市场竞争,因此企业只是破坏性地开发森林,而不是在开发森林资源的同时有效地保护森林,这必然最终导致森林的彻底毁灭,事实上森林的大面积缩小充分说明资源破坏程度是何等的严重。

(五)限制科学技术的开发利用

科学技术在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作用,它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生产能力,没有科学技术也就没有今天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为什么说物价波动会限制科学技术的开放利用呢?因为市场在动态的生产过剩状态下科学技术的利用空间将被大幅度压缩。科学技术的作用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新产品开发,它将增加市场中的商品品种,同时也增加市场中的商品数量;二是提高现有商品的生产效率,它可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同时也增加市场中的商品供给数量。在生产过剩状态下,提高生产能力只会造成更多的积压,导致企业更严重的亏损,因此科学技术的开发和利用必然受到极大的限制。

在生产过剩状态下,由于企业对市场需求的激烈竞争,所以先进的科学技术已经成为一种竞争的基本手段。一旦某种技术开发出来,它必然成为开发者的所有财产,不会在社会中普遍推广使用,这就限制了科学技术的全面推广。另外,物价波动将导致失业率上升,这就必然增加小规模商品生产企业的数量。企业生产规模与科学技术的应用规模及企业生产效率是成正比的关系,小规模生产的生产效率低于大规模生产的生产效率,这是已经被无数加以证明的无可争辩的事实。人类社会的单位生产规模,从个人、家庭的一个人或几个人的小规模生产,发展为企业、公司、集团的几十人、几千人或几万人的大规模生产。在这不断扩大的生产规模的发展过程中,企业生产效率得到极大提高。随着人类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其生产规模总体上还是显现不断扩大的发展趋势,而小规模企业增加的趋势则对科学技术的开发利用形成极大的阻碍作用。

(六)破坏货币信用

货币是领取商品的流通式信用凭证,也可以说它是领取商品的流通式专用“合同”或重复使用的库存商品“提货单”。它是积累商品的证明。目前社会中存在着重多的财产所有者,每个所有者都拥有一定数量的财富,这些财富分别以消费品和商品的形式存在于社会和市场之中。货币的作用是证明其所有者拥有市场中一定数量的商品,它是商品的储备凭据或商品存储合同。当货币所有者需要消费商品时,他就到市场去领取商品,并把货币的所有权转让给商品生产者或商品经销者。其实商品的所有权不是商品所有者而是货币所有者,在频繁的市场交易过程中货币所有者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因此市场中商品的所有权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从这一角度讲,货币可以起到积累商品和转移商品所有权的作用。在这种不断的财产转移过程中,如果物价发生上涨的变化,那么原来货币所代表的财富的数量必然会随之发生变化,货币所有者的财富就会受到损失,货币信用就会遭到破坏。

货币主要分为两个不同的种类:一是实物货币,它的流通价值是由它自身的消费价值来进行决定的,它基本上不存在信用损失的问题;二是信用货币,它的流通价值是由发行者来进行担保的,一旦物价发生波动,货币信用将遭到败坏。目前在市场中进行流通的基本上都是信用货币。信用货币的基本用途就是以其最简便的保存方式来储备品种繁多的和不易保存的商品。信用货币的价值不是来源于凭证本身,而是完全来源于它的市场信用,信用一旦丧失,货币也将随之销售消失。信用货币是由政府委托发行的,这种货币的信用完全是由政府来进行担保,货币信用实质上就是政府的信用。政府财产占社会财产总量的比例越高,货币信用就越是可靠,因为货币是由政府发行的,是政府的商品债务。如果政府没有足够的商品与其相应存在,那么一旦其它非政府控制的商品所有者拒绝与政府发行的货币进行兑换,那么市场供求关系必然遭到严重的破坏。货币信用指货币领取商品的信用,一定数量的货币可以在任何时候兑换相同数量的商品,从这一角度讲,货币信用完全是一种商业信用。货币信用是由政府控制的市场中的商品供给作为基本保障的。如果一定数量的货币在不同的时间里不能从市场中兑换同等数量的商品,那么就说明货币信用遭到了破坏,同时也损害了政府的信誉,导致民众对政府的不满。在市场经济中,任何交易都是债权、债务转的换过程,商品与货币之间的交易也不例外。在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政府首先以货币支付工资,形成商品债务,之后再用它投放市场的商品赎回货币,偿还商品债务。如果政府不能以商品偿还货币债务,那么也就说明它破坏了货币信用,违反了市场公平交易的规则。从实际物价整体上涨的情况来看,货币信用显示不断下降的发展趋势,这充分证明市场侵略行为的长期存在。实际上,货币发行人或商品经营者也决不会在市场交易中多付给货币持有者超出货币信用的商品,他们最多是执行原来的商品支付协议,即维护原来的货币信用。货币发行人和货币信用担保人必须保证货币领取商品的信用,如果不能保证,货币将难以在市场中长期顺利地进行流通。

货币信用也有“动态信用”与“静态信用”之分。所谓“动态信用”,就是市场具体交易过程中所形成的货币信用;所谓“静态信用”,就是社会中的货币总量相对市场商品总量的交易信用。在静态市场供求平衡的情况下,社会中的每一元货币,都有等量的商品与其对应存在,无论这些货币分批购买商品还是同时购买商品,市场都能够全部满足,因此不存在静态货币信用的丢失问题。但是,在静态商品供给小于静态货币供给的情况下,一旦大量的货币需要兑换商品,那么必然导致动态的通货膨胀危机,导致严重的动态货币信用的丢失。货币信用最终是由市场中的商品来进行维护的,市场中的商品存储丰富,货币信用就会受到很好的维护,否则相反。静态货币信用是动态货币信用的根本保证,没有动态货币信用的存在,动态货币信用也将很难维持长久。

(七)导致企事业单位的债务危机

物价波动理论认为,负债经营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其实不然。对于债权人来讲,如果负债人不能按期归还借款本金和利息,那么将对债权人造成严重损失。对于负债人来讲,如果他所投资的项目不能获得足够的收益,那么他将无力归还借款本息,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负债经营一旦出现亏损,它不但给自己造成经济损失,而且还将给债权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它对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双重的破获作用。另外,负债经营的成本较高,市场竞争力较差,这些不利因素都将对经营者造成不利影响。由于债务危机中有大量的债务纠纷案件发生,这就增加了社会司法部门的工作量,造成司法部门人力和物力的严重损失。在债务纠纷过程中,债权人和债务人双方都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来处理纠纷,这必将造成更大范围的经济损失,对市场经济的发展起到更加严重的破坏作用。

1、导致企业债务危机

动态的生产过剩是物价自由波动 的必然反映,在此状态下,市场购买力极度短缺,因此大量企业都不得不采取赊销商品的方式来进行经营,这就在市场中形成了巨大的商品债务。另外,企业由于资金短缺,相互之间大量借款,或向银行大量贷款,这就形成了巨大的货币债务。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这种债务给企业经营所造成的压力是非常严重的,大部分国有企业就是因此而走向破产的。另外,企业之间相互拖欠债务(三角债)不仅给一些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还将导致严重的债务纠纷,给执法机构造成极大的工作压力。在危机状态下,企业之间的信任程度大幅降低,欺骗手段日新月异,欺骗圈套防不胜防,进而给企业经营造成极大的困难。政府在清理“三角债”方面做出了极大的努力,但由于生产过剩这一根本的问题没有解决,所以目前“三角债”仍是困扰企业发展的首要问题。

2、导致金融危机

所谓金融危机,就是金融机构的债务危机,它是债务危机的又一种存在形式。金融危机是由于金融风险的存在而产生的,它是由银行的存、贷款比例来进行衡量的,“存贷比”越高,金融风险越大,金融危机爆发的可能性也就大。在企业经营资金严重短缺的情况下,银行贷款将随之大幅度增加,否则企业经营将难于维持,这就形成高比例的金融风险。在生产过剩状态下,市场中的商品大量积压,企业实现利润的机会逐渐减少,亏损面逐渐扩大,因此,企业偿还银行贷款的能力也随之逐渐下降,金融风险逐渐增大。其实,金融机构的经营是非常被动的,它一方面必须保证对存款客户本息的按期支付,另一方面确不能保证贷款客户本息的按期偿还,一旦存款客户大量提取存款,那么将造成银行支付存款的严重困难。银行是依靠客户存款利息和企业贷款利息之间的差额来获得盈利的,一旦企业不能偿还银行贷款的本金和利息,那么银行将因无条件地支付存款客户的利息而造成亏损。如果这种情况发展到银行不能支付存款客户本金的程度,那么银行也就无法进行正常的营业了。一旦银行停止营业或倒闭,那么由此而产生的严重后果将是不堪设想的。从目前的贷款情况来看,企业贷款中的较大一部分都是从短期贷款变成中期,最终变成长期贷款和呆滞贷款。银行贷款的短期偿还要求和企业借款的长期占用要求形成不可调解的矛盾,这种矛盾是导致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银行贷款从局部方面来看是一种可以按期偿还的借贷行为,但从整体方面来看它是一种永远不能还清的债务,一旦要求从整体方面归还贷款,要求贷款从整体上运行下降趋势,那么银行将没有能力继续维持经营,因此必然导致严重金融危机的爆发。

3、导致政府的财政危机

政府在财政方面的巨额赤字是造成其财政危机的根本原因。在商品经营企业的销售及盈利状况不佳的情况下,政府的财政收入也将出现困难。政府财政收入不足和财政支出的不断扩大,迫使政府大量地发行国债,这就造成政府巨大的债务负担。国债需要按期偿还本金和利息,如果政府不能按期偿还巨额的国债,那么将导致严重的债务危机。目前解决偿还国债的办法是发行新国债,将发行的一部分用于偿还旧的国债,另一部分用于弥补财政的资金缺口。这样做的后果是国债和利息的逐年增加,进而造成财政更大的资金缺口。国债的资金来源是企业和个人,国债不断大量的发行必然造成该项资金来源的枯竭。一旦这有限的资金来源不能负担政府大量的国债发行,而旧的国债又必须进行及时偿还,那么就会导致更加严重的财政危机。

(八)损害广大民众利益

人民利益是国家的基本利益,一切符合人民利益的行为及理论都是正确的,都是人民所拥护的,反之,一切侵害人民利益的行为都是错误的,为这些错误行为进行辩护的理论同样是错误的,而且错误的程度更为严重,必定最终被人民所抛弃。衡量一种行为或一种理论正确与否,不是看它是出自什么水平的理论家之手,而要看它是否符合广大民众的切身利益。

1、劳动者是物价波动是主要受害者

在目前的社会中存在着众多的财产所有者,各个财产所有者之间都是通过市场交易相互进行往来的,而物价波动则导致这种看似公平的市场交易以及不公平的方式在进行着。对于商品供给者来讲,降低商品供给可以抬高物价,可以侵占货币持有者的财产;对于货币需求者来讲,降低需求可以压低物价,侵占商品所有者的财产。那么在此财产相互侵害的过程中,为什么总体上是货币所有者的财产受到侵害,而不是同等水平的侵害呢?因为无论怎样的物价水平,货币所有者都不能停止消费,否则他们将无法生存。商品可以消费,可以不去销售;货币不能消费,不能不去购买。在长期的通货膨胀过程中,商品经营者之间在进行着相互的财产侵犯,他们的伤害不是单一的,是相互之间的,而他们对广大劳动者的财产侵犯确是单方面的。市场财产侵犯的主动权掌握在商品经营者一方,劳动者是物价波动的主要受害者。

有观点认为,物价波动不会对消费者造成伤害,因为在物价波动的同时,劳动者的工资收入也在不断增加。其实,物价波动对劳动者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是指它对现实工资收入和过去工资节余的合计损失,并非现实工资收入的单方面损失。虽然在物价上涨的同时,个人的工资收入也会随之增加,不会对个人的财产造成动态损害,但是,它对个人的静态货币资产将造成严重损害。因此,个人工资的增加并不能证明物价上涨对个人财产不会造成损害。单从商品经营者的利益出发去研究经济问题是错误的,应该从全部财产所有者的利益出发来研究经济问题,这样的研究成果才是完善、合理的和可行的。物价波动理论偏向于通货膨胀,偏向于商品经营者,损害广大商品消费者的利益,尤其是广大劳动人民这种单一的商品消费者所受到的伤害最为严重。物价是由商品经营者制定的,由于劳动者不能取消自己的消费需求,所以只有任凭商品经营者的宰割。物价波动的主动权在商品经营者一方,劳动者始终都是被动受害的一方。长期的物价波动给劳动者造成的了巨大的财产损失,如果计算起来恐怕任何商品经营者都无法对其进行全部的补偿,但劳动者的财产损失应该得到全部补偿,即使是物价波动赞成者的财产损失也同样应该得到全部的补偿。人类社会应该是一个以强扶弱的文明社会,而不应该是一个弱肉强食的野兽社会。

其实,通货膨胀对大部分商品经营者的利益都是具有极大伤害作用的。试想,通货膨胀将必然需求下降,一旦需求下降,那么市场中商品经营者的盈利机会就必然相应下降,企业经营就会遇到困难。市场被破坏了,市场需求的压缩将给商品经营者以毁灭性的打击,最终造成商品经营者和商品消费者两败俱伤的严重后果。商品经营者们没有认识到,他们的盈利要靠广大劳动者的消费来进行实现的,伤害广大劳动者的利益也就等于是伤害了他们自己的利益。商品经营者们以为,劳动者创造出商品的产值之后就可以把他们一脚踢开,他们不清楚商品经营者利润的实现也不能离开劳动者为他们提供的市场需求,因此,在他们伤害广大劳动者的同时,也就不知不觉地伤害了自己。

2、物价波动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经济犯罪行为

物价波动的结果不仅是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更主要的是所有者之间的产权变化,它涉及到所有者财产得失的问题。在市场经济中,法律主要是为保护各个所有者的财产权益而建立的,任何一个所有者都不能随意侵占另外一个所有者的私有财产。如果侵犯他人财产的行为一旦发生,那么将被视为经济或刑事犯罪,就会通过法律对其进行严厉的制裁。目前存在的经济犯罪现象主要有偷、骗、抢、贪等等,这些犯罪行为都是法律制裁的基本对象。但是,有一种侵犯他人财产的经济犯罪行为不在法律的限制之内,它就是长期存在于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危害极大的肆意抬高物价的犯罪行为。物价波动给民众造成的财产损失是任何一种经济犯罪行为都不能与之相比的。见表

设:每年通货膨胀率2 % ,个人货币资产60000亿 单位:亿元

从表中可以看出,五年内民众的财产损失共计5764亿元。试想,怎样的经济犯罪或刑事犯罪能够给民众造成如此普遍和严重的财产损失呢?

物价波动理论是提倡物价波动的,它表面促进市场供求平衡,实质纵容经济犯罪,但它并没有意识到是在纵容经济犯罪。物价波动理论是维护犯罪行为的经济理论,它为犯罪人侵害被害人提供了一种即隐蔽又残忍的犯罪手段。物价波动的市场体制是靠欺骗和侵害广大劳动者利益来进行维持的。物价波动理论给物价波动以“调节市场供求关系”的 美称,打着发展市场经济的幌子,其实质是对广大劳动者财富的贪婪侵占,对广大劳动者的任意欺骗,对广大劳动者辛辛苦苦得来劳动果实的残酷剥削,并造成广大劳动者本来就不富裕的生活变的更加艰难。面对这一血淋淋的犯罪事实,物价波动理论的倡导者们确熟视无睹,似乎理论的发明者和倡导者本身不在市场经济中生活,不会受到物价波动的伤害,其实他们也是物价波动的受害者,只是为了发展市场经济,他们愿意牺牲个人利益而已,这种大公无私的精神还是非常值得赞扬的。

(九)导致大批劳动者失业

目前社会中存在的失业问题,一直是政府和理论界所关心和急待解决的疑难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那么就必须首先了解它产生的根本原因。随着物价的不断上涨,物价波动导致需求下降,因此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自然就会大幅度减少,劳动者失业的数量自然也就大幅度增加了。在动态生产过剩的情况下,市场竞争异常就激烈,为占领市场,企业必然会采取各种强力手段降低经营成本,而降低劳动者工资本身即是降低成本的主要途径。从降低成本的角度讲,市场竞争也是压缩劳动者工资收入的竞争,当然也是扩大社会失业队伍的竞争。另外,企业在竞争中的失败,也将导致大量的劳动者失业。这充分说明物价波动是导致劳动者大批失业的主要原因。在激烈的压缩劳动者工资收入的竞争中,劳动者的工资收入逐渐减少,劳动强度逐渐增加,生存难度逐渐增大。在此激烈的劳动岗位竞争的情况下,有职业的劳动者都很难生活,失业者的生活就更加难以维持。由于大批劳动者生活在贫困之中,他们必然要以任何可能的手段来求生存,这必然导致社会中犯罪现象的增加,导致社会秩序的混乱,进而导致政治危机和引起严重内乱事件的爆发。

有观点认为,劳动者失业之后可以到“第三产业”去“再就业”。其实,在整个市场劳动力过剩的情况下,“第三产业”并非“世外桃源”,它的劳动岗位同样异常紧张,因此,它同样不能满足社会中大量失业人员的“再就业”要求。劳动力过剩是一种整体普遍现象,而并非个别局部现象,决不能从局部的角度去解释整体方面所存在的劳动力过剩问题。在劳动力严重过剩的市场中寻找就业机会是非常困难的,试想,以政府、企业那样的能力都不能解决劳动者的就业问题,那么以劳动者自身的微薄之力又怎么能够解决其高难度的就业问题呢?由此可见,让劳动者失业之后自己去寻找新的职业是一种即不现实又不负责的做法。另外,该理论还认为,失业者的生活可以靠社会福利来进行解决,其实这种观点是非常荒唐的。试想,假如社会福利能够无偿地为失业者提供必要的生活用品,那为什么不能给他们“无偿”地提供一些劳动的机会呢?难道我们的社会已经发展到极其完美的地步,不再需要劳动者去进行建设了?另外,如果社会福利暂时没有能力满足失业者基本消费需求,那么失业者又靠什么来维持日常生活呢?让失业者依靠社会福利去进行生活,等于是给失业者开了一张生活上的“远期支票”。此“支票”何时能够兑现?无人晓得。在“支票” 兑现之前失业者将如何生活?当然还是自谋职业。

“古典”学派认为,如果存在失业,则通过劳工之间的自由竞争,货币工资必然下降,直到实现充分就业为止;物价的自由升降可调节商品的供给与需求,故总供给衡等于总需求,普遍的生产过剩不可能出现,充分就业也能持久保持。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我们知道,人类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是无限的,问题不在于需要多少劳动力,而在于它是否能够为这些劳

动力的付出者提供足够的工资回报,使其能够维持正常的家庭生活。劳动者不仅需要吃饱穿暖,而且还要成家立业、娶妻生子、抚养老人。因此,低微的工资收入远远不能满足一般劳动者的日常消费需求。况且,劳动力本身是具有一定价值的,如果市场上的劳动力价格远远低其价值,那么就会出现劳动者不愿从事廉价劳动的现象。经济犯罪是一种高风险高收入“职业”,这正适合一些不愿意廉价出售劳动力的劳动者。在社会不能为劳动者提供具有较高回报的劳动岗位的情况下,为了维持生活,他们必然通过任何可能的行为,比如盗窃、诈骗、抢劫等犯罪行为来“创造”财富,这就必然导致大量犯罪现象的不断发生。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个人的工资收入也应随之不断提高,否则社会的经济发展就失去了意义。同时,每个劳动者都应该有稳定的生活来源,使其能够维持正常的生活需求,否则一些人的生活将陷入极度的痛苦之中。改善社会成员的生活条件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目的。如果社会经济发展没有使社会成员生活条件得到改善,那么这种发展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既然社会中的物质财富都是由劳动者创造的,那么他们同样有能力为自己创造良好的生活条件,问题是社会能否为他们提供发挥自己能力的机会。关于劳动者的失业问题,可以用一种简单的方法来进行思考:在我们生活的社会中有很多事情要做,又有很多的闲置劳动力没有用武之地,如果把闲置的劳动力调动起来去做那些急需完成的工作,那么一定会取得意外的巨大收获。

(十)扩大贫富差别

物价波动使一部分商品经营者不断扩大收益,其财富不断扩大,于是商品经营者变得更加富有,而广大劳动者的财产则不断受到损失,财产逐渐萎缩,于是他们变得更加贫穷。久而久之,也就在商品经营者和广大劳动者之间逐渐形成了巨大的贫富差别。贫富差别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扩大等量劳动的价值差别

由于商品经营者占有巨大的财富,他们可以通过很少的劳动付出,获得极大的财富收入。同样的劳动付出,但所得到的劳动回报确有着天壤之别,这怎么能使收入低微的劳动者安心于自己现有的劳动岗位呢?同时,这种巨大的收入差别还会导致大量的劳动者对社会就及政府产生极大的不满情绪,进而引起动乱事件的发生。虽然政府都制定了按劳分配的原则,但在现实分配过程中,这一原则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贯彻执行。在市场经济中,实际执行的是按不同的地区环境、不同的企业条件、不同的社会地位、不同的财产数量等等非平等因素所制定的非平等分配制度。

2,导致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

在现实的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成功的商品经营者的财富在大幅度增加,他们可以过高档次的消费生活,而失败的商品经营者和广大劳动者的财富确在逐渐减少,他们只能过低档次的消费生活,甚至有很多人的消费条件根本不能满足其最低水平消费的需求。在贫富差别巨大的社会中,一方面富人拥有大量的闲置财富不能有效加以利用,另一方面穷人的生活极度艰苦,甚至最基本消费需求也不能得到满足。富人在社会中抵御生存风险的能力远远强于穷人。在危机到来在之时,首先面临生存威胁的是数量较多穷人,对于他们来讲,最直接的求生途径就是侵占富人的财产。富人与穷人在日常消费水平方面的差距极其巨大,富人的消费水平使穷人百般羡慕、百般嫉妒、以至百般仇恨。穷人们大多梦想自己能够过富人那样的富裕生活,但是,他们大多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对于穷人来讲,最直接的,容易实现的获得财富的途径,就是侵占富人的财产,因为只有富人才拥有可供他人侵占的大量的私有财产。穷人“侵犯”富人的财产,要拿回由自己所创造的那部分财富,富人当然不会把财产轻易让

给穷人,于是双方发生所谓发生阶级斗争。阶级斗争在人类的历史上曾经有过多次的大规模

的发生,它的惨烈和在斗争过程中给人类社会所造成的巨大的人员和财产的损失都是有目共睹的,它的每一次爆发都将给人类以毁灭性的打击。

3、导致广大劳动者日常生活的贫困

有观点认为,目前人类社会的整体消费水平在不断提高,所以每个人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其实并非如此。在贫富差别逐渐扩大的社会中,虽然社会成员的平均收入在逐渐增加,但并非每个人的收入都在增加,有些人的收入甚至显下降趋势。贫富差别和底层劳动者的生活水平和社会中的贫富差别是成反比的关系,即社会中的贫富差别越大,底层劳动者的生活水平就越低。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下,社会中的贫富差别也在逐渐扩大,如果市场经济的发展速度低于社会贫富差别扩大的速度,那么底层劳动者的生活水平就会显下降趋势。在具有贫富差别的社会中,它的大多数财产被少数人占有,而广大民众只占有较少数量的财产。见图

从该图中可以看出,越是处于底层的劳动者人数就越多,但他们所拥有的财富数量确越少,因此其生活也就越为贫困。物价波动理论必须解决这样一些问题:是扩大贫富差别还是缩小贫富差别?是以少数人的利益为社会发展的基本利益还是以全体民众的利益基本利益?是以少数人的奢侈生活为社会发展的基本标志还是以全体民众共同富裕的生活为社会发展的基本标志? 如果扩大贫富差别,那么怎样才能给广大劳动者一个足够的生存空间?

4、压缩市场需求

贫富差别越大,货币积累率越高,动态购买力越小,因此越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这一点可以通过现实情况来进行证明,也可以通过“恩格尔定律”来进行证明。

根据此定律可推导出:贫困地区消费率较高,市场购买力利用充分,商品普遍畅销,经济发展效率较高;富裕地区消费率较低,市场购买力利用不足,商品普遍滞销,经济发展效率较低。由此可进一步推导出:贫富差别率越高,“系数”越低,商品消费率越低,市场需求越少,商品积压越多,其经济发展的速度也就越为缓慢。

二、物价稳定的主要优势

物价波动具有多少、多大的弊端,那么物价稳定自然也就具备多少、多大优势。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讲,物价稳定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优势:

(一)促进生产发展

商品生产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础环节,脱离商品生产,市场经济也就无从谈起了。企业商品产量是由市场需求量来决定的,市场需求量大,企业生产发展的空间就大,否则相反。在物价波动情况下,由于市场需求受到压缩,所以企业生产发展空间非常狭窄,甚至原来的市场也遭到破坏。在此情况下,企业现有规模的生产都难以维持,发展生产更是举步维艰。

反之,物价稳定则对企业生产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在物价稳定条件下,市场具有稳定的需求,在这稳定需求的作用下,企业商品生产的速度将大幅度提高。在不考虑增加新需求的情况下,物价稳定和物价波动条件下的生产速度有着极大的差别。见表

设:物价波动幅度挖10 % 单位:亿元

从表中可以看出,在物价稳定条件下,四个生产周期的商品产值合计为:400000亿元,而在物价波动条件下,四个生产周期的商品产值合计为:343900亿元,比物价稳定条件下的商品产值少56100亿元。如果考虑增加市场需求的因素,那么这一差距还会进一步扩大。商品的生产目的是为了使用,如果不能及时得到使用,那么一方面会造成企业的商品积压,阻碍企业生产运行,另一方面民众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限制生活水平的提高。在物价稳定条件下,市场需求得到很好的保护,市场中的商品销售较为畅通,因此企业的生产能力也将随之不断扩大。在市场经济中,企业的效益来源有两个方面:一是抬高物价,二是降低成本。但是,无论那一种盈利方式,它都将导致市场需求相对或绝对的下降。如果物价能够保持稳定,那么就可以通过扩大市场需求的方法来弥补由于商品产值和成本之间的差价所造成的巨大需求缺口,就可以实现商品全部快速的市场销售,并获得商品全部销售的完整效益。

目前企业分为两种不同类型:一是生产企业,二是服务企业。生产类企业在消费过程中有商品产出,而服务类企业在消费过程中没有商品产出,它只为生产类企业提供服务。在同等生产效率的情况下,生产企业所占的比重越大,社会的生产能力就越强,否则相反。在供求平衡的市场中,商业基本上没有推销的任务,因此它的规模也将大大缩小。但是,在供给过剩的市场中就需要商业来发挥其强大的商品促销作用,否则企业生产的商品将很难销售出去。物价波动的市场需要庞大的商业进行配合,因此它的很多企业都服务于商品销售,而不能从事商品生产。在物价稳定的情况下,市场中的商品销售压力减轻,不需要很多的企业服务于商品销售,因此可以充分发挥市场投资在商品生产方面的作用,进而使社会的整体生产能力大幅增强。

(二)扩大市场需求

目前人类的需求具有两种不同的概念:一是指人们生活的消费需求,它是一种无限的需求,永远都不能得到满足,一旦满足,人类社会的发展也就走到了尽头;二是指市场的消费需求,它是一种有限的消费需求,是由货币流通而产生的,是社会经济运行总的成本支出。市场经济的发展是通过市场中的商品供求和商品需求来进行实现的,单纯的商品供给或商品供求都不能代表市场经济的发展状况。在市场经济中,一切企业的经济效益都是通过供给和需求来进行实现的,供给和需求对于市场经济的发展来讲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需求也应该不断扩大,否则将会限制生产的发展。没有需求也就没有生产,有多大的市场需求也就有多大的生产发展空间,从这一角度讲,需求是生产发展的基本动力。扩大需求的直接方法就是增加货币投放。在物价波动情况下,增加货币投放会导致更为严重的通货膨胀,虽然货币投放可以起到扩大市场需求的效果,但由于通货膨胀的因素,其效果将被大幅削弱。见表

单位:亿元

从具体的计算数字来看,货币投放不会起到扩大市场需求的作用,但实际上,由于货币投放是在原来的物价水平上进行的,所以对当时是市场需求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这就是物价波动情况下市场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如果能够在目前的商品市场中创造一个稳定的物价环境,那么市场需求就会随着企业生产的不断扩而大幅增加,最终从整体上大幅度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

市场交易的实质就是劳动力与劳动产品之间的交易,交易平衡,企业则没有商品剩余,企业获得剩余商品,交易就会失去平衡。在劳动力和劳动产品之间的交换过程中,不断的有劳动产品的结余,这样才能使企业经营获得利润。但是,企业盈利是在商品销售之后,而并非以积压商品体现盈利,这就形成劳动力与劳动产品交换的巨大差额。由于企业的商品不能完全进行销售,所以造成“盈利”商品的全部积压。见图

交易障碍

劳动力和劳动产品都需要与货币进行交换,它们之间不能进行交换,因此在它们中间存在着极大的“交易障碍”。由于这种阻碍的存在,造成:一方面储蓄增加,另一方面商品积压;一方面劳动者失业,生活艰难,另一方面劳动产品积压、损失、浪费,生产发展受到极大的阻碍。解决的办法是:投入新的货币资金,将劳动力和劳动产品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劳动者和企业资本的作用,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另外,扩大市场需求还将涉及到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1、扩大需求的数量限制

随着市场商品供给数量的增加,市场需求也应该得到同步的增加,否则将会限制企业的生产发展。如果市场需求过大、供给不足,那么就会形成对市场中商品的抢购现象,并造成社会整体方面的消费困难。在市场经济中,企业即要不断地将自己生产的商品投放市场,同时也要从市场中不断地购买自己所需要的商品。因此,企业即是市场商品的供给者,也是市场商品的需求者。见图

从一个完整的商品生产或经营的过程来进行分析:企业供给市场的商品总值就是它的生产总值,企业从市场中所购买的商品总值就是它的成本总支出,两者之间的差额就是企业的经营效益。用公式表示为:

商品供给 - 商品需求 = 商品效益(计划效益) ①

产 值 - 成 本 = 计划利润(计划效益) ②

销售收入 –销售成本 = 销售利润(实现效益) ③

货币收入 - 货币支出 = 货币效益(实现效益) ④

企业在商品生产过程中,其产值构成市场商品供给总值,其成本构成市场需求总值,两者的差额构成商品生产利润。当产值(商品供给)大于成本(商品需求)时企业获得利润,但是会造成部分商品的积压,导致生产过剩现象发生。任何一个盈利企业都不能用自己的生产成本完全回购自己所创造的产值,对于一个盈利的市场来讲也是如此。那么盈利的企业或盈利的市场所制造的需求不足缺口由谁来进行弥补呢?当然是盈利企业的需求缺口由亏损企业进行弥补,盈利市场的需求缺口由亏损的市场来进行弥补。其实,在不扩大市场整体需求的情况下,企业是不会获得整体效益的。只有扩大市场的整体需求,才能使企业有一个整体盈利的机会,才能使大部分企业都能获得丰厚的经济效益。

任何一个完整经营过程的结束都将体现为货币与商品的交换,其它形式的交换都包括在商品与货币的交换之中。比如货币在支付个人工资的时候没有发生商品与货币的交换的情况,因此它没有完成全部的商品经营过程,只有个人用自己的工资到市场中购买商品之后这一商品经营过程才告结束,对于服务行业来讲也是如此。对于一个完整的商品经济过程而言,货币重新回到企业之后这一过程才告结束。为什么说一个完整的商品经营过程要在商品与货币的交换中结束呢?因为 个人或服务企业的收入来源于商品生产企业,包括于商品生产企业的成本支出,包括于商品生产企业的市场商品总供给。见图

个人效益 = 个人工资收入 - 个人生活支出 .

企业效益 = 企业经营收入 - 企业经营支出 .

银行效益 = 银行经营收入 - 银行经营支出 .

服务效益 = 服务行业收入 - 服务行业支出 .

政府效益 = 政府财政收入 - 政府财政支出 .

效益总和 = 企业效益 + 个人效益+ 银行效益 + 服务效益 + 政府效益

政府、银行、企业、个人等都存在一个货币收、支的平衡问题,但在货币收、支平衡的情况下市场不存在整体货币效益。参与交易的某一方面货币收入的增加,必然导致另一方面货币收入的减少。在一个完整的经营过程中,货币收入大于货币支出的一方可以实现预计的货币效益,从而可以进一步扩大资本经营的规模,而货币收入小于货币支出的一方将形成亏损,其资本经营规模也将随之萎缩。凡是参与市场交易的任何一方,其目的都是在市场中取得货币效益,而货币在不增加发行的情况下是一个固定的数量,因此从整体角度讲,不增加货币投放就不能从整体上实现货币效益。凡是参与市场交易的任何一方,其目的都是为了实现货币效益,即实现全品种的商品节余,而并非实现商品效益这种单一品种的商品节余。全品种的商品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全面消费需求,单一品种的商品不能满足消费者全面消费的需求。比如:劳动者不能只用某一种商品来进行生活,企业不能只用某一种商品来进行生产。市场经济的生产,对于某一企业来讲是单一品种的商品生产,因此,它在生产过程中不但要创造商品效益这种单一品种的商品节余,而且必须将其转变为货币效益这种全品种的商品节余,否则企业经营就会出现困难,严重者将导致企业破产。

企业盈利的两个步骤分别是:1、创造商品效益;2、实现货币效益。创造商品效益是企业在生产经济中的基本职能,而实现货币效益确是市场的基本职能,这是一个基本分工的问题,决不能混为一谈。在目前的经济运行过程中,企业不但要创造商品效益,而且还要大搞商品促销活动,负责创造货币效益。其实,从整体角度来讲,企业的这种努力完全是徒劳的,因为创造货币效益不是企业的基本职能,企业即不能发行货币,也不能发放贷款,更不能发行国债。企业是商品效益的创造者,不是货币效益的创造者,货币效益要通过银行的货币发行来进行创造。那么银行发行多少货币可以满足企业实现商品效益的需要呢?首次扩大投放的数量应该与企业整体的商品效益相等,之后投放商品效益增长的部分。见表

单位:亿元

① 本期货币投放 = 本期商品效益 .

② 本期货币回笼 = 上期货币投放 .

③ 货币投放净值 = 本期货币投放 – 本期货币回笼 .

= 上期市场需求 × 利润率 – 本期货币回笼 .

④ 本期商品效益 = 本期市场需求 × 本期利润率 .

表中的市场运行模式是动态与静态双重平衡的运行模式:在动态供给过剩的情况下,政府扩大货币投放,并由市场调控部门购买过剩商品作为市场中的商品储备,以满足被扩大的动态和静态的商品需求。在企业进行下一阶段生产,并从市场中大量购买商品的时候,市场调控部门销售商品、回收货币,形成新的购买力储备,以准备为企业实现新的货币效益。如果政府的货币投放不是用于市场商品储备,而是直接用于商品消费,那么在企业为进行下一周期生产而从市场中大量回购商品的时候,就会出现商品供给不足的缺口,最终妨碍企业下一周期的商品生产。货币投放数量的多少取决于企业整体商品效益的多少,整体效益越高,货币投放量也就越多,否则相反。企业整体商品效益的多少取决于它们投入经营的商品总成本(市场需求)及计划利润率的多少,成本及计划利润率越高,商品效益也就越高,否则相反。社会资本总值的增长速度取决于社会整体盈利水平,取决于商品效益和货币效益的双向增长。如果把货币投放作为一种主动的经济调整手段,而不是被动地投放货币,并有效地为实现商品效益而服务,那么社会的资本总值就会大幅度得以提高,其综合国力也将随之增强,国家在世界上所处的地位也将随之大幅度提高。

2、扩大需求的方法选择

目前用于扩大市场需求的方法是五花八门的,但归纳起来可以分为两个不同的种类:一是真实的扩大需求,即货币发行,它可以起到增加货币供给总量的作用;二是虚假的扩大需求,即扩大货币债务(比如国债及企债发行和银行贷款等),它可以起到提高货币流通速度的作用。货币是发行者的商品负债,货币发行是商品负债的发行,商品负债必须用商品来进行偿还,货币发行之后将永久地流通于市场,只要市场中有商品存在,其商品负债就可以不断地得到偿还,货币信用就会得到保护。货币债务是负债人向债权人的货币借款,它需要负债人用货币来进行偿还,而不是用商品来进行偿还,否则将违反原来签署的货币借贷合同。这就是货币与货币债务之间的本质区别。比如银行贷款是一种货币负债,偿还银行贷款必须用货币来进行偿还,负责将违反原来签署的贷款合同,给银行的货币流通造成阻碍,一旦存款客户提取存款,银行只能以贷款企业的商品来进行偿还,当然存款客户是绝对不会同意这种支付方式的。不仅银行贷款要求也货币进行偿还,其他形式的货币负债也具有同样要求。目前的货币理论认为货币债务也是货币,这种理解是完全错误的。由于对货币概念的错误理解,因此也就无法确定货币的准确定义。虽然通过货币负债可以提高现有货币的流通速度,进而扩大动态的市场需求,但是,货币负债需要偿还,一旦偿还,由它所创造的市场需求也就会随之消失,市场需求将出现更大的缺口。另外,货币债务会增加企业的经营成本、减少利润,造成企业经营上的巨大负担,阻碍企业生产发展。因此,扩大需求应该采用扩大货币发行这种真实的需求扩大方式,而不易于采用扩大货币债务这种虚假的需求扩大方式。

目前的货币发行只局限于小面值现金货币,由于它的面值较小,不适用于企事业单位之间的大额经济往来,比如商品批发、设备购销等等,所以它在的主要用途是满足企事业单位与个人或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小额经济往来,比如工资发放、商品零售等等。由于在企事业单位之间的大额经济往来方面没有专用的货币充当媒介,所以它们之间只能依靠货币债务进行往来。货币债务与货币在使用上有很大的区别不同,货币债务在使用上有额度、期限和利息的限制,而货币在使用上则不存在这些限制。扩大货币债务一方面不能满企事业单位巨大的和永久性的货币资金需求,另一方面增加了它们的经济负担,导致其运营效益的大幅度下降。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发行一种大面值的企事业单位专用货币,一方面保证企事业单位在彼此之间大额经济往来方面的资金供给,另一方面化解企事业单位巨大的债务危机。企事业单位专用货币是一种大面值的凭证货币,除面值和流通范围之外,其它方面与目前市场中流通的小面值现金货币完全相同。见票样

货币发行不能只局限于单一品种的小面值现金货币(生活资料交易货币)的发行,它必须兼顾大面值企事业单位专用货币(生产资料交易货币)的发行,否则将造成货币发行的品种缺欠,导致企事业单位在大额经济往来方面的巨大资金缺口,进而严重阻碍企业的生产发展。金融创新不仅是创造新品种的货币负债务,更重要的是创造新品种的货币资产,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企事业单位的资金短缺问题。

三、稳定物价的方法选择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清通货膨胀全面阻碍社会发展的真实面目,既然通货膨胀社会发展有极大的阻碍和破坏作用,那么就应该采取最有力的措施对其进行严格控制。那么采用什么方法才能对通货膨胀起到决定性的控制作用呢?下面提供三种方法以共选择:

(一)通过调整市场供求关系稳定物价

在物价始终显上涨趋势的市场经济中,稳定物价其实就是限制通货膨胀。物价波动理论的最终目的还是稳定物价,只是用来稳定物价的方法不当而已。前面已经对物价的波动情况进行了具体分析,证明物价波动不能平衡市场供求关系,因此,物价波动的结果是通货膨胀,而不是物价稳定。物价波动理论主张通过压缩市场需求或扩大商品来治理通货膨胀,这是一种最不明智的选择。虽然通过压缩市场需求或扩大商品生产可以限制通货膨胀,但它只能减轻通货膨胀,不能制止通货膨胀,而且压缩市场需求和扩大商品生产都会加重生产过剩危机,阻碍社会生产发展。物价与 需求之间互为反比关系,但不是相等数量反的比关系,而是具有一定差额的反比关系。见图

1、“平衡线”计算公式: X = Y

2、“盈利线”计算公式: X = Y + 100

在不考虑需求变化对供给影响的情况下,物价与需求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平衡直线”和“盈利直线”来进行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X”与“Y”在盈利直线上不是相等关系,而是“X = Y + 100”的。需求下降只能降低通货膨胀的幅度,而不能制止通货膨胀。比如,在需求下降50 %情况下,原来的通货膨胀就会被压缩50% ,但原来的物价水平绝不会也随之降低50 % 。市场需求降低50%的事情经常出现,而整体物价水平降低50 % 确是一件从来没有发生过的事情。在需求被压缩50%的情况下,市场商品的销售数量也会被压缩50%,市场的整体盈利水平也将随之下降50%,而通货膨胀在市场需求严重损失的情况下,只是在幅度上有所控制,而没有完全制止,更没有出现物价整体同比下降的情况。通过分析可知,采用限制需求的方法稳定物价不但会导致市场需求的大幅度下降,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不能取得限制通货膨胀的良好效果。因此,限制通货膨胀应该避免采用压缩市场需求这种低效率、高付出的传统方法。

(二)通过行政监管稳定物价

以往的市场经济很没有发现可以通过调整市场供求关系能够稳定物价的,最终都要依靠政府的行政监管来对物价进行控制,社会主义国家如此,资本主义国家同样如此。对于社会主义国家来讲,由于大部分资本集中在政府手里,市场中的大部分商品是由国有企业所提供,所以政府很容易通过行政手段对物价实施监管,而且监管的效果也非常好;对于资本主义国家来讲,大部分资本集中在私有者手中,市场中的大部分商品由私有者提供,所以政府很难通过行政手段对物价实施监管,更谈不上取得良好的监管效果。商品可以承认货币信用,也可以不承认货币信用;货币可以承认商品的交易价值,也可以不承认商品的交易价值。一旦政府以外的其它资本所有者拒绝用自己生产的产品兑换政府发行的货币,那么就会造成政府的货币信用极大损失,政府将难以控制由此而产生的极大的物价波动。从我国建国早期通过行政方式限制物价波动的例子来看,虽然当时的市场中的商品供给严重不足,但其物价并没有发生剧烈的波动,可见此方法的效果非常明显。如果在当时放开物价,那么通货膨胀必将发展到异常严重的程度,它对社会所造成的危害必然也是极其严重的。

目前各个国家在通过调整市场供求状态稳定物价的同时,普遍采用行政方式稳定物价。通过行政手段稳定物价的效果主要取决于三个方面:1、国家财产所占社会总财产的比例,比例越大,政府行政命令的执行就越顺利,稳定物价的效果就越好,否则相反;2、行政干涉市场商品定价的范围,范围越大,物价波动的机会就越小,稳定物价的效果就越好,否则相反;3、行政处罚的力度,力度越强,商品经营者违规的可能性就越小,稳定物价的效果就越好,否则相反。有些政府在采取行政方式稳定物价的同时,有意对一些商品采取放开价格的政策,认为这样可以“搞活”市场,其实这是一种自相茅盾的经济政策。本来通过行政方式限制物价已经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一旦对某些商品的价格采取放开政策,那么不仅放开价格的那些商品的价格会很快上涨,而且被限制价格的那些商品也会随着市场物价水平的整体上涨而上涨,最终导致市场中所有商品的全面通货膨胀。

通过行政方式法稳定物价的优点是,它能够对物价起到良好的控制效果,不会造成广大民众及遵守规定企业的财产损失,不会对市场经济的运行造成任何负面影响。不足之处是,它主要适合资本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国家,不适合资本高度分散的资本主义国家。企业资本分散将意味着政府资本所占比重的不足,由于政府只有权利给自己的商品定价,没有权利给他人生产的商品定价,所以它不可能有效地通过行政手段对整个市场的物价进行控制。社会主义国家过去曾经有过很多通过行政手段控制物价波动的具体实例,可以充分证明其效果的可靠性,这就是社会主义国家企业资本高度集中于政府之手的原因。任何政府都没有完全放弃对物价的行政管理,即使在一个物价波动非常自由的资本主义国家也是如此。这就充分说明,放开物价不能制止通货膨胀,更不能实现物价稳定,只有限制物价,才能有效地制止通货膨胀,才能最终实现物价稳定。

(三)通过法律制约稳定物价

目前世界上各个国家的法律,都是由政府为了维护两个方面的利益而制定的,一是维护国家成员的人身利益,即政治利益;二是维护国家成员的财产利益,即经济利益。如果法律能够有效地维护国家成员的政治利益或经济利益,那么这种法律就是一种完善的法律,否则应该进行修改或补充。在物价波动情况下,广大民众的经济利益受到严重损害,而这种损害是不受任何法律保护的,这就充分说明法律在保护广大民众经济利益这方面存在着极大的缺陷。此缺陷应该通过建立“物价法”的方式来进行弥补,否则不能使其法律得到完善。既然物价波动是一种经济犯罪行为,那么就应该以法律手段进行限制,如果通过经济手段来进行限制,那么就会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

在依法稳定物价的市场中,某一种商品的价格一旦确定,将通过法律对其进行严格,使其价格永久保持商品上市时的原始水平。某一种商品的价格一旦确定,就成为该种商品的“法定价格”。如果这种“法定价格”被不法的商品经营者进行破坏,发生价格变化,那么国家法律部门将对违法的商品经营者进行严厉制裁,并令其商品价格回归到原来的水平。这样,物价波动就会得到最有效的控制,整体物价水平就会永久地保持在一个基本稳定的状态。

通过法律限制物价波动的方法适用于任何的市场经济体制,它具有效果好、成本低这两大优势。所谓效果好,就是通过严格的法律制裁来严惩市场投机者的犯罪行为,并令其赔偿所造成的一切损失,还原商品价格,这必然取得稳定物价的良好效果;所谓成本低,就是社会为稳定物价所付出的代价低,具体体现为现有物价管理部门的取消和对现有市场需求的保护。从目前来看,还没有那一个国家采用依法稳定物价的方法,但与前面两种方法相比,此种方法具有极大的优势,是用于稳定物价的最佳方法选择。

期货稳定盈利的方法篇5

[关键词]盈利质量;盈利能力;提升途径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283(2012)04-0157-02

所谓盈利质量,是指与企业利润表中反映的本期盈利与企业未来绩效的相关性。相关性越高,对企业未来的影响就越持久,说明盈利质量越高;反之,如果企业本期利润大量来自非经常性项目,则对企业未来收益的影响短暂,说明盈利质量低下。企业具有良好的盈利能力和较高的盈利质量,企业的发展前景就会被看好,企业的发展后劲就更足,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都会有保证,企业就能筹集到更多发展所需要的资金,由此带来公司股票市价上升,最终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一、盈利质量的影响因素

(一)资产质量

企业要生产经营就需要占有一定数量的资产。资产按其流动性可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两大类。企业资产状况的好坏与盈利质量的优劣互相影响。一方面,企业资产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盈利质量的优劣。比如企业存货质量不好,从而影响产品质量,进而带来销售收入和销售利润的下降;应收账款居高不下,企业资金周转就会困难,影响其生产经营的正常进行,影响利润的实现。另一方面,盈利质量的优劣也会影响到因收益增加而增加的资产的质量。比如在企业赚取的利润总额中营业外收益占很大比重,而这种收益不具有稳定性和持续性,企业就不能每年拿出足够的资金来购置厂房和设备扩大再生产,企业发展就没有很强的后劲和持久性。

(二)收入质量

收入影响企业盈利质量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收入的现金保障性,即收入的确认与现金的流入是否同步。由于存在着商业竞争,销售企业除了依靠产品质量、价格等获取市场销售份额外,赊销也是扩大销售的手段之一,由于有赊销从而产生应收账款,而应收账款管理状况又直接影响着企业的资产质量和资产运营能力,进而影响到盈利能力;二是营业收入是否在企业总收入中占主导地位。健康的企业其收益应主要来自于日常发生的营业收入,而不应依赖于一次性收入。因为一次性收入缺乏连续性,比如企业利用资产重组、非货币性资产置换等获取的收益,这些收益不会对企业的长期盈利能力产生实质性影响。

(三)会计政策的选择与应用

会计政策是企业在进行会计处理时应遵循的一系列会计处理程序和方法。我国会计政策在设计时充分考虑到不同企业的核算特点和差异性,因此在会计政策的选择上给企业留有较大的选择余地,比如存货的发出就有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和个别计价法三种选择;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有直线法和加速折旧法两种类型等,它在满足企业会计核算需要的同时,也为企业调节会计利润提供了便利条件。很多企业通过频繁变更会计政策以达到调节利润的目的,随意变动会计政策,利用会计政策选用的弹性空间粉饰财务报表,从而降低企业盈利质量。

二、盈利质量的提升途径

(一)加强资产管理,提高资产盈利能力

企业资产管理和利用效率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其盈利能力及质量。对于流动资产要提高其安全性及变现性。对于流动资产中占很大份额的存货,企业要加强监管,保证存货的安全性,防止存货的流失,提高存货的周转效率,减少它对货币资产的占用,从而提高盈利的质量;对于流动资产中的应收账款,企业要制定合理的收账政策,加大收账力度,引进收账激励机制,促进应收款项的及时收回。对于非流动资产要提高它们的使用效率,比如固定资产,要降低闲置率,通过出租、对外投资等方式尽快收回原来投入的资金,促进固定资产周转效率的提高,提高企业的盈利数量和质量。

(二)大力发展主业,提高收入变现能力

收入是企业在日常销售产品或提供劳务中所获取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它是企业利润的源泉。从广义上来说,收入包括营业收入和营业外收入(利得)两部分。企业要扩大市场竞争力,最有效的途径是大力提高营业收入在总收入的比重,要使产品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提高市场竞争力,这样收入的来源才会稳定,利润的数量和质量才有保障;赊销企业对于销售出去的款项应当落实内部催收责任,将应收账款的回收与内部各业务部门的绩效考核及其奖惩挂钩,对收回的欠账按金额的一定比例提取奖励金,予以奖励。一般来说,收账的花费越大,收账措施越得力,可收回的账款应越大,坏账损失也就越小。

(三)完善会计制度,压缩企业选择空间

企业在对同一类经济事项的处理上有多种不同的方法可供选择,其最终的反映结果也各不相同。企业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对企业盈利的核算起指导作用,它对盈利质量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新准则刺激了上市公司调节利润的动机,降低了盈利质量评价的有效性。企业可以选择对其最有利的方法来反映经济实质,当所反映的经济现象和经济实质之间发生偏差时,利润质量也就降低了。再加上新经济业务的不断出现,使得其中部分交易和经济事项的会计确认、计量和披露并未在相关准则中作出相应的规定,企业管理者可以利用会计准则制定的滞后性对会计事项作出对自己有利的估计或判断。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就是尽快完善相关会计准则和制度,尽量减少企业的选择权,增加会计信息披露的数量,提高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会减少企业的盈余管理,提高利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化成,刘俊勇.企业业绩评价[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2]黄世忠,黄京菁.财务报表舞弊行为特征及预警信号综述[J].财会通讯,2008(12).

[3]张新民.企业财务质量分析与管理透视[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Abstract:Whether an enterprise candevelop healthy or not depends not only on the profitability of the business and also on the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the quality of enterprise profit.Profitability refers to the enterprise profit,profit quality refers to the enterprise profit quality of earning.Higher earnings quality make enterprises stable,sustainable develop,and investors will bring higher returns,and make the creditor risks minimize,it is the direct embodiment of enterprise value.

期货稳定盈利的方法篇6

稳健性原则又称谨慎性原则,是针对经济活动中的不确定性因素要求人们在会计核算处理上持谨慎小心的态度,要充分估计到风险和损失,尽量少计或不计可能发生的收益,使会计信息使用者、决策者保持警惕,以应付纷繁复杂的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把风险损失缩小或限制在较小的范围内。因此,稳健性原则的本质是资本保持及以此为核心对企业经营能力和偿债能力加以维护。

2运用稳健性原则进行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保守的速动资产扣除了数额较大的预付帐款和其他流动资产。就我国企业资产负债表所列项目来看,这些其他流动资产包括其他货币资金,长期应收帐款,其他应收款,待摊费用,待处理流动资产净损失,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债券投资,不能用于交付的偿债基金,技改基金等,这些项目的会计数字,在流动资产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同时又难于随时变现以偿还债务。因此,衡量企业即时偿付能力更为稳健的指标是现金比率,它等于现金及存款再加现金当量与流动负债之比。

3运用稳健性原则进行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长期偿债能力指标主要是资产负债率。公式:资产负债率=期末负债总额/期末资产总额×100%

该指标反映企业举债经营的比率。用于衡量企业保护债权人利益的程度。对于不同产业,不同行业有不同的标准,如农业不依靠贷款举债投入,因此这一指标通常在200左右,工业等第二产业一般在40—600之间,而第三产业则相对较活。作为投资者,只要企业资产报酬率大于负债成本率,负债多一点也无妨:经营者则希望有一个合理比率,因为过高会影响企业融资信誉,过低则影响企业生产扩展。

4运用稳健性原则进行企业资产营运效率分析

4.1应收帐款周转率

应收帐款周转率=赊销净收入/平均应收帐款余额

该指标是指在一个会计年度内应收帐款转为现金的次数。目前我国企业应收帐款周转率较低,主要原因是平均应收帐款余额增长过快。在具体计算该指标时,分子赊销净额应为销售总额减去销售退货损失,分母应收帐款余额采用总价法核算时包括销售折扣,折让和坏帐准备。另外,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应收票据不包括在应收帐款余额中,原因是应收票据事先规定付款期限。但事实上应收票据也是由赊销产生,计算应收帐款余额时如不包括进去,会使相当一部分债权失去有效的风险管理。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是,平均应收帐款余额用简均法,对于季节性经营单位不一定合理,年末如为淡季,该比率也有可能较高,但并不能因此说明企业效益好。因此,分母平均应收帐款余额应采用年内平均法计算。

4.2存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产品销售成本/平均存货余额

该指标反映在一个会计期间存货周转次数,一般越高越好。存货包括产、供、销三个方面的库存材料、半成品和产成品。西方存货周转率指标是指商品存货周转率,即产品销售成本与平均商品存货之比。这是因为市场经济条件下,与销售成本相对应的应是商品存货,存货上的问题主要反映在商品存货上。

4.3固定资产周转率

固定资产周转率=赊销净额/平均固定资产余额

该指标越大,表示固定资产周转效率越高。由于企业固定资产在总资产中所占的比例一般在2/3以上,对这个指标的计算就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固定资产的核算关键表现在折旧方法的选取上,我国企业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普遍过长,折旧率偏低,企业折旧基金较少。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企业固定资产无形损耗增加,《具体会计准则》(征求意见稿)改变了单一的平均年限的折旧计算方法,规定企业有权自主选择包括双倍余额递减法在内的四种折旧方法,使企业固定资产的更新改造和升级换代有了一定的资金来源。

5运用稳健性原则进行获利能力分析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的营业收入确认要遵循权责发生制和配比原则,但由于“三角债”等原因使企业不能按时收回货款,导致利润虚盈,超前分配和无力垫税。参照西方财务会计做法,在完善相应监督机制前提下,应允许企业合理延缓某些营业收入的确认,推迟纳税时间或按一定比例合理确认收入。另外,企业的投资损益和营业外收支也是确认利润的关键。企业进行短期投资,购买各种有价证券,由于股市千变万化,若按购入成本计价,反映不出投资损益,因此应采用购入成本与市价孰低法计价。对于企业长期投资,如果拥有实际控制权,则按“权益法”计算投资收益。当被投资企业出现亏损,应提取投资亏损准备金,相应减少长期投资金额。分析企业获利能力的指标主要有:

5.1净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年末净资产×100%该指标实际反映企业所有者拥有资产实现收益的能力。企业净资产的主体是投资者,他们最关心企业净利润。企业债务利息作为利润总额的扣减项目,涉及投资者的切身利益,投资者通过股东大会影响经营决策者,使之选择合理的资本结构,以期取得最佳的收益。因此,净资产收益指标集中体现了企业管理水平和经营业绩,对于广大投资者而言是评价企业盈利能力最重要的指标。

5.2成本费用利润率

成本费用利润率=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100%

该指标综合反映企业一定时期内投入产出的效率。虽然说企业的成本资料涉及商业秘密,国家也不再要求企业呈报详细的成本报表,但笔者认为,企业某一项目或某-产品的成本费用总额并非商业秘密,完全可以向外公开,并不造成企业秘密泄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市场竞争主体的企业,为了实现收益最大化目标,必然首先要使成本费用最小化,企业为降低成本,缩减费用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必将提高企业各种资源的配置效率。

5.3每股盈利

每股盈利=(净利润一优先股股息)/发行在外的普通股平均数

这个指标是西方财务分析中最重要的指标。

6稳健性原则的实际运用情况分析

期货稳定盈利的方法篇7

关键词: 信息报告;成本约束;存货计价;会计准则安排;循环效应;实验逻辑

中图分类号:F2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7217(2013)02-0068-06

一、综述

存货成本流转包括三种假设,即平均成本、先进先出、后进先出。对于报告主体而言,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是管理性决定。而对于会计准则来说,作为存货发出的两种计价方法,先进先出法与后进先出法都具有不同的会计处理意义。在价格持续上涨的假定下,先进先出法报告的盈余信息和资产信息欠稳健,但报告的存货信息则比较接近实际价值,后进先出法报告的盈余信息和资产信息较稳健,但报告的存货信息却容易低估存货实际价值。这里的存货实际价值是以“成本与市价孰低法”来报告的期末存货价值,FASB对“市价”采用重置成本计量,从利润表即获利能力,而IASB对“市价”采用可变现净值计量,从资产负债表即资产观。无论采用重置成本还是可变现净值,在价格持续上涨情况下,后进先出法对于期末存货报告容易低估实际价值,因而不符合日趋流行的资产负债观。

一般来说,较为稳健的会计计价方法应该被优先选择,但事实却并非如此。我国2006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与国际会计准则第2号――《存货(IASB 2003年修订后的IAS2)》一致,两者都取消了后进先出法。根据其他国家研究资料,除美国会计研究公告43号(ARB43)允许使用后进先出法外,英国标准会计实务公告第9号《存货与长期合同(SSAP9)》规定,企业若采用后进先出法,董事具有特殊的责任,法国、日本等也都禁止或限制后进先出法的使用,其原因何在?

除因存货信息的报告不符合资产负债观外,会计准则取消后进先出法的原因还应该缘于两个诱发因素:一是在税收管理上,后进先出法为报告主体提供了减少应税利润的技术条件,能够诱发报告主体的节税筹划;二是在盈余管理上,后进先出法为报告主体提供了会计利润报告的操控空间,能够诱发报告主体的LIFO清算(liquidation)。

(一)对节税筹划的诱发

当存货价格上升、存货水平不下降、税率不上升这三个条件都具备时,后进先出法是使税负最小化的一种存货计价方法。采用后进先出法将会报告较低的会计利润,若会计利润与应税利润一致,则后进先出法能够帮助报告主体节约所得税,降低税负。迈伦・斯科尔斯等认为,在LIFO选择中,节税是最主要的因素。威廉R・斯科特认为,所得税节约是盈余管理最明显的一个税收动因,他指出,由于税务部门是采用税务会计的规定来计算应纳税款,这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企业可操纵的空间,一般而言税收在盈余管理中不会发挥主要的作用,但LIFO的选择却是一个例外,税负节约是决定后进先出法或先进先出法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选择后进先出法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获得税收利益。简R・威廉姆斯等认为,后进先出法被使用的主要战略原因是对所得税的考虑,所得税考虑是选择后进先出法的特别重要的战略理由,使用后进先出法是一个管理策略。

(二)对LIFO清算(liquidation)的诱发

当存货价格持续上升,如果企业当期消耗或出售的存货数量超过购买数量,那么LIFO向企业提供了一个增加报告利润的条件,这个条件称之为LIFO清算(liquidation),因为此时企业利用LIFO计算销售成本时,已经涉及到较早购买的存货的成本中,而较早购买的存货的成本较低,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采用LIFO就可以报告较高的会计利润。此外,由于LIFO反映已经销售货物的最新成本数据,企业又可以通过在年末购入额外存货而增加销售成本来降低报告的会计利润。这样,利用LIFO清算和期末补购,企业可以操控报告的会计利润――既可以报告较高的会计利润又可以报告较低的会计利润,LIFO清算和期末补购的利润操控如图1所示。

财经理论与实践(双月刊)2013年第2期2013年第2期(总第182期)董盈厚,王宇:信息报告、成本约束与存货计价的会计准则安排

(三)实验逻辑表征的“价值前置”与“价值沉淀”显示机制

后进先出法使存货中“好品”的价值前置,“好品”永远被优先耗用,先进先出法则使存货中“好品”的价值沉淀下来,“好品”变为“坏品”,因而两种效应本质上又分别表征为“价值前置”与“价值沉淀”显示机制。“价值前置”与“价值沉淀”显示机制对我们的启示是,需要重新审视先进先出法与后进先出法的信息报告意义。

三、基于实验逻辑的后进先出法信息报告意义的重新审视

现阶段研究对于先进先出法与后进先出法信息报告意义的一般结论中,忽视了这样一个因素:先进先出法与后进先出法不仅报告销售成本,以及报告企业已经采购但尚未消耗或尚未出售的原材料、零部件等仍然在库的存货价值(如前述,后进先出法在这些存货的信息报告上不符合资产负债观),还要报告构成产成品、在产品的已经消耗了的原材料、零部件等消耗信息。以生产或加工等制造业为例,先进先出法与后进先出法报告的存货项目和销售成本如图4所示。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将会计信息可理解性定义为“对于预计具备业务、经济和会计的合理知识,并愿意努力研究信息的使用者,信息是易于理解的”。基于信息具有现实或潜在的可被解读性、可被理解性,以下从资产信息报告价值与市场信息传达价值两个方面,来重新审视后进先出法的信息报告意义。

(一)与生产消耗相联系的资产信息报告意义

与后进先出法相联系的资产信息有两部分:尚未消耗的原材料、零部件等库存信息和已经消耗的原材料、零部件等信息(这部分信息是通过使用原材料、零部件等生产出来但尚未销售的产成品、在产品来反映的)。先进先出法对前者的报告具有信息优势,而后进先出法对后者的报告具有信息优势,因为“好品循环”效应反映了市场最前沿的资产价值及其持续更新的会计信息,“坏品循环”效应则使资产价值沉淀下来并使其变成连续滞后的会计信息。后进先出法不仅适时地报告了能够反映市场信息的销售成本,而且“好品循环”效应同时也提高了资产负债表上存货项目中的产成品与在产品资产信息的报告质量。

(二)与高科技时代产品特征相联系的技术与价值信息报告意义

高科技产品具有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生命周期短的产品特征。依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每个周期的更替都表现为产品技术优势与附加值不断更新的过程,知识经济环境下的会计创新应该实时报告企业的各种生产经营活动和事项,会计信息披露也应顺应时代产品特征,向外部传递及时的先进的产品技术信息与价值信息,而不是报告过时的、落后的产品技术信息与价值信息,在这个层面上,后进先出法较先进先出法更具时代意义。“好品循环”效应能够连续地传达构成产成品、半成品的原材料、零部件等最新技术信息与价值信息,从而达到会计意义上的企业生产条件、技术条件、产品技术组合、产品价值组合等信息揭示。这正是实证会计学者瓦茨等所指出的“会计数据的信息潜力”。

(三)信息经济学视角产品竞争的信号传递意义

阿克洛夫在“柠檬市场理论”指出,信息对称市场的交易规模要大于信息不对称市场的交易规模,市场的参与者都在努力克服信息不对称。市场参与者不仅会解读各种非会计信息来识别产品,也会努力提炼会计信息来辅佐产品交易的决策,因而存货计价信息便可成为报告主体的产品信息结构中的竞争性信息之一。信息经济学者斯蒂格利茨指出,价格在交易中不仅传递了商品的稀缺性信息,更是传递了商品的“质量”信息。后进先出法下,产品制造或加工循环地消耗原材料、零部件等存货中的“好品”。“好品”反映了构成产成品的原材料、零部件等存货的最新价格信息。“好品”代表正效用的商品,后进先出具有质量层面的信息含量,“好品”向市场传递了较高的效用信息。

(四)隐性契约视角交易关系改善的信息沟通意义

显性契约解释了企业的产生,隐性契约则解释了企业的发展。“好品循环”效应持续地向市场报告技术含量较高、价值较为前沿、效用较高的信息,因而能够长期地向市场传达产品的正面信息,以取得市场交易方对企业未来的良好期望。斯蒂格利茨认为,如果信息与要解决的问题有关,信息就会有正的价值。对于报告主体产品的交易关系方来说,与产品有关的信息都有价值,这是交易关系方成为报告主体会计信息解读者的内在动力。后进先出法存货计价具有一定的信号显示功能,具有隐性契约视角交易关系改善的信息沟通意义。

四、契约成本与非税成本对后进先出法诱发性的约束

后进先出法对节税筹划和盈余管理的诱发究竟有多大的实际后果,后进先出法对税收管理和盈余管理的诱发及其实际后果受多种因素约束,其中契约成本、非税成本最为典型。利用斯科尔斯和斯科特等学者提供的理论分析与相关证据阐述如下。

(一)契约成本对后进先出法诱发性的约束

1.企业与管理者契约。企业管理者在以盈利报告为基础的契约报酬和市场声誉的激励下,会放弃后进先出法而选择先进先出法,借以报告较高的会计盈利,从而获得预期的契约报酬与较好的市场声誉。

2.企业与股东等投资者契约。采用后进先出法会降低报告的会计利润,较低的盈利报告会影响现实的投资人对企业的未来预期和投资信心,也会因此失去那些潜在的投资人,从而导致企业的融资成本和契约成本增加。

3.企业与金融机构等债务人契约。放弃后进先出法带来有利的财务报告影响,会放松企业与金融机构债务契约的约束条件,从而降低技术上的违约成本。

4.企业与其他相关者契约。一些证据表明,具有较高销售成本和应付票据的公司,更可能采取先进先出法和直线折旧法来提高净利润,以引起供应商、短期债权人保持对公司未来的良好期望。

(二)非税成本对后进先出法诱发性的约束

1.财务报告成本。在美国,如果后进先出法被用来计算应税利润,则也必须被用来报告会计利润,这样,报告主体只能通过减少报告给股东、债权人及其他利害关系人的会计利润来降低应税利润。

2.存货管理成本。利用LIFO清算进行盈余管理会抵消后进先出法的节税筹划效果,因而意图节约税收而采用后进先出法的企业都会努力避免LIFO清算,避免的结果只能是增加存货,这样又导致存货持有成本比较高。

3.税收成本替代。对于存货数量少、存货变动大、存货周转率高的企业,实证研究表明,选择先进先出法比后进先出法更能节省税收,企业放弃后进先出法还会具有较大经营净亏损(NOL)向后结转额。从而实际承担的税收成本较低。

五、先进先出法与后进先出法会计准则安排的总体讨论

会计准则作为一种降低交易成本的制度安排,具有经济学的效率意义。认为取消后进先出法是一种非适宜的制度安排,具体阐述如下:

(一)税收监管不能成为会计准则取消后进先出法的依据

从两个诱发因素的性质来看,节税筹划诱发属于税收监管的考虑因素,LIFO清算诱发属于会计准则制定的考虑因素,两者不能混为一谈。会计准则独立于税法规则。相关研究也已指出“我国制定会计准则时不应过分迁就税务部门征税的要求”。但一些国家的会计准则却在不同程度上将税收监管纳入会计准则制定之中,如英国,由于税法不允许采用后进先出法,因而会计准则中通常也不采用该计价方法[13]。其它国家禁止或限制后进先出法也存在不同程度的税收监管因素考虑。“会计规定与监管规定分离是国际趋势”,税收监管不能成为会计准则取消后进先出法的依据。

(二)先进先出法和后进先出法的互斥会产生两难选择问题

后进先出法不仅具有销售成本的信息报告优势,同时也具有资产信息报告优势与市场信息传达优势。放弃后进先出法意味着会计信息报告将失去这些现实的或者潜在的价值,而放弃先进先出法则会诱发报告主体进行节税筹划与盈余信息操控,从而产生税收和盈余信息风险。后进先出法与先进先出法的互斥会产生两难选择。

(三)各种契约成本和非税成本能够自动调节后进先出法的选择

斯科尔斯和斯科特等学者提供的理论分析与相关证据表明,受契约成本与非税成本约束,后进先出法的选择会得到限制,后进先出法对节税筹划和LIFO清算的诱发往往成为一种理论假定,而不是报告主体的实际行为结果。契约成本和非税成本会自动调节报告主体的会计选择,乃至于抵消报告主体进行盈余操控得到的好处,成为后进先出法的自动调节器[15]。

(四)我国会长期具备后进先出法运用的宏观经济条件

取消后进先出法的一个考量因素是,当今的通货膨胀治理和物价波动环境已经大大改善,这样就使得后进先出法报告稳健信息的条件消除了。然而,尽管当今几乎世界各国都在注意通货和物价治理问题,但仍然没有显著证据证明通货和物价治理在全球已经取得显著成效。很明显就我国近期而言,物价上涨和通货压力已经成为一个全民关注的重要经济热点,而且就我国现有经济增长模式来说,可以预期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物价上涨和通货压力问题会依然存在。我国会长期具备后进先出法运用的宏观经济条件。

(五)对于后进先出法有悖于资产负债观的讨论

当代资产负债观强调资产负债表中资产价值、负债价值的客观性、真实性,认为收益决定于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只是从表,从这个角度而言,价格持续上涨时后进先出法报告的期末存货信息确实不符合资产负债观。然而适度的稳健性的信息报告是十分必要的,财务会计报告应该是客观性、真实性、稳健性综合均衡的结果。现行的资产负债观极容易导致会计报告的不稳健(例如公允价值计量的过度使用),而后进先出法在价格持续上涨时虽然容易低估存货的实际价值,但是却保持了会计报告的稳健性。

综上可以发现:单纯放弃先进先出法或者单纯放弃后进先出法都会存在制度效率缺失,现行会计准则取消后进先出法的安排仍然不能诠释制度的最优均衡,可以同时将先进先出法和后进先出法纳入制度选择,以最小化制度效率缺失。

参考文献:

[1](美)简R・威廉姆斯等.会计学:企业决策的基础[M].冯正权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232-233.

[2]王祥耀,邓川等.国际会计准则与财务报告准则[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5:68.

[3](美)迈伦・斯科尔斯,马克・沃尔夫森.税收与企业战略[M].张雁翎译.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129-131.

[4](加)威廉R・斯科特.财务会计理论[M].陈汉文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219-220.

[5]罕尼・梵・格鲁宁,马休・科恩.国际会计准则实用指南[M].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组织翻译.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3.

[6]王军.高科技产品品牌垄断与价格优势探析[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0,(3):69.

[7]周继华,高庆华.知识经济环境下的会计创新[J].商业研究,2000,(12):26.

[8](美)罗斯・L・瓦茨,杰罗尔德・L・齐默尔曼.实证会计理论[M].陈少华等译.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24.

[9]Akerlof,G.A.The market for 'lemons':quality uncertainty and the market mechanism[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70,84(3):431-500.

[10](美)约瑟夫・斯蒂格利茨.信息经济学:基本原理[M].纪沫等译.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5-453.

[11]葛家澍,刘峰.会计理论关于财务会计概念结构的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279.

[12]曹伟.论财务会计概念结构[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7.

[13]周密.国际会计[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4:59.

[14]刘玉廷.会计规定与监管规定分离是国际趋势[J].中国农业会计,2010,(2):1.

期货稳定盈利的方法篇8

关键词:流动资产 资产减值会计 盈余管理

一、引言

按照新资产减值制度《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及单项资产准则里面有关资产减值的相关内容,我国资产减值会计已经把企业的主要资产都纳入了资产减值的范围。到2016年初,新的资产减值准则实施已有九年多,相比十年前,我国现在的市场经济背景也有了较大的变化。面对周围变化的越来越快的环境,资产减值准则层面对资产减值相关内容相对具体,但是在实务处理中的具体运用仍然值得深度探讨。

二、宁波东力流动资产减值会计应用案例

我国在2006年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准则中对资产减值准备的确认、计提、转回和披露进行了详细的规定,更新后的准则也进一步为我国企业的发展和会计信息的准确性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但是由于准则的不足和监管、市场各方面的影响,上市企业中还是有利用流动资产减值会计中存在的不足而给公司提供操纵空间的情况出现。本文选取上市公司宁波东力股份有限公司为案例,进行资产减值具体应用情况的分析。

资产减值准备计提范围主要包括短期资产与长期资产。短期资产主要包括存货、应收账款等流动性资产;长期资产主要包括固定资产、长期股权投资、无形资产等非流动性资产。通过对宁波东力近几年的财务报告分析,笔者认为该公司主要通过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和其他应收款坏账准备三大资产的减值计提来进行盈余管理,最后实现了2014年扭亏为盈,规避了退市的可能。

(一)计提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对净利润的影响

从表1可以看出,在2007至2014年八个会计年度,该公司对坏账准备的计提在2009至2013年一直呈逐年上升趋势,尤其在2012和2013年两个会计年度,上市公司计提了大额坏账准备,2012年度坏账准备计提额为1214.93万元,2013年度坏账准备计提额高达1537.03万元,并且公司于2012年发生亏损,净利润为-5448.70万元;公司在2012年度的财务报告中披露过发生亏损的原因,即公司的下游行业需求不足,尤其受钢铁、煤炭等行业下滑和风电行业市场低迷的影响较大。另外,公司在2014年,公司转销了1649.70万元的坏账准备,恰恰是在这一年公司实现扭亏为盈,净利润上升为2383.99万元;在2012、2013年公司连续两年发生亏损,并且2014年度被“ST”。但是这两年公司对应收账款的坏账准备计提也随之增加,这样做便可为2014年的盈利做好转回的可能。最后,公司于2014年度实现了盈利,实现净利润2383.99万元,比2013年度同期增长了676.44%,同时这一年度公司的坏账准备计提额度为负数,为-1649.70万元。值得注意的是,宁波东力在2014年5月30日公告,改变了采用账龄分析法计提应收款项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公告中,将账龄为1-2年、2-3年的计提比例从20%改为10%、50%改为30%。会计估计变更减少公司2014年度资产减值准备金额1617.43万元,增加所有权权益及2014年度净利润1374.76万元。笔者认为正是减少了坏账准备计提额度,减少了资产减值损失发生额,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2014年度利润的增长,发挥了盈余管理的作用。可见,坏账准备的计提在一定范围内影响着公司未来的利润水平。

(二)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对净利润的影响

从2007到2014年间宁波东力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数对净利润的影响如表2所示。在2007年至2010年四年,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数无太大变化,对净利润的影响也比较稳定;但从2011年开始,公司净利润大幅下滑,与此同时公司转回了12.46万元存货跌价准备。在公司发生经营业绩亏损的2012年,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数分别高达963.08万元。

通过表中的数据可以发现,2012年是公司经营亏损,这一年公司并未转销存货跌价准备,而是计提了963万元的跌价准备;2013公司转回了353万元的跌价准备,此时尚无法判断公司是否有盈余管理行椋2014年存货既有计提也有转回转销,但计提金额超过转回转销,因此不能通过存货跌价准备的会计处理推断出公司进行了盈余管理。

经过以上分析,笔者认为虽然没有确切的证据表明公司在发生亏损的当年,通过存货跌价准备对公司进行了盈余管理,但是公司仍然存在这样的嫌疑:一方面通过大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另一方面,通过销售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存货,达到转销存货跌价准备的目的。这样便可减少存货生产,降低生产成本;同时也能减少已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下一年度盈利的实现打下基础。

(三)计提其他应收款坏账准备总额对净利润的影响

从2007到2014年间宁波东力其他应收款坏账准备计提数对净利润的影响如表4所示。在2007年至2010年之间四年,其他应收款坏账准备计提数无太大变化,对净利润的影响也比较稳定;但从2011年开始,公司净利润大幅下滑,2011年公司计提了189.64万元高额其他应收款坏账准备,2012年公司计提了112.06万元高额其他应收款坏账准备。然而在2013年,公司于2013年转销了474.41万元的其他应收款坏账准备,使得2013年亏损额比2012年减少了5000万元,并且在2014年继续转回31.57万元,2014年最终实现实现净利润2383.99万元,但是整体上来说,其他应收款数额较小,调整利润作用有限。

(四)资产减值准备总额对净利润的影响

表5反映了资产减值准备总额与净利润的关系。通过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其他应收款坏账准备是该公司资产减值准备总额的主要构成部分。宁波东力主要通过这三大资产的减值计提来开展盈余管理。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在企业经营环境不是特别明朗,面临经营亏损的时候,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总额与净利润的变化趋势呈反比例的关系,资产减值准备数额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净利润。在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数额增加的年份,公司的净利润水平会相应下降甚至发生负盈利;在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数额减少的年份,公司净利润水平会得到提升。

在2007年到2010年四年间,公司盈利水平稳定,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与利润水平态势一致,但是从2011年开始,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数额与公司的净利润呈反向变化关系,且通过计算,这四个年度的资产减值准备计提额占当年净利润亏损额的比重分别为31.73%、42.03%、187.98%,而这一数额在盈利平稳的年份,基本不超过10%。在2012年公司发生经营亏损并预计亏损将持续进行时,面临可能会被“ST”特别处理,面临退市危机时,公司通过冲销手段,于2012年、2013年分别计提资产减值准备2290.07万元、777.42万元,造成企业亏损额5448.70万元、413.57万元,大幅降低了公司利润水平,公司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数值也大幅超出了公司的正常水平。公司此举明显有夸大亏损的效果,这为公司2014年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数额的大幅下降,净利润得到回升,实现扭亏为盈,成功避免退市风险打下了基础。所以,上市公司正是利用了资产减值计提与转回具有可操作性和灵活性的特点,在不违背企业会计准则的前提下,根据自身实际需要,运用会计职业判断,通过调整资产减值准备计提额度来调节利润,影响企业盈余,以达到盈余管理的目的,从而实现利益最大化。

(五)宁波东力利用流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结果

从宁波东力的案例中,可以总结出企业面临不同情况时候为了进行盈余管理而做出的不同决定。当公司盈利水平稳定且未来发展明朗的情况下,公司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与利润水平态势基本一致;当企业经营环境不是特别明朗,有可能面临经营亏损的时候,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总额与净利润的变化趋势呈反比例的关系,资产减值准备数额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净利润。在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数额增加的年份,公司的净利润水平会相应下降甚至发生负盈利;在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数额减少的年份,公司净利润水平会得到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波东力在2014年5月30日公告,除了改变了采用账龄分析法计提应收款项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还改变了公司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公告中,将房屋及建筑物的使用年限,从20年改为20~30年,将机器设备的使用年限的从10年改为10-15年。本次会计估计变更减少公司2014年度固定资产累计折旧金额931.71万元,增加所有者权益及2014年度净利润791.96万元。也就是说,5月的公告,对净利润的影响为2100万元。

上一篇:网络工程就业趋势范文 下一篇:电网安全管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