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业发展史范文

时间:2023-12-06 17:31:56

纺织业发展史

纺织业发展史篇1

关键词:工业革命;毛纺织业;棉纺织业

中图分类号:F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11月2日

一、英国工业革命前毛纺织业的发展

英国中世纪时期,英国兴起了历史上最早以及最重要的一个手工行业——毛纺织业。在1500年前后,英国还是一个以农村人口为主的传统经济国家,作为英国的民族传统产业,养羊和呢绒工业是国家财政收入主要依赖的两个方面。例如,1300年英国贸易出口总值为30万英镑,其中羊毛出口总值就有28万英磅,约占整个出口总额的93%。英国的毛呢织品深受欧洲大陆上各个国家消费者的欢迎,仅在1470年至1510年的40年间,英国毛呢出口量就以30%的年增长率不断增加,由每年3万匹跃至9万匹。在如此丰厚利润的驱动下,许多英国商人们把资金投资到养羊和毛纺织业上。羊毛和毛纺织品的外销,给英国商人们带来了十分高额的利润,反过来又促使了英国本土社会结构与经济结构的分化。英国历史上著名的“圈地运动”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很多失去土地的农民变成了牧羊人、剪毛工、纺织作坊劳工等,为各手工业生产的发展提供了廉价劳动力来源。据史料记载:“英国人宁愿养羊而不愿意耕种,有近1/3左右的土地都用来从事养羊。在英国优越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下,养出来的羊,羊毛的洁白与柔软程度都是欧洲他国无可比拟的。”同时,英国政府也对毛纺织业采取了扶植发展的政策。从英国国王爱德华三世统治起,英国政府为毛纺织品的生产销售提供了许多有利的政策条件,使得英国的呢绒生产打败了其他国家,垄断了整个欧洲市场。英国政府还制定了吸引外国移民等政策,通过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以促进本国呢绒产业的发展,并且在税收、出口等政策上都做出了积极调整,为毛纺织业的发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环境。这为英国后来工业革命的发生,使其一跃成为当时世界一流工业强国打下了稳固的根基。

二、英国棉纺织业的兴起与发展

英国的棉纺织业与古老的毛纺织业相比,可谓是新兴的工业。最初是它与英国农村的家庭工业和农业紧密结合。发展伊始,无论是其劳动组织方面还是工具设备等方面,均是仿照毛纺织业的发展模式。到18世纪五十年代,英产的棉布虽然已经对外输出,但出口总值却不到四万六千磅。可见当时棉纺织业的发展仍远远落后于毛纺织业。然而,这样一个新兴的、发展相对落后的工业,仅仅在随后的几十年间,其发展速度、规模都远远赶超英国传统的毛纺织业,成为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先导,促进并推动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发生与发展,不可不谓之惊奇。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棉纺织品市场的扩大。工业革命前,国际市场对棉织品的需求量激增,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有三:第一,随着英国在北美洲殖民以及北美种植园的拓展,美洲成为了棉织品的新市场。同时,棉织品成为了欧洲殖民者在非洲用来交换黑奴的重要贸易手段;第二,欧洲生活方式的变化为棉织品在欧洲开辟了广阔的市场前景。17世纪四十年代,英国开始制造棉布,而此时欧洲人对于棉织品的需求仅限于将其用来作为装饰品、桌布等,需求量相对较少。然而18世纪开始,伴随着欧洲经济繁荣以及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时尚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对具有轻便化、实用化的棉布越来越青睐,因为用印有美丽图案并且色泽亮丽的棉布制成的服装,不但舒适暖和,而且价格低廉、外观精致,成为了当时欧洲上流社会竞相追逐的对象。据统计,1750~1760年英国人均原棉消耗量200克,比1698~1710年增加了两倍以上;法国1750年仅为50克,1790~1802年消耗量也增至100克;此外,包括荷兰、瑞士、普鲁士等其他国家,原棉的人均消耗量亦呈逐年上升趋势。

(二)创新发明的激励。棉纺织工业作为一种新兴工业,受到的封建行会以及政府法规等约束相对较少,加之可以自由雇佣工人、应用机器生产各类产品,新技术和新发明能够更加容易地在棉纺织工业中得到应用与发展。

1761年英国“工艺协会”发表文告,由于纺织业手工业者数量不足,导致制造速度比较慢,从而使得商人订货交付延迟,建议设立奖金“奖励最优良地发明一种能够同时纺出六根毛线、六根棉线、六根麻线或者六根丝线的,并能只由一个人操纵看管的机器”。自此,各类新发明和新专利犹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1771~1780年英国发明专利297项,1781~1790年增至512项,之后十年时间,其专利总数更是高达655项。其中,以棉纺织业最为突出,专利发明数量最多。最为著名的有:1764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纺纱机;1768年阿克莱制成了水力纺纱机,取得了技术革命的关键突破,从此纺纱机转动不再依靠人力;1779年克隆普顿发明了综合纺纱机;1785年卡特莱特在木匠和锻铁匠的帮助下,发明了动力织布机,从此将织布效率提高了近40倍。棉纺织工业的技术革命加速并带动了其他工业、运输业的技术革命,反之又促进了棉纺织工业在英国的蓬勃发展。

(三)政府政策的支持和保护。17世纪末,英国和印度之间的贸易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其中对毛纺织业影响最大。印度以其精美的棉织品横扫了整个世界市场,这意味着英国毛纺织品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使得英国经济遭到致命的冲击。这对于18世纪已经成为世界顶级强国的英国来说是无法容忍的。为了保护本国的纺织工业,早在1662年,英国政府便实行双重政策:一方面禁止在本国内销售印度棉布,并向进口的印度商品征收高额的歧视性关税;另一方面鼓励支持本国商人向印度学习,建立自己的棉织业与印染业。这些政策的实施使得棉纺织业成为英国纺织业当中发展最迅速的一个部门。在之后的一百年内,为了与印度抢夺国际棉织品市场,英国棉纺织业部门不断发生着技术革新。政府通过制定各项优惠和奖励政策,实现棉织业的工业化,使得整个棉纺织业飞速发展起来。1785~1850年,英国棉织品产量从4,000万码骤增到20亿码,提高了大约350倍。1800年,棉织品出口额占据全英国出口总值的25%;1828年棉织品出口额达1,900磅,高达英国出口总值的一半。自此以后,英国在与印度的竞争中逐渐将其驱逐出去,自身垄断了整个棉织品的世界市场。

三、棉纺织业战胜毛纺织业成为工业革命起点的原因

18世纪以前,英国的毛织物占据着英国输出品的王座,而棉纺织在英国制造工业中却处于十分渺小的地位。然而,仅仅一个多世纪的时间,棉织业就以惊人的速度击败了毛纺织业,使英国一跃成为世界棉纺织工业头等强国,并以此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工业革命。这并不是偶然产生的,它的发生有着深刻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原因。

第一,强大的社会需求。18世纪初,英国伦敦和其他各大城市出售的棉纺织品已经成为英国上流社会十分时髦的东西。上至王后下到普通商人,都以用印花布和白洋布做窗帘、垫子、卧具等为典雅美观和时尚。这种崇尚棉织品的社会风尚一度引起了毛纺织业者的强烈不满和反抗,他们要求议会颁布禁令,禁止印度、中国和波斯等地的棉织品输入。在该条禁令产生效果不尽如人意的时候,他们又出版小册子进行煽动,甚至通过制造骚乱来反对棉织品的进口。此后,议会于1721年又颁布了一条更加明确和彻底的新禁令以限制英国人民对进口棉织品的拥有和买卖。然而,棉织品的生产与普及已是大势所趋,颁布的禁令虽然对于棉织品的直接进口具有一定的阻碍作用,却仍无法阻止英国本土对棉纺织业的发展。到1735年,议会也不得不颁布法令,对英国棉麻混纺织品的合法性予以承认。

第二,棉纺织品利润高,收入多,政府大力支持。从18世纪开始,棉纺织品不仅在英国国内受到欢迎,同时也深受欧洲其他国家、非洲以及拉丁美洲的民众欢迎,成为当时世界上最畅销、利润最丰厚的商品。英国政府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全力支持和保护棉纺织工业的发展,并采取关税保护政策,提高棉布的从价税,以保证英国本土制造的棉纺织品对国内市场的绝对垄断。1787~1813年白棉布的从价税从16.5%提升到85%,细棉布从价税由18%提升到44%。除了对棉纺织工业直接的政策保护外,国王和政府还对那些在棉纺织工业发明创造者发奖、封爵以奖励其在促进棉纺织工业发展上所做出的突出贡献。1786年英国国王封水力纺纱机的发明者阿克莱特为爵士,并于1787年邀请他担任德比郡的郡长。1812年国王发给发明综合纺纱机的克隆普顿5,000英镑的奖金。

第三,要推动工业革命的发展,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就是必须大范围地采用和普及新技术,实现产业的机械化和工业化。棉纺织业作为新兴工业,传统约束较少,容易进行技术革命。从它诞生之日起,棉纺织工业不像毛纺织工业那样,具有许多制造规程、法律法规方面的限制,因此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接受新技术。由于它的数量和质量远落后于当时市面上流通的印度棉织品,为了能够实现同印度棉织品竞争并抢占国内外市场,也要求它必须进行技术革命。相比而言,毛纺织工业分布比较分散,对于新技术的传播十分不利,同时由于羊毛质量问题,使其在珍妮机和综合纺纱机上不易纺成毛线,这也是毛纺织部门机械化发展缓慢的另一个重要原因。除了上述客观原因之外,毛纺织工业的技术工人们认为,采用机器以节省劳动力并不能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相反会造成严重的失业。因此,他们抵制新机器在毛纺织工业的普及。在这样的背景下,英国工业革命便首先从棉纺织工业蓬勃展开了。

四、结语

棉纺织业的高速发展,在工业革命开始后的仅仅40年不到的时间内就超过了传统的毛纺织业。毛纺织业作为英国传统的优势产业,在16~18世纪期间支持了英国经济的发展,为以后棉纺织工业的兴起以及国家工业化打下了深厚的基础。从18世纪开始,棉纺织业凭借其自身易于接受新技术、使用新机器等特点不断地快速发展起来,在英国政府政策的激励和支持下,推动着英国产业结构从农业国转变成为以工业和贸易为主的工业化国家,并作为英国工业革命的号角,使其在世界上率先走上了工业革命的道路,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独揽世界经济霸权。

主要参考文献:

[1]蒋孟引等.英国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2]阎照祥.英国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3]W.B.Rye(ed),England as Seen by Foreigners in the Days of Elizabeth and James I[M],Dxford:Dxford University Press,1865.

[4]C·M·奇波拉主编.欧洲经济史(第三卷).商务印书馆,1989.

[5]《鼓励工艺协会会报》第1卷,第314-315页,转引自保尔·芒图:《十八世纪产业革命》,1983.

[6]T.S.Ashton,Economic History of England:18th Century,1962 London (4ed.),P.107.

[7]陈紫华.英国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历史意义[J].西南师院学报,1980.3.

纺织业发展史篇2

1校史、院史教育,提高学生归属感

武汉纺织大学有着悠久的办学历史,纺织学院和武汉纺织大学一起成长,在纺织行业领域有着很多杰出的校友,以学校的历史、校友的成功史激发纺织类新生对学校的热爱以及对纺织工程专业学习的信心,增强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和归属感,让新生以更快的速度融入新的学生生活中。

2专业教育,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纺织学院在新生大会安排专业教育,新生在入学第一天就了解到自己未来所学的专业和一生将从事的行业。专业教育由资深纺织专家为新生介绍专业基本状况,让学生了解专业,树立学习信心,激发学习动力,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后续生活学习中。同时,学院发挥专家学者多的优势,邀请“国家千人计划”学者为新生专题专业讲座,为新生成长导航。参观纺织科技馆和纺织专业实验室,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发挥巨大作用,学生零距离接触专业,亲身体会纺织高科技。

3发挥学院优势,“本科生导师制”作用大

纺织学院多年来认真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学院纺织专家、博士担任本科生的导师,2014级新生班级均有班级导师,并由资深导师帮带年青博士做好本科生导师。纺织学院新生入学教育,本科生导师发挥巨大作用,他们站在入学教育一线,和新生面对面交流,为新生专业导航,提供专业学习咨询,引导新生进入专业课题研究方向。“本科生导师制”让同学们进入大学就认识了解到纺织领域的专家学者,激发同学们的专业热情。

4新老生联谊,帮助新生明确未来方向

纺织学院在专业文化建设方面有着诸多成就,学生专业获奖、专业实践活动比比皆是。纺织学院专题组织新老生交流会,邀请高年级本科生和学院研究生为新生介绍大学生活,包括介绍好的学习方法,强调基础课程学习的重要性,引导如何进入导师科研团队,讲解学术论文和专利的撰写,推荐参加课外科技活动和暑期社会实践等。新老生交流会让新生对大学学习、科研、课外科技活动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未来学业规划也有了明确的方向。

纺织类新生入学教育,在新生尽快适应大学学习、生活的基础上,利用纺织学科资源优势,创新专业教育模式,对纺织类学生未来发展意义重大。

纺织业发展史篇3

1902年,“德华缫丝厂”建立,青岛开始有了真正现代意义的机器工业;1913年,周学熙收购“德华缫丝厂”,设立华新纱厂(后来的国棉九厂),这是青岛历史上第一个现代民族企业。

纺织业发轫,带动了纺织机械、布厂、袜厂、针织、染织等一系列周边的工业,同时,使得青岛自近代以来城市化飞速发展,无怪乎纺织业被称为青岛的“母亲工业”。

无论是上世纪30年代沿着四流路鳞次栉比的纺织工厂,新中国成立后“上青天”的美誉、“郝建秀工作法”的光荣,还是上世纪80年代“十万纺织大军”的荣耀,这些,都给青岛这座城市留下了深刻的“纺织情结”。

而当传统的纺织产业到了转型升级的关头,以青岛纺联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纺联”)为代表的青岛纺织企业,将怎样怀抱着这种情结,使“母亲工业”再度青春?青纺联董事长闫勇就是一个深具情怀的人,在他的理念里,“跳出纺织做纺织”可谓精髓,而这既植根于青岛的历史文脉,也是新常态下的新要求。

“要想个办法”

“纺织转型,过去是有想法没办法,有办法了还不能很好地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但是,青岛纺织人始终在苦苦探索,没有放弃。‘纺织谷’就是想了个办法。”――闫勇

实际上,青岛的纺织产业转型问题,早已摆在了青岛诸多纺织企业面前。从一个个模糊的构想中,提出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也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但是,何以时至今日,“纺织谷”的概念才日渐成型?

在闫勇看来,青岛的纺织产业转型非常艰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过去引以为豪的“上青天”,恰恰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产业基地,实际上就是一个大工厂,它形成和存在的前提,不是以市场为导向的。国有企业的基因,根深蒂固地生长在青岛纺织业的肌体里,使得这些企业面临着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人员负担、经营管理模式落后、成本高企等等。

“过去的优势不在了,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跟不上了,说到底,青岛纺织与全国纺织产业面临的问题都是如此。过去我们常常纠结,说设备不好了,设备不好对不对?对,但是这不是最根本的问题。设备可以买,可以换,但是要进一步发展,内生动力绝不是来自设备的改进。”闫勇说道。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纺织业充分竞争,青岛过去的优势不复存在。特别是电价成本、人力成本,已经不具备竞争力了。再坚持过去的模式,无异于“等死”,但是对于青岛来说,纺织是一种“情结”,如果不了解青岛历史,确实会认为青岛应该加快改革步伐,将纺织产业全部外迁,纺织企业的土地用来搞房地产,这种“简单粗暴”的做法,也是短期最有利可图的办法。青纺联摒弃了这种做法,它一直在苦苦探索,寻求纺织产业转型中“情结”与“利益”的两全之道。

要走向微笑曲线的两端,必须抓住上游的研发、创意、设计,以及下游的服务。而上游无外乎两个方面,一是科技,二是时尚。论科技,青纺联的功能化多组份纤维一直在国内独占鳌头,接下来,就要从时尚入手,从服务贸易入手。一个转型的思路渐渐清晰。

应运而生的“纺织谷”

“纺织业发展的驱动力已经从要素驱动,变成了创新驱动。单纯的技术改造,不能使青纺联摆脱加工型的国企,做‘纺织谷’是被逼的,也是因为看到了自身的短板和优势,应运而生的。”

――闫勇

腾笼换鸟,是当前所有传统制造业共同的命题。青纺联也早已将大部分生产制造的环节外迁至省内的台儿庄等地,在青岛市区的老厂区里,仅留下了几个车间和“金牌”产品。“笼子”腾出来了,“鸟”在哪里呢?要引进一些什么样的“鸟”呢?在闰勇看来,要使引进的“鸟”适应这个“笼子”,不至于水土不服,必须要认清自身的“长板”。

过去的“木桶理论”,总是在强调要弥补自己的短板,而“木桶原理”的新解,就是要发现自己的长板,这些长板决定了企业的特色与优势。“青岛的纺织工业遗存,保存最完整的就是原国棉五厂,就是现在的纺织谷所在地。这个地方有很多‘土豪’来,要开发房地产,但是被我们拒绝了。”闰勇认为,青岛的区位优势、青纺联老厂区的空间优势、青岛纺织工业百年的历史以及长久积淀的产业背景,都是“长板”,是不可多得的优势,这里“天生就应该做研发、做展示、做文化”。

青岛地理位置优越,近可辐射山东半岛,远可辐射东北亚,距离日本、韩国近,有着对外贸易的基础和港口优势。已经成为了对日韩贸易的“桥头堡”。而青纺联是国内行业唯一的“国家多组份差别化纱线坯布开发基地”和“中国多组份纱布精品基地”,在纤维的新材料应用、新工艺创新和功能性纺织品设计开发方面具有核心竞争力。

原国棉五厂的老厂区,有着独特的味道,这在闰勇看来,就是最时尚的“国际范儿”。厂区里还矗立着日本占领时期修建的水塔,民族工业家周志俊亲手栽在原国棉九厂的金桂树被移栽至此,年年都会吐香。“这座百年老宅院,如果搞房地产,就太可惜了。”在闰勇看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需求已经不再是吃饭穿衣,人们到了讲究氛围、情调、品位的阶段,也就是愿意“为情怀埋单”的阶段,这是最大的价值所在。

“上青天”、“郝建秀小组精神”这些都是百余年纺织历史留给青岛的文化名片,而良好的产业背景、成熟的产业配套、完善的产业链条,都会对来“纺织谷”落户的企业形成吸引力。“因为在青岛做业务特别方便,企业下了一个订单,能够很便捷地找到工厂加工,跟单、品控、物流等配套也很完善。”闰勇说道。

“纺织谷”就是从这些“长板”出发,力求打造一个服务贸易为主体,研发创新、文化创意为两翼的产业园区,而在中国纺织总会推动的全国36家纺织产业园区中,这也是唯一一家以服务贸易为定位的园区。立足产业做产业,跳出纺织做纺织,“纺织谷”的思路,已经不再是由机器、纱锭、工人等构成的纺织本身。

招商不是“拉郎配”

“‘纺织谷’就像一个码头,我们修建一个码头,要请大家来。所以我们做的是平台建设,只要这个平台是开放的、包容的,就能够吸引优质资源集聚。而我们就要加以筛选,形成上下游的供应链配置。”――闰勇

“林子大了鸟就多了”,闰勇笑言。首先,花重金请北京的设计团队来设计这个老厂区,保留原有的味道,打造一个有“范儿”的平台,接下来,就是要选择核心团队了。闰勇认为,有10个核心团队,足以支撑起这个服务贸易、科技研发、文化创意为三大板块的园区。由“纺织谷”搭台,大家来唱戏。

目前,中国色彩中心已经落户,2014年的“色彩中国”颁奖典礼就在改造过的老厂房里上演;与青岛出版集团合作的“城市记忆”文化空间即将落户;自2015年开始,各类时装品牌会将在这里举行,纺织谷将联手当地政府和国外时尚机构,开展时尚活动,助推青岛时尚之都的建设。未来,电商平台、金融服务机构等也将相继到来。

很多园区就像一个“菜市场”,里面有很多卖菜的,但是卖菜的之间没有任何联系。“‘纺织谷’将注重产业链上下游的配合,实现产业、资本、文化、科技的融合、跨界发展。园区的价值被挖掘出来了,那我们获取价值的途径就多了。以前的仓库,未来将摆放数架单价过百万元的钢琴。过去这里进出的是纺织工人,未来将是设计师、艺术家。平台搭建好了,各种高端的活动就来了,这就是机会。”

纺织业发展史篇4

文化业渗透纺织业,引入了五彩缤纷的时尚元素与灵感妙思;纺织业渗透文化业,后者从空中楼阁下沉至扎扎实实为制造业提供服务、创造价值。两者可谓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由此可见,业态融合,存在无限的可能性。

青岛市新华书店董事长李茗茗站在原国棉五厂的老厂房里,这个巨大而陈旧的空间,虽然大多数设备早已不见了踪影,但通过处处可见的历史遗迹,便知道这里曾经的苦难、辉煌。90年前,这里曾是日本人的纱厂,抗战结束后被国家接收,后来成就青岛“上青天”的纺织产业中心地位。改革开放以来,原国棉五厂历经跌宕起伏,如今已经“作古”,成为历史。

在充满沧桑联想的“废墟”中,李茗茗感慨万千,同时欣喜若狂。从这个穿透青岛纺织百年史志的空间,通过纺织谷的雏形,她不仅看见了过去,也看见了未来。

实际上,李茗茗是带着青岛出版集团董事长孟鸣飞交代的任务而来,考察原国棉五厂厂址的目的,是与“纺织谷”共同谋划一个文化创意项目。

“一个纺织工业,与一个图书出版业,两者会有什么交集?纺织是青岛老字号母亲工业,出版在青岛是仅有28年历史的年轻行业,一个百年母亲工业跟一个新兴文化产业,怎么能走到一起?”李茗茗坦言,当时初闻“商机”,自己也是将信将疑。

可是,当真正走近空旷却充满历史沧桑感的厂房,李茗茗立刻被这个散发着巨大魅力的遗迹折服。一个沉淀百年历史的老旧厂房,魅力确乎非一般工厂可比,即便它成了“废墟”,仍然散发着浓郁人文气息,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令人流连浮想。那多是日本人在殖民时期所留,废弃的机器,墙上的粉笔字,则是郝建秀时期的激情痕迹,楼道、窗户、柱子,无一不在浅唱低吟,吟唱出一首深沉的近现代城市纺织业史诗。

纺织业与出版业的结缘

在原国棉五厂老旧厂房的历史气息笼罩下,借势打造一个以“城市记忆”为主题的书店,陈列一本本、一幅幅历史资料,谨以纪念这座曾经的纺织城市逝去的瑰丽年华。同时,举办文化沙龙、书友会、研讨会、学术讲座……运用青岛出版社的作者资源,吸引一批优秀服装设计师、色彩设计师聚集,为纺织谷带来人气与思想碰撞,时尚与品位顿生,最终旨在助力青岛纺织产业,脱胎换骨,涅重生。青岛纺织谷与青岛出版社一拍即合。

“一片几万平方米的老工业区,假如决策者没有历史的责任、文化的情怀,把这些100多年历史的老房子推倒了,打造一个商业地产项目,会带来多大的经济效益!”李茗茗对记者慨叹道,“可见,正是由于决策者对青岛纺织工业的热爱,对青岛历史文化遗迹的保护欲,才能下决心把它留下来,尤其是这里还诞生过郝建秀。”

作为土生土长的青岛人,全国劳模、中央书记处原书记、全国政协原副主席郝建秀,一直都是岛城人民的骄傲。为了留存这些极为珍贵的历史页面,为了承上启下、继往开来,打造一个文化载体永久性固定飘渺的历史散叶,是极为重要的。

“来看过之后,更加觉得出版集团决策者的创意和思路与这里的氛围有多么契合,我们有责任去建造一个有历史感的、能跟纺织谷环境匹配的文化载体,建一个书店,这就是为什么青岛纺织工业和图书出版业最终走到一起的缘由。”李茗茗对记者说。

一个创意,两个转型

两个正在转型的传统行业,在新开辟的阵地面前,同时擦亮了创意的火花。一个项目,同时满足两个行业的转型需求。

在书业的角度,书店已经走过了三个时代。1.0时代是最老式的柜台点书,顾客看好哪本书,就到柜台申请,这是50后、60后们的共同忆记。2.0时代是开架售书,读者开始可以接近书架,自由取书。3.0时代是多元产品时代,新华书店从单纯售书变为提供多种文化产品――文具用品、音像制品、数码产品、创意产品,纷纷进入书店。今天,“3.5时代”来临,实体书店在电商的冲击下,更加注重阅读的服务,更加注重多元化的文化体验,全方位的休闲消费。文化mall和分布在城市许多角落、充满小资气息的“书吧”,正是“3.5时代”的征兆之一。

“从2012年往回追溯的10年,是网上书店发展最迅速的10年,也是中国实体书店受到严重冲击的10年。当当网、京东、亚马逊高速发展,全国的实体书店,无论国营还是民营,都受到强烈震动,连续多年零售业绩下降。”李茗茗感叹道。从2013年开始,传统书业才止住了下滑趋势,出现业绩持平或者缓慢增长的迹象。2014年,全国图书零售市场增长了3.26%,这个过程,实际上是实体书店在电商压迫下苦苦思索探索转型之路的结果。

在纺织业的角度,青岛传统的纺织生产方式已经走不下去,向服装时尚设计之路进军才是正道。青岛市是曾经辉煌的中国三大纺织业中心之一,与上海、天津被一并美誉为“上青天”。然而,自从上世纪90年代民营纺织企业异军突起,传统国棉大厂遭遇严峻挑战,历经近20年的深度调整、重大改革、长年变迁和艰辛转型,青岛纺织业在今天仍然未能完全摆脱泥潭,仍然在继续摸索方向。

两大传统行业,各自谱写壮丽的转型诗篇,行走在不同的发展轨迹,今天却在纺织谷内产生了激烈碰撞和交集。对青岛纺织业而言,文化、历史、时尚元素的注入,能令其华丽转身,打造出类似于纽约、巴黎、伦敦和米兰四大时装中心的高端定位,这尤其需要文化行业助一臂之力;对于传统书业来说,也需要探索跨界合作之路。与纺织谷的合作是一种尝试,一条寻求更贴切服务城市工业以创造更大价值的路径,这是网上书店所不能替代的。“城市记忆”主题书店,将二者圆融地结合在一起。

尚书,不唯书

李茗茗说:“尚书,不唯书;求利,不唯利。作为企业,要生存肯定必须求利,但是作为一个文化企业,担负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逐利不是唯一的目的,不能忘记集团传承文化、传播知识、传递幸福的宗旨,为社会为市民为读者建设更多的阅读设施、提供更好的阅读服务、营造更浓的阅读氛围。比方说,现在我们正在研究,能否将‘书’的元素融入纺织谷内每一个角落,与其它文化元素进行无缝对接,让书唾手可得,让阅读无处不在。”

换言之,“城市记忆”书店的重心将不是书,而是阅读。

“你来了,想买书就买书,不想买书,就在这里,静静地享受一个有阳光、有咖啡、有书香的下午,也很惬意。”

纺织业发展史篇5

上海纺织服饰博物馆是目前国内唯一一个综合反映中国纺织服饰历史文化和纺织科技知识的专业博物馆。博物馆的陈列以中国纺织服饰发展史和纺织服饰科普教育为主线,充分体现学术性和科普性的结合、纺织与服饰的融合、少数民族与汉族纺织服饰的综合等特点,设有科普馆、古代馆、近代馆和少数民族馆。

纺织技术的发展史

博物馆中的古代馆仿佛是一本“历史书”,陈列其中的照片与实物是我国纺织服饰历史的一个缩影,我国古代各个时期纺织服饰的图片和实物展示了古代织物及纺织器具的发展过程。从先秦时期的踞织机、综版织机、两汉时期的多综多蹑机、两宋时期的壮族竹笼机,到明清时期代表手工织造最高水平的漳缎机和环形花本的大提花机。同时,色彩丰富、工艺精湛的我国四大名锦――汉唐时期的蜀锦、宋元时期的宋锦、壮锦以及明清时期的云锦――也在馆内一并展示。

蜀锦

蜀锦是指汉代至三国蜀郡(今四川成都一带)所织造的锦,大多以经向彩条为基础起彩,并彩条添花,其图案繁华、织纹精细,配色典雅,独具一格,是一种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风格的多彩织锦。蜀锦质地坚韧而丰满,纹样风格秀丽,配色典雅不俗,如唐代蜀锦的图案有格子花、纹莲花、龟甲花、联珠、对禽、对兽等,十分丰富。

宋锦

宋锦起源于宋代,发源地在中国苏州,故又称之为“苏州宋锦”。宋锦历史悠久,可追溯至隋唐,它是在隋唐的织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宋高宗为了满足当时宫廷服饰及书画装裱的需要,大力推广宋锦,并专门在苏州设立了宋锦织造署。

云锦

云锦是传统织锦之一。明、清时为宫廷织品。有多处官办织造局生产,用于宫廷服饰、赏赐等。晚清以来始有商品生产,行业中才产生“云锦”的名称,因其富丽华贵,绚烂如云霞而得名。现代只有南京生产,常称为“南京云锦”。云锦为南京丝织特产,因其绚丽多姿,美如天上云霞而得名。南京云锦被古人称作“寸锦寸金”,为中国古代三大名锦之一。

默默地诉说历史的变迁

笔者随后参观近代馆,此馆主要展示了近代中国纺织服饰的实物以及一些图像资料,展品以中国传统服装为主,亦包括相关饰品,内容分为女装、男装和童装三部分。衣服之面料则基本涵盖了当时的织物种类,以反映近代纺织服饰由晚清至民国时期的演变过程。

近代是中国纺织服饰发展的一个特殊历史时期,包括晚清和民国,即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间(1840―1949)。这一时期,传统织造技术和复杂华丽的服饰制度受到西式面料、纹样和剪裁方式的冲击,出现了传统服饰到现代服饰的转变。

清代则以满族服装为大流。而两代上下层社会的服饰均有明显等级。上层社会的官服是权力的象征,历来受到统治阶级的重视。自唐宋以来,龙袍和黄色就为王室所专用。百官公服自南北朝以来紫色为贵。明朝因皇帝姓朱,遂以朱为正色,又因《论语》有语“恶紫之夺朱也”,紫色自官服中废除不用。最有特色的是用“补子”表示品级。“补子”是一块约40~50厘米见方的绸料,织绣上不同纹样,再缝缀到官服上,胸背各一。文官的“补子”用鸟,武官则用走兽,各分九等。

辛亥革命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中华民族的服饰进入了新时代。 在此之前,康有为、伍廷芳(外交大臣)都曾上书改革服制和服式;中国留学生也改穿西装。随着中外交流的加强,五彩纷呈的服装样式终于冲垮了衣冠等级制度。传统的袍、衫、袄、裤、裙越来越多地受到西方服饰的冲击,并被许多新品种新款式取而代之。

跟随着历史的脚步,笔者最后来到科普馆。馆内陈设有高科技展示手段和互动展项,展示纺织服饰领域的产业链及其特色环节,清晰有效地普及纺织和服饰科技文化知识。互动展区集中了纺、织、染及服装设计等多种互动项目,有针织和机织、喷墨印花,以及手绘T恤、盘扣结的制作、首饰DIY和服装款式数字化拼接等,参观者可以亲身体验这些制作和设计过程,走进纺织和服饰。

纺织业发展史篇6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洲、副会长王天凯、副会长孙瑞哲,上海市松江区区委书记盛亚飞、区长孙建平、副区长张培荣等领导参加了此次签约仪式。出席此次会议的还有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以及上海市松江区相关领导70余人。

杜钰洲会长指出,中国纺织服装行业,面临着产业升级的历史机遇;中国的纺织服装企业,面临着二次创业的历史机遇。中国纺织服装品牌创业园,将担负着把握这一机遇的重任,是我国到2020年实现纺织服装强国战略的一个关键举措。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服装生产国,同时也是当前消费和未来需求成长潜力最大的消费国。纺织服装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重要的民生产业,也是我国所有行业中产业化最成熟的行业,拥有规模以上企业5万余家。然而,同法国、意大利等传统的全球时尚一线国家相比。我国纺织服装行业还远远不具备全球时尚影响力。甚至,在迅速成长的中国本土市场,以服装为主的中国时尚品牌还不具备响亮的话语权。这也制约了行业上游企业的创意创新能力的释放。

近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全面提升,中国越来越多的获得世界的认可,中国和海外的消费者也越来越认同源于中国丰厚文化底蕴的时尚流行起点。这为中国具有创新意识、立志自主品牌的纺织服装企业,提供了二次创业和再次腾飞的历史机遇。在这个大的历史机遇中。加强自身品牌建设,提高品牌贡献率和科技贡献率,是实现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的根本途径。其中,作为时尚品牌起点和发动机的研发设计环节更是重中之重。

在纺织服装这个国家举足轻重的产业升级过程中,政府和行业协会应充分发挥行业引导和行业服务的作用,为大量追求卓越、勇于创新的企业家们创造再次腾飞的大环境,帮助中国纺织服装企业从生产为中心转移到设计为中心,在深刻理解生活时尚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研发、创意设计、营销,从理解到行动、到传播、到引领。在全球时尚产业链上拥有更响亮的话语权,在最终消费者市场上拥有更强的时尚影响力。

对于即将建设的“中国纺织服装品牌创业园”,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不仅会把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专业服务机构和行业活动汇集其中,更会号召创新型的纺织服装品牌人驻园区,强强协作,形成产业链集成创新。把“中国纺织服装品牌创业园”打造成流行趋势中心、时尚产业设计研发平台、时尚产业人才培养基地、时尚产业创新品牌的孵化器、品牌商业活动的集散地、纺织服装行业活动中心,奠定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升级的根基。为产业未来十年的辉煌新局面开创历史性起点。

纺织业发展史篇7

9月6日,天津工业大学建校50周年大型庆典举行,海内外嘉宾、校友云集校园,共同回顾历史、展示成就、企盼未来。

作为一所多学科、综合性高等学府,天津工业大学历史悠久而又非常年轻。说她年轻是因为从1958年成立河北纺织工学院至今,只有50年时间,说她悠久是因为其骨干学科纺织工程可以追溯到1912年,几近百年,积淀深厚。

“北平昭基 设科建系”

1912年,是中国五千年历史上一个划时代的年份,这一年帝制崩溃,民国初立,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个纺织高等教育专业应运而生,由国民政府直接管辖的北京工业专门学校增设了机织科,这就是今天天津工业大学纺织学科的源头。北京工业专门学校的机织科与张謇创办的纺织传习所,1913年更名为南通纺织专门学校南北呼应,标志着我国近代纺织高等教育的肇始与奠基。17年后,学校更名为北平大学工学院,其机织科也随之改称机织工程系。

中国近代工业和中国近代教育同时在这样一个历史节点上发端并不是偶然。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西方近代工业品涌入国门,很快摧毁了落后的中国经济一中国纺织教育的先贤张汉文教授在他的著名文章《关于改进中国纺织教育之刍议》中写道:“我国自海通以来,门户开放,百货云集,日用必需物品,舶来品居多。数十年来,国际收支均为人超,其数字与年俱增,漏卮之最巨者,俱为各种纺织品……若人民不为设法,政府不为力图,只此纺织品一项,即足竭我膏血,绝我命脉。”

在民生凋敝,百业倾颓的危急时刻,张汉文、张朵山、崔岜圃等一批留学归来的爱国知识分子怀着“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的理想,先后来到北平大学工学院机织系任教。张汉文1929年回国,先后受聘于上海章华毛纺织厂和天津东亚毛纺织厂,分别担任主任工程师和总工程师并主持了这两个工厂的创建。

当时,日本的“麻雀牌”和英国的“蜜蜂牌”毛线充斥市场,民族纺织业难以立足。张汉文创立了“抵羊牌”毛线,寓意“抵制洋货”。“抵羊”的品牌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对一种商标的价值期盼,它试图把国人的信心由民族工业品上升为民族工业,进而上升为民族振兴。

没有民族实业家就没有民族实业。张汉文后来由办厂而兼办学,学而时习,习而治学,为此倾其毕生。他把先进的纺织工业理论与实业发展的现实需要整合起来,编写出我国第一套高等学校毛纺学教材,为这一学科体系在中国的成长壮大埋下了基石。这种把教育与生产相结合,让理论与实践相统一,通过教育解决问题、创造财富,同时又通过实践检验真理、发展教育的思想精髓,多年之后被提炼为天津工业大学的校训,成为标志着这所大学生命本质的遗传基因。

“辗转千里 西迁办学”

“七七事变”后,华北沦陷,包括北平大学在内的三所大学奉命西迁,于1938年在西安成立西北联合大学。不久,西北联大改组为西北大学、西北工学院(纺织系)、西北师范学院和西北医学院,北洋大学工学院与北平大学工学院等组建的西北工学院在陕西城固县古路坝单独设校,纺织系也随同转移。“西工”纺织系在“平工”机织系基础上建立,又受到北洋治学经验影响,采用全英语教学,学风濡染,传统交融。专业设置上,包括棉、毛纺织与漂染。“西工”纺织系系主任仍为张汉文,主要专业教师队伍仍是“平工”的教师。

前方战场烽火绵绵,后方大学灯火闪闪。直到日寇投降,从这所设在山沟里,为中国工业的来日振兴而坚守寒窗的大学里传出的读书声,一天也没有停止。当时办学条件非常艰苦,一年级新生所在地为七星寺村,同学们不顾冬夏寒暑,在茅草教室寝室内围绕着黯淡的烛光刻苦攻读,新生秉烛夜读的“七星之火”曾传为佳话。

“西工”是当时大后方国立大学中唯一有纺织科系的学校,在八年抗战中,这个系是大后方培育高级纺织工程技术人员的摇篮,为我国的纺织工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千秋大势 凤栖津门”

抗战胜利,北洋复校。当时的教育部令北洋大学接收敌伪当局在原北平大学工学院的校址上建立的所谓“北京大学工学院”,停办纺织系。北洋大学接收后改为“北洋大学北平部”。在原北平大学机织系教授张朵山等人的建议下,北洋大学提出申请,“恢复北平部原有纺织系”,获得批准。随后,主要专业教师、抗战期间滞留在北平的图书资料、随系一起落户津门,加盟北洋大学。至此,历史的机缘把我国北方最悠久的纺织工程学系与我国北方最大的工商业城市天津连在了一起。

新中国诞生后不久的1951年,北洋大学与河北工学院合并,成立天津大学,两校纺织系随之合并,新的纺织系是天津大学的重点科系之一,设有“纤维材料机械工学”专业,下设三个专门化:棉纺专门化、机织专门化、毛纺专门化和染化组。课程设置上,更加重视基础教育,专业课程覆盖棉毛纺织染整各个领域,注重纺织机械的设计制造,这在国内纺织系为数寥寥的时代,更是一大特色。衣食所安,国之砥柱,共和国领导人对此十分重视,、、等先后前来视察工作。

1958年9月,以天津大学纺织系为基础,吸收天津纺织工业学校,共同组建了河北纺织工学院,由张汉文任副院长,张朵山任纺织系主任。1968年,河北纺织工学院更名为天津纺织工学院,经过漫长的历史沿革,我国北方最早的一脉高等教育纺织科系,终于成长为独立的纺织院校。

“薪火相传 春辉无限”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天津纺织工学院借改革开放东风,开始加速发展。到1999年底,这所当初只有三个科系的工科院校,已经发展成为设有六个院系、四个教学部,以及职业技术教育学院等20个本科专业的一座以工科为主的多学科性高等学府。2000年,天津纺织工学院与天津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合并,成立天津工业大学。从1958年算起,天津工业大学在今年迎来了50年校庆。

在这50的历程中,工大师生继承前辈艰苦创业精神和严谨治学传统,学校也由一个单科性学院,发展成为以工为主,工理结合,工、理、文、管、经、法、艺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现在,学校拥有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2个天津市重中之重学科,8个省部级重点学科。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4个天津市重点实验室,2个天津市工程技术中心和1个天津市技术推广中心。学校还设有1个博士后流动站,14个博士点,43个硕士点和11个工程硕士领域。

学校现有专职教师1500余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750多人。拥有特聘两院院士、国内外兼职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人事部“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专家,天津市特聘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等高层次师资人才近百人。学校承担并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86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火炬计划、国防高科技项目和省(部)级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近千项,连续几年到位科技经费超过1亿元。

天津工业大学纺织复合材料填补了许多国内空白并应用在航天航空领域。自主研制的“三维异形整体编织工艺的研究和三维编织设备及织物的研制”获2001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卫星结构用高性能三维编织复合材料整体的研制及其生产线的建设”获2007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其研究成果应用在“嫦娥一号”卫星上。在中空纤维膜领域,现已拥有处于国际先进并拥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四大核心竞争技术,不仅有亚洲规模最大的膜生产基地,而且已形成了以中空纤维膜为特色的膜产品体系。2008年5月,在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不久,在全国四面八方为灾区紧急运送饮用水的滚滚车流之中,天津工业大学支援的体积不到“15立方米”直饮水装置,日产水量100吨,一台就能解决2万同胞的全天饮水。

半个世纪以来,这里培养毕业生近10万人,奔赴祖国各地,遍及五洲四海。他们当中有改革开放后出现的近百位每个人都创造出亿万财富的业界精英,有在不同时期不同领域创造佳绩的杰出人物,更有如星河般闪烁夜空、以严谨严格求实求是的科学精神,在平凡岗位上为国家奉献才智,积累财富的工程师群落。

纺织业发展史篇8

两次鸦片战争后,“洋纱”、“洋布”也大量涌入中国。中国古典纺织在这场产业化竞争中败北了。一个国家产业的败绩动摇了国本,强烈冲击着民生。枢机之发动乎天地

清政府从闭关锁国的自大中惊醒,在19世纪下半叶,洋务派代表人物开始从欧洲引进动力纺织机器和技术人才,创办了中国第一批使用动力机器的棉纺织企业,试图应对这场世界性竞争。古老的中国纺织业出现了生产工具的近代变革,为随后登场的民族资本纺织工业准备了条件。

中国的有识之士看到外国纺织品大量进口,乃至外资纺织厂大量兴办,严重威胁中国经济,于是提出“挽回利权”,民办纺织的主张。

今天的南通纺织博物馆见证着中国早期民族纺织业艰难创业、顽强求存的奋斗经历。1897年10月,张謇从上海官办纺织厂的旧货堆里拣选出一些能够使用的纺织机具,运往南通,开始维修安装。至1 899年,民办的大生纱厂投产。状元出身的张春在满腔感慨中抒发事业豪情,说自己创办的纱厂:“枢机之发动乎天地,衣被所及遍我东南。”此后大生纱厂迅速隆兴。

在张謇之前,洋务派搞的官办纺织业均以失败告终。左宗棠的兰州织呢局、李鸿章的上海机器织布局、张之洞的湖北官布局等一批纺织企业都开办时间不久,即宣告倒闭。民营的大生纱厂自1899年开机出纱,工厂竟创下连获厚利21年的经济奇迹!在这短短20多年里,一个资本不足45万两、纱锭仅2万余枚的棉织厂,发展为中国第一个民族资本企业集团――大生企业系统,自己拥有16万纱锭、1300余台布机,总资本达3000万元。在当时中国民族纺织业发展中起到了极好的示范引领作用。此后民营纺织厂日浙增多。

到20世纪初,以上海为代表的中国现代民族纺织工业逐步扩展提高。尽管后来迭经战乱,难以健康壮大,但为这个行业的未来发展准备了宝贵的管理团队、技术人才和产业工人队伍。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党和政府面临的最大任务是安定民生,稳定物价,恢复和发展生产,并设法积累资金,建设新中国。新中国纺织人开始了血汗淋漓的创业。坚韧执着的自力更生,勒紧裤带的艰辛奋斗,还有对一颗螺钉、一截线头都精心在意的勤俭节约。全面改造旧中国纺织积贫积弱的格局,让新中国纺织迅速形成朝气蓬勃的进取气象,成为国家当时最大的支柱产业,产值占到全国工业总产值的30%。在那个年代里,没有纺织业支撑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迅速发展的新中国纺织业为战后的大量无业贫民创造了就业机会,稳定民生。同时,既重视国内市场,又适时调整经营方针和生产理念,发展对外经贸合作,特别是对西方发达国家出口各类纺织品,来积累工业所急需的外汇,培育国力。

新中国纺织工业重视国家任务,为国家工业化积累原始资本。

新中国纺织业同时关怀广大人民的切身衣着需要,坚持生产物美价廉的纺织品,让劳动人民买得起、穿得上。历史遗留下来的衣衫褴褛的旧中国很快变成了人民初步实现温饱的新中国。

新中国纺织工业在初创时期就坚持自力更生方针,力图扭转棉花多年依赖进口,纺织成套设备长期受制于人的困局,及时学习和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和设备,既重视传统的发展模式,大力发展以天然纤维为原料的各类传统纺织业,支援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

新中国成立为民族纺织工业创造了前所未有的优良发展条件,在短短数年间就建立起全国规模的初步完备的纺织生产体系,东中西部都形成了大型纺织基地,产业工人数量连年翻番。

衣被所及遍我东南

在共和国初创年代的快速工业化时期,纺织业成为创业前驱和重要支柱。

在西方工业化史上,纺织业都是先锋性产业。当年,曼彻斯特的无数架织机成为推动大不列颠工业革命的强劲引擎。世界工业化史在古老的东方,以更加雄壮的方式,演绎一个传奇,纺织业托起了新生共和国工业化进程的太阳。

即使是在政治变故较大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纺织工业也是相对稳定发展、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好的产业之一。在国民经济濒临崩溃边缘的时期,纺织工业仍然顽强坚持生产,重视科技进步,用工业化方法解决天然原料严重短缺的矛盾,集中力量发展化学纤维乃至引进化纤大型成套设备,努力改变民生纺织品匮乏的局面,为改革开放初期的产业发展准备了硬件条件和管理经验。

改革开放为中国纺织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创新活力,纺织工业成为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在改革开放进行到第1吕年的1995年,中国荣膺世界第一大纺织服装出口国地位,并且此后一直保持下去。而这一切是在尽量减轻国家负担、减少国家投入的条件下取得的。此后,化学纤维、纱、布、印染布、针织品、呢绒、丝织品等主要产品都陆续获取年产量世界第一的位置。

改革开放30年间,我国纺织工业企业数从20世纪70年代末的仅约两万家,增加到现在的几十万家,从业人员从几百万增加到两千万左右,服装产量从不到20亿件增加到超过500亿件。

现代中国纺织工业第一服务对象是中国占世界1/5的人口。纺织产业创造的社会财富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物质基础。

改革开放年代中国人民的纺织品消费量明显提高,衣着水平成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直观的表现。1978年到2000年,全国城乡居民衣着消费支出年均增长7.45%(可比价),高于同期生活消费年均增长6.95%的速度:2000年到2007年,全国城乡居民衣着消费加权支出年均增长达到14.72%(可比价),比同期生活消费支出年均增长9.13%高出5.59个百分点。现在中国人均纤维消费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27%;而人均纤维消费量是国民生活水平的直接体现。纺织服装日趋成为表现中国人民亮丽时尚的鲜活风景,成为中国向世界展现自我的生动画屏。

改革开放使纺织工业充分发挥了中国人力资源优势,产业结构优势,更大规模吸引先进技术,先进管理经验,运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开拓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纺织业成为具有明显国际竞争优势的强盛产业。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纺织出口积极推进由加工贸易向一般贸易的转型,2009年我国纺织业一般贸易出口已占到世界市场总量的三分之一。成为“中国制造”的代表作。

当年,英国纺织品行销国际市场,把大不列颠的工业产业魅力呈现在世界面前,助长了“日不落帝国”的盛世国威。近30年来,中国纺织服装产品“衣被世界”,有力支撑着改革开放年代中国经济的强大崛起。

“三农”问题始终是当代中国社会的最大问题。纺织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为数以千万计的农民提供了直接就业或间接就业,目前纺织业吸纳就业人口达到2000万,其中80%来自于农村。

纺织业给农民工发放的工资又是农民重要的增收途径。每年总量有数以百亿计的工资收入流入农村。农民拿回家里的这些工资变成了农具、化肥,盖成了新房,当成孩子的学费,老人看病的救命钱,丰富衣食的命脉。

纺织行业每年还消耗数百万吨棉、麻、丝、毛等天然纤维,涉及到1亿农牧民的生计,让他们可以大力发展种植和养殖业,得到丰厚收益。

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从事纺织工业决定了纺织工业比较优势将长期存在。中国城市化增速必须解决大批农村人口进城就业的问题。纺织工业作为“就业产业”的历史任务注定是长期的,对国计民生的贡献必然是长远而重大的。

纺织工业是对“三农”问题影响最为直接和明显的产业之一,它一直在有力帮助“三农”问题的解决,而解决“三农”问题就是改造农业中国。

今天,中国纺织业已经是一个由1亿棉农、数百万化工原料生产者、2000万纺织工人、百万流通从业人员支撑的庞大产业。它已经不仅仅是解决国民穿衣盖被的简单行业,而是对当代中国的整体现代化进程发挥广泛辐射功能,产生巨大拉动作用的支柱性产业。从尖端的航天工程到边远山区农民子女的书包,都有当代中国纺织业不可或缺的贡献。

中国纺织工业经过百年富强的不懈追求,新中国60年艰苦奋斗,30年改革开放的快速发展,投入几代人锐意进取的拼搏,顽强求索的智慧,从无吝惜的血汗,造就了雄视世界的基业与实力。能够为中华民族的振兴提供强劲助力,为中华民族的恒久繁荣准备扎实基础,成为实现国家利益目标的重要支撑。

上一篇:如何让非遗传承下去范文 下一篇:生物质干馏技术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