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迁移吸引中心及吸引地区研究

时间:2022-05-25 02:17:35

中国人口迁移吸引中心及吸引地区研究

摘要:本文以人口迁移选择指数研究我国省际人口迁移的吸引中心及其吸引地区,发现上海、北京和广东是中国最主要的强势人口迁移吸引中心。其中上海主要吸引地区是安徽、江苏和江西;北京主要吸引地区是河北、黑龙江、河南、内蒙古和天津;广州主要吸引地区是广西、湖南、湖北和江西。

关键词:省际人口迁移 人口迁移吸引中心 吸引地区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和社会转型,我国发生了大规模人口迁移,人口迁移也成为了学术界广泛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运用2010年人口普查10%数据,从人口迁移吸引中心的视角探索中国省际人口迁徙的空间结构。

一、研究方法

(一)人口迁移选择指数

人口迁移吸引中心,即能吸引其他地区迁出人口集中迁入本地的汇集地。人口吸引中心的吸引地区,指如果一个地区的人口表现出比较强烈的选择迁向某一吸引中心的倾向,这一地区就成为该吸引中心的吸引地区 (王桂新,2003)。

人口迁移选择指数是以色列学者罗伯托・巴奇于1956年提出,计算公式为:

其中:Iij为迁移选择指数;Mij为迁出地i迁往迁入地j人口数;Pi为迁出地i人口数;Pj为迁入地人口数;Pt为全国区域总人口;K为常数设为100。Iij越大,表示地区i居民选择迁向地区j迁移选择强度越大,或迁入地j吸引迁出地i入迁本地作用越强。

(二)综合迁出/迁入选择指数

由人口迁移选择指数公式可得到一个区域的综合迁出/迁入选择指数:

其中:Ii表示地区i综合迁出选择指数,Ij表示地区j综合迁入选择指数。Mi为地区i迁出人口,Mj为地区j迁入人口。Ii越大,说明地区i居民选择迁出的强度越大;Ij越大,说明地区j吸引人口入迁本地的强度越大。

二、人口迁移中心及吸引地区分布

(一)人口迁移中心

人口迁移吸引中心的特征是能够吸引相对较多的其他地区人口入迁而自身迁出人口不多。用人口迁移选择指数来反映,就是综合迁出选择指数较小,而综合迁入选择指数较大。本文将综合迁出选择指数小于80、综合迁入选择指数大于400的地区,定义为省际人口迁移的强势吸引中心;综合迁入选择指数大于100小于400的地区,定义为次级吸引中心。

表1 2010年我国人口迁移吸引中心

结果显示,上海、北京和广东综合迁入选择指数最高,综合迁出选择指数最低,是我国强势人口迁移吸引中心。在次级吸引中心方面,浙江和江苏作为长三角经济圈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具有很强的人口吸引能力;而随着滨海新区、闽台经济区的兴起和发展,天津和福建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也成为我国次级人口迁移吸引中心。

(二)上海、北京和广东的吸引地区

人口迁移吸引中心存在着相应的吸引地区。根据各省市区至上海、北京和广东的迁移选择指数,省际人口迁移吸引区域可分为:强势吸引地区:迁入选择指数大于700;中强吸引地区:迁入选择指数大于300且小于700;一般吸引地区:迁入选择指数大于200且小于300。

表2 2010年我国人口迁移吸引中心的吸引地区

三、结论和讨论

研究发现,上海、北京和广东是中国最主要的强势人口迁移吸引中心;而随着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浙江、天津、福建和江苏成为我国次级人口迁移吸引中心。

整体比较上海、北京和广东的强势吸引地区,发现人口迁移吸引中心对临近地区的吸引力更强,逐渐形成了以上海为核心的华东迁移圈、以北京为核心的华北-东北迁移圈、以广东为核心的华南迁移圈。总体上我国人口就近迁移特征明显。

参考文献:

[1]王桂新,刘建波.1990年代后期我国省际人口迁移区域模式研究[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3年04期

[2]魏星,王桂新.中国东、中、西三大地带人口迁移特征分析[J].人口与发展,2004年05期

作者简介:李晓明,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12级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硕士,研究方向:公共政策。

上一篇:我国金融理财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下一篇:WTO反倾销制度下的中国非市场经济地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