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安全态势范文

时间:2023-11-28 17:35:11

资产安全态势

资产安全态势篇1

安吉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

安吉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坚持上:

一是坚持理念生态化。安吉县委、县政府多年以来,始终牢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批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走生态立县之路,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经过十年的共同努力,安吉出台的政策、做出的决策都是以促进生态为出发点、落脚点,产业选择以不损害生态为底线,产业扶持以与生态互促共进为标准。先进的理念优势逐步转化为生态优势。目前,全县植被覆盖率达75%,森林覆盖率达71%,县域内空气、水、土壤等均处于优良的状态,优良的生态环境成为安吉发展的根基。

二是坚持生态资源化。安吉优良的生态,让山青、水绿、天蓝、林茂、田丰,不仅时时处处景色宜人、让人流连忘返,也终不负众望,结出丰硕的果实。山上林茂果丰,目前安吉拥有山林198万亩,其中竹林108万亩,白茶园10万亩;水中鱼肥蟹壮,安吉现有山塘水库5000余座;田中稻黍飘香,安吉现有稻田面积20多万亩,蔬菜种植面积11.35万亩,另有大量特色农产品生产。安吉的毛竹、白茶等特色农产品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具有明显优势。优良的生态优势正逐步转化为优势的资源优化。这为产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是坚持资源产业化。产业是将资源增值转化为财富的重要载体。安吉围绕具有优势的生态资源,积极推进资源产业化。目前,安吉的毛竹产业年销售收入已达200多亿元,白茶的年销售收入也近20亿元。围绕优良的生态,安吉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2013年收入已达102.3亿元,生态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优良的生态资源促进新能源、新环保、新材料、新网络、新医药、新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优良的生态环境在促进养生养老产业发展的同时,也促进养生养老地产的发展。2013年安吉地区生产总值达270亿元,是2003年的6倍。

四是坚持产业绿色化。安吉在注重生态产业化的同时,也坚持产业绿色化发展。一是第一产业的绿色化发展。安吉优良的生态,确保毛竹、茶叶及其他特色农产品的绿色化发展。在大宗农产品的生产过程中,注重化肥、农药等实现减量化,以确保生产过程的绿色化。二是第二产业的绿色化发展。在第二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注重向园区、小城镇集中,实现企业集中、行业集聚、产业集群式发展,并注重实现园区集群产业的循环式发展,实现绿色清洁发展。三是第三产业的绿色化发展。安吉在第三产业发展中,注重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乡村文化产业及其他现代服务业,实现高效低碳化发展。这让安吉的产业越发展,生态越优良,产业与生态互促共进,螺旋式上升。产业绿色化也促进经济绿色化程度。

坚持理念生态化、生态资源化、资源产业化、产业绿色化,成为安吉深入践行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指示的重要体现,正在让安吉的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安吉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突出成效

安吉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统领下,全面深入实施生态立县发展战略,积极构建和谐共进的新型城乡、工农关系,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丰硕成果,绿水青山也成为安吉的金山银山。

一、生态更加优良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保护和发展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安吉城乡居民的自觉行为,实现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生态的协调发展,安吉生态环境更加优美,为打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创造了前提条件。安吉森林覆盖率71%,植被覆盖率75%,全流域水质始终保持在国家一类标准,干流水质在Ⅲ类以上,空气质量常年保持清新,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4.7%,是土净、水净、气净的“三净”之地。在保护建设和经营生态环境的过程中,安吉人的生态意识不断提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已成为安吉人的共识,依靠生态理念、生态环境优势,繁荣的生态产业、生态经济,安吉建构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体系,安吉被授予首个国家生态县、新农村与生态县互促共建示范区、林业推进新农村建设示范县、全国首批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县,安吉生态文明建设为全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示范。

二、产业更加发达

安吉坚持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不仅大大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也实现了农业与县域经济的协调发展。2013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7617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近2倍,农业及其涉农产业对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达60%。其中,2014年,安吉白茶带动农民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安吉以不到国内2%立竹量创造了全国20%竹业产值,毛竹带动农民增收9000元,贡献了一半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和32%的全县GDP。安吉是全国首个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休闲农业构建了 “一环四带六区”的发展格局,形成了四大旅游品牌,建成了一大批全国知名景区。2013年,接待游客1044万人次,休闲旅游总收入超过102.3亿元。绿色现代农业发展也促使GDP能耗比2005年下降20%,促进了县域经济发展质量的大幅提升。

三、文化更加繁荣

安吉通过实施融合发展的文化战略,不仅使传统文化得到了保护和传承,也裂变出一系列新的文化要素,涌现一批创意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安吉文化呈现出勃勃的生机与活力。安吉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影响力快速提升,实现县级文化示范村(社区)全覆盖,成功创建浙江省文化先进县。在促进文化事业发展的同时,安吉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六大文化产业发展为导向、示范园区和重点项目为依托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依托文化底蕴,传统文化产业与现代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已先后引进天使乐园、天v山书院、中国音画乡村、安吉(龙山)生态影视基地等重要项目,包装打造安吉白茶休闲文创产业园、昌硕故里文化休闲旅游区等本土文化产业项目,逐步形成产业集聚,已建或在建的文化创意项目30余个,这些项目全部投入使用后将拉动1260亿元的产出。

四、乡村更加美丽

安吉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实现自然生态、绿色产业与和谐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农村处处透着美丽,时时彰显着魅力,美丽乡村成为安吉耀眼的名片。在美丽乡村建设的进程中,安吉彰显依山傍水、因势因地而建的生态环境特色,彰显着自然美;坚持产业为先,实现生活富裕,融现代文明于自然生态之中,实现着现代美;乡村建设突出因地制宜,彰显特色,给人以十里不同景、人在画中游的视觉冲击,体现着个性美;把全县建成大景区,把村落建成特色景点,实现环境、空间、产业和文明的相互支撑,构建着整体美。美丽乡村呈现出宜居、宜业、宜游,且安、且吉、且美的良好局面,实现了浙江省提出的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安吉也被授予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中国人居环境奖,2012年获得联合国人居奖。安吉美丽乡村建设的创新理念和成功经验也因此被浙江省委省政府采纳,成为省委推出《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计划(2010-2015年)》,推进全省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依据。

五、农民更加幸福

安吉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时时处处体现着以人为本,农民的幸福指数显著提高。安吉在发展县域经济的过程中,着力满足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生活预期,保持农村应有的环境和风貌,保证农民应有的尊严和地位,农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涵盖点、线、面、团的服务网络为农民提供了极大便利,推进农村公共服务的发展,形成全面覆盖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应保尽保,使农民生活得放心;形成两公里便民服务圈,公共服务不断健全使农民生活得舒心;实现点对点、面对面、全方位的网格化服务,使农民生活得安心。安吉全面完成新一轮教育布局调整,教育质量稳步提升,被评为浙江省教育强县;90%以上的农民参加新型城乡合作医疗,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全覆盖;99%的村庄实现了充分就业。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享受着美丽乡村建设形成的丰硕成果,充分追求并实现着自我发展,安吉农民的幸福感比以往任何时期都要强烈。

生态环境的持续优化、生态资源的永续利用、生态经济的蓬勃发展,城乡一体化建设快速推进、农民幸福指数大幅提升,安吉在更高水平上实现着乡村美丽,农民幸福。

安吉“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启示

安吉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理念,走出一条生态与经济、农村与城市、农民与市民、农业与二三产业互促共进的发展道路,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给予我们许多深刻启示。

一、生态文明建设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党的十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安吉以往走工业化发展的路子遭遇到区位的局限和环境的制约,迫使安吉重新思考发展思路,重新定位发展方式,从实际出发选择发展道路。安吉最大的优势、最丰富的资源是生态环境,最稳定、最有特色的产业是绿色产业,通过践行的重要指示,绿水青山在安吉已经变成金山银山。安吉实践启示我们,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让生态文明理念贯穿政治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的全过程。

二、建设美丽乡村是实现美丽中国的必然要求。

美丽中国,是党的十报告为我们勾画出的中国未来发展的蓝图,激起社会各界的共鸣、受到全国民众的高度赞誉。而早在2008年,安吉正式提出了美丽乡村的设想,在建设实践中,深入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的指示精神,加快了全县美丽乡村的建设进程。安吉美丽乡村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安吉实践也启示我们,要加快美丽乡村建设乃至美丽中国,必须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因地制宜地加以推进,为发展美丽中国提供生态环境与绿色产业支撑。

三、提升农民幸福指数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首要目标。

安吉的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与浙江省其他县相比较并不算高。但是,安吉农民的收入在浙江排名中等以上,在这样的收入基础上,同时享受着美丽的生态环境、人文环境,享受着美丽乡村建设带来的完善的基础设施、健全的公共服务和充分的社会保障,他们的幸福指数很高。优良的生态环境、丰富的精神生活、基本的社会保障等因素在幸福指数中的权重会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大。因此,在新农村与美丽乡村建设中,要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促进经济发展,推进农村各项社会事业,促进农民的全面发展,实现农民的物质富裕和精神富有,只有这样,农村才能和谐稳定,农民才能幸福安康。

四、绿色发展是实现兴县富民的有效途径。

兴县富民有多条路径选择。安吉坚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始终把绿色产业作为主导产业,走出了一条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互促共进的路子。安吉实践表明,绿色产业也能兴县富民。在我国,工业强县的例子屡见不鲜,但由于一些县不注重生态保护,其结果是得到了金山银山,却失去了绿水青山。安吉实践表明,依托绿色产业,既可兴县富民,又有利于环境保护;在产业发展、兴县富民的同时,优良的生态得以延续,进而为实现更高层次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资产安全态势篇2

关键词:商洛;旅游产业;swot分析

一、商洛旅游业发展现状

商洛位于陕西省东南部秦岭南麓,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地处秦头楚尾,因商山、洛水而得名。商洛经济落后,旅游起步较晚,但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交通条件的改善,将制约旅游发展的交通瓶颈逐渐打开,商洛旅游业凭借资源优势和不懈努力,获得了较快发展,成为该市新的经济增长点。2003年以来,旅游产业以超过20%的年增长率快速发展。2007年接待境内外游客、实现旅游收入,分别约是2001年的4.6倍和6.7倍。旅游产品由柞水溶洞独立支撑发展为拥有商南金丝峡、丹江漂流、柞水溶洞、商州牧护关、镇安木王等知名景区共同发展的局面,已形成丹江文化旅游长廊和山镇柞原生态旅游环线两条精品旅游路线。然而,目前商洛市旅游投资严重不足,景点开发相对滞后,景区交通不畅,旅游产品单一,产业规模小,配套服务设施建设不到位,高素质旅游从业人员匮乏,市场开发创新意识淡薄,接待服务水平较低,旅游综合竞争力较弱,再加上开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方案不明确,旅游产业发展支撑体系建设不到位,管理体制不适应大旅游发展的需求等,制约着旅游资源优势的发挥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 商洛旅游业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是进行区域旅游规划和制定区域旅游发展战略时了解区域旅游发展内外影响因素的常用研究方法。swot是英文缩写组合,sw指某行业或部门内部影响因素的强项和弱项(strengths和weaknesses),ot指某行业或部门外部环境的机会与威胁(opportunities和threats)[1]。笔者利用此法对商洛旅游业的自身情况和外部环境进行全面分析,以期明确商洛旅游业发展方向,促进当地旅游业健康发展。

(一) 优势分析

1.资源优势

旅游资源是旅游目的地藉以吸引游客的最重要因素,也是确保旅游开发成功的必要条件[2]。商洛旅游资源单体共计556个,共有主类8个、亚类19个、基本类型56个,分别涵盖了国标数量的100%、61.3%、36.1%。旅游资源比较丰富,类型较为全面。其中地文景观类旅游资源价值最高,发育了大量质量较好的峡谷和喀斯特溶洞,如金丝峡、柞水溶洞等;生物景观方面,商洛海拔1 000m以上的山地具有植被垂直带谱,森林公园突出,如木王、天竺山、老君山等,极具旅游开发前景;全市遗址遗迹类旅游资源占到总量的46.4%,主要有仓颉遗址、四皓和闯王文化遗址等;建筑与设施类旅游资源数量最多,是发展文化旅游的最大优势资源类别,如东龙山双塔、漫川古镇和凤镇等。商洛以关中秦文化为主,又打着荆楚、中原文化影响的烙印,多元文化也是其旅游资源的特色。从规模看,全市旅游资源以自然生态类为主,人为景观为辅。从质量上分析,全市生态与环境优势明显,尤以自然风光、山水景观闻名陕西,在省内具有一定独特性和垄断性。

2.区位优势

商洛文物古迹资源不敌西安,人文风情难胜黄陵和延安,然而,发展生态旅游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这是商洛旅游的资源区位和“卖点”。从资源区位的互补性来看,商洛以山峡洞林水为主的自然风光与西安的文物古迹、陕北的黄土文化旅游形成反差,定位于陕西南北纵向旅游的南翼和西安的“第二生活区”,发展观光、度假休闲、探险科考旅游,可资源互补。

商洛处在大西北与东部经济联系的交通要道上,在陕南三市中距西安最近,距咸阳国际机场仅需2-3小时车程,区位优势明显.随着西康、西合两条铁路和312国道运营以及西康、西合、西武三条高速公路的开通,交通条件将全面改善,对外交通区位优势进一步凸现,融入西安,借势发展的条件更加优越。全市公路总里程5 272.3km,路网密度为0.27km/km2,村级公路为8 308.1km,公路通村率达97%。基本形成了以铁路为骨干、公路为经纬,纵横交错的立体交通网。

据抽样调查,商洛客源以区域市场为主,游客以陕西、河南和湖北为主,占到游客总量的91%,其它省区仅占游客总量9%。就具体城市而言,商洛客源集中于商州区、西安、咸阳、渭南、安康、南阳和十堰等七个城市。西安是我国西部地区的特大城市,经济实力强,距商洛较近,其游客规模居商洛客源市场首位,是商洛市最重要游客来源。咸阳也是其重要客源地。南阳和十堰市由于离商洛较近,交通便利,经济实力较强,来商洛旅游的人数也较多。今后依托西安这个巨大的客源市场,积极发挥资源优势,建设“西安第二生活区”。既可是西安、咸阳、渭南、南阳和十堰等城市人群休闲娱乐、度假旅游的目的地,又可融入西安旅游圈内,使国内外游客在游览古城历史文化名胜之后,来商洛领略南北交融独特风情,享受大自然无限风光。

(二) 劣势因素

1.旅游产品结构单一,地域组合性不强

商洛薄弱的经济基础决定了旅游开发资金短缺,致使旅游开发建设滞后。目前各景区的发展大多局限于旅游资源本身的初级开发,旅游产品结构不合理,多为依托旅游景点的传统观光旅游,而生态旅游、休闲度假旅游、会展旅游等高层次旅游产品开发严重不足,优势旅游产品较少。且商洛主要景区、景点集中于山区,景区景点密度低,道路通而不畅,空间组合较差,易使旅游时间比超过游客所能承受的疲倦指数,直接影响到旅游产品的组合设计和区域旅游资源的联合促销。旅游产品利用淡旺季差异大,旅游设施全年有效利用率低,造成了旅游投资一定程度的浪费,抑制了商洛旅游业的发展。

2.产业规模小,服务质量相对较差

商洛旅游业发展起步迟、规模小,目前在全省仍处于后进位次。旅游企业普遍小、散、单,产业缺乏龙头企业支撑。从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到景区景点、宾馆饭店等涉旅企业,均缺乏专业人才,尤其是旅游管理、酒店管理、园林和建筑设计等方面人才紧缺,产业发展缺乏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产业组织化程度不高,经营管理水平低,市场发育不健全。宣传的总体形象不鲜明,宣传促销没有形成规模效益,缺乏整体性、计划性。旅游线路还没有形成网络,旅游产品还停留在点开发阶段,接纳游客量少,接待能力明显不够。?宾馆饭店、农家乐设施陈旧,管理不够规范,餐饮服务商洛特色不浓、服务水平低,卫生环境质量差,投诉处理机制不够健全。

(三) 发展机遇

1.政策机遇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山川秀美工程的深入实施,西部地区将在资金投入、环境保护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得到国家的扶持。商洛作为全国有名的贫困地区,必然会受到特别关照。全国人大把旅游业确定为第三产业中积极发展的第一新兴产业,国务院每年发行10亿元国债支持西部旅游开发。国家鼓励各地发展旅游业,尤其对贫困地区给予优惠政策。陕西省委、省政府也出台了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决定,并确定了以西安为中心,关中为主体,向陕北和陕南扩展的旅游战略发展格局[3]。在支持陕南突破发展决策中,把商洛生态旅游纳入了省旅游业“十一五”发展规划,放到更加突出的地位来扶持。商洛市坚持生态立市、产业兴市战略,把生态旅游作为五大特色产业之一优先发展,多方筹集数亿元投入旅游景区开发,大面积退耕还林还草,举全市之力打造山水园林生态旅游城市、省级卫生城市。这一切为商洛旅游业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2.旅游转型的机遇

由于崇尚自然的文化潮流,生态旅游已成为新的时尚和热点[4]。商洛市的旅游资源中蕴含着真正意义上的、原汁原味的生态旅游资源,定会受到旅游者的青睐。商洛旅游业发展处于初级阶段,可吸取其他城市的经验教训,根据我国旅游业发展趋势,调整旅游发展战略,坚持“高起点、高立意、高水平”的原则,抓住旅游发展的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

(四) 威胁分析

1.竞争压力日益加大

陕西各市大力发展旅游业,竞争激烈,市场开拓难度加大。商洛依托秦岭及其余脉形成的旅游资源,提出把自己建成西安的“后花园”、“第二生活区”,而安康、汉中以及秦岭以北的长安、周至、眉县等地也提出了同样目标,它们的旅游资源、产品与商洛有相似之处,替代性、竞争性强。西康铁路、西康、西汉高速公路营运后,西安到安康和汉中的路程大大缩短。与汉中、安康相比,商洛旅游资源总量,尤其是四级以上优良等级资源明显处于劣势。且汉中、安康旅游产业规模都在商洛2倍以上,就接待能力来讲,汉中和安康的星级饭店数是商洛二倍多;商洛没有国际旅行社,国内旅行社数量也仅及汉中、安康的1/3左右,竞争压力很大。秦岭北麓的山体旅游资源,由于距西安最近,开发历史较早,形成一定气候,新近又开通了西安环山旅游公路,将会截留大量游客,对商洛也构成有效竞争。

2.个性化需求日趋突出

现今的旅游活动不再是单纯的观光,而更多地包含了休闲、健身、娱乐、科考、探险等内容。传统的观光旅游已不能满足旅游者的需求,旅游正朝着个性化、多元化化、休闲化的方向发展,各种内容丰富的旅游方式和旅游项目正受到欢迎。对商洛旅游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商洛发展旅游的对策和建议

(一)政府主导,营造氛围

商洛旅游业处于起步阶段,必须在良好的大旅游环境下,及时把握旅游业发展趋势、调整战略,乘势借势发展,而这些工作仅靠企业和开发商是无法完成的。再者山区旅游开发投资多、难度大、见效慢,对外商资本缺乏吸引力,这就需要政府进行重点扶持。实行政府主导型开发战略,可以发挥政府信誉好、协调能力强、有一定资金筹措能力的优势,有利于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对商洛来说,市场发育远不成熟,旅游产业规模还很小,完全靠市场、靠企业,很难实现高速增长和可持续发展。因此,政府的导向、投入及全方位组织协调意义更大。

(二) 突出特色,区域联动

打绿色牌、走特色路,以生态旅游、休闲度假、观光娱乐和探险康体为主要内容,整合资源,实现商洛旅游突破发展。集中力量打造三类旅游产品:一是加强区域联合,打造以秦岭“四宝”(大熊猫、朱?、金丝猴和羚牛)为内容的世界级旅游精品;二是建设以雄山秀水为内容的旅游极品。如商南金丝大峡谷的山水旅游景区,镇安木王国家森林公园大面积野生花卉景区,柞水乾佑河百里生态旅游长廊;三是推出三项以深山休闲为内容的旅游新品,即推出“走进自然的野趣体验旅游”,走进秦岭的“山村体验旅游”,“走进明清古镇”的风情旅游。选择一批能体现商洛特色的深山小镇、码头、明清会馆等,修缮整理,使成为商洛民俗文化旅游展示地。近期抓好柞水凤凰古镇、丹凤龙驹寨古镇和山阳漫川关古镇建设和开发[5]。

综合考虑商洛旅游资源、客源、交通和声誉区位,缺乏独立发展强势旅游的客观条件。但转变观念,依据铁路公路干线,与周边城市联合,形成区域联动,实施整体营销,扩大旅游市场份额,还是大有可为的[6]。第一是与陕南汉中、安康联合促销,精心塑造陕南整体旅游品牌形象。商洛应突出“秦岭山地旅游品牌”,各县也应从自身个性出发,塑造各具特色的旅游形象,增强对游客的吸引力。第二,利用与西安旅游产品的互补性,与西安联合促销,融入西安旅游圈,共同受益。

(三) 紧跟潮流,发展生态旅游

随着绿色文明的倡导,旅游需求的自然生态取向风靡全球。在像商洛这样的贫困山区进行旅游开发只有以生态旅游为基础,才能保证在贫困山区旅游发展中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和可持续发展。商洛是秦岭山地自然生态旅游区的主干之一,极具生态旅游发展前景。同时又可体验多元文化特色,欣赏颇具地方风味的商洛花鼓和镇柞渔鼓。商洛旅游开发以青山绿水为底色,重点突出以山峡洞水林自然生态旅游和与之相适应的人文生态旅游,从而与陕北的“三黄两圣”,关中的文物古迹旅游遥相呼应,为陕西旅游业的区域联合开发,实现“以西安为中心,关中为轴线,逐渐向陕北、陕南扩展”旅游发展大战略奠定基础[6],打造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

(四)社区参与,旅游扶贫

旅游业是突显我国贫困地区乡村资源特色,变资源劣势为优势,促使贫困乡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商洛要将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相结合,实施旅游富民工程。商洛大部分村民以传统的经济方式为主,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收入水平较低,生活质量不高。在旅游开发中,有些地区采取移民政策,不利于地域文化特色的保护和延续。有的虽不移民,但当地居民没有从旅游中获得收益或收益甚微,甚至还要承受环境污染、交通拥挤、物价水平上涨等不良影响。这些现象与发展扶贫旅游的初衷相悖。应将当地居民看成是特定生态环境背景下地域特色文化的体现者,强调社区参与,吸纳社区劳动力从事旅游开发和建设、旅游商品生产、旅游商业经营与服务,鼓励社区居民为景区规划和开发献计献策。改善他们的收入和生活环境,逐步调整当地的产业结构,转换传统的生活方式。有实力的区县打造陕西旅游强县,整个地区争取成为国家级旅游扶贫示范区。这样不仅提高贫困群体的生活水平和综合素质,实现经济发展,又保护文化的完整性、增强民俗魅力,使社区居民成为生态环境与资源的重要保护力量,真正创造一种和谐、友善的旅游氛围,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的共赢。

参考文献:

[1] 王云才.现代旅游规划设计案例[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4:252.

[2] 保继刚,楚义芳.旅游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72-105.

[3] 马耀峰,陶丽莉.延安市旅游开发的swot和cis分析[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2(4):112-115.

[4] 师谦友,张敏娜,刘新颜.安康市旅游业发展模式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4(1):116-119.

[5] 马耀峰,刘谦光.抓住三条高速公路通车的历史机遇,大力推动陕南旅游产业突破发展[r].陕南旅游产业突破发展课题报告.

资产安全态势篇3

一、突出资源开发,培育县域经济发展优势

远安立足县内丰富的矿产资源和森林资源优势,走科学开发、深度加工、循环利用之路,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加速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

1、推进资源链条式开发。以资源深度开发、产业有序扩张为方向,摒弃传统粗放型的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对磷化工、新型建材、机械加工、农产品加工四大主导产业进行链式开发,不断拓展产业发展空间。

(1)依托磷矿资源优势,以精细磷化工、高效复合肥为主攻方向,大力实施磷矿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战略,狠抓磷矿资源深度开发和中低品位磷矿石综合利用,加速了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

(2)依托林业、陶土等优势资源,坚持走产品系列化、企业协作化、产业集群化之路,促进建材产业稳步发展。

(3)依托航天九院的技术优势和远安车桥的市场空间,机械加工业不断发展壮大。

(4)依托远安绿色农产品资源优势,坚持用工业理念谋划农业,着力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向现代食品制造业发展。

2、推进资源节约式开发。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的原则,切实加强资源综合利用,推动了经济发展由资源消耗型向资源节约型转变。发挥政府对资源的调控职能,按照磷矿石开采计划和用矿需求严格控制开采量。特别是针对磷矿资源采富弃贫、采易弃难、资源浪费等掠夺式开采问题,强力推进磷矿资源全层开采,走采选结合、厂矿联合之路,“厂矿一体化”格局初步形成。全县磷化工产业呈现出了资源利用集约化、产品结构多元化、生产工艺精细化的良好发展态势。

3、推进资源保护式开发。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承载力和自然资源的约束力,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坚持走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按照“矿山开采法制化、矿区废水要净化、矿山废渣无害化、矿区生态要绿化”的建设目标,全面开展矿山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磷、煤矿矿区生态环境得到了根本性好转。同时,积极推进食用菌产业内部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反季菇、双孢菇、茶树菇等替代产品,切实减少对森林资源的消耗,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双赢”。

二、突出园区规划,构筑县域经济发展平台

我们充分利用三江集团主体调迁后的存量资产和省级开发区的政策机遇,重点建设远安工业园,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平台。

1、高标准规划。我们聘请武汉理工大学制定了《湖北远安工业园区发展战略规划》,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园区发展的基本方针、任务和具体措施。在对园区发展进行SWOT分析的基础上,对园区作出了“建设特色鲜明、产业集聚、政策优惠、设施完善、服务高效、环境优美的山区一流省级绿色工业园区”的战略定位,确立了“项目壮园、科技兴园、硬件立园、软件助园、环境优园”等五大战略重点和“一园多区”的总体布局,为园区未来15年的发展制定了战略性纲领。

2、高强度建设。按照“总体规划、政府引导、业主开发、引资建设”的开发建设思路,紧紧围绕四大主导产业,对工业园区七个产业区进行合理布局,积极引导优势产业、优强企业和各种工业要素向园区集聚,园区工业经济总量快速扩张。我们先后投资近2000万对园区基础设施进行完善和改造,项目和企业的进入成本和生产成本有效降低,园区对工业项目的承载能力明显增强。目前园区内企业已达到21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6家。

3、高效能管理。按照“小政府、大服务”的要求,我们设立了远安工业园管理委员会,根据远安县委、县政府授权行使管理职能。积极探索盘活存量资产的有效途径,成立了“远安工业园经营开发公司”,承担工业园区国有资产经营增值、基础设施开发建设等经营活动;对工业园范围内的经济和行政事务实行“一个部门管理”、

“一个窗口办事”、“一条龙服务”,着力建立园区高效运转、管理有序的运行机制和工作机制。

三、突出项目支撑,培植县域经济发展后劲

切实加强项目建设、服务、管理和储备,使县域经济发展后劲不断增强。

1、抓项目引进。在招商思路上,坚持以壮大四大主导产业为方向,坚持与现有资源深度开发相结合、与现有企业发展壮大相结合、与发展农业产业化相结合、与建设远安工业园区相结合。近年来,全县共引进和建设过千万元项目39个、过亿元项目6个,到位资金16.1亿元,工业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县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的66.8%。

2、抓项目建设。通过政策引导、协调服务等一系列措施促进建设项目尽快达产达效。远安县委、县政府定期对重点项目建设进行专题办公,制定“一企一策”的扶持措施,切实解决项目建设和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对重点工业项目在资金、政策上给予扶持,在环保、安全上严格规范,在生产要素、资源配置上重点倾斜,促进企业的规模扩张与自主发展。目前,全县规模以上企业29家,其中年销售收入过亿的企业2家、过5000万的企业6家、过1000万的企业21家。

3、抓项目储备。立足本地特色资源、优势产业和存量资产,将国家和省市的有关政策与远安的发展实际相结合,深度论证和包装储备了一批影响全县发展大局、促进产业升级的建设项目,形成了“储备一批、推进一批、建设一批”的良性循环。目前,全县已包装储备陶土系列产品开发、磷石膏综合利用、黄磷尾气综合利用、农产品加工等建设项目73个,其中重点推介工业项目12个。

四、突出协调发展,提高县域经济发展素质

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生态优良的文明协调发展之路,在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城乡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1、推进现代农业。突出农业增效和生产发展,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和安全的要求,积极顺应市场变化,大力优化调整产业产品结构,完善产业区域布局,食用菌、优质水果、桑蚕、畜禽养殖等主导产业进一步升级。目前全县食用菌年生产规模达到7414万袋;柑橘定植10660亩;蚕茧产量达1796吨;粮食总产8.9万吨,“鸣凤”牌大米荣获第二届武汉农产品博览会最佳畅销奖;生猪出栏18万头。农业主导产业实现了产量和效益的“双增长”,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空间和途径不断拓展,2007年1月至9月全县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776元,同比增加409元、增长17.3%。全县共发展各类专业村98个,新增产业基地面积6万余亩,培育农村种养和营销专业大户1056个,培育农村专业合作组织32个,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断提高。

远安县按照“科学规划、全面启动、试点先行、重点突破”的思路,制定《远安县“十一五”期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纲要》等20多个规范性文件和专项规划,设立新农村建设专项基金,推行“五个一”(一个县级领导挂帅、一个乡镇领导牵头、一个县直部门帮扶、一个工作专班专抓、一个重点企业对口支援)的帮扶机制,确保了新农村建设有序推进。全县共投资1800万用于20个试点村建设,新农村建设深入人心,推进势头强劲。

2、发展第三产业。坚持把旅游业作为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和第三产业的龙头,突出品牌创建和市场拓展两大工作重点。在开发建设上,将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紧密结合,重点加强了鸣凤山景区、灵龙峡景区和嫘祖人文景区等省级绿色生态旅游景点建设。在宣传促销上,紧紧围绕“丹霞山水、绿色远安”的旅游主题和“奇美丹霞景、三峡后花园”、“楚人之乡、世外桃源”等旅游宣传名片,通过多种营销方式集中推介我县旅游产品,有效提升了远安旅游知名度。在服务业发展上,认真落实促进商贸、餐饮等传统服务业加快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积极发展金融、保险、房地产、家政、物流等新型服务业,服务业在县域经济和就业结构中的比重不断提高。

3、加强社会建设。全面落实再就业优惠政策,就业再就业渠道不断拓宽,几年来累计新增城镇就业1.1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一直控制在4.3%以内,在全市率先消除零就业家庭。我们以创建平安远安为抓手,认真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社会和谐稳定,群众安居乐业;认真落实三条保障线的政策,扎实开展“千人送温暖,万人帮贫困”活动,社会弱势群体得到关爱和救助,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

五、突出环境建设,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

坚持把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作为抓经济工作的着力点和切入点,努力破解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县域经济发展活力不断增强。

1、优化体制环境。几年来,按照公有产权退出生产经营领域、职工全部妥善安置、债权债务依法化解、闲置资产有效盘活的思路,以产权出让、破产重组为主要方式,全面完成了250余家国有集体企业及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的产权制度改革。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加快发展民营经济的各项政策,深入开展“企业管理创新年”活动,为全县工业经济发展提供了内在动力。

农村税费改革、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农业科技服务体制改革、水利产权制度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等不断深化,农村各项改革实现重大突破。特别在乡镇综合配套改革中,坚持把工作重点放在创新“三农”服务的长效机制上,全面推行社会化参与、市场化运作、规范化管理、民主化监督、制度化保障、系统化考评的“政府招标、市场运作”新模式,在农村产生了极为明显的效果。相继推进了教育系统人事制度改革、卫生系统内部运行机制改革、广播电视系统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和水管单位改革等事业单位改革,为社会事业长足发展拓展了新的空间。

2、优化人居环境。坚持把改善硬环境作为外向型经济的有效载体,以城镇化建设为龙头,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城乡人居环境得到较大改善。完成了20多项基础设施建设,对外开放、吸引外来资本的竞争力得到增强。抓住国家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机遇,大力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农村安全饮水、农村“五改三建”、末级渠系建设、通村公路硬化等项目建设。

资产安全态势篇4

关键词:皖江城市带;耕地资源安全;粮食安全;评价;相关性分析

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近年来城镇工业化高峰相继逼近,促使耕地资源数量持续减少、质量水平不断降低,耕地资源安全程度总体呈现波动下降的态势,逐渐成为制约区域粮食安全的重要因素。目前,很多学者已从不同角度探讨了耕地资源数量安全态势及问题的诱发机制,从农业生产能力、土壤肥力和耕地适宜性评价等角度开展耕地资源质量安全研究,逐步构建耕地资源安全整体评价指标体系。安徽省作为中国农业大省之一,是粮食主产省、余粮省、粮食调出省,对于稳定全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2008年,为配合做好全国新增5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的指示精神,安徽省委、省政府提出全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要从2007年580亿斤增加到2020年800亿斤,增产粮食220亿斤的目标。2010年1月,国务院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的批复对安徽皖江城市带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重要的发展机遇,城镇、工业化速度将进一步加快。以《规划》为依据,确定本文研究区域为“皖江城市带”。区域地势南北高、中间低,涉及江淮丘陵、沿江平原和皖南山区,主体部分为沿江平原;气候温和,土壤肥沃,水热条件组合较好,开发历史悠久,是我国重要的粮油生产基地,属江南鱼米之乡。但是,随着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建设,耕地面积减少的趋势将难以避免,而示范区又是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其耕地数量的不断减少不仅危及本区域粮食安全,甚至会影响到国家粮食安全。本文以耕地资源安全作为研究对象,从耕地资源数量、质量、经济社会安全等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选用层次分析法对区域耕地资源安全水平进行系统研究,通过Eviews7.0软件探讨耕地资源安全与粮食安全的相互关系,为实现区域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提供有益参考。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

以市为地域研究单元采集数据,数据资料主要来源于《安徽省统计年鉴(1990-2009年)》、安徽省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以1996-2006年为主)、《中国统计年鉴(1990-2009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9年)》、《中国国土资源年鉴(2009年)》、《全国2011年国土资源公报》、其他报纸杂志以及互联网提供的数据。

(二)研究方法

1.评价指标值无量纲化

本文采用直线型无量纲化法中的阀值法,即将指标实际值与该指标的某个阀值相对比,从而将指标值转化为量化值。

2.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选择层次分析法(AHP),依次通过明确问题,建立层次结构模型,构造判断矩阵和层次单排序,计算一致性指标,再通过层次总排序,最后通过一致性检验,确定各指标因子相应的权重。

二、皖江城市带耕地资源安全评价

(一)评价模型构建

根据研究需要,对皖江城市带部分城市(合肥、芜湖、宣城、铜陵等)发改委、城建、土地、环保等部门做了调查、了解,按照指标构建的相关原则,参考了张士功、朱红波、杨晓蕾等关于耕地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成果,因地制宜地选取相互独立且反映各方面特征的典型敏感指标,从耕地资源数量、质量、经济社会安全三个方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并结合区域背景,参照科学研究的判定标准,制定评价安全标准值(见表1),通过层次分析法,最终计算出区域的耕地资源安全评价值。

(二)评价结果分析

1.评价等级确定

确定采用多级分级标准,将耕地资源安全水平划分为相对安全、稍不安全、较不安全、不安全四个等级(见表2)。评价综合分值越低,耕地资源安全状态越好。

2.结果分析

经过评价得到,皖江城市带耕地资源安全综合评价值介于0.0266-0.7284之间,其安全级别处于相对安全与稍不安全等级之间,综合评价值呈先大幅递减后小幅递增的趋势,与数量、质量安全评价值变化趋势大体一致。此外,耕地资源安全评价值区域差异显著。近二十年以来,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耕地资源数量安全评价值一直大于0.25,反映四市耕地资源数量安全程度较差,主要原因在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速度较快,迫使非农建设占用耕地资源的现象日趋严重,且由于利益驱动,农民外出务工较多,劳动力紧缺,促使耕地存在无人耕种或无力耕种的现象,抛荒率较高,耕地利用率不足。同时,渍涝、盐碱、沙化等生态环境问题,促使耕地质量水平的进一步下降。而池州、安庆、宣城、巢湖、滁州大部分年份里耕地资源数量安全评价值处于0.25分值以下,安全程度较高。总的来看,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的安全综合评价值近年来普遍高于池州、安庆、宣城、巢湖、滁州等地区评价值,呈现经济社会发展较快地区安全程度逐渐低于经济社会发展较慢地区的趋势。

三、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水平相关分析

(一)粮食安全现状及变化趋势分析

1.粮食产量波动指数分析

1989年以来,皖江城市带粮食生产取得了显著发展,粮食总产量由1989年的1145.52万t上升到2008年的1428.66万t,增长了24.72%,年均增长率1.24%。人均粮食拥有量的变化与粮食总产量的变化同步。但是,人口增长的速度比粮食增产的速度更快,促使人均粮食占有量的增长速度比粮食增产的速度慢一些,人均粮食占有量从1989年的461.95kg/人增长到2008年的497.23kg/人,年均增加1.76kg/人,2008年达到最大值。地均产量增加幅度较为明显,2008年地均粮食产量9.01t/hm2,为1989年6.79t/hm2的1.33倍。

2.粮食生产与人口分布、经济发展的地理差异逐渐增大

经研究发现,合肥、马鞍山、芜湖人口比重较高,但粮食产量比重不断减少,其结果是粮食获取能力和获取成本势必受到影响。部分地区经济总量比重增加而粮食产量比重下降,经济发展和粮食生产地域分工的空间差异显现,粮食生产布局向经济发展滞后的区域集中。滁州、安庆、巢湖作为粮食生产大市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而经济发展较快的马鞍山、芜湖、铜陵、合肥等市,粮食产量占全省粮食产量的比重有所下降。皖江城市带形成了中部经济高速发展,而粮食生产向北部和南部城市集中的地域分工格局。

3.粮食供需平衡及安全状况分析

2003年以来,皖江城市带的粮食自给率(用“粮食生产量/粮食需求量”的比率代替)逐年上升,由2004年的113.91%上升到2008年的124.31%。但如果按照全省全社会粮食“总量平衡”的目标来衡量,皖江城市带的粮食安全程度并不高,存在一定的隐患。

(二)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相互关系分析

1.耕地面积与粮食总产量年变化率相关分析

耕地资源是粮食生产的基础,保持一定数量的耕地面积是保障粮食生产的先决条件,是稳定粮食产量的基本保证(见图1)。为了进一步说明两者关系,通过Eviews7.0软件,依据耕地面积与粮食产量年变化率曲线的明显变异点,将其划分为五个阶段,对耕地面积与粮食产量增长率相关性进行拟合。在耕地面积大幅减少的年份,粮食产量显著下降,二者相关系数达到0.9905。2002年以来,二者的变化不完全同步,相关系数逐渐变小,这意味着耕地面积变化对粮食总产的约束作用弱化,此期内粮食单产提高对粮食总产增长的作用增强,耕地数量的增加对促进粮食增产居于次要地位。这充分表明,粮食总产的增加不可能完全依靠扩大耕地面积来实现,还需相应提高粮食单产。

2.耕地质量变化与粮食生产水平的关系分析

耕地资源质量变化体现在粮食生产上,即为粮食单产不同年份间粮食单产年变化率的不同。一般认为,粮食单产受到自然和生产等投入因素的影响。农业生产的某些要素投入,例如化肥、农药、薄膜、农用机械等,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技术对粮食单产的贡献。因而,令X1、X2、X3、X4、X5、X6、Y为粮食单产(吨/公顷)的影响指标,分别为单位耕地面积化肥施用量(折纯量)(吨/公顷)、单位耕地面积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吨/公顷)、单位耕地面积农业机械动力(千瓦/公顷)、有效灌溉面积比重(%)、成灾耕地面积比重(%)、粮食单产(吨/公顷),运用Eviews软件7.0,将影响指标与粮食单产进行相关性测算,试图找出耕地质量变化对粮食单产的变化规律。

由模型1可知,六个指标与粮食单产相关系数为0.847932,相关性非常明显。表示随着六个影响指标的不断变化,粮食单产也随之变化。此外,由于耕地自然质量下降是长期形成的,短时期内难以很快改变,在衡量标准上还存在一定的难度。

四、实现皖江城市带耕地资源安全的保障措施

皖江城市带近二十年的耕地资源安全水平呈现总体下降的特点,粮食安全程度不够稳定,区域内未来面临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压力将会更大。在这种背景下,制定相应的保障措施促进耕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实现区域粮食安全尤为重要。

第一,强化耕地资源安全意识。充分认识皖江城市带耕地资源安全的严峻形势,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与粮食有效供给的影响,开展全民耕地资源安全教育。积极发挥政府部门在耕地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中的主导作用,鼓励公众参与。此外,耕地资源安全是一个动态的概念,需要在思想观念上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创新耕地资源安全理念,加大耕地资源安全保护力度。

第二,制定差别化的区域耕地资源利用对策。皖江城市带九个城市耕地资源安全水平、特点不一,地形地貌、自然气候等差异较大,未来社会经济发展潜力也不同。可参照主体功能区划,对皖江城市带进行区域划分,制定差别化的耕地资源利用对策,因地制宜提升耕地资源安全水平。如合肥、马鞍山、芜湖、铜陵耕地资源安全水平一直处于较低,耕地资源数量较少,但是该地区耕地资源安全水平提升潜力较大,为解决区域越来越大的粮食需求,需采取一定的土地整治措施,实现耕地资源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而滁州、安庆、巢湖等城市,耕地资源安全状态一直较好,可以适度提高,但不要盲目加大耕地资源利用程度,造成对耕地资源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重点做到:创新完善耕地资源保护制度,严格控制耕地占用,大力改造中低产田,逐步提高耕地质量,促进集约节约用地,稳步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第三,科学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的实施方案》(皖发[2010]3号)中提出编制示范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保障承接产业转移需求的用地政策。要在原有土地利用规划的基础上,根据经济规律、自然规律和科学规律再行编制土地利用规划,形成宏观、中观、微观互相协调有机联系的区域土地利用规划体系,强化规划的科学性和长效性。

第四,创新健全耕地资源安全机制。首先,将耕地资源安全纳入法制管理体系。继续推进耕地法律保护制度的完善,重点是涉及用途管制的土地分类、土地规划管理等法律制度等。积极推进土地财产权保护的法律制度建设,重点是土地登记、确权、权属纠纷调处和农民集体所有土地财产保护的法律制度。其次,健全耕地资源安全预警机制。总结分析皖江城市带耕地资源的数量、质量和生态状况,建立耕地资源安全预警体系,包括数量安全、质量安全预警系统等。严格控制耕地的占用审批制度,保护和改善耕地质量安全,做到用地与养地的有机结合。

第五,不断完善耕地资源安全支撑体系。耕地资源安全实现的是一个多领域相交叉的综合目标,需要从政策、经济和技术三个方面来保障目标的实现。按照耕地资源安全实现的过程,从目标、实施、评价和违约处罚等方面加强政策体系构建。根据耕地资源利用状况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拓宽耕地资源安全实现的经济支撑体系,具体而言,包括资金筹措、经济奖励与处罚制度等。同时,利用现有的“3S”技术、数据库技术、调查评价技术等,保障耕地资源安全的实现。

参考文献:

[1]邹亚锋,刘耀林,孔雪松.广西耕地资源变化与粮食安全分析[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12(2).

[2]张士功,纪纯,邱建军,等.中国耕地资源安全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农业资源与环境科学,2005(12).

[3]朱红波,张安录.我国耕地资源生态安全的时空差异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7(6).

[4]金宝石.安徽省耕地资源态势与粮食安全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5.

[5]祝小迁,程久苗,费罗成.安徽省耕地集约利用及其驱动力分析[J].中国土地科学,2009(2).

[6]吴学泽,王心源,王官勇.皖江城市带经济差异与其自然地理成因分析[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8(4).

[7]徐建华.现代地理学中的数学方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8]文森,邱道特,杨庆媛,等.耕地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7(8).

[9]李卫利.河北省耕地资源变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研究[D].石家庄经济学院,2009.

[10]王枫,汤惠君.中国耕地资源安全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11(3).

[11]宋戈,连臣.黑龙江省耕地资源安全预警分析及预警系统的构建[J].农业工程学报,2012(6).

*本文系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统筹城乡背景下的土地整治模式与政策选择研究”(项目编号:10YJA630105);池州学院2011年度引进研究生科研启动项目“基于粮食安全的皖江城市带耕地资源安全评价及保障措施研究”(项目编号:2011RC021)的研究成果之一。

资产安全态势篇5

关键词:生态文明;优势;潜力;猴场

中图分类号:X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4)10003102

1猴场苗族仡佬族乡建设生态文明的主

要优势建设生态文明,是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国家重大发展战略。贵州普定县猴场苗族仡佬族乡是全国100个一类贫困乡镇之一,是普定县最边远贫困乡镇之一,但这里具有建设生态文明的有利条件,这里的苗、汉等族人民具有适应开发的发展观[1]。

1.1产业基础优势

乡境规划区整体农业产业发展水平落后,但有的产业却一枝独秀,具有一定的产业基础优势。由于受耕地存量限制,猴场乡的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在全县五镇六乡中最少,但马铃薯播种面积位列全县第二,总产量第一,单产水平(5∶1折粮)达207.5 kg/亩, 与全省平均水平相当,远高于163.0 kg/亩的同期全县水平;蔬菜播种面积高于周边地区如猫洞、龙场、马场等乡镇,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比率高于全县大部分乡镇。

1.2资源优势

猴场规划区森林覆盖率达42.8%,居全县之首。林地资源丰富,草地草坡面积大,如境内普屯坝的云中大草原,面积达8000余亩,是南方少见的大草原,林下养殖条件优越。全乡海拔在1086~1846m之间,立体气候特征明显,错季蔬菜发展的相对优势较强。土壤不含重金属,水质先天条件好,适宜于高端农产品的生产。

1.3交通与区位优势

猴场苗族仡佬族乡距县城41km,是全县最边远的乡镇之一。但是,猴场至县境公路的全面贯通,使得从乡里直达安顺市城区的距离由原来的58km缩短到28km。特别是通过乡、县交界轿子山这一交通枢纽,实现了与安顺市铁路、高速公路网和航空网的无缝对接,从而使猴场交通区位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

1.4政策环境优势

猴场苗族仡佬族乡地处黔滇桂石漠化贫困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比较薄弱,广大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较为艰苦,但民生、经济文化、社会建设等各方面的发展深受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视,是全国扶贫攻坚与和谐社会治理的重要地区,与其它地区相比,在政策倾斜和项目扶持上有着许多优惠便利。这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该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环境优势,是区内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

1.5地貌条件与有机农产品发展优势

有机农产品安全性好、价格高,深受消费者欢迎,但生产条件要求严格。就猴场苗族仡佬族乡目前的许多有机产品生产基地而言,由于缺乏必要的缓冲空间,有机农业生产区易受常规生产区水流和病虫害迁徙的影响,产品品质和整体效益难以体现,有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一定的制约。规划区地势、地貌以峰丛干谷洼地为主,耕作区多三面或四面环山,且山高林密,具有天然的缓冲隔离带,符合区域生态有机农业发展的空间要求,后发优势较为明显。

2猴场苗族仡佬族乡建设生态文明的主

要潜力猴场苗族仡佬族乡从事生态文明建设,除了具有上述独到的优势,还有着广阔的发展潜力,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

2.1品质潜力

绿色和有机食品是猴场乡目前和今后农业生态发展的主流方向,是农业产业发展的市场切入点。要充分利用猴场无工业污染、生态环境好、区域空间相对封闭的有利条件,大力发展绿色和有机特色农产品生产,配以地理标志和产地认证,打好优质、安全品牌,挖掘优势潜力,将环境资源优势转变为品质、效益优势,促进地区生态文明的发展。

2.2休闲观光农业潜力

在猴场乡,诸多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如普屯坝喀斯特大草原、猛架低热河谷风光、杨家寨平讼摩崖石刻、仙马生态歌舞、老甲寨重荫山杜鹃林、大花苗族服饰、猛舟石板寨屯堡建筑等,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可以结合乡境生态环境好、农产品安全系数高的优势,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美丽乡村建设为载体,科学合理规划,发展以农家餐饮、民族风情观摩和农事体验为主的休闲观光农业,变潜力为助力,促进农民增收。

2.3产业化经营潜力

产业化经营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是增加农民收入和地方财政的重要途径。猴场乡具有养殖、林业、农业等产业化经营的潜力,应充分利用国家的扶持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企业为龙头,以项目为载体,以市场体系建设为保障,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中介,充分发掘产业化经营潜力,引领地方经济发展。

2.4结构调整潜力

从猴场规划区目前的产业内部结构来看,种植业占的比重过大,养殖业发展缓慢,且未能与当地的资源禀赋条件科学结合,产业内部结构调整的空间和潜力很大。要充分利用区内的资源优势,挖掘产业内部结构调整潜力,宜牧则牧,宜林则林,宜果(蔬)则果(蔬)。在种植业内部,宜在适宜区域发挥既有优势,大力发展蔬菜、干果及马铃薯生产;在农业产业内部,宜以林下养鸡为重点,扩大养殖业的比重。

2.5单产潜力

猴场乡拥有不少单产品种,如精品水(干)果、优质小红蒜、脱毒马铃薯、名贵中药材、优质畜禽等。但农作物单产水平和畜禽产品出栏率低,既是规划区农业产业发展现存的主要问题,也是今后农业产业发展可供挖掘的潜力之一。应结合猴场地方资源条件及气候特征,选择适宜良种加以培植和发展。同时,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强对农业劳动者的培训,这是变问题为潜力的重要途径。

2014年10月绿色科技第10期

吴大旬: 试析乌江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优势与潜力自然与生态

3结语

民族地区的发展,要立足区域优势,因地制宜,以发展少数民族特色经济为重点。贵州普定县猴场苗族仡佬族乡具有建设生态文明的丰富资源,适宜于发展生态经济和生态产业。根据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共赢的目标和“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要求,需要充分认识和利用猴场的优势和潜力,突出特色,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找准突破口,并辅以完善的法制保障[2]。这样,就能加速转型,加快发展,推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建设“美丽猴场”。

参考文献:

[1]李良品.论古代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生态伦理观念与生态环境[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8(3).

资产安全态势篇6

生态旅游”的含义是指不干扰、不破坏和不污染自然环境的负责的旅游,其目的是享受自然观赏自然和保护自然,并通过生态旅游使居民在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等方面获得一定的收益。生态旅游的概念一经提出,就在全球引起了很大反响,各国纷纷在生态旅游的开发实践中研究、丰富和发展生态旅游的内涵,并进一步探讨如何合理开发和管理生态旅游产业。有学者运用定量与比较分析法,通过大量的案例研究,提出生态旅游开发的5个成功要素以及24个相应策略。近年来,生态旅游产业正以不同寻常的速度在世界范围发展,如澳大利亚的生态旅游产业已形成年产值1亿澳元的规模产业,日本每年有约1200万出国旅游者从事探险和生态旅游。有资料显示:在世界普及的四种新兴旅游活动中,生态旅游居首位,其次是文化旅游,参与性旅游和休养保健旅游。由上可见,就国外的情况看,无论是研究领域还是实践活动,生态旅游正以一种新的方式和理念受到广泛关注。我国的生态旅游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目前尚处在发展阶段,而生态旅游的开发实践研究是近年来才受到广泛关注的,起步虽然较晚,成果却很突出。据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调查统计,目前,国内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发展势头良好,年旅游人次接近2500万,年旅游收入近5.2亿,一些生态旅游区成为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龙头.

陕西“十一五”规划纲要已将旅游业作为六大特色产业对待,旅游业尤其是生态旅游产业作为21世纪陕西的先导产业地位已确立。

陕南有着丰富的山水资源和珍稀动植物资源,两汉三国文化底蕴十分厚重,自然生态资源的独特性与人文资源的无可替代性使其具有发展生态旅游特色业的比较优势,汉中市政府也将生态旅游列为六大绿色产业之一来开发。

二、陕南汉中生态旅游资源谱系

汉中位于陕西省南部,北依秦岭,南屏巴山,处于我国南北地理分界线中心地带,中部是汉江和嘉陵江滋养的富饶盆地。1994年汉中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2002年被国家确定为生态建设示范试点市。近年来,汉中先后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最佳历史文化魅力城市和世界特色魅力城市。汉中两汉三国文化底蕴厚重,人文历史资源十分丰富,自然风光独特秀丽,已形成了以“汉”(历史文化资源)、“绿”(生态资源)、“水”(水系及水利资源)为特色的旅游资源分布带,具备发展生态旅游产业的突出比较优势。

纵观汉中旅游资源,它具有生态资源类型多样、过渡地特征明显、南北物景兼容,自然景色质朴、生物多样性显明,美学特征突出等三大特点,其“青山绿水汉文化”的资源定位更是将生态旅游概念打造的十分形象突出,因而吸引了众多的国内外旅客。

三、汉中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总体指导思想和基本定位

(一)汉中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

1.“做南”的理念,即形成和强化汉中的南国风光形象;

2.“做特”的理念,即依托汉中的生态特色资源,挖掘生态文化内涵,借助中国最佳魅力城市和世界特色魅力城市的效应,打造生态旅游品牌;

3.“做古”的理念,即发挥汉中市“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品牌优势,形成古色古香的建设风格和品位。

(二)汉中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基本定位:

1.经过5—10年的发展,使生态旅游产业成为汉中经济新的增长点和重要的先导性支柱产业;

2.陕南观光、度假、休闲、旅游、探秘访古的基地;

3.我国西部连接西北、西南的重要旅游节点,陕、川、渝、甘交界区域唯一融江南风光、西北风情、西南风俗于一体、两汉三国历史文化生态考察的旅游中心。

4.具有国际意义和全球影响的,以大熊猫、朱鹮等珍稀动物为特色的生态科考及汉文化研究为特色的生态和历史文化名城。

四、陕南汉中发展生态旅游产业的经济学基础

(一)优势:

1.世界性旅游业的大发展,使旅游已成为21世纪的黄金产业;

2.借势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整体攻势,汉中生态旅游业可以进一步扩大影响,争取发展政策;

3.汉中市被列入陕西省整体旅游开发格局的次中心;

4.秦岭的旅游开发。陕西省已经把秦岭的整体旅游开发和品牌营销列入重点,积极加入陕西的整体开发,是汉中旅游发展的重要机遇;

5.汉江上游的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也是陕西南水北调的水源地,借助于南水北调工程的影响,开发汉江探源,汉江生态,汉江观光等旅游项目;

6.西安到成都高速旅游铁路建成通车将改善汉中市的交通条件,缩短与西安,成都的距离,并被纳入西安,成都辐射圈内;

7.汉中是世界上唯一的朱鹳、熊猫金丝猴、羚牛四大珍稀动物同时生息繁衍的地方;汉中已被确定为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和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主要水源地。

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独特的生态自然资源是汉中发展生态旅游业的两大优势。这些以“两汉三国”为主题的文化遗产和汉水、秦岭、巴山绮丽的自然风光以及汉江两岸底蕴深厚的风俗民情,构成了汉中发展生态旅游业十分优越的条件。

独特的区位优势也有利于加强同周边城市特别是西安、成都、重庆、广元、巴中等主要区域的联系和合作,大力发展过境旅游,共同打造跨区域旅游热线。

(二)劣势

1.全方位的竟争加剧

汉中有世界级的生态旅游资源,但目前尚未经世界级认证。西汉高速公路的贯通,一方面将为汉中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但是,另一方面,如果开发滞后,南来北往的人流很可能会成为汉中的匆匆过客,甚至原有的过路游客也会直奔四川成都,汉中生态旅游的发展将会受到极大威胁。

2.区域经济基础脆弱

全市经济总量偏小,优势财源产业较少,自我积累和发展能力较弱,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城乡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和就业压力较大,不同程度制约了汉中的发展速度。

3.中心城市旅游功能不完善

能够充分反映汉中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这一称号的历史面貌已经不够完整和突出。

4.旅游季节性的不利影响

汉中旅游业旺季集中在4—10月,淡季长达5个月,导致旅游配套设施大量闲置。

(三)机遇

1.世界性旅游业的大发展,使旅游已成为21世纪的黄金产业;

2.国家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借势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整体攻势,汉中生态旅游业可以进一步扩大影响,争取发展政策;

3.陕西良好的旅游发展基础和环境;

4.汉中市被列入陕西省旅游整体开发格局的次中心;

5.秦岭的旅游开发。陕西省已经把秦岭的整体旅游开发和品牌营销列入重点。积极加入陕西的整体开发,是汉中生态旅游发展的重要机遇;

6.汉江上游的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也是陕西南水北调的水源地,借助于南水北调工程的影响,开发汉江探源、汉江生态、汉江观光等旅游项目;

7.西汉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已大大改善了汉中的大交通条件,缩短了与西安、成都的距离,并被纳入西安、成都辅射圈内。

(四)汉中生态旅游业发展的潜在威胁

汉中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旅游资源丰富,全市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保护单位,县区级保护单位,合计113处,有国家自然保护区,省级风景名胜区,省级森林公园等共计14处,得天独厚的生态与人文景观的结合,使得自古就有“天汉”的美誉。然而,这些称誉和优势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所定义的,如果要放在全国的大旅游环境去看待这一问题的话,汉中则处于一种“强敌临边”的境地之中。

一方面,从人文景观这一旅游资源上讲,四川的人文旅游资源和经营优势,陕西西安、咸阳的独特历史资源都都对汉中形成了遮闭效应,也严重的掠夺了汉中旅游业的外地资源,制约了汉中旅游品牌的树立及扩展,增加了宣传的难度。

另一方面,从自然景观上讲,自然景观无非是山、水及生态环境,汉中生态环境较好,然而这都是相对而言的提法,近年汉中也因为急迫的发展心理导致了污染的加剧,山上的开山采矿,汉江水的大面积污染,使得汉中的生态环境也在逐渐的遭到破坏,这些无疑都是汉中发展旅游不小的阻力。

五、汉中生态旅游产业整合开发战略和重点产品设计开发思路

(一)整合开发战略

1.汉中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战略定位

汉中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生态旅游资源,文化与生态结合的完美性居全国前列,发展前景广阔。因而,在汉中的经济发展战略的确定上,应该给予生态旅游业以支柱产业的定位,让生态旅游业作为带领汉中经济腾飞的先导产业。

2.汉中生态旅游业发展的市场定位

以陕西的西安、安康、咸阳、宝鸡为主要客源市场,以陕西汉中、四川成都、广元、绵阳为次要客源市场,全国其它地方以及东南亚和世界华侨为第三客源市场。

为此,必须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强各部门的协同和地区合作,有效整合“行、游、住、食、购、娱”等要素,完善产业体系,服务于目标市场,促进相关产业共同发展。

3.汉中生态旅游业发展的产品定位

中国南北过度带动植物基因库;生态山水园林都市;三国与汉文化源流观光圣地。

(二)重点产品设计开发思路

依据汉中生态旅游资源特点,宜开发六大生态旅游区,四条精品线路。

六大生态旅游区是:以汉台、南郑中心城区为主的休闲度假旅游区;以洋县、佛平为主的珍稀动植物观赏与科考旅游区;以留坝为主的高山草甸与道教文化旅游区;以勉县、略阳为主的三国文化旅游区;以宁强、南郑为主的山水风光与探秘旅游区;以西乡、镇巴为主的生态旅游区。

四条精品线路是:以勉县至宁强为主轴的西线;以石门水库风景区至留坝为主轴的北线;以汉中至南郑为主轴的南线;以城固洋县佛坪为主轴的东线。

其中重点开发:一个中心和一带一线。

一个中心:中心城区(天汉大道、西汉三国遗址、一江两岸)。

一带(自北向南景区相连成带的旅游区):

(1)、紫柏山(张良庙)风景区(漂流、滑雪、滑草)(2)、石门风景区(3)、万百花卉基地兴元湖公园(绿色汉中平川生态景区)(4)、天汉大道、西汉三遗址、一江两岸(5)、南竹园、南湖、红寺湖(小南海)。

一线(沿高速公路):牢固关一二郎坝水库(黎坪风景区)—武侯墓(祠)—中心景区—张蓦墓—朱鹤站(汉中植物园)—蔡伦墓(槐树关)—佛坪大坪峪

以“一带一线”和“一个中心”为重点,以“汉中休闲度假名城为形象,以汉源生态之旅和蜀道文化之旅两个品牌为商标,通过课题招标由专家设计挖掘和创新出精品景点,力争在3—5年内建成1—2个4A级以上生态旅游景区。

参考文献:

[1]余希.我国生态旅游发展对策分析[J].特区经济,2007:347-48.

[2]关嵩山.汉中发展生态旅游产业的SWOT分析[J].特区经济,2007:1123-125.

[3]喇明清.国际标准视野中的生态旅游[J].经济经纬,2007,(5):56-71.

[4]吕逸新,黄细嘉.旅游生态化与生态旅游建设[J].南昌大学学报,2006,(2):35-41.

[5]李卓,毛显强.平遥县生态旅游建设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3):36-38.

[6]方孝文.旅游汉中[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

摘要:从陕南汉中的生态旅游资源现状出发,在分析了陕南汉中发展生态旅游产业的必要性之后,确定了汉中发展生态旅游产业的总体指导思想,并就汉中发展生态旅游产业的优劣势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论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汉中生态旅游产业整合开发战略和重点产品设计开发思路,为陕南汉中生态旅游产业的整合开发确定了战略框架和具体的思路方案。

资产安全态势篇7

一、延安经济发展和城乡就业的现状和形势

(一)延安的经济正在走一条快速发展之路

“九五”以来,延安市认真贯彻党的“十四大”、“十五大”精神,坚持用延安精神建设延安,实施“面向市场,发挥优势,调整结构,突显特色”的发展战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大力开发主导产业,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都有了较快发展。2001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6.26亿元,财政总收入24.8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83元。三次产业的比例为2. 0: 5. 3: 2.7,非公有制经济占国民经济的比重达到 30%,发展速度显着,发展方向正确,已经为赶上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奠定了十分有利的经济基础。

就工业经济的发展来看,延安的工业经济已经形成了以石油、卷烟、煤炭、电力四大骨干产业为主体的体系,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2户,主要产品有汽柴油、天然气、煤炭、电力、卷烟、变压器、水泥、钢材、电线、电视、白酒、陶瓷、服装、中成药等50多个品种。2 001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122.13亿元,实现税利23.69亿元,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29.26%,连续13年位居全省第一。地方年产原油314万吨,加工原油375万吨,生产卷烟 12万箱,煤炭130.32万吨,发电量 3.48亿千瓦时,四大骨干产业产值和税利分别占到地方工业总产值和税利积累的80%以上,其中石油工业增加值35.96亿元,占到全市 GDP的 33.8%,提供财政收入 18.7亿元,占到全市财政总收入的75.3%,发挥了支撑经济全局的作用。

在第三产业的发展方面,延安第三产业2001年增加值28.35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6.6%。其中,旅游业起到了的龙头带动作用。全市现有旅行社16家,各类专业导游人员160人,旅游涉外饭店11家,国内定点饭店18家。2001年共接待海内外游客235.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 7.23亿元。旅游产业有力地带动了交通运输、邮电通信、商贸餐饮等第三产业发展。2001年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业提供增加值6.87亿元,比1995年增长1.16倍,年均增长13.7%;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提供增加值4.37亿元,比1995年增长88.9%,年均增长11.1%。全市现有金融机构47家,下设网点252个。2001年底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 111.94亿元,各项贷款余额91.75亿元。有各类商贸市场198个,年成交额10.8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17亿元。

在对于发展经济至关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九五”以来,延安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0多亿元,是建国以来投资力度最大,基础设施改善最快的时期。目前延安机场可以起降中型飞机,每周至西安、北京有近10个班次。西延铁路营运正常,神延铁路全线铺通,延安至北京始发客车可望于年内开通。西安至黄陵高速公路建成通车,黄陵至延安公路达到二级标准,黄延高速路已开工建设。洛川、安塞等五个县实现了乡乡通油路。交换程控化、传输光纤化、数字化的现代通信网络基本形成。移动通信网覆盖全市各乡镇,用户达17万户,固定电话普及率达到每百人95部。有电厂6家,总装机容量7.35万千瓦时,年供电量10.6亿千瓦时。

延安城区规划面积80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16平方公里,现有常住和流动人口约17.5万人。撤地设市后,城建事业得到快速发展。市区骨干道路改造基本完成,建成了王家坪、石佛沟大桥,开通了西市环路,城市道路总长达40.3公里。王瑶引水工程建成投用,市区日供水能力由1996年的3万吨提高到5.5万吨,长期困扰城市的生产、生活用水问题得到根本缓解。天然气输配、集中供热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城市用气普及率达到98%,集中供热面积85.2万平方米。建成了垃圾处理场,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75%。解放剧院广场、大礼堂广场及百米大道绿化工程完成,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5.4平方米。文化艺术中心、广电中心等工程相继落成,银海、丽融大厦正在建设,形成了一批体现现代城市风采的标志性建筑。全市建制镇由1996年的48个发展到82个,城镇化水平达到29%。

在农业经济发展方面,2001年,延安农业总产值36.14亿元,粮食总产 5.6 4亿公斤。近年来,延安加快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大力开发林果、。畜牧、棚栽三大产业,规模和效益不断提高。全市苹果面积累计达到 1405万宙,总产46万吨;建成日光温室大棚 27175棚,年产蔬菜 14万吨;羊子存栏94.7万只。红枣、梨、花椒、核桃、仁用香等区域性产业也呈现出强劲发展势头。产业开发使农业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粮经比达到4 8. 1: 51.9,粮食作物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下降到31.4%,非粮作物产值年均递增达11.l%,对于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延安还十分重视改善环境,积极推进山川秀美工程。延安是黄河上中游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全市水土流失面积 2.88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78.4%,年入黄泥沙高达2.58亿吨,年平均土壤侵蚀模数每平方公里900吨。建国后到1997年,全市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67万平方公里,保存面积5694.3平方公里,治理保存率为34.1%。1997年以来,在江泽民总书记批示和朱镕基总理“十六字”方针的指引下,延安积极实施山川秀美工程建设,加大退耕还林还草力度,全面推行封山禁牧、舍饲养畜,治理速度、规模和质量空前提高。1997年至2001年底,全市共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 4260平方公里,其中造林336万亩,种草251万亩,兴修基本农田52万亩。纳入国家退耕还林草政策兑现面积463. 46万亩,其中退耕315.78万亩,荒山造林147.68万亩。建设大中型淤地坝141座,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到34.5%,年入黄泥沙总量减少2770万吨,生态环境恶化的势头得到初步遏制,一些重点治理区域的生态开始恢复。

上述这些成绩的取得,为延安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和就业的扩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延安的产业结构和就业形势

尽管延安的经济发展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是,由于工业基础极为薄弱,延安的产业结构和就业形势,还面临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延安的工业企业发展状况是,全市国有企业455户,从业人员45444人,其中工业企业有88户,从业人员38293人,年人均工资总额7133元,生产经营增加值44.08亿元,占全市国民生产总值的75%,占城市工业企业户数的79%,是延安工业经济发展的主体。集体工业企业6户,从业人员504人,年人均工资总额4224元,生产经营总值0.14亿元,占城市工业企业户数的 5.4%。其它工业企业 17户,从业人员 1132人,年人均工资总额4580元,占城市工业企业户数的 15.3%.民营企业还不够发达。

从产业结构上看,工业生产主要集中在石油、煤炭、卷烟、电力等资源密集型产业,其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加工工业有企业 13户,从业人员22445人,年人均工资总额8068元,产值94.02亿元,占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总值的 77.09%,是目前延安整个工业的最主要支柱。煤炭工业有企业10户,从业人员6047人,年人均工资总额7633元,产值1亿元,占城市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总值的0.82%.卷烟工业有企业 2户,从业人员1451人,年人均工资总额9800元,产值3.93亿万元,占城市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总值的3.22%。电力工业有企业14户,从业人员2854人,年人均工资总额13008元,产值l.7亿元,占城市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总值的1.39%.2001年全市第三产业经营单位 154个,从业人员31.03万人,年人均工资总额8145元,生产经营总值29.27亿元,与石油工业的产值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在上述产业结构下,延安的就业形势比较严峻,还有许多需要克服的困难。目前延安有城市城镇人口60万人,有劳动适龄人口3 9. 9万人,除在校生(8. 2 6万人)和伤残人员(0. 8 4万人)外有劳动力30.8万人,包括从业人员28.6万人,失业人员2.2万人。2001年约有城市贫困群体694万人,占城镇人60万人的11.4%,包括的类别有:家庭生活困难职工1万人,下岗职工2.4万人,失业人员O.14万人,伤残0.l万人、城市低保工3万人。延安2001年度城市贫困群体生活保障标准是:家庭生活困难职工:200元/年。人,下岗职工:180元/月。人, 失业人员:188元/月。人,城市低保:100-130元/日。人。 2001年,全市城镇从业人员 28.6万人,其中高中以下文化程度 10.58万人,占 37%,高中文化程度 15.73万人,占 55%,高中以上文化程度2.288万人,仅占 8%.

延安有农户354605户,人口 146万人;劳动适龄人口96万人,在校生和伤残人口除外,劳动力总量为71.6万人,其中,从事农业生产51.2万人,劳务输出5.6万人,在本市务工经商6.8人(工业从业人员1.38万人,建筑业从业人员2万人,交通仓储邮电业从业人员0.4万人,批零贸易餐饮业从业人员2万人,金融、保险业从业人员0.1万人,其它从业人员0.87万人),农村剩余劳动力8万人。从事农业生产51.2万人,人均年收入1485元;从事非农生产12.4万人,人均年收入4013元。农村低保对象有55万人,保障生活的标准是:450一500元/年。人。2001年,全市农村从业人员 63.6万人,其中:中专以上文化程度4.3 12万人,占 6.78%,初中以上文化程度22.26万人,占35%,小学文化及小学以下文化程度37.028万人,属于文盲或半文盲,占68.22%,是最大的部分。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延安所面临的就业形势里还包含着必须妥善解决的问题:城市从业人员28.6万,失业人数2.2万,失业比率大于8%;农村从业人员51.1万,剩余劳动力8万,失业比率约为16%;总体失业率10.2万人\92.2万人,约为11%。这一严峻的就业形势无疑对延安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如何解决好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千家万户人民的生活,而且关系到延安的稳定和繁荣。认真分析延安地区的这种就业形势,可以看出,它是植根于目前延安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结构性矛盾之中的。 现在延安三次产业的产值比重是20:53:27,第一次产业仍很高,第三次产业仍太低。现在延安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是55.46:10.96:33.67,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都就业比重过低,第二产业就业比重低的原因是,延安的第二产业主要是吸收就业不多的石油等资源密集型企业,第三产业吸收就业不多的主要原因是,旅游业的资源潜力还没有充分发掘出来。

应当承认,延安的这种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形成是有其必然性的,因为延安的资源优势本来就是如此,延安也完全应该依靠自己的资源优势走向经济发展。事实上,延安各地的经济发展,尤其是近几年,是与大力发展石油产业分不开的,石油对市县级财政的贡献很大,占到了财政收入的70~80%。延安要研究的只是如何利用它的这种优势,在发展中优化产业结构,扩大就业,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转贴于 二、延安扩大就业和加快经济发展的优势和潜力

(一)石油资源优势明显

延安市地质构造属于陕甘宁盆地东部斜坡带。陕甘宁盆地是我国最稳定的大型内陆盆地,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沉积并保存了厚达2100米的地层,积聚了丰富的有机物质,是名副其实的“聚宝盆”。该区域沉积岩面积大,油气分布广,含油层段多,油层厚度大,构造平缓单一,埋藏浅。现探明石油储量4.3亿吨,天然气储量33亿立方米。原油属“三低一高”石腊基原油,即含硫低、粘度低、凝点低、轻质油含量高,是生产燃料油、润滑油的良好原料,而且常压重油可直接催化加工。天然气气质优良,富县、甘泉干气甲烷含量高达95.08%,适宜搞乙炔、甲醇、氰化纳。安塞、延长天然气乙烷、丙烷、丁烷含量占39.03%,是生产乙烯、丙烯的好原料,其中丙烷含量为19.03%,属于富气,高于著名的四川天然气丙烷含量15个百分点,适宜搞液化气。

延安是中国石油工业的发祥地。延长油矿是中国石油工业之母。延长油矿管理局前身为延长石油官厂,成立于1905年。著名地质学家赵国宾、孙越崎曾领导过油矿的开发工作。1935年4月,刘志丹率红军解放延长县城。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延长油矿开始了历史新纪元。油矿改名为“延长石油厂”,曹必明、高登榜、刘子模等先后任厂长或特派员。到1943年原油产量达到1279吨。油矿生产的煤油、蜡烛、擦抢油、柴油、汽油、油墨等石油产品,为边区换回大量急需的军用物资。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延安写下的惊世雄文,许多就是在延长油矿生产的煤油、蜡烛下完成的。边区政府两次授予延长石油厂厂长陈振夏“特等工业模范工作者”光荣称号。1944年,毛泽东为他题词“埋头苦干”。从此,埋头苦干就成了中国石油工业之魂。建国后,延长油矿为祖国各地石油开发输送了大批技术骨干,被中国石油界誉为“功臣油矿。”

延长油矿管理局现已建成一个集石油勘探、开发、炼化、科研、工程作业等门类齐全的综合性石油企业。已探明石油储量面积501.6平方公里,探明地质储量2.2亿吨,可采储量2200万吨。1992年被国务院6部委批准为国家大型一档企业。1995年又被列为全国国有企业500强。当时的李鹏总理为油矿题词“埋头苦干,再立新功”。

永坪炼油厂,位于延川县永坪镇,成立于1955年,原石油部副部长焦力人誉之“延安明珠”。“三延牌”70#汽油、O#、-10#、+10#轻柴油皆为省优产品,0#轻柴油为部优产品。1993年开发的90#汽油、一20#、-5#轻柴油、+20#重柴油填补了省内空白。1997年液化石油气再创省名牌产品称号。

延炼实业集团公司,原名延安炼油厂,始建于1986年。1997年原油加1150万吨,利税突破5亿元,名列全省第一。生产的90“高标汽油和苯、甲苯、二甲苯、6#、120#溶剂油填补了陕西省空白,”洛河牌“0#、- 10#轻柴油被评为陕西省名牌产品。延炼实业集团公司是陕西省最大的石油炼制、石油化工、科研、商贸一体化的综合性集团公司。 长庆石油勘探局是以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为主的综合性大型天然气企业,被誉为”祖国西北摧操的明珠“。其工作区域主要分布于东起吕梁山、西起六盘山、南接秦岭、北靠阴山总面积约37万平方公里的鄂尔多斯盆地。采油一厂在延安市安塞、志丹、子长境内开发安塞油田,先后于王窑、坪桥、侯市、杏河、谭家营等区块找到石油地质储量1.29亿吨,累计产油453.8万吨,创产值40多亿元,被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誉为”安塞模式“推往全国,

1988年1月24日,鄂尔多斯盆地中部中央古隆起上第一口科学探索井——陕参1井正式开钻,揭开了盆地中部大规模天然气勘探的序幕。南起黄陵,北至内蒙古东胜,西起走边,东到米脂、绥德,约10多万平方公里范围内,探明含气面积近5000平方公里,探明天然气储量3000亿立方米,控制天然气储量1000亿立方米,在世界级大气田中排名第38位。天然气输向西安、北京。长庆气田已成为我国最大的整装气田,受到举世瞩目。延安的这些石油资源构成了它发展经济的特有优势。

(二)旅游产业潜力巨大

延安广义上讲是指延安市所辖的13个县(区),即宝塔区、延长县、延川县、子长县、安塞县、志丹县、吴旗县、甘泉县、富县、洛川县、宜川县、黄龙县、黄陵县,总面积37037平方公里; 1999年末人口 193.8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 154.10万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52人;平均海拔1000米,平均降水量500毫米,无霜期平均170天,属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具有发展旅游产业的巨大潜力。它的以“两圣两黄”(中华民族圣地、中国革命圣地、黄河壶口瀑布、黄土风情文化)为主体的人文旅游资源驰名中外。全市共有各类文物遗址5808处,其中古文化遗址2956处,古墓葬491处,石窟177处,石刻1344处,古建筑180处,革命纪念地360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5处。

狭义上讲,延安就是指延安城,即现宝塔区,市区人口十余万,自古为陕北地区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1982年被国务院发布为全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1992年、1994、1996、2000年被国家民政部、军委总政治部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城。1996年延安革命纪念地(纪念馆、枣园、王家坪、杨家岭、凤凰山、清凉山、四。八烈士陵园等)被中宣部公布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1997年,又被国务院定为全国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延安处于“两圣两黄”所构筑的陕西北线旅游“金三角”的顶端。优秀文化积淀丰厚,所以延安具有独具的发展旅游业的潜力。仅市区革命纪念地就有130处168个点,目前对外开放的只有12处20多个点,另有700余处文物古迹。可以说,延安城区的每一寸土地都是光荣的,留有诸多伟人的痕迹。因此,延安城有“中国革命博物馆城”的美誉,被现代中国青年唤为“太阳城”。它发展旅游产业的潜力仍然很大,特别是下述三处世界级的旅游地还有待更大的开发。

1.黄帝陵。《史记》载:“黄帝崩,葬桥山。”延安黄陵县城北桥山之巅的黄帝陵,是轩辕黄帝的衣冠冢。自唐代宗大历五年建庙祀典以来,这里一直是历代王朝举行国家大祭的场所。黄陵县原名中部,1944年呈请国民政府批准,更名黄陵。黄帝陵名胜区主要由黄帝陵园、轩辕庙院和桥山古柏等构成,内有诸多中华之最,堪称华夏“风水宝地”。1990年4月,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第一批省级风景名胜区,黄帝陵风景名胜区名列首位,面积约22平方公里。但现在它在海内外的知名度还不够高,到访旅游者人数也不够理想。

2.黄河壶口瀑布。 壶口瀑布位于延安宜川县城东48公里的晋陕大峡谷中,传说为大禹凿石导水之处,故《水经注》载:“禹治水,壶口始。”它是黄河上唯一的金黄色大瀑布,也是中国第二大瀑布。以壶口瀑布为中心的风景区,集黄河、峡谷、黄土高原、古渡村寨为一体,展现了黄河流域壮美的自然景观和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积淀。1988年被确定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91年被评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1980年版50元人民币背面,水流飞泻的瀑布就是壶口瀑布。

壶口风景区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神奇壮丽,变幻多姿,可以概括为“壶口十八景”。壶口瀑布风景区是我国黄土地貌最发育地区,瀑布地处横向高原与纵向峡谷的交汇点,构成了动静对比强烈,景致简洁完美的风景空间,国内外观光者慕名而来,影视、书刊等媒体纷纷将目光对准宜川,把壶口作为理想的取景地。壶口瀑布更以其深广的哲理内涵,吸引着炎黄子孙,他们把它视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昂扬奋发的精神象征,称之“民族魂”。但壶口自然风景区因投资不足,很多景点尚未建成可以吸引游人的设施,处于闲置状态。

3.钟山石窟。延安的子长县原名安定,边区政府成立前,其县城一直在安定镇。钟山石窟就位于距安定故城10里的钟山南麓,秀延河畔,距县城15公里。钟山石窟,又名石宫寺、万佛岩、普济寺等,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清代安定八景之一,被国内外专家誉为“第二敦煌”。石窟保护区包括钟山石窟、萧寺宫、石宫寺砖塔、惠善大和尚浮图塔、松岩大禅师浮图塔5部分。始建于东晋太和年间。

1980年以来,延安多次对钟山石窟进行整修,现已建成公园式的古文化旅游风景区, 1990年,著名历史学家、中国历史思想、古籍研究会主席张岂之教授为此题词:“陕北第一石窟”,称赞其“敢与西方的维纳斯相媲美。”但因资金不足等原因,宣传力度不够,现钟山石窟每年接待海内外游客仅4万多人次。

三、延安扩大就业和发展经济的路径和方式

(一)立足现有资源优势,调整产业结构,在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扩大就业

从国内外的经验看,加快工业化的进程是促进地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绝大多数地区尤其是像延安这样的工业落后地区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改革开放以来,沿海地区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主要就是依靠工业,尤其是乡镇工业和三资工业的高速增长来推动的。如果没有沿海工业化进程的迅速推进,要实现沿海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将是难以想象的。要加快延安的发展,扩大就业,关键是要加快延安工业特别是非国有工业的发展,逐步推进延安工业化的进程。 目前,国内有部分学者认为,加快西部地区的开发,主要是加快农牧业的发展,大力开展植树种草,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还有的同志指出,西部尤其是像延安这样的工业落后地区不宜过多地发展工业,今后国家应主要通过转移支付来解决地区差距问题。事实上,这是一种借可持续发展之名,反对西部地区发展工业、推进工业化的片面观点。当然,发展农牧业,改善生态环境,这是加快延安开发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是,我们并不能由此否定加快延安工业化进程的必要性。我们知道,过去延安一些地区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主要是由于当地居民缺乏谋生手段,进行滥砍乱伐、过度开垦而引起的。如果能加快延安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步伐,将一些生态环境恶劣地区的人口迁移到城镇地区,从事工商业活动,将有利于减轻延安人口过度膨胀造成的生态压力。同时,随着延安工业化的不断推进,将会极大地推动延安的经济发展和就业,从而使延安有能力去逐步改善和美化生态环境。此外,从国内外的经验看,延安要实现经济富强和现代化,根本途径在于发展当地经济,尤其是制造业和第三产业。当然,中央财政转移支付也是十分必要的,但很明显,延安的发展和就业不能完全依赖于转移支付。 应当明确,延安要加快经济的发展和就业的增加,不能单纯依靠发展农业、采掘业和原料工业,走卖资源、卖原料的路子。从国内外区域经济开发的历史经验看,一个地区单纯依靠采掘和原料工业的发展,走卖原料的路子,往往是难以启动整个地区经济的增长的。一方面,在以资源型产业为主导的地区,由于产业链条较短,加工层次低,主导产业与周围地区的经济联系比较松散,没有按照生产联系形成一个紧密的地域生产综合体,因而其地区乘数作用一般较小,难以带动周围广大地区的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一个产业结构过于单一且以资源型产业为主导的地区,也容易因地区资源的枯竭和市场需求的变化,造成地区经济增长的不稳定,形成大起大落的局面,严重时甚至会产生地区经济的结构性衰退。 同时,如果延安的工业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第三产业也将因缺乏支撑而难以发展起来。事实上,改革开放以来,中西部与沿海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差距的扩大,在较大程度上就是由其工业发展差距引起的。对有关统计资料的分析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地区差距主要表现为东西差距和东部地区内省际差距,而东西差距的扩大则有50%-70%是由其工业发展差距引起的。因此,要促进延安的经济发展,逐步缩小延安与沿海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最重要的是要促进延安的工业发展,不断加快工业化进程。

延安是我国能源、矿产以及农畜产品资源的富集地区,延安可以充分利用这个优势,实现资本的原始积累,适时调整产业结构,推进延安的工业化进程。即,加强对延安的石油等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在重点发展能源、原材料工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精加工制造业,提高产品质量和加工增值程度,这不仅有利于充分发挥延安的资源优势,不断提高资源的有效供给,而且有利于延安经济和就业的长期发展。要实现这个目标,可以采取以下一些路径。 1.利用资源优势,扩大人力资本投资,努力实现产业调整

改革开放以来,沿海地区凭借自身较好的经济基础、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一些特殊政策措施,经济和社会发展突飞猛进,积累了相当的实力。但是,现在国际国内环境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新一轮产业结构的调整、国家统一税制的形成、加人WTO以及国家直接配置资源能力的急剧下降,今后中央已不可能再像80年代支持沿海地区发展那样,来支持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快延安的经济发展和就业增加,促进其工业化进程,要有全新的思路。

过去,国家在推动中西部工业化的过程中,往往过分强调东西优势互补,强调中西部资源优势的极端重要性,以至一谈到加快中西部开发,就是要加快其资源尤其是自然资源的开发。而这种资源开发的最终目的,主要是为了支持东部地区加工工业的发展,加快国家工业化的进程,并试图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一个中西部资源开发——东部加工的垂直地域分工格局。其结果,中西部一些资源丰富的地区,虽然国家在此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建立了一大批采掘和原材料工业企业,但当地居民并没有从这种资源开发中得到多大的好处,人力资本开发程度很低。 事实上,过去国家实行的中西部工业化战略,更多的是强调国家工业化目标和沿海加工工业的需要,而对当地经济繁荣和人力资本投资的增多考虑得较少。虽然这种传统的工业化战略是在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但它至今仍在对中西部的工业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人们的着眼点还主要是利用西部的资源发展别处的经济,而不是加强中西部本地的工业竞争力和人力资本投资。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应该彻底抛弃这种仅仅把中西部尤其是像延安这样已对国家做出重大贡献的地区作为国家工业化的能源、原材料基地的传统观念,把实现延安本身的工业化和提高延安人民本身的素质和生活水平,放到延安经济发展的重要位置上来。开发利用石油等资源只是一种手段,其最终目的就是要促进延安经济的发展和就业的增加。从这一点出发,延安的资源利用应该起到三种作用:一是要有利于增强延安工业的竞争力;二是要扩大延安的人力资本投资,有利于提高延安居民福利水平;三是有利于创造就业机会,使地区失业率保持在警戒线以下。 2.积极利用民间资本,大力培育市场机制

在过去,中西部的工业化主要是依靠国家来推动的。正因为如此,国家在推动中西部工业化的过程中,更多的是考虑国家工业化目标。从国家角度看,既然是国家来建设,由国家投资,国家出钱,当然应该强调国家工业化目标。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国家对沿海地区给予了很大支持,但这种支持更多的是特殊政策措施,而不是国家投资办项目。因此,沿海地区工业化的推进,主要是依靠市场机制和多元化的民间资本,尤其是外商、私人和乡村集体资本。其结果,沿海地区工业化的加快,有力地促进了沿海经济的富强。这一点与过去中西部地区形成鲜明的对照。

所以,延安工业化的推进,必须吸取过去尤其是“三线建设”的经验教训,从主要依靠国家推动转变为主要依靠市场机制。对延安的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来说,更重要的不是等待国家的投资,而是通过培育资本市场,吸引各种民间资本尤其是东部和外商投资,来参与地区工业开发;对中央政府来说,在支持延安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应制定相应的投资诱导政策,诱导国内外各种资本参与延安的开发。因此,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加快延安经济发展和就业增加的手段应该是多元化的,中央和地方政府主要是发展基础设施,制定投资诱导政策,而各个具体工业项目则主要依靠民间资本。

3.实施市场导向型战略,提高延安工业企业的竞争力

过去,中西部一些地区的主要工业,大多是围绕其资源优势逐步发展起来的。尤其是在一些资源丰富的经济落后地区,往往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有什么资源,就发展什么工业。这种典型的资源导向型战略,虽然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其局限性也越来越明显。譬如,由于加工增值程度较低,资源性产业的发展往往难以带动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受市场需求波动的影响,资源性产品价格波动大,产值增长不稳定;地区资源的储量终究是有限的,一旦消耗殆尽,将会导致资源性产业的衰退。如果这种产业属于地区主导产业,那么,资源性产业的衰退很容易引起整个地区经济的衰退。因此,一个资源主导型的地区经济往往是“不可持续”的。 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自然资源作为一种初级的生产要素,其在地区工业发展中的作用日趋减少,而人才、技术、管理、信息等高级要素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在当今世界,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同其自然资源的丰度并没有显着的相关性。有些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却是经济上落后的地区,而有些经济发达地区却原本自然资源贫乏。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富饶的贫困”和“贫乏的富裕”。前者拥有的是低级要素,而后者拥有的是高级要素。 所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延安要想获得经济的较快的发展和就业的较快增加,就必须想办法摆脱对当地资源的高度依赖状况,从资源导向型经济逐步转变为市场导向型经济,即从“我有什么(资源)就发展什么”转变为“市场需要什么我就生产什么”。当然,要实现这种转变,需要有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资源导向型经济取决于自然赋予的资源禀赋优势,而市场导向型经济则取决于人才、技术、管理等高级要素和企业竞争优势。因此,培育和引进人才,加强技术开发,强化管理,增强企业竞争能力,就成为延安实施市场导向型战略能否成功的关键。延安可以利用自己资源方面的优势赚到钱以后,开展这方面的工作,为实现延安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和就业的持续扩大建立坚实的基础。 (二)采用多种方式发展旅游业,将其变为可以带动延安经济发展和就业增加的支柱产业

旅游业是延安具有巨大潜力的优势产业,目前国家的西部大开发战略,既为东部地区提供了发展空间,也为延安发展旅游业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延安怎样抓住这一难得的机遇,采取多种形式发展旅游业,是值得认真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从我们初步调查的结果来看,以下两方面的工作是很值得去做的。 1.对现存旅游资源加大开发和宣传的力度

旅游业是延安的优势,是延安经济和就业大发展的主要后劲之一。随着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旅游业已成为世界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也理应成为延安的支柱产业之一。作为旅游业本身,其对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及生态环境有着极大的依赖性。延安地处陕北黄土高原,有黄土高原独具的风韵,有“华祖圣地黄帝陵”的尊荣,有“革命圣地延安”的盛誉,且有“黄河壶口瀑布”自然景观的胜境和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黄土民俗风情”。这些以“两圣两黄”为主体的人文、自然景观、民俗风情足以使世人称奇叫绝。

过去,由于思想观念上的差距和经济及交通条件的制约,延安的旅游业发展缓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延安的经济建设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有了较大改变,各方面的条件都得到了极大的改观。目前,延安市委、市政府根据延安的实际情况,抓住全省发展旅游业的良好机遇,将延安的旅游产业开发摆上经济工作的重要日程,并率先制定了《延安市旅游业“九五”发展规划及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为延安旅游业的发展再创辉煌奠定了政策基础,这是十分正确的。

“两圣两黄”是延安自然生态环境与人文景观的优势与特色,浸透了中华民族数千年古老的历史文化和中国现代革命的辉煌史绩,也浸透着具有深厚民族文化底蕴的、丰富多彩的、情趣横生的民间艺术和民俗风情。这些特色鲜明的文化优势,正是延安发展旅游业的丰富资源和根本条件。加快旅游业发展所必需的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大开发和宣传力度,推进延安旅游业发展,这是延安人民期盼已久的事。在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千载难逢的机遇下,必须首先认识到旅游业是当今世界最有生机的朝阳产业。旅游业作为延安特色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全市经济的发展和就业的增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必须切实加强对旅游产业开发的领导,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形成办大旅游的整体合力。

正如前面所说,以“两圣两黄”为主体的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是延安发展特色旅游业的突出优势。全市境内有革命旧址350多个。仅延安市区就有130处168个,目前对外开放的有12处20多个,其中列为国家级重点保护的有2处12个,省级4处10个。在历史文物方面,这座有2000多年历史的边塞古城,具有十分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几乎每个历史发展时期在延安都留下了鲜明的印记。在风景名胜方面,有充满神奇色彩的黄土高山群壑、全国旅游40佳之一的黄河壶口瀑布和天然牡丹园万花山。有风情文化方面,有以安塞腰鼓为首的鼓文化、剪纸、布堆画、农民画、刺绣等民间工艺,陕北大秧歌、信天游、民歌、说书等民间艺术。这些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都具有重要的开发价值。经陕西省野生动物普查小组对延安黄龙山林区的16条样带调查,共查出野生动物4纲21目45科122种,占到陕西省野生动物种类总数的21%。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6种,二级保护动物11种。1997年曾经销声匿迹的金钱豹重视山林,1999年又发现了频临灭绝的国家一级珍稀保护动物栖息地。黄龙山林区的自然景观,为开辟新的旅游观赏点发展延安旅游业提供了条件。

为了发挥当地特色,将旅游业做大做强,从而带动当地经济的腾飞,延安市旅游集团公司可以通过深度的文化开发,丰富景点的文化内涵,提高服务质量。重点发展“两黄两圣”和“一窟一井” (指子长的钟山石窟,延长的中国陆上第一口油井)为代表的特色旅游产业。“两黄两圣”和 “一窟一井”,可以作为延安旅游业的拳头产品推向市场,使自然风光、生态环境、人文历史相互交融,以吸引更多的游客。

具体讲,可以由旅游集团公司组织文化、文物、旅游部门研究提供一套可开发利用的,在各旅游景区、景点可供参观的民俗风情、民间艺术、表演活动等方案,同时规划一条或数条既便捷又经济的旅游参观线路,并对沿线的美化净化、景观特色、宣传广告等提出要求,对各景点的工艺美术品、民间手工艺品及饮食、住宿购物等设施拿出可行性的意见,供旅游管理部门参考并组织实施。如民间艺人的演唱和民间剪纸的表演,延安的五鼓风彩和风土人情的表演,可供游人在参观途中观赏和参与,这样既带动了游人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又消除了旅途的疲劳。旅游集团公司还可以对现有旅游区的饭店、宾馆、招待所及旅行社进行考察选择,吸收重点单位组建“集团公司”中的“旅游接待服务中心”。对现有交通运输单位,出租车公司进行考察选择,组建“集团公司”中的“旅游客运总公司”。总之,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和假日旅游的特点,对延安旅游产业进行重组,形成食、居、行、游、乐、购一体化的具有配套服务功能的旅游行业,以吸引更多的游客、留住更多的游客。

对于交通条件也要加大投资力度,从延安市区开始,经志丹、安塞、子长、南泥湾、壶口、黄龙、洛川、黄陵至西安,公路建设要上等级、分段分期、争取短期内实施到位,使全市旅游线高标准贯通。延安的航线在原来的航线上要增加航班次数,积极争取新的航线。列车也要争取开通各大城市与延安的旅游专线。同时,中国的旅游业还面临着世界旅游业持续发展的机遇,世界旅游一体化意味着延安旅游也必然要融入世界旅游大体系、大市场。因此,延安旅游也要走进网络时代,在网上宣传延安,吸引世界各地的游客,以增强旅游事业的发展和竞争力,促进延安经济和就业的快速发展。

2.结合建设秀美山川工程,进一步改善延安的旅游环境

延安要通过发展旅游业促进经济发展和就业扩大,还必须注重改善延安的生态环境。延安位于陕西北部,这里曾经是秀美山川,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很多原本秀美的山川已经遭到破坏,前些年,延安的林草面积还在不断减少,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的恶化不断地敲响着警钟。1997年8月5日,江泽民总书记在《关于陕北地区治理水土流失、建设生态农业的调查报告》上,作了大抓植树造林,绿化荒山,建设生态农业,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的重要批示。1999年6月,江总书记来延安视察时,又指出要把改善生态环境作为开发西北的首要任务来抓。1999年8月,朱镕基总理来延安视察时,明确提出实行:“退田还林(草),封山绿化,个体承包、以粮代赈”的发展思路,要求延安加快治理步伐,先走一步,成为西北地区秀美山川建设的样板。中央的重要决策有利于延安旅游业的发展,是促进延安发展经济和扩大就业的治本之策,应该得到有效贯彻。

延安属于河中游高原丘陵沟壑区。根据地理地貌特点,大体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天然次生林区,主要分布在南部山区;二是南部源区和东部黄河沿岸残源区,这是延安细粮产区,也是优质苹果基地;三是中北部丘陵沟壑区,这一区域面积广阔,地貌复杂,地理条件差,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在两千多年前,延安还是一个森林茂密、水草丰盛、土地肥沃、宜农宜牧的好地方。由于历史上的战乱、灾荒和气候变化,特别是近代人口的快速增长和掠夺式经营,使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市人民加大了对水土流失的治理力度,但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现象并没有得到根本遏制。目前,延安水土流失总面积达2.88万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78%,而又以延安北部流失为最,是黄河中游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干旱、洪涝、冰雹、霜冻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特别是近几年连续大旱,由春旱、伏旱演变以春夏秋三季连旱,四季无雨,年降水量急剧减少。南部各县区,情况比北部略好,黄陵、黄龙森林覆盖率较高,但也存在着水土流失。

延安水土流失的原因分为两个方面:其一为自然因素,一是降雨强度和降雨量的多少直接影响着侵蚀程度;二是地貌复杂,延安市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坡度越大,水土流失越严重;三是植被直接决定着水土流失的程度,北部植被稀少,为重度水土流失区;四是土壤,延安以黄粘土居多,抗蚀力弱,疏松易散,每遇暴雨就严重侵蚀。其二为人为因素,这是主要原因。一是毁林毁草垦荒种植,造成植被稀少,水土流失加剧;二是大量开采地下资源及开山采石,造成水土流失。要解决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使发展旅游业有一个好的环境,必须认真贯彻执行江总书记批示和朱总理指示精神,加快秀美山川建设工程的步伐。具体讲,需要在以下方面继续开展工作。 (1)要用科学的方法处理好各种矛盾。

改进旅游业的发展环境,牵涉到很多方面的利益和矛盾,必须运用科学的方法,在具体工作中要努力作到“四个结合”。一是把林草建设与封山育林相结合,解决林牧矛盾,发展舍饲养殖。目前,传统的饲养方式与薄弱的林业形成了相对立的矛盾。要调整牧业内部结构,大力推广舍饲养羊,发展其它养殖产业,实行封、管、育、造并举,禁牧封育,大上林草,绿化山川。使治理成果得到巩固,生态环境自然得到恢复。二是把林草建设与农田基建相结合,解决速度与效益的矛盾,稳定农业,改善生态。在大规模退耕还林还草的同时,要继续坚持不懈地大搞农田水利建设,在农田水利建设的重点上要由过去的治山治坡向治沟治川转变,川道地区大力发展堤灌、引灌工程,全面实现水利化;偏远山区及各塬重点发展井灌、窖灌工程。三是把林草建设与农村主导产业开发相结合,解决农林矛盾,增加农民收入。要把生态环境建设的基点建立在有效地增加农民收入的基础上。结合建设秀美山川,大面积地发展经济果业。陕北发展经济林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要本着“川建大棚,山抓两杏”的总体思路。加快果业基地建设,大力发展仁用杏、苹果、梨、山桃、山杏、枣等林果产业,以此确保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充分调动农民治理开发的积极性。四是把林草建设与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相结合。秀美山川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工程,既包括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又涵盖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应该统筹规划,协调运作,全面发展。遵循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方针,紧紧围绕增加农民收入的目标,加快生态环境建设。

(2)要落实政策,建立激励机制。

建设秀美山川,改善生态环境,是延安发展旅游业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国家保护黄河中下游地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举措。延安要成为全国的生态建设示范样板,应落实和制订好各项具体政策,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首先应落实好党和国家对农村的各项基本政策,如稳定土地承包,延长承包期30年不变的政策,合理征收农特产税的政策,减轻农民负担的政策,调整减免农业税收的政策等。这些政策落实好了,农村就能稳定,农民才会安心。其次,在贯彻执行土地管理法、环境保护法、森林法、水土保持法等农业法律的同时,要制定一些如“个体承包、以粮代赈”的实施办法,治理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规定,林区农村户籍管理办法等具体条件,使干部和群众有章可循,执行起来更具有操作性。第三是要适应市场、效益优先的原则,制定一些切实可行的优惠政策,调动各方面治理开发的积极性。如鼓励扶持机关干部、科技人员、下岗职工承包土地,创办经济实体的政策;鼓励扶持国有企业转户创办绿色企业的政策;鼓励吸引外地企业、人员来延安治理开发的政策;鼓励农民兴办水利、林场、牧场的政策等等。总之要建设有效的激励机制和良好的社会环境,加大治理开发的力度。 (3)要建立各部门齐抓共管的领导体系。

山川秀美工程不仅对于发展延安的旅游业有重要促进作用,而且与延安实现跨越式发展和扩大就业,也是密切相关的重要举措。它的实施需要延安各级党政部门的领导认真贯彻落实,使延安形成上下对应、分工明确、齐抓共管的领导体系。“治水、保土、造林、美化山河、改善生态环境”,关系到方方面面的利益,因此,只有层层落实责任,各项任务逐级分解,做到人人肩上有担子,项项工程有人抓,才能做好。最好先办好示范点,以点带面,推动全局。在工作中,旅游、农业、林业、水利、水保、畜牧、环保等部门应协调管理,密切配合。市、县(区)、乡、村应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严格考核,奖罚分明。

总之,山川秀美工程是延安发展旅游业的重要内容和切入点,也是延安发展经济和扩大就业的必由之路。延安要实现“山变绿、水变清、田变平、人变富”的宏伟目标,这项工程是必须长抓不懈的。

四、加快延安城乡就业和经济发展需要解决好的一个问题

目前,延安实现经济起飞的所需资金主要来自石油开采,但在石油开采的管理体制方面,还存在着很多不稳定因素。主要是按照1986年颁布的《矿产资源法》,延安的本地企业无权开采延安的石油,现有的石油开采企业也要逐步上交,由省或中央政府直接管理。延安现有的石油钻采企业都是用挂靠在省属的延长油矿管理局的名义才得以存在的。因目前的这种做法能否维持很不确定,延安的同志非常担心失去对石油的开采权及其收益,从而失去延安经济发展和就业扩大的启动资金来源。

我们认为,这确实是加快延安城乡就业和经济发展需要解决好的一个问题。当前,延安经济正处于起飞之前阶段,急需大量的原始资本积累,用以完成以产业升级、组织优化和制度创新为特点的产业结构调整。延安由于石油工业比重大,制造业底子薄,加上产业组织分散,产业结构调整的任务十分艰巨,没有国家的支持很难在短时间完成。因此,为加快延安城乡就业和经济发展,推动延安产业结构的调整,国家在政策上应给予相应的支持,可考虑将延安的部分石油资源明确下放给延安,制定既有利于延安又有利于国家的开采、管理规则,由国家监督、帮助延安管理、开采好这部分资源。不然的话,尽管矿产资源属于国家所有,但由于利益关系不明确,中央、地方和个体多头开发,往往容易引起矛盾,造成资源的浪费。

事实上,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都是由其具有优势的产业发展所决定的,而地区优势产业的形成则取决于地区比较优势和企业竞争优势的大小。宏观层次的地区比较优势仅仅是地区优势产业发展的必要和前提条件,而微观层次的企业竞争优势则是决定地区优势产业发展的充分条件。可以说,地区比较优势和企业竞争优势共同决定了地区优势产业的发展,它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地区产业分工发展的充分必要条件。

按照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大小,一般可把地区工业发展,分为靠比较优势发展和靠竞争优势发展两种类型,一个比较理想的发展应该是既具有较大比较优势,又具有较大竞争优势,如云南烟草工业。有时,即使地区暂时没有比较优势,但如果企业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竞争优势本身就可以创造出新的比较优势。四川长虹电子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例子。然而,不管地区有无比较优势,但如果缺乏企业竞争优势,这种产业最终会在市场竞争中被淘汰出局的。宁夏和新疆电视机厂的停产关闭,青海、宁夏和新疆洗衣机生产线在投产后不久就处于停产状态,以及景德镇日用陶瓷工业近年来的衰败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资产安全态势篇8

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时间过半任务过半

2013年上半年,贵州全省生产总值3249.8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5%,与天津同居31省榜首。

今年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贵州省坚持“稳中求进、提速转型”的总基调、总目标,经过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工业强省、城镇化带动战略成效显著,民生得到了切实改善,各级干部工作状态持续向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运行平稳、增速较快、结构优化、后劲增强的态势。

——1-5月,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9.4%,高出全国平均水平9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国第2位。

——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4.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8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国第4位。

——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25.7%、21.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9.5和6.6个百分点,增速分别居全国第2位和第5位。

——进出口总额增长41.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1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国第4位。

——“5个100工程”完成投资1625亿元,贵安新区完成投资50亿元,黔中路一期建成通车。集中开工3批共1552个项目,总投资7149亿元,其中年度投资2309亿元。

——交通基础设施完成投资超过580亿元,在建设高速公路2628公里,贵广等铁路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毕节飞雄机场正式通航。水利完成投资80亿元,开工建设10个骨干水源工程、108个病险水库治理项目,完成3个中型灌区建设。

——“十大民生工程”完成投资370亿元,其中“十件民生实事”完成投资322亿元。

——取消了48项行政许可事项、20项非行政许可事项,减少行政事业性收费33项,开展了省直管县改革试点工作。

——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完成造林212.7万亩,治理石漠化面积550平方公里,关停落后产能224万吨。

从近5年贵州主要经济指标半年平均完成情况占全年比重来看,今年上半年主要指标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

当前,贵州正进入资源、生态、劳动力、政策、改革等“五大红利”的释放期,但红利释放完全形成生产力还有一个过程。随着交通等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贵州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后发优势正日益凸显。

7月20日-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在贵州考察调研时说:“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贵州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全省各族人民,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综合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进展,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成就,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新提高,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民族团结进步堪称典范,今年上半年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增速较快、效益较好、后劲增强、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

下行压力加大

影响因素增多

今年以来,宏观经济形势错综复杂。全球经济复苏缓慢,国际金融市场持续动荡,需求增长乏力的情况没有改变。

由于外需疲软、内需不振,国内产能过剩的矛盾日益凸显,国内经济增速有所放缓。

作为资源型省份,贵州工业产品大多属于能源、原材料等上游产品,外部下游产品需求的疲软,特别是作为贵州主要市场的东部地区工业增长乏力,已影响到全省工业生产。

同时,工业化水平低、规模小,产业结构单一,传统产业比重过大、新兴产业尚未形成支撑,城镇化进程滞后、县域经济实力不强、民营经济发展缓慢等一些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尚未根本改变,经济基础还很薄弱。因此,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内部结构性矛盾,都成为影响贵州经济增长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

当前,全省经济运行中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工业经济增长乏力。工业品市场需求不足,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从1月份的98.6%持续回落到5月份的96.9%;工业产销率从1-2月的94.5%下降到1-5月的93.8%,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0.2个百分点。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从1-2月的15.6%持续下降到1-5月的14.2%,同比回落2.7个百分点。

投资增幅趋缓。受投资基数增大、市场需求不足等影响,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自年初持续回落。1-5月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9.4%,比1-3月下降了4.8个百分点,增速同比回落5.3个百分点。

社会消费增势趋缓。全省限额以上法人企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从1-3月的18%持续下降到1-5月的12.3%,增速同比回落5.7个百分点。

当然,我们在看到国内外、省内外经济运行中出现一些困难和问题的同时,更应该看到贵州全省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势头没有改变,积极因素仍然较多。

全省经济形势既有下行压力,又有增长动力;既存在一些困难,又有诸多有利条件。主要表现为“五个没有变”:尽管中央财政增收速度放慢,但对贵州的支持力度没有变;经济的基本面良好,支撑发展的有利因素没有变;发展势头依然强劲,继续保持较高增速的态势没有变;后发优势明显,发达地区产业向贵州梯度转移的趋势没有变;发展自信、跨越自信、小康自信进一步增强,全省干事创业的激情没有变。

加快发展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只有确保增速,才能确保总量、确保位次。

变压力为动力

赢得全年目标

着眼于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全省将着力抓好下半年经济发展的各项重点工作。

着力发展和壮大实体经济。在推动三次产业协调发展上下功夫,提高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水平,提高制造业附加值和竞争力,拓宽服务发展空间和平台;在新开工一批、投产一批工业项目的同时,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谋划一批、生成一批工业项目;做好保障企业要素供给的“加法”,减轻企业负担的“减法”,鼓励企业技术改造和创新的“乘法”,淘汰落后产能的“除法”,让更多的项目生成为企业,使中小企业铺天盖地、大型企业顶天立地。

着力培育新的增长点和增长极。抓紧编制“四个一体化”发展规划,一个一个推动;加强以“五张名片”为重点的特色轻工业市场开拓,做大做强品牌;引进创新人才和创业团队,借助外力促进发展。重点抓好“5个100工程”和贵安新区建设。

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和美丽乡村建设。加快推进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加快推进现代水利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向县以下延伸。

着力抓好“三农”工作和扶贫开发。围绕增产、增效、增收,突出扶产业、扶基础、扶民生三个重点,进一步提高特色经济作物和畜牧业在农业中的比重,深化农村改革、培育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抓好8个城市对口帮扶机遇,着力抓好“三农”工作和扶贫开发。

着力改善民生和培育消费热点。施行民生善政,突出抓好教育“9+3”计划、社会保障、保障性住房、扶贫生态移民搬迁、全民创业、城乡统筹改革等工作。

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坚持把开放作为加速发展的关键一招,坚持把科技人才作为转型发展的核心力量。

着力抓好安全生产和防汛抗旱工作。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坚持防汛抗旱与防洪蓄水两手抓、两不误,确保安全度汛,确保城乡供水和人畜饮水安全。

上一篇:安全文明应急预案方案范文 下一篇:国内的教育问题范文