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学习途径范文

时间:2023-12-01 17:21:59

计算机学习途径

计算机学习途径篇1

关键词:初中计算机教学;有效方法;途径

计算机已经走进千家万户,成为学习工作上的一个好帮手,初中课堂也开设了计算机这一门动手性、实用性都很强的学科,旨在提高学生对计算机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以应对现今越来越科技信息化的社会,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因此,提高初中计算机教学水平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受到了教师的关注。

一、有效提高初中计算机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

1.抽象比喻法

初中计算机教学有很大一部分是由基础理论知识组成的,包括很多硬件和软件的知识,当比较于上机操作部分,这些知识很枯燥,只靠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死记硬背是很难学好的,特别是还有一些计算机的专业术语,对于学生来说就更困难了,这就需要教师适当地采取一些抽象比喻法来帮助学生学习,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兴趣激励法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在初中计算机教学中采用兴趣激励法有助于提高学生课堂的参与度,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3.自身实践法

在现如今的信息技术时代,学生通过上机实践操作,不仅可以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而且还能提升学生的自信心,通过理论联系实践,事半功倍。

二、提高初中计算机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

1.指导学生熟悉教材

指导学生熟悉课本上的知识,可以说是提高初中计算机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计算机教材中有大量的基本知识与基础技能,致使学生学习没有针对性,教师应该在学习前,先指导学生熟悉教材知识点,从而提高初中计算机教学水平。

2.多给学生实际操作的机会

计算机教学是一门操作性和实用性都很强的课程,意味着我们必须重视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但现今有些老师授课课程过多,导致实验上机课少之又少,教学效果不明显,教师应该在教授过程中,增加学生上机操作时间,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3.提倡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对初中计算机这种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就更要求学生自主学习,在教师的辅助下,将所学内容运用到实践中去。

计算机学习途径篇2

【关键词】信息时代 大学生 政治理论学习 途径

一、前言

近些年来,我国科学技术发展非常迅速,大学生在进行政治理论学习的过程中也应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例如,学生可以通过计算机在互联网上收集海量的政治理论知识,学生通过科学的筛选,进而科学的学习,能够提高学生政治理论学习的水平,促进学生的良好发展。

二、信息时代的来临给大学生政治理论学习带来的机遇

1.信息时代的发展丰富了大学生政治理论学习的内容。在信息时代的发展下,进一步丰富了大学生政治理论学习的内容。例如,在信息技术的应用下,可以对各种价值观、生活方式进行比较分析,能够使大学生对相应的政治理论知识有一个更深层次的理解,大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寻找适合自己的政治理论学习内容,进而实现良好的政治理论学习的效果。另外,在互联网上,有成千上万的学者对政治理论的讲评,像对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等进行解析,给大学生提供比较、思考、对比的空间,进而学生学习到的知识更加的灵活和多样,有助于提高大学生政治理论学习的质量和水平。

2.信息时代的发展增强了大学生政治理论学习的主动性。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学生在政治理论的学习方面主要依靠的是教材,学生的学习非常被动,在课堂学习中,学生也是处于被动的状态,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而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通过互联网的虚拟化交流,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通过虚拟交流的方式,能够自由的畅谈自己对政治理论知识的见解,自由的发表自己的观点,进而使学生能够对相应的政治理论知识有一个更加深刻的印象,有助于实现良好的政治学习效果。

三、信息时代大学生政治理论学习的方法和途径

信息时代的发展对大学生政治理论学习的方法和途径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大学生应该积极的面对这种影响,并且积极的适应,通过利用现代化的学习方法开展政治理论的学习,以进一步提高政治理论学习的质量,促进学生的良好发展。

1.利用计算机进行政治理论的学习。计算机是信息时代的产物,也是目前在各个行业应用最为普遍的信息化产品,通过计算机的应用能够提高各个行业的生产效率,同样,将计算机应用于学习中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大学生可以利用计算机进行政治理论的学习[3]。例如,大学生可以结合教师的要求,利用计算机在互联网上寻找相应的政治理论资源,将各种政治理论资源进行有效的整理和归纳,进而根据整理后的内容进行政治理论的学习,使学生的政治理论学习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进而提高了学生政治理论的学习效果,实现学生的长远发展。此外,在利用计算机进行政治理论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提醒学生,计算机的应用要合理,将计算机作为自身学习的有利工具,但是,不能过于的依赖计算机,这样才能够提高计算机的应用水平,促进学生政治理论学习上更大的进步。

2.利用各种移动终端设备进行政治理论的学习。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很多大学生的移动终端设备越来越多,例如,手机、平板等等,学生可以将自己需要的政治理论资料下载到手机和平板中,进而在任何时间都可以进行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学生可以在课间的时间、晚上休息的时间、公交车上等都可以进行政治理论的学习,进而充分的打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使学生能够更高效的学习政治理论知识。此外,学生还可以利用移动终端设备下载各种形式的视频、音频,学生可进行观看和倾听,能够全方位的学习政治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政治学习水平。由此可见,在信息时代的发展过程中,通过利用多种信息技术,进一步扩展了学生政治理论学习的途径,丰富了大学生政治理论学习的方法,进而有助于大学生政治理论的长远学习。

四、结束语

信息时代的发展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更大的便利性,很多学生可以结合自身实际的情况,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进行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水平,加快了学生学习知识的速度,另外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有助于大学生更为长远的发展。因此,信息时代的发展进一步改变了大学生政治理论学习的方法和途径,对学生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高莉.信息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思路探析[J].网络财富.2009.13(19):143-144.

[2]黄永明.郑伟.杨国珍.郭泰.王志新.李灿东.张振宇.张茂明.王庆胜.信息时代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2(25):221-222.

[3]李涛.信息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6.13(01):139-140.

计算机学习途径篇3

关键词:电子计算机 辅助学习 获取知识

一、电子计算机的应用是现代学习的趋势

人类社会已进入21世纪,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是我国教育的目的。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建设高素质的基础教育,正是贯彻“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战略方针的具体体现。现代化是科学技术与生产结合的标志,而人是现代化的主体。如何使21世纪的主人更好地适应“ 地球变小了”的时代,如何适应知识经济等问题就放在教育者的面前。让他们学会自行获取知识,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学习方法将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之一。用电子计算机来辅助学生学习是帮助学生形成主动获取知识的众多学习途径之一。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越来越取决于教育发展、科学技术和知识创新的水平,教育将始终处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广泛应用并导致教育系统发生深刻的变化,终身教育将是教育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共同要求。当前,许多国家政府都把振兴教育作为面向新世纪的基本国策,这些动向预示未来教育将发生深刻的变革,我们应当及早准备,迎接新的挑战。

近十年,全球信息总量呈爆炸性增长,世界将进入新一个千年,这是一个真正的新时代,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的浪潮使全球实现资源、信息的互享共用,“地球村”的概念已不是理论的存在。随着电子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对计算机和网络知识的逐步了解,电子计算机将进入到千家万户,成为人们的日常用品。电子计算机的多方面应用带给人们一个信息量大,打破区域界限的新知识、新信息、开阔眼界的学习与交流的崭新天地。它的应用会使青少年能高效率地获取知识,运用知识,从而走向知识经济的新时代,应用电子计算机对青少年进行教学辅导、科普知识传播、思想道德文化教育是一种现代“学习”的趋势。

二、电子计算机符合小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及认知规律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在即将到来的21世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越来越取决于教育的发展,科学技术和知识创新水平。教育现代化是整个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应当超前发展。现在是信息时代,知识更新急速,人们根本没有可能掌握全部的科学知识,作为小学生主要的学习方法是观察。观察是学生认识客观世界,增长科学知识的重要途径。观察是一种有意识、有计划、持久的知觉活动,是搜集科学事实、获取感性经验的基本途径,是符合儿童的认识规律。小学生年龄小,基本上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并开始向抽象思维发展。要使他们认识大量的科学事物和科学现象,应从具体形象的感觉开始,向抽象思维过渡。观察是思维的基础,能帮助学生顺利地掌握科学概念。通过观察容易使学生感知事物和现象,在这基础上进行抽象和概括,形成概念就比较顺利。观察是培养学生认识能力的良好途径,它提供许多机会,使学生见多识广,逐步养成善于精细、全面、深入、有次序地观察事物,提高观察能力,养成勤于观察的习惯,形成一种自行获取知识的学习方法。电子计算机作为一种现代化教学媒体,它与教科书、投影仪、电视机和录像机等一样,具有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效果、扩大教学范围和延伸教师功能的作用,电子计算机集合了模型、挂图、幻灯、录像等多种教具于一身,呈现知识的系统化、全局化,是一种可观察性极强的应用工具。充分利用电子计算机辅助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善于观察的习惯,有利于辅助学生自行获取知识。通过电子计算机的树形结构更有利于学生了解知识之间的纵横关系。

三、电子计算机具有解“暗箱”的作用

在小学阶段解决部分知识的情境设计的实现和再现。电子计算机作为一种先进的技术手段为教学所应用,对教学过程的参与,将更能帮助学生广泛了解一些大至宇宙的运动,小至动、植物的细胞结构的知识;也能帮助学生了解人体内部器官的运动和结构。学生通过人机交换信息,共同解决难题,寻找正确的解题思路,学会的将是一个过程,一个有助于学生学习成长的过程。在科学教学中运用电子计算机辅助教学将有助于解决这些“暗箱”问题,并能帮助学生自行获取知识。

计算机学习途径篇4

[论文关键词]:电子计算机辅助学习获取知识

[论文摘要]:用电子计算机来辅助学生学习是帮助学生形成自行获取知识的众多学习途径之一。自学是学生认识客观世界,增长科学知识的重要途径。在科学教学中运用电子计算机辅助教学,解决了科学教学中创设情境难以实现和再现的难题,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分析,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通过运用电子计算机来辅助学习,将有助于学生积极主动的获取知识。 一、电子计算机的应用是现代学习的趋势

近十年,全球信息总量呈爆炸性增长,世界将进入新一个千年,这是一个真正的新时代,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的浪潮使全球实现资源、信息的互享共用,“地球村”的概念已不是理论的存在。随着电子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对计算机和网络知识的逐步了解,电子计算机将进入到千家万户,成为人们的日常用品。电子计算机的多方面应用带给人们一个信息量大,打破区域界限的新知识、新信息、开阔眼界的学习与交流的崭新天地。它的应用会使青少年能高效率地获取知识,运用知识,从而走向知识经济的新时代,应用电子计算机对青少年进行教学辅导、科普知识传播、思想道德文化教育是一种现代“学习”的趋势。

二、电子计算机符合小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及认知规律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在即将到来的21世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越来越取决于教育的发展,科学技术和知识创新水平。教育现代化是整个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应当超前发展。现在是信息时代,知识更新急速,人们根本没有可能掌握全部的科学知识,作为小学生主要的学习方法是观察。观察是学生认识客观世界,增长科学知识的重要途径。观察是一种有意识、有计划、持久的知觉活动,是搜集科学事实、获取感性经验的基本途径,是符合儿童的认识规律。小学生年龄小,基本上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并开始向抽象思维发展。要使他们认识大量的科学事物和科学现象,应从具体形象的感觉开始,向抽象思维过渡。观察是思维的基础,能帮助学生顺利地掌握科学概念。通过观察容易使学生感知事物和现象,在这基础上进行抽象和概括,形成概念就比较顺利。观察是培养学生认识能力的良好途径,它提供许多机会,使学生见多识广,逐步养成善于精细、全面、深入、有次序地观察事物,提高观察能力,养成勤于观察的习惯,形成一种自行获取知识的学习方法。电子计算机作为一种现代化教学媒体,它与教科书、投影仪、电视机和录像机等一样,具有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效果、扩大教学范围和延伸教师功能的作用,电子计算机集合了模型、挂图、幻灯、录像等多种教具于一身,呈现知识的系统化、全局化,是一种可观察性极强的应用工具。充分利用电子计算机辅助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善于观察的习惯,有利于辅助学生自行获取知识。通过电子计算机的树形结构更有利于学生了解知识之间的纵横关系。 "

三、电子计算机具有解“暗箱”的作用

在小学阶段解决部分知识的情境设计的实现和再现。电子计算机作为一种先进的技术手段为教学所应用,对教学过程的参与,将更能帮助学生广泛了解一些大至宇宙的运动,小至动、植物的细胞结构的知识;也能帮助学生了解人体内部器官的运动和结构。学生通过人机交换信息,共同解决难题,寻找正确的解题思路,学会的将是一个过程,一个有助于学生学习成长的过程。在科学教学中运用电子计算机辅助教学将有助于解决这些“暗箱”问题,并能帮助学生自行获取知识。

如在《科学》“人的消化”一课中,利用电子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当学生一坐在电子计算机前,面对着一种新颖的媒体,学生的兴趣马上就集中在面前屏幕上的人体消化器官全图上,被屏幕上不停变化的画面所吸引,迅速进入学习的兴奋状态。电子计算机的一个优点就在于能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过来。这时学生处于无意注意的阶段。在这时,教师指出学习的目的是认识人体的消化器官,了解一些简单的卫生知识。学生有了明确的学习目的任务,求知欲望逐渐增强,通过按动键盘,屏幕上的画面变化,知识的不断显示,这样学生的注意就会结合着课文向有意注意发展,并保持学生的注意的持久和稳定,促使学生迅速感知,记忆牢固,思维灵敏,获得最佳学习效果,解决了“暗箱”课的一些处理困难的问题。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通过操作电子计算机帮助学生自行获取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电子计算机的强烈外在因素的优势弥补学生个人心智方面的不足,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电子计算机在学习中的应用不仅拓展学习时间和空间,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效,从而使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操作能力更有效地同步发展。

四、电子计算机教学能兼顾对待个别差异

计算机学习途径篇5

一、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体现,也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动力源泉。作为教师要做到以“趣”引路,以“情”导航。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学是或多或少地带有一些感彩。任何学生对教师的第一节课都会产生期待心情,这种期待主要表现为:①对教师外表形象的期待;②对教师言谈举止的期待;③对教师课堂教学的期待。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有许多学生对于自己喜爱的教师、感兴趣的教学内容、引人入胜的教学方法等都会表现出极大的投入,其学习思维就会与教师的教学保持着和谐、完美的统一。作为教师就应该认真研究学生的这种心理倾向,并通过这种途径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意识倾向,要充分相信每一位学生的潜能,鼓舞每一位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二、 培养认真审题和耐心检验的习惯

认真审题是准确解题、正确计算的重要前提。如:数学应用题教学要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对比、概括,明确知识间的种种联系和区别,找出解题的规律,注意知识的迁移。教师要引导学生多方位、多角度领会题意,在“多变”上下功夫。通过“多变”能使应用题难度降低,还可以把新知识进行多角度引申,发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同时,应用题还提倡学生利用图来帮助理解,用图揭示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能把学生难以接受的知识化难为易,化抽象为直观,灵活地启发解题思路,减少了错误的机会。如:计算题的审题:一审运算顺序;二看数目特征;三、尽量发掘可以简便计算的方法。培养认真审题的习惯,可以变盲目、机械学习为主动、灵活学习。

在解题过程中,要养成初中生耐心检验的习惯,这是保证解题准确性的关键。教育学生要坚持“一步一查”,这样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保证计算正确。检验是计算过程的一个重要部分,它能使学生养成学习数学的好习惯。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常用的检验方法,要注意严格要求,反复训练,这是培养耐心检验习惯的途径。

三、将“开放式问题”带入课堂,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开拓精神

数学教学中将开放式问题带入课堂是对素质教育的一种探索,也是当前数学教学的发展潮流。

数学开放式问题的显著特点是其思考空间广阔,思维活动的自由度较大,学生的思维活动易于展开,在思考中能提出更多的问题,解决问题的途径也更多,它具有与传统封闭型题不同的特点。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有其独特的效果。数学开放式问题的教学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交流与合作的机会,能促进学生思考,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开放式”的数学思维和开拓进取精神。

例如,初中《几何》教材中有这样一道题目:已知圆的直径为13cm,如果直线和圆心距的距离①4.5cm②6.5cm;③ 8cm,那么直线和圆有几个公共点?为什么?这是一道常规性题,教学中,我们可以将这个问题改造为一道开放式问题:据气象部门预报,一台风中心在直径是 60千米的某城市正南50千米处,以北偏东30°方向前进,问该城市是否会遭受台风的袭击?并说明理由。通过这样的改造,常规性题目便具备了开放题的形式,更加具有挑战性。

计算机学习途径篇6

一、 “形式运算”是初中生认知水平的最近发展区

皮亚杰关于认知发展阶段的理论认为,人从出生到青年的认知发展,不是简单的数量增加的过程,而是分为几个有着质的差异的阶段,每个阶段出现的新的认知能力表明个体发展出新的适应环境的方式。他把认知发展分为4个大的阶段:感觉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儿童在11~15岁期间进入形式运算阶段,到这一阶段,个体形成了完整的认知结构系统,能进行形式命题思维,智力发展趋于成熟。这时,“心理运算可被运用于真实的情境,也能运用于可能性和假设性情境;能用于当前的情境,也能用于将来的情境,以及运用于单纯言语或逻辑的陈述”[1]。初中学生认知发展正处于由具体运算阶段向形式运算阶段发展的关键期。

在初中科学教学中,得到或计算浮力大小的途径有3种:称重法、阿基米德原理法、二力平衡法。如果是单一的用某种途径去求解浮力还是比较简单的,学生学习也比较有兴趣,然而困扰学生的是复杂的综合题型,这些综合题往往是用某种途径先求出浮力,然后把浮力作为已知量用另一种计算浮力的途径去求解其他物理量。说白了,这是把浮力作为中间变量的多元一次方程问题。另外,实现物体的浮沉也有3条路径,这就需要学生有更强的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原来的部编教材中,浮力这个知识点的教学是放在初三的,新课改后的省编教材将其上移到了初二。初二学生的认知发展刚刚由具体运算阶段进入形式运算阶段,部分初二学生尚未具备解决复杂问题的比较成熟的形式运算能力。所以,原先部编教材将浮力放在初三学习是有道理的,它充分考虑了教学内容所需要的逻辑运算水平与学生认知发展阶段的匹配。然而,教材安排不是一线教师能够决定的,学生的认知发展又有其阶段性,那么,浮力这个教学难点就无法突破了吗?

认知发展的研究者认为,我们在应用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从事学科教学时,并不是要去机械地套用与被动地迎合认知的那4个发展阶段的特征,而是要重视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精神内涵——促进儿童思维水平不断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学科教学实践中,不囿于学生心智发展的阶段性所表现的特征,主动有意识地适度超越学生认知发展的现状,努力引导和帮助学生把其认知水平不断推向新的发展高度,而形式运算就是初中生认知水平的最近发展区。

二、 对运算进行“形式运算”,促进学生认知发展,突破教学难点

教师如果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一个个案例所呈现的现象中跳出来,挣脱具体问题的束缚,努力去寻求现象背后的规律性认识,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和当前学习所要求的思维水平之间就出现了不平衡,而这种“不平衡状态的产生酝酿了心智发展的可能”[2],学生正是在解决这种不平衡的过程中,其思维水平获得了进一步发展。实际上,学生学习越是困难的地方,教师越有教学作为的空间。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对具体运算进行“形式运算”促进认知发展,即让学生除了能思考具体事物、具体问题外,也能思考自己的思维过程,形成适用于更大范围的高一级的运算。在多年的科学教学实践中,笔者经过反复的思考和探索,对浮力的教学进程做了如下设计:

第1课时,实验得出阿基米德原理;

第2课时,阿基米德原理的简单应用及计算;

第3课时,物体的浮沉条件及简单运用;

第4课时,物体的浮沉条件的应用:密度计、轮船、潜水艇;

第5课时,浮力的复习课。

在这里,笔者重点剖析浮力复习课,因为前面4课时的教学任务相对单一,而复习课必须综合运用浮力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它在帮助学生突破浮力难点、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在复习课中,笔者重点达成了如下几个教学任务:

(一) 遵循认知规律,引导学生发现3种计算浮力的途径

课堂上,笔者给出了以下3个习题:

(1) 一铁块挂在弹簧秤上,在空气中称量时,弹簧秤的读数是32牛,当全部浸在水中称量时,读数是12牛。铁块受到的浮力是

(2) 酒精的密度是0.8×103千克/米3,当体积为500立方厘米的铁块浸没在酒精中,它受到的浮力是

牛。

(3) ①(漂浮问题)一个体积为1000立方厘米、密度是0.8×103千克/米3的物体浮在液面上,受到的浮力大小为多少?画出这个物体的受力示意图。

②(沉底问题)在海水中游泳的人要上岸,从深水处向浅水处行走的过程中(

A. 人所受的重力逐渐变小

B. 人所受的重力逐渐变大

C. 海底对人的支持力逐渐变小

D. 海底对人的支持力逐渐变大

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分别应用称重法、阿基米德原理法、二力平衡法等。但是,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只点明了第一题所使用的方法——“称重法”,后面每一题则提醒学生自己说出所使用的方法。学生说出所应用的方法在这里不是浮力知识点教学的直接目的,而是一个引导学生“对运算进行运算”的过程,即让学生除了能思考具体题目外,也能反思自己的思维过程,明确自己是具体运用了什么知识去解决问题的。做完运算浮力的单一途径的例题之后,再以类似题目练习巩固,可以让学生的思维更加熟练。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思考“还有没有其他得到浮力大小的途径”,可以让学生在发散思维的基础上,及时小结出如下3种“得到或计算浮力”的方法:

1. 称重法

F浮=G物-F拉

2. 阿基米德原理法

F浮=G排= ρ液gV排

3. 二力平衡法

漂浮悬浮时,F浮=G物;

下沉在底部时,F浮+N=G物(N为容器底对物体的支持力)。

在这里,及时地小结非常重要。它在形式思维的水平上进行,让学生将一系列具体的习题按其相似度进行分类,然后在每一类相似的习题中抽取出本质上相同的东西,再把相同的东西用同一个概念予以表达,从而获得规律性的认识。事实上,还有一种途径可以思考浮力产生的原因,即:因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存在压力差,所以F浮=F向上-F向下。但是,教参中说明“浮力产生的原因不作要求”,所以这里没有归纳进去。其实,“称重法”的本质也是二力平衡,初学时为降低理解难度而两者归为一种方法,到了小结时可以引导学生重新进行归类。

(二) 尝试对运算进行“运算”,引导学生发现计算浮力复杂问题的路径

笔者用以下3个习题为例引导学生解题、思考:

(1) 有一金属块,在空气中称得重3.8牛,当浸没在盛满水的杯中时,有50毫升的水从溢水杯中流入量筒。求:①金属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②金属块在水中时弹簧秤的读数;③金属块的体积是多少?密度是多少千克/米3?它可能是什么金属?

【解题思路】根据已知条件,用方法2“阿基米德原理法”直接求出浮力,以浮力为已知量用方法1“称重法”求出金属块在水中时弹簧秤的读数。(方法2+方法1)

(2) 排水量为1000t的轮船在河水中航行,满载时船及所装货物共重

N,受到河水的浮力是

N,如果河水密度为1.0×103kg/m3,船排开的河水的体积是

m3。(取g=10N/kg)

【解题思路】从排水量定义出发,利用方法2“阿基米德原理法”求出浮力和排开河水的体积,再根据方法3“二力平衡法”得出船和货总重等于浮力。(方法2+方法3)

(3) 一个杯子装满了水,水面上漂浮着一块冰,冰融化后,会出现下列哪一种现象?

A. 水面没有变化

B. 水面下降

C. 有水溢出

【解题思路】F浮=G冰=G水=ρ水gV水(冰融化前后质量守恒),F浮=G排= ρ水gV排,所以ρ水gV水= ρ水gV排,V水=V排,答案为A。(方法3+方法2)

解上述题目需要应用阿基米德定律、排水量定义、质量守恒定律等科学概念。笔者先让学生探求这些概念与其他相关概念之间的联系,自己尝试解题,然而引导他们说出自己思考的路径。这时,需要引导学生站在超越了具体问题的思维层面去思考知识与知识、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学生在笔者的引导下终于通过两道例题的小结找到计算浮力复杂问题的路径,那就是:用一种途径求出浮力,然后用浮力作为已知量,利用另一种途径求解其他未知量。在这样的基础上,笔者再用这种思想为指导让学生巩固练习,并要求学生在每解一道题之前先说出哪几种途径结合求解。

(三) 促进认知发展,引导学生发现物体实现浮沉的3条途径

在经过浮力综合计算问题的思维训练之后,部分学生已经基本具备对运算进行“运算”的意识和能力,这时需要趁热打铁,由量变到质变,促进学生认知水平实现具体运算阶段向形式运算阶段的发展。教师可以通过事例让学生了解浮沉问题的关键,浮沉问题的关键是调节重力和浮力的大小关系。对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以下实现物体浮沉的途径:

(1) 若不能改变浮力,可改变自身的重力,实现沉浮。如浸没水中的潜水艇,由于浮力不能改变,只能通过排水储水来改变自重,从而实现浮沉。

(2) 若不能改变重力,可改变排开液体(或气体)的体积途径改变浮力来实现沉浮。如轮船、鱼泡和气球。也可以改变液体密度的途径改变浮力来实现沉浮。例如鸡蛋在不同浓度盐水(密度不同)中的沉浮。

(3) 若既不能改变自重也不能改变浮力的时候,可以通过改变密度来实现排开液体的体积改变。例如密度计,轮船从江河到大海。

对初二学生来说,初学“浮力”犹如进入了一个丛林,如果不知道出路的方向,很容易不停地在原地绕,直到精疲力竭丧失学习兴趣。所以,教师需要及时引导学生不断反思自己解题中的思维过程,学会“对运算进行‘运算’”,掌握解决问题的路径。这样可以有效地降低学习的难度,更好地促进学生认知发展,提高形式运算能力,让他们既获得具体的知识性认知,又提高思维水平,从而突破教学难点。

参考文献:

[1] [美] J.H.弗拉维尔,P.H.米勒,S.A.米勒.著. 邓赐平,刘明. 译. 认知发展(第四版)[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5.

计算机学习途径篇7

【关键词】中职学生;养成教育;计算机应用能力

叶圣陶曾说:“什么是教育?简单地说,就是养成习惯”。习惯并不是天生、遗传的,而是在后天环境中学习养成的,是由无数次的重复训练而逐步固定下来变成自动化了的行为方式。好习惯是成功的一半,它能使人终生受益。“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教育。当前,计算机应用越来越广泛,人们对计算机的掌握也越来越多,中职学生若没有过硬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很难在工作岗位上立足。另外市场对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需要的不仅仅是掌握计算机技术的人才,而是要求计算机专业技术人才能做到德才兼备。

我校是中职学校,学生多数是中考落榜后的初中毕业生。他们学习基础薄弱,在小学或初中阶段,行为习惯就没有得到好的培养与训练,导致他们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都不好,有些学生是“问题学生”。由于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家长都是普通的农民,他们有些忙于农活,有些外出打工,从而疏忽了对孩子的跟踪、管理和教育,这些都给我校的教育工作带来很大困难。计算机专业作为我校的主要专业之一,如何将这些学生培养成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对我校计算机专业的长远发展和学生的成健康成长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希望我们所提及的途径能给其他同类学校提供借鉴。

一、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现状特点及成因

中职学校招生门槛低,一般为来者不拒,生源综合素质较低,文化基础较差,大多数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没有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学习兴趣不高,多数学生选择计算机专业是为了方便上网、玩游戏。

1.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

中职学生学习基础普遍差。由于我国长期的应试教育,在小学和初中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就受到严重打击,家长和学校看重考试分数,忽视了思想、行为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在经历了中考的落榜后,学生对学习更是缺乏信心,有些学生认为来学校只是为了混日子、长身体。学习目的不明确、态度不端正,缺乏学习的热情,学习不主动,缺乏自觉性,厌学情绪高。上课迟到、早退或旷课等。计算机专业学习包括理论学习和实操学习,二者相辅相成。由于学习习惯长期没有得到培养,大多数学生对理论课嗤之以鼻,觉得理论课枯燥乏味。上课要么昏昏欲睡,要么埋头专注于手机等与课堂无关的事,要么讲小话。实操课时一心想着玩游戏、上网,老师演示的时候不听、不看,练习时不操作,不能掌握老师所教的理论和操作知识,导致作业不能按时完成。

2.缺乏良好的行为习惯

中职学生正处于一个特定的年龄阶段,在这个青春成长期,心理处于半成熟、半幼稚的状态,无法正确审视外界发生的事情,缺乏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能力,容易误入歧途;他们对外界的事物充满了好奇,行为易冲动,叛逆心理严重的同时又极度渴望被尊重、被理解,常会做出一些不太规矩的事情来吸引他人注意。日常生活中吸烟、酗酒、打架斗殴、说脏话、谈恋爱、撒谎、不讲卫生、不爱护公物、无节制地上网玩游戏。进入机房上课时,有些学生爱吃零食,乱扔食品包装袋;有些学生不爱惜机房的电脑设备,有些学生上课吵闹、随意走动,偶尔还会出口成“脏”,甚至因为一点小事发生口角或是冲动打架。

3.学生与家长、老师沟通少

我校学生大多来自农村,有些家长忙于农活,有些家长长期外出务工,由爷爷、妈妈或外公、外婆照管,是家中的“小皇帝”。加上独生子女较多,家长对孩子大多都为百依百顺,娇生惯养,学生与家长说得较多的还要数“钱”,有了钱他们可以做到一两个月不打电话给家长或回家,生活、着装上的攀比话语在学生中常有所闻。对老师的教育听之任之,从不与老师主动交流,由此看来学校和家长对学生的联动教育也急待跟进。

二、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主要途径

正所谓“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了促进计算机专业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我们认为要采取以下途径和方法:

1.将养成教育深入校风学风建设

良好的校风学风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保证,培养优秀人才的基础,学习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为了打造良好的校风学风,在新学期开始就要从严整顿。卫生方面:要合理划分各班公共区域,要求教室、寝室、公共区域时刻保持整洁,每天组织学生干部定点检查,教师抽查,一周大扫除2次,确保营造干净、整洁的生活学习环境,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树立学生的“责任”意识。纪律方面:制定明确的学生管理制度,规范学生的言行,引导学生树立“纪律观念”,教育学生做到遵纪守法。学习方面:制定学生成绩管理考核办法,让学生感到毕业证不是混就能拿到手的。早晚自习安排教师坐班辅导,矫正学生懒散的学习习惯,为“学困生”提供了指导答疑的条件,让学生真正做到学有所获。

2.将养成教育深入计算机课堂

计算机专业的学习由理论知识和实操技能相结合,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理论知识相对比较枯燥却是学习的基础,对于枯燥的知识采用多媒体演示教学能较好地吸引学生注意力和理论教学的生动性,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降低理论知识抽象性。实操课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利用任务驱动法、角色扮演法、情境设置法、项目教学法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任课老师要在每次上课前清点学生人数,布置学习任务,强调课堂纪律,将好习惯的培养渗透到教学中,选取具有教育意义的例子组织教学,这样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又纠正了学生的习惯。对于上课不认真的学生要反复提醒,切不可放任自由,要持之以恒地反复强调课堂上可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因为习惯的培养是一个漫长而又反复的过程。例如:课上要严格课堂纪律,要求学生认真做好学习笔记、在规定的时间内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作业和练习,操作课上要对学生进行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反复提醒学生要爱护电脑设备,以正确的方式开关机,不用力敲打键盘和鼠标,下课后要将电脑,鼠标、键盘、凳子摆放整齐。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一种行为重复21天就会初步称为习惯,90天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从而引导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学到真知,提高他们的专业学习水平。

3.将养成教育深入校园活动

青春期的孩子精力充沛,想象力丰富,他们想极力地表现自己。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增强学生对计算机专业学习的自我效能感,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给学生较多的展现自我的机会,学校可以定期举行多种与计算机专业相关的竞赛活动。例如组建计算机课外兴趣小组、组织学生参加五笔打字竞赛、课件、网页、动画制作大赛等,让他们在竞赛中体会学习带来的进步与乐趣,让他们在竞赛中得到激励,体会到学习的意义,从而让学生扬起自信的风帆,找到成就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4.打造家庭、社会和学校联合的协作式教育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一生的,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既需要学校老师的教育,也需要家庭和社会的密切配合。老师要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深入学生个体,以便因材施教;家长要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现,配合学校工作,担当起家庭教育工作者的角色,正确引导学生合理利用网络资源,科学上网,协助学校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只有学校和家庭双方紧密配合,才能让学生习惯的养成得以顺利进行。此外,校企合作也是值得引进的教学方式。学校可组织学生利用双休日或寒暑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到电脑市场、广告公司或打字社去从事与计算机专业相关的操作,从而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找学习上的差距,巩固学生在校的学习成果,让学生提前感受工作岗位对人才的需要,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一个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希望,千千万万的孩子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高素质人才是建设祖国的栋梁,好习惯的养成是孩子一生的财富,也是国家对祖国未来的期待与要求,计算机专业要有长远的发展,就应从养成教育入手,培养学生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方面的操作能力,为今后的就业、创业打好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田立佳.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渗透德育[J].大江周刊・论坛,2013年4月

[2]夏志民.浅谈中职学生教育[J].科技风,2010年6月

[3]王体民,张成东.中职学生养成教育初探[J].中职教育

[4]田伟龙.试论养成教育对中职生可持续发展的影响[J].学园,2013年第7期

[5]陈晓.中职学校实施养成教育的途径与方法探索[J].教育教学研究,2010年第30期

计算机学习途径篇8

一、加强教师素质,提高授课质量

无论是过去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观还是今天以学生为主题的教学观,教师都在课堂中担当重要的角色,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对计算机教师也带来了挑战。教师不能完全依照教材完成教学任务,一些计算机专业的教材在投入使用时就已落后于相应技术发展的前沿,需要教师通过网络、期刊等媒体扩充教材、丰富教材,才能使教学内容具备时代性,所以教师要通过继续学习、终身学习的途径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使自己处于学科的前沿。

二、丰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以现代新的教育理论为主导,以方便、先进、快捷的教学设备为依托,使课堂教学方法变得丰富多彩。比如任务驱动法在计算机专业很多课程教学中,授课效果很好。向学生传授最新知识,可使其对技术的实际效用有惯性的认识,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在一门课程的开始可以给出总体任务,告诉学生学完这门课后,你可以完成什么样的任务,需要哪些技术要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知识点可以设计新的小任务,也可以把总体任务分解到每次课堂中,使得学生可以组织好课堂预习、课堂教学、课后复习这三个环节,让学生充分运用课本、网络、报刊等途径自己先去了解、研究知识。教师可以利用Web站点为学生提供一些研究资料,通过E-Mail、聊天室与学生进行实时和非实时的交流,可以利用协同教学方法为学生编制小组,由学生协作解决问题。教师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习经验的分享,告诉学生自己遇到新问题是如何解决的,加强学生对问题解决途径多样性的认识,使其遇到问题时能快速地解决问题。

三、启发教学,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

在《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中,介绍网络操作系统一章时,以传统的教学方式向学生讲解了Windows2000Server中TCP/IP协议的基本配置后,需要介绍操作系统的基本使用。当学生已有网络操作系统的基本经验时,可以在课堂中为学生设一个自我学习的环节:(1)了解Linux的基本概念,(2)Linux中的联网设置,(3)Web和FTP服务器的配置,给学生预留充足的自我学习时间研究问题,再在课堂上让学生各自的研究结果、心得拿出来一起交流、讨论,最后在实验课上进行验证,这样的教学效果远远优于直接告诉学生是什么、怎么做的方法。通过多种途径、多方尝试,最终解决问题、掌握技术时的巨大喜悦是学生最大的学习成就感。在《计算机专业英语》课堂教学中利用连入Internet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向学生展示立体的学习空间;联系作者索取相关的教学资料,利用教学光盘,有声有色地学习专业知识,进行英语技能训练,访问作者站点,获取最新动态;利用网上词典如省略学习新单词,利用在线翻译对难句分析,如翻译在线,让学生感觉通过这些途径自己可以解决遇到的问题。

四、合理设计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不仅是教学活动结果的体现,而且是学生学习的目的。大量的事实证明,如果学生没有对事物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那么即使他们掌握了一定的创新方法和技术,也很难有实际的有价值的创新行为。因此,教学目标的定位,要体现以学生为主题的教学原则,着眼于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学习知识、技能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教师更重视教学目标的异向功能,既要有认知目标,更要有创新精神、创造性思维、创造能力的培养目标。例如,在教Word应用教程时,笔者先在大屏幕上演示了一份用Word编辑的很美观、精致的晚报,晚报中既有形象各异的文字、图像,又有各种不同的表格,学生们看后立刻发出惊叹的声音,并且各自展开了充分的想象空间,思考着如何来完成这个设计。在这个浓烈的学习气氛中,笔者给学生概括讲解Word所具有的强大功能,学生们马上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个个跃跃欲试,这就为后面授课的顺利进行做好了准备。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又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又培养了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五、科学采用授课模式,培养学生创新的能力

上一篇:想象力训练的好处范文 下一篇:纳米技术的核心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