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工程导论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9 09:52:51

纺织工程导论论文

纺织工程导论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教学改革;科学研究;创新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3-0083-02

一、《高分子化学与物理》课程特点

经过高分子科学与技术的快速发展,高分子的理论发展与应用已经渗透到物理学、化学、材料学、生物学等各个学科与领域,具有鲜明的学科交叉特色。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的研究成果已经进入了我们日常生活的每个方面[1-6]。作为一门多学科交叉、实用性很强的学科,高分子对各个工业部门和科技领域的渗透作用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所以在现行中国高等教育的本科专业中,如化学、应用化学、材料化学、材料物理、复合材料、轻化工程、包装工程、纺织工程、生物工程和环境工程等许多非高分子专业都将高分子相关知识作为必修课和选修课。

非本专业《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教学的侧重点在于阐述现代高分子科学已成熟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测试方法,对涉及高分子科学研究前沿的理论、测试方法以及高分子的新产品介绍等内容点到为止,该课程的学习为轻化工程专业学生开启了一扇通往高分子科学的窗户,引导学生了解高分子化学在高分子学科中的地位,通晓课程的主要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为后续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和高分子在染整中的应用奠定基础[1,2]。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证实,对于轻化工程专业(染整方向)的本科生来说,《高分子化学与物理》课程教学呈现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一)基础课程,衔接不够

对于轻化工程专业(染整方向)的本科生,高分子的学习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后续课程(如《纤维化学与物理》、《染整工艺原理》和《染料化学》等)的学习必须以高分子为学科背景,另一方面大学生的生产实习、创新学分实验、创新训练计划和本科毕业论文等实践性环节的开展也必须要有高分子基础,因此为了让染整方向的本科生了解和掌握高分子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应用,开设了《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学科平台课程。该课程的学习必须以《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和《无机化学》的课程学习为基础,但江南大学轻化工程专业将《高分子化学与物理》课程设置在大二下学期,《物理化学》等课程也在此学期开设,因此课程开设时间过早,缺乏基础课程的知识,建议在大三上学期开设,以期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内容多、学时少,课时紧张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课程主要包括高分子化学和高分子物理两个部分,其中高分子化学部分包括高分子科学的发展历史、发展趋势,基本概念、分类与命名、基本原理、高分子合成反应与方法等,涉及逐步聚合、自由基聚合、离子聚合、配位聚合和共聚合等;高分子物理部分则侧重于高分子的结构(如链结构、聚集态结构等)、分子运动、力学状态与转变,物理性能等。对于高分子专业的本科阶段,通常会开设《高分子化学》和《高分子物理》两门课程,分别在32至48学时不等;而对于轻化工程专业,只开设了《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一门课程,48学时,相对来说内容多、课时少。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课程体系的完善、讲授内容的连贯与取舍等都显得非常重要,对任课老师是一种不小的挑战。

(三)注重理论,缺乏实践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但轻化工程专业只开设理论学习课程,没有相关实验课程。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课程学习内容,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相应的实验课程的开设显得非常迫切,能够让所学知识与理论在实验中得到验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让学生从最初的原料出发,选择合适的聚合方法与聚合反应,得到在实际生活中真正用得上的高分子产品。

二、教学改革举措

针对轻化工程专业《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的课程特点,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要求学生在理解基本概念和掌握基础理论的基础上能够了解高分子的应用,重点培养他们的实践与创新能力,作者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和摸索,总结了几点教学改革举措。

(一)规划本科培养方案,合理调整课程设置

目前我校轻化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建议对本科培养方案进行修改,在《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授课前完成《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和《无机化学》等基础课程的学习,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便于更好地掌握相关理论与知识。

(二)多媒体资源课件与传统板书有效结合

多媒体课件具有丰富表现力、良好交互性和极大共享性等特点,它可以将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直观化和形象化,能够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在运用多媒体教学的同时也出现了诸如教师几乎不写板书,学生不记笔记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教与学的质量。建议对任课教师的教学大纲、考核方式、教学难点与重点等相关教学文件进行监督,要求授课过程中课件放映与传统板书相结合,将学生上课情况、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性、平时作业等与学生的最终成绩挂钩,进行综合评定。

(三)增设实验课程,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实验课是对理论课学习的有效补充,通过直观的现象和结果验证理论学习的真实性,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理论知识,因此实验课的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建议在轻化工程专业开设实验课程,但涉及的实验众多,要求任课老师充分考虑实验的可操作性、重复性和可行性等方面,认真编写实验讲义。此外,学校和学院应重视实验室配套设施建设,突破实验教学完全依附于理论课程教学的传统框架,增加启发式实验和创新性实验所占比例额,注重验证性实验、启发式实验和创新性实验有效结合,开动学生的思维,发挥学生的潜质,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启发式教学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是一门相对来说比较抽象、枯燥的课程,但它也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高分子材料用途广泛,遍及现代社会生活中衣、食、住、行、用等各个方面,因而在课程讲授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将抽象的概论、理论与实际应用有机结合,将对课堂教学效果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培养方案中开设新生研讨课和专业导论课

为了提高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以及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可以尝试在本科培养方案中针对大学新生开设新生研讨课和专业导论课,以趣味讲座和座谈的方式进行专业介绍,了解专业背景,告知学生轻化工程这个专业是以化学与高分子为学科背景的,加强学科平台课程的学习至关重要。

(二)实施学生双导师制

全面推进学生双导师制是确保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企业导师和校内导师组成课程小组,共同确定课程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材及承担教学任务,使专业理论课程与行业实际需求紧密结合。

(三)强化实验课程学习和创新能力培养

实验课程采用自主设计实验,在实验大纲的规范下完成实验要求,将验证性实验、启发式实验和创新性实验有机结合。在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和江南大学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等资助下,实现学生创新训练的全参与和全覆盖,指导教师从选题开始就应该注重基础理论知识在创新实验中的应用,达到学以致用的目标。

(四)强化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指导

毕业论文(设计)是学生毕业离校前最后一个实践性环节,也是所学基础理论知识得到充分应用的关键环节,因此可以从课题的选择、采取的技术路线、拟采用的研究方法和达到的预期目标等方面进行合理规划与设计,充分发挥学生所学知识与理论的应用,提升学生运用知识的综合能力,强化学生的专业基础。同时,轻化工程专业的毕业生中从事与高分子相关行业的人数众多,学科交叉特色鲜明,为学生的出国深造、攻读研究生和就业奠定坚实的高分子基础。

四、结语

根据国内外行业需求和自身特色,通过教学改革与实践,围绕复合型、创新型染整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和科研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科学素养与人文情怀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相结合,全面提高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为学生的学习与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徐晓冬.非高分子专业《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教学中的几点体会[J].高分子通报,2010,(5):74-78.

[2]刘兆丽,曹亚峰,谭凤芝,李沅.非高分子专业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教学的几点探索[J].科教导刊,2013,(1):82-83.

[3]喻湘华,鄢国平,李亮,吴江渝,郭庆中,曾小平.高分子化学与高分子物理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J].化工时刊,2011,25(3):68-70.

[4]胡建设,周爱娟,王宏光.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实验教学探索与实践[J].高分子通报,2010,(5):70-73.

[5]蔡以兵,乔辉,王树根,魏取福.轻化工程专业的《高分子化学与物理》课程教学方法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3,(50):71-72.

纺织工程导论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柏林 科学技术史 研究 教学

50年代,中国科学院建立了专门从事科学史研究的机构,它发展为自然科学史研究所。80年代,在少数高等院校出现了科学史研究所或研究室。1999年,上海交通大学和中国科技大学分别创办了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系、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在这种科技史的建制化过程中,有必要了解国外类似机构的情况。本文旨在介绍德国柏林的两个从事科学史和技术史的研究与教学机构,即马普科学史研究所(max-planck-institut für issnschaftsgeschichte)和柏林工业大学(technische universitaet berlin)的哲学、科学理论与科技史研究所(institut für philosphie,wissenschaftstheorie,wissenschafts-und echmkgeschichte)。

一、马普科学史研究所

德国的马普学会(max-planck-gesellschaft)是联邦政府资助的部级科学研究机构,类似于中国科学院。它的前身是威廉皇帝学会(kaiser-wilhelm-gesellschaft)。1998年马普学会已有74个研究所,包括科学史研究所[1]。

根据马普学会评议会1993年3月的决议,学会在1994年3月组建成科学史研究所[2]。科学史和科学理论是马普学会1994年的研究重点之一[3]。按照马普学会的构想,研究室的负责人组成所长委员会,其中一人担任执行所长。所长委员会的成员轮流出任执行所长,任期三年。最初的所长委员会由jürgen renn教授、lorrance daston教授和lorenz krüger博士组成,每人负责筹建一个研究室,renn教授任首任执行所长。现任的执行所长是daston教授。每位所长有一两名秘书。

1. 学术目标与方法

研究所致力于理论视角的科学史研究,探讨历史发展中的科学思想与知识的获得,以及它们同科学的文化、技术与社会背景之间的相互作用。这是历史认识论所关心的问题仅([4],pp.l-2)。

各研究室都瞄准“历史认识论”的构建。基于专门的学科史的细致研究,历史认识论调查研究诸如“数”、“力”、“运动”、“基因”、“有机体”、“场”等科学思想的基本概念的发生和进化,以及“描述”、“可能性”、“因果关系”。“实验”、“演绎”、“决定论”和“客观性”等范畴和实践。“。这些“球形的”概念研究,鼓励跨学科的比较分析和综合化,为超越学科史所得的结论打下了基础。这种研究的方法论根植于人文学科,特别是根植于对人类文化和认知的研究,涉及到文化史和认知科学的方法([4],pp.l-2)。

关于科学发展的理论尚未被系统地与历史研究的结果对照。当认知科学与心理学的方法和结果,以及有关概念发展的哲学理论能够弥补狭义科学史的不足时,特别是当科学史能够达到解释思想过程时,科学史就为克服现有理论方法的限制作出了贡献。历史认识论不仅把社会科学和认知科学的模型和方法补充到科学史的传统方法中,而且还探求那种超出案例研究的理论上的一致性。

为了扩展跨学科方法的基础,研究所发展了一种新的原始文献利用和处理方法,包括利用新的信息存储和恢复的媒体技术。现在,网络上的电子档案能够使学术界方便地得到珍贵的历史文献。

2.研究室与研究领域

研究所注重那些大学不易做到的研究,设立长期的研究部门和项目,聘请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学术背景的学者参与项目。根据以上学术目标,研究所分为三个研究室。

第一研究室

1994年3月,在jürgen benn教授领导下开始工作。主要研究自然科学的知识系统的结构变化(包括科学思想的认识结构)、基于经验和文化条件的结构独立性、个人思想与机构化的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目前的研究领域是(l)精密科学的发生:古代文明的数学思想的历史重构;(2)经验科学的发生:经典力学起源的重构;(3)科学中的学科结构和整体的理论基础的变化: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史的研究。

第二研究室

1994年9月,daston教授开始领导该室。主要研究认识论范畴的历史,如证明的变化形式和标准、科学事实的竞争形式和科学的客观性。目前的研究领域是(l)数学和科学证明的历史;(2)17世纪以来科学客观性的实践与思想,特别是形象化技术;(3)比较文化和历史视角下的自然的道德权威。

第三研究室

1996年9月,该室在hans-joerg rbeinberger教授领导下开始工作,主要研究科学创新的条件。目前的研究领域是18-20世纪的生物医学:(l)实验的历史与认识论;(2)认识的对象与空间的历史;(3)概念形成的历史的语言实用学和生命科学理论的应用。

另有三个独立的研究组:ursula klein博士领导的化学和生物学的历史和哲学研究组、h.otto sibum博士领导的科学的实验史研究组、马普学会史研究组。后者类似于中国科学院的院史办公室。

3.研究项目

每个研究室通过精心设计的项目来实现研究所的学术目标。选择什么项目,主要由三位所长决定。他们注重那些大学不容易实施的项目,如长期的项目、跨文化和地域的综合研究项目。每个大项目被分解为若干子项目和阶段性的课题。研究所要向马普学会报告大的项目,申请经费。

1994年第一研究室的项目是:(l)经典力学发生中的实践经验与概念结构的关系;(2)牛顿《原理》的原始文献;(3)微生物学和免疫学的发生;(4)进化论生物学的概念形成;(5)经典科学的哲学综合。力学史的研究目标是探索经典力学发生中的实践知识和理论知识的作用与相互关系,包括两个方面:分析伽利略时代的科学文献和工程师的论著中的概念,以便重构思想模型及其历史框架;重构经验的经典力学的演绎结构的发生([4],pp.13-21)。

1994年第二研究室的项目是:(l)科学经验的分类;(2)科学客观性的历史;(3)科学中的妇女:威廉皇帝学会的女性科学家([4],pp.23-26)。

大项目一般没有固定的期限,这有利于克服短期行为。研究室逐步深化对研究领域和项目的阐释,反映了项目的进展和认识的深入,以及项目的灵活性。1996-1997年,三个研究室的项目被调整为如下内容([5],pp.33-152):

第一研究室:(1)经典力学的科学-精神模式发生中的实践经验与概念结构的关系;(2)近代科学知识的综合与分化之研究;物理学和生物学;(3)科学发现的动态模型。电子研究工具和数据库的开发是项目实施的重要手段之一。

第二研究室:(l)科学经验的分类;(2)科学客观性的历史;(3)演示、证明和检验。1998年以后,补充了(4)科学的角色和(5)自然的道德权威。

第三研究室:(l)实验的历史和认识论;(2)知识的目标和空间的历史;(3)概念形成的语用学,理论在生活和医学中的应用。

目前,klein博士的研究组有两个项目:(l)19和20世纪化学和生物学的分子式、模型和影像;(2)18世纪化学的文化,涉及到花园、兵工厂、研究院的化学,车间和实验室的色彩。

马普学会主要靠联邦政府资助,部分经费来自州政府。马普科学史研究所90%以上的经费来自马普学会,每年大约有1200万马克。这些经费保证了全所的正常运转和项目的实施。

学术带头人的项目较多,工作头绪较多。但是,研究所的研究方向和项目的稳定性有利于研究人员持续地专心做工作。

项目的目标是不断解决学术问题。论文、调查研究报告、专著等反映了项目实施的具体成果,特别是阶段性成果。研究人员发表(出版)的论著在1994年为49篇(或部)([4],pp.57-63),1995年有201篇(或部)([6],pp.135-160),1996-1997年共有390篇(或部)([5],pp.277-324),1998年达到233篇(或部)([7],pp.27-56)。少数研究人员一年发表的论文超过10篇。除专著、在刊物上发表的论文以外,研究所还印刷本所的系列研究报告(preprint)。至今已印制了139种。研究人员在不同场合所做学术报告也被视为有意义的工作。

马普学会每年都组织评估研究所的项目。每个项目每两年被评估一次。评估者是学会主席批准的一个国际委员会,其成员是研究所之外的专家。他们要向学会主席递交评估报告。研究所的项目负责人必须说明项目的进展和成果。如果项目被评估为不合格,经费马上被削减。项目内的个人业绩评估,主要由主管所长根据实际工作量来掌握。有的研究室要求每年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

除了研究工作以外,研究人员还开展其他学术活动,如组织学术会议,为大学开课。马普科学史研究所每两周举行一次全所的学术报告会,由三个研究室轮流安排报告会,报告人是本所或所外的学者,所外学者大多来自其他国家。报告和报告后的讨论共持续两个小时。renn教授在洪堡大学(humboldt-universitaet zu berlin)兼职,在研究所为大学的研究生开课。rheinberger教授在柏林工大兼职,开课。daston教授是美国人,她在美国的一所大学兼职。

通常,小型专题讨论会(workshop,symposium)比较灵活并富有成效。仅1996-1998年,研究所的研究室或课题组就举办了28个专题讨论会。

4.服务机构

为研究服务的机构有图书馆、计算机服务部和行政人员。

图书馆的工作包括搜集主要的科学史文献、电子出版物、缩微胶片、光盘、电影资料,为研究人员提供加工文献的工具,与其他图书馆联网,搜集网上信息和资料,统计与汇编本所人员出版的论著,编研究所的《年报》([4],pp.39-41)。图书馆的购书量逐年显著增加,目前已有近3万册藏书,以及1万多份历史文献和手稿的缩微胶片。在133种定期或不定期出版物中,科学史、技术史和医学史的核心期刊占53种,科学哲学有8种,史学理论、思想史、科学学各一种,通讯和评论(newsletter,review,nachrichten)达29种,其它期刊则涉及到前沿科学、信息技术、图书馆等领域。研究人员都有图书馆的钥匙,在夜间和周末均可借阅书刊。团书馆定期向新来的人员介绍如何利用馆内资料,并通过电子邮件及时向全所的研究人员提供科技史论著的最新信息。

研究所图书馆与一些著名图书馆、研究机构和出版商建立了联系或合作关系。研究人员只要写出书刊的名称、出版时间和地点等,图书馆就能够从德国或其他国家为他们借来书刊,或复制他们所需要的内容,所用经费由研究所负担。这为研究人员带来不小的便利,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在图书采购方面,图书馆十分注意研究人员的意见。

图书馆馆长urs schopflin先生属于研究人员的固定编制。除了图书馆的业务之外,他还从事科学传播、文献接受过程和科学史编史学研究,参加研究人员的学术活动。6位馆员都有大专图书馆专业学历,掌握必需的业务技能和语言。

全所的工作人员都有计算机,利用计算机做工作、交换信息。计算机服务部的3个人负大管理和筹划计算机系统,全面支持项目和行政事务,建设网站并与外界合作。

另外,有8位行政人员,负责全所的行政事务,包括后勤服务和邮政服务等。

5.人员构成

通过公开招聘,研究所的所长选择和录用工作人员。所外人员可以申请工作位置和奖学金。申请者可以获得与研究所鼓励的研究项目有关的资助。为了纪念故去的krüger博土,研究所设立了“历史认识论奖学金lorenz-krüger -award)”。

1994年底,研究所有23个固定的工作位置(不包括博士后和访问学者),其中仅有9名研究人员。1995年3月、研究所有博士后3人,访问学者8人([4],pp.3-5)。1995年底,固定位置变成了47个,有23位研究人员、33位年轻学者和访问学者([6],p.7)。1996-1997年,工作人员增加到83位,有92位年轻学者和访问学者在研究所工作([5],pp.17-32)。1998年访问学者的人数为91人([7],pp.11-19)。2000年4月,全所共有160多人。其中,约50人得到了固定的工作位置。在105位研究人员中,多数属于非长期合同制人员、访问学者和奖学金领取者。只有27人得到了固定的研究人员岗位,其中有7位教授。29位访问学者均有博士学位,他们当中21人是教授。外来研究人员中最多的是做博士后研究的年轻学者,有37位。几位在大学注册的博士生也在研究所跟随导师做研究。

马普科学史研究所的基本任务是进行学术研究。大学的科技史机构既要做一些研究工作,又要承担教学任务,培养人才。

二、柏林工大哲学、科学理论与科技史研究所

1.机构设置与任务

在德国,只有兼具理工和人文等学科的高等学校才能称作“大学”,其经费由所在州或市的政府提供。柏林是德国拥有大学最多的城市,有三所大学。柏林工大原来是一所著名的工学院。它在1946年增设人文学科的系和研究所,发展成一所以工科为主的大学。哲学、科学理论与科技史研究所设在传播和历史系。这个研究所在80年代中期开始进行技术史和科学史的研究与教学。现有9名教授、13名讲师和其他教职人员。其中,从事科技史研究和教学的教授有如下5位:

eberhard knobloch,数学史;

wolfgang koenig,技术史,主编《技术史》杂志(德文);

hans poser,科学哲学、技术哲学和数学史;

hans-werner schütt,化学史;

hans-joerg rheiberger,生物化学史(兼职教授)。

除了开展学术研究外,研究所的教授和教师还承担科技史的教学工作,培养科技史专业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研究和教学的领域包括从古代到20世纪的数学史、技术史、化学史、物理学史和现代科学社会史,以及科技史理论。研究与教学的重点是19和20世纪的科技史,特别是德国的科技史。研究所的结构使科技史与哲学、科学理论相结合。校和系的图书信藏书以德文为最多,英文次之,其它文字的书较少。传捷和历史系图书馆有一套《四库全书》。

德国大学要求攻读人文学科的大学生必须修一门主科和选修两门副科,理工科大学生至少要选修一门人文学科课程、科技史可以作为主科,也可以作为副科。攻读科技史专业的学生要另选副科。有的攻读非科技史专业的学生把科技史选为副科或人文学科课程。

德国大学的课程分为授课(vorlesung)和讨论班(seminar)两种形式。前者如国内的授课,教师讲,学生听,主要面向低年级学生。后者是德国大学的发明,主要面向高年级学生(研究生)。讨论班的每次课为两小时,上课的学生一般在20人以内。在讨论班的第一次课上,教师介绍课程的内容和要求.为学生开列参考文献。学生阅读参考文献,自己选择一个题目,撰写一份报告。从第二次上课起,学生逐个做报告。在教师的主持下,由一名学生讲自己的报告,然后是其他学生的提问和讨论。课后,学生要修改报告,交给教师评分。

2.课程设置

科技史专业的学习分为两个阶段。在基础课程阶段,对学生的训练包括:1)概括了解科技通史;2)了解科技思想和理论的发展,以及它们同人文、社会和经济史之间的关系;3)认识一般通史和专门史的问题和方法;4)熟悉第一手文献、第二手文献和其它文献辅助工具;5)培养在文献中发现问题的能力和以历史眼光进行解释和编排的能力;6)培养对问题进行联系性描述和评论的能力[8]。通过了中间的考试,学生进人以扩充能力和知识为目的的主修阶段,以研究为导向的讨论班逐步将学生引向独立的学术工作。

在基础阶段,以科技史为主科的学生必修以下课程:1)科技通史(分为4段);2)科技史初级讨论班(proseminar,3段);3)科技史方法初级讨论班;4)学科史与文化形态;5)在听课、练习、初级讨论班、专题讨论会和参观课中自选10种。以科技史为副科的学生必修下列课程:l)科技通史(分为4段);2)科技史初级讨论班(proseminar,3段);3)科技史方法初级讨论班;4)科技史编写问题讨论班;5)学科史与文化形态;6)自选听课、练习、初级讨论班、专题讨论会和参观课。

在主修阶段,以科技史为主科的学生必修以下课程:l)科技史编写中的理论模型;2)科技史课;3)技术史讨论班(hauptseminar);4)科学史讨论班;5)科技史基本问题讨论班(seminar);6)社会史视角的科技史编写讨论班;7)科学概念和术语讨论班;8)科技史的专题课;9)原始文献发掘和编辑技术;10)科技史专题研究讨论会;11)在参观、专题讨论会、讨论班和听课中自选若干。以科技史为副科的学生必修下列课程:1)科技史编写中的理论模型;2)科技史课;3)科学史或技术史讨论班;4)科技史基本问题讨论班,或社会史视角的科技史讨论班;5)科学概念和术语课;6)在参观、专题讨论会、讨论班和听课中自选若干。无论是把科技史作为主科还是作为副科,学生都要再选修哲学、历史学、社会学和文学等相邻学科的课程。

除了科技通史和科技史方法等基本课程以外,教授和讲师们以自己的学术研究为基础,灵活地为学生开课。有时,教师带学生到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纪念馆等场所上课,请有关专家做讲解或报告,让学生现场了解如何利用文物和档案。校内外的教授和讲师组织的“科技史的新研究”系列讨论会也为研究生提供了学习机会。

3.课程实例

下面,笔者举例介绍几个学期的科技史课程和少数相关课程。

1993年夏季学期:科技史(中世纪)、技术史(1760-1880年)、微积分和分析的历史、近代早期化学史、地球物理学史、科学仪器史、技术和大规模旅行的出现、娱乐的技术化、世界观转变中的科学和技术、科技史方法导论、科学哲学、数学的哲学、技术和伦理学、历史上艺术与科学的相互影响[9]

1993/94年冬季学期:科技史(15/16世纪)、技术史(1880-现在)、经典宇宙学、伽利略、美国技术史的经典著作、化学史(16-18世纪)、电化学和电冶金学史、近现代纺织工业和时尚、伦琴射线100年、信息科学史、近代科学史的进化概念、科技史方法导论、青年莱布尼兹的哲学、作为思想和生活形式的技术、科技史的哲学问题专团讨论[10]。

1994年夏季学期:科技史(17/18)世纪、技术史(古代至1350年)、17/18世纪的科学、19/20世纪数学的基础、浪漫主义的物理学、科学与性别角色、制造技术、技术原料的来源、食品和享乐品技术史、对工业与消费协会的评论、技术哲学[11]。

1994/95年冬季学期:科技通史(1800年-20世纪中叶)、科技史方法导论、数学中的无穷尽难题、19/20世纪的数学史、古代化学和炼丹史、机械一体化的历史、哥白尼学说的出现与传播、电和磁(1600-1820年)、技术转变中的劳动实践与过程、古代的自然哲学、科学-技术-艺术的解释-结构-相互作用、科技博物馆和陈列馆门[12]。

1995年夏季学期:科技史(古代)、中世纪的科技史、技术史(1350-1880年)、johann beckman(1739-1811)—工艺学和技术史、工业时代的石煤和褐煤、德国的传播和研究机构(19/20世纪)、20世纪的住宅技术史、技术哲学、科学理论导论、科学发展的模型[13]。

1995/96年冬季学期:科技史(古代晚期-14世纪末)、技术史(1880年-现在)、科技史方法导论、化学史(16-18世纪)、19世纪化学的主要问题、近代早期的技术革新、关于合理化和大量生产的新文献、探险旅行和制图学的历史、技术发展与全球化、科技史学者的古语言解读、19世纪(德国)科学的组织形式、莱布尼兹、作为哲学家的爱因斯坦、技术和伦理学[14]。

1996年夏季学期:科技史(中世纪和近代)、古代的技术、技术史(古代-1350年)、数学史(古代)、炼丹史、文艺复兴时期的数学与自然科学、科学技术研究院与学会、17-18世纪作为科学的化学、19世纪文艺作品中的科学技术、19-20世纪小型企业的技术、德国与美国技术发展的比较、技术与经济、技术与广告、技术史和博物馆陈列造型、数学哲学[15]。

1999/2000年冬季学期:古代的科学技术、科技史(19/20世纪)、技术史(1880年-现在)、科技史方法导论、科技史的古文献、化学史、生物学史、信息科学史、女性物理学家。纳粹时期的技术、柏林的交通史、石灰和水泥业的工业考古、耐火材料和燃烧理论、科学理论、科学哲学、宗教与科学[16]。

科技史专业的学生还可以选修历史专业的课程,比如1999/2000年冬季学期历史专业开的历史的方法、史料的阅读与解释、历史学家的职业训练等课程。

结束主修阶段的学习之后,学生要完成硕士学位论文。如继续学习科技史专业,那就要攻读博士学位。通常,博土生不再修课,只须在4年或更长的时间内写出学位论文。作论文的时间如此充足,有利于保证论文质量。

自1993年以来,在大众汽车基金和柏林工大的资助下,研究所设立了中国科学技术的历史与哲学组(arbeitsstelle für die geschichte und philosophie der chinesischen wissenschafts-und technik),聘请欧洲和中国的教师为少数学生开课。课程包括中国科技史、中国天文学、中国数学、中国物理学、《考工记》、中国钢铁技术史、中国科技的文化历史背景、基督教与17世纪的中国科学、莱布尼兹的中国手稿、中西文化与科学的联系、中国的欧洲图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技术政策、中国科技的哲学、中国的科学概念、中国哲学史、中国思想家、道家与科学、中国佛教、中国传统思想中的语言和逻辑、古代汉语。维快(welf h.schnell)博士负责这个组的日常工作。这里先后资助了6名奖学金生,他们都以中国科技史为研究对象来撰写博士学位论文。1998年8月,这里主办了第八届中国科学史国际学术会议(the 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history of science in china)。

在3万多名在校学生中,专攻科技史专业的研究生毕竟只是一小部分。在1995-1996年,有58名男生和39名女生学习科技史专业,其中以科技史为主科的学生不占多数(同[8])。此外,还有一些学生选修科技史课程。科技史教育显示了其完善学生素质和教化的功能。

大学只为科技史学者提供少数的工作位置。这个专业的学生毕业以后到博物馆、档案馆、图书馆、科技管理部门、出版界和新闻媒体等领域谋职。

整个柏林市的科技史学者形成了自己的学术交流圈子。马普科学史研究所把全市的研究所、大学和其它机构的科技史学术报告统一编人系列的小册子,其中列出了报告人、报告题目、时间、地点。例如,1999年10月至2000年12月大约安排了150个学术报告,有的报告人来自德国的其它城市或其它国家,地点在研究所、大学、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或其它机构[17][18][19]。

柏林工业大学和马普科学史研究所先后与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建立了合作关系,取得了成效。 [参考文献]

[1] generalverwaltung der max-planck-gesellschaft jahrbuch 1998, veroeffentlichungen,verlag vandenhoeck & ruprecht.goettingen,1998.

[2] generalverwaltung der mpg, max-planck-gesellschaft zur foerderung der wissensvhaften e.v.,jahreshericht 1994,muenchen,1994.p.160

[3] generalverwaltung der max-planck-gesellschaft jahrbuch 1994, veroef- fentlichungen,verlag vandenhoeck & ruprecht.goettingen, 1994. pp. 446-448.

[4] max-planck-institut für wissenschaftsgeschichte,first annual report,1994.

[5] max-planck-institut für wissenschaftsgeschichte,annual report, 1996-1997.

[6] max-planck-institut für wissenschaftsgeschichte,annual report, 1995.

[7] max-planck-institut für wissenschaftsgeschichte,annual information about the institute's activities1998,1998.

[8] geschichte der exakten wissenschaften und der technik,informationen zu studiengaengen an tu berlin,technische universitaet belrin,1996.

[9] technische universitaet belrin,vorlesungszeichnis,sommersemester 1993,1993,pp.118-124

[10] echnische universitaet belrin,vorlesungszeichnis,winteremester1993/94,1993,pp.126-131

[11] echnische universitaet belrin,vorlesungszeichnis,sommersemester1994,1994, pp.128-134

[12] technische universitaet belrin,vorlesungszeichnis,winteremester1994/95,1994,pp.78-81

[13] technische universitaet belrin,vorlesungszeichnis,sommersemester1995,1995, pp.86-90

[14] technische universitaet belrin,vorlesungszeichnis,winteremester1995/96,1995,pp.95-100

[15] technische universitaet belrin,vorlesungszeichnis,sommersemester1996,1996, pp.93-96

[16] technische universitaet belrin,vorlesungszeichnis,winteremester1999/2000,1999.

[17] max-planck-institut für wissenschaftsgeschichte,wissenschaf-und technikgeschichte,terminkalender für die region berlin, nr.18,oktober 1999.

[18] max-planck-institut für wissenschaftsgeschichte,wissenschaf-und technikgeschichte,terminkalender für die region berlin, nr.19,januar 2000

纺织工程导论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校继续教育;SWOT分析;战略规划;战略实践

中图分类号:G724 文献标识码:A

SWOT分析法是一种结合内部条件(优势、劣势)和外部环境要素(机遇、威胁)进行综合分析的战略选择方法,以选择能发挥优势、弥补劣势、抓住机遇、规避威胁的战略,更好地实现战略目标。作为一项常用且十分有效的战略规划工具,SWOT分析法也可以运用于高校继续教育内部发展战略制定。东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在“十二五”期间,即通过SWOT分析法,进行战略规划与顶层设计,并据此开展战略转型探索实践,走出一条综合性、立体化的高校继续教育转型之路。

一、2009年学院发展状况SWOT分析及矩阵构建

2009年,东华大学成人教育学院与网络教育学院面临整体实质性合并,成为独立建制的学校二级办学实体。同时,学校要求学院制定“十二五”规划,为下一个五年的发展开篇布局:一是实现全成本核算;二是充分发挥办学实体作用,明确学院独立开展继续教育业务,涵盖从招生市场拓展、教学资源建设、教学教务管理、师资聘请管理、学生支持服务到技术支持保障的全环节;三是成人学历教育在校生规模保持4000人左右,远程学历教育在校生规模要从无到有,争取2015年达到8000人左右;四是改革用工制度,总体人员规模维持在40人以下。在这重要时期,学院不仅在意识形态、资源重组、办学布局、内部管理上存在众多变数;还受到信息技术迅速更迭与社会教育需求变化的双重压力。

在此背景下,学院会同有关专家,运用SWOT分析法全面评估内外环境状况,挖掘关键战略要素,形成SWOT分析矩阵并进行逐一分析,选择未来五年学院“能够”或“可能”采取的发展策略(详见表1)。

二、学院“十二五”期间战略转型实践

面对紧迫逼人的形势,学院迎难而上,运用SWOT分析法为“十二五”期间战略转型进行了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将发展目标确定为:坚持“继续教育、自主办学”原则,大力推进非学历教育,拓展现代远程学历教育,稳步提高成人与网络学历教育质量,加强现代远程技术的运用,努力办成一个有特色、多层次、国际化的继续教育学院。围绕发展目标,学院按步骤采取了一系列转型举措,以优质的组织运行促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奋力开创转型综改新局面。

(一)组织更新,切实适合学院内外发展条件

第一,两院整体性合并。2010年,成人教育学院与网络教育学院完成整体实质性合并,组建“东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整体合并后,思想观念得到统一,办学优势真正互补融合;学校对学院实行全成本核算的财务政策,人、财、物资源聚合并统一管理。

第二,组织架构更新。学院结合发展需求灵活设置部门,于变动中追求办学、人力等资源的优化组合。以直面市场的对外联络部为例:2009年学院改组项目拓展部,作为非学历培训项目拓展及管理的职能部门;2011年项目拓展部和学历教育招生办公室共同组建市场部,以实现学历与非学历招生资源共享融通;2014年招生办公室、项目拓展部及校友会(筹)共同组建新的对外联络部,充分开发教育市场。

“十二五”末期,学院下设行政事务部(办公室、后勤服务部)、成教学历部、远程学历部、对外联络部(招生办公室、项目拓展部、校友会),以及东华大学终身教育研究所(组织机构上与学院并立,含教育研究部和信息技术部),形成了包括招生与市场拓展、学历与非学历教育管理、学生支持服务、资源建设与技术支持在内一整套清晰、科学、高效的组织构架。

第三,设立校级终身教育研究机构。学院采取了“分步走”的策略,2009年设立继续教育研究室,从事继续教育研究与规划决策咨询工作;2012年东华大学终身教育研究所作为学校的二级机构正式设立;2013年,为对接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及共享需求,学院设立了教学资源部;2014年,将教学资源建设职能纳入东华大学终身教育研究所,进一步推进现代远程技术、新媒体技术与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的融合。

(二)文化引领,提供学院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第一,价值观凝练。一是提出创建“美在东华”的学院文化,突出美育特色;二是提倡“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的终身学习理念;三是提倡“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的及时学习与合作学习的理念;四是鼓励“胸中有学院,目中有他人”的团队协作文化,多渠道增强队伍凝聚力。

第二,文化载体建设。学院的文化建设活动几经更新丰富,目前已经形成“团队建设月活动”等五大系列。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载体活动,培育健康与美的学院文化氛围,尤其在加强团队凝聚力、激发员工工作热情、提升队伍职业素养、提高师生服务质量等方面成效显著。学院文化在引领学院发展上起到了“凝聚与促动,做文化育人的推动者;激发与倡导,做健康与美的追求者;训练与分享,做职业化进程的带动者;关怀与温暖,做人心工程的传递者”的重要作用。

(三)人事创新,实现学院人才队伍跨越式发展

第一,管理队伍职业化建设。学院以能力建设为核心,通过开展领导论坛、师傅带教制、业务培训、职工讲坛、新员工培训、学术沙龙等一系列学习型组织建设活动,形成“有章理事、有人干事”,开放、奋进、创新的职业氛围。工作时团结紧张,提高职业化程度;工余时活泼友爱,培育家庭化氛围。

由于用人政策调整,学院新进人员多为人才派遣员工,至2014-2015年已近学院职工半数。年轻化且对学校情况较陌生是这批员工的特点。2010年起,学院定期举办新进员工专题培训,并作为整个员工培训系统中重要一环加以落实,培训内容涵盖学院各项业务工作的方方面面,帮助新员工尽快融入学院,为其职业发展和个人成长提供交流平台。

2012年,学院制定出台《继续教育学院职工培养计划》;2014年,学院的队伍建设方案进一步系统化,修订《继续教育学院职工培养计划》及增加年度院内评奖评优作为配套政策,内容涉及继续教育政策解读、新技术新媒体知识更新、职场礼仪与办公技能等。走上内训讲台的,既有受邀专家、学院领导,也有部门主任和基层职工,形成一种“外有引进、内有挖掘、人人培训、全员提高”的良性机制。

第二,改进用人制度。学院营造尊重劳动、尊重创造、人尽其才的良好制度环境。一是岗位一年一聘,实行分级和目标管理,竞争上岗,岗酬相应,权责挂钩,允许低职高聘和高职低聘;二是建立以主任负责制为核心的扁平化管理模式,减少管理层级,提高工作效率。五年来,学院的人员规模始终稳定35-40人之间,但整体办学规模扩大,功能不断拓展,实现了活力激发、减员增效、结构优化的良性发展局面。

第三,改革收入分配办法。学院持续改进优化用人制度,人尽其才、悉用其力。一是实行绩效工资,职工的工资收入由国家、上海、学校、学院4部分组成,职工收入稳步提高;二是基本建立起较为合理的、公开且基于贡献的评价激励机制和各部门的投入产出考核机制。

(四)关系理顺,释放学院多种形式办学活力

第一,改革资源配置,优化办学布局。学院强化自身优势,积极引入各方优质资源,确立服务上海地方发展、服务长三角、辐射全国的整体办学布局,以开阔的思路引领学院发展。一是2010年起面向纺织服装行业恢复现代远程学历教育,在纺织服装行业聚集地逐步设立学习中心;二是对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教学点展开评估,设立优胜劣汰机制,合理优化成人高等学历教育与现代远程学历教育结构。

在大环境整体下滑的态势下,学院“十二五”期间成人学历教育在校生规模稳定在4000人左右;现代远程学历教育重点面向行业开设,自2011年恢复招生以来,学生数逐季递增,至“十二五”末期在校生规模已达8000余人,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

第二,专家治学体系建设。学院已经基本形成包括学院专家委员会、法律顾问、专业主任、教学督导等在内的,分类、分层次的专家治学体系,使学院从发展战略与方向的确定,到规范办学、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充分发展专家智库作用。

第三,纺织服装行业及院校培养各类人才培育基地中心建立。2010年至今,学院已建立“全国纺织服装企业人才培训中心”“全国纺织服装师资培育与专业发展中心”等多个政校企行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基地,为我国纺织服装行业及院校培养人才。

第四,集中学校优势资源服务地方与行业。学院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深化政企校合作,不再单纯追求人数增加等硬性指标,大胆尝试与江苏、浙江、山东、福建、安徽、广东、广西等产业集聚地政府,与上海宝钢化工、江苏阳光集团、浙江莱美纺织印染有限公司、安徽华茂集团、山东岱银集团、广西华盛集团责任有限公司等业内知名企业合作,订单式培养人才,取得良好的社会及经济效益。

(五)资源盘活,实现优质教科资源的建设与推广

第一,加强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研究。一是参与了多项市级课题研究,包括“继续教育改革和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服装艺术设计专业、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学分银行’认定非学历证书”“高校继续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开放服务模式研究”等教育部、上海市课题;二是“网络与面授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现代远程教育嵌入型、现场式纺织服装企业人才培养模式”“网络教学环境下染整专业特色化、适用型企业人才培养体系”等教改成果获得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东华大学教学成果奖;三是连续五期参与上海市社区精品课程资源建设。

第二,开展老年教育研究与实践。老年教育不仅是学院拓展终身教育办学视野,延伸教育格局的一个新增长点,也是终身教育研究与实践中需求迫切的领域之一。2013年,学院启动“上海市高校老年大学发展研究”课题,推动高校老年大学课程开发、资源建设、教材改革、师资培训等提升工作。丝网花艺术创作是上海老年大学东华分校的特色课程;2014年,东华大学终身教育研究所筹建“中国丝网花艺术创作研究中心”,为我国丝网花艺术创作研究、人才培养及艺术交流搭建平台,并积极筹备申报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三,为行业协会等提供优质资源与服务。一是主办或承办全国性、行业性、区域内有影响力的高规格、大型活动,包括“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继续教育分会2011年学术交流年会”“全国纺织服装企业人才培养高端论坛”“上海高校继续教育转型发展2014论坛”等;二是加入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继续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开放联盟、全国微课程建设联盟,参加全国数字化学习资源成果展等。

第四,探索终身教育新模式。学院紧跟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积极开拓教育技术新应用领域,一是着力研发网上微课、微电影,2013年,学院微课作品《省道造型》及《数码照片精修:人物巧换衣》分获首届全国微课程大赛二等奖、优秀奖;2015年,学院微课作品《百变丝巾》获得第三届全国微课程大赛暨全国总决赛作品评选一等奖,《艺术拼布》和《指尖上的时光》分获二等奖和三等奖;二是服务校内外全日制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学资源数字化建设。

(六)以人为本,构建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十二五”期间,学院着力变革人才培养模式,并将“培养人、成就人,创新点皆在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改革核心,创设完整、高质量的学习过程和多样化服务载体。

第一,学分制改革。2012年起,学院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中心,推进学分制改革。一是梳理所有专业,全面修订教学计划,改革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二是不断深化教改内涵,细化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第二,充实课程设置。学院结合素质教育需求及艺教传统。一是从2010年初试讲座学分,课外讲座年点播人数已上升至万人;二是2013年起增设体育与艺术课程,成为上海第一所将体育类课程列入公选课的继续教育学院,“交谊舞”“乒乓球”“羽毛球”“拓展训练”“艺术拼布”“艺术心理学”等选修课深受学生欢迎。

第三,调整教学模式。一是在丰富授课形式上,2009年起大幅推进现代远程教育手段用于成人教学,至今已有31000余人受惠于半网或全网式的课程学习;二是在精研教学过程上,注重提高教学实效,建设继续教育实训中心,夯实工科教学质量根基;三是彰显艺教特色上,连续五年正式出版艺术类学生作品集;2015年还举办了艺术类学生毕业设计作品静态展、动态秀等大型活动。

第四,优化师生服务。学院树立了日常管理围绕“一个中心(以学生主体为中心),抓住一个重点(学生管理),强化一种意识(服务意识),服务一个目标(和谐校园)”的总体工作思路。一是建立三级立体网络管理制度,完善全体教务人员担任班主任、校友兼职学生辅导员助管、学生班干部自我管理的学生三级管理体系;二是形成相对完善的远程教育技术支持和教学管理框架;三是建立主讲教师――课程助教――教务管理三级支持体系,管理人员工作时间与学生上课时间全程对接,师生咨询回复率100%。

第五,彰显学风教风。学院加强师生评奖评优、学生奖助学金工作,设立“学习之星”、优秀毕业生、优秀学生干部、“美在东华?我心目中的好老师”“美在东华?教学优秀奖”“美在东华?资深教师奖”等奖项。

第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针对教师来源结构“总体超稳定、封闭式、内循环”的问题,学院在拓宽教师来源渠道、优化师资结构上持续努力。一是健全教学管理人员、专家团队、领导干部深入教学一线的听课巡检机制,提升教师整体水平;二是为实现师资管理常态化,建立了相对稳定的师资库,合理运用教师聘用、评价平台,形成良性循环机制。

第七,建立基于项目的非学历教育管理方式。一是鼓励和推进非学历教育多途径办学,实行项目制管理;二是优化培训流程,培养复合型培训项目管理人才;三是摸索与市场接轨的分配激励机制;四是丰富培训项目类别,形成包括艺术类、创意类、纺织服装师资类、企业技术类、管理类、社区教育类等在内,面向社会与面向行业并举,普及型、技能型培训与高端型培训共生的多层次、有特色、强品牌的培训格局。

(七)管理升级,推动质量与效率的双提升

第一,管理体制机制提升。“十二五”期间,学院不断完善规章制度,规范工作流程,始终严格依法办学。在招生工作、教学管理、教学资源建设、学生支持服务、校外教学点(学习中心)的建设与管理、学校非学历教育归口管理等方面建立起相对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

第二,提高整体信息化水平。一是以全新的理念和手段搭建学院信息化网络管理体系,建立学生学习支持与教师支持服务系统;二是建立相对完善的网络化学生管理和师资管理平台,实现学生事务管理和教师管理的信息化;三是改版门户网站,使多样化的教育类型有更为直观的展现;四是组织开发院内自动化办公系统,推进院务信息公开及无纸化办公;五是教学与教务管理综合平台全部新建,拓展多类终端传递学院资讯;六是系统硬件平台统一规划、定期升级;七是将各类收费纳入财务管理平台统筹管理;八是建立全院统一的数据中心,信息资源集中管理和整合,提高学院整体信息化水平。

三、小结与展望

综合评价东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十二五”期间的战略转型成效,学院在人员规模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整体办学规模扩大,结构布局明显优化,办学水平显著提高;人才队伍得到锻炼,业务功能实现拓展;教学科研成果丰富,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学院声誉大幅提升,为行业、企业乃至社会的服务与辐射能力明显增强,实现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双丰收”。如今,学院已成为一个集学校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现代远程高等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培训,以及学校非学历教育归口管理、终身教育研究等职能于一体的办学实体,初步形成了终身化、网络化、开放化、自主化的综合教育体系。五年来,学院共获集体和个人各类奖项32项,其中,市级以上奖励20项,校级奖励12项,集体奖项17项,个人奖项15项。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东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十二五”期间战略规划及转型实践的有效方法和经验,对研究和制定高校继续教育新一轮战略规划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以期推动上海高校继续教育在新常态下转型升级,实现特色发展。

参考文献

纺织工程导论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无形资产 无形资产学 交叉学科

一、科学发展普遍性:无形资产学科交叉发展的客观性

跨学科交叉发展是科学发展的普遍性,也是科学发展的一条规律。客观世界是普遍相互联系的。国际间,各个国家与各地区之间,通过各种渠道,使之在经济、资金、物资、信息、科技、文化、管理和人员等方面进行交流和联系。客观世界又是一个大系统,在大系统中的各种子系统及其次级系统,都是有机地相互联系的,使得研究这个系统的各种科学也相互有联系。科学的联系性,为各种科学的交叉提供了客观的可能。在十七十八世纪,交叉学科主要集中在少数几个领域,属于初级的、自发的发展阶段。通过跨学科研究,1887年诞生了第一门交叉学科――物理化学学科。到了20世纪,科学的分化在继续,并已形成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四大科学体系,其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促进交叉学科的进一步发展。1937年,“交叉学科”术语首次被收入《新韦氏大学词典》和《牛津英语辞典补本》。这一术语50年代在科学界已普遍使用,到了60年代在科学界已广泛使用。20世纪60年代以来,社会科学各学科之间乃至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渗透,产生出许多新的“生长点”和“再生核”,形成了“科学键”,从而开拓众多交叉科学的前沿领域;进入21世纪,随着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新理论的产生、新发明的出现、新的工程技术的应用,经常表现在学科的边缘或交叉点上。科技的发展已经越来越多地依赖于学科的交叉融合和技术集成。据统计,20世纪末,新兴交叉学科总量已达2 581门,占全部学科总数的46.58%①。随着科技进步,各种科学的交叉学科得到长足的发展,不仅自然科学的交叉学科发展迅速,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的发展也方兴未艾。

我国交叉学科研究起步较晚,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报刊上才发表有一些介绍性的文章。1984年,国务院通过了《关于科学工作的六条方针》,其别提到“自然科学中有与社会科学交叉的学科”,这是政府文件中第一次涉及“交叉学科问题”。1985年4月17日,由中国科协管理科学培训中心会同国内17个与交叉学科有关的学术团体共同发起,在北京召开我国首届交叉科学学术讨论会,会后出版了《迎接交叉科学的时代》论文集。这次会议影响较大,对我国交叉学科的研究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此后,我国交叉科学和交叉学科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有了较快的发展。

进入21世纪,我国于2001年12月11日正式成为WTO(世贸组织)成员,加速了我国融入全球化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进程,科学融合发展趋势更为明显。科技进步为科学融合创造了更好的物质条件,科学研究、经济发展和管理要求为科学融合提出了更多的要求。2004年1月5日,中共中央在《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中指出,“要加强哲学社会科学传统学科、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建设。要推进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交叉渗透,推进哲学社会科学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这对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开展交叉学科研究有着重大意义。2006年2月,国务院《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围绕“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提出,“基础学科之间、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科学与技术、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交叉与融合,往往导致重大科学发现和新兴学科的产生,是科学研究中最活跃的部分之一,要给予高度关注和重点部署”②,再次指明了交叉学科研究的方向和意义。2011年7月4日,科学技术部等九个部委制定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提出,要“积极发展交叉学科”,“实施跨学科重大专项研究”,“鼓励跨学科跨部门跨地域专题研究”①,这为交叉学科在21世纪的研究和发展吹响了冲锋号角。

由于国家的重视、科学界的努力,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的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在哲学社会科学方面,例如《社会学》的交叉学科研究和学科建设有:经济社会学、消费社会学、福利社会学、政治社会学、文化社会学、教育社会学、体育社会学、艺术社会学、环境社会学、法理社会学、道德社会学、关系社会学、民族社会学、宗教社会学、职业社会学、工业社会学、城市社会学、农村社会学、人口社会学、家庭社会学、青年社会学、老年社会学、犯罪社会学、组织社会学、社会统计学、实验社会学、数理社会学、海洋社会学、生物社会学、医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地理社会学、会学,等等。《文化学》的交叉学科研究和学科建设有:经济文化学、消费文化学、政治文化学、社会文化学、科技文化学、技术文化学、环境文化学、哲学文化学、民族文化学、宗教文化学、数学文化学、计量文化学、医学文化学、会计文化学、商业文化学、建筑文化学、森林文化学、地矿文化学、信息文化学、网络信息文化学、教育文化学,等等。

无形资产学在交叉学科蓬勃发展的大环境下,必定也会沿着交叉学科的方向持续地发展。无形资产学科的发展不依人们的主观愿望,而是循着科学发展的客观规律。无形资产学科交叉发展是社会发展、科学发展和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需要。(1)社会发展的需要。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了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为中心的新的历史时期。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及其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等的建设过程中,产生了涉及人们生存、社会公共安全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如经济全球化、气候变化、能源、人类基因、载人航天技术、城市(城市规划、工程建设、建筑、房地产、环境、市政公用设施、道路、交通、生态环境、信息网络建设、教育、卫生、体育等)和贫困等一系列的单一学科所不能解决的复杂课题,这些课题的研究要求多学科的科研人员通过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学科之间必须相互交叉、融合、渗透。正是由于社会需求的推动,交叉学科研究的发展才得到了极大的促进。建设新兴交叉学科是时代的客观要求。(2)科学发展的需要。科学的发展要以实践为基础,实践的需要推动着科学的发展。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重大的复杂的现实问题,当单一学科不能解决时,需要从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进行思维,借助相关的学科,集聚不同学科背景的研究者,跨学科协作,开展跨学科对问题的交叉研究,以解决现实问题。这种由科学本身滋生出的动力,使学科发生交叉与融合,打破了原有的方法和体制的界限,促进了自然学科与哲学社会科学、自然学科内部、哲学社会科学内部各学科之间的交叉,一个新的学科就此孵化并发展,或者由潜学科逐渐演变为显学科。学科交叉发展是科学发展的客观需要。(3)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2010年7月,国务院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推动高校创新组织模式,培育跨学科、跨领域的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团队”,“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不断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优化学科专业、类型、层次结构,促进多学科交叉和融合”②。这为高等教育促进交叉学科发展加强了教育制度的保障。高等教育要培养综合性、创新型的高级专门人才,必须改变单一知识结构的“专才”培养模式,进行跨学科交叉培养模式教育改革,为适应跨学科交叉培养综合性新型人才的要求,需要建设和发展交叉学科。学科交叉发展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

二、科学发展特殊性:无形资产学科交叉的对象与模式

学科的发展除具有科学发展的共性外,还有其特殊性。各门学科研究的内容有其共性也有其差异性,即其研究对象的特殊性。无形资产学科发展的特殊性体现在无形资产学科交叉的对象与模式。

(一)无形资产学科交叉的对象

1.无形资产学科交叉的概念。无形资产交叉学科是在一定条件下,由无形资产学科与其他一门或两门以上不同的学科,相互结合、相互作用、相互交叉,渗透融合而形成的无形资产新学科。(1)无形资产交叉学科是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的,是在特定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环境下,由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某种需要,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2)无形资产交叉学科交叉的范围,既包括无形资产学科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各种学科之间,也包括无形资产学内部各分支学科之间,在两门或两门以上不同学科之间形成的无形资产交叉学科。(3)无形资产交叉学科形成的内容,是由两门或两门以上不同的学科,相互结合、相互作用、相互交叉,渗透而融合为一体的新内容。(4)无形资产交叉学科是形成的新学科,由两门或两门以上不同的学科相互交叉、渗透融合而形成相对独立的新学科。

2.无形资产学科交叉的对象。无形资产学科交叉的对象即无形资产学的对象。无形资产学的对象是作为一门学科的研究内容来确定它的对象,不是人们主观的臆断,而是根据这门学科实际研究的内容来确定。指出:“科学研究的区分,就是根据科学对象所具有的特殊的矛盾性。因此,对于某一现象的领域所特有的某一种矛盾的研究,就构成某一门科学的对象”①。无形资产学的对象是无形资产。无形资产是一个综合体,既包括它的价值方面,又包括它的使用价值方面;也就是说,无形资产学要研究无形资产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两个方面。因此,可以说无形资产学对象,是无形资产运动。无形资产运动的价值运动方面,是无形资产的价值形成过程(价值形成基础,价值构成,价格,价值增值,价值规律)和价值实现过程(价值补偿,价值分配);无形资产运动的使用价值方面,是以一定载体表现的无形资产,作为资源属性和商品属性能有效地运用于企业的经营过程,并获取相应的效益。对无形资产运动的研究,表现在对无形资产的种类、性质、规模、水平、开发、使用、经营、效益、保护、核算、审计和管理等各方面。无形资产学在发展中的细化形成各种无形资产分支学科,一些分支学科在跨学科的交叉研究中又形成若干无形资产交叉学科,可见无形资产交叉学科是交叉化的无形资产分支学科。同样,无形资产学对象决定了无形资产交叉学科对象。

3.无形资产学科交叉特点。无形资产交叉学科的发展是无形资产学发展的重要标志。无形资产交叉学科具有以下特点:(1)跨学科性,无形资产交叉学科研究的内容,是横跨不同学科,由无形资产学科与其他一门或两门以上的社会学科或自然学科交叉的内容;(2)融合性,无形资产交叉学科的研究往往是融合两门或两门以上学科的内容和规律;(3)协同性,无形资产交叉学科的研究是多学科的协同合作;(4)复杂性,无形资产交叉学科研究的内容,涉及多种学科相关的各种问题;(5)针对性,无形资产交叉学科的研究是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科学技术进步、管理水平提高和经济体制改革深化而出现的与无形资产相关的专门问题进行的研究;(6)创新性,无形资产交叉学科的研究是从跨学科的整体出发,在交叉学科之间进行“移植”与“融合”,“嫁接”与“杂交”,“交叉”与“渗透”,在更高层次上的协调和综合的创造性活动;(7)前沿性,无形资产交叉学科研究的内容是当代现实中的热点、难点和创新点的问题;(8)相对独立性,无形资产交叉学科是由无形资产学科与其他一门或两门以上不同的学科相互作用、相互交叉渗透融合,经过创造性的加工,形成一个具有新的系统和理论体系的新学科。

(二)无形资产学科交叉的模式

1.无形资产学科交叉模式的概念。模式是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这种模式在相同的条件下可供他人采用。无形资产学科交叉模式是无形资产学科与两个或多个学科相互融合和相互合作进行研究的标准形式。无形资产学科交叉模式概念表明:模式的性质是无形资产研究的一种方式;模式的研究形式是无形资产学科交叉研究;模式的研究方法是无形资产学科交叉相互融合;模式的研究组织是无形资产交叉学科研究人员的相互合作。

2.构建无形资产学科交叉模式。无形资产学的发展采用学科交叉研究,相应需要建立无形资产学科交叉模式。无形资产学科交叉模式由各项要素构成,模式要素形成模式的结构,其要素一般有:(1)研究对象,无形资产学科交叉研究的对象是无形资产运动,以无形资产学科为主体的与其他学科交叉研究的对象一般都与无形资产运动相关联的内容;(2)交叉学科,无形资产学科与其他一门或两门以上不同的学科;(3)经济信息,交叉学科研究所需要的与研究对象相关的信息;(4)研究方法,研究人员为完成研究任务而采取的手段、工具、方式、程序、途径和措施;(5)分析研究,对按研究对象搜集的大量经济信息经过整理后,对其进行分析研究;(6)组织工作,根据研究项目的任务、对象和要求,建立研究团队,制定研究方案,组织研究,建立创新研究机制,发表研究成果等。

3.选择适用的无形资产学科交叉模式。无形资产学科交叉从不同角度分析有各种模式,根据系统性、目标性、合理性和适用性等原则,按学科交叉的数量,选择两学科交叉研究模式或多学科交叉研究模式。(1)无形资产学科交叉二元模式,亦称无形资产学科交叉两学科模式,是在一定条件下由无形资产学科与其他一门学科相互结合、相互作用、相互交叉渗透融合进行研究的标准形式。这种模式在客观上是大量存在的,一些无形资产学科交叉研究的论文大多数是无形资产学科交叉二元(两学科)模式,作者自觉或不自觉地在应用无形资产学与其他学科交叉的研究。无形资产学与其他交叉研究的学科主要有人文社会科学,如经济学、管理学、金融学、财政学、审计学、统计学、社会学、文化学、哲学、逻辑学、伦理学、美学、法学等;也有自然科学,如数学、计算机科学、心理学等。(2)无形资产学科交叉多元模式,亦称无形资产学科交叉多学科模式,是在一定条件下由无形资产学科与其他两门以上学科相互结合、相互作用、相互交叉渗透融合进行研究的标准形式。这种模式在客观上是存在的,在一些刊物上发表的论文中,有少数无形资产学科交叉研究的论文是采用无形资产学科交叉多元(多学科)模式,有些无形资产书籍尤其是无形资产百科辞典、无形资产全书等工具书,一般都是采用无形资产学科交叉多元(多学科)模式。

三、科学发展时空性:无形资产学科交叉的发展

科学发展的时空性是一门科学在一定时间和地域范围内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无形资产学科交叉发展,反映了无形资产学在一定时间、地点和相应的条件下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无形资产学科交叉发展实际上就是无形资产学的发展。对于无形资产学的发展,还存在误解和疑问,一种误解认为无形资产学就是无形资产会计(核算),是依据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建立的,实际上无形资产学包括的内容除无形资产会计(核算)外,还包括很多其他的内容,无形资产学不等于就是无形资产会计(核算);一种疑问是无形资产学属于哪种学科,属于会计学科还是属于管理学科,综观国家有关部门的学科分类目录,还没有单列的无形资产学,无形资产学按其性质是研究无形资产活动规律的知识体系的一门管理科学。

无形资产学科交叉的研究与发展是一个过程,历经了发展的不同阶段。

(一)无形资产要素研究的起步

中国人开始研究无形资产理论,据现有资料表明,是留学美国密西根大学的河北杨汝梅(众先)1926年的博士论文《商誉及其他无形资产》,后经施仁夫先生译成中文,题为《无形资产论》①于1936年6月作为《立信会计丛书》出版。杨汝梅博士《无形资产论》一书的内容丰富,包括第一章总论(无形资产之一般定义,无形资产之特质),第二章商誉之性质,第三章商誉与企业收益之关系,第四章其他无形资产及其与商誉之关系,第五章商誉与额外收益能力之关系,第六章非购入无形资产之处理方法,第七章各种非购入无形资产之分析,第八章购入无形资产之性质及其处理方法,第九章合伙及公司改组时无形资产之处理等。会计界泰斗潘序伦先生对此书喻之为“立论之精审,无与伦比”。该书有关无形资产的理论,对于新中国在无形资产建设起步阶段开展无形资产之知识产权工作有着积极的影响和指导作用。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重视无形资产核心内容的知识产权工作,建立有关知识产权的管理机构,初步制定知识产权的基本法规,如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50年8月11日公布的《保障发明权与专利权暂行条例》。同年10月,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公布了该条例的实施细则。1963年l1月3日国务院《发明奖励条例》和《技术改进奖励条例》。

(二)改革开放推动无形资产学科交叉研究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全党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从此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实行对内搞活经济和对外开放的政策,也推动了无形资产学的交叉学科研究。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版了一批无形资产要素著作外,还先后出版了一批无形资产学交叉学科的著作。主要有:(1)无形资产与管理的交叉研究:于长春的无形资产会计管理(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1990);金乃成、崔劲的无形资产管理与评估(中信出版社,1995)。(2)无形资产与会计的交叉研究:吕劲松的无形资产会计(中国审计出版社,1998);于长春的无形资产会计(立信会计出版社,1999)。(3)无形资产与评估的交叉研究:胡海滨的无形资产评估(湖北科技出版社,1992);安心正、刘国良的无形资产评估知识与范例(企业管理出版社,1993);吴贵生的无形资产评估方法(广州出版社,1994);崔劲、宗刚、珍年的无形资产评估的理论方法与实务(中国物资出版社,1994);陈仲的无形资产评估导论(经济科学出版社,1995)。(4)无形资产与商业的交叉研究:郑继芳的无形的财富:现代商业交际的艺术(经济管理出版社,1992)。(5)无形资产与价值的交叉研究:王书瑶的无形资产价值论(东方出版社,1992);汤湘希的无形资产价值确认与估价(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6 )无形资产与法规的交叉研究:吴汉东、阎锋的知识产权法概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7);郑成思的知识产权法教程(法律出版社,1993):林刚主编的知识产权法学(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等。

到20世纪末,中国无形资产学已经初步建立的同时,也启动了无形资产学的交叉学科研究并取得一批可喜的研究成果,对发展无形资产事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三)进入21世纪无形资产学交叉学科研究的进一步展现

21世纪是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发展的世纪。我国2001年12月11日正式加入WTO,我国要依据世界通行的知识产权的规则发展知识产权。在全球化影响下,需要面向世界进一步推进无形资产学的交叉学科研究。在这期间,在原有的基础上又先后出版了一批无形资产学交叉学科的著作。主要有:(1)无形资产与管理的交叉研究:王维平的企业无形资产管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于玉林的无形资产战略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叶主编的无形资产管理(复旦大学,2006);吴申元的无形资产管理与评估(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郭放的无形资产管理与评估(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9);梭伦的无形资产度量与控管(中国纺织出版社,2001)。(2)无形资产与会计的交叉研究:刘建翠编的无形资产与递延资产会计核算(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刘海生的无形资产会计基础理论研究:基于异质性理论的视角(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汤湘希等的无形资产会计问题探索(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3)无形资产与统计的交叉研究:曹景林的无形资产统计(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4)无形资产与评估的交叉研究:汪海粟主编的无形资产评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蔡继明等的无形资产评估理论与实践(中国物价出版社,2002);余恕莲主编的无形资产评估(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3);苑泽明的无形资产评估(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刘德运的无形资产评估(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5)无形资产与经营的交叉研究:贾益东的无形资产经营(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6)无形资产与国际组织关系的交叉研究:于玉林的WTO与无形资产(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7)无形资产交叉研究的集成:于玉林主编的无形资产管理全书(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3);于玉林主编的无形资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等。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无形资产学交叉学科的进一步发展,有利于深入、扩大无形资产学交叉学科的发展,丰富和完善无形资产学,发展无形资产事业,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四、科学发展前瞻性:无形资产学交叉学科发展的趋势

科学发展的前瞻性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了解国内外影响的因素,按照国家和部门规划的目标、方向、政策和要求,依据交叉学科发展的规律,充分利用客观环境的条件,提高研究人员的综合素质,预测无形资产学交叉学科发展的趋势。“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说明科学发展前瞻性的重要。预测无形资产交叉学科的发展趋势,需要遵守指导性、系统性、相关性、自主性、有效性、可能性等原则。

无形资产学交叉学科发展趋势是无形资产交叉学科未来发展的走向,即无形资产交叉学科在未来一定条件下,无形资产学科与其他学科相互结合、相互作用、相互交叉,渗透融合而形成无形资产新学科的走向。它是对未来无形资产交叉学科发展状况的预测,指明无形资产交叉学科发展的方向,揭示其交叉的内容,对其提出需要达到的目标和要求;同时,需要与之相适应制定有助于反映和实现发展趋势的法规、政策、战略、规划和策略等,据以指导无形资产交叉学科的发展。无形资产学交叉学科发展趋势的内容,包括:

(一)无形资产学与哲学社会科学交叉的发展趋势

无形资产学主要是与哲学社会科学交叉研究形成新的无形资产学科,或丰富与完善原有的无形资产学科。例如:(1)无形资产学与基础性学科的交叉研究趋势:无形资产哲学、无形资产经济学、无形资产价值学、社会无形资产学、无形资产文化学、民族无形资产学等。(2)无形资产学与部门学科的交叉研究趋势:学校无形资产学、体育无形资产学、图书无形资产学、商业无形资产学、企业无形资产学、旅游无形资产学、军事无形资产学等。(3)无形资产学与职能学科的交叉研究趋势:无形资产会计学、无形资产审计学、无形资产统计学、无形资产经营学、无形资产评估学、无形资产管理学、无形资产保护等。(4)无形资产学与区域学科的交叉研究趋势:地域无形资产学、台湾无形资产学、西方无形资产学、国际无形资产学等。(5)无形资产学与综合性学科的交叉研究趋势:比较无形资产学、无形资产法学、无形资产史学等。

无形资产学与哲学社会科学交叉研究发展趋势的特点是:(1)原有无形资产交叉学科的完善与提升,如无形资产会计学、无形资产统计学、无形资产评估学、无形资产管理学等;(2)开拓创新无形资产交叉学科,如无形资产哲学、无形资产经济学、社会无形资产学、学校无形资产学、体育无形资产学、无形资产审计学、无形资产保护学、地域无形资产学、无形资产法学等。

(二)无形资产学与自然科学交叉的发展趋势

无形资产学与自然科学的交叉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一些研究者就这方面的问题发表了一些探讨性的论文,还待更多的学者参与这方面的系统研究,能早日有新的成果问世。

无形资产学与自然科学交叉研究开拓创新无形资产交叉学科的发展趋势,例如:无形资产工程学、无形资产计量学、网络无形资产学、无形资产信息学、无形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学、科技无形资产学、医学无形资产学、无形资产心理学、无形资产地理学等。

(三)无形资产学内部要素学科交叉研究的强化与发展趋势

无形资产学研究的对象是无形资产,无形资产是由各个要素相互联系而形成的一个系统。无形资产系统包括哪些要素还没有共识。笔者认为,依据无形资产的性质,无形资产要素包括专利权、发现权、科学技术进步成果权、植物新品种权、专有技术、经营秘密、商标权、商号、地理标志、著作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特许权、土地使用权、商誉和人力资源等15种要素,相应可以形成专利学、发现学、科学技术进步成果学、植物新品种学、专有技术学、经营秘密学、商标学、商号学、地理标志学、版权学(著作权学)、集成电路布图设计学、特许经营学、土地使用权学、人力资源学、商誉学等学科。

在无形资产内部各要素学科研究中,有些要素已形成无形资产分支学科,可以开展内部学科交叉研究,如专利学与专有技术学、特许经营学与土地使用权学之间学科交叉研究;有一些要素只是初步探讨,需要进一步关注系统研究、开拓创新,促进无形资产各要素进一步研究。需要指出,无形资产各要素学科按其性质都具有跨学科的交叉性,因此,无形资产学内部各要素学科都要重视与其他相关学科的交叉研究。

无形资产学的学科交叉发展趋势如何促其实现,向无形资产学界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如是一时兴起,空泛议论,毫无实际意义;如是遵循科学发展规律,把握学科交叉的路径,应该重视并启动无形资产学科交叉研究;如果对无形资产学科的交叉研究还很陌生,关键在于创新,需要鼓足创新的勇气,以敢攀高峰的精神,开辟一片无形资产学科交叉研究的新天地,为发展无形资产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作者为天津财经大学会计系原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天津财经大学现代会计研究所所长、天津现代无形资产研究所所长、天津市无形资产研究会会长、中国审计协会理事,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参考文献

[1] 财政部会计司.国际会计准则第38号――无形资产[J].北京:会计研究,1999(8).

[2] 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3] [美]巴鲁・列弗.无形资产――管理、计量和呈报[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

[4] 刘爽.推进哲学社会科学新兴交叉学科发展研究[J].北京: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8(3).

[5] 顾海良.推进跨学科研究破解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N].北京:光明日报,2010-12-09.

[6] 于玉林.六十年演进:建设中国特色无形资产学[J].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09(7).

[7] 于玉林.论会计学发展增长点:会计交叉学科[J].太原:会计之友(下旬刊),2008(4).

上一篇:网络科学导论论文范文 下一篇:生物科学导论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