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承研究范文

时间:2023-12-06 17:32:58

非遗传承研究

非遗传承研究篇1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剪纸 传承 保护 美术学院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进入美术院校的意义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保护的现实和历史意义。

中国传统民间剪纸艺术,又称剪花、窗花、刻纸,是中华民俗文化的重要体现,是我国历代劳动人民为满足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在生活中创造、又回归于生活的一种主要民间美术形式。在群众的民俗礼仪、衣食住行、等等的社会活动中处处展现。它是民俗文化的形象载体之一,维系着整个民间艺术最本源的文化根基,因此为艺术的继续发展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造源泉。剪纸于2003年被我国列为中国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从此开始了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的发掘和保护工作[1]。

(二)美术学院参与非遗剪纸保护工作的必要性。

目前中国高等美术教育的教学体系仍处在一个单一化的视觉教育价值观,即以西方近现代视觉文化价值为主导的教育体系。但是人类美术传统是多样性的,中国积淀深厚、丰富多彩的多民族民间美术传统更是不能忽视的活态文化传统。我们的美术教育应该有这个传统的一席之地,也应该认真的通过教育传承去梳理其中蕴含的独特艺术价值和本土文化精神。教育不应该放弃对民族文化根性的认知、探索与反思[2]。

民间剪纸从它诞生开始,就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所以民族性很强。综合其独特的造型特征、题材、表现形式和创作心理等,都具有浓烈的生活气息,也处处体现着传统文化[3]。在强调艺术创作民族化和本土化的今天,可以从传统民间剪纸艺术这种民族文化的本源中寻找启示,从中寻找创作的艺术形式、语言符号和思维上的突破,并与国际通行的艺术理念相接轨,进而产生新的飞跃。使现代艺术创作能够建立在传统文化的脉络上,从而在国际设计舞台上演绎出独一无二的中国风采。美术学院作为传播民间艺术,传承民族文化,培养新一代艺术家的重要场所,我们应该汲取传统民间剪纸中的优秀基因,把传统民间剪纸与现代艺术创作密切结合起来,更好地发展现代艺术,因此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工作中责无旁贷。如何将历史留给我们的这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下去,如何更好地继承我们的民族文化和民间美术的瑰宝,是非常值得美术学院师生认真思考并付诸实践的迫切的课题。

二、美术学院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存在的问题

(一)提高美术学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的保护意识。

笔者对宁夏大学美术学院5个专业的学生发放调查问卷230份,进行关于“大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的认识”的问卷调查,显示:1.关注程度偏低;2.院内了解途径较窄;3.院外实践活动较少。

(二)开设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课程,加强学科建设。

美术院校师生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生力军,对他们的培养主要依靠独立学科建设、科研政策扶持和相关专业课程的开设。总体上看,我国高校大多没有开设与剪纸艺术相关的课程;就少部分院校开设的课程而言,也是起步较晚、涉及面较窄,并没有被系统化,且没有长远规划。

(三)主题活动开展少、形式单一。

由于保护、传承剪纸艺术在全国部分美术院校才刚刚起步,所以多数的美术院校缺乏经验,开展的关于剪纸艺术的文化活动主要是以讲座、展览等形式展开,很少能达到与学生互动的效果。学生普遍认为活动单一,无法调动参与的积极性,对剪纸艺术的了解和参与保护的意愿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关于剪纸艺术的主题活动非常重要[4]。

(四)活动覆盖面窄,效果不显著。

美术院校开展相关的活动一般只在本学院开展,而且多流于形式,在活动结束后也缺乏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导致传承剪纸艺术的深度和延续性很难达到。

(五)学术研究能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掘。

美术院校对于剪纸艺术的相关科研立项较少,且缺乏与其他院校、民间组织的学术交流活动。

(六)师资力量缺乏。

由于美术院校师资力量的匮乏,造成科研力量薄弱,研究成果少,从而影响了美术院校参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的作用。

(七)与专业实践碰撞较少。

剪纸艺术的传承与美院传统专业艺术创作的实践联系较少,导致不能让美院师生产生共鸣,从而引发创作的积极性和灵感,严重阻碍了剪纸艺术的传承。

针对上述研究成果,呈现出诸多美术学院保护和传承剪纸艺术的问题。对此,笔者根据美术学院师生调查问卷的结果,走访其他院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学者,深入剪纸艺术的传承人的创作,提出以下有利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的可行性措施。

三、美术学院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保护工作的可行性对策

(一)统一思想认识、明确重要性、确立方向。

1.提高美术学院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性的认识度,明确其重要性。

2.美术学院要了解自身院系特点,包括办学理念、发展规划、人文环境等,再结合本土资源、地域民族特点,运用科学的方法传承、发展剪纸艺术。

(二)教学模式秉承“走出去,请进来”的理念[5],开展派遣保护工作。

1.走进校园,走近师生。宁夏大学美术学院曾多次邀请剪纸领域的学者、民间艺术家、非遗传承人来校举办讲座、报告会、作品展等民间艺术团体走进校园的活动,一场场精彩的演讲和作品展,极大地吸引了广大学生,拉近了学生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之间的距离,使剪纸艺术在校园不断“升温”,激发了不少美院师生的创作欲望,开拓了许多科研新视角。

2.组织美院师生定期采风、写生。定期安排美院师生组队,深入非遗项目剪纸的发源地,亲身体验和学习剪纸艺术,与民间艺人深入交谈,了解其背后的创作环境、创作心理、题材来源,并组织师生研讨会,最后实地进行艺术创作活动,从而使这一艺术形式更好地与当下艺术创作发生碰撞,产生具有民族特色的艺术作品。

此外,许多师生通过深入农村对民间艺术的学习,还对农村、农民的认识发生了改变,他们被这些艺术传人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所感染。师生不但领略到艺术的魅力,还培养了一种不怕苦、不怕累,不服输,敢于拼搏的精神,激发出对学习、对生活、对工作的巨大热情。

3.举办主题座谈活动。组织、学习、研讨关于非物质文化产剪纸的相关知识,邀请其他学院的师生,如人文学院、民族学院、甚至是理工院系的师生一起参与研讨会,集思广益,百家争鸣,为剪纸艺术的传承提供更多的思路和方法。

4.成立艺术社团。学院给予一定资金投入,鼓励学生成立、加入剪纸社团,学习民间剪纸艺术,体会民族精神,形成良好的群众传播氛围和长效传承机制。一些学生把民间艺人请到学院言传身教,为学生进行现场表演;一些学生组织研讨会、报告会,观看剪纸有关的艺术作品展;一些学生组织成员深入到剪纸艺术所在地,亲身体验和学习当地的民间艺术。多一种艺术体验、多一份艺术感受,为今后的艺术创作提供源泉。我院2009级学生借鉴剪纸的呈像特点,利用聚光灯投射幕布产生阴影的剪纸效果编排了大型剧目《毕业生》,幕布呈现出一幅幅流动的剪纸画面,反映了四年的大学生活,生动又有新意,获得了广大师生的好评。

5.政策积极扶持。宁夏大学美术学院在每年的年度预算中拨出一笔资金用于剪纸艺术传承的专项基金,鼓励全院师生开展剪纸相关的科研工作。在申请科研项目时,学院出台了部分倾斜政策助推有关剪纸传承的专题立项。

6.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学院将开设民间艺术选修课程,推进剪纸艺术进课堂。具体的课程设置,我们根据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本科专业必修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按照民间美术教育实践观,以及全国普通高校美术学本科必修课程教材《中国民间美术》关于不同类型的民间美术艺术实践课程进行开设。将民间美术作为必修课已是中央美院多年来开展的项目,具有相对成熟可借鉴的经验。例如,中央美院非遗研究学者乔晓光教授,多年来对于剪纸艺术做了深入的研究与探索,借鉴剪纸艺术的造型语言和意向文化,创作出许多优秀的油画水彩作品。他指导学生大胆创新,多方借鉴剪纸艺术,创造出具有本土特色的艺术作品,从而取得了传承剪纸创新艺术的丰硕成果。

7.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学院对于传承剪纸艺术活动的文字、图片、视屏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实现资源的传承和共享。学院还利用学生资源,建立专题网站,进行文字图片资料的上传,同时加大宣传的广度和力度。

8.积极支持举办作品汇报展、作品比赛。民间剪纸艺术进校园,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热情。每年学院都会举办剪纸主题的作品大赛,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加入了这一行列,并取得佳绩。很多学生认为,通过参加这一活动,个人的审美情趣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充满民族自豪感的艺术品位也得到提升。

结语

剪纸这项包含深厚文化底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工业化、城市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现实背景,迎接了机遇与挑战。美术学院作为艺术传承的主要力量,对于剪纸艺术的保护责无旁贷。我们要不断加深对剪纸艺术价值的认识,并将其精华加以传承和发扬;不断总结规律与经验,使传统剪纸艺术与现代艺术及设计相结合,创作出富有中国色彩的现代剪纸,让传统的剪纸艺术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同时,让它更真切地融入我们当下的艺术生活。我们坚信,作为一种有生命力的艺术形式,在研究者与实践者的努力下,剪纸必将在更多领域绽放其独特的魅力。

参考文献:

[1]乔晓光,著.活态文化――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初探[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4:73.

[2]乔晓光,著.中国民间美术[M].湖南:湖南美术出版社,2011:17.

[3]靳之林,著.中国民间美术[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4:109.

[4]苑岚冰,著.普通高校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行性研究[D].河北师范大,2009:30-32.

非遗传承研究篇2

(西安财经学院,陕西 西安 710100)

摘 要: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这一命题的提出,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开发问题,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与保护存在的矛盾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丝绸之路;开发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4)16-0256-02

引言

2005年中国的端午节被韩国申成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江陵端午祭"事件后,国民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提高到新的层次,尤其是国内学术界的诸多研究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关注的更多;在2013年,“丝绸之路经济带”逐渐被提上日程,特别是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丝绸之路这一命题已经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

一、综述

当前,国内学者对于商业文化遗产的开发与保护的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角度出发,苑利等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产业化开发具有矛盾的一面出发,提出只要将“保护”与 “开发”工作分开来做,就比较容易实现 “保护”与 “开发”的双赢局面。这篇文献主要讲到“分别实施”是化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 “开发”矛盾的一种有效的手段[1];马柯则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描述,并提出在商业运作和保护之间的矛盾,最后提出一些政策建议进行解决[2]。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说,张建昌通过对中国商用数码在近代历史中的实证应用的分析,探讨了这宗数码的历史变迁问题,并总结了这种特殊数码与中国汉字相结合运用的一些特点,提出传承开发这种数码的一种文化创意思路[3];张海超的文章则从生态学引入生境出发,使商业开发、社区参与、学者成为影响文化生命体演进的一种重要环境因子,并探讨其对文化传承产生的意义和作用[4]。总的来说,关于商业文化遗产的开发与保护方面的文献虽然多,但是大部分文献的质量却不是很高,并且文献的实用性价值还有待考证。本文针对目前正在开发的丝绸之路经济带为例,谈谈非遗的开发与传承问题,切实解决一些实际中存在的问题。

二、丝绸之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况及现状

丝绸之路是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所积聚的宝贵财富,中国对它的形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的脉络以中国为核心,跨越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巴基斯坦、印度、阿富汗、伊朗、萨特阿拉伯等29个国家;国内途径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和新疆共五个省区。

陕西省是中国西部地区的开端,同时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5000多年的辉煌历史造就很多的民间文化、民间音乐和民间舞蹈;华阴素鼓、韩城黄河阵鼓等是陕西民间舞蹈的代表;秦腔秦调更将西北人民的文化特色表现的淋漓尽致[5]。

甘肃省地处古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是中外古代商旅的必经之地。既有民间音乐花儿、敦煌艺术等,又有民间文学如河西宝卷、肃南裕固族口头文学等;还有民间手工艺如刻葫芦、蒙古族马头琴制作技艺等;除此,也是传统医药和戏剧的传承地区。

宁夏作为中国的少数民族自治区,主要包含汉族、回族、维吾尔族等,当地人主要信奉伊斯兰教。独特的民族风情使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别具一格,既有民间传说、歌谣等,又有民间舞蹈以及民间杂技,泥塑和雕刻技艺更是传承不息[6]。

雄踞“世界屋脊”的青海省地域广阔,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种类众多。既有以昆仑山神话为标识的昆仑文化,又有以河湟“花儿”为代表的民间歌谣,还有九曲黄河灯会和土乡纳顿节等民族民间文化。

新疆地处中国西北边陲,它有以汉和维吾尔为主的47个民族组成。广阔的地域、众多的民族以及重要的丝路通道,使其为后人留下大量的文化遗产,即有闻名遐迩的三大史诗《玛纳斯》、《格萨尔》、《江格尔》,更有广为人知的维吾尔族花毡制作工艺等。

总之,西北地区丝路沿线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它的区域旅游发展提供机遇;然由于其区域合作的不成熟以及省市之间盲目追求短期效益,人为加速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破坏程度。因此,我们应该站在国家主人翁的角度,踏实做好非遗的开发与传承工作。

三、丝绸之路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种面临的问题

由于自然因素、历史变迁和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影响,我国西北各民族所创造的极具地域色彩和民族特色的民间艺术正逐渐的流失,濒临灭绝;特别是信息化传媒和外来文化的冲击和人民群众的保护意识薄弱,缺乏相应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和传承人才,西北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面面临着与外来文化趋同而逐渐消亡的危险。目前,它面临的问题可以从一下几个方面来说:

1.人工化、商业化的倾向,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美学价值大大降低。

2.在开发的思想层面,存在着过分的追求经济效益的片面发展现象。

3.在保护对象的层面,许多掌握传统技艺的手工匠人正逐渐老去,而他们的传承正在成为当代绝学。

4.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信息化媒体的传播,使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改变了他原有的面貌。

四、协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与传承

合理的开发、有效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开发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矛盾问题虽然不容易解决,但是也并非无法解决,只要我们整个民族共同努力,合理的保护和开发、传承并发展他们,我们才能够获得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开发与传承:

1.提升非遗发展理念,树立全民保护意识

树立全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就是把保护非遗上升为全民运动,激发起公众的保护意识,通过公众的呼声和社会舆论来平衡保护、开发和传承之间的关系。并要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力度,提高各个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知名度,增强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度,进而提升全民族保护非遗的意识。

2.掌握重点,传承非遗

抓住非遗的传承者,我们可以运用数字化的方式对非遗进行分类,通过有效的编码对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管理。建立图文声像等各类数据库,完成对非遗的数字化存档。在开发和传承的过程中,可以使用多种有效的方法,通过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就是一种非常好的方法。

3.筹集资金,有效开展非遗传承

由于我国非遗整体的保护、开发与传承工作起步晚、时间短,投入的力度不足,使得抢救保护经费缺乏,在这种条件下,我们可以利用市场运作,吸纳遗产持续开发和有效传承所需要的资金;借助政府和民间资源,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基金会,筹集开展工作所需各种资金。

4.吸纳专业人才,有效传承非遗

在保护、开发与传承的过程中,要重视对各类专业人才的吸纳和培养,使他们将各种创意的元素融于非遗的保护中,形成一种的文化品牌。在保持这些传统文化的基本上,融入符合现代审美理念的元素,只有这样的保护才能使非遗真正的发展与传承。

参考文献:

[1] 苑利,顾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开发和商业化经营[J].河南社会科学,2009.07(17):20-21.

[2] 马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商业运作及保护[J].青年文学家.文化论坛,2013,(11):219-220.

[3] 张建昌.论陕西商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价值[J].商业论坛,2006,(8):6-8.

[4] 张海超.商业开发背景下民族文化传承——基于文化生境理论的探讨[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9,(1):86-90.

[5] 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snwh.gov.cn).

[6] 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网(nxfwz.com).

非遗传承研究篇3

关键词:温州南拳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 传承 策略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4)01―0034―03

1 前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一直是国际上比较关注的问题,我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上起步较晚,但是发展速度很快。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是保持人类文化多样性和彰显中国文化特点的重要措施,是传承中华5000年文明,是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在全球化进程中,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方面获得了发展的机会,另一方面也受到了极大的威胁,很多“原生态”的文化,在单一化、标准化的全球商业文化的冲击下迅速衰落,拥有这些文化的人也随之消失。

2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述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那些被各群体或个人视为其文化财富重要组成部分的具有游戏、教育和竞技特点的运动技艺与技能,以及在实施这些技艺与技能的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器械、相关实物和空间场所。它是在漫长的历史中创造和积淀下来的传统体育文化资源,既有与体育活动相关的竞赛程序、器械制作等身体运动内容,又有与各民族的社会特征、经济生活、宗教仪式、风俗习惯息息相关的传统文化现象,是一种“活态人文遗产”。在过去几年中,国家体育总局和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曾经陆续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挖掘、搜集和整理了一大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项目,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系统全面的整理、保护与推广,对于弘扬、传播中华体育文明,促进传统体育文化为当代体育发展服务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3 温州南拳的历史追溯

温州自古武风颇盛,在温州平阳,有“男壮皆练武,村村有拳坛”、温州苍南则流传着“李家洋的女儿会划船,李家洋的老鼠会打拳”,在南拳的发祥地之一的永嘉瓯渠,也曾流行过这样的谚语:“瓯渠雄鸡也有三路柴(柴大概指的是棍棒,意思是瓯渠的公鸡也会武功)”,那么老鼠打拳,公鸡舞棍,打的拳就是温州的南拳。温州南拳发源于民间,扎根发展在民间,是浙南地区广大民众历来喜爱的健身运动项目,千百年来盛传不衰,它是产生、发展和流行于浙南地区的主要武术流派。温州南拳的架势和风格顺应历史变化而不断变化,注重生理与实用性,在全国武术拳种中有其独特之处,被列为全国129种优秀拳种之一。

据1985年原国家体委对全国武术工作的普查要求,温州南拳具有“源流有序、拳理明晰、风格独特、自成体系”的特点,温州南拳通常指流传于温州地区的南拳拳种统称,主要有三大流派,刚柔拳法、五龟拳法、虎鹤拳法。每个流派中都许多南拳套路、器械、功力、推马等练习技法。据温州市温州南拳协会主席潘挺宇介绍,温州南拳现存拳种400个,如双峰拳、四门拳、三战拳、七步拳、板凳花、丈二棒等,据1985年出版的《浙江省武术拳械录》记载,“南拳刚柔拳法”中记录拳术名称:由徒手套路70个、器械套路34多个、对练套路11个。

4 温州南拳发展现状

温州南拳作为浙南地区特有地民间传统体育活动内容,是劳动人民在古代日常生活、生产劳动中创造的并广为流传的运动健身娱乐项目。它既有着民族性、地域性和娱乐性特点,又具有技艺性、教育性和健身性作用。建国以来,由于受到西方的“外来文化”和民族自身的“言传身教”等传统观念思想影响,温州南拳这种古老的、优秀的民间传统体育项目被现代人所忽略,甚至于走向断层和失传的境地,令人痛心。特别是随着农耕文明的逐步解体,现代竞技武术所倡导的“高、难、美、新”等武术发展改革的因素影响,严重影响了地方传统武术的发展,温州南拳的传承与推广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危机。

据温州市武术协会与温州市南拳研究会资料记载,2001年温州市武术锦标赛南拳组比赛参加运动员总共8名。2003年温州市武术协会南拳分会成立,首届会员来自我市各县(市、区),共156人,其中女性5人。会员均为各地南拳尖子,多年习武,许多人在重大比赛中获过奖。2006年举办温州市首届南拳精英赛,参赛运动员80余人,大部分都是温州各地区的50周岁以上的南拳老拳师,年轻人数量较少。而温州南拳发展史上有众多的南拳名家,如陈一虎、陈郎青、陈寿喜等相继过世,下一辈没有很好的传承南拳的发展,目前温州南拳主要代表人由潘挺宇、金文平、胡松青等人,其年龄大多也在60岁以上。可喜的是2006年温州市政府把“温州南拳”列入市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温州南拳”被列为浙江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12年公布了温州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温州南拳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名单。随着温州南拳列入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温州南拳的发展提供绝佳的发展机遇。

5 传承温州南拳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5.1 以人为本,活态化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特性是它的“非物质性”,在温州南拳这种技艺被表达出来以前,人们看不到、摸不着、感受不到它的存在,只能通过南拳练习者演练、讲述来表达。因此,与物质类文化遗产相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难度更大,所以保护的重点不应当是“看不见、摸不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是这些文化遗产的持有人(南拳技艺高超的掌握者)。2012年10月,温州市公布了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许多温州南拳拳师名列其中,同时会议还决定文化部门将组织社会力量全力寻找非遗传承人,对掌握独特技艺技能的艺人进行调查、登记,明确落实保护对象,并对其进行适当经济补足政策。

5.2 客观真实,物质化传承

温州南拳属于技能与技艺、传统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通过实物收藏的方式进行保护,其最大优势是保存方式的直观性与客观性、真实性与不可替代性。如组织全市挖掘整理温州南拳古书籍与拳决、编写温州南拳史书,收藏统计温州南拳的武术器械与练功器具等方式进行传承;另外还可组织南拳代表性传承人表演拍摄、录制南拳图片与多媒体影像,通过现代科技技术水平再现温州南拳技术风格、武术套路、练功方式,体现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的传承目标。如《中华武藏》就是物质化保护方式的一个代表,全面记载中国武术的百家拳种,传递中国武术文化,表现武德风范,展现武术精髓。温州南拳可以借鉴《中华武藏》成功运作方式与经验进行收集整理,将一改传统武术言传身教,难于向世界传递的不利局面。

5.3 全面系统,整体性传承

温州南拳传承的整体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技能技艺体系,二是生存环境体系。任何一种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由多种技艺和技能共同构成的,如果置其他技艺于不顾,只保护其中的某项技艺,即使保护得再好,这种技术也不可能完整的传承下来。温州南拳是建立在温州地域文化基础之上,融会了多种传统文化思想和观念,集中体现了温州人的审美情趣、价值取向、世界观和人生观,温州南拳不仅包括习练方法、套路种类、技法运用、理论体系等,还包括门派典故、武术轶事、礼节仪式、练习口诀、传承制度等多种形式,它们一起构成了温州南拳文化体系。

5.4 法律保护,制度化传承

2011年颁布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指出了非遗保护工作的目标、方针、政策。省市各级政府部门要严格按照《遗产法》开展保护管理工作。由各省市文化与体育行政部门牵头,建立温州南拳项目保护与传承制度,文化行政部门与各相关部门要积极配合,形成合力,同时广泛吸纳相关学术研究机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各方面力量开展温州南拳的保护工作;各级政府要制定温州南拳保护规划,明确保护范围、措施和目标;鼓励个人、企业和社会团体对温州南拳项目进行资助;建立传承机制,规范代表性传承人的标准与命名办法,对有代表性并作出重大贡献的传承人(传承单位)授予相应称号,通过扶持、鼓励、命名和资助传承人。

6 温州南拳传承的具体措施

6.1 政府部门大力支持,提高宣传力度

政府部门应充分认识温州南拳文化资源的价值,加强落实法律制度或者指定规则条列,从政策上与经费上赋予温州南拳文化保护地位,特别是地方文化部门与体育部门要加大温州南拳支持发展力度,每年通过举办的“非遗活动日”、“全民健身日”开展南拳活动,如温州永嘉举办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南拳表演大会,温州瑞安举办的“南拳全民健身日”等活动,社会影响巨大,从而使人们认识到保护和传承温州南拳文化的重要性,鼓励人们积极地去保护和传承温州南拳文化。同时地方宣传部门、社会媒体、南拳民间组织等要加大对温州南拳文化活动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的传媒方式传播活动,如通过网络、电视、报刊、公益广告、节庆民俗活动等来广泛宣传,使每一个温州人在思想意识和观念上认识保护、传承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转变为行动上的积极保护和传承。

6.2 实施“南拳进校园计划”

学校是文化知识传播的摇篮,在国家的现代教育政策下,每个人都会经过学校学习这一阶段。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大力推广温州南拳的教育健身普及活动,鼓励举办各类南拳比赛活动,实行在省市南拳比赛中获奖的中小学生进行运动成绩加分制度。地方大中小学校应该要挖掘整理具有地方特色的南拳文化资源,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各县市区中小学校要充分利用学校地域优势、师资优势开展温州南拳教育传承工作,结合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机遇,促进自身发展,这不仅使学校的体育教学内容多样化,更能打造有特色的校园文化,积极实施“南拳进校园”,“南拳进课堂”活动,成为现代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增强青少年身体素质,培养青少年练习南拳兴趣,也是温州南拳传承与发展的必经之路。

6.3 加强南拳理论文化研究

为防止温州南拳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流失,造成温州这一民间传统文化遗产的重大损失,以政府工作报告的形式,落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立项南拳研究课题,开展温州南拳文化整理工作,鼓励南拳爱好者组建南拳体育与文化社团,成立温州南拳协会与文化研究会,并积极争取在温州地方高校中建立南拳文化研究机构。组织民间社团与地方高校的专家学者走访温州南拳的民间拳师,整理相关文献资料,理清温州南拳拳种,使之文字化、图片化、图像化,形成方便收藏和传承的资料,便于进一步的推广和普及。开展对温州南拳文化的研究,使之形成一定理论成果,并将研究成果及时上报给政府部门,积极向政府阐明保护南拳文化的重要性,使政府在保护中加大投入,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门机构在保护和传承南拳文化时更具科学化、规范化。

6.4 加强南拳文化交流

市级及县(市、区)各级温州南拳协会、分会、俱乐部、基地、中心等各类民间社团组织应在当地体育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积极参与全民健身活动,组织南拳爱好者参加各类南拳推广活动,如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举办各类南拳体育赛事,如举办青少年南拳比赛、全市全民运动会南拳比赛、女子南拳比赛、南拳推马比赛等赛事活动。积极组队参加国际级、部级、省级各类武术比赛,如参加世界传统武术节、浙江国际传统武术比赛、香港国际武术节、台湾国际武术比赛等活动争获荣誉,增加温州南拳组织与其他武术南拳组织、温州南拳爱好者与其他武术拳种爱好者的交流与沟通,进一步提高温州南拳的演练与对抗的技术水平,加强开发温州南拳传统推马技术,制定传统推马竞赛规则,增强温州南拳观赏性、娱乐性、健身性,促进温州南拳活动的开展。

6.5 加强对南拳传承人的保护

温州南拳传承人是一个活宝库,负载着温州南拳的套路演练、招法运用、仪式禁忌等诸多信息,传承人是温州南拳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他们通过刻苦的学习、练习,潜心揣摩,广览博采,以超人的才智和灵性,贮存着、掌握着温州南拳的文化传统和精湛技艺,保护好传承人就是倡导温州南拳文化延续性的重要措施。温州南拳是由传承而得以延续的。传承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以人为载体的,选定好、保护好温州南拳代表性传承人是温州南拳传承与保护的关键环节,乱选、错选传承人会带来较大的社会负面影响。

7 结论与建议

(1)政府部门应充分认识温州南拳的社会文化价值,加强落实制度管理,进一步提高宣传力度,实现温州南拳的保护和传承。(2)政府部门、专家学者、地方高校要整合社会各类科研人员,加强温州南拳文化的挖掘工作,提高学术理论研究水平。(3)发挥地方学校教育优势,走“体教结合”之路,鼓励“南拳进校园”,“南拳进课堂”,加强青少年人群的培养,实现南拳从娃娃抓起的目标。(4)加强与全国其他武术流派、南拳拳种进行文化交流活动,提升温州南拳的健身性、观赏性、娱乐性,适当时机实现南拳的商业化运作。(5)政府部门要大力支持温州南拳事业的发展,立项专项经费,给予南拳传承人一定的经济补助。积极努力把温州的南拳项目申报成为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在温州创建温州南拳博物馆,申报建立“中国南拳之乡”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J].法律文件,2011(2).

[2]浙江省体委武术发掘整理办公室.浙江省武术拳械录[J].武术书籍,1986(10).

[3]金文平.温州柔功武术[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9.

[4]袁镇澜.古越武术[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5]虞定海,牛爱军.中国武术传承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0.

[6]辛儒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背景下的地域文化保护与利用[J].河北学刊,2008.

[7]王岗.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传统武术的危机与出路[J].搏击・武术科学,2009.

[8]牛爱军,虞定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的民族传统体育发展[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8(4).

[9]刘晖.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J].体育与科学,2007(11).

非遗传承研究篇4

关键词:动画短片;创作;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

随着商业经济时代的到来,旅游景点的商业化使全球范围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遭到破坏,甚至濒临灭绝,一些非物质文化因被贴上了商业化的标签而名存实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和传承变得异常困难。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当今社会,人们逐渐认识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保护子孙后代的文化,这是全人类都应该承担的责任。对于多民族的国家来说,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更加丰富,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少数民族独有的生活方式、民俗风情和生活环境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被商业化。那么,如何更好地对我国现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如何对面临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抢救和维护,以及如何让现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国家需要重视的工作。当今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式可谓丰富多彩,收到的成效不尽相同。据相关调查发现,动画短片作为青少年喜欢的娱乐影像,是一种不错的文化载体,作为文化传播和文化传承的载体,自然就担负起了把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广泛传播和保护传承的重任。因此,本文主要探讨动画短片的创作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以及如何更好地肩负起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责任。

1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动画短片的关系

1.1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围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一书所总结的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畴是较为广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包括各种口头表述,社会风俗、传统手工艺、传统表演艺术、传统戏剧和自然界宇宙相关的实践知识。所谓口头表述,是指在民间给大众留下深刻印象的诗歌、史诗、神话故事和民间各种传说等,这些基本上都是通过口头讲述世代相传保留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社会风俗、礼仪和节庆是指在民间传至现在的民俗民风、原始生活方式和有代表意义的婚丧嫁娶礼仪,以及各少数民族的身份礼仪、季节或宗教仪式等,都列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畴内。传统手工艺可以说是包罗万象,如传统冶炼、陶瓷技术、中医针灸刮痧拔罐、美术塑像雕刻艺术,还有缫丝、染色等纺织技术,以及文身、穿孔和彩绘等濒临失传的人体艺术。传统表演艺术主要是指传统的经典戏剧,如京剧、秦腔、昆剧、越剧等,当然传统的经典音乐、歌舞剧、民间杂技表演、皮影玩偶的表演均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自然界相关的实践知识在某种意义上也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畴,如某些民族对宇宙、时空、巫术和宗教的信仰,对各种图腾的崇拜、对自然气象和天文地理的预言,以及古代传下来的农耕知识等都是国家的重要文化遗产。可见,非物质文化遗产所涉及的内容和范围是极其广泛的。

1.2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依附的载体还是物质因素的,其传承是离不开人这个主体的,离不开人的主观意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其实就是依靠传承者一代代口传身教传承下来的。像戏剧、剪纸、泥塑、川剧中的变脸和木雕等精湛的技艺,都需要一代代传承人不断地创新和钻研。也就是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扬光大和传承离不开每一代传承人,要想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得到永久保存,就必须加以传承。传统的传承方法就经过传承人口传心授,把宝贵的文化遗产传承下来。但这种单一的传承方法容易导致文化遗产失传,所以不再适用于现在社会的发展。因为传承人的老龄化以及青少年不感兴趣,所以一些手艺就很难传承下来。例如,变脸、泥塑、木雕等手艺的传承会存在一些传统的规则,一些手艺的组训是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这无疑会造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失传。

1.3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动画短片之间的相互关系

非物质文化遗传与动画短片创作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共同发展的。一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动画短片创作的作用是非常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式和内容的丰富为现代动画短片的立题提供了新的素材,为传统内容的重复利用注入了一股新的血液。这样就会使现代动画短片既具有现代文化气息,又具有传统的文化底蕴,这无疑提高了动画短片的艺术境界,其市场会更加开阔。另一方面,动画短片的创作如果融入我国内容和形式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元素,非物质文化遗产就会以另一种新的姿态与世人见面,从而不知不觉地融入人们的生活中。备受人们欢迎的动画就会承载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观融入人们的生活中,世世代代传承下来。

2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灵活地运用到动画短片创作中的策略

2.1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为动画提供丰富的素材

首先,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为动画的创作提供相应的素材和话题。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经历了长时间的洗礼以及世代传承人的保护和创新后沉淀下来的国家文化的瑰宝,其资源丰富,内容博大精深。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这些丰富的资源可以为现代动画作品的创作提供新的素材,可以为动画行业的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例如,《三打白骨精》里面就运用了剪纸这一文化元素,把剪纸作为动画片里面的人物,其独特的表现手法使这部动画片取得了成功,这样既有利于动画片的发展,丰富了动画片的取材范围,不再局限于纸上绘画,而是将各种形式的元素作为动画片的素材,拓宽了动画的领域,大力拓展了动画作品的传播范围和影响力。再如,现代流行的动画短片《武松打虎》就创新性地加入了皮影这一艺术元素,动画片中人物的栩栩如生和动作的形象逼真都归于皮影的艺术性,这样大胆的尝试令观众耳目一新。

2.2在动画短片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

动画短片是集影像、音乐、声音、动作和艺术创作于一体的传播媒介。我们在动画短片的制作中适当加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元素,不仅可以为现代动画片提供话题,还能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和传承提供沃土。根据相关的文献可知,非物质文化遗产很早就应用到了动画短片中,主要动画作品有《金色的海螺》《人参娃娃》《猴子捞月》《纸人国》等。这些动画片融入的非物质文化元素主要有剪纸、皮影、相声、小品、戏曲等。这些动画片的元素多种多样,比如皮影的动画片多以侧面为主,画面也会采用中国红为基础色调,从而呈现出皮影戏所特有的舞台效果,这样的动画会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元素传播得更广。这样不仅为我们的青少年普及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还保证了动画事业的发展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顺利传承。

3动画短片有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和传承

3.1动画短片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载体需具备的条件和要求

如何更好地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提出了有关建议,认为现代动画短片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和传承的有利媒介载体,是因为动画短片自身具备作为传播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所需要的条件和要求。总的来说,动画短片具有的特点:一是普及性和大众性;二是其是一种传媒工具,具有媒介特性;三是其本身就是文化载体,具有传播文化的作用。所谓动画短片的普及性和大众性,就是指动画短片的播放不受年龄和地域的限制,动画的教育意义浓厚、精神价值观正确,接受度高。动画片还可以跨越国界和民族进行文化的传播和交流,从而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得更为广泛。提到动画片的要求,就是要对内容丰富、形式各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适当的选择,也就是取其精华加以创新利用。

3.2动画短片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载体的优势

动画短片是集影像、音乐、声音、动作和艺术创作为一体的传播媒介。其具备作为传播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势。动画短片的优势主要为具有时空性、大众性、草根性、文化艺术性以及启蒙性。动画短片可以把历史久远的非物质文化重拾起来进行整合,让其出现在动画片的荧幕上,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另一种姿态与世人见面,从而不知不觉地融入现代人们生活的角角落落。

3.3动画短片在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的重要作用

现代文化泛滥,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失传,积极地探寻能够担负起保护和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媒介载体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通过研究发现,动画短片可以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和传承的媒介。动画短片具有的优势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动画短片有机结合起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式和内容的丰富为现代动画短片的立题提供了新的素材,各自发挥优势,取长补短,使两者达到互利共赢的目的,从而使动画短片的发展更好地带动非物质文化的传播和传承。

4结语

在当今经济时代下,动画短片的创作要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元素,就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深入分析。我国动画行业的发展,不仅可以借助具有民族特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可以积极汲取日本和欧美的动画创作方法。只有我国动画行业实现蓬勃发展,才能更好地担负起保护、传播和传承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任。

参考文献:

[1]…杨武怡.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缘起和现状问题[J].文物世界刊,2013(4):35-42.

[2]…薛辉.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元素在网络动画中的应用[J].四川戏曲学院,2015(3):56-57.

[3]…祁庆君.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探讨[J].民族科学报,2008(6):13-19.

非遗传承研究篇5

关键词:建湖杂技;保护与传承;对策

一、建湖杂技保护与传承的现状

近年来,建湖杂技坚持在传承中保护,在创新中发展,扎实培养杂技人才,大力打造杂技精品,积极创塑杂技品牌。作为建湖杂技保护与传承主要剧团的江苏省杂技团,其精品节目先后获全国文华奖、金菊奖、第十三届法国国际马戏节比赛铜奖、第六届莫斯科国际马戏节比赛铜奖,获省级比赛奖项16余次,并两次登上央视《我要上春晚》节目。建湖杂技保护与传承方面的工作和所取得的成绩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人才培养显成效。近年来,作为建湖杂技传承的主要剧团――江苏省杂技团,扎实开展人才培养工作,为建湖杂技的传承发展储备后续力量。该团不仅内培师资,还在其他知名杂技团寻聘具有高级职称、经验丰富、掌握特殊尖端项目的教练授课,杂技学员的四项基本功取得了长足进步,节目效果也有了较大的进步,新创节目令人耳目一新,为建湖杂技的存续勃发蓄积力量。

(二)杂技惠民辐射广。据统计,2015年,建湖杂技全年完成“杂技村村到校校到”文化惠民演出288场次,完成周末剧场专场惠民演出41场次。并先后随国家文化部、江苏省文化厅、盐城市政府等出访荷兰、哥伦比亚、特立尼达、文莱、韩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所到之处均获得广泛好评。

(三)多管齐下塑品牌。近年来,江苏省杂技团突出创先争优打造精品力作,倾全团之力打造的音乐杂技剧《猴・西游记》在美国林肯中心商演27场次,打破了该剧场建成开放以来单一剧目演出场次、票务销售、盈利额度等多项纪录。演出期间《纽约时报》、《世界日报》、《人民日报》、《新闻联播》等多家媒体予以跟踪报道。2016年,创作了国内首部诗词歌赋杂技剧场《小桥 流水 人家》,并应邀参加了2016上海国际艺术节无锡分会场演出。

二、建湖杂技保护与传承面临的问题

近年来,建湖杂技存在从业人数不断减少,从业意愿持续低迷等问题,在保护与传承、发展与创新等方面也面临着诸多问题。

(一)品牌效应不明显。虽然建湖杂技在全国杂技界有着一定的影响力,建湖县也曾多次举办烟花杂技节,国家和省、市新闻媒体也对建湖杂技多次进行报道,但与河北吴桥、山东聊城相比,建湖杂技的品牌效应还不够明显,全国各级媒体宣传还相对较少,在《中国杂技史》一书中记载还不够详尽,作为南派代表,其还没有足够史料和重大的艺术活动和精品节目来作支撑。近年来,虽然建湖杂技有一些作品在国际国内大赛中获奖,又创排了两台具有国际化视野的杂技剧目,一定程度上巩固了建湖杂技的品牌地位,但建湖杂技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例如历史欠账多,品牌积淀不够,同质化现象严重,在传承的过程中偏重与对传统技艺和项目的简单重复,紧扣时代脉搏和反映当下生活的精品力作仍然不多。

(二)庞布设施简陋。由于江苏省杂技团现有规模小,功能厅房缺陷,设施设备老化等因素,建湖杂技人才队伍难以壮大、人才结构难以优化、成熟演员难挽留、新学员难招收、高层次人才难引进、新剧目难研发。省杂技团现有两处训练房屋,占地面积小,设备老旧,均难以承载新时期学员培训要求,更无法适应现代杂技节目排练需要;食宿条件简陋,平均10位学员住在20平米的宿舍内,房间条件简陋,食堂面积窄小,难以容纳现有工作人员同时就餐;无演(学)员文化活动室和专用的文化课教室,30余名杂技学员分设两个年级,一、二年级在团会议室上课,三至六年级学员挤在一个教室上课;无专业的音乐、舞美、道具、化妆等设计制作工作室,无专业工作人员,排练新作品时需要临时聘请、租用设备。

(三)杂技人才紧缺。21世纪以来,建湖县及周边地区杂技学员招生就已经存在一定困难。随着户籍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就业机会的不断增加,同时很多秀场、演艺公司通过高薪吸引凝聚优秀杂技人才,使得建湖当地杂技团培养的人才大量流失。成熟演员的流失,对歌舞、戏剧影响较小,但对杂技而言可能带来很多问题,因杂技成熟演员所承担的节目角色和掌握的技艺能力是长年累月的积累练习的结果,流失一人,很可能导致已经成型的节(剧)目夭折。

(四)退役杂技演员分流难。退役杂技演员中只有少部分能够转岗做教练,大部分退役演员面临二次就业的困境。由于文化底子薄、知识基础差,杂技退役演员去向面狭窄,能够从事的第二职业可选择性较少。退役演员积压较多,杂技团也经济负担重、社会压力大。从这些演员身上折射出的困境,也会导致很多年轻演(学)员对自己今后的出路尤为担忧,此种现象的出现对杂技学员招收、队伍稳定必然会产生不利影响。

三、加强建湖杂技传承与保护的对策

为进一步繁荣发展建湖杂技艺术,推进非遗文化更好创新与传承。针对目前建湖杂技保护与传承存在的问题,主要提出以下对策:

(一)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大力争取文化艺术部门的关心和支持,按照“条件具备、功能完备、管理集中”的原则,建设建湖杂技传承基地。完善基础条件,健全配套功能,对新建基础设施与建湖县文化艺术中心原有训练、演出、管理等施进行有效整合。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充分体现新建设施的时代性、前瞻性、实用性。强化集中管理,充实演出训练、市场运营、后勤生活等管理力量,实现规范化运行、标准化管理。

(二)加强杂技人才培养。一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强化在职师资队伍的再教育。二要提升杂技学员文化水平。配备专业化、规范化的教学设施,配备专职文化教师,夯实杂技学员文化基础。三要强化杂技运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四要提升音乐、舞美、道具、化妆工作,构建专业化业务团队。五要以“江苏省杂技培训中心”为依托,及时制定招生培训规划,建立教学基地,使杂技传承人才的招生、培训、分配、输出形成良性循环。

(三)打造精品杂技节(剧)目。要重精品节目的研发、创新和包装,积极打造精品节(剧)目,充分发挥建湖杂技现有的1名部级传承人和1名省级传承人的积极作用,积极组织多方面专家综合研发,提高艺术实力,创新表演形式,丰富节(剧)目文化内涵。同时要以各类杂技团为载体,成立艺术研发机构,专门对节目进行加工、锤炼和提高,努力做到杂技节(剧)目 “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精”。

(四)重抓大型赛事机遇。建湖杂技是盐城乃至江苏一项特色文化品牌,市场经济条件下,品牌也同样需要市场。因此,在打造精品节目的同时,必须全力抓住各类大赛机遇,e极主动主动参加省、国家和国际大赛,通过在各类赛事中积蓄力量,争得名次。同时还要努力推动建湖杂技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让世界各地通过杂技更多更好地认识建湖,认识盐城乃至江苏。

(五)搜集整理杂技文物资料。为了推进杂技事业更加完美的发展和创新,更好地弘扬民族文化精神和民族文化的特色、挖掘建湖深厚的人文内涵,应组织力量,抢救性地搜集、征集、整理建湖杂技散失在民间的历史文物、实物、照片资料等,重塑建湖杂技的历史,还原其真实的面貌,为组建淮杂博物馆积累丰富的史料。同时为建湖杂技的传承、展示、创作其它形色的文艺作品积聚丰富的历史资料,为巩固“杂技之乡”的地位提供有力的佐证。

(六)借助“记忆工程”保护非遗文化。“记忆工程”及数字化是非遗保护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也是非遗传承保护的创新之举。应该充分利用“记忆工程”在资料的搜集整理、传承人老艺人的采访采集、图文影音资料的数字化处理等方面的独特优势,深入建湖杂技发源地,追根寻源,收集建湖杂技的有关实物,道具、衣饰、舞台装置、家传用具、文字传承资料,杂技老艺人家谱等实物,掌握第一手资料,力争“多、古、全”,使“建湖杂技”的历史在直观上看得见、摸得着。

(七)建立杂技生态保护区。建湖杂技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做到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必须具有一批传承人队伍,除专业的杂技学校教育培训外,还可以积极利用民间团体以师带徒的传统惯例,直接培养传承人。同时,积极争取文化艺术部门的关心支持,不断推动建湖杂技10多个民间杂技团的发展,在专业的杂技学习教育培训和民间杂技团杂技传承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建湖杂技生态保护区,努力使保护区成为所有杂技艺人和民间团体集聚区、南派杂技的传承区。

(八)打造杂技文化产业。要将建湖杂技做大做强,做出特色,除了建湖杂技本身的内涵发掘之外,还必须做好品牌的外延拓展工作,积极打造建湖杂技文化产业园。逐步在产业园区设立杂技大剧院、杂技博物馆、展览馆、杂技工业产业园、服装道具制作基地,力争举办全国性和国际性杂技艺术大赛,举行杂技汇演、展演,把杂技的历史发展、节目研发、传承保护、生产和演出等有机集中于杂技文化产业园中,使之成为具有影响的文化产业基地、影视拍摄基地、艺术发展交流基地、特色文化传承基地、世界杂技竞技基地。

[参考文献]

[1]浅谈中国杂技的艺术特色[J]. 池丽焕.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04).

[2]中国杂技的起源与形成[J]. 孟庆斌.文史杂志.2001(05).

[3]新时代杂技艺术的创新与弘扬[J]. 周小衡.杂技与魔术.2014(06).

[4]创新视域下的现代杂技艺术发展探究[J]. 祁海洪.戏剧之家.2015(11).

[5]中国当代杂技艺术的发展特点评究[J]. 许军,许仁.戏剧之家.2015(13).

[6]谈杂技艺术的发展现状及创新意识[J]. 许顺奎.戏剧之家.2015(14).

[7]让杂技走近观众走向市场 诠释传统文化新魅力――文艺院团体制改革对杂技艺术发展的机遇与挑战[J]. 余帅.杂技与魔术.2014(01).

[8]略谈杂技艺术的继承与借鉴[J]. 王雪.大众文艺.2014(09).

非遗传承研究篇6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保护;传承研究

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26-0017-03

英国人类学学者爱德华・泰勒说:“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①文化信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命脉,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构成了中国人特有的文化意识,也成为了中国人强大民族凝聚力的根源。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位

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启动了名为“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宣布计划”的国际项目,旨在确认、尊重、保卫、传播、保护、推广和复兴处于文化核心地位的口头与非物质文化表达形式。2003年10月联台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下的定义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②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祖辈们口传身授、世代相传的“活态文化”,是一个民族在历史进程中创造的巨大的文化财富,蕴含了一个民族的生活经验、审美情感、思维方式、创造能力。美国文化学家爱尔乌德在《文化进化论》一书里写道:“文化是由传递而普遍遗留下去的,并且渐次连接于语言媒介的团体传说中。因此,文化在团体中,是一种累积的东西。而文化对于个人则是一种和同伴交互影响后,所获得或学习的思想行动的习惯。文化是包括人的控制自然界和自己获得的能力。所以一方面它是包括物质文明,如工具武器、衣服、房屋、机器及工业制度之全体;另一方面是包括非物质的或精神文明,如语言、文学、艺术、宗故、仪式、道德和政治的全体。”③

二、景德镇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况

景德镇坐落在江西省东北部的昌江河畔,是中国首批24座历史文化名城中唯一一座以单一传统手工业著称的古老城市。精湛的制瓷技艺,繁多的陶瓷遗址,为景德镇陶瓷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国家文物局的专家曾对景德镇陶瓷历史文化作出这样的评价:“景德镇陶瓷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已经出土的和仍在地下埋藏着的,极其丰富的古代瓷器制品,更为难得的是,景德镇仍然遗存着古代特大规模、相当完整复杂的瓷业体系。这一庞大的瓷业体系,是由原料产地、交通道路、水运码头、作坊窑场、商埠民居、城池衙宇、技术民俗等构成的,依托于自然山水,涉及了社会经济和人文精神的方方面面,堪称人类与自然完美结合的典范,景德镇保存至今的古代瓷业遗迹,以及以此为基础形成的丰富的文化遗产,在中国乃至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④从民间工艺,到文物考古,景德镇都是一座被陶瓷文化沁润的城市,蕴藏着大量代表中华灿烂文明成就的历史遗迹,沿昌江河系不足30公里的范围内,分布了从唐至明清的52处,151个古瓷窑址。此外,还有一大片近现代景德镇陶瓷工业活遗产。景德镇市现有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项,省级非遗保护名录24项,市级非遗保护名录51项,已经建立了2个部级、4个省级、12个市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三、传统手工制瓷的发展历程及主要特征

(一)发展历程

根据考古和文献资料的记载,景德镇传统手工圆器制瓷工艺是在继承和总结我国陶瓷工艺的基础上不断形成和发展的。首先是随着快轮的发展成熟,使碗、盘、杯、碟等圆形陶瓷器皿等能普遍采用手工拉坯成型,并保证器壁厚薄均匀。随后受商、周及战国陶器的拍印工艺的启发,在南北朝、唐朝时期,圆器采用模范印花工艺制瓷,完成了手工圆器制瓷的雏形。到宋朝,利用快轮制出毛坯,然后把坯反扣在模胎上双手拍印定型,胚体与印花结合的成型工艺使圆器的成型工艺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景德镇在宋代出现“村村窑火,户户陶埏”的景观,瓷业习俗已具雏形。随着这种集成型与装饰于一道工序的先进工艺的出现,同一种规格和同一种花纹的器皿大量生产得以实现,对满足当时整齐划一的生产要求起到相当大的帮助,对我国制瓷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传统手工圆器制瓷的工艺,首先在北方的邢窑和定窑中形成,经历宋、元、明、清的发展完善,专业化程度日益提高,景德镇手工制瓷业至此达到了历史的最高峰。

(二)主要特征

景德镇传有一套庞大、完整、繁富、精细的制瓷手工技艺体系,大致包含以下内容:

(1)原料加工配制技艺,包括采矿、瓷石粉碎、瓷土淘洗、泥料配制、陈腐、泥料练制、釉料配制等;

(2)瓷器成型手工技艺,包括琢器成型、圆器成型、雕塑瓷成型、薄胎瓷成型、等;

(3)胎体施釉手工技艺,包括喷釉,荡釉等;

(4)柴窑烧成手工技艺,包括装坯满窑、投柴烧炼、歇火开窑等;

(5)陶瓷装饰手工技艺,包括胎体装饰技艺:印花、刻花、浮雕、镂雕、打玲珑眼等;釉下彩装饰技艺:青花、釉里红、釉下五彩等;釉上彩装饰技艺:古彩、粉彩、新彩、素三彩、珐琅彩等;综合装饰技艺:有斗彩、釉彩等;

(6)窑炉作坊营造手工技艺,包括各式烧炼窑炉、各类成型作坊的营造;

四、文化传播视野下景德镇陶瓷非遗活态传承的价值

文化传播是指思想观念、经验技艺和其他文化特质从一个社会传到另一个社会,从一地传到另一地的过程,又称文化扩散,是基本的文化过程之一。

(一)文化的整合

文化整合通过营造相互认同的文化氛围来协调群众的行动,是社会秩序和民族团结的基础。社会不同的成员基于自身的需要以及对环境的判断和理解而采取不同的行动方式,就像蚂蚁过江。文化是他们建立沟通的桥梁,如果能够共享文化,那么他们就能够消除隔阂,有效地沟通并促成合作。景德镇传统手工圆器制瓷的成型工艺印证了宋应星《开工天物・陶埏》的记载:“共计一坯之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即一个器皿的成型要经历拉坯、印坯、利坯、装饰、施釉等七十二道工艺,这种由众多互相分离而又互相联结的无名工匠和普通劳动者团结创造的文化,每一个部分的功能都不可或缺,而且必须和其他部分的功能联结起来才能实现。换言之,只有价值一致,才有结构与行为的协调,才会有共同的社会生活。

(二)文化的导向

文化的导向功能是指文化可以为人们的行动指明方向,整合功能可以维持社会秩序,而导向功能则可以推动社会进步。通过文化的共享,行动者可以知道自己的何种行为是适宜的、可以引起积极回应的,并倾向于选择有效的行动,这就是文化对行为的导向作用。景德镇传统手工圆器制瓷工艺分工明细,各司其职,共同缔造每一件器物的诞生,正是由于共享一份文化,不论他们是否居住在一起,都会有民族的认同感和在心理上、行为上的归属感。文化是一份逐步积累的社会遗产,它在社会中通过协调和整合以维持新制度的秩序和稳定。

(三)文化的传续

文化是人们通过长期生产实践的比较和选择,认为是合理并被能普遍接受的有价值的东西。某种文化的形成和确立,就意味着某种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的被认可和被遵从,这也意味着某种秩序的形成,只要这种文化在起作用,那么由这种文化所确立的社会秩序就会被维持下去。在机械化生产与手工制作并存的今天,机械制瓷用以满足日常生活物质的需要,而传统手工制瓷则用以满足人们审美的需求。近几十年来,景德镇部分手工艺作坊的重新恢复,是一种自发继承的表现,这种自发的继承主要为满足市场的需求,即人的需要。当然,对于传统文化,要辩证地认识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正确对待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四)文化的互动

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各种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等都可以成为文化传播的途径,而国与国之间互派留学生和访问使者,是一种更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文化的互动表现为文化的交流,景德镇传统手工圆器制瓷作为地域文化,具有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文化的个性、特殊性决定着文化交流的必要性。制瓷工艺并非景德镇一家独大,陶瓷文化的普遍性又为文化的互动提供了可能性,景德镇传统手工圆器制瓷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互动的媒介之一,其文化的特殊性和普遍性的矛盾运动使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不断碰撞,促进文化的不断发展。

五、影响景德镇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因素分析

(一)机械化趋势使传统手工制瓷的生存环境遭受冲击

在陶瓷器皿中,与人们最有感情、最不可或缺的就是盘、碗、杯碟之类的日常器物,这些器皿在先前都是采用圆器工艺制作的。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同时也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环境受到不同程度地影响。例如,日用陶瓷的生产工艺逐渐走上机械化压坯成型工艺,从单刀压坯到双刀压坯,从刀压到滚压,从阴模到阳模,有的甚至采用干粉钢模冲压等。一些传统习俗发生改变,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优秀文化逐渐被遗忘,有些制瓷工艺与艺术种类面临消亡的危险。

(二)对传统手工制瓷技艺缺少生产性保护

传统陶瓷手工技艺和其它手工技艺一样,不是生存和传承在书籍记载上,也不仅生存传承在口头传说和表述上,还体现在实践操作上,一旦离开了手艺人的“手”,手工技艺也就失去了其特有的意义。在古窑博览区,王炎生老艺人的手工圆器做坯是一个亮点,但是,他做坯不是以制作产品为目的,做好的坯胎摔成泥巴反复拉制,以表演的形式存在,由于没有最终成品的规格要求,手艺人便不去注意技术要求,久而久之,真正的传统做坯技艺势必消亡。就传统圆器制作而言,主要的工种就有做坯、印坯、利坯、挖坯、刹合坯,画坯、装坯等,少了其中的任何一种技艺都不能完成最终成品,因而,每一种技艺只有在活态的生产作业上才能生存和传承。

(三)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继乏人

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曾在一次调查报告中描述道:“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和发展面临十分严峻的形势。主要表现在:一些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后继乏人,面临失传危险。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观念发生变化,一些民间艺术不再被人欣赏,有的传统习俗在慢慢消失;青年一代崇尚现代文明,对民族传统和文学艺术逐渐失去兴趣,不愿学习继承;那些身怀绝技的民间艺人门庭冷落,而这些民间艺人大多年岁已高,如不及时传承,则会使这些‘绝技’随着他们的去世而失传甚至灭绝。”为什么这些文化遗产后继乏人,其中的原因是非常复杂的,跟社会经济、文化的变迁密不可分,而在现有的环境下我们应该关注的是如何采取有效措施,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主要载体――传承人真正得到保护。

(四)大量珍贵实物资料未得到妥善保护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自动化生产在一定范围内取代了手工生产,这是时代的进步,而作为传统手工技术,特别是中国传统手工圆器制瓷工艺,它是古代手工制瓷的活化石,是祖国陶瓷工艺文化的瑰宝,从宋、元、明、清各发展时期均给我们留下许多值得骄傲和保留的东西,在漫长的中国陶瓷艺术发展史中,是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环境的恶化,以口传心授方式传承的各种技艺正在不断消失,一些作为承载传统文化的独特语言、文字正在消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衰微和凋零速度之快,让人揪心。

六、景德镇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和传承措施

(一)确认政府主导,发动社会广泛参与

2005年国办《意见》指出,我国非遗保护的工作原则是:“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点面结合,讲求实效。”在机械化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要更好地保护传统手工艺,就要贯彻落实“抢救第一、保护为主、合理利用、继承发展”的指导方针,将其作为景德镇的城市特色之一。此外,政府应在保护手工艺方面不断地加强非物质遗产保护工作,多关注技师和老艺人的评选工作,申请政府发展非遗传承的专项资金,为推动非遗的传承而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和设立专门的主管部门等等。

(二)关注非遗传承人,呼吁“文化自觉”

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第三章第十五条规定:“缔约国在开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时,应努力确保创造、延续和传承这种遗产的社区、群体、有时是一个人的最大限度的参与,并吸收他们积极地参与有关的管理”。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是以人为载体的传承,传承人是承载着蕴含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内涵的代表性人物。可以通过政府津贴或补贴的方式资助传承人,以命名的方式吸引传承人,努力培养和造就新一代非遗传承人,为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化建设中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认为:“文化自觉”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源于群众的“文化自觉”,只有依靠群众对本民族文化最大化的相互认同、支持和参与才能实现其保护。

(三)学校开设相关类属课程的教学,加强交流与合作

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着重提出要大力培养文化遗产保护和管理所需的专业人才。由于各种原因,传统工艺的研究、保护曾长期得不到重视。当务之急是要采取切实措施,逐步完善传统手工技艺的学术建制,推进学科建设,结合青少年爱国爱乡教育,编写与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地方历史、民俗、音乐、美术等教材,并积极稳妥地规范和实施高级、中级专业人才的教育培养,在相应的高校增设有关方面的专业学科,招收此类专业的本科生、代培生、进修生等。将民间艺术列入大学艺术教育,吸收文化人类学家和民俗学家为其授课,以提高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水平,只有在多方的努力下,才能适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长远需要。

(四)创建保护传承基地,加强舆论宣传力度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手工制瓷技艺的保护传承要“软硬”兼施,古窑民俗博览区曾利用中国唯一遗存的传统镇窑,通过复烧,创建了传统瓷窑营造技艺和烧成技艺的保护传承基地,在镇窑复烧中,多位烧窑的老窑人在基地从事传统手工生产,同时在这个基地带有学徒,使传统手工技艺得以恢复,即“硬”――创建具有可运行的传统生产作业线的保护传承基地。所谓“软”,则要大力宣传老艺人们精湛的陶瓷手工技艺以及陶瓷手工艺的相关知识,宣传陶瓷手工艺新人在传承和开拓创新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多鼓励和支持身怀绝技的陶瓷手工艺老艺人和新人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势在营造尊重和保护陶瓷手工艺人才的氛围。

七、结语

遗产不仅是家庭留给我们的物质,更是社会进化赋予我们的精神,是历史长河中绚丽多彩的生活飘过的痕迹,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独特思维方式和国家魅力。文化传播下的活态传承应有一支完整的队伍,使传统的工艺和技艺能够得到继承与发扬,典型的手工制品能够得到生产与制作。这种精神的传播构成了民族的文化底线和情感底线,也承载着民族的文化基因,因而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弘扬民族精神、全面推动人类文明对话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二五(2012)”文化产业专项规划课题,项目编号:12YS204。

注释:

①[英]泰勒.原始文化.连树声译(重译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②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普查工作手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版.

③[美]爱尔乌德.文化进化论.钟兆麟译.世界书局.1932年版

④潘宏艳.景德镇,以陶瓷文化塑旅游之魂.瓷库中国网.

参考文献:

[1]王姝,付裕.非物质文化遗产带给我们的思索――景德镇陶瓷手工艺现状调查[N].景德镇日报.2011.3.

[2]田鸿喜.走过千年――回眸景德镇传统手工圆器制瓷[N].江西美术出版社.2003.

[3]王文章,陈飞龙.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国家文化发展战略[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02).

[4]黄涛.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情境保护[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05).

[5]洪映红.民间立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2).

[6]李俊霞.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践与探讨[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4).

[7]王文章.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6(04).

[8]刘魁立.论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河南社会科学.2007(01).

[9李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国家文化发展[J].学术论坛.2008(07).

[10]戴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困惑[J].望新闻周刊.2005(30).

[11]周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与学校地理教育整合[D].云南师范大学.2009.

[12]宋本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的传统手工技艺[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

[13]白明.景德镇传统制瓷工艺[J].中国陶艺家.2009年01期.

[14]费孝通.反思・对话・文化自觉[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03).

[15]肖颜琴.从陶瓷艺术产业谈景德镇陶瓷文化生态圈的构建[J].中国陶瓷.2012年07期.

非遗传承研究篇7

关键词:传承人 传承人认定 保护措施 传承

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人类在长期社会生活的历史长河中形成的具有较稳定精神和技艺形态的文化与传统。在韩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必须要具备历史性、传统性、艺术性、学术性、地域性以及正面临着灭绝危机等条件的文化与传统高。这些文化与传统大多以口传身教的方式长时间效力于它的创造承载主体,成为人类文化的重要遗产。其中文化传承人,他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核心技术传承的载体与保护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灵魂所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所以保护保护文化传承人即是保护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前提,也是保护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

一、中韩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措施比较

(一)中韩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认定方式比较

我国国务院在2011年颁布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定了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认定标准:要熟练地掌握并拥有关于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技术和能力,且这种技术和能力在其指定的领域范围内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利用这种技术和能力可以积极地开展传承活动。

在韩国颁布的《文化t保护法实施令》中规定了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认定标准:即持有者必须能够原原本本得领会或保存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技艺和技能,并且可以原原本本地进行艺术表演或工艺制作,持有的团体即无法个人完成或持有者由于技术等方面原因,是由多人组成的团队时指定为文化财持有团体;名誉持有者要通过专家调查和文化财委员会审议,其中因高龄或病患而无法进行正常传授活动的持有者也被认定为名誉持有者。

在认定范围上,我国只表明了可以继承的个人,却忽略了团体的继承性。在传承的技能上,我国的认定标准比较模糊,韩国在这其中标明了要原原本本的领会或保存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技术和技能,这种严格的标准是我们没有标注到的。但是这其中两国都存在着数量上不明确的缺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的主要方式是依靠传承人的与被传承人之间的言传身教,并通过该传承人的传授和教育保证这种方式是有效的传承方式。在这方面中韩两国都有了清晰的认知,并且对此都付诸了很多实践,把认定传承人作为工作的一个重要输出方向。这些传承人的认定方式都可以概括为是用个人可代表该特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最有造诣的一流水平技艺,得到公众以及政府、专家的肯定的方式来认定的。

(二)中韩现有的传承人保护措施比较

1.法律方面

(1)中韩传承人保护措施法律颁布时间的比较

自我国2004年加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来,就逐步开始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但是由于韩国日本等国家与中国相比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进行的相对较早,所以相关政策法律的颁布也比我国早了一些。韩国早在1962年时就颁布了《文化财保护法》,后几经修改从2000年7月开始正式实施。在2015年3月,又制定了《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和振兴法》。而我国在2008年5月文化部门才颁布了《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随后从2007年至今根据该法,我国文化部门逐步建立了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并且陆续公布了四批各个方面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的传承人,其中一些省市区,也都先后制定了相关的传承人保护办法,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在2011年2月我国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与韩国相比,我国相关的法律条文颁布的较晚,这使得后期我国在对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抢救性记录工作时损失了很多机会和资源。

(2)中韩传承人享有的权利与应尽的义务比较

韩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持有者和持有团体,可以指定民俗资料中重要的材料为“重要民俗资产”。对于重要的无形文化遗产保护由国家来提供必要的经费。但是持有者们要定期公开自己所拥有的技艺和技能,同时还要义务性的传授自己所持有的技艺及技能。在2015年3月,又制定了《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和振兴法》,其中有些条例规定要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者和传承团体实施传授教育,并且表明向传承人和传承团体颁发进修证书。这些法律和条例都使得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各方面有了硬性的规定。我国颁布的《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中也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在认定、权利义务和资助等方面都做出了相关的规定。其中在认定方面就明确表明了要积极地开展传习活动,培养后继人才。作为文化传承人还要制定传承计划,定期向上级提交项目传承情况报告等。在2011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又进一步做了完善。如其中第四章第三十条中“提供必要的传承场所;提供必要的经济资助;支持其参与社会公益性活动;支持开展传承传播”等其他措施。随着这些法律条文的颁布,可以看出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越来越重视,逐渐的在完整我国的法律体系来保护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但是根据法律条文可以看出由于在很多方面只表明了义务却没有将权力赋予个人,这就导致了早期的法律缺乏完整性。

(3)中韩传承人保护荣誉称号取消方面的比较

对于“传承人”这个荣誉称号的取消方面,我国在法律上规定的是没有履行义务的或丧失传承能力的将其文化传承人的称号取消。而韩国规定作为文化传承人受到严重处分或罚款的和因身体或者精神上有疾病的取消其文化传承人的称号。相比较来讲韩国的称号取消较为人性化,由于文化的传承大多是以口传身教方式来进行的,所以对于没有履行义务的传承人来说,取消其文化传承人称号对其本人来讲是没有什么损失,但是对于国家来说或者对于一个即将灭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讲,就损失了一个信息和技术的来源。

2.社会方面

(1)中韩政府在鼓励开展传习活动的比较

我国自2007年起,于每年的文化遗产日在人民大会堂都会举行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命名大会,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颁发“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薪传奖”。同时各地政府还积极地支持和保障传承人的传习活动,并在这些活动中为代表性传承人提供传习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机会。韩国从1973年开始,政府每年都在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所在地方上设立能传授该文化遗产技术和技能的传授教育馆,让文化传承人有场所可以进行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授和教育等活动。2001年8月,韩国政府又成立了“韩国文化产振兴院”。2013年还在全罗北道的全州市建立了“国立无形遗产院”,这些院的设立都使得文化传承人各尽其用。通过比较可以看出我国并没有像韩国一样积极地去为传承人提供专门的场所,只是义务性的让他们去传承。

(2)中韩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力度的比较

由于韩国政府对韩国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中都是按照国际上的规范要求和原则进行的,特别注重对无形文化遗产及其传承人的关注,所以韩国政府经常做一些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活动,比如光州的泡菜文化节;在各种大型活动或者祭祀中的假面舞和盘索里演唱等。由于韩国本身娱乐业较为发达,在各种活动举行时都会让媒体参加,以此来增加文化传承人的曝光率,这样的宣传力度不仅增加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曝光度,出于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也是为了让文化传承人有更多的出处。而在我国的日常生活中,见到最多的文化传承宣传就是电视上的纪录片,很少在大街小巷见到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动或信息,在宣传力度方面我国明显的处于弱方。

(3)中韩政府针对文化传承人统一管理方面的比较

韩国政府可以指定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持有者和持有团体,可以将重要的文化遗产根据其价值划分为不同等级,还可以由文化遗产厅下设的文化遗产委员会负责批准与解除指定无形文化的持有者或持有团体。在2013年时我国因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中心的正式成立,才开始通过各种形式的调查来了解传承人的具体情况,采取各种各样具有补救性的方法把传承人所掌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各方面技术和技能通过数字化记录储存起来。

3.经济方面

(1)中韩两国对各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经济补助比较

我国的中央财政部门给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门设置了保护资金,县级以上的人民政府应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所需的费用归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纳入本级政府的财政预算内。韩国对于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由国家提供必要的经费,其中包括自造或购买设备费、传授所建筑材料使用费、教材印刷费等。由于我国本身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建设力度不够,所以在对于项目补助上就有所欠缺。

(2)中韩两国对项目文化传承人经济补助的比较

我国自2008年起,中央财政就开始对部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传习活动给予经济上的补助。在2015年6月,文化部颁布了《文化部开展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通知》,其中也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费保障作了说明。我国每年会向每位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的传承人提供传习经费补助,各个地方对各个地方级别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提供相应的补助经费。并且在2011年时,我国对传承人的经济补助标准从每人每年0.8万元上升至1万元。在经济补助方面韩国在《文化财保护法》中明确指出国家可以为传承人每月提供生活补给。以“韩山夏布织造”为例,其传承人每月可以从国家领取到130万韩元相当于8千人民币的传承资助金。同时还会提供免费医疗和其他特殊待遇。不仅如此,还对接受传统教育者即有可能成为文化鞒腥说娜烁予奖金鼓励。这是我国没有做到的,我们只是一味地去补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却没有把经济补助与其应尽的义务相互挂钩。

二、中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措施中存在的不足

(一)传承人认定方面的空缺

根据以上的比较可以看出我国在传承人的认定范围上较小,韩国认定拥有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或者由于技术或技能属于几个人组成的团体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而我国只认定了个人。另外韩国在认定标准方面要求“原原本本”,即能原本的还原该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这就使得我国应该严格要求传承人的传承标准。同时对于认定取消方面,即终身制问题中,我国认定较为死板,并没有以人为本考虑情况。

(二)法律权利与义务的不平衡

在我国的法律中要求传承人要根据行政部门的要求提供完整的技艺和技能的操作过程和要领,制定传承目标和计划,积极参加传承活动,定期向上级提交报告等。而在享受的权利这方面并没有明确的指示,只写了有经济上的补助类的内容,其他的权利却没有表明。

(三)政府的扮演的角色不健全

在与韩国政府的比较中,可以发现我国政府在文化继承中起到的角色是一个管理者而不是一个推动者,政府应该参与其中,将文化传承人的全面性保护和发展作为第一要务,而不是统一的做出政策来管理。并且政府在非物质文化保护中缺乏主动性,单方面要求了传承人各种书面上的计划和形式化上的义务,却没有由政府出面举办各种社会活动来强制传承人履行他们的义务,没有很好的推动传承人的传承和激发传承人的积极性。由于我国的管理体制,是根据国家省市县四级管理,所以政府作为一个信息传达者,信息传达方面也有缺失。

(四)宣传力度不足

根据韩国的宣传力度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并没有去主动建立各种学堂类的场所来供文化传承人传承自己拥有的技能和技术,在日常生活中也没有以哪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来举行大型活动。我国拥有很多媒体平台,却没有很好的去推动这些平台宣传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不仅是在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社会地位和知名度方面的一个缺陷,也是对文化传承的一种损失。主动积极的去宣传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更多人感兴趣,也是培养文化传承人的一个好手段。

三、完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措施的建议

(一)扩大传承人认定范围

借鉴韩国的经验,我国不仅应该在传承人数量上扩大范围,也应该在传承人认定标准上扩大范围。由于我国传承人还面临着一个老龄化的趋势,我们还应将具备有继承能力的,与上一代之间有直接师承关系的人或团体认定为传承人。并且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数量可以为多个,代表性的传承人也可以为多个。在认定标准上,我国是以掌握并承续该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且拥有公信力有积极开展传承活动的人为传承人,这样的标准过于简单,我们应该以能精准掌握并可以基本还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社会公信力和创造力的人作为文化传承人。在取消认定上,我国应结合韩国的标准,将疾病与精神状况考虑进去,不能单单以不能传承就取消其传承人称号。

(二)完善法律权利与义务的不平衡

韩国不仅有生活补助,还有医疗补助和活动经费等其他特殊待遇,同时这些经济补助政策不仅仅适用于文化传承人,还给学者以鼓励性的奖励。我国就应该完善经济补助体制,与韩国相结合。在应尽义务里,应加强传承人实际传承活动中的义务,并将应尽的义务与经济补助相结合。

(三)政府积极参与保护活动

与韩国相比,我国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型活动过于欠缺,这使得与我们日常生活的联系慢慢减少,政府作为管理者和推动者,应主动地携起传承人的手,一起发扬和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结合韩国建立各种体验式的学堂,让有兴趣的人们积极的参与其中。可以从小学的教科书或者课程抓起,让人们从小就接触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其传承人,形成刻板印象。也可以将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结合当地的状况创造出各种衍生物,与人们的生活相结合等。这些都是通过政府积极地组办活动,让传承人有机会传承和创新,也让更多人来接触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给了传承人一个展示处,不仅提高了传承人的地位和威望,也是为下一代传承人奠定了一个大舞台。

(四)增强曝光率和频繁度

增加曝光率就是增加宣传力度,可以在各个地方旅游景点加入体验,认真的做好各个等级的信息交流。对于频繁度,我们应该结合韩国活动经验,举办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节日活动,呼吁人民群众来参加。这种宣传措施不仅是为了提高了传承人的知名度,同时也为传承人尽义务提供一平台。

四、结语

从这次研究中可以看出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是很难的,需要全面性的考虑传承人的切身利益,不仅仅要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还要根据不同的传承人来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四章第三十条,2011.

[2]李荣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及传承人保护现状[J].美与时代,2016(04).

[3]崔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权利的法律保护[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2014(03).

[4]潘洪.中韩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及保护制度之比较[J].滁州学院学报,2014(06).

[5]孙谦等.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研究综述[J].黑龙江史志,2016(13).

[6]李晓宏.浅析中韩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中传承人认定问题[J].人文地高,2015(才智).

[7]田耕旭.韩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G].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16(03).

非遗传承研究篇8

关键词:电商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华文明的独特品格和民族气质,体现各族人民群众的审美追求、生存智慧,乃至丰富多彩的生活情趣。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问题,政府和社会各界都非常关注,各省也相继制定了各种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措施,实施有计划的资助。但政府补贴终归有限,可谓杯水车薪。依靠补贴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真正利用经济杠杆来调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积极性的最佳方式,恐怕还是要变“政府输血”为“自我造血”。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与网络紧紧联系在一起,网络购物已成为日常购物的重要组成部门,那么在网络化时代,能否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电子商务平台结合起来,给非遗传承人与消费者一个的沟通平台;帮助不懂市场、不懂营销的非遗传承人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更多优势,从而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获得有效传承,并为消费者提供非遗“正品”,让更多的人感受非遗魅力,推动非遗产品的转型和审美价值的提升,已成为非遗发展的新命题。

一、电商时代非遗产品发展的现状分析

(一)非遗产品淘宝网店铺。淘宝网是亚洲最大的网上交易平台,每天超过8亿的在线商品。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关键字搜索到23家相关淘宝店铺。这些店铺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打着非遗旗号的店铺。这类店铺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宣传口号,宣称卖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具有代表性的淘宝店铺为“中国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馆” “ 国漆旗舰店”。这些店铺的主要优势:(1)价格合适,能被大多数消费者所接受;(2)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名号的店铺偏少,同类竞争商家不多。同时主要劣势:(1)东西难辨真伪,品质无法保障,难以被消费者认可;(2)店铺宣传力度不够知名度不高导致消费浏览者偏少。

同时,淘宝网上还有一些传承人自己开设的店铺,主要代表性店铺有“内联升”(俗称老北京布鞋、 “盛锡福帽子”、“国家非遗浦江麦秆画”。这些店铺的主要优势:(1)是非遗传承人自设的网店其销售的商品百年传承,专注一物,贵在精致可信赖度高;(2)是非遗传承人自设的网店,制成商品的材料都是自己进购,再制成成品。然后直接放于网上销售,没有过多的中间环节,也不存在实体店的店面费,商品价格相对实惠。主要劣势:(1)是绝大多数非遗传承人自设的网店只有成品照片,没其制作过程的照片,不能够的向消费者展示其商品的手工价值所在。内联升和盛锡福帽子虽有制作过程图,但过于死板,对非遗的展示不够,故事性不强;(2)非遗传承人自设的网店店内品种单一,让有送礼意愿的消费者不能多选择的挑选想要的作品,而且具有地域局限性,不为广大人民所熟知。

(二)非遗产品相关网站。网上有很多非遗产品网站,代表性的网站为“中国民间工艺品网”、“中国民间手工艺品网”、“ 中国工艺品网”这些网站汇集民族特色产品,其优势:该类网站收集的商品种类多样,款式新颖,提供给消费者多方面的选择,同时能较好宣传民间文化。其劣势:该类网站承担展示和宣传产品的责任,并不出售商品,消费者点击图片时会链接到企业网页,如阿里巴巴、淘宝等店铺。因此,其品质和信息安全均无法保证。

二、电商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途径探析

(一)准确定位,打造非遗产品营销网站。文化遗产是大家的,最终也必须依靠大家来传承下去。但是,由于种种原因,非物质文化传统渐渐被人们所遗忘。因此,要创办一个非遗产品营销网站,通过这个网站让公众尤其是年轻人了解并喜爱传统文化手工艺品,了解国家文化遗产之博大精深。守住文化之根、民族之魂!打造非遗产品营销网站,首先要明确网站是为了销售非遗传承人的产品。把网站打造成为聚集非遗传承人作品的平台,平台对非遗进行集中宣传,产生集群效应,让消费者更多的非遗作品,避免了非遗传承人势单力薄,缺乏宣传的困境。此外,为了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站投放的产品出了介绍作品外,还介绍了传承人的传奇一生,因此,每一个产品有一段故事,也有产品制作的生动过程图,并会及时在讨论区上传制作的现场图,使消费者更加深刻的认识非遗。

目前,网络上销售的产品都是1件起出售,这使得这类纯手工的产品价格较高。而我们打造的网站上每件产品会在图片左上角设置最小订单量,采用团购模式售卖非遗产品,产品的价格将比市场价格便宜,从而增强与实体店铺的竞争力。同时,网站可设立预购项目模块,展示传承人的新品,设置若干各展位,展示时间为一个月,根据下定金的客户人数来测试产品的市场投放效果。当下定金的人数达到最小起订量,订单满额就会放入生产。新作在网站上的第一时间和推广,带给顾客第一时间上的视觉享受和精神享受,并且站在消费者的角度,以消费者的眼光去判定一件作品是否值得投入生产线,既能解决作品不受喜爱滞销导致的库存过大的问题又能解决生产浪费的现象。

(二)畅通渠道,加强宣传力度。根据2014年1月16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显示整体即时通信用户规模在移动端的推动下提升至5.32亿,较2012年底增长6440万,使用率高达86.2%。尤其突出的是,近年来,微信聊天工具越来越受欢迎。利用好这个平台将是推广网站非常重要的一步。微信二维码主要通过以下几个精准渠道宣传:(1)与网站签约传承人协定,在他们产品附赠的说明书或收藏手册上印有网站的网址和二维码。(2)与旅游文化局沟通,在全省范围内的景区门票上印上网站信息及二维码.与游客量大的景区合作,在景区入口检票时为游客们免费提供擦汗用的手帕,印上景区的路线和相应地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工艺品,并在手帕的角落上印上网站的信息。使中外游客欣赏历史文化古迹的同时也能看到非物质传统文化遗产让人惊艳的工艺品。(3)在客流量多的餐厅餐桌菜单上印网站的二维码,这样就能利用微信扫二维码关注,关注的同时系统将推送网站平台,在微信聊天室的下端,可以分为上架新作/在线艺术/传承人的故事三个点击都可进入网站相应的网页的平台,并利用服务号定期推送上架新作。

同时,可以建立官方微博,利用微博这个平台网站推广、活动策划、作品推广等系列营销活动。在网站上传播非遗传承人的故事和作品,网站上畅销作品,转发一些客户评价、心得为网站做宣传,一些高质量的原创文章。转发浙江非遗V(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官方微博)更新的微博,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传。不定期推出为期3~7天的优惠活动,增加粉丝的浏览量和关注量。从而达到每个粉丝都是最好的客户和宣传平台做推广。

当然,政府必须承担宣传推广的责任。目前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扶持政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实行“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坚持真实性和整体性的保护原则。我国22个省区市在文化厅局单独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室),国家设立了非遗保护工作专项资金。因此,网站可以携手政府一起举办各项宣传活动,如“文化遗产日”活动,借此机会为网站做介绍推广。借助政府的力量,在老百姓心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形成良好的口碑。

(三)结合市场,进行网络营销。首先应把礼品市场作为网络营销的突破口。常言道:来而不往非礼也。送礼和回礼是增进感情,协商事宜的好方法。根据《中国经济周刊》统计资料显示,2011年中国礼品消费总额高达7800亿元,而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礼品市场将会在一个长时期内保持稳定高速增长。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品为纯手工制作,历史沉淀厚重,民族性强,具有独特、稀缺、珍奇等特点,这类产品适合的送礼对象有:送外国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具有浓郁的中国风,赠送外国友人、合作伙伴,绝对是首选礼品之一。送恩师:大学及以上学历的人群,特别是研究生,他们为了表达对导师的感谢,总会增导师礼物,非遗产品就是很好的馈赠礼品。其次就是开发旅游纪念品的网络营销。每个游客来游玩景点都希望带上当地特有的产品,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品十分符合这些游客的需求,如浦江麦秆贴,王星记扇子等。但由于许多人旅游喜欢自由自在,不乐意被繁杂的身外物所束缚,许多人旅游完都选择在网上购买纪念品送亲朋好友。在速图网的市场调研中,发现有1/3的人选择了网购春节礼物,这说明网购礼物将逐渐成为一种潮流。再者,收藏市场应引起重视。《2005年北京市文物拍卖工作总结》显示,2005年,仅北京市各个文物拍卖公司的拍卖成交额,即达到91.6亿元人民币。中国本就是文化古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收藏市场。网站与非遗传承人合作,销售的每件商品都有其特定的文化价值和市场价值。对于收藏爱好者购买网战的产品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信赖度高,风险较小。最后,需重视手工市场的网络营销。根据浙江省统计年鉴统计

2012年底浙江在校小学生有346.73万人,在校中学生有

236.88万人,对于孩子的成长,学校和父母关心的不单单只是学习,对于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大脑思维能力越来越看重。当下,中小学设有手工劳动课,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同时提高大脑的思维能力。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余姚的剪纸,舟山普陀渔民画等非遗作品的制作过程均有助于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大脑思维能力。而学生家长多数热衷于网购,这都为非遗产品的网络营销畅通了渠道。

总之,电商时代既要一方面集中展示各种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再现非遗魅力;另一方面为非遗作品的生产者----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拓宽销售渠道,解决发展难题。

参考文献:

[1] 苑利,顾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十项基本原则[J].学习与实践,2006(11)

上一篇:节能技巧范文 下一篇:室内空间设计总结与体会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