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文化研究范文

时间:2023-10-09 16:53:11

非遗文化研究

非遗文化研究范文第1篇

关键词:桃源刺绣;非遗文化;文化保护;文化传承

桃源地处湖南西北部,因自然条件优越、交通四通八达、文化别具一格,被世人追捧为“人间仙境”。桃源刺绣作为当地盛行的工艺美术品,是桃源文化的一大特色,其无论是在构图上,还是在色彩使用上,都体现出深厚的文化内涵,令人惊奇不已。现在,国家已将桃源刺绣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受客观环境的冲击和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等因素的影响,桃源刺绣面临发展危机,其传承与保护仍任重道远[1]。

1保护与传承湘西北桃源刺绣文化的重要意义

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创造出无数灿烂的文化,包括物质的和非物质的,其中很多非物质文化已被国家列为保护遗产。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我国历史文化成就的一个重要标准,不仅有利于研究中华民族文明的演进过程,也有利于呈现多样化的文化,是中华民族不可或缺的精神给养。刺绣作为一种基于对日常生产与生活的探索,坚持实用和适用的原则,在造物过程中逐步总结出的女红技巧与智慧的传统技艺,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母亲的艺术”。湘西北桃源刺绣作为刺绣艺术中的极品,其最大特点是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且始终没有脱离当地人特殊的生活方式,是对桃源当地人审美生活习惯的“活”的展现[2]。加之蕴含了丰富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及文化意识,桃源刺绣成为展现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一个窗口,也是联系桃源当地与外界情感的重要纽带。此外,湘西北桃源刺绣非遗文化具有珍贵的文化信息资源,在诸多古代文化作品中都能找到对应的记载,如屈原的《九哥》、郦道元的《水经注》等,能给我国相关历史提供充足的论证。虽然湘西北桃源刺绣非遗文化意义重大,但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文化进程的加快,其生存与发展受到极大冲击,特别是湘西北桃源刺绣以手口相授的方式代代传承,一旦断代,很可能走向消亡。由此可见,保护与传承桃源刺绣文化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必须及时采取保护措施,以保证桃源刺绣文化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2湘西北桃源刺绣技艺传承及保护现状

2.1湘西北桃源刺绣的传承现状

刺绣是用针线赋予衣物高贵气质的艺术,最早用来区分社会各层人士地位的高低,后随着制作技术的成熟和制作成本的降低,刺绣开始走向寻常百姓家。在从古至今的传承中,刺绣作为一种优良的女红技艺,是以长辈向同辈或后辈(母传女、婆传媳、妯娌相传)的方式口授技巧,并未形成严格意义上的师徒或家传的传承形式。值得注意的是,在古代等级森严的制度体系下,只有社会地位高或家庭条件优越的深闺女子才能学到更加精湛的刺绣技艺。正是因为如此,刺绣的好坏是当时社会女子“四德”的重要评价标准[3]。湘西北桃源刺绣技艺作为中国刺绣技艺中的“瑰宝”,要熟练掌握其流程和操作秘诀至少需要2年的时间。比如绣品的配色学习是比较困难的环节,需要更多的时间打磨锤炼。虽然绣品的配色只是艺人的审美情趣及对色彩感知能力的体现,能够参照长辈搭配颜色的方法进行研习,但要想充分体现绣品配色高超的艺术魅力,不仅要求手艺者有过硬的手工绝活,还要有较强的审美意识和深厚的文化素养,并能在不断的实践中积累和总结经验,这正是学习湘西北桃源刺绣技艺的难点所在。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对湘西北桃源刺绣文化发展给予高度支持,在桃源当地掀起了一轮刺绣热潮,使得很多女子开启了刺绣生涯,让湘西北桃源刺绣文化在这一时期得到良好传承。但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桃源地区社会环境发生重大变化,人们纷纷忙于农作,刺绣风气开始衰退。特别是年青一代不愿意从事刺绣工作,无心学习枯燥乏味的刺绣艺术,纷纷进城打工谋求出路,使湘西北桃源刺绣文化传承与发展受到重创,而掌握刺绣技艺的艺人不再风华正茂,其穿针走线的技艺俨然成了“活着的遗产”。

2.2湘西北桃源刺绣的文化保护现状

湘西北桃源刺绣技艺正处于生死存亡的关键时期,特别是现代化生产生活方式及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使得湘西北桃源刺绣技艺的传承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虽然湘西北桃源刺绣技艺具有较强的实用性,较强的艺术美感,以及较高的开发价值,但基于社会全面现代化发展的背景,传统手工刺绣成了“落后”的代名词,其不仅消耗大量时间和精力,还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变化的审美需求。特别是在全球一体化发展浪潮下,地域之间的文化差异性逐渐消失,进一步加速了湘西北桃源刺绣文化的消亡。许多老一辈的艺人或是文盲,或是半文盲,由于没有抽象上升的过滤、沉淀及自净的文化能力,以及缺乏对工作经验的理论性概括,导致湘西北桃源刺绣文化理论缺失。加之受传统的“重道轻器”和“君子不器”等思想的深刻影响,使得很多正统的文人墨客对刺绣技艺嗤之以鼻,进而导致刺绣技艺的传承与发展缺乏群众支持。正是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人们对湘西北桃源刺绣的保护意识匮乏。从国家和社会的角度来说,国家将湘西北桃源刺绣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湘西北桃源刺绣技艺的传承与保护进程,特别是许多民营文化企业的诞生,更是成为推动湘西北桃源刺绣文化发展的动力。比如2013年成立的明辉文化艺术传播公司,2015年成立的翦伯赞文化传媒公司,2017年建立的夷望溪民俗博物馆等,都在传承与发展湘西北桃源刺绣方面做出巨大贡献。但就现实来说,湘西北桃源刺绣文化发展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政府部门及民间组织加大参与力度,在其传承与保护方面下足功夫,以展现湘西北桃源刺绣的文化积淀,使之深入人心、发扬光大。

3保护与传承湘西北桃源刺绣非遗文化的对策

3.1做好相关文化梳理工作

湘西北桃源刺绣作为中华民族一种无形的文化遗产,其保存与传承工作较为困难,极易在社会的变革和人们观念的转变中没落,从边缘化走向消亡。因此,为了使湘西北桃源刺绣文化得到健康可持续的发展,需要对其相关历史文化进行梳理,为形成系统化、综合化的理论体系奠定坚实的基础。湘西北桃源刺绣作为一门古老的传统手艺,拥有上千年的历史,它能传袭至今,是因为一代又一代艺人对其工艺流程、艺术特征、民俗应用等的精准沿袭,才使之保持住了原汁原味的艺术特色。在新时期的发展趋势下,要将湘西北桃源刺绣文化发扬光大,必须对其发展历史进行溯源,对其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并在全面认知和理解湘西北桃源刺绣文化的基础上,快速构建完善的认知和传习系统,这是开展保护及传承工作的前提,能让湘西北桃源刺绣文化今后的传承保护走得更远。当前,常德市已将湘西北桃源刺绣文化作为重点发展项目,特别是在申请非遗文化保护之后,加大了人力、物力及财力的投入,积极指导相关部门开展本地刺绣文化调查及信息搜寻工作。通过按照地理区域、艺术特色等因素划分记录事项,详尽地记录湘西北桃源刺绣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工艺流程及文化内核,并在相关历史考证和文化研究工作上取得较大成果,为构建湘西北桃源刺绣理论体系奠定了基础,为宣扬和传播湘西北桃源刺绣文化提供了保障。

3.2挖掘民间艺人,加强技艺传播

湘西北桃源刺绣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口诀”和“心法”的形式延续至今的。也就是说,参与其中的“人”是至关重要的传承者和演绎者。只有营造良好的技艺发展环境,充分发挥这些“人”的作用价值,才能让湘西北桃源刺绣技艺得到良好传承与发展。但就现实来说,湘西北桃源刺绣艺者人群较为分散,特别是部分技艺高超、经验丰富的大师居于偏远山区,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湘西北桃源刺绣技艺的传承与保护工作。加之时间的推移,让高资历、高水平的艺者趋于老年化,人数逐步减少。特别是部分艺人因年老体衰,听力、视力及动手能力大打折扣,已不能担任技艺的演绎者,严重影响了湘西北桃源刺绣技艺传承的有效性。若不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加快保护进程,做好传承工作,势必会让湘西北桃源刺绣面临失传问题,甚至使这门传统技艺走向衰亡。因此,挖掘湘西北桃源刺绣民间艺人,加强湘西北桃源刺绣技艺传播已成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比如,相关文化企业可以加派人手走访民间,向高资历、高水平的刺绣艺人请教刺绣技巧和方法。通过模仿学习这些艺人创作的高质量绣品,从中汲取技艺理论和丰富技艺经验,逐步提升产品艺术造诣,进一步解读桃源刺绣的文化内涵。又如,各新闻媒体工作者可以采访一些刺绣达人的技艺生活,通过制作新闻节目,讲述湘西北桃源刺绣的传奇故事,讲述刺绣艺人的心路历程,宣传湘西北桃源刺绣的艺术魅力,以吸引更多人的关注,提升湘西北桃源刺绣技艺的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在宣传湘西北桃源刺绣文化的过程中,应该积极鼓励来自社会各方的力量建立保护湘西北桃源刺绣文化的统一战线,依托相应的社会组织、团体和个人壮大保护队伍,再借由团体组织和民间艺人的号召,吸引更多年轻人保护湘西北桃源刺绣文化。

3.3推进民间工艺保护工作

针对湘西北桃源刺绣技艺的传承与发展,推进民间刺绣工艺保护工作,为其技艺发展构建良好和谐的环境是当务之急。首先,相关部门需要顺应时展趋势,深刻认识到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传播湘西北桃源刺绣文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加强与各类媒体的合作,共同倡导湘西北桃源刺绣的传承与保护工作,以全面提高民众对民间刺绣工艺的传承与保护意识。依托和谐社会氛围,促进刺绣这一民俗文化得到更加广泛、更深层次的发展。其次,多个相关部门及领域应当协同作业,发挥合力效应,快速完善湘西北桃源刺绣一体化保护体系,为其健康可持续发展构建良性循环的生态环境。比如,文化部门做好资料调查和文献研究工作,宣传部门做好陈列宣教及声像文献出版工作等。再次,注重湘西北桃源刺绣技艺人才的培养,建立系统化、科学化的人才培养机制。比如,在本地职业院校开设刺绣专业,通过完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建立科学化的课程体系,加强思想、知识及技能教学,快速培养出新一批素质高、能力强、品格好的刺绣艺人,为湘西北桃源刺绣文化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准备。同时,成立专门的刺绣文化研究基地,深入探究刺绣技艺传承与发展问题,为湘西北桃源刺绣技艺传承及其文化发展提供动力支持。最后,重视构建完善的法律法规保障体系,帮助湘西北桃源刺绣走上常归化、法制化发展道路。虽然我国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出台了许多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政策与法规,但没有对湘西北桃源刺绣文化等具有特性文化的内容进行甄别,使得相应的法律保护乏力,给了一些不法分子钻法律空子的可乘之机,这就需要地方政府依据已有的法律条款,制定符合本地文化发展特色的保护对策与方法,以此为湘西北桃源刺绣文化发展创造良好的空间和环境。

3.4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与旅游产业

将湘西北桃源刺绣文化放置于现代化社会发展进程中,可以发现最好的传承及保护方法是推动该技艺制品的生产化发展。也就是说,只有将湘西北桃源刺绣技艺与现代化生产力相结合,营造更大的市场空间,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才能使湘西北桃源刺绣技艺与现代生产生活相适应。虽然湘西北桃源刺绣的功能性与实用性被弱化,但其观赏性经久不衰,仍能成为桃源民间文化企业获得经济效益的突破口。通过加强桃源文化品牌包装,开发相关文化创意产业及产品,能促进湘西北桃源刺绣技艺的传承与发展。比如,由翦伯赞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研发的“复古刺绣茶枕”,在保留代表性传统纹饰的前提下,结合茶文化对产品进行调整与设计,并探寻出降低生产成本与加强产品宣传的新方法,使该产品得到人们的高度认可,并快速在文化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从中可以看出,将传统文化、记忆与现代设计、生产力进行有机结合,对于提高群众对湘西北桃源刺绣的认识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此外,将湘西北桃源刺绣技艺引入旅游产业,可以充分借助旅游宣传优势,加强对该技艺的传承与保护。比如,在湘西北著名旅游景点中陈列高质量的绣品,使之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又如,将高质量的湘西北桃源绣品作为旅游赠品,有利于提高游客对旅游的满意度,加强其对湘西北文化的认识。总之,民俗文化的演进与发展,表现出传统与当代、现实在多个层面上的激烈碰撞,遵循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自然法则。同时,湘西北桃源刺绣工艺文化的发展不能只停留在保留传统的层面上,只有与时俱进,吸收时展精华,才能使刺绣工艺有新的突破。只有将刺绣技艺与现代化设计及生产力相结合,大力发展文化创意和旅游产业,重塑湘西北桃源刺绣在创造技能和文化认知等方面的高度,才是振兴湘西北桃源刺绣工艺的有效途径,也是其获得光明发展的必由之路。

4结束语

在现代化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和人们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背景下,湘西北桃源刺绣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保护与传承工作仍有很长的路要走。为了避免湘西北桃源刺绣技艺边缘化,必须认识到保护和传承湘西北桃源刺绣的重要意义,深刻认识其传承与保护现状。通过做好相关文化梳理工作,挖掘民间刺绣艺人,推进民间工艺保护工作,以及大力发展文化创意及旅游产业,能使湘西北桃源刺绣重焕生机。

参考文献:

[1]余斌霞.桃源刺绣的艺与技[J].民艺,2020(4):99-104.

[2]叶伟平,严珞菲.桃源民间刺绣技艺的传承与发展[J].艺海,2018(6):133-137.

[3]钟美琪,李珂悦.潮绣在现代服装中的发展与传承[J].化纤与纺织技术,2021,50(2):43-44.

非遗文化研究范文第2篇

【关键词】非遗文化;传统传承;媒介融合;黄酒技艺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12-0240-03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媒介融合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同时也成为一个国际性的学术热点与前沿课题。近年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及其对内对外传播过程中,在口头传承、实物展示、亲身实践和传统的媒介传播方式之外,由于新的传播技术与媒介手段的综合运用,形成了媒介互相融合、互相协同的传播效应。为此,本文将选取典型案例来深入探讨非遗文化传播中的传统传承与媒介融合的理论问题。

一、黄酒技艺:作为一种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活体媒介,中国凭借其悠久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文化,成为世界上入选项目最多的国家。浙江省人杰地灵,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2006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浙江省的项目数量位居榜首。近年来,浙江省在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上也走在前列。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被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酒文化无疑具有较高的世界公共认可度,而产自中国的黄酒堪称世界上最古老的酒之一,它与啤酒、葡萄酒并称世界三大古酒。在黄酒当中,以绍兴产的黄酒最为悠久有名,不仅具有广泛的市场认可度,完整精湛的工艺,还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持续的技艺传承。其中,“绍兴黄酒酿制技艺”被列入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绍兴花雕制作工艺”则被列入浙江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前者系黄酒本身的酿造技艺,而后者主要表现在黄酒外包装上的绘画雕刻设计等工艺,这表明绍兴黄酒不仅有内涵之质,也有外在之美,是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一种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传统传承:非遗文化传播中的日常形态与媒介影响

在国内外的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绍兴黄酒文化得以传承传播,其实与其嵌套在日常生活中的传播方式息息相关,也与传统媒介的传播有着密切关系。绍兴黄酒技艺能够得以保护、流传和不断优化改进,不仅由于它的产品本身深受消费者的喜爱,还与黄酒传统的广泛的传播方式有着深切的联系。与黄酒技艺有关的宣传、普及融合了各种传播媒介,形成隐性传播与显性宣传互相作用的传播模式,使得黄酒为中国百姓所熟知,黄酒文化、黄酒技艺也借此得以传承传播。经过考察分析,其传播主要有以下重要方式。

(一)借助传统酒俗与日常生活消费进行传播。绍兴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古老城市,它的风俗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而酒俗正是这种地方特色的重要内容。在绍兴,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与酒发生联系,寄托着当地百姓的美好愿望。例如,剃头酒的传统习俗。当孩子满月时,要剃头,要在家中祀神祭祖,摆酒宴请,还要向邻里亲友分送染成红色的“红鸡蛋”等。在拜过天地祖宗之后,就有理发师用一盅酒代水,给婴孩润发,然后剃“瓦片头”。接着就是亲友轮流抱过小孩,最后坐在一起同喝“剃头酒”。与此类似的,还有所谓的“得周酒”,即孩子长到一周岁,同样得办酒席,以款待亲朋好友。还有寿酒、白事酒、忌日酒等等。在绍兴酒俗当中,最为著名的是“女儿酒”,又名“花雕酒”。晋代嵇含《南方草木状》记载:“女儿酒为旧时富家生女、嫁女必备之物。”一般人家生了女儿时,就酿酒埋藏,嫁女时就掘酒请客,形成风俗。到后来,生男孩子时,也照样酿酒埋酒,盼儿子中状元时庆贺饮用,又叫“状元红”。可见,在绍兴,酒俗渗透在日常生活当中,黄酒成为当地人的日常消费品,其传播的主要方式为人际传播、口碑传播和群体传播。

(二)借助言传身教的知识传承与亲身实践。“绍兴黄酒酿制技艺”主要是借助师傅带徒弟式的言传身教进行知识传承。根据2010年中央电视台《人物》栏目专访绍兴黄酒酿制技艺省级传承人潘兴祥的解说介绍,尽管目前已经有了现代化的机器设备,但是在酿制过程中,还需要有经验的师傅把关,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即所谓的“开耙”,他反复演示和操作,初看起来很轻松,但是经由潘师傅现场讲解起来,开耙里面的手法技巧特别细腻,不仅有操作工具上的若干注意要点,还有手感温度、抓握起来的粘度等,都需要师傅的准确把握,一个酒厂里面,往往仅有少数人能完全把控其中的要诀。另据2011年12月9日《绍兴县报》头版报道,当年87岁高龄的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被誉为中国“黄酒博士”的王阿牛在塔牌绍兴酒有限公司的酿酒车间,为新酿手工黄酒开耙,并向酿酒师傅们传授开耙技艺。这说明传统的手把手传授,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传统价值。学徒要掌握其中的技巧,不能脱离长期的亲身实践和持续的熏陶训练。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隐秘的传播方式,还是心口相传和体验学习过程。当然,现代的传播媒介已经可以将影像完整记录下来,但可记录的形态并不一定都可复制、可实用,内在的精髓难以仅仅借助媒介传播而完全传承到下一代。

(三)借助传统媒介的信息传递与文化传播。在新媒体和融合媒体出现之前,黄酒文化必然借助传统媒介进行传播,在当今,这种传统媒介依然发挥重要的作用。例如,借助书籍对酒文化的传播。由于酒文化在中国有着独特的地位,得益于中国人对酒的热爱与讲究,各种与酒相关的书籍、书中与酒相关的桥段不胜枚举,黄酒文化得以在各类书籍中散发魅力,而其背后的黄酒酿造技艺、花雕制作工艺也得到无形的传播。对酒文化的介绍比较有意趣的书如北京大学中文系夏晓虹教授携杨早博士编选的《酒人酒事》[1],书中有多篇涉及黄酒文化的记录,多为文人轶事,具有故事性,容易引发二级传播,从而形成较好的口碑效应和文化影响,同时此类作品适于对黄酒品牌进行二次传播和文化形象塑造。

此外,对于黄酒文化传播起到重要影响的是报刊,作为传统的大众媒介,报刊的文字图片传播具有便于阅读检索和便于携带投送等特点,是酒文化传承的重要媒介载体。例如,《钱江晚报》《绍兴日报》《绍兴晚报》《华夏酒报》等报纸长期以来持续关注绍兴黄酒文化的各类活动,关于绍兴黄酒本身的介绍有文章《持蟹饮酒,绍兴黄酒是绝配》等;关于黄酒文化活动介绍方面则涵盖黄酒节开幕、黄酒博物馆开放等;关于黄酒产销方面则有《绍兴黄酒恋上“创新营销”》等。除此之外,这些传统媒体还致力于保护黄酒品牌,澄清舆论,在黄酒酿造用水遭受公众质疑时,《浙江日报》等主流媒体发文《绍兴黄酒可放心饮用》以抚人心。再如,一些黄酒生产企业也办有自己的企业报刊,具有传播黄酒文化和提升黄酒制作技艺的潜移默化作用,以及重要的文献文档价值。中国绍兴黄酒集团有限公司(控股上市公司古越龙山)是目前国内最大的一家黄酒生产经营企业,该公司定期出版酒品文化期刊,周期为一个月,发放方式为在固定的高消费酒店进行免费发放;该公司还出版《古越龙山报》和《古越龙山》电子杂志,该杂志的封面口号即“让世人了解黄酒,让黄酒走向世界”,这恰恰体现了一种传承传播黄酒文化的使命与责任。

三、媒介融合:非遗文化传播中的数字化、参与性及产业化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传播的过程中,当前已经越来越多地运用了数字化的新媒体传播手段,例如运用新的互联网技术可以获取与传播相关的历史资料和数据信息,运用影像技术、动漫艺术可以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技术细节和工艺过程等,可以给人以惟妙惟肖、身临其境的感觉。有研究者在借鉴国内外已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成功发展模式的基础上,从“产业化、数字化、规范化、传承化”四个方面提出了“构建出科学、可行性较强的绍兴黄酒酿制技艺传承与发展模式”[2],实际上在某种程度上也体现了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过程中的媒介融合及其发展趋势。

所谓媒介融合,其实它作为新闻传播学和媒介研究的一个学术术语,主要是指“在数字技术推动下,不同媒介生产者、内容、渠道、接受终端之间,传统边界日渐模糊、趋于融合的轨迹日益清晰的现象和过程。”[3](P5)媒介融合的主要类型包括:“媒介内容融合、传播渠道融合和媒介终端融合”[4](P5-6),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传播的过程当中,由于越来越多地采纳新技术,事实上也呈现出媒介融合传播的趋势,为了便于讨论,笔者将其归纳为以下互相关联的三个层面。

(一)数字化与影像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融合传播的基础。数字化,实际上将各种信息资料都变成可以在互联网上传播、在计算机中进行制作交换的基础信息,不论是文字、图片、符号还是影像、音响、音乐、动漫等都可以混合在一起。这其实也是媒介内容融合的一个基础。数字化传播技术意味着传受双方可以清晰地传递各类精准信息,在内容平台上达到了某种融合共通。对于黄酒技艺方面的信息,数字化记录可以做到将非遗文化传承人的各种动作、形象、语言及姿态等都保留下来,还可以通过动漫化,形成更易于理解的知识点,让人们易学易记,获得直观印象。

对于黄酒文化的各种仪式和相关酿制活动,也可以通过数字化、影像化的方式,加以记录保护,或者制作成纪录片,拍摄成电视剧、电影引起大众的关注、了解、喜爱乃至吸引后继者的努力学习传承。例如,《舌尖上的中国》中就有拍摄到黄酒酿制技艺在食物转化过程中的情形,其中解说辞写道:“立冬的清晨,绍兴的天空开始下起小雨,这对酿酒师傅们来说是个好征兆。酵母菌喜欢江南冬季,这种绵长而又不剧烈的冷……每一年的仪式都是酿酒师们对自然表达的一种尊重。绍兴的黄酒冬酿即将开始。”这里面就有种文字之美与影像之美的内在融合。此外,还有浙江电视台拍摄的专题片《千年陈酒》,著名编导刘郎在片中根据绍兴黄酒的酿造工艺流程,精心设置一条明晰的主线:原料糯米经过筛选、浸米、蒸饭、摊冷、落作(加麦曲、淋饭、鉴湖水)、主发酵、开耙、灌坛后发酵、榨酒、澄清、勾兑、煎酒、灌坛陈酿(3年以上),即为成品酒;同时他又将绍兴黄酒文化作为一条副线,依次展开叙述绍兴千年的历史文化,其中有酒祭的大禹,有用酒激励军士的越王,有兰亭的“曲水流觞”,有沈园的借酒浇愁,还有当地酒俗、绍剧风韵,以及鲁迅、秋瑾、徐锡麟等人的典故。这也是在内容层面的传播融合,即将工艺技艺与历史文化的贯穿融合。

(二)参与性与仪式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融合传播的动力。参与性是指在内容的生产与传播过程中,要让广大的受众、消费者成为内容的生产者。在互联网上有着大量的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即用户原创内容,就体现了广大网民的参与性,这种自主自在的表达,所创造出来的内容,可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媒介融合传播创造价值。第一,用户可以将其参与(包括饮酒、自酿酒、学习体验酿酒技艺、学习体验花雕工艺)的内在体验进行充分的表达,这样,就能有助于文化的理解与文化的传承传播,让更多的人获取切身感受;第二,可以允许更多的人对具有某种隐秘性和神秘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更大开放度的接触,或者有更大的展示空间得以亲自体验。例如,在中国黄酒博物馆中,据笔者访谈,相关负责人说,目前已经在博物馆中展示绍兴花雕制作工艺过程,游客可以近距离亲身感触到工人在绘制雕刻的细节,看到灰坛、沥粉、油泥堆塑、彩绘装饰等工艺环节。同时,黄酒博物馆还将增加具有吸纳游客体验参与的传统绍兴黄酒酿制技艺的生产作坊,游客可以在其中感受到酒香扑鼻,感受到原汁原味的生产过程;第三,营造仪式化的传播空间,形成更为鲜活生动的传播场域,从而形成更高层次的文化认同感和价值感。例如,2015年11月8日立冬之际,15家绍兴黄酒企业代表举行盛大仪式共庆冬酿,按传统之仪恭请酒神,诵读祭文,上香祭拜,其辞曰:“……稽山青青,朝晖夕映,三十六源,万壑归流。良心酿酒,神灵昭鉴,团结携手,黄土变金……”在这个过程中,媒介内容的生产与消费也产生了互通融合,隆重抽象的文化仪式与盛大集聚的户外场景在更高层面和更大空间形成了文化意义的融合升华。

(三)产业化与互联网+――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融合传播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当然,最为重要的且能将技术技艺完全落到实处的是产业化,即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传播当作一项可以赢利、可以创造新价值的产业活动,将其纳入到健康有序的经济轨道当中,使其通过商业化运作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比如,电视剧《女儿红》2015年9月在绍兴开机拍摄,希望或许能带来如同韩剧带动韩国饮食文化流行的溢出效应,带动酒文化和黄酒饮品在世界的流行。目前,最为火热的“互联网+”概念也将助力黄酒文化产业化。例如,可以通过“众筹”和互联网金融的方式,获得民间资本的青睐,从而投入到更多有益的可操作性项目当中。浙江省政府在2015年初提出建设“特色小镇”的战略规划,“以新理念、新机制、新载体推进产业集聚、产业创新和产业升级”,第一批37个小镇名单已于6月,其中就有“越城黄酒小镇”,即绍兴东浦镇。这将为黄酒文化产业化带来新的契机,不仅包括黄酒酒业本身的发展,还有以黄酒文化为引领的旅游、休闲、养生、健康、创意、设计等多方位的协同发展创新,这就可能带来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融合传播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即绿色、生态、共享、融合的文化传播与社会创新。

四、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黄酒技艺的传承传播案例研究充分展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今时代背景下传统与现代的深刻辩证关系,即一方面传统文化礼俗、日常生活生产方式和传统媒介传播依然具有持续的生命力,另一方面,数字化、影像化、动漫化等新技术又不断渗透到非遗文化传播过程当中,在内容生产、渠道建设和终端呈现中形成不断的媒介融合趋势,并且在文化产业化过程中推陈出新,不断创造出新的文化传承传播形态,同时吸引更多的社会大众积极参与,从而在更大的社会空间中创造出更丰富的文化内涵。黄酒文化和黄酒技艺的传承保护,一旦能够在浙江省政府引领的特色小镇或者创意文化小镇的建设中,得到落地开花,则有可能形成新的传播媒介空间形态和创意文化产业形态,这一点还有待未来进一步的观察研究。无论如何,在非遗文化传播中,多种媒介的融合发展,传统传承与时代创新密切结合,必将开辟出越来越宽广的发展道路和美好前景。

参考文献:

[1]夏晓虹.酒人酒事[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

[2]郑燕飞,沈磊,李博,孙东芳.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模式――以绍兴黄酒酿制技艺为例[J].现代商业,2014(36).

[3]邵鹏.媒介融合语境下的新闻生产[M].杭州: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3.

[4]蔡雯.媒体融合与融合新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

廖卫民(1971-),男,浙江平阳人,浙江理工大学文化传播学院副教授,浙江省舆情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访问学者,主要从事传播理论、新媒体、网络传播、文化产业等;

高 晶,张泽茜,景 歌,均为浙江理工大学文化传播学院传播系本科学生。

基金项目:2014年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新苗人才计划)项目“非遗文化传承保护中的媒介融合及其传播影响:以绍兴黄酒酿制技艺为例”(编号:2014R406065);

浙江理工大学非虚构创意写作创新团队“新媒体、新技术与新叙事”项目(编号:13120057-Y);

非遗文化研究范文第3篇

关键词:非遗文化;文化传承;数字化展示

F592

一、研发内容与预期目标凝练

非遗文化展示平台的构建要依托现有数字技术为基础,对非遗文化的核心与代表性内容进行文字、照片、录音、数字化多媒体等各种载体的记录,并将数据资源进行标准化输入和转化,实现系统化整合,专业化分类和信息化存储,最终通过数据库等形式,达到非遗文化的数字化保存、管理、交换和利用,达到非遗保护的目的。非遗文化展示策略研究作为应用研究性课题,主要以论文形式结题,预期发表学术核心期刊论文1篇,组织课题专家研讨会1次,非遗文化展示平台建设运行论证会1次。

二、项目主要研发内容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民族文化象征,凝结了民族文化精髓,展现了地域人民的精神状态,在地域文化与传承中起着关键性作用。随着数字化时代带来的机遇,以及大众对于文化陶冶的需求不断上升,非物质文化展示策略研究是社会非物质化的产物,是有计划、有目的、合乎逻辑的展示方式,它利用互联网计算机辅助技术、人机交互技术、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为设计手段。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迎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同时也推动和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发展与升级。非物质文化展示媒介恰恰为其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起到了积极作用。

可以说,通过各种虚拟影像的应用,多种数字多媒体技术与平台的引入,非遗文化的展示工作将以更加立体化、多元化、可视可感化的形态展现在移动终端,所有对非遗文化有所关注的用户都能通过这种交互性与体验性良好的展示技术深刻地领会到非遗文化数字化以后的魅力,并现加强用户对非遗文化的保护意识的目的。眼下,非遗文化展示平台的构建工作主要由数字采集、全息影像处理、多媒体传播、网络营销等技术手段来完成。在全新高新技术的带动之下,非遗文化得以实现“重生”,且散发出其独有的生命力与文化魅力。

课题研究从数字交互展示平台设计的理论与实践出发,首先从线下展示的发展及其形式演变,然后到线上的虚拟数字展示形式的发展样态、交互展示的平台建设,最终实现线下与线上的交互展示结合的发展方向,建构非遗文化展示平台。数字交互展示平台极大地改变了非遗保护与传承的技术手段,无论是数据库的建设,或是数字技术的智能化应用,还是大数据分析,数字化保护既为非遗的记录、保存与传播提供了技术平台,也为非遗的传承、创新与开发提供了新的方式。可以预见,伴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创新,数字交互展示平台将为非遗的保护与传承提供更加强大的技术支持。非遗保护工作所涉及的数字化技术主要包括几个方面的内容:

1. 采集

数字化技术为非遗保护中多种数据形式的记录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传统数字化采集技术包括使用图文扫描、文字识别、录影、录音等技术获得文字、二维图像、视频和音频信息。然而,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样的形式和巨大的信息量,传统的采集和记录技术存在难以重现、可编辑性差等问题。例如在传统舞蹈的采集和保存中,演员的动作多通过文字、照片、视频进行记录,但上述方式对表演的记录并不精确和全面,在没有指导的情况下难以进行完整重现,且无法进行修改和编辑。

2.复原

由于非遗的传承往往依赖其固有的文化生态环境,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许多珍贵的非遗已不再具有完整形态。例如部分传统舞蹈、传统音乐的部分技法已经失传,在今天已经难以完整继承和学习。在这一问题上,数字化技术为非遗的形态复原保证了技术上的可能性,同时也为非遗的继承和发扬提供了支持和辅助。

3.展示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展示媒介,融合了展示传播的多种手段和技术应用,呈现出极强的学科交叉性。数字化媒介将非遗展示从传统的PC网络平台移动到智能设备的应用程序上,从社交网络的快速传播到公共文化平台的公共资源应用,从虚拟现实设备影像呈现还原到现实事物,丰富多元的数字化媒介平台为非遗展示提供了更多的表现形式。

非遗文化展示平台就是依托数字化交互技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时代的现代展示平台构建,传播优质文化。这将是物质设计到非遗设计的转变,是全球非遗资源共享,是实现设计的全球化、网状化、动态化、数字化。从国家民族文化的角度讲,作为植根于我国本文文化土壤以及历史长河中传承、沉淀下来的文化精髓,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但是一种可被时代记忆和延续的宝贵财富,更是一种超越民族文化局限性,打破地域限制,烙印着民族灵魂的优良“基因”。然而伴随着工业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地区在城镇化的发展浪潮中开始失去了原始地域所赋予的天然保护层,许多地区中已经传承了上千年的古老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始渐渐被外来文化、人口流动以及精神文明所侵蚀和破坏。许多承载着文化底蕴和历史价值的地域习俗,珍贵文物都纷纷随之而消失。再加上多元文化的融合、全球化进程的推进、新旧时代的交替发展,很多年青一代已经失去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意义的认知。故而依托于数字媒体时代下的信息化、数字化信息处理技术所构建起来的虚拟平台的存在,我国绝大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可以全新的存在形式被完整、包真的传承下去。另外,从创意产业的理论层面上而言,这种基于数字化信息平台的数字化保护手段,将这些独具文化韵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不损坏遗产本身原生态内涵与形式的前提下,实现了再吸收、再创造、再增值。因此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平台课题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社会意义。

三、项目研究成果及提供形式(研究报告或成果要报)

非遗文化展示策略研究作为应用研究性课题,主要以论文形式结题,同时以非遗文化展示设计实践作为结题依据和参考,处理好互联网、线上展示、线下展示三者的关系,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以“一带一路”为本次非遗文化站时策略的思想指导方针,并通过扩大市场传播渠道,增强非遗文化魅力,提升地域文化影响力等措施来保证非遗文化的战略实施环境。此外,在制定展示策略的过程中,也需要充分考虑到非遗文化本身的文化底蕴、历史意义以及人文风貌。在展示形式等方面,则可以结合各地区的风土人情以及地方发展特色来制定具有创意的宣传形式,比如通过人工布景、多方互动、多媒体虚拟技术等展示形式来完成个性化的非遗文化展示等。

为了深化数字化技术在非遗保护中的应用、充分体现数字化技术在非遗保护中的优势,也为了在信息时代寻求非物质文化遗产新的生存空间,非遗文化的展示平台构建还应该从以下进行完善:

第一,加速数字化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中的普及。数字化技术在采集、展示工作中的推广是非遗保护数字化基础。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有当数字化技术在文化事业的基层真正普及时,非遗保护数字化的深化才可能实现。

第二,加强与高校及研究机构合作,提升研究成果转化率。目前非遗保护数字化相关的研究大多针对数字化保护技术本身,较为忽视成果向文化产业的转化,且成果大多停留在试验阶段,没有投入实际应用。在未来的工作中,如何深化与高校及研究机构的合作并提升研究成果的转化率是十分重要的课题。

第三,加强标准化与规范化建设。数据库建设的标准化、规范化是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重要基础和前提。目前已建立的非遗资源数据库在标准化与规范化方面,仍有较大的可提升空间,而未来将建立的非遗资源数据库应制订一整套数字资源加工的标准和规范。

非遗文化,作为一种虚拟的宝贵文化遗产,不仅凝结着我国千年以来无数人民的劳动智慧结晶,而且也是各个朝代历史文化风貌的完美还原。而如今人们的现代生活方式以及思想认知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而很多数字媒体时代下衍生出来的科技技术开始成为非遗文化被^续传承和发展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中国利用前沿技术保护文化遗产的实力象征。

参考文献:

[1]祝婷婷.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整合平台建设研究[J].金田. 2014(10)

[2]潘怿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电视综艺娱乐栏目策划中的合理运用[J].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5)

[3]董坚峰.湘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3(12)

[4]许佳君,刘永飞.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的社会评价[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12)

非遗文化研究范文第4篇

关键词:非遗文化;职校;创新改革;策略

中图分类号:G40-014;G71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08-0045-01

2015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颁布,要求大力改革美育教育教学,统筹整合学校与社会美育资源,保障学校美育健康发展。在教育部召开的加强改进学校美育工作座谈会上,江苏省教育厅长沈健说:“促进美育,一是打开校园,吸引和整合社会优质美育资源进校园,二是打通课程,打通区域,打通课内课外和校内校外,让学校美育渠道更加畅通。三是打动情感,传承民族优秀文化,认同世界经典文化,培养‘中国人’,培育‘中国心’,培植‘中国情’。”这与学校的非遗文化引进初衷不谋而合。

一、引进非遗文化――剪纸艺术

早在几年前,学校就根据学生学业特点,结合地方文化,因势利导,引进了非遗文化――剪纸艺术。为什么选择剪纸?就因为取材方便,用料简单,只要剪刀、刻刀和纸张;地方特色,底蕴丰厚,有利于师资培训;魅力无穷,千变万化,形成强大的吸引力;来自民俗,容易接受,这个是决定性的,无论是欣赏还是剪裁,都比较大众化,其间渗透的美育为大多数人接受。这样,剪纸活动走进职校,成为每周一次的社团活动之一。

二、引进之初遭遇的尴尬

就像大多新生事物一样,刚播下种子,等待艰难的发芽。一是条件艰苦。没有空调,冬冷夏热,冬天的手几乎到了僵硬的地步,再也做不出精细的动作。家徒四壁,没有剪纸艺术的氛围;教室局促,作品没有地方张贴展示,只好灰头土脸地叠放在储藏间里。二是师资力量薄弱,没有专业的剪纸教师,暂时由有点文艺气质的教师临时代课,赶鸭子上架,边摸索边教学,就是这样的教师,也少得可怜,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走得艰辛。三是学生不适应,学校主要是机械机电类的工科生,可以说头脑都是方的,要让开机器、烧电炉的手拿起小剪刀做些精细的活,他们自己心里都没有底。加上学生大多来自农村中学,有的美育底子薄,缺乏艺术气质。一开始,拿到剪刀什么都剪,剪指甲、剪塑料,手中能拿到什么就剪什么,甚至像飞镖一样直接扎在课桌上。剪纸用的是专用剪刀,灵魂之处就在于刀尖,又尖,又锋利,又脆弱,一阵子下来,剪刀报废了好几把。

三、非遗文化传承策略

经过几年的摸索,课题组看到,要想剪纸社团乃至其他非遗文化在职校校园内具有生命力,不至于昙花一现,需要在多方面考虑。

(1)社团招生方式的改革。整班式向个性式转变,变原来的整班式,即整个班级一个社团,没有个体的选择,为现在的打破班级限制,在全校一盘棋的大招生市场上自由投递志愿,虽然管理上有些难度,却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一段时间下来,学生觉得不理想,还可以二次调整。经过半年的磨合,社员会基本稳定下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共同语言、共同爱好的一群人走到一起,力量是无穷的。他们齐心协力,出谋划策,社团才有生命力,才能发展壮大。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教育的公平不只意味着平等,还意味着差异受到尊重,此举相当于在一定时间内实现了选班走读。依托这种招生方式,我们剪纸社团选到了优秀的社员。

(2)师资培训与教学方法的摸索。再完美的课程也需要精良的教师队伍去落实,作为学生的先行者,教师无疑是将课程坚定继续下去的支柱。几年的学习培训、拜师学艺、脱产研修,已经有一批教师成长起来,不仅能胜任地方文化项目的辅导和培训,有的还成为该项目的带头人。在教学方法上,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认识水平,开始采用临摹教学法,在临摹的过程中学习掌握最基本的剪纸知识,包括基本符号、纹样的认识、装饰网的认识及剪纸基本特征的掌握,如锯齿纹、月牙条、柳叶纹,知道常用的几种装饰网,如棱形网、麦穗网、龟裂网等。临摹的多了,剪纸的镂空和连接这个原理就渐渐浮现出来。镂空与连接是剪纸艺术最本质的特征,两者互为因果,蕴含着道学的审美,掌握了这个特征,为设计创作奠定了基础。另外,聘请地方剪纸名师培训教师并定期到校与学生见面,现场指导。聘请校外名师不仅是为了指导技术,他们专注坚守、精益求精、敬畏入魂的精神品质,也深刻地影响着学生们。

(3)与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相融合。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与社会的高度融合,如今的职校生可不能小看,他们视野开阔,思想新潮,个性鲜明,善于接受新事物,剪纸内容远远不能满足于坐在炕头上的花鸟虫鱼。课业相对宽松,正好可以在业余爱好上大显身手。教师可以指导他们利用在计算机课上学到的信息技术,为剪纸的设计服务。如用photoshop软件处理一些图片,或者学习些专业的软件,如P2A视软人像设计软件等,或设计自己的形象,或改造亲友的图片。这样饶有趣味,二者互相促进,一举两得。

(4)开阔视野,以交流促发展。在校内举办小型活动,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文稿征集、手工文稿征集、剪纸创作现场会等,启迪创作灵感;让剪纸艺术平台成为学校宣传教育的主阵地,以重大节日、纪念日为契机,以主题展览促进创作,寓教于乐;走出校园,多参加社会性比赛,近年学校参加全国法治主题传统艺术大赛、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比赛等,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以比赛开阔视野,以比赛刺激创作,是我们一贯的宗旨。市教育系统内普职沟通活动,就是一个促进交流学习的好平台,在这里,向专业的美术老师学到了不少技巧。美的作品是让人欣赏的,不能窝在手里自己存着,走出去,任人评说,展现的不仅是作品,更是那份从容和自信。

(5)重视美育的软实力。剪纸活动通过欣赏、临摹、观察、对比、创作、设计等,学会学习欣赏和评述,提高审美能力,创作美术作品,多角度欣赏作品。高中年龄段的学生,随着视野的开阔和知识的积累,思考越来越深入,部分人已经初步在欣赏中批判,在批判中吸收,在吸收中成长,美的享受贯穿于整个过程。从教材和理论的角度学习美育,是枯燥无味的,但把美学的一些理论融入到具体的作品中去,就显得自然而然,潜移默化。人的性情的陶冶和情感的净化,都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而是春风化雨般地逐渐沁入人心,所以切不可急功近利。美,是在体验、浸润、熏染中才获得意义的更新,“文艺范儿”的气质将受益无穷,伴随终生。

四、结束语

经过几年的发展,剪纸已经成为学校的一个教育品牌,剪纸社团已经发展成为具有影响力的精品社团和精品校本课程。学校投资建设的剪纸体验馆,四季如春,环境古韵优雅,学生优秀作品装饰,入内心静气宁,神思悠远。学生在设计、技法、装裱等方面均有突破性进展,虽然设计里仍显稚嫩,手法上确有粗糙,装裱中尚不细致,但耐心细致的作风进步是明显的,更可贵的是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那一脸投入的表情骗不了人。日积月累,跬步小流,作品质量在提高,回过头来看看刚开始的作品,已经觉得“惨不忍睹”。而且高质量的作品数量在快速增多,件件都凝聚着师生的心血。多年后,他们或许仍然能享受到“叶逐金刀出,花随玉指新”的快乐。中国传统文化是重视美育的文化,放慢脚步,耐心品味,别让这青春好年华辜负了中国传统美文化。

参考文献:

[1]杨荣,冯长宏.非遗文化怎样融入课程[J].人民教育,2015(24).

[2]任国平.在“知识传授系统”之外,学校还可以做什么?[J].人民教育,2015(24).

[3]施久铭.重提学校整体转型[J].人民教育,2015(24).

非遗文化研究范文第5篇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和利用;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民群众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链接民族情感的纽带,是蕴含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的载体。河北省是文化遗产大省,是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代表地区之一。近年来,河北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建立、传承人命名、遗产普查、重点项目保护和重大活动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取得了积极进展。白洋淀芦苇画自2009年被列入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来,在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利用的同时,也促进了保定市乃至河北省的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的发展,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文化强省,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白洋淀芦苇画项目开发利用特征分析

白洋淀芦苇画采用纯天然芦苇,经手工整料、雕刻、着色、粘贴、装裱而成。芦苇画虽源于民间,却美而不俗,大气十足,尤其符合国际上追求环保、自然的理念,倍受中外雅士名流的垂青。1990年芦苇画在五省市工艺美术展中被评为一等奖、1998年荣获“首届中国国际民间艺术博览会金奖”、2002年荣获美国第35届圣诞礼品展特殊荣誉奖、2004年芦苇画被全国妇联、文化部、中央电视台授予“最佳优秀才艺奖”、2008年荣获河北省文化产业产品十佳品牌并入选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中国传统文化代表展品、2009年,白洋淀芦苇画被确定为河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荣获第七届花卉博览会金奖、同年芦苇画被选为“世博”展览品、2010年参展河北(香港)经济贸易洽谈会、《河北文化宝岛行》文化交流活动以及温哥华《河北文化周》文化交流活动、参展2010年上海世博会,其中《池塘月色》作为河北省政府礼品赠予上海世博会中国元素运营团队并被收藏、2011年代表河北省参展成都举办的“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

芦苇画不仅仅是一种工艺品,更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白洋淀芦苇画于2009年被列入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作为特色民间工艺逐渐为人熟知。但是,芦苇画在开发利用的过程中也存在着挖掘保护和传承中欠缺扶持力度、传承过程中存在急功近利心态、缺乏有效的规划整合、宣传力度不够、规章条例执行力度不够等问题,这些都是制约芦苇画进一步开发利用的障碍。目前,白洋淀芦苇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合理开发利用己经在社会各界引起了一定的重视。发展芦苇画文化产业,对白洋淀芦苇艺术产业发展之路进行研究,将有利于我国芦苇产区民间文化产业的健康开发,更是通过这种民间技艺的传承开发不断发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精髓。

二、理论模型构建与调研

(一)理论模型构建

本文采用美国战略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框架,在此基础上对白洋淀芦苇画非遗文化产业项目的开发利用情况进行理论分析。“钻石模型”是由迈克尔·波特提出的,它用于分析一个国家某种产业在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的成因。波特认为,决定一个国家的某种产业发展状况主要由四个方面因素构成的,它包括生产要素(人力资源、天然资源、知识资源、资本资源、基础设施)、需求条件(主要是本国市场的需求)、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表现(这些产业和相关上游产业是否有国际竞争力)、企业的战略/结构/竞争对手的表现,且这四方面因素具有双向性作用,形成一套“钻石体系” ,如下图:

图 迈克尔·波特“钻石模型”

(二)调研策略

本文利用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中的生产要素、市场需求、相关及支持产业和企业战略四个主要因素对白洋淀芦苇画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利用的现状进行了积极探索,并以此为基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模式进行了可行性研究,探讨了开发与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观点、新思路。在白洋淀芦苇画非遗文化产业项目开发利用的实地调研中,通过发放“芦苇画工艺开发利用”的调查问卷、走访及座谈的形式对白洋淀地区的居民、游客以及从事芦苇画生产经营和的销售的社会群体、考察、采访白洋淀芦苇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始人、实地考察芦苇种植经销企业的生产经营现状、参观学习芦苇画制作工艺行等来了解芦苇画的市场需求状况,收获颇丰。

三、白洋淀芦苇画文化产业项目开发利用分析

(一)市场需求要素

目前,芦苇画的消费市场主要在国内,国外市场的开拓时间较短,且市场上的芦苇画尺寸不一,价格范围低达几十元,高至上千元;芦苇画的种类可分为艺术类、礼品类、旅游商品类等,也可量身定做来稿加工并承揽大型宾馆、酒店、及私人住宅墙画设计业务;芦苇画的消费群体主要为白洋淀观光游客,85%的游客会选择尺寸为30cm*40cm或40cm*50cm的芦苇画,价格区间为80元至200元,用于收藏和留念。

(二)企业战略支持

白洋淀当地企业或加工作坊通过扩充产品种类,扩大产品销量,积极寻求新的消费热点,以迎合市需求。它们生产的芦苇画工艺品分为艺术类、礼品类、旅游商品类等,也可量身定做来稿加工并承揽大型宾馆、酒店、及私人住宅墙画设计业务。如河北安新县白洋淀芦雁工艺品公司是当地技术力量雄厚的一家芦苇画制造销售的代表企业,注册资产3000万元,拥有河北省一级工艺美术大师1人、专业工艺师12人、员工85人,年生产芦苇工艺画能力80万幅,安新县白洋淀芦雁工艺品公司是白洋淀专业生产芦苇工艺画的龙头企业,也是国内最大的芦苇艺术研发中心,该企业被命名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示范基地。芦雁工艺品公司也相继开设了寨南芦苇编织工艺品厂、安新县丙军芦苇画店、保定芦苇画艺术馆等机构,并在国内外设有多个销售网点。同时,红韵水生植物种植有限公司种植芦苇的区域由143个淀泊形成,水域面积366平方公里,专业技术人员40余人。目前,芦苇的价格为每株0.20—0.60元,该公司60%左右的芦苇提供给当地企业来制作芦苇画,促进了当地芦苇画非遗文化产业的发展。近几年,芦苇画工艺师杨丙军先生通过参与成立河北大学芦苇艺术研究所、安新县职业技术学校芦苇画培训基地等机构,把白洋淀芦苇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带到课堂教学中,让更多的青年学生了解芦苇画文化,对于推广宣传这项省级非遗项目作出贡献。

四、对策建议与结论

(一)迎合政府扶持战略,为芦苇画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支持保障

根据相关政策法规,积极促进本地芦苇画文化产业的良性竞争,形成区域性的合作格局;其次,不断加大地方财政扶持力度,增加对文化企业的财政投入和资金支持,为投资创造良好环境,从而为芦苇画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保障;再次,地方文化部门要结合本地芦苇画发展状况定期做出战略规划,在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研究中心和培训基地中建立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据资料库,引导促进工艺创新,为芦苇画注入新鲜血液。

(二)不断加大要素提升战略,促进芦苇画工艺的长久发展

根据波特的“钻石模型”,要使得文化产业得以进一步发展,关键要把握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及支持产业、企业战略等要素。除了企业本身的特征,还要加大力度培养高技术人才和重要工艺传承人,其次,抓住消费热点,刺激市场需求,有效需求能够不断刺激芦苇画的有效供给,进而促进芦苇画工艺的长久发展。

(三)着重加强人才高地战略

充分发挥河北白洋淀地区芦苇画文化产业的比较优势,深入挖掘人才资源优势,构筑文化人才高地。培养和扶持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经营有方的文化制作人和文化企业管理人才;同时,还要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才能使芦苇画重要制作工艺得以流传和传承,例如:传承人享有政府提供的定期生活补助;授予传承人名誉称号,为其获取生活资源创造有利条件;提升传承人的社会声望和地位,提供传承空间与传承条件;重视与传承人的思想交流,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有延续文化遗产的自觉。

(四)注重品牌提升手段与途径,增强市场竞争力

充分利用白洋淀地区芦苇资源优势,重点打造文化旅游品牌,规划建设一批特色文化旅游板块,突出发展和加强白洋淀旅游经典线路与管理,突出培育白洋淀精品休闲旅游区。同时,要积极承办文化赛事活动,在竞技的同时,广泛推广宣传芦苇画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大影响力度;重点打造民间工艺品牌,注重芦苇画工艺的传承,用产业化思路运行开发,形成规模发展态势。

(五)充分发挥重点文化企业的龙头带动作用

重点培育和发展一批实力雄厚的大型企业,发挥其辐射、示范的产业龙头作用。河北安新县白洋淀芦雁工艺品公司作为安新县知名的芦苇画生产企业,在发展芦苇画的同时,也要加强文化交流与渗透,带动芦苇画的开发利用,从而提升芦苇画文化产业的整体水平。

(六)加强本地企业间合作,整合文化产业资源

河北白洋淀地区芦苇画生产企业众多,文化产业的布局要坚持分工合作、本地结网;对于文化企业的选址要明确以文化产业集群为导向,努力形成大中小企业紧密配合、专业分工与协作完善的体系,协调好不同文化产业基地间、不同文化产业园区间的关系,实现本地利益的最大化。其次,促进沟通与交流,推进芦苇画工艺的传承与革新,掌握核心技艺,保证市场需求。

综上所述,白洋淀芦苇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不仅仅作为旅游资源为人熟知,更重要的是挖掘它的潜在价值。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中四要素——生产要素、市场需求、相关及支持产业、企业战略为我们进一步开发和利用白洋淀芦苇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提供了创新思路。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政府扶持战略、要素提升战略、人才高地战略、品牌提升战略、龙头带动战略和本地合作战略六个方面的作用,对白洋淀芦苇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开发利用提出具体对策建议、进行科学规划和发展,这对白洋淀芦苇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参考文献

[1] 杨丙军.白洋淀芦苇艺术产业发展之路[J].大众文艺, 2010.

[2] 郭锴.辽宁文化产业竞争力的钻石模型分析[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3] 王伟.提升和壮大特色优势文化产业[N].甘肃日报, 2013(1).

[4] 萧放.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认定与保护方式的思考[J].文化遗产,2008(1).

[5] 梁桂全,周薇,柯锡奎,荆琳,陈静,詹双晖.广东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研究报告[R].广东: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文化产业与新闻传播研究中心,2011(1).

基金项目:2013年保定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201302055)。

非遗文化研究范文第6篇

关键词:语言文学;非物质文化遗产;河南;归档原则;档案管理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智慧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结晶。2003年10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正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界定,并成为推进我国繁荣社会主义民族文化的核心内容。[1]河南作为文化大省,在语言文学类非遗资源归属与保护上缺乏完善的管理机制,特别是以方言为主体的濒危语言、以口头传说、故事、谚语、歌谣、民歌等为载体的民间文学,以及以特色语言、习俗为主体的传统曲艺、戏剧,都是亟需保护和传承的重点内容。立足河南语言文学类非遗的特点及价值,就其归档及开发利用展开对策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1 河南语言文学类非遗文化的特点及价值

语言文学类非遗文化具有独特性、流变性、传承性、综合性、民族性、地域性特征。河南语言文学类非遗文化资源丰富,尤其是其地域性和特色原生态的口头性,表现在地方戏曲、民间文学、曲艺、民歌、语言文字习俗以及各地方言中,如河南坠子、豫剧、各地方言中的谚语、歌谣、神话故事等。在地域文化上,语言文学类非遗文化具有深刻的“广泛性”。如河南的豫剧,其独特的旋律与河南方言具有良好的融合性,尤其是各类方言语音、词汇的广泛运用,唱词、念白等多具有口头表达性,使其在文艺表现上更具地方特色。

从河南省第一批非遗文化名录来看,涉及语言文学类的就有18项。如虞城县花木兰传说、汝南县梁祝传说、泌阳县神话、武陟县、西平县、汝南县、平舆县等关于董永与七仙女的传说,还有辉县市的张生与崔莺莺的故事、卫辉市关于柳毅的传说,济源市关于邵原创世的神话等,都具有独特的文化历史价值。除此之外,南阳市的牛郎与织女的传说、灵宝市关于皇帝的传说、长葛市关于葛天氏的传说、濮阳县关于帝舜的传说等等,这些民间文化不仅对现代人民的思想意识产生影响,也蕴涵了中华民族道德文化价值,尤其是在历史学、语言学、文学、艺术审美等领域,体现了民族精神。在语言文化类非遗文化中,方言占据重要地位。如豫剧、河南坠子都建立在方言基础上。

2 河南语言文学类非遗文化档案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河南语言文学类非遗文化资源的收集、整理、鉴定、确认等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丰富的语言文学类非遗文化仍有待进一步挖掘,尤其是从以方言为特征的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对口头文学、民间文学类文化形式进行多方面记录和归类管理,以便于继承和创新。总的来看,其问题主要表现在:

2.1 归档概念不清晰,范围不明确。在实际传承与保护中,有些工作人员缺乏对语言文学类非遗文化档案的正确理解,未能从非遗文化资源的内涵及外延上,厘清概念,明确归档范围。[2]

2.2 在档案管理制度建设上不健全。尤其在非遗文化档案的收集、归类、整理、鉴定、保管等方面,缺乏专门人员管理,在制度上缺乏规范,工作机制被动,与文化部门、档案部门协同机制欠缺。

2.3 缺乏规范的语言文学类非遗文化评定标准。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是纳入规范化档案管理的前提。尽管当前相关部门也出台了非遗文化档案保护政策,但对非遗文化资源档案管理还未全面执行,特别是在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上,缺乏操作性,使得非遗文化资源档案管理工作处于被动状态。

2.4 对语言文学类非遗文化资源重视不足。语言文学类非遗文化资源保护与档案管理,未受到社会公众普遍关注,也未能受到相关部门重视,使得归档保护工作停滞不前。

2.5 硬件设施条件不足、安全性较低。河南省语言文学类非遗文化资源档案保持条件较差,以铁皮柜为主,缺乏防火、防盗、防霉、防水、防虫等,有些地方的非遗文化资源仅存储在电脑硬盘中,有的缺乏备份,电子档案一旦丢失,其损失难以估量。

2.6 管理工作滞后,缺乏专业性。在信息化技术条件下,其档案管理数字化工作相对滞后。如何对非遗文化资源档案多样化管理,如何推进非遗文化

资源数字化宣传,迫切需要信息技术支撑,提升非遗文化工作人员专业水平。

3 语言文学类非遗文化资源档案管理原则

针对学术界对非遗文化资源档案管理的讨论来看,王云庆提出“做好非遗文化档案管理,应从建档上坚持真实性、完整性、系统性原则,以分级保护、优化利用为基本原则”;[3]孙展红提出“非遗文化资源档案管理应‘依项建档、分级建档和抢救性建档’”。[4]根据我国档案管理工作提出的“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原则,从语言文学类非遗文化资源档案管理实际,应该坚持以下原则。

3.1 统一领导。在语言文学类非遗文化资源档案管理中,政府要发挥自身协调作用,加强对非遗文化资源档案管理的统筹规划。如针对当前重复建档、档案工作评定标准不一致,缺乏统一领导机制等问题进行专门协同解决。

3.2 分级管理。对语言文学类非遗文化资源档案采用全部移交给档案机构进行保管并不现实,一方面与语言文学类非遗文化资源档案的特殊性有关,另一方面与现有档案机构人力、物力条件有关。因此,从非遗文化资源保护与归档上,对于濒危资源要归口于档案机构,对于衍生类非遗文化资源档案,应根据分级制度进行归档管理。

3.3 依项建档。对于语言文学类非遗文化,在保护与档案管理上,应该根据“项目”划分,进行归口管理。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条例》中提出两类划分,一类是民间传统文化,如语言、音乐、文学、游戏、礼仪、神话、建筑艺术等民间文化形式;二类是基于“文化空间”的各类举行传统文化活动的场所,或定期举行特定活动的时间等。[5]要根据各项目独立设置,明确档号,科学编制。

3.4 真实完整。坚持档案管理的真实性、完整性是保证非遗文化资源档案价值的重要原则。在语言文学类非遗文化资源收集、整理、归类管理中,确保非遗文化档案信息、资源的真实性与完整。

4 河南语言文学类非遗文化资源档案管理流程

4.1 非遗文化资源档案的收集。从语言文学类非遗文化资源形式的多样性来看,在档案收集上应该拓宽途径。一是开展档案征集。由于语言文学类非遗文化来源广泛,对于不同形式、不同地域的非遗文化要从征集公告、田野调查中主动收集;二是做好档案接收。特别是协调好文化机构、研究机构与非遗文化档案馆的对接,完善非遗文化档案保护与保存体系;三是注重史料挖掘。特别是对于散落于史料典籍中的传统民间文化资源,要从考证、挖掘、整合中发现,加强保护;四是接受捐赠。从非遗文化资源的归属关系上,尊重个人意愿专藏妥善保管,并对捐赠者奖励;五是有偿购买。通过平等协商,从非遗文化所有者手中计价收购并存档保护,对于重要的非遗文化档案,要科学鉴定,保障档案的价值。

4.2 非遗文化资源档案的整理。在语言文学类非遗文化资源档案管理中,要从档案学理论与方法中,对收集的档案资料进行分类、组合、排列、编目,提升档案材料的系统性、条理性,为科学保管和有效利用创造条件。如在语言文学类非遗档案管理中,注重档案形成时间、档案形式、档案内容的有机联系,结合不同民间文学、传说、故事、谚语等形式进行归档整理。

4.3 非遗文化资源档案的鉴定。根据语言文学类非遗文化资源特点,从鉴定方法、标准、原则等方面,确定其价值及保存方式、保存期限等。由于非遗文化资源档案种类繁多,对其存在形式及管理情况,要进行科学化、专业化鉴定,为做好档案管理把好关。针对不同载体档案的特点,从保管环境如温度、湿度等条件进行科学管理。

4.4 非遗文化资源档案的开发与利用。从语言文学类非遗文化资源档案管理目标来看,一方面促进非遗文化的保护,另一方面实现对非遗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高非遗文化资源的现实价值。如对某些戏剧文化进行汇编和展示,供相关院校及科研机构查证研究。语言文学类非遗文化资源归档管理后,从对文学艺术档案原件等档案史料中,为社会及文艺工作提供参考,还可以从传统非遗文化遗产档案的加工编写中,撰写语言文学艺术著作,创新非遗文化表现形式,促进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本文系2016年平顶山学院校级重点学科《中国现当代文学》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王立阳.“传统”之合法性的构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话语分析[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3):42~45.

[2]詹娜.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生存困境[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4):74~77.

[3]王云庆,王宁.近十年来大学生诚信档案研究评述及展望[J].北京档案.2016(02):67~69.

[4]孙展红.国家重点档案抢救修复技术集成的相关问题及实现途径[J]. 黑龙江档案. 2011(01):27~31.

[5]韩宇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事理、学理、哲理思考[J].中州学刊.2012(02):31~33.

(作者单位:平顶山学院文学院 来稿日期:2016-08-16)

[1]刘志国.我国图书馆隐性知识研究述评[J].山东图书馆学刊,2013(1).

[2]周晓东,席倩莹.隐性知识重用性探讨[J].南华大学学报,2014(6).

[3]钱秀萍.高校图书馆隐性知识的开发与利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15).

[4]张庆来,苏云.基于SECI模型的图书馆客户知识管理研究[J].图书与情报,2013(8).

非遗文化研究范文第7篇

关键词:非遗文化;美育;融合

一、非遗文化融入高校美育课程中的重要意义

1.根植文化强国2020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表明学校美育和社会美育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2021年,教育部编制印发《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强调建设高质量的教育体系。将传统艺术形态融入高校美育课程体系,可完善美育功能,推进高校素质教育进程。传统工艺蕴含着中华民族丰厚的文化价值观念、思想智慧和实践经验,是我国非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非遗文化的传承保护近年来,以非遗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主题产品开发逐渐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方向。社会越来越重视非遗文化,但对于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依然面临一定的困境。信息时代,多媒体手段应用广泛,地域文化的差异性也逐渐缩小,“文化趋同”现象变得不可避免。随着社会的变迁,部分非遗技艺已经失去了“用武之地”。如,非遗艺术蜡果在物资匮乏的年代大受欢迎,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蜡果的身影便渐渐从人们的生活中淡出。数据显示,直至2017年,在已公布的部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中,超过70岁的传承人约占一半以上。在老师傅年事已高、年轻传承人难寻的情况下,一些代表性的传统技艺正濒临失传的局面。由于传统工艺制作工期长、技巧复杂而经济收益低,部分手艺人的收入往往难以维持生计。这造成非遗文化的传承面临困境。有人说:“非遗如果被市场裹挟,则会失去其原生态价值,变质为商业经济中的商品。”可事实上,只要稍微转变方式,传统文化也可以成为时尚潮流。如,皮影大师范正安一直在思考如何推广皮影戏,他尝试使用游戏中的人物形象创作出皮影版《王者荣耀》,给观众带来不一样的皮影戏表演。能否与当下潮流文化的内容结合,影响着一项传统技艺是否具有生命力和创新发展的巨大潜力。如今,部分受过高等文化教育的年轻一代非遗传承人开展了传承非遗文化的新尝试。如,董桥声为了将中国文化推向英国,创造性地将医学、哲学结合。一场有关医学、哲学的唐卡展览在伦敦举行,引起了观众的热议。万达丹寨小镇也是一个极佳的范例,它在3年时间内接待游客1900万人次,并形成了一个非遗产品的聚集地,实现了非遗价值的最大化。非遗文化应进入现代生活、融入现代旅游,如果只将其保存在博物馆里,往往会使其缺乏生命力。相关人员要重视、传承、推广本土文化,以新形式、新内容表现非遗文化,用年轻人感兴趣的方式吸引他们的注意,将学校美育与非遗文化结合,这是非遗文化走进新时代的关键,也是高校教育传承与发展非遗文化的责任和义务。3.文创发展为传统文化的发展带来生机目前,国家正在大力扶持文化创新产业,为以非遗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发展寻求出路。在文创产品设计中,要注意文化赋值。文创产品设计重在文化精神的创新表达,设计者应该注重从文化遗产到文化资源的转化。设计者可以从传统工艺的造型、色彩、纹饰等方面提取可利用的文化符号,设计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创产品。此外,设计者还要体现中华传统美学的风格和意蕴,表现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近年来,各大博物馆纷纷建立文创商店,根据自身特色开发独有的文创产品。如,故宫博物院除了推出深受年轻人欢迎的创意产品,还与腾讯展开合作,以“NEXTIDEA腾讯创新大赛”为平台,输出故宫博物院经典IP(知识产权)形象及相关传统文化内容,受到了年轻人的喜爱。除了政策支持,社会各方力量也在为传统文化的发展而努力。网络作为年轻人最主要的社交工具之一,是传承传统文化精神的重要阵地。皮影大师范正安在采访中提及,互联网企业目前正在积极支持非遗文化的传承发展。要想创新传统文化,就要紧贴时代,转变自身发展思路。除了常见的游戏、动漫题材,传统手艺人还可以结合更多的潮流设计,挖掘传统文化的内涵,以时下的流行方式承载传统文化内容,提高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接受度。在非遗技艺保护迫在眉睫的情况下,当代的非遗传承人也在不断地探寻变革的道路。皮影大师结合热门题材开展创作的尝试将会越来越多,这为传统文化的创新与传承带来无限可能。在传承人努力、政策扶持、社会舆论的共同作用下,笔者相信非遗等传统文化将会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二、非遗文化融合高校美育课程的传承与创新

高校美育工作应该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为目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弘扬中华美育精神,把美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将非遗文化融入高校美育教学,有针对性地转化、创新与应用传统文化元素,可充分发挥非遗文化的社会美育功能,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2]。这同高校应用型改革方向是一致的,既能让民间技艺重新焕发活力,又可以使下一代了解和传承非遗[3],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自豪感,培养其技能,从而拓宽其就业渠道。在传播、推广非遗文化的同时,高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想象能力以及审美意识,实现学生培养文化素养、审美品格的教育目的。文章根据新形势下高校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社会对非遗文化的关注与保护以及对美育的高度重视,围绕高校美育课程教学现状展开研究,主要以非遗文化为出发点,以高校美育融合发展趋势为研究对象,研究非遗文化的发展现状、传承方式、审美特征等,寻找传统与现代的契合点[4]。1.课程设置当前,关于非遗文化传承的研究还较为浅显,部分美育课程研究较为平面化和固化。高校美育课程属于通识素质教育课程,但部分学校美育课程的授课内容单一,非遗文化在学校范围内的认知度较低。如何传承与发展非遗文化,并同企业、市场接轨,实现经济与文化的有效结合,还有待于经验的积累。这是学校层面要解决的问题,其中,加大力度宣传非遗文化的精神内涵和美育影响,把传统文化和现代经济有机结合十分重要。根据时代的发展、美育和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发展特色,高校应该将非遗文化融入美育教学,构建合理的美育课程体系。教师不仅要让学生近距离接触非遗文化,感受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特色,而且要为同类型的美育课程和设计课程教学提供指导。课程的开设目的是培养学生对非遗文化的保护意识和传承能力,对学生进行设计思维训练,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培养学生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结合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把传统文化融入当代创新设计,不仅为高校素质教育提供了新渠道,而且为美术类课程的改革与实践提供了一条可行路径[5]。高校美育课程设置应该结合本地的非遗特色文化。如,石艺文化室内设计专业可要求学生根据大理石的特性设计相关的家居装饰品,幼教专业可要求学生从文化传承角度出发制作大理石类手工作品,等等。笔者通过调查发现,现阶段了解非遗项目的学生并不多,更有甚者从来没有听过非遗项目。高校应该联系课程内容,将当地特有的非遗文化渗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以此达到传承非遗文化的目的。同时,高校可以鼓励和支持学生开展以文化创意产业为中心的创业项目,尽可能带动或推进周边地区的文化产业链发展,改善当地的人才流失状况。高校可以通过研读政策、参加培训、观摩精品课等方法梳理建课思路;通过专家推荐、同行牵线、行业主管部门协调等方式,邀请非遗传承人参与课程教学,充实师资力量。在文献梳理和田野调查的基础上,高校可以通过课程团队、工作室、非遗传承人、非遗工作主管部门、校外专家、课程平台几方共同核对的模式,对教学内容进行把关,边学边做边总结,积极整合各类资源服务课程建设,多方参与、共同努力,有效保障课程内容[6]。非遗课程师资、教学活动以及基于课程开辟的美育实践基地,为学校美育工作的开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高校可以线上开发VR(增强现实)展览与在线DIY(自己动手制作)设计产品模式打破时间与空间的界限,提升非遗文化的社会效应和文化价值,结合大数据运营模式,采集用户数据,改变学生对非遗文创产品的看法;使用点击分流和数据挖掘,让产品和服务对用户实现精准推送,增强大众对非遗文化及相关产品的兴趣和关注度,从而扩大非遗文化传播范围,加强其影响力;成立学习与制作的工作室等,形成线上线下的传播闭环,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加深学生对非遗文创产品艺术性的感受与理解。2.产教融合的实践与革新相关部门牵头开展技术培训;本地企业提供原材料场地;学校配合提供相应的工作室与学员,开展非遗文化第二课堂。引进相关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在校企合作过程中打造“学院组织、企业参与、教师指导、学生实践”一体化的沟通交流平台模式。依托高校的创新能力、知识资源密集等特点,同时根据国家对非遗文化传承与美育工作的要求,大力支持学生对于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多方合作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支持。利用高校高端人才输出、智力输出,通过校企合作中共同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项目合作、学校交流平台等,共建校内外非遗文化实训基地等,与企业共同建立美育实践基地,让学生进入基地学习实践,大力推广非遗文化美育教学。通过校企合作,为企业引进更多的优秀人才,让学生提前了解企业对非遗文化的运用,为非遗文化项目创新创业提供条件。非遗文化传承要符合当代人的审美需求,贴近当代人的生活,才会具有生命力。创新是保护与传承非遗文化的最佳方式。“非遗保护传承是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责无旁贷。”高校艺术类、非艺术类专业都要坚持把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视为使命,坚持“在保护传承中培养,在培养中保护传承”,不仅为非遗文化传承与发展作出贡献,而且要加强对非遗人才的培养。一方面,将现代艺术设计融入传统工艺,推进传统工艺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另一方面,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现代艺术设计,丰富设计作品的文化内蕴。教师、学生、传承人都是美育课程建设的主体,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应根据教学活动、非遗文化保护和传承的实际情况做动态调整。高校要改变以往的师傅带徒弟教学模式,实施“大师工作室+项目+产品”的工学结合、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将项目引入工作室,按照产品生产流程和“低端产品—中端产品—高端产品”的产品层级,按学年分段,实施产品全流程分级分段式教学组织模式,大师和教师同堂授课,教学过程即生产过程,学生作品即产品。根据非遗人才应具备文化研究能力、技艺传承能力、产品创新能力、传播推广能力等四种核心能力的要求,高校可以构建“四能力三模块”课程体系,即非遗共享课程模块、非遗特色课程模块、非遗互选课程模块,“三模块”是“四能力”形成的载体,每一种关键能力的形成都需要三模块课程共同发力。

三、非遗文化融入高校美育课程推广的具体对策

除了高校艺术类专业需要开设和非遗文化相关的美育课程,综合性高校非艺术类专业也需要开设美育课程。高校应该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建设美育实践基地,创建非遗民间美术工作室,定期为学生举办非遗艺术等专题讲座。将非遗文化融入美育课程,并将美育工作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依托第二课堂与名师工作室,运用现代学徒制搭建大学生美育实践平台。举办、推广大学生非遗文创设计类计划大赛项目,如民间美术类和艺术设计类的创意大赛、挑战杯等,搭建创新创业大赛平台,建立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机制,在竞赛项目中促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高。大力推广非遗文化美育教学,并与企业共同建立美育实践基地,让学生进入共建的基地实践,了解企业对非遗文化的实际运用。设计、改良非遗技艺,推动非遗文化的良性发展。

结语

文章研究非遗文化融入高校美育教学实践的创新发展对策,探讨如何改变高校美育教学内容单调、部分学生对非遗文化认知度低的局面,以扩充美育教学资源,发展特色美育。笔者希望通过有关非遗文化的美育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引导学生充分挖掘非遗文化艺术元素,继承和弘扬非遗文化[7],使符合现代审美趣味和文化追求的传统工艺品走到大众身边。将当代设计理念和表现形式运用于非遗项目,真正提升非遗文化传承的认知价值和实践意义,能够有效地解决学生知识应用等方面的难题,培养实践型、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付远书.非遗传承发展的四川实践[N].中国文化报,2019-06-20(8).

[2][3]肖牡丹.区域非遗活态传承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J].文学教育(下),2018(12):98-99.

[4][5]何帅.非遗档案数字化保护的困境与出路[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6):138-139.

[6]宋占新,郭亚然.国家非遗进校园进课堂的传承途径探析——以部级非遗项目“秸秆扎刻”为例[J].遗产与保护研究,2017,2(4):70-73.

[7]钱海琴.非遗文化进高校的传承教学研究——以传统剪纸为例[J].艺术评鉴,2019(10):153-156.

非遗文化研究范文第8篇

论文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制度 传承人

湖南是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其独特的自然地理人文条件,孕育产生了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法律的途径和方式对对传统的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使得我国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得到进一步规范,并提高工作效率,对非物质文化发扬光大具有重要作用。同时这是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以及我国政府、学术界长期努力的方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既是一项重要的实践议题,对其开展专门的研究,也是一项具有前沿意义的理论课题。

一、传承与文化的概念及其关系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这些形式包括民族艺术表演、手工艺制作技艺、传统的民俗活动等等。按照不同的内容类别,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致可以分为口头表演类、传统艺术表演、社会实践类、节庆仪式类、手工艺技能类别。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情感和精神,成为中华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

当前,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尽管起步较晚,落后于其他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但是,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逐步清晰理解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文化保护中的意义。与其他文化保护相区别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最重要的内容就是传承。一定意义上,文化与传承是密不可分的两个概念。在互联网的检索系统中,文化传承的概念多达几百万条。可见,传承是文化延续的最基本特征。当然,传承也不仅仅是文化的概念,也是社会学、民族学、人类学的重要概念。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有着其独特的方式。口头传承、技艺学习、跟班学艺等方式都是非遗文化传递的最重要的途径。当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认识,并不只是在民间的口头上的口口相传,更应该从国家非遗文化保护的视角,加深广大人民群众对非物遗文化的认识。当然,我们也需要将传承人和口头传承、工艺技能代代相传、跟师学艺作为一个重要的起点,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才能够更好的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二、传承在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核心作用

我们知道,联合国科教组织曾经提到过一个概念,即“口头和非物质”(the oral and intangible heritage)。从这个概念中,我们可以理解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口头传承有及其密切的关系。尽管非遗文化的传承是有着多种途径,但是一定意义上,传承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至关重要的内容。

传统文化在中华民族创造的文化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尽管文化是可以不断创新的,但是文化的遗产如果不被保护好就会消失。无论是物质文化还是非物质文化,如果不保存好,在消失后都不可能再生。无论是物质文化,还是非物质文化,其保护工作的关键在于人。但是,两者保护的方式还是存在着显著差异的。主要是保护的人,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是不尽一致的。物质文化的保护主要是一种组织管理工作,非物质文化的保护涉及到内容的衔接和传递。可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却完全由传承人来决定。也就是说,如果传承人消失的话,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会随之消失了。所以,我们反复强调传承人在保护遗产重点作用。这也要求我们对传承人进行法律上的保护。当然,传承人之所以成为“传承人”,也有着独特的形成过程。传承人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相应的民间文化穿有着深厚感情的“人”,只有具有深厚的感情,才可能以极大的求知欲望,精湛的掌握这种遗产中的工艺、技能、技术。同样,传承人在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三、夯实传承人对非遗文化的保护机制

非遗文化的保护意义十分重大,是有利于子孙后代的战略性文化工作。因此湖南省应该秉承“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长远规划、讲求实效”的工作原则,保护好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传承人的传承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是政府要积极作为,发挥主导作用,引导社会广泛参与协调非遗文化保护的事宜。要按照国家相关文件精神,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并进行细致深入的规划。湖南省各级地方政府应该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发挥主导作用,加强对政府行使公共文化服务职能的监督与引导,担负起非遗文化保护的职责。同时,进一步建立健全非遗文化保护责任的机制及相应的追究机制。政府文化部门应该密切配合政府,对非遗文化的保护工作加强管理,要加强对非遗文化的调查研究,及时将非遗文化相关事项向政府进行汇报,及时研究解决非遗文化保护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商讨应对之策。

二是要积极构建非遗文化保护的法律机制。法律是非遗文化保护的最基本的依据。法律对非遗文化的保护,最具权威性。因此,湖南省非遗文化保护工作首先需要积极构建并进一步完善非遗文化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保障。当然,制定完善非遗文化的法律法规,除了法律和文化相关专业人士和工作人员关于非物质文化的扎实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外,还需要其能够深入到非物质文化所在地深入调查,不断总结非遗文化保护的经验,广泛听取相关人员的意见和建议,集合各方力量草拟相关法规,并不断进行修改优化,使方案机制切实可行。

三是要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非遗文化传承机制。要对列入非物质文化名录的遗产,湖南省政府要进行及时命名,同时要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进行资助、表彰、或者授予相应的荣誉称号,特别要引导鼓励遗产的传承人要进行相应的传习活动。要通过一定的形势,引导传承人对非遗文化开展社会教育,甚至学校教育,不断拓展非遗文化的传承。同时,要进一步完善诸如《民族、民间艺术家命名办法》、《民间艺术之乡命名办法》等规章制度,使民间艺术申报非遗文化的工作及时有效的开展。

四是要加强统筹协调,形成合力,相关各方要工作做好非遗文化的保护工作。当前,湖南省非遗文化保护各方面的工作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同时,政府对非遗文化保护投入的人力、无力、财力、资源也十分有限。因此,各级政府应该要从给地非遗文化保护的实际出发,加强对非遗文化资源整合与共享。同时,政府要积极引导各级地方政府及文化部门、群体艺术部门、图书馆、科研部门和地方高校等单位,为非遗文化保护加强联系,发挥特此,共同为非遗文化的保护奉献力量。在这个工作中,特别要加强文化行政部门与其他相关们的信息交换,即要更加重视非遗文化保护部门与其他相关研究机构的交流和信息传递工作,要畅通各个部门的信息沟通渠道,进一步完善非遗文化保护的共享机制。

五是要加大非遗文化保护的经费投入。非遗文化保护工作是一项公益事业的工作。非遗文化如果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其自身很难产生经济效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以及对待文化的态度也在发生巨大的变化。非遗文化保护既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实际上也有着难得的机遇。因此,湖南省政府要加大对非遗文化的资金投入,且要扎扎实实落实好经费。同时,要进一步完善诸如《民族、民间艺术资源保护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每年安排专项对非遗文化保护工作进行财政滚动投入。各级地方政府,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安排资金对所属非遗文化进行保护。同时,政府还要吸纳社会资金参与对非遗文化的保护和开发工作,并形成良好的投入机制。

六是要进一步建立健全考核机制。非遗文化的保护工作要责任到人,就必须进一步建立健全各种考核机制。这些机制既包括奖励现金、鞭策后进的奖励机制,也要包括保护不当、工作落实不到位的处罚机制,这样才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扎扎实实并取得实效。比如,在考核过程中,要重点考核各级政府部门是否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工作同等列入的十三五规划的重要议事日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是否有计划、有目标、总结,是否制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具体的考核标准,是否每年的召开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考核会议。要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考核机制,促进各级政府和部门在非遗文化保护工作发挥主导作用,并形成全社会支持保护非遗产文化的良好氛围。

四、非遗文化传承人的保护

鉴于传承人在非遗文化保护中的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我们认为,湖南省对非遗文化的保护还大有可为。综合考虑到湖南省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从传承人的社会保障角度而言,湖南省政府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首先,要确定传承人法律上的社会地位,提高传承人的认可度。传承人作为保护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对象,赋予他们相应的社会地位是理所应当的事情。湖南省应该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高度,来看待传承人的社会地位及其为国家文化保护作出的重大贡献,同时要对传承人给予相应的经济社会保障。

其次,湖南省政府应逐步提高资助标准。国家应该提高诸如湖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项财政补助。从目前初步调查的情况来看,湖南省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传承人大多年龄偏大,最为关键的是,他们的下一代从事非遗文化保护的意愿非常低下,同时跟师学艺的现象也越来越少了。因此,湖南省政府应该效仿日本,对非物质文化传承人,进行转款资助,重点资助传承人的社会保障及其技术传承方面的支出。

非遗文化研究范文第9篇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游憩商业区(RBD) ;媒介

【中图分类号】 G1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3)02-0008-01

一 研究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是人类珍贵的文化记忆,它文化内涵丰富,但面临着缺乏保护载体,展示平台和充分的资金支持的状况;而游憩商业区(简称RB”)拥有广阔的空间、人流和资金流动,却缺乏特色文化内涵。

那么,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拥有适宜的空间,大量的人流、资金流的城市游憩商业区,则有可能拓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空间”,增加非遗所需要的人员要素和资金支持,促成非遗文化的传播与发展;而通过在游憩商业区内进行非遗文化产品的开发,则有可能将非遗资源可以转化为文化资本,创造出经济效益,并提升游憩商业区的文化内涵与吸引力,从而推动游憩商业区的发展。

然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游憩商业区要想实现互动,除了具备“需求”作为内生动力外,还需要有实现二者接触的媒介。这个媒介,需要能够使非遗的价值转化为经济效益,满足游憩商业区的发展需求,又需要具备非遗发展所需要的人员载体,物质载体和空间载体。本文将重点研究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游憩商业区互动的媒介。

二 媒介的选择

对城市游憩商业区的研究发现,RBD的形成实质上是城市商业活动与旅游活动、游憩活动及休闲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因而文化+旅游+商业”的发展模式是适宜游憩商业区发展的理想模式。在这个模式中,文化(内涵)为灵魂,以游憩(活动)为平台,以商业(盈利)为动力,既适应城市居民休闲活动以及城市旅游发展的需要,又实现“以旅促商,商旅互动”的效果。

而非遗文化能否作用其中,成为这个模式中的灵魂呢。这就取决于非遗文化是否具有商业盈利的价值,也就是经济开发价值。经济开发价值是市场经济和消费社会条件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重要价值形态,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的价值利用。通过研究发现,非遗文化具有丰富的经济开发价值,包括文化旅游开发价值,休闲文化开发价值、艺术品开发价值和文化创意产品开发价值等,因此在对游憩商业区发展模式探讨的基础上,结合非遗所具备的经济开发价值,我们认为,非遗与RBD互动的良好媒介就是利用非遗的价值,在游憩商业区开发非遗文化产品。借助于非遗文化旅游产品,休闲文化产品,手工艺品等产品或活动,实现二者的互动。通过这些活动项目,非遗实现了其向文化资本转化,产生经济效益,并满足游憩商业区文化需求,推动RBD经济发展的目的;同时,在这些文化产品的消费中,产生了非遗传播所需要的人流,文化空间,和物化载体。这种媒介可以从内容上来划分,也可以从形态上划分出不同的类型。

三 媒介的类型

1.从内容上划分媒介。

从产品内容上分,可以将非遗文化产品分为文化旅游产品,休闲文化产品,手工艺术品,文化创意产品等。

(1)非遗文化旅游产品媒介。

非物质文化遗产植根于人类社会生活的特定时空关系中,是传统文化的活的记忆,是原生态的历史遗存,包含着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对旅游者来说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游憩商业区是城市旅游的重要空间之一,借助非遗文化,通过游憩商业区内的文化旅游开发,旅游者融入到文化旅游活动,可以从中动态地了解历史、认识文化,满足文化需求。所以,非遗文化旅游,可以满足游憩商业区旅游者对文化的需求,也可以推动非遗文化的传播。

(2)非遗休闲文化产品媒介。

学者程遂营指出,绝大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我国国民传统休闲活动的产物,我国现代国民休闲方式仍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密切相关,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着非常强的休闲价值,可以开发出系列的休闲文化产品[1]。游憩商业区也是城市休闲的重要场所。通过在游憩商业区内进行非遗的休闲文化开发,可以满足游憩者的休闲需要。非遗休闲文化产品,为非遗的传播提供了空间和人气,是非遗与RBD互动发展的重要媒介。

(3)非遗手工艺术品媒介。

传统手工技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传统手工技艺下创作的手工艺品,艺术水平高超、艺术形式独特,具有观赏价值;有些作品虽历经沧桑,但仍具有装饰、陈列等实用价值,因而完全可以进行相应的非遗工艺品的开发,利用游憩商业区的平台,在游憩商业区中销售,满足外地旅游者和本地游憩者的购物需求,既使非遗文化转化为商品,实现经济价值,为非遗保护提供资金支持;又使非遗文化有了依附的载体。

2.从形态上划分媒介。

总结起来,游憩商业区所开发的非遗文化产品,构成了非遗与RBD互动的媒介。具体而言,从形态上讲,这些非遗文化产品消费的空间,又构成了互动的空间媒介;消费活动的参与者,也就是商户,传承者,游憩者,构成了互动的人员媒介;而非遗文化的具体物化商品,构成了互动的物化媒介。

(1)空间媒介。

空间媒介为非遗文化提供了展示平台与传播空间,即空间载体,同时也是非遗文化产品得以转化为经济价值的场所依赖;空间媒介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静态空间媒介,即一定的活动场所,包括游憩商业区的各条街道和商业街上的各种非遗文化产品商铺,这需要完善的基础服务设施作为支撑;二是动态空间媒介,即各种表演活动和游赏互动的过程,通过观看演出乃至游客亲身参与活动,完成主客体的互动过程;三是氛围媒介,游憩商业区浓厚的文化氛围,让游客置身其中,即使不购物,也是一种熏陶,此时,媒介也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吸引物。

(2)人员媒介。

人员媒介包括非遗文化产品的传承者(包括生产者,经营者),又有游憩者和购物者。这些人员,既是游憩商业区的经济活动得以实现的主体,又构成了实现非遗文化传播的传播者与受众。

(3)物化媒介。

也就是非遗文化的物化产品,包括非遗景观雕塑,非遗特色商品,非遗活动项目等。他们或者以手工艺品、物化景观形式存在,或者以特色美食、娱乐活动等方式出现,他们使得非遗文化得以以可视,可触,甚至可听,可闻,可参与的形式为游憩者感知,这就为非遗文化传播提供了物化载体媒介,并且,这些产品,本身就是游憩商业区游憩者消费的对象,对游憩商业区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非遗文化研究范文第10篇

关键词:非遗传承;旅游文创产品;开发互推;策略

在我国政府部门助推下,我国文化与地区旅游的可用资源有效整合已是文化领域、旅游事业今后长足进步的必然趋向。在此之前,文化、旅游二者资源开发的匹配程度差异明显,社会各界对我国非遗保护、传承与地区旅游开发这两项话题聚焦重视程度同样稍显欠缺。但在新形势下,我国市场经济近年来的稳定增收,使社会大众将注意目光落在区域旅游方面。加之我国非遗传承力度不足,亟需大众高度关注。因此,将非遗传承与旅游文创产品二者紧密融合,不仅可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大幅提升,还能够让我国认识到非遗文化以商业产品这一流动载体大规模传播主体保护、传承的现实重要性,使双方收获到较为优质的社会、经济效益。

一、非遗与文创产品关联性的体现

(一)文化性质。我国非遗文化简化来讲就是将传统工艺、经验、精神、意志通过世代相传的流传方式传承至今的传统文化的集中表现形式。趋向成熟的现代化文创产品应持有基本且浓厚的深刻文化内涵作为进步、优化导向,是可充分体现出鲜明民族、地区特征的独有文化符号。所以,“文化”也是前沿性文创产品的核心精髓。对此,在某种程度上,二者对于“文化性质”的理解具有一定相似性。(二)特征互补。非遗文化的显著性特点为“非物质”,主要强调属性中的非物质性,并注重突出物质本体具备的内涵品质而非外在表现形态,对民族先辈代代传承下的文化遗产高度尊重其“原始面貌”。然而,将非遗文化引入产品领域运作中,难免需要依托实物载体将其“具化”呈现。而文创产品归根结底就是流通商品,拥有实际物质特性。在产业运作、发展中,非遗文化可搭载文创产品实现高效宣扬、传播。同样,文创产品则可通过融入非遗文化,收获到艺术、内涵、美观、文化、精神等多种非物质性质的优良特点[1]。

二、非遗渗透文创产品开发的实践途径

(一)分类——直接及间接的应用。根据个体感知事物时运用的多感官,即嗅觉、听觉、视觉、触觉、味觉作为判定标准,文创产品富有的文化性创艺元素多半需通过直观视觉被受众悉数感知,其产品审美同样也是视觉美观鉴赏的动态过程。对此,视觉感、观赏性强的非遗文化项目更契合被具化为文创产品。当然,还应按照非遗文化具体现况,对其采取恰当性转变,让其通过创新再创造实现可利用、可开发价值的获取。以民间传统知识为例,创意设计师可以漫画的表现形式完成文创产品的设计创造,将传统知识的其他感知方式汇聚于主观视觉,加强非遗文化的可用、实用程度。(二)定位——内部及外部的调研。非遗属性的文创产品应兼收并蓄地将非遗文化主旨思想、地区旅游主题项目、文创产品观赏内涵及实用功能等元素侧重“一体化”整合。另外,文创产品需流通于市场,所以还应具有实物商品的性质特点。依托产品设计常规性步骤、流程,非遗文创产品的开发定位还应周全考量现实性社会需要及当地实况。根据“市场外部调研——本土内部调研——文创产品定位”这一系统性、程序化的步骤流程,高质量完成文创产品的市场定位工作。其中外部调研内容可参考以下几方面,如市场主流浪潮、同类产品、对标消费人群等;而内部调研则需全面考虑政府是否支持、本土大众支持基数、可用企业资源等[2]。(三)开发——三元主体及一契二融。在推进非遗文创产品开发工作中,项目实施主体应由政府部门、非遗传承人、产品设计师三方构成。以政府部门为主导管理,需将组织统筹、核心管理、方向把控、政策保证等责任逐一落实;非遗传承人应“扮演”顾问角色,精准控制非遗文化在文创产品设计、开发中的文化内涵平衡点,规避其过度异化这一不良现象发生;产品设计师则应充当“智力主体”,多角度展示自身专业性现代设计主张、能力素养。非遗文创产品的设计应紧紧依靠各项实况,在设计工作中需根据“非遗契合旅游、非遗融入旅游、旅游融合非遗”这种系统方式兼顾思量具体作业方法。其中,“非遗契合旅游”核心意义为当地旅游区域项目主题与本土非遗文化应在地域性、文化性、整体发展规划等方面持有互相的高度契合,继而确保非遗文化可没有阻碍、自然、通畅地结合于文创产品。如英国打造的莎士比亚小镇,其推出的“莎士产品”就充分体现出了莎士比亚文化遗产完美契合当地旅游事业,使得文创产品可顺畅地匹配于当地非遗文化;“非遗融入旅游”的关键所在是当地旅游事业当下发展状态需较为成熟,将非遗文化视为“附加属性”向地区旅游业、文创产品逐渐渗透。如我国安徽黄山旅游区主推的松树文化,在该情况下,部分“徽州”文创产品应明确自身“点缀”意义的根本定位。“旅游融合非遗”则恰好“相反”,其基础含义为当地非遗文化具有较高品牌性、影响力,“风头”甚至“盛过”本土旅游业的发展。因此,应优先考虑实行资源整合工作,搭配非遗文化科学、合规地开发作业。深挖地区非遗文化蕴含的深刻内涵,将其作为文创产品开发的基本遵循原则。此外,按照当地经济现况,可思量本土非遗旅游主题项目的多方位策划。构造出地区专属的“非遗生态圈”,通过非遗文化“权威性”高效带动当地旅游事业发展。(四)推广——单渠道及多渠道。在非遗文创产品的推广运营方面,需灵活使用各类恰当性资源。谨慎选择合作企业参与方,将非遗文创产品专线运营公司及时成立。构建出线上、线下两种形式的产品营销渠道、平台,有效拓展产品营销途径。而产品营销平台可依托规模的实际大小划定为“联合营销平台、实体专卖店、联合销售商铺、自动售卖机、线上销售程序”等,为当地创造出结合实况可多选的售卖平台组合条件、思路;销售渠道的选择可同样可按照规模大小多元选用中间环节,即“生产加工方——产品商——产品批发商——产品零售商——产品消费终端群体”,全方位保障非遗旅游文创产品的流通通畅性,满足消费群体、文创产品经济利益、非遗传承等各现实性需求[3]。

综上所述,非遗资源作为当地的地域性关键文化资源之一,将其深度融合文创产品的系统化开发,实质意义就是通过生产、销售活动保护非遗文化,面向社会进行大规模的活态传承。另外,非遗性质的文创产品也是将我国传统历史文化与新时代流行主流元素有效衔接的特殊纽带、桥梁,更是当地的品牌性文化名片。将非遗文创产品高质推广,可增长地区的文化个性,实现非遗文化与文创产品的联动、协同、创新发展。对此,工作人员应将深挖地区非遗文化鲜明特点作为非遗文创产品开发工作的基础落脚点,设计出“别具一格”、非遗传承观念强烈、流通性高的文创产品。在保证其市场销售量的同时,向大众传播非遗保护、传承思想,助推我国文创产品、非遗文化领域的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彭黎.非遗传承与旅游文创产品开发互推策略研究[J].绿色包装,2020(08):69-73.

[2]刘文良,邵煜涵.“非遗+”文化创意产品创新开发策略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24(05):67-75.

[3]江伟,周敏.文旅融合背景下的非遗主题文创产品开发策略研究——以无锡灵山小镇•拈花湾为例[J].艺术百家,2020,36(05):200-204.

上一篇:课程建设方向范文 下一篇:课后托管建议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