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编程教学范文

时间:2023-11-26 15:12:32

计算机编程教学

计算机编程教学范文第1篇

随着时代的发展,计算机编程课程已经成为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基础课程,面对不同专业基础的大学生,如何培养他们良好的编程习惯和逻辑思维,提高他们的计算机编程能力等已被不少院校广泛关注,他们也已将此课程列为教改课程。因此,可以以C++为例,探讨该教改课程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内容。

[关键词]

计算机编程;课程改革;C++

一、引言

所谓计算机编程,就是人类运用某种计算机编程语言设计程序代码而让计算机运行得到结果的过程。人类只需将所要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和手段等通过计算机能够理解的形式告诉计算机,使得计算机能够根据人的指令一步步去工作,完成预先设定的任务。在高校,计算机编程也已成为许多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基础课程。如何讲解好计算机编程课程日益成为很多高校关注的问题,而且不少院校已经将计算机编程课程列为教改课程,针对教改课程的教学研究方法也就此展开。苏莉蔚,白洪涛,朱晓旭[1]针对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提出分段教学法与项目驱动法,以及考试形式的改革等方法;时海亮,汪远征[2]针对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编程设置,以VB为例提出了一些建议;孟雪梅[3]提出在程序设计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思想;张青,苏叶健,高伟锋[4]在软件开发技术类课程中采用语境式教学,采用营造实践环境,以用代学,以用促学,并结合项目教学进行语境式教学方法研究与应用的探索,以上所有这些改革方法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主要以C++为例,从该课程的现状出发,在教学内容及相应的改进措施等方面展开研究,以提出一些改进措施。

二、计算机编程课程现状分析

(一)学时少

尽管计算机编程已经延伸到非计算机类专业,但是因为对课程的要求不一样,不同院校设定的学时也不一样,有些总学时为32学时,有些为48学时,但无论多少学时,都要求学生通过这些有限学时的学习达到掌握计算机编程的基本内容和编程思想的要求。由于该课程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因此这门课程既需要通常的理论课时,也需要一定的上机实践的课时。教师在理论课上主要讲解基本的语法知识、算法的设计思想以及相应的编程方法。但是由于学时严重不足,教师往往顾此失彼,学生也疲于奔命,很多专业的学生上机实践的课时大打折扣,这就要求学生自己在课外多加强练习。而对初学者而言,可能一个简单的问题都会影响到后续的学习,比如,在将变量定义成整型后,很多学生对“8/5”这样简单的算术运算结果为什么是1感到不理解。诸如此类的问题很多,学期结束后,学生普遍感到计算机编程课程难懂、不好理解,不知道编程能解决什么样的问题,从而失去了学习热情,造成应用水平相对较低、不能满足课程要求等问题。尤其对于学时数只有32学时的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要想在有限的学时内学好这门课程,这对教师和学生都是非常大的挑战。

(二)专业基础不同

很多院校将计算机编程课程拓展到非计算机专业后,该课程变成了一门相关专业的公共基础课,这就可能会出现文科专业的学生与理科专业的学生同在一个班级上课的情况。这时由于思维方式的差异会导致:如果教师课程内容讲快了,文科专业的学生跟不上讲课进度;如果教师课程内容讲慢了,理科专业的学生又会觉得比较乏味的情况。因此,如何计划好讲课内容以及采用什么样的讲课方法对教师来说都是一种挑战。我们采取的解决方法通常是对同一个算法编排两个不同难度的例题供课堂练习使用。很多学生在编写好相对简单的例题后会选择去挑战编写相对难点的例题,这样既可以保证这些学生课上有事做,又能提升他们的水平,而且一旦程序编译通过并运行出正确的结果时,学生也会很激动,这也激发了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热情。

(三)教学方式

本课程目前采用在机房并结合多媒体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的优点是每讲好一个例题,学生可以立即上机操作实践,若有问题可得到及时解决。但因为学时的限制,学生也只能在课堂上练习例题,更多的练习需要学生课后自己去加强。实践证明,采用在机房并结合多媒体的授课方式是在学时有限的情况下相对有效的一种教学方法。

三、计算机编程课程的改进措施

(一)精心安排教学内容

针对只有32学时的计算机编程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非常重要。学生通过掌握这些内容,可以熟悉相关的编程软件及其用法,了解计算机编程的特点,掌握计算机编程的逻辑思维并会应用编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本文以C++为例进行探讨。基于上述目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C++语言的特点、C++语言的数据类型、C++语言的结构、数组、指针、结构体和类等相关内容。

(二)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

这要求教师在讲课时提出问题要自然,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分析问题要简明扼要、透彻,防止繁琐杂乱,尤其是在设计算法时更应如此;解决问题要切实准确,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考虑到在讲解一个问题时,怎样引导学生多动脑筋。比如在讲解多个if语句时,很多学生不是很理解,这样教师可以先从简单的学生熟知的函数入手,比如符号函数,讲清楚如何设计条件,结果会以什么样的形式显示,在学生充分理解后再引入相对复杂一些的条件;也可以从日常实际的生活入手,比如购买商品时会有不同的折扣,以此为例,让学生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后再来设计算法。

(三)承上启下、及时归纳的教学方法

很多院校的计算机编程课程安排在大学一年级的第一学期,而大学的教学方式与中学的教学方式有着明显的区别。首先是教学方式的不同。大学教学不再像中学教学那样,一个知识点大学教师不会反反复复讲好几遍,对于难度稍高的知识点教师会讲得比较详细,而相对简单的知识点可能就讲得比较快甚至一带而过。其次,教学内容的量上也会有明显的区别。为了能够将课程设计的内容讲解完,教师每次的讲课内容量比较大,学生不容易全部掌握。这就需要教师及时总结本次课堂上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告诉学生这次课堂讲授内容需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水平,这样学生自己才有一个衡量标准。比如,第一次课结束时,大部分的专业可能就将C++的概况及特点讲解完毕,学生会觉得信息量太大,这时只需告诉学生需要掌握C++的几个特点,可以强调一下几个重点的语句即可。最后,大学里相邻两次课的授课时间间隔相对较长,教师上次课讲的内容到下次课时学生容易忘记。这就要求学生做到课前认真预习,课后复习并做练习,以巩固所学内容。下次上课时,教师可与学生一起先回顾上次课堂的教学内容,并简单阐述一下本次课将要学习的内容,以做到承上启下,更好地让学生将知识点连接起来。

(四)利用网络平台,建立共享机制

目前好多院校都有自己的教学网络平台,教师需要将课程大纲、教学进度、课程文档等内容到该平台上,这些功能也是大部分教师和学生对该平台常用的功能。除此之外,在该平台上教师也可以建立讨论组,学生可以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等通过平台反馈给教师,甚至可以进行在线的互动。

(五)注重实践,加强学生的编程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编程习惯

学习任何计算机编程语言,都需要学生多加强课后练习,在实践中掌握编程技巧及上机调试的方法,很多概念和知识点需要通过上机练习才能更好地理解。同时,练习也能提高其对当前新的编程语言及应用系统软件的掌握程度和使用能力。编程是一门实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所以学生实际编程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检验教学成绩的关键。因此,教师需要在教授基本知识的同时,给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编写可用、实用性较强的程序。如果条件允许,也可以让学生多参与一些课题或项目,以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此外,要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编程习惯,在编写程序之前先设计好流程图,不要拿到问题就开始编写代码。此外,在编写源代码时应尽可能简单明晰,易读性要强,直观明了,可以适当地添加一些注释语句,遵守编程过程中约定俗成的一些标准,这样自己或他人在阅读程序时都容易理解。同样,养成一个好的编程习惯对提高自己的编程水平也会有一定的帮助。从以上几方面进行教学改革,既可以将抽象的理论用通俗易懂的示例进行讲解,又能让学生因为学以致用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能取得非常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总结

计算机编程课程既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又有一定的结构性。学习计算机编程可以培养学生运用算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计算机编程课程是培养全面发展、能迎接信息化社会挑战的新型人才所必需的,这也是这门课程越来越受到高校关注的主要原因之一。

[参考文献]

[1]苏莉蔚,白洪涛,朱晓旭.《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大学教育,2013(6):122-123.

[2]时海亮,汪远征.关于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编程”课程设置的一些思考[J].电子设计工程,,2014(8):15-17.

[3]孟雪梅.在程序设计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JOURNALOFJILINCOMMERCIALCOLLEGE,2006(1):39-40.

[4]张青,苏叶健,高伟锋.计算机编程课程的语境式教学实践[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6):61-63.

计算机编程教学范文第2篇

编程能力是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是计算教学必须达到的目标。当前国内高校教师在计算机编程类课程中教学方法不佳,使得学生学习主动性差,编程能力弱。本文分析了学生的编程能力现状与提高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在计算机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的建议。

【关键词】

计算机;编程能力;实验

1学生的编程能力现状与提高的重要性

编程能力是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基本专业能力,是获得企业青睐与走向工作岗位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在计算机应用中的程序设计和系统开发工作都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编程能力,而良好的编程能力具体包括稳固的数学基础、强大的逻辑思维能力、灵活的建模能力,对集成开发环境、测试工具、软件工程规范的熟悉,除此之外还应当具有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和与人顺利沟通的团队合作能力。但是当下高校计算机专业学生普遍存在编程能力不强的问题,如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编程原理,老师教的编程方法也能够自己操作,但是当老师提出要学生自己完成一个程序时,学生就无从下手。这使得学生毕业后无法顺利找到工作,实现自己的价值。因此,提高计算进专业学生编程能力是计算机专业教学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从教学方面讲,造成学生编程能力不高的原因是教师的教学方法存在问题,因而,必须改善教学方法。

2在计算机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

2.1运用通俗、生动的语言帮助学生理解专业术语

语言是教师教学的隐形工具,只有有效的使用课堂语言,才能更好的发挥语言的感染力,引起学生倾听的兴趣,才能使学生的学习效率更高。计算机编程课程中的专业术语非常多,而且晦涩难懂,教师直接向学生灌输编程语言,学生难以理解,掌握起来也十分困难。所以计算机教师在讲授编程课程时应当将计算机编程的专业术语进行通俗化,例如在讲解语句格式时,向学生讲明,语句与祈使句类似,它是没有主语的,它表达的意思就是下达命令,而语句格式中的命令表示的是动作,参数表示的动作的对象,语句的深层含义就是命令计算机去执行工作。这样一比喻通俗化,学生就能很快的理解语句格式,并且不会忘记。又如在上排序这一课程时,将排序比喻成了学生体育课排队,能够通过不同的方式让学生的队伍按从高到低或从低到高的顺序排列。一样依赖,学生脑海中会形成一个具体的形象,感性认识加深了,结合老师的讲解和自己的思考,理性认识也逐渐形成,最终掌握了知识要点。

2.2设置故错启迪学生积极思维

例如编程时常常需要交换两个变量的值,讲此问题时,我就采用“故错”的教学方法。首先将题目布置下去让学生自己完成,然后找一个直接采用A=B:B=A这种错误方法的程序展现在黑板上(多数学生采用此方法),然后引导学生一起分析程序,当讲到这一语句时故意加上停顿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至此就会有学生提出质疑了,如何解决呢?此时就可将其比喻成两杯饮料,要交换,而饮料不能丢失,学生会马上说“再拿一个杯子来”,这样,必须借助于第三变量的问题就提出来了,程序也解决了。学生在编制这个程序的过程中始终处于思考的状态,教师通过一个错误的语句一步一步启迪了学生的思维。

2.3实验中当好学生助手

实验是计算机编程课程的重点与综合体现,首先实验教学要选定合理的实验题目。实验题目应当具有实践性与趣味性,比如当我们编写一曲音乐演奏程序时,他的设计过程与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这个时候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创新能力,不要局限在小范围内。所以教师不应当在授课之出就给定题目的解决思路与方法,让学生自由发挥。在实验的过程中,教师万万不可以自己的“经验”来否定学生的想法,即便学生的思考模式是“错误”的想法,而是应当鼓励学生,让他们通过完成实验来进行自我判断,从而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的勇气。其次,实验教学的开展应当合理的安排作业。我认为实验作业的布置可以分为三大类:一是当堂完成的实验,这类作业应当尽量简答,因为实验课程占据的较多的时间,剩余时间有限,所以作业应当尽量简单但必须符合当堂教学的主题;二是综合类的实验,在课程安排上应当合理的安排集中上机时间。保证学生在一段时间内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巩固,在这个基础上应当按照课题进行小综合训练。三是课程开展初期布置大作业,让学生带着这个大作业来学习,随着课程的进展让学生不断的去解决大作业中的问题。其实,这个大作业就是一个项目,这个项目涉及的问题应当广泛,可以有一些课堂上不会讲到的知识,让学生在课下去自主的查找资料,提升自己,解决问题。在课堂上分阶段的对大作业进行讲解,让学生在课堂上对一些问题开展讨论交流。对于学生的结果不要直接就下定论,而应当积极的引导学生,不断的训练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判断能力等等。

2.4案例教学法

据我了解,所谓案例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实际的程序设计案例。案例的应用能够使教学内容更贴近应用实际,也能够让学生明白企业中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样的工作。案例法结合学生的自由讨论,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升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创新能力。在案例法的应用中,用侧重以下几点:首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其次要对涉及形式和执行过程的解释,遵守直观性教学的原则。再次,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应当应用一些较为经典的案例来提升学生的基础知识,还应当应用一些较新的案例,避免所学知识的落后和与企业需求脱节,这就需要学校与企业建立良好的关系,从企业中获得进行案例教学的良好教材。

2.5项目教学法

引入项目教学法,从数据结构、语法、算法、优化、规范化编写代码等不同方面和角度培养学生编程能力,并通过具体项目实战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将对计算机编程语言类课程的教学改革起到促进和示范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围绕教学目标提出项目教学,围绕项目展开教学。以任务为驱动,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来完成某个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融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生产、技术服务于一体。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互动性。应用项目教学法培养学生实战工程项目的各种能力,包括团队协作、适合工作角色的工作能力等。同时也要求教师教学思想不断进行创新、发展。掌握大型软件开发方法,通过分工合作的方式完成大型软件的编写,这个时期是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时期。相关课程也要布置大作业,但这时的大作业要由一个组的各个成员配合完成,这时不仅要写程序,还要按照软件开发的规范完成各个阶段的文档,学生要根据自己所做的大作业进行答辩。大作业也可以与课程设计相结合,使学生在实践中消化所学的课堂知识。

作者:朱维娜 单位:西北工业大学明德学院

【参考文献】

[1]贺庆和.AOP编程思想的研究[J].软件导刊,2010(9):3.

计算机编程教学范文第3篇

>> 非计算机专业Java语言案例教学实践 关于非计算机专业visUal Basi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的思考 关于非计算机专业《C语言程序设计》循环结构教学的探讨 浅谈C语言程序设计在非计算机专业中的教学 浅析非计算机专业的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实践 高职非计算机专业《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研究 非计算机专业的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探索 非计算机专业《Java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方法探讨 非计算机专业的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实践 关于非计算机专业C语言的教学探讨 提高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编程能力的探讨与实践 浅谈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学 浅析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学 中职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学应与骨干专业相结合 计算机编程语言的发展与应用 刍议计算机编程语言的分析与应用 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育 浅谈非计算机专业的C++教学 高职计算机专业编程实践教学研究 项目教学法应用于计算机编程语言的探索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3) 运行该程序只需要双击该文件图标就可以在IE浏览器环境下运行,在指定的文本框中输入符合计算要求的数据点击确定就可以得到计算的结果,如图3和图4所示。

图3 程序初始界面

图4 运行结果

3小结

通过上述例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在记事本环境下,仅仅使用了一些简单的VBScript脚本语句就可以完成复杂的数值计算任务。VBScript是介于HTML语言和Visual Basic、Java等高级语言之间的一种脚本语言,它接近于高级语言的大部分功能,但却比高级语言简单易学。

(2) 在运行该程序时,不像其他的程序设计语言需要经过编译或解释等步骤,以此来生成目标文件、连接文件以及可执行文件等,使用VBScript在记事本中编写的程序需要做的工作仅仅是双击该文件名,而不会生成其他的中间文件,这样就大大节省了系统的存储空间。

(3) 在运行该程序时,对运行环境没有提出特别的要求,仅仅是需要一个IE浏览器。这对于拥有一台PC机的用户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4) 当你还在费尽心思考虑程序的在多台机器之间传递的时候,使用在此提倡的方法无需有这方面的顾虑。对于在任何一台PC机上编写的 .html文件,你可以轻松在多台机器上拷贝和运行,而无需进行额外的路径配置等工作。

当然,我们提倡的这种方法并不是十全十美,如:对于需要大量使用界面图形来处理的问题,或者需要使用数据库的问题,该方法就有所欠缺,但是该方法对于仅仅是为了自己方便,进行一些数据处理来说,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全社会的计算机普及高潮,为大学的非计算机编程教育创造了良好的氛围和外部环境,使广大非专业人员学习和使用计算机编程语言变得更加容易,如何使学有所用,使高等教育成为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是高校非计算机专业编程教学面临的严重的挑战,这也是本文的初衷。

参考文献:

[1] 施吉林, 刘淑珍, 陈桂芝.计算机数值方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

[2] 刘瑞新, 汪远征.Visual Basic 程序设计教程[M].机械工业出版社.

[3] 国防科技工业知识产权管理研究中心.知识产权法律法规选编[M].经济科技工业知识产权.

收稿日期:2007-1-12

作者简介:

汪远征,男,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基础数学;

芦立华,女,助教。主要研究方向:过程挖掘和知识发现。

通信地址:郑州市东风路5号郑州轻工业学院信科系

邮编:450002

E-mail:

计算机编程教学范文第4篇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计算机技术的快速普及和发展,传统编程教学表现出了其自身明显的劣势,笔者通过阅读大量资料,并结合自身实践,将传统编程教学中存在的几点问题总结如下:

①语法学习过程较长从我国当前各高校计算机编程语言的教学来看,基本上都选择了计算机编程C语言、C++、C#、或java等,从这些编程语言的比较来看,其中相对要容易学习和掌握,而C语言、C++相对要比较难掌握,它们属于强类型编程语言,语法比较复杂,其中会存在较多的语法陷阱,导致学生将很多的时间浪费在纠错上,学生在进行学习时,需要用较长的时间来修正代码中的错误和漏洞,这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不利于学生编程思想的形成,最终导致只会使用一些编程工具,但是却不能在未来更好的进行编程工作。C#在面向对象编程语言中,即使是比较优异的一种,但是使用C#进行编程,需要计算机具备较高的配置,如果学校机房设备等比较落后,或者是学校硬件建设资金不足,那么进行设备更新,采用高配置的计算机是比较困难的,而且,C#仅支持windows平台,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部分不能在windows环境下学习的学生使用这一语言。

②受高校授课制度的影响编程语言的学习通常需要一段较长的、连续性的时间,而一般高校的授课时间都是固定的,每节课程的时间需要统一安排,排课老师需要考虑不同课程之间的授课冲突问题,所以一般情况下无法实现编程教学的集中授课,而只是同其他课程一样进行分节学习,这种授课模式对于编程教学来讲,其弊端就是难以让学生形成连贯性思维,通常会造成尽管这节课的内容在课堂上已经全部掌握,但是等到隔几天再进行下节课的授课时,却全部都已经忘记的现象,导致编程教学效果较差。客观来讲,编程课程实际上是一门比较枯燥的课程,不容易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和激发他们的兴趣。

③不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编程语言(如C语言、C++等)是比较难掌握的一门语言,一般需要教师对其进行入门教育。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也仅仅是“抛砖引玉”的作用,教师将其基本要领教授于学生之后,还需要学生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实践。然而,这些编程语言自身的学习难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难度,尤其是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比如C语言的学习,就需要学习者首先具备较好的计算机功底,要详细的了解并理解堆栈、内存、指针、数组等概念,掌握代码的书写要求,对于很多计算机专业基础知识不扎实的学生,及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来讲,代码就好比是天书,无法正常的判断代码错误原因,最终导致学习失败,最终放弃对编程语言的学习。

2Python编程语言在计算机理论教学中的作用

与C语言、C++、java等编程语言相比,Python语言表现出了其明显的优势,笔者接下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具体的分析。

①学习难度最小化首先,Python的代码书写规则与计算机算法中的“伪代码”非常相似,GuidovanRossum最初在开发这一语言时,参考了ABC语言的特性,使其最终设计出的语言书写规则与日常英语十分相似,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这一语言的易用性,即使是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只要认真研究就可以迅速掌握,大大节约了教学资源。Python可以支持unicode字符集,因此就解决了ascii字符集的字节存储空间问题。uniocde字符在其它语言中一般需要进行比较复杂的转换,而python具有强大的序列(各类定长数组、动态数组、字符串等),从而较容易的实现了在同一个序列中放置不同数据类型的数据,以此省略了较复杂的组合变量声明和处理。还有就是Python自身的IDLE既可以在windows平台上使用,又可以在UNIX上得到较好支持。学生只需对python进行入门学习,便可以快速的进行代码书写。

②提高学生学习动力Python编程语言具备对学生的计算机功底要求较低,因此扩大了其使用人群,尽管是计算理论知识基础薄弱的非本专业学生也能够较快的掌握这一编程语言,并能够树立较强的编程思维,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动力,我国有不少的编程爱好者,他们一般都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计算机理论的学习,而Python的易用性恰恰解决了他们理论知识薄弱的问题,面向用户的设计和偏重程序逻辑的编码方式,让更多的编程爱好者树立较强的编程思路。③强大的类库使编程更简易Python有强大的各种类库的支撑,具备较多的免费编程资源,更容易进行布置,因此减小了开发难度,加快了开发速度。另外,由于Python是开源的,为了能够更加方便的进行工作,可以自行扩展Python的库,构建具备自身特色的类库。

3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在计算机编程语言方面也取得了较快的发展,Python作为一门较新的编程语言,已逐渐成为一门热门的程序语言,因此,本文从传统编程语言C语言、C++、java等存在的问题出发,将其与Python编程语言在当今计算机理论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进行对比研究,发现Python编程语言更适合当今的计算机教学。

计算机编程教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程序设计;实践教学;案例驱动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02-0421-02

编程能力是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基本专业能力,是就业应聘时被用人单位重点考察的能力。程序设计以及进一步的系统开发要求学生有较好的逻辑思维能力、数学基础、建模能力,能熟练掌握集成开发环境、测试工具、软件工程规范,具有良好的吃苦耐劳、团队合作精神。目前,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普遍编程能力不强、专业技能特征不明显,导致学生就业质量不高。提高学生编程能力是目前高职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1编程实践教学现状

1)编程能力培养课程群

理论基础:高等数学、离散数学;语言课程:C(或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库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等;结构和算法:数据结构、算法设计和分析;系统设计:软件工程、软件测试技术等。

2)编程实践教学体系

编程课程群、其它理论课程的实验教学部分、专门的课程设计、第二课堂、程序设计类的学科竞赛、实习、毕业设计。

3)编程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①学风可能出现问题。由于学历层次为专科,很多学生对编程自信心不足,普遍有畏难情绪,自觉性不高,没有专业自豪感,自备的学习电脑变成了玩游戏的工具。对就业市场缺乏准确认识,缺乏将来在IT企业就业的自信心,导致学习动力明显不足。

②编程的前修课程学习不到位。学生对高等数学、离散数学这些理论课程的学习意义认识不足,错误认为这类课程与计算机专业的基本技能关联不紧密,不考虑技术生涯的发展潜力和后劲。英语学习积极性不高,不能结合编程语言的开发环境阅读联机帮助中的英文内容。

③师资自身编程能力和教学方法有待提高。部分编程任课教师,没有项目研发实践经历,程序调试和系统测试技巧掌握不多,程序开发环境的功能掌握不全面。教学课件制作粗糙,不能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平台,教学过程缺乏足够的上机演示和训练。文件、OS系统功能调用、常用基本算法的实现等不讲授或讲授不到位。

④实践教学环节质量没有得到保证。语言类课程课后编程作业量不够,且多数采用纸上编程的形式,很少布置课外上机编程作业和上机检查,考核手段主要采用笔试,程序设计语言种类设置偏多,编程作业没有结合应用和趣味性,其它相关课程(如:操作系统)的实验教学没有到位,实验室开放制度没有落实,学生课外时间没有得到真正有效利用,三年期间编程训练不断线没有落实。

2编程实践教学改革

1)提高学生专业自豪感,加强学风建设

强调社会信息化建设对合格计算机专业人才需求依然很大,学有所长的学生依然是IT企业竞相高薪聘用的对象。随着世界经济结构变化,计算机服务外包人才需求旺盛;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以及对社会各领域快速渗透,进一步保证了社会人才市场对计算机专业合格人才持续的高需求状态。目前部分计算机专业学生因学风等问题使得专业基本技能没有学到位,从而导致就业不理想。

2)优化编程类课程群,把握课程重点

程序设计课程应当有足够的实验课时,最好设置相应的独立的课程设计(如:C语言课程设计)。不能只给学生讲解编程开发环境中最常用的功能,而至少要介绍开发环境中大部分功能,形成学生对开发环境的整体认识,程序调试技巧要着重讲解。程序设计语言种类要少,目前很多学生学了好几门语言,因时间和精力限制,最终都没学会,毕业时没有1门语言能熟练掌握。《离散数学》课程不能开设成纯粹的数学理论课,而应当配以适量的实验课(如:编程实现求解等价关系),着也为以后《数据结构》学习打下基础。《软件工程》应对软件测试方法、测试工具、测试用例构造技术做重点讲解。可在大学三年级设置《软件综合课程设计》。

3)加强校企合作,进行项目开发实训

校企合作是培养符合社会需求、了解技术发展、强化专业技能、提高职业素养的重要途径。目前进行计算机专业技能实训的社会教育服务机构、IT研发企业很多。这些企业有较好的软件开发教学案例,采用真实的软件工程方法对学生进行编程、软件测试、项目管理、行业规范的训练。学生实训地点可以是学校机房(此时机房需进行适当的软件环境改造和优化),也可为企业的研发场地。校企合作过程同时能提高教师的软件研发能力。

4)积极参加相关学科竞赛,提升编程能力

政府或学会组织的各级计算机程序设计类学科竞赛很多,如:ACM程序设计竞赛。这类竞赛能提高学生的编程等综合能力和编程兴趣。获奖学生能提高就业质量。在课程建设方面,最好把竞赛的题目作为《数据结构》或《算法设计和分析》的教学案例或课后作业。竞赛队伍可含有低年级学生,由专职教师进行专门训练和管理,学校给予政策倾斜。

5)充分利用第二课堂,设立编程类大学生创新性试验项目

编程能力提高只靠第一课堂是远远不够的。借助学工类和学生类组织,成立多个学生编程兴趣小组,由教师进行专门指导和管理。最好结合计算机技术实际应用设立编程类大学生创新性试验项目,其中完成优秀的项目可计入学分,进一步扩充后可成为学生就业应聘时进行演示,体现学生技术实力。

6)编程训练不断线,编程方向要集中

由于程序设计语言种类很多、高级语言功能类似、应用领域非常多、时间精力有限,学生最好重点掌握其中一种语言(如:JAVA语言)。若有可能,非语言类的课程的编程实现类实验项目最好使用学生自己拟专攻的语言,逐步熟悉该语言程序设计开发环境中尽可能多的功能。学生也可以结合感兴趣的应用领域(如:信息管理、网络应用、游戏)重点学习其中一种语言,此时学生自学或学校开设讲解应用领域基础知识的课程。

7)程序设计课程考核要进行笔试和机考相结合

以往程序设计课程考试一般都是笔试,主要考核学生对基本语法的掌握情况,题型主要是填空题、选择题、改错题、纸上编写小程序。此考试方法不足以考核学生编程的真实水平,而且纸上编写的程序的正确性,难以完全把握,所以应该加上机器考试环节,既能促使学生进行更多的上机编程实践,由能准确判断编程是否正确,还能考核学生对基本编程环境是否熟悉。

3案例项目驱动的编程实践教学法

案例项目驱动教学法是案例驱动和项目驱动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方法。课堂上通过案例的讲解让学生充分掌握相关的知识,并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在实验课中完成一个小项目。该教学法适宜于在《软件工程》课程教学中使用,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助,以学生在项目实践中发现知识、解决问题、提高系统设计和编程实现能力为根本目标。

1)选择的教学案例应具备的条件

案例最好是由教师自主开发的已经投入实际运行的软件系统,经过改造而成,同时具备以下条件:①不会出现知识版权纠纷;②技术的综合性比较强;③有软件使用说明书,相关文档齐全;④配备针对该案例的自编教材;⑤案例涉及的应用领域知识,学生能凭借直觉理解;⑥源代码完整,使用的编程语言是学生学习过的语言;⑦软件能在学校机房环境正常运行。

2)学生开发的小项目应具备的条件

项目应该是针对教学内容而设计的能由学生独立完成的、可以收到良好教学效果的小任务。最终过渡到某种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产品。该项目应满足下列条件:

①该项目过程可以用于学习一定的教学内容;②能将教学内容的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一起;③该项目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④项目有一定综合性,技术难点在案例中有所体现;⑤项目的应用领域涉及的知识学生能理解;⑥有明确的评分标准,可以对完成的项目进行评价;⑦项目完成后,师生共同总结学习过程和方法。

3)案例项目驱动教学法的实践

项目教学过程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让学生熟悉案例软件的使用,进行案例的感性认识,阅读相关案例的文档。第二阶段是让学生了解完成一个工程项目所需要完成的模块,直接引导学生进入项目“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又能让学生在以后开展项目开发时能体会到使用者的具体需要。第三阶段是在教师对案例各模块开发过程的演示下,针对本组项目开展研究讨论、分工协作,共同完成工程项目的系统分析、结构设计、代码编写、程序调试等工作。第四阶段由项目组共同完成实训项目。

参考文献:

[1]毛玉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实验室科学,2009,(4):97-99.

[2]朱翠苗,郑广程等.高职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09,(26):67-68.

[3]马刚.浅谈模拟软件在计算机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0(11):230,184.

[4]王永飞.高职计算机专业课程实践教学现状和对策研究[J].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3):14-16.

[5]于洪渊,朱惠敏.如何在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20(3):94-96.

计算机编程教学范文第6篇

关键词:兴趣;成就感;就业;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29-0140-02

Practice and Thinking of the Teaching Mode of Computer Programming

ZHU Wei-dong, QIU Zheng-ge, LUAN Kui-feng, SHEN Wei, ZHANG Jin

(1.College of marine scieNce, Shanghai Oce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1306, China; 2.Application Research Center of marine surveying and mapping, Shanghai 201306, China; 3.Joint Innovation Center for ocean fisheries, Shanghai 201306, China)

Abstract: Aiming at the teaching method of interest, a new expansion method is put forward, which is to further cultivate students' interest, so that students can have the income, that is to produce a sense of accomplishment, and then form a good interest in learning cycle, until the promotion of employment. This article from the teaching interest of the curriculum, the promotion of students' interest, the students' interest and sustainable exercise, the students have a good employment quality.

Key words: interest; achievement sense; employment; classroom teaching

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和教师,两者都应该发挥主动性。上海市属高校进行教学激励计划,狠抓教师教学各个环节,因此教师的主动性有了很大的提高。而作为教学主体之一的学生,则是教学环节中最重要的一个。学生自身如何增强主动学习的动力是很重要的,直接关系教学的质量[1][2][3]。学习最大的动力来源于兴趣,最差的因素就是厌恶学习,兴趣是激发人的潜力的一个重要因素[4]。兴趣对于一个人做一件事是非常有影响的,如果学生对学习有了兴趣,很多知识的学习将是自发的,学生可以从学习中找到乐趣,不再感觉到枯燥。激发出的潜能也是不可估量的,因为兴趣带动学习,学习会掌握新的知识,发现新的观点,新的应用,是一个非常正能量的循环[5]。 因此教学工作中,兴趣是对学生学习来说是一个强有力的抓手,如果学生对课程有兴趣了,那么他的学习将会体现在课堂上认真听讲,体现在做作业细致,体现在对课程的持续关注。基于兴趣的教学法,是促进学习的效率提供、效果显著的有效方法。

1 课堂教学兴趣点的设置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即是传授课程知识,“授业”在当前新的时代背景下,就是教师要传授课程的重点知识、先进知识、自己关于课程的研究。针对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不够浓厚的情况,要加强教学环节中兴趣点的建设。兴趣点的建设可以充分利用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内容、关键内容、实践需求旺盛的知识点、面向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内容、面向大学生就业的内容等;也可以将这些知识点有效地结合起来。教师要培养课程的兴趣点,兴趣点要多个,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进行选择;学生也可以组团选择,这样同学之间可以相互的探讨,共同完成一个大家感兴趣的知识,相互促进的力量是非常有力的。建议工科类的课程,应该在学习。

比如在《港口与海岸(岛礁)工程测量》课程中,设置了兴趣点有GPS方面的、GIS方面的、还有RS方面的;这是根据这门课程进行的设置。GPS、GIS都是将来学生可以参加的工作内容,紧密结合了课程;也可以针对就业招聘中的要求来设置。由于本门课程在大四第一学期开设,较多同学学分已经达标,所以选课的同学有11人。同学针对这些题目选择了自己感兴趣的方向,由于课堂陈述了专业就业面对的工作内容,同学们选择了GPS、GIS两大方面;然后自己和毕业设计指导老师商量确定了具体的兴趣研究内容。有些同学可能在其他课程中找到了兴趣点,同样可以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

2 成就感的收获

学生在课程中找到了兴趣,这仅仅是第一步,如何将兴趣可持续性地延续下去,是非常关键的。其实大一新生面对新的大学生活,兴趣昂热,但是慢慢的丢失了这种兴趣,进而大学学习生活碌碌无为。所以学生的学习也要靠教师的不断引领,使得学生的兴趣依旧浓厚。不要让兴趣随着“入门的门槛过高”而丢失。

可以采取成就感的方法来实现学生学习兴趣的可持续发展。比如在GPS方面,针对学生对GPS的wgs84坐标系和地方坐标系之间转换的关系比较感兴趣(在教学和实习环节中部分接触了,掌握了这方面的理论知识,但是不会动手计算),掌握的还不是很深刻,有时候概念很清晰,有时候概念又模糊了起来。所以引入了编程,编程的基础大家也有,利用读坐标文件的困难,详细讲述读文件,然后大家自己编写,读GPS观测文件;比如有个同学对IT感兴趣,选择了GIS的研发,慢慢地掌握了许多,现在可以在这方面帮助同学,自己也很自豪。大家也都实现了,学生反映有点了感觉,对于一些学习瓶颈,一些不愿意去动手的东西,现在有了兴趣,想去做点,为工作和毕业设计打下基础。这些小的进步对于学生来说是兴趣带来的成就感,成就感促使学生保持着兴趣。关键是老师要做好持续性的准备,不断地给予学生一些可以实现的任务,这些任务能锻炼学生的知识掌握,锻炼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不断地在课外学习中有成就感。以下是利用计算机编程激发一个同学的成绩,他首先完成了一个简单的计算器的设计开发,而后完成了一个专业课程中的功能模块开发。

3 就业的促进

兴趣点是课堂知识的关键部分、相关部分,和学生的将来就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学生在成就感的促进下,不断的自我提升,具备了一定的良好的就业素质。因此,基于兴趣-成就感-就业,为主线的教学是值得探索与实践的。从两个个学生身上还是能验证方法的有效性,两个学生分别选择了GIS、GPS然后对这方面的知识不断的吸收,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疑问,带领大家一起学习,班级学习氛围也变好了。

4 结束语

本文通过阐述课堂“兴趣-成就感-就业”教学关键链的探索与实践,指出教师在兴趣的设置方面要加强,后续兴趣的保持:关键在于教师不断地指导,和学生的自身努力。两方面的结合,让兴趣和成就感循序渐进,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培养学生就业的良好素质。

参考文献:

[1] 麻焕锋,崔方敏,皮斌斌,等.本科生科研兴趣小组的创建与运行[J].教学现代化,2015(5):42-26.

[2] 方迎艳, 关宿东.成立科研兴趣小组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06,22(4): 80-82.

[3] 曾永秋,曹洋.论高等医学院校基础医学专业科研兴趣小组活动的开展[J].现代医药卫生,2008, 24(15): 2365-2366.

[4] 杨宏健.改革实验教学内容与方法-创建新的实验教学模式[J].实用预防医学, 2005, 12(1): 201-202.

计算机编程教学范文第7篇

关键词:魔术教学;案例教学;任务驱动

中图分类号:G4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800(2012)003-0183-02

作者简介:郑仕勇(1983-),男,广西桂林人,硕士,贺州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助教,研究方向为数据库应用。

教学本身就是一门艺术,如果要使教材更好地发挥教育作用,教师就应该更合理地利用教学内容,设计更完美的教学方案。魔术是用极敏捷、使人不易觉察的手法和特殊的装置将变化的真相掩盖住,而使观众感到奇幻莫测的一种表演。其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让人们先感受到它神奇的结果,而引发人们不断的猜测和分析。“编程”是计算机专业教学中一门重要课程,因其具有高度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等特点,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魔术教学法是在案例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新颖的教学方法,它先将问题解决后的状态展现给学生,激发学生思考问题解决的方法和过程。其目的并非得到问题的答案,而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引起学生们的思考、讨论的教学,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是实现高等院校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的重要教学手段。近年来,魔术教学法在国内外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笔者在总结了这些成功的教学经验后,尝试将魔术教学法应用到计算机领域的编程教学活动中。

1 魔术教学法在《计算机编程》中应用的可行性

1.1 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

通常情况下,老师在进行知识点讲解的时候,所采用的方式是理论+实践(案例)。而在理论讲解阶段,由于理论内容过于抽象单调,学生真正能接受的知识很少,主要还是依靠结合案例的教学来体会理论内容。这种先概念再实践的模式,对于编程类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来说,还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特别是学生在理论学习阶段,无法及时体会、消化相关的概念,不得不运用“填鸭式”的死记方法。

1.2 魔术教学法在编程语言教学中的优点

1.2.1 有利于学生对新旧知识点的交叉理解

在魔术教学法过程中,学生首先在没有接触相关理论知识的前提下,先了解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看到问题解决后的效果即实验结果。从实验结果入手进行代码分析和动手操作,在分析和操作过程中,当遇到新的知识点时,结合授课计划中相关的理论知识,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果遇到一些学生无法独立完成的题目,老师可以进行分析讲解或者通过课堂讨论等方式来完成。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可以学到新的理论知识点,还可以鼓励学生使用已经掌握的知识,使新旧知识点融会贯通。

1.2.2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魔术教学法强调以人为本,即老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是对学生的引导,符合高等教育中所提倡的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这一理念。因为无论哪一门编程语言都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且专业性很强,单凭授课老师个人的讲解,将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魔术教学法先结果后理论,先规避了那些抽象、复杂的理论知识,待学生理解整个案例后再引入相关知识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师生间是在和谐的气氛中进行探讨,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目的性。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精力。

1.2.3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传统的编程教学,是教师边写代码边讲解各行代码的意思,这种教学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浪费了有限的课堂时间。学生被动地记住代码,很可能造成代码记了一大堆,语法却仍旧没掌握,换一个案例还是不会运用相关的知识点解题。魔术教学法先看运行结果,鼓励学生使用现有知识分析问题,将相关的知识点融入问题处理的环节。这种务实、直观的方式,更容易吸引学生的目光,调动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1.2.4 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使用魔术教学法进行计算机编程教学,授课教师不但要精通理论知识,还得具备相当丰富的实训经验,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习。因此,教师必须在课前花更多的时间备课,广泛收集经典案例并提出任务驱动的问题。这些案例最好是在学生原有知识能够解决但效果不够理想,引入新知识点后可更有效解决的。有了前后的对比,才可以使学生对新知识点产生全面的理解。授课教师还应将复杂的问题解释得通俗易懂,简化掌握和理解的过程,强调知识点的可用性实用性。在指定教学计划时,要给予充足的课堂教学时间,同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案,因材施教。

1.2.5 有效提高编程教学效果

将魔术教学法引入计算机编程教学课程中,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点,通过课堂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使用现有知识分析、解决问题,再通过教师引入新知识点,进行讲解和引导,使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更深刻。实践证明,这种启发式的教学方式可有效地提高计算机编程课程的教学效果。

2 魔术教学法在计算机编程课程教学中的实施

魔术教学法在计算机编程课程教学的实施过程大致分为3个步骤:选定适用案例;案例结果分析,问题提出与讨论;新知识点引入、应用以及案例分析的总结。

2.1 案例的选定

魔术教学法是在案例教学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整个教学过程中,案例贯穿始终,是理论知识点的载体。因此魔术教学法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案例的选定。在案例的选定上,应当遵循典型性、适用性等原则,围绕相关的知识点选择案例。例如,在讲解“函数”的章节,可以选定一个既能不使用函数就可以完成的案例,也就是让学生仅仅依靠之前章节的知识就能够完成的案例。同时,该案例也可以使用本章节的内容即函数来完成,这里选用一个要求输出圣诞树图形的案例。

图1 圣诞树案例输出结果

2.2 案例结果分析以及问题的提出

魔术教学法也是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整个教学过程中,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是引入理论知识点的主要手段。在分析讨论问题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则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分组讨论,让学生畅所欲言,这样才能让学生学会科学的吸纳他人的观点,学会正确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圣诞树案例中,要使得输出结果如图1所示,则需引导学生分析各三角形左侧空格数以及图像中*号数与行数的关系。在使用for循环输出了一个三行的三角形后,再使用相同的方法输出四行、六行和两个一行的三角形。在学生分组讨论、编写了程序代码后,老师评析学生们讨论的结果和编写的代码,并给出正确答案。

2.3 新知识点的引入及案例总结

新知识点的引入是一个教学章节的主要目的。在通过了案例的分析后,学生已掌握了使用原有知识点解决案例中问题的方法,这个时候老师再引入新的知识点,通过结合新的知识,使用新的方法解决案例中的问题。在圣诞树案例中,引入函数的知识点,将三角形输入的代码封装成一个带参数N的函数(N表示三角形行数),则可将原有的代码简化,提高编程效率,此时可引入函数的功能作用等相关理论知识。最后教师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归纳总结,对学生的观点进行点评,引导学生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督促学生对案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思考,为下一步的学习作准备。

3 结束语

魔术教学法通过先展示结果,调动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自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有利于提高教学水平。但魔术教学法只是现代教学方法中的一种,如果要使计算机编程课程的教学更加趣味化、通俗化,那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得必须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针对学生们的具体情况,密切联系相关知识点,设计并利用经典案例,使用任务驱动,逐步将学生思考的问题引向深处,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全面掌握计算机编程的技巧和方法,让学生最终具备实际的程序编写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刘顺清,张 萌.Visual FoxPro 趣味编程\[J\].煤炭技术,2010(12).

\[2\] 蔡和霖.计算机编程方法探究\[J\].福建轻纺, 2009(8).

\[3\] 戚永裕.案例教学法在数控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1(26).

计算机编程教学范文第8篇

关键词 编程能力 项目教学法编程思想

1引言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许多国家都在探索与其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教育发展模式,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计算机编程课程是计算机专业的必修课,它的特点是以实践为基础,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动手能力。传统的教学模式重理论、轻实践,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满足社会对计算机编程人才的需求,而项目教学法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个矛盾。所谓项目教学法是一些国家近年来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所采取的一项有力措施。项目教学法是一种以建构主义为理论依据的教学和学习模式,是一个让学生参与学习,提出问题,广泛调查,然后建立新的认识和知识的过程。本文将通过在计算机语言教学中选取合适的项目来探索如何将传统的教学方法与现代化教学方法有机地结合,从而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够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有总体掌握和运用,更适合于学生将来工作的需要。

目前国内高校教师在不同课程的课堂教学中使用项目教学法的较多,大多也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我校的计算机编程类课程目前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学习主动性差,编程能力弱,因此引入项目教学法,从数据结构、语法、算法、优化、规范化编写代码等不同方面和角度培养学生编程能力,并通过具体项目实战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将对我校计算机编程语言类课程的教学改革起到促进和示范作用。

2提高编程能力和项目教学法的研究

(1)通过综合计算机编程语言学习法和多元化编程语言对比学习法,学生能够充分体会到多种语言在表达同一个算法思想、解决问题方法、异同点以及在不同环境下的多种应用(如:多种语言的混合编程等),进而找到最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

(2)分层次和专业学习计算机编程语言,通过分初、中、高以及实战型等不同层次培养学生的编程能力,同时也能减少学生在学习同一个知识点上浪费时间和精力。将计算机编程语言内容共享教学,通过彻底研究一个最典型的例题或小项目在不同编程语言中的应用,从数据结构、语法、算法、优化、规范化编写代码等不同方面和角度培养学生编程能力和编程思想。从而达到触类旁通和不同角度分析、认识、转换、解决问题的能力。项目实战教学培养大学生自主创新创造的独立能力,从实战中学习体会编程思想和团队合作能力,充分发挥个人在团队中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3)在教学过程中围绕教学目标提出项目教学,围绕项目展开教学。以任务为驱动,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来完成某个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融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生产、技术服务于一体。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互动性。应用项目教学法培养学生实战工程项目的各种能力,包括团队协作、适合工作角色的工作能力等。同时也要求教师教学思想不断进行创新、发展。

(4)通过彻底研究一个最典型的例题,避免师生为熟悉不同例题而浪费时间精力,通过一个典型例题分析各种教学内容,最有效最直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而其他的例题可以作为练习进行能力提高。有利于学生从不同方面和角度学习体会计算机编程语言,从而更快更准更有效定位学习兴趣和计算机编程语言选择,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达到高效率地学习。

(5)开展多种教学方式,如互联网教学、手机Wap网络教学、以及多种自由化教学模式,尽可能发挥师生最大能动性,使得师生同时进步。使程序设计的学习过程成为学生的兴趣,而不再单纯地作为学习一门课程。

(6)创建计算机编程语言课程自主学习网站,将修订后的计算机语言编程课程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计算机编程语言内容共享后的教学课件以及采用项目教学法,并和其他编程语言内容共享的讲义上传到网站上,学生们可以及时下载学习,同学们也可以把自己做的计算机作品上传供其他同学学习,对大家也是一种促进作用。同时开通计算机编程语言交流论坛,这样学生们可以在论坛中自由交流,解决了教师课后难以久留的矛盾,避免了有些学生不敢当面问老师问题的尴尬。

(7)多带领学生参加相关的比赛,一方面可以让我们的学生见识其他高校计算机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找到我们的不足,使我们的学生有一个能向其他高校学生学习的机会,另一方面,通过比赛,能督促学生自己去专研,能把所学知识充分利用起来,让学生感觉到自己所学知识是有用的,提供学生的信心,通过比赛,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上都得到了一个提高。

3小结

本文通过对我校计算机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对其他学习编程专业的学生进行网络调查,将学生在学习计算机编程课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类汇总,结合我校计算机语言教学的一线教师建议进行有针对性的给出解决方法,并在C语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和JAVA语言课程中进行探索和试点,在这几门课程中进行编程语言内容共享教学,将计算机编程语言课程类似内容提炼出来,作为公共模块来讲授,比较并分析各种编程语言的联系与区别以及各自适合的场合和优势,并采用项目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利用一个典型的小项目在编程语言课程中贯穿讲解,避免了学生为熟悉不同例题而浪费时间精力。在课余时间带领学生进行小项目的制作,例如带领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申报“三小”(小发明、小制作、小创作)项目,并在课余时间指导学生完成项目,让学生体会所学知识如何应用到项目中,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编程的兴趣,提高学生计算机编程能力,从而解决学生学了编程语言不会利用编程语言解决实际问题的尴尬。

参考文献:

[1]苇丽梅.项目教学法应用于计算机编程语言的探索.考试周刊,2008.

[2]蔡肯,梁晓莹.浅谈案例和启发式教学法相结合在高校课程中的应用.中国科技信息,2007.

[3]付春捷.提高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编程能力的探讨与实践.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

计算机编程教学范文第9篇

关键词: 技工学校 计算机 编程教学

程序设计作为计算机专业的基础课程,不仅能够有效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还能为学生进行更深一步的学习提供帮助。学习程序设计的主要目标在于使学生通过对程序设计语言的编程方法、语法知识及基本思想的学习来锻炼其分析能力、解决能力、设计能力和思维能力。如何就当前教学情形与学生具体情况来进行教学改革,以及如何将学生培养成为高技能计算机人才,是值得广大技术教学机构及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重点问题。

一、计算机程序设计教学所存在的具体问题

1.缺乏计算机基础及学习的兴趣与信心

计算机程序的学习不仅需要较为扎实的计算机基础,而且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然而在技工学校里,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是可想而知的。技工学校学生因为基础薄弱从而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力不从心,再加上学生们并未能充分认识计算机本身解题,所以他们对计算机产生了一定的畏惧感,在心底对计算机的学习设置了一道障碍。另外,许多学生对程序设计这一课程缺乏兴趣,在上课的过程中不积极听讲,且在课堂上有玩手机、讲话、睡觉等不良行为,在课后也不完成教师所布置的任务。我们由此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都存在上述两种问题,他们感觉不到学习程序设计的意义所在。

2.缺乏先进教学方法

从当前的学习形式来看,在程序设计的课堂中仍然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师讲述学生借助计算机操作的模式。虽然学生在此过程中获得了实践的机会,然而大多数学生都遵照课本上现成的操作步骤或实例来进行编辑调试,一旦调试成功就表示任务完成。此种教学方法仅仅只是让学生认识一些层序设计语法及调试技巧,并不能够有效培养学生通过程序设计语言并结合具体情况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学生照书操作的行为十分不利于其分析能力的培养。

3.缺乏有效的全面考核方法

当前所采用的考核方法主要以笔试为主。笔试有个很大的弊端,通过死记硬背将知识引入脑海,但是在考试过后,转眼即忘。正是此种考核方法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全面的检验,也不能将教学已经取得的效果充分展现出来,因此,在考核问题上应进行进一步的改善,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查。

二、促进计算机编程教学的具体方法

1.引导学生明确程序设计语言定义

技工学校的学生在心中对计算机程序设计通常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他们觉得能够熟练掌握计算机程序设计的都是计算机“高手”,实则不然,在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大系统下虽然需要资深的计算机程序员来进行分析与设计,但是基本的初级程序员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将程序设计语言当做一个语言工具,并使学生明白它是一项对控制机器进行描述的语言,还可以进行运算并方便程序员之间相互交流的语言。就拿学习英文来举例,英语同样是用于交流的一种工具。学习英语的目的在于向英语为母语的人明确地传达自己的意思。程序设计语言不仅使程序员可以看懂,而且在编译软件的帮助下让计算机能够看懂,使其按照“语言”的指示来执行任务。另外,在学习编程语言的时候为了鼓励学生,教师还要向学生说明编程语言的语法及词汇量远远小于任何一类用于现实生活交流的语种,从而尽力消除学生的恐惧感。

2.在课堂教学中引进伪代码的概念

我们在课堂教学中通常关于使用流程图来对算法进行描述。然而,流程图的框图结构只有在算法清晰的时候才方便编写,一旦初学者或程序员对算法不明确,框图就没有什么意义了。所以,大多数初学者并不爱使用流程图。初学者通常都比较热衷于直接使用计算机语言来进行编写或者直接用自然语言进行简单的描述,而自然语言的描述通常缺乏准确性。因此,在教学中可以采用伪代码,不仅能让学生轻松接受,还能对算法进行有效描述。另外,伪代码的使用还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消除对程序编写的恐惧感,并在看过程序设计语言专家的经典教材后就会发现他们在对通用的概念和结构进行描述的时候所采用的都是伪代码。

3.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学生对调试的理解

技工学校的计算机教学具有较强的实验性,虽然学生已经基本了解了语言本身且能写出一些程序,但是每次实践的时候就会出现各种问题,就算是一个很小的程序也会存在着不少的错误。问题的存在并不在于编写程序中的语法问题而是学生们在算法及逻辑所引起的错误让他们感到束手无策,因此教师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以帮助学生解决调试问题:第一,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一般编程工具的基本手段,如编程工具软件带的step into,step over等调试手段,并且在讲述过后让学生当堂练习;第二,教师要将平常所积累调试经验传授给学生,通过实践来引导学生。教师在工作中所遇到的BUG通常是小错误,而错误的概率越小却意味着调试难度也将随之增加。因此就需要对那些错误的具体现象进行仔细的观察,然后通过程序编写前写的伪代码来确定可疑程序。在可疑程序确定之后便开始设法让这类程序进行反复运行以增加错误出现概率进而积累程序所显示的信息并将之用来确诊。

总之,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程序设计语言在计算机领域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因此技工学校在教育过程中要认清编程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然后具有针对性地对之加以解决,以促进将学生培养成为高技能计算机人才的最终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丹.技工学校计算机编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探讨[J].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2011(12).

[2]陈丽萍.关于技工学校计算机编程教学的探讨[J].职业,2011(11).

计算机编程教学范文第10篇

[关键词]计算机编程 算法 发散思维

计算机编程语言课已成为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在计算机编程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计算机逻辑思维强的特点,来训练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条理和能力。根据本人常年担任职高计算机编程语言教学的经历和经验,职高学生学习计算机编程语言普遍感到费劲,因为,这门课程它所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多,要求学生具备基本的数学推理和英语单词拼写能力,而这两方面的知识正是职高学生所欠缺的。尽管如此,只要教师引导得当,激发学生兴趣,职高学生照样可以学好计算机编程语言。

在中职学校的计算机编程教学课中大都使用《可视化编程应用基础-Visual Basic》(以下简称VB),下面就以VB语言为例来说明。

比如,在一堂课上让学生学习“累计求和”,我首先通过举例向学生说明了计算机解题与数学解题的不同,例题1:编程求S=I+2+3+4+……+100,并打印S的结果。这是数学中常见的题目,同学们看到这个式子,立刻就会想到等差数列求和公式 ,并根据公式编写了程序1:

尽管程序1也算可以求解出答案,但这并不是计算机想要的编程思路。那么,计算机需要的是什么样的解题思路呢?同学们看,累计求和的各数是从1变化到100,可以用变量x表示,x每变化一次,就把x的的值加到和S中去,直到x超过100。比较好的计算机算法应该是程序2。大家看,这样是不是更容易实现呢?但同学们必需理解程序2中的语句“S=S+x”的含义,它是变量S的值加上变量x的值之后,再放回到变量S中,如此循环下去便实现了数的累加。接让学生练习例题2:编程求1=12+22+32+42+……502.这次,有的学生就不知所措了,同样还在努力地寻找如何推导公式,于是我就提醒学生,数学中的很多公式是为了方便计算,而计算机它需要公式吗?显然,它是不需要公式的,它需要的是一种解题思路。而少部分学生通过例1的程序2,已经有了一点解题思路。这类求平方和、立方和的题目完全可以让计算机用例题1中程序2的思路直接求解。于是,我再次提醒同学们,我们看到,题目中各平方项不同的只是底数,它从1变化到50,可以用变量I表示,I每变化一次,就把I的平方加到和S中去,直到I超过50。照这个思路可编出程序3那就不难理解了。

这里可以观察到,计算机程序的执行过程是数据不断变化的过程,变量的概念恰恰反映着这一动态过程,编程语言对很多同学来说是困难的,原因之一是他们原有的知识结构或思维结构中尚缺乏这种“动态”的思维。职业学校VB教学的难点主要是程序设计的基本算法和技巧。学生要学会编程,必须有一个观察模仿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应偏重分析、引导学生学会怎样去思考,怎样去解题。对于一些不善于独立思考问题的学生,要多问他们“是什么”、“为什么”、“怎样来”、“哪里去”等问题,要从几个角度入手,将例题变一下形式,或变一下条件,再让学生解决类似的问题去训练学生灵活多样思维模式,而不是单纯模仿教师的方法。所以,在讲解程序2时,我通过边启发边练习的方式,使整个程序的编写是由学生和老师共同来完成。

为了强化思维,我再次让学生做练习:编程求S=20+21+22……+236。我巡视了学生编的程序,大致有四种,个别学生用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编出了程序3,多数学生学会了上面的编程思路写出了程序4、5。这说明,多数学生注意到了题目中变量是2的指数,并沿用刚才的算法编出了程序,他们已经理解到这个算法不仅可以算平方和、立方和,还可以算其他类似的累加和。但是同学们要注意观察并思考,在程序4和程序5中,s=0和S=1有什么不同?接下来,为什么又影响到下面的for i=0 t0 63或for i=l t0 64。在老师的提醒下,甚至也有同学写出了程序6。通过不同角度的思考和求解方法,逐步引导和培养学生灵活多样的发散思维。 当老师再次要求他们编程计算以下题目时,

学生都毫不费劲地学会了“偷懒”,只要改动个别表达式,而保留程序的基本结构便能解决。于是我进一步要求编程计算S= IO!也许有些学生对阶乘不太理解,但当他们知道IO!=lOx9x8x7x -x 2x1时,就很快编出了程序。通过几道相关题目的训练,一些学生发现:原来这些题目都是一样的,只是内容不同而已,这正揭示了累加题的普遍规律,同时,也证明了这堂课的教学目标已达到。

我认为教师在教会学生解题的同时,应注意培养他们思维的深刻性。所谓深刻性,主要是指善于分析问题的实质,掌握问题的规律,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不满足于就题解题,而应把具体的思维对象的本质属性抽象出来,再把抽象出来的本质属性推广为一类对象所具有的普遍属性,这样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过程,能够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逐步形成。在学生掌握了一类问题的解题规律之后,还应引导他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问题的特点,找到更好的解题方法。这样,学生的思维运动又从一般回到特殊,从抽象回到具体,这种思维的螺旋上升运动表明了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深升华和提高。

上一篇:花艺插花培训范文 下一篇:无机化工技术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