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承的意思范文

时间:2023-12-04 17:48:48

非遗传承的意思篇1

【关键词】中医药院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历史文化的“活化石”,蕴藏着传统文化最深的根源,反映了一个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具有重大的保存价值。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保护一个民族的文化根脉。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制定了政策、颁布了法律,政府、商界、学界、媒体等纷纷行动起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不断前进。中医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的诊疗技术、针灸等也已经“申遗”成功。中医高校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责无旁贷。大学具有文化传播的功能,大学生作为国家培养的高级专门人才,负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使命,所以在中医院校对大学生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成为当务之急。

1 中医院校开展大学生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意义

1.1 可以向大学生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传承,需要大学生的参与,“传统民俗文化优秀遗产的知识、技艺应当进入大中小学的课堂,全面推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正规教育。大学应该设立文化遗产系或专业,培养这一领域的高级专业人才。”[1]高校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有利于系统地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知识,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者和传承人。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丰富,其传承需要大批青年人积极参与,才能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目前中医的针灸已被确定为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生命与疾病认识方法等被列入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传承人多分布在中医院校或研究所,且多年纪较大。在中医院校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有利于在年轻学子中培养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使祖国医药活态传承并发扬光大,也有利于巩固学生的专业思想,提升其对所学专业的热爱程度,树立其学好专业的信心。

1.2 可以激发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

近几十年来,由于西方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大量涌入中国,思想文化领域的开放和经济形态的变化,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传统文化的民间传承方式受到冲击。思想活跃的大学生受到西方思想和价值观念的影响,部分出现了信仰缺失、民族情感淡薄、缺少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爱国热情淡化、价值观多元化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党中央提出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在大学生中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正是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举措之一。通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灿烂悠久的文化,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提升大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程度,从而培育大学生们的民族精神、激发爱国精神,逐步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同时,中医院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又可以增加大学生对祖国传统医药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增强维护中医、振兴中医的使命感和紧迫感。

1.3 可以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培育人文精神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和文化积淀的产物,其中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可以给人以心灵的启迪和精神的享受。对于中医院校的大学生来说,学习传统文化知识,既是其学好专业课的基础,也是提高其人文品质的重要途径。中医传统文化中“医乃仁术”“大医精诚”等思想是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素材。中医传统文化对培育大学生审美情趣、提高人文修养、培育人文精神、塑造完美人格具有重要意义。加强大学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有助于使其了解丰富的历史和文化知识,拓宽视野、陶冶情操,提升其文化理解力和鉴别力,培育人文精神,从而塑造高尚的医者操守。

2 中医院校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途径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提出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九种措施,其中之一是传承,并特别强调通过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两种方式来传承。在现代社会中,正规教育当指学校教育。目前,中医高等院校应从理论研究、课堂教育及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等方面入手来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

2.1 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教育理论研究

高校具有科研优势和人才优势,高校中知识分子是文化上的先知先觉者。高校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教育方面的理论研究。“通过深入研究,发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传承规律,并用以指导当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从理论的高度弄清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什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怎样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2]研究的成果将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同时,还要深入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的有关理论,搞清特点、规律、方法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方法等方面的问题,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系统化、科学化。

2.2 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课堂教学

开展课堂教学是系统地传授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的最有效的方式。此处的课堂教学主要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的课堂教学,而非中医中药学专业课程教学。

在教学内容上要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知识和理论的传授与有代表性的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事项的介绍相结合。一方面,向学生传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价值、保护方法、保护原则、传承规律、相关法规政策等方面的知识;另一方面,要向学生介绍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代表性的事项,如传统戏剧类的昆曲、民间美术类的杨柳青木版年画、传统医药类的针灸等。传统医药类的中医生命与疾病认识方法、中医诊法、针灸、中医正骨疗法等在学生的专业课程里均有讲授,然其教学的角度主要着眼于技术层面,着眼于医疗临床实践,而非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学课上则应从文化的价值、保护、传承与创新的角度,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的有关理论来介绍,使学生从文化的角度加以认知,超越技术层面。

在教学方法上,要充分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用图像、声音、影像向学生生动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具体事项。同时要多采取参与式、互动式的教学方法,把老师教与学生讲结合在一起。笔者在讲授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时,就是采取这种方式,由老师主要讲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理论,由学生分别介绍具体的文化事项,学生或介绍自己家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事项,或介绍自己感兴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事项,参与的热情很高,师生间的进一步讨论激发了学生主动思考的热情,收到了很好的学习效果。

2.3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鼓励学生成立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社团,如民俗、传统手工艺、书法绘画等方面的社团。通过开展活动,使学生了解、热爱非物质文化遗产,参与到传承与保护工作中来;利用寒暑(下转第105页)(上接第53页)假时间,与“三下乡”活动相结合,让学生回到家乡利用学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与保护的知识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调查活动,收集家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让学生感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在身边,从而培养保护意识;鼓励团委、学生会等组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介绍、展示等活动,如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每年6月份第二个星期六非物质文化遗产日宣传、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讲座、知识竞赛等活动,在学生中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常识,激发大学生认识、探讨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和积极性。

3 目前中医院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中医院校的大学生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既有思想认识问题,也有客观条件的限制,这些问题需要在今后加以解决,否则就会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效果。

3.1 学生思想认识不到位

由于受到功利主义思想和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的影响,目前大学生在学习时常会问某门课有什么用,对于直接能够看到将来应用前景或与自己的就业直接相关的课程比较重视,而反之则应付了事。中医院校的大学生的就业意愿多为中医临床、中药开发、中医药科研等,这样的就业意愿使学生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知识对自己就业不起决定性影响,因而不够重视。

3.2 教材建设亟需加强

虽然很多学校都开设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学课程,但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的专业的权威的教材仍处在建设中。目前笔者能够看到的是王文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也还不是教育部规划教材。其它方面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管理、保护政策、保护技术、传承规律、田野调查方法等专门的教材,现在还未见到。而针对中医院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教材更是空白。教材建设任重而道远,它应在理论研究进一步深入、学科定位进一步明晰后逐步完善。

3.3 田野调查不足

目前高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主要为课堂教学,教师利用多媒体手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展示,但真正带领学生深入基层做田野调查的则很少,这主要是由于资金和课时等方面的限制。教师和学生都缺少田野调查,导致教与学都是从理论到理论,从课本到课本,导致理论与实践两层皮。

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越来越重视和人们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意识的不断增强,高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工作必然会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存在的问题也会在今后的实践中逐步得到解决。

【参考文献】

[1]乌丙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与方法[C].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285.

[2]苑利,顾军.非物质文化遗产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83.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中医院校大学生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研究”(HDJXHB1110811)。

非遗传承的意思篇2

【关键词】传承人素质评价 非遗教学设计评价 非遗教学效果评价

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质量和学生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习质量的综合评价体系,因为单一评价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掌握情况不能全方位反映传承教育情况,传承教育的过程是多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加大科学技术地运用,利用多媒体技术、摄像技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评价方式提供更灵活准确的方式,信息技术的便捷,利用网络、通信设备,可以加快评价方法和结果的资源共享,为人们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评价经验交流提供有效的平台。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个人素质评价标准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个人素质包括传承人的道德素质、传承人的专业素质和传承人职业的素质三个方面:传承人的道德素质是指该传承人对待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事业的态度和所反映的人格特征。这是评价传承人个人素质的首要标准。献身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事业,甘为孺子牛的崇高精神境界;严谨治学,勤于律己的行为规范;热爱学生,诲人不倦的教师师德。这三个方面是传承人道德素质的基本内容。

传承人的专业素质是指该传承人掌握该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技术水平的情况,这是选拔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前提条件。只有传承人具有渊博的知识、娴熟的技巧才能“明师出高徒”,在学生心目中树立威信,成为其学习的榜样。

传承人的职业素质是指作为教育工作者,传承人应该具有教师职业的良好职业技能,它包括:教态、语言、板书、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掌握情况、对课堂的驾御能力和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应变能力。良好的职业素质对传承人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良好的辅助作用。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的教学设计评价

这包括传承人的传承理念、教学目标的把握、教学思路的清晰度和教学内容的准确性。

传承人在传承教育的过程开始和过程中所体现的传承理念是指导整个教学进行的前提。传承理念先进和准确决定教学的成功。着重体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教育思想,把非物质遗产传承教育贯穿在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中,得以发扬光大。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的目标明确。被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教学设计的首要评价目标。每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有自己的教育目标,这个目标的明确度对传承教育的行动具有指导意义。整个教学的开展,都要依据目标来进行。目标是否明确关系教育活动的结果。

教学思路的清晰度是关系传承人的教学逻辑问题。由浅入深,先易后难,教学程序是否符合逻辑顺序,直接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效果。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内容的准确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要真实反映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情况,要能完整地再现整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体系,力争把握重点、难点、突破点,找到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切入点,内容充实丰富,有深度,提供学生拓展的机会。着重评价传承人的教学内容科学性和系统性。当然知识内容是不断更新和扩展的,这就要求传承人要有创新意识,对旧知识进行加工和创新,着重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知识的先进性和时代性。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的教学过程评价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的教学过程包括组织方法的选用、教学手段的选用和认知方法的选用。这三个方面共同组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一个评价环节,它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

组织方法的选用得当。组织方法丰富,就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选用的组织方法适合该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的学习,有效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当然,使用能突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方法就越能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手段的使用恰当。教学手段可以让学生亲身感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和形式,就更容易建立表象,使用频率恰当,选用合理的教学手段就越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认知方法的引导合理。帮助引导学生使用正确的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时心理活动的方法。教师在此扮演的是引导者的角色。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的效果评价

这主要包括教学目标达成度、学生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内容测试情况、学生在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体现的态度,意志,兴趣。

教学目标达成度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三维目标的实现情况,主要考察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教学过程中体现的效果,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实现程度。

学生测评,可以及时有效地检测到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的掌握情况,比较快捷和实用。

非遗传承的意思篇3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高校教育;传承保护;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7-0252-01

高校是国家高等教育的主要物质载体,它所培养的高级专门人才应该符合社会文化发展基调,在展现他们专业能力的同时,也为社会发展建设作出相应贡献。在高校中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也是我国对未来一代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它希望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独特性、活态性、传承性、流变性、综合性与民族地域性都体现在教育内容当中。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传承与保护的重要性与可行性

(一)重要性。2005年3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在《意见》中就指出要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引入高校,实现以高校为核心的传承机制,并在实践中规范其教育思路及要求。在《意见》中还指出,要构建“有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在高校采取如资助教育扶持、表彰奖睢⒔逃鼓励等多模式,让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后继有人。

(二)可行性。高校在知识传播与人才培养方面一直都追求不断创新改进,所以在对知识的积累与教育体系形成方面具有巨大优势,即浓厚的文化底蕴与学术氛围。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应该义不容辞地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当中,这也是传承中华文明、发扬民族精神、培养大学生爱国精神并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好契机。本文认为,非遗保护在高校需要大量的理论支持,高校师生人才在文化层次及内容挖掘方面都有较强的思辨能力,可以整理和应付基础非遗研究工作内容,并将其转化为理论研究能力,通过专家、学者、教师等多方力量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方向探索。所以说高校在开展非遗教育及科学研究方面是颇有心得经验和实践能力的,这一点也说明在高校实施非遗教育是具有一定可行性的[1]。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传承与保护的优化策略

在高校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构建教育模式体系,需要首先明确课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实际路径,将教育基础根植于地方文化及生态环境之中,从不同角度来达成传承教育目标。本文以云南省少数民族――傈僳族的民间舞蹈《阿尺木刮》为例来探讨该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地高校的教育传承保护优化策略。

(一)将民间艺人请入校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一定还需要老一辈艺人的协力支持,以云南省澜沧江地区的傈僳族地方教育为例,他们就将民间艺人请入大学校园,利用讲座形式来扩大非遗在高校校园的宣传影响力,并激发学生对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探索兴趣。该地区高校在民间艺人讲座方面主要提出两套教育方案:第一,采用教师、艺人双教师模式来展开口传心授的教学模式,主要传授地方舞蹈《阿尺木刮》的相关历史及知识文化,以理论课模式来实现对本体历史知识的传授并进行相应外延;第二,采用以学生为活动主讲人的形式,让教师及民间艺人协助学生共同开展公开性讲座活动,期间让学生主动查阅并整理讲座内容。

(二)延伸探究式课堂教学空间。探究式课堂教学空间依然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通过查阅网上资料、观看《阿尺木刮》影音资料来自觉主动地探索相关非遗知识,而教师则设计各种教学情境,提出各种教学问题来帮助学生明确非遗客观事物的主要属性。

(三)表演式创新教学形式。由于傈僳族民间传统舞蹈《阿尺木刮》具有着强烈的文艺色彩,是地方艺术形式中的主要代表,所以针对它的非遗教育也应该做到对学生实践操作欲望的有效激发,例如采用表演形式来作为教学过程的考核及评价标准。为此,学校及班级可以举办各种规模的汇报表演,邀请民间艺人与学生一同来表演《阿尺木刮》,在舞台上充分展示非遗文化的组合创编成果,并相应为学生给出评价分数,鼓励他们在舞蹈表演、舞蹈创编方面的优秀才华。这种以直观表演来促成的创新教学模式也应该成为高校非遗教育的主要途径[2]。

三、总结

本文简要分析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传承与保护的可行性及教育方法,也希望通过对新一代大学生青年的思维意识及实践行为培养来促进非遗传承的发展步伐,在丰富素质教育形式的同时也做到对地方非遗财富的代代相传。

参考文献:

[1]周燕,赵霞.地方高校传承与保护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对策研究――以湖北民族学院为例[J].三峡论坛(三峡文学・理论版),2010,(5):72-75.

非遗传承的意思篇4

关键词:“非遗”纪录片 创作 传播 苏北大鼓 保护传承

中图分类号:G2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10(c)-0249-03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积淀之所在,它蕴藏着精湛的技艺、独特的思维方式、丰富的精神蕴涵。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在现代科技文明、欧美思想文化的冲击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面临着巨大挑战,随着时间的推移,甚至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将面临濒危状况。由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多样,很多文化形式、传统工艺不能及时得到保护和发展,传承与创新面临严峻的挑战。因此,加强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的保护与传承迫在眉睫。

进入数字时代,利用高清数字影像直接记录和再现,成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手段。通过影像对历史的记录与传播,将探索出一条保护和弘扬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道路。在江苏省第4届“阳光校园”优秀微电影作品大赛中,中国摄像协会副会长、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摄影)考评员、中国高教学会会员、艺术与传媒学院刘峰老师,负责指导拍摄创作的电视纪录片《熊仔成长记》《时光记》《苏北大鼓》分别获得全省特等奖、一等奖和三等奖。而《苏北大鼓》这部纪录片,就是以记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牛崇光先生弘扬“非遗”项目“苏北大鼓”为主要内容的纪录片。该片纪述了江苏省“苏北大鼓”第八代代表性传人、宿迁市曲艺队队长牛崇光,以锲而不舍精神发扬、传承苏北大鼓的纪实。被苏、鲁、豫、皖观众誉为大鼓状元、鼓坛泰斗的牛崇光,在这部纪录片中,以唱腔优雅,悬念强、说白利索、精湛表演、唱篇锦绣、故事情节生动、唱腔形象稳重等特点,展现了苏北大鼓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魅力。

1 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的创作

1.1 精心选择“非遗”拍摄题材

“选择好的题材是纪录片创作成功的基础,很多有拍摄制作纪录片经验的编导都说过:选定了一个好的题材等于纪录片的创作成功了一半。所谓好题材,就是题材内在的价值比较高,诸如题材本身所具有的信息量、题材的审美价值蕴含量、对受众的吸引力等等。”[1]

电视纪录片《苏北大鼓》,通过对苏北大鼓非遗传承人牛崇光的纪述,向世人展示苏北大鼓的魅力,从而赋予这部纪录片以史料价值。为此,我们小组的几位同学,先期通过互联网、报纸、电视等各种媒介,对“苏北大鼓”进行了相关资料的搜集与整理工作,随后深入拜访牛崇光先生,几经交流,最后拟定好采访拍摄提纲。

1.2 做好采访与同期声采集工作

在电视纪录片《苏北大鼓》的采访与同期声采集工作中,我们小组的几位同学多次深入牛崇光先生的家中。为真实展示苏北大鼓唱腔、技法,认真做好他在悬念、说白、表演、唱篇等方面进行声音、图像的现场演绎场景。从而以音像形式清晰完整且形象直观地呈现苏北大鼓的现状,从而激发人们对于“苏北大鼓”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从而使得这项“非遗”项目得到很好的传承。

1.3 真实客观进行相关影像叙事

在《苏北大鼓》这部纪录片中,着力进行真实的影像叙事,每一部分的纪述都体现出“真人、真事、真情”的叙事原则。为此,在现场拍摄中,非常重视画面、声音以及声效的同步性进行真实客观叙事,力求展现出一个实实在在的“苏北大鼓”第8代传承人的真实形象。通过充分利用电视纪录片的光影手段,记录非遗传承人牛崇光独特的文化技艺,还原“苏北大鼓”这一非遗项目独特的文化地理环境,着力传播“苏北大鼓” 这一非遗项目的独特魅力。在该片中,既充分发挥了电视生动、声画形象的优势,又精辟概括和客观记录了“苏北大鼓”这一非遗项目传承人的传承活动、文化艺术价值、传承技艺等内容,因而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人类学、民族学研究的价值。通过对这一项目的保护与传承,为之留下了珍贵鲜活的历史影像。

2 通过相应技法增强影像魅力

在这部纪录片的拍摄制作过程中,我们通过现场同期声采集、蒙太奇剪辑手法运用等,增强了电视纪录片《苏北大鼓》的感染力和吸引力,有效地增强了影像的艺术魅力。

2.1 充分运用同期声增强现场感

同期声的采集是《苏北大鼓》这部电视纪录片真实性的重要体现,它采集到了“苏北大鼓”拍摄现场的自然声响与人物语言,具有很强的现场感与真实感。此外,现场的环境音引起了人们的联想,丰富了整个画面影像内容,使得传承人牛崇光更加鲜活、形象,富有立体感,真实地把牛崇光先生洪亮圆润的唱腔表现得淋漓尽致,也让人们感受到苏北大鼓传承人技艺之纯熟深厚,让人们切实感受到苏北大鼓的无穷魅力。

2.2 合理化运用解说词辅助叙事

“解说词是纪录片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纪录片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起着重要的作用。纪录片的创作者应该让观众通过故事情节的延续或生活画卷的展开,自然而然地感受其观点,而不是通过解说告诉广大观众”[2]。合理化地运用好解说词,不仅能对纪录片起到辅助叙事的作用,还能在纪录片的叙事结构上起着承上启下、领起影片或归纳影片作用。电视纪录片《苏北大鼓》中对于苏北大鼓历史的解说,对于其现状和传承的解说,以及对牛崇光先生的背景介绍,都有利于观众对整个这部纪录片的理解。在电视纪录片中,解说词运用并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基本不用,而是要适度。对于《苏北大鼓》这部纪录片中难以理解的片段,通过解说词形式进行了相关阐释,比如在介绍传承人牛崇光先生的唱书技法时,对苏北大鼓的构造、用法、苏北大鼓的唱腔特点等给予了相应的解释说明,便于让观众有个深刻理解和认识。而对于牛崇光先生在周末书场上的表演片段,则没有使用解说词,而是以“留白”的方式,为观众留出更多的想象与思考空间,使得观众内心被震撼的同时,引发对“苏北大鼓”现状及未来传承的深切担忧。总之。解说词的合理运用,使得这部纪录片各个片段之间衔接更加自然合理,更具系统性,增强了这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纪录片的说服力与感染力。

2.3 以蒙太奇手法突出深化主题

前苏联纪录片大师狄加・维尔托夫曾经关于纪录片提出一个著名的观点:“纪录片是将现实的片段组合成有意义的震撼”。[3] 《苏北大鼓》这部纪录片就是通过对镜头的组合与拼接手段,更加鲜明地突出纪录片的主题,从而让观众领悟其中的思想情感,以此来实现“有意义的震撼”。

为此,在电视纪录片《苏北大鼓》的后期制作中,为了让观众更加直观明了地认识唱书技法,我们在后期制作时,对采访到的相关素材进行了系统整理,并在剪辑中进行合理地组接,使得牛崇光先生的唱书技法主次鲜明而又富有节奏感,形象地诠释了苏北大鼓“板、鼓、唱”相结合的特性。体现了唱“苏北大鼓”,必须先练打板,再练打鼓,最后才学唱腔的“三眼对”学习过程。

此外,在《苏北大鼓》中,还通过镜头的组接表达创作者的思想情感,从而以期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在这部纪录片中有这样的一组镜头:在书场上,里三层、外三层地挤满了苏北大鼓的听众,这些听众大多是中老年人,每一个人的神情都十分专注,有的甚至学起牛崇光先生的样子有模有样地唱起来。观众的神情与牛崇光先生的神情相呼应,表现了苏北大鼓极强的吸引人与感染力。但是这些清一色的中老年观众,又不免让人感受到了苏北大鼓的日渐式微,以及它的传承现状让人陷入深思,从而使得广大观众能够深切感受到对于苏北大鼓传承与保护的重要价值。

2.4 围绕主题思想展开情节叙事

作为一部成功的电视纪录片,首先要有一个核心思想,整个纪录片的拍摄与制作都应该围绕这一核心思想予以展开。同时要分清主次,使得整个纪录片显得层次分明,富有节奏感,也利于观众更好地把握整个纪录片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其次,要体现人文主义思想。一部优秀的纪录片必然要体现人文关怀,如,《舌尖上的中国》则最为典型,它展现的是普通中国人的人生百味,展现的是人和食物之间的故事,透过美食来看社会。《舌尖上的中国》把观众的视线拉回到传统的饮食文化中,揭示人们内心深处最喜爱、最渴望的是家乡的味道、家的味道、民族的味道、传统的味道。而我们所拍摄制作的电视纪录片《苏北大鼓》,则向观众展示了苏北大鼓的艺术魅力,它与现如今年轻人所追崇的流行乐、摇滚乐等大不相同,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体现,从而唤起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工作的深刻思考。通过围绕主旨思想展开情节叙事手段,使得这部纪录片在给观众带来视听享受的同时,切身体会到这部纪录片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3 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的传播

3.1 通过文化传播实现有效传承

有学者认为:“文化传播是人类特有的各种文化要素的传递扩散和迁移继传现象,是各种文化资源和文化信息在时间和空间中的流变、共享、互动和重组,是人类生存符号化和社会化的过程,是传播者的编码互动阐释的过程,是主体间进行文化交往的创造性精神活动。”[4]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很大意义上就是为了使它得以传播,最初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口传心授及口耳相传为主要传播模式,后来便以文字和印刷媒介为主,而在信息化如此发达的当今社会,影视媒介则为最主要的传播方式,其中最主要的是方式便是纪录片。我们通过电视纪录片传播等手段,来实现对“苏北大鼓”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传承。

3.2 通过媒介传播实现有效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的传播有利于保护民族文化,促进文化的多样性,激发人类的创造力,从而丰富当今文化的形式和内涵。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现状,让更多的人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了解祖辈们留下的宝贵文化财富。为有效实现传承,当前要充分利用主流媒介进行宣传相关纪录片,比如:在各级电视台设置纪录片频道或栏目,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实现有效传承。同时要吸引更多的企业、社会团体等,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投资并拍摄出高质量的电视纪录片。比如:某企业中的某一产品形象与当地某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吻合,则该企业就可以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的拍摄来宣传某一产品的文化意蕴,以此丰富该产品的形象,从而提高了企业形象,达到了很好的传播效果,从而间接起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3.3 利用多种平台实现有效传承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宣传,要重视手机和互联网这两大投放平台;在地方广播电视媒体的官方网站平台上,播放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纪录片,提高了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公交车载电视和广场大屏上进行投放,进行广泛而有效的传播,从而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传承。

4 结语

文艺工作座谈会的讲话中,指出,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人民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一个一个具体的人,有血有肉、有情感、有爱恨、有梦想,也有内心的冲突和挣扎。”以人为旨归,细腻把握这种情感,正是纪录片佳作的立身之所。他还强调,精品之所以“精”,就在于其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凡是传世之作、千古名篇,必然是笃定恒心、倾注心血的作品。”通过《苏北大鼓》这部电视纪录片的拍摄与制作,使我们不仅感受到了“苏北大鼓”的艺术魅力,也深刻感受到了地方文化之深厚,从而激励我们肩负起发扬民族文化、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责任和义务,推动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的传播与传承,从而实现民族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列.电视纪录片创作教程[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111.

[2] 金延莉.如何创作纪录片解说词[J].现代视听,2009(S2):281.

[3] 谭天,陈强.记录之门-纪录片创作理念与技能[M].湖南:暨南大学出版社,2007:3.

非遗传承的意思篇5

关键词:民俗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新思考

检 索:.cn

Abstract :The uniqueness of Chinese folk culture has decided it to Chines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paved the way for development of far-reaching, and folk culture also needs to introduce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this new culture protection concept, innovative research approach to expand the protection of folk culture, improve the function and significance of culture study of folk custom, continue to study the folk culture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based on this research, the two cultural industries and development have a great role.

Keywords :Folk Cultur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New Thinking

Internet :.cn

当今社会是经济、文化的兼并与包容时期,特别是独特的地域文化很容易因外来文化的强势侵袭而对本地区的传统文化和固有生活模式产生深刻的影响,进而会严重威胁到文化的多元性和多样性,特别是对于地域文化的削弱,更有可能因弱化过大而被历史所淘汰。这是相关研究者不愿看到的,在现今一体化的实际格局和全球文化多元化的意义重大的局面下,加强二者的互通,对保护我们独特的文化,将产生极深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将传统民俗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互通分析,二者就像孪生兄弟,代表着中国的古老文化,若想真正的研究和保护它们,就必须结合发展,分开研究,民俗文化孕育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使其得到了社会与国际的认可和了解。如,杨柳青年画的是民俗文化中对吉祥如意的美好愿景,天津的黄会、天津的妈祖信仰也是因为民俗中对神明的崇拜和对信仰的推崇而发展壮大,甚至成为天津的名片,独特的地方文化特色。民俗就像树根,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树的枝叶,没有根持续不断的营养供给,枝叶是不可能发展的这么迅速,所以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发展。

一、中国民俗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异同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新总结出的文化用词,以前的研究者一直将中国的一切古老而传统的研究内容称之为民俗文化,因为两个概念的内在联系太过复杂,外在表现形式又很相似所以相当一部分人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俗文化混为一谈。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者认为所研究内容已经包括了民俗文化所以新的领域可以代替超越旧的方向,新的研究方向更加的鲜明生动,贴近现代人的生活环境与思维习惯,所以民俗文化的研究意义不大。而一直致力于对中国民俗文化研究的专家们则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不过是托生于民俗文化,而且与之相对的物质文化遗产也包括在民俗文化之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过是将一些民俗文化重新命名,重新归类,所做的研究工作都是重复民俗文化的研究,一切从五千年文化传承下来的文化都属于民俗文化的研究氛围,无出其右者,而且比之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于民众的艺术性研究,博物馆式保护,民俗文化代表的最广大人民最喜闻乐见的文化表现形式,它更加贴近生活,也更加的丰富多彩,更加自由,发展与传承以民众为主。民俗文化的主人从来不仅仅是传承人和专家的私有财产而是来源于生活,润泽于生活,完善于生活,民俗文化的研究者只是把它们提取和归纳起来,只是让大家不要忘记中国曾经的文化存在形式,它的目的是将其归还给普通大众,让曾经的辉煌与精彩再次绽放光芒。民俗不是固态的,而是一种活态的生活文化现象,它以广大人民为载体进行活态传承,民俗是我们本民族的文化根源,代表传统文化的本态,它就像空气,一直弥漫在人民周围,为民众提供生活的规范,是民众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基础。任何人,只要是生活在人群中,就脱离不开民俗的影响。民俗依托于劳动生活,如天津的黄会、天津的妈祖文化信仰、天津的茶楼文化等,现代城市化的发展速度极快,以工业文明为主导的西方文化冲击,我国传统社会文化发生了很大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思想内容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已经存在千年的民俗文化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壤,慢慢开始衰败,民俗文化的存在状态每况愈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在相对于物质文化遗产,为了将有形的文化遗留与无形的文化传承区别开来,国际统一运用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词语,顾名思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具体内容一定是以技艺、环境、表演形式等存在的,它的特色是一切的保护都以传承为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最重要的就是传承人的保护,现在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已经在慢慢从博物馆式的保护为主体,转变成以传承为目的的保护主体。越来越多的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开始走下神坛,它们广泛接受社会各界的人才学习与传承,很多旧的手工艺人,改变旧有思想,利用互联网,利用现代的表现形式将本来已经濒临灭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又重新焕发了青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是创新,活态的传承,它的一切存在形式都是非固态、非实物,内容以传承人的存在与发展为一切研究的基础,如果对传承人的保护与研究不到位,就意味着一切的研究都是妄谈,只有将传承人的保护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才有意义与作用。现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主要是保证生活的基础上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让传承人得到普通大众的认可,他们的技艺得到民众的尊重与了解,并且也让古老的技艺融入现代的生活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包罗万象,其中的民俗文化项是中国的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同于其他国家的存在形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者普遍认为社会风俗、礼仪、节庆就是民俗文化但这与中国的民俗文化研究者对于中国民俗的注解有极大的分歧,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民俗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本质上的不同,所以民俗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互相存在意义是求同存异,它们的差异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所研究内容的确定性与理性的研究形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内容注重对历史的展现、对文化的再解读、科学的研究。而民俗文化的研究内容更加繁杂,它的特点是事无巨细、包罗万象、既有新的文化传承也有其封建守旧的一面,民俗文化的研究特性注定了它的复杂与变化,两者的不同还体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内容既有大众也有传承人;而民俗文化的传承全部来自于普通的劳动人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是非物质性,而民俗文化的内容则包括物质与非物质。相同点是二者都是以人为本的保护原则、传统活态程式化的特殊发展原则,而且都面临着失去既定生存环境的危险,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问题及时解决。

二、民俗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交互研究分析

近年来普通大众在物质生活丰富的同时也慢慢对精神生活有了一定的要求,其中最能给大众带来文明认同感的传统民俗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开始为人们所关注。民俗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得到了地方和国家的大力扶持,因为它们代表中国民族性,民俗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间更应该深入的进行交互性研究合作,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民俗文化的意义是它将民俗文化中的精化部分提取,让传统的、古老的民俗文化开始慢慢吸引现代人的目光进而喜欢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与保护更不能抛弃中国的传统民俗文化独立存在,独特的传统文化可以最好的区分中国不同地域之间的文化发展与传承的特色,不会形成千城一面的情况,不同的环境必然带来不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背景,地方特色是研究的重点,研究者必须正视和解决这个问题。

(一)许多民俗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仔细深入的研究中国的传统民俗文化,会发现其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交叉点非常多,传统民俗古老而庞大,不可避免的也包括了我国古代的封建迷信内容,但其存在与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它代表的是中国劳动人民对生活的热爱与自然的敬畏,其中不以物质形式存在的就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内容。中国民俗文化的历史性决定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独特于世界之林,传统文化并不覆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部内容,但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伊始的存在面目的确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只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与传承的变迁而渐渐区别于之前,近年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关注的同时,传统文化的研究也大众化、现代化,两者的存在都是为了将我国传统民族特性保持下去。民俗文化的内容涉及方方面面,国家、民族、家庭、人群、锅碗瓢盆、房前屋后、江河湖海、山川日月、文化信仰、怪力乱神,柴米油盐、生老病死,只要涉及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精神文化,都包含于民俗文化,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必然产生于这样的文化环境中,也必定会被民俗文化所影响,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来自于民俗文化,具体包括观念、知识、信仰、道德、情感五方面的影响,题材、形式、内容的具体影响。

(二)民俗文化影响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我们热爱生活所以我们歌颂生活,我们热爱祖国所以我们歌颂祖国,我们热爱家乡所以我们歌颂家乡,这强烈的表达意愿决定了我们一定会对其进行研究,将自己的民族文化表现出来的意愿。具体解释就像是中国的民俗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存在,毫无疑问中国的民俗文化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的先决条件,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又代表了民俗文化在现代生活环境下的表现形式,民俗文化就像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DNA,也许我们并不能清楚的描绘但它一直都在,并且决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前进方向,也因为民俗文化一直都在研究发展中,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才不像无根的浮萍,无论外来文化的冲击如何巨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改进,我们一直都记得它本来的样子,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才具有传承伟大中华文明的意义与价值。

穷则思变,变则思通,这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定律,中国一切传统文化的出路都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只有贴近时代的脉搏,吸引年轻人的目光才能让传统的文化找到新的出路,变不是抛弃旧的文化而是为了更好的继承。

中国传统文化是民族的文化基因,代表中国的价值观,中国历史源远流长,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关于其的研究一直着眼于保护与传承,但是在推广为目的、以实践为原则的特色文化实体表现方面做得很不够,结合民俗文化的灵活性,将之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变成中国的文化表现重心,意义十分重大。提升民俗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地位与民族意义,增加媒体重视度,在电视荧屏上通过电视剧表现古琴演奏的美妙,就是完美的提升了民俗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度,转化成具体的影响就是古琴培训班人满为患,使古琴重新走进民众的生活,旗袍制作也是中国古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色彩斑斓的道具服装为其做了一个最好的宣传保护,高级服装的定义也由晚礼服向中国古典旗袍转变,比如东阿阿胶桂圆羹不知让多少人口水大流,山东东阿阿胶是山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重新走进人们的餐桌,成为进补的首选佳品,民俗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结合转化就是将居于庙堂的文化遗产走进我们的生活。

结语

民俗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的生存环境中都存在同样的问题,那就是急需加大传承保护力度,作为同源的存在又代表中国最民间的两种文化,如何让这“旧时王谢堂前燕”真正的“飞入寻常百姓家”,协同保护是最好也是最事半功倍的办法。分而治之不如和而同之,在保存两个学科特性的同时,利用重合部分,互通研究,深入保护,深入研究的意义十分巨大,应该引起我们更大的重视,这也是民俗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趋势。

本文属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京津冀地区民间工艺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调查与传承研究”研究部分,项目编号:12BG062

参考文献

1 仲富兰.中国民俗文化学导论[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32-50.

2 [德]卡西尔著.人论[M]. 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21-35.

3 何华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

4 孙克勤.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2013.

非遗传承的意思篇6

关键词: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性;举措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继承,关系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需要我们每一个都去共同努力完成,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继承就先显得尤其重要,加强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同时扩大其对文化发展的影响力。下面本文通过说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继承的重要性,以及该如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提出了重要举措进行探析。

1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我国历史文化传统悠久,经过了几千年的发展,孕育着浓厚的民族文化,随着时展,历史的推移,人们对于非物质文化比如一些古诗名作的学习和了解明显下降,尤其是我们进入新时代以后,人们对于非物质文化的学习和认识已经变得可有可无了。但是,非物质遗产文化是中国传承文化的精髓,是古代艺术和历史的文字见证,它能够培养我们的思维想象力、理解能力和创新力。

中国非物质遗产文化博大精深,经历五千多年的发展以后,仍然不减其风采,其蕴藏着深刻的哲理和表达着优美的情感,比如一些流传千古的古诗文化,诗人在诗文中通过借助各种各样的意象来表现生活,表现生活的时代背景和时代状况,仅仅简单的几个字就可以将整个社会现象或者是自身的一种状态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是现代社会从未超越的最高点。没有现代社会太多的商业利益和勾心斗角,保留了文化的真正美妙,体现了我国诗人的伟大情操和高尚品格。虽然我们距离古诗文的年代已经很久远,但是文化的传承却不可以断,我们必须继承和不断发扬光大。

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学习,我们能够培养自身的思维想象力、理解能力和创新力,有助于我们做到心明几净。比如现在很多学生面临着很多的严重教育问题,比如网络游戏的沉迷,一些黄色笑话和漫画的阅读,导致其从小心灵上形成的就是很多负面的信息,从而也有一部分人走向错误的道路,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学习能够使孩子们从开始就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高品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学习能够带领孩子领悟高尚的品格和走入美丽的世界,从而帮助他们从小就养成良好的品德和习惯,同时还能够让其学会对身边美的事物欣赏,发展其才能,继续将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发扬光大。

2 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重要作用

教育群众要学会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法很多,比如可以在学校里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和保护,鼓励孩子积极地开展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关的工作,通过对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记录、保存,同时对一些名人代表作品进行整理宣传等;也可以在社区里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开展,这样能够使大部分的人群都开始接触非物质文化遗产,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然后选择在博物馆展示、社区宣讲等渠道实现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认识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要靠大家共同努力,通过教育群众要学会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而形成社会化的群众力量。

3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基础设施建设,就必须将资金投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通过选派责任心强的群众担任文化站的工作人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宣传和保护,对一些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定要加强保护,深入挖掘,从而将民间文化发扬光大。

4 建立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重心的产业链

坚持“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原则,以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为主体,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先进复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链,并坚持开放办院、服务企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链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提供服务。同时通过为高校、科研机构、企业搭建交流平台,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链创新开展产学研活动,促进非物质文化的发展。企业吸引国内领军人才、研发机构入驻或参与,开展产业核心、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链提供科技支撑,促成项目研发以及项目孵化,促成创新成果转化,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链快速发展,同时企业也可以策划组织相关人员参加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链技术交易、展示等活动,形成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重心的产业链,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5结束语

文化的传承要靠大家的共同努力,文化的发扬也要靠每一个中国人的不断努力,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继承学习,能够培养我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增加对社会生活的了解,增强文化底蕴,使我国的文化经久不衰,将我国的非物质遗产文化不断地发扬光大,学会在继承中创造新的意境,新的思想文化。让我们能够在欣赏非物质遗产文化时如鱼得水,放飞自己,陶冶情操,成为全人类共同的乐趣,将传统文化不断地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 樊祖荫.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若干问题的思考[J].音乐研究,2006(01):10-13

[2] 樊祖荫.在探索中前行――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若干问题的再思考[J].艺术评论,2013,06:49-53

[3] 齐爱民. 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研究(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法律问题[J].电子知识产权,2007,05:22-25

作者简介:

非遗传承的意思篇7

【关键词】 非遗博物馆;社会服务能力;提升途径

一、博物馆服务的发展进程

博物馆是人类尊重历史、珍视艺术和崇尚科学的产物,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最早服务于西方上流社会。20世纪80年代,随着全球进入“博物馆繁荣”时代,国际博物馆领域确立了以“社会服务”为根本宗旨。从此,博物馆的社会服务功能开始拓展并趋于全面,除了征集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物质文化遗产,还对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支持所在地经济文化建设,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从博物馆的发展趋势来看,“以人为本”、“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理念成为现代博物馆实现场馆设施和人力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依据。英国的博物馆将管理的根本目标定位为“让民众成为博物馆的核心,让博物馆成为社会的核心。”更加明确了新时期博物馆的服务宗旨。

我国的博物馆作为公益性文化服务机构,其使命就是“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不断满足广大民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人类社会的全面发展。在当前的社会发展背景下,博物馆工作的性质和特征都在发生着新的变化,承载着向国民弘扬传统文明的社会责任。

二、我国非遗博物馆的发展与职责

“非物质文化遗产”(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的概念最早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成为与“物质遗产”相对而称的专业术语。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正式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进入了新的阶段。

当前,社会各界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投以广泛关注的目光,全国各地都在积极兴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场所,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各省市共建立民俗博物馆179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424个,非遗保护设施建设被列入了国家“十二五”文化和遗产保护利用设施建设规划。[1]

非遗博物馆,除了具备传统博物馆的属性外,还应保护传承非遗传统文化、利用专业优势开展征集、展览、研究非遗藏品的工作,并兼顾扶持非遗传承人群体,在以“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大前提下,为公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提供优质的服务。

三、非遗博物馆服务的内容及新趋势

当前,中国文化的发展存在着城市现代化进程与文明发展的矛盾,对于博物馆而言应积极保留大量的传统文化,并发扬传统文化所具备的现代性并向世界范围传播推广。对于非遗博物馆而言,如何让社会关注非遗,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增强非遗保护意识,使之不成为仅仅留在“纸上名录”,如何让“纸上的名录”真正成为“镌刻在人们心中的珍宝”仍然是摆在每一位博物馆人面前的问题。[2]

2013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记忆+创造力=社会变革)”,“记忆”的主体是观众,博物馆可以利用自身有利资源引导观众构建权威的、有条理的历史思维能力,加深展品在观众脑海中的印象。“创造力”指的是新时期博物馆应具备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新技术、创新的服务理念相结合的能力,从而策划出符合现代民众喜爱的展览。

因此,新时期非遗博物馆的服务就应兼顾“记忆”和“创造力”两个方面,所谓“记忆”在非遗博物馆的语境中指的是非遗馆所占有的能给观众传递非遗历史文化的资源,包括非遗展品、传承人等。“创造力”是指利用非遗博物运用创新思维和创造力将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理念巧妙融汇,改变以往传统的古板的说教展示形式,让观众在游乐、观赏中全方位了解非遗的文化内涵和传统技艺,努力达到探索传播、宣传、传承非遗的目的,从而让非遗文明的种子真正植入观众的心中,并为非遗的传承和发展引进新的思路和方法的能力。

新时期的非遗保护应着眼于传统与现代的有效整合,因为两者虽然看似矛盾,但并非不能共存,应以开放性的文化心态和全球化视野,以文化主体认同和更好地持续性活态传承为原则并在服务理念和方式上有所创新。

四、提升非遗博物馆服务能力的途径

非遗博物馆作楣益性社会文化教育机构,除了明确自身职能外,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力争让服务尽善尽美。

1、培养不同类型的服务人才

服务人才的培养首先是服务意识的养成,因此在招募博物馆服务人才时就应将服务意识作为考核和培训的前提。

非遗博物馆应根据工作人员的专业特长和岗位的差别培养不同类型的人才,从而更好的为博物馆服务。从实际情况来看,非遗博物馆的服务人才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类是专业陈列研究人才,他们利用自身所学专业知识,将非遗的“权威记忆”保存并加以研究,将非遗财富通过书本、资料等形式传播,服务民众。第二类是展览策划型人才,也就是能将文中所提的“记忆”加以“创造力”的人才,这类人才除了具备资深的非遗知识外,还能将其用附有创造力并符合当代人审美的形式表现出来。第三类便是一线的服务人员,这是非遗博物馆中最庞大的群体,包含宣教、志愿者、看馆、安保人员,应在上岗前对各自的职责明确并进行专业的业务培训,确保博物馆服务安全、有效、优质,让群众满意。第四类为社会团体和共建单位的工作人员,他们可以作为“特殊观众群”,他们除了给非遗博物馆提供各方面资源的帮助,还可以从观众的视角对博物馆的服务质量提升献计献策。

2、完善场馆硬件设施

非遗博物馆应当合理支配政府财政投入,努力改进陈列展览的设施,从而提升陈列展览水平。还应完善观众服务设施,为群众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如设立咨询台、寄存处、游客服务中心等,考虑到某些游览区的路线复杂,可印制中英文对照的导览图,除了介绍博物馆的概况外,还将博物馆景点和公共设施标注其中。为了让观众更全面了解非遗,可在非遗馆区内建立非遗传习教室和传承人工作室,为传承人的技艺展示和观众的观赏、传习提供良好的场所。

3、满足观众参观要求

非遗博物馆服务的对象来自不同社会阶层,了解和掌握他们的参观诉求和目的,有助于非遗博物馆针对不同的参观人群采用差异化的宣传和服务方式。如非遗博物馆可在各项展览展示活动中,可以根据不同人群的需求,开展非遗展览、互动活动,如为未成年人开办主题夏令营,以及各项非遗培训。从理论到实践操作,通过一套完整的流程学习非遗文化。而对于老年群体,非遗博物馆可针对他们喜爱传统曲艺的特点安排免费的京剧、黄梅戏、昆曲、白话欣赏等活动,让他们在欣赏非遗曲艺的同时,重乩夏暇┑纳活和文化。根据外国友人对中国文化的好奇和喜爱的特点,安排民俗体验和技艺参观活动,让他们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可能多的感受传统地域风俗。

除了将观众吸引进博物馆,还应积极将传承人和非遗技艺请出去。让“非遗”走进社区、学校以及公共文化场所,拉近博物馆与观众的距离,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喜爱本土非遗文化。

4、提高“非遗”传承人待遇

非遗博物馆的服务主体除了观众,还有非遗传承人群体。如何让他们不为了生存被迫转行安守祖辈传下的“手工遗产”是保护非遗的关键问题。非遗博物馆应利用作为公众平台的优势,帮助非遗传承人改善生存环境,让他们不再为生计担忧,将传统技艺更好的展现给喜爱它的观众。

考虑到非遗传承人文化水平有限,非遗博物馆应利用自身优势资源,积极帮助非遗传承人整理技艺资料,申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和专项保护经费,并整合媒体、高校等各种平台和社会力量帮助代表性非遗传承人开展收徒传艺等活动,同时,利用自身作为旅游景点的优势,帮助代表性传承人参与商业及社会活动,活动所得均归传承人所有,尽量帮助代表性传承人解决经费困难,让非遗传承人安心传艺,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5、拓展与观众的互动方式

非遗博物馆官方网站的开通、官方微博、微信平台的建立无疑是非遗的一个新型窗口。将非遗博物馆的公开展览活动信息及时在网络平台上,让民众参与、监督非遗博物馆的各项活动、并为非遗博物馆的服务提升献计献策,对非遗馆的发展起到公众监督和积极推动的作用。

但同时我们应冷静看待这些新兴的媒体互动方式,因为它对博物馆的发展有利也有弊。“利”在于它可以更广泛的参与到博物馆展览的宣传、活动之中,拓展博物馆的服务层面,扩大博物馆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弊”在于在言论自由的社会,来自不同社会层面的观众对于博物馆有不同的见解和看法,这就要求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尤其是网站的维护人员具有良好的服务意识和换位思考的处理问题的能力,面对质疑及时诚恳解答,消除群众心中的困惑,将某些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动力,并维护好博物馆的社会形象。

6、征询建议提升服务质量

非遗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应重视对观众的调查研究,及时了解观众需求。在调研工作中,应将主动权交给观众,让他们对服务质量、展览满意度进行打分,这样既可以促进非遗博物馆用优质的展览和服务吸引观众,又可以保留和扩展博物馆参观群体,实现与社会公众的交互式融合。

五、结语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公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的特点,无论是审美情趣还是评价标准都与过去相比有很大变化。因此,对于博物馆而言,必须准确把握精神文化生活和社会民众的期待,才是赢得观众赞誉的不二法则。

对于非遗博物馆而言,“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就是努力使非遗博物馆与观众、非遗传承人之间相处和谐,让非遗文化同百姓的精神需求相协调,让新时期博物馆事业同社会进步相统一。非遗博物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的提出,以及“记忆”与“创造力”结合的服务方式,为非遗博物馆服务能力的提升提供了良好而又明确的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贴近百姓的优质服务必将引导观众对非遗文化的认知和喜爱,从而对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深远而又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李龙.中国文物报.2012-6-11.

[2] 喻,廖君.中国文物报.2012-6-12.

【作者简介】

非遗传承的意思篇8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思路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G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2)03-0090-03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作为精神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非物质文化遗产凝聚着一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及现实感受,蕴涵着民族特有的精神机制、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被誉为人类“精神的家园”。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提出“抓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任务。辽宁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不少非物质文化遗产已处于濒危状态。当前对其进行有效保护并发扬光大,既是传承辽海文化精髓的内在要求,也是发展辽宁特色经济的迫切需要。

一、辽宁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分析

1.辽宁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况

辽宁省作为我国北方少数民族集聚的重要地区,拥有数量众多、种类齐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2006年)、第二批(2008年)、第三批(2011年)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中,辽宁分别有22项、31项和7项,总计60项,主要包括民间文学、传统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及传统医药等方面内容。[1]

在部级非遗认定的基础上,我省分别在2006年、2007年、2009年和2011年,公布了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和第四批省级非遗目录,分别为60项、54项、41项和35项。迄今,我省共有省级非遗190项。[2]部级、省级、市县级非遗与众多虽未申报但具有深厚历史积淀和广泛民间影响的文化资源一起,构成了辽宁省种类多元、禀赋较好,品质较高的文化生态。

我省是多民族省份,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广大人民群众创造了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诸如建筑、民族服饰、民族饮食、民族礼仪等,千百年来它们作为历史发展的见证、民族智慧的结晶,是辽宁人民在特定时空环境中有关自身发展,以及与自然之间关系的一系列实践活动。作为辽宁民众情感的寄托,折射出鲜明的地域特征、精神气质和文化性格。

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外来文化的影响,辽宁非遗受到巨大冲击,现状堪忧。在有些地区,非遗保护工作还没有得到政府和百姓的重视,没有行之有效的规划和措施;很多有历史和民俗价值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依靠口头和行为传承的各种技艺、习俗、礼仪等正在不断消失;等等。尽快采取有效措施对非遗加以保护和开发,已迫在眉睫。

2.辽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

目前,从方针政策的制定、组织机构的确立,到资金的配套与管理,我省已初步建成非遗保护、传承与开发的系统工程。2004年,辽宁省人民政府下发《关于实施辽宁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的通知》,制定了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的实施方案,为我省非遗保护工作打下基础。2005年省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加强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进一步确立非遗保护工作的总体目标、指导方针和工作原则。2008年我省成立非遗保护工程领导小组,建立了保护工作厅际联席会议制度,成立了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专家委员会、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评审委员会等领导、协调、咨询机构。全省14个市均建立了“非遗”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和专家委员会或专家组。专项资金的配套也是非遗保护工作得以进行的必要条件。从2005年开始,辽宁省每年投入200万元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国家试点、省级试点及列入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项目。2008年增为300万元,到2011年省财政已经投入专项资金1800万元。[3]我省还先后对省级试点项目和省级名录项目实施了抢救性保护,以奖励的形式对成立保护中心的市县给予了资金、设备扶持。

除资金投入外,辽宁省组织开展了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推荐工作、非遗普查和推广工作,并通过文化艺术薪火工程培养非遗传承人,实现传承发展。2008年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成立,中心于2009年初创办了全国首个拥有内部刊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期刊《辽海记忆》,并从2009年开始,出版10部辽宁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丛书。目前,《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概览》、《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录》等书籍已正式出版发行,这些书籍对于全面系统地宣传我省非遗,加强对外交流和宣传具有深远意义。从2009年至今,每年的全国“文化遗产日”期间,我省都举办了丰富多样的非遗展示活动,使非遗走进百姓生活,引起广泛社会反响。我省还建成包括大连的“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辽南展示基地”、岫岩“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等在内的以非遗传承和发展为目的的博物馆、陈列馆、传习所及培训基地66个,为非遗的保护与传承起到积极作用。

在非遗的开发上,我省已初步建立起以旅游产业为主的发展模式。打造特色旅游和节事活动,如沈阳锡伯族民俗旅游节、沈阳清文化节、抚顺满族风情节、铁岭民间艺术节、辽宁传统手工技艺节、辽宁民间文化休闲节等,并开发特色旅游产品,使非遗的开发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结合。此外,开展非遗学术交流、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区(村)、面向市民开放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讲堂”等活动都从不同层面上加强了我省非遗保护与开发的深度和广度。

3.辽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辽宁在非遗保护与开发中采取许多举措,并取得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第一,一些地方政府保护与开发观念滞后,群众参与意识不强。某些政府部门更多地把非遗的保护与开发当成一项政绩工程来抓,没有以一种自觉的思想意识去理解和重视非遗的保护与传承的迫切性和重要性。所谓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其真实目的还在于“经济”二字。这种以经济利益为驱动力的保护与开发工作,显然不能真正有利于非遗的保护、传承和发展。辽宁群众保护和开发非遗的意识仍显淡漠。随着民间生活方式急剧转变,群众生活与非遗原有的生态环境越来越远。在这个物质文化极大丰富的现实社会中,文化氛围淡薄的环境下普通群众并不能从中获得物质上或精神上的满足,因此,对古老的文化娱乐及传承技艺逐渐淡漠,甚至放弃,就不足为奇了。

第二,非遗保护与开发的不平衡发展。从部级到省市县级,辽宁的非遗项目不少,但基础薄厚不均,知名度各有高低,项目保护与开发的状况更参差不齐。辽宁在非遗保护与开发中应注重整体性,避免偏废。目前我省有的非遗项目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保护与开发态势良好,已产生巨大社会效益,如东北二人转、秧歌、满族文化等,而有的项目则乏人问津,濒危态势依然严峻,如东北大鼓、长海号子、年画、皮影、剪纸等。除了整体性的不平衡发展,非遗项目内部也存在不平衡现象。如北方评书有鞍山评书、营口评书、本溪评书等,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些非遗的保护与开发中常常过多地强调派别和区域的划分,易忽略整体性价值和研究。

第三,缺乏非遗人才的教育、培养体系。非遗人才包括非遗项目的传承人、组织者、策划者、投资者和经营者等等,其中非遗传承人是核心。由于非遗传承人多数年龄偏大,极容易出现某种技艺因人而存,人亡艺绝的状况。而现在的年轻人要么不愿意从事非遗传承工作,要么因为传承人的“传内不传外”、“传子不传女”的保守意识的影响,难以找到师傅。教育领域对非遗缺乏重视和价值认知,与非遗脱节。从中小学义务教育,到大学教育,非遗知识的教育始终处于极度缺乏状态,不但不能培养非遗专业管理人才,更使年轻一代越来越远离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失去潜在爱好者的非遗,也就失去了未来的观众或听众群体。如果在下一代的情感上,得不到共鸣和认可,非遗传承必然出现断层,将面临生存危机。

第四,市场经济条件下以非遗为主打的旅游产业畸形繁荣。为了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旅游产业中随意滥用、无序开发与过度开发非遗的现象层出不穷。其结果不但误导游客,更破坏非遗资源和品牌的完好性。一些被开发为旅游区的非遗源生地,在知名度日益上升的同时,却面临着非遗原生态文化生存环境的恶化,进而面临非遗变质、异化,甚至消失的可能。

第五,有关非遗保护与开发的政策法规供给不足。尽管《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已于2011年6月1日正式生效,但我省缺少必要的地方性法律法规与之配套。非遗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进行的自主创造,应该结合特定地区特定项目的实际情况予以保护和开发。当前我省仍存在非遗传承人的法律观念淡漠,传承人法定地位欠缺,开展活动的专项资金以及传承人的培养经费匮乏,非遗被肆意使用,知识产权得不到有效保护等等问题。政策法规上的瓶颈不解决,非遗的传承将难以为继。

二、思路与对策

1.加强政府主导作用,提高全社会参与意识

非遗的生长重在激发自身的活力,但其存在形式多是分散的、民间性的,其自我保护的能力十分有限。特别是随着它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的丧失或改变,靠其自身的能力会有自生自灭的危险。因此,实施非遗保护工程必须坚持政府主导,专家与群众参与的原则,三者应相互补充、有机配合,最终形成一种良性发展模式。其中,政府承担着非遗保护与开发的倡导、组织和领导工作,发挥着总揽全局、把握方向和创新体制机制等方面作用;专家学者主要从事理论研究、教育、宣传等活动;群众则是非遗保护与开发的主体和具体参与者。要注意发挥政府与专家及群众各自不可替代的作用,使他们相得益彰,共同担负起推进非遗工作的职责。

2.整合和协调各方面利益诉求,使非遗的保护与开发平衡发展

在非遗的保护与开发实践中,不仅应妥善整合与协调相关各个社区、群体、组织或个人之间的利益,还要合理处理市场经济、政府职能、公民社会之间的平衡关系,使非遗保护与开发工程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而不是个别方面的利益和一时的繁荣之上。同时,非遗包含着丰富多样的内容和形式,又与特定的生态环境相依存。我们不但要保护非遗自身,更要注意它们所依赖、所因应的构造性环境,为非遗的保护与开发并重寻找契合点。因此,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区,如沈阳的锡伯族文化保护区、红山文化保护区等,都应强调其生态保护、开发和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的平衡原则。

3.建立完善的非遗人才教育和培育体系

非遗的鉴别、认定、保护、传承以及开发,都需要高素质的人才,保护与开发非遗,必须注重对人才的教育和培养。在民族地区中小学应增加本民族非遗的教育,提高文化主体对自身文化的了解和热爱,提升其认知和评价的能力。日前,已有一些地区进行了尝试,如辽宁抚顺清原满族自治县,在义务教育中增加了乡土文化内容,改变了当地年轻人对本民族文化无知、无感情的状态。我省高校应增加非遗相关专业的设置,使高等教育与现实文化需求契合。2004年我省首次在辽宁大学开设“民间艺术”专业,使“东北二人转”这一部级非遗项目实现了在高校的传承。大中小学教育中非遗内容的加入,能够夯实原本已经薄弱的非遗基础,从而构建一个传承民族文化的开放性的文化体系,最终实现传承、弘扬本民族优秀文化的理想。除了国内人才的培养,我们仍需在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工作经验丰富的法国、希腊、英国等地学习技术和管理上的经验,拿来为我所用。

4.合理引入旅游市场机制,扩大非遗保护与开发的空间

旅游市场的文化属性为非遗的保留提供了机会、动力和场所,因此成为全球化时代非遗保护的一种现实选择模式,但同时旅游产业的利润属性又会破坏非遗的自然生态。因此,我省在引入旅游市场机制时,既要防止盲目无序的,甚至是破坏性的开发,又要防止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急功近利、竭泽而渔的做法。应特别注意旅游市场的健康合理发展,着眼长远,合理利用,在扩大非遗保护与开发的空间的同时,保护好非遗资源的文化生态环境,使其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5.制定和落实相关的政策法规,加强对非遗保护与开发的管理

非遗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一定要有利于其保护。辽宁省应结合国家法规,立足本地实际,进一步开展法律法规的制定工作,实现非遗管理的法制化和规范化。非遗保护主要涉及到继承人的保护、文化遗产本身的保护和相关经济权利等几方面。注意提升传承人的法律传承意识,强化社会大众的保护及传播意识,规避开发利用过程中的不良行为,确立非遗保护与开发问题在社会文化生活中的法律地位等等。

参考文献:

[1]根据“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公布数据。

[2]根据辽政发〔2006〕23号、〔2007〕24号、〔2009〕15号和〔2011〕26号公布的辽宁省人民政府第一、二、三、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

上一篇: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范文 下一篇:非遗传承人的精神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