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肺炎的主要护理措施范文

时间:2023-11-28 17:58:04

新生儿肺炎的主要护理措施

新生儿肺炎的主要护理措施篇1

【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肺炎患儿实施护理干预措施的方法及疗效。方法: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1月-2011年8月治疗新生儿肺炎患儿共80例,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患儿给予其进行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之上给予其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并对两组患儿的疗效进对比。结果:经治疗,对照组患儿的各项情况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给予新生儿肺炎患儿进行护理干预措施可明显改善患儿的情况,其可明显减少患儿的住院时间。

【关键词】雾化吸入;新生儿;;肺炎;引流;叩背;吸痰

【中图分类号】R722.1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5-0976-01新生儿肺炎为儿科比较常见的病症,此疾病在治疗之外给予其进行精心的护理干预措施可对患儿的疾病有很大帮助。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1月-2011年8月治疗新生儿肺炎患儿共80例,所有患儿进行随机分组,对比两组患儿的各项情况,现总结如下: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1月-2011年8月治疗新生儿肺炎患儿共80例,患儿的年龄为5-26d,所有患儿的诊断标准均符合新生儿肺炎的诊断标准,均进行了x线检查,确诊为此疾病。所有患儿均排除心力、呼吸衰竭等疾病。按入院双单日分为两组,各40例,双日为观察组,单日为对照组。对照组患儿和观察组患儿各项情况对比无明显差异,可以进行对比研究。

1.2治疗方法:对照组患儿给予其进行常规的护理措施,给予其止咳、化痰、抗炎等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之上给予其进行吸痰、叩背、引流、引流、雾化吸入等干预措施。给予患儿进行雾化吸入应用生理盐水2ml加布地奈德混悬液0.5mg,20min,2次/d。雾化吸入使用面罩吸入法进行操作,此方法可保证治疗的疗效。对患儿进行引流处理可促进分泌物排出,如对患儿进行听诊显示其痰鸣音比较重,2h-4h对其进行的改变。对患儿进行叩背操作可应用呼吸囊软面罩进行操作,对患儿的肩胛骨下、肩胛间、腋下、前胸进行叩击,100-120次/分的频率。如出现哭闹,呕吐等应及时停止。上述措施进行后给予患儿进行吸痰操作,应用电动吸痰器进行吸痰操作。治疗中应注意应掌握好时机,以彻底吸出痰液,操作中吸痰不能过深,避免刺激患儿咽部。在对鼻腔进行吸引时不能强制执行,要按照鼻腔的正常生理结构进行操作。在进行吸痰时应注意严格遵守无菌原则,对患儿进行密切的观察,如果患儿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操作,并给予其及时的对症处理。

1.3观察项目:对所有患儿的治疗效果、并发症情况、住院时间等进行观察和记录。

1.4疗效标准:①治愈:患儿各项临床表现消失,没有痰鸣音、气促等表现。②好转:患儿各项临床表现有所改善,听诊痰鸣音有所减少,气促表现不明显。③无效:患者各项情况没有改善或出现恶化。

1.5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均应用SPSS11.0进行统计学处理,应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2.结果

照组住院时间为(10.25±4.86)d,观察组住院时间为(7.96±3.55)d,两组对比差异明显,t=2.77,P<0.01。对照组患儿有4例患儿出现并发症,观察组患儿有1例出现并发症。经治疗,对照组患儿的各项情况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1)。3.讨论

3.1新生儿由于呼吸系统发育不完善,气管、支气管管腔相对狭窄,黏膜血管丰富,软骨柔软,纤毛运动差,清除能力弱,粘液分泌少,排痰功能差,且不能做到有效地咳嗽,呼吸道感染时易导致呼吸道阻塞,而造成肺不张,从而使肺容量下降,肺顺应性降低,导致低氧血症、二氧化碳潴留,严重者可发生心力衰竭和呼吸衰竭,以至危及生命[1]。因此,积极采取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法是治疗新生儿肺炎不可或缺的治疗手段。

3.2雾化吸入可使药物随吸气吸入到较深的终末支气管及肺泡,能保护气管、支气管黏膜,减轻黏膜充血,并能消炎、止咳、稀释痰液,同时也可减轻气道感染[2]。

3.3胸部护理是用物理的技术治疗呼吸道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1]。通过引流、背部叩击、吸痰等方法改善通气功能,使呼吸肌收缩舒张良好,有效消退大、小气道分泌物,降低呼吸道阻力,增加肺顺应性,促进肺再扩张,增加局部灌注,改善缺氧,降低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观察组肺炎患儿经雾化吸入、引流、叩背、吸痰干预后,肺炎患儿的主要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并发症发生率低。观察结果表明,新生儿肺炎患儿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护理干预能促进肺炎病5变的吸收,减少并发症,有利于患儿病情早日康复。且护理干预方法简朴易行,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普及应用。参考文献

[1]李小洁,周月琼,姚霞.胸部物理治疗对婴幼儿肺炎康复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08,14(13):120-121.

新生儿肺炎的主要护理措施篇2

中图分类号 R563.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20-0128-03

小儿肺炎是由各种不同病原体及其他因素所引起的疾病,其发病率较高、起病较急,且同时可伴发其他系统疾病而使病情加重、病死率较高。小儿肺炎是儿科临床中较为常见的疾病,四季均易发作,季节交替的时候发生较多。小儿肺炎若治疗不彻底,容易反复发作,会严重影响患儿的发育,小儿肺炎临床表现主要为咳嗽、发热。本文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住的130例小儿肺炎患儿,经过对症治疗和护理,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住的130例小儿肺炎患儿。其中男76例,女54例;年龄1~14岁,平均(7.5±3.5)岁。所有患儿均因咳嗽、气促发热就诊。肺部?音患儿86例。经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4~10)×109/L 19例,>10×109/L 111例。经X线胸片检查,123例患儿显示双肺可见肺纹理增粗或有不同程度的斑片状阴影。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两组患儿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130例患儿均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小儿肺炎诊断标准[1]。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采用常规临床护理对65例小儿肺炎患儿进行护理干预。常规护理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1.2.1.1 保持小儿肺炎患儿呼吸道畅 通常规护理过程中应对小儿肺炎患儿进行呼吸护理干预,呼吸道的护理是小儿肺炎护理工作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护理人员必须保证患儿呼吸道处于畅通的状态。护理人员对患儿应该勤拍背、勤吸痰、勤定时或不定时进行雾化吸入。小儿肺炎患儿出现呼吸衰竭时可以使用人工呼吸机进行持续吸氧,指导患儿以半卧位姿势或抬高床头进行氧气吸入,尽量避免患儿哭闹,尽量减少患儿氧的消耗。

1.2.1.2 建立小儿肺炎患儿静脉通道 护理人员应当迅速建立患儿静脉通道,以确保抗炎、急救药品及时输入患儿体内。护理人员应当按照静脉输液的选择原则,选择患儿充盈度较好、直、易于固定的部位作为穿刺部位,尽量减少扎针次数,以避免患儿哭闹,造成病情加重。对于呼吸衰竭严重的小儿肺炎患儿,在输液过程中要控制输入液体的量和速度[2]。护理人员在患儿输液过程中应密切注意患儿是否有不适和不良反应,若发生不良反应,应及时向值班临床医生汇报,并采取相应措施。

1.2.1.3 保持病房内空气清新通畅 护理人员应当保持小儿肺炎患儿病房内空气清新,保证室内的通风。保证病房内温度维持在20 ℃左右,湿度6%左右,防止温度过低造成小儿肺炎患儿感冒,导致病情加重,防止空气过于干燥影响患儿痰液的咳出。护理人员应当根据天气和气温变化指导患儿家属对患儿进行增减衣被,防止患儿过热出汗或者过冷着凉。

1.2.2 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综合护理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儿给予全面综合的护理干预如下。

1.2.2.1 规范化的综合护理干预方法 强调对患儿的营养护理,加强患儿的营养有助于增强小儿肺炎患儿的免疫力和恢复能力,对于防止病情恶化有着重要的作用[3]。小儿肺炎患儿的发病原因很多是因为患儿的饮食习惯不当造成的,喜好吃甜食和油炸食物的患儿容易导致宿食积滞而产生内热,造成痰热壅盛,遇到风寒容易导致肺气不宣,诱发肺炎。因此患儿在入院后,护理人员应当指导患儿家属给予患儿清淡的饮食,防止患儿过多食用甜食或者油腻食品,每天适当食用蔬菜、水果,保证患儿足够的营养供给,以帮助其更好地恢复。

1.2.2.2 心理护理干预 小儿肺炎患者入院后往往会出现恐惧心理,通常会抗拒吃药和打针,患儿家属也易出现紧张及焦虑的心理。对此,护理人员应给予必要的心理疏导和安慰,鼓励患儿勇敢面对疾病,利用亲切、有说服力的语言来消除患儿心理上的恐惧。

1.2.2.3 用药护理干预 在小儿肺炎用药的静脉滴注过程中,应把握好合适的输液速度,防止输液速度过快对血管造成一定的刺激或产生静脉炎[4]。在患儿用药前,护理人员应对患儿及其家属进行必要的药品知识讲解,告知用药后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缓解患儿及其家属的紧张、焦虑[5-6]。

1.2.2.4 发热护理干预 护理人员应叮嘱发热患儿多喝水,若患儿体温高于39 ℃时,护理人员应及时向值班医生汇报,并遵循医嘱,选择合适的退热药。

1.3 疗效评价标准

显效:治疗3~5 d后,患儿体温降至正常,主要症状以及体征明显减轻,7 d内主要症状体征完全消失;有效:治疗3~5 d后,患儿体温明显下降或正常,主要临床症状和体征减轻,7 d内主要临床症状和体征明显减轻;无效:治疗3~5 d后,患儿主要临床症状和体征无好转,或者症状和体征加重。总有效率为显效率和有效率之和。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38%,对照组为70.7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组别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

观察组(n=65) 41(63.08) 21(32.30) 3(4.62) 62(95.38)

对照组(n=65) 27(41.54) 19(29.23) 19(29.23) 46(70.77)

3 讨论

小儿肺炎是3岁以内儿童最常见的一种呼吸道疾病,3岁以内的婴儿和幼儿在冬季和春季患肺炎的比较多,如果治疗不及时、彻底,很容易反复的发作,并且可以引发多种重症并发症,严重影响婴幼儿的发育。由于小儿的体质比较弱,支气管管道和气管比较狭窄,肺弹力组织未完全发育成熟,小儿的肺炎发生率较高,治疗不及时容易引起肺气肿或者肺不张,严重者可引起通气、换气不足、低氧血症等[7]。在对于小儿肺炎的护理中要注意保持小儿肺炎患儿呼吸道畅;患儿入院后护理人员应当及时建立患儿的静脉通道;在住院治疗期间护理人员还应保持患儿病房内空气的清新和空气流畅。另外,对小儿肺炎的住院患儿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可以帮助患儿加快痊愈,有效缩短患儿的住院时间[8-9]。对患有小儿肺炎的住院患儿有针对性地给予及时有效的综合护理措施(饮食护理干预、心理护理干预、用药护理干预、发热护理干预),对患有小儿肺炎的住院患儿进行饮食护理干预可以保证患儿始终营养充足;对患有小儿肺炎的住院患儿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可以保证患儿在治疗过程中情绪稳定,能够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和护理;对患有小儿肺炎的住院患儿进行用药护理干预可以保证患儿童在住院期间的用药安全,防止不必要的意外发生;对患有小儿肺炎的住院患儿进行发热护理干预可以及时对发热的患儿采取治疗干预措施,防止患儿高烧病情恶化或者出现其他并发症。

新生儿肺炎的主要护理措施篇3

关键词:小儿肺炎;中医辨证施护;肺功能;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护理效果

小儿肺炎是由于复杂原因导致的肺部炎症,主要为过敏反应导致,临床表现为:气促、呼吸困难、咳嗽以及发热等。部分小儿肺炎甚至还会出现累及循环、神经及消化系统等并发症,进一步加大治疗难度,威胁患儿的存活率[1]。中医辨证施护针对小儿肺炎,可根据具体病情发展制定针对性护理措施,优化治疗方案,实现患者的个性化护理以及治疗,实现最佳的治疗结局[2]。列举80例小儿肺炎患者进行分组讨论,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18年1月—2020年1月,收集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的80例小儿肺炎患者,在其患者家属同意参与研究的前提下设为研究对象,根据动态随机分组法,分成研究组40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2个月~9岁,平均(3.26±0.26)岁。研究组:男20例,女20例;年龄3个月~9岁,平均(3.31±0.21)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1)均符合小儿肺炎的诊断标准要求;(2)没有死亡风险;(3)经研究人员解释,小儿肺炎患者家属自愿加入本次研究,并服从具体的要求。排除标准:(1)有着严重的肝肾功能障碍;(2)知晓研究情况后患者家属拒绝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治疗方法

1.2.1对照组常规治疗与护理措施。常规治疗与护理措施的主要内容包括抗感染、解痉、祛痰、平喘以及镇咳治疗。护理人员在此过程中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一旦小儿肺炎患者出现了缺氧等不良情况,需要及时给予吸氧治疗。

1.2.2研究组在对照组行常规治疗与护理措施的基础上,根据疾病的证型进行中医辨证施护。(1)风寒闭肺:指纹浮红、脉浮紧、舌苔薄白或白腻、舌质不红、咽不红、口不渴、痰白而稀、呼吸气急、呛咳不爽、恶寒发热以及无汗等,在治疗过程中需要给予化痰止咳、辛温宣肺。治疗方案可选择使用华盖散加减。施护措施:在护理过程中,重视患者的保暖措施,增加患者的衣物或者棉被,避免患者受到风寒。为了进一步保证患者的温暖,适当的给予患者热粥、热饮料以及热姜糖水,避免复感寒邪。护理人员还可用陈皮、生姜适量用开水冲泡,其冷却到适当的温度后为患者喂服。重视病房护理的重要性,在保证病房内部的温度与湿度的同时,每天保证病房内的通风消毒。(2)风热犯肺:咽部红赤、咳嗽痰多、口干渴饮以及发热汗出,脉浮滑而数,在治疗过程中需要给予清热化痰、辛温宣肺。治疗方案可选择使用银翘散合麻杏石甘汤加减。施护措施:护理人员需要鼓励患者尽可能多饮用温开水,保证患者每日的摄水量。部分患者的依从度不高,拒绝或者抗拒饮水,护理人员为了实现患者饮水计划,则可以在水中增加桔梗、薄荷、茅根或者银花等;或者添加川贝母3g,适当冰糖蒸服雪梨或者萝卜。护理人员同时需要重视患者出汗情况,触摸患者的背部,一旦发现患者出汗过多需要及时为患者的更换衣物或者被褥。(3)痰热闭肺:鼻翼扇动、咳嗽喘促、壮热烦躁、声如电锯以及舌红苔黄腻,在治疗过程中需要给予开肺定喘、清热涤痰。治疗方案可选择使用五虎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减。施护措施:改善患者的饮食结构,增加瓜菱麦冬饮、鲜竹沥粥等宣肺开络的食物,减少油腻且生冷刺激食物,避免助湿生痰;针对部分腹胀便秘的患者,护理人员可在通腑攻下药之后,密切关注患者的大便的具体形状、次数以及含量。针对部分高热烦躁的小儿肺炎患者,护理人员需要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给予羚羊角粉口服,且密切关注患者的神志情况,一旦出现高热惊厥等不良反应,立即按压涌泉、人中、合谷等穴位进行急救。

1.3疗效标准

肺功能、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效果。研究人员使用肺功能仪检查患者的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以及每分钟最大通气量。患者家属在护理人员的帮助下填写生活质量量表,有效的衡量小儿肺炎患者的生活质量,其主要内容包括:社会功能、躯体功能、情感健康以及心理健康这四个方面。分数范围0~100分。分数越高代表在某一状态下,患者的状态越优秀。医院自制护理满意度量表,可有效的衡量小儿肺炎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分数越高代表在某一状态下,小儿肺炎患者家属的对于其患者疾病的护理满意程度有着更高的评价。根据分数将患者家属的评价标准有效分为满意,一般以及不满意。其中总护理满意度=[(一般人数+满意人数+非常满意人数)/总填表人数]×100%。护理显效为小儿肺炎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退;护理有效为小儿肺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护理无效为小儿肺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没有明显变化,甚至有加深的趋势。护理总有效率=[(护理显效+护理有效)/总人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χ2检验用例(%)代表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效果,t检验用(x珋±s)代表的肺功能以及生活质量。

2结果

2.1肺功能

治疗后,对比两组小儿肺炎患者的肺功能,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生活质量

治疗后,对比两组小儿肺炎患者的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护理满意度

对比两组小儿肺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护理效果

对比两组小儿肺炎患者的肺功能、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效果比较,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讨论

新生儿肺炎的主要护理措施篇4

【关键词】小儿;肺炎;观察;护理

【中图分类号】R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2-0165-01

肺炎是小儿最常见的一种呼吸道疾病,四季均易发生,3岁以内的婴幼儿在冬、春季节患肺炎较多。如治疗不彻底,易反复发作、引起多种重症并发症,影响孩子发育。小儿肺炎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和肺部细湿罗音,也有不发热而咳喘重者。由细菌和病毒引起的肺炎最为多见。肺炎是小儿时期死亡的主要原因[1]。由于患儿年龄小,一般在3岁以内为主要发病人群,病情恶化较快,容易并发危及患儿生命的一些严重并发症。如常见的缺氧性脑病,急性心力衰竭、中毒性休克、呼吸衰竭等[2]。因此在小儿肺炎的临床护理中,应通过加强环境护理,呼吸道护理,药物治疗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等方面综合护理,密切观察,及时掌握患者病情,控制炎症和并发症发生,提高肺炎患儿的治愈率,减少死亡率。本文就我院接收住院的136例肺炎患儿进行综合护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本次观察护理的136例肺炎患者均为我院2010年8月-2011年9月接收入院,并且被确诊为小儿肺炎。其中男性患儿有80例,女性患儿56例,年龄均为30d-3岁。 主要有发热,咳嗽,呼吸急促,嘴唇、指甲轻微发绀,精神萎靡,烦躁不安,食欲不振,腹泻等全身症状。

1.2 方法

在小儿肺炎的临床护理中,我们通过加强环境护理,呼吸道护理,药物治疗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等方面综合护理,密切观察,及时掌握患者病情,控制炎症和并发症发生,提高肺炎患儿的治愈率,减少死亡率。

2 结果

通过医护人员的科学治疗和护理,本次观察和护理的136例肺炎患儿均全部治愈出院,无一例并发症出现。其中120例患儿住院护理7d后,治愈出院,其余16例患儿护理12d后均全部治愈出院。

3 讨论

3.1 病情观察

3.1.1 体征观察 密切观察患儿是否出现面色苍白,气息不顺畅,嘴唇发绀,烦躁不安,当患儿出现以上症状时,考虑可能是中毒性脑病,医护人员必须要及时抢救,通常抢救的办法有镇静,吸氧等。当心率每分钟超过180 次,呼吸每分钟超过60 次时,说明由于肺炎引起缺氧造成肺动脉高压加重心脏负担及细菌、病毒毒素使心肌细胞受损,有心力衰竭的可能,立即采取措施降低心脏前后负荷,必要时应给予纠正心力衰竭的强心剂[3]。

3.1.2 呼吸观察 随时观察患儿的呼吸情况,若出现呼吸衰竭现象,如呼吸不畅、困难,呼吸不规律,抽泣样呼吸,及昏迷等症状,应及时采取措施,减轻脏器压迫横膈,增加肺容量,减少回心血量。

3.1.3 腹胀观察 仔细观察,患儿是否有腹胀表现,因为腹胀也是肺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若出现不同程度的腹胀现象,尤其出现便血、呕血时,应采取适当的措施,禁食,并使用一些能改善胃肠道血流的药物等,防止由于胃肠功能衰竭,腹胀进一步加重。

3.2 护理措施

3.2.1环境护理 保持病房空气新鲜,经常开窗换气,做好呼吸道隔离措施,但要注意对流风的影响患儿着凉,还要注意患儿的保暖,室内温度应尽量控制在18-22℃之间,相对湿度为55%-60%左右。多注意休息,减少活动。勤换衣物,保持皮肤清洁,使患儿感觉舒适。对患儿的各种检查处理应集中进行,尽量使患儿保持安静,避免体力消耗。

3.2.2呼吸道护理 为了患儿能保持呼吸道畅通,减轻喘憋、改善缺氧状况,呼吸道护理在小儿肺炎中非常重要,呼吸道湿化及吸痰是保持呼吸道通畅的首要措施。雾化吸入是呼吸道湿化的一种,它能有效地排除支气管痉挛,并能消炎、止咳、稀释痰液,痰液粘稠时应配合应用[2]。雾化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要将呼吸道内分泌物清除干净;(2)暂停吸氧;(3)雾化的速度不宜过快,温度不宜过低,一般不低于25℃;(4)雾化后,应进行叩背,咳出痰液。无力咳出痰液的患者应给予吸痰。吸痰时应选择粗细适当的吸痰管,吸痰管插入咽喉时应中断负压,到位后边旋转边吸边提抽。吸痰时负压不宜过大,避免粘液回流到咽后部吸入气道。可反复清理,但操作必须轻柔,控制适宜的压力,时间不应超过10 s[3]。

3.2.3药物治疗护理 患儿选择药物的原则可以按不同病原体进行选择,不同的病原菌选择不同的抗菌药,如氨苄青霉素可用来抗大肠杆菌,苯唑青霉素用来抗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在有必要的情况下可以联合用药。通常的给药途径是静脉注射或滴注,患儿通常会出现发热症状,抗生素使用时间应持续至体温正常一周左右,病情严重的情况下,为了缓解全身中毒症状, 激素类药物可短期使用。密切观察

患儿呼吸,面色,体温等体征的变化,能尽早发现并发症的早期征象,能尽早进行并发症的控制。常见的并发症有心理衰竭,呼吸衰竭,中毒性脑病,高热和腹胀等。

3.2.4饮食护理 肺炎患儿都会出现高热、腹胀、呕吐、腹泻等症状,从而影响患儿的进食,所以患儿的饮食很关键,一般饮食宜清淡,易消化,但同时要保证充足的蛋白质。另外,由于高热和腹泻等原因,患儿失水较多,应随时补充液体,可以少量多次饮水或喝乳制品等。年龄较大的患儿,可以多喝水,吃一些流质饮食或半流质饮食等。

3.2.5心理护理 因患儿病情严重,可能表现出各种不适应,恐惧,烦躁不安,家属易激动,焦虑心慌等。作为护理人员要体谅家属和患儿的这种表现,时刻安慰家属,耐心的开导家属,并向家属对该类疾病的护理和相关知识进行详细的解释,让家长能够充分解除顾虑,家属的情绪就会感染到儿童,使患儿在温馨的气氛下,自愿接受各种治疗。

总之,通过科学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密切观察,可提高肺炎患儿的治愈率,减少并发症,减少死亡率。对肺炎患儿病情的治疗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严红冉,张磊,张淑凤.小儿肺炎的临床观察与护理[J].中外医疗,2011,30(29):143.

[2] 麦红.小儿重症肺炎的观察与护理对策[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 32(6):989―990.

新生儿肺炎的主要护理措施篇5

【关键词】 PDCA护理模式;小儿支气管肺炎;临床效果;临床依从性

DOI:10.14163/ki.11-5547/r.2015.25.177

小儿支气管肺炎是儿科临床上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1], 由于小儿神经系统特殊的解剖特点, 免疫功能低下, 又因肺炎支原体属于细胞内微生物, 一旦受到感染, 难以清除, 临床表现个体差异很大, 容易伴发其他肺部并发症, 严重者则会累及全身多个脏器, 导致功能衰竭, 甚至会引起患儿的死亡[2, 3]。在加强对患儿进行治疗的同时, 应给予科学的护理干预。本研究主要将PDCA护理模式应用于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护理之中, 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将2010年12月~2013年12月入住本院的100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按照奇偶数字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各50例。对照组男29例, 女21例;年龄7个月~10岁, 平均年龄(4.55±2.92)岁;临床表现:发热23例, 咳嗽咳痰16例, 听诊肺部音11例。观察组男28例, 女22例;年龄8个月~11岁, 平均年龄(4.96±2.85)岁;临床表现:发热22例, 咳嗽咳痰18例, 听诊肺部音10例。两组患儿性别、年龄及临床表现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护理方法

1. 2. 1 对照组 本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 即对患儿家长进行健康知识宣教, 同时给予患儿症状体征的临床护理、基础生活方面的护理指导等, 且对患儿的临床治疗措施进行一定的护理。

1. 2. 2 观察组 本组患儿采用PDCA护理模式, 即先制定好预期的护理目标, 再根据每个患儿的具体情况进行有针对的护理方法, 严格按照预先设计好的护理模式开展护理工作, 然后再对实施后的结果进行评估, 并将评估的结果进行综合的分析, 对于存在不足的地方应注意进行及时纠正和改进, 便于进入下一轮的“PDCA”循环过程。任何一项护理措施都采取此种循环模式, 进一步开展好护理工作。

1. 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护理满意度评分、住院天数、医疗费用、临床表现与体征消失时间、两种护理方法的依从性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 4 评价标准

1. 4. 1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患儿临床表现和体征均达到正常水平, 住院2周之内血白细胞及血沉均达到正常水平;显效:患儿临床表现和体征均达到正常水平, 血白细胞及血沉均未能完全恢复至正常水平, 体温基本恢复到正常范围;好转:患儿临床表现和体征均明显好转, 且体温呈逐步下降趋势, 但是没能恢复至正常水平;无效:患儿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未见显著变化, 病情有加剧的趋势等。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好转率。

1. 4. 2 护理满意度评分标准 向家长发放护理满意度评价问卷, 主要包括两个部分, 即对护理效果满意度与护理态度满意度进行评分, 问卷分值共计100分。分值越高, 则表明患儿对护理满意度越佳。

1. 4. 3 临床依从性评价标准 临床依从性主要由患儿家属及分管医护人员共同进行评价, 设定患儿对诊断治疗及护理干预等出现显著性的抗拒情绪与行为为临床依从性差;设定患儿对诊断治疗及护理干预等均存在一定的抗拒情绪, 但经干预后能够顺利完成上述措施为临床依从性一般;设定患儿对诊断治疗及护理干预均未有显著抗拒现象, 且上述各项措施均可顺利实施或者开展为临床依从性佳。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两组患儿临床效果分析比较 对照组治愈、显效、好转例数分别为14例、17例及5例, 本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2.00%(36/50);观察组治愈、显效、好转例数分别为18例、27例及3例, 本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48/50)。两组临床疗效相比,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91, P=0.032

2. 2 两组护理满意度评分、住院天数及医疗费用对比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2. 3 两组患儿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对比 对照组患儿发热、咳嗽以及肺部音消失时间均显著长于观察组(P

2. 4 两组患儿护理前后临床依从性对比 两组护理前后依从性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 5 不良反应 对照组患儿住院治疗中出现局部疼痛、皮疹、胃肠道反应的例数分别为3例、2例及1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00%;观察组分别为2例、2例及0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29, P=0.289>0.05)。

3 讨论

小儿支气管肺炎是小儿肺炎的主要类型, 主要表现为发热、气促、咳嗽咳痰以及听诊肺部音等症状。小儿支气管肺炎对患儿的生活质量造成了极大的损伤, 因此, 应对患儿及时进行治疗。本病治疗以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为主, 红霉素与阿奇霉素均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前者主要作用于支原体核糖体亚单位, 阻止蛋白质合成, 从而抑制支原体生长, 其血药半衰期长, 血清浓度高, 持续时间也长, 可很好的控制发热症状。但对肝功能有损害, 不宜长期应用。阿奇霉素属于一种新型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药物, 对肺炎患儿治疗的临床疗效已有大量的文献资料报道。

为了能够使患儿病情及早康复, 除了给予有效的药物治疗以外, 还应给予科学的临床护理干预, 因为护理干预能够缓解患儿病情, 且还能够大大缩短患儿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临表现状和体征的消失时间等。国内外很多文献资料报道称, 临床护理干预在支气管肺炎患儿康复及临床疗效等方面均有促进性作用。但也有护理文献报道提示, 不同的护理模式, 其效果差异也很大。所以, 在对患儿进行护理之前, 针对不同的个体, 选择相对理想的护理模式是非常重要的。

运用PDCA护理模式对患儿进行护理主要是按照Plan、Do、Check及Action四个方面的步骤依次运行并逐步完善的, 该护理模式针对个体护理干预措施的制定与实施细节更加重视。此外, 对于护理的效果也进行了重点性评估, 而且这四个步骤为循环进行, 这样能够使得上述四个步骤具有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等方面的特点和作用。所以, 护理实施的过程是循环进行的, 也是不断改善的, 综合护理效果也是处在动态变化、持续改进的状态。本研究观察组主要将PDCA护理模式应用于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的临床护理之中, 并与常规护理模式之间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显示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 各种体征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显著小于对照组, 且观察组护理前后临床依从性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 PDCA护理模式在小儿支气管肺炎中的应用效果较好, 患儿经过护理后依从性明显增加, 值得临床上加以推广。

参考文献

[1] 逯霞, 王光敏. 雾化吸人布地奈德对小儿肺炎炎性状态的影响及护理研究.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3, 32(10):2386-2387.

[2] 张旭波.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效果观察.中国现代医生, 2010, 48(35):198-199.

[3] 邵建英.临床护理路径在哮喘患儿护理中的应用及对生命质量的影响研究.实用预防医学, 2011, 18(4):757-758.

新生儿肺炎的主要护理措施篇6

【关键词】 新生儿;肺炎;胃出血;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9.588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267-02

新生儿性肺炎是新生儿常见的严重疾病在感染性疾病中占首位,是新生儿死亡原因的重要因素之一[1]。新生儿肺炎合并胃出血或合并心力衰竭等疾病是新生儿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往往患儿会由于呼吸衰竭或胃出血影响患儿的生命安全,临床死亡率较高,因此在临床护理中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笔者现将我院收治的新生儿肺炎合并胃出血患儿的治疗观察与护理汇报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组新生儿肺炎合并胃出血的患儿有21例,其中男10例,女11例,此组患儿发生肺炎均在生后1-3d内。

1.2 临床表现 此组患儿均表现不同程度的精神萎靡、呼吸困难、喘息、气促、咳嗽、吐奶等症状,体温不同程度的升高在38.2-39.8℃,心率加快在140-189次/min,呼吸急促在42-67次/min。患儿全身症状较明显可出现鼻翼扇动、三凹征、点头呼吸、口唇甲床紫绀的临床体征

1.3 实验室检查 血化验中血常规表现正常,白细胞6.0×109/L。胸部X线检查:双肺肺纹理均增粗并且满布线状或小片状模糊影,边缘纹理清晰,相互交织成网状从肺门呈扇形向周围扩展,呈间质性肺炎体征,并伴有不同程度的肺气肿。入院后不同时间内出现腹胀伴黑绿色水样便腹泻,有脓液,留置胃管回抽胃液有咖啡色胃内容物,进行实验室检查大便及胃液潜血均强阳性,化验红细胞2-7/视野。

2 结果

此组患儿治疗与护理后均在不同时间内胃出血达到止血,最终痊愈出院,无死亡病例。

3 护理措施

3.1 肺炎的护理干预

3.1.1 一般护理 针对重症肺炎的患儿要保持病室环境的整洁舒适,空气流通,阳光充足,适合患儿休息保持室内温度在18-22℃,室内湿度应保持55%-60%,减少环境的细菌菌群,每日空气消毒一次,物品表面每日进行消毒液擦拭两次。避免交叉感染,将急性期与恢复期的患儿进行分开病室,进行呼吸道隔离。

3.1.2 改善患儿的呼吸功能 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及时有效处理相应症状,对于患儿出现呼吸困难、口唇甲床发绀严重者出现周身发绀、面色苍白、烦躁不安等症状时立即给予吸氧,一般氧流量在0.5-1L/min,氧浓度不能超过40%,注意氧气应湿化[2]。

3.1.3 药物护理应用 患儿治疗需要从静脉进入药物治疗,补充患儿发病期间丢失的水分及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治疗,在输液过程中注意为患儿进行补液应严格控制补液量和速度,控制滴速在10-15滴/min,有条件的最好使用输液泵保持匀速滴入,以防止发生肺水肿和心衰[3]。使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等升压类药物时使用微量泵持续泵入,严密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随时调整用药速度。

3.2 胃出血的护理干预 主要原因是由于应激性反应导致新生儿身体功能的特殊性胃黏液分泌急剧减少,同时H+和胃蛋白酶分泌急剧增加,导致胃黏膜损伤;H+反流造成食管黏膜损伤最终出血,从而加重粘膜的损伤,导致患儿出现应激性溃疡。

3.2.1 一般护理 患儿出现呕血时将其头偏向一侧,将头颈抬高15°-30°,运用负压吸引器及时吸出呼吸道内的分泌物。胃出血时遵医嘱对患儿禁食禁水,以免导致粘膜损伤加重出血。

3.2.2 止血治疗 留置胃管运用冰盐水注入胃内,并持续胃肠减压,能够收缩血管达到止血的目的。胃肠减压时注意减压的速度及压力,以免压力过大损伤胃黏膜而加重胃内出血,注意保持并出入量的平衡。

3.2.3 用药护理 遵医嘱小剂量注射蛋白酶制剂巴曲酶注射液,注意剂量准确,此药具有抗凝的作用,能够缩短胃内出血的时间,在胃内出血点发挥较强的止血作用。

3.2.4 病情观察 仔细观察患者的呕血及便血性质及颜色,对于胃内减压出的胃内容物注意观察,待胃内容物转为无色后,将5ml血小板胶溶液注入胃内,在胃内保持4小时候将其引出,直至胃内停止出血。在出血治疗期间密切观察患儿的面色、血压、呼吸以及心律的变化。准确记录记录大便性质、次数以及量。待患儿出血停止后可以给予少量稀释的凉母乳喂养,喂养后注意观察胃内出血情况,由于早期不适当的喂养可诱发或加重新生儿胃内出血,因此喂养慎重[4]。

4 讨论

对新生儿肺炎合并胃出血的治疗观察与护理干预,对于临床护士而言要具有高超的技术能力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不仅能够提高救治成功率,减低死亡率,而且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许东梅,王勇.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护理体会[J].中外健康文摘,2011,08(22):275.

[2] 曾玉璞.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诊断与治疗[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9,10(7):629.

[3] 崔炎.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J].儿科护理学,2008,7(12):231.

新生儿肺炎的主要护理措施篇7

【关键词】 小儿肺炎; 护理

中图分类号 R563.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20-0128-03

小儿肺炎是由各种不同病原体及其他因素所引起的疾病,其发病率较高、起病较急,且同时可伴发其他系统疾病而使病情加重、病死率较高。小儿肺炎是儿科临床中较为常见的疾病,四季均易发作,季节交替的时候发生较多。小儿肺炎若治疗不彻底,容易反复发作,会严重影响患儿的发育,小儿肺炎临床表现主要为咳嗽、发热。本文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住的130例小儿肺炎患儿,经过对症治疗和护理,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住的130例小儿肺炎患儿。其中男76例,女54例;年龄1~14岁,平均(7.5±3.5)岁。所有患儿均因咳嗽、气促发热就诊。肺部音患儿86例。经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4~10)×109/L 19例,>10×109/L 111例。经X线胸片检查,123例患儿显示双肺可见肺纹理增粗或有不同程度的斑片状阴影。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两组患儿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130例患儿均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小儿肺炎诊断标准[1]。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采用常规临床护理对65例小儿肺炎患儿进行护理干预。常规护理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1.2.1.1 保持小儿肺炎患儿呼吸道畅 通常规护理过程中应对小儿肺炎患儿进行呼吸护理干预,呼吸道的护理是小儿肺炎护理工作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护理人员必须保证患儿呼吸道处于畅通的状态。护理人员对患儿应该勤拍背、勤吸痰、勤定时或不定时进行雾化吸入。小儿肺炎患儿出现呼吸衰竭时可以使用人工呼吸机进行持续吸氧,指导患儿以半卧位姿势或抬高床头进行氧气吸入,尽量避免患儿哭闹,尽量减少患儿氧的消耗。

1.2.1.2 建立小儿肺炎患儿静脉通道 护理人员应当迅速建立患儿静脉通道,以确保抗炎、急救药品及时输入患儿体内。护理人员应当按照静脉输液的选择原则,选择患儿充盈度较好、直、易于固定的部位作为穿刺部位,尽量减少扎针次数,以避免患儿哭闹,造成病情加重。对于呼吸衰竭严重的小儿肺炎患儿,在输液过程中要控制输入液体的量和速度[2]。护理人员在患儿输液过程中应密切注意患儿是否有不适和不良反应,若发生不良反应,应及时向值班临床医生汇报,并采取相应措施。

1.2.1.3 保持病房内空气清新通畅 护理人员应当保持小儿肺炎患儿病房内空气清新,保证室内的通风。保证病房内温度维持在20 ℃左右,湿度6%左右,防止温度过低造成小儿肺炎患儿感冒,导致病情加重,防止空气过于干燥影响患儿痰液的咳出。护理人员应当根据天气和气温变化指导患儿家属对患儿进行增减衣被,防止患儿过热出汗或者过冷着凉。

1.2.2 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综合护理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儿给予全面综合的护理干预如下。

1.2.2.1 规范化的综合护理干预方法 强调对患儿的营养护理,加强患儿的营养有助于增强小儿肺炎患儿的免疫力和恢复能力,对于防止病情恶化有着重要的作用[3]。小儿肺炎患儿的发病原因很多是因为患儿的饮食习惯不当造成的,喜好吃甜食和油炸食物的患儿容易导致宿食积滞而产生内热,造成痰热壅盛,遇到风寒容易导致肺气不宣,诱发肺炎。因此患儿在入院后,护理人员应当指导患儿家属给予患儿清淡的饮食,防止患儿过多食用甜食或者油腻食品,每天适当食用蔬菜、水果,保证患儿足够的营养供给,以帮助其更好地恢复。

1.2.2.2 心理护理干预 小儿肺炎患者入院后往往会出现恐惧心理,通常会抗拒吃药和打针,患儿家属也易出现紧张及焦虑的心理。对此,护理人员应给予必要的心理疏导和安慰,鼓励患儿勇敢面对疾病,利用亲切、有说服力的语言来消除患儿心理上的恐惧。

1.2.2.3 用药护理干预 在小儿肺炎用药的静脉滴注过程中,应把握好合适的输液速度,防止输液速度过快对血管造成一定的刺激或产生静脉炎[4]。在患儿用药前,护理人员应对患儿及其家属进行必要的药品知识讲解,告知用药后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缓解患儿及其家属的紧张、焦虑[5-6]。

1.2.2.4 发热护理干预 护理人员应叮嘱发热患儿多喝水,若患儿体温高于39 ℃时,护理人员应及时向值班医生汇报,并遵循医嘱,选择合适的退热药。

1.3 疗效评价标准

显效:治疗3~5 d后,患儿体温降至正常,主要症状以及体征明显减轻,7 d内主要症状体征完全消失;有效:治疗3~5 d后,患儿体温明显下降或正常,主要临床症状和体征减轻,7 d内主要临床症状和体征明显减轻;无效:治疗3~5 d后,患儿主要临床症状和体征无好转,或者症状和体征加重。总有效率为显效率和有效率之和。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38%,对照组为70.7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组别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

观察组(n=65) 41(63.08) 21(32.30) 3(4.62) 62(95.38)

对照组(n=65) 27(41.54) 19(29.23) 19(29.23) 46(70.77)

3 讨论

小儿肺炎是3岁以内儿童最常见的一种呼吸道疾病,3岁以内的婴儿和幼儿在冬季和春季患肺炎的比较多,如果治疗不及时、彻底,很容易反复的发作,并且可以引发多种重症并发症,严重影响婴幼儿的发育。由于小儿的体质比较弱,支气管管道和气管比较狭窄,肺弹力组织未完全发育成熟,小儿的肺炎发生率较高,治疗不及时容易引起肺气肿或者肺不张,严重者可引起通气、换气不足、低氧血症等[7]。在对于小儿肺炎的护理中要注意保持小儿肺炎患儿呼吸道畅;患儿入院后护理人员应当及时建立患儿的静脉通道;在住院治疗期间护理人员还应保持患儿病房内空气的清新和空气流畅。另外,对小儿肺炎的住院患儿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可以帮助患儿加快痊愈,有效缩短患儿的住院时间[8-9]。对患有小儿肺炎的住院患儿有针对性地给予及时有效的综合护理措施(饮食护理干预、心理护理干预、用药护理干预、发热护理干预),对患有小儿肺炎的住院患儿进行饮食护理干预可以保证患儿始终营养充足;对患有小儿肺炎的住院患儿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可以保证患儿在治疗过程中情绪稳定,能够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和护理;对患有小儿肺炎的住院患儿进行用药护理干预可以保证患儿童在住院期间的用药安全,防止不必要的意外发生;对患有小儿肺炎的住院患儿进行发热护理干预可以及时对发热的患儿采取治疗干预措施,防止患儿高烧病情恶化或者出现其他并发症。

综上所述,有效的综合护理措施可保证治疗效果,进一步提高治疗效率,缩短患儿住院时间。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38%,对照组为70.7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177-1180.

[2]王代明.小儿重症肺炎96例观察与护理[J].基层医学论坛,2011,13(17):529-530.

[3]陈秀燕.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观察与护理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07,5(5):78-79.

[4]王凤.87例小儿肺炎的临床护理[J].中国健康月刊,2011,30(3):30.

[5]崔焱.儿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76-177.

[6]高娜.小儿肺炎的护理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1,9(6):57-58.

[7]朱念琼.儿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3-4.

[8]钟昌课.小儿支原体肺炎42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5):105-106.

[9]胡琳.119例小儿肺炎临床护理分析[J].中国健康月刊,2011,30(2):170.

新生儿肺炎的主要护理措施篇8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儿科;下呼吸道感染

以肺炎为代表的下呼吸道感染是儿童住院最常见病因,没有之一,其中肺炎是儿科四大疾病之首,在我国每年因肺炎死亡小儿约30万例,年新发2100万例次,其中约3-5%转为重症,需收治入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ediatric intensive care unit,PICU)[1]。小儿下呼吸道感染重症尚无规范的护理方案,本次研究试就此进行概述。

1 小儿下呼吸道重症感染护理要点概述

PICU下呼吸道感染以小儿肺炎为主,即支气管炎,按照来源可分为医院获得性肺炎以及社区获得性肺炎。对于医院活动性肺炎护理工作还应包括预防性护理。关于成人与小儿医院获得性肺炎临床特征分析并不多见,普遍认为小儿更易罹患医院获得性肺炎,小儿自主呼吸能力差,主诉能力不足,肺泡功能、防御机制不健全,更易出现痰液淤积、感染病原菌侵袭。小儿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体以支原体、细菌感染较常见,危险因素主要包括早产、低体重、先天性疾病等,与成人也存在一定的差异[2]。

2 临床护理

2.1 预防护理

小儿医院获得性肺炎预防措施与成人类似,根据美国据呼吸机相关肺炎预防管理办法,推荐的循证护理对策主要包括预防胃食管反流、积极控制原发性上呼吸道疾病护理管理、控制应激、最好管道管理、落实洗手制度。对于PICU住院使用呼吸机患儿,同样需要经过以上措施预防肺炎,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医院开始采用集束化管理,以控制呼吸机使用过程中,各种危险因素[3]。

对于未使用呼吸机患儿,肺炎发生主要与呛咳、呼吸道或消化道病原菌移位有关,需做好口腔护理。口腔护理方法主要包括擦洗法、咽洗法、擦拭加冲洗法、电动牙刷刷洗。擦拭法操作简单,方便推广,采用棉球浸润生理盐水擦拭,对护士操作能力要求较高。口腔咽洗法,在儿科中应用较少,多应用年龄相对较大、有一定配合能力者。擦拭加冲洗逐渐受到重视,冲洗效果好,适用于特殊类儿童。电动牙刷应用率较低,需要喉镜配合,适用于去除顽固菌斑。可供儿科口腔护理的溶液并不多,多数医院仍采用生理盐水,刺激性小、安全,口泰溶液杀菌效果高,但患儿可能出现口腔黏膜出血等不良反应。聚维酮碘、氧化电位水等在PICU中应用也较少。

做好环境管理,严格控制室内温湿度、消毒杀菌管理。规范病房管理,控制人员出入,要求佩戴口罩等防护设备,强调洗手,这些都有助于预防VAP。此外,对于机械通气者,做好呼吸机管理,及时清理冷凝水,做好呼吸道管理,及时吸痰等,都有助于降低VAP发生风险。部分婴幼儿需要暖箱管理,做好暖箱消毒、杀菌工作。积极预防不良刺激,做好防寒保暖,以减轻肺部互动,减轻肺部瘀血。做好饮食管理,及早恢复肠道营养,改善肠道功能,稳定肠道菌群,避免喂食过饱,规范喂食,预防误吸误咽。小儿新陈代谢旺盛,对水分需求较高,需多饮水,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2.2 对症

2.2.1 治疗护理

小儿重症肺炎治疗主要包括控制病因、支持治疗、抗感染治疗、免疫治疗等。护士需严格遵医用药,加强营养支持、机械通气管理,每日更换湿化瓶、清除冷凝水,每周更换导管。操作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对于气管切开者,做好导管管理,每日消毒导管,注意保护导管受压处皮肤。使用闭使吸痰器吸痰,对于采用支气管纤维镜灌洗者,术后落实引流,据引流部位选择合适的。采用雾化吸入治疗,首选氧驱动物吸入,期间做好监护,若见异常,立即停止雾化吸入。雾化前,医嘱多饮水,以利于雾化后排痰。吸氧治疗时,应据缺氧程度,决定吸氧时间、浓度,早期肺泡交换功能下降,氧浓度不宜过高、时间不宜过段,以预防氧中毒,吸氧时,做好监护,及时处理呛咳等症状。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年龄越大,适用滴液速度越快。

2.2.2 病情监护

小儿重症肺炎并发症多、发生率高,主要包括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每隔1h观察记录气血、呼吸循环、尿量等指标。从患儿瞳孔、体温等指标,判断病情变化,若血压上升、瞳孔散大可能为脑病。若出现呼之不醒、惊厥、口唇紫绀、鼻翼扇动明显等症状,可能为缺氧,若反复出汗、皮肤湿冷可能为循环衰竭。若出现面色潮红、呼吸深长可能为呼吸性酸中毒。把握撤机指征,综合判断,采用逐步降低通气量和(或)间歇通气逐步撤机。在输液过程中,若见粉红色泡沫液,可能为心力衰竭,应立即停止输液,湿化吸氧。用药后留观30min,密切监测生命体征,若见心电图异常及时通知医师。

2.2.3 基础护理

小儿基础护理内容多,主要包括:①皮肤护理,更换尿布,使用爽身粉,使皮肤保持在干爽状态;②每隔3h变换1次,或据医嘱,每次均检查颈周、耳后、腋下等皮肤皱褶处,若出现红肿等异常,对症处理;③口腔护理,,以棉签蘸取少许生理盐水擦拭,早晚各1次,对症护理红肿、生疮;④规范鼻饲管理,每周更换1次鼻导管;⑤每次排便后,温水擦拭,保护好尿道口;⑥饮食管理,婴幼儿尽量使用母乳喂养,可安排家属探视。

2.2.4 护理干预

护理干预工作主要包括心理护理、家庭系统支持、健康教育等,主要目的在于培养患者依从性、增强患儿治疗信心、减轻焦虑等负面情绪[4]。

3 小结

PICU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较高,严重威胁患儿生命安全,医院需规范护理管理,标准化护理工作,加强护理技术管理,加强监督,促各项护理措施落实。

【参考文献】

[1]Murphy SL,Xu J, Kochaenek KD. Deaths: final data from 2010. National Vital Statistics Report 2013:61:1-118.

[2]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管理指南(2013修订)(上)[J].中华儿科杂志,2013,51(10):745-752.

[3]陆权,李昌崇.再论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J].中华儿科杂志,2013,51(10): 721-723.

上一篇:电子电工的基础知识范文 下一篇:初二孩子心理特点及教育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