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龄化的调查范文

时间:2023-12-14 16:46:10

人口老龄化的调查篇1

【关键词】老年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活动护理;生活护理

一、我国老年护理问题的发展概况

随着社会的日益进步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的平均寿命在日趋延长,因此便导致了一个难以避免的问题――人口老龄化。面对老年人口日益增多的严峻局面和随之出现的诸多健康问题,研究老年人的健康需求,提供良好的老年护理,提高老年人的生命质量,促进老年人健康,已成为临床护理的额重大课题。老年护理学即以老年人和老年社会为研究对象,认识老年人生理、病理、心理变化规律及社会与老人的关系,从而进行研究、诊断和处理老年人对自身现存的和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的学科。老年护理除了对老人进行疾病的护理,还包括饮食、活动、心理、生活方面的护理。

二、我国老年护理的具体内容

(一)饮食方面

老年人所需要的主要营养素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无机盐、维生素、水和矿物质。因为老年人对蛋白质分解代谢的能力增强、对蛋白质的利用能力降低,容易出现负氮现象,所以蛋白质的摄入需要适当增加。对于老年人而言,容易发生骨质疏松,因此要经常进行户外活动、多晒太阳、多食牛奶、虾、海带等含钙较丰富的食物。老年人常常有维生素缺乏的现象。尤其应注意对VitA、VitB、VitC、VitE的摄取,这些维生素主要存在于各种水果和蔬菜中。中国老年人膳食指南针对老年人生理特点和营养需求,在一般人群膳食指南的基础上补充了四点:(1) 食物要粗细搭配、松软、易于消化吸收;(2) 合理安排饮食,提高生活;(3) 重视预防营养不良与贫血;(4) 多做户外活动、维持健康体重。常常导致老年人营养不良原因有:消化功能的衰退、活动能力的下降、疾病因素、药物因素、饮食方法不当。针对这些原因,提出了老年人的饮食护理:平衡膳食、饮食易于消化吸收、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二)活动方面

适合老年人的活动项目有:步行、慢跑、跳舞、太极拳等,老年人进行适当的活动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促进新城代谢、保持充沛精力、增强自身免疫力。老年人在活动时要注意量力而行、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和自我监护,以防发生意外。运动中若出现胸闷、气短、头晕、心悸等不良反应时,应立即停止运行并及时就医。对于患病老人的活动指导主要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降低并发症、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改善生存状态。除了要关注活动外,还要注意老年人的休息,做到劳逸结合。老年人有特殊的睡眠习惯:睡眠时间短、早睡早醒、夜间睡眠浅而警醒,因此及易发生睡眠障碍。导致睡眠障碍的常见原因:机体老化、疾病的影响、环境改变、心理因素。针对这些原因,提出了一系列的护理措施:(1) 创建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2) 帮助老人养成良好的睡眠环境;(3) 诱导睡眠,进行背部按摩,促进肌肉的放松;(4) 进行心理护理,五要根据医嘱选用药物治疗。

(三)心理方面

老年人经常出现的消极情绪包括失落感、孤独感、自卑感、衰老感、死亡感。这些不良情绪初期表现为生理上的变化,出现失眠、不安,持续时间较长后,会造成身体和心理方面的疾病。老年人心理变化的影响因素有生理功能的减退、社会地位的变化、婚姻及家庭关系的处理、疾病因素等。对于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的维护,要求做到:(1) 加强老年人自身的心理保健,教育老年人树立正确的生死观、树立老有所用的新观念、善于自我排解;(2) 关心老人、尊敬老人,多与老人沟通,满足老人的心理需求;(3) 注重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坚持适当运动。

(四)日常生活

老年人的居室内要注意温度、湿度、采光、通风等问题,室温一般维持在20℃~24℃为宜,湿度在55%左右,保证室内光线明亮、阳光充足,每天通风至少一小时以上,照明灯应注意使用安全。居室的布置要简洁得体,移去可能影响老年人活动的障碍物,若有步态不稳的老年人,应准备一根长度适宜、坚韧牢固的手杖。厕所和浴室要做好地面的防滑措施,必要时在墙上安装扶手。多数老年人会存在皮肤衰老的现象,出现皮肤松弛、变薄、干燥,皮肤抵抗力降低。因此要注意老年人皮肤的清洁,每天用温水洗脸、定期淋浴,衣着要宽松、舒适,不妨碍活动。对于需要长期卧床的老年人,要做到定时翻身,保持衣被的清洁,防止压疮的发生。最后要加强药物的健康指导,做好老年人用药的解释工作,鼓励老年人首选非药物性措施,加强家属的安全用药知识教育。

三、结语

我国的老年人口在日趋增加,老龄化问题愈来愈严重,但我国的老年护理起步较晚,因此老年护理的发展与国外相比还有诸多的不足。未来在老年护理的不断探索中会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但维护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全面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是所有护理人员努力的方向。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大学第15批学生科研课题立项资助项目“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老年护理发展现状及趋势调查研究”(项目编号:15C256)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薛蕾(1996.2-),女,江苏扬州人,本科,江苏大学京江学院护理系,主要研究方向:护理。

参考文献:

[1]张燕坤.饮食与老年痴呆关系研究进展[J].中国民康医学, 2012(05).

[2]付艳涛.老年高血压病的健康教育[J].当代医学,2010(09).

[3]王新萍.浅谈老年人的安全用药与护理[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15).

人口老龄化的调查篇2

老龄化问题已经成为当今中国社会的现实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级政府也普遍关注这一问题,本文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对盐城老龄人口现状进行的分析,为党委、政府提供相关决策依据。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老龄化问题已经成为当今中国社会的现实问题,根据1956年联合国《人口老龄化及其社会经济后果》确定的划分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占总人口比例超过7%时,则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1982年维也纳老龄问题世界大会,确定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超过10%,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

盐城虽然是改革开放后成立起来的新城市,但老龄化问题同样不可回避。下面我们就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对盐城老龄人口现状进行一个粗浅的分析,供参考。

1 老年人口突破百万,老龄化程度迅速提高

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010年我市60岁以上老龄人口数为127.27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7.5%,65岁以上老龄人口数为86.81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2.0%,参照以上两个国标通行标准,我市是标准的老龄社会。按1‰抽样调查资料推算的2013年我市60岁以上老龄人口已达140.36万人,比2010年增加13.09万人,65岁以上老龄人口比2010增加5.6万人,而同期全市常住总人口比2010年减少4.24万人,以此数据计算的我市2013年老龄化程度达19.4%,3年时间就提高了2.9个百分点。

2 女性老年人口比重明显高于男性,长寿女性人数明显多于男性

从性别结构来看, 2010年我市60岁以上老龄人口中,女性65.9万人,占女性总人口的18.2%;男性61.37万人,占男性总人口的16.8%;女性60岁以上人口比男性多4.53万人。年龄越大,差距更为明显,80岁以上老年女性8.72万人,比男性多3万人;90以上老年女性9186人,比男性多4855人,百岁以上老年女性93人,比男性多65人。

3 70岁以下老人占半,70岁以上老人比重迅速提高

从年龄结构来看, 2010年我市60岁以上老龄人口中,60-64岁老人为40.43万人,占全部老龄人口的31.8%;65-69岁老人为29.94万人,占全部老龄人口的23.5%;70岁以下老人合计占全部老龄人口的55.2%;70-79岁老人占老龄人口的33.4%,80-89岁老人上老龄人口的10.3%,90岁以上老人占老龄人口的1.1%。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70岁以上老龄人口增长了51.7%,增加19.4万人,占老年人口比重提高了4.8个百分点。

4 经济水平越发达,老龄化程度越高

从地区结构来看, 2010年我市东台市、大丰市、建湖县老龄化程度居全市前3位,分别为24.1%、19.3%和18.7%,其他地区的老龄化程度在均在13%以上;老龄人口总数东台市、射阳县和阜宁数最多,分别为23.89万人、15.14万人和14.97万人,除响水县老龄人口为6.74万人,其他地区中的老龄人口总数也在12万人以上。

5 乡村老龄人口多,老龄化程度高

从城乡结构来看,我市乡村老龄人口分布最多, 2010年我市城市有老龄人口16.77万人,占老龄人口的13.2%;镇有老龄人口35.70万人,占老龄人口的28.1%;乡村有老龄人口74.79万人,占老龄人口的58.7%。我市乡村老龄化程度也最高,2010年我市城市人口老龄化程度为12.9%;镇人口老龄化程度为14.4%;乡村人口老龄化程度为21.4%。

6 老人受教育程度低,小学文化老人过半

从受教育程度来看, 2010年我市60岁以上老龄人中,小学文化的有64.63万人,占全部60岁以上老龄人口的50.8%;初中文化的有22.74万人,占17.9%;高中文化的有5.80万人,占4.6%;专科文化的有1.81万人,占1.4%;本科文化的有0.52万人,占0.4%,研究生文化有142人,占0.01%。

7 大部分老人身体健康,近3%老人生活不能自理

从健康状况来看,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10%的长表调查资料显示,2010年我市60岁以上老龄人口中身体健康的占47.1%,基本健康的占38.1%,不健康,但生活能自理的占12.1%,生活不能自理的占2.7%。

8.70岁以下老人主要依靠劳动收入生活,70岁以上老人主要依靠家庭其他成员供养

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10%的长表调查资料显示, 2010年我市60岁以上老龄人口中,收入来源为劳动收入的占42.4%,家庭其他成员供养的占38.3%,离退休金养老金的占15.0%,最低生活保障的占2.9%,其他的占1.2%,财产性收入的占0.2%。随着年龄增加,依靠劳动收入生活的比重逐步下降,依靠家庭其他员供养的比重逐步上升。

各年龄段老人依靠劳动收入生活的比重:60-64岁为65.0%, 65-69岁为51.2%,70-74岁为32.8%,75-79岁为18.8%,80-84岁为7.3%,85-89岁为3.3%,90-94岁为2.2%,95-99岁为9.0,100岁以上为0%。

各年龄段老人依靠家庭其他成员供养的比重:60-64岁17.1%, 65-69岁为28.7%,70-74岁为46.5%,75-79岁为61.3%,80-84岁为73.5%,85-89岁为79.4%,90-94岁为83.6%,95-99岁为79.4,100岁以上为90%。

9 三成多家庭有老人,空巢老人比重高

从老龄人家庭生活状况来看, 2010年我市有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家庭户数为85.38万户,占全市家庭总户数的35.6%。其中单身老人户数为15.13万户,占全市家庭总户数的6.3%,占有老年人口家庭户数的17.7%;一个老年人与未成年的亲属户数为7387户,占全市家庭总户数的0.3%,占有老年人口家庭户数的0.9%;只有一对老年夫妇的户数为20.04万户,占全市家庭总户数的8.3%,占有老年人口家庭户数的23.5%;一对老夫妇与未成年的亲属户数为1.43万户,占全市家庭总户数的0.6%,占有老年人口家庭户数的1.7%;有3个及以上老年人的户数为9644户,占全市家庭总户数的0.4%,占有老年人口家庭户数的1.1%。

【作者简介】

人口老龄化的调查篇3

    论文关键词:健康;老龄化;价值

    健康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的重要要素,提高人口的健康水平是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投资。在当今中国经济相对落后,社会保障制度尚不完善,人民还不十分富裕的背景下,面对21世纪老年人口数量急剧增长和比例迅速提高的老龄化社会,采取各种积极有效的措施,改善国民的健康状况,提高老年人的生存质量,努力实现健康老龄化,不仅可以化解人口老龄化给经济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有利于减轻国家、社会和家庭的负担,也是人们梦寐以求的愿望。

    一、人口老龄化的特点

    人口老龄化标志着社会的进步。在当今世界,人口年龄结构的老化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但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却是在我们的经济发展还相对落后的条件下悄然来临,与发达国家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

    1.老龄人口数量多、发展快。在21世纪前40年内,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总数的比例将由2000年的7逐渐攀升到2010年的8.38,2030年至2040年,会快速上升到20.9[1](P1)。世界银行预测,法国老年人口从9增加到18,用了140年,而中国将用不到40年,老年人口的数量从2000年的9000万上升到2040年的2.9亿。2050年,60岁及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将占全国人口的1/4,达4亿之多,占世界老年人口的1/4。

    2.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另一个特点是健康状况不佳。从几次全国性较大规模调查反映的数据来看,我国老年人口中带病带残,不能自理的比例相当高。1987年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调查表明:健康状况较差的占26.9%;1992年的调查数据显示老年人在60岁以后的寿命中约有60~80的时间是在带有各种慢性病的状态下度过的。

    3·老年人的分布城乡之间差异较大。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据2000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有8.0739万农民,城镇只有3.79亿人口。按照65岁以上人口7的比例推算.在农村大约有5652万老年人,约为城镇老年人口的2倍。加上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使一些农村青壮年剩余劳动力在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逐步向城镇转移,进一步加大了农村老龄人口的比例。

    4人口老龄化与低生育水平同步进行。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快,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计划生育工作降低了人口生育率。在我国总和生育率降到更替水平以后,党和国家根据现代化建设的总体目标,作出了继续加强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决定,这意味着我国在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稳定低生育水平与人口老龄化同步进行。

    5.人口老龄化是在家庭功能弱化的条件下出现的。随着我国城市社会竞争的激烈和工作节奏加快,家庭中子女个数减少农村青壮年外流以及人口城市化发展,家庭规模在变小,家庭的养老功能在弱化。老人与子女共同居住的概率在下降,子女对于老人的照料、护理愈来愈少,尤其是农村老人养老问题更加突出。

    6.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尚不完善。社会养老保障是国家依法对老年人基本生活予以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它包括老年社会保险、老年社会福利、老年社会救济.而老年社会保障是它的核心。目前.中国的正规养老保障覆盖范围还只限于城镇职工.且主要是城镇正式就业的职工.而广大农村居民没有包括在内.占老人65却又无固定收入的农村老人.国家的社会保障几乎为零。

    二、人口老龄化的负面影响

    人口老龄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有其自身特殊的特点.其对国家、社会和家庭的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1.人口老龄化会改变人口的抚养比。人口老龄化与严格控制人口出生率同步进行,在老龄人口不断增加的同时,适龄劳动力数量受到影响,从而改变人口的抚养比。据人口年龄结构预测表明,1999年中国老年人口抚养比为13.74%,2000年为15.6%.2025年为29.46%,2050年抚养48.49%。总抚养比也从2025年的59。5%上升到2050年的76。8%。可供使用的适龄劳动力资源不足,被抚养人口的增加,势必影响经济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2.人口老龄化影响国家资金的投入。中国老年人口发展快,数量多,加之中国老年人健康状况差,自身的衰老与患病率、致残率高,从而导致老年群体对社会的需求增加。疾病还会使一些老年人及其家庭致贫难于脱贫、重新返贫,国家不得不拿出一定数量的资金,用于老年人群的医疗、养老、社会福利及救济,用于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资金投入不足,会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人口老龄化要求国家调整现有的产业结构。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一步发展,老龄人口的急剧增长.为了满足老年人群对物质和精神文化的需要,就必须调整现有的产业结构。以“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老有所医”为目标.积极发展老年福利、老年教育、老年文化、老年卫生、老年体育等事业,以解决老年人的经济供养、文化娱乐、医疗保障、护理照料等问题。这也会给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4.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老龄问题将会对社会助老支持提出更高的要求。从家庭角度来讲,稳定低生育水平意味着子女减少,家庭结构小型化。其结果.一方面老人数量上升,照料需要增加;另一方面,子女减少,家庭养老资源形成了供求关系的不平衡,老年问题包括多个方面,其中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经济供养和生活照料.在中国未富先老和强调家庭养老功能的环境下,家庭养老功能弱化,将会加大老年问题的压力和严峻性,尤其是农村,老年人口多,健康状况差,无固定收入,而农村青壮年又纷纷外出打工挣钱,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更加突出。这将会对社会助老支持提出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发展以社区为中心的各项社会福利和社会服务事业,以补充家庭养老功能的不足,从而成为中国21世纪最重要的社会问题。

    三、营造健康老龄化是21世纪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人口老龄化是21世纪全球共同面对的一大难题,而我国不仅是世界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面对老年人口健康状况差和尚不发达的背景,积极营造健康老龄化,有利于缓解人口老龄化给国家、社会和家庭造成的负担和压力,这是21世纪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1.实现健康老龄化是实现“五个老有”的老龄工作目标的需要。健康长寿的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强,不仅对社会、家庭照料的需求降低,还能力所能及地从事一些社会劳动,增加个人收入,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为。健康的身体又是老有所学的基础保证,老人通过学习,发挥其参与生活的潜力,满足了老人参与社会的心理需求.实现了老人的自身价值。老人身心健康.心情舒畅,老有所乐.健康的身体也使老人对社会医疗保障的需求降低,最终实现老有所医。

    2.营造健康老龄化有利于缓解老年贫困。营造健康老龄化,需要关注全社会每个公民生命全程的健康。人口健康水平的提高对于贫困的缓解具有重要作用,帮助贫困人口走向富裕的决定因素在于迅速提高他们的素质,这其中也包括健康水平。陆杰华对四个县的研究结果表明健康人口与非健康人口的家庭经济收入有明显的距离,有成年人患病的家庭收入比健康家庭要低30~40%。1998年国家卫生服务调查,在农村地区贫困户中,疾病为最主要致贫原因的占22%左右。

    3·营造健康老龄化,有利于弥补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不完善和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的不足。老年人健康状况是决定老年人需求的一个重要因素。老年人口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患病率是总人口平均水平的3~4倍.而这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又是引起老年人残疾和自理能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使得老年人对医疗、经济、护理照料的需求成倍增长。济南市曾对老年人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做过一次调查,排在首位的是医疗保障(占34.53%),其次是就医就诊(占26.79%),再次是及时发放退休金(占25.79%)。胜利油田曾进行过一次抽样调查,老年人对“上门服务”的需求占70.79%健康的老人不仅对社会医疗、就医就诊的需求减少,且生活相对能自理,既能帮助子女料理家务,还能发挥余热,从事社会劳动,增加个人收入,不仅能减轻社会医疗保障负担,以为促养,又能减轻当今家庭的赡养、护理负担。

    4.营造健康老龄化,降低被抚养人口的比例,增大物质资本的积累和投入。老年人拥有健康的身体,是老年人再就业的基础。老年人再就业是为了满足自已的生存和物质精神需要。发挥余热的同时,能避免老年贫困。同时由于白食其力,降低了劳动力负担系数,减轻了社会负担,填补了适龄劳动力的不足。老年人拥有健康的身体,对医疗、护理的需求减少,节省了因健康状况不佳而需要护理、服务、医疗等投入的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增大了物质资本的积累和投入,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四、实现健康老龄化的途径

    20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人口的疾病谱和死因谱由急性传染病和感染性疾病为主转向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糖尿病等成为影响人类健康、导致残障、威胁生命的主要疾病E73(P56)。部分地区曾对65岁以上老人的健康状况做过调查,一般均患有3~4种甚至l0种以上疾病,完全健康无病的是极少数,而且患病率有逐年增高和年轻化的趋势。这些疾病对老年人的健康和生命的威胁尤其显着,因此研究健康老龄化的途径有很重要的意义。

    1.首先要强化全民健康意识,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许多慢性病尽管显形于老年阶段,实际上起源于中青年时期,是不良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随着岁月不断积累的结果。与药物相比,普及健康教育,提高防病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早期检查、早期诊断更为重要。同时,还要转变医疗服务模式,制定新形势下的预防保健卫生体系,充分发挥基层卫生服务体系的作用,将预防、保健、康复教育放在首位,以提高2l世纪老年人口的生命质量。

人口老龄化的调查篇4

【摘要】

目的 调查本市敬老院内老年人口腔健康状况,探索敬老院老年人口腔疾病防治措施,协助敬老院更全面地做好老年人的养老工作。方法 上门抽样检查326名55~84岁老年人的口腔健康状况。指数和标准参照全国第三次口腔流行病学调查的标准。结果 牙列缺失患病率为91.41%,龋病患病率为87.42%,楔状缺损患病率为46.63%,牙周病患病率为96.63%。结论 由于重视程度不够,缺乏自我保健意识,敬老院内老年人的口腔健康状况较差,且治疗率低。提示口腔及敬老院工作者应加强对老年人的口腔卫生宣教,并实施有效的预防、康复治疗。

【关键词】 老年人;牙齿缺失;龋病;楔状缺损;牙周病

随着社会老龄化〔1,2〕的到来以及现代生活方式的变化,老年人口腔保健问题也已受到社会的普遍重视。敬老院里的老年人作为我国老年群体一部分也应该得到社会更多的关注和关心,但目前国内较少学者关注敬老院老年人的健康情况,因此为了更好地了解本市敬老院老年人口腔健康状况,帮助敬老院做好口腔疾病防治工作、提高敬老院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本调查组对兰州市的敬老院老年人进行了口腔健康检查。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调查样本包括326名老年人,均为在本市敬老院内居住期超过三个月的老年人,年龄55~84岁。其中男性187人,占57.36%,女性139人,占42.64%。共分三个年龄组,分别是55~64岁组52人,65~74岁组144人,75~84岁组130人。

1.2 调查方法

口腔健康检查由3位口腔临床医生负责,调查前先进行标准校对,调查中复查10%受检者用于估计检查者间的一致性,3位医生Kappa值分别为0.76、0.80、0.79,表明检查者间的可靠性很好。指数和标准均参照全国第三次口腔流行病学调查的标准〔3,4〕。调查项目包括牙列缺失、牙列缺损及修复情况、患龋情况、楔状缺损情况。本调查均以28颗牙计算,第三磨牙不计。调查方法根据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方案的诊断标准〔5〕:①老年人群需检查纲龋,用CPI探针探及根面有软或皮革样感觉的病损记为根龋,一个龋损同时累及冠部和根面则分别记录为冠龋和根龋;②牙周探诊:采用牙周探针,检查牙周袋深度、附着丧失(LOA)。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应用t检验法进行组间比较。

2 结 果

2.1 各年龄组老年人牙齿缺失及修复情况

在326例老年人中,牙齿缺失总人数为298人,总失牙率为91.41%,总的缺失牙数为3 625颗,而其中修复人数为139人,修复率为46.64%。三个年龄组的牙齿缺失率和失牙均数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多:三个年龄组牙齿缺失率分别为78.85%、89.58%、98.46%,无显著差异性(P>0.05);三个年龄组的失牙均数分别为2.91、7.74、18.16,无显著差异性(P>0.05)。三个年龄组牙齿缺失修复率分别为34.15%、44.96%、52.34%,无显著差异性(P>0.05)。牙齿缺失率、失牙均数以及修复率均无性别差异性。见表1。表1 三个年龄组老年人牙齿缺失及修复情况(略)

2.2 各年龄组老年人患龋及楔状缺损情况

在326例老年人中,共285人患龋,其中36人患有根面龋,总患龋率为87.42%,而平均龋齿充填率为27.51%;共152人患有楔状缺损,总患病率为46.63%,平均充填率为9.36%。三个年龄组患龋率分别为90.38%、90.97%、82.31%,55~64岁与65~74岁年龄组的患龋率较75~84岁组高(P0.05),但平均充填率有显著差异性(P

2.3 各年龄组老年人牙周病情况

在326例老年人中,315人患牙周病,其中207人患牙龈炎,108人患牙周炎,总牙周病患病率为96.63%。三个年龄组老年人的牙龈炎患病率和牙周炎患病率均男性高于女性(P>0.05),且同年龄组老年人的牙龈炎与牙周炎患病率之间无显著差异性(P>0.05)。见表3。表3 三个年龄组老年人患牙周病情况(略)

3 讨 论

3.1 牙齿缺失及修复情况

世界卫生组织(WHO)对牙齿健康的标准是:8020,即80岁的老人至少应有20颗功能牙(即能够正常咀嚼食物,不松动的牙)〔6~8〕。建立这一标准的目的是:通过延长牙齿的寿命来保证人的长寿和提高生命质量。然而牙齿缺失却是敬老院老年人中存在非常普遍的口腔问题。此次抽样调查发现敬老院老年人的总失牙率为91.41%,总的缺失牙数为3 625颗,牙齿缺失人数和缺失牙数均随年龄增长而增长,失牙率与年龄呈正比关系,且各年龄阶段间以及男女謳间没有显著差异。然而整体修复率偏低,仅有43.82%。牙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之一,除担负着咀嚼食物的功能外,还具有发音、语言以及保持颜面部协调美观的作用。牙齿缺失不仅使很多老年人深感因失牙而无法咀嚼的痛苦,甚至会影响老年人的全身健康。因此为了提高敬老院老年人健康,口腔健康的宣教力度也仍需加强,要转变老年人的口腔保健意识,及时修复牙列,提高老年生活质量〔9〕。

3.2 患龋病、楔状缺损及修复情况

根据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65~74岁老年人龋病患病率高达98.4%,与1995年第二次调查结果比较,65~74岁年龄组患病率增加,严重程度有所加重。本调查组此次抽样调查发现敬老院三个年龄组老年人的患龋率分别是90.38%、90.97%、72.31%,其中处于55~64岁、65~74岁老年人患龋率结果与全国流调结果接近,75~84岁年龄组略低于前两组,可能是因为无牙例数的增多反使患龋率下降,并且各年龄组中女性患龋率均高于男性。其中,患根面龋人数占总患龋人数的16.91%,且根面龋的发病率与年龄明显呈正比,由此可见随着年龄的增长,牙龈萎缩、牙根暴露日益明显,使根面龋的患病率也随之上升。另外,关于敬老院内老年人的楔状缺损的调查结果显示,在326人中共152人粶有楔状缺损,总患病率为46.63%,平均充填率仅为9.36%,且三个年龄组间的充填率具有显著差异性,65~74、75~84岁年龄组老年人较55~64岁组的充填率低,提示随着老年人年龄的增高,对楔状缺损这类牙体非龋性疾病的重视程度也随之降低。总体而言,相对于较高的龋病和楔状缺损的患病率而言,敬老院内老年人的充填率仍然偏低,三个年龄组龋齿及楔缺的平均充填率分别仅有27.51%、9.36%,这说明老年人对龋病及非龋性口腔疾病的重视程度均还不够。

3.3 患牙周病情况

牙周疾病是指发生在牙齿支持组织(包括牙龈、牙周膜、齿槽骨和牙骨质)的慢性、非特异性、感染性的疾病,是造成老年人牙齿缺失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据疾病侵犯的部位分为两大类:牙龈炎和牙周炎。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敬老院内老年人牙周病总患病率为96.63%,其中63.38%为牙龈炎,32.67%为牙周炎,三个年龄组老年人的牙龈炎患病率和牙周炎患病率男性均高于女性,同年龄组老年人的牙龈炎与牙周炎的患病率之间无显著差异性(P>0.05)。对于老年人而言,牙周病高发病率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老年人口腔卫生不良,自理能力差,牙齿周围堆积了大量的菌斑、牙石,为细菌的聚集与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先造成牙龈炎,由于不够重视进而发展为早期牙周炎、晚期牙周炎甚至牙齿松动、脱落。

综上所述,本市敬老院内326名55~84岁老年人牙列缺失或缺损、龋病、楔状缺损、牙周病检出率均较高,但修复率均较低,可见这些老年人的口腔自我保健意识普遍较差,重视程度不高,因此我们应有计划、有目的地协助敬老院对老年人进行口腔卫生宣教,提高口腔自我保健意识,并采取积极预防措施,实施康复治疗。建议老年人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早、晚刷牙,采用正确的刷牙方法,提倡使用漱口水。有严重疾病的老年人,如老年痴呆症患者、半身不遂患者等,应定期进行特殊口腔护理。

参考文献

1 王晓琴.关于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及应对思考〔J〕.法制与经济,2008;163(2):1489.

2 杨蒙燕,周 毅.上海市静安区800名老年人口腔健康状况调查〔J〕.上海口腔医学,2001;10(9):2635.

3 卞金有.预防口腔医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294.

4 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国家统计局人口和社会科技统计司.中国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21000.

5 第三次全国口腔流调技术指导组.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方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725.

6 陈月燕,席 云.70岁以上老年人群中口腔感染的菌群状况分析〔J〕.新医学,2007;38(12):80910.

7 王安莉.牙齿缺失与长寿老年人生活质量50例护理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08;18(3):190.

8 Zhou Y,Yasuhiko Saito.Teeth loss among the elderly in China and Japan:a sociodemographic analysis〔R〕.Abstract Book of the 8th Asia/Oceania Regional Congress of Gerontology and Geriatrics,2007;20(1):31527.

人口老龄化的调查篇5

[收稿日期]2017-01-10

[基金项目]2008-2012年度日本学术振兴会GCOE研究项目《重建21世纪亚洲亲密领域和公共领域》,项目编号:社会科学I09。

[作者简介]1.韩美兰,女,朝鲜族,延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为劳动经济学、人口经济学;(延吉133000)2.许燕华,女,日本京都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博士生,研究方向?楣?际移民问题。(日本京都6068501)

一、问题的提出

据《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1336元增加到2014年的9892元。特别是2004年之后,国家实施一系列“三农”优惠政策,农民收入明显提高,在2004年-2013年10年间,人均收入提高了3倍,年增长率达到13%,超过年人均GDP增长速度9%。然而,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均衡,导致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农村内部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尤其是在民族地区,虽然农村居民家庭收入水平总体上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但从增长速度上看,贫困家庭的收入增长速度慢于富裕家庭的收入增长速度,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的贫困现象依然严重,并有不断升高的趋势。[1](109)

围绕农民收入差距问题,一些学者认为是由居住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等特殊性造成的。在早期的研究中,一般强调农村非农化因素,如,乡镇企业的发展等是扩大地区之间农民收入差距的最主要原因。而有关农村内部的收入差距问题,虽然农村内部的基尼系数高于城市内部,但没有超过国际社会公认的临界水平,一直没有受到重视。直到2000年以后,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进一步流动,在农民收入中工资性收入所占比重越来越大,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进一步扩大了农村内部的收入差距,才引起学术界的关注。近年来,部分学者使用微观数据,分析了土地资源、人力资本以及社会资本等因素对农村内部收入差距的影响。如,云南省民族地区农民收入的影响因素方面,李兴绪等(2011)认为耕地面积、农户人力资本中的劳动力素质对农户收入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劳动力数量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2](604)黑龙江省农民收入来源及影响因素方面,张德华(2013)认为农民收入整体呈现出上涨态势,其收入主要来源为家庭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成为收入的第二来源,农户收入的主要影响变量为播种面积、家庭劳动力数量、学历、年龄等。[3](171~172)

还有一些学者认为,即使在相同的经济发展和自然环境条件下,由于各民族的收入结构、人口结构、城镇化水平等方面情况不同,不同民族之间或不同民族内部农民收入差距及其影响因素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由于有关民族方面的统计数据,特别是政府并没有公开微观数据,所以很难对这些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在此背景下,2008年和2014年,分两次对吉林省朝鲜族和汉族农民展开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调查,以得出的微观数据为基础,结合宏观数据,对农民收入差距与变化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并用OLS(最小二乘法)模型,分析人口老龄化因素对朝鲜族和汉族农民收入的影响,进而提出缩小其收入差距的相应对策及建议。

二、农民收入差距及其变化

农民收入差距变化可以从地区之间、同一地区各民族之间以及同一地区各民族内部的收入差距等三个方面进行递进式分析。

(一)地区之间农民收入差距及其变化

数据显示,2000年以前,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工资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在总收入中的比重越来越大,造成了农村内部收入差距。林毅夫(1998)等研究也发现,造成农民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是工资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的增加。[4](3~10)2000年以后,特别是2004年“三农”政策实施以来,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不同地区之间农民收入差距。一些研究表明,虽然长期来看,城镇化水平与农民收入增长之间存在正向关系,但短期来看,城镇化水平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较小,甚至会存在负向关系。近年来,不同地区之间农民收入差距并没有明显改善,除了地区之间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均衡以外,其主要原因还在于农村人口老龄化水平发展的不均衡。部分地区,特别是东北地区人口老龄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开始显现,导致了农民收入增加的缓慢。

为了了解朝鲜族和汉族农民收入差距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我们首先对比分析吉林省的民族地区与非民族地区情况。

从表1中可以看出,农民人均纯收入排在第一位的长春地区与排第八位的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以下简称为延边地区)之间,农民人均纯收入差距从2007年的910元增加到2013年的1709元(约19倍),其绝对收入差距具有扩大的趋势。那么,城镇化水平低是否为导致地区之间农民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呢?郑长德(2016)的研究发现,包容性城镇化确有减少贫困的效应,有些地区土地的城镇化快于人口的城镇化,城镇化推进具有粗放型的特点。[5](140~149)如,作为民族地区的延边地区虽然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79%,高于全国和吉林省的平均水平,与吉林省其他地区相比较,城镇化率高出21个百分点,但其内部城镇化发展水平不平衡、土地的城镇化快于人口的城镇化、城镇化推进中并没有使农民真正成为“市民”。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延边地区内部,中心城市的延吉市户口城镇化率达到871%,而图们江上游与朝鲜接壤的和龙市却仅有626%,相差近25个百分点。并且,2008年和2014年的两次调查发现,延边地区有些农民没有土地,土地被征用或被租用的情况下,还在农村继续生活的情况比较多,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农民市民化。那么,农村人口老龄化又是否为导致地区之间农民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据2000年和2010年吉林省人口普查数据,延边地区65岁及以上农村人口比重分别为69%和103%,不仅高于其他地区平均水平,而且10年间上升34个百分点,其速度也快于全国和吉林省的平均速度。不论在人口老龄化水平上,还是速度上都超越了其他地区,甚至是东部地区。可以说,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在农业“新四化”“新四化”指的是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不同步、农业现代化水平相对落后的情况下,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生产,导致地区之间农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表3同一地区汉族和朝鲜族内部农民收入差距及其变化

民族

内部收入差距汉族内部朝鲜族内部2007年数据2007年数据2013年数据基尼系数026804260507第1分位(最低收入的20%)在总收入中所占份额884841第5分位(最高收入的20%)在总收入中所占份额370483579最高收入者与最低收入者差距(倍数)42101142贫困率1(按中国2007年和2011年农村扶贫标准计算,%)2810392贫困率2(按世界银行125美元/天的标准计算,%)92122507资料来源:根据2008年和2014年本课题组进行的吉林省朝鲜族和汉族农民收入情况问卷调查而得出的数据。

刘小珉(2013)的研究结果表明,广西、湖南、贵州三省的汉族贫困率为198%,而少数民族平均贫困率为302%,其中壮族为360%、土家族为516%。也就是说,相对于汉族内部,少数民族内部贫困率更高,贫困分布状况存在民族间差异。[8](37~49)本文使用的贫困标准有两个:一是中国政府2007年和2011年制定的农村扶贫标准;二是世界银行制定的标准(125美元/天)。从2007年的贫困率来看,按中国农村扶贫标准计算,朝鲜族的贫困率低于汉族18个百分点,但如果按世界银行标准计算,朝鲜族贫困率反而高于汉族3个百分点。因为,2007年的中国贫困标准定在1067元以上,世界银行贫困标准大约在2800元(按当时汇率计算)以上,所以相对于汉族,朝鲜族内部贫困群体收入更多集中在1067-2800元间,虽然这些贫困群体并没有陷入到绝对贫困,但随时可能陷入其中。在2013年的调查中这种可能就开始显现出来,按中国农村扶贫标准计算的朝鲜族内部贫困率达到392%,远远高于同一时期全国(85%)和吉林省(59%)的平均水平根据延边朝鲜族自治州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与汉族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86%)和其他少数民族(除朝鲜族以外)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53%)相比,朝鲜族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为126%,分别高出汉族40个百分比和其他少数民族73个百分比,人口老龄化程度更为严重。。这些数据表明,2007-2013年的6年间,同一地区作为少数民族的朝鲜族内部贫困率,并没有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进一步转移和“三农”优惠政策的实施而下降,反而具有迅速增加的趋势。产生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朝鲜族内部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失地农民的增加。根据2000年和2010年吉林省人口普查数据,吉林省城乡总人口中,汉族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分别为60%和83%,其他少数民族(除朝鲜族)分别为51%和59%,而朝鲜族分别为74%和123%。再加上朝鲜族农村人口老龄化比城镇人口老龄化更为严重因为2010年吉林省人口普查数据并没有按民族把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数据分开统计,只能参照2000年吉林省人口普查数据。2000年数据中,朝鲜族城镇人口中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为71%,朝鲜族农村人口中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为77%,朝鲜族农村人口老龄化比城镇人口老龄化更为严重。这一现象在2014年实地调查中更为明显。,且人口老龄化速度快于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朝鲜族农村人口老龄化水平及速度已经远远超过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快速进入到人口老龄化社会,并造成其内部收入差距的进一步扩大。还有,笔者在2014年的调查中发现,45户朝鲜族农民(占总调查对象的196%)没有土地,而这些人又因为年龄太大或受教育水平低等原因,不能从事其他经营性活动或出去打工,容易陷入绝对贫困。

总之,在人口老?g化条件下,农村内部,不仅同一地区汉族和朝鲜族之间存在收入差距,并且由于受城镇化水平、收入结构的变化、政策上的群体性优惠措施等影响,相对于汉族,朝鲜族农村内部收入不平等情况更为严峻,最终造成贫困分布的民族间差异。

三、人口老龄化对汉族和朝鲜族农民收入的影响人口老龄化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在同一地区内部,各民族之间是不是也存在差异呢?随着朝鲜族人口或劳动力的迁移以及受长期人口自然增长率负增长的影响据《延边统计年鉴》,1996年以来,延边朝鲜族人口自然增长率一直是负数。,朝鲜族农村人口老龄化形势非常严峻。人口老龄化对同一地区汉族和朝鲜族农民收入的影响到底如何呢?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运用OLS(最小二乘法)模型,以年龄60岁及以上或60岁以下的离散变量和年龄的连续变量,对汉族和朝鲜族农民收入的影响情况进行回归分析,其结果如下。

表4同一地区汉族和朝鲜族农村人口老龄化变量对收入的影响(OLS分析)

民族

人均收入2007年汉族2007年朝鲜族2013年朝鲜族系数显著性系数显著性系数显著性60岁及以上对纯收入影响-00510601-00040969-0097015260岁及以上对农业收入影响-00640512-0237**0022-0134**0048年龄对纯收入的影响________-00950162年龄对农业收入的影响________-0173***0010样本数116100230注:**表示在5%的水平上其效果显著;***表示在1%的水平上其效果显著。

资料来源:根据2008年和2014年本课题组进行的吉林省朝鲜族和汉族农民收入情况问卷调查数据。

从表4可以看出,同一时期不同民族、同一民族不同时期人口老龄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不尽相同。首先,以2007年为例,60岁及以上人口组,与60岁以下人口组相比,对其人均纯收入的影响是负的,统计上其影响并不显著。但不同民族,如,汉族和朝鲜族60岁及以上人口组,与60岁以下人口组相比,对农业收入的影响尽管都是负的,但统计上只有朝鲜族在5%的水平上其效果显著。这说明,尽管农村人口老龄化对汉族和朝鲜族农民收入具有负的影响,但与汉族相比,朝鲜族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农业收入具有决定性影响。其次,在朝鲜族农村内部,不同时期的人口老龄化程度对农民收入的影响也不尽相同。对比2007年和2013年的数据可以看出,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剧,不论60岁及以上人口的离散变量还是年龄这个连续变量对朝鲜族农业收入都具有负影响,且在统计上其效果非常显著。也可以说,随着年龄的增加,朝鲜族的人均纯收入,特别是农业收入变得越来越少。因为随着农村人口老龄化、受教育程度和技能水平相对偏低的老年劳动力不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需要,使农业生产率下降,导致农业收入等经营性收入减少。调查还发现,2013年,朝鲜族60岁及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仅占60岁以下农民收入的约63%,两个年龄组的绝对收入差距为2679元,与2007年相比,其绝对差距具有扩大的趋势。总之,不仅同一时期不同民族人口老龄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不同,而且在同一民族不同时期人口老龄化程度对农民收入的影响也不同。

四、结论及政策建议

农民收入差距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表明:一是吉林省内部,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加速了劳动力人口的老龄化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农业生产,导致了地区之间农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而且,“三农”优惠政策实施将近十年,绝对收入差距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具有扩大的趋势;二是同一地区的汉族和朝鲜族之间存在收入差距,而这种差距随着农民收入结构的变化(农业收入的比重越来越大)、城镇化水平及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同,原先朝鲜族农民人均纯收入高于汉族农民的情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朝鲜族农民人均纯收入不仅没有增长,反而随着工资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的不断减少,与汉族农民的收入差距正在扩大;三是同一地区汉族和朝鲜族农村内部的收入差距,特别是朝鲜族农村内部的收入差距具有不断扩大的倾向,并且相对于汉族,朝鲜族农村内部收入不平等情况更为严峻,造成了贫困分布的民族间差异;四是同一时期不同民族或同一民族不同时期人口老龄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不尽相同,与汉族相比,朝鲜族人口老龄化对其农业收入具有决定性影响。

人口老龄化的调查篇6

关键词:贵州省;老龄化;产业结构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10月22日

根据国际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时,就意味着其人口进入了老龄化。我国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7.1%,说明中国已正式步入老龄化社会。在随后的10多年时间,这个比重一直居高不下,并且呈现稳步上升,到2014年达到10.1%,人口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重。贵州省在2003年开始迈入老龄化社会。尽管贵州省人口老龄化尚未对产业结构调整产生非常大的影响,但通过研究二者之间的影响有助于揭示贵州省产业结构调整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及时调整相关的人口、产业和社会经济政策,避免严重负效应的出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贵州省人口老龄化现状

人口年龄结构通常被分为三大类,0~14岁为少年儿童人口、15~64岁为劳动年龄人口、65岁及以上称为老年人口。人口老龄化从动态角度来说就是总人口中老年人口所占比重不断上升,向老龄化方向发展;从静态角度来说就是老年人口系数(65岁及以上人口/总人口)到达一定的水平,比如现在国际通用标准是7%。贵州统计数据显示,按常住人口算,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贵州省老年人口为149.32万人,所占总人口比重为4.61%,到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老年人口数量上升到210.43万人,比重上升到5.97%,2003年其比重已突破7%,贵州正式进入老龄化社会,与全国相比晚了3年。到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时贵州老年人口数量已达297.78万,比2000年多了87.35万人,比重达到8.57%,比2000年上升了2.6个百分点,而这10年中,全国也不过上升了1.94个百分点,说明贵州省老龄化的速度在这一段时间快于全国。2013年,贵州省老年人口比重达到9.28%。按照户籍人口计算,贵州2010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也已占户籍人口的11.46%,65岁及以上占户籍人口的7.96%。

贵州省人口老龄化呈现以下特点:第一,人口老龄化速度快于全国平均水平。根据国家统计局网站公布的2002~2013年数据显示,2002年贵州省常住人口中老年人口系数为6.86,而同年全国平均水平为7.3,贵州省的人口老龄化程度明显低于全国水平,在全国30个省市中排名为24,老龄化程度处于中下位置;2013年贵州省常住人口的老年人口系数就上升到9.28,虽然低于全国9.7的平均水平,但在全国的排名上升到了第14位,老年人口系数平均每年提高2.94%,快于全国平均增长2.74%的水平;第二,老龄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很大差异。发达国家进入人口老龄化时,人均GDP一般在1万美元左右,中国为800美元左右,而贵州仅为450美元左右。可见贵州省是在低经济水平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是典型的“未富先老”;第三,城乡老龄化差异显著。从1982年以来历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农村65岁以上人口老年化系数一直高于城镇,并呈现出逐步扩大的趋势。65岁以上人口老年化系数1982年农村为4.70,城镇为4.51;1990年农村为4.65,城镇为4.47;2000年农村为6.08,城镇为5.61;2010年农村为9.49,城镇为7.17。2000年时农村比城镇仅高出0.47,到2010年却达到了2.32。可见,这10年来城乡之间的老龄化进程被拉大。这和贵州省的流动人口增加有紧密的联系;第四,流动人口加快人口老龄化。贵州省是一个经济落后的省份,每年都有大批的外出务工人员向广东、浙江等经济发达地区流动。而在这些务工人员中大多是60岁以下的人员。2000年贵州净流出人口仅为223.89万人,到2010年净流出人口上升为710.0万人,占户籍人口(4,189.0万人)的比重达到16.95%。人口流动对贵州省老龄化进程,特别是城乡之间的老龄化进程影响十分显著。

二、贵州省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人口老龄化的不断深入必定会对经济发展产生冲击,尤其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产生的影响更为重要。市场经济的发展主要受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的影响。本文将从这两个角度来探讨人口老龄化对贵州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从供给角度探讨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主要是指人口老龄化改变了劳动力的供给从而对产业结构的就业产生影响;从需求角度探讨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主要是指人口老龄化改变了消费的水平和结构从而对产业结构的调整产生影响。

(一)贵州省人口老龄化对就业的影响。首先对就业总水平产生影响,人口老龄化的特点是劳动力供给削弱,包括适龄劳动人口比重下降及劳动年龄人口老化,进而导致所需劳动力资源不足;其次对就业结构产生影响,经济学中有名的配第-克拉克定律认为,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就业人口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后就业人口便大量向第三产业转移。2000~2013年间,贵州省65岁老年人口系数由5.97上升到9.28。同期,第一产业产值比重由27.3%下降到12.9%,第二产业产值比重由39.0%上升到40.5%,第三产业产值比重由33.7%上升到46.6%;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从69.9%下降到63.3%,第二产业就业比重从11.9%上升到14.2%,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从18.2%上升到22.5%。伴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快,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下降,第二、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上升,呈现出与产业结构相同的演进规律;最后对劳动力的流动产生影响,产业结构的调整不仅包括三次产业结构间的变动,而且还包括各个产业内部间结构的变动和新产业部门的成长,这就要求劳动力能够相应的自由流动和转移。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劳动力人口会习惯于已有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一般不愿迁移或改变自己的工作岗位,这就使得劳动力从衰退产业和地区向新兴产业和地区的流动受到阻碍,从而不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目前贵州省大量的劳动力沉淀在生产率较低的第一产业,在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这部分劳动者向知识、技能要求较高的第三产业转移难度较大。

(二)贵州省人口老龄化对消费的影响。首先,从消费水平来看,一方面人口老龄化会使家庭的收入水平降低而不利消费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老年人口却会增加家庭的开支,从而提高家庭的边际消费倾向,这将有利于经济增长;其次,从消费结构来看,人们进入老年后,身体状况、消费习惯、兴趣爱好等都有所改变,从而决定了他们独特的消费需求。在生理方面,由于年龄增长、身体机能下降、患病率增高、带病年限延长,高龄老人和病残老人需要的护理和照料增多,由于老年人的牙齿、眼睛、反应力等的功能性退化,吃的力求营养结构合理、包装简单,穿的力求舒适大方,用的需要特殊的辅用品,如拐杖、轮椅、助听器和老花镜等,他们注重商品的功能以及使用上的方便和安全可靠,不太注重产品的外观,喜欢价格合理、经久耐用的商品。在心理方面,很多老年人脱离了工作环境以后都会感到孤独、无助,并且由于养成了固定的生活习惯,使他们可能对新生事物和生活方式产生抵触,因此对传统品牌会产生依赖,对自己已熟悉并认为不错的商品和服务情有独钟,由于时间较多,因此会选择多种方式打发时间,如参加社区活动、培养各种兴趣爱好以及旅游的需求等等。

三、结论及建议

贵州省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既存在有利因素,也存在不利影响。我们可以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减弱其带来的不利方面,使贵州省的产业结构能够不断的优化和调整,促进经济的发展。

建议:第一,提倡终身教育,终身教育是一种没有年龄限制的教育方式。在加快发展普通教育的同时大力发展成人教育和社区教育,调动相关行业和企业参与教育培训的积极性,构建一个由学校教育、行业(企业)教育、社区教育和网络教育组成的现代教育结构体系;第二,实现老年人再就业,老年人经历丰富并拥有一定技能,并且相当一部分老年人精力充沛。因此,可以通过弹性退休政策适当延长那些具有丰富技能人员的退休年限,通过适当的技能培训让一些老年人参与相应的服务管理工作,通过民间社团组织老年人参与一些有益的社会公益活动等,通过这些途径实现老年人的社会价值;第三,大力发展老龄产业,如老年医疗保健行业、服务业及用品业的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韦璞,武学丽.贵州省人口老龄化历程、特征与趋势[J].社会福利(理论版),2003.6.

[2]吴昊.人口老龄化对日本经济的影响[J].人口学刊,1999.1.

[3]杨光辉.中国人口老龄化与产业结构调整的统计研究[D].厦门大学,2006.

[4]纪玉山,滕菲.中国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结构的影响研究[J].社会科学辑刊,2013.1.

人口老龄化的调查篇7

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表明,我国的人口总数是13.062亿。如果加上该年11月和12月的净增加人口,则2005年年底我国大陆人口总量达到了13.0756亿。考虑到最近几年每年净增加人口约750万,2006年,我国的总人口应有13.1亿多。

2005年,我国人口自然增率一反过去下跌的势头,出现首次上扬,人口年净增长量比上年多增加768万人。这个增加额虽然不大,仅比2004年净增加人口761万多出7万人,但却是上升的迹象。

二、城市化速度在加速中放缓,乡村人口总量持续减少

我国的城市化水平,自1996年开始增速加快。这与世界其他国家城市化历史所得到的经验基本一致,即当城市化水平达到或超过30%之后,这个国家会进入到快速城市化时期。1996年,我国城市化增速达到了1.44%,1997年为1.43%,1998年为1.44%。在此之后一直稳定增长,每年都保持在1.44%或1.43%左右。直到2004年和2005年,增长速度才逐渐减缓,但仍然保持着1.23%的年增速。

虽然近两年我国人口城市化速度稍有放缓,但整体城市化水平在2005年已经达到42.99%。如果2006年的增速也在1个百分点以上,那么,到2006年年底,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将超过44%。但各省的城市化水平存在较大差异。总体来说,东南沿海地区城市化水平较高,西部内陆地区城市化水平较低。

与城市化增速的时间相仿,1995年之后,乡村人口的绝对数量开始转为下降态势。到2005年年底,乡村人口的数量已下降到7.45亿。1995年-2005年,乡村人口的绝对数量减少了1.14亿。

三、婴幼儿性别比居高不下,未来婚姻挤压会日趋严重

人口出生性别比正常值一般在103到107之间。但我国人口的出生性别比,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却迅速攀升。例如,1995年,0岁-4岁人口的平均性别比是118.38,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得到的0岁-4岁人口的平均性别比是120.17,2003年人口变动抽样调查得到的0岁-4岁人口的平均性别比为121.22。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得到的0岁-4岁人口的平均性别比是122.66。

19岁以下各年龄段人口的性别比开始出现失调现象,年龄段越低,性别比值越高;年龄段越高,性别比越低。这个问题不解决,和谐社会就难以实现。因为女性的短缺,会造成婚姻上男性的堆积,并因此带来求偶挤压。这会给弱势男性带来终身不婚的风险。

四、人口倒金字塔结构显现,人口流出大省老年抚养比升高

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发现,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为11.03%。其中,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7.69%。显然,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

从分年龄段人口结构上来看,0岁-4岁年龄段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5.34%,5岁-9岁年龄段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24%,10岁-14岁年龄段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7.97%,15岁-19岁年龄段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8.50%。年龄段越小的出生队列,其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越小。

另外,老龄化水平的升高增加了老年抚养比。对于那些有大量年轻人口流出的省份来说,常住人口的抚养比在上升。例如,人口流出大省(直辖市)四川和重庆的老年抚养比最高,分别达到了16.24%和16.04%。另一个劳务输出大省安徽,其老年抚养比也达到了15.1%。湖南、湖北、广西、贵州、山东等劳务输出大省,老年抚养比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五、文化程度提高较快,西部地区文盲率偏高

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发现,在全国人口中,具有大学及以上教育程度(指大专及以上)的人口为6764万人,高中程度(含中专)的人口为15083万人,初中程度的人口为46735万人,小学程度的人口为40706万人。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具有大学程度的人口增加2193万人,高中程度人口增加974万人,初中程度人口增加3746万人,小学程度人口减少4485万人。这说明,我国人口的受教育程度,自2000年以来有了很大提高。

但在15岁及以上年龄段人口中,还存在着数量不菲的文盲人口,全国文盲人口所占比重为11.04%。但男性和女性之间存在很大差异,女性人口的文盲率高达16.15%,而男性的文盲率则是5.86%。文盲人口的这种性别差异,主要导源于家庭教育投资的性别歧视。

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还发现,全国15岁及以上年龄段人口文盲率超过20%的省和自治区有5个,它们依次是(44.84%)、青海(24.07%)、贵州(21.41%)、甘肃(20.83%)和云南(20.07)。安徽虽然低于20%,但却接近20%,为19.24%。可见,文盲率最高的省份,主要集中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

六、独生子女占人口比重上升,“男独”多于“女独”

就全国来说,30岁及以下年龄独生子女占同龄人口的比重已达29.30%。独生子女所占比重的增加,会增加同年龄段人口独生子女互相结婚的比率,这反过来又会影响家庭关系的代际抚养结构,形成一定比例的4︰2︰1或4︰2︰2结构。尤其是在城市和镇30岁以下人口当中,这种几率会上升得很快。

由于某些省份实行的是“生男即止”政策,所以在独生子女中,男性多于女性。就全国层面来说,30岁以下人口中男性独生子女所占比重为32.02%,女性所占比重26.38%。

七、汉族人口增速大大减缓,少数民族人口增速仍然很高

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发现:在全国人口中,汉族人口为118295万人,占总人口的90.56%;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2333万人,占总人口的9.44%。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了2355万人,增长了2.03%;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了1690万人,增长了15.88%。

少数民族人口的增加,会加大其居住区域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影响少数民族人口生活状况的改善。从长期趋势上来说,也不利于少数民族人口的发展。

摘要:为了了解人口动态的变化状况,我国于2005年11月1日进行了1%人口的抽样调查。根据此次抽样调查的数据,可以看出我国人口结构新近出现了一些重要变化。一、现人口总量达13.1亿,自增率首次上升;二、城市化速度在加速中放缓,乡村人口总量持续减少;三、婴幼儿性别比居高不下,未来婚姻挤压会日趋严重;四、人口倒金字塔结构显现,人口流出大省老年抚养比升高;五、文化程度提高较快,西部地区文盲率偏高;六、独生子女占人口比重上升,“男独”多于“女独”;七、汉族人口增速大大减缓,少数民族人口增速仍然很高。

关键词:人口结构,人口抽样调查,人口总量,人口增速

人口老龄化的调查篇8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关资料显示:人口老龄化将是中国21世纪面临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而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末期,我国就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了,而这将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带来诸多影响。所以,从现在起我们要正确把握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规律,并积极采取相关措施,按照正确的思路和方向切实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

一、我县人口老龄化情况介绍

(一)调查情况

我县老龄办在全县范围内对老龄人口基本情况进行了一次初步调查,全县总人口****人,其中60岁以上老龄人口达****人,占总人口的**%;65岁以上****人,占总人口的**%;80岁以上****人、90岁以上**人、100岁以上*人。全县空巢和独居老人***人,占老龄人口的**%;基本生活有保障或受到救助的老人***人;全县老少人口比为**l**。

(二)成因分析

促使我县人口老龄化的主要原因是:一方面,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延长;另一方面,成功开展了计划生育工作,人口出生率不断降低。

改革开放以来,我县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医疗卫生条件日臻完善,人口死亡率不断下降,1964年“二普”时人口死亡率为15.59‰,1982年“三普”时下降到7.75‰左右,下降到6.04‰。人口平均预期寿命逐年增长,1989年为66.81岁,达到69.7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四普”以来的17年是我县老年人口增长较快的时期,以近10年发展最快。同时,1980年以来,随着我国计划生育工作的高度重视,我县人口出生率下降,由1964年的45.34‰下降至的6.62‰,少儿人口逐年减少,从1990年的111491人下降至的39135人,从而更凸显了我县人口老龄化的局面。

(三)发展特点

1、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快。从最近三次人口普查数据推测,我县人口年龄结构从成年型向老年型转变,用了大约10年左右的时间。进入老年型以后,又以每年接近4%的高速发展(全国为3%,湖北省为3.73%;)。

2、人口老龄化发展水平不均衡。受经济发展和人口流动的影响,我县乡镇之间的人口老龄化程度不平衡。老龄化程度最高的是磨坪乡(25%),最低的是茅坪镇(12.23%);超过全县平均数15.99%的有6个乡镇(磨坪、郭家坝、周坪、屈原、归州、梅家河),低于15%的有5个乡镇(茅坪、水田坝、沙镇溪、两河口、泄滩)。

3、高龄老人增速较快。虽然目前我县仍以60—69岁的低龄老人为主,但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增长速度较快,目前高龄老人已达7117人,占老龄人数的11.4%。

二、我县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

我县人口老龄化程度,将会在21世纪继续发展。理由有三:其一,我县少儿人口比重逐年下降,按前10年的速度推算,到20xx年将下降至9%。其二,老年人口呈阶段性增长。目前至20xx年,我县老龄人口年增长速度仍保持在4%左右,60岁以上的老年人总数将达到7.4万,占总人口的19.2%;65岁以上人口将达到4.3万,占总人口的11.2%。由于我县50—60年代有过两次人口出生高峰,20xx年至2030年,50—60年代出生的人口开始进入老年期,年增长速度将突破6%,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8万多,占总人口的21%;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将达到5.04万,占总人口的13.3%;2030年至205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高峰,以后逐渐下降。其三,老年人口内部的高龄化发展较快。目前至2020年,我县老年人中仍以60—69岁的低龄老人为主,2030年以后的20年,80岁以上高龄老人的比例将逐年增大,逐渐达到20%。

三、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

人口老龄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同时也对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种种挑战,目前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抚养体系发生变化,地方负担加重

人口“普查”数据表明:“三普”时我县的总抚养比为56.27%,其中少儿抚养比为47.94%、老年抚养比为8.33%;“四普”时总抚养比为48.64%,其中少儿抚养比为39.39%、老年抚养比为9.25%;“五普”时总抚养比为41.27%,其中少儿抚养比为28.4%、老年抚养比为12.87%。虽然从总抚养比和少儿抚养比看,都在下降,但老年抚养比却在逐步上升,而且到一定的时间,少儿人口相对稳定,其抚养比不会再下降,而老年抚养比仍将在较长的时间内快速增长,势必加重国家或地方的负担。

(二)家庭功能弱化,老人赡养问题突出

随着高龄老人的不断增多及老龄人口自身健康状况的变化,老人自我料理生活的能力不断减弱,而现代家庭不断“小型化”,老年人与其子女“ 分家”现象极为普遍,加之劳务经济的兴起使得大部分青壮年外出务工,留守老人、空巢老人大量存在,这些老龄人口难以得到较好的生活照料或无法得到照料,主要靠老年配偶之间的相互照顾或自我照顾。尤其是一、二十年以后,社会上将大量出现“四二一家庭”,即一对夫妻要照料四位老人和一个子女,届时家庭养老的模式将受到严重挑战,子女即使在主观上有十分孝敬老人的愿望,客观上却无照料老人的条件和能力。

(三)老龄人口看病受限,福利设施无法满足需求

老龄人口大多患有与年龄相关的疾病,且三分之一以上的老年人需要自己或配偶支付医药费。据统计,我县农村老年人患病率为60.42%,而目前我县农村医疗网点设施落后、医治水平不高,加之近几年医药费上涨幅度较大,许多老年人因医疗条件或自身能力的限制,无法得到较好的治疗。我县现有城乡福利机构21家,共有床位1600张,容量十分有限。同时,老年精神文化生活匮乏,目前能供养老年人活动的场所较少,已有的活动场所由于活动器具少、无人组织、内容枯燥等而无法较好地开展,仍以打麻将、看电视为主的老年生活单调而无味。

(四)老年商品稀缺,供需矛盾突出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老龄人口的购买能力不断增强,对具有老年特色的商品(如拐杖、助听器等)需求量越来越大,但目前我县范围内适合老年人的商品不多,需远远大于供,直接给老龄人口的生活造成诸多不便。同时由于老龄产品的缺失,从某种意义上缩小或削弱了我县社会消费。

四、迎接挑战的基本途径

早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决定》中对加强老龄工作、发展老龄事业提出了一系列原则,我们应进一步强化认识、高度重视,正确认识我县人口老龄化现状,及早做好各项必要的准备工作,积极迎接我县人口老龄化高潮的到来。

(一)切实加强对老龄工作的领导

建议县委、县政府每年集体听取一次全县老龄工作情况汇报,对全县的老龄工作提出任务和要求,帮助解决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尽快理顺我县老龄工作机构,明确其任务和工作职责,配强工作人员,积极开展调查研究、综合协调、督促检查等工作。乡镇、街道一级配备老龄工作专职干部,村一级设老年协会,确保老龄工作任务落实到基层。对农村老龄人口、贫困老龄人口,在工作力度和财力支持上给予适当倾斜。

(二)将老龄事业列入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人口老龄化是一个社会问题,时间跨度大,既要解决现实问题,又要考虑长远计划,应将老龄事业列入县、乡(镇)、村三级长期发展规划,在资金安排、市政设施建设等方面予以充分考虑,使老龄工作与其它社会事业同步发展。发展规划的制定应尽可能符合本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目标明确具体,便于操作。并将老龄事业的发展规划分解到各相关部门,年终进行检查考核,避免计划落空。

(三)不断健全社会养老保障制度

坚持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相结合,按照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要求,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鼓励各村在大力发展集体经济的基础上,逐步对现有的老年人实行集体所能承受的养老生活补助,努力让农村老龄人口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加快实施城镇养老金社会统筹步伐,不断扩大养老保险收缴面,改变养老金现收现付,甚至入不敷出的局面,真正实现社会统筹“积累储备”的功能,确保养老保险广覆盖、养老金正常发放。

(四)着力完善基层、社区老年服务体系

努力加快村(居)老年服务设施和为老服务组织建设,一方面将老年生活、活动设施纳入城乡建设发展规划,逐步做到每个村(居)都有活动室、医疗室、托老所和老年教育点;另一方面成立一批老年服务队伍(包括志愿者),为老年人开展低偿或无偿的医疗、娱乐、生活照料等服务。

(五)加强教育,促进健康老龄化

对各年龄阶段的人群开展各种健康知识宣传,为健康进入老年期、延长老年健康期奠定良好的基础。加强敬老养老道德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大力普及老年保健知识,鼓励老年人加强身体锻炼,提高自身修养,确保身心健康,促进社会实现健康老龄化。

上一篇:目前生物多样性的状况范文 下一篇:双减政策的现状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